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编 贤宦良吏遗爱莲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歷史人物》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882
颗粒名称: 下编 贤宦良吏遗爱莲都
分类号: K820
页数: 72
页码: 一八五-二五六
摘要: 处州与栝苍县建制以来,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此为官,垂泽丽水黎民的客籍官员,多不胜数。道光《丽水县志?宦绩》开头这样说:丽水民俗淳朴,很少有人以文词向地方官员献媚讨好,而那些贤宦良吏又非常忠诚、朴实、谦逊,不愿自己张扬政绩与才能于后世。如詹、南二司马,我们"食其利且千栽而莫能举其名"。
关键词: 历史人物 莲都区

内容

贤宦良吏遗爱莲都
  处州与栝苍县建制以来,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此为官,垂泽丽水黎民的客籍官员,多不胜数。道光《丽水县志•宦绩》开头这样说:丽水民俗淳朴,很少有人以文词向地方官员献媚讨好,而那些贤宦良吏又非常忠诚、朴实、谦逊,不愿自己张扬政绩与才能于后世。如詹、南二司马,我们"食其利且千栽而莫能举其名"。那么,湮泯姓名的良吏难道只有一两人吗?即便如此,旧《县志》载入的名宦还有近百人。我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都照录,只能选择其中较突出、较有影响的人物按年代为序作些介绍,而且,主要记其与丽水有关的业绩。唐朝
  李邕留墨三岩
  道光《丽水县志》云:“三岩,在县西北二里。岩之类屋者三,中岩曰’白云’,最高敞;右壁有宋戎铃题名,前悬瀑斗注如建瓴高屋;下巨石屏立,激水四散。屏石之阳刻唐李邕'雨崖'二字,字大径四尺,阴为宋刘泾诗刻……”
  李邕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文名天下”。他为什么会在丽水三岩胜境留下墨迹“雨崖”呢?这和古代栝州的特殊环境和它在当政者心目中的地位有关。
  古代栝州山高岭峻,地广人稀,交通闭塞,远离都城,就成了朝廷贬谪官宦的处所。山幽常有鸾鸟栖,林深自有芝兰香。被贬来栝州的官员中很有一些耿直廉正、才学超群之士。李邕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邕(678-747),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他的父亲李善,“淹贯古今”,曾因作《文选注》而形成“文选学”。李邕年轻时就很有才气,当父亲问他对《文选注》的看法时,他认为父亲的注本“释事而忘意”,便“附事见义”另作注释,结果父子两本书并行于世,成为佳话。武后时,李邕以“文高气直,才任谏诤”被授为左拾遗(谏官)。中宗复位后,屡擢屡贬。玄宗即位,召为户部郎中。因他为人“刚强激烈,屡忤权贵,数遭贬斥。”开元三年(715),宰相姚崇以“险躁”奏天子,李邕被贬为松阳县令,在赴任途中改为栝州司马。这是李邕第一次贬到栝州为官。唐代,州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一般为六品,不参与政
  李邕画像事,等同闲职,大都用来安置朝中被贬谪之臣。所以,李邕在栝州司马任上,无所事事,以饮酒赋诗,流连山水打发日子。不久,朝廷起用他为陈州(今河南沈丘)刺史。在汴州(今开封)他遇见玄宗,玄宗曾耳闻其文名,数召为赋诗词,结果很得皇帝欢心。本来有了升迁的机会,可是又被仇家诬陷,竟被判处死罪,下狱当死。幸亏许州(今河南许昌)贫民孔璋上书代命才免死,被贬到遵化(今河北遵化)为县尉。后又被流放岭南戍边。因戍边中立了战功,升为澧州(今湖南澧县)司马。开元二十三年(735)迁任栝州刺史。这是他第二次到栝州做官。
  李邕经历了这些坎坎坷坷,磨练了他更加爱民亲民和嫉恶如仇的品格。《新唐书》、《处州府志》称赞他在栝州刺史任上“重义爱士,喜兴利除害”、“兴利除害,抑强扶弱,郡人咸服。……以书翰超于时,又号'翰林六绝'”。可见他确实为栝州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可惜史书记载语焉不详,缺乏具体叙述。李邕“抑强扶弱”必然要得罪豪门强族,因此他又遭到诬陷,朝中一些仇家便乘机攻讦,他差点儿被问罪。幸亏玄宗“识其才,下诏不劾”,将他调离栝州了事。因为他当过栝州刺史,人称他为李栝州。晚年任北海(治所在剧县,今山东昌乐县西)太守,后人也称他为李北海。
  李邕嫉恶如仇,不与权贵结交,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很忌恨他,就罗织罪名构陷他。天宝六年(747),70高龄的李邕在北海刺史任上被就地杖杀惨死。杜甫为痛悼他写的《八哀诗》,读来催人泪下。
  李邕是著名书法家,尤擅以行楷写碑,取法二王(羲之、献之)而有所创造,笔力沉雄,自成面目,李阳冰称他为“书中仙手”,对后世影响较大。他在栝州时,城西北的三岩胜境是他常去之地。三个“类屋”的岩洞一字排开,居中的白云洞前,如注的瀑布,高屋建瓴,气势磅礴,令他心旌飘动,于是挥毫写了“雨崖”二字。每字直径四尺左右,名款每字近一尺,摩刻于白云洞前潭边一块巨石上,其阴有宋郡守刘泾诗刻,为三岩更添光彩。上世纪40年代,摩崖巨石被日寇飞机轰炸震落水潭中。直到1963年才得以重见天日,置于潭畔。李邕“雨崖”留墨为三岩寺增添了文化底蕴。
  李邕善写碑文,世人争相奉金帛求书,“前后所受巨万计”,但他“资质豪放”,将所得钱财用于“拯孤恤贫,救乏周惠”,因此“家无私聚”。他任栝州司马时,应叶法善之请为其早已离世的祖父叶国重(叶有道先生)撰写碑文并书碑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并见于《处州府志》。《叶有道碑》被誉为“书中仙品”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叶法善(616-720)字道元,号清中道士,松阳县人。生于隋大业十二年 (616),自曾祖起,三代为道士,长住松阳卯山。唐显庆年间(656—661)高宗李治闻其名,召他到京师,要授给他官爵,他固辞不受,被留在宫中主持斋场,礼赐甚厚。在高宗、武后、中宗当朝的50多年间,他往来于名山道观,常召人宫,尽礼问道。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拜鸿胪卿,封越国公,居京师景龙观,尊宠无比。卒于开元八年(720),享年105岁。
  开元五年(715),李邕任栝州司马时,叶法善请李邕为他早已离世的祖父叶国重写碑,这就是《叶有道碑》。《舆地纪胜》云:“李邕既为撰文而难于书,法善追其魂而书之。”明《处州府志》云:“未竟,钟鸣梦觉,至’丁’字下数点而已。”清《丽水县志》云:“黄灵观:在县治西黄灵桥上。唐刺史李邕撰《叶慧明碑》及梦中书《叶有道碑》相传皆于此观也。”(叶慧明系叶法善父)追魂书碑之说神话传说而已,子虚乌有,纯属虚构。撰文、书碑之地在丽水黄灵观当可作一说。碑末有“开元五年岁在丁巳三月七日”明确标明撰写日期,而题额为“唐故叶有道先生神道碑并序括州刺史李邕文并书”,李邕当时第一次来栝州为司马,任栝州刺史是开元二十三年第二次来栝的事,叶法善已于开元八年去世,与史不符。这一疑团清代学者屠建在《碑跋》中作了解释“盖从后追题,非史误也”。“追题”者是后人还是李邕自己,没有下文。
  (吴克裘)
  “雨崖”摩崖石刻李繁遗荫千年西溪
  西溪,距丽水城30公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建村已千余年。古廊桥、古民居、古祠堂、古街、古井点缀其间。步入西溪,如置身古老醇朴的古代。
  200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西溪为省级历史文化村镇。
  在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建筑群中,有一座坐西北、朝东南、五进三开间的古祠,特别显眼。这座600多平方米的古祠就是始建于唐光启三年(887)的李氏宗祠。大厅高悬“邺侯遗荫”匾额,祀奉的始祖是李泌、李繁父子。
  李泌(722-789),字长源,京兆人。事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甚得恩宠。玄宗时为太子供奉官,后三朝为大臣,历银青光禄大夫、翰林大学士、左散骑常侍、礼部尚书、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崇文馆学士、修国史。以宰相兼学士,封邺侯。68岁卒。
  李繁画像
  李泌子李繁,袭邺侯,官至太常博士,大理寺少卿、弘文馆学士。太常寺少卿权德舆奏斥其无行,李繁被外放河南府任士曹掾。后得李泌故人援拯,起为随州刺史。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李繁调处州任刺史,到任后见这里没有府学,便选定=山山巅原社稷坛旧址修建孔子庙。他拨出库银,征调夫役,伐木采石,挖掘泮池,铺设石阶,治棂星门,设礼门、义路,建造大成殿。环山筑墙千尺,粉以丹朱。又命工匠在庙内制作从颜回至子夏10位先哲像,在墙壁上绘制孔子其余60位弟子和大儒公羊高、左丘明、孟子、荀况等10位大儒像。选任德高才硕的儒士为博士,为博士弟子“置本钱廩米,令可继处以守”。孔子庙落成后,李繁亲自带领博士弟子到孔庙行释菜礼。处州首次有了州学,父老们感慨地说:我们的子弟都能从州学中兴起了。李繁建孔庙,创州学,体现了唐代崇尚儒学,以学为先的治国方针。接着,他请一代儒学宗师韩愈为处州孔子庙撰写碑文。韩愈是李繁的好友。韩愈说“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重其学问”,“与之交颇拳拳”。
  韩愈在《处州孔子庙碑》中,盛赞:“独处州刺史邺侯李繁至官能以为先”,“邺侯尚文,于古记无不贯达,故其为政,知所先后,可歌也。”此碑写于元和十三年(818),并准备了碑石,不久李繁离任,来不及镌刻。直到大和三年(829)六月,由州刺史敬僚建碑,州司马任迪书写并篆额。宋嘉定十七年(1224)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提举建康府崇禧观陈孔硕重书。该碑虽屡遭兵燹,因有拓本,均得以重刻,屡毁屡建。残碑今存丽水市博物馆。
  李繁离处州后到亳州任刺史。亳州有大盗,“剽人庐舍,劫取货财”,成为大患。前几任刺史都不能擒拿,民不堪苦。李繁到任后,经仔细侦察弄清其巢穴,派兵擒获并将其巨盗斩杀。后来仇家翻案,弹劾李繁滥杀无辜,皇帝下诏赐死。李繁在死牢中,担心祖先功业泯没,便向狱卒求讨废纸烂笔,著《邺侯家传》10篇。
  遇赦,李繁已无意官场,“因爱(处州)治西之九盘形胜秀丽,爰卜居焉”。(民国版《锦溪李氏宗谱》)九盘指九盘岭,即小栝苍山,与现在的万象山冈阜相连。李繁为处州刺史时,州治在此。出狱后,李繁携家小迁徙处州,在这里建房定居。传至第五世,李衢、李肃分居=山,李俭、李信分居五云。李舒“备员郡庠,宾舆于朝道,经西溪,观山水之秀,相宅居焉。”(《锦溪宗谱》)李氏家族在西溪繁衍,逐渐成为一大望族。
  千年西溪古道
  (吴克裘、吴志华)段成式治恶溪为好溪
  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饮用、灌溉、洗涤、消防,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自古以来,城邑大都临水而建。隋开皇九年(589)处州建在瓯江上游两条主要支流的汇合口上。大溪和缙云溪环抱丽水半座城:龙泉溪汇集松阴溪、太平港等支流形成大溪,从丽水城西南,绕栝苍、南明两城门外向东而行;发源于磐安的缙云溪,流经壶镇、仙都、缙云县城,直奔丽水城东南。两溪在离城不远处的水东会合后向南流往青田。丽水城背山面水,尽得仁山智水之灵秀,但因两水在城东相遇,前方佛头岩处两山对峙,形成袋口,一遇洪水,宣泄不畅,大水倒灌,从东、南两面,有时是从东南西北四面,浸淹入城,房舍市井尽淹水中。尤其是东郊大片农田、村落,地势低洼,面临缙云溪,大水淹没,造成严重灾害。“唐显庆元年(656)九月,大风雨溺水七千余人。神功元年(697),水坏民居七百余家。文明元年(684)大水溺死百余人。长庆四年(824)七月大水。开成二年(837)水高八丈。平地水咼八尺有余。"(道光《丽水县志》)
  缙云溪是丽水与缙云间的水路通道,也是温、处两府北行赴省趋京的必经水路。因“暗崖积石,相蹙成滩,水势湍急,舟行崎岖,动辄破碎”,以至舟覆人亡,“尝变色而惴栗,失声而叫号”,以为是水怪作祟,便称之为恶溪(龚原《治滩记》)。南朝刘宋永初三年(422)著名诗人谢灵运任永嘉(今温州)太守时,曾为公务行舟于瓯江和恶溪上,他在《与弟书》中云“闻恶溪道中九十九里,有五十九滩,王右军(王羲之)游此恶道,叹其奇绝,遂书'突星濑’于石。”李白《赠王屋山人魏万王屋》诗中曰:“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喷壁洒素雪,空蒙生昼寒。却思恶溪去,宁恐恶溪恶。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李太白全集》卷一六)《新唐书•地理志》在“缙云郡丽水”下注云:“东十里有恶溪,多水怪,宣宗时刺史段成式有善政,水怪潜去,民谓之好溪。”《舆地广记》卷二三云:“缙云县……有好溪,本名恶溪,多水怪,唐大中中,刺史段成式有善政,怪自去,段成式的著作《酉阳杂俎》
  因改曰好溪。”《读史方舆纪要》、崇祯版《处州府志》、《浙江通志》、清《丽水县志》也有同样的记载。
  宋工部侍郎、宝文阁待制遂昌人龚原在《治滩记》中也说:“旧传,缙云、丽水间苦水怪,有恶名。唐太守段成式至,害遂息,更称好溪。今滩复治,何斯民之重幸也。……系之以诗曰’维处多溪,溪属山行。石激成滩,诡状殊形。浪波相激,而势相倾。互为起复,剑立罔横。舟经其间,盘折绕萦。瞬息不支,命鸿毛轻。惟唐段公,德茂政清。水怪不作,水更恶名。’”所谓水怪其实就是险滩和水灾。治滩治水是段成式在丽水的德政之一。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山东临淄邹平人。七世祖段志玄,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有功。父段文昌,唐穆宗元和末年任宰相,有文名,工诗。家中藏书甚多,段成式从小广泛涉猎,苦学精研,能文善诗。在晚唐与温庭筠、李商隐齐名。遗诗30余首收入《全唐诗》,文10篇收入《全唐文》。然而,对后世最有影响的著作是《酉阳杂俎》。此书20卷,续集10卷,《新唐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子录小说家类。材料或来自秘府珍籍,或来自耳闻目睹,内容广博,千余年来,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成为研究古代历史和自然科学的珍贵典籍。所记古代中外传说、神话、故事、传奇、丰富多彩,有些写得虎虎有生气。明代李云鹄说它“无奇不有,无所不异,使读者忽而颐解,忽而发冲,忽而目眩神骇,愕眙而不能禁。”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推誉“所涉既广,遂多珍异,为世爱玩,与传奇并驱争先矣。”
  段成式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升尚书郎,吉州刺史。大中七年(853)返京城长安,官至太常少卿。大中九年(855),段成式53岁,从长安到处州任刺史,直到大中十三年(859)因李德裕被贬坐累,离开处州退居襄阳,先后在处州当了4年刺史。诗人方干在《赠处州段刺史》中对他这段时间的生活和处州府城的闲适环境是这样描写的:
  幸见诗才镇栝初,郡城孤峭似仙居。山萝色里登台阁,瀑布声中阅簿书。德重自将天地合,情高原与世人疏。寒潭是处清莲界,宾席何心望食鱼。
  方干离处州时寄赠段成式《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叙事四韵,寄献段郎中》诗中云:
  激箭溪湍势莫凭,飘然一叶若为乘。仰瞻青壁开天罅,斗转寒湾避石棱。巢鸟夜惊离岛树,啼猿昼怯下岩藤。此中明日寻知己,恐似龙门不易登。
  段成式在处州,德政卓著,民望甚高,被誉“德茂政清”、“斯民之重幸”。其中最突出的是组织和带领百姓整治恶溪,兴利除害。他到郡后,访耆问老,了解民情,得悉恶溪乃府城大患,东郊青林、岩泉、九里畈、关下、凉塘、海潮、奚渡一带大片农田丰歉全系缙云溪。治溪乃事关民生和处州府城安危大事。他决心整治恶溪,开挖渠道。经实地勘察,制定方案,一面组织民夫疏浚河床,破崖排阻,治滩去险,使船筏安全畅通;一面筑坝开渠,引水灌溉,兴建城郊堰渠水利工程。《丽水县志•水利》详细记载了段成式所筑堰渠的面貌:
  “好溪渠在县东二十里灵鹫山(俗名马头山)下,垒石为堰,障缙云溪水入渠,西流至浪荡口分水坝,析为东、北二渠。北渠别纳山水三条:一自巩固桥入;一自八宿桥入;一自沙圩头入。皆挟沙善壅。不时浚之,则溪水不入。灌田六十余顷。堰阔六丈,长九十丈,中高一丈二尺,两端以(依)次杀高六尺。自堰至分水坝一百八十二丈;自分水坝至东渠蜈蚣岭坝一百二十丈:自分水坝北至渠巩固桥二百九十丈。东渠灌田四十五顷三十九亩有奇。北渠灌田一十八顷五十六亩有奇。创于唐刺史段成式,后莫考其兴废。”
  段成式治恶溪为好溪,变水患为水利,遗爱丽水百姓,为了不忘恩泽,后人在好溪堰附近建了段公亭。
  丽水县东10里有好道庙。大中十年(856)丽水大旱,段成式到庙中祈雨,九月立好道庙碑并写了《好道庙碑记》,详细记述了当时丽水的风俗习惯,以及他为百姓降志求雨的初衷。是研究1000多年前丽水民俗的可靠资料。
  (吴克裘)
  好溪堰宋朝
  甄旦修建县厅
  甄旦,宋太宗至道(995-997)年间,以廷尉评事任丽水知县。当时,北宋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纷争、战乱不断、赋税繁重、“民不堪命”的局面,经过30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有所恢复,丽水也日趋安定。但位于茭山(通惠门东)东的县衙,“县署湫隘,仅庇风雨”。甄旦很有才学,理政有方,莅任不到一个月,“县政大成,休声著闻”。他见县衙房舍屋漏墙坏,梁木即将倾倒,十分破败,“慨然奋发,经之营之”。于是,“度山取材,悬金购匠”,时值农闲,百姓知道要兴建县衙,自动前来献工营建,县厅很快就落成了。有楼、有厅、有重关、有回廊……“楼以藏诏书,厅以决政事,……重关可纳方轨,……回廊仅容宴豆,”有章有法,“堂皇峨峨”。丽水自此有了像样的县衙。咸平二年(999),著名文学家、知州杨亿为此写了《县厅壁记》,记中还称赞甄旦“吏道详明而饰以文学,天资高朗而辅以经术”。
  (吴克裘)
  杨亿在处州
  北宋真宗咸平元年(998)九月,京都开封一批朝廷文官,举行宴会,筹觥交错、诗酒唱和,欢送一位行将赴任处州知州的年轻人一25岁的才子杨亿。
  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他自幼被称为神童,博览强记。11岁那年,太宗闻其名,召他去京城试诗赋,一连三日,诗词联对皆“下笔立成”,因而深为赏识,便留他在京城。据《宋史•卷三百五•列传第六十四》载:“雍熙初,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江南转运使张去华就试词艺,送阙下。连三日得对,试诗赋五篇,下笔立成。太宗深加赏异,命内侍都知王仁睿送至中书,又赋诗一章,宰相惊其俊异,削章为贺。翌日,下制曰:’汝方髫龀(指幼童),不由师训,精爽神助,文字生知。越景绝尘,一日千里,予有望于汝也。’即授秘书省正字,特赐袍笏。”不久,因父丧守孝3年。服满,跟从御史中丞祖徽之潜心务学。杨亿学习异常刻苦,常常“昼夜不息”,因此长进很快。17岁时,便被赐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正字(掌管图书秘籍的次长),23岁升任著作佐郎,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公元997年,杨亿24岁时,宋真宗即位,又越级提拔他为左正言,在集贤院修撰《太宗实录》。杨亿工作非常勤奋,《太宗实录》80卷中,由他独编的就达56卷之多。998年书成,他被授左司谏。但此时其母亲年事已高,杨亿离乡日久,思母心切,奏请回家事亲。宋真宗认为杨亿“才长于史学”,不愿将其外放,在杨亿的一再请求下,才同意让他到离浦城较近的处州任职。
  在欢送杨亿的酒宴上,翰林学士王禹偁,同知枢密院事钱若水,翰林学士、参知政事陈尧佐等一批当时的著名诗人都纷纷给杨亿赠诗,表示惋惜及劝勉。(诗见《莲都古代诗词选》)这次送行给杨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出任处州知州两年后,尚有诗以记:“前年出守缙云城,曾枉骊歌慰远行。”(《史馆盛学士以诗相贺因而答之》)
  杨亿离开京都后,水陆停顿,“一路雪寒多挟纩,几程山险欲摧轮”,直至999年的正月才到达处州。据杨亿自己在《武夷新集•原序》中记载:
  予咸平戊戌岁(998)九月,受诏知栝苍郡,逮十有二月戊子月出,始达治所。
  戊戌年12月11日即999年元旦,故杨亿真正上任处州知州是999年, 即他26岁开始。
  杨亿守栝三年,政绩如何?
