第四章 森林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15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森林保护
分类号: S767
页数: 8
页码: 440-447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山区农民常因烧灰积肥、烧田坎、烧荒开垦等引发森林火灾。民国23年4—6月丽水林场发生森林火灾4次,烧毁山林226.67公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1965年3月,双黄乡琯头、沈村等行政村,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烧毁森林333.33公顷,损失林木4万多株。1990年,防火期建立日夜值班制度,森林火灾受害面积降至8.53公顷。
关键词: 森林保护 森林防火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山区农民常因烧灰积肥、烧田坎、烧荒开垦等引发森林火灾。民国23年(1943)4—6月丽水林场发生森林火灾4次,烧毁山林226.67公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1955年,贯彻省人民政府 《护林防火暂行办法》,县人民政府发布《防止森林火灾紧急通知》和《护林防火布告》,县、区建立护林防火指挥部,乡建立护林防火委员会,村制订护林防火公约。1955年2—4月,发生森林火灾30次,受害面积300公顷,损失林木65万株。1965年3月,双黄乡琯头、沈村等行政村,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烧毁森林333.33公顷,损失林木4万多株。1986年,发生森林火灾80次,受害面积253.33公顷。是年,刷制标语、建水泥牌、印发宣传品、放电影、幻灯、出动宣传车等,进行森林防火宣传。1988年,在县绿化护林委员会内增设森林防火办公室。1989年, 建立森林火险预报制度,当年森林火灾受害面积降到26.2公顷。1990年,防火期建立日夜值班制度,森林火灾受害面积降至8.53公顷。
  2004年,发生森林火灾32次,受害面积502.67公顷。是年2月14日,发生2起重大森林火灾,受害面积253.4公顷,其中,雅溪镇石蒙圩村棋盘寨过火面积213.33公顷,受害面积186.93公顷;碧湖镇保定村“埠树”森林火灾,受害面积66.47公顷。
  2008年开始,全区111240公顷山林价值13亿多元,纳入政策性森林火灾保险,与丽水市人保财险分公司签订森林火灾保险协议,缴纳保险金133.49万元,是年发生7起森林火灾,
  受害面积43.93公顷,获理赔52.72万元。
  2009年,发生森林火灾6次,受害面积17.07公顷,受害率0.1%。,发生率5次/10万公顷,远远低于省市规定的森林火灾限额指标。
  1991—2010年,发生森林火灾417次,受害面积2458.73公顷,损失森林蓄积35044.9立方米,幼林330.78万株,参加救火41429人。其中,有8年突破省市规定森林火灾受害率1%。和发生率25次/10万公顷的限额指标,可见森林防
  森林防火演练现场(2010年10月摄)火形势严峻。
  森林消防设施:防火线470千米,生物防火林带320千米,防火瞭望台2个,风力灭火机34台,消防车2辆,灭火拍600只,油锯30台,对讲机基地台1座,对讲机50只。此外,森林消防储备库的消防物资能够满足200人扑火使用。
  1991—2010年莲都区森林火灾情况一览
  表9-4-1
  第二节森林病虫害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病虫害防治工作由县(区)林业行政部门主管。1984年8月,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和森林植物检疫站。2007年12月29日,单独设立莲都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为区属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名。
  1980年,森林病虫害普査统计,有病害91种,害虫396种,分属11目63科。主要病虫害有:油茶煤污病、油茶炭疽病、毛竹枯梢病、马尾松毛虫、双条杉天牛、松褐天牛、焦艺夜蛾、刚竹毒蛾、柳杉毛虫、粗翘双条杉天牛、油茶剌绵蚧、柳杉鞭角华扁叶蜂、竹蝗等。
  马尾松毛虫是境内成灾性的害虫。民国25年(1936),县林场北山林区发生松毛虫为害,受害66.67公顷。1954年,再次发生,受害33.33公顷。1979年,严鸟、双黄、仙渡、西溪与缙云交界的乡村,发生松毛虫200公顷,尚未成灾,没有采取防治措施,致使1981年危害加重, 成灾106.67公顷,1982年,涉及城关、联城、水阁、富岭、实验林场(白云森林公园)等,发生面积1866.67公顷,成灾380公顷,其中万象山公园,平均虫口密度85.5条/株,有虫株率82.3%。1989年,松毛虫发生面积14933.33公顷,除峰源、郑地两乡外,其他各乡(镇)均有发生。
  油茶煤污病,是油茶剌绵蚧诱发的病害,境内油茶重点产区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79年,发病1340公顷,成灾933.33公顷。1979年,油茶煤污病受害油茶籽减产150吨。1980年,发病2133.33公顷,成灾1466.67公顷。1981年,发病1600公顷,成灾1333.33公顷。
