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128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种植业
分类号: F307.1
页数: 24
页码: 345-368
摘要: 《丽水县志》(道光)记载,丽水种有米山、粳、稻、麦、稷等农作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城郊、碧湖平原水田以水稻一豆两熟为主,麦一稻一豆三熟为数不多。初,品种、水利、肥料、技术条件不适应,亩产低。1963年冬到1976年间,推广草子、绿萍和引进矮脚南特号、广场矮等矮秆良种,并采取尼龙育秧和合理密植。
关键词: 种植业 播种面积

内容

《丽水县志》(道光)记载,丽水种有米山、粳、稻、麦、稷等农作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城郊、碧湖平原水田以水稻一豆两熟为主,麦一稻一豆三熟为数不多。山区水田以水稻一熟为主。1949—1954年,扩大老三熟,采用原有稻一豆或麦一稻一豆,改一熟为二熟,改二熟为三熟,粮豆复种面积增加,春粮早中稻夏秋大豆亩产增加,平均年粮地亩产增加42.5千克,增长25%。1926年、1952年,高溪乡有农民先后试种过间作水稻。1952年,雷云康等互助组试种间作稻,1954年,试种连稻5.06公顷,1955—1963年,推广连作稻。初,品种、水利、肥料、技术条件不适应,亩产低。1960年,连作稻0.54万公顷,1961年,连作稻面积减少为0.2万公顷,以后几年均在0.27万公顷。1963年冬到1976年间,推广草子、绿萍和引进矮脚南特号、广场矮等矮秆良种,并采取尼龙育秧和合理密植。至1971年有绿肥田0.97万公顷,后,保持在0.67万公顷以上。春粮面积减少,连作稻面积回升,全年总产量增加。1964-1977年,早稻平均亩产246千克,晚稻平均亩产157.35千克,早稻比晚稻多88.65千克。1976年,试种杂交晚稻。1978年,全面推广。1978—1981年,早稻平均亩产321.35千克,晚稻平均亩产288.25千克,早稻比晚稻多28.1千克,1982、1983两年早稻平均亩产372千克,晚稻比早稻多12.75千克,实现晚稻超早稻。1982年起,普及杂交晚稻二段育秧新技术。1984年后,中低山区单季杂交晚稻增加,早稻面积缩小,连作稻区,连作晚稻面积扩大,新三熟增加,早稻选用广陆矮4号和竹科2号等高产良种,化肥用量增加,早、晚稻产量均增加,以晚稻产量增加大。
  莲都区耕作制度复种轮作形式一览
  表8-4一1河谷盆地低丘三熟区分布在城区、碧湖、老竹等18个乡镇159个村,海拔200米以下低丘, 有农田0.70万公顷,占全市农田53.7%。1980年,亩产683.5千克,总产占全县粮食产量63%。
  丘陵山谷二熟三熟区分布在太平、雅溪、联城等区域,海拔200—300米丘陵、山谷,地表起伏光照不好,有农田0.27万公顷,占全市农田的20.9%。1980年,亩产507.5千克,总产占全县粮食产量的18.2%。
  低山二熟区分布在联城、仙渡等区域、海拔300—500米低山、水利条件较差,有农田0.20万公顷,占全市农田的14.9%o1980年,亩产426千克,总产占全县粮食产量的10.9%。
  中低山一熟区分布在峰源、雅溪等区域海拔500以上至1000米中低山,水冷、土薄、田瘦,有农田0.14万公顷,占全市农田的10.5%。1980年,亩产436千克,总产占全县粮食产量的7.9%。
  20世纪90年代,由于种粮效益尚好,普遍种植两季稻谷,耕作制度以油菜一稻一稻或马铃薯-稻-稻为主。2000年后,形成了一些新的耕作模式,如菜一稻轮作和菇一稻轮作等种植模式,可以减轻连作障碍的发生。随着农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深化,粮食生产格局也随之变化。两熟制、三熟制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各种粮-经和种-养结合的粮食种植模式迅速增加。
  耕地改良
  境内为山区,大部分农田高低弯曲大小不一,排灌运输不便。自清代山玉米、番薯等作物品种引进后,农民为解决粮食问题,大多粗垦滥种。抗日战争时期,山地植被破坏严重。20世纪50年代,山林减少,加剧山地水土流失。1955年后,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旱地改水田,平整土地,搬土填洼地,河道截弯取直,滩地造田,统一规划沟渠、机耕路及电器化设备。至20世纪80年代,平原地区部分农田整成田块朝向和大小基本相同、明渠和暗沟相结合、机耕路横直交叉格局。山地建造梯田梯地,改串灌为丘灌,开深沟筑渠道,改造冷水田,山区低产田大部分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农田。
  1959年1—7月,开展第一次土壤普查。1979年7月—1983年1月,开展第二次土壤普查。查出低产田的主要类型有:易旱田、易涝田、冷水田、烂糊田、缺素田、薄土田等。
  土壤改良重点是改良低产土壤田块。低产土壤田块主要有易旱田、烂糊田、山区冷水田、土壤缺素(常见缺硼、锌、硅)田、薄土田(全土层少于40厘米,耕作层少于15厘米)。
  易旱田解放前,碧湖平原农田灌溉凭通济堰,城关“天皇畈”平原依靠好溪圳,其他地方只能靠山坑自流灌溉和靠天下雨,保收面积仅0.13万公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建成高溪水库、七百秧水库、五里亭水库、赤坑水库、胡村水库等百万立方米以上骨干水库,使大部分易旱田变成良田。
  易涝田20世纪70年代中期,碧湖平原进行了田、水、路综合治理,开挖了以排涝为主的新治河,解决了碧湖平原粮田的涝害问题。
  冷水田主要分布在峰源、郑地等中低山区。通过排灌渠系建设,改串灌、漫灌为死水丘灌,并辅之客土、挖高垫低、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等措施,使山区土冷、薄、瘦等病根得到改良。
  烂糊田主要分布在山垄、山岙、低谷。通过建立和改善“三沟”(防洪沟、排灌沟、导泉沟),排除田边和田内的泉冷水,降低农田地下水位,改冬泡浸水为落干冬种油菜、绿肥等,20世纪80年代双黄乡在烂糊田上种植茭白,90年代推广水稻垄畦法栽培。
  缺素田20世纪60年代起,大量种植紫云英来提高土壤肥力,70年代在蚕桑、油菜上喷施硼肥,80年代普遍增施磷钾肥,在瓯江两岸沙性水稻田施用硅肥,在山地种植的小麦上喷施铜肥,90年代在柑橘上喷施硼肥,2008年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列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
  薄土田碧湖平原在园田化建设过程中,小丘并大丘,高丘破塥挑土填低丘,低丘加客土,加上每年用拖拉机翻耕和旋耕,使大多数农田增加了耕作层,现耕作层厚度一般在18-20厘米。
  粮食产量
