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危祸的吴思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歷史人物》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876
颗粒名称: 不顾危祸的吴思齐
分类号: K820
页数: 4
页码: 0五五-0五八
摘要: 吴思齐,少聪颖,擅长诗律,善吟咏,尤以文章闻著。为人慷慨,特别是敢于和权贵较量,人们仰慕他的为人,纷纷尊他为良师。吴思齐字子善,祖籍处州丽水。吴思齐按照父亲为知军子可入官的定制,走上仕途,初任临安府新城监税。初选入围后,上报礼部审批时却落选了。吴思齐调任嘉兴县丞,他积极肯干,按照县令的要求,处理县事。
关键词: 历史人物 吴思齐

内容

吴思齐,少聪颖,擅长诗律,善吟咏,尤以文章闻著。为人慷慨,特别是敢于和权贵较量,人们仰慕他的为人,纷纷尊他为良师。
  吴思齐(1238-1301)字子善,祖籍处州丽水。祖父吴深,有奇才,要求永康名望陈亮之女为妻,后来就住在永康。父亲吴邃,是武学博士,官至知军。吴思齐从小聪明伶俐,悟性超常,像古文之类的,只要教他一二遍就能朗朗上口,他最小的叔父当时在国子监里做官,看到了吴思齐的天赋,特别器重他,将自己所学和专长,毫无保留地传授于他,还寻请当时有名望的老师教他学写辞章。
  吴思齐按照父亲为知军子可入官的定制,走上仕途,初任临安府新城(治所,今富阳新登)监税。但他想以自己的实力,去获得新的职位,又去参加漕司考试(漕司是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初选入围后,上报礼部审批时却落选了。吴思齐调任嘉兴县丞,他积极肯干,按照县令的要求,处理县事。
  当时在县狱里关押了许多疑犯,吴思齐亲自到监狱里办案,逐一审阅诉讼、审问案情,凡因株连入狱的,全部释放,使冤案疑狱得以昭雪,很多死刑犯也得到平反。对一些事实查核清楚,罪行确凿,却因有官员护着,致使案件不能审结的,吴思齐就将案子一并上报,使罪犯和庇护官员都得到应有惩处。郡中有盗杀其同党,狱案牵涉多方,长期拖延不能裁决。郡守将此案下交吴思齐议论。吴思齐说:“盗贼间抢掠财货与一般百姓的案件不同。狱案久拖不能决断,是由于胥吏指使囚犯以赃物拖累百姓罢了。如果判处其杀人罪,决赃物置之不问,就可早日结案。”当时任提点刑狱的洪起畏认为吴思齐是靠关系做的官,有些鄙视他,让吴思齐很不开心,吴思齐就说“我拿这点俸禄而召致你们怨恨,不值得”然后就辞职不干了,到户部找了个监犒赏酒库的工作。后来洪起畏守镇江,又请吴思齐复出进幕府参谋军机。为加强镇江的防卫,洪起畏商议筑城墙提高防御能力,吴思齐劝谏说:“镇江位于长江口,长江就是天然的壕沟,还筑城墙有什么意义?再修筑城墙,只是劳民伤财罢了。”因此,修筑城墙的事也就作罢了。
  吴思齐嫉恶如仇,他最恨朝廷内那些以权谋私枉法误国的人。他多次上书揭露权相贾似道和贵戚谢堂的隐事,得罪了贾、谢等权贵,最后只能辞官隐居。贾似道权势极盛,封太师,当时许多朝廷大政,都是在位于西湖葛岭,贾似道的私宅中裁决的。吴思齐这样的小官也敢中其讳恶,不虞宣泄,旁人都为吴思齐担心,而吴思齐却毫不顾忌。咸淳八年(1272)十月,贾似道的母亲胡氏过世,贾似道利用职权,诏以天子的殡葬礼仪规格厚葬之,起的坟拟似皇帝的山陵,“百官奉襄事,立大雨中,终日无敢易位。”(《宋史》)礼部侍郎文及翁曾欲上疏阻止,但惧怕遭到贾似道祸害而中止。吴思齐对度宗用太常寺仪仗队为她出丧很不满,他引用了《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齐威王怒斥“叱嗟,而母,婢也”,觉得文及翁不可以沉黙不语。
  不久,吴思齐被迁饶州节制司准备差遣。一次,吴思齐在与监察御史俞浙一起谈论到谢堂当太府少卿,留梦炎当宰相时,俞浙说谢堂对朝廷是有功勋的,责怪吴思齐过激,但吴思齐说:“公宅百揆,畏势家而屈台论,天下其谓何?”对于贾似道、谢堂等权贵势力,力能生杀人,吴思齐这种小官,却敢说敢言,不虞宣泄。吴思齐不愿为仕,请监南岳庙,流寓桐庐,过起了隐居生活。他的岳丈方登,当时正在饶州(今江西波阳)任知府,想叫吴思齐到他身边辅助他,发挥其才能,但吴思齐却不乐意以依赖妇家的权势,去谋取职位。
