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王元落籍丽水
王元(957-1052),字常侍,本贯江西石磕溪。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同治《云和县志》为宋景德间)进士及第,初授福建延平府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知县。因“劳心吏治,惟寅惟清”(寅清,谨敬廉洁),受到嘉奖,升为御史,被任命为使者,出使辽北。他坚守气节、使命,被羁留达25年之久,“毋有二心”,为辽宋议和起到关键作用。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回朝,受到仁宗皇帝褒奖,擢升朝散大夫,晋阶处州知州,时年已70岁。当时,宣抚使范仲淹、学士欧阳修、谏议大夫王素、参知政事王曾以及朝中其他文武官员,设宴长亭饯别,以诗赠行(明万历《栝苍汇纪》卷五为开禧年间<1205-1207>任处州郡守,《丽水地区人物志·宋处州知州》列为庆元年间知州,误)。在处州任上廉洁干练,有惠绩。辞官致仕后定居丽水西阳乡桑田(今云和解放街北)。子孙世代落籍于此。2007年11月12日,云和王姓族人在清理明代始建的王氏祠堂时,发现一块木制的“圣旨匾”藏在望板之上,近千年的古匾得以重见天日,于世见面。“圣旨匾”为樟木质,长215.5厘米,宽87.7厘米,厚6厘米。四周为红褐色边,雕刻有6条精致、生动的祥龙。阳刻楷书123字,记录了王元任知县、出使辽北、皇帝褒赐任处州知州的经过。
(江永强)中大夫祝亚
祝亚,丽水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元丰八年(1085)及进士第。授闽县(今福州市)知县,其间,不畏惧强梗,敢于打击骄横跋扈、胡作非为的豪强。大观中(1107-1110)被推荐为太常卿,掌管宗庙礼仪,并兼掌选试博士,为司祭祀礼乐之官。由于他对宗庙礼仪和祭祀等工作非常娴熟,并认真履职,从未出现过差错。在殿堂上,面对皇帝的各种询问,能回答得详尽而切要,得到皇上的嘉奖。官至中大夫,中大夫是文散官,专掌议论。
亲民县令祝粹
祝粹,字子充,丽水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元祐三年(1088)进士。为严州分水县令,他在任上处处为民着想,为民办了许多实事,政绩突出,深受民众爱戴。许多老百姓生了男孩子,都乐意用祝粹的姓起名。
在北宋朝廷激烈的党争中,祝粹被列入元祐党禁名单,坐累罢官。元祐八年(1093),重行新法,祝粹才重新得以起用,终为宣教郎。
独立特行的高士孙薪
孙薪,生卒年不详,字至丰,宋代丽水县人。他“质性清介”,早年求学于太学。北宋元祐(1086-1093)中,以明经(与进士科并列的一种选士之法)擢荆门军(今湖北省荆门市)教授。不去赴任,决意隐居故乡,不入仕途。
宣和六年(1124),安徽夥县人黄葆光(1067-1124,字元晖)以侍御史的身份出任处州知州。青年时期在太学曾与孙薪同窗,到任后想与孙薪相见,但了解孙薪清高傲岸,不愿意接受有知州身份的老同学登门拜访。于是,黄葆光写信约他在洞溪(今青林村附近)一处僧舍中相会。孙薪乘扁舟如约而至。30年前的同窗久别相逢,感慨不已。黄葆光赠诗云:“劝农因到好溪头, 把酒相看忆旧游。三十年来如一梦,可怜空负钓鱼舟。”
有个乡官想贿赂黄葆光,但苦于没有门路,想通过孙薪将钱财进纳给黄葆光。于是指派家僮向孙薪传达意向。孙薪听了非常气愤,大声呵斥家僮道: “你给我闭嘴!别让脏银进入我的耳朵!”
丽水百姓非常景仰孙薪的高贵品德,对于他的死也赋予了传奇色彩。“有李若朴者,梦薪赴赤松观管辖召。里人亦云:梦幡帜来迎孙教授。翌日,具衣冠,端坐而逝。”享年八十。
(吴志华)
应恕助朱熹编纂《仪礼经传通解》
应恕,生卒年不详,字仁仲,宋代丽水人。应恕自小刻苦钻研并通晓经学,学者尊他为“艮斋先生”。因寓居台州黄岩,故亦传为台州人。宋代黄岩人杜清献(即杜范,字成己,学者称其立斋先生,进士出身,累官同知枢密院事)云:“吾乡故多士,而阐义理之渊源,实自仁仲始。”可以说,应恕是台、处两地研究义理渊源的第一人。
宋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大师朱熹 (1130-1200)与应恕是老朋友。朱熹在台州期间,应恕邀请他到黄岩孔庙讲学。应恕还常常陪伴朱熹游览台州各地名胜古迹。两人关系十分密切,“朱子
黄岩孔庙大成门尝以老友呼之”。
南宋王朝提倡朱程理学时,朱子学派曾一度成为全国官学的主流学派。乾道九年(1173)五月,朱熹为左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并在黄岩江北樊川书院讲学授徒,传播理学,常与应恕论学,涉及的经学著作很多。“一论《大学》、《中庸》;一论《礼书》;一论《易本义》。”朱熹非常佩服应恕的博学与见解,对应恕说:“尚恨闻见浅薄,望赐诲谕,勿使有待于后世子云。”
应恕将自己的得意门生赵师渊推荐给朱熹。赵师渊(约1150-1210),字几道,号讷斋,黄岩人登乾道八年⑴72)进士,淳熙(1171-1189)初师从寓居黄岩的应恕,成为应恕的得意门生。应恕认为赵师渊应该继续拜师深造,于是送他到朱熹门下。赵师渊果然不负重望,深得朱熹真传。著有《讷斋集》(已佚),并与朱熹合撰《资治通鉴纲目》传世,成为一代名儒。官至司农太常丞。
编纂礼书,可说是朱熹晚年学术上的一项主要工作。庆元二年(1196),67岁的朱熹离开官场,始修礼书,名曰《仪礼经传通解》。在《答应仁仲》等书信中,朱熹告诉应恕礼书编纂的进展情况:“前贤常患《仪礼》难读,以今观之,只是经不分章,记不随经,而注疏各为一书,故使读者不能遽晓。今定此本,尽去此弊,恨不得令韩文公见之也。”然而,年近古稀的朱熹精力益衰,“甚望贤者之来,了却礼书”,成了朱子最终的愿望。作为老朋友,应恕毅然出手,协助朱熹编纂《仪礼经传通解》。在应恕等人的帮助下,朱熹最终在古稀之年完成一部具有备览性、体系性的礼典大全。
(吴志华)
中大夫卫尉少卿祝庭
祝庭,字邦直,丽水人,生卒年不详。自幼聪慧,14岁就进入当时最高学府——太学学习。北宋绍圣四年(1097)考取及进士,多次被朝廷派出去担当使节,他思维敏捷,办事精干,在当时有一定声望。官至中大夫卫尉少卿。祝庭的儿子祝镒,荐举贤良方正。建德县丞周智
周智,北宋丽水县城人。6岁丧父,守庐墓,墓上长出一茎七叶紫灵芝,郡守以异闻上奏。刚好太学举行考试取士,以“商山节妇”、“丽水孝童”为题,宋徽宗看了周智的试卷,下旨编入《时政记》。南宋高宗时,丽水父老上书述报他的德行,以举荐赐出身,授从政郎、严州建德县丞。周智卒后葬县学东。今桂山路段有周孝童弄。
吴祥节操高尚
吴祥,字守约,丽水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崇宁五年(1106)进士,为苏州教授。掌学校课试等事,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吴祥情操高尚,生活简朴,清正自律。
当时宋徽宗皇帝垂意于奇花异石,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建“寿山艮岳”。派朱勔主持苏杭应奉局,住在苏州,搜寻奇花异石。为逢迎徽宗旨意,朱勔竭尽各种手段搜求珍奇花石进献。凡民间一石一木可用的,即直入其家,破墙拆屋,百计求索,勒取花石,然后用船从淮河、汴河运入京城,这种运送花石的船队,当时,被号为“花石纲”。朱勔在竭力逢迎皇帝的同时,又千方百计,巧取豪夺,广蓄私产。他权势煊赫,谄事之人立即得官,不附己者统统罢去, 号称“东南小朝廷”。
在当时,许多州郡官吏都奔走听命,奴事讨好朱勔。吴祥却对此不屑一顾,始终不愿去谄事朱勔,表现出高尚的节操。后来吴祥调福建路任茶司提举,以廉洁自律称著。由于吴祥生活简朴,任上清正廉洁,虽然为官40年,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椽一瓦,以庇风雨。他的儿子吴祗若于绍兴十五年(1145)登进士第,官至奉议郎。(道光《丽水县志》中,将吴祥误为吴详,吴祗若作王祗若)
(江永强)梁汝嘉风绩卓著,临安“始成都邑”
公元1127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后迁都临安(今杭州),开始了152年的南宋。当初,都城房舍简陋, 城区多为茅屋,火灾、盗案频发。《宋史•梁汝嘉传》、咸淳《临安志》以及南宋孝宗朝右丞相周必大写的《梁公神道碑》都说梁汝嘉兼知临安府时“风绩尤著”,经他葺治,临安“始成都邑”。梁汝嘉始建杭州为都邑,功不可没。
梁汝嘉(1096-1153),字仲谟(《神道碑》“谟”作“谋”),丽水县人。是北宋徽宗时宰相何执中的外孙。少时聪敏,深得何执中喜爱。由何执中奏补登士郎,入朝为官,后调中山府司议曹事。建炎初(1127),任常州武进县(今江苏武进)令。建炎三年(1129)六月,金兵进犯常州,州县官吏纷纷惊惶逃散, 只有梁汝嘉不走,他带领兵民守城,金兵不敢犯。常州知州荐报朝廷,高宗认为他有异才,嘱咐大将张浚将他的姓名刻在御剑上,以备随时调用。
九月,升常州通判,加直秘阁。梁汝嘉根据当时形势,作好防范金兵侵犯的准备,加高加固城墙,疏浚挖深护城河。不久,金国大队骑兵果然来袭,常州数万民众赖城防坚固保全免难。绍兴二年(1132)春,升任两浙转运判官。
当时,临安连续发生火灾和盗案,高宗命梁汝嘉协助临安知府理政。梁汝嘉从消防、治安、改造房舍三个方面整治临安。他健全“火政”,加强巡徼,连续破获盗案,盗贼敛迹, 火警骤减。“临安市皆茅舍”,
宋高宗赐梁汝嘉手札易发大火,梁汝嘉“始以陶瓦易之”,“火灾亦息”。第二年七月,加直龙图阁。因称职,升徽猷阁待制、试户部侍郎兼临安知府。他首先修缮学校,“以示风化”。因金国将派使者来宋,宫殿梁柱破损,急需修理,高宗命梁汝嘉主持修葺。经他精心谋划,“凡梁柱、竹木、瓦石,丹漆,皆度广狭高下,素为储待”,不久告成。“上至宫室,下至营屯及百司官廨,区处悉有方”,临安“始成都邑”。高宗对他说:临安前任知府宋辉,俗而懒;卢知原谬而执。现在终于得到合适的人选了。次年,升户部侍郎,仍兼知临安府。
绍兴六年(1136)高宗巡幸金陵(南京),梁汝嘉随驾为都转运使。八年(1138),随驾返京。金国来议和,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书,奏请高宗斩主持议和的王伦、秦桧、孙近三人首级,秦桧痛恨胡铉,将他革职放逐,编管(官吏因罪除去名籍,贬谪州郡,编入当地户籍,并由地方官吏加以管束叫做“编管”)新州。梁汝嘉等六侍从同时上书说:金人的情势很难预料,以后必定违背盟约,对他们的礼节不可过于隆重,对胡铃的责罚太重。奏稿出自梁汝嘉手。胡铨乾道中为工部侍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绍兴十年(1140),梁汝嘉任川陕都转运使。他曾说,金人一定不守和约,希望早作准备。不久,东京留守孟庾果然投降金国。高宗对群臣说:只有梁汝嘉对我说过,孟庾不可信任。十一年(1141),升宝文阁学士。高宗曾经密将“千字号”交给他,说,有所见闻,不管远近,写好密封直接送达给我。梁汝嘉感激知遇之恩,知无不言,上了许多陈条。如为了收复失地,奏请分派诸将控扼要害之地;收陕西卫戍部队以巩固四川;异族将领难以任用,应派人担任副职;请求将大军分为三路,一路据守要害,一路往来策应,一路留视营寨,使我军常处于主体地位,敌军常处于客体地位;又奏请用张浚、韩世忠、岳飞为西府,刘琦守荆南等。梁汝嘉历任明州(今宁波)、温州、宣州(今安徽宣城)、鼎州(今湖南常德)知州。二十二年(1152)以病请求辞官归里,以宝文阁学士、右通议大夫致仕。二十三年(1153)卒。追赠少师,封缙云郡公。葬于松阳县惠洽乡之原(今属莲都)。
