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歷史人物》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880
颗粒名称: 清朝
分类号: K820
页数: 22
页码: 一四三-一六四
摘要: 《莲都历史人物》中对莲都区清朝时期人物的详细记载。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清朝

内容

名医汪昂
  汪昂(1615-1695),初名垣,字讱庵,晚年人尊“浒湾老人”。祖籍安徽休宁,明朝末年,因避战祸,随家人移居处州丽水县。他出身于较富裕的家庭,早年苦读经书,考入县学。“经史百家,靡不殚究”,且爱好诗文,著有《讱庵诗文集》。他本欲通过科举步入仕途,曾多次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每每名落孙山。
  明亡清兴,社会动荡,汪昂越来越看清科举考试的弊端,厌恶科举制度,决心另辟人生道路,而平民百姓饱尝动乱之苦,患病者甚多,通医者少。于是,他认为“诸艺之中,医为尤重”。清顺治初年,他已30多岁,毅然弃儒从医。由于缺乏明师指导,主要借助医书,勤苦自励,探索医学门径。在治学过程中,他泛览博取,上自岐黄、仲景等医学典籍,下迄后世诸家,探研学术义理,吸取其精粹内涵。特别对《黄帝内经》及历代医方、本草著作,致意尤深。他在博览苦读医书同时,结合行医实践,深入钻研病理药医学界有“学医之始,先明药性”之说。《雷公药性赋》是一部在民间流传至今且具一定影响的中医药学入门读物。该图为民国重刊本。
  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终成一代名医。在此基础上,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医学理论研究和著书立说,著有多种医学科学普及书籍,盛行于世,为祖国医药知识的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汪昂68岁时写成了《医方集解》。全书6卷,分21门,共收入正方370多个,附方490多个,刊行之后,迅速流行全国。1935年被曹炳章先生编入《中国医学大成》,1959至197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曾先
  汪昂编《雷公药性赋》图
  汪昂编《本草医方合编》
  后7次刊印发行,全国中医高校奉为参考教材,1999年国家中医药出版社再次将汪昂医学全书编入《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
  《黄帝内经》是我国早期的医学理论典籍。宋代开始,《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汪昂注释的《素问灵枢》,乃遵王冰等4位前人之注的十分之七,增入本人见解十分之三,经过删繁、辨误、畅文、释意,务求言简义明,故名“约注”(也称《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中国医学大辞典》认为汪氏之作,在《素问灵枢》节注中,可称善本。
  汪昂不仅擅长临证,研究医学理论,而且十分重视医药的相互作用,常说“用药如用兵”。认为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虽为完善、周明,然而过于浩繁,于是他“特裒诸家本草,由博返约,取适用者,凡四百品,汇成小帙”,取名为《本草备要》(四卷)。《本草备要》刊行十年后,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汪氏80高龄时补充再版。《本草备要》后经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太医院判吴谦审定,在国内外广为刊行,总有70余种版本。1729年(日本享保14年)植村藤治郎将该书在日本刊行。
  《汤头歌诀》是在中医中广泛流传的方剂典籍,是汪昂80岁时刊行的。选录常用方剂300多个,编成七言歌诀200首,每首均有方名冠之,并附有简要注释而便于初学者习诵,在普及方剂学知识和民间医治中产生巨大影响。
  汪昂一生诊务繁冗,然其著书立说至老不倦。他著书立足于基础,着眼于普及,并讲究实用,文字流畅,通俗易懂。汪昂一生著作丰硕,除《医方集解》、《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合称“汪氏四书”)外,还著有《经络歌诀》、《痘科宝镜全书》、《本草易读》等书。这些著作与前人相比“皆另为体载,别开径路,以发前贤未竟之旨,启后人便易之门”。《中国医学史》称汪昂“其书浅显易明,近人多宗之”,称他为我国清代著名医学科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医方集解》、《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汤头歌诀》,300多年来一直是中医入门必读书。