  按播种面积计算,民国时期,平均亩产在100千克左右。1949—1964年在150千克以下,1966—1976年在160—220千克。1978年,全面推广杂交水稻后,产量增加,为244—344千克。:1984年,亩产344.5千克,为最高。商品粮基地有:城关、岩泉、联城、水阁、富岭、崇义、丽新、碧湖、平原、石牛、高溪、新合等乡镇。碧湖平原每年粮食总产量约在3500—4000万千克,占粮食总产量的32%,每年定购任务1008.8万千克,占粮食定购总任务的49.25%。至2010年,粮食亩产量增加到358.4千克。
  若干年莲都区粮食产量一览
  表8-4-2第二节经济作物生产
  油料类
  草本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蓖麻等。
  油菜民国时期至20世纪50年代主要种植白菜型油菜和矮大秆品种,1955年,首次引进甘蓝型油菜一胜利油菜(原名日本油菜)。1960年,引进480品种。1968年,引进铁杆青,60年代初仍以种植白菜型油菜为主。70年代中后期,甘蓝型逐步取代白菜型,以480、铁杆青、九二3个品种为主。80年代,推广九二一13系统油菜,油菜籽产量明显提高。90年代,推广低芥酸油菜、杂交油菜等,主要品种有:浙双72、沪油15、浙双6号、沪油杂1号等。至90年代,油菜面积有所扩大,全区油菜栽培面积一度达到0.13万公顷,油菜籽总产达2000吨。2000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蔬菜供应需求增大,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8年以后,随着食用油价的提升,油菜种植面积又有扩大趋势。2010年,全区种植0.15万公顷,油菜籽产量达2144吨。
  花生民国时期主要种植大粒种、细(小)粒种。50年代以种植洋子、小京生等小果型和大粒一把抓大果型品种为主。80年代初,推广粤油551—116和天府3号两个品种。1987年,引进特早熟花生HR321品种,1990年全市种植110.93公顷,总产112吨,平均亩产68千克。2010年,全区种植373.33公顷,总产840吨,平均亩产150千克。
  芝麻有白、黑、赤3种,以农家品种为主,1982年引进中芝5号、中芝7号以及衢县、义乌、湖州、淳安、扬宜芝等品种。1990年,种植20.67公顷,总产15吨,平均亩产48千克。2010年,全区种植45.33公顷,总产34吨,平均亩产50千克。
  其他向日葵、蓖麻仅零星种植。
  1980—2010年莲都区油料作物产量一览
  表8-4-3水果类
  主要有柑橘类、桃、梨、杨梅、枇杷、葡萄、枣、猕猴桃、樱桃、李、柿、杏、梅等。1949年,总产量68吨。1990年,有4222.27万公顷,年产36231吨。1995年,有6591万公顷、111470.5吨。2000年,有1.05万公顷、78000吨。2005年,有1.39万公顷、125500吨。2010年,有1.41万公顷、233600吨。
  柑橘类清同治年间(1862—1874)已有柑、橘。民国时期,多为零星种植。1956年,引进温州蜜柑、瓯柑试种。1964年,引种黄岩本地早。1966年,引进蜜柑6万株,种于水东乡 (现紫金街道)塔下村等地。后逐年引进柑橘苗数批,因技术、管理水平低,不少橘园荒芜。1970年,有柑橘6.67公顷,年产1500千克。20世纪70年代初,碧湖苗圃始培育柑橘苗。1975年,有柑橘313.33公顷,产量259吨。1979年,有7267公顷,年产521吨,是年,被列为全国柑橘商品基地县。1990年,达到3547公顷,年产34433吨。重点产区有水东、联城、富岭、水阁、岩泉、双黄、石牛、平原、高溪、太平等乡镇。1994年,开展柑橘高接换种改造。1995年,全面推广水果高接换种技术。1996年,面积6323公顷,产量114812吨。是年,从韩国引进一台柑橘自动选果机,开始柑橘机械化选果尝试。1997年,建立万亩柑橘优质示范基地。1998年3月,柑橘严重冻害,产量由上年15.63万吨减至12万吨,产值由上年1.92亿元增至2.78亿元。是年,引进山川3号、象引16、日南、不知火等新品种12个,开展万亩柑橘优质名牌工程和千亩“山水”牌优质柑橘生产基地建设。8月,成立丽水市山水果业有限公司,负责“山水”品牌建设及果品营销。1999年,属柑橘大年,产量17.10万吨,价格好,效益高。2001年,柑橘面积0.92万公顷。是年,在紫金街道黄泥墩村建立10公顷柑橘精品示范园,引进红肉脐橙、耐湿脐橙、日南特早熟温州蜜柑、天草、新系纽荷乐脐橙、不知火杂柑等柑橘优新品种12个进行高接换种,在富岭街道等地建立以柑橘为主的各种优新水果母本园及试验示范园13.33公顷。2003年夏季,全区90%以上柑橘遭受不同程度旱灾,尤以紫金街道、太平乡受灾最为严重。柑橘面积1.03万公顷,产量12.6万吨,减产6万吨,产值1.45亿元,损失6000万元。2004年有,1.03万公顷,产量13.3万吨,产值1.62亿元,自育柑橘苗木30万株。2005年,0.99万公顷,产量8.6万吨,产值1.2亿元,自育柑橘苗木15万株。2006年,有0.99万公顷,13.5万吨,自育苗木20万株。是年,制定《瓯柑“十一五”规划》。2007年,0.96万公顷,产量10.4万吨,产值1.52亿元,自育瓯柑苗25万株。2010年,有0.99万公顷,19.36万吨,自育瓯柑苗20万株。是年,受柑橘全国性丰产、经济危机、四川广元县蛆柑事件等因素影响,全国柑橘均出现销售难题,莲都桔农损失惨重。全区柑橘重点产区有紫金街道、联城镇、富岭街道、太平乡等地。是年,莲都“山水牌”椪柑获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橘称号。
  莲都区柑橘获奖情况一览
  表8-4-4桃清代以前即有种植。民国21年(1932),产桃1500担。1955年,产桃20.2吨。1984年, 有13.53公顷,年产40.7吨。1988年,有232.67公顷,年产280.1吨。1990年,栽种面积294.93公顷,年产874吨。主要品种有小红桃、岗山早生、砂子早生、玉露、白凤、雨花露、处州白桃、杭州早水蜜、丰黄、连黄、罐五、罐十四等。20世纪90年代后,引进仓山早生、曙光、中油桃、黄金蜜、春蜜桃、春美等品种。1991年,有233.07公顷,
  联城街道九坑村桃子丰收(摄于2007年)
  1019吨。1995年,有208公顷,1522.5吨。1996年,有225公顷,2143吨。2001年,有0.2万公顷。2002年,有1.5万吨。2003年,有0.2万公顷,1.8万吨。2004年,0.22万公顷,2.0万吨,自育苗35万株。2005年,0.23万公顷,3万吨,自育苗5万株。2006年,0.23万公顷,3.5万吨,自育苗21万株。2007年,有0.23万公顷,2.478万吨。2010年,有0.24万公顷,2.5万吨。
  1998年,丽水产山水牌迎庆桃获省优质农产品称号。2001年,山水牌燕红桃获省精品水果展销会金奖。2001年,山水牌九坑桃获中国浙江国际农博会金奖。2002年,九坑桃获省农博会金奖,取得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奖牌。2003年,山水牌九坑桃被认定为市名牌产品,获得省农博会金奖。2004年,九坑桃获省农博会金奖。2005年,莲都桃取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九坑桃获省精品水果金奖、省农博会金奖。2006年,山水牌九坑桃获省农博会金奖,山水牌山水桃获市名牌产品证书。2009年,山水桃获浙江农业吉尼斯水蜜桃擂台赛第二名。
