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政桥及三洞桥、河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950
颗粒名称: 平政桥及三洞桥、河桥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2
页码: 二四五
摘要: 丽水历史悠久,历代建造的桥梁式样众多,数量亦很可观。据民国《丽水县志》记载,有名目的大小桥梁有174座之多,这个数字尚不包括当时属于宣平县的曳岭区,以及穷乡僻壤的无名小桥。在这些众多的古代桥梁中,最具特色的有三座。一曰平政桥,又名济川桥,即城关镇小水门外的瓯江浮桥。浮桥在古时称舟梁,它用舟船代替桥墩。八百多年来,平政桥的建筑形式和技术一直保留下来,只是架桥地点和用船数量有所改变。在丽水现存的古代桥梁中,这座河桥的时代最早,又最具有山区桥梁的代表性,故已由丽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通济堰大坝西北一里处有一条山溪横穿堰渠,常挟带砂石将渠道堵塞。
关键词: 平政桥 三洞桥 河桥

内容

丽水历史悠久,历代建造的桥梁式样众多,数量亦很可观。据民国《丽水县志》记载,有名目的大小桥梁有174座之多,这个数字尚不包括当时属于宣平县的曳岭区,以及穷乡僻壤的无名小桥。在这些众多的古代桥梁中,最具特色的有三座。
  一曰平政桥,又名济川桥,即城关镇小水门外的瓯江浮桥。浮桥在古时称舟梁,它用舟船代替桥墩。《诗经》中记述的渭水浮桥是为周文王迎亲所建,距今三干多年,是建造浮桥的最早记录。丽水瓯江浮桥至迟在北宋已建成,南宋乾道四年(1168),处州郡守范成大重修浮桥,写下《平政桥记》,其中讲到:浮桥用船七十二只,连续架木梁三十二节,并定名为平政桥。八百多年来,平政桥的建筑形式和技术一直保留下来,只是架桥地点和用船数量有所改变。1984年,小水门瓯江大桥建成后,平政桥完成历史使命而拆除,但它在沟通瓯江南北交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永载史册。二曰河桥,在曳岭区永丰乡梁村,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距今已有460年。河桥是浙南山区常见的八字撑石桥,其特征是桥脚象八字支撑桥面,桥脚上不砌筑侧墙、填肚,以有利于渲泄洪水。这种桥梁适应山区小溪众多、易于暴发山洪的自然条件。在丽水现存的古代桥梁中,这座河桥的时代最早,又最具有山区桥梁的代表性,故已由丽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曰石函引水桥,俗称三洞桥,在碧湖镇堰头村,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三洞桥是一座特殊的桥梁,它不是通车行人的桥,而是流水的
  桥。在通济堰大坝西北一里处有一条山溪横穿堰渠,常挟带砂石将渠道堵塞。北宋政和年间,县令王□在渠道上架设水桥,将横流山水从渠上引出入溪,使渠水在桥下畅流无阻,两者互不干扰,避免了堰渠的堵塞。三洞桥是水利工程史上的立交建筑物,是国家级文保单位通济堰(始建于南北朝)的组成部分,有相当高的文物和科学价值。
  (许旭尧)

知识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莲都名胜古迹》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钩沉历史,观照现实,解读莲都,我们不得不聚焦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 自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县,到198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丽水市,2000年撤市设区,在这1400多年历史中,莲都一直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居极富魅力的瓯江中游,汲取栝苍山、洞宫山、仙霞岭三山脉的灵气,风景这边独好,民风格外纯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诗词歌赋、金石书画、名胜古迹、民俗乡风、贤良传奇等构成的人文历史,延续了绵绵风情,承接了文化传统,诠释了历史内涵,并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融汇一起,彰显了一方水土的丰厚和辉煌。 无疑,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对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挖掘、搜集和整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莲都历史文化丛书》的陆续编辑出版,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绿色莲都、人文莲都、和谐莲都建设不可缺或的重要组成部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是人们了解莲都、认识莲都、热爱莲都的一个亮丽窗口。它不但是提供给人们的一份精神食粮,同时也是展现莲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文化财富。 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立现代莲都的文化发展方向。现代文化是多元的,莲都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开拓和繁荣。文化工作者们担负着莲都文化继往开来的重任,他们的不懈努力,促使了丛书的问世。相信通过这套丛书的发行,莲都将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从而促进莲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旭尧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丽水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