  汪昂不仅是卓有成就的医学科普家,而且自幼坚持练功,讲求养生之道,强身防病。他年过八旬,身体仍健壮,精力充沛。所著《勿药元诠》一书,为《医方集解》之附录,全书1卷,介绍养生修炼方法,主要记述导引、气功、摄养等防病健身方法,某些常见病的预防,以及饮食起居诸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载有《养生颂》、《金丹秘诀》、《保健十六宜》等功法十余种。《勿药元诠》论述精辟,至今仍被医学家和养生家沿袭应用。现存清乾隆二十六年和清咸丰年间两种刻本及多种附刊本。
  (吴志华)
  白鹤拳祖师方七娘“谁号东亚病夫此耻宜雪,且看中华国术威武维扬;勿忘黄帝儿孙任人鱼肉,相率中原豪杰为国干城。”这是陈嘉庚先生于1929年,送给由白鹤拳师组成“闽南国术团”应邀到星马表演,载誉归来时写的一副对联。拳术,又称国术。白鹤拳是南拳的一种,与太祖、罗汉、达尊、行者诸拳一并称为少林五祖拳。白鹤拳是清康熙(1662-1722)年间,丽水人方七娘首创。后来,其弟子郑礼、林榷等人在“白鹤拳”的基础上,创编出宿鹤拳、食鹤拳、飞鹤拳、鸣鹤拳四个支派。至今广泛传播于东南沿海各地。
  方七娘,生卒年不详,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女子。据福建省永春县文史资料《闽南古镇五里街》(陈诗忠编著)等文献记载,方七娘生于明末,原籍浙江处州丽水县城,是拳师方种的独生女。方种早年丧妻,方七娘聪慧灵巧, 深得方种疼爱,从小练得一身好拳艺。方七娘俏丽多姿,远近青年纷纷登门求婚。方种年逾花甲,七娘为赡养父亲,发誓不嫁。不料有豪门大户子弟窜入方家似权势相逼,要娶七娘。为反抗财主逼婚,七娘进了城内庵堂为尼。一天,方七娘正在庵中埋头飞梭织布。突然,一只白鹤翩翩飞舞,在屋顶盘旋俯视,最后飞下来,伫立织机旁边,仰头朝七娘凝视,许久不肯飞走。七娘十分惊异,顺手抓起梭盒向白鹤掷去。但见白鹤轻轻展翅,把梭盒子反弹了回来。七娘又举起织布用的那枝竹砚策,朝白鹤身上打去。白鹤一脚轻轻抖动,那竹砚策反弹到堂外。这一天,那羽毛白洁如雪的鹤鸟终不飞走,表演了引喙理毛、伸颈觅食、缠膝憩息等姿态。入夜,便栖息梁间。
  黑沉沉的夜,万籁俱寂。方七娘在床上细想白鹤展翅和扬腿的动作,渐渐进入了梦乡。天一亮,父女俩就在厅堂上,模仿那只白鹤动作揣摩新的拳术拳路。通过不断钻研,把白鹤舞姿揉入少林拳法之中,衍化出别具一格的拳法,称为“白鹤拳”。方七娘在庵中传授白鹤拳法,不久声名大噪,名闻遐迩。
  某日,天上黑云密布,狂风呼啸,霎时暴雨倾盆。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七娘开门,但见一青年卖艺打扮,肩扛棍棒,身背行囊站在檐下,看来是来避雨的,七娘就让他进门借歇。那青年说我是福建永春人,名曾四,家境贫寒,到处耍拳棒卖艺糊口。前些日子来到贵地,因慕方七娘之名,想拜师学练白鹤拳。还说同来的有他的师父颜起诞(又名颜上观,精棍法)。方种见此人忠厚便将他带到家中,并让他把师父也叫来。二人便在方家住下。颜起诞恳请七娘把曾四收留门下,传授白鹤拳功夫。七娘遂收其为徒,传予拳法,后经方种与颜起诞撮合,七娘与曾四结为夫妇,生有二子。曾四潜修十余年,其艺已臻至精微之境界。方种去世后,曾四带着方七娘及两子回归故里福建永春。据《永春县志•方技传》载:''康熙年间,方七娘与其夫曾四以罪谪永春。” 住在“永春西门外后庙辜厝”,是何罪被谪,不详。他俩在那里开馆授徒,后人称为“曾武馆”。从此,白鹤拳就在永春蓬勃发展,广为传播。后人尊曾四为 “前永春名师”,传有郑、王、吴、林、李、蔡、颜、乐、潘等姓“二十八英俊”。
  自康熙至光绪两百年间,白鹤拳在福建、台湾、浙南、粤东传播极广,并方七娘观鹤
  传入东南亚和日本。清康熙年间,永春白鹤拳流传到福州地区,衍化成纵鹤、飞鹤、鸣鹤、宿鹤、食鹤等五种,风格各异,套路纷繁,形成拳理和技法自成体系的福州鹤拳。当时,琉球进贡船只经常停泊福州,日本人东思纳宽量开始把永春白鹤拳和福州鹤拳一起介绍到冲绳,发展成为现在风靡日本及欧美的空手道刚柔流。溯本求源,空手道的渊源竟是方七娘始创的白鹤拳。康熙二十二年(1683)夏历六月,康熙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兵台湾,八月与郑克塽讲和,台湾终与大陆统一,隶属福建省。两岸民众自由往来,其时施琅从台湾带来名师白戒,到永春学习白鹤拳,使白鹤技法更加完善。郑宠、林添等多人随其学艺,后人称白戒为“后永春名师”,传人中以郑宠、林添、郑畔、辜初、辜荣5人最杰出,世称“后五虎”。嘉庆年间(1796-1820),浙江平阳鳌江雷渎村(今平阳县麻步镇鳌峰)温大九从福建漳州学得白鹤拳,该拳始传入平阳县。