  《丽水县志》卷七《宦绩》中称其:“吏道详明而饰以文学,天资高朗而辅以经术,曾未期(周)月,县政有成。”清雍正十一年(1734)敕修的《浙江通志》卷一百五十七亦云:“亿知处州,以宽大为政,岁稔刑清。”
  杨亿画像史书的记载似嫌简略了一些。那么我们就遵循杨亿在丽水所写的诗句, 从中解读这位青年知府的施政方略吧。
  “闭阁草玄终寂寞,下车为政尚因循。……簿领孜孜防黠吏,邱园矻矻访通民。”
  这是杨亿初到任时写的诗。诗中讲自己厌倦了在宫中修书的寂寥生活(草玄:指汉扬雄作《太玄》。后因以之谓潜心著述),丽水知县甄旦曾修葺县署、整肃治安,修楼藏书、建厅议政,出现吏治清明的景象。杨亿到任之后写了一篇《厅壁记》,对其大加称赞,表示要向他学习。杨亿勤勉公事,不容奸猾之吏耍权损民;同时还经常到田间了解民情。
  杨亿到处州时,适逢旱灾。由于久旱不雨,天气干热,百姓生计维艰。而官府中的狡吏却不顾国难民艰,趁机侵贪。杨亿决心要整肃吏治,彻底改变混乱局面。他亲临民间,调查摸底,掌握真情实况;宴请地方才贤,听取治乱兴邦的诤言良策;亲自听讼断案,澄清冤假错案……终于使所治百废俱兴, 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几处唱歌闻白苎,谁家沽酒见青旗。
  蝶随游屐穿花径,犬吠行人隔槿篱。
  桃李成蹊春尽后,鱼盐为市日中时。
  桑麻万顷晴氛散,丝竹千门夕照移。
  吟际岭云飞冉冉,望中垅麦秀离离。
  (《郡斋西亭即事十韵招丽水殿丞武功从事》)
  杨亿特别重视农业生产:“劝农春垅巾频折,逢客秋郊盖暂倾”(《章徵君见和所寄诗再次本韵酬赠》)他在处州写的诗歌中,有大量关于农业方面的描写:
  “土膏初脉起,东作向农时。隐辚雷车转,霏微雨足垂……流润先從叶,馀波更及私。讴谣耕父喜,渗漉稻畦滋。”(《中春喜雨》)
  这样真实生动的描摹,没有深入的实践和细致的观察,是绝对做不到的。像这样细致生动描写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的佳句,在杨亿的诗歌占有不少比例。它们几乎成了杨亿知州生涯的真实写照。如:
  垅上劝耕聊问讯,棠阴听讼且踌躇。
  远林桑尽蚕成茧,野水萍开獭趁鱼。
  (《春郊即事》)
  一元祀典古所重,九谷民天命在斯。
  真相柅车宁致问,族庖更刃亦焉施。
  (《民牛多疫死》)
  云兴不待族,风细欲鸣条。
  隐辚雷车转,霏微雨足飘。
  层阴低匝野,鸿霈近连宵。
  庭树含佳色,村田长善苗。
  藓痕缘屋壁,泉脉吐山椒。
  辙鲋那忧涸,园蔬岂待浇。
  官渠逗水急,客路裛尘销。
  掾吏阶前贺,耕夫垅上谣。
  (《己亥年郡中夏旱遍祷群望喜有甘泽之应》)
  咸平二年(999),杨亿到处州的当年,继夏日的旱虐之后,十月,又下了一场大雪。杨亿在诗中这样描绘了这场大雪:“六出俄呈瑞,三农始告休…… 垅麦青犹短,皋兰紫尚稠。严飚一夕起,瑞霰满空浮。”(《己亥年十月十七大雪》)古时“三农”是指“平地农、山农、泽农”。
  杨亿对吏役动辄用刑具拷问犯人的行为甚为嫌恶,曾作诗称:“盈耳嫌敲扑”(《初至郡斋书事》)。在《狱多重囚》的诗中,对囚满为患的现象作了深刻的反省:
  铁锁银铛众,金科伏念频。绝闻空狱奏,深愧片言人。清颍黄公接,甘棠郡伯邻。怀贤不能继,多辟岂由民。
  面对众多“铁锁银铛”的囚犯,杨亿一方面体察下情,频频伏念,另一方面又为未能做到“空狱”而感到“深愧”。他表示要向古代的贤官学习,力争讼无冤狱,世道清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能站在较高的角度,剖析社会矛盾,认识到犯科作乱现象的深刻原因是为官不贤。正因为杨亿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所以在他担任处州知府期间,能“以宽大为政”,做到“甘棠听讼曾无倦,丹笔书刑幸不冤”,致使“岁稔刑清”,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从杨亿的另一首诗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为官的责任感甚强,能忧于政事,勤于问耕,体察民瘼,了解百姓疾苦;警惕受贿为奸、舞文弄法的“黠吏”, 他为疲民能安堵而“深喜”;总担心自己未能尽职尽责,常常心怀“惭”“愧”。诗中写道:
  郡阁先忧迷簿领,村田聊得问耕耘。
  疲民深喜犹安堵,黠吏那知便舞文。
  照胆求瑕空察察,饮冰为政漫云云。
  符竹偶分惭出守,櫜鞬暂佩愧从军。
  (《郡斋即事书怀十二韵呈诸官》)
  作者在“疲民深喜犹安堵”句后自注云:“去年小俭,幸免流亡。”就是说,在去年年成不大好的情况下,也没有发生饥民外出流浪的现象。这也说明了在杨亿的治下,社会是安定的。“饮冰”一词源于《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作者用“照胆求瑕”、“饮冰为政”表达他对政事的清廉要求与忧患意识。而这,也是杨亿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三年之内取得良好政绩的内因。
  杨亿在处州任上,留给后人可见的绩迹是建了凝霜阁和西亭。
  清雍正修的《处州府志》记载:“凝霜阁在州治后厅之东,郡守杨亿建。赵雍诗:’修竹萧萧三两竿,公余时得静中看。何须更避人间暑,满腹冰霜六月寒。’西亭在州治西,杨亿建。”
  虽然,由于时代的更迭,这些建筑都已随着时光消失。但杨亿在处州留下的好政声,至今彪炳史册。
  (李蒙惠)丽水人民怀念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邗沟居士,又号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江苏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少时丧父,侍母家居,借书苦读,研习文词。个性豪隽,喜读兵家书,慷慨溢于文词,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但曾举进士不中。神宗熙宁十年(1077)往徐州谒见苏轼,作《黄楼赋》,赋成之后,被苏轼誉为有“屈宋之才”。同年,苏轼向王安石推荐了他的诗,又被王安石赞为“清新似鲍谢”。宋元丰七年(1084),自编诗文集10卷,名为《淮海闲居集》。元丰八年(1085),在苏轼的勉励下,秦观再次应试,始登第,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宋哲宗元口元年(1086),苏轼以贤良方正荐之于朝廷,但为嫉妒者所阻,没有赴任。元祐三年(1088),应制科考试,进策论,为宣教郎、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五年(1090),召为秘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三)。六年(1091),迁正字,与校书郎同掌校正书籍,并兼国史院编修官。自神宗熙宁之初推行新法以来,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哲宗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同年,司马光、王安石去世。绍圣元年(1094),章淳当政,复行新法,以苏轼为代表的元祐党人遭受打击和排斥,秦观也因此被削秩,贬谪。初出为杭州通判,后来又因御史刘拯论其增损《太宗实录》之罪再次加害,又被贬为处州监酒税。在这段时间里,秦观被小人“承风望指,候伺过失”,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到监视,无所事事,“则以谒告写佛书”来打发时间。绍圣三年(1096),秦观又被新党罗织罪名,揭发其
  秦观画像碑整天沉于佛寺,谒写佛书,旷废政务,被削去秩位,再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县),四年(1097),又贬编管横州(今广西横县一带)。元符二年(1099)九月庚戌,秦观再贬至雷州(今广东省雷州半岛)编管。编管就是宋代官吏得罪,谪放远方州郡,编入该地户籍,并由地方官吏加以管束。次年(1100),宋徽宗即位,实行大赦。秦观才得以复职为宣德郎(宣教郎),北上还京之时,途经至藤州(今广西东南藤县一带),出游华光寺时,还为客道梦中长短句,然后索水欲饮,但水至时,他笑视之而卒,年仅五十二。卒前还先自作挽词,其语哀甚,读者悲伤之。(《宋史•列传•文苑》)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 “直龙图阁学士”。
  秦观与黄庭坚、晁无咎、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在四学士中他最受苏轼爱重。诗、词、文皆工,而以词著称。他的词轻婉秀丽,多写男女恋情和身世感伤之事,历来被推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当时即负盛名,如陈师道《后山诗话》誉之为“当代词手”,叶梦得《避暑录话》则说秦观“善为乐府,语工而入律,知乐者谓之作家歌,元丰间盛行于淮楚” 。他是北宋以后几百年被视为词
  秦观书法
  坛第一流的婉约作家。秦词以描写男女恋情和哀叹本人不幸身世为主,感伤色彩较为浓重。他极善于把男女的思恋怀想、悲欢离合之情,同个人的坎坷际遇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含蓄的手法、淡雅的语言,通过柔婉的乐律、幽冷的场景、鲜明新颖的形象,抒发出来,达到情韵兼胜,回味无穷。清人周济说秦词“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宋四家词选》),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如《望海潮•梅英疏淡》、《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八六子•倚危亭》、《千秋岁•柳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等名作,哀感顽艳,幽婉动人,都是辞情相称的本色词。它们承继了柳永的家数,但又与柳永的俚俗、白描与讲求铺叙曼衍不同,而主要以秀丽含蓄取胜。
  秦观从贬为处州监酒税,再被削秩徙郴州,实际上在处州约两年多时间,他先后写了11首诗词,大多数作品,充满了沦落飘零的心境和怀念旧友及对往日的思念。在《处州闲题》中,他以“莫夸春色欺秋色,未信桃花胜菊花”表达对前途充满的期望;在《题务中壁》中,他用“梦入平阳旧池馆,隔花螭口吐清寒”的诗句,抒发怀念其曾经工作的国史院之情。
  在处州期间,秦观与囿山法海寺住持高僧平阖黎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由于被贬处州酒税管库,遭受打击和飘泊失落的心情始终驱散不去,加之生病,只能移居法海寺,求得暂时的心静。他在《题法海寺平阇黎》中写到“经旬移病依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在法海寺中,他一边念经一边抄写《阿弥陀经》等经,不知不觉,竟抄了七万多字。当他在再次被新党罗织罪名削秩罢去监处州酒税后,在即将离开处州时,又往囿山的法海寺中做修忏,并在住僧房壁上题《留别平阇黎》,表达了缘识缘尽的离别之情,感叹“此生相见了无期”。
  秦观在处州期间还是留下不少名篇的,如《满庭芳》,其中,“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把离情放在一个凄迷幽暗的特定环境中来抒写,以素描笔法勾勒景物,以抒情色彩很浓的感慨之语,绘出了一幅精巧工致、情韵兼胜的送别画图。更有千古名作《千秋岁》,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历代文人骚客的推崇。
  千秋岁谪处州日作
  柳边沙外,城郭轻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在处州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多,但留下的影响却很大。他被贬为处州监酒税时,住在万象山附近的姜山(今莲都区政府)。历代许多官吏和文人都曾到此寻访。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处州知府刘廷玑作的《姜山宋酒税署故址》云:“地僻官闲亦可休,更承风旨苦吹求。儿曹积毁能销骨,误了东坡又少游。”徐望璋的《访姜山秦淮海监酒税处》中有“翘首南园问遗址,愧无佳句奠诗魂”。端木国瑚在《姜山秦淮海监酒税处》中云“莺花昨梦总飘零,一笏姜山似旧青。木石流传余气韵,诗篇寄托有精灵。”端木百禄的《访秦淮海监酒税处》有“莺花寂寞霾祠宇,烟雨荒凉锁寺门。回首天涯成远别,一番惆怅一销魂”等,表达了对秦观的追思。
  宋乾道中(1169),范成大任处州郡守时,当时的治所在今万象山,徐子礼提举按部来处州,劝范成大作小亭,以记少游旧事。范成大取了秦观《千秋岁》中之语,名之“莺花”。第二年,“莺花亭”建成,范成大写了《次韵徐子礼提举莺花亭》:
  滩长石出水鸣堤,城郭西头旧小溪。
  游子断魂招不得,秋来春草更萋萋。
  愁边逢酒却成憎,衣带宽来不自胜。
  烟水苍茫外沙路,东风何处挂枯藤?
  垆下三年世路穷,蚁封盘马竟难工。
  千山虽隔日边梦,犹到平阳池馆中。
  文章光焰照金闺,岂是遭逢乏圣时。
  纵有百身那可赎,琳琅空有万篇垂。
  山碧丛丛四打围,烦将旧恨访黄鹂。
  缬林霜后黄鹏少,须是愁红万点时。
  古藤阴下醉中休,谁与低眉唱此愁。
  团扇他年书好句,平生知己识僑州。
  南宋大诗人陆游,在福建任地方官时,一次回绍兴原籍路过处州,游览名胜后,留下《南园》、《莺花亭》等名篇。其中《莺花亭》:沙外春风柳十围,绿阴依旧著黄鹂。故应留与行人恨,不见秦郎半醉时。
  旧州治西南原有柳边亭也是用《干秋岁》中语为纪念秦观建造的。
  处州人民为怀念秦观,还在万象山修建了秦淮海祠。秦观曾在囿山法海寺做过修忏,离开处州途经青田时,拜访过慈仁院昙法师,并作诗留别。秦观去世后,僧人在慈仁院里绘像立祠祭祀。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处州知州胡澄取来秦观画像刻在石上,置于府衙。清代乾隆六十年(1795),秦观无锡裔孙秦瀛时任杭嘉湖兵备道,将元祐三年(1088)授秦观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敕书和族人收藏的小像,送给处州知府汤伊安,汤伊安在处州圭山莲城书院勒石立祠祭祀。清嘉庆元年(1796),知府修仁在万象山崇福寺东侧设神龛刻像,建成秦淮海祠。秦瀛所撰《处州万象山秦淮海祠堂记》云:“《易》日:’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君子小人之进退剥复,系乎国家之治。忽宋自党祸兴,而神州陆沉,后世君子过先生祠,所当太息痛恨于绍圣之已事也。顾当时之祸先生者,其骨已朽,而先生及诸君子之名,至今犹在天壤,亦可见小人之祸君子,无往不福君子,小人之智,成为小人之愚已矣!
