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国,生卒年不详,字镇卿,宋代丽水县人。吴安国远祖自江苏迁居湖州德清。曾祖吴景,官至大理评事。祖父吴庠任处州府官,遂举家迁到丽水定居。吴庠生三子,长子吴感,次子吴乙,三子吴荣。吴感官至大理评事,生二子:长子吴安常,次子吴安国。
宣和二年(1120),吴安国考中庚子科祖实秀榜进士,后累官考功郎官(吏部属官,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
宋朝廷想联合金人伐辽,以收复燕云失地,两国使节来往频繁。宋徽宗派遣吴安国以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长官,正四品)的身份出使金国,但金人背弃盟约,竟把吴安国拘留起来,胁迫他接受无理要求。吴安国凛然正色说: “我的头可以得,但是我的气节不可以夺。我只知道为帝王的事业而死,决不辱皇命! ”金人不敢杀害他,遂将他扣留下来。其间,金人曾多次以高官厚禄及美色相诱,但吴安国心怀故国,终不变节。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金人将拘禁了长达7年之久的吴安国遣送还宋朝。后来,吴安国出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市)知州。卒于任上,享年五十六。丽水百姓敬仰吴安国效忠国家、节烈至诚的高贵品德,将其奉祀于乡贤祠。
吴安国的儿子吴邦老,生卒年不详,官授江苏吴县知县,致仕后复居湖州德清。
吴安国的侄子吴邦本(吴荣之孙),生卒年不详,又名吴挺,字挺才,曾经以淮南东路安抚使司准备将领(安抚使属官)的身份和司农少卿汤硕(汤思退次子,累官兵部尚书)一起出使金国,面对金人的威逼利诱,亦不屈节。吴邦本卸任后,侍奉长期卧病在床的父亲,后来精于医道。卒年六十二。
吴邦本一支在丽水繁衍生息,后世子孙人才辈出,屡有贤士。如:子承父业的医家吴嗣英,耿介平正的处士吴祖继,执掌紫虚观的高士吴梅涧,高中探花的吴公达,还有才华横溢的学者吴公愿等等。
吴邦本的儿子吴嗣英(1170-1255),字华叔。官至迪功郎(文散官,从八品)。吴嗣英继承了父亲的医术,医德高尚,不以行医牟利,对一些贫困的亲友,不仅不收费用,而且还施钱救济他们。对一些不治身亡又无钱安葬者,他就好言安慰死者亲属并施给丧葬费用。宝祐三年(1255)秋卒,享年八十五。葬城北三岩寺。
吴邦本的玄孙吴祖继,生卒年不详,又名元亨,字嘉甫。他性情耿介,疾恶如仇。对诸子百家以及星历法律,无不研究。遇事很有主见。乡邻纠纷,“人来赴诉者,得片言,各悦服去”。人谓有东汉陈实(许昌人,以平正闻名乡里)之风。私谥“嘉靖处士”。享年七十四。葬丽水城北三岩寺。生二子,长子吴世昌,字伯宗,乡贡进士,官授处州儒学教授;次子吴世德,字仲怀,乡贡进士,衢州美化书院山长。
吴邦本的玄孙吴祖鼎(1281-1355),又名自福,字梅涧,少时敏慧而好清静,不与群儿嬉戏,大家称其有仙风道骨。稍长,入府城南少微山紫虚观,师从叶邦彦先生学道。吴梅涧很有悟性,刻苦究读《道德》、《黄庭》等道家经典著作,通其大旨,以德行著称于世。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市井百姓,对其无不敬仰。正一道(前身是产生于汉末的五斗米道,丽水道教流派为正一派之一支)领袖天师正一真人闻其名,授予道号“崇德清修凝妙法师”。玄教(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创始于元初,流传至元末)宗师也称他是“教门高士",赠予金阑紫衣。上方命他主领紫虚观事。先前,紫虚观毁于兵祸, 后复建得极为简陋。吴梅涧领事后,主持重修三清殿,建藏室,新建山门。后又复建通明宝阁,以祗奉昊天上帝。又建演法堂。于是,“观宇粲新,山水为之增气,先生之力也”。(刘基 《紫虚观道士吴梅涧墓志铭》)。吴梅涧天性孝友,能爱他人,领袖教门50
《中国历代探花诗•明朝卷》
余年,道观上下都很敬服他。
元泰定元年(1324),刘基入栝城郡庠读书,因慕少微山水之嘉,于是,时常相邀朋友前往紫虚观游玩。吴梅涧每次都亲自陪同刘基游玩,结束后还登高看速觞,酣饫畅叙。每次离开时,都要把刘基送至溪畔,毫无怠慢之意,相待如初。二人在频繁交往中,成了忘年挚友,刘基自此终身颇受道家思想影响。刘基曾为吴梅涧作《题紫虚道士晚翠楼》:
晚翠楼子好溪南,溪山四围开蔚蓝。微阴草色尽平地,落日木抄生浮岚。岩畔竹柏密先暝,池中芰荷香欲酣。闻说仙人徐泰定,骑驾到此每停骖。
后来刘基宦游他方,二人不复相见。但刘基对吴梅涧很有感情,一直念念不忘。至元二年(1336),刘基去江西任高安县丞,路过处州,没见着吴梅涧,颇感失落。至正十五年(1355)冬十月丙申,吴梅涧因老谢世,享年七十五。至正十六年(1356)春,刘基归处州任行省枢密院经历,与枢密院判官石抹宜孙等同守处州,得知吴梅涧巳仙逝,刘基非常悲伤,于是撰写《紫虚观道士吴梅涧墓志铭》。
吴邦本七世孙(吴世德之子)吴公达(1347-?),字致中。明洪武三年(1370),参加乡试中第二十九名举人。洪武四年(1371),明王朝首次开科取士。吴公达以儒籍治诗经,参加会试、殿试,中辛亥科吴伯宗榜探花,赐进士及第。吴公达作探花诗《元旦趋朝值雪》:“银烛花消绛蜡红,洒樵残漏促晨钟。诸侯拜舞称周颂,黎庶歌谣被国风。火树熏天千户晓,宫门贺寿万方同。升平先祝无疆算,俯仰风云尽向东。”该诗入选《中国历代探花诗》明朝卷首篇。初授户部主事,后封朝列大夫(文散官,从四品),知广平府(今属河北省)事。累官至刑部尚书。卒后葬丽水城北三岩寺。
吴邦本七世孙(吴世昌之子)吴公愿,洪武年间(1368-1398)前后在世,字从善,博学擅长写文章,举茂才入仕途,官授承事郎、工部主事、兼吴相府录事。浦江宋濂在翰林院时,公愿为翰林编修官,二人相从授经者颇久,常常一起吟诗作赋,关系很密切。“吴从善(公愿)以其远祖墓铭求题,欣然援笔赋之。”即《栝苍吴氏世系碑铭》(收入《宋学士文集》)。
吴公愿与刘基是世交。刘基少年于府城求学时,与少微山紫虚观掌门道士、吴公愿的从祖吴梅涧(即吴祖鼎,吴祖继胞弟)是忘年知交,刘基曾为吴公愿的先祖吴安国作《有栢一章为吴太常作》。吴公愿在翰林院时,也与刘基父子交往颇深。洪武八年(1375)三月,刘基逝世,吴公愿异常悲痛,遂作传世美文《祭诚意伯文》(收入《中华传世文选》)。洪武十三年(1380),吴公愿作 《郁离子序》(收入《刘文成集》)。同年,他又为逝世不久的刘基之子刘琏,作《故参政刘君孟藻哀辞》。
据考,莲都区目前尚有吴邦本后裔。
(吴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