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古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957
颗粒名称: 处州古道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8
页码: 二七二
摘要: 古时,处州境内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交通相当不便,行旅十分艰难。在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后,真正意义上的赴省、通京大道开通,才初具规模并形成网络。栝苍古道仍是金华、丽水、温州三地的主要通道。至民国二十二年、二十三年(1933-1934)修建金华经缙云至丽水公路时,古道多处被改为公路。只留缙云城南东渡至隘头段和丽水余岭头段及枫树湾村段保存较为完整。
关键词: 古道 处州古道

内容

古时,处州境内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交通相当不便,行旅十分艰难。在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后,真正意义上的赴省、通京大道开通,才初具规模并形成网络。
  栝瓯古道和通济古道
  路是人走出来的。可以说自从人类诞生后,就开始了路的历史。有关史料证明,中国全国陆上交通网的形成,始于秦朝。秦朝以前,今灵江、瓯江等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均未建县,地广人稀,历史地理开拓缓慢。司马迁曾“上会稽,探禹穴”(《史记•太史公自叙》),目击这个地区的“地广人希”(《史纪•货殖列传》)。后来,在秦国出兵扫灭六国的同时,秦王就在着手平毁各地私筑的高墙壁垒,拆除妨碍交通运输的关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现了“车同轨”。根据“车同轨”的要求,经过10年规模十分浩大的工程,把过去错杂的交通路线加以整修和连接,修筑了以驰道为主的全国交通干线。它以京师咸阳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将全国各郡和重要城市,全部联通起来。
  秦统一中国后,在今苏南、浙江一带建立会稽郡,郡治在吴(今苏州)。秦始皇采用强制手段,将于越中心地区的越族居民迁移到浙西和皖南,并从北方移入部分汉族填补,会稽郡成为关中贫民的移民对象。不接受强制迁移的越族居民就向南流散。后汉永建四年(129年),实行了吴会分治,钱塘江以北为吴郡,郡治仍在吴。钱塘江以南属会稽郡,郡治在山阴。今浙江境内增设了於潜、富阳、馀暨、回浦、永宁等县,并且出现了一个郡治。特别是灵江流域的回浦县和瓯江流域的永宁县的出现, 说明开拓已向南发展。(《浙江地理简志》)
  据史料记载,丽水最早开辟的向外通道,是通济古道和栝瓯古道。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命属屠睢帅师50万平百越。“秦军从余干水 (今江西信江)越过武夷山而达闽江、瓯江之地”,开辟了一条从今江西信江,越武夷山入闽境浦城,分兵两路。其中东北一路,逾柘岭经龙泉、丽水,沿瓯江到达温州,以其地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前192),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市)。此路,是当时东瓯国西通京都长安的大道。秦末汉初,东瓯王率军从鄱阳令吴芮助汉灭秦,秦亡后又助刘邦灭项羽,走的都是这条路。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分临海而设永嘉郡,该路是当时通松阳县的郡县间大道。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于永嘉置温州。德宗贞元二年(786),全国普设驿站之后,栝瓯古道就成为杭州经睦州、婺州、栝州至温州之重要驿路。宋代对此道进行了修整,龙泉青瓷除走水道外运,也有从此道贩运到温州港口集散。清顺治八年(1651),把栝瓯古道同“西交三衢”的通济古道联成一线,合称为永嘉大路。栝瓯古道,全程长二百七十里,属丽水县境的有二十五里。
