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979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G254.3
页数: 7
页码: 1-7
摘要: 天地洪荒,混沌初开。问苍茫历史,莲都何来?莲都区位于浙江西南部,瓯江流域中游。境内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1949年5月10日,丽水县解放,属浙江省第七专区。1986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丽水县置丽水市,属丽水地区。莲都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由低向高的曲线型发展之路。
关键词: 概述 描述

内容

天地洪荒,混沌初开。问苍茫历史,莲都何来?
  拂去岁月的尘土,走进历史的隧道,仿佛看到了新石器时代的电光石火,引领着我们的祖先,刀耕火种,筚路蓝缕,用双手点亮前行之光,文明慢慢向人类走来……
  滥觞于百山祖的八百里瓯江,是莲都人民的母亲河,它像一条碧绿的玉带,天风拂袖,云诫波诡,绘就了两岸唯美的画图,装点着沃野膏壤,满目青苍。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莲都人民,用奋力拼搏、敢为人先、砥砺前行、忍辱负重的大山精神,鲲鹏展翅,续写辉煌,使这片古老的大地翘楚浙西南,显示出无限的风光。
  莲都区位于浙江西南部,瓯江流域中游。北纬28。06,-28。44,,东经119°32,-120°08,。东临青田县、西接松阳县,南与云和、景宁县相连,东北界缙云县,西北与武义县接壤。南北长70千米,东西宽56千米,总面积1502.10平方千米。
  境内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莲都区地处括苍山、洞宫山、仙霞岭三山脉之间,地形属中山区,以丘陵山地为主,间有小块河谷平原,地势具有盆地格局,境内最高处为南部八面湖山峰,海拔1.39千米,最低处为下风化村河漫滩,海拔40米,地形大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莲都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3°C,年平均降水量1390.2毫米,年日照时数1711.4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56天。境内河流皆属瓯江水系,瓯江干流在境内称大溪,横贯中部河谷盆地,长46千米,流域面积1373.65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4条,为松阴溪、宣平溪、太平港、好溪,平均年径流深850毫米。境内水利资源丰富、理论储存量28.5万千瓦,可开发26.5万千瓦(其中瓯江干流19.5万千瓦),实际可开发量为7.4万千瓦。境内已发现矿产20多种,分布170个点。动植物种类繁多,植物中的木本植物93科278属655种。动物中的脊椎动物有5纲37目76科400多种,节肢动物有多足纲、甲壳纲、蛛形纲、昆虫纲等;环节动物有蛭纲、毛足纲;软体动物有腹足纲、瓣鳃纲等。
  境内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丰富。南明山、东西岩、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等均为著名风景名胜区。南明山以洞、石奇异著称,石梁长达十数丈,凌空横悬,存摩崖石刻58处,以晋代葛洪(约281-342)题刻“灵崇”和北宋米芾(1051-1107)题刻的“南明山”、沈括、王子京、黄颜、李之仪(1031—1095)纪游题刻等最为珍贵。东西岩穹窿崛起,怪伟环峙、陡绝惊险、雄奇壮观,有清风峡、剑劈石等景点100多处。同时,又是畲族聚居住地,建有“东西岩畲族文化村”,2009年底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被定为浙江省生态旅游示范区。莲都区还存有许多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古民居,巨溪三岩寺红军洞是红色文化代表地之一。
  莲都古属处州,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据《禹贡》所载:“处州之地为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并属越,越亡入楚。秦平百越,归属闽中郡。”汉先为东瓯国,后改回浦县。东汉建武元年(25)省回浦入鄞县。章和元年(87)析回浦故地置县,名章安。建安四年(199),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会稽东部置临海郡,松阳县属之。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置永嘉郡,松阳县属之。历南朝宋、齐、梁、陈不变。隋开皇九年(589),废临海、永嘉两郡,置处州,析松阳之东乡为括苍县。唐武德四年(621)改处州为括州,括苍、丽水二县属括州。唐大历十四年(779),复括州为处州,改括苍为丽水县。五代十国,丽水为吴越国地,属处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处州路,丽水属处州路。明朝改路为府,丽水属处州府。清朝丽水县属处州府。1911年辛亥革命后设处州军政分府,兼理丽水县事。中华民国3年(1914),行省、道、县三级制,丽水县属瓯海道。民国16年(1927)废道,行省、县二级制,丽水县直属省。
  1949年5月10日,丽水县解放,属浙江省第七专区。1952年1月,撤销丽水专区,丽水县归属温州专区。1986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丽水县置丽水市,属丽水地区。2000年6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丽水市,设立莲都区,以原县级丽水市的行政区域为莲都区的行政区域。莲都为新设立的地级丽水市的驻地。
