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向栝
[唐]李适
逶迤吴山云,演漾洞庭水①。
青枫既愁人,白蘋亦靡靡②。
送君出京门,孤舟眇江汜③。
浮阳怨芳草④,况乃别行子。
栝苍涨海壖⑤,斯路天台止。
我有岩中念,遥寄四明里⑥。
【作者介绍】李适,字子至,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武后时预修《三教珠英》。官至工部侍郎。
【注释】①"逶迤”二句:以南北山水景象为比兴,烘托友人远行江南。演漾,水流动起伏貌。②白蘋:一种水中浮草,俗称马尿花。靡靡:草伏相依貌。③汜(Sì):水边。④浮阳:日光。此句意为美好的春光惹离愁。⑤涨海壖(ruán):大海边。古称南海为涨海。壖,空地,余地。古代北人认为栝苍与天台、永嘉一起, 都在海边。⑥岩中念:到山中游历的念想。四明,山名,在浙江省。此为泛指,借代栝苍。
送缙云苗太守①
[唐]王维
手疏谢明王②,腰章为长吏③。
方从会稽邸,更发汝南骑。
按节下松阳④,清江响铙吹。
露冕见三吴,方知百城贵。
【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山西祁县。唐著名诗人、画家,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开元九年中进士,作大乐丞,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不仅在诗歌上独具成就,而且精绘画书法,兼通音乐,能以画理通于诗,故后人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
【注释】①缙云:唐武德四年置括州,天宝元年改为缙云郡,乾元元年复为括州,大历十四年改为处州。缙云郡治所在栝苍,即今丽水市所在地。苗太守:苗奉倩,开元年间任缙云郡太守。②手疏:亲笔上书皇帝。③腰章:腰佩印章,指出任官职。《汉官仪》:“吏秩二千石以上,银印龟纽,其文曰章。”长吏:汉代州县之令长,俸六百石以上皆称长吏。后泛指地位较高的官吏。④松阳:县名,在丽水之西。这里作为括州的泛称。
送侄式颜赴栝守张大夫召①
[唐]高适
太守击东胡,胡尘不敢起。
胡人下山哭,胡骑海边死。
部曲尽封侯,舆台亦朱紫②。
当时有勋绩,末路遭谗毁。
转旆燕赵间,剖符栝苍里③。
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④。
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⑤。
平生怀感激,本欲厚知己⑥。
去矣难重陈,飘摇自兹始。
游梁且未惬,适赵今何以。
乡山西北愁,竹箭东南美⑦。
峥嵘缙云外,苍茫万余里。
猿鸟乱啾啾,朝暮孰云已。
登临多瘴疠,动息在风水。
虽有贤主人,终为客行子。
我携一尊酒,满酌聊劝尔。
与尔惟一言,家声勿沦滓⑧。
【作者介绍】高适(706-765),字达夫,渤海(今河北景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客游河西,对边塞生活体会深刻,以边塞诗知名,与岑参并称“高岑”。先后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
【注释】①精守张大夫:指张守珪,唐代名将。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出任过幽州节度使。《旧唐书•玄宗记》载:“开元二十五年二月,张守珪破契丹余众于襟禄山,杀获甚众。”诗中"太守击东胡”等句所述即指此事。开元二十七年,张守珪由幽州节度使贬为栝州刺史。②“部曲”二句:指当年跟随张守珪作战的人都做了大官。部曲,部下。舆台,仆役。朱紫,高级官员的服色。③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后因以剖符、剖竹为分封、授官之称。④枌梓(fénzǐ):木名,借指故乡。此句意指远离了亲族与故土。⑤"不改”二句:指张守珪于遭贬谪之时仍能招高适之侄式颜。⑥"平生”二句:感激张守'珪的为人,引为知己。⑦"竹箭”句:《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此指东南部杰出的人才。⑧沦滓:败落、玷污。
送齐郎中典栝州①
[唐]刘长卿
星象移何处②,旌麾独向东。
劝耕沧海畔,听讼白云中③。
树色双溪合④,猿声万壑同。
石门康乐住⑤,几里挂帆通。
【作者介绍】刘长卿(约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献县)人,一说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曾任苏州长洲尉等职,因“刚而犯上,多忤权贵” 而被诬下狱,两遭贬谪。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工五言诗,有“五言长城”之称。著有《刘随州集》。
【注释】①齐郎中:生平待考。刘长卿另有《送齐郎中赴海州》诗。典:任职。②星象:古人谓列官上应星象。③劝耕:励勉农业。听讼:判断官司。古代州官的主要职责为劝耕、断讼和兴学。
④双溪:在遂昌,湖山溪、金溪合流,入浙江。⑤石门:石门洞,在青田县。康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谢曾游石门洞,作《登石门最高顶》、《夜宿石门》等诗。
饯王相公出牧栝州①
[唐]刘长卿
缙云讵比长沙远②,出牧犹承明主恩。
城对寒山开画戟,路飞秋叶转朱轮。
江潮淼淼连天望,旌旆悠悠上岭翻。
萧索庭槐空闭阁③,旧人谁到翟公门④。
*
【注释】①王相公:唐大历年间处州太守王缙(700-781),缙乃盛唐大诗人王维之弟,原为宰相。大历十二年(777)因受贿获不赦之罪,皇帝念其年事已高,网开一面,贬为处州太守。②长沙:汉文帝时贾谊曾谪长沙。③阁:侧门。汉公孙弘为相,开东阁以延贤人。闭阁,谓罢官。刘长卿亦曾因事罢官,故言。④翟公门:翟公,西汉廷尉,宾客盈门。及废,门可罗雀。后复职,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见《史记•汲郑列传》。
送高式颜之栝州①
[唐]杜甫
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
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②。
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
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
【作者介绍】杜甫(717-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河南巩县。唐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一生坎坷,命途多舛,曾入四川节度使严武幕,被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又称“杜工部”。诗作沉郁凝练,为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高峰,被誉为“诗史”,许多作品脍炙人口,世代传诵。有《杜工部集》。
【注释】①诗题一作《赠高式颜》。作诗时间地点,黄鹤编年在天宝十五载,单复编在夔州诗内,仇兆鳌《杜诗详注》则认为是乾元初出为华州司功时作。②"故人”二句:老朋友孤寂远行,隐匿在偏远的穷乡僻壤,我与你共分忧患。削迹,削去车辙的痕迹,引申为匿迹、隐居。艰虞,艰难忧患。
送杨法曹按栝州①
[唐]孙逖
东海天台山,南方缙云驿②。
溪澄问吏隐,岩险烦登陟。
潭壑随星使③,轩车绕春色。
倘寻琪树人④,为报长相忆。
【作者介绍】孙逖,武水(今山东聊城)人,唐玄宗开元十年(772)举贤良方正,任左拾遗、集贤院修撰等职,终太子少詹事。起草诏诰,文字精密,张九龄曾欲易其一字,而竟未能。后因以 “一字不易”谓文字精醇。