  梨清代以前即有种植。民国21年(1932),产梨1600担。1950年,栽种面积8公顷,年产36吨,其中江南区(今丽云区)3.33公顷,年产15吨。1955年,丽水县产梨79.25吨。1984年,栽植面积37.6公顷,产量304.5吨。1990年,栽植面积24.67公顷,产量59吨。碧湖特产场、城关丽华村为重点地。品种有雪梨、菊水。20世纪黄蜜、黄花、今村秋、八云、太白、博金清、长十郎、晓三吉、铁头梨等。棠梨(小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碧湖、城郊均有种植。60—70年代,青林村较多,80年代后很少种植。90年代后,引进翠冠、雪青、黄金、圆黄等品种,同时引进梨果实套袋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1991年,有18.87公顷,72吨。1995年,有17公顷,55吨。1996年,有15公顷,76吨。2003年,有153.33公顷,600吨。2004年,有237.33公顷,1200吨,自育苗10万株。2005年,有346.67公顷,2000吨,自育苗2万株。2006年,有353.33公顷,2500吨。2009年,有320公顷,3000吨。2008年,333.33公顷,4100吨。
  2004年,莲都梨取得丽水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同年取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杨梅清代以前即有种植。民国21年(1932),杨梅产量3200担。1955年,产42.65吨。1984年,栽植面积71.67公顷,产91.6吨。1987年,栽植面积116.8公顷,产145吨,1990年, 栽种面积135.73公顷,产285吨。主要产地枫树湾村和联合乡上南山村,枫树湾村杨梅个大、味美、汁浓。主要品种有土梅、水梅、东魁、荸荠种等。1991年,128.2公顷,298吨。1995年,238公顷,759吨。1996年,273.33公顷,484吨。1999年,引进杨梅化学疏花技术。2001年,0.06万公顷。2003年,566.67公顷,4500吨。2004年,692.67公顷,3000吨。2005年,726.67公顷,2600吨。2006年,733.33公顷,2500吨。2007年,880公顷,3303吨。2010年,880公顷,3350吨。
  2002年,山水牌东魁杨梅获浙江省首届杨梅精品展杨梅精品称号。2003年,山水牌杨梅
  取得浙江绿色农产品证书和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枇杷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丽水已有枇杷栽植。民国21年(1932),产3250担。1955年,产29.25吨。1984年,产152吨。1990年,有128.93公顷,总产141吨。主要产区:富岭、水东、水阁、太平、双溪、平原等乡镇。其中,以富岭乡栽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成熟期为全省最早,个大、味甜、色美。20世纪90年代后,主要品种有软条白沙、照种白沙、白玉、青种、白梨、大红袍、夹脚、洛阳青、富阳种、光荣、太城四号、长红三号、解放钟、早钟六号、大五星、霸红、冠玉等。1991年,有136.87公顷,228吨。1995年,有142公顷,433.5吨。1996年,有141公顷,791吨。2003年,133.33公顷,1100吨。2004年,136.67公顷,1200吨。2005年,140公顷,1300吨。2006年,133.33公顷,1000吨。2007年,93.33公顷,1000吨。2010年,93.33公顷,1000吨。
  1981年,全省枇杷品评中丽水产枇杷小木溪9号获第一名。2008年,“丽白”白枇杷通过省第二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良种认定。2009年5月22—25日,在苏州举行的第四届全国枇杷学会年会上,“丽水白枇杷”获“太湖东山杯全国十大优质枇杷”第五名。
  葡萄清代以前即有种植。大多零星种植。1983年,联合乡松坑坏、水阁乡齐安村栽植较多。1984年,双黄乡雨伞岗村发展红富士、巨峰葡萄。1990年,栽培面积14.67公顷,产量54吨。主要品种有巨峰、红富士、金皇后、白香蕉、龙宝、先峰、蜜红、红瑞宝、伊豆锦等。1991年,14.93公顷,68吨。1995年,83公顷,1122吨。1996年,90公顷,1762吨。2003年,126.67公顷,2600吨,2004年,126.67公顷,2500吨。2005年,133.33公顷,2200吨。2006年,120公顷,2000吨。2008年,100公顷,1700吨。2010年,有100公顷,1728吨。
  1995年,丽水产巨峰葡萄获省优质水果证书和第二届中国农博会铜质奖。1998年,山水
  牌巨峰葡萄获省优质农产品证书。2000年,山水牌巨峰葡萄获省精品水果展示会一等奖。2001年,山水牌巨峰葡萄获省精品水果展销会金奖,获中国浙江国际农博会优质农产品银奖。2002年,山水牌巨峰葡萄获省农博会优质奖。2005年,山水牌巨峰葡萄获省精品水果金奖。
  猕猴桃俗称“陈梨”“藤梨”,20世纪80年代前均为野生,1985年,仙渡乡泰山村农民富荣良和市林科所,开始人工栽培并引进海沃特等良种,亩产1000千克。90年代开始,已有郑地、峰源等7个乡(镇)20个村种植10公顷。2003年,133.33公顷,年产50吨。2004—2010年,均为133.33公顷,年产60吨。
  柿清代以前即有种植。1991年,有23公顷,122吨。1995年,有82公顷,265吨。1996年,有96公顷,271吨。2003年,66.67公顷,700吨。2004年,67.33公顷,750吨。2005年,73.33公顷,800吨。2006年,66.67公顷,800吨。2007年,66.67公顷,800吨。2008年,66.67公顷,1000吨。2010年,66.67公顷,1089吨。
  1994年,丽水产水柿获省优质柿评比一等奖。
  李清代以前即有种植。1991年,8.6公顷,128吨。2003年,253.33公顷,1600吨。2004年,306公顷,1600吨。2005年,616.67公顷,1800吨。2006年,333.33公顷,800吨。2007年,393.33公顷,3342吨。2008年,393.33公顷,3740吨。2010年,400.70公顷,年产4102吨。
  2001年,山水牌黑李获省精品水果展销会优质奖。
