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其中:冬季温和少雨,时有冰冻,偶有降雪;春季回暖早,天气复杂多变,多强对流天气;初夏为降水集中期(俗称梅雨期),多暴雨天气,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盛夏为高温少雨天气,多雷阵雨,容易发生干旱,且时有台风影响,有时会发生台涝;秋季少雨干燥,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常出现连晴天气。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和地形、地貌、地势的不同影响,形成独特的山地垂直立体气候和小气候,主要表现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下降、降水增多、日照减少、无霜期趋短。总的来看,莲都区气候大致呈现北部温暖、夏秋半干燥,中部温热、夏秋干燥和南部温凉、夏秋湿润的气候特征。
春季暖湿气流活跃,气温明显回升,冷暖空气交汇频繁,气温起伏较大,降水明显增多,容易出现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同时,春季也会出现霜冻、春寒、倒春寒、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夏季来自海洋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占优势,初夏,北方冷空气尚有一定势力,与南来的暖湿气流相遇,形成“梅雨锋系”,造成降水集中的梅汛期,暴雨次数多,常引起山洪暴发及洪涝灾害。梅雨后即进入盛夏,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造成高温酷热天气。某些年份梅雨量少或出梅较早,易造成严重的伏旱。
秋季副热带高压减弱南撤,大陆高压逐渐增强,北方时有冷空气南下,气温逐渐下降。初秋,各地先后出现秋季低温,且冷暖空气再度交汇本地,常出现较明显的秋雨,终雷暴也常出现在这一时期。10—11月,由于南下冷空气常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分裂的小高压稳定下来,大气层结下冷上暖,垂直结构稳定,从而形成晴朗少雨、秋高气爽天气,气温日较差大,温湿宜人,阳光和煦。
冬季冷空气最强、活动最频繁的季节。通常气温低、降水少、气候干燥。当冷空气影响时,常出现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过程。干冷空气控制时,多晴冷干燥天气,即所谓“旱冬”;有些年份暖空气活跃,会出现多雨雪的“烂冬”天气。
第二节气候特征
气温市区(海拔61米)多年平均气温18.3°C ,年平均气温最低值17.4°C(1984年),年平均气温最高值19.6°C (2007年),年际变幅2.2°C。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3.2°C,出现在2003年7月31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7.7°C ,出现在1967年和1970年1月16日。年平均日最高气温23.4°C,年平均日最低气温14°C ,年均日较差9.4°C。
市区平均无霜期256天,最长291天(1955年),最短231天(1964年、1986年)。初霜平均日期11月3日,最早10月24日,最迟12月16日。终霜期平均日期3月1日,最早1月19日,最迟4月3日。
从各月气温来看,1月是最冷月,7月是最热月,气温年较差22.9°C 。1月平均气温6.5°C ,1月平均日最高气温11.7°C ,1月平均日最低气温2.9°C ,平均日较差8.8°C。1月平均气温最高值8.8°C (2006年),最低值2.6°C (1977年),年际变幅6.2°C。日最低气温W-5°C的初日,最早出现在12月11日,最迟终日2月12日。气温W-5°C日数,历年平均0.8天,最多年份7天(1954—1955年)。日最低气温W-5°C出现的频率为两年一遇。7月平均气温29.4°C , 月平均日最高气温35.3°C ,月平均日最低气温24.9°C ,平均日较差10.4°C。
山地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年平均气温递减率0.55C/100米。各月气温递减率不同,7月最大0.63C/100米,1月最小0.45°C/100米。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递减率各不相同,最高气温递减率最大,最低气温递减率最小,平均气温递减率居中。山区气温日较差一般随海拔上升变小。山区初霜日随海拔上升提前,终霜日随海拔上升推迟。每升高100米,无霜期约缩短6—7天。
1953—2010年市区和莲都各地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及年较差情况一览
表2-4-1
说明:资料均为自动站数据,碧湖、双溪、老竹、郑地自动站数据自2005年1月开始,丽新、巨溪、陈寮山自动站数据自
2008年1月开始
降水市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90.2毫米;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降雨量大小极值之比一般在2倍左右。年降水量最大值2089.7毫米(2010年),年降水量最小值967.6毫米 (1971年)。
辖区内降水存在地域差异,丽水盆地与北部双溪等河谷地区为少雨中心,年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下,南部峰源、郑地等山地与北部及同临县交界的山头为多雨地区;降水量在年内变化以4—9月多,4—6月尤多,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9%。
市区各月的日降水量最大值都在47毫米以上,日降水量最大值为143.7毫米(1969年9月28日),平均暴雨(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日数为3.4天,主要发生在5—9月。年平均雨日157天,3—6月平均每月降水日数17-18天。年平均积雪日数2.4天,最大积雪深度23厘米(1961年2月16日)。
1953—2010年市区年降水量
月平均、最大、最小降水量和最大日降水量情况一览
表2-4一2
莲都区各地年、月平均雨量一览
表2-4-3单位:毫米
说明:资料均为自动站数据,碧湖、双溪、老竹、郑地自动站数据自2005年1月开始,丽新、巨溪、陈寮山自动站数据自
2008年1月开始日照市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11.4小时,年日照时数最大值2206.0小时(1963年),年日照时数最小值1388.9小时(2000年)。各月日照时数以7月最多,平均238小时,2月最少,平均91.8小时。
