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莲都,最早是建于隋朝开皇九年(589)的栝苍县,后改称丽水县,它是古代处州、栝州治署所在,也是现今丽水市政权中心的驻地。南宋开禧三年(1207),朝议大夫、河南提举、丽水人叶宗鲁在《处州应星楼记》中说:“在昔有隋,处士星见(现),因置处州。”又说:“分野之临照,得之一身,则为一身之应;得之一方,则为一方之应。” 府城南明门(大水门)与行春门(厦河门)之间,今防洪堤附近原木器厂旁,是处士星分野之地,应星桥、应星楼就建于此。处士星即少微星,应星楼对面的山便称少微山。叶宗鲁说,因处士星之临照,“古栝士风彬彬,著闻东浙。……大者光明俊伟,轨辙相望;小者亦代不乏才”。他将处州人才辈出,翘楚英发,归诸星野之故,今天看来,不足为训。但这话却道出这样的事实:这里历朝历代身居庙堂的高官、闲居在野的俊贤,德馨学富,为数众多,名噪东浙。
因受史料限制,唐以前丽水的历史人物已无从查考。本编从唐朝开始,以朝代为序依次介绍莲都本籍的历史人物。
唐朝
叶浚及其后裔开拓广东南雄
叶姓是现今广东南雄市的大族,其始祖是唐代崖州(今海南三亚市)都督(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丽水人叶浚。
叶浚,生卒年不详,唐代处州丽水县人。唐僖宗乾符 (874-879)初,授崖州都督。广明二年(881),黄巢起义军攻下长安,时值叶浚任满回家乡丽水,途经雄州(今广东南雄市)。听到中原大乱,就不敢度过大庾岭, 便沿着浈水(在广东境,北江东源)来到乌迳(今南雄市乌迳镇),择地卜居于七星树下,开创叶氏基业, 成为南雄叶姓始祖, 繁衍为雄州巨族。
叶浚生三子:雨物、雨济、雨时。
长子雨物,务农, 在山下垌垦荒造田,
叶浚家族的乌迳水城城门及门额勤耕苦作,繁衍后代。
次子雨济,经商,利用乌迳邻近赣南、闽南的地理优势,贩运营销,生意兴隆,成为雄州巨商。
三子雨时,字云兴,英俊潇洒,喜习武,有继承父业、治乱立功之志。
公元917年,刘龑建立南汉,年号乾亨,据有广东、广西两省及云南的一部分,定都广州。刘龑割韶州的浈昌县置雄州。为图谋向赣南、闽南发展,把州城设在溪塘,在毗邻赣南信丰县的乌迳设重兵驻守,并就地广招勇武之士。叶雨时应召入伍,以军功授千夫长,驻守乌迳。
唐代以来,乌迳商贸繁荣,又处粤赣边陲,是盗贼经常出没之地。叶雨时率部在此驻扎,盗贼敛迹,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人民的拥戴。不幸,叶雨时在与张遇贤叛军战斗中阵亡。据《十国春秋•南汉列传》记载:张遇贤,浈州博罗县小吏,南汉光天元年(942)七月,被群盗共推为“中天八国王”,攻陷循州(今广东龙川县),改元永乐,署置百官,剽掠州县。南汉应乾元年(943)七月,张遇贤屡为州兵所窘,遂度大庾岭袭击南康。张遇贤自循州掠取南康,必经虔南、龙南、信丰。叛军一路抢掠,至信丰,掠及南雄乌迳,与驻守于白石岗(今乌迳镇东约20里)的叶雨时军遭遇。白石岗的战斗很激烈。主帅叶雨时和陈、邓二将都阵亡。他们为保境安民壮烈殉难,南汉敕封叶雨时为“都统”。当地百姓缅怀叶雨时,在栏口村建都统庙。千年来,族人念念不忘都统祖德宗功,每年正月隆重祭祀。明代岭南名学者陈献章撰《满江红•云兴公像赞》:“人欲偷生,岂复望,完全名节。苟克识,君臣之义,为忠必竭。不但流芳青史上,还教庙貌崇英烈。显威灵,护国更安民,舆情悦。稽南汉,系维叶公云兴,真豪杰。矢丹心赤悃,刚肠如铁。苦战无忘丧厥元,宁辞性命疆场灭。睹遗容,凛凛如生前,犹一辙。”乌迳叶氏一族,农兴商旺,世代相传,子孙蕃衍,富甲一方。尤其是叶雨济后裔经商致富者不少,《南雄叶氏族谱》称:“雨济公六世孙立规、立基等家巨富。”乌迳因商贸繁荣,明、清均不称乌迳圩而称乌迳市,且有“日屯万担米,夜行百只船”之谓。
叶氏家族为防盗寇,筑乌迳水城以保卫家园。《南雄县志》载:乌迳水城位于乌迳圩东南约一公里处,城以椭圆形,直径约150米,面积约2.25万平方米。城外有一条5米多宽的护城河环绕,故称水城。城墙用青砖砌成,咼5米,厚2.25米;城门高2.34米,宽1.46米,厚1.37米,城门上镶一块石匾,上书“七星世镇”,为“明嘉靖己酉知府周南立”。该城遂称为世镇城。世镇城在防御盗寇,保一方平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叶浚后裔、举人叶逢焜,任浙江处州云和县令,秩满归家养老,关心地方安定,倡修世镇城,改称为允臧城,并作《城池考》。乌迳水城经历了近千年的沧桑,如今城墙巳毁,仅城门保存完好。城内为叶氏民居,古城风貌依稀可见。
南雄叶浚一支,自唐末移居南雄,历宋、元、明三朝,繁衍盛著,成为南雄一方的开拓者。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十月,龙溪柜山进士、中顺大夫、按察副使田顼为叶氏撰写谱序,文中提到广西融县举人邓玺在正德十年(1515)任南雄府同知时,“以督粮得核保昌户口之数,中间叶姓者十居一焉,询其源,皆谓本于七星树下”。田顼还列举明代叶楠、叶梅兄弟曾分别出任龙溪、贺县知事,盛赞叶氏“为雄郡茂姓巨族之望也”。据1987年调查统计,南雄叶姓户数占全县(1996年撤县设市)总户数的7.2%,为该县仅次于刘姓之第二大姓。
(吴克裘吴志华)五代(吴越)
忠直耿介的章德安