  枣清代以前即有种植。1991年,0.8公顷,2吨。1995年,1公顷,4吨。1996年,1公顷,14吨。2003年,56.67公顷,50吨。2004年,53.33公顷,55吨。2005年,53.33公顷,50吨。2006年,40公顷,50吨。2007年,40公顷,52吨。2008年,40公顷,50吨。2010年,40公顷,年产53吨。
  草莓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有种植。
  甘蔗种植已久,品种有芒杆蔗、青皮蔗、紫蔗3种。1949年产707吨,1960年产6吨。1972年后每年产1000吨。1986年产6328吨。1990年,栽种面积42.67公顷,产1207吨,平均亩产1886千克。2010年,种植23公顷,产656.2吨。
  西瓜民国21年(1932),产西瓜80吨。20世纪80年代后大面积种植。1985年,全县种715.47公顷,年产2万吨。1986年,有128.27公顷,年产3万吨。1988年后,种植面积减少。1990年,398.87公顷,年产9705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主要种在沿江沙地。80年代初,主要在平原地区栽种,1985年后,向山区乡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至1981年,主要品种是本地瓜和瓜籽瓜(即小西瓜)。1979年始,先后从外地引入大量西瓜良种。1985年后,主要品种有中育一号、浙蜜一号、浙澄二号、新红宝等。丽水市西瓜供应期长,上市全省最早。2010年,种植545.73公顷,年产14194.5吨。1987年,处州蜜瓜(浙蜜二号)参加全省优质瓜评比,含糖量全省最高。
  甜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从北方引进,种植量少,产量无统计。
  蔬菜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品种单调,种植面积少,管理粗放。20世纪50—70年代,蔬菜品种增加,面积扩大,均露天播种。1982年,推广地膜覆盖。1988年,地膜覆盖面积31.33公顷。1986年,推广塑料大棚。1988年,有大中棚327座。同年,有蔬菜常年基地1030亩,产鲜菜5200吨。至1990年,有蔬菜13类,250多个良种,播种面积1602.33公顷。其中,茭白,以双黄乡黄畈、沈村、雨伞岗、里佳源为多。甜椒,全市种植71.33公顷,主要分布岩泉、水阁、双黄、富岭、联城等地,产
  量930吨,主要品种是海丰一号、双丰及茄门。黄芽菜,城关种植12公顷。
  2000年后,商品蔬菜种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平原蔬菜,主要分布在碧湖平原、老竹镇等地,以长豇豆、瓜类、茄果类蔬菜为主,至2008年,播种面积为0.91万公顷,产量25.6万吨,产值3.02亿元。第二部分是山地蔬菜,主要以番茄、黄瓜、高山四季豆等为主,播种面积为0.28万公顷,产量6.7万吨,产值0.83亿元。至2010年,共有蔬菜专业合作社30家,其中有2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3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以及7个县级农副产品合作社。培育了 “山水”''碧湖绿源”“高山农夫”3个蔬菜市级著名商标。
  2003年,蔬菜产业被浙江省列入全省优势农产品的区域规划。2009年,莲都区被省农业厅认定为蔬菜强县、碧湖镇为蔬菜强镇。
  1991—2010年莲都区蔬菜面积产量情况一览
  表8—4_5续表8-4-5
  特产类
  莲子又称“处州白莲”,色白、味佳、营养价值高。南朝萧梁间(502—519),已种植。宋以来,颇有名。富岭、老竹、水阁、新合、石牛等乡为主要产地,富岭乡最多。1958年起,一度衰落,1979年后,有发展。1984年,全县种植40公顷,产30吨。1988—2010年,每年种植20公顷,年产20吨。
  茶叶皂树乡《陈氏颍川郡宗谱》载,元大德年间,陈定三将其乡所产茶叶贩鬻江浙间。《栝苍汇纪》载,明朝万历七年(1579),“丽水贡茶牙四斤”。清同治十三年(1874),《丽水县志》载:“北乡茶为上,西南次之。”民国15年(1926),《丽水县志》载:“北上,西南次之,近有输出外地者。”21年(1932),有茶叶93.33公顷,产茶100担,主要产地吴圩、上南山、苏埠等地。25年(1936),茶叶面积155公顷,产茶1429担。抗日战争时期,茶叶滞销,生产日趋衰落。1949年,存茶园84.6公顷,年产42800千克,除南山有整片茶园外,余均为零星栽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开辟、培育、恢复,至1958年全县有茶园155公顷,年产112750千克,有棋盘寨等成片茶园。1958年后,采取“片叶下山,颗粒还家”采摘方法,全面采摘夏秋茶、老叶,采摘过度,导致茶叶产量下跌。1961年,全县产茶62050千克,比1958年减少近一半。1962年始,对茶叶生产实行奖售政策,经营管理实行“四包一奖”责任制,加强技术管理,茶叶产量回升。1973年,全县茶园786.73公顷,产茶160500千克。1974年,全县有
  22个公社办茶场,208个生产大队种茶。1977年后,茶园集中成片,以公社大队办为主。1980年,有15个公社被确定为县商品茶基地公社。1982年,全县有茶0.17万公顷,产茶47500千
  克。1982年后,茶叶滞销,毁茶岑口香菇大棚(摄于2005年12月233)莲都首个有机茶基地仙渡乡大姆山有机茶园(摄于2005年8月17日 )
  改种。1987年,雅溪、曳岭两区分别毁茶122.05公顷,95.22公顷。1990年,有茶1033.33公顷,产茶325000千克。1991年,茶叶生产围绕中央提出的开展“品种、质量、效益”活动为中心,狠抓名优茶生产开发。名茶试制由1990年的3个点扩大到1991的12个点,创制的“白云雀舌”“古道云尖”两只茶样被评为省二等名茶。1994年,茶叶生产由于大宗茶销售滞呆,价格偏低,影响茶农生产积极性,产量与产值虽比1993年分别减少21.4%、19.0%,但名优茶产量比1993年增加35%左右。同时,建立了初具规模的良种基地茶园6.67公顷,为今后茶叶生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8年,茶叶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名优茶开发力度,积极辅导茶农采制名优茶。2004年,区委区政府把茶叶列为莲都区的农业重点产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茶叶生产规模逐渐成形,产业化水平得到提升。2005年,发展300公顷,全区有茶园总面积1173.87公顷。其中投产面积866.67公顷,占总面积的75.1%;无性系良种面积582.53公顷,占茶园总面积49.6%;茶园面积在千亩以上的乡镇有7个,分别是大港头镇、碧湖镇、丽新乡、巨溪乡、西溪乡、仙渡乡、泄川乡。莲都区开始初制茶厂无公害优化改造,从厂房设计、道路改造、机器安装及厂区环境的整治等,均按无公害标准进行改造。