【注释】①法曹:掌司法的官吏。按:巡行。②缙云驿:唐天宝元年,改栝州为缙云郡。驿,驿站。此泛指丽水。③星使:古人认为天节八星主使臣持节,宣威八方,因称皇帝的使者为星使。
④倘:倘若。琪树:仙境中的玉树。此句意为寻访人才。
送从侄中丞出牧处州①
[唐]李齐运
溪行直到郡门前,夹岸云峰真可怜②。
花柳暗飞千里棹,松萝露出一条天。心闲遇物皆成兴,化静无人不道贤。
黄霸却须怀愧色③,使君何况正当年。
【作者介绍】李齐运,唐太宗李世民之重孙。德宗时,官至礼部尚书。
【注释】①此诗辑自《丽水县志》,原有注:"贞元中,李铝出牧处州,朝士赠行者二十二人,有碑,详见金石。今碑已佚,仅存此诗。考《唐书》宗室世系表,有李齐运,无李铝。齐运此诗题云'从叔(原文如此)中丞出牧处州',似即铝也。疑史表失载铝名。”②可怜:可爱。③黄霸:字次公,西汉大臣。曾任颍州刺史等职,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为当时第一。后任御史大夫、丞相。见《汉书•循吏传》。
处州月夜穆中丞席和主人
[唐]刘言史
羌竹繁弦银烛红,月光初出柳城东。
忽见隐侯裁一咏①,还须书向郡楼中。
【作者介绍】刘言史(?一约812),邯郸人。唐诗人,与李贺同时,亦与孟郊友善。
【注释】①隐侯:即沈约,南朝诗人。沈任东阳太守时,登玄畅楼赋诗八首,时称绝唱,后人因改玄畅楼名为"八咏楼”。此以沈约喻指穆中丞。
松江送处州奚使君
[唐]刘禹锡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
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①,不乐石门游②。【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著名诗人,哲学家。贞元九年(793)进士,授监察御史。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连遭贬谪。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其诗含蓄清新,《竹枝词》等作品则致力于学习民歌,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有《刘宾客集》。
【注释】①五陵:古代长安附近有五陵。这里指豪门贵族聚居之地,即都城长安。②石门:青田石门洞,代指处州。
送右司薛员外赴处州①
[唐]姚合
怀中天子书②,腰下使君鱼③。
瀑布和云落,仙都与世疏。
远程兼水陆,半岁在舟车。
相送难相别,南风入夏初。
【作者介绍】姚合(775-854),陕州秧石(今河南省陕县南)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历任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荆州刺史、杭州刺史、户部郎中、谏议大夫,官终秘书少监。诗与贾岛齐名,并称“姚贾”。有《姚少监诗集》。
【注释】①右司员外:唐尚书省内设有左右司员外郎的官职。②天子书:皇帝的委任状。③使君鱼:指鱼袋,五品以上官员所服,饰以金银,内装鱼符。
缙云丽水途中
[唐]方干
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①。叙事四韵,寄献段郎中②。激箭溪湍势莫凭,飘然一叶若为乘。
仰瞻青壁开天罅,斗转寒湾避石棱。
巢鸟夜惊离岛树,啼猿昼怯下岩藤。
此中明日寻知己,恐似龙门不易登。
【作者介绍】方干(809-888),字雄飞,新定(今浙江建德)人。中唐诗人。生性耿直,不媚时俗、不附权贵,一生不得志,“官无一寸禄”,故死后有人感叹“可怜身后识方干”。传世著作有《玄英先生集》。
【注释】①曾不崇朝:语出《诗经•河广〉:"谁谓宋远?曾不崇朝。”曾,乃。崇,终。不崇朝,不消一日,形容路近。②段郎中:唐大中年间栝州刺史段成式。段曾任尚书郎中。
赠处州段郎中
[唐]方干
幸见仙才镇栝初①,郡城孤峭似仙居。
杉萝色里登台阁,瀑布声中阅簿书②。
德重自将天地合,情高原与世人疏。
寒潭是处清连底,宾席何心望食鱼③。
【注释】①镇栝:一作"领郡”。②阅簿书:谓处理公务。簿书,案卷。③“寒潭”二句:谓清心寡欲,修身养性。是处,处处。食鱼,冯驩
为孟尝君门客,曾以"食无鱼,出无车”弹铗而歌, 孟尝君闻而特加礼遇。典出《战国策•冯驩客孟尝君》。
和处州韦使君新开南溪①
[唐]朱庆馀
地里光图谶②,樵人共说深。
悠然契高躅③,坐使变荒岑。疏凿应殊旧,亭台亦自今。
静容猿暂下,闲与鹤同寻。
转旆驯禽起,褰帷瀑溜侵。
石稀潭见底,岚暗树无阴。
跻险难通屐,攀栖称抱琴。
云风开物意,潭水识人心。
携榼巡花遍,移舟惜景沉④。
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⑤。
【作者介绍】朱庆馀,名可久,字庆馀,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进士,曾官秘书省校书郎。《全唐诗》收其诗二卷,其《近试上张水部》诗有“画眉深浅入时无”之句,颇为传诵。
【注释】①韦使君:唐大和年间处州太守韦纾。②地里:一作 "地理”。图谶:古代八卦图象与符命占验之书。③契:投合。一作"想”。高躅:高踪。躅,足迹。④榼(kē):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代指酒。景沉:太阳下山。景,日光。⑤谢公:谢灵运。
送杨大年知处州①
[北宋]王禹偁
弱冠珥朝簪,才堪值翰林②。
重违君厚意,聊奉母欢心。
笔削留惇史③,囊装贮赐金。
帆张浙河阔,山对栝苍深。
暂歇趋朝马,重闻故国禽④。
幽兰南涧采,寿酒北堂斟。
务简慵开阁⑤,家丰不典琴。
彩衣方侍膳⑥,红药即供吟。
我占掖垣久⑦,自惊年鬓侵。
好贤兼罔极⑧,相送泪盈襟。
【作者介绍】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山东巨野人。北宋著名诗人,曾任翰林学士。他反对诗坛盛行的追求艳丽辞藻的风气, 有《小畜集》传世。
【注释】①杨大年:杨亿,字大年,曾任处州知府。题一作〈送正言杨学士亿之任缙云》。②"弱冠”二句:少年时便擢为朝廷文官,才名闻达文苑。弱冠,古人二十称弱冠。珥(3),插(头上)。朝簪,簪笏。珥朝簪,犹言在朝廷作文官。古代朝官笏以书事,簪笔以备书。值,一作"任”。③笔削:古代无纸,书写于竹简木札上,后世因称修改文字为笔削。此意为史迹。惇史:有德行之人的言行记录。④"重闻”句:故国,此指故乡。全句的意思是:又听到故乡的鸟声。杨亿是福建浦城人,与处州接界,故云。⑤开阁:指大臣礼贤爱士。见前注"闭阁”。⑥彩衣:春秋时楚国人老莱子行年七十犹身著彩衣以娱双亲。后用为孝敬父母的典故。侍膳:一作"侍养”。⑦掖垣:皇宫的旁垣。此指在朝廷中任官。⑧兼罔极:能兼顾报答父母。罔极,无穷尽。〈诗•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旻天罔极。"后常用"罔极”称父母恩德无穷。
送杨大年知处州
[北宋]钱若水
夫子厌承明①,还求领郡行。
两章干负扆③,数刻对延英②。
岂独彩衣乐,兼为昼锦荣④。
圣朝循吏传⑤,首得见君名。
汗简成惇史⑥,分符别近班。
仍闻栝苍郡,酷似武夷山。
卷箔烟霞丽,登临水石闲。
二年弃官去,惟我独何颜。
【作者介绍】钱若水(960-1003),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北宋雍熙二年(985)进士,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卒谥宣靖。
【注释】①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此指杨亿。承明:承明庐,侍臣值宿所居之屋。后因以入承明庐为入朝为官的典故。②负庡(yǐ):背靠屏风,指皇帝临朝听政。③延英:延英殿,唐宫殿名。肃宗时,宰相苗晋卿年老,行动不便,天子特地在延英殿召对,以示优礼。后沿为故事。④彩衣:见前注。昼锦:秦末项羽入关后,思归江东,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人知之?"后因称富贵还乡为昼锦。杨亿的故乡蒲城与处州接界,故有此说。⑤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吏。古代正史中多设《循吏传》。⑥ 惇史:见前注。
