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祠堂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921
颗粒名称: 刘祠堂背
分类号: K928.74
页数: 4
页码: 一二五-一二八
摘要: 从大众街的三坊口沿着狭窄而光滑的青石板路,向西步行约140余米,直到中山街的梅山脚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刘祠堂背。它早年叫帝师背,是处州府城至今仍保留下来的唯一的一段主街,十分典型的老街。
关键词: 学宫 图画

内容

从大众街的三坊口沿着狭窄而光滑的青石板路,向西步行约140余米,直到中山街的梅山脚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刘祠堂背。它早年叫帝师背,是处州府城至今仍保留下来的唯一的一段主街,十分典型的老街。
  早在唐、宋时期,因这里有三皇庙,就取名为三皇岭。关于三皇庙,清同治十年(1874)版《丽水县志》卷之五有载:
  三皇庙在圭山西麓。[案]元《黄文献集•三皇庙记》:唐天宝(742-755)间,三皇始有庙,天下都邑咸得通祀云云。丽邑之庙,不知所自始。今俗呼为药王庙。
  中唐以后,州治由栝州城(今称古城)迁至小栝山上,三皇岭尚属城郊, 自然不免荒凉:
  城临古戍寒芜阔,
  路转荒村野径危(高仄)。
  (杨亿《西亭即事》)诗歌写的虽是北宋小栝山上州治西边亭上即目所见,而三皇岭一带则更是“寒芜阔”与“野径危”。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宋末元初并未有大的改观。
  到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虽因旧城之半(万象山下的东面)而兴筑并扩建新城,三皇岭始划入城内,行人渐多,道路才渐渐拓宽。但这一带房屋不多,仍显萧条。三皇庙也因风吹雨侵,年久失修,倒塌成为三皇岭的旧貌换新颜,该是明中叶以后的事。明嘉靖七年(1528),即刘基恢复名誉、加赠“太师”后十四年,处州知府潘润等有感于刘基功勋卓著而后代庇荫不显,特奏请朝廷在刘基读书和两度任职的处州府城内,利用富山三皇庙废址,建造颇具规模的开国元勋祠,在花园弄口、刘祠堂背及背西竖起高大巍峨的“帝师”坊,让后人祭祀刘基,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三皇岭原先与刘基在栝州城读书四年、任职三年并无多大干系,只是刘基死后随着纪念他的开国元勋祠、帝师坊等的建立才改名为刘祠堂背、帝师背。街道的东西两侧,还立有两块一人多高的三角界碑,上刻有钦命:“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自此,权臣政要、武官战将和骚人墨客纷纷前来踏访瞻仰;地方吏民和刘基后裔定时前来祭祀;游人也深怀敬意,接踵而至。在朱明王朝,这一带确实热闹起来,街道也繁华起来。
  到了近代,刘祠堂背却经历一场浩劫。清咸丰十一年(1861),粤地游民一度占领处州城,开国元勋祠被焚毁,夷为废墟。到了同治六年(1867),刘基裔孙刘廷樑在祠的旧址,重建祠宇五间,中堂供着三尺高的刘基木像让人祭祀。祠前的东西两厢各造有平房五间,是专供青田赴郡的秀才考生临考时居住的。再往南,在路的两侧各造有六根石柱支撑起来的碑亭。碑亭前不远有小路向南延伸,叫掩宦弄,此外还有掩宦背、掩宦塘(今区教肓局),其取名都与刘基有关。经过几年冷落,刘祠堂背又恢复昔日的风貌。
  处州地处浙南,直到六世纪末才设郡。其后的发展也一直是缓慢的,即便唐代和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繁荣时期,我区仍被称为“南荒”。到了明代成化八年(1472),我区总人口才28.38万,丽水县人口才4.58万。如遇上天灾人祸,经济还会衰退,人口也会锐减。清康熙二十年(1681),我区总人口减至11.8万,少了16.6万;丽水县人口则不足2万,府城人口自然不多,也是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
  城里荒山城外溪,可怜今剩几残黎。
  十三年遇兵戈后,八丈波同石柱齐。
  官舍夜深犹过虎,人家日午不闻鸡。
  招徕半是闽中客,代种三春雨一犁。
  (刘廷玑《处郡杂言八首》)
  刘祠堂背就整体来说,自然也是变化不大。说它繁荣热闹或萧条冷落,都只是与前后相比较而言。
  直到民国十六年(1127),作为中正街一段的刘祠堂背,还是石级砌成的石板路。民谣有云:“处州府城路不平,白天走路跌死人。”就特别指明刘祠堂背这段街行走的艰难。后来城内主要街道都重修石板路,刘祠堂背才改成斜铺的青石板路(中间用1米长、30分宽的石板连接横铺,两旁用较小的石板连接直铺在阴沟上,街道两旁的店门口砌上鹅卵石)。抗战初,日寇飞机的一场狂轰滥炸,开国元勋祠、祠前的厢房、碑亭全被焚毁。经历第二次浩劫,富山到处是断垣残壁,又回复到往日的荒芜景象。
