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头古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942
颗粒名称: 堰头古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7
页码: 二一五-二二一
摘要: 在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松阴溪与瓯江中游汇合处,有一个古樟弥漫、风景优美的古村落,叫堰头村。它因位于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堰的源头(堰首)而得名,也因通济堰而闻名于世。
关键词: 古村 堰头古村

内容

在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松阴溪与瓯江中游汇合处,有一个古樟弥漫、风景优美的古村落,叫堰头村。它因位于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堰的源头(堰首)而得名,也因通济堰而闻名于世。
  堰头村距丽水市区约二十五公里,是丽水古老的“通济古道”的必经之处。虽然,因通济堰直接惠及丽水西乡大部分平原,历史上都由处州或丽水官府修缮与管理。但作为通济堰坝址所在地的堰头村,在历史上曾经隶属于松阳县与遂昌县。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松阳县旧设六乡二十九里二十六都,堰头村属惠洽乡忠原里二十六都。民国期间,堰头村曾为松阳县靖居区堰头乡(民国十九年(1930)实行乡镇制,里编为镇,村编为乡),1944年,行政区划调整,堰头乡撤销,堰头村属靖居区裕后乡。1958年11月松阳县并入遂昌县(注:1982年1月才恢复松阳县建制)后,堰头村隶属遂昌县靖居区联溪乡。1963年5月,堰头与堰后等四个行政村从遂昌县联溪公社分出,纳入丽水新合公社,现属莲都区碧湖镇。
  堰头村除村名与通济堰有着密切联系外,整个村落的格局也与通济堰密不可分。从堰首引水入渠至“石函”约三百米,两岸千年古樟弥漫,古道自东向西沿渠的北岸而过,古道既是村街,村落的建筑沿古道而建,有路亭、有社庙、有民居、也有店铺,在至今保存的二十多处古民居和古建筑中,沿渠就有十多处。古堰渠、古道、古民居形成了堰头村特有的古村落格局和风貌。2006年,堰头村被公布为丽水市文化名村。
  通济堰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通济堰”之名,始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整个工程由拦河大坝、进水闸门、渠道、石函、叶穴等部分组成。干渠纵横碧湖平原,全长22.50公里。作为通济堰水利工程最主要的部分,拦水拱坝就位于瓯江与松阴溪汇合口约1200米的堰头村。大坝最初为木筱结构,南宋开禧元年(1205),郡人参知政事何澹“为图久远,不费修筑”,将木坝改为石坝。大坝为拱形,长275米,基宽25米,高2.5米。其拱坝设计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拱坝。通济堰分48脉,有支渠321条,建有72座水闸,用以分水调节,并开挖湖塘与支渠相通,蓄积余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兼顾储泄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系统。
  詹南司马庙,俗称“龙庙”,位于堰头村西首的大坝北岸。“龙庙”也称“龙王祠”,据《松阳县志》载:“龙王祠,中附司马祠,在县东七十里堰头”。始建何年无考,最早提及龙庙的是北宋关景晖《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元祐壬申(1092),堰坏,命尉姚希治之。明年,帅郡官往视其成功。堰旁有庙,曰詹、南二司马,不知其谁欤?”在该《记》中,还提到“尉(指县尉姚希)曰'尝询诸故老,谓梁有司马詹氏,始谋为堰,而请于朝,又遣司马南氏共治其事。’”这是最早记载曾听老人流传的詹南司马始为堰的经过。詹南司马庙是为纪念詹南二司马创建通济堰而建的,它 “一则栖神崇祀以存保功保德之典;二则官司往来巡视以为驻扎之所;三则令门子看守以时扫洒启闭。仍令闸夫每月轮值二名,常川歇住以便守闸,防透船泄水之害。”(《丽水志稿》)它也是保存历代碑刻的场所。祠内,原保存有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碑刻二十二通,现存十八通。记录了通济堰历代修建情况,以及堰规、堰图等。其中有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范成大“重修通济堰规碑”。另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刊南宋县丞赵学老刻通济堰水系图碑,以及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关景晖“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碑”,是现存最早的通济堰史料,它们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建设史和管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厢房、台基、石大门等建筑为清、民国时期修建的。庙正殿面阔为三间,通面阔10.65米,通进深8.0米,硬山顶。两侧有宽3.5米厢房。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西厢房倒塌。
