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通济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948
颗粒名称: 丽水通济堰
分类号: TU473.5
页数: 5
页码: 二三六-二四〇
摘要: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西南五十余里的碧湖平原,创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迄今已延用一千四百九十余年。通济堰之名至迟始见于北宋。《通济堰志》中,北宋元祐处州太守关景晖所撰《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一文有:“去县而西至五十里有堰曰通济,障松阳、遂昌两溪之水引入堰渠”的记载。丽水地处浙南山区,瓯江中游,是古处州府首县。清代处州郡赋计米三千五百石,丽水占了二千五百石,大部分来自靠通济堰灌溉的碧湖平原。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设计建造。一千多年来,经过多次维修扩建,灌溉渠道陆续增多,规模更加宏大,成为碧湖平原的农业水利命脉和灌区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通济堰的环境风貌保持着天然野趣。
关键词: 丽水 通济堰

内容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西南五十余里的碧湖平原,创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迄今已延用一千四百九十余年。通济堰之名至迟始见于北宋。《通济堰志》中,北宋元祐处州太守关景晖所撰《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一文有:“去县而西至五十里有堰曰通济,障松阳、遂昌两溪之水引入堰渠”的记载。
  丽水地处浙南山区,瓯江中游,是古处州府首县。瓯江自市西南入境,汇合松荫溪、宣平溪和好溪等水,形成沿江两岸的河谷平原、碧湖平原坦荡丰沃、阡陌纵横,瓯江循东缘流过,其面积约占全市平原面积的49%以上,是古代处州十县(即今丽水地区)的三大平原之一。清代处州郡赋计米三千五百石,丽水占了二千五百石,大部分来自靠通济堰灌溉的碧湖平原。碧湖平原东西长约45里,南北宽约10里,呈狭长树叶状,地形西南较高而东北稍低。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设计建造。
  通济堰水利工程由275米长的拱形拦水大坝、进水闸门、石函、叶穴、45里长的干渠及众多的支、毛渠和湖塘等组成,灌溉碧湖平原三万多亩农田。一千多年来,经过多次维修扩建,灌溉渠道陆续增多,规模更加宏大,成为碧湖平原的农业水利命脉和灌区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通济堰拱形拦水大坝在碧湖平原西南端的新合乡堰头村外,即松荫溪与瓯江汇合处上方,大坝全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横截松荫溪,引水
  入渠。从梁天监初年到南宋嘉泰四年的七百年间,大坝采用条木构筑,每年冬春要动用民夫伐木修理,耗财费工。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郡人参知政事何澹“为图久远,不费修筑”,将木坝改为石坝。现存大坝是1954年重修的。
  通济堰大坝的建造,应用了一系列科学原理和先进技术。首先,坝址选择合理。大坝距离松荫溪与瓯江的汇合处甚近,在洪水期,大坝受到瓯江回流的自然顶托作用,减弱了坝上洪水对大坝的压力,增强了大坝的抗力。
  大坝的拱形坝体是南北朝时期水利科学技术成就的突出代表。《通济堰志》所收明代碑文中记载:梁天监四年(505年),司马詹、南二氏始为堰。“是岁溪水暴悍,功久不就。一日,有一老人指之曰:’过溪遇异物,即营其地'。果见白蛇自南山绝溪北,营之乃就”。这也就是当地流传已久的白蛇示迹的故事。虽然这段记载过于神化,但生动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细心观察蛇穿游过溪的蜿曲路线,从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拱形大坝。再如穆郎献身的故事,赞颂一位穆姓青年为确定大坝基坑,毅然跳入汹涌水流的英雄事迹。
  通济堰首创拱坝形式,一千四百多年前能在宽过半里的松荫溪上成功地建造拱坝,这在我国水利史和力学原理应用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据悉,国外最早的拱坝是西班牙人建于十六世纪的爱尔其坝和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坝,通济堰拱坝比上述两坝早了一千多年。距大坝进水闸门300多米处,有一条山坑(名泉坑)横贯渠道。宋以前,每遇大雨,泉坑水发,挟带大量泥沙、卵石冲泻下来,淤塞渠道。宋政和初年,丽水县令王褆采用乡人叶秉心建议,在渠道上架设石函引水桥(俗称三洞桥),将泉坑水引出,注入大溪,渠水则从桥下流过,渠水和坑水各不相扰,从而使渠道避免了泉坑水带来的砂石淤塞。通济堰石函引水桥是水利工程史上历史较为悠久的立交建筑物。
  通济堰干渠自大坝起,纵贯碧湖平原,流经新合、碧湖镇、平原、石牛三乡一镇,至石牛乡白桥村附近注入瓯江,全长45里。干渠据地形高低,建有大水闸两处,分为上、中、下三源(又称东、西、中三支)o干渠上段开有叶穴,直通瓯江,以泄洪浸。从干渠分凿出支、毛渠321条,分为48派,在支渠上建有水闸72座进行分流调节。各支渠利用尾闸拦蓄余水,并开挖许多湖塘与支渠相通,加以储蓄,以备旱时不足,形成了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利网。