梁汝嘉重视教化,在户部任职时,有人以国用不足为由,提出缩减州县养士开支,将省下的钱粮用作军需。梁汝嘉奏曰:“学校者,风化之源,不可一日废也。乞申饬有司,凡赡学粮钱,不得辄更拘刷。”高宗准其奏。郡学与他家相邻,学舍湫隘,他捐地以建斋庐,扩大郡学。
子,梁叔玠,举贤良方正,知郴州。子,梁季珌(1143-1208),字饬父,授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司干办公事。乾道、淳熙间,调泉州南外睦宗院,继任湖州通判,有政声,擢升信州(今江西上饶)知州。后因母病重,辞职回家奉母。服母丧后起任光州(今山东掖县)知州,改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司公事,提举湖北、江西。当时江西有生子不能养即委弃不顾的陋俗,梁季珌创办慈幼院以养育弃儿,并拨公田为长久计。一年后,任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升都大提点江淮等路坑冶铸钱司公事。官至户部侍郎、吏部侍郎兼敕令所详定官。所到之处爱惜公帑不妄费,行部唯恐惊扰州县,不宿城市。曾说:“吾以清白遗子孙。”丞相谢深甫称赞他“真廉吏也”。子梁钥,举贤良方正,官至朝散大夫,兴国知州。
(吴克裘)
苏州文庙始建于北宋景祐二年(1035),为范仲淹任知州时以五代吴越钱氏南园旧地创立。南宋建炎四年(1130)毁于兵燹,“荡然无遗”。绍兴十一年(1141)梁汝嘉任平江知府重建。当时屋宇230间,此后多次重修,图为大成殿。
苏州文庙胡升的《仙都山》诗
胡升,字子上,南宋丽水县
仙都鼎湖峰
人。博雅工文辞,初任江西彭泽县丞,后任湖北提举。
绍兴初年(1131),栝苍郡守耿延禧在处州城创建谯门,邀请胡升撰写上梁文并记刻石,许以钱十万、酒百壶为酬,胡升不为所动,辞说:“升虽贫,终不为一谯门所鬻”。丽水人赞赏他的清高。
绍兴年间(1131—1162)。胡升任湖北提举。
胡升五言古体诗《仙都山》为 《宋诗纪事》、《全宋诗》所录。此诗为湖北提举任上所写:
鼎湖不可见,巍然但孤峰。特立亘万古,气压诸山雄。黄帝久得仙,游行跨飞龙。至今世俗传,尚指辇路通。颇如升天桧,追求白鹿踪。常言贵荒唐,厥见真儿童。顾惟此山奇,实宜仙所宫。水声来泠风,和以万本松。客枕久未稳,笙箫满虚空。颇疑九成音,不在二典中。但恐蚩尤旗,晔晔舒长虹。虽能独不死,忍视斯民穷。君看涿鹿战,万古蒙其功。鼎湖何足道,帝德弥苍穹。
此诗反映了胡升进步的历史观和帝王观。
(陈秀珍)吴安国及其后代
吴安国,生卒年不详,字镇卿,宋代丽水县人。吴安国远祖自江苏迁居湖州德清。曾祖吴景,官至大理评事。祖父吴庠任处州府官,遂举家迁到丽水定居。吴庠生三子,长子吴感,次子吴乙,三子吴荣。吴感官至大理评事,生二子:长子吴安常,次子吴安国。
宣和二年(1120),吴安国考中庚子科祖实秀榜进士,后累官考功郎官(吏部属官,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
宋朝廷想联合金人伐辽,以收复燕云失地,两国使节来往频繁。宋徽宗派遣吴安国以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长官,正四品)的身份出使金国,但金人背弃盟约,竟把吴安国拘留起来,胁迫他接受无理要求。吴安国凛然正色说: “我的头可以得,但是我的气节不可以夺。我只知道为帝王的事业而死,决不辱皇命! ”金人不敢杀害他,遂将他扣留下来。其间,金人曾多次以高官厚禄及美色相诱,但吴安国心怀故国,终不变节。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金人将拘禁了长达7年之久的吴安国遣送还宋朝。后来,吴安国出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市)知州。卒于任上,享年五十六。丽水百姓敬仰吴安国效忠国家、节烈至诚的高贵品德,将其奉祀于乡贤祠。
吴安国的儿子吴邦老,生卒年不详,官授江苏吴县知县,致仕后复居湖州德清。
吴安国的侄子吴邦本(吴荣之孙),生卒年不详,又名吴挺,字挺才,曾经以淮南东路安抚使司准备将领(安抚使属官)的身份和司农少卿汤硕(汤思退次子,累官兵部尚书)一起出使金国,面对金人的威逼利诱,亦不屈节。吴邦本卸任后,侍奉长期卧病在床的父亲,后来精于医道。卒年六十二。
吴邦本一支在丽水繁衍生息,后世子孙人才辈出,屡有贤士。如:子承父业的医家吴嗣英,耿介平正的处士吴祖继,执掌紫虚观的高士吴梅涧,高中探花的吴公达,还有才华横溢的学者吴公愿等等。
吴邦本的儿子吴嗣英(1170-1255),字华叔。官至迪功郎(文散官,从八品)。吴嗣英继承了父亲的医术,医德高尚,不以行医牟利,对一些贫困的亲友,不仅不收费用,而且还施钱救济他们。对一些不治身亡又无钱安葬者,他就好言安慰死者亲属并施给丧葬费用。宝祐三年(1255)秋卒,享年八十五。葬城北三岩寺。
吴邦本的玄孙吴祖继,生卒年不详,又名元亨,字嘉甫。他性情耿介,疾恶如仇。对诸子百家以及星历法律,无不研究。遇事很有主见。乡邻纠纷,“人来赴诉者,得片言,各悦服去”。人谓有东汉陈实(许昌人,以平正闻名乡里)之风。私谥“嘉靖处士”。享年七十四。葬丽水城北三岩寺。生二子,长子吴世昌,字伯宗,乡贡进士,官授处州儒学教授;次子吴世德,字仲怀,乡贡进士,衢州美化书院山长。
吴邦本的玄孙吴祖鼎(1281-1355),又名自福,字梅涧,少时敏慧而好清静,不与群儿嬉戏,大家称其有仙风道骨。稍长,入府城南少微山紫虚观,师从叶邦彦先生学道。吴梅涧很有悟性,刻苦究读《道德》、《黄庭》等道家经典著作,通其大旨,以德行著称于世。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市井百姓,对其无不敬仰。正一道(前身是产生于汉末的五斗米道,丽水道教流派为正一派之一支)领袖天师正一真人闻其名,授予道号“崇德清修凝妙法师”。玄教(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创始于元初,流传至元末)宗师也称他是“教门高士",赠予金阑紫衣。上方命他主领紫虚观事。先前,紫虚观毁于兵祸, 后复建得极为简陋。吴梅涧领事后,主持重修三清殿,建藏室,新建山门。后又复建通明宝阁,以祗奉昊天上帝。又建演法堂。于是,“观宇粲新,山水为之增气,先生之力也”。(刘基 《紫虚观道士吴梅涧墓志铭》)。吴梅涧天性孝友,能爱他人,领袖教门50
《中国历代探花诗•明朝卷》
余年,道观上下都很敬服他。
元泰定元年(1324),刘基入栝城郡庠读书,因慕少微山水之嘉,于是,时常相邀朋友前往紫虚观游玩。吴梅涧每次都亲自陪同刘基游玩,结束后还登高看速觞,酣饫畅叙。每次离开时,都要把刘基送至溪畔,毫无怠慢之意,相待如初。二人在频繁交往中,成了忘年挚友,刘基自此终身颇受道家思想影响。刘基曾为吴梅涧作《题紫虚道士晚翠楼》:
晚翠楼子好溪南,溪山四围开蔚蓝。微阴草色尽平地,落日木抄生浮岚。岩畔竹柏密先暝,池中芰荷香欲酣。闻说仙人徐泰定,骑驾到此每停骖。
后来刘基宦游他方,二人不复相见。但刘基对吴梅涧很有感情,一直念念不忘。至元二年(1336),刘基去江西任高安县丞,路过处州,没见着吴梅涧,颇感失落。至正十五年(1355)冬十月丙申,吴梅涧因老谢世,享年七十五。至正十六年(1356)春,刘基归处州任行省枢密院经历,与枢密院判官石抹宜孙等同守处州,得知吴梅涧巳仙逝,刘基非常悲伤,于是撰写《紫虚观道士吴梅涧墓志铭》。
吴邦本七世孙(吴世德之子)吴公达(1347-?),字致中。明洪武三年(1370),参加乡试中第二十九名举人。洪武四年(1371),明王朝首次开科取士。吴公达以儒籍治诗经,参加会试、殿试,中辛亥科吴伯宗榜探花,赐进士及第。吴公达作探花诗《元旦趋朝值雪》:“银烛花消绛蜡红,洒樵残漏促晨钟。诸侯拜舞称周颂,黎庶歌谣被国风。火树熏天千户晓,宫门贺寿万方同。升平先祝无疆算,俯仰风云尽向东。”该诗入选《中国历代探花诗》明朝卷首篇。初授户部主事,后封朝列大夫(文散官,从四品),知广平府(今属河北省)事。累官至刑部尚书。卒后葬丽水城北三岩寺。
吴邦本七世孙(吴世昌之子)吴公愿,洪武年间(1368-1398)前后在世,字从善,博学擅长写文章,举茂才入仕途,官授承事郎、工部主事、兼吴相府录事。浦江宋濂在翰林院时,公愿为翰林编修官,二人相从授经者颇久,常常一起吟诗作赋,关系很密切。“吴从善(公愿)以其远祖墓铭求题,欣然援笔赋之。”即《栝苍吴氏世系碑铭》(收入《宋学士文集》)。
吴公愿与刘基是世交。刘基少年于府城求学时,与少微山紫虚观掌门道士、吴公愿的从祖吴梅涧(即吴祖鼎,吴祖继胞弟)是忘年知交,刘基曾为吴公愿的先祖吴安国作《有栢一章为吴太常作》。吴公愿在翰林院时,也与刘基父子交往颇深。洪武八年(1375)三月,刘基逝世,吴公愿异常悲痛,遂作传世美文《祭诚意伯文》(收入《中华传世文选》)。洪武十三年(1380),吴公愿作 《郁离子序》(收入《刘文成集》)。同年,他又为逝世不久的刘基之子刘琏,作《故参政刘君孟藻哀辞》。
据考,莲都区目前尚有吴邦本后裔。
(吴志华)
著名诗人姜特立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大楼所在处,旧时称姜山。为南宋著名诗人姜特立故宅。
姜特立(约1125-1205),字邦杰,号南山老人,南宋著名诗人,丽水县(今莲都区)人。父姜绶,宋宣和间似平方腊义军有功,补承节郎。靖康中,金兵再度围困京师(今河南开封),朝廷与外界失去联系,遂召募忠勇之士,送蜡封告急文件往南京(今河南商丘)总管司调兵赴援。姜绶以忠翊郎应募,割开大腿,把蜡书藏在里面,身系绳索,从南面城墙缒下,但被金巡逻兵发现。姜绶被俘后,英勇不屈,大声叱骂金兵,最终被残忍杀害,乡人为纪念其功绩,祀于忠义祠。
姜特立承父荫恩补承信郎。淳熙中,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当时海贼姜大獠部在福建沿海一带活动猖獗,在围剿海贼的战斗中,姜特立以一战舟,奋勇向前,先入贼阵,擒获贼首。宋军将领赵汝愚赏识其智勇,向朝廷举荐。召见时,向宋孝宗献所作诗百篇,孝宗授其阁门舍人,命充任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伴读,于是得到太子的恩宠,时在淳熙十一年(1184),特立年六十。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十一日,太上皇去世,朝廷差将作监韦璞为金国告哀使,姜特立为副使。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太子赵淳(光宗)受禅即位,1190年(绍熙元年)姜特立与同为阁门舍人的谯熙载并知阁门事。他们依仗光宗的恩宠,恣意妄为,无所忌惮,朝廷重臣对此深为反感,视他们为乾道中以攀附恩泽而荣的曾觌、龙大渊之流。四月,谏议大夫何澹弹劾周必大倡导伪学(理学、道学),周必大被罢相。殿中侍御史刘光祖与何澹素相厚善,曾屏开旁人向何澹建议:“曾、龙之事不可再也! ”何澹引光祖入内室,在坐者皆姜、谯之辈,光祖始悔失言。不久,刘光祖被罢职。时留正为右丞相,尚缺左丞相。一日,姜特立与留正语,皇上以为丞相在位已久,欲从两位尚书中择一人升迁为左丞相,你认为谁可为左相?第二天早朝,留正弹劾姜特立受贿揽权的事,绍熙二年(1191),姜特立被夺职并离开朝廷到宫外“奉祠”(无职事,领俸禄)。
光宗想念姜特立,又起用他为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并赐钱二千缗为行装。绍熙四年(1193)五月,光宗召姜特立还朝,丞相留正引唐宪宗召吐突承璀事,劝谏皇帝收回成命,光宗不予采纳;留正请求辞去丞相之职,并说:“臣与特立势不两立。”帝答曰:“成命已班,朕无反汗,卿宜自处。”于是,留正出城待罪,帝亦不复召,而特立亦不入朝。一时,众论纷起,秘书省著作郎沈有开,著作佐郎李唐卿,秘书郎范黼、彭龟年,校书郎王奭
