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古桥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951
颗粒名称: 莲都区古桥渡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5
页码: 二五〇
摘要: 莲都区境内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有浮桥、廊桥、石拱桥、八字形折边拱桥等等。南明桥位于城区水南岸村南250米,南明山脚,拱券石纵联砌筑,为单孔石拱桥。万年桥位于皂树村姥岭前,为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复兴桥位于峰源乡夏庄村,为廊屋木构架桥。东西走向。跨峰源溪。木构架单孔,呈八字形。石牛渡位于碧湖镇石牛村,块石垒砌渡口码头。括苍渡在括苍门外,实际上是个备用渡口。厦河渡时为栝瓯古道通达温州的重要渡口。
关键词: 桥梁 三洞桥

内容

据在编的《莲都区水利志》统计,莲都区境内共有过170多座古桥,它们为古道路交通网络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交通道路不断发达,许多古桥有的被改造,有的拆除,还有的则静静的落在路旁,渐渐地失去了交通必需的作用,慢慢地被人们所淡忘。
  在莲都区境内,文献记载最早的桥梁是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州守范成大始建的平政桥,在小水门(栝苍门)瓯江大桥建成后,“平政”桥拆除,仅留有引桥墩和石碑,南明湖蓄水后均已淹没。建于明代嘉靖壬寅年(1542)的梁村河桥则是170多座古桥中,唯一一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莲都区境内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有浮桥、廊桥、石拱桥、八字形折边拱桥等等,以下仅列部分:
  南明桥位于城区水南岸村南250米,南明山脚,拱券石纵联砌筑,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大梁渠一分支长13米,宽3.20米,净跨8.50米,矢高6米。桥面石北侧凿阴文楷书“道光甲午建造”。据“重修南明山仁寿寺碑记”载,系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同明山仁寿寺主持僧达识重建。
  万年桥位于皂树村姥岭前,为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据《丽水县志》载该桥系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武生陈国荣捐建。跨南源港。长12.20米,宽3.20米,净跨9.1米。桥东侧有“万年桥”题记。
  普济桥位于仙渡乡何金富,系木拱廊桥。由木拱桥和廊屋组成。南北走向。木拱桥,单孔八字形。桥长16米,宽3.2米,净跨13.70米,矢
  高5.0米。拱架由三根方木卯接,桥面横梁分三节平铺设垫木,每节各三根,中央一节垫木长近10米。卯接处斜撑方木至河岸。廊屋:全长22.1米,有廊屋八间,面阔三间,明间为通道,次间设长木板凳。青瓦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廊屋中心间原设有神龛。
  复兴桥位于峰源乡夏庄村,为廊屋木构架桥。东西走向。跨峰源溪。木构架单孔,呈八字形。拱架由数组圆木纵横交错卯接。两岸块石垒砌。桥长20米,宽3.9米,净跨约18米,矢高6.8米。廊屋共九间,长28米,面阔三间。明间为通道,次间置木板长凳。青瓦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桥两侧封钉挡风板。明间穿枋下原有“咸丰”等墨书,另有“民国三十七年(1947)十一月初一日重修”牌匾。匾0.38x1.0米,墨书,记载重建钟山复兴桥有关内容,称其为丽青景交通枢纽。观音桥位于双溪镇上黄村丽雅公路旁,建于清代。西北朝东南走向,跨仙渡港。由木构八字架桥和廊屋组成。木构八字架桥,长26米,宽4.15米,净跨25米,矢高5.80米。伸臂架两边各四根枋木,再置横枋木,支撑桥面枋木,枋木再铺木板成桥面。廊屋,全长34米,面阔4.15米。青瓦硬山顶。梁架穿斗抬梁混合。设廊屋十二间,面阔三间。明间为通道,面宽2.16米,两次间各0.56米,设木板凳。中心间西南侧原设神龛,现已无存。廊屋两侧栏杆封钉挡雨板。该廊桥因在2005年连续遭受5号台风“海棠”、9号台风“麦莎”、13号台风“泰利”、15号台风“卡努”和19号台风“龙王”的影响,濒临倒塌,为确保村民的人身安全,2006年进行了拆除重建,保持了廊屋,木构八字架桥改为石桥墩。
  渡埠是古时交通网络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出行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据清道光版《丽水县志》记载:莲都区境内共有42个渡口。现今虽然因为公路桥梁建设不断增多,许多渡口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有的被废弃,有的被填埋,但仍有许多至今都在发挥作用。现仅列部分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几个,以资纪念。
