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歷史人物》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886
颗粒名称: 明朝
分类号: K820
页数: 15
页码: 二一五-二二九
摘要: 《莲都历史人物》中对莲都区明朝时期人物的详细记载。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明朝

内容

富山建祠祀刘基
  刘基画像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丽水旧城区原来的街道宽了,平了,美了。但是,历史的遗存也几乎因此消失了。幸而在众多的古街道中还保留下一段140多米长的刘祠堂背,可以让我们及后人能缓缓行走在石板和鹅卵石铺砌的街道上,实地了解府城古代街道的风貌,体验古人那种悠然自得的感受。而且,这段街联系着历史名人刘基,深厚的文化积淀,珍贵的历史价值,会使我们更加珍惜它,更好利用它。
  汪云豪先生在《莲城话古今•刘祠堂背与掩宦弄的来历》中说:刘祠堂背因有刘伯温的祠堂而得名,早年叫帝师背。在这短街内有四座石牌坊(有说五座),有三座叫帝师坊,第一座帝师坊在花园弄口;爬上刘祠堂背约十米有第二座帝师坊;第三座帝师坊在刘祠堂西首。掩宦弄紧靠第二座帝师坊南首,该石坊前有块钦命“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石碑。有的官员为了逃避这个规矩,都从小弄“隐”身而过出仓前街,故叫掩宦弄。在吴家墙弄口靠街边,还有一座吴氏的贞节坊。以上四个牌坊,第二、第三座帝师坊都早已倒塌。我童年时只看到过两根石柱,上刻有“刘伯温石坊遗址”等字。花园弄口与吴家墙弄口的两座石坊,一直保存到“文革”“破四旧”才被拆去。(实际是拆于1957年)今天在刘祠堂旧基前,还保存鼓手亭的一根石柱,已成为唯一的古迹。
  《丽水市地名志》说“刘祠堂背巷,东起大众街三坊口,西至中山街梅山脚。1967年曾名大众街三弄,1981年复称刘祠堂背。弄沿富山南坡,古以庙称三皇岭。至’明嘉靖中,因三皇庙废址。建元勋祠祀诚意伯刘基’。”
  现今的大众街旧时叫中直街。旧时是府城最主要、最繁荣的街道。解放前曾名中正街。1951年改名大众街。从府前沿大众街南行,经四牌楼、枣树荫到三坊口,稍偏西上坡,沿富山缓缓而上,便是刘祠堂背。
  道光版《丽水县志•山水》云“富山在释山东,即三皇岭。嘉靖中因三皇庙废址建元勋祠,祀诚意伯刘基。”府城为什么要在三皇岭建刘基祠呢?这不仅是因为刘基是处州青田九都南田人,而且他在处州读过书,做过官,和府城有很深的渊源。
  刘基的先祖刘尧仁从临安(今杭州)迁居丽水竹洲(今太平乡竹舟村),他的儿子刘集迁徙到青田九都南田武阳村。隔了两代刘爛是刘基的父亲,在遂昌县任教谕,刘基便跟随父亲来到处州郡学读书。
  吕立汉先生在《千古人豪——刘基传•刘基大事年表》里详细记述了刘基在丽水的经历:
  1324年(元泰定元年)14岁入处州郡庠。黄伯生《行状》:“年十四,入郡庠,从师受《春秋经》,人未尝见其执经读诵,而默识无遗。习举业,为文有奇气;决疑义,皆出人意表。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从师郑复初习性理之学,郑谓其父曰:“吾将以天道无报于善人,此子必高公之门矣!”(郑复初,江西玉山人,进士,时任处州府录事。据道光版《丽水县志》载:刘基同时还师从丽水县名儒何清臣习 《春秋经》。)
  1325(元泰定二年)15岁
  在处州郡庠读书。
