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移民丽水的有河北省范阳郡卢氏九支卢迁徙浙江的金华、磐安、义乌、东阳、永康、缙云、松阳、丽水等地。邹氏也来自范阳郡。周氏来自河南省汝南郡。易氏来自山西省太原郡。汤氏来自广东省中山郡。柳氏来自河北省河东郡。俞氏来自天水郡和河北省河间郡。叶氏、江氏来自河南省南阳郡。杨氏来自弘农郡,黄氏来自江夏郡。刘氏来自彭城郡。颜氏来自鲁国郡。吴氏来自延陵郡。夏氏来自会颖郡。常氏来自平原郡。倪氏来自千乘郡。徐氏来自东海郡。陈氏来自颍川郡。张氏来自清河郡。王氏来自清河郡和山西太原郡。马氏来自扶风郡。程氏、梁氏来自安定郡。毛氏、林氏、胡氏来自西河郡。艾氏、藏氏、赵氏来自天水郡。项氏来自西楚郡,峰源乡高氏来自松阳县象溪镇。岩泉街道办事处枫树湾吴山行政村楼梯尖自然村的全村人祖籍系福建省闽南地区群迁至浙江省平阳县,其中部分人再迁至该村,至今和平阳县人一样使用闽南话。太平乡龙门坑邱氏,清初自闽到丽,今亦通闽语。
库区移民
根据丽水县人民政府(1982)158号文件,1982年9月18日成立丽水县移民办公室,2006年后改名莲都区移民办公室,配合建造紧水滩电站、石塘电站等,开发瓯江水力资源。自1983年至2008年,接收安置紧水滩、石塘、玉溪、黄村、滩坑等水库移民近1万人。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等原因,截至2008年底,根据国发〔2006)17号文件核定登记在册莲都区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移民实有12881人。其中,有土(耕地)定点集中安置为主有滩坑4003人、紧水滩4457人、玉溪1157人、石塘1589人、雅一622人、黄村534人、高溪299人;其中,自主迁入,零星安置为主有新安江67人、乌溪江20人、杨溪4人、金坑4人、瑞垟3人、大洋3人、双坑口2人、内庵2人、上标1人、成屏一级1人、东坞1人、大白岸1人、碗窑1人、狮子口1人、百丈漂1人、湖曼1人、安徽丰东1人、江西万安1人、江西柘村1人、云南玉溪东风1人、湖北富水1人、湖南欧阳海1人。
至2010年,莲都区共有大中型水库移民12881人,其中碧湖镇4392人、大港头镇1282人、高溪乡1818人、联城镇741人、老竹镇608人、丽新乡644人、紫金街道527人、富岭街道961人、水阁街道993人、白云街道199人、雅溪镇270人,共18个乡镇(街道),涉及滩坑、紧水滩、石塘、玉溪、雅一、黄村、高溪等19个水库和247个行政村,430个村组(自然村)。
紧水滩电站移民紧水滩电站坝址位于瓯江上游干流龙泉溪云和县龙门乡紧水滩村,是国家开发瓯江水力资源第一个工程,也是国家“七五”重点工程,装机6台,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1981年正式开工,1987年4月投产发电,1988年底6台机组全部建成并网发电。总投资4.1亿余元,库容量14.3亿立方米,流程60千米,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是发电、灌溉、航运、养鱼综合性多效益的大型水电站,库区淹没涉及云和县、龙泉市的13个乡、淹没粮田1120.27公顷、山林2000公顷、移民22500人。
根据丽水地区行政公署(1982)71号文件要求,丽水市移民安置任务共3000名,主要来自云和县赤石乡、龙门乡、大源乡。
安置移民的原则:安置在交通便利、农田水利好,移民安置后人均耕地面积不少于0.047公顷,以分散插队、分散建房和分散插队集中建房的安置形式为主,以抽田划片集中建移民新村为辅,大力提倡投亲靠友。
实际安置紧水滩移民669户3340人(其中非农151人),主要分布在8个乡、镇,55个行政村453个生产队:新合乡46户235人、高溪乡135户655人、平原乡129户673人、石牛乡109户525人、水阁乡111户602人、富岭乡97户463人、碧湖镇沙岸村6户37人、城关镇灯塔村14户70人、其他投亲靠友22户80人。
共计分配给移民耕地251.76公顷、山林71.94公顷、移民建房建筑面积178719.6平方米、人均房屋面积53.5平方米。
移民建房用钢筋、水泥均由处计划委员会划拨供应指标,再由区移民办公室分配到乡,根据各移民户建房情况发票到户。建房木料由各移民户用自家旧屋料和在动迁地自家山上木材料,沿途各木材检查站根据区、县移民办公室和林业局、公安局要求放行。
移民所建房屋形式大部分沿用老式三间两弄泥木结构、砖木结构,少数采用一字排开数间砖混结构。
移民安置任务完成的标准是:移民任务落实、土地落实、山林落实、过渡房落实、建房地基落实并建好房子、进住、开始生产、生活基本恢复到动迁前的水平。