、正字蔡幼学、颜棫、吴猎、项安世上疏,乞求皇帝废止召姜特立还朝之召命。十一月癸酉,帝遣右司郎官徐谊召留正于城外,庚辰,留正复入都堂视事,姜特立亦还宫。1195年,宁宗即位,特立迁和州防御使,宁宗庆元六年(1200)再奉祠。不久,拜庆远军节度使,80岁时尚存世。(《宋史本传》)
姜特立诗有唐贤风格,在南宋尤为铮铮。《四库提要》评价他的诗“意境特为超旷,往往自然流露,不事雕琢”。主要著作有《梅山稿》、《梅山续稿》以及词和杂文。其中《梅山稿》已佚,《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以后诗。据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梅山稿》6卷、《续稿》15卷,列诗集类中。而《四库全书》所录的《梅山续稿》出自休宁汪森所藏,附以杂文和词,共18卷。
姜特立的诗在当时很有影响,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韩元吉等都有唱和。他对自己诗词成就也颇为自负,曾在《上梁文》中自述道:“百首之清诗夜上,九重之丹沼晨颁”,得意之情可见一斑。另外,《瀛奎律髓》、《两宋名贤小集》也选了不少姜氏的诗作,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在南宋诗坛的地位。一些罕见题材的诗词,如《次石鱼》:“君不见陇州石鱼生地下,中有鳅鲫皆同化。又不见衡湘石鱼生山中,鱼身鳞鬣俱如画。世间何独此石为鱼形,石蛇石蟹皆如生。虾蟆口吻酷肖似,螬蛴蠕动几能行。悠悠荒怪不可考,吾意造物初无情。阴阳融结亦偶尔,俗智讵可窥杳冥。叶君得此不足惜,君自川岳储英灵。来春禹浪忽变化,头角天上看峥嵘。此时回首视此石,弃置殆与砂砾并。”生动描写了鱼化石,读来仍觉有趣。
(邱旭平)
重要作家俞文豹
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定都临安,客观上使江南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使南方文人有了更多的崭露头角的机会。据史料统计,古代莲都籍文人取得进士功名的计有364人,涌现出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俞文豹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
俞文豹,字文蔚,号堪隐,南宋杰出作家,丽水县人,曾任湖北薪春教谕。生卒年不详,只能据其作品中的有关片言只语加以推算。淳祐三年(1243), 俞文豹在自叙中称“余以文字之缘,漫浪江湖者四十年,今乃倦游,索居京国”,按此,其约于嘉泰年间(1201-1204)离开丽水,至淳祐三年前定居临安; 而《清夜录》记开庆元年(1259)事,其卒年当在此后。如以年十八出游来推测,其生年当在淳熙十二年(1185)左右,卒年在开庆元年(1259)后,享年70余。其兄名文龙,兄弟出身行状,散见于《吹剑录》等诸书中,俞氏自嘲有三恨:"一无子,二无助,三无成。”
俞文豹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古今艺苑谈概集》、《吹剑录》及《吹剑续录》、《吹剑三录》、《吹剑四录》、《清夜录》等。这些著作记载了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许多事实,对统治者的腐败有所揭露,对丽水的山川人物也有赞颂,影响颇大。《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殘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此则苏轼幕士评苏柳词,被广为引用,成为著名的词坛掌故。《清夜录》记苏麟上范仲淹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也为人所津津乐道。四库馆臣批评《吹剑录》“持论偏驳,多不中理”,而对《吹剑录外集》(即《吹剑录》)评价很高,认为“学向既深,言多醇正”。
俞氏著作在流传过程中,多有散佚,至上世纪中叶,完整的著作仅存《吹剑录》和《吹剑录外集》(即《吹剑四录》)。其中《吹剑录外集》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吹剑录》列入四库存目,《续录》、《三录》、《清夜录》则久佚,仅能从《说郛》等书中窥见一二。此外,《说郛》卷四十九收《唾玉集》十九条,据书前序言,《唾玉集》当为《吹剑录》之同书异名,但此十九条不见今本《吹剑录》,故张宗祥先生疑为俞氏删去之文。另《说郛》、《历代小史》收录俞氏《清夜录》,其内容涉及开庆元年事,而《吹剑录》自序作于淳祐十年,故《清夜录》或为俞氏续《吹剑录》系列之作。
上世纪50年代,张宗祥先生发现《吹剑三录》抄本,遂抄录整理,与正录、四录以及《续录》(佚文辑存)一起汇为《吹剑录全编》,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浙江文献集成》编纂工程启动,俞文豹著作的编校被列入《浙江文献集成》的课题,尚佐文、邱旭平以张先生《吹剑录全编》为基础,增收《清夜录》,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出俞氏佚文若干,采用古刻善本,详加校勘,匡讹补阙,并加新式标点,编校而成一个比较全面, 便于阅读的《俞文豹集》。
(邱旭平)
滁州知州祝永之
祝永之,字樗年,宋代丽水县人,以世赏授和州(今安徽和县)尉,为州武官之长。靖康初(1126)金人进犯和州,知州及其他官员都各自逃命,祝永之毅然独担重任,带领兵民守城,州人就推祝为永州守。绍兴九年(1139),以左通直郎任无为知军①。绍兴十年(1140),祝永之因受杨沂中军溃事牵连被贬秩三等。祝永之为何被“贬秩三等”呢?
绍兴十年(1140)8月,金军派奸细谎报有敌骑数百屯柳子镇,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轻信,并欲击之,部下进谏认为不可轻出,杨未听,率领步兵到泗州屯扎,留统领官以骑兵千人守宿州。夜,杨沂中带领骑兵五千袭柳子镇,扑了个空。金军以重兵伏其归路,杨知中计,队伍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杨顾自逃命,与守宿州的统领官失去联系。金军在柳子镇伏击后,进犯宿州,杨沂中的留守部将守城失利,金军入城,屠杀居民无数。杨部残兵由淮河上下数百里间溃退,死亡者甚众。
宿州失守,无为、和州一带便成危地,金军随时将渡淮犯境。祝永之为无为父母官,担忧金军侵犯,向朝廷请求将无为军官署移至长江以南。但朝廷下诏“不得越境”(江南为繁昌、铜陵二县)。不久,祝永之以书函送交朝廷,说两淮百姓,才回乡恢复生产,如果不移治管理,民众惶惶不安,不知所向。枢密院认为祝永之所言是蛊惑众听,就将他“贬秩三等”。
绍兴十一年(1141),在淮河以南地区进行了宋金历史上著名的柘皋之战,宋军先胜后败,无为、和州以及淮东地方的百姓生灵涂炭,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绍兴十三年(1143),祝永之复职,以朝议大夫出任滁州(今安徽滁州)知州,在任三年。
(唐乐平)
注释
①“军”为州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无为军,领巢县、庐江二县。
周格父子死于兵变
道光《丽水县志•人物》:“周格,处州人,直秘阁浙西提刑,建炎元年 (1127)讨叛卒陈通,与子肇丕俱遇害。高宗嘉其节,赠官敕葬。”建炎元年至四年(1127-1130),南宋偏安政权初建,兵变屡屡发生,四年间发生兵变不下五十余起。究其原因,大多与军政日益废弛、将帅欺压士兵有关。
北宋靖康元年(1126),各道组织勤王军开赴汴京,南宋建炎元年(1127),康王赵构即位后,下诏遣各地勤王兵回原籍。杭州的勤王兵回杭州时,宦官童贯部残兵约300名也随同回防杭州(童贯拥握重兵,骄恣失恃,于靖康元年下旨斩处)。南宋建炎元年(1127)八月,胜捷军校陈通等因当局不供给衣粮,在杭州发动兵变,在城内纵火,将士曹参军及副将白均等12人杀死。囚禁守臣龙图阁直学士叶梦得,杀死两浙转运判官吴昉。一时间,聚众万人,史称“杭州陈通兵变”。
是时,周格于两个月前刚升任直秘阁两浙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朝廷派遣浙东安抚使翟汝文和两浙提点公事周格等前往杭州平定兵变。但是陈通出奇不意夜袭了周格的营寨,周格与子肇丕俱遇害。
十月,镇压失利的朝廷不得不降榜招谕,派秀州(今浙江嘉兴)知州兼权浙西提点刑狱赵叔近前往招安,陈通等率众投降。两个月后,此一时彼一时的朝廷即派御营使司都统制王渊率军入杭州,诱杀陈通等180余人,镇压了这次兵变。
宋高宗嘉奖周格死于忠节,敕葬杭州麦岭独角门步司前军寨旁。其子肇丕祔葬。
(唐乐平)
章云就保境被错杀
建炎元年(1127),南宋偏安小朝廷初建,政局混乱。时金军大兵压境,长江、淮河流域地方驻军的兵变及“盗”、“贼”攻城略地此起彼伏。建炎三年(1129)二月,被金军逼得惶惶不安的赵构仓皇逃出扬州,退过长江,到达临安(今浙江杭州)。十月,金军大举南下,攻破临安。十二月,逃到了明州(今浙江宁波)的高宗被迫入海避敌。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各地方政权唯有自保。建炎四年(1130),山东济南知府宫仪被朝廷缢死①,其裨将、御营前军将官杨勍率兵再次叛乱。同年,杨勍率兵攻破婺州(今浙江金华),逼至处州郡境,百姓人心惶惶。处州守臣梁颐吉招募能说之者,希望通过谈判解决。有布衣章云就应命挺身而出,毅然前往。在丽水桃花岭古道荆坑与杨勍部相遇,章云就凭着机敏,晓以利害,喻以祸福。杨勍权衡之后,愿与处州府妥协,便随章直奔处州府城而来。但知州梁颐吉并不知其意,以为叛兵来犯,便布置官军于城下埋伏袭击。杨勅以为被章云就出卖,就把他杀了。杨勍打败官军攻入城内,梁颐吉逃遁。
章云就,丽水人。他的事迹原未记载,绍兴六年(1136)经过梁颐吉的奏请补修入史。子驹,登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
清雍正五年(1727),丽水知县郭朝端奉朝廷之命修建忠义祠,与祝公明一同列忠节祠。章云就列忠臣位,刻姓名于碑。
(唐乐平)
注释
① 建炎元年(1127)8月,山东博州(今聊城)兵卒宫仪拥军叛乱,后声势甚盛,至建炎三年(1129),先后犯山东莱州(今掖县)、即墨、密州(今诸城)、安邱等州县。时山东大饥荒,金军乘势尽取山东地,宫仪又为朝廷所用,封济南知府,与金军数战于密州,兵败后被朝廷缢死。
② 梁颐吉系显宦子孙,祖父为尚书左丞梁焘
,《宋史》有传。
两袖清风闾邱昕
“闾邱”是复姓,不大常见,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据《尚友录》记载“邾国闾邱氏食邑于此”,闾邱,原来是春秋时邾国的一个地名。在周天子统治的分封制度下,有人被封食采邑,这一家族的后代,就“以邑为氏”。闾邱氏得姓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古代的邾国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望族居顿邱郡(今河北省清丰县西南)。闾邱姓宗祠六言通用联是:“逢辰政绩卓著; 宾用廉直不污。”其中上联里面的“逢辰”就是宋代吏部侍郎闾邱昕的字。闾邱昕(?-1156),字逢辰,宋代丽水县人。受业于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胡文定(即胡安国,字康侯,宋代著名经学家)门下。北宋宣和六年 (1124),赴京会试,考中甲辰科沈晦榜进士。绍兴(1131-1162)初年授义乌县令。因为耿直敬业,宦绩卓著,经举荐,升授监察御史,后任给事中。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五月,授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事、吏部侍郎、代理吏部尚书。