送杨大年知处州
[北宋]陈尧佐
居官厌直庐①,封奏乞分符②。
远牧人皆惜,坚求帝始俞。
彩衣荣侍膳,乡路喜通吴。
理棹开双旆,供吟载百壶。
乘闲应下钓,适兴定呼垆③。
岸远帆檣没,波寒海屿孤。
琴书行尽室,冠盖送倾都。
恋别频携手,留欢旋鲙鲈。
疏烟迷渡口,短日下城隅。
莫起离群恨④,疲民待绔襦⑤。
【作者介绍】陈尧佐(963-1044),字希元,号颍川,阆州阆中(今四川)人。北宋端拱元年(988)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善书,工于绝句,著有《愚丘集》、《遣兴集》等。
【注释】①直庐:官员值宿的处所。见前“承明"注。②分符:分一半符节给臣下作为信物,指外放任官。参前注"破符"。
③呼垆:唤酒。垆,一作"卢”。④离群恨:远别京城朋辈,孤身羁旅之离愁别恨。⑤绔襦:泛指衣服。绔,裤子;襦,短袄。此句言处州贫苦,老百姓期待贤官到任,使大家得到温饱。
初至郡斋书事
[北宋]杨亿
地去京华远,年逢旱暵余①。
群胥同黠马②,比户甚枯鱼③。
煦妪心空切④,澄清志莫舒⑤。
棼丝殊未治⑥,错节讵能除。
听讼棠阴密⑦,行春柳影疏。
宾筵求姽婳,僧舍问真如⑧。
逾月看除目⑨,经时绝驿车⑩。
素餐徒自饱,投刃岂曾虚⑪。
盈耳嫌敲扑⑫,堆床厌簿书。
故园无数舍,长日叹归欤。
【作者介绍】杨亿(974-1020),字大年,福建浦城人。西昆体诗歌代表人物。曾任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北宋景德年间知处州。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注释】①旱嘆(hàn):久旱不雨,天气干热。②"群胥”句:言胥吏如同狡猾不驯之马。胥,官府中的小吏。《汉书•张敞传》:"驭黠马者利其衔策。”③比户:家家户户。枯鱼:鱼干。此句极言当地百姓生活之贫困。④煦妪(yu):亦作煦姁,此为爱抚之意。⑤澄清:谓肃清混乱局面。⑥棼(fén)丝:乱丝。此指百废待兴。(众仲)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左传•隐公四年》)⑦棠阴: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作《甘棠》之诗。(《史记•燕召公世家》)后比喻德政。⑧姽婳 (guǐhuà):娴静美好貌。真如:佛教指永恒长在的实体、实性。
⑨除目:官员任免名单。⑩经时:长期。驿车:一作“传车"。⑪“素餐”二句:作者自谦没什么政绩,处理政务也未能游刃有余。素餐,用《诗经》"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典。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投刃皆虚,目无全牛”,用《庄子》“庖丁解牛"典。作者反其意而用之。⑫
盈耳:满耳。敲扑:古代两种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此指刑讯囚犯。到郡满岁自遣
[北宋]杨亿
迢递分符竹①,因循度岁华。
地将鲸海接,路与凤城赊②。
触石云频起,衔山日易斜。
潮平聚渔市,木落见人家。
吏隐偏知幸③,民谣岂敢夸。
无嫌勾漏僻④,且得养丹砂。
【注释】①符竹:指朝廷授于郡守的符节印信等凭证物。参"分符”注。②凤城:都城。③吏隐:旧时士大夫常以官职低微,自称吏隐,意思是隐于下位。④勾漏:山名。也作“句漏”,在今广西北流县。以岩穴勾曲穿漏,故名。《晋书•葛洪传》有葛洪为勾漏县令事,故道书附会,谓洪在此采药修炼,为道家所传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
题酒务壁
[北宋]秦观
窑头春酒响潺潺,垆下黄翁寝正安①。
梦入平阳旧池馆②,隔花螭口吐清寒③。
【作者介绍】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世称秦淮海,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词人、诗人。宋神宗时,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被目为元祐党人,屡遭贬谪,绍圣年间谪监处州酒税。几经流徙,最后客死于藤州。文才为苏轼所重,与黄庭坚、张耒、晁无咎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词婉约秀丽。有《淮海集》。
【注释】①垆下:指酒店,此借指酒税局。黄翁:即黄公,晋酒家名,此作者自嘲。②平阳旧池馆:指翰林院。秦观曾任国史院编修官。唐诗人丁仙芝《长宁公主旧山池〉:“平阳旧池馆,寂寞使
人愁。”③"隔花”句:犹言梦中所见到的“平阳旧池馆”的景象亦是一片清寒。隔,窗格。螭(chī),传说中无角的龙,古代常雕刻其形,作为器物的装饰。
题法海平阇黎①
[北宋]秦观
寒食山行百鸟喧,春风花雨暗川原。
经旬移病依香火②,写得弥陀七万言③。
【注释】①法海:法海寺,在丽水城内,唐光化二年(899)建。今已废。平阇(shé)黎:法海寺高僧。阇黎,梵语,又译阿阇黎,本义为规范师,即僧徒之师。平阇黎,犹平上人、平法师。②“经旬"句:因为生病移居佛寺十多日了。③弥陀:指《阿弥陀经》一类佛经。
留别平阇黎
[北宋]秦观
缘尽山城且北归,此生相见了无期。
宝池他日莲花上,重说如今结社时①。
【注释】①诗后原注:“绍圣元年(1094),观自国史编修官蒙恩除馆阁校勘,通判杭州道,贬处州管库三年。以不职罢,将自青田以归,因往山寺中修忏日,书绝句于住僧房壁。”见《淮海集》。《丽水县志》载此诗。结社:东晋高僧慧远曾在庐山创建莲社,僧俗一百二十三人参加。满庭芳①
[北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②。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③。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染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注释】①据《处州府志》载,此词作于囿山法海寺,系秦观为追怀在绍兴蓬莱阁宴游时遇到的一位歌妓而作。②画角:古代一种管乐器,多用于军中。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③"寒鸦"二句:借用隋炀帝诗:"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
诗赠孙薪①
[北宋]黄葆光
劝农因到好溪头,把酒相看忆旧游。
三十年来如一梦,可怜空负钓鱼舟。
【作者介绍】黄葆光(1067—1124),字元晖,安徽夥县人。北宋政和元年(1111)以吏部铨试优等赐进士出身。宣和四年(1122)以御史出守处州。
【注释】①孙薪,字至丰,丽水人。元祐中以明经擢荆门军教授,不赴,绝意仕进。与黄葆光为太学旧游,黄出守处州时,知薪不屑谒,约会于洞溪僧舍,赠以此诗。法安寺
[南宋]叶梦得
共约来春会,牙檣发画船①。
和风杨柳岸,微雨杏花天。
故园应携手,前途共着鞭。
吴儿看环佩,珠树秀婵娟②。
【作者介绍】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代词人。宋徽宗时官翰林学士,南渡后两任建康(今南京)知府,后任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崇信军节度使。晚年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卞山,以读书吟咏为乐。著有《建康集》、《石林诗话》等,今传《石林词》。