  通济古道:据明成化《处州府志》载,东汉建安八年(203)置松阳县,二十三年(218)置遂昌县。自此,“西交三衢”的古道已基本贯通,通济古道成为栝瓯古道的重要一段。通济古道为今丽水城通向松、遂、云、景、龙、庆六县的干线。起自县城西门(即栝苍门,又名小水门),过济川桥(亦称平政桥),从上水南沿溪岸至相公潭旁的超然亭往西南折,穿越杨店岭到杨店村(今名垟店)。过垟店再向西南行,经沙溪亭、沙井后,至东岸渡大溪到石牛。再从石牛沿大溪河岸南稍往西行,经九龙、资福、上阁至碧湖。由碧湖西稍往南行,经周巷至保定(古代水陆交通的要冲,曾设冲要铺,额定铺兵5名)。
  通济古道又分南道和西道。自保定渡大溪至大港头,再经玉溪、均溪至眠牛山脚出丽水县境,与云和境内的石塘铺相接,此谓通济南道。经龙泉入浦城,此系通衢古道中最早开辟的丽水向外通道(境内行程七十里)。自保定西七里的鹰鸟山之南出丽水县界,至松阳县之堰后急递铺,此为通济西道。西道境内行程五十七里,经松阳、遂昌,越侵云岭(亦称青萌岭),过龙游,至衢州。衢州界连闽、赣、皖三省,故称“西交三衢”。
  稽勾古道
  稽勾古道,始创于隋代,“为瓯栝达都会通衢”,曾称“古栝苍道”。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置栝苍县,建处州郡。为建立我郡与京都的联系,开辟道路就成为第一件大事。处州与京都长安之间的通道,往北行走的稽勾古道是最近的。唐《元和郡县图志》有载:处州西北至婺州二百六十里,即此道也。
  稽勾古道从望京门(又称城北门,丽阳门)出城后,经北郭桥、花街,林宅口,柴弄口,太平、小安到双溪、洪渡,再沿小安溪东岸穿行,其间以大鹤岭最为险要。再跨石塘岭到西溪,越板染岭过和尚寮(有一古茶亭)至库头、潘双源后,跨稽勾岭头(俗称龙门坳),越过坳门即进入武义县的青峰岭。岭半有青峰庵,庵下立有“左处州大路”的路碑。自丽阳门到龙门坳有一百里。龙门坳到武义县壶山镇为六十里。建于宋代的壶山镇有座熟溪桥,桥亭上就有“往来称要津,上通栝苍下通越”的楹联。上述记载,充分说明稽勾古道系古时“瓯栝达婺之间道,实北鄙之要害”,“达都会通衢”(《一统志》),瓯江流域赴京的“官道”。但是,稽勾古道为避开库川的深沟峡谷,在九盘山的层峦中盘纡,岭峻峰险,行走极为艰难。故《汉中志》有云:
  岭峻百重,绝壁万寻,既造其峰谓已逾崧岱,复瞻前岭又倍过之。
  明刘基《稽勾岭》诗,对岭峻峰险亦有具体而形象的刻画:
  白日隐岩嶅,千崖气势豪。
  溪流婺女阔,山入少微高。
  危石剞天侧,长风谷怒号。
  干戈方自此,行役敢辞劳。
  后来,随着梅田古道,特别是东北向的余岭、桃花岭的栝苍古道的开辟,稽勾古道渐趋冷落。清道光十五年(1835),处州训导陈遇春在《北乡古括苍道记》中云;
  自桃花岭开,人皆不从和乐乡出入,由是废而不治,险易遂分,
  然其间八十有四乡之人往来仍由此路,则虽废而终不能废也。
  在“捐廉修治”古道竣工之日,陈遇春在稽勾古道的柴弄口撰写有“古栝苍道”四字的摩崖石刻和《北乡古括苍道记》碑记。可惜的是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在1958年修建丽雅公路时已遭破坏。
  梅田古道
  由于稽勾古道岭峻峰险,通行过于艰难,因此后来我区百姓又开辟了一条“梅田古道”。梅田古道,自县城至太平村三十里,此与稽勾古道共线。从太平村沿冯坑源东北行,过枫树岭头,上顺坑岭(俗呼百步岭)再至梅田村。清道光版《丽水志稿》卷一有载:
  梅田山,县[东]北四十里。旧为[赴]缙云官道,乡民立市于此。今有古驿废址。
  自梅田再下半岭、乌桥头至葛渡。葛渡,古为县北要冲。元末,处州守将石抹宜孙曾遣参谋林祖彬屯兵于此,拒明师耿再成达半年之久。从葛渡东北行,再经皂树、芦村,越清塘岭入缙云县境。《元和郡县图志》载:“缙云县西南
  八十五里至州城。”梅田古道在丽水县境内有六十五里。
  栝苍古道
  栝苍古道,始拓于东汉至南朝(公元25-562年)。汉代时,今缙云、青田、丽水、松阳地域同属回浦县,后属章安县。汉末置松阳县,缙云地域在松阳县范围。隋时,缙云地域属栝苍县。唐初,缙云建县后一直隶处州。唐贞元二年(786),朝廷在全国普遍设有驿馆,“凡通途大道,30里设驿,非通途大道则设馆”。时括苍道虽已列为驿道,但并非是全国重要的通途大道 (浙江4条干道中未列括苍道),故只设馆。《一统志》载:“五云馆,在县北 (缙云县)”,“本名缙云馆。东通台郡,西北接永康”。所以,在唐之前,虽然栝苍古道只是一条崎岖的山间小径,却也起到了州、县之间联系的功能。