章德安,五代时吴越国丽水县沙溪吴村人,生卒年不详。累官至内都监,即太尉,掌管武事,是吴越国的重臣,深得国王钱元瓘(文穆王)的信任。钱元瓘原来的妻子不能生育,便领养孙姓人家的一个孩子,取名钱宏侑。后来钱元瓘再娶,生了个儿子,取名宏佐。钱元瓘病重,自感难以痊愈,必须交托身后之事,想传位给亲生子宏佐。他根据平日的长期观察,认为章德安为人忠厚耿直,并且遇事能果断处置,值得信赖,想把后事托付给他。但毕竟事关国祚社稷,还得作最后的试探。于是把他召到床前,对他说:“我的亲生儿子宏佐年纪较小,我死后若立他为王,恐怕众臣不服,可以在王室中选择一个年龄较大的人立为王。”章德安说:“目前:公子宏佐虽然还小,但群臣都佩服他英明聪敏,我会辅佐他接替你的,请大王不要为这事放心不下。”吴越王十分感激地说: “能得到你的真心辅佐,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不久,文穆王就去世了 。
文穆王的养子宏侑,早就觊觎王位。内牙指挥使戴珲,与他关系密切,常在一起密谋继位。因为宏侑的养母是戴珲妻子的内亲,戴珲盼望册立宏侑为君,以控掌大权。吴越王钱瓘刚死,章德安预料戴珲会乘机辅佐宏侑夺位,便严密封锁消息,密不发丧,并召集披甲执械的将士埋伏在帐幕中。然后以吴越王之命,宣召戴珲觐见,戴珲不知道钱瓘已经去世,便奉召而来,章德安立即下令将他杀死在幕下。于是,章德安宣达先王遗旨,立宏佐为王,即忠献王。为了消除后患,忠献王废了宏侑的王室封号,恢复他原来的姓氏孙姓,贬为庶人,逐出王都。
不久,上统军使阚燔势力强大,骄横跋扈,排除异己,忠献王控制不了他。章德安多次抗争,都不能改变局面。后来,阚燔用计把章德安排挤出都城杭州,将他贬到处州府任右都监,掌管本城厢军的屯驻、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最后,章德安终老故乡,墓葬丽水城西南32华里的沙溪吴村。
(吴克裘)官桥祝氏代有贤能
五代(907-960)初,信安(今广东高要市)人祝富(字茂之)任处州判官,遂举家迁居丽水县官桥里(今莲都区联城镇官桥村)。从此,祝氏在此繁衍生息,以孝治族,以儒传家,历代贤能辈出。祝寔92岁卒,墓葬宣慈乡(今曳岭)杉坑之原。祝寔生二子,长子祝缜,官至中奉大夫;次子祝坦,为兵部侍郎,赠紫金光禄大夫、司徒、河南郡公。孙祝儒,官封朝议大夫。后世子孙屡有贤能者,如宋绍圣(1094-1097)进士、建州司理参军祝敞;武学教谕祝天佑;盂县主簿祝公明;祖孙三代历官处州的祝大朋、祝彦芳、祝金;父子均以孝载入国史的祝大昌、祝昆等等。在此略选几位作些介绍。
祝公明父子以身许国
祝公明(?-1127),北宋丽水县官桥人。官授河北太原府盂县(今山西曲阳县东北)主簿(掌管文书的佐吏)。靖康元年(1126)秋,金兵南侵,真定(今河北正定)等重镇相继失守,太原数十万军民顽强抵抗,坚持了250余日,外援不至,城中断粮,死伤十之八九,太原陷落。接着金兵侵犯河东各州县。当金兵前来攻打盂县时,县令惊慌失措,弃官逃跑。主簿祝公明临危不惧,自告奋勇主持军政事务,召集全城保甲兵卒,晓以大义,齐心守卫城池一年有余。最后,因粮草断绝,没有救兵,城被攻陷。祝公明不屈而死。
南宋建炎(1127-1130)初年,朝廷为旌表忠烈节义、以身殉国的祝公明,谥“义烈”。同时,在丽水县城怿山儒学南敕建忠节祠,供奉祝公明、姜绶、章云就、詹友等四位忠烈守节之士及靖康、建炎年间的死难者。建炎中,又赠祝公明承事郎。
祝公明的儿子祝陶,宣和六年(1124)中甲辰科沈晦榜进士,官授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司户参军,掌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事务。中原失守,祝陶也战死在官所。祖孙三代情系桑梓
祝寔第十四世孙祝大朋(1294-1375),原名大明,因避国讳,遂改大朋,字公亮。祝大朋“容貌凝重,人望而畏服”。勇于为学,博览古今典籍。元延祐 (1314-1320)初,以贡生受荐为武义县儒学教谕。时值该县闹饥荒,祝大朋捐出粮食,济赈饥民。后升任吉林层山镇巡检。
这一带百姓有喜欢攻击别人的短处、揭发别人隐私的习气,妇女儿童都熟谙法律,如公门老胥吏。祝大朋来到这里,召集当地有名望的老者来到官衙,对他们说:“一个地方良好的乡风乡俗,在于邻里街坊之间能够真诚相待,遇事有忠厚长者之风,而你们这里邻里街坊之间不能宽容对方过失,对他人刻薄寡恩,一味设陷阱相互倾辄。乡风败坏到这个地步,还有比这更坏的吗?这主要是你们这些人不能教诲晚辈之过,我真为你们感到羞耻。”于是 “父兄训其子弟,始为纯笃,奸妄贴息”,乡风大改。后来祝大朋因服侍年迈双亲,辞官回乡。
不久,当局因爱惜祝大朋执政的才能,又起用他为台州杜渎盐场管勾。当地盐税本来就很苛重,盐库又濒临海边,海潮暴涨时,库盐受浸,每年损失以千万计。盐民变卖家产也不足以交纳官税,于是结伴逃往他乡。以前的官吏对此毫无办法。祝大朋将情况上奏朝廷,请求减免盐税,朝廷下诏减免杜渎盐场税额三分之一,并免除了章安、牛头等地盐场的税收,百姓生活得以安宁。不久祝大朋转任处州司狱,后改任永嘉盐场司丞。一年后,盐课收入成倍增长,都转运司认为他很有才能,命他监管邻县的五个盐场。
至正十二年(1352),龙泉境内发生山民作乱,江浙行省命他任处州录事,跟随处州路总管平定民乱。后授从仕郎、潭州路录事,不久辟为掾吏。屡受丞相之命,佐助将军幕府,多出奇谋,后因与大将军不和,弃官回家。