  1326年(元泰定三年)16岁
  应乡试得中。光绪《青田县志》谓刘基是年“举于乡”……
  (其间,刘基游历少微山等名胜写了不少诗。)
  1328年(元泰定五年,致和元年)18岁
  约于是年开始在青田石门书院读书。《春秋明经》即作于在此读书期间。1356年(至正十六年)46岁
  年初仍在绍兴。二月赴杭,省檄复为江浙行省都事。《行状》:“行省复以都事起用公,……”三月,从杭州赴处州,与石抹宜孙共谋“栝寇”。《唱和集序》:“予至正十六年,以承省檄与元帅石抹公谋栝寇。”
  1357年(至正十七年)47岁因石抹宜孙升任行枢密判官、总制处州分院,刘基改任行枢密院经历……《神道碑铭》:“复以为行枢密院经历,与行院判石抹宜孙守处州。”
  1358年(至正十八年)48岁。
  升任浙江行省郎中。年底,由于执政者抑刘基军功。仅以儒学提举格授处州路府判,乃愤而归里……
  这三年中,刘基在丽水创作了许多诗文,仅与石抹宜孙唱和的诗词就有97首,并结为《唱和集》。在此期间,他还主持构筑大水门至厦河门之间,以石块砌垒并灌注铁汁的铁坝,以保护城墙和防御洪水。这可说是丽水城最早的防洪堤了。
  刘基两次在府城生活,共7年。
  1358年,刘基决心与元朝统治者决裂,回到故乡南田,经三年多潜心创作,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寓言体文学名著《郁离子》。至正二十年(1360)应朱元璋之请,与丽水人叶琛、龙泉人章溢、浦江人宋濂同赴金陵(今南京),为正在推翻元朝、统一中国的朱元璋所用。四人才学超群,被称为“浙东四先生”。刘基留在朱元璋帷幄中“预机密谋议”,参谋军机,在计歼陈友谅、平定浙东、翦灭张士诚、策划北伐、创建军卫法、定《大统历》、建立明王朝中,表现出非凡的才能,立下不朽功勋。明朝建立后,刘基为太史令、御史中丞、兼太子率更令。洪武三年(1370)授弘文馆学士。后晋升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刘基谙熟历朝典故,洞悉朱元璋猜疑心极重,是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君王,于洪武四年(1371)正月,告老回乡。洪武六年(1373)因丞相胡惟庸陷害,被夺俸禄。刘基为消除朱元璋怀疑,进京自责,并留京不回。洪武八年(1375)三月因病重“乞骸骨”还乡,四月十六日卒,享年65。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以谋反罪伏诛。株连党羽15000余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让刘基长孙刘廌袭诚意伯爵。次年,刘廌“坐事贬秩归里”,洪武末又“坐事戍甘肃,寻赦还”。永乐初,明成祖取消了刘基后裔世袭爵位的资格。弘治十三年(1500),丽水人吴仕伟时任礼科都给事中,奏请明孝宗,给刘基后代复爵,孝宗采纳,并命刘基九世孙刘瑜为处州卫指挥使。弘治十五年(1502)吴仕伟又奏请建刘基祠于处州府城。获准。处州知府臣梁宸奉旨置地于星华铺(城西南)建刘基祠,但没有动工就离任了。嘉靖七年(1528)知府潘润向礼部请建刘祠,“查照徐达、汤和等于袭荫稍加爵秩,祠宇稍加壮丽,祭祀稍加丰隆。”获准,奉旨在三皇庙废址建造开国元勋祠,并竖立帝师坊。三皇岭因此改名刘祠堂背。刘基祠建成后招引许多文人、官员和百姓前来拜谒、游览,留下诗词甚多。