  石函,俗名“三洞桥”,位于堰头村东首,距大坝进水闸门约300米。因有一条山坑(名畲坑、泉坑)横贯渠道,宋以前,每逢大雨,泉坑水发,挟带大量泥沙、卵石冲泻而下,淤塞渠道。北宋政和初年(1111-1115年)丽水知县王褆采纳乡人叶秉心建议建造,系一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这一水利古建筑设计独特,使泉坑水与通济堰渠水两条水流呈立体交叉流动而互不相扰,泉坑水从桥面流入瓯江,通济堰渠水则从石函洞流过,避免砂石淤塞通济堰渠道。石函在北宋始建时为木质,南宋乾道四年(1168)改为石质,石块之间,浇铸铁水。1954年重修。现石函总长18.26米,净跨10.24米,桥墩高4.75米。
  在“三洞桥”旁北侧有一座泉坑石桥(通济桥),跨泉坑水,是“通济古道”的必经之处。全长11米,宽1.3米。为抬梁式石桥,桥墩和桥面均采用条石砌筑,桥墩北侧迎水面砌筑分水尖。该桥始建年不详,桥墩南侧刻有“道光十五年(1835)五月重修”字样。该桥西侧桥头有文昌阁。
  文昌阁,俗名八角亭,位于堰头村东首石函旁。起初也是供路人歇息的场所,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其形制同碧湖上街的通济古道路亭非常相似。在我国古代,民间有在交通要道和村口路旁筑亭的习俗,以作为旅途歇息和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有的还根据当地的风俗,请人撰写匾额和楹联,悬挂在亭上。据当地族谱记载,在明清时期,堰头村共有数十族人取得功名,为昌文风,在路亭的基础上重修成文昌阁。该建筑为二层歇山顶重檐结构。东西朝向。三开间,明间为通道,次间设有长板凳可供小憩。三面外砌抹灰夯土墙,东面开拱券门,西面敞开式。面积77.18平方米。长8.8米,宽8.75米。正脊4.34米,重脊7.68米,戗脊9.76米,下檐脊12.88米,西侧牛腿雕刻有精美的动物,南北墙墀头有水墨画。阁内曾悬有“文昌阁”匾,并在二层塑有文昌星帝像,故名。至今仍保存有清代重修文昌阁石碑一方。紫砾岩质,方首抹角。通高1.40米,宽0.75米,碑额首阴刻“重修文昌阁碑”,篆书。碑文阴刻,共20行,行41字。记述重修过程和捐助人名等。宣统元年(1909)立。1994年全面修缮。
  历史上,堰头村是松阳县至丽水的东大门。清时,松阳官府曾在堰头村设有营房墩台等军事设施,还曾设塘守兵五名。据(《松阳县志》)记载:咸丰十年五月十一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将黄呈忠、范汝增率部荡灭松阳地方武装团练,午后县城沦陷。太平天国军又分兵顺松阴溪水陆并进向处州府进发,在堰头村,与处州知府李希郊带领的清兵接战,结果,处州知府李希郊、清军把总金荣国被生俘,并在堰头村就地处决。另据丽水文史资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省部分党政军机关单位、学校先后迁至碧湖一带,杭州、嘉兴、湖州等7所中学迁到碧湖,成立了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同时,也有一部分工厂从外地内迁到丽水,其中,浙江化学工厂于1939年从杭州迁到堰头村,用遂昌县治岭头黄铁矿提炼硫酸。厂长叫薛子民,职工达500多人。
  在堰头村,至今还保存有二十多处古民居和古建筑,主要有堰头村55号“南山映秀”、51号“景星庆瑞”、49号“三星拱照”、40号“玉叶流芳”、38号 “光荣南极”、36号“懋德勤学”、26号“佳气环居”、56号“社公庙”,以及“节孝流芳”牌坊,还有临街的10号、12号、14号等店铺民居,较为完整地保留古村落的风貌。
  “南山映秀”民居位于堰头村55号,清代中期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通面宽20.0米,通进深20.0米,硬山顶。为砖木结构。是村中唯一幢四周墙体均用砖砌的建筑。共有二进,第二进为五间二层,梁架结构为穿斗式,牛腿雕有狮子、人物、花草等图案,门厅月梁上也有狮子、凤凰、花草雕刻。大门临街,为石质门框架,水磨砖清砌,用青砖隐出四柱三间门楼式,造型为砖仿木结构,这种做法是从木构的衡门发展而来,用砖做出立柱、梁枋、斗拱和椽子,梁枋之间布满了雕饰。中间额枋雕刻出“南山映秀”四个阳字,以及精细生动的花草、动物雕刻。柱顶各置砖攒斗拱,上承房檐等。砖雕工艺十分精美。
  “玉叶流芳”民居位于堰头村40号,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880平方米。木结构建筑,共二进,第一进为七开间二层,中堂前上方有一长
  1.85米,宽0.72米的匾额,横书“一经传德”四字,右侧竖写“中宪大夫知浙江处州府事□□□□郑□为”,左侧书“乾隆九年(1744)二月上浣殼旦生员叶峡立”。中堂后壁上方另有一长1-75米,宽0.67米的匾额,横书“贻远堂”三字。中堂楼阁栅均有雕刻,两侧用斗拱雀替。大门为水磨砖清砌,石质门框,门额上雕有“玉叶流芳”四个阳字,精细简洁。