绍兴十年(1140)二月,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出任建州知州。
绍兴十二年(1142)四月,仍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出任温州知州。当时温州有个姓薛的郡丞,是秦桧的亲党。他按照秦桧的旨意要温州为他制作漆器,闾邱昕不听从,薛郡丞十分恼怒,劝说秦桧罢免他。
闾邱昕一贯痛恨权臣专政,因而与侍郎胡寅合撰了一篇《周易二五君臣论》以排解内心的不满情绪。《周易二五君臣论》是六十四卦各为之说。其大旨谓:以阳居阴而为九二,则臣有时而失之强;以阴居阳而为六五,则君有时而失之弱,故名《周易二五君臣论》。汉州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市)人张宣公(即张栻),字敬夫,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是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张宣公高度评价《周易二五君臣论》,并为之作序。
能仁禅院位于浙江雁荡山之西内谷丹芳岭下,原名芙蓉庵,至咸平二年(999)始建殿宇。咸平四年(1001),寺僧进百宝塔,宋真宗赐名“承天寺”。绍兴十二年(1142),温州知州闾邱昕向朝廷上奏,请旨将该寺改为“能仁禅院”。宋孝宗准奏,并命在全国寺林中选拔德行卓然的高僧来主持该禅院。福州鼓山寺的高僧士珪“奉敕”到此,该禅院遂成为雁荡山大道场。
后来,闾邱昕升敷文阁待制(宋代诸殿阁皆置待制,低于学士与直学士,为侍从官)。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二月,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知州。绍兴二十六年(1156)八月乙酉,卒于洪州任上。
人们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闾邱昕一生为官33年,曾任地方长官,也任过朝廷大员,但他从不积累财产,竟到了没有房舍居住的地步。闾邱昕去世后,处州知州马光祖在丽水县治南建“清风祠”祭祀他。
后来,缙云人赵崇洁任太常寺卿,为闾邱昕向朝廷陈词,奏请谥号。太常博士赵崇□提议说:孟子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闾邱昕不管是担任监察御史,担任给事中,担任知州,还是为吏部侍郎,都能“以奖廉靖,惜名器为先务,故不为权势所挠,真可无愧于孟子所谓大丈夫者矣”。根据朝廷给予大臣谥号的有关规定,“临官洁正曰清,一德不懈曰简”,请合二美以易昕名。考功郎官洪勋撰写批复文书,议请按太常少卿赵崇洁的奏请,赐闾邱昕谥号“清简”。乡人敬重闾邱昕的高贵气节和卓越政绩,将其入祀于乡贤祠,并奉旨建“清简”石牌坊以示纪念。
(吴志华)
代户部尚书林觉
林觉(?-1161),字大任,宋代丽水县人。宣和三年(1121),中辛丑科何涣榜进士。绍兴八年(1138),授福建连江知县。该县庙学修于嘉祐右三年(1058), 政和初扩建,有善养堂、笃信斋、好信斋。但年久失修。林觉来到该县,主持修建县学。邑人林日华率陈元礼、林芘、林=等捐万余缗钱相助。建门楼,修两廊,巍殿中峙,翻经阁,驾说堂,将原来的两斋更为富文、能信、移孝、怀忠四斋。时任户部侍郎的连江人李弥逊(1085-1153)作文记之。
林觉后来升任户部侍郎。
绍兴二十四年(1154),朝廷撤消各地铸钱司,将其所辖职能归并到各路漕司。绍兴二十七年(1157),林觉向朝廷建言:“本朝从庆历年间以来,每年铸钱180多万缗,其后也不少于100万缗,前年仅铸钱14万缗,去年仅铸钱12万缗。而掌管铸钱事务的官员,只是消耗朝廷的俸禄,朝廷给以裁撤,大快人心。但把铸钱事务归并转运使司,天长日久,也有不便,议事者认为,各路是否出产铸钱原料情况不同,转运使司对各路无法统一管理,就无法协调
绍兴通宝各方开炉铸钱。应该从户部拨出8万缗钱,作为饶、赣、韶三州铸钱的本钱,委任各州的通判主管铸钱事务,由转运使司的官员来往各地之间协调处置。今年暂且以23万缗为铸钱定额,并规定不许以旧钱代替新铸造的钱发行。” 宋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全国予以施行。
绍兴二十七年(1157),林贵主持新铸精美的流通钱币,将原先的“元宝” 改称“通宝”,并请宋高宗御书“绍兴通宝”字样。
在户部侍郎任上,林觉关注民生。绍兴二十七年(1157)六月,林觉向朝廷建言:“民间纳税钱丁盐釉绢,乞以第五等所输白一文以上,令折见(现)钱,仍其钞,庶以便民。”朝廷准奏。当月,林觉又向朝廷上奏:冬月赈济,务必平均发放给贫民。今由临安府两县在城兵官和公人、甲头办理,如有上报贫民姓名不实,以及冒名顶替领取官府放赈的钱米的现象,鼓励百姓向官府告发,每名赏钱十千到三百千不等。各路、州、府遇有类似情况,按照这一规定施行。宋高宗准奏。后来,诏令林觉代理户部尚书。
建炎初(1127-1130),林觉因病辞去户部侍郎,因铸钱精巧,授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太平兴国宫。
林觉有六个孙子,每人各通一经。其中四孙林复最有才识,乾道二年(1166)中进士,官至广东提举、惠州知州。林复胞弟林豫中,乾道五年(1169)已丑科郑侨榜进士。
(吴志华)
梁安世留墨桂林山水
800多年前,丽水梁村人梁安世在桂林山水留下珍贵的摩崖石刻。他在《乳床赋》中说,钟乳石10万年长1寸,从长度可知其千万年才能形成,这一见解与现今科学解释基本相符。这篇文章不仅文采斐然,赞美了桂林山水,也探讨了钟乳石的成因,是世界上最早研究钟乳石形成的珍贵文献。
梁安世(1136-1195),字次张,号远堂,南宋丽水渥川(今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梁村)人,他天资聪敏,人称“过目成诵”(道光《丽水县志》)。绍兴二十四年(1154),才18岁的梁安世踌躇满志,奔赴京城临安参加会试,荣登金榜,与著名诗人范成大等同举进士。初授湖南衡山知县。淳熙四年(1177),擢大农丞(掌管农桑、水利等事务),出任韶州(治所在今广东韶关)知州。淳熙五年, 趁赴韶州之机,回栝苍,刻刘安世(1048-1125,字器之,官至左谏议大夫,司马光的门生,北宋学者)《尽言集》13卷。
淳熙六年(1179),梁安世升任广南西路(治所在今广西桂林)转运使。在桂期间,他遍游桂林诸山,留下了不少摩崖石刻。从他的题刻中可以看出,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使他着迷,经常邀请友人游山览胜,在桂林山水间印满了足迹。如他在《西江月•七星岩》中写道:“南国秋光过二,宾鸿未带初寒。洞中驼褐已嫌单,洞口犹须挥扇。夕照千峰互见,晴空万象都还。羡它渔艇系澄湾,欹枕玻璃一片。淳熙庚子重九,梁次张拉韩廷玉、但能之、陈颖叔同游。”在另一处题记中写道:“淳熙辛丑立秋后一日,括苍梁次张拉清江徐商老、浚仪邢之美、延平张子真、柯山李伯寅来游。当暑而寒,剧饮不醉。”
梁安世还经常进入岩洞中探险。淳熙八年(1181)夏至日,梁安世邀请徐梦莘(即徐商老)等六人去探访七星岩洞,一行人带着干粮、绳索,举着火把,走进幽深黑暗的岩洞。在岩洞里,他们发现了深不可测的地下河和挂满洞壁的钟乳石,这些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令他们目不暇接,赞叹不已。梁安世心有所得,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乳床赋》(附后)。
梁安世在这篇赋文中,以极尽华丽、生动的辞藻,描绘了桂林的地理特点和钟乳石的奇姿异态,进而提出对钟乳石形成的独到见解,还抒发了对人生的深思和感悟,文采斐然,想象力丰富。然而,最难得的是他对钟乳石形成的见解:“石有脉其何来?泉春夏而渗流。积久而凝,附赘垂疣”,“抑尝以岁而计之,十万年而盈寸,度寻丈之积累,岁合逾于千万”。生活在800多年前的梁安世,对钟乳石的成因能有如此科学的认识,诚为难能可贵!
《乳床赋》刻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原摩崖于城东普陀山留春岩。“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修人防工事,大部分被毁坏,只剩下10余字。1985年由桂海碑林博物馆据原拓本重刻,现立于该馆碑阁中。
梁安世还有一篇著名的《弹子岩题记》。这篇题记以极为精炼的语言,描述了弹子岩周边环境及自己与友人游览的愉悦心情:“诸岩多奇观,独少宽平。纵步之适,惟弹子岩。岩前有地百余亩,水竹窈窕,环以远山。经略眉山刘公焞始买地为圃,隔桥筑亭。仰观岩石,如坐冷泉对飞来诸峰,遂为桂林胜游之最。淳熙庚子中秋日,会于灵隐亭登舟贯龙隐,得雨甚凉,溯流酌癸水亭上,醉,荷香而归。” 该石刻高53厘米、宽53厘米。现存桂林弹子岩。
据清雍正版《广西通志》卷五十一载:梁安世广西离任后改提点刑狱公事 (提点刑狱司的主官,掌管所辖地区司法,刑狱。正三品)。
梁安世诗文有声当时,周必大
留春岩《乳床赋》碑文
(吴志华)
(1126-1204,字子充,文学家,官至左丞相)称其“义高词古,深得欧、苏二文忠遗意”(《与韶州梁守安世书》)。俞文豹(宋代学者,丽水人)谓其“蕃马步衔青苜蓿,羌儿卧唱白铜鞮
”之句,“压倒少陵”(《吹剑录》)。《全宋词》录梁安世词1首,《全宋诗》录其诗8首。所著有《远堂集》。
梁安世辞世后葬老家渥川,墓园位于今莲都区老竹镇梁村西约500米的山坡上。坐北朝南,面积约42平方米,封堆用卵石垒成,高约1.2米,前有两级卵石踏垛。梁村自宋太平兴国(976-983)年间以来,是梁姓人繁衍定居之地。2004年3月25日,丽水市政府将梁安世的墓园公布为丽水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附:《乳床赋》全文
吴中以水为乡,岭南以石为州。厥惟桂林,岩空穴幽,玲珑嵯峨,磊落雕锼。虽縻绳而篝火,窘粮绝而道悠。石有脉其何来?泉春夏而渗流。积久而凝,附赘垂疣。或举斯钟,或振斯裘。或莲斯葩,或笋斯抽。或胡而龙,或脊而牛。或象之嗅,或鼋之浮。或麟其角,或马其驺。或跃而鱼,或攀而猴。或粲金星,或罗珍馐。或肺而支,或臂而瘤。或金之隆,或囊之投。或溜而塍,或叠而丘。或凿圭窦,或层岑楼。或贾犀贝,或农锄耰。或士冠缨,或兵兜鍪。或上下而相续,或中阙而未周。稽《本草》之乳床,特精粗之不侔耳。抑尝以岁而计之,十万年而盈寸,度寻丈之积累,岁合逾于千万。肇开辟而距今,邈春秋其几换。蜡屐之士,倏来亟散。讶泉乳之能坚,若朝菌之暮旦,孰知顽矿,天理密运。自立于岱,能言于晋。望夫而化,陨星而镇。生公谈妙而点头,初平叱羊而争进。凡如剑如佩,如绅如弁;如拱而侍,如坐而眄,既具人之形体,盖阅世而默见。吾将灰心槁质,孱颜畔岸。兀坐嵌岩之侧,观溶液之流转。自分及丈,十百而羡。高低联属,柱擎台建。小留侯济北之遇,玩蓬莱六鳌之抃。俾磨崖刻画之子孙,当语之以老人大父之贵贱。虽盖倾而舆穿,戴一姓之奄甸。倘谓瘴乡之不可久居,夫岂知处夷险而其志不变者耶?