  莲都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形成聚落。在商周时期,城区后铺(甫)一带就有人类活动。秦汉时期,境内河谷地带村落逐渐增多,但人口稀少,增长缓慢。汉末至隋唐“中州人士避乱而江南”,随着北人大量南迁,河北范阳郡卢氏九支及邹氏、河南汝南郡的周氏、山西太原郡的易氏、广东中山郡的汤氏、河南南阳郡的叶氏和江氏、河北河东郡的柳氏相继群迁丽水。明时,经济发展人口大增,至明景泰三年(1452),户二万四千三百六十六,口五万九千七百八十九。清康熙年间,为平耿精忠叛乱,人口锐减,至康熙六十年(1721),原额人丁为一万四千九百五十五丁口。乾隆六十年(1795),人口增至一十七万四千二百十六丁口。道光二十五年(1845),人口为三十四万九千一百二十七丁口。民国元年(1912),全县为98719人。抗战时期,由于省政府及各机关、学校迁入,人口骤增。至1949年5月丽水解放,全县人口为152819人。1990年,全市人口为320372人。至2010年,全区人口总户数162444户,总人口386814人,其中农业人口262637人,非农业人口124177人,人口出生率13.16%。,自然增长率6.35%。。有汉族、畲族、回族、藏族、彝族、满族、苗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布依族、朝鲜族、壮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拉祜族、亿佬族、土族、佤族、水族、瑶族、傈僳族、么佬族、哈萨克族、纳西族、东乡族、羌族、京族、布朗族、俄罗斯族、景颇族、达斡尔族、高山族、毛南族、普米族、塔吉克族等39个民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48%,少数民族人口24939人,占总人口的5.52%。其中,畲族人口2038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1.74%。全区设镇5个、乡7个、街道6个(其中富岭、水阁街道委托丽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行政村367个,社区25个,镇属居民区4个。
  莲都区自古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碧湖平原有着悠久的粮食生产历史,向为莲都的粮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河谷盆地和低山丘陵中自然植物和野生动物遍布,盛产茶叶、竹木、蔬菜、水果。山水牌椪柑,九坑桃、六江源茶油、梅峰茶,处州白莲、翠冠梨、绿园香鸡、油焖笋……如一张张金色的名片,飞向四面八方。
  莲都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由低向高的曲线型发展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经济逐渐复苏。1958年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实行公社化管理。由于受“大跃进”运动中“共产风”的错误影响,加上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受挫,生产下降。三年调整期(1963—1965),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较快扭转农业经济困难局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农业经济再度受挫,增长速度仅为3.5%。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增速上升至15.4%。1990年,丽水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区域空间布局的重新调整,莲都区将发展生态经济、拓展产业平台、壮大产业规模、加快转型升级作为农业的重点,建成1个省级现代综合农业区、五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1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5万公顷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培育220家专业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覆盖全区。2010年4月,莲都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区。2010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18.3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8032元,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386.8公顷,总产量54083.8吨。经过产业调整,种植业已形成粮、果、蔬三分天下的格局,农村经济已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
  丽水工业、手工业历史悠久。南朝始有陶瓷业、酿酒业、纺织业。宋、元制瓷业兴盛,明代银冶业兴起,清代纺织业更为发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革命党人创办利用实业织布公司,魏毓祥任总经理。民国8年(1919),郑宝琳(1882—1941)创办普明电灯公司,又于民国13年(1924)开办普昌火柴梗盒片厂,为浙江最早火柴梗盒片厂之一。这是丽水近代工业的开端。抗日战争时期,杭嘉湖地区许多工厂一度入迁丽水,促进丽水工业发展。1949年,丽水有工业企业16家,年工业产值223万元,占总产值的9.8%。1953—1957年,对私营工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丽水工业经济恢复发展时期,逐步形成国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主的丽水工业经济基础。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003万元。1958—1965年,丽水工业经济处于徘徊、调整期,瓯江水电站上马又下马,加上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工业生产遭受挫折,几经起落,发展速度大为减退。196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998万元,比1957年下降了0.5%。“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建设“小三线”和“支援山区建设”的方针推动下,新建了通用厂、油泵厂、化工厂、农药厂、毛巾厂等16家企业,全县工业总产值1975年达到3393万元。