  粗翘双条杉天牛,主要危害杉木中幼林。1979年,峰源林场水牛坪林区幼林,平均危害株率52.3%,平均死亡率11.2%o1979—1982年,全区(县)受害5066.67公顷。
  柳杉鞭角华扁叶蜂,蔓延快,危害性大。1989年,峰源林场初发,1990年,受害33.33公顷,损失活主木蓄积3000立方米。
  病虫情调查测报
  马尾松毛虫根据《浙江省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的规定,每年组织4次虫情调查测报,即越冬后代幼虫(4月),第一代幼虫(7月)和第二代幼虫(9月),越冬前代幼虫(11月),每次调查的虫口密度、有虫株率、发生面积、受害程度、成灾面积等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单位报告。从各次虫情调查测报情况来看,总体虫口密度较低,虫情稳定,属可控范围。1991—2010年,马尾松毛虫调查监测1199187.4公顷,年均59959.37公顷。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松林毁灭性的害虫,为国际国内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有效防控疫情,每年组织春(4月)秋(9月)两次松材线虫病普查。2009年,境内所有松林纳入监测范围,做到全方位全覆盖。普查中发现可疑枯死木,及时取样分离镜检,经多次采样分离镜检,尚未发现疫情。1993—2010年,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757560.11公顷,年均42086.67公顷。
  其他病虫害松褐天牛、柳杉毛虫、焦艺夜蛾、刚竹毒蛾、竹蝗、柳杉鞭角华扁叶蜂等其他病虫害,每年调查监测一次。1991—2010年,调查监测61655.32公顷,年均3425.3公顷。
  红棕象甲是植物检疫对象,危害棕榈科植物。2007年11月,对境内棕榈科植物进行红棕象甲疫情调查,计24359株,其中由福建漳州调入的加拿利海枣有33株被害死亡,及时销毁,疫情得到控制。
  病虫防治20世纪50年代,马尾松毛虫防治以人工捕捉为主,辅以药物防治。20世纪70年代生物防治与药物防治并重。20世纪80年,代实行综合防治。1979年,防治油茶煤污病1226.67公顷,其中人工采卵533.33公顷,利用天敌黑缘红瓢虫防治226.67公顷,药物防治466.67公顷。1982—1990年,防治马尾松毛虫7000公顷,其中利用白僵菌、赤眼蜂等生物防治5266.67公顷,药物防治1733.33公顷。2010年有防治病虫机械设备有喷烟机6hy-25两台,迷雾喷粉机9台,注射打孔机5台。
  1991—2009年,马尾松毛虫受害面积累计12500公顷,利用白僵菌、1605粉剂、绿得保、阿维菌素烟剂、赤眼蜂等无公害防治8706.67公顷。柳杉毛虫、黄脊竹蝗、柳杉鞭角华扁叶蜂、松褐天牛等其他病虫受害面积2740公顷,无公害防治1340公顷。境内森林覆盖率提高, 生态环境改善,病虫危害明显下降。
  2010年,马尾松毛虫、松墨天牛、明竹毒娥等害虫发生面积726.8公顷,成灾面积86.67公顷,有效防治288.66公顷,其中马尾松毛虫93.33公顷,其他虫害195.33公顷。
  森林植物检疫
  1989年,对境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进行一次普查,调查毛竹、板栗、国外松、泡桐等,面积1533.33公顷,发生面积51公顷,其中松针褐斑病26.67公顷(国外松),板栗疫病14.33公顷,毛竹枯梢病10公顷。木竹及其产品检疫,始于1988年12月。
  产地检疫1990—2010年,产地检疫木材26.59万立方米,竹材297.5万株。种苗产地检疫率100%。2010年,产地检疫苗木168.47公顷,115万株,木材2.89万立方米,毛竹25.72万支。
  调运检疫1991—2010年,调运检疫木材29.52万立方米,竹材207.75万株。松材线虫病是重点防控检疫对象,对境内松木流通、加工企业不定期进行检查监督,2009年,检查松木流通、加工企业182家,查验疫区流入松木包装箱和电缆盘57只,烧毁松木包装箱和电缆盘21只。2010年,调运检疫苗木9.8万株,木材4.04万立方米,毛竹24.1万支,签发植物检疫证书4198份。
  4991年一2010年莲都区主要森林病虫害调查监测面积统计一览
  表9-4-2单位:公顷续表9-4-2
  第三节生态公益林建设
  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经营面积2001年,初次进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全区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为432316公顷,占林业用地的35.9%,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0678.07公顷,省级公益林31459.33公顷,市级公益林7141.33公顷,县区级公益林3800.67公顷。2003年,又对全区公益林进行了区划和完善工作,生态公益林面积调整为425114.67公顷,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0330.6公顷,省级公益林314281.33公顷,市级公益林4457.33公顷,县级公益林3070公顷。