  秦淮海祠建成后,不少文人墨客纷纷来祭祀,并有感而发,围绕秦淮海祠写下了不少诗作。如清嘉庆六年(1801)任丽水知县的张吉安写的《秦淮海祠》:“我来七百余年后,山抹微云正晚秋”,“才子回头都是佛,尔今弥勒一龛同。”董游的《秦淮海祠》:“一龛今与弥陀共,不负当年熱瓣香……”吴世涵写了《万象山谒秦淮海先生祠》:“尘丝黯淡胃乌纱,酒监风流亦可嗟。……高才几辈登卿相?党祸千秋误国家。”秦淮海祠是处州人民为祭祀秦观而建的。历经劫难,几度兴废。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战火,同治七年(1868)崇福寺僧精一募缘重建。抗战期间,处州古城多次遭日机狂轰滥炸,并两度沦陷,万象山上古建筑被破坏殆尽,从此秦淮海祠便不复存在。唯《重摹秦淮海画像碑》至今保存完好,现存丽水市博物馆里。秦淮海祠虽已圮废,但处州人民的心中却始终怀念着秦观。
  (江永强)王禔创建通济堰石函、斗门
  王禔,扬州人。北宋政和(1111-1118)年间任丽水知县。为人礼厚仁爱,清廉诚信,在他的影响下,县吏都能奉公守法,不敢刁奸妄为、欺压百姓。他重教化,轻刑罚,对囚犯讲仁德,春节期间放他们回家与家人团聚,限定时间回来。对那些乡里有恶行的人,重在劝诫,大多都能改邪归正,老老实实从事正业。他常到民间访耆问老,了解民情。
  三洞桥(石函)
  通济堰是我国古代大型水利工程的成功典范,现为国家级文保单位。通济堰拦截松阴溪水入渠,灌溉碧湖平原。离进水口一里多的堰头村东,有一股来自泉坑的水由北而南,横穿干渠。坑水从山上夹带下来的泥沙乱石常常壅积在渠中,尤其是遇到暴雨、洪水,泉坑冲下的湍沙怒石,堆积如山阜,几乎将干渠堵塞断流。每年都要投入大量民工清淤疏浚,费工上万,农户不堪重负。
  王禔了解泉坑水的祸害,决心让百姓“受其利而去其害”,便向各方征询治淤良策。县学助教、丽水人叶秉心提出建造石函,导引坑水入大溪的办法。函就是匣子,石函就是用石板做成上方和两头不封口的石匣子,是一个凹形的“渡槽”。把石函横压在水渠上,形成“十”字相交,石函一端与泉坑水相接, 另一端通向大溪。引坑水从石函中流过,堰渠在石函之下,渠水、坑水各行其道,“坑水不犯渠水”,互不相扰,可谓“水上立交桥” 。王禔采纳了叶秉心的建言,令田亩多、受益大的业主捐钱,一般农户出工,共同建造石函。王禔得悉离堰50里外的桃源山石质坚硬耐腐蚀,便亲自带领民夫前往采运,并自己设计石函图形,以求一劳永逸。
  石函建成后,王禔又在离石函2里多处修建了斗门(亦写成“陡门)。斗门就是调节水量的闸门,遇洪水及暴雨,即挑开闸门,免致洪水、沙石入渠;天晴水落,开闸放水入渠,灌溉田亩。从此,干渠不再淤塞,“工役疏决之劳自是不繁。”因为支撑石函的桥墩立于堰渠中,干渠形成三个桥洞,民间就称它为“三洞桥”。至今,凡到通济堰游览的人,都会逗留在三洞桥前,对800多年前创造水上立交的叶秉心、王禔的聪明智慧赞叹不已。
  绍兴(1131-1140)年间,王禔又以朝散大夫任处州知州。后,王根被祀于名宦祠。
  (吴克裘)
  知县江安止案牍无积
  江安止,福建建宁人。靖康(1126-1162)年间来丽水任知县。善待士人,安抚百姓,宽严得体。遇到奸刁凶暴之徒,立即抓捕,结案判罪,并将其姓名公布在通衢大街上,民众知道耻辱,不敢或不再犯法。社会风气日益良好,很少有人犯罪,因此,“囹圄常空”。
  建炎四年(1130)济南知府宫仪与金兵战于密州,兵败被朝廷缢死,其部将杨勍叛乱,攻破婺州(今金华),将进犯处州府城。江安止严格训练兵丁,作好防御准备。杨勍众来攻城,江安止指挥兵众抵御,叛兵败退,“邑赖以安”。
  江安止理政勤勉,办事干练,处置文牍不过夜,在丽水当了6年知县,“案无遗牍”。离任时,士民依依不舍,涕泪满面。百姓赠送钱物,一概不受。于是,丽水士民在广福院(三岩寺)塑造摩利支天像,为江安止祈福。后祀于名宦祠。以德治县的知县薛良朋
  薛良朋,永嘉人,绍兴(1131-1162)年间任丽水知县。执法严明,善于断案,吏胥不敢贪赃枉法。百姓有超过期限没有缴纳赋税的,召他们到县衙,耐心讲清道理,从不令衙役鞭打,百姓为他的善意所感动,争先完纳赋税。以举荐升御史台主簿。
  范成大恩泽丽水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吴郡(江苏吴县)人。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绍兴二十六年任徽州司户参军(兼司仓之
  职),后得洪适的荐举,被召入杭,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医局)。孝宗乾道二年(1166)升吏部员外郎,因言者论其越级提升,免职还乡。
  范成大画像
  1167年,范成大复出,任处州知州。当时南宋统治者偏安临安,为了自身的享乐及支付金人的“岁币”,不断加重赋税剥削,致使阶级矛盾不断激化。范成大认为“得民之道,仁之而已”,即对人民实行“仁政”,并说“省徭役,薄赋敛,蠲(免除)其疾苦而使安之,使民心有余而其心油然知后德之抚我”。基于此,范成大在处州采取了一系列减轻人民疾苦的措施,《宋史》载:“处民以争役嚣讼,成大为创义役,随家贫富输金买田,助当役者,甲乙轮第至二十年,民便之。其后入奏,言及此,诏颁其法于诸路。处多山田,梁天监中,詹、南二司马作通济堰在松阳、遂昌之间,激溪水四十里,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 民食其利。”
  范成大恩泽丽水,主要惠政是:
  创义役法。范成大到任伊始,见处州百姓劳役繁重而不均,不堪其劳,便创立“率钱助役”的“义役法”,首先在松阳县实施,然后在全郡推行。各县按民户贫富分派钱银,用这些钱银购买粮田(松阳县为3300亩),每年以田租收入补助当役者,民户排比次第,轮流服役。此法推行后,“民以为便”(《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七《处州义役》)。“义役”以田租充应役费用,这是民户自行解决应役负担的办法,并使胥吏无法贪索,大大减轻了役法害民的程度。
  减免捐税。他上《论不举子疏》,说:(处州)“小民以山瘠地贫,生男稍多便不肯举。”(《范成大佚著辑存》)请求支赐钱米以济贫乏,推广昔日苏轼“盘量宽剥”,“以养弃儿”的做法。又奏报处州百姓贫困,负担繁重以“乞免处州盐捐”,获准。奏议减免浙东丁口税,获准。后逐年减免,至乾道六年(1170)正月, 处州全免了丁口税。
  设义仓。处州各地粮食匮缺,每年春夏青黄不接时闹粮荒,于是设立义仓,命各县秋收时筹集稻谷,充实仓廩,春借秋还,以缓春荒。
  建平政桥。府城同瓯江南岸各县被宽阔的江面阻隔,仅靠船筏为渡,十分不便。范成大根据江宽水急不宜架桥的特点,建造浮桥。清雍正《处州府志》卷之六《桥渡》载:“济川浮桥,旧在栝苍门外。造舟为梁,联以缏。宋乾道四年,州守范成大新之,曰平政。核废寺田租,资修治,刻铭及桥规于石。”平政桥用船76艘,架梁36节,上铺木板,架设浮桥,使得江面“夷若坦途,四民称便”。还在南岸建“知津亭”。范成大留下了《平政桥记》碑,为我们记录、保存了这一事件的过程。平政桥经历朝屡毁屡葺,一直作为处州七邑通津桥梁,延至20世纪80年代,因第二座瓯江大桥在栝苍门外建成而完成历史使命。
  修复通济堰。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是碧湖平原农业的命脉。范成大见“往迹芜废,下源尤甚”(范成大《碧湖通济堰碑》)于乾道五年(1169)正月,亲自踏勘堰址,与同僚共议修堰事宜。集思广益,用伐木截流,叠石筑岸的办法来抬高水位,设置49道闸,调节水位高低,使水流逐级而下,灌溉水田。经过3个月的艰苦施工,终于赶在雨季到来前完成。为了保护堤堰,又亲自撰写了《堰规》二十条,规定堤堰的维修和管理办法,并立碑于堰旁的詹南司马庙中。
  此外,范成大在任期内还在南园建造了莲城堂、莺花亭(清雍正《处州府志》,同治《丽水县志》)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时人评论他的诗作特点是“恣而不野,峭而有韵”(方回《瀛奎髓》),达到了精工稳健,规矩适度的境界。他在处州任职期间留存于世的诗有《次韵徐子礼提举莺花亭》。
  范成大擅长书法,叶昌炽在《语石》中甚推成大摩崖各体书,赞许为“南渡第一”。范成大还曾为丽水楼亭书题榜,有“好溪堂”、“烟雨楼”等。
  (唐乐平)
  名宦赵汝谦知县
  赵汝谦,淳熙(1174-1183)初年任丽水知县。政令严明,不畏豪强。办案中不搞株连,不随意抓捕一人。犯罪事实没有取得确凿证据的嫌疑人,不送入监狱。把收税的账册放在县衙大门外,让百姓自己查阅,以防止吏胥隐匿、欺诈。800多年前,这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治政理念,尽管仅是萌芽,其进步性实令人赞叹。赵汝谦在知县任上,不管大事小事,都能得心应手,很快解决。县内赋税公平合理,很少有诉讼案件,百姓安居乐业,称为盛世。后,赵汝谦祀于丽水名宦祠。
  何澹留名通济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丽水通济堰,始建至今已有1500多年,它是我国古代大型水利工程的成功范例。何澹的名字永留通济堰。
  何澹(1146-1219),字自然,号小山,龙泉兰巨豫章村人,后寓居丽水(今何澹画像
  莲都区)。他是北宋徽宗朝宰相何执中弟何执文之玄孙。祖父何志崇有四子,何佾、何侑、何俌、何偁。佾、侑以荫补入官,俌、偁进士出身。何佾于绍兴间(1131一1162),曾任淤潜(今临安市)知县。绍兴十六年(1146),何澹出生在知县官邸,出生不久,生母姚氏去世,过继给何偁为子。何澹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18岁考入太学,孝宗乾道二年(1166),中进士高第。以“美姿容,善言论,少年取科第”,受到皇上的青睐,授予秘书省正字。历任武学谕、校书郎、著作郎、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秘书省丞等职。其间还兼任光宗小学教授,宁宗王府教授。后人称他为两朝帝师。
  淳熙十二年(1185)迁将作少监,旋升监,主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土木营造。十三年迁国子司业,掌管国子监课试、升黜、训导。十五年升国子祭酒,主管全国学政。是年十一月,授代兵部侍郎,出使金国贺金主生辰,翌年四月回宋,升为右谏议大夫。职掌谏议朝政缺失,参议百官任用,从四品。何澹上任伊始,即弹劾丞相周必大倡导伪学,向道学学派射出一支响箭。绍熙元年(1190)三月,同知贡举(副主考官),取士又以道学为非。四月,以焕章阁学士任御史中丞,从三品。第二年八月,继母去世,解官守孝。孝满,时理学首领赵汝遇当政,没有恢复他相应的职位,调任明州(今宁波市)知州。
  1195年,宁宗即位,改元庆元。外戚韩侂胄与宗室赵汝遇发生权力之争,学术争论成为政治斗争主要手段。韩侂胄以“同姓居相位,不利于社稷”和“唱引伪徒,谋为不轨”,劾罢赵汝愚相职。引起赵汝愚门下道学大儒的强烈不满,上书为赵汝愚鸣冤,舆论哗然。韩侂胄亟须一个反对道学大儒为臂助,于是便把“才高经纬,识贯古今,力探圣贤之学,深明王事之体”的何澹调入朝廷,复官为御史中丞,且加焕章阁学士衔。何澹不负所望,上章乞辨真伪。提出:彼此是非,纷呶不已,则为汉之甘陵,唐之牛李,国家将受其害,不可虑哉?”最后说:“高宗皇帝亲洒宸翰,有曰’学者以孔孟为师',臣愿陛下,以高宗之言风励天下,使学者皆师孔孟,有志于学者,不必自相标榜,亦不必以同门之故,更相庇护。是者从其是,非者从其非。朝廷亦惟是是从,惟善是取,而无彼此异同之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因名而察实,录其善而去其伪,则人知勉励而不敢饰诈以求售也,士风纯而国是定,必将由此。”宁宗看了非常赞许,命用大字抄写,在朝堂张榜。此文成为声讨道学的檄文,道学也从此败下阵来。首要分子遭到贬斥,调出朝廷。庆元三年(1197),定赵汝愚、朱熹、叶适、彭黾年等59人为伪学逆党,这就是著名的“庆元党禁”。何澹也就成为“庆元党禁”的主谋。《宋史•本传》评何澹“立伪学之禁,贤士为之一空”。
  庆元二年,升何澹为同知枢密院事,四月改任参知政事,参预国家大政。以上两职均为正二品,职同副相。庆元六年闰二月授金紫光禄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授职诏书称他“忱恂而劲正,闿亮而裕和。渊识贯于古今,环文发诸经纬。……两职中司之宪(指两度为御史中丞),独亮直节之风。
  此时,韩侂胄蓄意北伐,秘谋军机,调遣将帅,同时也渐弛党禁,起用了叶适等理学大儒。
  就在韩侂胄任用将帅时,何澹与其发生分歧。嘉泰元年(1201)七月,韩侂冑调吴曦为兴州(今太原市)都统制兼知州,吴曦以祖父吴璘曾为四川守将,要求到四川去。韩□胄同意了他的请求。何澹认为吴曦要求到大后方去,有拥兵自重之嫌疑,表示不同意。不料韩侂胄大怒,责之曰:“始得君肯相就,黜伪学,汲引至此。今顾立异也。”认为何澹是标新立异,阻碍他的军事计划,于是,罢了何澹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之职。后来通济堰吴曦果反,金国封他为“蜀王”。这就是何澹“以正论忤权臣”事件。
  何澹罢职后,即上章奏请出任地方官员,于是,授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不久,又以观文殿学士知福州,任满,诏再任,澹坚辞,移知隆兴(今江西南昌)府,又以母老养亲,奏请奉祠,授提举杭州洞宵宫。提举或主管某宫某观,称奉祠,又称祠禄官,无职事,可家居,不改俸禄。