【注释】①牙檣:饰以象牙的帆檣。②珠树:即三珠树,又称三株树,传说中的一种树,"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见《山海经》、《淮南子》。
送别姚国博知处州分韵得绿字①
[南宋]林光朝
铜盘白露下②,松桂净如沐。
娈彼菊花团③,西风吹醽醁④。
长安多别离,此别苦不足。
人物如使君,容易等潘陆⑤。
一自海东头,清飙起谣俗。
馆下欲何言,联翩如破竹。
功名不徒尔,无乃相迫逐。
双日访延英⑥,行矣公勿卜。
栝苍烟雨前,寒光贯岩腹。
大祀出银罂⑦,邂逅聚百族。
要携三月粮,所厌惟一掬。
童心忽开张,何曾畏笑僇。单父勿长吁⑧,来者犹可续。
道旁有抵璧⑨,天下轻结绿⑩。
一夕洲渚言,令我沉心曲⑪。
【作者介绍】林光朝(1114一1178),字谦之,号艾轩,南宋福建莆田人。专心圣贤践履之学。官至婺州(今金华)知府。有《艾轩集》。
【注释】①国博:国子监博士,国子监中分管教学的官员。
②铜盘:指月亮。③娈;美好的样子。《诗经•邶风•泉水》:"娈彼诸姬,聊与之谋。”④醽醁(línglù):酒名。⑤潘陆:晋潘岳和陆机,才气横溢。⑥"双日”句:《新唐书〉载,张茂昭为节度使,"至京师,双日开延英,对五刻罢”。作者用此典故,意谓无需为外放而忧虑,行将受到皇上召见礼遇。延英,见前注。⑦银罂(yīng):银质或银饰的贮器,用以盛流质。⑧单父(shànfǔ):春秋鲁国邑名。孔子弟子宓子贱曾宰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见《吕氏春秋》)。⑨抵(zhǐ)璧:掷璧,谓不以财宝为重。⑩结绿:古美玉名。⑪一夕"二句: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辛勤风波事,款曲洲渚言。”此用其意。
寄题栝苍陈伯予主簿平楚亭
[南宋]陆游
琵琶洲上暮山奇,五十余年役梦思①。
与子定交虽可乐,念身垂老亦成悲。
远游倦似风枝鹊,秋思多于茧盎丝。
安得往寻平楚约②,一樽相属醉题诗。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曾任枢密院编修和建康等处地方官,在川陕一带过了九年军旅生活,激发了爱国热情,主张抗金,受投降派排挤打击,失去官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放翁词》等。
【注释】①"琵琶"二句:栝苍琵琶洲优美的景象,五十多年来一直在我的梦中萦绕。此乃思友之辞。②平楚: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即登高望远。谢脁《宣城郡内登望》诗:"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栝苍主簿陈伯予见过喜予强健戏作
[南宋]陆游
寒无毡坐甑生尘①,此老年来乃尔贫。
两颊如丹君会否?胸中原自有阳春。
【注释】①甑(zèng)生尘:形容生活清贫。典出《后汉书•范冉传》"甑中生尘范史云”。甑,古代炊具。
送江朝宗归栝苍①
[南宋]范成大
半生三邂逅,相看成老翁。
诗情故崒嵂②,袖有天都峰。
江山佳丽地,登临苦匆匆。
塔灯落淮水,寺楼倚霜空。
捃拾著锦囊③,抚掌夸穷工④。
归辔不可挽,思入孤征鸿。
洞天我昔游⑤,俯仰星一终。
士友叹契阔⑥,吏民念疲癃⑦。
婆娑故将军,白发簿书丛。
足趼虽四方,梦寐烟雨东。
归田有脚力,尚往寻行踪。
期君斩寒藤,伴我搘枯筇⑧。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 (今苏州市)人。南宋著名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乾道四年(1168)任处州太守时,主持重建丽水小水门外济川桥,次年,主持重修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的通济堰。历任中书舍人、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曾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在地方上任官,能为民多办好事,晚年隐居苏州石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
【注释】①《丽水县志》载此诗,原有注:"《宋诗纪事》:江朝宗,栝苍人,有诗名。其《梅花》诗云:'小小人家短短篱,冷香湿雪两三枝。寂寥竹外无穷思,正倚江天日暮时。'”②崒嵂:奇险。③捃拾:采集。锦囊:唐代诗人李贺出游,随身带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④穷工:追求精美。穷,寻根究源;工,精密、精巧。⑤洞天:道教称神仙的居处,意谓洞中别有天地。后常泛指风景胜地。⑥契阔:聚散、离合,偏指离散。⑦疲癃(lóng):指苦难或苦难之人。⑧搘(zhī):支撑,支持。枯筇: 竹杖。
题范道士二牛图①
[南宋]范成大
西畴涤场静无尘②,原头远牧秋草春。
一牛疾行离其群,一牛返顾如怒嗔。
目光炯炯狞而驯,点缀毫末俱毕真。
不颠不狂笔有神,妙哉吾宗散仙人。
【注释】①范道士:范明成,一名子珉,宋遂昌人。为道士,寓居青田。②涤场:洁净的场地。
暇日有怀
[南宋]范成大
范老前岁相别,约归栝苍,便游四明,今不知何地。
春色重来意未阑,故人一去肯复还。
栝苍洞天归旧隐,补陀海岸觅神山①。
杖履云烟远游乐,衣裳风雪行路难。
鸿飞冥冥鸥浩荡②,安得置之鸡鹜间。【注释】①补陀:即普陀山。梵名补陀落迦。②鸿飞冥冥:鸿飞于远空,距远形微,羿箭不及,因以喻脱羁远害。
别吴教授景衢①
[南宋]杨万里
道合从人笑,情亲觉别难。
得朋何恨晚,到老几相看。
世路今逾窄,吾徒却自宽。
此心各相勉,不但道加餐②。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人。南宋绍兴进士,著名诗人。历任漳州、常州等地方官,后入为东宫侍读,宁宗时官至宝谟阁学士。主张抗金,曾屡次上书指责朝政,忤权相韩侂冑,居家赋闲,怏郁而死。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著有《诚斋集》。
【注释】①〈丽水县志》载此诗,题下注云:"按此诗原注:'吴景衢,名炀辅,处州人。‘今考《栝苍汇记》选举表,有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吴汤辅,似汤讹作炀也。”今按:《诚斋集》作"汤辅”。
②“不但”句:不只说客气话。加餐,多进饮食,多用为劝人保重身体的客气话。
送太守范至能赴台
[南宋]何偁
使君来从山水国,如山之明水之洁。
小棠不剪自成阴①,压尽当年二千石②。
新桥如虹堰如城③,铙鼓两岸春风声。
莺花特记少游迹④,泉石为洗文章名。
凭栏一笑千花发,石僧岩前日西夕⑤。
蒲鞭不试桴不鸣⑥,下见寒潭照春碧。昔尝著作度承明⑦,又闻上应文昌星⑧。
专城纵赖得摩拊⑨,庙堂正要贤公卿⑩。
似闻征还诏书急,民传脂车遮道立⑪。
好摅奇计献明君,合指功名如俯拾。
【作者介绍】何偁,浙江龙泉人。太傅何执中之孙,参政何澹之父。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官福建提举。
【注释】①"小棠”句:参前"棠阴"注。指惠政。②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③新桥:新建的瓯江浮桥。堰:指通济堰。此句喻桥之美、堰之固。④"莺花”句:范成大曾建莺花亭并赋诗六首,以记秦少游旧事。⑤石僧岩:在桃山,有一巨石如老僧兀立江畔。⑥蒲鞭:以蒲草为鞭。常用以表示刑罚宽仁。桴:以鼓槌击鼓。⑦"昔尝"句:过去曾因文章而获得功名。⑧文昌星:即文曲星,简称文星。传说为主持文运的星宿。⑨专城:指太守。摩拊:安抚。⑩庙堂:指朝廷。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⑪脂车:给车轴涂好油脂,指准备乘车出发。遮道:拦路。
送喻太丞知处州①
[南宋]叶适
喻公策名自先朝②,奉常冬官始见招③。
何因敛退为泉石,可惜垂翅排云霄。