  刘基《陆柬之文赋跋》清咸丰八年(1858)八月、十一年(1861)春及九月,太平军三次占领处州城,开国元勋祠毁于兵燹。同治六年(1867)刘基裔孙刘廷梁在原址重建刘基祠,中堂供奉刘基像。东西轩间各建房5间,供青田来郡应试儒生免费住宿。经历数百年沧桑,如今开国元勋庙已经荡然无存,旧址已建了民居。“2006中国•青田刘基文化研讨会”上,刘基的后裔倡议族人捐资,重建开国元勋祠,到会的刘姓子孙纷纷响应,期盼政府支持。
  刘祠堂背曾经是一段很有特色的街巷。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住在近在咫尺的梅山背孔庙里,前后共30多年,隔三差五到刘祠堂背一带散步、购物、吃夜宵。三坊口是当时最热闹的地方,菜馆、食摊、商店、笔庄,应有尽有。晚间,肉糊汤和卤豆腐干担前常常围着许多人。顺坡而上是很具地方特色的商街,最多的是打铁店、蔑器店和算命馆,还有旧货寄售店、修伞店、百货店、陶瓷店。我去得最多的是新华书店。因为刘祠堂背是府前街通向仓前、大水门码头必经之路,人来人往,相当繁荣。世事沧桑,如今这里沿街的店面都改作民居了,从大众街往南走也无需经过这里了,刘祠堂也就渐趋冷清寞落了。
  最近,市建设部门已规划将刘祠堂背建成步行街。路面、店面“修旧如旧”,恢复经营地方特色产品和手工业的店铺,重现其旧时的风采。不久,明清一条街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刘基青年时代在郡学读书,丽水有他的族兄刘演,两人同拜处州录事江西玉山名儒郑复初(即郑元善)为师,受业《春秋经》,并都“善得其传。”刘演,字浩卿,有文学,美仪容,至正初,为义乌县教谕,后任明善书院山长。他的儿子刘彬,字宗文,元朝末隐居不入仕途,住在府城东门(岩泉门),取宅名为“菜窝”,灌园自给。洪武初,应聘为晋王府典仪,后转任工部主事,以办事得力闻名。元末,宋濂游历丽水山水,正好碰到刘彬抱瓮出来汲水灌浇蔬菜,问他姓名不肯相告,而对灌园的事却讲得很详尽,并充满哲理。洪武初,在南京为官,宋濂与他相遇,知道他是刘基的侄子,就将当年在丽水初次见面时问答之语,写成《抱瓮子传》。刘基也为刘彬补写了《菜窝说并序》。
  (吴克裘)
  耿再成喋血处州城
  处州城内仓前横街(今卢镗街西段),有一座纪念明朝开国功臣耿再成的祠堂。祠堂东近仓前街口,西与耿再成故居、天妃宫为邻。元至正十九年(1359),耿再成率军攻下处州,并留镇此地。二十二年(1362),他被叛将杀害。旋奉吴国公朱元璋之命,建祠堂祀祭,后追封为泗国公,遂称祠堂为泗国公祠。祠堂坐北朝南,大门前石阶数级,后座5开间,正堂供神主,有泗国公画像和塑像。左右两间立碑碣,有宋濂、苏伯衡等人所撰碑文。处州总制孙炎、南阳郡侯叶琛塑像,附祀于祠内。嘉靖年间(1522-1566),耿再成子安远将军耿天璧配享祠堂,立樊献科撰《配享碑》等2石。清道光年间 (1821-1850),祠内有耿姓后人居住。光绪年间(1875-1908),祠堂仍举行春、秋两祭。附近八旬老人还记得,抗战前祠堂尚在。今则祠堂与碑刻皆已不存, 似毁于抗战初期。
  耿再成,泗州五河县(今属安徽省)人。少年时,他勇力超群,又颇有见识。时值元末兵荒马乱,他曾对同伴说“大丈夫要解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为何不出去奋斗?”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从郭子兴起义于濠州。第二年,元璋回乡招兵,再成前去应招,元璋见他身高体壮,又有点文化,就留他在身边做亲信。这次招得700多人,其中徐达、汤和、耿再成等24个人称“二十四将”。以后,他们转战沙场,出死入生,成为明朝开国功臣。耿再成随朱元璋屡打胜仗,曾授百户;攻下泗州后,升为镇抚。