  白鹤拳共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法,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弹抖劲力足,变化技艺多,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具有独特风格,尤其是以气推力,内练脏腑,肌肉收缩能随对方之击;外练肌体,内壮外强为典型代表,是当代开展散打基本功的有效训练方法。永春白鹤拳还有传统的舞狮, 模仿雄狮的各种动作,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并与白鹤拳套路对练,武韵别具一格,深受广大群众喜欢,为各种喜庆活动锦上添花。白鹤拳还有按经络、穴位、时辰不同,用“鹤技”点断筋脉的方法,还包括一套推拿、按摩、接骨、治伤的方法、药方以及制作丹膏丸散的知识。因而,在白鹤拳发展史上也不乏对祖国医学,尤其是对骨伤科有专门研修的白鹤拳名师。
  解放后,白鹤掌得到进一步发展,受到国家体委的重视,我国香港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都出版了白鹤拳的《拳谱》、《秘要》等书籍。
  (吴志华)
  汪起球救人不图报
  汪起球,字震先,明末清初丽水人。父亲早亡,与兄起绅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乡里。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叛乱反清,遣部将徐尚朝进犯处州。六月十三日,丽水城陷,王起球和城中父老乡亲逃到陈寮山中避难。府同知赵瑾也在一起,有人对汪起球说:赵同知是叛军指名要捉拿的人,如今在这里,恐怕要连累我们,遭受祸害,还是将他绑了献给叛军。汪起球说:赵同知坚守气节,义不降贼,是正人君子,应该保护他安全离开这里!于是,汪起球兄弟二人从小路将他送到另一座山中躲藏。第二年初,赵瑾随清总兵李荣、陈世凯带领大军收复了处州府城,在外避难半年多的居民,陆续回城。赵同知召见汪起球兄弟,要授予他俩官职,他俩坚决推辞不接受。赵瑾后来调到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为官,送来金银为礼致谢,汪又不肯收。于是官府旌表其母 “苦节”以报答。
  白鹿先生及其后裔
  钱金生,字秋水,明末清初丽水人。幼时丧父,家道贫穷。母亲杨氏靠纺纱织布赚点钱供他读书。崇祯十二年(1639)以《春秋》登乡荐。清初顺治年间,授浙江嘉善县学教谕,他知识渊博,德行高尚,生员弟子称他为“白鹿先生”。历迁陵水(今属海南省)、会宁(属甘肃省)县令,为官廉洁、多善政,卒于官。去世时囊橐萧然,身无分文,士民泣涕相告,自动捐钱为其料理丧事,将其灵柩护送回家乡。
  其子钱湛,字公露,秉性端庄谨慎,沉静镇定,从无疾言遽色。读书勤奋,日夜不辍。对六经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康熙三十二年(1693)乡试中举人,任浙江兰溪县学教谕,出其门下者大多都能师承效法。
  钱金生曾孙钱元炆,字苕夫,以拔贡任教习,历任陇西、甘肃各县知县。在陇西任县令时,组织民众疏浚小西河十余里,在险要的地方用巨石砌堤,使田园房舍免于水淹,百姓感恩,称此堤为“钱公堤”。乡民王凤翔诬陷某人打死了他的儿子,狱案已定,但尸体却未找到。钱元炆到任后,张榜于通衢大道,宣示:查获到王凤翔儿子或其尸体者重赏。过了不久,果然在隐匿的地方找到了王凤翔的儿子。平反了冤案,惩办了王凤翔,众以为神。升固原(今属宁夏)知州,以丁忧回乡。丧服满,起任甘肃岷州知州,将州庙学修建一新,民众雀跃,竣工时有4只白鹤前来筑巢栖息,士民以为祥瑞。
  甘肃过去每年丰收或歉收都以夏季收成来定,按此征收赋税,如果秋季遇到灾害,不得申报,赋额不减,百姓怨怼。钱元炆向省巡抚申告实情,请求分夏、秋两季如实申报收成,合理确定税额。获准。此后沿用为定例,百姓从中享其利泽。改任甘肃泾州知州。后以患病辞官回故里。
  (吴克裘)
  不畏强权的县令张翀
  张翀,字体乾,号南溟,顺治康熙年间(1644-1722)前后在世,浙江丽水县人。少孤而贫,能自立,以拔贡入仕途,初授国子教习。康熙七年(1668年)授福建罗源知县。当时海禁森严,被迫内迁的沿海居民,流离失所,饿殍惨目,常常有人越界捕鱼。这些人一旦被官兵擒获,就置之于死地。张□对这些渔民深表同情,如遇越界捕获者,就把他们唤进内衙加以劝诫,临堂断案,不予究罪,予以开脱。
  割据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纵容家丁倚仗权势欺压百姓,地方官员不敢过问。张翀将寻衅滋事的家丁抓来笞责后驱逐出境。耿精忠闻讯后勃然大怒,召来知府王之仪,要他参奏张翀。幸好王知府正直不阿,没有听从耿精忠。于是,耿精忠自发令牌吊问张翀。张翀见到令牌,当即佩带县印单骑上省城。罗源百姓挡道劝阻不回,数百人追随张翀同往。当他们来到省城郊区,藩兵见百姓纷纷相从,不敢轻举妄动。耿精忠听到下属报告只好作罢。张翀不屈而归,在福建传为美谈,民间流传“鱼头参政王知府,强项董宣张罗源”的民谣。康熙十一年(1672),张翀调任,卒于任上。
  (吴志华)
  豪爽慷慨的王栋
