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建制集镇建成区面积1.5平方千米,其中碧湖0.75平方千米,大港头0.215平方
千米,老竹0.148平方千米,双溪0.107平方千米,岩泉0.28平方千米。房屋面积64.78万平方米,人均36.03平方米。
碧湖镇抗战时,省军政机关、工厂、学校近60个单位迁驻于此。1950年5月一1952年5月为县府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及20世纪50年代,住房多为平房,泥木结构,20世纪80年代,新建房多为砖混结构,房屋建筑面积:1979年19.6万平方米,1985年38.99万平方米。1990年61.67万平方米,其中直管公房1.53万平方米,私人房屋31.16万平方米,全民、集体自管房屋28.96万平方米。1990年,住宅建筑面积40.87万平方米,其中直管公房0.86万平方米,全民、集体自管房11.04万平方米,私人自管房28.97万平方米。人均居庄面积12.12平方米。1990年,镇区公共绿地3.60公顷,人均1.1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80%,至2010年,镇区公共绿地23.5公顷,人均19.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9.1%。
民国时,有大街、内汤街,行基路、环南路、环西路等5条街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新建街道4条。至1990年,有人民街、大众
碧湖老街(摄于201()年)
碧湖大众街(摄于2010年)街、内汤街、行摹路、环南路、环西路、环东路、环北路、望江路等9条街道。人民街为主街,素称大街(解放前名中正街),长1.2千米,西段称上街,东段称下街,皆为石头路面,1958年改为青砖路面,1979年改为混凝土路面。弄巷有建国路、街头巷、丰收巷、柯枝巷、孝悌巷、卫生港、踏步头、和平巷、力田巷、亲仁巷、三平巷,吉祥巷、毛弄、戏院巷、新生巷、井宫巷、解放巷、尊道巷、下井巷、新民巷、近仁巷、革新巷、光启巷、幸福巷、民主巷、双眼塘头、柳里、大井头、牛行、下江埠,瓦窑埠等31条,长度皆为200米以下。1990年,镇内道路总长14.16千米,其中水泥路面4.21千米,道路总面积10.30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镇内道路总长25.56千米,其中水泥路面25.56千米,道路总面积46.18万平方米。
居民素饮水井、大溪、通济堰及池塘之水。1971年,碧湖供销社在人民街中段建简易自来水塔,供20多个单位和30多户居民用水。1981年,镇自来水厂建成供水。1990年,有供水主管道1.5千米,日供水能力0.49万吨,年供水127.77万吨。是年,水厂供售水28.87万吨,其中生产用水4.34万吨,生活用水24.53万吨。2007年,建成南山新水厂,占地2000平方米,日供水能力2200吨,现有供水管网36千米。2010年,新碧湖污水处理厂动工,总占地面积18866平方米,建筑面积2204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镇内排水原为雨污合流,经明、暗沟排入池塘、通济堰和大溪。1979年,清理修建持水沟。至1990年,有弹石混凝土结构排水沟3.48千米。至2010年,新建排水沟14.4千米。民国时,有清道夫数人打扫街道。1958年,建环卫所,有清洁工10人。1970年,始建公共厕所,清除露天粪缸。至1990年,有清洁工37人, 管理清洗公共厕所6所,清扫街道面积3.36万平方米。年清运生活垃圾0.4万吨,粪便0.13万吨。2010年,碧湖镇区环卫保洁面积25.8万平方米,公共场所2个,年清运生活垃圾1.1万吨。1990年后建设的道路有(生活区块)大众街、环北路、文一路、望江路、环南路,总长度5千米,总面积7万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2010年,碧湖镇建成区(包括上赵、下街、碧一、上街、河口、采桑、古井、行口8个行政村及碧湖工业区和南山工业区)2.56平方千米。
大港头镇1990年,建成区面积0.215平方千米.住宅建筑面积7.49万平方米,其中全民集体自管房2.07万平方米,私人自管房5.42万平方米。至2010年底,建成区面积3.4平方千米,其中全民集体自管房建筑面积4.92万平方米,私人自管房建筑面积18.01万平方米。民国时,有前、后两条2—3米宽的卵石路面小街。1983年后,拓建前、后街,新建江南路、峰和路、渡南路、通源路。至1990年,街道总长3.68千米,面积3.47万平方米。2000年后,先后建成玉溪路、通坪路、大港路、玉河路,改扩建丽云路、江滨路、江南路、渡南路、通源路。至2010年,镇区内道路总长9.24千米,面积56.7万平方米。
1960年,河边村和河边金村设水塔供水。1984年起,镇内用压力罐汲井水供饮用,有些单位自设水塔供水。至1988年,日供水能力100吨。1990年,镇内由2名清洁工清扫主要街道。
2010年,有路灯80盏,镇区(河边村、河边金村、大港头村、玉溪村、连河村、坛头嘴村等6个村)各自设水池供水,玉溪路、丽云路、港和路、江滨路、玉河路、通坪路,有排水管道2.65千米,有排污管道2.59千米。2007年,在渡南东侧,建成504立方米污水处理池1个,年处理污水5.62万吨,生活垃圾中转站1座,公共厕所8座。镇内有12名清洁工清扫主要街道。2010年,大港头镇建成区(包括玉溪、河边、河边金、大港头4个行政村)建成区面积0.58平方千米。老竹畲族镇1987年,建立畲族镇建成区面积0.148平方千米。有房屋建筑面积10.45万平方米,其中私人自管房6.76万平方米,单位自管房3.69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7.08万平方米,其中全民集体自管房0.48万平方米,私人自管房6.60万平方米。2010年,扩大镇区范围,建成区面积达39.44万平方米(仁宅、沙溪4.14万平方米),人口3997人,其中居住