  何澹就凭借这种特殊身份,为家乡做了一件流芳千古的好事——主持修建通济堰。将容易腐朽、每年修理的木筱坝改为坚固的石砌坝,并灌注铁水,数年厥成,灌溉整个碧湖平原。开禧三年(1207),北伐兵败,韩侂胄诛。嘉定元年(1208)三月,宋王朝依金国提出的条件包括将韩侂胄头颅匣送金国等,屈膝求和。和约签定,金国开始撤兵,宋也遣散战时招募的忠义民兵归农。何澹趁机奏请朝廷从遣散的洪州(今江西九江)兵中调3000名到处州疏浚通济堰并在宝(保)定村筑水塘蓄水,灌溉农田2000余亩,因塘为洪州兵所开,故名洪塘。何澹也在这一年再度被重用,授建康(南京)知府兼江淮制置大使,地位极高。何澹在前任丘崇遣散雄、淮两州民兵五六万的基础上,再遣散庐(今安徽合肥)、濠(安徽凤阳)两州民兵20586,“人人望阙谢恩,欢呼而去。”第二年六月,何澹母亲去世,解官丁忧。回乡后,主持撰修《龙泉县志》,开龙泉方志之先河。
  何澹孝满,诏知江陵府兼京湖制置大使,何澹以年老辞,诏不允。秩满,四上章辞,以故职奉祠,定居丽水玉溪(今属大港头镇)。何澹还在丽水城中山上建万象楼,山因此称万象山。开禧三年(1207)朝散大夫、丽水人叶宗鲁撰《应星楼碑》,何澹书,碑虽不存,但留有拓片。嘉定十二年(1219)腊月初六日夜薨于私第,享年七十四。宁宗闻讣,停止上朝一日,以示哀悼。赠少师。拨库银五百两,绢五百匹,助治葬事。葬丽水凤凰山之东。
  叶适有《何参政挽歌》三首:
  退食勤稽古,当朝动引经。
  人心喜偏侧,国脉要匀亭。
  二府早闻政,三孤晚告灵。
  羔裘惜光彩,不肯到头厅。晞发沧浪上,滩声近广骚。
  绿围齐长柳,红糁半含桃。
  欲寡堪增寿,闲多更养高。
  佳哉凤皇垅,悲甚付乌号。
  宿昔叨殊眷,寻常款直庐。
  听鸡催谒驾,立马待䌷书。
  零落谁存者,追寻昨梦余。
  何曾嗔石介,韩愈自狂疏。
  《宋史•艺文志》有何澹《历代备览》2卷。《小山集》录入《永乐大典》。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有何澹《小山杂著》卷。
  (周作仁)
  知县林棐丈量土地,公平赋税
  林棐(1180-1242),浙江平阳县人。绍定(1228-1233)年间,以奉议郎出任丽水知县。严明有干略,他到任前,丽水县的赋税,除两税(夏秋两次征田亩税的制度)以外,还有“和买”。其税目有两种:“实业物力”和“浮财物力”,二者都根据“物力”定等级。“物力”由实业物力和浮财物力构成。实业物力就是田亩,按田亩多少分为五等户,除第五等户外,其余四等户依次起征。“浮财实力”,不问田亩有无。凡行商坐贾,负贩营生之家,根据财利多寡,计利起征。后来,那些狡猾的上等户采取“诡名寄产”的办法,以逃避纳税。即把田产诡寄于寺庙,或假称田产变卖,或将田产另立几个子户,以降低户等。但各县的赋税总额是固定的,实业税不断减少,就得加重浮财税,而浮财税只是官吏随意定高低,如果凑不足税额,又分摊到实业税上。弊端百出,没有休止。
  林棐到任后,下大力修举“经界”。“经界”就是丈量土地。“经”指界划丈量;“界”指田沟之类的界线。《孟子•滕文公上》所谓:“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既定,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丈量全县田地,其工程之浩大,事务之繁剧,可想而知。林棐完成了“经界”,“宿弊以清”。不久,知州叶武子到任,与林棐算出丽水浮财实力计14.2万余贯,折绢1140余匹,折价530余贯,一律免征。查出盗用军资官库的贪官污吏,将他们发配充军,没收其田产归官, 出租耕种,以岁收苗利代交浮财税,使丽水士民普遍受益。后,林棐被祀于名宦祠。
  (吴克裘)
  知州叶武子奏免浮财物力税
  叶武子,字成之,号息庵,南宋福建邵武人。受学于理学大师朱熹门下,补太学生。开禧三年(1207),金兵大军压境,宋廷屈膝求和,挥师北伐失败的韩侂胄被诛,金国要求将其首级送往金营。叶武子认为如此处置有损国家的尊严,带领太学生到宫外请愿抗争,但未被朝廷接受。嘉定年间,叶武子登进士第,授彬州(今属陕西)州学教授。理宗绍定二年(1229),升处州知州。赴任前,与理宗辞别,趁机奏报陈州县(今河南淮阳)官吏肆无忌惮榨取民财的弊政,理宗说:“今之守令,正是不恤民,所以多至虐取。”叶武子说:“容臣到郡,为陛下牧养小民,不敢有负临遣。”
  叶武子到了处州,正是百姓生活十分凋敝之时,他一面以宽理政,免除拖欠的赋税,减轻刑罚;一面根据处州的税收状况,当年八月向朝廷上了《奏免浮财物力札》,将盗取官库钱财的贪官污吏断配充边,没收他们的田产归官,出租耕种,用每年收入的田租抵浮财实力税,不足部分“本州多方撙节用度,自为抱认豁去县解之额”。九月准奏。消息传来,“栝之耄髡,沐浴天波,欢声雷动"。第二年,绍定三年(1230)正月,叶武子“恐后来者怂恿如前,故揭之金石,质诸鬼神,刊石于丽阳之祠”。这就是有很高史料价值的《叶武子奏免浮财实力碑》,不仅反映了叶武子的善政,而且是研究我国古代经济史的重要资料。
  (吴克裘)元朝
  名宦韩国宝
  韩国宝,元朝至元年间丽水县尹。有智慧谋略,能处理繁剧复杂的政务。突然邻县有贼寇进犯丽水,韩国宝早已备足粮草、武器,严加防范,并出其不意,指挥士兵袭击敌营,贼兵溃散,境内得以平安。他在丽水县执政10年,许多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百姓怀念他的恩德,画像祀奉他。后来祀于名宦祠。
  县尹梁顺不避艰难大修通济堰
  梁顺,字孝卿,河北大名人。元朝至正元年(1341)来丽水任县尹。前一年,即至元六年(1340)六月,松阴溪暴发洪水,通济堰发生大面积坍塌,堰体六七成被毁。当时正值稻田需水灌溉,洪水过后,大片农田干旱龟裂,不长稻谷,农民叫苦不迭,县官组织修补,无济于事。梁顺莅任后,禀告处州路总管府,建言大修,以恢复旧日规模。郡监(即通判,路总管的行政助理)举礼禄赞同,并率先捐钱150缗。令梁顺主持此项工程。
  当时,灌区堰董、农户畏惧工程浩大,夫役繁重,起哄喧闹。梁顺不为所动,力排众议,坚决挑起主持修堰重担。他带领县吏到碧湖平原逐户核实三源受灌溉田亩,按田亩分派费用,采购石料、木材;按农户丁口分担劳力,组织民夫施工。梁顺“殚心焦思,日程督其间”,饿了喝粥,渴了喝水,寒暑不避。乡绅士民十分感动,改变了先前畏难消极态度,争相出资出力。大户捐出大松树垫于堰底,民夫运来巨石压基。从至正二年(1342)十一月动工,到第二年八月完工,堰基比原来加宽1尺多,斗门、概淫也修得比原先坚固。奉直大夫、延平路同知丽水人项棣孙在《重修通济堰》中是这样描写的:“中溪若石洪天设,水雪舞雷殷下,不觉入渠口,三源四十八派已充溢,田得羡收。”
  梁顺任丽水县尹三年,勤政、公正,施惠于民。至正四年(1344)离任,丽水百姓感其恩德,"时有政绩记”。
  (吴克裘)明朝
  富山建祠祀刘基
  刘基画像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丽水旧城区原来的街道宽了,平了,美了。但是,历史的遗存也几乎因此消失了。幸而在众多的古街道中还保留下一段140多米长的刘祠堂背,可以让我们及后人能缓缓行走在石板和鹅卵石铺砌的街道上,实地了解府城古代街道的风貌,体验古人那种悠然自得的感受。而且,这段街联系着历史名人刘基,深厚的文化积淀,珍贵的历史价值,会使我们更加珍惜它,更好利用它。
  汪云豪先生在《莲城话古今•刘祠堂背与掩宦弄的来历》中说:刘祠堂背因有刘伯温的祠堂而得名,早年叫帝师背。在这短街内有四座石牌坊(有说五座),有三座叫帝师坊,第一座帝师坊在花园弄口;爬上刘祠堂背约十米有第二座帝师坊;第三座帝师坊在刘祠堂西首。掩宦弄紧靠第二座帝师坊南首,该石坊前有块钦命“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石碑。有的官员为了逃避这个规矩,都从小弄“隐”身而过出仓前街,故叫掩宦弄。在吴家墙弄口靠街边,还有一座吴氏的贞节坊。以上四个牌坊,第二、第三座帝师坊都早已倒塌。我童年时只看到过两根石柱,上刻有“刘伯温石坊遗址”等字。花园弄口与吴家墙弄口的两座石坊,一直保存到“文革”“破四旧”才被拆去。(实际是拆于1957年)今天在刘祠堂旧基前,还保存鼓手亭的一根石柱,已成为唯一的古迹。
  《丽水市地名志》说“刘祠堂背巷,东起大众街三坊口,西至中山街梅山脚。1967年曾名大众街三弄,1981年复称刘祠堂背。弄沿富山南坡,古以庙称三皇岭。至’明嘉靖中,因三皇庙废址。建元勋祠祀诚意伯刘基’。”
  现今的大众街旧时叫中直街。旧时是府城最主要、最繁荣的街道。解放前曾名中正街。1951年改名大众街。从府前沿大众街南行,经四牌楼、枣树荫到三坊口,稍偏西上坡,沿富山缓缓而上,便是刘祠堂背。
  道光版《丽水县志•山水》云“富山在释山东,即三皇岭。嘉靖中因三皇庙废址建元勋祠,祀诚意伯刘基。”府城为什么要在三皇岭建刘基祠呢?这不仅是因为刘基是处州青田九都南田人,而且他在处州读过书,做过官,和府城有很深的渊源。
  刘基的先祖刘尧仁从临安(今杭州)迁居丽水竹洲(今太平乡竹舟村),他的儿子刘集迁徙到青田九都南田武阳村。隔了两代刘爛是刘基的父亲,在遂昌县任教谕,刘基便跟随父亲来到处州郡学读书。
  吕立汉先生在《千古人豪——刘基传•刘基大事年表》里详细记述了刘基在丽水的经历:
  1324年(元泰定元年)14岁入处州郡庠。黄伯生《行状》:“年十四,入郡庠,从师受《春秋经》,人未尝见其执经读诵,而默识无遗。习举业,为文有奇气;决疑义,皆出人意表。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从师郑复初习性理之学,郑谓其父曰:“吾将以天道无报于善人,此子必高公之门矣!”(郑复初,江西玉山人,进士,时任处州府录事。据道光版《丽水县志》载:刘基同时还师从丽水县名儒何清臣习 《春秋经》。)
  1325(元泰定二年)15岁
  在处州郡庠读书。
  1326年(元泰定三年)16岁
  应乡试得中。光绪《青田县志》谓刘基是年“举于乡”……
  (其间,刘基游历少微山等名胜写了不少诗。)
  1328年(元泰定五年,致和元年)18岁
  约于是年开始在青田石门书院读书。《春秋明经》即作于在此读书期间。1356年(至正十六年)46岁
  年初仍在绍兴。二月赴杭,省檄复为江浙行省都事。《行状》:“行省复以都事起用公,……”三月,从杭州赴处州,与石抹宜孙共谋“栝寇”。《唱和集序》:“予至正十六年,以承省檄与元帅石抹公谋栝寇。”
  1357年(至正十七年)47岁因石抹宜孙升任行枢密判官、总制处州分院,刘基改任行枢密院经历……《神道碑铭》:“复以为行枢密院经历,与行院判石抹宜孙守处州。”
  1358年(至正十八年)48岁。
  升任浙江行省郎中。年底,由于执政者抑刘基军功。仅以儒学提举格授处州路府判,乃愤而归里……
  这三年中,刘基在丽水创作了许多诗文,仅与石抹宜孙唱和的诗词就有97首,并结为《唱和集》。在此期间,他还主持构筑大水门至厦河门之间,以石块砌垒并灌注铁汁的铁坝,以保护城墙和防御洪水。这可说是丽水城最早的防洪堤了。
  刘基两次在府城生活,共7年。
  1358年,刘基决心与元朝统治者决裂,回到故乡南田,经三年多潜心创作,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寓言体文学名著《郁离子》。至正二十年(1360)应朱元璋之请,与丽水人叶琛、龙泉人章溢、浦江人宋濂同赴金陵(今南京),为正在推翻元朝、统一中国的朱元璋所用。四人才学超群,被称为“浙东四先生”。刘基留在朱元璋帷幄中“预机密谋议”,参谋军机,在计歼陈友谅、平定浙东、翦灭张士诚、策划北伐、创建军卫法、定《大统历》、建立明王朝中,表现出非凡的才能,立下不朽功勋。明朝建立后,刘基为太史令、御史中丞、兼太子率更令。洪武三年(1370)授弘文馆学士。后晋升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刘基谙熟历朝典故,洞悉朱元璋猜疑心极重,是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君王,于洪武四年(1371)正月,告老回乡。洪武六年(1373)因丞相胡惟庸陷害,被夺俸禄。刘基为消除朱元璋怀疑,进京自责,并留京不回。洪武八年(1375)三月因病重“乞骸骨”还乡,四月十六日卒,享年65。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以谋反罪伏诛。株连党羽15000余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让刘基长孙刘廌袭诚意伯爵。次年,刘廌“坐事贬秩归里”,洪武末又“坐事戍甘肃,寻赦还”。永乐初,明成祖取消了刘基后裔世袭爵位的资格。弘治十三年(1500),丽水人吴仕伟时任礼科都给事中,奏请明孝宗,给刘基后代复爵,孝宗采纳,并命刘基九世孙刘瑜为处州卫指挥使。弘治十五年(1502)吴仕伟又奏请建刘基祠于处州府城。获准。处州知府臣梁宸奉旨置地于星华铺(城西南)建刘基祠,但没有动工就离任了。嘉靖七年(1528)知府潘润向礼部请建刘祠,“查照徐达、汤和等于袭荫稍加爵秩,祠宇稍加壮丽,祭祀稍加丰隆。”获准,奉旨在三皇庙废址建造开国元勋祠,并竖立帝师坊。三皇岭因此改名刘祠堂背。刘基祠建成后招引许多文人、官员和百姓前来拜谒、游览,留下诗词甚多。
  刘基《陆柬之文赋跋》清咸丰八年(1858)八月、十一年(1861)春及九月,太平军三次占领处州城,开国元勋祠毁于兵燹。同治六年(1867)刘基裔孙刘廷梁在原址重建刘基祠,中堂供奉刘基像。东西轩间各建房5间,供青田来郡应试儒生免费住宿。经历数百年沧桑,如今开国元勋庙已经荡然无存,旧址已建了民居。“2006中国•青田刘基文化研讨会”上,刘基的后裔倡议族人捐资,重建开国元勋祠,到会的刘姓子孙纷纷响应,期盼政府支持。
  刘祠堂背曾经是一段很有特色的街巷。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住在近在咫尺的梅山背孔庙里,前后共30多年,隔三差五到刘祠堂背一带散步、购物、吃夜宵。三坊口是当时最热闹的地方,菜馆、食摊、商店、笔庄,应有尽有。晚间,肉糊汤和卤豆腐干担前常常围着许多人。顺坡而上是很具地方特色的商街,最多的是打铁店、蔑器店和算命馆,还有旧货寄售店、修伞店、百货店、陶瓷店。我去得最多的是新华书店。因为刘祠堂背是府前街通向仓前、大水门码头必经之路,人来人往,相当繁荣。世事沧桑,如今这里沿街的店面都改作民居了,从大众街往南走也无需经过这里了,刘祠堂也就渐趋冷清寞落了。