  至正十四年(1354)七月,耿与朱元璋克滁州,驻扎此城。首领郭子兴,随后亦来滁州。十月,元丞相脱脱在高邮大胜张士诚,分兵围攻六合。朱元璋率兵往救,与耿再成据守瓦梁垒。元兵攻势凶猛,朱元璋等见实在抵挡不住,就将军民撤回滁州。元军又大举攻滁,朱元璋将主力埋伏山涧两侧,命耿再成带数百人而出,佯败以引敌下涧。此时伏兵弓箭齐发,城中将士也鼓噪而岀,大败元军。十五年(1355)闰正月,郭子兴用朱元璋计,派耿再成、汤和、张天佑克取和阳,命朱元璋总领军事镇守,耿再成和诸军协守。和阳是长江要地,元军10万人来攻,再成等以万人抵御3个月,战事才得以平息。六月耿再成乘胜攻克真州,耿随后从元璋渡江。第二年三月,朱军水陆并进,攻克集庆路(后改为应天府)。耿再成随即从徐达取镇江,镇江守将出逃,结果是兵不血刃而克。不久,耿再成调回滁州。六月,耿再成升为元帅,统兵万余据守镇江。七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吴国公,定下平定东南元军、孤立据点的策略。十七年(1357)十月,军队攻下扬州,命耿再成、张德林镇守。明年十月,再成升为江南行枢院判官,阶镇国上将军。时张士诚屡犯宜兴,徐达率兵克之,调再成到宜兴镇守,并协守扬州。是年初,朱军由皖入浙,连克建德、浦江、兰溪。十一月,朱元璋以耿再成为前锋,亲自征讨婺州,不久就胜利入城。十九年(1359)一月,朱元璋以耿再成驻兵缙云黄龙山,谋取处州。黄龙山地势险要,三面山陵环绕,只西面开阔可出入。山中有黄龙寺,建于唐代。再成筑山寨,树栅栏,以阻截来犯之敌。元处州守将石抹宜孙派元帅叶琛屯兵桃花岭、参谋林彬祖耿再成画像
  屯葛渡、镇抚陈仲真屯樊岭,以抗御耿军。十一月,耿再成与驻婺参政胡大海相约:大海出兵抵樊岭,再成出兵黄龙山,以夹击元军。桃花岭峰峦嵯峨,最为险要,耿再成由偏僻小道疾驰而至,连拔桃花、葛渡二寨,直逼处州城。石抹宜孙出战大败,弃城逃往福建建宁。耿再成又兵分西进,时元将胡深统领龙、庆、松、遂4县民团拦截。因民众请愿归附,胡深亦识时务,乃解甲归降。至此,处州7邑全部收复,捷报传至应天,朱元璋甚喜,命耿再成统兵镇守处州,胡大海回镇婺州。二十年(1360)六月,石抹宜孙收集残兵败将欲复处州,攻至庆元县,杀知县曾封,耿再成又领兵驰往,将其击败,石抹宜孙逃至竹口被击毙。清初文学家朱彝尊由缙赴丽,路过黄龙山和桃花岭,留下缅怀耿再成的诗篇:
  黄龙隘口黄龙寺,法鼓空临十里闻。
  故老尚谈元总管,功成实倚耿将军。
  (《黄龙寺》)
  隘口屯师日,功臣汗马劳。
  空山无赤帜,废垒但黄蒿。
  (《由丹枫驿晓行……》)
  时处州久经战火,人口稀少,耿再成招收避难民众回城安置。那时军队每到一处,都要征收所谓“寨粮”,民众不堪重负。耿再成说:“百姓已山穷水尽了,你们还要刮他的膏脂吗?”于是免征“寨粮”。耿部军纪十分严明,如私砍民间树木要问斩,军士连田间蔬果亦不敢妄摘。胡大海、耿再成分守金、处,本是犄角相应,固若金汤。惟二郡收纳了元朝苗军,祸则由此而起。原先元朝为对付张士诚,从湖南招来苗兵,驻扎杭州。苗兵多本性贪婪,好杀无辜,元臣私下苦恨之,遂谋害了苗军首领,部属被迫投行省左丞李文忠。后蒋英等降属金华胡大海,李佑之、贺仁德降属耿再成。二将留置耿再成麾下,一例优待。怎奈狼子野心,终不可恃。至正二十二年(1362),蒋英等阴谋作乱,约李佑之二月七日同时举兵。这天,蒋英请胡大海到八咏楼观看弩箭演练,胡大海被蒋用铁锤击毙。处州苗军先接到蒋英密信尚未敢动,后闻胡大海被杀就壮起胆来,即于二十一日动手。当日,耿再成正同客人饮酒,见苗将叛变,随即组织20来人匆促应战。耿再成提剑上马,叛将已将他围住。耿再成大骂:“该死降贼,谁亏待你了?竟敢造反!快解甲投降,否则就砍你万段。你们不信我剑锋利吗?”叛将上前用长矛环刺,耿再成扬马奋力挥剑劈贼,连断数矛。因贼众矛多,耿再成难以招架,身体多处受伤,终因力气不支坠马而死。总制孙炎则被捉,关在一房中,待以烤雁美酒诱他投降。孙不为所动,怒斥叛贼。贼兵执刀要脱他衣服,孙说:“休想!这些绮衣是主上所赐,我要穿着它而死。”话完即被杀害。知府王道同、元帅朱文刚(元璋养子)亦都不屈遇害,后人有诗叹曰:
