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市政设施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05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市政设施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3
页码: 220-222
摘要: 城市供水解放前和解放后的20世纪60年代初,丽水县城无自来水,居民用水主要靠井水和瓯江水。1963年10月,丽水县自来水厂筹建领导小组成立,选址虎啸门外好溪堰北侧荷花塘地块,占地约10亩,取好溪堰水为源水,设计供水能力日0.25万吨。1965年1月1日,试车供水成功。1968年,制水设施转西山背,取瓯江水为源水,5月破土动工新建西山制水车间取水设施。
关键词: 市政设施 设施建设

内容

城市供水解放前和解放后的20世纪60年代初,丽水县城无自来水,居民用水主要靠井水和瓯江水。1963年10月,丽水县自来水厂筹建领导小组成立,选址虎啸门外好溪堰北侧荷花塘地块,占地约10亩,取好溪堰水为源水,设计供水能力日0.25万吨。1965年1月1日,试车供水成功。1968年,制水设施转西山背,取瓯江水为源水,5月破土动工新建西山制水车间取水设施。1969年9月,西山车间开始补充供水,1970年,供水以西山为主,虎啸门补充
  社区、城中村环卫市场化签约仪式(摄于2008年7月11日)
  市区饮用水水源地黄村水库(摄于2009年6月)供水。1977年5月20日,丽水县城建局成立,自来水厂划归城建局管理。6月21日,西山水厂1万吨/日配套工程全面完工供水,历时12年的虎啸门0.25万吨/日供水厂完成历史使命, 停止供水。
  1982年,筹建丽水县溪口水厂,一期工程2万吨/日,取水点确定在丽阳坑溪水流入瓯江溪口入口上侧。1984年8月16日,溪口日供水2万吨/日水厂破土动工。1986年7月310,2万吨/日溪口供水工程完建试供水,12月,经验收合格,准予正式供水。
  1987年4月,开始筹备扩建溪口3万吨/日供水工程。1992年8月完工,溪口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日。因水源受污染及市区供水需求,1994年,开始筹备丽水市区10万吨/日供水工程。
  丽水市第二水厂(天宁水厂)于1998年经省计委批准立项建设,规模为20万吨/日,一期建成10万吨/日。工程总投资10586万元,厂址位于九里殿前村北侧,占地67333平方米。2002年1月22日土建工程竣工,5月16日,天宁水厂开始试供水。
  黄村水库供水工程为天宁水厂的水源工程,由距市区22千米的黄村水库坝区工程至天宁水厂的输水系统组成。工程总投资12600万元,设计总规模20万吨/日,一期日供水能力10万吨/日。
  1999年1月22日,黄村水库导流洞工程开工,于2001年7月25日完工,2002年5月16日,开始向天宁水厂试供水。2003年11月10日,黄村水库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排水排污民国时期,城区污水和雨水大部分通过明沟和暗沟排入环城河,小部分排入丽阳坑和好溪堰,无水沟处,沿地面流渗蒸发。1979年,市区有排水管道7.7千米,500毫米以上的管道3.465千米,防洪堤3.67千米。1988年,城区共有下水道长度22.19千米,全部接入环城河、好溪堰,丽阳坑等河道,再排至大溪。1990年,在主要街道修建地下管道22.76千米,为瓦管、砖石、砌块石、水沟预制管结构。除大洋路外,均为雨水污水合流。到2009年底,市区排水管道总长约239千米,服务面积226.95万平方米,采用雨、污分流制。
  供气城区居民使用燃气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至中期液化石油气行业快速发展,相继成立4家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储存能力为660立方米,年供应能力3万余吨。1999年,开始建设城市管道燃气。至2010年底,燃气供应总量12477.8吨,其中瓶装液化气11904.88吨,管道燃气572.93吨。累计建设燃气管道95.94千米,居民用气普及率达100%, 管道燃气普及率达40.5%。
  道路照明民国8年(1919)秋,丽水乡绅郑宝琳等人筹集一万银圆,创办普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开丽水电力工业之端。翌年6月开始发电。公司采用股份制,厂址在丽水县城内囿山北麓,有厂房5间计120平方米,置26千瓦直流发电机组一套,以薪代炭。后因薪价昂贵,民国13年(1924),购立式40马力(29.44千瓦)柴油机1台,调换原木炭车。民国20年 (1931),发电量达3.49万千瓦时,用户148户。
  民国27年(1938),浙江省建设厅在丽水创办浙东电力厂丽水分厂,民国26年(1937)杭州沦陷前夕,几家制造厂迁到丽水大港头、云和小顺一带,成立省铁工厂,为解决其用电,并“发展及调整浙东电力,促进经济建设,增加抗战力量”,翌年2月,浙江省建设厅着手筹建浙东电力厂。应建设厅要求,普明电灯公司将发供电设备作价转让丽水分厂,是年7月15日公司停业。
  民国30年(1941)4月至民国35年(1946)底,因电厂被日本侵略军炸毁而中断。民国36双层公交车(摄于2010年)
  公交车(摄于2010年)
  年(1947),电厂修复后重新发电,路灯复明。1949年以后,路灯数量逐渐增加并改进,尤以1979年后发展为快。1988年,市区装有各种路灯437盏。其中,在中山街新装高压汞灯31盏,半圆玻璃罩桥型弯灯13盏,并对大众街30盏路灯进行改造。1990年,城区有路灯315盏,其中,大洋路为一柱双罩钠灯,中山街有高压汞灯31盏,半圆玻璃罩桥型弯灯13盏。2010年,城市道路路灯共有22093盏,装置道路长度166.4千米,城市照明装置率达100%。道路照明采用400瓦、250瓦、150瓦的高压钠灯,36瓦的节能灯及LED数码灯、T4灯和庭院灯,亮灯率保持在99.5%以上。
  路灯的样式从简单的电杆灯和插入式灯发展到现在的单、双挑路灯、庭院灯和数码灯等到多样式工艺路灯。光源从普通的白炽灯发展到钠灯、汞灯、节能灯、LED数码灯等。
  城市公交1997年6月,丽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立。同月,开通南明山至火车站的2路公交线和溪口至火车站的3路公交线,投入16辆中巴车运营。2000年,营运线路由成立之初的2条发展到7条,公交车辆由16辆发展到63辆,建有公交站亭60个。至2006年底,公交线路12条,公交车93辆(其中:中巴车15辆,普通大巴10辆,空调大巴68辆),线路长度90.75千米。所有公交车安装了车载电视和语音报站系统。10月,推出全市第一条无人售票线路(7路线)。2008年5月,公交中心站综合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所有营运车辆配置了视频监控系统。营运线路增至15条,公交车125辆(其中中巴车7辆,普通大巴10辆,空调大巴10辆,豪华双层观光巴士2辆)。至2010年10月底,丽水公交线路已达到16条,公交车146辆 (其中空调小巴20辆,中巴车1辆,空调大巴123辆,豪华双层观光巴士2辆),线路总长度135.7千米,公交网络已基本覆盖城区。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