  最近,市建设部门已规划将刘祠堂背建成步行街。路面、店面“修旧如旧”,恢复经营地方特色产品和手工业的店铺,重现其旧时的风采。不久,明清一条街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刘基青年时代在郡学读书,丽水有他的族兄刘演,两人同拜处州录事江西玉山名儒郑复初(即郑元善)为师,受业《春秋经》,并都“善得其传。”刘演,字浩卿,有文学,美仪容,至正初,为义乌县教谕,后任明善书院山长。他的儿子刘彬,字宗文,元朝末隐居不入仕途,住在府城东门(岩泉门),取宅名为“菜窝”,灌园自给。洪武初,应聘为晋王府典仪,后转任工部主事,以办事得力闻名。元末,宋濂游历丽水山水,正好碰到刘彬抱瓮出来汲水灌浇蔬菜,问他姓名不肯相告,而对灌园的事却讲得很详尽,并充满哲理。洪武初,在南京为官,宋濂与他相遇,知道他是刘基的侄子,就将当年在丽水初次见面时问答之语,写成《抱瓮子传》。刘基也为刘彬补写了《菜窝说并序》。
  (吴克裘)
  耿再成喋血处州城
  处州城内仓前横街(今卢镗街西段),有一座纪念明朝开国功臣耿再成的祠堂。祠堂东近仓前街口,西与耿再成故居、天妃宫为邻。元至正十九年(1359),耿再成率军攻下处州,并留镇此地。二十二年(1362),他被叛将杀害。旋奉吴国公朱元璋之命,建祠堂祀祭,后追封为泗国公,遂称祠堂为泗国公祠。祠堂坐北朝南,大门前石阶数级,后座5开间,正堂供神主,有泗国公画像和塑像。左右两间立碑碣,有宋濂、苏伯衡等人所撰碑文。处州总制孙炎、南阳郡侯叶琛塑像,附祀于祠内。嘉靖年间(1522-1566),耿再成子安远将军耿天璧配享祠堂,立樊献科撰《配享碑》等2石。清道光年间 (1821-1850),祠内有耿姓后人居住。光绪年间(1875-1908),祠堂仍举行春、秋两祭。附近八旬老人还记得,抗战前祠堂尚在。今则祠堂与碑刻皆已不存, 似毁于抗战初期。
  耿再成,泗州五河县(今属安徽省)人。少年时,他勇力超群,又颇有见识。时值元末兵荒马乱,他曾对同伴说“大丈夫要解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为何不出去奋斗?”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从郭子兴起义于濠州。第二年,元璋回乡招兵,再成前去应招,元璋见他身高体壮,又有点文化,就留他在身边做亲信。这次招得700多人,其中徐达、汤和、耿再成等24个人称“二十四将”。以后,他们转战沙场,出死入生,成为明朝开国功臣。耿再成随朱元璋屡打胜仗,曾授百户;攻下泗州后,升为镇抚。
  至正十四年(1354)七月,耿与朱元璋克滁州,驻扎此城。首领郭子兴,随后亦来滁州。十月,元丞相脱脱在高邮大胜张士诚,分兵围攻六合。朱元璋率兵往救,与耿再成据守瓦梁垒。元兵攻势凶猛,朱元璋等见实在抵挡不住,就将军民撤回滁州。元军又大举攻滁,朱元璋将主力埋伏山涧两侧,命耿再成带数百人而出,佯败以引敌下涧。此时伏兵弓箭齐发,城中将士也鼓噪而岀,大败元军。十五年(1355)闰正月,郭子兴用朱元璋计,派耿再成、汤和、张天佑克取和阳,命朱元璋总领军事镇守,耿再成和诸军协守。和阳是长江要地,元军10万人来攻,再成等以万人抵御3个月,战事才得以平息。六月耿再成乘胜攻克真州,耿随后从元璋渡江。第二年三月,朱军水陆并进,攻克集庆路(后改为应天府)。耿再成随即从徐达取镇江,镇江守将出逃,结果是兵不血刃而克。不久,耿再成调回滁州。六月,耿再成升为元帅,统兵万余据守镇江。七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吴国公,定下平定东南元军、孤立据点的策略。十七年(1357)十月,军队攻下扬州,命耿再成、张德林镇守。明年十月,再成升为江南行枢院判官,阶镇国上将军。时张士诚屡犯宜兴,徐达率兵克之,调再成到宜兴镇守,并协守扬州。是年初,朱军由皖入浙,连克建德、浦江、兰溪。十一月,朱元璋以耿再成为前锋,亲自征讨婺州,不久就胜利入城。十九年(1359)一月,朱元璋以耿再成驻兵缙云黄龙山,谋取处州。黄龙山地势险要,三面山陵环绕,只西面开阔可出入。山中有黄龙寺,建于唐代。再成筑山寨,树栅栏,以阻截来犯之敌。元处州守将石抹宜孙派元帅叶琛屯兵桃花岭、参谋林彬祖耿再成画像
  屯葛渡、镇抚陈仲真屯樊岭,以抗御耿军。十一月,耿再成与驻婺参政胡大海相约:大海出兵抵樊岭,再成出兵黄龙山,以夹击元军。桃花岭峰峦嵯峨,最为险要,耿再成由偏僻小道疾驰而至,连拔桃花、葛渡二寨,直逼处州城。石抹宜孙出战大败,弃城逃往福建建宁。耿再成又兵分西进,时元将胡深统领龙、庆、松、遂4县民团拦截。因民众请愿归附,胡深亦识时务,乃解甲归降。至此,处州7邑全部收复,捷报传至应天,朱元璋甚喜,命耿再成统兵镇守处州,胡大海回镇婺州。二十年(1360)六月,石抹宜孙收集残兵败将欲复处州,攻至庆元县,杀知县曾封,耿再成又领兵驰往,将其击败,石抹宜孙逃至竹口被击毙。清初文学家朱彝尊由缙赴丽,路过黄龙山和桃花岭,留下缅怀耿再成的诗篇:
  黄龙隘口黄龙寺,法鼓空临十里闻。
  故老尚谈元总管,功成实倚耿将军。
  (《黄龙寺》)
  隘口屯师日,功臣汗马劳。
  空山无赤帜,废垒但黄蒿。
  (《由丹枫驿晓行……》)
  时处州久经战火,人口稀少,耿再成招收避难民众回城安置。那时军队每到一处,都要征收所谓“寨粮”,民众不堪重负。耿再成说:“百姓已山穷水尽了,你们还要刮他的膏脂吗?”于是免征“寨粮”。耿部军纪十分严明,如私砍民间树木要问斩,军士连田间蔬果亦不敢妄摘。胡大海、耿再成分守金、处,本是犄角相应,固若金汤。惟二郡收纳了元朝苗军,祸则由此而起。原先元朝为对付张士诚,从湖南招来苗兵,驻扎杭州。苗兵多本性贪婪,好杀无辜,元臣私下苦恨之,遂谋害了苗军首领,部属被迫投行省左丞李文忠。后蒋英等降属金华胡大海,李佑之、贺仁德降属耿再成。二将留置耿再成麾下,一例优待。怎奈狼子野心,终不可恃。至正二十二年(1362),蒋英等阴谋作乱,约李佑之二月七日同时举兵。这天,蒋英请胡大海到八咏楼观看弩箭演练,胡大海被蒋用铁锤击毙。处州苗军先接到蒋英密信尚未敢动,后闻胡大海被杀就壮起胆来,即于二十一日动手。当日,耿再成正同客人饮酒,见苗将叛变,随即组织20来人匆促应战。耿再成提剑上马,叛将已将他围住。耿再成大骂:“该死降贼,谁亏待你了?竟敢造反!快解甲投降,否则就砍你万段。你们不信我剑锋利吗?”叛将上前用长矛环刺,耿再成扬马奋力挥剑劈贼,连断数矛。因贼众矛多,耿再成难以招架,身体多处受伤,终因力气不支坠马而死。总制孙炎则被捉,关在一房中,待以烤雁美酒诱他投降。孙不为所动,怒斥叛贼。贼兵执刀要脱他衣服,孙说:“休想!这些绮衣是主上所赐,我要穿着它而死。”话完即被杀害。知府王道同、元帅朱文刚(元璋养子)亦都不屈遇害,后人有诗叹曰:
  大功未就已身捐,百战沙场总枉然。只有英名垂竹帛,忠魂犹得慰重泉。
  当时,耿再成子耿天璧奉命从应天赶往处州调苗军听用,途中惊闻处州事变,急驰至李文忠处,纠集父亲旧部朱絢等,会同应天派来的平章邵荣、文忠派来的元帅王祐,共同前去讨伐叛贼。在桃花岭上的刘山,打败贺仁德部众,贺只得退入城中固守。四月初,各路将士围攻处州城,烧其岩泉门,破城而入。李祐之畏惧自杀,贺仁德逃往缙云,结果被农民抓获,用槛车送耿天璧营中处死。
  耿再成遇难,胡深等收其尸,简葬于城郊。后朱元璋命以衣冠改葬应天聚宝山(今南京雨花台),封高阳郡公;命耿天璧继守处州。洪武二年(1369)正月,以已故开国元勋胡大海、耿再成等7人配享太庙。六月,功臣庙(在南京鸡笼山下)建成,塑像祭开国功臣21人,再成位次第10,塑像位于东序。三年大封功臣,加赠泗国公,谥武庄。赐其家茶果山园地2700亩以奉祀,坐耿天璧画像
  落于宜兴县。耿再成夫人鲍氏、卓氏、张氏,俱封泗国公夫人。3夫人墓在丽水厦河村耿姓社地,今不存在,墓址尚可指辨。
  耿再成长子耿天璧,朱元璋先召为侍从。平处州苗贼后,据守处州,寻因功授指挥副使。克杭州后,升严州卫指挥同知。仍四出征战,立功苏州、温州、福建、两广、海南、西安、河州、临洮。旋改授杭州卫指挥同知,除安远将军。洪武七年,耿天璧出海捕倭,深入外洋,舟沉没而死,后归葬杭州。耿再成子孙繁衍为处州、廉州、镇江三支。
  耿天璧在处州为官五载,洪武二年(1369),他请赐地祀祠堂获准,由弟天珑在丽水“掌其事”。天珑赴广东任知县,辞官仍归丽水。据《耿氏宗谱》载, 正统九年(1444)丽水尚有天珑子孙在。可是光绪年间(1875-1908)修的此谱世系表中,已无天珑后人,或已绝嗣。嘉靖中(1522-1566),廉州之耿镛(时居闽侯)莅丽,见处州耿祠已久无人管理,乃上书处州知府高超,获准拨款维持春秋二祭,设门子一人洒扫。万历(1573-1620)初,廉州族人耿应梧迁来丽水,择居二都陶庄。他带有珍藏之家中资料,当是为了看守祠堂的。今之处州耿族,都是他的子孙,亦即耿天瑜的后代。
  (耿如霆)
  竭力拯救无辜的县令倪孟贤
  倪孟贤,江西南昌人,洪武年间任丽水知县。有个算命卜卦的人,赶到南京,向朝廷告发丽水大户陈公望(旧《县志》为陈所望,此从《明史•列传二十八》,等57人聚众谋反。朱元璋命锦衣卫千户周原带兵前往抓捕这些叛逆者。倪孟贤得到消息,认为人命关天,便化装成平民,到陈公望等人家乡,微服私访。他见村里男耕女织,和过去一样平静,丝毫没有谋反的迹象。回到县衙,对僚属说:“朝廷命我倪孟贤任本县知县,为的是要我管理和安抚这里的百姓,让他们平安生活。如今怎能坐视善良的人遭受诬陷,背上叛逆的罪名,难道这是朝廷任命官员的用意吗?”他立即写了奏章,送达朝廷,详细叙述陈公望等人的冤情。同时令有声望的40位老人到南京,向朝廷陈述事实真相。朱元璋将案件下交法司审理,大白真相,原来是卖卜者曾经有求于陈公望等富户,遭受拒绝,就捏造假案陷害他们。朝廷按诬告罪惩办了告密者。
  遇到叛逆案,朝廷已下令拘捕,作为所在地的县令,如果顺势而为,便可获功,至少可以明哲保身。但倪孟贤却微服私访,竭力为受诬者申辩,敢于冒丢官杀身的危险,令人钦佩!
  清廉傲岸的知县郑仕忠
  郑仕忠,广东人,明英宗正统(1436-1449)年间丽水知县。当时县里有十几个刁民善于挟持长官,以余威在乡里横行。郑仕忠到任后,将他们绳之以法,乡里得以安宁。郑仕忠坚守廉洁,人们找不到向他行贿的机会。曾有个关押在监狱中的囚犯病死在牢中,囚犯的同伙向行省布政使司诬告,说是郑仕忠虐待致死。省布政使下交处州推官(郡守佐官,掌理刑狱)屠庆办理此案。
  先前,县令拜谒郡守佐官,礼节十分恭敬、周到。郑仕忠却只作个长揖而已。屠庆心里非常恼火,就写了罗织郑仕忠罪名的文书。郑仕忠也不辩白,飘然辞职回乡。因为廉洁,临行时“囊无百文”,丽水士民送给他回广东的路费。
  丽水百姓为林性之立功德碑
  林性之(1505-1580),字帅吾,福建晋江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丽水知县。“丽水民俗朴淳,而性之古心质行,施于有政。以哀矜听狱讼,以抚字理民科,民信而讴颂之。”审理案件时,他不主张使用刑罚,要凭借真诚和机智使人犯讲出实情,因此平日那些喜欢动刑的酷吏,不敢轻易刑讯逼供,不敢勒索和虐待囚犯。在林性之的人道精神感召下,那些逃亡在外,捕快长期无法捕获的人犯,纷纷自动回来,痛哭流涕归诚。
  县里有一些制瓷的窑户,早已迁徙到别处,而官府照样要征收他们的赋税,其实无法征收,只好由县库支付,无形中加重了丽水县的负担。林性之知道后,要将这些搬到外地的窑户注销。上级官员以为这样做,会因减少税收而获罪。林性之不怕得罪上司,坚持如实征税,毅然注销了外迁窑户,蠲免其窑税,减轻了丽水县的税收负担。
  嘉靖十一年(1532)七月,处州发生洪水,连日暴雨使各条溪流水势猛涨,毁坏农田无法计算。二十八日,大水冲毁府城城墙一丈多,大水涌进城内,许多民居被毁,城中一片狼藉。通济堰也遭受严重破坏。林性之奉知府吴仲之命,与府通判李茂,带领县衙干吏赶到堰区,抢修堰渠。林性之实地踏勘现场,根据田亩多少摊派资金,购买石料、木材,组织民夫抢修。林性之每天在工地监督施工,“以利物之仁,而济之以周物之智”,本来“必三四越岁而后集”的工程,只两个多月就完成了。
  林性之因擢升南京户部主事而离开丽水,后升员外郎。丽水百姓感念其德政,在县衙大门前立功德碑,记其恩德。后来,林性之被祀于丽水县名宦祠。
  林性之“待仕宦十余年,清素澹约,不异寒士。……其存心慈而待物恕。以让一毫非义之事不屑为,亦不忍为”。他为弟子生员时,就以精研《易经》闻名。著有《易经说》、《论语说》等。
  (吴克裘)
  在县城建社学的知县锤瑞武
  镭瑞武,祖籍湖北云梦,生于江西永丰。万历二十三年(1595)到丽水任知县。他“治先教化而后诛罚”,把重教化、兴学校作为治县之本,在丽水城设立7所社学,分布在望京门、通惠门、梏苍门、南明门、行春门、岩泉门和谯楼亭7处,方便学童入学。社学是对幼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锺瑞武此举对古代丽水教育作出贡献。
  锺瑞武审理案件,只怕当事人受冤屈,耐心倾听诉讼双方的申辩,反复再三询问,毫无不高兴的表情。诉讼各方都敢于诉述,使案情明白无误,当事人对审判心服口服。
  锺瑞武重视农业和水利,刚到任就实地考察城东水利工程好溪堰。他见斗门和二坝已经坍塌,影响灌溉东郊大片农田,而且一旦暴雨到来,还会漫淹城郊并灌水入城。于是决定修葺斗门和二坝,他首先捐俸筹资,并亲率民工修筑。在他的表率作用影响下,事半功倍,修好了好溪堰二坝和斗门。
  不久,洪水暴发,西乡通济堰堤倒塌十分之四五。锺武瑞认为“诹政之便民者,莫急于水利”,便提出修建方案,上报府署,知府任可容即转报行省布政司、水利道,又上报朝廷,得到各级支持。朝廷派使者唐一鹏来传达旨意。锺武瑞拨废寺余租计银270多两,用于购料和雇请工匠。他亲任总管和监督。自万历二十五年(1597)动工,至二十六年竣工。竣工之日,百姓载歌载舞感谢锺武瑞的恩德。
  锺瑞武以政绩卓著擢升辽州(治所今山西左权县)知州。离丽时,“民遮道泣送,如赤子之恋慈母焉”。送别的人站满街道,流着眼泪,依依不舍,像婴儿依恋慈母一样,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啊!
