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食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12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食生产
分类号: F307.1
页数: 4
页码: 345-348
摘要: 《丽水县志》(道光)记载,丽水种有米山、粳、稻、麦、稷等农作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城郊、碧湖平原水田以水稻一豆两熟为主,麦一稻一豆三熟为数不多。初,品种、水利、肥料、技术条件不适应,亩产低。1963年冬到1976年间,推广草子、绿萍和引进矮脚南特号、广场矮等矮秆良种,并采取尼龙育秧和合理密植。
关键词: 种植业 粮食生产

内容

《丽水县志》(道光)记载,丽水种有米山、粳、稻、麦、稷等农作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城郊、碧湖平原水田以水稻一豆两熟为主,麦一稻一豆三熟为数不多。山区水田以水稻一熟为主。1949—1954年,扩大老三熟,采用原有稻一豆或麦一稻一豆,改一熟为二熟,改二熟为三熟,粮豆复种面积增加,春粮早中稻夏秋大豆亩产增加,平均年粮地亩产增加42.5千克,增长25%。1926年、1952年,高溪乡有农民先后试种过间作水稻。1952年,雷云康等互助组试种间作稻,1954年,试种连稻5.06公顷,1955—1963年,推广连作稻。初,品种、水利、肥料、技术条件不适应,亩产低。1960年,连作稻0.54万公顷,1961年,连作稻面积减少为0.2万公顷,以后几年均在0.27万公顷。1963年冬到1976年间,推广草子、绿萍和引进矮脚南特号、广场矮等矮秆良种,并采取尼龙育秧和合理密植。至1971年有绿肥田0.97万公顷,后,保持在0.67万公顷以上。春粮面积减少,连作稻面积回升,全年总产量增加。1964-1977年,早稻平均亩产246千克,晚稻平均亩产157.35千克,早稻比晚稻多88.65千克。1976年,试种杂交晚稻。1978年,全面推广。1978—1981年,早稻平均亩产321.35千克,晚稻平均亩产288.25千克,早稻比晚稻多28.1千克,1982、1983两年早稻平均亩产372千克,晚稻比早稻多12.75千克,实现晚稻超早稻。1982年起,普及杂交晚稻二段育秧新技术。1984年后,中低山区单季杂交晚稻增加,早稻面积缩小,连作稻区,连作晚稻面积扩大,新三熟增加,早稻选用广陆矮4号和竹科2号等高产良种,化肥用量增加,早、晚稻产量均增加,以晚稻产量增加大。
  莲都区耕作制度复种轮作形式一览
  表8-4一1河谷盆地低丘三熟区分布在城区、碧湖、老竹等18个乡镇159个村,海拔200米以下低丘, 有农田0.70万公顷,占全市农田53.7%。1980年,亩产683.5千克,总产占全县粮食产量63%。
  丘陵山谷二熟三熟区分布在太平、雅溪、联城等区域,海拔200—300米丘陵、山谷,地表起伏光照不好,有农田0.27万公顷,占全市农田的20.9%。1980年,亩产507.5千克,总产占全县粮食产量的18.2%。
  低山二熟区分布在联城、仙渡等区域、海拔300—500米低山、水利条件较差,有农田0.20万公顷,占全市农田的14.9%o1980年,亩产426千克,总产占全县粮食产量的10.9%。
  中低山一熟区分布在峰源、雅溪等区域海拔500以上至1000米中低山,水冷、土薄、田瘦,有农田0.14万公顷,占全市农田的10.5%。1980年,亩产436千克,总产占全县粮食产量的7.9%。
  20世纪90年代,由于种粮效益尚好,普遍种植两季稻谷,耕作制度以油菜一稻一稻或马铃薯-稻-稻为主。2000年后,形成了一些新的耕作模式,如菜一稻轮作和菇一稻轮作等种植模式,可以减轻连作障碍的发生。随着农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深化,粮食生产格局也随之变化。两熟制、三熟制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各种粮-经和种-养结合的粮食种植模式迅速增加。
  耕地改良
  境内为山区,大部分农田高低弯曲大小不一,排灌运输不便。自清代山玉米、番薯等作物品种引进后,农民为解决粮食问题,大多粗垦滥种。抗日战争时期,山地植被破坏严重。20世纪50年代,山林减少,加剧山地水土流失。1955年后,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旱地改水田,平整土地,搬土填洼地,河道截弯取直,滩地造田,统一规划沟渠、机耕路及电器化设备。至20世纪80年代,平原地区部分农田整成田块朝向和大小基本相同、明渠和暗沟相结合、机耕路横直交叉格局。山地建造梯田梯地,改串灌为丘灌,开深沟筑渠道,改造冷水田,山区低产田大部分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农田。
  1959年1—7月,开展第一次土壤普查。1979年7月—1983年1月,开展第二次土壤普查。查出低产田的主要类型有:易旱田、易涝田、冷水田、烂糊田、缺素田、薄土田等。
  土壤改良重点是改良低产土壤田块。低产土壤田块主要有易旱田、烂糊田、山区冷水田、土壤缺素(常见缺硼、锌、硅)田、薄土田(全土层少于40厘米,耕作层少于15厘米)。
  易旱田解放前,碧湖平原农田灌溉凭通济堰,城关“天皇畈”平原依靠好溪圳,其他地方只能靠山坑自流灌溉和靠天下雨,保收面积仅0.13万公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建成高溪水库、七百秧水库、五里亭水库、赤坑水库、胡村水库等百万立方米以上骨干水库,使大部分易旱田变成良田。
  易涝田20世纪70年代中期,碧湖平原进行了田、水、路综合治理,开挖了以排涝为主的新治河,解决了碧湖平原粮田的涝害问题。
  冷水田主要分布在峰源、郑地等中低山区。通过排灌渠系建设,改串灌、漫灌为死水丘灌,并辅之客土、挖高垫低、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等措施,使山区土冷、薄、瘦等病根得到改良。
  烂糊田主要分布在山垄、山岙、低谷。通过建立和改善“三沟”(防洪沟、排灌沟、导泉沟),排除田边和田内的泉冷水,降低农田地下水位,改冬泡浸水为落干冬种油菜、绿肥等,20世纪80年代双黄乡在烂糊田上种植茭白,90年代推广水稻垄畦法栽培。
  缺素田20世纪60年代起,大量种植紫云英来提高土壤肥力,70年代在蚕桑、油菜上喷施硼肥,80年代普遍增施磷钾肥,在瓯江两岸沙性水稻田施用硅肥,在山地种植的小麦上喷施铜肥,90年代在柑橘上喷施硼肥,2008年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列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
  薄土田碧湖平原在园田化建设过程中,小丘并大丘,高丘破塥挑土填低丘,低丘加客土,加上每年用拖拉机翻耕和旋耕,使大多数农田增加了耕作层,现耕作层厚度一般在18-20厘米。
  粮食产量
  按播种面积计算,民国时期,平均亩产在100千克左右。1949—1964年在150千克以下,1966—1976年在160—220千克。1978年,全面推广杂交水稻后,产量增加,为244—344千克。:1984年,亩产344.5千克,为最高。商品粮基地有:城关、岩泉、联城、水阁、富岭、崇义、丽新、碧湖、平原、石牛、高溪、新合等乡镇。碧湖平原每年粮食总产量约在3500—4000万千克,占粮食总产量的32%,每年定购任务1008.8万千克,占粮食定购总任务的49.25%。至2010年,粮食亩产量增加到358.4千克。
  若干年莲都区粮食产量一览
  表8-4-2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