  王栋,字殿臣,清丽水县人。幼年丧父,尽心侍奉母亲。长大后为人豪爽慷慨,能济人之急。松阳县令朱肇端因公事犯错丢了官,生活无以为继,带着眷属来投靠王栋,前后在他家生活了5年。最后王栋为他准备厚资送他回乡。邻人龚甲租赁王栋房舍居住,龚甲死亡无钱办丧事,王栋一时也拿不出钱来资助他,就对龚的家人说:将他住的房子卖掉就可以了。有个靠种菜卖菜为生的人,因家境贫穷,生病无钱医治,只好卖掉妻子。王栋得知此事,卖菜人的妻子已经走了多日,王栋出钱将她赎回来。王栋晚年,回忆往事,读书自娱,曾对人说:“我的同学诸君,都能身份通显,但他们都走了。只有我不成材却还活着,真是万幸! ”因而自号“半痴叟”,年八十二而卒。
  黄绳先父子
  黄绳先,字绍庭,清丽水县人。以副贡授泗州(今安徽泗县)通判,多次捕获巨盗,经保举擢升知县,因受惯例限制没有立即授官0后历任大县知县,有政声。嘉庆十四年(1809),授蒙城(今属山东)县令。蒙城刚遭战乱,许多人口逃亡在外,县邑萧条。黄绳先多方招彳来,流亡者渐渐回乡。不久,省巡抚下令变卖叛乱者的田产,用来补充军需。黄绳先建议说:叛产荒芜没有开垦,无人会买,应该暂缓出卖。没有被上司接受。于是他写信给故乡家人,将自家田产变卖,用来补充军需。还为邻县捕获盗贼,荣膺“卓荐”。不久去世。
  长子黄中,字通理,以县丞官职赴任福建。道光六年(1826)夏,随总督孙文靖剿办台湾匪乱和疏浚鹿港、开通五条港皆有功,补崇安县丞、将乐知县, 卒于官。
  黄绳先次子黄裳,字体元,嘉庆年间以县丞身份试用山东曹州府。嘉庆十六年(1811),大兴县(今属北京市)人、八卦教主林清领导河北、河南、山东农民起义,嘉靖十八年九月十四日攻入皇宫,不久失败,惨遭镇压。黄裳到山东曹州时正值林清乱后,尸骸遍野,惨不忍睹,黄裳捐金掩埋尸骸,日夜监督巡视,终因劳累过度,心力交瘁,死于任上。
  叶秉礼为官四十年宦囊萧然
  叶秉礼,字耕之,清乾隆间丽水县人。拔贡生,以四库馆誊录出任福建省海澄县(今属福建龙海县)县丞。乾隆五十一年(1786)秋,台湾彰化天地会在林爽文(?-1788)领导下举行起义,攻克彰化,建立政权,年号顺天。接着攻取诸罗(今台南佳里镇)、凤山(今高雄),围攻台湾府城(今台南)。五十二年,清廷派兵镇压。海澄地处福建南部,为要冲之地,军队、使者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叶秉礼不辞劳苦,事至立办,毫不拖延,直至第二年正月台湾局势平息。
  不久,同安县(今属厦门市)苏叶起兵,占领周边地区,漳州府(今漳州市)告急,各县戒严,叶秉礼昼夜登城巡哨,废寝忘食。一个多月,局势才得以安定。
  乾隆五十九年(1794)福建南部发生洪水,漳州府的长泰、南靖等县受灾尤其严重。府粮道拨粮赈灾,委派叶秉礼与道员同往,负责赈济救灾各项事务。所到之处,处置得宜,百姓满意,称其公平。第二年又发生大饥荒,省抚委派叶秉礼从厦门漕运粮食救济灾区,叶秉礼每天泛舟往来河道,接连几月不得休息。
  嘉庆二十年(1815),擢升惠安县(今福建惠安)知县。惠安是福建东部海防大县,以难于治理著称。叶秉礼“抚绥得宜,有慈君之目”,以慈父般的态度,采取安抚、安定的方略,治理好惠安。俸满,加通判衔。
  叶秉礼生性耿介,不迎合上司意旨,所以当了40年官,尽管政绩不凡, 但只能按照惯例授职,升迁缓慢,到去世时,不仅职位低微,而且宦橐空空, 身无余物。
  (吴克裘)
  湖北鹤峰州知州王惟球
  王惟球,字序东。清丽水县人。以拔贡授州判,需次甘肃。清代官制,授职后需按资历依次补缺,叫“需次”。嘉庆初,白莲教起义,清廷在湖北征剿,巡抚下令调王惟球随营左右,甚有劳绩。调湖北黄梅县任知县,修建潘兴口江堤400余丈,卫护农田数百顷,当地百姓勒石树碑颂扬其恩德。不久,补湖北鹤峰州州判。有个叫张有本的,坐杀人罪关在牢狱中20年,因案情不清,不能定案。王惟球奉命前去审理,很快得其凶手,释放了张有本,众人都赞叹他是神人。
  白莲教平息后,以功题名升东湖知县。因与例不符没有赴任,调回任州判。当地河中有滩极险,每年春天水涨时翻船覆舟溺死者甚多。王惟球增设救生船,选择年长经验丰富的船工管理,被拯救的人不计其数。州同知张某从云南运铜到河滩遇险,船被撞坏,怕交不了差,想自杀。王惟球全力营救, 出钱资助他回去。
  调兴山县任知县,改任随州唐县镇判,有巨盗戴幺等人抢掠钱财无数,多年来有名的捕快抓不到他们。王惟球到任不久立即捕获30余人,地方得以安宁,百姓建生祠奉祀他。一年多后,调鹤峰州任知州。卒于任上。
  王惟球工于书法,能篆刻。虽公务繁剧,但执笔操刀不辍。平生尤其喜欢菊花,故所著印谱、诗集,都以“冷香”命名。容阳①杂咏
  王惟球
  紫雾天高敞四关,
  地雄原许压群蛮。
  世传十八时方泰,
  蠢乐无端欲作奸。
  注释:①湖北鹤峰古称柏溪,又名容米,容阳。
  为畲民科举考试权抗争的雷起龙
  处州各县都有畲民,但在封建社会里,对于畲民,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之门是关闭的。《处州府志》载:“畲民皆为舆台,为人身役,身家未为清白, 不准与考。”舆台就是奴隶,被别人役使,身份是“不清白”的,所以不能走进科举考试之门。
  这种歧视少数民族的政策遭到丽水畲民的反对。领导这场抗争的是雷起龙。