  大功未就已身捐,百战沙场总枉然。只有英名垂竹帛,忠魂犹得慰重泉。
  当时,耿再成子耿天璧奉命从应天赶往处州调苗军听用,途中惊闻处州事变,急驰至李文忠处,纠集父亲旧部朱絢等,会同应天派来的平章邵荣、文忠派来的元帅王祐,共同前去讨伐叛贼。在桃花岭上的刘山,打败贺仁德部众,贺只得退入城中固守。四月初,各路将士围攻处州城,烧其岩泉门,破城而入。李祐之畏惧自杀,贺仁德逃往缙云,结果被农民抓获,用槛车送耿天璧营中处死。
  耿再成遇难,胡深等收其尸,简葬于城郊。后朱元璋命以衣冠改葬应天聚宝山(今南京雨花台),封高阳郡公;命耿天璧继守处州。洪武二年(1369)正月,以已故开国元勋胡大海、耿再成等7人配享太庙。六月,功臣庙(在南京鸡笼山下)建成,塑像祭开国功臣21人,再成位次第10,塑像位于东序。三年大封功臣,加赠泗国公,谥武庄。赐其家茶果山园地2700亩以奉祀,坐耿天璧画像
  落于宜兴县。耿再成夫人鲍氏、卓氏、张氏,俱封泗国公夫人。3夫人墓在丽水厦河村耿姓社地,今不存在,墓址尚可指辨。
  耿再成长子耿天璧,朱元璋先召为侍从。平处州苗贼后,据守处州,寻因功授指挥副使。克杭州后,升严州卫指挥同知。仍四出征战,立功苏州、温州、福建、两广、海南、西安、河州、临洮。旋改授杭州卫指挥同知,除安远将军。洪武七年,耿天璧出海捕倭,深入外洋,舟沉没而死,后归葬杭州。耿再成子孙繁衍为处州、廉州、镇江三支。
  耿天璧在处州为官五载,洪武二年(1369),他请赐地祀祠堂获准,由弟天珑在丽水“掌其事”。天珑赴广东任知县,辞官仍归丽水。据《耿氏宗谱》载, 正统九年(1444)丽水尚有天珑子孙在。可是光绪年间(1875-1908)修的此谱世系表中,已无天珑后人,或已绝嗣。嘉靖中(1522-1566),廉州之耿镛(时居闽侯)莅丽,见处州耿祠已久无人管理,乃上书处州知府高超,获准拨款维持春秋二祭,设门子一人洒扫。万历(1573-1620)初,廉州族人耿应梧迁来丽水,择居二都陶庄。他带有珍藏之家中资料,当是为了看守祠堂的。今之处州耿族,都是他的子孙,亦即耿天瑜的后代。
  (耿如霆)
  竭力拯救无辜的县令倪孟贤
  倪孟贤,江西南昌人,洪武年间任丽水知县。有个算命卜卦的人,赶到南京,向朝廷告发丽水大户陈公望(旧《县志》为陈所望,此从《明史•列传二十八》,等57人聚众谋反。朱元璋命锦衣卫千户周原带兵前往抓捕这些叛逆者。倪孟贤得到消息,认为人命关天,便化装成平民,到陈公望等人家乡,微服私访。他见村里男耕女织,和过去一样平静,丝毫没有谋反的迹象。回到县衙,对僚属说:“朝廷命我倪孟贤任本县知县,为的是要我管理和安抚这里的百姓,让他们平安生活。如今怎能坐视善良的人遭受诬陷,背上叛逆的罪名,难道这是朝廷任命官员的用意吗?”他立即写了奏章,送达朝廷,详细叙述陈公望等人的冤情。同时令有声望的40位老人到南京,向朝廷陈述事实真相。朱元璋将案件下交法司审理,大白真相,原来是卖卜者曾经有求于陈公望等富户,遭受拒绝,就捏造假案陷害他们。朝廷按诬告罪惩办了告密者。
  遇到叛逆案,朝廷已下令拘捕,作为所在地的县令,如果顺势而为,便可获功,至少可以明哲保身。但倪孟贤却微服私访,竭力为受诬者申辩,敢于冒丢官杀身的危险,令人钦佩!