耿直刚正的王信
丽水城里有一条囿山路,因路北有一座很有名的囿山而得名。囿山旧时有忠靖王庙(俗称太保庙),山麓有法海寺,北宋时秦观任处州监酒曾在寺里抄佛经,并因此被政敌陷害而削秩贬郴州,遗址在百年老校囿山小学内。囿山,顾名思义是四面受围的城中山,原来叫新意山,是南宋通议大夫王信改的名。
王信(1135-1194),字诚之,丽水城内人。20岁赴都城临安(今杭州)进太学。绍兴三十年(1160)登进士第,考取教官,授建康(今南京)府学教授,掌管儒学科考之事。不久父亲亡故,护送灵柩回乡守孝。服满回任,将所著《唐太宗论赞》、《负薪论》进于孝宗,孝宗阅后赞叹不已,特破格超两资授予太学博士。按当时定例需先派往外地任职,于是到温州任教授。
他到温州时,那里正遇灾荒,百姓饥馑,并发生瘟疫。州府商议遣官赈济,地方父老请求王信担任此事。州守不想以此事烦劳他,父老要求反而更强烈,王信知道后,欣然前往灾区。他遍至病家探视、救济,“全活不可胜记”。
朝廷向各地官员征询治国理政之策。王信上书建议改正不合理的法令,裁减冗员。对于金国,王信说“敌情不可测,和议不可恃,今日要当先为自备之策,以待可乘之机。”孝宗认为王信所言极是。王信认为“太学正、录掌规矩之官而员多,博士掌训导之官而员少,请以正、录两员升为博士”。孝宗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将他的奏章亲自交给宰相办理。
不久,王信调京任考功郎官,负责考核和荐拔官员。他秉公办事,清正严明。四川有一些考铨不合格的官员贿赂京中官吏,得以免予考铨,王信严格查办,“吏怖服”。工部尚书赵雄是四川人,为三名四川官员向王信说情,王信不畏强权,严辞拒绝。不久,赵雄转任吏部尚书,阅审案牍,抚掌感叹,惭愧不已,并上奏孝宗。有一天,孝宗对尚书蔡忱说:“考功得王信,铨曹遂清。”周围的人私下议论,称赞他严明。有一些武臣向朝廷申告时不写年龄,以骗取荫荐,王信将肆为欺奸者数事告知宰相,付大理狱处置。此事牵连到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殿帅王有直竭力抗争,孝宗“审知是非”,阻止王有直,说:考功郎官说的是公事,你想干什么?结案后罪犯都伏法。王信奏请将犯家移籍外地,以绝后患。
孝宗授王信军器少监,仍兼考功郎官。因母亲去世,王信回乡守孝,一些官吏见王信走了,便聚钱杀猪宰羊祷告神明,愿王信服满回朝后不再当考功郎官。王信回京后,改任永州知州。后入朝奏事,留京任将作少监,复任考功郎官,转任军器少监兼右司郎官,升员外郎。王信忠于职守,各地如有疑狱上报,常反复披览到深夜。
王信在殿上论士大夫“趋向之弊”:“居官者逃一时之责,而后之祸患有所不恤;献言者求一时之合,而行之可否有所不计;集事者以趣(趋)办为能,而不为根本之虑;谋利者以羡余为事,而不究源流之实。持论尚刻薄,而浸失祖宗忠厚之意;革敝预烦碎,而不明国家宽大之体。因循玩习,恬不为怪。愿酌古之道,当时之宜,示好恶于取舍之间,使天下靡然知乡,而无复为目前苟且之徇。”又说:朝廷有恤民之政,而州县不能行恤民之实。近年歉收,陛下体恤百姓,凡患水旱州郡的租赋,或蠲免,或命州县住催。但州县却借住催之名扰民,请明确实行减免。又建言“收逃亡之卒,选忠顺之官,严训练之职”,实行屯田等。孝宗“皆纳其说”。王信先后任左司员外郎兼玉牒所检讨官、中书门下检正诸房文字,升太常寺少卿兼权中书舍人。他曾以礼部尚书身份出使金国。在金国试射都亭,连连中的,金人非常钦佩。王信书法得米芾真谛,金人将它视为宝物。王信回京后在朝上分析金国必定衰亡的四个征兆,提出抗击的策略,均被认可。拜给事中。门下旨要员,侍郎之下,掌驳正政会的违失。
王信遇事刚果,论奏不避权要,因此招来不少人嫉恨。王信知殿堂险恶,力求退职养老。朝廷命他提举崇福宫,坐食俸禄,不问朝政。不久,朝廷下诏向他征询理政之策。王信献策十条:法律力戒轻易变更;法令宜果断执行;严禁私铸钱币;减轻州郡负担以养民力;安置归附之民;接纳逃亡士卒;整饬军务以待收复失地……
朝廷又起用王信任湖州知州,擢升集英殿修撰、出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他奏免绍兴府积欠官钱14万缗、绢7万匹、绵10.5万两、米2000万斛。山阴县(今绍兴县)境内有=搽湖,四面都是田,每年遭水涝。王信组织民力筑坝11条,创启斗门,开渠引水入海,化浸漫之地为上等肥田。百姓建祠绘像祭祀王信,并改湖名为王公湖。王信禁止百姓不生育孩子;置买学田,供养儒士;兴义田,以养民之无嗣者;立义冢,以资民之无以葬者。朝廷加王信焕章阁待制,知鄂州,改知池州。
早先,王信护送父亲灵柩从金陵回丽水时,按孝子规矩草履步行,虽疾风暴雨也不避,因此得了风湿病。当听到孝宗驾崩,悲伤过度,疾复发,于是上书请求辞官。
王信以通议大夫归老回到故乡丽水。绍熙五年(1194)卒。有《是斋集》行世,在鄂州,主修《武昌志》30卷。(《宋史•列传一百五十九》)故居在丽水城内宋衙基(今市图书馆附近),其东有新意山,王信建花园其上,改名囿山。王信墓在丽水大港头坪地村后堰山南麓,其妻郭氏合葬。墓地前半部为墓园,设祭坛,墓园内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等石雕。墓室在墓园之后高坎上,上方为石椁,分东西两室。
王信后裔也出过一些俊秀,比较有名的是元末的王锺、王锜两孪生兄弟。两人都勤奋好学,擅长文词。王锺,字彦中,至正十三年(1353)以《春秋经》夺乡贡魁。因学习过于刻苦患病,4年后去世。处州路元帅石抹宜孙作诗吊唁,刘基也撰文哀悼。
(吴克裘)
《孙子注》善本注家叶宏
《孙子注》是我国兵书注本中的善本,它是宋代丽水人叶宏于乾道年间 (1165-1173)奉旨编注的。叶宏,字梦祥,绍兴至庆元年间(1131-1200)前后在世,丽水县西乡高溪(今莲都区高溪乡高溪村)人。乾道八年(1172),中壬辰科黄定榜进士。他曾向朝廷上疏《论州县征赋及军官黜陟之弊》,宋孝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武学博士(掌兵书、弓马、武艺、教诲学生)。他深谋远虑,向朝廷奏请增加招收武学生员名额,以备他日战事急用。宋孝宗认为历代兵书经过传抄,其中有许多错误的地方。于是,他下旨取出大内珍藏的11种《孙子兵法》注本,召叶宏进宫,命他“撮其要,翦其繁”,编成全面准确完备的善本。书成之后,宋孝宗赐给他白银、绢帛,升国子监丞。后出任均州(今湖北省肖川县)知州,因得罪了上司,辞职回乡。
不久,朝廷诏叶宏回京任大理寺丞,后擢升太府少卿(太府寺的副长官,掌邦国财货,正四品),总领江东、淮西等地区的军马钱粮。淳熙七年(1180)十月,朝廷派使者北上与金国修好,宋孝宗特命叶宏为大使。当使团来到保定府安肃县(今河北省徐水县)时,因马蹶蹄,叶宏从马上摔下来,伤了臂膀。副使见他受了伤,唯恐示弱于金国。叶宏说:如果朝廷不是委任于草莽之臣,虽然是尸体也能成事。那折了臂的三公(指朝中大臣)是谁,我怎么会示弱于他们呢?邦交礼仪圆满完成,维护了国家尊严。他回朝以后,拿岀朝廷赐给他的礼物犒劳下属军队。他组织军队按时训练,军务管理井井有条。后来,他被流言蜚语中伤,于是请求辞官回归故里。
庆元元年(1195),因为叶宏熟悉军事,朝廷又命他赴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任知州。当时,楚州正闹饥荒,多饥民,有的流亡他乡,有的聚众为匪,掠夺财物。叶宏安民有方,经过他的整顿治理,淮河流域方圆千里,平安无警。朝廷认为他很有才干,任命他为敷文阁加直。后转任福建转运副使。然而,任职命令刚刚下来,他却因病辞世,葬大杉源山(在丽水县南70里,与云和交界处)。其曾孙是明代南阳侯叶琛,将另作介绍。
(吴志华)
卢彦德与辛弃疾忘年交
卢彦德(1124-?),字国华,浙江丽水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任广德军知军,所属建平县原来赋税中有“绝户物力钱”,要代那些绝户人家交纳租赋,百姓因不堪重负,纷纷逃亡。卢彦德到任后,大规模清查隐瞒、逃漏的赋税,所得超过原来的三倍。于是,用这些收入抵充绝户物力钱,削除虚户2000有余,逃亡在外的人纷纷回乡。他两次出任四川郡守,再历福建宪漕,在各任上均著声绩。后,朝廷召卢彦德回京,授户部郎中、朝请大夫(从五品)。后又转任福建转运判、湖南提刑、江东提刑等职。
南宋诗人楼钥(1137-1213),鄞县人。官至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作《分韵送卢国华福建提刑得华字》,赞颂卢彦德在四川任郡守时的德政:
卢侯场屋声,天马腾渥洼。残膏沾后人,奇芬吐天葩。来踏九陌尘,去种河阳花。向来再去国,盛山建高牙。平生长者誉,静笃语不哗。古井绝微波,璞玉无纤瑕。使星照蜀道,惠爱流三巴。吏奸赖刮磨,民瘓烦搔爬。田里诵卢公,儿童知国华。白首尚郎潜,坐曹事如麻。翩翩拥轺
车,去去向合沙。朝行惜君去,举酒相邀遮……绍熙四年(1193)春,著名词人、福建提点刑狱辛弃疾奉诏入京,升迁太府少卿,卢彦德继任其职。这年秋天,辛弃疾回闽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二人又一起共事。三个月后,卢彦德调任福建转运使,负责建宁漕运职事。任职期间,卢彦德为福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辛弃疾任福建安抚使时,传令在长溪等县推行鬻盐之法。著名学者、福建人朱熹在漳州任职期间罢去鬻盐,他认为鬻盐是最毒民的横赋。于是,他向转运使卢彦德上了一道《与漕司札子》,痛陈官府鬻盐与民争利。卢彦德马上将札子转交给辛弃疾,使辛弃疾及时收回成命,取消鬻盐之法。
卢彦德比辛弃疾(1140-1207)年长16岁,卢彦德考中进士时,辛弃疾只有15岁。但二人颇有缘机,结成忘年交,一起共事多年。早年二人同时做过广德军(宋置,今安徽广德县)的地方官。南宋绍熙四年(1193)冬天,卢彦德调任福建建宁漕运职事,时任福建安抚使的辛弃疾前来送行。临别之际,辛弃疾作《定风波•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里放灯时。
辛弃疾在福建历官多年,共作词只有35阕,而为卢彦德酬唱竟有5阕。除《定风波•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外,还有《菩萨蛮•和卢国华提刑韵》、《满江红•卢国华移漕建安陈端仁给事同诸公饯别》、《满江红•又和卢国华》等。
卢彦德转任湖南路提刑官期间,所属潭州曾经抓获一群强盗。其中为首分子却指认另一个在逃的人为首犯。那人被抓来后被拷讯追究,因熬不过酷刑,只好承认,结果被打入了死牢。潭洲官府把案件上报到湖南路。路法检官徐应龙仔细查阅了案卷,发现疑点不少。要求此案退回潭洲府重新审理。
提点刑狱卢彦德相信潭州府的判决,不想推翻这个案子,徐应龙只好一次次地与他争辩。最终,卢彦德同意再审。证实了徐应龙的质疑,真正的首犯终于处以极刑。
(吴志华)郭泰亨耿直失官
郭泰亨,字亨甫,丽水人,南宋淳熙八年(1181)进士。素与太府寺丞吕祖俭友善。吕祖俭兄吕祖谦是金华理学学派创始人。
庆元元年(1195),赵汝愚罢相,韩侂胄执事。韩为排除异己,把南宋兴起的理学诬作“伪学”,加以禁绝,史称“庆元党禁”,被迫害坐罪朝廷大臣和理学名儒多达59人。吕祖谦学派也在禁案之列。吕祖俭上疏谏留赵汝愚,及论不当黜朱熹、彭龟年等,得罪了韩侂胄,被贬韶州(今广东韶关)。未及成行, 改送吉州(今江西吉安)。郭泰亨相赠礼物并为之送行,因而“被劾入党籍”, 受到牵连。
嘉泰三年(1203),解除党禁,授郭泰亨为福建清流县令。在任时他兴建多所忠义士祠并立碑,以纪念爱国志士仁人。开禧元年(1205),擢升为临安府城南都厢①。后又就差福建宁化知县。当时,史弥远当朝,有上书违背他的,被拘禁入狱,派人拷问。郭泰亨为这些人申辨,说他们无罪,史弥远大怒。郭泰亨于是弃官回乡。
(唐乐平)
注释:
①南宋临安城内外分南、北、左、右四厢,各置厢官,处理民间诉讼,分使臣十人缉捕在城盗贼,后废城内两厢官,仅城外置两厢。
以儒传世的潘氏家族
宋时,潘钥家族在丽水太平里浯
溪(今太平乡吾古村)定居,以儒传家,代代相传。自南宋至元、明,人才辈出。