老竹镇区(摄于2010年4月)
用地面积5.08公顷(50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800平方米,有单位部门17个,用地面积3.16公顷(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50平方米,其他用地6.39公顷。
民国时,有前后街两条,前街长200米。1981年后,拓宽镇前街,新建桥南路、东岩街。至1990年,街道总长2.35千米,面积1.68万平方米,其中水泥路长0.64千米,面积0.48万平方米,余者为砂石、卵石、泥土路面。1992年,拓宽镇前街桥头至医院门口段,全长420米,路面宽度从5米扩宽至12米,拆除民房100余间。1993年,镇前主街道浇筑水泥路面,路面宽为7米,面积2940平方米,两侧人行道分别为2—3.5米。1996年,拓宽丽竹路原老车站地段,长120米,宽19米,拆除民房30余间。1997年,将丽竹路、新华路、东岩路浇筑水泥路面,全长435米,宽度9—12米,两侧人行道各4—5米,水泥地面积4600平方米。1997年,东岩路北段医院大门口至沙溪桥段拓宽,征用土地21亩,开辟道路路基全长870多米。2000年,从医院大门口至东西岩景区道路浇筑了水泥路面,全长2千米,宽9米,面积18000平方米。1997年, 拓宽大众路派出所门口至何村段,长310米,宽度7米。2003年,浇筑了水泥路面,面积2170平方米。2000—2001年,建凌山路路基,从珊溪桥一学铺一新华路口,全长350米,宽9米。2008年,新建新华路口至老竹民族学校大门(东岩路南段)道路,全长505米,宽度9米,水泥地面积4550平方米,两侧人行道3.5—5米。同年,建桥头至猪仔市场(镇前街东段)水泥道路,长250米,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为3.5米。
1983年,在小溪畔建成高位水池供水,至1988年,日供水量450吨。1990年,建成自来水厂,位于老竹镇区上游,虎迹溪西北侧山脚,用地面积586平方米,建筑92平方米。日供用水规模500吨。2005年,投入250多万扩建自来水厂,水源由300毫米管径的水管引自赤坑水库,管线长10千米,日供水量达5000多吨,2007年投入使用,供给10个行政村和镇区居民饮用水。1999年,建设老竹10千伏变电站,用地面积3328平方米。1984年起,由2名临时工清扫主街道。2004年8月,建首座垃圾焚烧炉,日垃圾处理量达3吨。2007年,建设垃圾中转站1座,日处理量达3.5吨。镇区垃圾收集点10多个。2006—2008年,投入104万元建设镇区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量达1000吨。2010年,老竹镇建成区(包括老竹村和沙溪村)0.35平方千米。
雅溪镇1990年,建成区面积0.107平方千米。有房屋建筑面积7.34万平方米,其中私房4.24万平方米,单位房屋3.1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5.16万平方米,其中全民集体自管房1.02万平方米,私人自管房4.14万平方米。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住宅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25万平方米,
雅溪镇区全景(摄于2009年)
居住用地面积20.18万平方米。有石拱桥一座,始建于明代,名为延福桥,1987年改为公路桥。1984年后,拓建通仙路、通丽路等街道。至1990年,街道总长2.2千米,面积1.43万平方米。2005—2006年,建成沿溪两岸的双桥路,长204米,面积1224平方米。2006年,建成双桥路两侧防洪堤,两侧长度各为102米。
1985年,建成自流式高水位水池供水,用水普及率100%,后损毁严重。2007年,投资67万元重建自来水工程。2010年,雅溪镇建成区0.28平方千米。包括双溪、洪渡、雅庄、江弄等4村。
联城镇1990年,有房屋建筑面积4.5574万平方米,其中私房4.2万平方米、单位房屋0.36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至2010年,镇区建成区面积0.04平方千米,建筑占地面积0.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56万平方米。
1996年,群众投工投劳并自筹资金100多万元,浇筑长4千米宽3米多的村内水泥路面。2008年,群众投工投劳并自筹资金20多万元,建造成村级自来水工程。镇区内有卫生保洁员2名,有固定垃圾箱11个,移动塑料垃圾桶60多个。敏河村建有垃圾中转站1座。2010年,投资208万元,完成凤鸣、青岗、陈村3个村的村庄整治。
第二节村镇管理
泥木工匠管理2007年,成立丽水市莲都区村镇建筑工匠协会,负责村镇建筑工匠业务培训、资质审查、注册登记等工作。同年开始在莲都区全面推行村镇农民建房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至2010年底,累计开展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等相关培训16期,培训学员1800人次,有在册建筑工匠600多人,其中政府认定“能工巧匠”类实用人才300多人。
农民建房审批2004—2010年,累计办理农民建房许可15612件,其中2004年办理2761件,2005年办理1284件,2006年办理2077件,2007年办理2299件,2008年办理1488件,2009年办理2914件,2010年办理278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