  石牛渡位于碧湖镇石牛村,块石垒砌渡口码头。渡口埠头与石牛街道相接。溪岸旁有二棵胸径达1.5米的古樟树。对岸东岸村码头(埠头)以块石垒砌,并筑有石板铺砌踏跺,道路约30米,宽1.2米。与村中卵石铺设的古道相接。路旁保留有圆柱石,供靠岸船只栓锚。柱径约0.20米,高约1米。石牛渡(东岸码头与石牛码头)是古时丽水通往碧湖、松阳、遂昌等地要津。据清道光《丽水县志》载:“石牛渡,县西二十里,向为浮桥,旧纪所云“通济桥也” 。国朝康熙十三年(1674)毁于寇,张、吕二姓置二船以渡;”。二十世纪南明渡位于城区南明门外,以前从城区到南明山都经该渡口。始建于明代,大块石干砌渡口码头。面积约630平方米,从岸边向瓯江伸入30米。砌有条石台阶,阶顶为渡口路亭。渡口为不规则排列巨大块石顺坡干砌,近水端坡度较大。渡口于2002年防洪堤建设需要拆毁,现只保存路亭及路亭前台阶。路亭面积约92平方米,共三间,道路从中间穿行,左右两间各有三面置长木条作凳子,供路人等候渡船时歇息。青砖墙体,旁有“道光十二年”铭示砖。砖砌拱弧额门。青瓦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路亭左侧门墙前,立有一方“南明渡碑”,灰砾岩质。通高1.20米,宽0.70米。方首抹角。碑额首阴刻“南明渡碑记”,楷书。碑文阴刻楷书。12行,行20字。记述渡口修理,助资等事宜,碑文能通读。清光绪四年(1878)立。
  括苍渡在括苍门外,实际上是个备用渡口。每当发大水时,为保证平政浮桥免遭洪水冲毁,必须解散浮桥,这样就会影响到路人成行。清道光《丽水县志》载:嘉庆二十五年(1829)贡生郑耀以大水则浮桥解散,行旅恒自崖而返,因造备渡船。
  厦河渡时为栝瓯古道通达温州的重要渡口。因为该渡口的重要性,它也是唯一一个有多任知府或知县重视并出面主修的渡口。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初,永嘉人张孚敬(即张璁)始以石砌筑,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因大水损毁,处州知府陈见龙派出属下进行修筑。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知府刘廷玑在北岸(下河村)建有一馆亭,供路人候船休息。雍正八年(1730)知县王钧又对渡口进行修缮。虽然,地方官员对渡口都相当重视并屡有修护,但因船工的工钱并不由官府负责支付,靠渡工自行收取。渡工就经常等满载一船人后才开始划行,往往又在船行至溪中央时,就停篙开始讨要船渡费用,影响了人们行程。嘉庆十八年(1813),该渡口周边村庄的人用醵金购买一些田地,然后租出去,以收取的租金付船工的工钱,“行者始免顿滞焉”,曾有《下河渡舍田碑》一方,己未见。厦河渡因2002年防洪堤坝建设被毁,现仅存其原对岸中岸村(紫金大桥西约50米)留有渡口及渡亭残址。
  此外,原来的好溪渡、大港头渡、石侯渡、堰后渡、均溪渡、南山渡、碧湖渡、保定渡、九龙渡、资福渡、桃山渡、洪渡、竹舟渡、畎岸渡、官桥渡以及其它一些渡口等,在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篇幅关系未能在此一一列举。
  (江永强)

知识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莲都名胜古迹》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钩沉历史,观照现实,解读莲都,我们不得不聚焦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 自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县,到198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丽水市,2000年撤市设区,在这1400多年历史中,莲都一直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居极富魅力的瓯江中游,汲取栝苍山、洞宫山、仙霞岭三山脉的灵气,风景这边独好,民风格外纯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诗词歌赋、金石书画、名胜古迹、民俗乡风、贤良传奇等构成的人文历史,延续了绵绵风情,承接了文化传统,诠释了历史内涵,并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融汇一起,彰显了一方水土的丰厚和辉煌。 无疑,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对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挖掘、搜集和整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莲都历史文化丛书》的陆续编辑出版,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绿色莲都、人文莲都、和谐莲都建设不可缺或的重要组成部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是人们了解莲都、认识莲都、热爱莲都的一个亮丽窗口。它不但是提供给人们的一份精神食粮,同时也是展现莲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文化财富。 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立现代莲都的文化发展方向。现代文化是多元的,莲都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开拓和繁荣。文化工作者们担负着莲都文化继往开来的重任,他们的不懈努力,促使了丛书的问世。相信通过这套丛书的发行,莲都将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从而促进莲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永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莲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