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公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06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城市公园
分类号: G246
页数: 4
页码: 134-237
摘要: 处州公园位于城市中北部,行政区块南侧,北邻市政府大楼,南接花园路迎宾大道,占地面积698988.9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约49000平方米,水域面积4607平方米,绿地率达70%以上,配有57科121属200多种园林植物。在西入口附近有一座占地123平方米的免费公厕,地下商场厕所和茶楼厕所也对外开放。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城市广场

内容

处州公园位于城市中北部,行政区块南侧,北邻市政府大楼,南接花园路迎宾大道,占地面积698988.9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约49000平方米,水域面积4607平方米,绿地率达70%以上,配有57科121属200多种园林植物。在西入口附近有一座占地123平方米的免费公厕,地下商场厕所和茶楼厕所也对外开放。公园于2005年2月21日开工建设,2005年12月30日完工开放,建设总投资为1.15亿元。
  公园有四个主入口,正对花园路的是南入口,由南至北通过一条中心景观轴线将处州府城图、中心音乐喷泉、涌泉、叠水、台地花坛和北入口相连,形成公园的主轴。处州府城图为清光绪三年的处州地图,跌水台地花坛通过层层台阶向高处延伸,象征着丽水从过去奔向未来。公园南、北两出入口共设有十幅展示丽水名山、名水、名人、民俗的浮雕,南入口六幅分别是缙云鼎湖峰皇帝升天、龙泉剑瓷名扬天下、松阳张玉娘情著兰雪集、庆元菇桥冷杉享誉四方、云和仙宫湖风光、景宁畲乡
  处州公园(摄于2010年)
  独具风情;北入口四幅是反映在丽水历史上造福百姓的官吏风采,有青田石门洞刘基读书、处州刺史段成式治理水患、莲都通济堰泽及百世、遂昌知县汤显祖遗爱百姓。
  中心广场的大型音乐喷泉通过声、光、水的组合,在变频技术的控制下,能变化出42米的仙都玉柱和空中芭蕾、与时俱进、秀山丽水等几十种水形。广场东边有一块45平方米的电子屏、一个舞台和小广场,可在此举办小型集会和文艺表演。中轴两侧又分为峻、清、幽、闲四个区域。“峻”景区位于公园西北部,主景是用大卵石堆砌的一座假山,上面配有造型五针树和瀑布,水源是从五里亭水库引水的,并且通过内循环保证水的正常流动。“清”景区位于公园东北部,以植物造景为主,主要的植物种类有学松、桂花和红枫,营造了四季常青、秋季满园飘香、霜叶飘红的景象。“幽”景区位于公园东南部,以竹林为主,溪水长流,让人有竹径通幽的意境。该景区下面有180个车位地下停车场和4000平方米的地下商场;公园的东南角有一个圆形的服务用房。“闲”景区在公园西南部,以表现生态休闲湿地景观为主,一生态湖配以湿地生态植物和水生植物,湖面建有处士亭,亭中立有石碑,刻有处州碑记和丽水市建制沿革。2007年11月,公园引入1500羽纯白观赏鸽,并安排专职饲养员,北广场为白鸽观赏
  场地。
  滨水公园位于大猷街(大洋路一宇雷路段)以南,长630米,面临南明湖,总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由地下车库、景观绿化工程、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及城市规划展示馆、丽水市博物馆四部分组成。滨水公园分二期实施,地下车库、景观绿化为一期工程(2007—2009年),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及城市规划展示馆、丽水市博物馆为二期工程(2008—2010年),总投资为1.9亿元。
  公园主广场及生态公园,地下车