  吴思齐平时乐于助人。“兄弟孤女无归者,嫁之;比邻免女欲杀者,食之;死无以敛手足者,棺之”。他虽为官宦游了十年,却清贫如故,家无增半亩之田。宋亡时,吴思齐身披麻衣,足穿芒鞋,仰天长啸,失声痛哭。改元后,家境更加艰难,甚至于家无石粮储存。有亲朋好友或熟悉他的人纷纷劝他重新为仕,去谋个一官半职,吴思齐都婉言谢绝了,说:“譬犹处子,业已嫁矣,虽冻饿者,不能更二夫也。”表明自己是宋朝的遗民,宁愿冻死饿死也不愿为元朝做事的决心。后来在一次游途中,遇上寒疾,大病了一场,致使两耳失聪,在交游交流中身受耳聋之苦。因为听不到别人讲话,无法交谈,别人常常是语未毕即走了。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吴思齐与谢翱同登严子陵钓台哭吊文天祥,皆作诗以纪其事。又与谢翱同到浦江,拜访故宋遗民方凤,后就长期流寓浦江。方凤是浦江人,也是南宋遗民。他自幼勤奋好学,青年时即以诗文为世所重。宋时曾任福建容州文学。入元后,因不愿做官,归隐仙华山,以教书为生。吴思齐与方凤、谢翱、方寿很谈得来,他们也不会因吴思齐耳聋,就不跟他交往。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纵谈国事,悲愤感慨,往往自昼至夜,略无倦意。有时结伴而行,放游名山大川,遍访故宋遗老。每过破军蹶将之处,总是俯仰徘徊,而不能自禁,常常即景吟诗,以寄黍离之悲,深于故园之思。还与方凤、谢翱等南宋遗民创建了 “月泉吟社”,开展赛诗活动,他们三人参与论评,判定名次,对当时的文坛有一定影响。
  吴思齐的祖墓在丽水,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不能经常归扫,每逢年节,必遥望陨涕,因自号“全归子”,誓不失身以辱父母。思齐天性质朴诚实,“虽行人所难,坦然不见崖异”,心知有是非,不知有毁誉祸福。远近学者,仰慕他的为人,纷纷尊他为良师。方凤评思齐之为人,“如徐积陈思道,君子不以为过”。元大德五年(1301),吴思齐手编圣贤顺正考终之事,编写完成《俟命录》后,又赋诗别诸友,遂卒,享年六十四。他著有《左氏传阙疑》、《拟周公瑾平荆州碑》、《魏司马孚赞》、《跋杜诗集》、《陈亮叶适二家文选》,又仿真德秀《文章正宗》, 辑宋一代诗文卷帙,但多数未就。有子3人,翼之、拱之、成之,拱之早卒。
  大学者宋濂因元末战乱在浦江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在一次游浦阳仙华山时,特意寻找吴思齐旧游处,见其石壁题名尚隐隐可辨,曾有感而发,云:“思齐与方凤、谢翱,无月不游,游辄连日夜,或酒酣气郁时,每扶携望天末恸哭,至失声而后返。夫以气节不群之士,相遇于残山剩水间,奈之何而弗悲。若思齐者,其知事君不以存亡贰其心者欤,士有哀思齐者,云’睨碣石其如卷兮,巨海簸而不移。’其言信矣哉!”
  《全宋诗》有诗一首:
  拟古
  吴思齐
  平原一遗老,九重未知名。
  临危观劲节,相视胆为惊。
  折陊犹举手,吁天闵无成。
  九陨期报国,万古犹光晶。
  亦有布衣人,烈烈死弥贞。
  回风惜往日,辉映岂独清。
  滔滔肉食辈,沘颡徒吞声。
  我闻同志士,野祭激高情。
  配享遗斯人,忧心每如醒。
  (江永强)

知识出处

莲都歷史人物

《莲都歷史人物》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为《莲都历史文化丛书》之三,《莲都历史人物》虽类似地方人物志,但它更倾注于历史文化。在真实性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可读性,要让读者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受到文化精神的熏陶。因此,本书不拘泥于人物志的体例和文字风格,要从简历式的框架中跳出,尽可能使人物丰满一些。这种尝试能否成功、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可,还需在实践中检验。而且,因受史料缺失的限制,对不少人物的叙写也难以完全做到这一点。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永强
责任者
吴思齐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

拟古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