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古城墙及南明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919
颗粒名称: 处州古城墙及南明门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8
页码: 一一一-一一八
摘要: 古城墙是古代城市疆域的重要标志,据史料记载,处州古城墙的雏形起于唐代。唐中和元年(881),遂昌人卢约和他侄子卢佶起兵攻陷青田等县和处州城,占据处州自立政权,历时二十七年。南明门在明景泰年间重新建造城门时,叫春风门,又叫南明门,俗称大水门,是处州古城六门中唯一幸存的古城门,位于古处州城正南。城门外有水运码头,是温州丽水龙泉航运的重要商埠。
关键词: 古城墙 南明门

内容

古城墙是古代城市疆域的重要标志,据史料记载,处州古城墙的雏形起于唐代。唐中和元年(881),遂昌人卢约和他侄子卢佶起兵攻陷青田等县和处州城,占据处州自立政权,历时二十七年。旧《府志》谓“旧城云伪僭时卢约所筑”。当时的古城达到了一定规模,明成化《府志》谓之“周回十八里”。卢约被诛灭亡时,唐朝也己灭亡。“时太守惮于迁涉遂仍其旧”。北宋宣和 (1119-1125)太守黄烈“因唐旧址”又进行了修筑。由于“岁月浸久,颓圮湮没,旧址略存半以为民居”。因当初围城时区域较大,而人口相对较少,因为人们生活、生产经济贸易往来的需要,由分散居住逐渐聚集而居。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处州路总管翰勒好古、万户石抹良辅委丽水县尹韩国宝,利用唐宋旧城“略存半以为民居”的范围,即只有初始“周回十八里”约一半的规模重新建城。明成化《府志》记载了其具体筑城方法,即“从东北掘地为池,因土为城;南以溪为池,壅堤为城;西就山为城,即溪为池。城垣周九里三十步,高阔不等,城身长一千五百八十六丈七尺,分军守焉,郡籍以为固。” 另据《元史》记载,元至正十一年(1351),“江浙行省檄石抹宜孙守温州,其年闽寇犯处州,复檄石抹宜孙以兵平之。石抹宜孙以功升浙东宣慰副使,分府于台州。顷之,处之属县山寇并起,宜孙复奉省檄往讨之。至则筑处州城,为御敌计。”明成化《府
  志》又载:明洪武初,因旧址“加修筑城楼六座,每座三间,雉堞三千零六个,窝铺(守舍)六十九座,官厅六座,月城四座,望楼二座,敌楼四座。”至明景泰时(1450-1456),由于岁久崩塌,只留下了一部分故址,城墙基本失去御敌作用。这时山寇攻城,监察御史李俊、指挥使余春重新建造城门六座,并有了相应的名称。一曰望京门在府治北,又名丽阳门;一曰迎春门在府治东, 又名岩泉门(俗呼火烧门);一曰行春门在府治东南(俗称下河门);一曰春风门在府治南,又名南明门(俗呼大水门);一曰济川门在府治西南,又名括苍门(俗呼小水门);一曰通惠门在府治西(俗呼左渠门)。
  历史上,在处州古城还形成过城中城,明成化十八年(1482)的《府志》中有载:“旧有子城,城上有楼,祠少微星君,故因名贤星郡,今子城与楼俱废。” 另据其古迹篇中“贤星楼旧州治东,上有处士星君祠,今废。”以及俞良能于南宋绍兴庚戌年(注:约1130-1131年,因绍兴年号里没有庚戌年,估计为绍兴元年与其上一年建炎庚戌年的交际之际)写的《旧州治记》中“由清香桥入贤星门上九盘岭委蛇曲折……”等分析,所指这个子城,应该就是现万象山原唐宋旧州治所,当时上面有谯门,谯门左右有状如龙蛇的两棵大松对峙,有仪门,有戟门,有设厅,有太守治事之所,等等。
  城门和古城墙在历史上除前面提到的几次重建之外,明清时还有过多次整修或重建,而由于栝苍门、南明门、行春门濒临瓯江,历史上损坏次数最多,维修重建也最多。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知府张大韶重修加筑,砖毁处改用块石筑之。明崇祯七年(1634)冬,行春门城楼倾倒,知府朱葵重新鼎建,匾其楼为“开泰楼”。明崇祯八年(1635年)五月大水,“四围城垣冲塌殆尽,括苍、南明、行春三门濒溪所损尤甚,水从应星楼前冲城而过,淹没官民庐舍。知府朱葵、推官王明汲重修,城楼修建一新”(明崇祯《府志》)。清顺治十五年(1658)增筑。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闰四月大水,水高于城丈余,冲毁括苍、南明、行春门段城墙。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知府刘廷巩修筑。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四月大风,各城楼皆损。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大水,城垛、窝铺、炮台皆废,内外城壁坍塌。清雍正七年(1729年)总督李卫题请修筑,朝廷动用处州十县之力, 温处道王敛福饬属官丽水县知县王钧主持督修,用统一规格城砖,重修处州府城,历史一年两个月。于雍正七年三月开工,雍正八年五月竣工。修筑后,丽水城古城墙“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七尺,垛高七尺,周围马路一千八百五十丈有奇,炮台四个,窝铺八个,建六门,门各为楼,楼每五楹,四面步廊,覆以筒瓦。”