潘叔豹,字仲虎,南宋淳熙八年(1181)进士,任四川万州知州。潘叔豹与魏了翁为“道义交”。魏了翁是南宋后期著名的理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具有重民思想,关心民众的疾苦,提出改良社会方案,是一位热心实践儒家政治理想的思想家和社会改良者。潘叔豹是他的忠实追随者。叔豹在万州任上有过“僧窖地匿民妇,叔豹发其奸置诸法”的记载,或许是将理学“三纲”“五常”付诸实践的事例。其子杞,是南宋嘉定元年(1208)进士,官至太府寺丞(掌管钱谷金帛货币)。后来,潘叔豹一支渐无名湮没,其兄潘叔瑞一支接踵兴起。叔瑞之孙潘厚,南宋嘉熙二年(1238)太学奏名。“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他做过吴江县丞(县令之佐官),于宝祐三年(1255)去世。潘厚之子应发,字子是、嵛处,号菊巢,人称“大潘”,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为文援笔立就。努力争取功名,胸怀抱负,志在匡济天下。南宋咸淳三年(1267)乡试中举,著有《菊巢笔志》3卷。于咸淳八年(1272)英年早逝,卒年四十。
潘应发之子潘弼 (1259-1316),字良辅,号宜山,人称“小潘”。父亲去世之时潘弼尚年幼,母亲项氏是泰州教授之女,贤慧善良,含辛茹苦扶养潘叔豹画像子女成人。潘弼从小机敏过人,学习用功。起初,母亲让他跟从外兄林江读书,林江曾经跟从应发学习,就把从潘弼父亲那儿学来的知识还授给潘弼。潘弼也非常刻苦,三年业成,文章语出惊人。后来林江为了潘弼的深造,又把他送到朱先生处。当时那里已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潘弼虽是后来者却表现突出。潘弼做事有义举,有公心,乡邻失火,潘弼捐钱粮周济;夏秋青黄不接之时,百姓断粮,潘弼开仓赈济,众人无不交口称赞。元至元十五年(1278),潘弼以自身的博学出任婺州丽泽书院山长。整顿教规,严肃学风。潘弼讲课严谨,深入浅出,师生均心悦诚服。元代前期没有设科取士,用人实行铨选制度,高级职位中有相当部分被怯薛(大汗周围常备的护卫军组织)出身的世勋子孙所占据,一般汉人儒生入仕格例,无不阶县学官而升。潘弼“后游京师,授赣州教授(学官)”。一次机会潘弼由教官选广东廉访司管勾架阁兼照磨(管勾,其职为掌架阁库的档案典藏;照磨,肃政廉访司中负责监察的官员),“纠弹百官非违,刷磨诸司文案”(《元典章》)。元朝的监察制度及对监察官吏的管理比较完善,在言谏国家决策、纠察官吏善恶和安定社会生活秩序等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潘弼“廉律己,发奸摘伏如神,为势要所忌。”(清雍正《处州府志》)潘弼在任内做过最强硬的事,其中一件是调查广东副元帅案件。当时,侗、苗、黎、壮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盗寇作乱,广东副元帅纵容包庇他们,廉访司的官员均不敢过问。潘弼到任后,严格执法,将其狼狈为奸的事实全都揭露出来。潘弼还向御史台弹劾幕长(即副元帅)多件不法的事,请求立即罢免。监察司了解潘弼的为人,采纳了他的建言。潘弼还豁免了德庆路(今广东德庆县)农民拖欠的粮赋30000石。潘弼不讲情面,刚直无私,秉公办事,使副元帅记恨在心,便唆使一些无赖诬蔑陷害潘弼,于是潘弼被行省和御史台停职。大德十年(1306)潘弼起任赣州教授。皇庆二年(1313)任龙兴路司狱。当时龙兴有一些僧侣以非法手段谋利,朝廷派来的使者佟公,知悉潘弼是御史台的旧属,就命他惩治那些支持不法僧人谋利害民的官吏,共查出800余人,全都在罢除名单之内。就在这时,佟公被免官,此事因此作罢。龙兴路的官员就捏造事由诬陷潘弼,唆使那些关押的人联名上书弹劾他。潘弼非常气愤,不能进食,抑郁而死,终年58岁。(《潘氏族谱》)潘弼去世后的墓志铭是由他的女婿、进士林定老所写,著名书法家、翰林学士赵孟頫手书。
潘弼的孙辈中有两位为地方志书所载,即尧心和尧夫。
潘尧心(1325—1374),字伯济,从小稳重,才思敏捷,一点即通,他的叔父喜欢他的聪明,出资让他进府学。在他的外兄林彬祖(后中了进士)门下学习《诗》、《书》二经。明洪武六年(1373),明太祖诏征天下儒才,尧心作为明经秀才被选入。太祖召见时,见他容貌魁伟俊杰,超凡脱俗,非常惊喜,赐坐命食。说,让百姓们都看看你吧!即授承事郎(文散阶)、王府录事(掌总录文簿),太祖还赐以银带衣帽一袭,穿戴起来更是英气逼人,皇帝称他为“美髯翁”。第二年春升为监察御史。四月,改任河南按察司佥事。尧心有才学,著有《巢云集》30卷。
潘尧夫,字季雍,尧心堂兄,他聪明博学,尤长书法。元末天下大乱,山寇抢掠,尧夫“出私财募丁壮,守御乡里多其功”。明初,镇帅授官予他,他以侍奉双亲为由推辞了。与尧心积极进取的态度相反,尧夫自号“无知老子”,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的生活,直至去世。
(唐乐平)
经学家林琦
南宋后期,内忧外患,国势愈加衰败。“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们为了改革弊政,达到国富民强,开始对《周礼》大加研究,“欲以《周礼》究古今之变,量宋代制度之得失”。丽水人林琦便是其中重要一员。
林琦,字奇卿,绍熙元年(1190)进士。初为绍兴府教授,淹贯经术,以《周礼》作为周公经世济民之书,分数逐条列析,编成《周礼纲目》,得到翰林学士楼钥、礼部尚书倪思的赏识,上表将此书进献给皇帝,升任刑、工二部架阁, 掌管藏籍档案。
由于林琦的学术思想与当时永嘉学派相近,主张“事功之学”,因此也有称其为永嘉人。如《通志堂本》就将林琦说成永嘉人。清代经学家、文字学家孙诒让也曾进行考证,“东岩籍隶乐清,其所著书不应误认他郡人为乡人,疑(林)椅或本贯永嘉,侨寓丽水,亦未可定。然今无可考证,旧志《人物传》及《进士题名》均无其名。”而清道光《丽水县志》人物卷中载有林琦,《直斋书录解题》以及何镗《栝苍汇纪》也有记载。《直斋书录解题》二:“《周礼纲目》八卷、《摭说》一卷,绍兴府教授,栝苍林琦奇卿撰。”何镗《栝苍汇纪》十二:“林琦字奇卿,丽水人,绍兴庚戌进士。”因此,“琦确系栝苍人”。
林琦一生倾注了大量精力,钻研《周礼》。《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儒家经典,位居“三礼”之首,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北宋时期,以李觏、王安石为代表的士大夫们将《周礼》奉为“兴致太平之书”,王安石甚至以《周礼》托古改制,即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到了南宋时期,山河面对破碎的安危局面,陈傅良、叶适等永嘉学者也纷纷开始钻研《周礼》,希望从中找到治国方案。林琦也“以《周礼》为周公经世之书,乃民极所由立,随类条列之,名曰《周礼纲目》。”《周礼纲目》是林琦针对南宋国弱民贫弊病而提出的全面改革南宋政治制度的“治理之道”。遗憾的是,《周礼纲目》全书现已亡佚,其所存的内容观点我们只能从宋王与之《周礼订义》中解读。根据《四库总目提要》,《周礼订义》“所采旧说凡五十一家,然唐以前仅杜子春、郑兴、郑众、郑玄、崔灵恩、贾公彦等六家,其余四十五家则皆宋人,凡文集、语录无不搜采。”而这四十五家宋人中就包括林琦。《周礼纲目》许多内容现仍保留在《周礼订义》中。
从《周礼订义》来看,《周礼纲目》通过分析周朝的国家典制,积极探索改革当时南宋政治制度弊端之路,其主要观点有:一是君臣“共治天下”。从北宋中期开始,宋代士大夫从帝王个人的智囊谋士向朝廷命臣角色转变,士大夫利用“天下公议”、“祖宗家法”来参政议政,主导国家事务的运行。但是到了南宋中后期,皇帝个人的“乾纲独断”不断冲击“共治”局面。在“共治”的博弈中,士大夫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因为,《周礼纲目》通过分析《周礼》中以冢宰为首的六官体系,主张内廷后宫以及财政大权和军事大权这些本来几乎是皇帝直接行使的权力必须都在士大夫主导的六官体系内运行。皇帝只能通过这个体系来行使自己的权力,而不能在这个体系之外增设新的、独立于六官体系的私人机构来行使皇权。《周礼纲目》主张的第二个观点是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针对南宋高度中央集权,分析了《周礼》的分级管理制度,提岀如何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与资源。《周礼纲目》主张的第三个观点是六官体系内部权利制约。六官之间需互相牵制、互相检束、互相监督,必免“权相”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周礼纲目》提出的这种理想与近代欧洲的“虚君共和”宪政体制极为接近,所以也有人说,宋朝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没有蒙古人的入侵,宋朝就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时的翰林学士楼钥、礼部尚书倪思看了林琦的《周礼纲目》后,给予了很高评价,共同为其上表举荐,楼钥《荐黄肤卿林琦札子》称:“(林琦)所著《周礼纲目》一书,专论成周法度官职,以类相从,皆撮精要,周公遗制,可举而行,既非泥古以违今, 直可据经而从事。”
范仲淹《岳阳楼记》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琦《周礼纲目》所主张的理想的国家典制最终并未被当时的“皇帝”采纳付诸实施,只留在了纸张之上与人们的言谈之中,但林琦批著《周礼纲目》的那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也正昭示了我国儒家学者积极有为的入世精神,展示了“以学治己”、“以学治人”、“以学治天下”的儒家人格风范和内心精神世界。
(蒋丽敏)
叶禔三徒皆进士
——叶禔、梁椅、朱天民、华登云
南宋迁都临安,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浙江成为人文渊薮。隶属两浙东路的处州,也因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文化教育事业非常发达,书院、乡学等遍布各地,讲学之风甚盛,出仕为官者达到了丽水史上的巅峰。
叶禔,字天祺。南宋时丽水人,生卒年无考。叶禔出仕之初为上饶县主簿。由于学问渊博,词理典赡,写得一手好文章,声名远扬。时任处州知州的马光祖得知,将叶禔召至门下,见叶禔果然才气过人,就将其招入幕府。马光祖为当时一代贤臣,他兴办学校,礼待贤才。出任建康(今南京)知府时曾以公用器皿钱20万缗支犒军民,并削减租税,收养鳏寡孤疾者,得到建康百姓的拥护与爱戴。叶禔在马光祖幕府时,多所赞划,颇得敬重与赏识。叶禔在革新文化教育、培养教育人才等方面也有不小成绩,根据《丽水县志》记载,丽水人华登云、梁椅、朱天民都出自叶禔门下,并都中了进士。
梁椅,字子奇,自小天资聪颖,才气过人,嘉熙二年(1238)进士,时甫弱冠。旧《丽水县志》载:梁椅曾担任太常寺丞权礼部郎官,但并未记载他曾出任处州知府。但《处州府志》记:“梁椅,恭宗时任。”《宋史•瀛国公纪》:“(德祐二年正月戊子)知处州梁椅降。”由此推断,梁椅曾出任处州知府,只是任期极短。1274年,恭帝即位时只有四岁,由太皇太后谢太后临朝。恭帝刚即位,度宗的尸体还没下葬,元丞相伯颜率领的大军就从湖北沿江而下了。“师臣”贾似道亲自出征,但由于战术错误和宋军士气低下,十几万宋军损失殆尽。谢太后请和被拒,开城投降,就在德祐二年(1276)。因此梁椅在恭宗时曾任过一年知府,只是时值兵荒马乱,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建树。梁椅晚年致力于程朱理学,编辑《论语翼》,全书已亡佚。
朱天民,字觉甫。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授婺州东阳尉。摄理金华、义乌、东阳三县,为官清廉,勤政爱民,颇多建树。后任浙西安抚司佥厅,一些豪强贵戚触犯律法,朱天民刚正不阿,秉公办事,绳之以法,风采凛然。升任平江府节度判官。朱天民留有诗《丽阳山神灯》,丽阳山每年六月间,有灯光若人往来迎送者,节判朱天民,令居民于岁之六月二十八夜,家家燃灯祀之, 并纪以诗。
华登云,字南伯,咸淳元年(1265)进士,任钱塘尉。正值奸臣贾似道当权,钱塘尉司离贾似道西湖府第很近,贾似道好苛察,许多人刚任钱塘尉不久就被谴去,只有华登云不畏权贵,独久于其职,以治声闻。
(蒋丽敏)
曳岭脚走出的状元蔡仲龙