  雷起龙(1782-1871),谱名祚余,字南田。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活到90岁。丽水县十四都惠明寺(今属莲都区高溪乡苍坑村)人。惠明寺是个只有10多户人家的偏僻穷村,雷起龙身处穷乡僻壤但幼怀大志,学文练武,决意改变命运。他长大后识文能武,常往来于丽水、松阳、宣平、云和、青田等县畲民聚居的村落。他行侠仗义,深受畲胞爱戴,有很高的声誉。
  畲民对处州府不准畲民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十分不满,希望雷起龙领头伸张正义,向官府争取考试权。嘉庆八年(1803),雷起龙和青田畲民钟正芳,联络丽水、松阳、青田、云和、宣平5县畲民,具呈文递送处州府,要求准予畲民参加科考。经过多次力争,处州知府时敏只得将呈文报送省抚台。当时的浙江巡抚阮元,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大臣,审阅了畲民的呈文,认为他们的请求合理,便会同提学使文宁上书礼部,请准畲民“一体考试”。获准。畲民终于争来了与汉人一样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丽水县学教谕桐乡人屠本仁(字道甫)也为畲民高兴,写了《畲客十二韵》,称颂此事:“……即此十县间,畲客县千百。子弟秀而良,亦足备选择。字或识九千,弓可挽五石。以之充学童,汉法不相供。大吏请于朝,准敕转恩光。令下郡县庠,五姓咸欢怿。”(《处州府志》)“五姓”指畲族,应是四姓:盘、蓝、雷、钟。
  嘉庆十一年(1806),雷起龙参加处州府武科童试。他马出箭飞,连中三的,考取武庠生,成了武秀才,惠明寺小山村终于有了第一个秀才。此后,畲民在府里童试中不断有人考中秀才、武秀才。
  雷起龙因贫穷要养家小,无力再深造,居家纂修族谱,和睦乡邻,劝善息讼,成为畲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闲暇时亦不忘练武,至今,其家尚存320多斤重的练武石墩。
  (吴克裘)
  书画家王尚赓
  王尚赓(1791-1848),字云舫,浙江丽水县人,县学生员。他性情孤高,品行纯真笃实,尤其珍重朋友之间的情谊。他平时以研读图册史籍自娱,善于书法、绘画,现有多幅作品存世。他癖好古文物,凡断碣残碑, 一旦找到,必剔除苔藓芜草,把它临摹、抄录下来。
  王尚赓还专
  汪昂编《雷公药性赋》图
  王尚赓绘画作品注编史著书。丽水历代地方志书奇缺。道光十三年(1833),处州府训导嘉兴人李金澜编纂《栝苍金石志》12卷,王尚處与乡人王尚忠(字芝庭)参与共成之。后来,王尚赓编纂了《续木舌苍金石志》4卷,丽水见存古刻,尽在其中。他留心采访、钞录了许多有关丽水的各类史料。道光十七年(1837)王尚赓手钞顾炎武撰《日知录》4卷,现藏于厦门大学图书馆。道光二十六年(1846),他倾力参与修纂《丽水县志》。著有《淳化阁帖释文辨正》10卷、《云凫诗钞》1卷。
  道光二十六年(1846),王尚赓因病辞世,年五十八。
  (吴志华)
  王正灿笃诚行善
  王正灿,字懋昭,清代丽水县人。年少时,以品行端正严谨、学习刻苦努力闻名于乡里。嘉庆初年,以县学生员举孝廉方正。其弟早年去世,留下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弟媳以身殉节。正灿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其弟为后,并悉心抚养其弟留下的两个孤女。两个孤女长大出嫁时,正灿为她俩备办了丰厚的嫁奁。
  嘉庆十六年(1811),从夏五月至秋七月,丽水未下一滴雨,秋粮几乎绝收,稻谷1石值3000文,饥民吃麻蕨及白土。处州知府涂以辀开放常平仓平价粜粮,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很快便仓空粮尽,购者排成长龙。涂知府决定到温州运粮解除燃眉之急,但苦于没有合适人选能担此重任。王正灿自告奋勇,全力负责水上运粮,官船不足,他用自己的钱雇用民船帮助。终于渡过荒年。为了解决来年粮荒,他倡议在城内建立义仓,并首先捐谷1000斛,带动各殷实有钱粮可捐之家,建起了以赈济饥民为目的的义仓。
  “王正灿修好溪堰,浚东、北二水道,皆不辞劳费”,出钱出力,为东郊大片农田灌溉作出贡献。
  王正灿在民间有很高威望,但他“遇人抑然自下”,谦逊虚心,姿态卑微, “未尝多行其能焉”。董迪智擒巨盗
  董迪,字维本,清代丽水县人。以优贡生授浙江镇海训导。镇海县学里有些品行恶劣的生员,专门打听别人的隐私,不断以此要挟、勒索当事人,从中谋利。董迪到任后,暗中侦察其中最坏的,予以严惩,多年的坏风气从此衰灭。因此,董迪被举荐,授以都匀(属贵州)经历。这本是掌管文书出纳的官员,但都匀从来是盗贼聚集的地方,县令听说董迪有才能,就将缉盗之事交给他。董迪到任几个月,带领兵民严厉缉防,盗贼敛迹。不久,董迪接丧报,回家守孝, 盗贼又猖獗如故。县令对人叹息道:“天下能力健者,确实只有董公!”