  清廉傲岸的知县郑仕忠
  郑仕忠,广东人,明英宗正统(1436-1449)年间丽水知县。当时县里有十几个刁民善于挟持长官,以余威在乡里横行。郑仕忠到任后,将他们绳之以法,乡里得以安宁。郑仕忠坚守廉洁,人们找不到向他行贿的机会。曾有个关押在监狱中的囚犯病死在牢中,囚犯的同伙向行省布政使司诬告,说是郑仕忠虐待致死。省布政使下交处州推官(郡守佐官,掌理刑狱)屠庆办理此案。
  先前,县令拜谒郡守佐官,礼节十分恭敬、周到。郑仕忠却只作个长揖而已。屠庆心里非常恼火,就写了罗织郑仕忠罪名的文书。郑仕忠也不辩白,飘然辞职回乡。因为廉洁,临行时“囊无百文”,丽水士民送给他回广东的路费。
  丽水百姓为林性之立功德碑
  林性之(1505-1580),字帅吾,福建晋江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丽水知县。“丽水民俗朴淳,而性之古心质行,施于有政。以哀矜听狱讼,以抚字理民科,民信而讴颂之。”审理案件时,他不主张使用刑罚,要凭借真诚和机智使人犯讲出实情,因此平日那些喜欢动刑的酷吏,不敢轻易刑讯逼供,不敢勒索和虐待囚犯。在林性之的人道精神感召下,那些逃亡在外,捕快长期无法捕获的人犯,纷纷自动回来,痛哭流涕归诚。
  县里有一些制瓷的窑户,早已迁徙到别处,而官府照样要征收他们的赋税,其实无法征收,只好由县库支付,无形中加重了丽水县的负担。林性之知道后,要将这些搬到外地的窑户注销。上级官员以为这样做,会因减少税收而获罪。林性之不怕得罪上司,坚持如实征税,毅然注销了外迁窑户,蠲免其窑税,减轻了丽水县的税收负担。
  嘉靖十一年(1532)七月,处州发生洪水,连日暴雨使各条溪流水势猛涨,毁坏农田无法计算。二十八日,大水冲毁府城城墙一丈多,大水涌进城内,许多民居被毁,城中一片狼藉。通济堰也遭受严重破坏。林性之奉知府吴仲之命,与府通判李茂,带领县衙干吏赶到堰区,抢修堰渠。林性之实地踏勘现场,根据田亩多少摊派资金,购买石料、木材,组织民夫抢修。林性之每天在工地监督施工,“以利物之仁,而济之以周物之智”,本来“必三四越岁而后集”的工程,只两个多月就完成了。
  林性之因擢升南京户部主事而离开丽水,后升员外郎。丽水百姓感念其德政,在县衙大门前立功德碑,记其恩德。后来,林性之被祀于丽水县名宦祠。
  林性之“待仕宦十余年,清素澹约,不异寒士。……其存心慈而待物恕。以让一毫非义之事不屑为,亦不忍为”。他为弟子生员时,就以精研《易经》闻名。著有《易经说》、《论语说》等。
  (吴克裘)
  在县城建社学的知县锤瑞武
  镭瑞武,祖籍湖北云梦,生于江西永丰。万历二十三年(1595)到丽水任知县。他“治先教化而后诛罚”,把重教化、兴学校作为治县之本,在丽水城设立7所社学,分布在望京门、通惠门、梏苍门、南明门、行春门、岩泉门和谯楼亭7处,方便学童入学。社学是对幼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锺瑞武此举对古代丽水教育作出贡献。
  锺瑞武审理案件,只怕当事人受冤屈,耐心倾听诉讼双方的申辩,反复再三询问,毫无不高兴的表情。诉讼各方都敢于诉述,使案情明白无误,当事人对审判心服口服。
  锺瑞武重视农业和水利,刚到任就实地考察城东水利工程好溪堰。他见斗门和二坝已经坍塌,影响灌溉东郊大片农田,而且一旦暴雨到来,还会漫淹城郊并灌水入城。于是决定修葺斗门和二坝,他首先捐俸筹资,并亲率民工修筑。在他的表率作用影响下,事半功倍,修好了好溪堰二坝和斗门。
  不久,洪水暴发,西乡通济堰堤倒塌十分之四五。锺武瑞认为“诹政之便民者,莫急于水利”,便提出修建方案,上报府署,知府任可容即转报行省布政司、水利道,又上报朝廷,得到各级支持。朝廷派使者唐一鹏来传达旨意。锺武瑞拨废寺余租计银270多两,用于购料和雇请工匠。他亲任总管和监督。自万历二十五年(1597)动工,至二十六年竣工。竣工之日,百姓载歌载舞感谢锺武瑞的恩德。
  锺瑞武以政绩卓著擢升辽州(治所今山西左权县)知州。离丽时,“民遮道泣送,如赤子之恋慈母焉”。送别的人站满街道,流着眼泪,依依不舍,像婴儿依恋慈母一样,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啊!