2006年,莲都区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2007年,莲都区被评为“浙江省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2008年,全区茶园面积2240公顷,投产面积1866.67公顷,占总面积的83.3%;无性系良种面积1655.87公顷,占茶园总面积73.9%,其中以大港头镇茶叶种植规模最大,种植面积达到893.13公顷。2009年,莲都区再次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被省农业厅列入浙江省茶叶一般优势区域。是年,莲都区被评为“浙江省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是年底,全区前后共改造茶厂30座,梅峰茶叶公司、绿谷茶叶公司茶厂、佳人琦茶叶公司茶厂通过QS 认证,其中梅峰茶叶公司和绿谷茶叶公司茶厂分别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浙江省示范茶厂。2010年,全区茶叶产量858吨,产值班8360万元。
  以本地群体品种为主。20世纪70年代前,多采取自留、自繁。1973年始,从余杭引进鸠坑茶叶种子,种植293.33公顷。1976年,从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引进福鼎白毫9个茶树良种枝条,分别在碧湖特产场、水东苗圃进行繁育。1981—1982年,从中国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引进龙井43等10多个茶树良种枝条,在雅溪、碧湖等地进行繁育,前后推广栽种面积258.07公顷。茶树良种以鸠坑种为主,福鼎白毫次之。
  2003年开始,全区主推龙井43、乌牛早、安吉白茶、迎霜等优良品种。同年,引进安吉白茶品种。2005年,莲都区被省农业局厅评为茶树先进单位。2008年,从福建安溪县引进乌龙茶(金观音、铁观音、黄观音、红牡丹、悦闽香)5个品种,建立20亩乌龙茶品种园,发展了19.82公顷乌龙茶生产园。是年,莲都区被省农业局厅评为茶树先进单位。2009年,全区种植乌牛早833.33公顷,白茶633.33公顷,“龙井43”186.67公顷,迎霜149.67公顷,鸠坑种406.67公顷,本地选育品种丽早香100公顷,其他品种60公顷。2010年,引进浙农21,浙农113,中茶108等茶树良种,在莲都区繁殖推广。是年,全区共有茶树良种20余种,全区茶园总面积达到2806.67公顷,其中良种茶园基地面积达2400公顷,茶树良种覆盖率达85.7%。莲都区被省农业局厅评为茶叶生产先进单位。
  1981—2010年莲都区水果、茶叶产量情况一览
  表8—4—6续表8-4-6
  蚕桑古有种养,唐《元和郡县志》载:“处州贡绵绢”,后衰落。清光绪年间(1875-1908)知县彭润章、处州知府陈璚先后购湖桑10余万株教民种桑。民国8年(1919),设有蚕桑学校。民国25年(1936),有零星桑园17.13公顷,年产茧3350千克。28年,产茧31702.5千克。1949年,几无蚕桑生产。
  1955年,在碧湖、雅溪、信教等区自繁自育桑苗13.33公顷,栽桑3万株。1956年,全县有桑园28.2公顷。1960年,有60.33公顷,年产茧5400千克。1961—1965年,蚕桑生产下降,其中1961年仅产茧2100千克。1966年后,蚕桑生产开始发展,至1973年,有244.07公顷。1985年,有429.8公顷,年产茧273800千克。1985年12月至1987年2月,蚕茧价格低,桑园面积减少。1988年起,桑树上山。1990年,有桑园234.93公顷,其中山地桑园200公顷,饲养5037张,产茧162吨。是年,获丽水地区行署农业丰收三等奖。1991年,桑园面积381.53公顷,饲养5929张,产蚕170吨。1991年,春种湖桑267万株,折合面积133.33公顷,冬又栽杂交桑210万株,初步建立了雅溪区为主体的新区,为全市建立万亩山地桑园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富岭乡朱弄村建立杂交桑育苗基地1.13公顷,出圃杂交桑苗120万株。1992年春,全市在贫困山区共栽种杂交桑214万株,折合面积53.33公顷。在碧湖镇新合乡圳后村、北埠村建立杂交桑育苗基地1.67公顷,出圃杂交桑150万株。1992年,桑园面积435.27公顷,饲养6845张,产蚕229.4吨,是丽水市(现莲都区)蚕桑有史以来面积、产量最高年份。1993年下半年,由于蚕茧价格低落,开始走下坡路,全市毁桑76.67公顷,部分桑园失管。1994年,桑园面积261.53公顷,饲养2878张,产茧105.35吨。1995年以后,茧丝绸行情不好,蚕茧价格直线下跌,连续三年蚕桑生产直线走低。1996年,桑园面积94.87公顷,饲养162张,产茧6.45吨。2003年,仅桑园面积18.67公顷,饲养150张,产茧6.125吨。2005年,桑园面积4公顷,饲养55张,产茧2.5吨。2010年,桑园面积3.33公顷,饲养50张,产茧2吨。
  棉花清同治十三年(1874),《丽水县志》载:“棉有高矮二种,色逊于越产,而温暖胜之。”民国17年(1928),全县零星种植36公顷。民国35年(1946),全县种植356.8公顷,产量40.1吨。后常年种植200公顷以上。水阁、石牛、平原、碧湖、苏港、联城等地为主要产地,其中水阁四都村最多。1955年后,种棉减少,全县仅25公顷。1959年,种240公顷。1960年,种586.67公顷,年产47.1吨。1958年前,棉花品种为棉粗绒。1959年,引种美棉细绒。1988年,种植2.53公顷,产量2吨。1990年,种植9.67公顷,总产6吨,平均亩产39千克。至2010年,种植15.67公顷,总产9.8吨,平均亩产42千克。
  苎麻、络麻清同治十三年(1874),《丽水县志》载:“苎麻初鲜种者,乾隆间江右人来种之浙广,织成呼曰腰机布。”民国23年(1934),产麻1.04吨。1949年,产麻55.7吨。1951年, 全县种53.33公顷,产量73.6吨。1958年前,种植面积68.67—106.67公顷。1958年,产麻104吨。1959年后,种麻减少。20世纪60年代后,种植极少,1962年,有20公顷。1969年,有40公顷。1989年,种麻13.6公顷,产量15吨。1990年,种5.4公顷,总产7吨,平均亩产92千克。莲乐、太平、联城、永丰等乡为主要产区。络麻,主要产区在平原地带。1979年,总产2.5吨。1990年,种0.2公顷。90年代后,逐渐停种。
  食用菌类1966年,水东乡塔下村和地区林场等地试种过白木耳。1970年,丽水县农业局在万象山脚建菌种站,进行白木耳、灵芝、猴头、草菇制种,菌种销至省内外。1980年,在平原公社建平原公社菌种站,采用木糠压块技术栽培香菇。1988年1月,丽水市科委成立食 (药)用菌菌种管理站,全市有食用菌母种场1个,原种场7个,栽培种场12个,品种有香菇、木耳、蘑菇、金针菇等。