至正十八年(1358),朝廷使者巡察江南,赞赏他的劳绩,按照定制擢升承制郎、处州路总管府经历。祝大朋捐资,帮助处州守臣石抹宜孙修筑处州城。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义军在耿再成、胡大海率领下出兵樊岭,一举打败驻守樊岭的陈仲真所部元军。陈仲真率兵逃遁,路过官桥村。祝大朋非常愤怒,与任桐山(今属福建省福鼎市)巡检的儿子祝岳,带兵挡道,并向逃兵高呼:“国家供养你们,就是为了能在国难的时候用得上,现在敌人来了,你们不战而逃,要干什么?赶快返回抗敌吧!”逃兵不听,还刺死了祝岳,处州城被义军攻破,祝大朋从此无意仕途,筑别业以居。他穿上隐士的服装,与朋友游览山水,赋诗为乐。所作诗辑为《樵隐集》若干卷(收入《元史•艺文志》)。如此优游了17年,洪武八年(1375)正月四日卒,享年82岁。
祝大朋家乡官桥,东临太平港,因此地有一座官府建造的木桥,故以桥名村。太平港水流湍急,发洪水时常常淹没或冲毁木桥,百姓通行不便。祝大朋造舟以济,并捐出一部分田地,作操渡者生活和修缮渡船之资。他还创立义庄,使族人颐养天年;建学校,以教化乡间子弟。
祝大朋娶宋户部侍郎林觉(字大任)的孙女为妻,卒后合葬良山。生三子,长子祝嵩,松阳主簿;次子祝岑,即祝彦芳,莱州通判;三子祝岳,桐山镇巡检。孙八人,长孙祝铁任黄坡县主簿;三孙祝金任浦江教谕;七孙祝钟,任泗州判官。
宋濂为他撰写了《元故处州路总管府经历祝府君墓铭》,收入《宋学士文集》。
祝大朋之子祝岑,字彦芳。娶元代处州路总管项棣孙长女为妻。“仕都邑二十年,以政事称。”至正十三年(1353),青田农民吴德祥起义,官兵前去围剿屡战屡败。至正十五年(1355)十月,青田县尹叶琛为吴德祥劫持。十六年四月,祝彦芳领岳父项棣孙之命,只身前往吴德祥山寨,劝说吴德祥,吴放还叶琛。洪武初,彦芳任安乐同知。洪武七年(1374),因受案件牵连被贬谪凤阳服役,不久,遇赦官复原职。后累官至山东莱州通判。70岁辞官卸任回归故里。台州人方孝孺(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为他撰写了《送祝彦芳致仕还家序》,以文相赠。
祝金(1335-1423),字廷心,号“蒙山处士”,又号“万竹山人”,祝彦芳长子。少时资性纯厚,9岁通小学、论《孟子》,立志于学,读诸子百家、经史子集。18岁时,不远数百里,投拜浦江宋濂门下,“宋太史甚嘉与之”。过了四年,学业始成,回归家乡。洪武七年(1374),其父祝彦芳与郡守郁斌(临安人)因案坐累,两人谪役凤阳。祝金即从故里携带盘缠衣物赶往凤阳代受劳役。第二年,疫疠大作,死者相枕。郁斌没有子弟在身边,临终,将身后之事托付给祝金。郁斌去世后,祝金把他的遗骨送到他的家乡安葬。不久,祝彦芳也染上疫疾,祝金白天奉汤药,夜里洒泪悲哀,对天乞求以身代父,天天如此祷告。有一天半夜,祝彦芳忽然大呼:"金何在?"于是昏厥,继而又苏醒过来,不久康复,人们都说是祝金的孝诚所至。很快,祝彦芳遇朝廷赦令官复原职。后来,祝彦芳年老致仕回家,一病不起。祝金遍求良医,调剂膳馐,侍寝左右, 衣不解带,七年如一日。祝彦芳病故,祝金因悲伤过度,四日未进食。
祝金对兄弟极友爱,其弟要分居,祝金让他自己选择庐室田园。乡里有豪强假造虚词肆意诬陷别人,祝金以正言反复导谕之,其人得以改化。郡邑两次举荐他出仕,均不就,筑室白溪山中,自号“蒙山处士。”朝廷征召他出仕,他以疾固辞。建文元年(1399),处州郡守刘仲廉、邑令周铉屡次登门造访,请祝金任教丽水邑庠,出任处州府儒学训导。他在所住的楼房周围种植竹子万竿,于是更号为“万竹山人”。他端居讲堂,严矩度,勤训诲,解惑析疑,隆冬盛暑弗懈。由是人才辈出,盛于以往。后改任浦江教谕。该县学舍十分破烂,已到不可居住的地步。他重修了学舍。教育之方法,比在丽水任教授时更为严格。他的学问操守深受时人敬重,各地争聘他为乡试的考试官。他先后主持过四川、河南、江西、福建乡试,皆称因他选得人才。所著诗文《吟凝集》等若干卷。卒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享年七十九。后祀于丽水名宦祠。
祝大昌父子孝垂青史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许多儒家著作里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正风俗之首务。以孝治天下也毫无疑义地成为历代统治者的立国之本。因此,许多人因举孝廉步入仕途,而征孝友得垂青史也不乏其人。祝大昌父子均以孝廉荐官,《元史》、《明史》分别为其父子立传,父子均祀丽水忠义祠,殊为难得。
祝大昌(1303-1360),字公荣,祝大朋的胞弟。《元史》卷一九八:“祝公荣字大昌,处州丽水人。隐居养亲,事母甚孝。母殁,居丧尽礼。灶突失火,公荣力不能救,乃伏棺悲哭,其火自灭。乡里异之。”
祝大昌风仪岸特。他善于谈论历代治国得失,了如指掌,听者忘倦。对待贤哲长者,“未尝有毫毛亵慢意”。平时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贫窭者周之,死而不能棺者给之,或丁岁俭下粟估粜之。”因青田盗寇在水上阻截运盐船,盐不能运到丽水,百姓没有盐吃,祝大昌将自家所储备的食盐,分赠给街坊邻里,民皆德之。