1976年,丽水工业产值又回落到3001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经济逐步恢复。1979年开始,工业企业进行恢复性、建设性整顿和企业改革,先后开展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推行承包经营,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工业经济增速明显。1988年,全市工业产值达35162万元。20世纪90年代开始,丽水企业普遍进行企业产权和经营权分离改革。1994年1月,丽水化工厂改制为纳爱斯公司,为丽水地区首家股份制企业。1995年5月,丽水动力机厂破产,为全区首家破产的国有企业。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非公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莲都工业经济的模式。2000年,丽水撤地建市设区,莲都区全面贯彻“工业强区”战略,在发展非公经济的同时,加快工业园区建设。1993年建立天宁工业园区,1999年创办南山工业园区,后改称丽水工业园区。2004年11月,碧湖区块丽水工业园区被列为全省首家“山海协作工程”示范区。2010年,工业园区面积扩展到1.8平方千米,区属规模企业67家,其中入园27家,引进工业项目41个,园区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2.2%提高到67.2%。非公经济已成为莲都经济的支柱。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1.70亿元。
  四
  丽水自古为浙西南交通枢纽,依托瓯江的水运,成为旧处属十县货物集散中心。明末清初,碧湖有“邑西一都会”之称。抗战时期,合作商业一度兴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计划经济,国营、集体商业逐步发展。“文化大革命”十年受 “左”倾错误的影响,管理紊乱,比例失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商业体制改革,商业始展新气象。1988年,全区有供销、粮食、物资、医药、烟草、木材、外贸等各类商业经营单位、公司54家,零售和饮食服务网点976个,全年商业零售额2.35亿元。1992年,在培育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商品市场政策推动下,个体私营商业迅速发展,各种便民店、超市、专卖店、专业店应运而生。2000年后,出现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暨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商场,如联华超市、沃尔玛超市等。201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22亿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21%。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3514万美元。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家电类成为销售热点。
  清末财政实行统收统支,收支核定包干。民国元年(1912)起,由省统支,民国17年 (1928),划分国家收支和地方收支,民国24年(1935)7月后划分中央、省、县级财政实行分税分成分级收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起建立中央、省、县三级财政体制,当年财政总收入111万元。1958年,实行收支下放、计划包干、专区调剂、总额分成、一年一变体制。1962—1968年,因国家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影响,每年财政总收入均在400万元以下。20世纪70年代经济回升,1978年财政总收入超1000万元。1994年实行新税制,收入比重逐步由农业税为主转为工商税为主。2000年撤地建市设区,地方税划归丽水市,莲都区实行财政补助体制,2010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0.30亿元。
  1949年,丽水老城区面积仅有1.36平方千米。1990年,城区面积达5.54平方千米,增大3倍。2010年,市区主、次街道巷弄建设互通成网,主要街道总长180.2千米。建成公园面积22.5公顷、绿化覆盖率36.34%,城区面积达16.54平方千米(水阁、富岭、联城除外)。20世纪60年代市区始有自来水供应,2003年黄村水库一期工程竣工,日供水10万吨。2009年底,市区排水管道总长约239千米,服务面积达226.95万平方米。燃气使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9年底,燃气供应总量12477.8吨,居民用气普及率100%,管道燃气普及率达10.5%。城市照明装置率达100%o1997年6月丽水公交线开通,至2010年10月,公交线路运16条,公交车146辆,线路总长度135.7千米,公交路网基本覆盖城区。:1998年6月建成的金温铁路和2002年12月建成的金丽温高速公路,改变了丽水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历史。至2010年底,拥有各级公路236条1247.56千米,国道、省道、县道、乡道、街道公路网四通八达。一个“交通顺畅、通信便捷、设施完善、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在莲都逐渐形成。
  民国9年(1920)4月,丽水电报局成立。民国19年(1930)丽水开设电话支局,两局合并后改成电信局。1951年,成立丽水邮电局。1998年9月,地区电信局正式建立。传输设备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小灵通等现代通讯发展较快。1995年6月,丽水“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业务开通。2010年,辖区内有互联网宽带用户62192户,宽带用户4269户,其中住宅用户51091户,办公用户11101户。
  五
  莲都历代出过不少文人,经史、音律、工画、体育代不乏人。李邕、秦观、陆游、范成大、刘基、袁枚等历史名人都在丽水留下许多题咏和文章。自宋代至清代,见于文献著录的经、史、子、集各种著作232种,其中诗文集85种,作者62人。