  1992年3月,丽水市农业开发总公司食用菌开发部成立,并创办丽水市食用菌材料供应站。同年12月29日,成立丽水市食用菌开发公司。:1996年,归属丽水市农业局,更名为丽水市食用菌技术推广站。2009年,有7家菌种场,其中母种场1家,原种场6家,年销售3000支试管母种,10万瓶原种,产值60多万元,主要品种有香菇、黑木耳、金针菇、灵芝、猴头菇、平菇、秀珍菇、杏鲍菇等。莲都区已成为面向全国的菌种生产销售和食用菌原材料供应的重要
  集散地。
  20世纪90年代开始,塑料大棚加遮阳网袋栽香菇技术得到广泛应用,1998年,全面推广塑料大棚遮阳网,栽培香菇2.4万座400平方米。2008年,金福菇引种成功。2009年,仙渡乡仙里村周岳华、碧湖镇河东村郑和平、项建敏3户共栽培金福菇菌棒10万支。2008年,在高
  溪乡岑口村建设香菇生产专用水井、香菇标准化大棚、香菇微孔喷灌设施,提高基地生产无公害香菇的能力。通过基地建设,辐射和带动全区香菇无公害生产。1998年,推广新型节能蒸汽炉300多台,节能烘干机50多台。2008年,引进和试
  碧湖镇白口村张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菇棚(摄于2010年)验封口机、拌料机、生物质气化灭菌炉等香菇生产机械。外运排场与异地制菇技术得到推广。1988年,外运排场试点并获初步成功;分布于周边省市如上海,江苏等地。1993年9月,丽水市输送菇农翁树人等4人,到俄罗斯开发食用菌。1997年,进行异地制菇试点,向全国各省市推开。2000年,赴外开发菇农户均规模达1万袋。2001年,推广并引导规模化生产技术。2007年,莲都食用菌生产总规模9880万袋菌棒,其中赴外开发6280万袋菌棒,分布全国30个省市100多个县市区,重点地区有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北京、天津、青岛、南京、苏州、上海、广州、昆明、贵阳、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郑州、西藏等。赴外开发是莲都区食用菌产业的赢利模式。
  2010年,莲都食用菌生产规模11430万袋菌棒,其中赴外开发7845万袋菌棒。
  1986—2010年莲都区食用菌生产情况统计表
  表8—4—7(单位:万段)第三节肥料植保
  农家肥
  作物施用的肥料来之于农家肥料和化学肥料。民国19年(1930年)以前,全部施农家肥料,1930—1960年,农家肥料占95%以上,1961—1980年农家肥料占50%—90%,1981—2000年,农家肥料占30—50%,2000年以后,农家肥料不足30%。农家肥主要有人粪尿、厩肥、草木灰、青蒿、秸秆、油粕、绿肥等。
  人粪尿广泛使用。
  厩肥以猪、牛、鸡栏(窝)肥为主,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施用春花田。2000年以后,大部分转移使用于柑橘园地。
  草木灰分炉灶和焦泥灰。炉灶灰,大多先用于垫禽舍,再施用园地。大田一般都施用稻草、笼衣、草皮烧成的焦泥灰。大量推广绿肥前,焦泥灰用量大。20世纪80年代后,化肥数量增加,烧焦泥灰渐少。
  青蒿、塘河泥山村农户在春天割嫩草作早稻田基肥,平原地区挖塘河泥。1957年,农田施用塘河泥2000公顷。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部分河泥转施柑橘园。
  油粕每年除有大量茶籽饼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菜籽饼及豆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油粕一般用作烧火,洗衣或喂猪,少量用以肥田治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油粕由粮食部门收购,作为商品肥料。2000年以后,油粕品用于洗涤品开发和二次榨油。
  秸秆以稻草、麦秆、油菜为主,农民历来有秸秆还田的习惯,推广连作稻前,主要是豆田盖稻草,20世纪70年代推广早稻秆还田,油菜秆还田。2000年后,秸秆几近绝迹。
  绿肥民国25年(1936),有紫云英面积873.33公顷。1949年,有826.67公顷。20世纪50年代,最多年份2293.33公顷。60年代后期,最多年份7053.33公顷。70年代,最多年份9660公顷。80年代,最多年份7186.67公顷。90年代以后,减少。2008年,紫云英面积466.67公顷。
  1958年,引种旱地绿肥大叶猪尿豆,紫穗槐和春夏季绿肥马料豆及草木樨等品种。1963年,试种苜蓿,1978年,推广稻田种田菁,1986年,推广旱地绿肥印尼大绿豆。2005年,种植园地绿肥白三叶。
  1962年始,推广稻田养萍,1964年,全县稻田养萍2806.67公顷。是年,郎奇大队温泉越冬萍种214850千克,支援全县各乡镇27180千克,出售给遂昌、缙云、金华、衢县等地15770千克。后稻田养萍面积减少。1975年,推广稻田养水浮萍莲和塘养水浮莲。1978年10月,从温州农科所引入细绿萍种10公斤,在丽阳天宁寺繁殖。1980年,全县稻田养萍506.33公顷,20世纪80年代末,无稻田养萍。
  化学肥料
  民国19年(1930年)始,少量使用进口“肥田粉”。民国24年(1935),省农业改进所在碧湖采桑建有机肥料厂,生产“蒸制骨粉”完全肥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学肥料品种和数量增多,20世纪70年代后期广泛使用。80年代前期,增施磷钾肥、石灰,以解决丽水大部分农田缺磷、少钾和部分农田酸性重的状况。1985年,开始推广“水稻配方施肥”技术。2010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列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在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全面实施。
  1928-1994年莲都区化肥施用量统计表
  表8-4-8单位:吨
  氮素肥料硫酸铵,俗称“肥田粉”,是20世纪50—80年代期前的主要氮肥品种。1962年,开始使用氮水,是70年代主要氮肥品种。1986年后不使用。硝酸铵,1956年始使用,主要用于旱地,年使用量不大,70年代后基本不使用。硝酸铵钙,1955年始使用,60年代停止使用。石灰氮,1959年始使用,70年代不使用。尿素,1963年始使用,现仍为主要施用氮肥品种。碳酸氢铵,1966年始使用,现仍为主要施用氮肥品种。氯化铵,1979年始使用,90年代减少。
  磷素肥料过磷酸钙,1953年始使用,70年代后期普及,现仍为主要施用磷肥品种,用于水田为多。钙镁磷肥,1955年始使用,现仍为主要施用磷肥品种,用于旱地为多。钢渣磷肥,1959年始使用,用量较少。磷矿粉,1962年始使用,用量较少。
  钾素肥料硫酸钾,1959年始用,现仍为主要施用钾肥品种,用于经济作物为多。氯化钾,1972年始用,现仍为主要施用钾肥品种,用于水稻作物为多。