  通济堰的科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工程建造上,也表现在它有完整的管理制度。这以南宋范成大堰规为代表。范成大担任处州知州时,曾修浚通济堰,制订堰规二十条,并刻石立碑。范规影响深远,堪称珍贵的古代水利管理章程,其年代之久远,内容之具体详备,沿用时间之长,在历史上尚不多见。
  在堰头村通济堰大坝北侧的詹南司马祠内立有碑刻16方,刻载通济堰图、堰规、历代整修、告谕等内容,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科学价值。
  通济堰自宋代编修《通济堰志》以来,元、明、清各代续有重修。堰志全面收录历代碑记、告谕、堰规、序跋、文稿,它作为古代地方性水利工程的专门志书,在国内绝无仅有。
  前人赞评通济堰“规划至善,灌溉至广”,在整个工程中,以引灌为主,通济堰水系图影,成为名闻全省的风景名胜区。
  储、泄兼顾的整体设计方针,宽河面截流,拱形坝体,石函引水桥,竹枝状干支渠道布局以及堰规等都是古代水利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杰出成就,充分显示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量。
  通济堰的环境风貌保持着天然野趣。大坝所在的堰头村青山环抱,翠竹簇簇,村内小桥流水,古樟弥盖。主渠道旁数百年树龄的护岸香樟是丽水唯一幸存的古樟树群,表明人们对保护通济堰的重视。流传甚广的通济堰美丽传说,引发人们对先人创业的敬意,也强化了保护意识。堰头村古朴的田园风光和通济堰景色被摄入多部电通济堰已历一干四百九十多个春秋,至今仍发挥巨大水利效益,其作用和地位丝毫不因时光的流逝而稍减。通济堰在1961年和1981年两次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足见其地位和价值之高。它的科学成就和历史、文物价值已引起国内和国外水利、文物、农业、经济专家及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其地风光宜人,河山胜景和巍巍古堰相映生辉,慕名前来考察和游览的人日益增多,影响越来越大。
  (许旭尧)

知识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莲都名胜古迹》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钩沉历史,观照现实,解读莲都,我们不得不聚焦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 自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县,到198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丽水市,2000年撤市设区,在这1400多年历史中,莲都一直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居极富魅力的瓯江中游,汲取栝苍山、洞宫山、仙霞岭三山脉的灵气,风景这边独好,民风格外纯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诗词歌赋、金石书画、名胜古迹、民俗乡风、贤良传奇等构成的人文历史,延续了绵绵风情,承接了文化传统,诠释了历史内涵,并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融汇一起,彰显了一方水土的丰厚和辉煌。 无疑,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对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挖掘、搜集和整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莲都历史文化丛书》的陆续编辑出版,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绿色莲都、人文莲都、和谐莲都建设不可缺或的重要组成部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是人们了解莲都、认识莲都、热爱莲都的一个亮丽窗口。它不但是提供给人们的一份精神食粮,同时也是展现莲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文化财富。 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立现代莲都的文化发展方向。现代文化是多元的,莲都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开拓和繁荣。文化工作者们担负着莲都文化继往开来的重任,他们的不懈努力,促使了丛书的问世。相信通过这套丛书的发行,莲都将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从而促进莲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旭尧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丽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