  另据《南史•陈本纪》所载:“天嘉三年(562)三月庚寅,司空侯安都破留异于桃枝岭,异奔晋安。”晋安治所,在今福建闽侯县东北。留异能从桃枝岭 (桃花岭)直奔晋安,可见南朝天嘉年间gaunt苍古道已和南去福建的道路贯通。自唐代定为驿道后,栝苍古道始有拓展。南宋时,由于建都临安(杭州),浙江的驿道增至四千七百余里,且对重要驿道普遍进行整修。栝苍古道也在这一时期,铺筑了卵石、青石路面或石板蹬级。目前尚存留的桃花岭等古道遗迹,路面宽约二米左右,与近年绍兴兰亭发掘的南宋山阴道残迹较为相似。元朝,官绅、商贾之行崇尚骑马,各驿站均配有马匹。至明、清两代,称驿道为官马大道,清乾隆版《缙云县志》卷首的县境图中就列有此路。清光绪版《缙云县志》所记“冲要七铺”,亦指此路沿途每隔十里所设的急递铺。栝苍古道自丽水至缙云,全程九十里。古道全线崇山峻岭,崎岖难行,以冯公岭最险,古有“隘头半天高,桃花云里过”之民谚流传。明万历版《栝苍汇纪》载:冯公岭,“善士冯大杲所凿”。宋代杨亿将它比为“蜀之剑阁”。冯公岭又名桃花岭,“冯公此山民,昔开此山居”(叶适《冯公岭》)。冯公开凿的这段岭路,是贯通栝苍古道的基础。何时开凿?尚无历史文献可佐证。宋《太平寰宇记》有“北至婺州二百五十里”、“东北至婺州二百七十里”的记载。清光绪版《处州府志》杂记卷,亦有载:由郡北稽勾岭出武义,以路险改从桃花岭,土人由旧路至金华可省一日程。此系栝苍古道自宋代辟为通京大道的史实。元、明、清三代此道均为驿传干线。
  元明时期,栝苍古道以望京门(丽阳门)为起点,北偏东行经皇华亭(接官亭)东折至九里;清代改从东北门(岩泉门或虎啸门)为起点,由廿八都东北行,经五里亭(在今茶厂后)至九里村。由九里东北行,过望城岭至岩泉,过枫树湾,就到了银场。银场是元明时期处州著名产银地,现存七处矿址形成了“银场山银矿址群”,为丽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老鼠垵矿洞下方岩石上,有元“辛酉至治元年(1321)开坑纪念”摩崖石刻题记一处。另在底银场与余岭之交的官坑桥下原古道旁的崖壁上,保存有清嘉庆年间(1790-1820)浙江巡抚、著名学者阮元的“栝苍古道”四个大字,篆书,竖刻,字径达102X69厘米;落款“嘉庆九年(1804)春浙江巡抚扬州阮元题”十四字,为楷书,字径22X20厘米。“栝苍古道”摩崖题刻苍劲古朴,幅长491厘米,宽190厘米。阮元 (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扬州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任少詹事,南书房行走,詹事,行政,侍郎,经筵讲官,浙江、河南、江西巡抚等。官至礼仁阁大学士,谥“文达”。著清碑版录、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研经室集等。
  穿银场坑,过余岭头,就到了刘山山腰却金馆。该村距丽水城四十五里,距缙云县城亦四十五里,故历代均在此设驿置铺。却金馆村原来叫刘山铺,早在宋代,这里就开有民间旅店,人们称之为刘山铺;到了元代,设有官方驿站,遂更名为刘山驿。明宣德七年温州知府何文渊“壬子(1432)冬十月入觐道经括苍冯公”(《明名臣琬琰续录》卷七)他在进京城朝觐途经这里夜宿时,所留下的“却金”故事被传为佳话,后来地方官员就在当地建造了一座“却金亭”,并以“却金馆”三字立坊,以志纪念,教育后人。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两袖清风的好官,才把这里改称却金馆村。明清以来,先后有不少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词。400多年后的道光年间,却金馆村民陈登朝“泣墓守孝”的美德也广为世人所称赞。道光二十六年(1846),知县张铣以“纯孝”详请,并奉旨建坊,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十月建成“孝子”石牌坊。牌坊为灰砾岩质。系石凿仿木建筑结构,四柱三间牌坊。上、下枋间嵌夹石板一块,中部采用隐地起翘法刻“孝子”二字,楷书。两侧采用阴刻法,右侧5行,满行9字。“皇清咸丰元年(1851年)孟冬月建钦命浙江巡抚部院存浙闽总督部堂刘浙江全省学政赵三大宪会同题奏”。旧时,凡经过留有“圣旨”的牌坊或门楼时,文官一律下轿、武官则一律下马,以示尊敬。如今,村口的孝子坊又在张扬陈登朝泣墓守孝的感人事迹,昭示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敬长辈的美德。