  古代处州虽“地险而瘠,民贫而劳”,然耕读之风源远流长。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郡守李繁在市择西南樺山之巅设府学建孔庙,韩愈为此作《处州孔子庙碑》。宋仁宗景佑年间 (1034-1038),郡守孙沔迁府学于府治南一里,以檡山之巅原府学为县学,从此官学性质府县学一直延续至清末废科举兴学校之时。至明中叶,官学荒废,民间集资设立学院兴起。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府高超在旧城隍庙创办紫阳书院。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任可容在圭山创办圭山书院。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知府刘廷玑在圭山文昌阁东首创办南明书院。乾隆十七年(1752),知府赋琏将南明书院改为莲城书院。明万历年间,知县钟武瑞在县城6个门及谯楼亭建社学7所,向成人及儿童进行识字和礼仪伦理教育。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知府刘廷玑将原圭山书院改建为县义塾。同治九年(1870),知府刘履泰设履端义学。十一年(1872),知县王绍庭改为养正义学。民国15年(1926),丽水县较有名的义塾为高溪的育英义馆和碧湖的同仁义塾。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在维新思想影响下,丽水县多名有志青年东渡日本求学,回国后以兴办教育为己任,这是丽水县近代教育的开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莲城书院改为崇正学堂,三十一年(1905)改为处州府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改称为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堂,这是近代中学教育的开端。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称学校,丽水境内有各类学校8所,县设教育局,县级教育领导体制趋于稳定状态,教育门类已有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等逐渐臻于齐全。从民国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丽水的近代教育经历了一个草创到充实提高的阶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省政府、省教育厅内迁丽水,外地学校纷纷内迁, 丽水教育空前发展。当时有11所学校设在丽水,分别是省立联高、联初、联师、民众教育实验学校、省立高商、联师附小、五峰小学、浙江省第一儿童保育院、省立贫儿院、省立浙东第二临中和私立武德农工职业学校。1938年,英士大学也在丽水筹办、丽水境内始有高等学校。1938年9月,省政府于碧湖设“浙江省碧湖社会教育实施区”,民众教育普及全县,至1942年,民众教育有学生6269人,教师327人。1944年的《浙江教育》刊文云,“当时之丽水,教育文化机关及民众教育的推进为全省之冠”。
  1949年5月丽水全境解放,人民政府成立之后,教育事业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初期,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办冬学、扫盲。1953年,全县有普通中学一所,在校生1431人,小学211所,在校生11740人,教职工人数已达536人。继“一化三改造”之后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执行,教育战线刮起了浮夸之风,偏重“多快”,出现了教育“大跃进”。丽水县的小学数量从1957年的202所发展到1961年的660所,中学数量从1957年的2所发展到1960年的10所。教育规模的无限度发展,超出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从1960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通过撤、并、转等行政措施,调整学校布局和发展规模,教育规模开始缩小。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教学秩序、校舍、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大学、中学、小学一度停止招生。农村小学下放大队办,没有初中的大队或没有高中的公社都实行小学戴帽办初中,初中戴帽办高中,教师回队任教。由于师资不足,大量聘用民办教师并缩短学制,取消考试,使中、小学教育规模大为膨胀,至1976年,全县小学总数达615所,在校生为44908人,中学总数达60所,在校生为21711人,中小学教职工达2967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教育战线开始拨乱反正,教育部门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控制学校发展规模,合理调整教育布局,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改革教育结构,加速发展学前教育,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多渠道多层次提高师资素质,至1990年,全市幼儿园134所,在园幼儿6520人,教职工334人,全市小学有293所,入学学龄儿童23926人,入学率达99.25%;全市初中30所,高中6所,成教中心27个,布局与规模的调整,使全市的教育事业步入一个良性发展期。
  自20世纪90年代始至2010年,教育伴随着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莲都区实施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注重素质培养,狠抓队伍建设,推进职业教育,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教育的“三个增长”逐步落实,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对教育日益重视,普通民众对办好教育的认同感日趋强烈,在这一大背景之下,莲都区教育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2008年,莲都区获教育强区称号。至2010年,全区新建(扩建)学校13所,撤并学校35所。共有中小学47所,初中13所(其中民办中学4所),在校学生11687人;小学34所(其中民办小学7所),在校学生25464人;幼儿园115所(其中民办幼儿园86所),在园幼儿13065人。