处州不城山作堵,百嶂千峰自翔舞。
孤高上头天一柱④,中有秀句须公取⑤。
【作者介绍】叶适(1150—1223),字正则,人称“水心先生”,浙江永嘉人。南宋淳熙五年(1178)进士,历官权兵部侍郎,宝谟阁待制并沿江制置使。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代表。有《水心集》。
【注释】①喻太丞:指喻良能。时以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②策名:书名于简策,意即仕宦。③奉常、冬官:均为官名。④天一柱:指仙都峰。⑤"中有”句:处州的百嶂千峰中,
有写诗的好材料,可以提供给喻太丞。秀句,秀丽的诗句,公,指喻太丞。
次韵叶宗丞约游栝苍
[南宋]方岳
一诗不了苍州债,曾泊春沙问水程。
山自强如吾郡好,酒今闻有栝滩清①。
文章未得半分力,故旧难忘少日情。
已㔉莓苔新种竹②,恐无辞与此君盟。
【作者介绍】方岳(1199一1263),字巨山,号秋崖,安徽祁门人。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有《秋崖集》。
【注释】①栝滩清:酒名。古处州名酒,与金盘露齐名。②㔉:挖、掘。
送友人之栝苍
[南宋]薛嵎
石人当半道①,想见泊舟时。
伴鹤立终日,就岩题几诗。
近山秋易老,问隐地偏宜。
我亦江湖去,心期得尔知。
【作者介绍】薛嵎(1212-?),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浙江永嘉人。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长溪簿,诗宗永嘉一派。有《云泉诗集》。
【注释】①石人:即石僧岩,在城西瓯江畔桃山上。有的版本作 “石门”。潘山长入栝①
[南宋]林景熙
为官转多事,行役到寒毡。
落日邻州树,西风逆水船。
饭牛怀白石②,访鹤入青田。
我欲看行卷③,仙峰雪瀑边。
【作者介绍】林景熙(1242—1310),字德旸,号霁山,浙江平阳人。南宋咸淳七年(1271)自上舍生授泉州教授。历礼部架阁转从政郎,人称林架阁,宋亡不仕。有《白日樵唱》、《霁山集》等。
【注释】①题下原注:“潘,平阳白石人。”山长:宋元时官立书院置山长与学正教谕,并为学官,由礼部及行省宣慰使选任。
②"饭牛”句:春秋时贤人宁戚早年怀才不遇,为人挽车。后为齐桓公赏识,拜为大夫。其饭牛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饭牛,喂牛。③行卷:士子于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献朝廷显贵,希望得到赏识,称为行卷。
送范德辉赴缙云教谕兼简高则诚
[元]陈基
不逐扁舟泛五湖,一官迢递缙云墟。
遗民世守轩辕鼎①,博士家传魏国书②。
夜月定闻邻县鹤③,秋风莫忆故乡鱼④。
到州为谢高书记⑤,日日相思赋索居⑥。
【作者介绍】陈基(1314—1370),字敬禄,元浙江临海(一说苏州)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以诗闻名,工书法,有《夷白斋稿》。
【注释】①轩辕鼎:仙都鼎湖峰,相传黄帝轩辕在此升天。②博士:指卖茶卖酒的人。③邻县鹤:鹤城青田与缙云毗邻。④"秋风”句:《世说新语•识见》载,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鲙,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⑤高书记:即高则诚。其时在处州任录事,故称。⑥索居:独居。
赠萧申之①
[元]王毅
白鬓映乌纱,相过话岁华。
炊粱烦剪韭,罢酒更呼茶。
深夜帘前雨,寒梅窗外花。
剧谈更秉烛②,妙契在君家③。
【作者介绍】王毅,元浙江龙泉人。字刚叔,号木讷斋,六岁知书。尽通诸史,教授乡里。有《木讷斋集》。
【注释】①萧申之:即元代至正年间处州路总管石抹宜孙。②剧谈:畅谈。③妙契:倾心的投合。
次韵萧申之二首
[元]王毅
名节昭昭灿日星,重来旧镇鬓犹青。
论才自可希三杰①,致用端能契五经②。
每与诸生分座席,了无俗客到阶庭。
天生豪俊为时用,未许投闲自晦冥③。
年将五十鬓星星,永夜寒灯照汗青。
庄子空谈坚白论④,扬雄漫草太玄经⑤。
死心一榻书充栋,生意无边草满庭。
每谓巢由空矫俗⑥,敢逾定分叹沉冥⑦。【注释】①三杰:指同时并出的优秀历史人物。②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通指知识。③晦冥:昏暗。④坚白论:战国时名家学说的一个命题:对"坚白石”这一命题,公孙龙认为“坚"、"白”是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夸大了事物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另一方面,惠施以"合同异"的观点,否定差别的客观存在。庄子论道:"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⑤太玄经:汉扬雄仿《周易》所作经书。⑥巢由:巢父和许由,相传为尧时隐士,尧欲让位于二人,皆不受。诗文中多用为隐居不仕的典故。⑦定分(fèn):固定的名分。沉冥:隐晦,泯灭无迹。
临江仙•赠萧申之
[元]王毅
世袭功名优将略,六经百氏兼该①。信知文武有全才。等闲平逆寇,又听凯歌回。
操履冰清秋月白,诚心公道宏开。牛刀暂为割鸡来。拂衣行谢事②,闭户卧天台。
【注释】①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也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百氏:犹言诸子百家。兼该:包括两方面或两方面以上。②拂衣:谓隐居。谢灵运《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西江月•赠叶琛①
[明]刘基
军法坚持三尺剑,将才足长千夫。指麾谈笑剿鼪鼯,尽道将军威武。
业当铭彝鼎②,声名必达京都。一方无事赖安居,但愿长留槎渚。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县九都武阳村 (今文成县南田区岳梅乡)人。元至顺四年(1333)进士,曾任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刘基主持在丽水县城厦河门至大水门之间筑铁坝,块石砌成,灌以铁汁。后弃官隐居乡里,专心著作。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聘刘基至应天(今南京),刘基陈述《时务十八策》,辅助朱元璋成就帝业,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封为诚意伯。明洪武四年(1371),刘基告老还乡,被丞相胡惟庸诬陷,剥夺俸禄。洪武八年四月十六日病逝,终年65岁。刘基知识渊博,善长书法,精于绘画。一生著述甚多,后人汇编《诚意伯文集》二十卷。
【注释】①叶琛:字景渊,丽水高溪人。博学有才藻。元末从石抹宜孙守处州。官至浙东道宣慰副使兼同知处州路总管府事。后投奔朱元璋,与刘基、章溢、宋濂同为明开国四大谋士。②彝鼎:古代青铜器,多用以镌刻功名。
沁园春•暮春感怀呈石末元帅
[明]刘基
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奈狐狸夜啸,腥风满地;蛟螭昼舞,平陆成江①。中泽号鸿,苞荆集鸨②,软尽平生铁石肠。凭栏看,但云霓明灭,烟草苍茫。
不须踽踽凉凉③,盖世功名,百战沙场。笑扬雄寂寞④,刘伶沉湎⑤;嵇生纵诞⑥,贺老清狂⑦。江左夷吾⑧,关中宰相,济弱扶倾计甚长。桑榆外,有轻阴乍起,未是斜阳。