元代,因四方用兵,各省军事长官大多破格招募豪杰。平民中常有轻易当上将帅的。当局听说祝大昌有才干,送来征召文书,大昌笑而辞之。江浙中书行省左丞相聘请他任处州路儒学教授,亦推辞不赴任。于是,筑室于南野而隐居。至正二十年(1360)正月初一日卒,享年五十八。葬于武川(今联城镇武村)莲花坟。宋濂为他撰《元故孝友祝公荣甫墓表》,收入《四库全书•明文衡卷九十一》。
祝昆,生卒年不详,祝公荣次子,幼年时随母亲陈氏躲避战乱至官桥村南山中,突然与乱兵相遇。母亲自投绝涧,祝昆悲痛不已,也跟随跳下。乱兵过后,乡亲发现祝昆挂在悬崖的一棵大树上,因此得救。母亲陈氏也得到当地村民及时救治,很快康复了。后人在祝昆母子投崖处的崖壁上,阴刻正书“烈孝崖”三字,后来没于苔藓,道光二十年(1840)樵人搜剔而出,位于今官桥村西南5公里处西林崖,至今保存完好。祝昆的孝行在处州广泛流传。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诏举民间孝廉之士,祝昆奉旨随同州县官员至京师, 以举孝廉任潜山知县。后以莱州府通判辞官回乡。
(吴志华唐乐平)附:方孝孺《送祝彦芳致仕还家序》
天子新有天下,惩前代弛缓不振之弊,赫然临朝,体天地之运,法日月之明,润之以雨露,震之以雷霆,大举废政而修明之,如是者十余年而始定。当是时,郡县之官虽居穷山绝塞之地,去京师万余里外,皆悚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不敢少肆。或有毫发出法度、悖礼义,朝按而暮罪之。其重名实、辩臧否,诚古所未有也。是以其时守职之官,非精强敏给、有兼人之材、应世之智者,鲜能终三年之久。独括苍祝君彦芳,自国初兵革末靖,即受命食禄,凡十有五年,年至七十而以莱州府通判致其政而归。于是士大夫咸称其贤而叹其独得也,多为诗美之。而祝君亦自喜其老而幸休于家也,复俾予序之。
今之仕而位如祝君者多矣,而获致其事而去者鲜矣;获致事而去者有矣,仕十五年而至于今者鲜也。古者国之史官书当时之事,去其常者不书,而择其鲜有者书之。然则祝君之归,使后世有史氏出,其在所书乎?宋朝
郡守王元落籍丽水
王元(957-1052),字常侍,本贯江西石磕溪。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同治《云和县志》为宋景德间)进士及第,初授福建延平府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知县。因“劳心吏治,惟寅惟清”(寅清,谨敬廉洁),受到嘉奖,升为御史,被任命为使者,出使辽北。他坚守气节、使命,被羁留达25年之久,“毋有二心”,为辽宋议和起到关键作用。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回朝,受到仁宗皇帝褒奖,擢升朝散大夫,晋阶处州知州,时年已70岁。当时,宣抚使范仲淹、学士欧阳修、谏议大夫王素、参知政事王曾以及朝中其他文武官员,设宴长亭饯别,以诗赠行(明万历《栝苍汇纪》卷五为开禧年间<1205-1207>任处州郡守,《丽水地区人物志·宋处州知州》列为庆元年间知州,误)。在处州任上廉洁干练,有惠绩。辞官致仕后定居丽水西阳乡桑田(今云和解放街北)。子孙世代落籍于此。2007年11月12日,云和王姓族人在清理明代始建的王氏祠堂时,发现一块木制的“圣旨匾”藏在望板之上,近千年的古匾得以重见天日,于世见面。“圣旨匾”为樟木质,长215.5厘米,宽87.7厘米,厚6厘米。四周为红褐色边,雕刻有6条精致、生动的祥龙。阳刻楷书123字,记录了王元任知县、出使辽北、皇帝褒赐任处州知州的经过。
(江永强)中大夫祝亚
祝亚,丽水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元丰八年(1085)及进士第。授闽县(今福州市)知县,其间,不畏惧强梗,敢于打击骄横跋扈、胡作非为的豪强。大观中(1107-1110)被推荐为太常卿,掌管宗庙礼仪,并兼掌选试博士,为司祭祀礼乐之官。由于他对宗庙礼仪和祭祀等工作非常娴熟,并认真履职,从未出现过差错。在殿堂上,面对皇帝的各种询问,能回答得详尽而切要,得到皇上的嘉奖。官至中大夫,中大夫是文散官,专掌议论。
亲民县令祝粹
祝粹,字子充,丽水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元祐三年(1088)进士。为严州分水县令,他在任上处处为民着想,为民办了许多实事,政绩突出,深受民众爱戴。许多老百姓生了男孩子,都乐意用祝粹的姓起名。
在北宋朝廷激烈的党争中,祝粹被列入元祐党禁名单,坐累罢官。元祐八年(1093),重行新法,祝粹才重新得以起用,终为宣教郎。
独立特行的高士孙薪
孙薪,生卒年不详,字至丰,宋代丽水县人。他“质性清介”,早年求学于太学。北宋元祐(1086-1093)中,以明经(与进士科并列的一种选士之法)擢荆门军(今湖北省荆门市)教授。不去赴任,决意隐居故乡,不入仕途。
宣和六年(1124),安徽夥县人黄葆光(1067-1124,字元晖)以侍御史的身份出任处州知州。青年时期在太学曾与孙薪同窗,到任后想与孙薪相见,但了解孙薪清高傲岸,不愿意接受有知州身份的老同学登门拜访。于是,黄葆光写信约他在洞溪(今青林村附近)一处僧舍中相会。孙薪乘扁舟如约而至。30年前的同窗久别相逢,感慨不已。黄葆光赠诗云:“劝农因到好溪头, 把酒相看忆旧游。三十年来如一梦,可怜空负钓鱼舟。”
有个乡官想贿赂黄葆光,但苦于没有门路,想通过孙薪将钱财进纳给黄葆光。于是指派家僮向孙薪传达意向。孙薪听了非常气愤,大声呵斥家僮道: “你给我闭嘴!别让脏银进入我的耳朵!”