2004年,在原界定的基础上,界定浙江省重点公益林350231.33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29.1%,分布在22个乡镇街道、3个国有林场,重点公益林小班个数为3592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界定面积77365.33公顷,占重点公益林总面积的22.1%,界定小班918个;省级重点公益林界定面积272866公顷,占重点公益林总面积的77.9%,界定小班2674个。2004年,补充完善,确定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35万公顷;2007年,全面完成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完善工作;2008年,国有林场新增省级重点公益林600公顷,三个国有林场新增省级重点公益林606.67公顷。2009年,扩面新增省级重点公益林32.93万公顷,全区累计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6&53万公顷;5月,根据《省级公益林扩面工作指导意见》,完成扩面界定工作,新增省级重点公益林面积32933.33公顷,其中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地23566.67公顷,行政村或自然村整体搬迁下山移民区2693.33公顷,大中型水库区1166.67公顷,峰源乡等地连片33.33公顷以上的天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2353.33公顷,城镇周边1360公顷,干线公路两侧1553.33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240公顷。2009年,公益林面积已全部纳入了政策性林木火灾保险。
  扩面界定后,全区重点公益林总面积68566.67公顷。按权属分:国有的1360公顷,集体的46366.67公顷,个人及其他16466.67公顷;按事权保护等级分:国家级重点公益林7733.33公顷,省级重点公益林60833.34公顷;按地类分:有林地63913.34公顷,灌木林地146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613.33公顷。竹林2533.33公顷,无林地40公顷,其他林地6.67公顷;按森林类型分:阔叶林8713.33公顷,混交林16313.33公顷,松木纯林26966.67公顷,杉木纯林10366.67公顷,竹林2533.33公顷,灌木林1460公顷,其他2213.34公顷;按林种分:水土保持林28126.67公顷,水源涵养林36053.33公顷,护路林4146.67公顷,自然保护区林240公顷。
  公益林分布区域境内重点公益林面积68566.6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6.5%,分布18个乡镇街道、3个国有林场。国家级重点公益林7733.33公顷,主要分布瓯江干流两岸的防护林;省级重点公益林60833.34公顷,主要分布瓯江一级支流的好溪、太平港、宜平港及其二级支流两岸,白云森林公园、大山峰森林公园和东西岩风景旅游区,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和330国道线两旁,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雅溪、高溪、黄村水库的集水区,山体坡度36°以上生态脆弱区,连片面积13.33公顷以上的天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区以及省级自然保护区。
  公益林建设《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益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资金投入,将公益林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区政府建立公益林建设领导班子和办事机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把公益林建设作以重点工程组织实施。在公益林区内的小块坡耕地、林中空地、火烧迹地、病虫害迹地造林绿化;对生态保护功能低下的疏林、残次林等低效林分,进行补植、抚育改造,实施阔叶林发展工程,采用阔叶树大苗、容器苗栽植,形成树种结构合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2001—2009年,营造生物防火林带320千米,更新造林、补植抚育改造生态林1826.67公顷,林分郁闭度0.7以上的优质林分28800公顷,占原界定面积的80.8%。2008年,莲都区被省林业厅评为“浙江省公益林建设示范县”。2009年,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省级验收。同年12月,公益林高海拔定位站建成使用。2010年,公益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成使用。同年7月,丽水市莲都区公益林管理中心正式成立。2011年,被省政府评为浙江省公益林建设管理先进集体。2012年,发布《丽水市莲都区生态公益林建设发展公报(2001—2011年)》,公报指出10年间莲都区公益林发挥生态效益累计达209.3亿元。