【注释】①平陆成江:指世事艰难。陶渊明《停云》:"八表同昏,平陆成江。"②"中泽"二句:指民不聊生。《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集于中泽。”《诗经•唐风•鸨羽》:"肃肃鸨翼,集于苞棘。"③踽(jǔ)踽凉凉:孤独貌。《孟子•尽心》:"古之人也,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④扬雄:西汉王莽时为大夫。校书天禄阁。博通群籍,多识古文奇事。其《解嘲》云:“惟寂惟寞,守德之宅。”⑤刘伶:晋沛国人,与阮籍、嵇康等友好,并称"竹林七贤”。纵酒放达,后世常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情饮酒,逃避现实的典型。⑥嵇生:即嵇康。清高狂放,不堪流俗。见前注。⑦贺老:贺知章,号四明狂客。性放达,善谈笑,醉后属词,动成卷轴。⑧江左夷吾:指王导。《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及见王导共谈,欢笑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时相齐桓公,主张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江左,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省一带。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
和石末公得令字
[明]刘基
句芒发陈根①,北斗转东柄。
众星各参差,威弧何时正②。
好生虽圣心,明刑亦王政。
哲人慎谋始,斯焉获终庆。
徒言两阶舞,可以怀逆命③。
不见三危山,万里窜枭獍④。
世德异唐虞⑤,民情好争竞。
那无跗扁医⑥,尚有膏肓病。
波涛地轴臬⑦,虎豹天关夐
。雨露当春滋,风霜及秋劲。
谁能奉明主,顺天行号令。
【注释】①句芒:神名。木神。陈根,逾年的宿草。②威弧:星名,在天狼星东南。以上四句感叹时序变化。③"徒言”二句:《尚书•大禹谟〉:"三旬,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④"不见”二句:用《尚书•尧典》言舜“窜三苗于三危”典。⑤唐虞:即尧(陶唐氏)与舜(有虞氏),皆以揖让有天下,以唐虞时为太平盛世。⑥跗(fū)扁:上古良医俞跗与扁鹊。⑦地轴:古代传说大地有轴。后用来泛指大地。臬:终极,尽头。开国元勋祠①
[明]邵宝
一代元功百世豪,遗容瞻处丽阳高②。
天留汤沐田无税③,人拟明桎涧有毛④。
莘野不妨初就桀⑤,草庐犹恨未诛曹⑥。
万峰指点青田路,断石枯松望眼劳。
【作者介绍】邵宝(1460—1527),字国贤,江苏无锡人。明成化甲辰(1484)进士,曾任户部侍郎、南礼部尚书。著有《客春堂前后集》、《泉斋勿药集》。
【注释】①开国元勋祠:在丽水城内富山,明嘉靖年间建,祀诚意伯刘基。已废。②丽阳:丽阳山。在处州丽邑城北。③汤沐:《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④明裡(yīn):泛指祭祀。毛,指长在溪涧中的野草。用于祭祀。《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沚之毛,……可荐于鬼神。”⑤莘野:地名,今河南陈留县东。这里代指伊尹(他曾耕于莘野)。桀:夏的末代君主,此指统治者。全句以伊尹曾事夏桀比喻刘基曾当过元代的官,这不妨碍他们后来成为新朝贤臣。⑥草庐:借指诸葛亮。《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曹,指曹操及以后曹魏政权。这句以诸葛亮比喻刘基。
刘文成公祠
[明]顾大典
乘时杖策奠华夷①,帷幄谋谟蔚帝师②。
豹隐胜闲黄石略③,鸿冥终赴赤松期④。
百年勋烈辉寰宇,一代文章焕郁离⑤。
芹藻独修瞻肸蚃⑥,煌煌宸翰照穹碑⑦。
【作者介绍】顾大典(?一约1596),字道竹,号衡宇、衡寓,江苏吴江人明戏曲家。工诗文,善书画。隆庆二年(1568)进士,曾任处州府推官。【注释】①"乘时”句:王莽末年,刘秀被更始帝任命为破虏大将军,往定河北镇抚州郡。邓禹闻讯,即杖策北渡,追至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地,与刘秀相见,从此成为刘秀心腹,为建立东汉立下大功。此用"邓禹杖策”典故,喻指刘基顺应时势,追随朱元璋,成为明王朝开国元勋。策,马鞭。②蔚帝师:不愧帝王之师。③豹隐:语出《列女传》:"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这里指刘基曾经伏处山林,待时而动。黄石略:黄石公传授给张良的《太公兵法》。这里指刘基所娴熟的军事韬略。④鸿冥:鸿飞冥冥的约称。见前注 “鸿飞冥冥”。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此指刘基退仕隐居。
⑤郁离:刘基于元末著《郁离子》一书。⑥芹藻:比喻有才学之士。肸蚃(xī xiǎng):指神灵。⑦宸翰:御书墨迹。
赠叶烓
①
[明]皇甫汸
羡君辞邑赋归田②,大有园林亚辋川③。
松下分粮调瘦鹤,花间洗药候鸣泉。
支离自愧犹耽禄④,邂逅何期得问玄⑤。
更道圣朝容傲吏⑥,赐骸聊复乐余年⑦。
【作者介绍】皇甫汸(1498-1583),字子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嘉靖八年(1529)进士,曾任处州府同知,后升云南佥事。
【注释】①叶烓(wēi):字季鼎,丽水人。明正德年间贡生,历任淮海经历、丰县知县等职。工诗善画,有《遵制录》、《椒山文集》。②赋归田:陶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指弃官归隐。③大有:丰收。此指壮盛貌。亚辋川:叶烓在丽水城西三十里的椒山建有别业,叶诗云:“壁削断崖开胜地,路随流水入深山。”唐诗人王维有别业在辋川。这句是说叶烓的椒山别业可与辋川相提并论。④耽禄:为俸禄而耽搁,指在职为官。⑤问玄:犹言寻幽访胜。⑥傲吏:敢于直言说真话,不阿谀逢迎的官吏。⑦赐骸:指皇上恩准还乡养老。
哀孙炎
[明]夏煜
垂老戎马间,相知复何有。
幼与孙炎交,于今俱白首。
炎也雅好诗,落魄惟耽酒。
醉中有神助,不放持杯手。
才豪不受羁,焉肯事田亩。
精勤脱颖出,盘错迎刃剖①。
浪迹帝王州,结交英侠薮。
喈喈朝阳桐,濯濯新春柳。
南北暗兵尘,妖星下天狗。
我皇入金陵,一见颜色厚。
高谈天下计,响若洪钟叩。
即拜丞相掾,奉身事明后。
再分太守符,兼绾都官绶②。
栝苍实重地,豺虎白日吼。
皇曰汝孙炎,其往总制某。
再拜谢不敏,宠命敢虚受。
一年风俗淳,二年民物阜。
三年远人归,上表请官守。
文章曹刘亚,政事龚黄右③。
旧岁过金华,与炎适相偶。
寒灯夜半花,春盘雪中韭。
终宴竟忘疲,落日斜半卣。
临分各上马,揽辔复立久。
为言有小女,离家方襁负。
今来已五周,见父能认否?
未必到家期,封书附姑舅。
置书箧笥间④,才隔两月后。
墨色尚未干,语音犹在口。
胡为内变生,哭我平生友。复恐是梦中,仰天当户牖。
斗柄昏建辰⑤,月魄夕在酉。
乃知真死矣,恸哭吞声㖃⑥。
复闻遇害时,扞刀落双肘。
奋怒发冲冠,大骂血漂臼。
维时东南天,彗出芒如帚。
淫淫苦雨愁,晔晔惊电走。
魂兮早归来,空山不可狃⑦。
我过孰与规,我病谁云灸?
春酒酿蔷薇,奠子坟山培⑧。
西京七叶貂⑨,零落成草莽。
既有千载名,焉用百年寿。
峨峨冯公岩⑩,与子同不朽。
【作者介绍】夏煜,字允中,明江宁(今南京市江宁区)人。为朱元璋谋士,有俊才,工诗。曾为行省博士,调浙东分省。
【注释】①盘错:盘曲交错,指错综复杂的事情。②绾(wǎn):系结;都官,指刑部尚书。绶,以不同颜色来标识官吏身份等级的丝带。③曹刘:魏曹植与刘桢,皆一时文章高手。龚黄:龚遂、黄霸。西汉名臣,见〈汉书•循吏传〉。④箧笥:竹箱。⑤"斗柄”句:极言星昏月暗。建,北斗星斗柄所指处,辰,北极星。也泛指日月星辰。⑥㖃(hǒu):忿怒声。⑦狃:贪恋、留。⑧培(pǒu):土堆。⑨西京:长安。七叶貂:七叶,七代。汉时中常侍冠上插貂尾为饰,金日䃅一家自武帝至平帝七朝,世代皆侍中,为廷内宠臣。后因以"七叶貂”喻世代显贵。⑩冯公岩:即桃花岭。孙炎战死于此。
谒刘文成公祠
[清]朱彝尊
草昧经纶日①,英雄战斗年②。
真人淮泗起③,王气斗牛躔④。命世生良弼⑤,卑栖役大贤。
一官齐簿尉⑥,千里正戈铤⑦。