  孝服满,补大名(属河北)经历。前后两任总督蒋攸=、那彦成治理弊政都很严厉,巡抚认为董迪能干,留省任用。因辛劳升知县,署昌黎县(属河北)事。
  昌黎县巨盗郭凭,暗中与衙吏勾结,称霸一方,百姓不堪其苦,连续更换了几任县令都不能捕获他。董迪刚到任,投送文牒的人很多,都诉说郭凭为害地方,请求董迪缉捕。董迪说:“郭凭是个狡诈的大盗,不是我的能力所及,而且我也不是真正被任命在这里任职,很快就会离开的。此事姑且等待有能力的人来办吧。”投送文牒的人对董迪很不满,话讲得更加强硬,董迪好言好语对他们说:“我实在没有能力剿捕郭凭这样的大盗,给父老们带来忧虑了, 希望父老能谅解我。”说完后竟把文牒退还给他们。众人哗闹着离开县衙,讥笑董迪无能。
  董迪到任一个多月,从不提及盗贼的事。有一天,他叫营弁(武官)密谈,问他:“你知道郭凭的踪迹吗?”回答说:“知道。”董迪说:“以前都没有听你说知道,这是为什么?”武弁说:“过去,县令把我当作无足轻重的草芥,因此我也漠视他。今天你看重我,诚恳垂询,我当尽力回报你!”于是,董迪和武弁连夜带领精壮士卒,前往郭凭驻扎的地方,乘其毫无防备,立即擒获了他。那些曾经哗闹的人非常佩服。不久,董迪病逝。董迪著有《菊轩诗草》等。
  (吴克裘)从二品副将阎秉义
  阎秉义,字中和,清中期丽水县人。自幼跟随父亲在浙江台州都司任所。都司是绿营军官,职位次于游击,四品。秉义因长期在军营生活,便逐渐熟悉了军事。由外委千总荐举,任浙江宁波守营守备(五品),分领营兵。任期满,以晓畅营伍军务被举荐到别处任都司(正四品)。宁波有个富商见到练武的教场边上有块空地很大,知道阎秉义即将卸任离开,便上门送去千两白银,请他在档案册籍里注销这块空地,以便占为己有。阎秉义严辞拒绝。恰逢府衙前来勘查,他就趁此树立界碑确定界线。
  不久,调任广西左江(今南宁)都司。左江过去设有巡逻海船以防海盗,年代久了,便成了摆设,有名无实。阎秉义到职后,命令下属招募水手,轮流巡逻、侦察、缉捕海盗,以捕获多少给予记功或记过。在阎秉义监督下,一年下来,左江捕盗数百,为全省之最。在其管辖的海域中行船,可以安枕无忧。
  阎秉义被调到右江(今广西柳州),擢升为隆林(今广西隆林)游击(从三品),驻扎在八达。八达距离州城200多里,逼近交趾(今越南),当地土人与瑶、倮等少数民族杂居,民风粗犷剽悍,“不知诵读,又信巫鬼,病不服药,死则以火化”。阎秉义为他们建立义塾,延请老师讲课,劝说他们设立药局,造棺椁,八达民族地区的民风习俗逐渐革新。
  道光十二年(1832),阎秉义代理郁林(今广西玉林)参将。恰逢广东瑶民聚众起义,官兵在两广接壤的丁堂卡、上黎、鞭子冲等地设防剿伐。阎秉义刚到,瑶兵侦察到清军只有一条船,便连夜抢渡,企图偷袭。阎秉义在下游埋伏重兵,突然掩杀瑶兵,斩获甚多。第二天,提督苏绍荣率领大队人马赶到,瑶兵已经撤走,苏绍荣为了请功,命令士兵搜捕丁堂卡、上黎、鞭子冲等地瑶民。阎秉义说:“这些都是顺服老实的瑶民,不宜骚扰他们。”苏绍荣厉声说: “有说顺瑶不宜加兵者,以失误军事论处! ”阎秉义立即交出关防印信,不骚扰瑶民,等待罚罪,同时向左江总兵文哲辉密报此事。文哲辉也竭力主张不可搜捕顺瑶,苏绍荣受阻,只好停止搜捕。统领军务的两广总督李鸿宾听到此事,下命谴责苏绍荣而褒奖阎秉义,委任他代理浔州(今广西桂平)副将。
  道光十四年(1834),阎秉义擢升山东济南参将,以疏浚护城河有功,兵部议加一级。十八年(1848),受道光皇帝召见记名,升为副将(从二品)。第二年,以母亲年老请求辞官回乡,从此不出,75岁时去世。其母两月后卒,已经98岁了。(吴克裘)
  叶攀鳞应事如转环
  叶攀鳞,原名攀龙,字振飞,清丽水县人。以优贡生授知县,代理湖南郴州兴宁县知县。精力强果,不怕事务繁冗辛劳。到乡间勘验巡视,都自己携带炊具,自烧饭菜;随从人员根据里程远近给以补贴,从不让地方因接待铺设、供应饮食打扰百姓。在田间阡陌中巡行,见到努力耕作者就当场奖励,民众在他的劝勉下,力耕之风大盛,粮食大增。郴州府发生严重饥荒,知州下令兴宁县调运粮食赈济,兴宁百姓认为兴宁粮食才够自给,害怕调粮给郴州自己要挨饿,于是群起而喧哗。叶攀鳞对知州说:“取兴宁的粮食济郴州之不足,而兴宁的百姓挨饿,结果是两处都不安宁,这又何苦呢?”郴州知府权衡利弊,此事才作罢。
  兴宁县有个地方叫牛子凹,几十年都是盗贼聚集的巢穴。叶攀鳞亲自带兵前往搜捕,盗贼终于散去。
  后来,叶攀鳞调湘潭任知县,也像在兴宁时一样治理政务,最后卒于任上。人们评论他“应事如转环,故所至得民”,离开后,当地士民都为他树碑记载政绩。离开兴宁时,百姓攀着他的马车辕木,涕泣不已,依依不舍,撰写歌谣称颂他:“刁徒蠹役皆知畏,清似水兮肃似霜……”
  金钊定海抗英殉国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清政府查禁鸦片,英国鸦片贸易受挫,英国政府竟发动鸦片战争,以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二十一年(1841)—月,中英签订《穿鼻条约》,清政府答应割让香港、赔偿白银600万两,英国交还定海。国人知道英国背信弃义不会轻易放弃定海。
  二月,为保卫定海,处州总兵郑国鸿率处州兵1200人增援定海。时任外委千总的金钊随军同往。
  金钊(?-1841),字勉斋,丽水县人,长期在行伍中,授外委千总。他外表文质彬彬,像个儒士,但胆力果决。道光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处
  州总兵郑国鸿与定海总兵葛云飞、安徽寿昌总兵王锡鹏率三镇清军共3000人进入定海,共同防守海上英军。定海兵守卫土城,寿昌兵守卫晓峰岭,处州兵守卫竹山门入港要道。全体官兵宣誓:“城亡与亡,决不离定海半步!”