  六
  莲都人民具有朴实、勤劳的品格和勇于抗争的革命传统。明正统十三年(1448),发生以陈鉴湖、陶得二为首的宣慈(今老竹镇)矿工起义,历时6年,威震闽浙;明嘉靖三十二年 (1553)和三十七年(1558),倭寇两次袭击丽水,乡民奋起抵抗,给倭寇以沉重打击。清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英军陷定海,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处州兵1200余人驰援宁波。次年八月,英军再陷定海,十八日,郑国鸿与全体随征官兵战死竹山门,以身殉国。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革命党人阙麟书联络处州会党配合徐锡麟、秋瑾密谋起义,计划泄露后,被迫出走,后参加反袁“二次革命”,被暗杀身亡,孙中山闻讯电唁“劬劳未报,松柏先摧”。民国14年(1925),省立第十一中学、处属联合县女子中学、利用织布公司、普明电灯公司、普昌火柴厂、群益软席厂等响应上海“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组成工商学联合会,进行罢工、罢市、罢课,抵制、焚烧英货、日货。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丽水最早建立了党的组织,农民暴动连绵不断。民国16年(1927)3月,中共党员张新锦在城区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开展组织工会、学生会、农民协会和妇女会等活动。民国17年(1928)5月,中共南乡区委成立。民国19年(1930)9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血战巨溪三岩寺,红军总指挥潘成波等30余人壮烈牺牲。丽水北乡是全国较早由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的地区之一,丽水红军游击队编入红十三军,属全国十四支主力红军。民国24年(1935),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先后多次转战丽水山区,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央红军北上,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由中央红军在浙江开辟的唯一一块新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丽水是全省抗战的总后方,是中共中央东南局、新四军军部重要工作地区。民国28年(1939),中共浙江省委机关从温州迁丽水,丽水一度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解放战争中,丽水党组织创建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与浙东根据地(四明山)、浙南根据地(平阳、泰顺)互为倚角,为南下大军解放丽水创造了有利条件。1949年5月10日,丽水解放。1988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丽水县为革命老根据地县(区)。
  七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莲都区的生产力水平已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了从农业立县到经济强区的历史性跨越,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商品短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城乡面貌日新月异。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68.8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10.30亿元和5.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495元和8032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22亿元。改革开放的30年,是莲都人民得益最多的30年。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30年虽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比如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的增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显现,“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贫富差距的存在,各种利益调整的日渐复杂,这一切问题的存在,只能依靠发展予以解决。
  跨入21世纪,莲都区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把推进城市化作为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凝心聚力,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构建“一心、一组团、一轴、两片、多点”(“ 一心”即丽水中心城区,包括丽水城市规划区;''一组”团即碧湖——大港头组团,包括碧湖、大港头、高溪两镇一乡;“一轴”即以瓯江为纽带,包括瓯江沿线莲都段;“两片”即老竹、丽新、联城为一片,雅溪、黄村、仙渡、双黄为另一片;“多点”即结合农民异地转移和村庄布局调整)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并重,增强区域发展支撑力,尤注重解决收入差距、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多定利民之策,多谋利民之计,创新管理,市区共建,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