  (吴克裘)
  樊良枢请汤显祖为通济堰撰写碑文
  在通济堰众多的堰碑中,有一方汤显祖写的碑,虽已不存,但碑文留在《堰志》中,约1200字,它丰富了通济堰的历史文化内涵,弥足珍贵。这是汤显祖应樊良枢之请写的。
  樊良枢,字尚植,号致虚,江西进贤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三十五年(1607)授丽水知县。“始至,问民间疾苦,首革羡余。”羡余,是唐朝以来,官员以上缴赋税盈余为名,向皇室进贡的税款。后来成为官府通过加重赋税、贩卖商品、克扣俸禄等手段,聚敛钱财,堂而皇之与上司分享不义之财的名目。樊良枢到任后,在民间询问疾苦,得悉这是加重百姓负担、官员公开搜括民财的弊政,于是革除了羡余,减轻了百姓负担。他“省徭薄罚,与之休息”。尽量少派徭役,少施刑罚。他到任前,丽水生员到省城参加乡试,多年没有人中举。他“敦明庠序”,亲自到县学教诲生员,严肃教规,整饬学风,“士知兴学”,当年便见成效,进省乡试三人中举。
  樊良枢来丽水时,通济堰由于堰闸腐朽,崖石被冲,渠道多处淤塞,上源和中源水淹稻田,而下源却无水浇灌。管理堰渠的乡绅十多人到县衙递送呈词,陈述堰情。樊良枢当即“单车裹粮”赶到堰区,向民众“详加谘访”,并亲自到上、中、下三源巡察现场,将堰、渠、斗门、船缺、闸门、石函、概、崖岸等设施损坏情况勘查得一清二楚。他还了解到堰渠附近农户多年不按堰规疏浚水道,水渠逐渐被沙石淤塞,各人又自图方便,或壑或防,以致水道深浅不一,而且形成水渠高而河道低,水行不畅。农户为争水求活,不顾水性,乱挖乱堵,十分混乱。樊良枢决意大修通济堰,他按农户计亩定工,将疏浚水渠、挖掘泥沙所需劳工分摊到户,取之于民,而购置木石、修理司马庙的费用由官府支付,动支寺租官银20两,并由堰区田户每亩出银3厘,作为工匠之费。他的方案得到行省和州府的支持,处州府、温处道、丽水县都颁发了牌示。知府郑怀魁还捐俸百缗助修。万历三十六年(1608)三月开工,“当年工成而落之”。然后,樊良枢又主持整修了离通济堰5里多的金沟堰。他根据修筑通济堰的实践和了解到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了《丽水通济堰新规八则》,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樊良枢是江西进贤人,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两人是江西老俵。十年前,汤显祖从遂昌知县任上弃官回乡,居家写作。樊良枢修成通济堰后,派人赴临川请汤显祖写修堰记。汤显祖听了来人的详尽叙述,勾起他十多年前往来于遂昌与府城之间,路经堰区的回忆。想到当年在保定遇到一位姓吕、碧湖一位姓汤的父老,对他讲起通济堰多年芜废不治,粮食减收,生活艰难,叹息而去的情景。如今得知樊良枢半年内就将通济堰从堰头修到白桥出水口,堤坝、渠崖、斗门、石函、塘、概都修葺一新,百姓欢乐,十分高兴。欣然命笔,写了《丽水县修筑通济堰记》(有铭),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文献。
  后来,樊良枢调仁和县(治所今杭州)任知县,“两地交立祠祀之。”后荐升浙江儒学提举,曾到处州,在丽水县学为生员讲解《孟子•良知》,并赋五言诗《=山讲堂讲孟子良知章》。此诗刻石于=山县学。樊良枢后擢刑曹,出为云南副使,改浙江副布政司使。著有《樊致虚诗集》。
  (吴克裘)
  整顿预备、常平二仓的潘应龙
  潘应龙,字翼虞,福建莆田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以进士授丽水知县。到任后以裕民为本,深入民间了解民俗、民情,得知有的地方民风懒惰,潘应龙亲自到田间耕作,劝勉农民勤力耕种,转变了地方风气。正遇天灾,粮食歉收,赈济饥民,过去由吏胥随意确定救济多少,乘机从中徇私。潘应龙亲自了解灾情,逐户按实情赈济,做到公平、合理,并避免奸吏侵贪。
  丽水地处山区,土地硗瘠,产粮无多,因而不能普遍建立社仓、义仓,以济青黄不接。为了有备无患,县里设立常平仓和预备仓。常平仓,是粮荒时平抑粮价的储粮仓廩,定例每年米贵时减价出粜,以平抑粮价,米贱时籴还其数,以“存七粜三”为准。每年秋收后,用粜米所得的钱在本县采买粮食归仓,也可避免谷贱伤农。还规定府、县官员在额贮之外也按例捐谷,知府、同知、知县每年捐2至5石不等。因此,常平仓储粮额逐年递增。预备仓,始创于洪武初,是明代各地方政府为储藏赈济粮的粮仓。各地方官府以备荒为名,选派老年乡民运钞在农村购粮、储粮,每县设东南西北四所,遇到灾荒,就近借给民众。永乐年间,下诏将预备仓从乡间移至县城内。存粮大都在春末贷给农民,秋收后收回,并收取一定利谷,类似借贷。这两种储备粮仓对于平抑粮价、度过春荒是很有作用的。但也成为奸胥猾吏和土豪劣绅对农民进行额外剥削,借以肥己的工具。多年来,丽水县经管常平仓、预备仓的豪门大族,恣意侵吞钱粮,到潘应龙主政时,两仓的钱粮已经所剩无几了。潘应龙明察暗访,核实赈册,查清事实,然后将侵吞钱粮的豪右传唤到堂,严定期限,责令如数追补归还。于是,常平仓、预备仓储粮得以充实,为丽水百姓荒年减轻灾难做了好事。
  两年后,潘应龙擢升南京刑部郎中,离开丽水。
  (吴克裘)
  以劳致疾,卒于任上的游之英
  游之英,湖北蕲水(今湖北浠水)人。崇祯年间以举人任丽水知县。当时,丽水连年灾害,农业歉收,但赋税反而加重。游之英努力治事,民不受扰而完成了税收。他勤勤恳恳,鞠躬尽瘁,“兴废举坠,惟力是视。”他捐岀俸银,倡导和主持修建好溪堰和通济堰,任期内两堰都作了整修,惠及东、西乡。他又修筑厦河门和栝苍门埠头,方便居民用水和船筏停靠。
  崇祯九年(1636)春天,丽水发生大水,城中乏食,游子英在六座城门支锅煮粥,施救饥民。当年夏天大旱,游之英步行到丽阳庙,向丽阳王、白塔王、潭王诸神祷告,正值丽阳神诞辰,他与神相誓,“非得雨不举爵。”不久,下了透雨,禾苗得救。城郊有猛虎伤人,游之英一面吁请神明相助,一面悬赏格擒虎。过了三天,县卒果然捕到猛虎,械至衙署,虎患遂息。两事虽属迷信,但其诚感人。
  游之英日夜操劳,因过度劳累而生病,终于死于任上。他为官清廉,又捐俸为民,死时“宦橐萧条”,其亲属几乎不能将他的灵柩运回故里安葬。清朝
  清初修东西二堰的方亨咸
  邵村
  康熙五年(1666年)
  方亨咸,字吉偶,号邵村,安徽桐城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授丽水知县。当时刚经历改朝换代和抗清战事,尤其是顺治三年(1646)六月,明勋戚方国安反清失败,兵勇溃散,退入丽水,败兵大肆抢掠,丽水男女纷纷逃亡,丁口大减,田地荒芜,一派破败景象。方亨咸到任后,采取各种优惠办法招彳来外逃农户回乡,恢复农业生产,如发放耕牛、粮种,在一定年限内免去他们的赋税徭役等。外逃者相继回乡,人口逐渐增加。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他推行保甲法,强化治安,招收青壮年组织乡兵,并经常训练,加强了御寇能力,使得周边地区的盗寇不敢侵犯丽水县境。
  方亨咸重视教化,常和儒生们在一起讲论经书儒学,因此士人都很喜欢和他接近,他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威望。
  方亨咸重视水利建设。他见东郊好溪堰严重崩坏,影响灌溉和城中用水,就捐银备料、雇工,组织民众重筑堰坝,垒石修堤,引水入渠。并设北堰、小堰、东堰,将好溪渠分为三派支流,灌田二万余亩。百姓念其恩德,将好溪堰改名为“子来堰”。典出《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意思是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踊跃参与。
  顺治六年(1649)春天,方亨咸下乡劝农(旧时,县令每年春天到民间劝导农民下田耕种,称“劝农”),到了西乡(今碧湖一带),召集父老,慰问辛劳,询问百姓利害疾苦。父老们诉说近几十年战事不断,当官的把做官看成住旅店,没有心思顾及水利,而溪水长年累月奔流侵蚀,通济堰有的地段被冲,有的地段干涸,水不再在原来的堰
  方亨咸印
  康熙五年(1666年)
  肚心剖出酬知己
  康熙五年(1666年)渠里流淌了,什么地方好流就往什么地方流,年年有旱灾,苦煞了西乡百姓,修缮通济堰是当今头等大事。方亨咸到实地察看,认为应趁堰渠尚未大坏时作一次修补,现在只需花时3个月,费用万缗,便可修复,否则,让它颓败不问,总有一天会全面崩溃,酿成大患。他倡言由各都图受益农户投工、出钱,推选有德望的老人主持,全面修复堰渠。在方亨咸倡导下,官民协力,于春夏之交动工,当年秋天完工。
  方亨咸宦绩卓著,调京任刑部主事,累官至御史。
  方亨咸的父亲方拱乾,字坦庵,明朝天启年间进士,官至左谕德兼侍读。入清后官少詹事。为詹事府官员,掌管经史文章之事,充日讲官,编修书籍、典试、提学等事。与翰林院官相同顺治十四年(1657)因江南主考官方端,以联宗之故取中方拱乾五子方章钺,同主考官龚勋等亦有舞弊。事实败露,主考官、同主考官18人全部处绞刑,举人方章钺等8人各责40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流放黑龙江宁古塔城。方亨咸是方章钺的兄弟也受株连,与其父一同流放宁古塔。这就是震惊一时的江南丁酉科场案。后来,方氏父子均获释放归。
  方亨咸好文学,精于诗词,擅长书法。康熙中期是方亨咸从艺活动兴盛期。他善书法、治印,尤其精于小楷,兼长山水、花鸟画。著有《邵村诗集》、《塞外乐府》、《楚粤使稿》等。
  (吴克裘)
  方亨咸《喜鹊山果图》扇页
  方亨咸行草书王秉义救治战乱创伤
  康熙十二年(1673)发生''三藩之乱”。十三年三月,耿精忠从福建起兵反叛清廷。五月,遣都督徐尚朝率兵先后攻陷龙泉、庆元、云和。六月十三日,府城陷落。接着,攻破青田。叛军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抢掠,丽水城惨不忍睹。十二月,清总兵李荣、陈世凯在积道山痛击叛军,徐尚朝带领残部怆惶逃窜。十四年(1675)三月,清军收复处州城,王秉义奉命任丽水知县。
  王秉义,字以质,奉天(今辽宁沈阳)人。他到任时战争刚结束,城邑残破,民生凋敝,官兵来来往往,县衙官吏疲于接待和支应供给。王秉义能随机应变,巧妙对付,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供应及时不匮乏。局势稍为安定,他就以战乱破坏严重,人丁流亡,生产难以恢复为由,奏请朝廷蠲免丽水十四、十五、十六年三年税粮,并请求授田于民垦种,获准。于是,百姓逐渐复业,社会渐渐走上安定。
  通济堰因战事蹂躏,官民均无暇顾及维修,造成支流壅塞。十九年 (1680),碧湖平原大旱,父老向县衙陈告。王秉义慨然以修葺通济堰为己任, 亲临堰区勘察,订出方案,并捐俸为士民作榜样。委派县尉钱德基为督工。当年冬竣工。
  王秉义在丽水当了9年知县,很得民心,使战后的丽水得以恢复,“民爱之若父母焉”。
  (吴克裘)
  刘廷玑的恩泽与诗篇永留丽水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六月盛暑。树木葱郁的栝苍古道上过来一支非同寻常的人马,其中坐在轿子当中的是一位文人模样的官员。他就是刚从台州司马任上升迁处州知府的刘廷玑。刘廷玑(1654-1715)字玉衡,号在园,辽宁辽阳人。在处州任知府的7年期间,这位被誉为“长才伟抱,文采风流”的知府,留下了一段勤政爱民、治绩卓著的佳话。同时,在治邑之余,他还留下了100余首诗作,这些诗作以记实的笔法叙事咏物、言志抒怀,较为丰满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他的品行踪迹。
  荒凉满眼费经营
  在刘廷玑来处州之前的十多年间,这座山城曾遭受了惨重的天灾人祸。据《丽水县志》载:“清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乱兵陷城;二十五年(1686)四月大雨四昼夜,水泛溢漂没田庐,溺者无算。”
  刘廷玑上任时,处州城郭仍然是一片荒芜,疮痍满目:
  “城里荒山城外溪,可怜今剩几残黎。十三年遇兵戈后,八丈波同石柱齐。官舍夜深犹过虎,人家日午不闻鸡。”(《处郡杂言八首》)
  “仍是草多人物少,何分城外与城中。”(《入行春门》)
  城郭荒凉冷落,百姓所剩无几,虎迹时有而鸡犬不闻,这令人怵目寒心的场面,着实给这位新来乍到的知府出了一道难题。更何况处州偏处浙西南山区,交通阻塞,地瘠民贫,百姓缺衣乏食,生活十分艰难:
  “不通车马不通帆,半在风林半在岩。腊月有时衣尚夹,全家终日食无咸。”(《处郡杂言八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刘廷玑懂得,千头万绪,首先必须从解决吃饭问题抓起。他亲自下乡,到农民家里访问,了解农情,敦促生产。
  一次,正值水稻扬花季节,却遭遇了连日大雨,令他十分焦急。雨稍一停歇,他便来到郊外视察,但见水漫平野,稻田无花,看来是水灾在即,收成无望了,他知道老百姓已是穷到极至,不堪饥馑了,遂决定向朝廷奏报,要求减免农税。
  面对“民焉有不饥且死乎?鸠形者、满目菜色者载道也”的惨状,刘廷玑深感“触目痛心”,他亲自绘制了灾民惨状图,递呈两江总督,上报灾情,申请赈济;同时还捐岀自己的俸金,精心挑选能干的人员到温州购买大米。大米运回来以后,由官府发布告示,告知四乡,统一按进价出售,任百姓随意购买,“通融周济,务使户饔飧而人足食”。
  接着,刘廷玑设法把各乡逃荒的人招集回来,鼓励他们开垦荒地,循山开田。
  于是没过多久,处州就出现了男耕女织、重建家园的兴旺局面:
  寒蛩夜月鸣机急,哀雁秋风筑室齐。弃地可耕频买犊,……麦垅时时见一犁。(周浣初《和刘在园太守处郡杂言八首》)
  随着生产的恢复,农村出现了五谷丰登,百姓饭饱酒足的欢乐景象:
  一路荞花白,谁家豆荚肥。(《雨后郊行》)
  小箱大囷藏新谷,浅瓮深瓶贮旧醅。(《冬日至田家》)
  粮食丰收了,农业发展了,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溪无暴涨蛟龙隐,田有遗禾鸟雀争。商旅几人通小市,弦歌昨夜遍荒城。(周浣初《和刘在园太守处郡杂言八首》)
  经过几年的努力,整个山城出现了一派安详富足的景象:
  檐前高柳一旗风,破屋初添瓦一丛。临水几枝修竹净,隔篱无数野花红。村中昨夜迎新妇,市上今秋有醉翁。不怕催租人又到,收成颇比去年丰。(《处郡杂言八首》)
  秋常叠石修新堰
  农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以后,刘廷玑把目光投到了水利上。在刘廷玑来处州之前的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于洪水暴涨,碧湖平原的水利命脉——通济堰被“悍流冲激,崩坏且尽”,碧湖平原几乎不是涝灾就是旱灾:连宵有雨沟全没,几日才晴土又干。
  (《处郡杂言八首》)要改变这样的状况,修渠筑堰是当务之急。康熙三十二年(1693),刘廷玑带头捐俸,倡议修葺“自古资为利,于今圮不堪”的通济堰。刘廷玑委派州经历赵□到碧湖考察。通过实地勘察,了解了堰情之后,刘廷玑制定了修建通济堰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是年秋天,他从邻县请来能工巧匠,又召集堰区劳动力,通济堰渠工地畚锸相望,人来人往。在知府的亲自带动下,当地百姓们筑坝修堰的热情空前高涨,每日都有上千人参加劳动:
  冶铁飞红焰,搜材砍翠竹。……手上千钧转,肩头数里担。(《修通济堰得覃字二十韵》)
  人们冶铁的冶铁,砍树的砍树,抬石的抬石,垒坝的垒坝,一派轰轰烈烈的劳动景象。
  由于谋划周详,百姓积极性高,加上天从人意,——“人谋天意合,雨少阳光含”,修堰工程非常顺利,从十月下旬开工,仅仅一个月便竣工了。堰成后,西乡的百姓们兴高采烈。许多父老乡亲涌到府厅上,对知府修堰的功德由衷赞谢,大伙儿说: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功劳啊!并表示要为他立祠。刘廷玑说,这是我分内的事,哪里称得上功劳呢?
  通济堰修复以后,不仅有力地保证了碧湖平原的农业生产,同时也给西乡一带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夏喜禾苗秀,秋当稼穡甘。门前衣浣白,阶下米淘泔
  。
  (《修通济堰得覃字二十韵》)
  此后一段时期,在他的治下出现了一个较为升平的社会局面:
  “霜落深潭彻底清,年来鸡犬乐升平。隆冬闾里无寒色,卓午鱼盐有市声。”(《往视通济堰过碧湖即事》)
  修建学宫振兴文教
  处州地域偏僻,百姓贫穷,在浙江是“疆残地瘠于斯最”。经济困顿,文化落后。“八九人充童子试”,“地已穷困偏信鬼”(《处郡杂言八首》),刘廷玑面对这荒凉破旧、百废待兴的残局,不免发出“谁信浙东有此地,尽教泪湿旧青衫”(《处郡杂言八首》)的感慨。刘廷玑知道,要从根本上扭转这山乡的落后面貌,首先必须振兴教育。于是他自上任起,就积极修建校舍,使生员们有一处像样的读书学习的地方,并用古代历史和儒家学术思想来熏陶生员、致力于吏治。光绪版《处州府志》(卷之九)对此有载:
  以经术饰吏治栝……公下车,首建学宫,焕然一新,士始有学舍,为诵读地。
  刘廷玑在《重建府学碑记》一文中,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思想:
  为政知所先后,吾慨乎今之为政者矣,三年计最首以修学宫为尤异之征。……余适来视兹土,方思振起文教,为朝廷广作人之化……(清光绪版 《处州府志》卷之十)
  刘廷玑到任的第三年,即康熙三十年(1691),创建了处州最大的学府——南明书院。次年冬,他又带头“捐资庀材”,对南明书院进行了扩建,到康熙三十二年夏,颇具规模的南明书院落成。一年后,又重建了圭山书院。
  书院建成开学后,刘廷玑经常到书院看望生员,督查工作。每月初二、十六,刘廷玑还亲自到圭山书院讲学,“分课生童,上台器其能,檄赴省”,召集士子作文艺,以考校其勤惰。对于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者,奖给食物,使得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高涨。他鼓励僚属学习六艺,使他们个个“仕优”。
  经过一段时间的切实努力,处州府文教落后的面貌迅速改观:“文阁巍峨学士崇……焕然黉序新千古。”(张弘祚《和刘太守处郡杂言八首》)“文运正昌风朴略,点顽何术比神仙。”(周浣初《和刘在园太守处郡杂言八首》
  经画城池兴修设施
  在兴办文教、恢复生产之后,刘廷玑还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劳力疏浚内河,修补城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秋常叠石修新堰,夜旋陶砖补破城”。(《处郡杂言八首》)
  疏浚郡城内河。前面所说康熙二十五年(1686)的洪水,不仅冲毁了通济堰,也使处州城府城墙坍塌,城中内河河道壅塞,河水漫溢。许多河段都被淤泥壅塞或被野草覆盖了 ,原本兼有泄涝防火的郡城内河,不仅不能洗汰,反而成了城中的隐患,沿河的居民尤其苦不堪言。
  刘廷玑对属僚说:现在对老百姓最有切身益处的,哪里还有比疏浚河道更重要的事情啊!第二年秋,他乘河水干涸之机视察估量,制定方案,并令衙吏带领民夫,逐段进行疏浚。沿河的百姓踊跃参与,人们挖的挖,挑的挑,争先恐后,不言劳累,不久便恢复了河道的畅通。
  修筑郡城。古代的州官每年的新春都要举行一次巡察农事的活动,叫做“巡春”。上任的次年春,刘廷玑在巡春过程中,看到城墙已经破落不堪,决定要把它修复好。他亲自主修,派工采料,雇人烧制城砖,利用农闲组织民工修补城墙。经过一个多月紧张施工,完成了处州府城的修建。
  重修却金馆。在栝苍古道上的刘山庄,有一座明朝的建筑“却金馆”,相传是明宣德年间温州太守何文渊离任途经投宿时,拒纳永嘉县丞于建遣子赠金之处。历来为后人所称道。刘廷玑任处州知府时,两过其废址。当地百姓怀念廉官,请求重修却金馆,他毅然答应:“修废举坠,此地方官实事也,余何敢让焉! ”于是,他就近取材,购木陶砖,进行重建,并扩充其规模。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冬十月开工,次年秋七月落成。这次工程的费用,一部分由他个人捐助,一部分出自州县的各位僚属,还有一部分则由温州府的官员们捐赠。刘廷玑重修却金馆,表达了他对前贤东瓯廉守何文渊的敬仰,也表明了自己要做一个廉吏清官的志向。
  为了告诫为官者要廉洁守志,刘廷玑还特地在府治前的清香桥上造了一座“不染亭”,并作《不染亭记》:“窃愿官斯土者,皆取法乎不染之义,以兴莲比洁,而民皆化为无讼,不为刑狱犴狴沾染……”(康熙《处州府志》卷之十)
  此外,刘廷玑还在圭山建了文昌阁,重修了文昌庙;在三岩寺重修了广福寺。总之,“各属城池沟洫有关地方者,无不经画整理。”(光绪《处州府志》卷之十三)处州府城在刘廷玑的精心整治下,一派生机勃勃:“劳心无事不经营,历历雄图庆落成……善政已无遗美处,章天云汉颂秋横。”(张弘祚《和 〈刘太守处郡杂言八首〉》悯民情怀长留处邑
  刘廷玑在任处州知府期间,经常深入山乡,“问俗”“劝农”,了解百姓疾苦,体察民情。由于接触了社会的实际生活,写出了不少内容充实,脍炙人口的佳作。在他留下的许多纪实诗中,不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真实的社会画卷,也为我们留下一位廉洁官吏的悯民情怀。除为人称道的《处郡杂言八首》之外,其他如
  旱
  神龙何惜一滂沱,兵火余黎剩几多。
  地到如今穷已尽,天呼不应意如何?