石塘电站移民石塘电站坝址位于云和县双港乡石塘村(双港乡原属于丽水县辖区,因建石塘电站改划归云和县管辖),紧水滩电站下游25千米处,装机容量7.8万千瓦,年发电量1.89亿千瓦时,是全国第一个自动控制的水电站,也是全国第一个采用招投标方式择优选定施工、安置、制造单位承包试点工程。1981年7月开工,1989年投产发电,2004年机组增容改造后装机容量为8.58万千瓦。库区淹没涉及5个乡镇,淹没粮田193.67公顷、山林168.67公顷,移民5030人。
根据丽水地区行政公署(1985)86号文件,莲都区移民安置任务共2500人,主要来自云和县的小顺乡、局村乡。
移民安置在人均耕地在0.047公顷以上,旱涝保收,交通便利的乡村。实际安置366户1423人(其中非农46人)。主要分布:碧湖镇114户476人;新合乡83户337人;高溪乡33户137人;平原乡33户116人;石牛乡45户142人;水阁乡19户82人;城关镇25户60人;投新靠友14户33人。
在安置石塘电站移民过程中,因物价上涨因素,给移民补助建房300元,粮价补贴100元。
1988年11月12日,安置在碧湖镇的13个石塘电站移民因水泥价格问题,到市移民办和地区移民办反映情况,提出诉求,发生了部分情绪激动的移民掀翻办公室办公桌、推坏市政府铁拉门、打伤8名工作人员等过激行为,事件从当晚8时一直延续到次日凌晨4时,经公安干警、机关干部和区、镇、乡干部多方工作方平息。
玉溪电站移民玉溪水利枢纽工程是丽水市当时兴建的最大水电工程,也是丽水市和外商合资综合开发利用瓯江水资源的第一个重要工程项目。坝址位于大港头镇均溪村与北埠村之间,总库容1453万立方米,装机容量2X2万千瓦,属中型水电项目。1993年开始动工兴建,淹没均溪行政村10个生产队的部分土地,8个生产队的全部房屋,北埠行政村2个生产队的部分土地和全部房屋,共计淹没土地34.06公顷(其中:水田120.03公顷、旱地13.85公顷、开荒地1.77公顷、非耕6.43公顷、鱼塘0.77公顷、正房49376.42平方米、附属房5854平方米、干水果2973株、山林1.36公顷)。均溪村移民685人(其中非农19人),北埠村移民157人(其中非农6人)。
移民安置以就地后靠为主,允许部分投亲靠友,进城经商,办厂和异地落户,人均土地0.03公顷,达不到的要利用该村村民小组的集体经费进行开田造地。
移民建房屋全部砖混结构,装修简洁大方。家家有电灯,户户装广播。
黄村水库移民黄村水库是丽水市区居民的饮水工程,位于黄村乡黄村行政村。1998年开始动工兴建,库容量1195万立方米,正常水位149.2米,淹没房屋22608平方米,耕地27.13公顷,山林46.6公顷,移民516人。丽水城关镇安置298人,耕地落实在河村,建房地基落实在水东新村,人均耕地0.04公顷;市农业局碧湖苗圃安置218人,人均耕地0.05公顷。
滩坑电站移民滩坑电站是丽水市又一重大建设工程,水库总容量41.5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3X200兆瓦,装机年利用1725小时。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2003)23号)文件,莲都区移民安置任务4500人,因水阁镇归属丽水市工业园区管辖,原水阁镇550人的移民安置任务由市政府另作安排,最终计划任务为3950人。移民来自景宁县外舍乡、金钟乡、渤海镇、陈村乡、大顺乡共计1128户3702人;青田县的北山镇、岭根乡计68户281人。
移民主要安置在莲都区6个乡、镇共32个行政村,35个安置点。全部实行有土定点安置,分
三个水平年实施,第一个水平年安置任务650人,实际完成185户654人,安置在高溪乡7个村。第二个水平年安置任务1600人,实际完成538户1829人,分别安置在碧湖镇、老竹镇和丽新乡的19个行政村22个安置点。第三个水平年安置任务1500人,实际完成491户1500人,分别安置在富岭乡、碧湖镇、联城镇和老竹镇的5个行政村6个安置点。全区实际安置滩坑电站移民1214户3983人。
2007年8月,景宁滩坑移民落户莲都具体分布6个乡、镇32个行政村35个安置点:碧湖镇周巷村6户34人、魏村23户86人、岩头村13户22人、保定村17户65人、下梁村8户25人、道士晦村13户45人、白口村21户61人、下赵村9户31人、郎奇村40户138人、下陈村12户42人、泉庄村13户48人、蒲塘村的上朱村12户103人、纪店自然村12户39人、沙岸村88户283人;联城镇金周村60户200人、凤鸣村的节孝自然村38户102人、原弄口自然村46户143人;老竹镇老竹村68户234人、曳岭脚村135户396人;丽新乡畎岸村104户348人、咸宜村90户309人;富岭街道办事处前垟村124户378人;高溪乡高溪村59户195人、竹溪村54户195人、缸窑村22户83人、黄塘窑村12户49人、山根村10户40人、岑口村16户48人、岚山头村12户44人。
