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引水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09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引水工程
分类号: TV67
页数: 4
页码: 284-287
摘要: 堰坝唐武德至贞观年间开发引水工程,开筑延化渠灌溉农田。民国15年 《丽水县志》载有引水工程21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因地制宜,修建了一大批堰坝引水工程,解决山区农田灌溉。至2010年, 全区累计堰坝引水2029条,总计受益田亩4526.6公顷。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引水工程

内容

堰坝唐武德至贞观年间(618—649)开发引水工程,开筑延化渠灌溉农田。民国15年 (1926)《丽水县志》载有引水工程21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因地制宜,修建了一大批堰坝引水工程,解决山区农田灌溉。至2010年, 全区累计堰坝引水2029条,总计受益田亩4526.6公顷。其中,灌溉千亩以上的有3条,受益2250公顷;灌溉百亩以下的有1983条,受益1580公顷。
  通济堰通济堰大坝位于碧湖镇堰头村,松阴溪与大溪会合处附近横截松阴溪,将溪水引入渠道。创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为低坝拦河引水工程,历经整修,2010年仍运用良好,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引水灌溉水利工程。通济堰大坝上游集雨面积2150平方千米,为拱形、弧长275米,坝脚宽25米,高3米。
  通济堰干渠纵贯碧湖平原,渠水向东迂22.5千米,流抵石牛白桥村,然后汇入大溪。分为上、中、下3源,又称东、西、中3支,建有大水闸2处。宋朝元祐七年(1092)冬,在石涵以下600米处建筑叶穴1座,与大溪相通,设有闸概,渠水暴涨时,开闸以走淤砂(俗称拔砂门),同时用以泄洪,后因失去功能,于1954年封闭。从干渠分凿出支毛渠321条,分为48派,在支渠上建有水闸72座(俗称321支、48派、72概)进行分流调节,各支渠利用闸门积蓄多余的渠水,并开挖许多湖塘与支渠相通、积储余水,以备旱时不足,这就形成了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利布局。
  碧湖平原是莲都区主要产粮区,总耕地面积3213.3公顷,其中水田2866.7公顷。1958年前,农田用水除部分山塘外,主要依赖于通济堰,靠单线引水灌溉。1958年春,建成高溪水库,当时蓄水量205万立方米。1972年和1985年,通过扩大规模保坝加固工程,蓄水量增至820万立方米。1978年,整治开挖了7千米长的新治河排涝渠道。1987年,又建成库容274万立方米的郎奇水库。灌区安装星罗棋布的提水机械,机电动力拥有量达2605千瓦,其中电力灌溉动力1189千瓦。整个平原的地形,南高北低、东西两头高、中间低,大致划分两大部分: 谷线东侧部分濒临大溪,称为前畔;谷线西侧沿山部分,称为后畔。后畔1733.3公顷耕地,由高溪、郎奇两水库保证灌溉,其中246.7公顷与通济堰混合灌溉。前畔耕地1466.7公顷,由通济堰灌溉为主,提水为辅。历代以来通济堰一直是碧湖平原灌区的水利命脉,特别是解放以后防治水害,大兴水利建设,使碧湖平原形成一个以通济堰、高溪水库、郎奇水库为骨干的蓄、提、引相结合的灌溉系统和新治河、通济堰为主体的排涝系统。1949年,通济堰受益面积8000公顷;1951年为867公顷;1954年扩大到1260公顷;1963年为1267公顷;1973年为1533公顷;1998年达到1987公顷,2006年为2587公顷。
  好溪堰创始于唐朝大中年间(847-859),唐大中九年处州刺史段成式治理恶溪,并兴建堰渠,改恶溪(因经常洪水泛滥成灾,故名恶溪)为好溪,堰以此为名。好溪发源于磐安县,流经缙云、莲都,在莲都区古城村注入瓯江大溪。好溪堰大坝位于丽水市区东6.6千米的马头山脚下,垒石为堰,障好溪水入渠,西流至浪荡口分坝,分为东北两渠,全长9.58千米。
  好溪堰大坝上游集雨面积1300平方千米,坝高5.0米、长225米,下游坝坡1:12,引水流量2.84立方米/秒,灌溉18个自然村480公顷农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渠安装27台抽水机,新增提水灌溉面积133.3公顷。扩大了灌溉面积,提高了抗旱能力,确保农业丰收,并为渠道两岸13家工厂解决了用水。1958年,青林、海潮、关下等村在水利部门支持下,利用渠水建造了水电站、加工农副产品和发电照明,改善了两岸农民的生活条件。2009年3月,丽水盆地易涝区防洪排涝一期工程(大洋河等出口河段整治)开工。整治河段长1.7千米,河道疏浚1.1千米,总投资26130万元。
  好溪堰原以灌溉农田为主,兼顾渠道两岸部分工厂用水,工程维修经费及管理费用以收农业水费为主,国家予以补助,1988年,每公顷收水费22.5元。丽水撤地设市建区后,市区扩大,农田减少,好溪堰使用功能有所变化,灌溉功能弱化,以优化城市环境用水为主。目前正在改建进口闸门为二孔2米的新闸。好溪堰将担负净化市区环境的重任。
  屡丰堰又名“泗洲渠”,始创于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2)邑人武之周所凿,引太平港之水,上游集雨面积为504平方千米,自常宅流经武村、白前、敏河四村,灌溉农田104公顷,干渠全长2500米,堰坝当初是篾篓坝,后改为干砌块石坝。今存堰坝为1986年扩建重修,坝高3.4米(扩建部分坝高2.5米),长360米,下游坝坡1:5,引用流量0.42立方米/秒。屡丰堰是丽水市(县级)引水灌溉千亩以上的水利工程。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屡丰堰碑”记载,每年桕子出息作为修理堰工经费。并谕武村、常宅、敏河、白前四村绅董妥为经理。对堰渠近旁栽种柏苗保护培植成林,严禁牧牛践踏柏苗,掘挑泥沙,保固蔑蒌坝,违者听候提案严办,决不姑宽。1986年整修,完善工程设施,使104公顷农田达到旱涝保收。莲都区千亩以上堰坝工程一览
  表7-1一1
  莲都区灌溉百亩以上堰坝工程一览
  表7-1-2续表7-1-2
  堰坝管理莲都区最早的堰坝管理规定,始于宋乾道间处州知州范成大制定的《通济堰规》。后历代有修订。清同治五年(1866),处州知府清安制定《好溪堰章程》,对堰坝的管理、值水等作详细规定。民国时期,浙江始有全省性的地方水利规章。民国2年(1913),浙江省行政公署颁布《调查浙江水利施行细则》国,这是浙江省第一个全省性水利规章。民国30年 (1941),成立通济堰灌溉合作社、好溪堰灌溉合作社;民国35年(1946),成立屡丰堰灌溉合作社。分别订立有关管理、养护的规章制度。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