  过却金馆,上茭青岭,经高青、大湾,绕雨伞岗头,越三望岭,穿滴水岩里许,经两县界碑,就可进入缙云县境的桃花洞。滴水岩海拔634米,“壁立数百仞,岩隙暗泉滴”,古道得从岩腰穿过。桃花洞海拔690米,洞背所建的关帝庙(亦称崇景寺),藏有清同治九年(1870)的壁碑。其碑云:“缙云城南三十里有桃花岭,为通处瓯要隘,岭故树桃因名焉”。再经底隘头、外隘头,过半岭的庆善寺、樊庄、荆坑、东渡到缙云县城。古道全为石砌路面,道宽约二米,依山盘筑。桃花岭头等段,宽3.5米,个别险要转弯处,宽达4.2米,路面铺石选料讲究,以青石为多,大小厚薄都有一定规格,铺砌坚硬,至今仍很少缺损移位。古道沿途风光秀丽,林木蓊郁,山静谷幽,环境美好。
  民国时,栝苍古道仍是金华、丽水、温州三地的主要通道。至民国二十二年、二十三年(1933-1934)修建金华经缙云至丽水公路时,古道多处被改为公路。只留缙云城南东渡至隘头段和丽水余岭头段及枫树湾村段保存较为完整。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阻日本侵略军南侵,沿途群众将桃花岭路段破坏,抗战胜利后才逐又修复。后又因建设需要,又将古道多处损毁,从此,通京大道渐渐成为民间道路。但这条古道历经千余年,遗留下的丰富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以及保存良好的古道风貌,如今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向往。
  (江永强)

知识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莲都名胜古迹》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钩沉历史,观照现实,解读莲都,我们不得不聚焦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 自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县,到198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丽水市,2000年撤市设区,在这1400多年历史中,莲都一直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居极富魅力的瓯江中游,汲取栝苍山、洞宫山、仙霞岭三山脉的灵气,风景这边独好,民风格外纯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诗词歌赋、金石书画、名胜古迹、民俗乡风、贤良传奇等构成的人文历史,延续了绵绵风情,承接了文化传统,诠释了历史内涵,并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融汇一起,彰显了一方水土的丰厚和辉煌。 无疑,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对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挖掘、搜集和整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莲都历史文化丛书》的陆续编辑出版,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绿色莲都、人文莲都、和谐莲都建设不可缺或的重要组成部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是人们了解莲都、认识莲都、热爱莲都的一个亮丽窗口。它不但是提供给人们的一份精神食粮,同时也是展现莲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文化财富。 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立现代莲都的文化发展方向。现代文化是多元的,莲都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开拓和繁荣。文化工作者们担负着莲都文化继往开来的重任,他们的不懈努力,促使了丛书的问世。相信通过这套丛书的发行,莲都将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从而促进莲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永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处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