蒸发市区多年平均年蒸发量903.9毫米(E601B型)。平均年蒸发量小于降水量,蒸发量以7、8月最大,1月最小。2—6月每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7月至次年1月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第三节灾害性天气
台风(热带气旋)台风对莲都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暴雨和大风及其次生的洪涝、小流域山洪与地质灾害等。峰源、郑地等南部山区受台风带来的暴雨和大风影响最大。
目前气象部门执行的热带气旋等级划分标准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19201—2006),于2006年6月15日起正式实施。如下表:
热带气旋等级划分表
表2-4-4
1950—2011年,影响丽水市区的台风共118个,年均1.94个。年影响台风个数为1—2个的年份超过50%,极少数年份多于5个台风影响(约5%),其中有9年(1954、1968、1976、1980、1983、1986、1993、1995、1998年)无台风影响,仅占15.3%;年影响台风最多为6个(1990年)。影响时间最早为5月17日(0601号,珍珠);最迟为11月18日(6721号)。
影响丽水市区的台风月分布呈单峰型,5-11月都可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是8月,其次是9月,5、6、10月明显偏少,11月份最少,12月至次年4月无台风影响。从影响程度分析,8月受台风影响的灾害后果最为严重,9月次之,11月较小。
暴雨洪涝瓯江上游为浙江省梅汛期暴雨中心之一,莲都区处瓯江中游,洪涝灾害频繁。洪涝主要发生在5—9月,这5个月的年平均暴雨日数占全年暴雨平均日数的81%,尤以6月最多,占全年的32.5%。其中,5—6月称为梅汛期,主要由西风带系统的锋面活动或低空急流影响而造成暴雨,暴雨造成的洪涝频率大;7—9月称为台汛期,主要由热带天气系统造成暴雨,洪涝强度较大。
高温莲都区是全市盛夏高温中心之一,全年最高气温等于大于35°C日数平均45.1天,最多年份74天(1971年),40°C以上高温日数平均每年1.6天,最多年份14天(2003年),绝对最高气温43.2°C。多年内高温日数呈单峰结构,4—7月逐月增多,8—10月逐月减少,其中7、8月占总高温日数的77.8%。
莲都区高温天气具有出现时间早,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最早出现于3月(2007年3月30日),最迟出现于10月(1973年10月4日);2003年6月29日至8月4日,市区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天气,连续37天日最高气温都在37°C以上,整个7、8月40°C以上高温天数达14天,41°C以上高温天数8天,7月31日气温达到43.2°C,打破浙江省历史最高纪录。
2003年以后,莲都区高温天气呈多发趋势。2004年7月9日一8月11日,市区连续34天高温;2007年6月27日一8月3日,市区连续38天高温,最高温达41.4°C。
低温影响粮食生产的低温主要有:早稻播种育秧苗期低温、早稻栽插期低温、早稻孕穗期低温、晚稻抽穗扬花期低温及低温冰冻。
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连阴雨使早稻不能及时播种或造成烂种、烂秧,使秧苗素质变劣。
早稻栽插期遇日平均气温小于15°C ,秧苗返青慢,不发新根,严重的造成秧苗枯死。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连续2天以上日平均气温W20°C ,或最低气温W17°C ,正处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早稻即受低温危害,引起颖花大量退化和产生“死花”“不孕花”,通常称为孕穗期低温或5月寒。
在晚稻抽穗扬花期遇5天平均气温V22°C,使晚稻不能正常结实,产量降低。河谷低丘,22°C终日平均日期9月23日。
春季低温冰冻不常见,但发生后危害严重,由于气温急剧下降,在海拔250米以上的山区,农作物受冻后茎秆变黄腐烂,甚至冻死,以春茶受害最为严重。
低温冰冻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季和初春(12月至次年3月),峰源、郑地以及北部山区是莲都区低温冰冻高发区域,对山区林木危害严重。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这次过程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灾情之重均为50年不遇,给莲都区农林业、电力、交通以及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日常生活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干旱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以夏、秋干旱为主,危害最大,夏秋农业干旱占总发生量的90%以上,秋旱概率比夏旱更高,冬旱偶有发生,而春旱的发生概率非常小。
以夏季连续三旬降水偏少5成或以上为伏旱,其他季节连续两个月累计雨日少于14天为季节性干旱,年降水偏少20%为年旱。对莲都区影响频率最高、范围最大的是7—8月的伏旱,台风影响少,则降水少、持续高温,极易出现伏旱。有些年份也会出现季节性干旱,冬旱出现概率为2.5年一遇,年旱较少出现。1967年,莲都区出现大旱,夏秋连旱直至冬季未下过透雨,塘库干涸;2003年,夏季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夏秋连旱给莲都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雷暴市区初雷日最早1月4日,最晚4月13日,终雷日最早8月29日,最晚12月31日。每年的春夏季是雷暴多发期,尤其是7、8月,持续的高温天气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积聚,一旦有弱冷空气渗透,极易促发雷暴积雨云的发生发展,9月凉风渐起,雷暴骤减冬季鲜有雷电发生。从雷电的年代际分布来看,20世纪70年代相对常年偏多,1975年市区雷电日为108天, 为有记录以来最多年份,80—90年代较为均衡,21世纪以来略有下降的趋势,2003年仅有19天。
冰雹发生多在春季,常伴有大风,为局地性灾害。冰雹次数的月分布呈现双峰形, 主峰区位于3、4月,次峰为7、8月从冰雹出现时间来看,日变化也十分显著,集中在7—21时。冰雹大风危害路径与山体溪流大致一致。1954—2011年,发生冰雹灾害14次,平均4年一遇。冰雹历时极短,一般仅几分钟,极少超过半小时。约30%的冰雹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52%的冰雹持续2—9分钟,持续时间在10分钟以上的仅占16%。
农技人员到峰源乡指导抗灾工作(摄于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