记室依袁绍,飞书谢鲁连。
神鹰思饱掣,威凤必高骞。
汉祖除秦法,周王卜渭畋。
庙堂才不易,束帛礼宜先。
遂有君臣契,能令帷幄专。
南征频克敌,北伐旋摧坚。
王会收三统,军谋出万全⑧。
河山分带砺⑨,冠盖俨神仙。
未辟留侯谷,长辞范蠡船⑩。
麒麟当日画,竹帛后时编。
一自邱陵改,重愁岁月迁。
隆中犹故宅,绵上少封田⑪。
旧俗迁祠庙,清歌入管弦
。黄金遗像蚀,铁券几人传。
石瓦鼯鼪落,荒庭桧柏圆。
蛛丝虚寝罥⑫,鸟迹断碑眠。
想象阴符策⑬,沉吟宝剑篇⑭。
前贤余事业,后死尚迍遭⑮。
去去乱枌梓⑯,栖栖到海壖⑰。
空林多雨雪,哀角满山川。
玉帐无遗术⑱,苍生久倒悬⑲。
凭留一黄石,相待谷城边⑳。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秀水 (今浙江嘉兴)人。清代著名词人,与陈维崧齐名。有《曝书亭集》。
【注释】①草昧经纶:指在天下纷乱之际创业。草,草创;昧,冥昧,不开化。②战斗:此指元末群雄间的争斗。③真人:这里称颂朱元璋。④斗牛踵(chán):斗星和牛星经过的迹象。躔,践历。⑤良弼:贤良的辅臣。指刘基。⑥"一官"句:指刘基在元朝任过行省都事、处州总制院经历等文官。⑦戈铤(chán):干戈,指战事。⑧"军谋”句:指刘基在军事方面作出万无一失的谋划。⑨带砺:水如带,山如砺。⑩"未辟"二句:指刘基没有效法张良、范蠡功成身退。留侯,张良。汉开国功臣,刘邦主要谋士。范蠡,越国大夫,辅佐勾践兴越灭吴。⑪"隆中”二句:指刘基被人诬陷,夺官回家养老的处境。隆中,诸葛亮出仕前躬耕之地;绵上,介之推死后的封地。⑫罥(juàn):缠绕、牵挂。⑬阴符策:即《黄帝阴符经》,古代兵书。⑭宝剑篇:唐初郭震,字元振,才干过人。武则天召他谈话,索其诗文,郭震呈上所作《宝剑篇》。武则天读后大为赞赏,立即予以重用。⑮迍邅(zhūnzhān):处境困难。《易•屯》:"迍如邅如。”⑯枌梓;指乡里。见前注。⑰海壖(ruán):海边田地。⑱"玉帐"句:指刘基只留祠庙,没有留下救民之术。⑲苍生:百姓;倒悬:喻困苦。⑳“凭留"二句:张良佐汉平定天下后,在谷城得一黄石,即当年授他《太公兵法》的圯上老人。
送李司训琇之栝州
[清]朱彝尊
我闻栝州洞天福地有其四,近在缙云丽水青田间。
广文先生此去主郡学①,芙蕖面面峰回环②。
毋嫌签程远,毋惮行旅艰。
扬帆七里濑,舍棹双溪湾。
我昔逢雨雪,冰胶磴滑不可攀。
子今乘清秋,一日可以超重关。
恶溪亦不恶,经年水潺潺。
隘口亦不隘,终日车班班③。
青衿胄子载酒至④,往往剥啄鸣枢闩⑤。
龙泉碧碗蛛丝斑,香菇绿笋饭赤曼⑥。
全家志在洁白养,三簠之禄足以怡慈颜⑦。
况闻此地僻且闲,有腰免使陶潜弯⑧。热官何如冷官好⑨,宴坐但看门前山。
新诗相忆肯相寄,老夫为子方便删。
【注释】①广文先生:杜甫诗:"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这里指教谕、训导一类的学官。即指李琇。②芙蕖:莲花的别称。此句指丽水城为山峰簇拥,犹如莲瓣。③隘口:在栝苍古道丽缙交界处缙云县境内,即今隘口村。班班:车声。④青衿胄子:少年学子。青衿,青领,学子的衣服。指读书人。胄子,泛称国子学生。⑤剥啄:敲门声。⑥碧碗蛛丝斑:指有冰裂纹的青瓷碗。饭赤曼,红米饭。一种粗粮。此句谓陋器简食、粗菜淡饭。⑦洁白养:谓淡泊明心、清白养志。簠(fú),古代食器。⑧"有腰”句:晋陶潜曾作彭泽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遂弃官归隐。⑨冷官:参前注"广文先生”。
续蒙勋故宅①
[清]李遇孙
武略遐陬著②,丹心故国长。
阖门存正气③,九死报先皇。
劲草孤忠在,荒苔碧血凉。
幽潜谁与阐,霜露荐羶芗④。
【作者介绍】李遇孙(1765-?),字庆伯,号金澜,浙江嘉兴人。清道光间任处州府学训导。能文善诗,又精金石之学,著有 《栝苍金石志》。
【注释】①续蒙勋:字世阶,先世闻喜人,明抗倭名将。洪武中由绍兴卫调处州卫。世袭指挥佥事。续蒙勋故宅,在丽水城内东隅仓后铺。已废。②遐陬(zōu);偏远角落。③阖门:一门,满门。阖,门扇。续蒙勋之子孔教因拒绝降清而受刑于市。④羶芗(shānxiāng):祭祀烧牛羊脂的气味。指受到人们的祭祀。海氛不靖过卢镗故宅有感①
[清]李遇孙
楚国巫臣币②,匈奴卫律谋③。
天原高北极,海自沸西头。
一笑长鲸翦,多年狡兔休。
经过仰华屋,太息想殊猷④。
【注释】①海氛不靖:道光年间,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从海路对中国的侵略。道光二十年(1840)爆发了鸦片战争,故云。卢镗:字子鸣,处州卫人,明代抗倭名将,与戚继光等协同作战,平息了东南沿海倭患。卢镗故宅,在丽水城内北隅澄西铺,已废。②巫臣:春秋楚国贵族,名屈巫,字子灵,又称申公巫臣。曾谏止楚庄王和子反娶夏姬,后却自娶夏姬,偕逃晋国,为邢大夫,替晋国通好吴国,联合抗楚,给楚国很大威胁。③卫律:西汉时人,曾被汉王朝派遣出使匈奴。后投降匈奴,受单于重用,被封为王。为匈奴出谋划策,"谋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以对抗汉军。④殊猷:不凡的谋略。
悬藜阁①
[清]董游
先生赡雅才②,游戏役简牍③。
瘦词写幽意,暖律吹穷谷④。
曾闻倚声时,坐拥双华烛。
宝焰忽交花,四照散清馥⑤。
至性神鬼感,引彼蚩蚩俗⑥。
庄语世所憎,微言转可觉⑦。
厥体虽俳谐⑧,用意良深笃。
岂伊关王流⑨,导淫弛检束⑩。
古阁号悬藜⑪,当年此偏落。
衰草幕寒烟,何处寻遗躅⑫。
箫管满山城,正唱中郎曲⑬。【作者介绍】董游,浙江泰顺人。清嘉庆间为泰顺地方名流,浙南才子,时与名人端木国瑚(青田)、榜眼周闻麒(江苏江宁)、赵之琛(钱塘)等诗墨往来。
【注释】①悬藜阁:在姜山(今莲都区机关所在地,元高则诚撰《琵琶记》于此)。②先生:指高则诚。高则诚,名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后人称为东嘉先生。元末浙江温州瑞安人。元至正五年(1345)进士,曾任处州录事。在处州姜山悬藜阁所撰传奇《琵琶记》(后脱稿于宁波),为南戏代表作。③"游戏”句:以游乐嬉戏为文字。役,事。简牍,竹简木牍,古代记载文字用。④谷:黍谷,山名,又名燕谷山,在今北京密云县西南。旧说黍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战国邹衍吹律而暖气生,燕人种黍其中,故称黍谷,又称律谷。此喻高明词律之美,能使穷谷(指处州)生辉。⑤“曾闻"四句:相传高则诚著《琵琶记》填至《吃糠》一折,有糠和米一处飞之句,案上两烛光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清香四溢。倚声,填词。倚,同"依”。依谱填词。⑥蚩(Chī)蚩:敦厚貌。《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⑦微言:精微巧妙之言。⑧厥:其。俳谐:戏谑取笑的言辞。⑨关王流:指关汉卿、王实甫等戏曲家。⑩检束:检点约束。⑪悬藜:即悬黎,古美玉名。《战国策•秦策》:"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后用来泛称美玉。⑫躅(zhuó):足迹,引申指事迹。⑬中郎曲:指《琵琶记》。
秦淮海酒瓶歌
[清]端木百禄
白云山人赠我淮海之酒瓶①,外质古朴中玲珑。
云是姜山脚下土中出,土花斑剥莓苔青。
我闻姜山昔为榷酒处,淮海风流杳难遇。
党人姓名苏门留,压捺头衔曲部署②。
酒星谪下栝州城,沦落一官何重轻。
人为先生心不平,我谓先生生当浊世乃得扬其清。
嗟彼毒手亦可感,落职适成先生名。
不然此瓶久矣埋荒烟,韬沉犹得影自全③。何以造物年深不忍秘,几经历劫仍复留人间。
令人摩挚旧时物,感遇吊古常流连。
君不见侯门当日盛鼎盘,金相玉质工雕镌④。
一朝势败落人手,收藏终复羞权奸。即看此物出黄土,显晦虽细非偶然。
其中呵护有神力,丑质反藉高名传。
我欲携之南园去买醉,照眼莺花趁姿媚。
但悲诗人已往如灰尘,孤亭冷落南园春。
南园春老吟何苦,啼鸟无情花不语。
一自藤阴梦不醒⑤,溪山风月今无主。
饮君酒,听我歌,百年岁月愁蹉跎。
人生难得朱颜酡⑥,莺花亭外春风多。
有酒不饮当奈何?吁嗟乎,有酒不饮当奈何!