丽水百姓非常景仰孙薪的高贵品德,对于他的死也赋予了传奇色彩。“有李若朴者,梦薪赴赤松观管辖召。里人亦云:梦幡帜来迎孙教授。翌日,具衣冠,端坐而逝。”享年八十。
(吴志华)
应恕助朱熹编纂《仪礼经传通解》
应恕,生卒年不详,字仁仲,宋代丽水人。应恕自小刻苦钻研并通晓经学,学者尊他为“艮斋先生”。因寓居台州黄岩,故亦传为台州人。宋代黄岩人杜清献(即杜范,字成己,学者称其立斋先生,进士出身,累官同知枢密院事)云:“吾乡故多士,而阐义理之渊源,实自仁仲始。”可以说,应恕是台、处两地研究义理渊源的第一人。
宋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大师朱熹 (1130-1200)与应恕是老朋友。朱熹在台州期间,应恕邀请他到黄岩孔庙讲学。应恕还常常陪伴朱熹游览台州各地名胜古迹。两人关系十分密切,“朱子
黄岩孔庙大成门尝以老友呼之”。
南宋王朝提倡朱程理学时,朱子学派曾一度成为全国官学的主流学派。乾道九年(1173)五月,朱熹为左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并在黄岩江北樊川书院讲学授徒,传播理学,常与应恕论学,涉及的经学著作很多。“一论《大学》、《中庸》;一论《礼书》;一论《易本义》。”朱熹非常佩服应恕的博学与见解,对应恕说:“尚恨闻见浅薄,望赐诲谕,勿使有待于后世子云。”
应恕将自己的得意门生赵师渊推荐给朱熹。赵师渊(约1150-1210),字几道,号讷斋,黄岩人登乾道八年⑴72)进士,淳熙(1171-1189)初师从寓居黄岩的应恕,成为应恕的得意门生。应恕认为赵师渊应该继续拜师深造,于是送他到朱熹门下。赵师渊果然不负重望,深得朱熹真传。著有《讷斋集》(已佚),并与朱熹合撰《资治通鉴纲目》传世,成为一代名儒。官至司农太常丞。
编纂礼书,可说是朱熹晚年学术上的一项主要工作。庆元二年(1196),67岁的朱熹离开官场,始修礼书,名曰《仪礼经传通解》。在《答应仁仲》等书信中,朱熹告诉应恕礼书编纂的进展情况:“前贤常患《仪礼》难读,以今观之,只是经不分章,记不随经,而注疏各为一书,故使读者不能遽晓。今定此本,尽去此弊,恨不得令韩文公见之也。”然而,年近古稀的朱熹精力益衰,“甚望贤者之来,了却礼书”,成了朱子最终的愿望。作为老朋友,应恕毅然出手,协助朱熹编纂《仪礼经传通解》。在应恕等人的帮助下,朱熹最终在古稀之年完成一部具有备览性、体系性的礼典大全。
(吴志华)
中大夫卫尉少卿祝庭
祝庭,字邦直,丽水人,生卒年不详。自幼聪慧,14岁就进入当时最高学府——太学学习。北宋绍圣四年(1097)考取及进士,多次被朝廷派出去担当使节,他思维敏捷,办事精干,在当时有一定声望。官至中大夫卫尉少卿。祝庭的儿子祝镒,荐举贤良方正。建德县丞周智
周智,北宋丽水县城人。6岁丧父,守庐墓,墓上长出一茎七叶紫灵芝,郡守以异闻上奏。刚好太学举行考试取士,以“商山节妇”、“丽水孝童”为题,宋徽宗看了周智的试卷,下旨编入《时政记》。南宋高宗时,丽水父老上书述报他的德行,以举荐赐出身,授从政郎、严州建德县丞。周智卒后葬县学东。今桂山路段有周孝童弄。
吴祥节操高尚
吴祥,字守约,丽水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崇宁五年(1106)进士,为苏州教授。掌学校课试等事,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吴祥情操高尚,生活简朴,清正自律。
当时宋徽宗皇帝垂意于奇花异石,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建“寿山艮岳”。派朱勔主持苏杭应奉局,住在苏州,搜寻奇花异石。为逢迎徽宗旨意,朱勔竭尽各种手段搜求珍奇花石进献。凡民间一石一木可用的,即直入其家,破墙拆屋,百计求索,勒取花石,然后用船从淮河、汴河运入京城,这种运送花石的船队,当时,被号为“花石纲”。朱勔在竭力逢迎皇帝的同时,又千方百计,巧取豪夺,广蓄私产。他权势煊赫,谄事之人立即得官,不附己者统统罢去, 号称“东南小朝廷”。
在当时,许多州郡官吏都奔走听命,奴事讨好朱勔。吴祥却对此不屑一顾,始终不愿去谄事朱勔,表现出高尚的节操。后来吴祥调福建路任茶司提举,以廉洁自律称著。由于吴祥生活简朴,任上清正廉洁,虽然为官40年,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椽一瓦,以庇风雨。他的儿子吴祗若于绍兴十五年(1145)登进士第,官至奉议郎。(道光《丽水县志》中,将吴祥误为吴详,吴祗若作王祗若)
(江永强)梁汝嘉风绩卓著,临安“始成都邑”
公元1127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后迁都临安(今杭州),开始了152年的南宋。当初,都城房舍简陋, 城区多为茅屋,火灾、盗案频发。《宋史•梁汝嘉传》、咸淳《临安志》以及南宋孝宗朝右丞相周必大写的《梁公神道碑》都说梁汝嘉兼知临安府时“风绩尤著”,经他葺治,临安“始成都邑”。梁汝嘉始建杭州为都邑,功不可没。
梁汝嘉(1096-1153),字仲谟(《神道碑》“谟”作“谋”),丽水县人。是北宋徽宗时宰相何执中的外孙。少时聪敏,深得何执中喜爱。由何执中奏补登士郎,入朝为官,后调中山府司议曹事。建炎初(1127),任常州武进县(今江苏武进)令。建炎三年(1129)六月,金兵进犯常州,州县官吏纷纷惊惶逃散, 只有梁汝嘉不走,他带领兵民守城,金兵不敢犯。常州知州荐报朝廷,高宗认为他有异才,嘱咐大将张浚将他的姓名刻在御剑上,以备随时调用。
九月,升常州通判,加直秘阁。梁汝嘉根据当时形势,作好防范金兵侵犯的准备,加高加固城墙,疏浚挖深护城河。不久,金国大队骑兵果然来袭,常州数万民众赖城防坚固保全免难。绍兴二年(1132)春,升任两浙转运判官。
当时,临安连续发生火灾和盗案,高宗命梁汝嘉协助临安知府理政。梁汝嘉从消防、治安、改造房舍三个方面整治临安。他健全“火政”,加强巡徼,连续破获盗案,盗贼敛迹, 火警骤减。“临安市皆茅舍”,
宋高宗赐梁汝嘉手札易发大火,梁汝嘉“始以陶瓦易之”,“火灾亦息”。第二年七月,加直龙图阁。因称职,升徽猷阁待制、试户部侍郎兼临安知府。他首先修缮学校,“以示风化”。因金国将派使者来宋,宫殿梁柱破损,急需修理,高宗命梁汝嘉主持修葺。经他精心谋划,“凡梁柱、竹木、瓦石,丹漆,皆度广狭高下,素为储待”,不久告成。“上至宫室,下至营屯及百司官廨,区处悉有方”,临安“始成都邑”。高宗对他说:临安前任知府宋辉,俗而懒;卢知原谬而执。现在终于得到合适的人选了。次年,升户部侍郎,仍兼知临安府。