(清雍正《府志》)乾隆三十年(1765年)奉旨修筑直省府州县城垣,乾隆三十一年知县蓝衣经捐奉重修。嘉庆五年(1800年)大水冲毁城墙南侧。嘉庆十三年(1808年)知县邹世杰请帑重修。道光十四(1834年)邑人谭学铭独捐修城垣。咸丰八年(1858)三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命部将石镇吉率太平军攻克处州,十一年五月十六日,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将、黄呈忠、范汝增、练业坤会合,再次攻占处州。九月十七日,李部太平军再次攻占处州城。同治元年(1862)官军攻克,处州城经过几次战事,城垣也大坏。同治六年(1867年)知府清安集民资及拨罚没款,修复城墙及城濠。(清光绪《府志》)
  至民国年间,虽历经近几百年的沧桑,处州府古城墙及古城门的旧貌却依然如故。民国二十四年(1935)测绘的浙江丽水县城厢附近地形图清晰地展示了处州府古城墙及古城门的存在。在抗日战争期间,仍未失去防御功能。但处州府古城墙在历经战争的破坏后,以及随着公路开筑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府城及城门大部分先后被拆
  毁。望京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拓宽中山街时被拆,仅残存一段砖砌城墙。原括苍门及月城也在修建和扩建小水门瓯江大桥中,全部被拆除,仅保留了原括苍门至万象山坡一段约120米的石砌城墙。2002年,因城防工程防洪堤建设需要,括苍门与南明门之间的古城墙再次被拆,目前仅保存南明门及其东西两侧各约200米城墙体,2004年文物部门对南明门古城墙进行了考古发掘,2005年,由省考古所对南明门及东西两侧的城墙体进行维修。行春门向西一段,留有约400多米城墙基。
  1988年7月,丽水市人民政府将南明门,洞天楼公布为第二批市级(县级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南明门、洞天楼、古城墙公布为第二批市级(地级市)文物保护单位,“处州府城墙”(包括南明门、洞天楼、古城墙、望京门遗址)于2005年6月公布为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明门在明景泰年间重新建造城门时,叫春风门,又叫南明门,俗称大水门,是处州古城六门中唯一幸存的古城门,位于古处州城正南。城门外有水运码头,是温州丽水龙泉航运的重要商埠。
  南明门城台高约5米,宽25米。城门南北向,为拱形门,拱形部分为城砖砌成,其余为块石叠砌。城门高3.80米,宽4.30米,进深15.30米。因城墙和城门在古代除有防御功能外,还具备防洪的功能,所以,南明门的城门在建造时采取外小内大的构造处理,便于城门的启闭,利于攻防。清雍正八年(1730)重修时,将南明月城整修成二门,“以分应水火,右门常闭,居民可免火患,楼装元武像以镇南方”,整个南明门经重修后,“闳敞壮丽,焕然改观”。原城楼是二层四檐挑出的木构建筑,抗日战争期间被烧毁,1970年修建为单层城门楼。瓮城门(月城)也于抗战时拆除。2004年,在古城墙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北侧内墙有马道,并有踏跺供守城官军登上城墙巡视敌情,墙顶正面筑有城垛和垛口,东西敌楼为守城官军守望之用,楼壁正面和左右两侧设有望孔和射孔,防御时,官军可在敌楼内对入侵之敌进行交叉射击。
  2005年,丽水市人民政府出资,由浙江省考古所对南明门按原明清时城楼的建筑风格进行了维修,新修城楼为二层四檐挑出,高约9米,宽约15米,五楹四面置步廊。城墙高约5.5米,面宽4.4米,南置城垛,高1.68米,厚约0.4米,修建后,东侧城墙约95米,西侧约86米,东西各有一个敌楼,修复了月城,高4.2米,城垛高1.68米。
  在南明门与行春门之间原来有一座应星楼,南宋开禧三年(1207)(处州应星楼记》曰“州治东南三百余步有应星桥,会城郭之水尾闾□下,归于大溪。桥之西隅,居民屋坏,每逢溪流暴涨,必为冲浸。北宋嘉祐间
  (1056-1063),郡守崔公愈始作石堤以捍水患,就桥立屋”这个桥屋就是应星楼。南宋开禧三年(1207)郡守王庭芝“撤旧图新,敞以高楼,载揭匾榜,因以名之”。重建后的应星楼甚有气派,规模也大, “栋宇翚飞,四顾轩豁,山光水色,儒宫道观,通衢列肆,鳞差栉比,总寓目前。” 《处州应星楼记》碑文收于《栝苍金石记》中,由南宋朝散大夫、河南提举丽水人叶宗鲁撰写,御史中丞、观文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龙泉人何澹所书。
  从北宋嘉祐间(1056-1063)郡守崔愈“始作石堤以捍水患”的作用和功能
  处州应星楼记碑文看,这时已经建有水闸门,当溪水(洪水)暴涨高于城内之水时,关下闸门可防溪水倒灌;溪水低于(正常水位)城内之水时开启闸门,又可排城内之涝。而且,在郡守崔愈始作石堤之前,这个应星桥,就是“会城郭之水尾闾□下,归于大溪。”所以,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处州守赵善坚于城西北导引丽阳后溪水入城在通惠门折分的二支中,其中流经应星桥的一支至少在约150年前就己经存在了。