曳岭,位于丽水城西北方向34公里处。据《处州府志》卷三载:“曳岭相传有仙曳履过此,故名”。曳岭脚村因在曳岭山脚而得名。该村700多人口中,有500多是蔡姓人,是莲都区最大的蔡姓村。曳岭脚村蔡氏,源于蔡侯叔度。蔡侯为周初三监之一,周武王之弟,封于蔡,以国为姓。五代吴越时,蔡抱迁居处州城。蔡抱生二子,长子蔡咸熙、次子蔡咸谑,兄弟二人因东西岩名胜,再迁曳岭脚村,在此繁衍生息,成为丽水一大望族。明洪武五年(1372),御史中丞、处州乡贤刘基曾为曳岭脚《蔡氏宗谱》作序:“吾栝(指处州)世族,名阅非一姓,而莫盛于蔡。”“独称龙门。世袭簪缨。”
蔡氏迁居曳岭脚后,非常重视教化,求学之风蔚然,英才辈出。尤其在宋代成为鼎盛时期,宋皇祐五年(1053)到咸淳元年(1265)212年间,出了14名进士,另外还有举人12人,征辟7人,因而有“进士村”的美誉。其中,淳熙十四年(1187),蔡浩登丁未科进士。嘉定十六年(1223),蔡仲龙登进士及第,第二名榜眼,后升状元。成为处州府唯一的文状元。咸淳元年(1265),蔡梦龙登乙丑科进士。蔡仲龙、蔡梦龙是兄弟,与蔡浩是叔侄关系,被誉为“一家双桂”、“一门三人同叩龙门”。在14名进士中,最为出名的当属蔡仲龙。
蔡仲龙,字子奇,丽水曳岭脚(今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曳岭脚村)人。历史上的曳岭蔡氏家族仅宋朝就有14人考中进士(其中北宋3人,南宋11人)。大多是父子、叔侄、兄弟相继登科。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蔡仲龙奔赴都城临安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高中榜眼(殿试第二)。时逢状元蒋重珍因病故去,宋宁宗下诏,颁发《赐升状元蔡仲龙敕》,擢升蔡仲龙为状元。宋宁宗御笔题诗:“联魁金玉龙头选,诏下今朝遇已知。上国风光初晓日,御阶恩渥暮春时。内廷考最称文异,胪唱宣名奖意奇。故里仙才若相问,一年攀折两重枝。”(《全宋诗》)。蔡仲龙兴奋之余,赋《仲龙谢恩诗》云:“圣朝兴运自天开,又值临轩策草来。廷对自惭无宿构,胪传何意冠群魁。幸瞻北阙承殊宠,忍负南山咏有台。稽首君恩难报称,誓殚忠赤赞规恢。”
蔡仲龙平时为人做事非常平实,不喜欢高谈阔论。郡守打算将州治迁移,蔡仲龙劝说郡守:“苟无大故,不必变置。”(道光版《丽水县志》)。郡守非常佩服他,认为他有见识。理宗端平二年(1235),授秘书丞,迁著作郎。曾以大理少卿的身份出知信州(今四川省万县东),后升授端明殿学士。理宗淳祐三年(1243)六月,庚戌,大理少卿蔡仲龙言:“创建小学,须早为权宜之计,以系天下之心。”又言:“本朝用刑平恕,而未享继嗣之庆,竞宦官太多。仁宗嘉祐中,诏内臣权罢进养子,宜取法行之。”
朝廷赐建“状元”石牌坊。蔡仲龙死后,葬官桥(今联城镇官桥村)。
(吴志华)参知政事章良能
宋代以“同平章事”为宰相的官称,参知政事是副宰相。神宗元丰时,改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孝宗时设左右宰相。宋代是处州出高官最多的,有多人出任宰相、副宰相,其中一位就是章良能。
章良能(?-1214)字达之,处州丽水县人,其父亲章驹,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上虞知事。其兄章良肱,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章良能久居吴兴。史书上也有说是浙江安吉人的(《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十)。究竟是哪里人呢?据《唐宋词人年谱》(周草窗年谱)载:“草窗(即周密,章良能的外孙)四世居湖,遂为湖人。元石岩志雅堂杂钞序,谓以’吴兴章文庄为其外王父,故占籍吴兴'。非是。章良能籍处州,非湖州也”。可以肯定的说,章良能是丽水人,后迁居湖州吴兴,但肯定不是安吉人。
章良能于宋淳熙五年(1178)中进士第。宋庆元元年(1195)二月,任枢密院编修官。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二月,以枢密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十月,迁拔著作佐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卷九,《宋会要辑稿•选举》)。著作郎是宋代著作局的主管,主要掌管撰拟文字,以著作郎汇编“日历”(每日时事),著作佐郎是著作郎的属下,负责具体工作。
第二年,宋宁宗改年号为嘉泰。嘉泰元年(1201)九月,章良能被提拔为起居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八)。起居舍人是皇帝侍从,主要是记录皇帝所发命令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主修《起居注》。这时的章良能已经是整天跟随皇帝左右的近臣。
章良能担任起居舍人期间,看到考场舞弊,特别是考官本身的弊端,对主司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录取考生时的偏见,“一曰沮抑词赋太甚,既暗削分数,又多置下陈。”二是考试命题的弊病,“二曰假借《春秋》太过,诸处解榜,多置首选。”三是现行考试内容,只为公卿子弟策问提供方便,“三日国史、实录等书禁民私藏,惟公卿子弟因父兄得以窃窥,冒禁传写,而有司乃取本朝故事,藏匿本末,发为策问,寒士无由尽知。”(《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当时,这些弊病在科举考试中相当突出,章良能的看法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命自今诗赋纯正者置之前例,《春秋》唯卓异者置高等,余当杂定,策题则必明白指问。四年,诏:“自今碍格、不碍格人试于漕司者,分院异题,永为定制。”由于宋代科举策题,往往取本朝故事命题,而朝廷又禁民间私刻国朝正史、会要、实录等书。于是一些坊间书商便大量刻印专备考场所用的类书。《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一》“源流至论”条称:“宋自神宗罢诗赋,用策论取士,以博综古今,参考典制相尚,而又苦其浩瀚,不可猝穷,于是类事之家,往往排比联贯,荟萃成书,以供场屋采缀之用。”这种“专供场屋采缀之用”的类书,不仅多出自乡塾鄙儒之手,“剿袭相因,多无足取”。当时,一些治学严谨的著名学者也不同程度地参予此事。诸如吕祖谦的《历代制度详谈》“盖釆辑事类以备答案”。这些专为科举而设的类书虽然弊端甚多,但也因此保存了大量的文献史料。宋代因此成为中国古代类书业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个中缘由恐怕主要是与科举相关联的。这是题外话。
章良能担任起居舍人期间,因被司谏宇文绍节指责为宰相谢深甫的同党,被外放泉州任知州(《八闽通志》卷之三十二秩官:叶适、章良能俱嘉泰间 (1201-1204)任。也有资料指被外放温州任太守,但无实据可考。也许是《周草窗年谱》为:知温陵被误为“温州”也,“温陵”是泉州。唐以后记录所谓温陵,统福建而言。)
开禧二年(1206),章良能任宗正少卿。五月被免职。外放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后又起用。三年(1207)八月,以权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同年十二月,迁礼部侍郎,兼侍讲和修玉牒官。
开禧年间,发生的一些事,使人们对章良能有了新的认识。当时,因韩侂胄“北伐”失败,朝廷加紧与金朝议和。割地、赔款等条件被多数大臣接受,唯独金人欲求韩侂胄函首,这在宋朝求和的历史上无此先例。当年李刚坚决抗金为敌人所恶,朝廷只是将他罢官免职。宋高宗、秦桧屈膝投降无所不至,也没有把岳飞的头颅献给金人。如今韩侂胄已被处死,盖棺入土,却还不能让金人满意。朝廷于是专门招集侍从台谏以上的高官讨论,朝议时大小官员都力主赉送,众官“皆以为和议重事,待此而决,奸凶已毙首,又何足惜?与其亡国,宁若辱国!”只有当时为兵侍直禁林的章良能认为此举有辱国体,抗词力争。(《中国政治通史•动荡与变迁的宋辽金政治》)这是根据章良能外孙周密《齐东野语》卷三所载的一个说法。但在龙泉人叶绍翁《四朝见闻录》乙集中有另一种记载:“先是,有旨百官,集议朝堂,枢密章良能建议,以为奸凶已毙之首,又何足惜?时王忠简公介抗疏言:韩首固不足惜,而国体更为可惜。章(良能)以语侵公,公奋然曰:今日敌要韩首,固不足惜。明日敌要吾辈首,亦不足惜耶?会倪文节公思,亦谓侂冑一臭头卢,何必诸公争议。王议遂不胜,章呼省吏,伸黄纸,揭于象魏曰:今据礼部侍郎倪思奏到:奸凶已毙之首,又何足惜。遂竟函韩首与金。谍者谓,金人既受韩首,谥之曰’忠缪侯'”。不知孰是。
嘉定元年(1208)五月章良能迁吏部侍郎,史职如故。不久擢升为御史中丞兼侍读。元丰改官制后,御史中丞已成为御史台的真正长官,称为台长。御史台是宋代的监察机关,它沿袭了唐制,在中央设御史台,下设三院,《宋史•职官志四》说:“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御史台设有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名义上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但宋初不任命正员,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真正长官。御史官的职掌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
章良能任御史中丞的确切时间尚不见记载,但嘉定元年(1208)五月始除吏部侍郎,六月八日即以中丞劾罢卫泾(状元,时任参知政事),其始任时间当在五、六月之间。同年八月十三日,章良能上奏两淮屯田之事宜:“窃惟今之经理两淮,独有屯田一事。若使行之,可以富国,可以强兵,可以宽裕民力。今胡骑蹂践,数郡之民死于锋镝、死于转徙者十居七八,不耕之田,处处弥望,若不乘此早加检核,则强有力者,必将广行包占,数月之后无复有在官者矣。乞责监司郡守专意检核,凡死亡逃移之田,毋令妄冒承认,各令供具管下见今实有户口若干,在官之田若干,结罪保明,备申朝廷。乞令制置使司及两淮监司郡守立限条具以闻。”同日,又进言:“今之急务莫如经理两淮。今守臣多出臣僚荐举,或朝廷遴选,事体至重,自合专以功名为念。若假此以为进身之计,到任未久,又求迁擢,则万事无可为者。乞两淮守臣并以三年为任,任未满间不得陈乞宫观。如有罪状显著,严行责降,不特放罢而已。若功效尤异,即用增秩赐金之规,或有加职名以示褒赏。其未满三年,别有移易,许给舍、台谏论奏。其荆、襄间亦乞一例施行。”宁宗皇帝皆从其请。
在御史中丞兼侍读任上,原来指责过章良能,并使其被外放的司谏宇文绍节,恰分配到其手下任佥书枢密院,因心存疑惧,不敢拜官上任。章良能开导说:“公论出一时之见,臣岂敢以报私憾。”从此,两人尽释前嫌。绍节就职不久,章良能也迁太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之后两人相处一直不错。虽然御史中丞的权力很大,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它的弹劾之列。但章良能却在新上任不久,向宋宁宗皇上提出请辞要求。宋宁宗不允,并在“不允召”中,“朕惟振朝廷之纪纲,当先重纪纲之地;新天下之耳目,必遴求耳目之官。卿鲠亮之资,渊深之学,自奋于韦布之日,有闻于缙绅之儒。虽遍历于清华,亦屡更于夷险。处身无玷,疾恶如风。欲坚塞于幸门,曾不辞于怨府,弹击之任,简求实宜。其力辨于官邪,以共扶于国论。发卿所蕴,助朕有为。勿腾避宠之章,益励敢言之气。”对章良能的德才给予高度评价,并且寄予厚望。