【作者介绍】端木百禄(1824-1860),字叔总,一字小鹤,浙江青田人。端木国瑚之子。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官直隶州判。著有《石门山房诗抄》。
【注释】①淮海之酒瓶:宋榷酒局故址在姜山前,秦观谪监处州酒税时常居此。后在此屡有宋时酒瓶出土。②曲部:唐汝阳王李琎善酒,自称"酿王兼曲部尚书”。此指秦观监酒税。③韬沉:韬晦,沉埋。④金相玉质:比喻侯门鼎盘外观、质地之精良。侯门:指显贵之家。⑤"一自”句:秦观《好事近》有"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之句,后果卒于藤州,后人谓之"诗谶”。⑥朱颜酡:饮酒脸红。《楚辞•招魂》:“美人已醉,朱颜酡些。"
秦淮海祠
[清]王邦镐
官谪南园逸韵长,先生祠在白云乡。
徘徊税址添离恨,太息党碑欲断肠①。
旧石有灵摹碧藓,荒祠无主问斜阳②。莺花寂寂今谁谒?墨客骚人爇瓣香③。
【作者介绍】王邦镐,清嘉庆间浙江丽水人。
【注释】①太息:长叹,感叹。党碑:宋徽宗时蔡京等奏在太学门前立碑,刻元祐党人(包括司马光、苏轼、秦观)姓名,以示贬斥,号为党人碑。后来毁损。元祐党人的后代却引以为荣,重新摹刻。②"旧石”二句:套用唐温庭筠《过陈琳墓》"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句式,意谓党人碑虽重新刊刻,秦淮海祠却废了。③爇(ruò)瓣香:点燃一瓣心香,指后代的诗人谒秦淮海祠表示敬意。
万象山谒秦淮海先生祠
[清]吴世涵
尘丝黯淡罥乌纱①,酒监风流亦可嗟②。
野寺有僧犹竹柏,荒亭无主更莺花。
高才几辈登卿相?党祸千秋误国家。
太息苏门诸俊彦,谁令飘泊在天涯。
【作者介绍】吴世涵(1798—1855),字渊若,浙江遂昌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历任博陵、通海、太和知县。著有《又其次斋诗集》、《平昌诗草》等。
【注释】①罥(juàn):挂碍、缠挂。②酒监风流:指秦观谪监处州酒税。
调任杭州留别栝州诗八首
[清]陈璚
一官如传舍①,席暖又迁移②。
拙政愧无补,虚名负所知。
天敷春露日③,人重晚晴时。
十县花看遍,西湖旧竹枝④。【作者介绍】陈璚,字鹿笙,广西贵县人。工诗善画,清光绪十三年(1887)、十七年(1891)两任处州知府。有惠政。
【注释】①传舍:古时供来往行人休止住宿的处所。②"席暖”句:作者自注:“丁亥(1887)夏守栝,己丑(1889)秋调台,辛卯(1891)夏杪回任,甫八月又调杭。”③敷:施、布。④"十县"二句:作者自注:"乙丑(1865)分巡杭道,忽忽二十八年矣。”十县,处州府下辖十县。
此行何太速,此地忍将离。
耕凿风驯朴,圭璋品特奇①。
寅寮宽礼数,甲令式官规②。
厥土谁令瘠,何人富教施③。
【注释】①"耕凿”二句:作者自注:“民情尚朴,士品尚端,不预公事。”圭璋,贵重的玉器。比喻人品高尚。②"寅寮"二句:作者自注:"文武寅寮和衷共事,不区区于仪节之末。”甲令,朝廷所颁发的法令。式,标准,模范。③"厥土”二句:作者自注:"栝民多贫,正在筹开质库以便民,并课茶桑以兴利,购书训 士,加课选材。遽焉调任,未观厥成,心殊耿耿。”厥土,犹言山地。
新除西圃秽,坐对南山陲①。
鸟助花间酒,蛩催竹里诗。
衙清常放吏,课懒偶笞儿。
长日无余事,挥毫墨半池②。
【注释】①"新除”二句:作者自注:"南明山在郭外五里,己丑辟署东小圃未毕调台,颜曰'雪泥小圃';辛卯回任,葺署西废园,颜曰'西圃',莳花种竹甫毕,又有杭州之行。” ②"长日”二句:作者自注:"乞书者众,老兴也乐此不疲。"烟雨楼头眺,山城处处宜。
尨无惊月吠①,鹊每弄晴嬉。
麦浪浮青垅,茶香泛绿瓷。
即堪娱暮景,何事老忙为②。
【注释】①尨(máng):多毛的狗,泛指狗。②"即堪”二句:作者自注:"僻处山城,差堪藏拙,量移繁剧,恐难胜任。”杭州贤太守,苏白大名垂。自顾铅刀钝①,偏教毛檄持②。东风扶弱柳,晴市卖新丝。长揖栝山去,青青日萦思。
【注释】①铅刀:以铅为刀,言其钝。喻才力微薄。②毛檄:即羽檄、羽书。檄(xí),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檄文上插上羽毛,表示事急。此喻授以重任。
憩棠谁入咏,折柳我弹词①。
耕织今仍重②,图书古是师③。
无事消雀角④,有志刷鸿仪⑤。
长饮好溪水,清流共心期⑥。
【注释】①憩棠:见前“棠阴”注。折柳,指作别。②"耕织”句:作者自注:“男耕女织,今古皆然。栝俗妇女鲜知织者,蚕桑渐兴,勉习阙事。十年后,大利之所出,实救贫之良法,毋废半途。"③“图书"句:作者自注:“筹藏图书,同学披览,慎勿散佚。”④雀角:指口角,无谓的争吵。作者自注:“小民每以细事拘讼,前发息讼歌,宜相劝诫。"⑤鸿仪:《易•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以鸿仪喻官位。又用以称人之风采或馈赠。⑥"长饮”二句:作者自注:"常硁硁以清白自守,并为同官勖。”(硁硁,固执、执着。勖,勉励。)佳话传同谱,重敲一局棋①。
燕归如旧识,鹢退得无嗤②。
忧乐书心版,宽严听口碑。
剧怜春草碧③,夹路送征麾。
【注释】①"佳话”二句:作者自注:"己丑替人为传,少卿同年而今亦然,洵佳话也。"②鹢(yì)退:指离任。《春秋》僖公十六年:“六鹢退飞,过宋都。”鹢,一种水鸟。③剧怜:最爱。
门外已歌骊①,多情酒一卮。
休弹临别泪,且放旧欢眉。
祝遂篝车愿②,诗成福履绥③。
双鱼相问讯④,远寄厦河湄⑤。
【注释】①歌骊:歌咏《骊驹》诗,用于客人告别时。后称作别为歌骊。②"祝遂”句:言祈瘠地亦丰收。《史记•淳于髡传》:"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 瓯窭满篝,汙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篝,竹笼。瓯窭(jù),喻高狭之地。汙(wā
),低洼的下等地。③福履:犹福禄。《诗•周南》:“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④双鱼:谓书信。⑤厦河:在丽水城东郊,厦河湄即指处州。
赠丽水黎明府①
[清]周灏
京华相识早,丽水喜相逢。
况遇山中雪,才开岭上云。
消寒凭酒力,爱士借香薰②。
明日岩泉道③,溪名以好闻。
【作者介绍】周灏,字衣德,号藕农,浙江永嘉人。清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后以大挑改官湖南长沙令。著有《研经堂骈体文》若干卷,《研经堂诗稿》八卷。
【注释】①黎明府:指嘉庆二十年(1807)处州知府李昉,字黎明。②香薰:古人以香草熏身、沐浴,表示敬礼。③岩泉道:栝苍古道处州道口,在城东好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