  (吴克裘)
  樊良枢请汤显祖为通济堰撰写碑文
  在通济堰众多的堰碑中,有一方汤显祖写的碑,虽已不存,但碑文留在《堰志》中,约1200字,它丰富了通济堰的历史文化内涵,弥足珍贵。这是汤显祖应樊良枢之请写的。
  樊良枢,字尚植,号致虚,江西进贤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三十五年(1607)授丽水知县。“始至,问民间疾苦,首革羡余。”羡余,是唐朝以来,官员以上缴赋税盈余为名,向皇室进贡的税款。后来成为官府通过加重赋税、贩卖商品、克扣俸禄等手段,聚敛钱财,堂而皇之与上司分享不义之财的名目。樊良枢到任后,在民间询问疾苦,得悉这是加重百姓负担、官员公开搜括民财的弊政,于是革除了羡余,减轻了百姓负担。他“省徭薄罚,与之休息”。尽量少派徭役,少施刑罚。他到任前,丽水生员到省城参加乡试,多年没有人中举。他“敦明庠序”,亲自到县学教诲生员,严肃教规,整饬学风,“士知兴学”,当年便见成效,进省乡试三人中举。
  樊良枢来丽水时,通济堰由于堰闸腐朽,崖石被冲,渠道多处淤塞,上源和中源水淹稻田,而下源却无水浇灌。管理堰渠的乡绅十多人到县衙递送呈词,陈述堰情。樊良枢当即“单车裹粮”赶到堰区,向民众“详加谘访”,并亲自到上、中、下三源巡察现场,将堰、渠、斗门、船缺、闸门、石函、概、崖岸等设施损坏情况勘查得一清二楚。他还了解到堰渠附近农户多年不按堰规疏浚水道,水渠逐渐被沙石淤塞,各人又自图方便,或壑或防,以致水道深浅不一,而且形成水渠高而河道低,水行不畅。农户为争水求活,不顾水性,乱挖乱堵,十分混乱。樊良枢决意大修通济堰,他按农户计亩定工,将疏浚水渠、挖掘泥沙所需劳工分摊到户,取之于民,而购置木石、修理司马庙的费用由官府支付,动支寺租官银20两,并由堰区田户每亩出银3厘,作为工匠之费。他的方案得到行省和州府的支持,处州府、温处道、丽水县都颁发了牌示。知府郑怀魁还捐俸百缗助修。万历三十六年(1608)三月开工,“当年工成而落之”。然后,樊良枢又主持整修了离通济堰5里多的金沟堰。他根据修筑通济堰的实践和了解到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了《丽水通济堰新规八则》,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樊良枢是江西进贤人,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两人是江西老俵。十年前,汤显祖从遂昌知县任上弃官回乡,居家写作。樊良枢修成通济堰后,派人赴临川请汤显祖写修堰记。汤显祖听了来人的详尽叙述,勾起他十多年前往来于遂昌与府城之间,路经堰区的回忆。想到当年在保定遇到一位姓吕、碧湖一位姓汤的父老,对他讲起通济堰多年芜废不治,粮食减收,生活艰难,叹息而去的情景。如今得知樊良枢半年内就将通济堰从堰头修到白桥出水口,堤坝、渠崖、斗门、石函、塘、概都修葺一新,百姓欢乐,十分高兴。欣然命笔,写了《丽水县修筑通济堰记》(有铭),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文献。
  后来,樊良枢调仁和县(治所今杭州)任知县,“两地交立祠祀之。”后荐升浙江儒学提举,曾到处州,在丽水县学为生员讲解《孟子•良知》,并赋五言诗《=山讲堂讲孟子良知章》。此诗刻石于=山县学。樊良枢后擢刑曹,出为云南副使,改浙江副布政司使。著有《樊致虚诗集》。
  (吴克裘)
  整顿预备、常平二仓的潘应龙
  潘应龙,字翼虞,福建莆田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以进士授丽水知县。到任后以裕民为本,深入民间了解民俗、民情,得知有的地方民风懒惰,潘应龙亲自到田间耕作,劝勉农民勤力耕种,转变了地方风气。正遇天灾,粮食歉收,赈济饥民,过去由吏胥随意确定救济多少,乘机从中徇私。潘应龙亲自了解灾情,逐户按实情赈济,做到公平、合理,并避免奸吏侵贪。