嘉定二年(1209)正月,章良能又从御史中丞迁为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宋代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枢密使为枢密院之长官,或称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或同签书枢密院事。宋代设立枢密院的原因,主要是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枢密使的设立可以削弱宰相的权力。所以,宋代的枢密使地位抬得很高,权力也很大。他的地位略低于宰相,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同知枢密院事相当于正二品的职务。委任章良能为同知枢密院事的诏书是这样写的。“制曰:朕登庸髦哲,务致隆平。虽甲兵之问不至庙堂,敢忘远略;而储副之友,必得英俊,讵废良规。爰擢贰于西枢,仍作宾于东禁。具官章良能:直方而刚大,肃括而宏深。代言之文有倚马之立成,应务之材无全牛之可见。获于上而有道,施于下而必随。忠鲠所形,樱逆鳞而弗忌;法守是执,愠群小而不移。周旋百为,孤立一意。持衡铨部,尽嘉水镜之清;执法宪台,共快鹰鹯之击。顾乃直而不讦,严而不苛,虽微狱市之容奸,亦靡弦弧之虚发。眷通材之有此,岂柄任之可稽。庸采佥言,晋升近辅。惟一贤足以制千里,而元良所以正万邦。允资筹幄之谋,更藉储闱之赞。既已成非常之宠,是宜膺不次之除。仍进崇阶,庸昭异渥。噫!观元结中兴之颂,朕宁忘祖武之绳,诵文王世子之书,尔其惟吾儿之辅。”
嘉定六年(1213)四月,章良能自同知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诏书为“制曰:朕图任哲辅,济治登功。西枢之赞本兵,茂著五年之绩;中书之参大政,遂隆四近之联。亶穆师言,肆敭涣号。具官章良能:学博而守约,才大而用周。内苑摛辞典诰,可追于三代;中司纠慝纪纲,肃正于一台。简知久廸于予衷,宥密聿先于汝命。声色不动,安强成道德之威;议论至公,建用会中和之极。汔底偃武修文之效,久赖协恭同寅之贤。维时=假之崇,实以弼谐之望。求诸试可,庶裨万务之几微;于以进升,丕动四方之观听。顾位之尊者责益重,而名之盛者实已孚。犹吾股肱,共罄九臣赞襄之美;为之羽翼,益恢元良辅导之规。时乃之休,惟朕以怿。”
嘉定七年(1214)正月丁丑(2月22日),章良能在任上卒亡,谥文庄。宋宁宗曾下诏,特转三官,除资政殿大学士、守参知政事致仕。(《两宋御史中丞考•章良能》)
章良能自少喜好清洁,他的外孙周密说:外大父(外公)自少好雅洁,性格滑稽,凡是他要居住的房间,必定是要用水泛洒扫一遍,彻底的打扫,除去圬饰,然后陈列琴书。一日,他在一素屏上写书法时说:“陈蕃不事一室而欲扫天下,吾知其无能为矣。”当时一些熟悉他的人就知道今后章良能一定有不凡的才能。
章良能在闲暇之余,经常会写些小词,颇有思致。外孙周密曾提到其母(章良能的女儿)能口诵许多首,有《嘉林集》百卷,可惜未有传世。仅存词牌名为《小重山》的一首行于世,收录于《绝妙好词》卷一。也见《全宋词》第二百八十卷收录。小重山
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馀风软碎鸣禽,
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
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这首词应是在春日里抒发情怀的词。上片写春光明媚。下片抒情,有及时行乐之意。“无寻处,惟有少年心”二句,表现了词人复杂的情绪:既有憾恨,又有追求和企盼。
(江永强)
不顾危祸的吴思齐
吴思齐,少聪颖,擅长诗律,善吟咏,尤以文章闻著。为人慷慨,特别是敢于和权贵较量,人们仰慕他的为人,纷纷尊他为良师。
吴思齐(1238-1301)字子善,祖籍处州丽水。祖父吴深,有奇才,要求永康名望陈亮之女为妻,后来就住在永康。父亲吴邃,是武学博士,官至知军。吴思齐从小聪明伶俐,悟性超常,像古文之类的,只要教他一二遍就能朗朗上口,他最小的叔父当时在国子监里做官,看到了吴思齐的天赋,特别器重他,将自己所学和专长,毫无保留地传授于他,还寻请当时有名望的老师教他学写辞章。
吴思齐按照父亲为知军子可入官的定制,走上仕途,初任临安府新城(治所,今富阳新登)监税。但他想以自己的实力,去获得新的职位,又去参加漕司考试(漕司是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初选入围后,上报礼部审批时却落选了。吴思齐调任嘉兴县丞,他积极肯干,按照县令的要求,处理县事。
当时在县狱里关押了许多疑犯,吴思齐亲自到监狱里办案,逐一审阅诉讼、审问案情,凡因株连入狱的,全部释放,使冤案疑狱得以昭雪,很多死刑犯也得到平反。对一些事实查核清楚,罪行确凿,却因有官员护着,致使案件不能审结的,吴思齐就将案子一并上报,使罪犯和庇护官员都得到应有惩处。郡中有盗杀其同党,狱案牵涉多方,长期拖延不能裁决。郡守将此案下交吴思齐议论。吴思齐说:“盗贼间抢掠财货与一般百姓的案件不同。狱案久拖不能决断,是由于胥吏指使囚犯以赃物拖累百姓罢了。如果判处其杀人罪,决赃物置之不问,就可早日结案。”当时任提点刑狱的洪起畏认为吴思齐是靠关系做的官,有些鄙视他,让吴思齐很不开心,吴思齐就说“我拿这点俸禄而召致你们怨恨,不值得”然后就辞职不干了,到户部找了个监犒赏酒库的工作。后来洪起畏守镇江,又请吴思齐复出进幕府参谋军机。为加强镇江的防卫,洪起畏商议筑城墙提高防御能力,吴思齐劝谏说:“镇江位于长江口,长江就是天然的壕沟,还筑城墙有什么意义?再修筑城墙,只是劳民伤财罢了。”因此,修筑城墙的事也就作罢了。
吴思齐嫉恶如仇,他最恨朝廷内那些以权谋私枉法误国的人。他多次上书揭露权相贾似道和贵戚谢堂的隐事,得罪了贾、谢等权贵,最后只能辞官隐居。贾似道权势极盛,封太师,当时许多朝廷大政,都是在位于西湖葛岭,贾似道的私宅中裁决的。吴思齐这样的小官也敢中其讳恶,不虞宣泄,旁人都为吴思齐担心,而吴思齐却毫不顾忌。咸淳八年(1272)十月,贾似道的母亲胡氏过世,贾似道利用职权,诏以天子的殡葬礼仪规格厚葬之,起的坟拟似皇帝的山陵,“百官奉襄事,立大雨中,终日无敢易位。”(《宋史》)礼部侍郎文及翁曾欲上疏阻止,但惧怕遭到贾似道祸害而中止。吴思齐对度宗用太常寺仪仗队为她出丧很不满,他引用了《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齐威王怒斥“叱嗟,而母,婢也”,觉得文及翁不可以沉黙不语。
不久,吴思齐被迁饶州节制司准备差遣。一次,吴思齐在与监察御史俞浙一起谈论到谢堂当太府少卿,留梦炎当宰相时,俞浙说谢堂对朝廷是有功勋的,责怪吴思齐过激,但吴思齐说:“公宅百揆,畏势家而屈台论,天下其谓何?”对于贾似道、谢堂等权贵势力,力能生杀人,吴思齐这种小官,却敢说敢言,不虞宣泄。吴思齐不愿为仕,请监南岳庙,流寓桐庐,过起了隐居生活。他的岳丈方登,当时正在饶州(今江西波阳)任知府,想叫吴思齐到他身边辅助他,发挥其才能,但吴思齐却不乐意以依赖妇家的权势,去谋取职位。
吴思齐平时乐于助人。“兄弟孤女无归者,嫁之;比邻免女欲杀者,食之;死无以敛手足者,棺之”。他虽为官宦游了十年,却清贫如故,家无增半亩之田。宋亡时,吴思齐身披麻衣,足穿芒鞋,仰天长啸,失声痛哭。改元后,家境更加艰难,甚至于家无石粮储存。有亲朋好友或熟悉他的人纷纷劝他重新为仕,去谋个一官半职,吴思齐都婉言谢绝了,说:“譬犹处子,业已嫁矣,虽冻饿者,不能更二夫也。”表明自己是宋朝的遗民,宁愿冻死饿死也不愿为元朝做事的决心。后来在一次游途中,遇上寒疾,大病了一场,致使两耳失聪,在交游交流中身受耳聋之苦。因为听不到别人讲话,无法交谈,别人常常是语未毕即走了。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吴思齐与谢翱同登严子陵钓台哭吊文天祥,皆作诗以纪其事。又与谢翱同到浦江,拜访故宋遗民方凤,后就长期流寓浦江。方凤是浦江人,也是南宋遗民。他自幼勤奋好学,青年时即以诗文为世所重。宋时曾任福建容州文学。入元后,因不愿做官,归隐仙华山,以教书为生。吴思齐与方凤、谢翱、方寿很谈得来,他们也不会因吴思齐耳聋,就不跟他交往。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纵谈国事,悲愤感慨,往往自昼至夜,略无倦意。有时结伴而行,放游名山大川,遍访故宋遗老。每过破军蹶将之处,总是俯仰徘徊,而不能自禁,常常即景吟诗,以寄黍离之悲,深于故园之思。还与方凤、谢翱等南宋遗民创建了 “月泉吟社”,开展赛诗活动,他们三人参与论评,判定名次,对当时的文坛有一定影响。
吴思齐的祖墓在丽水,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不能经常归扫,每逢年节,必遥望陨涕,因自号“全归子”,誓不失身以辱父母。思齐天性质朴诚实,“虽行人所难,坦然不见崖异”,心知有是非,不知有毁誉祸福。远近学者,仰慕他的为人,纷纷尊他为良师。方凤评思齐之为人,“如徐积陈思道,君子不以为过”。元大德五年(1301),吴思齐手编圣贤顺正考终之事,编写完成《俟命录》后,又赋诗别诸友,遂卒,享年六十四。他著有《左氏传阙疑》、《拟周公瑾平荆州碑》、《魏司马孚赞》、《跋杜诗集》、《陈亮叶适二家文选》,又仿真德秀《文章正宗》, 辑宋一代诗文卷帙,但多数未就。有子3人,翼之、拱之、成之,拱之早卒。
大学者宋濂因元末战乱在浦江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在一次游浦阳仙华山时,特意寻找吴思齐旧游处,见其石壁题名尚隐隐可辨,曾有感而发,云:“思齐与方凤、谢翱,无月不游,游辄连日夜,或酒酣气郁时,每扶携望天末恸哭,至失声而后返。夫以气节不群之士,相遇于残山剩水间,奈之何而弗悲。若思齐者,其知事君不以存亡贰其心者欤,士有哀思齐者,云’睨碣石其如卷兮,巨海簸而不移。’其言信矣哉!”
《全宋诗》有诗一首:
拟古
吴思齐
平原一遗老,九重未知名。
临危观劲节,相视胆为惊。
折陊犹举手,吁天闵无成。
九陨期报国,万古犹光晶。
亦有布衣人,烈烈死弥贞。
回风惜往日,辉映岂独清。
滔滔肉食辈,沘颡徒吞声。
我闻同志士,野祭激高情。
配享遗斯人,忧心每如醒。
(江永强)
南宋末代吏部尚书陆志侃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力衰弱,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北方蒙古族皇帝御赐给陆志侃的海龙杯。现藏于陆氏后裔黄村乡下陆村陆积善家。
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元朝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打到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南宋王朝统治已摇摇欲坠。咸淳十年(1274),宋度宗病逝,年方4岁的赵㬎即位,史称恭帝,年号德祐,太皇太后谢道清垂帘听政。在这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朝廷破格提拔了一批如文天祥那样忠诚耿直的贤臣,充实到朝廷各个要害部门。时任崇政殿说书(负责为皇帝讲说书史,解释经义,并备顾问)的陆志侃也被破格提拔为吏部尚书。
陆志侃(?-1347),字学陶,处州李村牛栏坞(今莲都区黄村乡李村)人。陆志侃“少时正心力学,慨然以斯文,自任讲习而复行之。一日,读史至’晋陶侃朝运百甓(砖)于斋外,暮运于斋内,心思吾方致力中原,当惜分阴’之句,遂愀然曰:'吾父命名志侃者,欲我顾名思义耳。更勤勤劬劬以恢复为己任。”于是,陆志侃倍加珍惜光阴,研读史书儒学,并步入仕途,初授崇政殿说书。南宋德祐元年(1275),朝廷颁发诏书,称陆志侃“学贯古今,才优文武,虽古之仲山吉甫不一过焉”,所以特进吏部尚书。希望他一定要“尽心供职,以副所任。凡天下官员,清廉者尔得而拔擢之,贪污者尔得而贬斥之;即朕有不逮,尔劻勷而扶持之”。清正廉洁的陆志侃不敢有一丝懈怠,兢兢业业,整顿吏治,报效朝廷。
景炎二年(1278),宋端宗下旨旌表陆志侃,称其“刚明有守,耿介无私,抱果决之良才,蕴忠贞之硕德,功及我朝,夙夜匪懈,”升为观文殿大学士,特赠护国金紫光禄大夫。(胡章《河南郡陆氏宗谱》)
然而,尽管文天祥等一批坚贞不渝的忠臣力挽狂澜,志在复兴宋朝,但最终还是不能挽救南宋王朝惨遭亡国的结局。祥兴二年(1279),南宋王朝被忽必烈所灭亡。陆志侃怀着满腔的亡国之恨回归故乡。直到元至正七年(1347)因老辞世,与妻李氏合葬竹舍(今下陆村面前山)。目前,莲都区黄村乡下陆村及缙云县方溪乡胡章、上陆村等地陆姓人均是他的子孙。其墓园保存至今。
(吴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