  未知民有冤能白,或是吾行政太苛?
  补救深惭无善策,且先飞檄缓催科。
  雨后郊行
  雨霁川原阔,荒村静掩扉。
  鹭逢秋水住,鸦带夕阳归。
  一路荞花白,谁家豆荚肥。
  民从忧旱后,得此暂相依。
  苦雨
  雨后关心郭外来,天凉那得稻花开。
  水吞平地疑无路,云没斜阳又起雷。
  今尚不妨唯苦瘦,后仍如此恐成灾。
  穷民再不堪饥馑,欲草封章奏玉台。
  都反映了他一以贯之的关怀民生、关注民瘓的悯民情怀。一次在桃花岭,忽然遭遇大雨,众人都为轿子不能抬担忧,而刘廷玑却为农民有水润田而高兴,“众为舆夫忧,我为农人喜”(《冯公岭遇雨》)。即便是与同僚登高游览,他也把民间疾苦挂在心头:
  “可怜废垒荒台畔,一日人家一举烟。”(《万象山》)
  正是有了这种为民造福的使命感,使得刘廷玑在任处州知府的七年时间里,作出了骄人的政绩,使原来破旧荒凉的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尽管政绩裴然,刘廷玑却未以功高自诩。当修好通济堰,父老乡亲对他称颂时,他谦虚地归功于前贤:
  “跻堂群致颂,抚案独怀惭。己力何曾用,天功未敢贪。
  古人遗法善,后世被恩覃。在宋推何相,同时有范参。
  莫忘垂创者,司马二詹南。”(《修通济堰得覃字二十四韵》)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刘廷玑身上, 有一种封建官吏少有的自我批判精神。他曾写过一首《劝农行》:
  “劝农劝农使君行,从者如云拥出城。未闻一语及民生,但言桥圮路不平。未知何以惠编氓,却怪壶浆不远迎。东村淡薄刘廷玑《在园杂志》选页胥吏争,西村更贫难支撑……”通过对官吏们前呼后拥去“劝农”,却不问民生,而是牢骚满腹,埋怨农民招待不周的形象刻画,以自我反省的角度,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官员们借劝农之名,行扰民之实的卑劣行径。最后,用农民的口吻表达了百姓们对这种官场游戏的反感与厌恶:
  “使君已博劝农名,唯愿及早回双旌。
  不来劝农农亦耕,勿劳再劝鸡犬惊! ”
  所以,刘廷玑到乡村访问民情,往往都是独自一人去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独驾熊车问俗频”。他反对那种沽名钓誉的表面文章,常常不畏艰辛深入基层,了解真实的民情:“劝农自是寻常事,敢以荒凉废此行。”(《由松阳至遂昌道中》)在他看来,一个地方官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天经地义的事, “桑麻但得农夫好,蔬水何妨刺史贫”。(《处郡杂言八首》)
  康熙三十四年(1695),刘廷玑因治绩卓异,右迁温处道。临行前,他写有 《封印后作》:今晨暂却簿书忙,点检终年守栝苍。
  曾有何言垂不朽,竟无一事建非常。
  诗人直至挂印离任还在“检点”自己的言行,觉得自己“立言”无成,“立功”无就。从中可见刘廷玑对自己的要求之高。
  300余年过去了,刘廷玑和他那个时代早已远离我们而去。但作为那个时代的一名廉吏,刘廷玑的悯民情怀随着他的诗作一起,将长留在这座山城。
  (李蒙惠)
  因公负债的知县高崃云
  高崃云(1793-1843),字晓江,号芝崖,河南省项城县官会范桥人。幼年入私塾,读书非常刻苦,每年研读八股文都要写一二本心得体会。17岁中秀才,“食廩饩
  '。嘉庆二十四年(1819),26岁的高睐云参加河南乡试,中第六名举人。二十五年中进士。
  道光十八年(1838),高崃云任丽水县知县。丽水地处万山丛中,一些歹徒,常偷盗钱物和杀人掠财,案件不断。高徕云到任后,审理案狱经常到深夜子时以后。有一天,高崃云接到报案,有人发现在护城河里有被勒致死的尸体。高睐云连夜带领衙役,赶到现场附近秘密侦查。他发现有一人睡在桥下, 行迹可疑,当即抓捕了这个人。经审讯,正是勒死人的凶犯,结了案。
  道光二十年(1840)夏,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朝扬威将军奕经、靖夷将军奕山,受命率军到广州与英军作战。他们的军队相继经过丽水县境。当时战事紧张,“军容盛,帅令严”,地方官吏要为过境的军队供应帐篷、粮饷,运送军用物资,稍有不周,就会接到插着羽毛的紧急军中征调文书,和一把表示办不到就杀头的快刀。为使官兵不骚扰地方,高睐云常拿出俸禄垫付公用。应付了两年,薪俸用完了,还欠了大量的公债、私债。他拿着供应军需垫支的凭据,到军需局报销,但军需局却以军务未清为由,不给报账。
  同年,他兼任浙江乡试庚子恩科同考官,主持评卷,被授予文林郎、赠中
  宪大夫。上司认为他贤良而且很劳苦,就把他调到比较富裕的永嘉县任知县。即将成行,接到海上战争警讯,他只好把妻儿留在丽水,自己先去赴任。第二年,他的妻儿被接到永嘉时,他已经积劳成疾,病入膏肓。临终前,长子高钦中问他有什么遗言,他说了“守拙”两个字,又告诫道:“你如果考中进士,千万不要再做州县的官了! ”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月初七日,高崃云病逝在永嘉任上,享年51岁。
  六年后,他儿子高钦中中了进士,当了官,拿着父亲留下的凭据到吏部去报销。可是,吏部不仅不报,还要他还清他父亲在丽水任上欠下的债务。当时袁甲三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掌兵科给事印。他写了一封信给浙江的官员, 说明高崃云在丽水居官的廉苦情况,他留下的“债务”才得到解决。
  高崃云生二子,长子高钦中,次子高钊中,两个儿子皆中进士。
  (吴志华)
  重视教育的刘履泰
  刘履泰,字阶六,河南商邱人。清同治年间(1868年前后)任丽水知县。
  刘履泰进士出身,为人宽厚平和。他经常深入民间访问,了解百姓疾苦, 对底层民众的喜怒哀乐了悉于心,从来不对百姓作苛刻而急切的事。
  早在咸丰8年(1858),刘履泰就已经担任过绍兴府会稽县的知县。身为阅历丰富的老知县,刘履泰知道,抓好教育、培养人才是振兴社会,改变落后面貌的根本举措。因此他兴学校,设义塾,于清同治九年(1870)设立了丽水最早的学校一一“履端义学”。“履端”用以指事物的初步、开端。与此同时,他各方面的善政也一步步推行,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刘履泰的治政才干引起了上官的器重,不久,调任嘉兴知县。不幸的是,刘履泰由于久劳成疾,病入膏肓,还未到任,就死在半路上。令人唏嘘的是, 刘履泰死后,居然非但袋无分文,而且还欠下了许多债务。亏得同僚们设法结清账目,筹措葬资,方得以殓棺归宁。
  (李蒙惠)'‘勤求民瘼
  ,剔弊兴利”的知府陈璚
  丽水南明山石梁下的碑刻上,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
  葛翁仙去也,何处觅丹砂。
  虹断石梁瀑,莺留山洞花。
  离文天奂象,丽景物增华。
  独立峰头啸,云开烂晚霞。
  这就是曾两任处州知府的清末著名书画家陈璚的留世之作——《春登南明山》。
  陈璚(1827-1906),字鹿笙,又作六笙、鹿生,号澹园,晚称老鹿,室名随所遇斋。广西郁平(今贵县)人。工诗善画,累知处州、台州、嘉兴、杭州等府,官至四川布政使。著有《随所遇斋诗集》,存《澹园吟草》1卷。为一代书法名家。
  在历任的清朝处州知府中,陈璚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据方志载,他在处州知府任上“勤求民瘼,剔弊兴利,庶政咸理”,政绩裴然,深受百姓爱戴。民国十五年(1926)版的《丽水县志》卷七——“州府宦绩附”中有一段关于他的记载:
  “陈璚,字鹿笙,广西浔州府贵县人。咸丰辛酉(1861)拔贡,才识练达,性耽风雅,工吟咏,书名冠一时。粤匪乱,佐曾忠襄、蒋果敏幕,由军功荐保道员。同治乙丑(1865),简放杭嘉湖道,以刚直忤某方伯,被议左迁。大府知其能,留办塘工局。以劳绩擢知府,历署嘉兴、台州府篆,旋补授处州知府,光绪十三年(1887)夏之官。是年,郡城适遭大水,疮痍未复。甫下车,勤求民瘼,剔弊兴利,庶政咸理。凡书院、育婴诸善政,皆次第整顿。复以栝郡土地硗瘠,民艰生计,乃购桑秧十万本,俾民领种,以兴蚕织之利……”
  陈璚来处州任知府前20多年,曾作为幕僚协助曾国荃(曾国藩之弟)、蒋益澧(浙江布政使)平定太平天国,“由军功荐保”任杭嘉湖道(省以下、州之上的行政区划,道署在杭州)道员(即守、巡诸道之行政长官,俗称道台,四品)。因其性格刚直不阿,违逆了长官,得罪了上司,被拟定贬官。幸好上级官府知道他的才干,就留他在塘工局(相当于水利局)任职。不久,又因治绩卓著,被擢拔为知府,在嘉兴、台州等地任职(“府篆”即对知府的雅称)。
  陈璚走马上任处州知府的时间是光绪十三年(1887)的夏天,此时处州城正遭受洪水冲淹,城垣与门楼塌毁。年届60的陈璚到任伊始,即踏勘城池,访贫问俗,了解百姓疾苦,剔弊兴利:带领吏民修缮城池,恢复被淹田地;为缓解百姓的贫困,他“筹开质库(此处指官办的当铺,兼营信用放贷)以便民”;同时,修缮书院,“购书训士,加课选材”,并为书院筹藏图书,以供生员披览;此外,他还举办了育婴堂,收养弃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璚到了处州以后,还把杭嘉湖地区先进的茶叶和蚕桑生产技术带到处州,“课茶桑以兴利”。他特地从嘉兴购来桑树苗10万棵,让百姓免费领取去种植。
  在杭嘉湖一带,妇女参与制茶、养蚕和织丝是平常事,但当时在处州,却“妇女鲜知织者”。于是,他打破旧习,让妇女学会制茶、养蚕和丝织,使我地区蚕桑渐兴,农民自此多了一条“救贫之良法”。(见作者在《调任杭州留别栝州诗八首》自注:“栝民多贫,正在筹开质库以便民,并课茶桑以兴利,购书训士,加课选材遽焉。”“栝俗妇女鲜知织者,蚕桑渐兴,勉习阙事,十年后,大利之所出,实救贫之良法。”)
  陈璚第一次任处州知府仅两年,便被调往台州。由于陈璚在处州任上救民安民,多有善政,深得百姓爱戴,当光绪十五年(1889)调守台州时,处州的百姓竟赶到府衙前拦住他的车子,不愿让他离去(《丽水县志》:“父老攀辕卧辙,皆依依不忍舍。”)
  两年之后,陈璚再次回任处州知府。与前
  陈璚诗碑次来时正遇洪水不同的是,这一年(1891)的夏天,处州适逢大旱。说来也巧,那天,陈璚车驾刚一到州府,竟突然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像是为他接风洗尘。处州百姓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都说是这个重回的好父母官带来的甘霖。
  陈璚是个才识超凡、风流儒雅的文士,因此,也特别怜才爱士。他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为了解决处郡学府中书籍少而生员阅书困难的问题,他专门为莲城书院购置各类图书,对学习成绩优异的高才生,提供给膳食津贴,同时增添课目让他们现露才能。
  作为一位工诗善画、书名冠时的名流,陈口在政事之暇,不废文翰,雅兴流
  襟:
  新除西圃秽,坐对南山陲。
  鸟助花间酒,蛩催竹里诗。
  衙清常放吏,课懒偶笞儿。
  长日无余事,挥毫墨半池。
  这是他的《调任杭州留别栝州诗八首》之一。陈璚雅爱山水,常驰足南明山、白云山、万象山等名胜,吟诗寄情。诗中“南山”即指南明山,据作者自注:“南明山在郭外五里,己丑辟署东小圃未毕调台,颜曰雪泥小圃,辛卯回任葺署西废园,颜曰西圃。莳花种竹,甫毕,又有杭州之行。”而对于“挥毫墨半池”,作者的解释是:“乞书者众,老兴也乐此不疲。”
  此外,陈璚在处州还留下了许多清美入画的动人诗句:
  绿野一犁春夜雨,白云满郭午炊烟。
  梵钟声远飞山外,松竹香清落几前。
  陈璚书信(片断)(《万象山》)
  僧楼细雨樽中酒,驿路春风柳外骢。
  话到莺花人已老,诗成云树梦相通。
  (《光绪壬辰春调任杭府烟雨楼话别》)
  光绪十八年(1892),陈璚因治处政绩卓著而“调补杭州”,任杭州知府。临行前,他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调任杭州留别栝州诗八首》。其中既有“一官如传舍,席暖又迁移”、“此行何太速,此地忍将离”的不舍和“拙政愧无补,虚名负所知”的谦逊,也有“耕织今仍重,图书古是师。无事消雀角,有志刷鸿仪”的殷殷嘱咐、“厥土谁令瘠,何人富教施”的关切记挂和“祝遂篝车愿,诗成福履绥”的美好祝愿;更有“长揖栝山去,青青日萦思”、“双鱼相问讯,远寄厦河湄”的绵绵牵念。
  在留给处州的最后的诗篇里,勤政爱民的知府陈璚和清高正直的诗人陈璚也把一片玉壶冰心的情怀留在了处州这块土地上。
  (李蒙惠)
  彭润章主修县志
  彭润章,字泽之,一字苇山,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后迁居贵州黄平州。清道光六年(1826)生,同治七年(1868)进士。同治十一年(1872),任庆元县知县,不久,调知丽水县。
  彭润章为人宽厚慈祥,勤政爱民。生活非常节俭,几与苦寒人无异。然而他性格刚直,执法公允,办事令人信服。尤其是他为民做主,不畏豪强权势的表现,曾一时传为美谈。
  当时驻在丽水营的兵士,倚仗上官的威势,作威作福,蛮横非常。每当春花之际,他们都把马放到郊外,践食田间麦苗。农民向他们提出索赔,他们不理不睬,甚至连县官也不放在眼里。此事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民们敢怒不敢言。彭润章到职后,知道了此事,果断下令禁止,有违犯者,坚罚勿贷。初时, 营兵中有试法者,彭润章言出必果,绳之以法。于是营兵方才有所收敛,放马之风总算平息。
  彭润章初到时,邑中的书院已荒废多年,他为了兴复圭山书院,拨出寺庙田600余亩作为书院的日常经费,聘请老师,招收生员,让书院开课,对于优秀的学生,还给予奖励。
  彭润章购买了数万株桑苗,发给农民栽种,希望通过发展蚕桑业,振兴农村经济。
  彭润章对重修丽水县志,也作出贡献。他得知县志已多年未修,慨然说道:“重修县志,使乡邦文献赖以传承,这也是我这个一县之长的责任啊!”于是竭力筹措资金,组织人马,在他的主持下,重修了丽水县志。
  后来,彭润章调补平湖知县。卸任之日,丽水士民爱其德政,制作颂德匾相赠。
  (李蒙惠)
  赵亮熙留碑南明山
  登上南明山,步入仁寿寺山门,抬头仰望,石梁上的摩崖石刻琳琅满目。在石梁下,竖着几块碑刻,其中有一方保存完好的石碑上,端正、秀丽的楷书字字清晰,常吸引不少游人驻足细细鉴赏,有的还会情不自禁地吟哦出声:
  光绪壬辰(十八年,1892)十月十三日游南明山仁寿寺。甫入门,见佛殿下两方池。如梦初觉,乃昔年梦中所常游玩者。可见凡事皆前定也。爰戏题四绝以纪之。
  凭栏闲玩水澄清,却向栏前更濯缨。①
  此境昔年曾入梦,今朝石上证三生。
  闾阎②简朴古风留,三月操刀乏远猷。③
  辜负我民盹挚④意,匆匆又说向台州。⑤
  浮沉郎署卅三春⑥,同谱无多剩此身。齿发渐衰情未改,问心不负是斯民。
  光阴荏苒去如梭,五十余年历境多。
  直到白头方出守,南明山上且高歌。
  宜宾赵亮熙未是草
  须发已白的赵亮熙,首次登临南明山,竟发现这里曾经是他早年梦中常来游玩的地方。四川宜宾与浙江处州,山川阻隔,遥遥千里,梦境与现实竟如此相符,无怪乎会发出“事皆前定也”的感叹。从惊喜中人们看到诗人初来乍到就爱上这里了。他必然要为处州做些造福百姓的事了。流传至今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赵本府传说,证实赵亮熙的确是位深受丽水人民爱戴的好知府。民间都称他为赵本府,但不知这称呼出自何典。
  赵亮熙(?-约1905),字寅臣,四川宜宾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分入工部,因没有空缺,一直不能补职,人谓之“苦守寒窑王宝钏。”直到同治七年 (1868)才补主事,后升员外郎。曾多次以部郎身份为主考官。光绪十八年(1892)外放处州任知府,七月到任。第二年调知台州。三年后,即光绪二十二年(1896)八月,台州知府任满,再次调处州任知府。
  赵亮熙“性刚直,风裁峻整,果毅有为”,文牍案卷必亲自披阅。处理政务只求合乎情理,不拘泥于现成的惯例。传说他审理案件常常不在府署大堂上,而在府衙前面的广场上公开审判,起到警示、劝诫、教化作用。他常常穿着便服,不带随从,一个人走街串巷,了解民情。“遇勤苦者,辄加奖恤”。民间传说,某天,他在厦河门外铜牌桥边见到一块地的毛芋长得特别好,便询问正在地里劳作的那位农民,听了农民勤劳耕作、细心管理的介绍,便赏了他两块银元。有个郊外的农民,每天一早挑柴进城卖,卖了柴挑一担粪肥回去,常常被赵知府碰到,每次都赏给他几文钱。这些事不胫而走,传为佳话。
  赵亮熙关注教育,每逢书院课考,他把生员召集到府署,关门让每人写两篇文章、一首诗,第二天早晨交卷,他亲自校阅批改,评定等级次第。他劝勉生员力学必以敦品笃行为先。“训诲勤恳,无异父师之诏子弟焉”。处州距离省城遥远,每逢“宾兴”——清朝惯例,地方官设宴招待赴省应乡试的士赵亮熙《南明山四绝诗碑》
  人。一些贫穷的读书人,因没有路费,不能去赶考。赵亮熙设法为他们筹措路费,设宴为所有赴考之士饯行,“礼貌有加,士气咸奋”,增强了考生的信心和勇气。
  赵亮熙“操守清廉,爱才若渴,”但是“严于嫉恶,见人稍不循礼法,”就当面斥责毫不宽容,因此,人们都忌惮他的威严。他管束和治理府中吏胥十分严厉,使得 “蠹役奸胥望风敛迹”。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夏,瓯江流域各处连日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七月廿日、八月十日两次洪水淹漫府城,城厢内外水高数丈。东郊盆地和碧湖平原基本绝收,“嗷鸿遍野”。赵亮熙紧急开启常平仓、预备仓和义仓,平粜、借贷、赈济,但仓廩全罄尚不能渡灾。饥民涌入府署。碧湖饥民将不肯平粜稻谷的财主戴高帽游街。赵亮熙向省台请求拨款向外地购粮,获准。于是“按户赈济,灾民赖以存活。”