绍兴六年(1136)高宗巡幸金陵(南京),梁汝嘉随驾为都转运使。八年(1138),随驾返京。金国来议和,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书,奏请高宗斩主持议和的王伦、秦桧、孙近三人首级,秦桧痛恨胡铉,将他革职放逐,编管(官吏因罪除去名籍,贬谪州郡,编入当地户籍,并由地方官吏加以管束叫做“编管”)新州。梁汝嘉等六侍从同时上书说:金人的情势很难预料,以后必定违背盟约,对他们的礼节不可过于隆重,对胡铃的责罚太重。奏稿出自梁汝嘉手。胡铨乾道中为工部侍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绍兴十年(1140),梁汝嘉任川陕都转运使。他曾说,金人一定不守和约,希望早作准备。不久,东京留守孟庾果然投降金国。高宗对群臣说:只有梁汝嘉对我说过,孟庾不可信任。十一年(1141),升宝文阁学士。高宗曾经密将“千字号”交给他,说,有所见闻,不管远近,写好密封直接送达给我。梁汝嘉感激知遇之恩,知无不言,上了许多陈条。如为了收复失地,奏请分派诸将控扼要害之地;收陕西卫戍部队以巩固四川;异族将领难以任用,应派人担任副职;请求将大军分为三路,一路据守要害,一路往来策应,一路留视营寨,使我军常处于主体地位,敌军常处于客体地位;又奏请用张浚、韩世忠、岳飞为西府,刘琦守荆南等。梁汝嘉历任明州(今宁波)、温州、宣州(今安徽宣城)、鼎州(今湖南常德)知州。二十二年(1152)以病请求辞官归里,以宝文阁学士、右通议大夫致仕。二十三年(1153)卒。追赠少师,封缙云郡公。葬于松阳县惠洽乡之原(今属莲都)。
梁汝嘉重视教化,在户部任职时,有人以国用不足为由,提出缩减州县养士开支,将省下的钱粮用作军需。梁汝嘉奏曰:“学校者,风化之源,不可一日废也。乞申饬有司,凡赡学粮钱,不得辄更拘刷。”高宗准其奏。郡学与他家相邻,学舍湫隘,他捐地以建斋庐,扩大郡学。
子,梁叔玠,举贤良方正,知郴州。子,梁季珌(1143-1208),字饬父,授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司干办公事。乾道、淳熙间,调泉州南外睦宗院,继任湖州通判,有政声,擢升信州(今江西上饶)知州。后因母病重,辞职回家奉母。服母丧后起任光州(今山东掖县)知州,改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司公事,提举湖北、江西。当时江西有生子不能养即委弃不顾的陋俗,梁季珌创办慈幼院以养育弃儿,并拨公田为长久计。一年后,任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升都大提点江淮等路坑冶铸钱司公事。官至户部侍郎、吏部侍郎兼敕令所详定官。所到之处爱惜公帑不妄费,行部唯恐惊扰州县,不宿城市。曾说:“吾以清白遗子孙。”丞相谢深甫称赞他“真廉吏也”。子梁钥,举贤良方正,官至朝散大夫,兴国知州。
(吴克裘)
苏州文庙始建于北宋景祐二年(1035),为范仲淹任知州时以五代吴越钱氏南园旧地创立。南宋建炎四年(1130)毁于兵燹,“荡然无遗”。绍兴十一年(1141)梁汝嘉任平江知府重建。当时屋宇230间,此后多次重修,图为大成殿。
苏州文庙胡升的《仙都山》诗
胡升,字子上,南宋丽水县
仙都鼎湖峰
人。博雅工文辞,初任江西彭泽县丞,后任湖北提举。
绍兴初年(1131),栝苍郡守耿延禧在处州城创建谯门,邀请胡升撰写上梁文并记刻石,许以钱十万、酒百壶为酬,胡升不为所动,辞说:“升虽贫,终不为一谯门所鬻”。丽水人赞赏他的清高。
绍兴年间(1131—1162)。胡升任湖北提举。
胡升五言古体诗《仙都山》为 《宋诗纪事》、《全宋诗》所录。此诗为湖北提举任上所写:
鼎湖不可见,巍然但孤峰。特立亘万古,气压诸山雄。黄帝久得仙,游行跨飞龙。至今世俗传,尚指辇路通。颇如升天桧,追求白鹿踪。常言贵荒唐,厥见真儿童。顾惟此山奇,实宜仙所宫。水声来泠风,和以万本松。客枕久未稳,笙箫满虚空。颇疑九成音,不在二典中。但恐蚩尤旗,晔晔舒长虹。虽能独不死,忍视斯民穷。君看涿鹿战,万古蒙其功。鼎湖何足道,帝德弥苍穹。
此诗反映了胡升进步的历史观和帝王观。
(陈秀珍)吴安国及其后代
吴安国,生卒年不详,字镇卿,宋代丽水县人。吴安国远祖自江苏迁居湖州德清。曾祖吴景,官至大理评事。祖父吴庠任处州府官,遂举家迁到丽水定居。吴庠生三子,长子吴感,次子吴乙,三子吴荣。吴感官至大理评事,生二子:长子吴安常,次子吴安国。
宣和二年(1120),吴安国考中庚子科祖实秀榜进士,后累官考功郎官(吏部属官,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
宋朝廷想联合金人伐辽,以收复燕云失地,两国使节来往频繁。宋徽宗派遣吴安国以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长官,正四品)的身份出使金国,但金人背弃盟约,竟把吴安国拘留起来,胁迫他接受无理要求。吴安国凛然正色说: “我的头可以得,但是我的气节不可以夺。我只知道为帝王的事业而死,决不辱皇命! ”金人不敢杀害他,遂将他扣留下来。其间,金人曾多次以高官厚禄及美色相诱,但吴安国心怀故国,终不变节。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金人将拘禁了长达7年之久的吴安国遣送还宋朝。后来,吴安国出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市)知州。卒于任上,享年五十六。丽水百姓敬仰吴安国效忠国家、节烈至诚的高贵品德,将其奉祀于乡贤祠。
吴安国的儿子吴邦老,生卒年不详,官授江苏吴县知县,致仕后复居湖州德清。
吴安国的侄子吴邦本(吴荣之孙),生卒年不详,又名吴挺,字挺才,曾经以淮南东路安抚使司准备将领(安抚使属官)的身份和司农少卿汤硕(汤思退次子,累官兵部尚书)一起出使金国,面对金人的威逼利诱,亦不屈节。吴邦本卸任后,侍奉长期卧病在床的父亲,后来精于医道。卒年六十二。
吴邦本一支在丽水繁衍生息,后世子孙人才辈出,屡有贤士。如:子承父业的医家吴嗣英,耿介平正的处士吴祖继,执掌紫虚观的高士吴梅涧,高中探花的吴公达,还有才华横溢的学者吴公愿等等。
吴邦本的儿子吴嗣英(1170-1255),字华叔。官至迪功郎(文散官,从八品)。吴嗣英继承了父亲的医术,医德高尚,不以行医牟利,对一些贫困的亲友,不仅不收费用,而且还施钱救济他们。对一些不治身亡又无钱安葬者,他就好言安慰死者亲属并施给丧葬费用。宝祐三年(1255)秋卒,享年八十五。葬城北三岩寺。
吴邦本的玄孙吴祖继,生卒年不详,又名元亨,字嘉甫。他性情耿介,疾恶如仇。对诸子百家以及星历法律,无不研究。遇事很有主见。乡邻纠纷,“人来赴诉者,得片言,各悦服去”。人谓有东汉陈实(许昌人,以平正闻名乡里)之风。私谥“嘉靖处士”。享年七十四。葬丽水城北三岩寺。生二子,长子吴世昌,字伯宗,乡贡进士,官授处州儒学教授;次子吴世德,字仲怀,乡贡进士,衢州美化书院山长。