  洞天楼是万象山东南麓上山门洞,始建年代不详。据《明一统志》记载: 洞天楼“在府城南,因括苍洞天而名。”应为明代或之前就已经建成。洞天楼由石砌门洞及门楼两部分构成。石门洞以平整块石和条石砌筑。门洞南侧高约5米,北侧高3.80米,宽4.20米,深9.30米。洞门额上刻有楷书“洞天古迹”四字。门楼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为第九区专员余森文重修其楼屋。望京门遗址望京门,俗称丽阳门,位于古城正北,在中山街与城门弄相交处。始建年代同南明门,为丽水六处古城门中规模最大者。1977年城市改造拆毁,仅保留有原城门外向北的一段砖式城墙。南北向,长65米,高5米,城墙面宽约8米。其北侧有东西向块石砌筑的城墙约100米,残高3-1米不等,2005年,重修及丽阳门公园规划修建时,该段城墙未能保留下来。
  处州府城墙是浙西南处州历史上重要防御和防洪双重功能的古城墙,是研究古代丽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是古代劳动人民抵御外敌,抗御洪涝灾害的历史见证。它为处州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古处州城市人口的集聚和发展。南明门及古城墙修复后,成为了丽水市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对创立文明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必将在丽水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江永强)圖形地近附廂城縣水麗江浙

知识出处

莲都名胜古迹

《莲都名胜古迹》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钩沉历史,观照现实,解读莲都,我们不得不聚焦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 自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县,到198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丽水市,2000年撤市设区,在这1400多年历史中,莲都一直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居极富魅力的瓯江中游,汲取栝苍山、洞宫山、仙霞岭三山脉的灵气,风景这边独好,民风格外纯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诗词歌赋、金石书画、名胜古迹、民俗乡风、贤良传奇等构成的人文历史,延续了绵绵风情,承接了文化传统,诠释了历史内涵,并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融汇一起,彰显了一方水土的丰厚和辉煌。 无疑,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对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挖掘、搜集和整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莲都历史文化丛书》的陆续编辑出版,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绿色莲都、人文莲都、和谐莲都建设不可缺或的重要组成部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是人们了解莲都、认识莲都、热爱莲都的一个亮丽窗口。它不但是提供给人们的一份精神食粮,同时也是展现莲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文化财富。 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立现代莲都的文化发展方向。现代文化是多元的,莲都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开拓和繁荣。文化工作者们担负着莲都文化继往开来的重任,他们的不懈努力,促使了丛书的问世。相信通过这套丛书的发行,莲都将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从而促进莲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永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处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