  微量元素肥料及其他肥1956年始,使用紫云英根瘤菌肥。1972年始,使用“5406”菌肥、腐殖酸铵和“九二O”。1974—1979年,先后始使用硼肥、磷肥二氢钾和钼酸铵。1980—1990年,先后始使用的还有:矮壮素、复合肥料、三十烷醇、防落素、多效唑、锌肥、水稻增产菌、叶面宝、多元微肥和金满利等。1990年始,推广多元混配肥料。植物保护
  病虫宋绍兴十九年(1149)、元至大二年(1309)、清康熙十年(1671)、嘉庆十九年(1814)丽水蝗灾。元至正十年(1350)和十六年(1356)、明洪武七年(1374)丽水螟灾,明成化七年(1471)和十九年(1483)发生黑虫。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螟虫、稻苞虫、稻蝽虫、稻虱、浮尘子、稻热病、稻菌核病等。一般以茶籽饼、烟茎、辣蓼、雷公藤等土农药防治为主,很少使用化学农药。1940年,稻螟虫受害面积42000亩,被害率15.76%。1946年,稻苞虫发生6700亩,被害率10%。1947年,稻热病发生200亩,被害率20%。
  1950年,中稻受害面积52000亩、晚稻受灾15000亩,被害率分别为17.72%、7.4%。1954年,晚稻受害10000亩,糯稻5000亩,被害率分别为0.73%、5.40%。1957年,发生400亩,被害率10%。稻虱、浮尘子:1950年,发生24000亩,被害率6%。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推行“三熟制”,推广双季连作稻,扩大春花、绿肥田面积,提高复种指数的密植程度,三化螟虫数量增加。1960年,连作晚稻三代三化螟平均每亩有螟卵1800多块,高的每亩17500多块。稻瘟病、纹枯病、稻虱、叶蟑等病虫也逐渐增多。1966年,发生大面积黑条矮缩病。1969年,早稻穗颈瘟危害严重,碧湖区平原公社减产稻谷50多万千克,部分田颗粒无收。20世纪70年代,“三熟制”面积扩大,化肥用量增多,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多、危害加剧。水稻三虫三病(螟虫、稻虱叶、卷叶虫、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交替发生。1973—1977年,连续发生连晚褐稻虱。1971—1973年,普通矮缩病暴发成灾,连作晚稻发病率9.4%,严重的达19.8%。1971年、1973年,稻瘟病流行,碧湖镇行口大队七队早稻病穗率56%,减产稻谷1.5万多公斤。山区单季晚稻穗颈瘟发病率一般在20%—30%。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推广汕优六号、威优35等优良品种,稻瘟病、稻虱为害减轻,白背稻虱、二化螟、大螟、纹枯病危害仍相当严重。1986年后,汕优六号、威优35抗瘟病能力衰退,病害又上升。早稻纹枯病加重,一般株为害率由70年代的10%上升到30%左右。稻曲病、胡麻斑病、叶鞘腐病、紫鞘病、褐色叶枯病、细菌性褐条病、基腐病、谷粒黑粉病、云形病、叶黑肿病、赤枯病、稻蓟马、稻秆蝇等病虫害每年均有局部田块不同程度发生,1989年,细菌条斑传入丽水。
  大小麦病虫害主要有黑穗病、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矮缩病、纹枯病、杆黑粉病、条纹病、网斑病、叶鞘枯萎病及粘虫、蚜虫等。1950年,腥黑穗病发生为害4000亩,被害率10%o1952年,小麦条锈病发生1000多亩,被害率25%。1954年,赤霉病流行为害面积7000亩,被害率18.15%o1973—1989的17年中,大流行有2年(1973年与1975年),中度流行7年,轻度发生8年,流行频率53%。粘虫:一般为害较轻。1970—1989年的20年中,1979年最严重,每亩田有虫4320—52000条,部分田块麦穗被咬断损失严重;1984年,中度发生,每亩有虫300—14400条,其他年份均属轻发生。黑穗病:1955年,天台麦黑穗病发生面积25000亩,被害率3.23%, 以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50年代后期推广西力生拌种防治。效果较好。70年代推广冷浸日晒,石灰水浸种后病害逐渐减轻。锈病:50—70年代均有不同程度发生。1956年,碧湖区赵村秆锈病发生1000亩。80年代初发病减轻。
  秋大豆、田岸豆病虫害,50年代主要是豆尺蠖和豆象鼻虫。60年代豆杆蝇为害普遍,一般株被害率90%以上。70年代斜纹夜蛾、银纹夜蛾、霜霉病、锈病相继发生,1973—1975年锈病严重,秋大豆减产50%—80%。番薯主要病虫害有龟甲虫、叶甲、麦蛾、卷叶虫、旋花天蛾、软腐病、病毒病、紫纹羽病等。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青枯病、立枯病、二十八星瓢虫等,以晚疫病为害较严重。玉米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大小斑病、矮缩病、基腐病等。
  20世纪90年代,耕作制度全面调整,经济作物得到发展,早稻面积逐渐减少,水旱轮作面积增加,同时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得到进一步示范和推广,90年代中后期,水稻品种更替加快,稻瘟病发生明显减轻,主要发生在山区一些老病区及一些感病品种上,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成为间歇性发生,纹枯病成为水稻主要常发性病害。由于早稻推行直播技术,田间杂草成了主要问题,因此推行田间无草害工程,除草技术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后期,由于长期使用杀虫双等单一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抗药性增强,二化螟防治难度增大,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大力推行无螟害工程,通过推广三唑磷、毒死蜱等高效低残留农药,二化螟危害得到控制。2000年后,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早稻种植面积逐年大幅度减少,二化螟发生程度逐年减轻。