  半年多过去了,九月二十六日,英方背信弃义,派出两艘军舰侵入西南港湾,清军发炮轰击,舰上旗杆被击中,英军退回海上。二十八日,英军在强烈的炮火掩护下,从西侧螺头门登陆,又被定海兵赶回军舰。英军频频来犯,三总兵带领士兵激战5昼夜,击退敌人多次进攻。粮食、弹药日益紧张。英舰从29艘增至40艘,而驻守在镇海的余步云却不发一兵一卒支援。十月初一拂晓,英军趁大雾弥漫,分东西两路发动总攻。清军打退敌人9次冲锋,王锡鹏中弹牺牲,阵地失守。英军冲向处州兵阵地,65岁高龄的郑国鸿殊死抵抗, 血染阵前,千户金钊被炮击阵亡,1200名处州兵全部为国捐躯。定海陷落。
  战后,朝廷赐金钊世袭云骑尉。
  光绪十年(1884)清政府在定海和昌路建祠(即三忠祠),永远祭祀三总兵和所率全体士兵的英灵。
  (吴克裘)
  三忠(葛云飞、郑国鸿、王锡鹏)祠
  抗英阵亡将士墓群谭学镕度量宽洪
  谭学镕,字范金,生活在清嘉庆、咸丰间,丽水县城人o从小聪颖灵敏,工于诗。为生员时游学于杭城。回乡后更加勤奋学习,购书数万卷,慷慨借人阅读;对旧交笃诚,乐于帮助朋友,救急解困。有个向他借了许多钱外出的人,过了好几年,在外地发了财,带着丰厚的资产回家,但闭口不提以前向学镕借钱的事。学镕遇到他,还是和过去一样,人们都说他有雅量。
  兰坡先生钱银
  钱锟,清丽水县人,岁贡生。学问渊博,清孤高洁有隐逸之操行。父亲是户部郎官,钱锟随父相侍,父亲病故,扶灵柩回乡。杜门谢客,不问世事。三年孝服满,观察某公以钱相赠,劝其秋闱赴考,钱锟婉言辞谢,退还银钱,不去省城赶考。
  钱锟母亲的娘家钱塘(今杭州)许氏,是当地的贵显人家。外祖家曾多次来信请钱锟赴杭,他都不肯去。在家乡教授弟子,曾说:“经义八股虽然是科考的技艺小道,但是如果不熟读经史,则胸襟浅陋,哪能代圣贤立言?”总兵梁胜灏听说他贤能,慕名前去拜访他,不肯接见;送财物给他,也不收,只好叹息而去。72岁去世。学者称他为兰坡先生。
  徐望璋主讲莲城书院十余年
  徐望璋(1776-1885),字达珍,清丽水县西坑(今属莲都区峰源乡)人。自幼颖敏,每天读书千言。长大后更加喜欢读书,但家贫无钱买书。在碧湖汤家设馆授课,汤家藏书很多,徐望璋每天抄写,不论大雪大雾不让时光虚度,对诗、古文、词都能深刻领会古人的境界。
  嘉庆六年(1801)举拔贡,二十一年(1816)乡试考中举人。主讲莲城书院徐望璋画像
  徐望璋墨迹
  十余年,出其门下的学生都有他的风范。后被授武义县教谕,洁己爱士,武义人至今还称颂他。70多岁时,以足疾辞职回家。卒年82,著有《芸亭书抄》。
  朱有章任四川知县十三年
  朱有章(1806-1864),字文焕,号荇舫,乳名联璧,丽水县西溪村(今属雅溪镇)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生,朝考一等,初授四川奉节知县。后改任丰都、新繁(今属新都县)、大邑、梁山(今梁平县)等地知县共13年,“所至有惠政,百姓共爱戴之”。
  在丰都,他带头捐俸并组织县民建培元塔。保存至今的“鬼城”丰都培元塔又称“上白塔”,在距丰都县城7.5公里的长江南岸大沙溪畔,塔有9级, 内楼9层,拔江耸立,绮丽壮观。
  在新繁,他出资捐修龙神庙、养济院、卫公祠,组织民夫整治卫河。平时, 他还时常接济当地一些生活困难的孤儿寡母。
  在大邑,他组织增修顺平侯祠。顺平侯,即蜀国大将赵云。赵云墓在大邑县东二里许的银屏山下,有碑竖大道前,上刻“前汉将军赵子龙墓”。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县朱有章在墓前增修顺平侯祠。
  朱有章任职的地方均是四川的山区小县,穷山恶水,盗贼出没频繁,骚扰百姓。朱有章一边对有投诚意向的散匪士卒进行招安,一边对顽固不化的贼寇进行清剿,力保一方百姓平安。朱有章每调离一县时,百姓结伴送他20朱有章画像
  西溪村廊桥
  里外仍不舍。百姓赠他万民伞,他力辞道: “尔民多贫苦,此乃虚文徒费,如果爱戴, 口即是碑,何用斯! ”
  咸丰元年(1851)冬,朱有章在四川大邑知县任上引病卸任回乡。朱有章自幼好读书,回故里后,修造房舍,设“怀古山房”为读书处,“积书数万卷,口不绝吟。” 该幢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在读书之余,朱有章还纵情于山水之间。一日,他登上西溪村后的九盘山(山上有古寨“棋盘寨”),天高云淡,凉风拂面,他诗兴大发,口占一首《九盘山》:“抛却家园上九盘,逦迤步入白云端。山依北斗心期远,地尽东瓯眼界宽。陡觉置身高处险,从知行路古来难。昂头且倚崖边坐,一阵天风五月寒。” 朱有章倾力关注家乡建设,修宗祠、建凉亭、修桥铺路,他还时常捐钱捐物资助贫苦乡邻,或者购买义地赠给他们耕种。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初二日,朱有章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九,葬雅溪镇洪渡村东山后毛公桥,墓园于2008年3月被盗。