吴邦本的玄孙吴祖鼎(1281-1355),又名自福,字梅涧,少时敏慧而好清静,不与群儿嬉戏,大家称其有仙风道骨。稍长,入府城南少微山紫虚观,师从叶邦彦先生学道。吴梅涧很有悟性,刻苦究读《道德》、《黄庭》等道家经典著作,通其大旨,以德行著称于世。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市井百姓,对其无不敬仰。正一道(前身是产生于汉末的五斗米道,丽水道教流派为正一派之一支)领袖天师正一真人闻其名,授予道号“崇德清修凝妙法师”。玄教(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创始于元初,流传至元末)宗师也称他是“教门高士",赠予金阑紫衣。上方命他主领紫虚观事。先前,紫虚观毁于兵祸, 后复建得极为简陋。吴梅涧领事后,主持重修三清殿,建藏室,新建山门。后又复建通明宝阁,以祗奉昊天上帝。又建演法堂。于是,“观宇粲新,山水为之增气,先生之力也”。(刘基 《紫虚观道士吴梅涧墓志铭》)。吴梅涧天性孝友,能爱他人,领袖教门50
《中国历代探花诗•明朝卷》
余年,道观上下都很敬服他。
元泰定元年(1324),刘基入栝城郡庠读书,因慕少微山水之嘉,于是,时常相邀朋友前往紫虚观游玩。吴梅涧每次都亲自陪同刘基游玩,结束后还登高看速觞,酣饫畅叙。每次离开时,都要把刘基送至溪畔,毫无怠慢之意,相待如初。二人在频繁交往中,成了忘年挚友,刘基自此终身颇受道家思想影响。刘基曾为吴梅涧作《题紫虚道士晚翠楼》:
晚翠楼子好溪南,溪山四围开蔚蓝。微阴草色尽平地,落日木抄生浮岚。岩畔竹柏密先暝,池中芰荷香欲酣。闻说仙人徐泰定,骑驾到此每停骖。
后来刘基宦游他方,二人不复相见。但刘基对吴梅涧很有感情,一直念念不忘。至元二年(1336),刘基去江西任高安县丞,路过处州,没见着吴梅涧,颇感失落。至正十五年(1355)冬十月丙申,吴梅涧因老谢世,享年七十五。至正十六年(1356)春,刘基归处州任行省枢密院经历,与枢密院判官石抹宜孙等同守处州,得知吴梅涧巳仙逝,刘基非常悲伤,于是撰写《紫虚观道士吴梅涧墓志铭》。
吴邦本七世孙(吴世德之子)吴公达(1347-?),字致中。明洪武三年(1370),参加乡试中第二十九名举人。洪武四年(1371),明王朝首次开科取士。吴公达以儒籍治诗经,参加会试、殿试,中辛亥科吴伯宗榜探花,赐进士及第。吴公达作探花诗《元旦趋朝值雪》:“银烛花消绛蜡红,洒樵残漏促晨钟。诸侯拜舞称周颂,黎庶歌谣被国风。火树熏天千户晓,宫门贺寿万方同。升平先祝无疆算,俯仰风云尽向东。”该诗入选《中国历代探花诗》明朝卷首篇。初授户部主事,后封朝列大夫(文散官,从四品),知广平府(今属河北省)事。累官至刑部尚书。卒后葬丽水城北三岩寺。
吴邦本七世孙(吴世昌之子)吴公愿,洪武年间(1368-1398)前后在世,字从善,博学擅长写文章,举茂才入仕途,官授承事郎、工部主事、兼吴相府录事。浦江宋濂在翰林院时,公愿为翰林编修官,二人相从授经者颇久,常常一起吟诗作赋,关系很密切。“吴从善(公愿)以其远祖墓铭求题,欣然援笔赋之。”即《栝苍吴氏世系碑铭》(收入《宋学士文集》)。
吴公愿与刘基是世交。刘基少年于府城求学时,与少微山紫虚观掌门道士、吴公愿的从祖吴梅涧(即吴祖鼎,吴祖继胞弟)是忘年知交,刘基曾为吴公愿的先祖吴安国作《有栢一章为吴太常作》。吴公愿在翰林院时,也与刘基父子交往颇深。洪武八年(1375)三月,刘基逝世,吴公愿异常悲痛,遂作传世美文《祭诚意伯文》(收入《中华传世文选》)。洪武十三年(1380),吴公愿作 《郁离子序》(收入《刘文成集》)。同年,他又为逝世不久的刘基之子刘琏,作《故参政刘君孟藻哀辞》。
据考,莲都区目前尚有吴邦本后裔。
(吴志华)
著名诗人姜特立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大楼所在处,旧时称姜山。为南宋著名诗人姜特立故宅。
姜特立(约1125-1205),字邦杰,号南山老人,南宋著名诗人,丽水县(今莲都区)人。父姜绶,宋宣和间似平方腊义军有功,补承节郎。靖康中,金兵再度围困京师(今河南开封),朝廷与外界失去联系,遂召募忠勇之士,送蜡封告急文件往南京(今河南商丘)总管司调兵赴援。姜绶以忠翊郎应募,割开大腿,把蜡书藏在里面,身系绳索,从南面城墙缒下,但被金巡逻兵发现。姜绶被俘后,英勇不屈,大声叱骂金兵,最终被残忍杀害,乡人为纪念其功绩,祀于忠义祠。
姜特立承父荫恩补承信郎。淳熙中,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当时海贼姜大獠部在福建沿海一带活动猖獗,在围剿海贼的战斗中,姜特立以一战舟,奋勇向前,先入贼阵,擒获贼首。宋军将领赵汝愚赏识其智勇,向朝廷举荐。召见时,向宋孝宗献所作诗百篇,孝宗授其阁门舍人,命充任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伴读,于是得到太子的恩宠,时在淳熙十一年(1184),特立年六十。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十一日,太上皇去世,朝廷差将作监韦璞为金国告哀使,姜特立为副使。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太子赵淳(光宗)受禅即位,1190年(绍熙元年)姜特立与同为阁门舍人的谯熙载并知阁门事。他们依仗光宗的恩宠,恣意妄为,无所忌惮,朝廷重臣对此深为反感,视他们为乾道中以攀附恩泽而荣的曾觌、龙大渊之流。四月,谏议大夫何澹弹劾周必大倡导伪学(理学、道学),周必大被罢相。殿中侍御史刘光祖与何澹素相厚善,曾屏开旁人向何澹建议:“曾、龙之事不可再也! ”何澹引光祖入内室,在坐者皆姜、谯之辈,光祖始悔失言。不久,刘光祖被罢职。时留正为右丞相,尚缺左丞相。一日,姜特立与留正语,皇上以为丞相在位已久,欲从两位尚书中择一人升迁为左丞相,你认为谁可为左相?第二天早朝,留正弹劾姜特立受贿揽权的事,绍熙二年(1191),姜特立被夺职并离开朝廷到宫外“奉祠”(无职事,领俸禄)。
光宗想念姜特立,又起用他为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并赐钱二千缗为行装。绍熙四年(1193)五月,光宗召姜特立还朝,丞相留正引唐宪宗召吐突承璀事,劝谏皇帝收回成命,光宗不予采纳;留正请求辞去丞相之职,并说:“臣与特立势不两立。”帝答曰:“成命已班,朕无反汗,卿宜自处。”于是,留正出城待罪,帝亦不复召,而特立亦不入朝。一时,众论纷起,秘书省著作郎沈有开,著作佐郎李唐卿,秘书郎范黼、彭龟年,校书郎王奭