  “节孝流芳”牌坊位于堰头村三洞桥西50米。为清嘉庆三年(1798)九月建成。据《松阳县志》载:“梁氏,监生叶成发妻,年二十六夫故,守节五十七年,享寿八十三岁。知府修仁详文有云:'念姑老而疾,相依憐子幼而多,含哀守制,实为孝义兼全,洵属阨穷可悯'等语,旋奉部题,给银建坊,旌表如例。” 另载“叶成发,国学生,天性纯雅,乐善好施,屡修桥路,行人德之。乾隆庚午(1750)(注:如按该年号推算,则其妻守节五十七年有误)捐社憐,邑候吴给匾旌焉”。修仁是嘉庆三年(1798)处州的知府,该牌坊为处州府给银由其本家自行建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的《南阳叶氏宗谱》有载:“案准浙江巡抚王疏称浙省嘉庆元年(1796)分节孝叶梁氏等矢志苦节,贞烈性成,取具事实册结,查与恩诏定例相符,乾部覆查无异,应如所请,准其旌表。给银三十两,听本家自行建坊。其节孝祠内设位题坊之处俱照。恩诏定例遵行俟”等。牌坊为砖石仿木结构,为四柱三间五楼。通高6.50米,通面宽5.40米,悬山顶,明间宽2.50米,净高3.40米,次间1.30米,明次间均置有月梁。门额上阴刻“大清嘉庆三年(1798)无射月吉旦为国学生叶成发妻梁氏建”题记。上额置“旌表”二字匾,边饰龙纹。下额砖刻“节孝流芳”四字,用缠枝花卉纹修饰四周。四柱均有抱石鼓支撑。该牌坊原为节孝祠,祠内曾建有楼屋,设有“南阳旧绪”、“追远堂”“连枝茂阴”等,后废。今人对门厅进行了重修。“节孝流芳”牌坊结构简洁明晰, 至今保存完好。
  在“节孝流芳”牌坊的右侧,是堰头村56号,曾是社公庙,现为民居。民国三年(1914)二月,以该社庙为校址,开办了松阳县第三学区(区立)的堰头初级小学校(旧名靖居区立第八小学校),其办校款项来源是叶祠慈云庵共拨租二十八担,常捐三十八个大洋。(《松阳县志》)这是堰头村最早的公办学校,现为丽水市莲都区碧湖堰头村小学。
  在堰头村沿渠两岸,现存十余株护岸古樟特别引人注目,它们树龄均在700-1000年左右,个别胸径达2米,古樟群苍劲挺拔,遮天盖地,有的古樟根部已将渠道的早期大卵石驳坎包裹,与驳坎成为一体。有的古樟树冠达50多米,遮荫连绵数百米,衬托出通济堰古老静谧自然美之风韵。沿渠的取水踏跺和埠头为村民漱洗饮用提供了方便,使古堰、村落以及自然环境有机的融合,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江永强)

知识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莲都名胜古迹》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钩沉历史,观照现实,解读莲都,我们不得不聚焦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 自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县,到198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丽水市,2000年撤市设区,在这1400多年历史中,莲都一直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居极富魅力的瓯江中游,汲取栝苍山、洞宫山、仙霞岭三山脉的灵气,风景这边独好,民风格外纯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诗词歌赋、金石书画、名胜古迹、民俗乡风、贤良传奇等构成的人文历史,延续了绵绵风情,承接了文化传统,诠释了历史内涵,并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融汇一起,彰显了一方水土的丰厚和辉煌。 无疑,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对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挖掘、搜集和整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莲都历史文化丛书》的陆续编辑出版,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绿色莲都、人文莲都、和谐莲都建设不可缺或的重要组成部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是人们了解莲都、认识莲都、热爱莲都的一个亮丽窗口。它不但是提供给人们的一份精神食粮,同时也是展现莲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文化财富。 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立现代莲都的文化发展方向。现代文化是多元的,莲都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开拓和繁荣。文化工作者们担负着莲都文化继往开来的重任,他们的不懈努力,促使了丛书的问世。相信通过这套丛书的发行,莲都将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从而促进莲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永强
责任者
司马南
相关人物
赵学
相关人物
关景晖
相关人物
薛子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