  府城厦河一带紧临大溪、好溪两水,暴雨季节常被浸漫。光绪二十九年(1903)秋,赵亮熙首先捐俸倡修水障,并拨府库钱3000缗(每缗1000文,计300万文),组织民工修筑,水障建成,厦河民居、田地免受水患。
  赵亮熙受到近代维新思想影响,主张废科举办新学。他的宅第在酱园弄谭宅,房主谭献(1847-1912为清末岁贡生,任圭山书院讲学,知识渊博,教学有方,两人过从甚密。赵亮熙鼓励谭献办学兴教,谭献听从知府意愿,首先在宅中举办私塾,教授文学、数学,开新学之先。光绪二十八(1902),赵亮熙改莲城书院为崇正学堂,比光绪三十一年(1905)朝廷下诏“废科举,办学校” 还早三年。
  此外,赵亮熙还有许多利民之举,“如散借仓谷以惠贫民;广设义学,以端蒙养;除育婴之弊,浚堰工之利。善政宜民,莫可枚举。”
  赵亮熙“守栝九载,颂声载道”。他的德才与德政闻名远近,行省抚院器重他的才能,他两次荣膺考核“卓异”(清代吏部考核官吏,评定等级,才能出众为“卓异”)。两任六年俸满,入京觐见,又命他回到处州任知府。终于因为生性刚直,不阿谀奉承,得罪了上司,但他德高才茂,无由贬谪,巡台只好以调省解其任。赵亮熙没有赴任行省。不久患病,在处州去世。“民思其遗爱, 莫不痛惜焉。”
  如本文开头所引赵亮熙南明山碑诗所言,赵知府首次守栝,甫数月“匆匆又说向台州”,留下“辜负我民肫挚意”的遗憾。然而再守栝州九载,以善政惠民,直至献身处郡,实现了“问心不负是斯民”的平生夙愿。可谓“事皆前定也”。
  赵亮熙在南明山留下石碑,在民间留下口碑。
  当代著名戏曲家、戏曲理论家、作家、翻译家、复旦大学教授赵景深 (1902-1985)在他1979年6月写的《自传》开头说:“我1902年出生在浙江丽水。我的原籍是四川宜宾,但我从来没有到四川去过。5岁我就迁居安徽芜湖,……”他是赵亮熙的孙子,他的父亲赵锡嘉,民国初年从事文化工作。赵景深出生时,赵亮熙还在知府任上。景深5岁离开丽水,是1907年,该是赵亮熙去世后一年。
  注释:
  ①濯缨:濯,洗涤;缨,系冠的丝带。《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王逸章句:“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而乐。”后用“濯缨”表示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
  ②闾阎:里巷的门。借指草民。③远猷:长远的谋划。④肫挚:诚恳真挚。⑤匆匆句:赵亮熙:光绪十八年(1892)来处州任知府,十九年调知台州,时间短促。⑥浮沉句:郎署,明清称京曹为郎署,亦泛指官场;卅三春,赵亮熙自咸丰十年(1860)进士及第,入仕,至出任处州知府,已过去33年。
  (吴克裘)“鬻田兴学”的知府萧文昭
  清朝统治处州267年,先后有100位知府,其中当过三任的3人,当过两任的4人。萧文昭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宣统二年(1910)两度出任处州知府,是处州最后的一位知府。
  毛虎侯先生在《辛亥革命在丽水》中,以迎接光复军进府城的亲身经历,对处州光复的情景作了生动的描写,其中对光复军进入府衙是这样写的:“时处州知府萧文昭尚躲在府署,被金志振打了两个巴掌,喝令他交出印信簿,把他赶了出去。知县范传衣自知不容于众,早已逃走了。”(事实上,范传衣是府同知。丽水县知县由知府萧文昭兼)另一位作者写的文章里还说“一名光复军把刀架在萧文昭的脖子上,叫他交出印信簿籍。”作为封建王朝的知府,萧文昭无疑是辛亥革命的对象,当时,把刀架在他脖子上,并打他两个巴掌,叫他交出印信,将他赶出府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从个人人品方面和在丽水所做的事看,他却是一位值得敬佩的知识分子和官员。
  萧文昭,字叔衡,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授刑部代递主事(最低级司官)。当时腐败的清政府不断与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处于危亡之中,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力图学习东方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挽救祖国。在他们的推动下,维新运动不断高涨。光绪二十四年(1898)六月十一日,光绪皇帝下诏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萧文昭是受维新派思想影响很深的知识分子,曾数次上书,建言实行新政,开办茶叶学堂,举办机器制茶厂,扩大茶叶出口,以平衡贸易逆差,深得光绪皇帝赏识。由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103天的维新变法,以改良派的流血牺牲而告终。萧文昭的建言也付诸东流。光绪三十二年(1906),萧文昭被派到处州任知府。
  萧文昭来丽水前,通济堰曾两次遭受洪水袭击,堰坝、陡门被冲毁,因政局动荡,没有及时修复,堰渠淤塞,碧湖平原粮食连年歉收。萧文昭到处州后,急民所急,与丽水知县黄融恩计议修葺通济堰。他亲临堰区勘视,召集当地士民商议,并率先捐俸带动筹款。通济堰经过整修,恢复了灌溉功能。萧文昭又与丽水县丞、堰长等商议,在碧湖龙庙后建造三间西堰公所,作为堰长、堰董议事办事场所,并设神龛,祀奉对通济堰作出贡献的先贤,建造粮仓,储存堰租。随后又制订《通济堰善后章程》,刻石立碑(今存),完善管理制度。萧文昭到处州任知府的前一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下诏“废科举,兴学堂”,丽水莲城书院改成的崇正学堂改为处州中学堂,就是丽水中学的前身。萧文昭到任后视察学堂,见校舍简陋,便捐赠银元250元,扩建学舍,并创建种植学堂、阅报所和图书馆。又拨款令丽水知县黄融恩开办劝学所。处州所属各县,也相继开办学堂,但资金匮缺,十分困难,萧文昭遵照先祖父母、先父母“鬻田兴学”的遗训,写信给善化老家的亲属,叫他们变卖田产,汇来解湘平银1485两,全部捐出用来办学和充实图书馆。这一义举深得民众和省署称赞,浙江提学使支恒荣认为萧文昭“摄篆处州,实心任事,提倡学务,不遗余力”,“仰承先志,由原籍变卖田产捐银补学,洵属难能可贵”。奏请朝廷在其家乡建立牌坊旌表其先祖父母、先父母和萧文昭。
  萧文昭于三十三年(1907)八月离任。三年后,即宣统二年(1910),九月,再次来处州任知府,并兼丽水知县。这时,腐朽的清朝已经穷途末路,走到尽头。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11月初,浙江宣布独立;11月25日,吕逢樵从缙云壶镇率领光复军光复处州府城。萧文昭作为最后一位处州知府,随着清朝的灭亡离开处州。他虽怀爱国、惠民、济世之心,很想做一番事业,但生不逢时,仕不逢时,壮志难酬。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
  (吴克裘)
  黄融恩勤政爱民
  黄融恩,字朗轩,江西玉山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冬任丽水知县。他廉洁开明,勤思慎行,能洞悉民隐,善于分析案情,判断公允,因此少有冤狱。
  黄融恩尤其留意新政,能与时俱进。当时各地普遍兴办新学,学风振兴,而丽水由于僻处山区,风气未开,加上地方贫瘠,仅设有县立崇实两等小学一所。黄融恩极力振兴丽水教育,一方面千方百计为县立小学统筹经费,扩大其规模,另一方面,极力劝谕各乡绅民筹款,筹建新校。在他的大力支持下,碧湖保定两处又建立了震丽、植基两等民办小学。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靠天吃饭的过去,歉年常有逃荒要饭的灾民。黄融恩为了防患于未然,“又以社仓为备荒要政”,他在各大乡社设置了粮仓,并亲临各乡查验社谷,一旦发现有侵吞者,必令其加倍补偿。同时他极为重视农田水利灌溉,积极配合知府萧文昭,大修通济堰。据丽水县志载,他亲自“督工筹款,备极勤劳”。在他的主持下,清政府最后一次对通济堰的大规模兴修工程,终于于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初五日按时完工。
  先前,丽水农民缴纳税谷时,在每石谷定价外还另加征900文钱,称为“平馀仓”。是清代地方政府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部的部分,也叫“平馀银”。一般来源于赋税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乾隆元年就明文规定平馀银分给各部院官吏称“养廉”。对此,黄融恩听取各乡绅的禀报,根据丽水山区贫困的现状,报请上级政府,终于革除了这一弊端,黄融恩在丽水担任知县两年,做了不少好事,政声卓著,他离开以后很久,丽水的老百姓还非常怀念他。
  (李蒙惠)民国
  清明如镜的知事李钟岳
  民国11年(1922)5月,丽水县来了一位知事李钟岳,字岱云,安徽桐城人。
  他到丽水就任时,就碰上好溪涨大水,冲毁好溪堰坝及大片农田。第二年瓯江又发洪水。面对灾情,李知事脚穿草鞋,头带箬笠,深入住户,做好善后救灾工作。他两次报请华洋义赈会拨款,修复了好溪大坝及小水门南岸堤岸。
  李钟岳于民国13年开始主修《丽水县志》,原处州军政分府民政部部长孙寿芝任总纂。民国15年完成,铅印,10册。凡例中说:“……丽水之有县志,自道光丙午(1846)创始,……同治甲戌(1874)重修之……今阅五十余年矣。时事迁移,国体改变,因革损益,先后异宜,以资掌故。”台北《中国方志丛书》亦收入此书。
  李知事公正廉明,爱民如子,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一点没有官架子。早年,县官下乡,坐轿代步是寻常的事,李知事则不然。有次庞山发生山林纠纷,矛盾激化,李知事决定亲自前往解决。庞山离县城有60多里路,且有30里陡峭的山路,他仍然拒绝坐轿,竟穿起草鞋步行到庞山,经详细调查做了公正处理,双方都心服。
  李知事办事认真,廉洁清明,以他的勇敢智警,还平息过一场即将流血死人的事件:当时,“大衙门”住着的省防军人,他们看戏时常常在戏台下仗势闹事,或调戏妇女,早年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大,且较富有正义感,遇到看不惯的事,便会出来打抱不平。有次文昌阁戏院演戏,囿山背第十一中师范的学生在台下与省防军发生冲突。因为十一中与文昌阁很近,学生回校一鼓动,一大批学生就赶了过来,他们用木哑铃等把几个省防军打得头破血流。待荷枪实弹的省防军赶来,学生知道大事不妙马上逃回学校堵起大门,并搬来了石块、石灰到楼上,居高临下作抵抗。省防军包围了学校,准备攻打,李钟岳知事闻讯赶到现场,他挺身站在大门口挡住,并厉声喝道:你们先打死我好了!县知事开口,气势汹汹的省防军们一时愣住,不一会,大衙门的统领赶到,此事才算收场。如果李钟岳是一般官僚,对此事一推了之或置若罔闻,或稍有疏忽,不马上赶到现场果断处理,很可能会发生一场流血惨案。更可贵的是自那次闹事后,师范学校的纪律经过整顿一直很好。省防军在戏台下打架闹事的事也少有发生。
  民国15年(1926)4月,李钟岳在丽水四年后,奉命调孝丰(今属安吉),丽水各界向上级要求挽留,未果。李知事离任时,自府前至大水门码头,沿街各商店门前都摆设香案,放清水一盘,镜子一面,表示他为官清如水、明如镜。老百姓夹道相送,纷纷向李知敬,李知事在李钟岳撰《重修丽水县震耳的鞭炮声中,也频频向沿街两旁的父老乡好溪堰碑记》亲行礼致谢,直到大水门码头,李知事与家小上船,大家依依不舍,含泪告别。
  上个世纪90年代初,90高龄的卢起南先生(卢起南先生毕业于省立十一中师范学校,40年代任教师)与人谈起李钟岳时,他伸出大拇指十分钦佩地说:“李知事是一位真正的好官!”
  李钟岳曾出任海南文昌县知事。在文昌任职期间,他为政廉明,崇尚文化,倡导文明,发展生产,使文昌的社会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深受群众爱戴。李钟岳任职期满返乡时,因两袖清风,身无积存,竟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文昌人民自发捐赠了一笔钱,含着热泪送走了这位好官。哪知李钟岳回乡后,变买家产又如数归还回这笔钱。当地百姓收到这笔退回来的钱时,个个是热泪盈眶,谁也不肯拿回自己的那份捐助,于是用这笔钱在文昌公园建一座“李公去思亭”,作为纪念。
  (李蒙惠)掩护中共地下党的专员余森文
  余森文(1903-1992),广东梅县人,中山大学毕业,1931年在上海同济大学任教务长、训育长。1933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回国后在南京工作。
  1937年2月,随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骅到杭州工作。同年9月来丽水任第九区行政监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适值国共合作抗日,他到各县视察,宣传动员群众,组织进步力量,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援抗日战争。同时做好浙江省机关迁移丽水的住房、交通运输、副食品供应等物质准备。
  1938年1月,余森文赴武汉中央训练团受训,结识叶剑英同志。结业后任国民党广东省韶关党部书记长,创办《北江日报》,宣传抗日救亡工作,引起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等的不满,联名报国民党中央要求将余森文调离广东。
  1939年9月,应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的邀请,再度来丽水任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1940年元旦起兼任丽水县县长,提出“刷新政治,发展生产,组织群众,抗日救国”的主张。1940年2月创办《民生日报》,自任社长,安排中共党员和爱国人士十多人在报社工作,宣传抗日战争和浙江后方经济建设,揭露汪精卫投敌,报道皖南事变真相,宣传爱国侨领陈嘉庚赴丽慰问,促进抗日救亡工作。同时创办丽水县太平区、青田县海口区、云和县小顺区3个经济实验区,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安插了不少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开展抗日宣传,推行减租减息,组织农民垦荒队,开办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及合作金库,发展经济工作。并利用自己的职权,掩护舒文、杜大公、邓旭初等安全转移,营救邱惜光、张志远、全清扬、王栋兴、林瑛等“取保”释放,制止逮捕徐旭、李平、王秀英、费恺、王春芳、杜永康、陈文明等人,下令释放林耀邦、曾绍文等人,掩护和营救了一批革命和进步青年。
  1946年6月,余森文调温州,任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1948年7月,调杭州任浙江省设计考核委员会委员。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中共上海局的领导,想方设法保护钱江大桥不受破坏,为策反海宁、平湖县国民党上层人物起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解放后,余森文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工务局副局长、建设局局长,浙江省建工厅副厅长,杭州市副市长,第一、二、四届杭州市政协副主席,第四届省政协常委。1992年5月25日在杭州病逝。生前遗嘱,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知识出处

莲都歷史人物

《莲都歷史人物》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为《莲都历史文化丛书》之三,《莲都历史人物》虽类似地方人物志,但它更倾注于历史文化。在真实性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可读性,要让读者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受到文化精神的熏陶。因此,本书不拘泥于人物志的体例和文字风格,要从简历式的框架中跳出,尽可能使人物丰满一些。这种尝试能否成功、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可,还需在实践中检验。而且,因受史料缺失的限制,对不少人物的叙写也难以完全做到这一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