  水稻“二迁”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虫害在90年代初期及后期曾出现2次大发生。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种植结构调整、菊酯类农药滥用、抗药性的产生等因素的影响,从2005-2007年,褐稻虱在晚稻上连续3年大发生,2008—2009年局部大发生,局部种植区出现毁杆倒伏。2002—2009年,主害代稻纵卷叶螟在晚稻上连续7年大发生。2005年,建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实行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大发生,把病虫为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柑橘病虫害主要有柑橘红蜘蛛、锈壁虱、蚜虫、粉虱、介壳虫、潜叶蛾、潜叶甲、花蕾蛆、凤蝶、天牛、疮痂病、溃疡病、炭疽病、树脂病、煤烟病、青霉病、绿霉病等。1994—1995年,高溪乡柑橘黑刺粉虱危害严重,并诱发煤烟病大暴发,桔果需清洗后才能出售,通过虫情测报和统一防治,1996年后得到有效控制。2000年11月,在富岭街道张垵林村发现柑橘黄龙病可疑病株,2001年,经省植物检疫站确认。2002年,开始全面防控,当年挖除病株217489株,至2008年底,累计挖除病株504668株;同时,加强传播媒介柑橘木虱的防治,柑橘黄龙病得到有效控制。2001-2008年,柑橘粉虱在紫金、富岭街道和水阁、联城、太平的局部橘园为害严重,并诱发煤烟病。2007年,发现柑橘小食蝇为害。
  2004年,在仙渡乡滴水岩和双黄乡330国道复线及紫金街道塔下330国道边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面积1.67公顷,以后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至2010年,发生面积23.90公顷。
  2008年,发现梨瘿蚊为害。
  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农户各自防治农作物病虫害。1950年,高溪乡缸窑等地水稻螟害严重,丽水专区植物病虫防治小组派员驻高溪设置测螟灯,预测螟虫发生情况。是年9月,在碧湖、南明、太平3个区建病虫情报网,区、乡政府有专人负责,村设病虫情况员。1954年,县农林科有人负责植保工作。1955年,在碧湖高溪乡和南明富岭乡各有螟灯1处,由各区农技站派员常驻,及时预报虫情。1960年,在城关海潮村建病虫观察站,设观察灯1盏,由县农业水利局植保技术员负责测报。1969年,病虫观测站迁至县农场。1970年,迁回海潮村。1975年,省农业厅拨款在海潮建病虫观测站,至1989年,县病虫观测站有工作人员5人。1979年,建碧湖植保公司,承包防治面积8万余亩。
  20世纪50年代初,始使用化学农药六六六粉、二二三乳剂防治水稻害虫。1958年,提倡土农药防治病虫害。70年代始,使用敌百虫、敌敌畏、马拉松、乐果等有机磷类农药,杀菌剂有稻瘟净、稻脚青等。80年代起,大部分使用有机磷农药,杀虫剂有甲铵磷、杀虫双、叶蝉散、敌敌畏等;杀菌剂有井冈霉素、托布津、多菌灵、三环唑等;除草剂有草甘膦、丁草胺、绿麦隆、除草醚等。据病虫测报站1980—1989年的10年测产,不防治病虫害的水稻观察田,一般比防治田平均每亩减少稻谷48公斤。
  20世纪90年代,农药主要有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农药,以甲胺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马拉硫磷等为代表高毒高残留农药被大量使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毒高残留农药开始逐渐减少。2001年,正式启动“农产品绿色行动计划”,推行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物理防治,利用昆虫信息素进行生物防治等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类农药,如阿维菌素、毒死蜱、氟虫腈、吡虫啉等得到大力推广,以取代甲胺磷等高毒农药;杀菌剂井冈霉素、托布津、多菌灵、三环唑等依然使用,新型杀菌剂龙克菌、咪鲜胺、烯唑醇、苯甲丙环唑等得到推广。2006年4月4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联合公告(第632号),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上使用。根据浙江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对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实施补贴的通知》,从2007年,开始组织实施水稻病虫统防统治工作,是年,共实施4445亩。
  1995年,开展以柑橘为主的水果病虫测报工作。2010年,在碧湖镇任村建立莲都区病虫标准观测圃,完善病虫预警体系,为全区水稻、柑橘、蔬菜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新农药、新植保技术、新药械的推广起示范作用。
  第四节花卉苗木
  莲都区开发花卉产业的立地条件较好,利用平原和高山的垂直气候,不仅可进行各种花卉的全年生产,而且可进行花卉品种的提纯复壮与种性保持,适宜大面积开辟花卉生产基地。1999年之前,花卉种植以绿化苗、草花、盆花、盆景为主,有少量的草皮和切花切枝叶生产。
  1999年后,花卉苗木逐渐成为莲都农业的新兴产业。1999年,全区苗木花卉种植面积20.9公顷,产值63万元。2002年,区政府把花卉苗木作为一个重点产业来发展,一批民营花卉企业陆续兴起,全区种苗花卉面积118.3公顷,产值2039万元;是年,开始开展容器育苗,曾先后繁育马尾松、湿地松、木荷、杜英、香樟、刨花楠、红叶石楠等营养钵容器苗和轻基无纺布容器苗200多万株。
  2003年,全区发展花卉苗木217.3公顷,种苗花卉生产向多品种、多规格、多色调、多品味的多元化发展,抗逆性强的生态型苗木、材质好的速生用材林苗木以及绿化大苗、花卉、草坪、盆景、各类名特优新经济林种苗等门类齐全,有效地满足了城乡绿化需要。是年,由于受“非典”和高温久旱与缺电的影响,多数鲜花和盆花生产企业、农户出现大亏损。丽水市格丽雅蔬菜花卉有限公司白口基地因为高温久旱烫死脱毒种球300万个,从而造成亏损136万元。2007年,花卉苗木种植总面积638.1公顷,销售总额1570.1万元。其中观赏苗木567.3公顷,销售量100万株,销售额1310万元;草坪23.3公顷,销售量17万平方米,销售额54.4万元。截至2007年年底,全区共有200多家育苗单位从事苗木生产,育苗总面积达618公顷。
  2008年和2009年,花卉苗木种植总面积有所下降,2008年降至559.5公顷,2009年降至384.9公顷。
  2010年,花卉苗木种植总面积447.3公顷,销售总额653.60万元。其中,绿化观赏苗木387.3公顷,销售量80万株,销售额440万元;草坪22公顷,销售量220千平方米,销售额61.6万元;花卉市场1个,花卉生产企业65个,其中大中型企业48个(花卉大中型企业是指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花农140户,从业人员1205人,专业技术人员30人,花店35个,园林公司一级1个,二级2个,三级4个。
  2010年莲都市区主要花卉企业一览
  表8-4-9续表8-4-9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