  公益林管护2006年,全面出台公益林管理相关制度(莲都区重点公益林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护林员管理办法、监管员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等)。根据《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和《莲都区重点公益林管理办法》的规定,公益林禁止商品性采伐,只允许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因抚育和更新改造需要采伐公益林林木的,依法办理采伐许可证。管护措施:一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在公益林区入口处或显要位置,安装大中型公益林管护宣传牌115块,宣传牌标明四至面积、严禁措施、监管和护林责任人、举报电话等;二是签订责任书,区政府与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国
  丽新畲族乡黄岭上喷粉防治刚竹毒蛾(摄于2010年)有林场,各乡镇、街道与相应的林业工作站、行政村分别签订监管责任书,层层落实管护责任;三是配备监管员和护林员。2009年,全区现有公益林监管员66名,护林员194名,全部签订管护合同。
  2010年5月,颁发《莲都区规范乡村森林管护模式工作意见(试行)》,全区推行乡村森林管护承包模式,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为此,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划分若干森林管护责任区,区别不同情况核定管护承包人数。是年,全区森林管护责任人共计246名,为常年在管护责任区务农的当地男性村民,非现任村双委干部,年龄18-55岁的占79.7%,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5.5%,管护队伍素质明显提高。2010年12月,护林员野外巡查GPS考勤系统投入使用。
  公益林补偿基金2004年开始,实行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设立森林效益补偿基金,对公益林按照规定标准给予补助。
  2005年,公益林损失性补助偿资金一卡通全面实施,补偿资金直接发给林农;补助标准为2004—2005年每亩8元。2006年,每亩10元,其中损失性补偿费6元,管护费2.5元,公共管护费1.5元。2007年,每亩12元,其中损失性补偿费8元,管护费2.5元,公共管护费1.5元。2008年,每亩15元,其中损失性补偿费11元,管护费2.5元,公共管护费1.5元。2009年,每亩17元,其中损失性补偿费13元,管护费2.5元,公共管护费1.5元。莲都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和省财政补助与区地方财政,按9:1比例配套。
  若干年莲都区发放公益林补偿基金统计
  表9-4-3单位:万元
  说明:自2008年开始,白云森林公园(实验林场)补偿基金,由丽水市林业局直接拨付
  2004—2010年,发放森林效益补偿基金4686.7万元,其中国有林效益补偿基金496.8
  万元,集体和个人效益补偿基金3331.7万元,管护费858.2万元。第四节野生动物保护
  20世纪90年代后,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改善,境内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多,常见白鹭成群结伴在南明湖上空盘旋飞翔。
  境内动物资源丰富,1977年县供销部门收购的毛皮兽31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麂、梅花鹿、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穿山甲、水獭、大灵猫、小灵猫、苏门羚、虎纹蛙等;省重点保护动物有毛冠鹿、白鹭、五步蛇、眼镜蛇、大鲵等。
  1988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浙江省制定《陆生动物保护条例》,由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保护野生动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莲都区林业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与工商、林业公安密切配合,对菜市场、酒家饭店、驯养繁殖、经营利用等有关单位,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查处乱捕滥猎,违法经营野生动物案件。
  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全区现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利用单位14家,其中梅花鹿、野猪驯养繁殖场3家。
  1990年以后,野猪过量繁殖,山区农作物、竹笋遭受野猪啃食糟蹋,损失严重。2006年, 组织专业狩猎户猎杀野猪400多头,使野猪灾害得到控制。
  1996—1997年,査处乱捕滥猎、非法经营野生动物案件34起,补交野生动物保护费1.84万元,罚款2.62万元。
  1994—2010年,救助放生国家、省级保护动物穿山甲、虎纹蛙等183只,五步蛇、眼镜蛇等178条,青蛙等67.5千克。
  莲都区大山峰林区生态资源(摄于2009年)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