  滨水公园(摄于2010年)库已于2008年10月28日中国•丽水首届国际生态经济博览会后,对市民开放。2009年11月,由市政设施管理处接管。公园主广场及生态公园绿地及硬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下车库工程总面积7786平方米,可泊车位192个,于2007年3月开工至2009年6月完工。主广场由中轴对称的大花坛、龙生九子青石地雕、数控喷泉、雕塑等组成,其中尤以雕塑最为吸引游客的眼球。主广场南侧屹立的“过去•
  滨水公园(摄于2010年)
  现在•未来一瓯江之源”雕塑为丽水市标志性雕塑,该雕塑整体采用花岗岩制造,重达27.5吨,总投资48万元。雕塑分三大块,由城门楼和宝塔雕刻图案组成的是丽水的过去;紫金大
  桥、高楼大厦、瓯江水代表丽水的现在;雕塑顶部上面是瓯江的白鹭造型,代表丽水的未来, 象征着丽水人民对未来腾飞的向往。雕塑的中间弯曲的几个曲线,代表瓯江之水,表明丽水是“瓯江之源”。在雕塑侧面刻着青瓷、宝剑的图案,雕塑背面除了东西岩等风景名胜图案
  外,刻有两首古诗,分别是北宋词人秦观的《好事近》、明代乡贤刘基的《浣溪沙》。
  万象山公园在城区西南隅,南濒大溪,面积0.53平方千米。宋参政何澹在山上建万象楼而得名,元改万象楼为崇福寺(已废)。明万历年间 (1573—1619),参议徐云程建一览亭,清道光十八年(1838)寺僧达真将亭改建为烟雨楼,同治十三年(1874)浙江巡抚杨昌濬因楼久圮捐金重建。楼左有大观亭,亭后为秦淮海祠,山脚有洞天楼等。民国时,山上建有中山公园。1949年后,为国有公园,时
  万象山公园(摄于2010年)
  仅存洞天楼。1958年,“大办钢铁”,砍山上树木烧炭。1963年,栽种马尾松,樟树、棕榈、泡桐、苦楝、桉树,板栗等树木。1979年起,种桂花、红枫、红花油茶、樱茶,笔桃、红叶李、紫荆、花石榴、夹竹桃,广玉兰、女贞、法国冬青、海桐、大叶黄杨、柏类等花木,移植150—300年苏铁
  10余株。1979年,万象山重新辟为公园,由县园林管理处管理。至1988年,公园建成9个风景点,大观亭,旧称牡丹亭,在万象山东侧,1979年,在原址重建观鱼池,景点包括得月楼、九
  曲桥,池中设鲤鱼喷泉和海豹喷泉,池周植桃柳,1979年建。小括苍亭,在小括苍山顶,1980年建放翁亭,在万象山西南侧。1981年建望江亭,在万象山西南侧,下临大溪。1982年建烟雨亭,下临大溪。1983年,建烟雨楼,在小括苍山背;1984年,建占地面积308平方米、高11.9米、楼阁两层,周有走廊、石栏杆。革命烈士墓,在原崇福寺旧址,1967年建。2007年,重修万象山公园门楼,高15.4米,建筑面积496平方米,两层,为条石混凝土结构,1986年7月建成。
  2002年,对公园烟雨楼以东区块进行改造,新建和改建了公园东入口、公园门楼、革命烈士纪念碑、观鱼池、林荫广场、烟雨楼、陶然亭、牡丹亭等。2010年,南园恢复重建项目完成。
  老年公园始建于1990年,2000年扩建,位于大洋路与丽青路东南面,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绿地面积4600.26平方米,绿地率73%。老年公园属专类公园,设有荷花池、六角亭等, 主要服务周边老年人及社区居民。
  梅山背公园2002年改建,又称“梅山背休闲绿地”,位于城市西南部,北临解放街,东临中山街,西临桂山路。建设用地为9970平方米,绿地率71%。梅山背休闲绿地在梅山东部依山而建,山脚仿建古学堂——圭山书院,山顶建有莲花广场、梅园、诗画长廊,北侧有一片古树群。
  梅山背公园(摄于2010年)
  囿山公园建于2006年。位于大众街与大洋路南端,囿山路北侧,公园总投资49.32万元,面积2504平方米,绿地面积1805.4平方米,绿地率71.1%。
  灯塔公园建于20世纪80年代。位于灯塔小区内(庆春路以北,人民路以南),为灯塔、后庆两个社区居民的主要休闲健身场所。占地面积约5900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4248平方米,绿地率为72%,公园内有约2600平方米的水域。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