  (吴志华)丽水百年老校创始人谭献
  丽水酱园弄谭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丽水谭家第一代太祖原籍江西南丰,南丰毗邻著名的夏布产地宜黄县。清朝乾隆年间,谭氏来丽水贩卖夏布,后便定居丽水。传至第四代谭家由商而儒,多人考取秀才。到第五代自谭献起,从经商改为教学,对近代丽水教育作出重要贡献。
  谭献(1847-1912),字文卿,自幼好学,清末岁贡生,文名藉甚,讲学丽水城中圭山书院,教授生徒十数年。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爆发前后,正是在中华民族灾难日益深重、饱尝西方列强肆无忌惮的侵略之危难时刻,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中国之所以积贫积弱,屡遭列强的欺辱,主要原因是民众没有受到科学技术的教育,民族文化素质低,只有发展新式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最终走向强国之路。谭献就是认同应走教育强国之路的知识分子。戊戌变法(1898)始,在宅中举办私塾,集本族亲友及闾邻之女弟,教授文学、算术,开府城女子就学之风。由于学识渊博,授业有方,名声远播处州,十县均有学生慕名来读,他们就寄宿在谭宅楼上。
  处州南明书院创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后改名莲城书院。光绪年间,谭献曾任教于莲城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莲城书院改为崇正学堂。三十一年(1905)处州知府将崇正学堂改为府立处州中学堂,经费从府库支付,聘任谭献为中学堂总理(即校长),他便是“百年老校”丽水中学的第一任校长。光绪三十三年(1907),中学堂总理改称监督,聘任制改为公推制,处州十县劝学所公推谭献长子谭云黼为处州中学堂监督,其为丽水中学的第二任校长,至宣统元年(1909)因病辞职。
  丽水城最早的小学囿山小学也是谭献创办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谭献任处州中学堂总理前,提请拨出圭山书院田租和颜氏宾兴田租,在圭山书院创办崇实初等高等小学堂,自任校长,崇实两等小学堂就是囿山小学的前身。宣统元年(1909)谭献与毛管封、刘廷煊等又创办了“处州第一女子学堂”,就设在谭宅楼上,这是处州最早的女校。谭献办新学、兴民智,生平树育桑梓,桃李盈庭,宣统二年被推举为浙江省咨议局议员。谭献拥护辛亥革命, 在他即将谢世的1912年11月25日,仍与中学堂教员项华黻、陈子俊等亲率学生队伍到岩泉迎接光复军。
  谭献长子谭云黼是贡生,曾留学日本。谭献次子谭云黻是优贡生,曾在处州中学堂任教,后到北京财政学堂求学;在杭州与秋瑾等留日志士相识, 民国初年任国会议员,大总统题匾“儒林模范”褒奖。谭献第五子谭云陶、六子谭云陔都曾在处州中学堂任教。谭家对处州近代教育是有贡献的。
  (陈秀珍)

知识出处

莲都歷史人物

《莲都歷史人物》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为《莲都历史文化丛书》之三,《莲都历史人物》虽类似地方人物志,但它更倾注于历史文化。在真实性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可读性,要让读者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受到文化精神的熏陶。因此,本书不拘泥于人物志的体例和文字风格,要从简历式的框架中跳出,尽可能使人物丰满一些。这种尝试能否成功、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可,还需在实践中检验。而且,因受史料缺失的限制,对不少人物的叙写也难以完全做到这一点。

阅读

相关人物

汪昂
相关人物
方七娘
相关人物
汪起球
相关人物
钱金生
相关人物
钱湛
相关人物
钱元炆
相关人物
张翀
相关人物
王栋
相关人物
黄绳先
相关人物
黄中
相关人物
黄裳
相关人物
叶秉礼
相关人物
王惟球
相关人物
雷起龙
相关人物
王尚赓
相关人物
王正灿
相关人物
董迪
相关人物
阎秉义
相关人物
叶攀鳞
相关人物
金钊
相关人物
谭学镕
相关人物
钱锟
相关人物
徐望璋
相关人物
朱有章
相关人物
谭献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

容阳①杂咏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