  丽水地处山区,土地硗瘠,产粮无多,因而不能普遍建立社仓、义仓,以济青黄不接。为了有备无患,县里设立常平仓和预备仓。常平仓,是粮荒时平抑粮价的储粮仓廩,定例每年米贵时减价出粜,以平抑粮价,米贱时籴还其数,以“存七粜三”为准。每年秋收后,用粜米所得的钱在本县采买粮食归仓,也可避免谷贱伤农。还规定府、县官员在额贮之外也按例捐谷,知府、同知、知县每年捐2至5石不等。因此,常平仓储粮额逐年递增。预备仓,始创于洪武初,是明代各地方政府为储藏赈济粮的粮仓。各地方官府以备荒为名,选派老年乡民运钞在农村购粮、储粮,每县设东南西北四所,遇到灾荒,就近借给民众。永乐年间,下诏将预备仓从乡间移至县城内。存粮大都在春末贷给农民,秋收后收回,并收取一定利谷,类似借贷。这两种储备粮仓对于平抑粮价、度过春荒是很有作用的。但也成为奸胥猾吏和土豪劣绅对农民进行额外剥削,借以肥己的工具。多年来,丽水县经管常平仓、预备仓的豪门大族,恣意侵吞钱粮,到潘应龙主政时,两仓的钱粮已经所剩无几了。潘应龙明察暗访,核实赈册,查清事实,然后将侵吞钱粮的豪右传唤到堂,严定期限,责令如数追补归还。于是,常平仓、预备仓储粮得以充实,为丽水百姓荒年减轻灾难做了好事。
  两年后,潘应龙擢升南京刑部郎中,离开丽水。
  (吴克裘)
  以劳致疾,卒于任上的游之英
  游之英,湖北蕲水(今湖北浠水)人。崇祯年间以举人任丽水知县。当时,丽水连年灾害,农业歉收,但赋税反而加重。游之英努力治事,民不受扰而完成了税收。他勤勤恳恳,鞠躬尽瘁,“兴废举坠,惟力是视。”他捐岀俸银,倡导和主持修建好溪堰和通济堰,任期内两堰都作了整修,惠及东、西乡。他又修筑厦河门和栝苍门埠头,方便居民用水和船筏停靠。
  崇祯九年(1636)春天,丽水发生大水,城中乏食,游子英在六座城门支锅煮粥,施救饥民。当年夏天大旱,游之英步行到丽阳庙,向丽阳王、白塔王、潭王诸神祷告,正值丽阳神诞辰,他与神相誓,“非得雨不举爵。”不久,下了透雨,禾苗得救。城郊有猛虎伤人,游之英一面吁请神明相助,一面悬赏格擒虎。过了三天,县卒果然捕到猛虎,械至衙署,虎患遂息。两事虽属迷信,但其诚感人。
  游之英日夜操劳,因过度劳累而生病,终于死于任上。他为官清廉,又捐俸为民,死时“宦橐萧条”,其亲属几乎不能将他的灵柩运回故里安葬。

知识出处

莲都歷史人物

《莲都歷史人物》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为《莲都历史文化丛书》之三,《莲都历史人物》虽类似地方人物志,但它更倾注于历史文化。在真实性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可读性,要让读者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受到文化精神的熏陶。因此,本书不拘泥于人物志的体例和文字风格,要从简历式的框架中跳出,尽可能使人物丰满一些。这种尝试能否成功、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可,还需在实践中检验。而且,因受史料缺失的限制,对不少人物的叙写也难以完全做到这一点。

阅读

相关人物

耿再成
相关人物
耿天璧
相关人物
倪孟贤
相关人物
郑仕忠
相关人物
林性之
相关人物
镭瑞武
相关人物
樊良枢
相关人物
潘应龙
相关人物
游之英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

黄龙寺
相关作品
由丹枫驿晓行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