移民全部采用分散插队集中建房的安置形式,建房统一砖混结构。共分配给移民生产用地142.13公顷,人均0.04公顷。移民建房用地共计305197.6平方米,人均用地76平方米。35个安置点交通便利,子女入学、就医、广播、电视、通讯等配套齐全,全区已有951户3135人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全部安置点实行统一排污。2010年,省、市、区政府投入2000万元,全部移民点雨水集中排放,小区道路统一硬化,对5个小区进行绿化、亮化试点。
小型水库移民
至2010年,莲都区境内有郎奇、赤坑等39座小型水库,其中小㈠型水库7座,分别为郎奇、赤坑、港口、胡村、七百秧、五一、下圩水库;小㈡型水库32座,分别为山塘、樟树源、黄塘弄、河源、红旗、西弄、新塘岙、青岗、林周、朱坑、踏步头、瑶溪、西坑、毛竹、五石弄、棺材潭、里东、黄坛坑、黄田、下章、天堂、和垟、黄塘、新庵弄、枫树湾、蒲岸、流坑、三十九、芦村口、余庄、金银洞、净水岭足水库。小型水库移民安置涉及莲都区14个乡镇(街道),现有移民2000余人。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困难问题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0)49号)文件精神,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的范围是指库容在10万(含)立方米至1000万立方米 (不含)小型水库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村,解困日期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28年12月31日止,第一个五年规划为2011—2015年,重点解决库容较大、耕地淹没较多的库区村和移民相对集中安置村的实际困难。解困方式是不采取移民人口核定登记和资金直补的办法,统一实行项目解困方式。小型水库解困工作由省政府统一领导,市、县(市、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工作负总责,实行目标管理。
支边支农移民
1959—1961年,对全国各地各机关、各部门、厂、矿、部队精减回乡职工进行安置。安置城关镇32人、岩泉办事处8人、碧湖镇50人、大港头镇11人、联城镇13人、雅溪镇15人、高溪乡10人、黄村乡5人、双黄乡6人、峰源乡6人、老竹镇5人、丽新乡3人、富岭乡8人、太平乡6人、仙渡乡6人。
1966年,对本市区各机关、部门、厂、矿下放职工进行安置。安置在:城关镇28人、联城镇26人、碧湖镇79人、高溪乡88人、新合乡16人、平原乡82人、丽新乡14人、丽阳乡14人、石牛乡41人、水东乡23人、水阁镇5人、港和乡5人、富岭乡4人、峰源乡2人、联合乡2人、双黄乡4人。
下放到外地的职工有:松阳县6人、兰溪市4人、江山县5人、桐乡市4人、缙云县10人、嗦县4人、文成县4人、诸暨市5人、永康市8人、敖江县3人、云和县3人、永嘉县4人、金华市1人。
1969年,支边内蒙古滕克公社12人。第二节移民扶持
管理机构1982年9月,丽水县移民办成立(之后先后改名丽水市移民办,莲都区移民办)。为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全额拨款的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7人。内设一个综合科(办公室),一个安置科,一个扶持开发科。1988年,成立“瓯江经济开发处”,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人,与区移民办合署办公。下属碧湖、高溪、水阁、富岭4个移民办公室,没有财政拨款。2005年,为接受安置滩坑移民,区移民办由原来的兼职主任改为专职主任,设立了移民办党组,行政编制由原来的7人扩编到9人。2010年,莲都区移民工作办公室为区政府直属的副科级事业单位,配备正科级移民办主任。
资金扶持20世纪80年代初,启动移民后期生产扶持。2006年,根据国发(2006)17号
文件精神,实行“直补到人为主,项目扶持为辅”的扶持方式,对已经核实到人的12771名移民,实行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对不能核实到个人100名移民实行项目扶持。制定《2006—2010年莲都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2009年,共拨入直补资金2715.77万元,其中直补到人2682.83万元、扶持到项目22.5万元、历年核减人员资金10.64万元。莲都区财政共配套了119.14万元。
2006—2009年,全区共整合其他渠道资金196.8万元,投入移民项目建设。