  刘祠堂背的真正繁荣热闹,应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后期。解放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工业、农业、手工业、渔业和航运的发展,小水门和大水门码头把处属上七县集散的货物,通过刘祠堂背流向广大的农村和周边的城市。当时刘祠堂背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曾有“三多”:篾器店多,打铁店多,算命馆多。此外,南货店、杂货店、陶器店、蔑器店、油伞店、文具店、打铁铺也有不少。店里商品或挂着、或陈列,琳琅满目,一派繁荣景象。街上铁锤声、吆喝声、招徕声……此伏彼起,好不热闹。
  解放初,中正街改名为大众街,为条卵石路面。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初,丽水城因要造瓯江水电站而计划搬迁,城市的建设完全处于停顿状态,刘祠堂背也显得奄奄一息而了无生气。1959年瓯江正式开始造水电站,花园弄口高大而肃穆的帝师坊、钦命的石界碑等古迹被拆除。后来,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苏联专家撤走了,瓯江水电站停建了,但帝师坊拆下的柱子,早被搬到富岭下章供销社门口造桥作横梁,帝师坊要恢复也已不可能了。这是刘祠堂背在“建设”的名义下,遭受了第三次“破坏”。
  1963年大众街向南拓展,自三坊口南端改道,避过刘祠堂背陡坡地段,用红砖建起新街口直通仓前。从此,刘祠堂背一蹶不振,变成一条冷弄,除了住户几乎没人再走这段老街。1967年,刘祠堂背因其名存实亡还被降级为冷弄,改名为大众街三弄。直到1981年,刘祠堂背才恢复了旧街名。如今,刘祠堂背作为全城最繁华商业街一段的老街,已名存实亡,原有的店铺或已关闭,或改作民居,或成为小作坊。但古老的青石板路依然如故,完好少损,可已变得油光发亮而高低不平。富山已搬来刘基的后代子孙和居民,建起了栉次鳞比的新楼房。
  如今,你想要去寻觅和踏访遗迹,只有山顶处还可找到开国元勋祠一堵断墙(已筑入民房屋墙中),山半腰西边留有碑亭的四根石柱(也被筑入民房屋墙之中),东边碑亭石盖已被一户人家作洗衣板的下垫……它们可以勾起你对历经七、八百年的三皇岭的追忆,对“帝师”刘基的缅怀,对昔日刘祠堂背一度辉煌的美好回忆,还可以作为对粤地游民和日寇侵华罪行的历史见证。
  (赵治中)

知识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莲都名胜古迹》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钩沉历史,观照现实,解读莲都,我们不得不聚焦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 自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县,到198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丽水市,2000年撤市设区,在这1400多年历史中,莲都一直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居极富魅力的瓯江中游,汲取栝苍山、洞宫山、仙霞岭三山脉的灵气,风景这边独好,民风格外纯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诗词歌赋、金石书画、名胜古迹、民俗乡风、贤良传奇等构成的人文历史,延续了绵绵风情,承接了文化传统,诠释了历史内涵,并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融汇一起,彰显了一方水土的丰厚和辉煌。 无疑,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对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挖掘、搜集和整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莲都历史文化丛书》的陆续编辑出版,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绿色莲都、人文莲都、和谐莲都建设不可缺或的重要组成部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是人们了解莲都、认识莲都、热爱莲都的一个亮丽窗口。它不但是提供给人们的一份精神食粮,同时也是展现莲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文化财富。 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立现代莲都的文化发展方向。现代文化是多元的,莲都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开拓和繁荣。文化工作者们担负着莲都文化继往开来的重任,他们的不懈努力,促使了丛书的问世。相信通过这套丛书的发行,莲都将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从而促进莲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治中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