2010年,全区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均纯收入5428元,比2000年2450元提高了2978元。
2006年10月,高溪乡举办移民农业科技培训会
2007年9月1日,老竹畲族镇举行第三水平年移民搬迁入住仪式第三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0世纪50年代至70代末,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号召,下乡知识青年3243人。丽水县知识青年下乡第一人是谭伟华。其中,1969年下乡864人,1977年下乡598人。
知识青年分布情况:
丽阳公社1964年57名、1965年3名、1966年2名、1968年120名、1970年10名、1971年45名、1973年31名、1974年53名、1975年26名、1976年73名、1977年96名、1978年9名,小计525名。
水阁公社1965年70名、1969年87名、1970年85名、1971年11名、1972年84名、1973年4名、1974年24名、1975年12名、1976年11名、1977年51名、1978年4名,小计443名。
城关镇1966年2名>1969年22名、1970年4名、1971年5名、1972年1名、1974年23名、1975年13名、1976年17名、1977年4名,小计91名。
高溪公社1966年16名,1969年40名、1970年45名、1971年1名、1972年7名>1973年5名、1974年24名、1975年8名、1976年25名、1977年46名、1978年3名,小计220名。
石牛公社1966年8名、1969年81名、1970年9名、1972年1名、1973年12名、1974年33名、1975年13名、1976年21名、1977年57名、1978年1名,小计236名。
水东公社1969年26名、1970年2名、1971年11名、1972年6名、1974年7名、1975年12名、1976年11名、1977年17名,小计92名。
联城公社1969年87名、1970年18名、1971年9名、1972年3名、1973年10名、1974年41名、1975年10名、1976年37名、1977年102名、1978年6名,小计323名。
富岭公社1969年33名、1970年6名、1971年3名、1972年5名、1973年5名、1974年60名、1975年18名、1976年28名、1977年66名、1978年7名,小计231名。
新合公社1969年21名、1970年55名、1971年3名、1972年21名、1973年1名、1974年35名、1975年13名、1976年19名、1977年51名,小计219名。
平原公社1969年347名、1970年10名、1971年4名、1973年9名、1974年50名、1975年11名、1976年24名、1977年72名、1978年5名,小计532名。
崇义公社1970年23名、1975年5名、1976年12名、1977年28名、1978年1名,小计69名。
港和公社1970年1名、1974年1名、1975年2名、1976年5名、1977年11名、1978年1名,小计21名。
太平公社1970年1名、1974年1名、1975年1名、1977年1名,小计4名。
双黄公社1971年1名、1974年3名、1977年6名、1978年2名,小计12名。
碧湖镇1970年3名、1974年1名、1975年1名、1976年5名、1977年4名,小计14名。
龙江公社1970年1名、1974年6名、1975年2名、1976年6名、1977年18名,小计33名。
丽新公社1975年2名、1976年7名、1977年8名、1978年1名,小计18名。永丰公社1970年1名、1977年1名、小计2名。
洪渡公社1978年1名。
峰源公社1977年3名。
大姆茶山1975年9名。
联合公社1977年4名。
双港公社1976年3名、1977年3名,小计6名。
黄村公社1971年1名、1972年1名、1977年5名,小计7名。
苏港公社1975年1名、1976年5名、1977年12名、1978年1名,小计19名。
泄川公社1976年1名。
双溪公社1977年1名。
仙渡公社1977年1名。
峰源公社1970年1名,1978年1名,小计2名。
朱村公社1975年2名、1977年2名,小计4名。
均溪公社1975年10名、1976年6名、1977年12名,小计28名。
去外县投亲靠友1965年4名、1970年10名、1972年1名、1974年15名、1975年17名、1976年21名、1977年8名、1978年1名,小计77名。
地区林场1974年10名、1975年16名、1978年3名,小计2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