、正字蔡幼学、颜棫、吴猎、项安世上疏,乞求皇帝废止召姜特立还朝之召命。十一月癸酉,帝遣右司郎官徐谊召留正于城外,庚辰,留正复入都堂视事,姜特立亦还宫。1195年,宁宗即位,特立迁和州防御使,宁宗庆元六年(1200)再奉祠。不久,拜庆远军节度使,80岁时尚存世。(《宋史本传》)
姜特立诗有唐贤风格,在南宋尤为铮铮。《四库提要》评价他的诗“意境特为超旷,往往自然流露,不事雕琢”。主要著作有《梅山稿》、《梅山续稿》以及词和杂文。其中《梅山稿》已佚,《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以后诗。据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梅山稿》6卷、《续稿》15卷,列诗集类中。而《四库全书》所录的《梅山续稿》出自休宁汪森所藏,附以杂文和词,共18卷。
姜特立的诗在当时很有影响,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韩元吉等都有唱和。他对自己诗词成就也颇为自负,曾在《上梁文》中自述道:“百首之清诗夜上,九重之丹沼晨颁”,得意之情可见一斑。另外,《瀛奎律髓》、《两宋名贤小集》也选了不少姜氏的诗作,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在南宋诗坛的地位。一些罕见题材的诗词,如《次石鱼》:“君不见陇州石鱼生地下,中有鳅鲫皆同化。又不见衡湘石鱼生山中,鱼身鳞鬣俱如画。世间何独此石为鱼形,石蛇石蟹皆如生。虾蟆口吻酷肖似,螬蛴蠕动几能行。悠悠荒怪不可考,吾意造物初无情。阴阳融结亦偶尔,俗智讵可窥杳冥。叶君得此不足惜,君自川岳储英灵。来春禹浪忽变化,头角天上看峥嵘。此时回首视此石,弃置殆与砂砾并。”生动描写了鱼化石,读来仍觉有趣。
(邱旭平)
重要作家俞文豹
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定都临安,客观上使江南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使南方文人有了更多的崭露头角的机会。据史料统计,古代莲都籍文人取得进士功名的计有364人,涌现出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俞文豹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
俞文豹,字文蔚,号堪隐,南宋杰出作家,丽水县人,曾任湖北薪春教谕。生卒年不详,只能据其作品中的有关片言只语加以推算。淳祐三年(1243), 俞文豹在自叙中称“余以文字之缘,漫浪江湖者四十年,今乃倦游,索居京国”,按此,其约于嘉泰年间(1201-1204)离开丽水,至淳祐三年前定居临安; 而《清夜录》记开庆元年(1259)事,其卒年当在此后。如以年十八出游来推测,其生年当在淳熙十二年(1185)左右,卒年在开庆元年(1259)后,享年70余。其兄名文龙,兄弟出身行状,散见于《吹剑录》等诸书中,俞氏自嘲有三恨:"一无子,二无助,三无成。”
俞文豹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古今艺苑谈概集》、《吹剑录》及《吹剑续录》、《吹剑三录》、《吹剑四录》、《清夜录》等。这些著作记载了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许多事实,对统治者的腐败有所揭露,对丽水的山川人物也有赞颂,影响颇大。《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殘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此则苏轼幕士评苏柳词,被广为引用,成为著名的词坛掌故。《清夜录》记苏麟上范仲淹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也为人所津津乐道。四库馆臣批评《吹剑录》“持论偏驳,多不中理”,而对《吹剑录外集》(即《吹剑录》)评价很高,认为“学向既深,言多醇正”。
俞氏著作在流传过程中,多有散佚,至上世纪中叶,完整的著作仅存《吹剑录》和《吹剑录外集》(即《吹剑四录》)。其中《吹剑录外集》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吹剑录》列入四库存目,《续录》、《三录》、《清夜录》则久佚,仅能从《说郛》等书中窥见一二。此外,《说郛》卷四十九收《唾玉集》十九条,据书前序言,《唾玉集》当为《吹剑录》之同书异名,但此十九条不见今本《吹剑录》,故张宗祥先生疑为俞氏删去之文。另《说郛》、《历代小史》收录俞氏《清夜录》,其内容涉及开庆元年事,而《吹剑录》自序作于淳祐十年,故《清夜录》或为俞氏续《吹剑录》系列之作。
上世纪50年代,张宗祥先生发现《吹剑三录》抄本,遂抄录整理,与正录、四录以及《续录》(佚文辑存)一起汇为《吹剑录全编》,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浙江文献集成》编纂工程启动,俞文豹著作的编校被列入《浙江文献集成》的课题,尚佐文、邱旭平以张先生《吹剑录全编》为基础,增收《清夜录》,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出俞氏佚文若干,采用古刻善本,详加校勘,匡讹补阙,并加新式标点,编校而成一个比较全面, 便于阅读的《俞文豹集》。
(邱旭平)
滁州知州祝永之
祝永之,字樗年,宋代丽水县人,以世赏授和州(今安徽和县)尉,为州武官之长。靖康初(1126)金人进犯和州,知州及其他官员都各自逃命,祝永之毅然独担重任,带领兵民守城,州人就推祝为永州守。绍兴九年(1139),以左通直郎任无为知军①。绍兴十年(1140),祝永之因受杨沂中军溃事牵连被贬秩三等。祝永之为何被“贬秩三等”呢?
绍兴十年(1140)8月,金军派奸细谎报有敌骑数百屯柳子镇,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轻信,并欲击之,部下进谏认为不可轻出,杨未听,率领步兵到泗州屯扎,留统领官以骑兵千人守宿州。夜,杨沂中带领骑兵五千袭柳子镇,扑了个空。金军以重兵伏其归路,杨知中计,队伍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杨顾自逃命,与守宿州的统领官失去联系。金军在柳子镇伏击后,进犯宿州,杨沂中的留守部将守城失利,金军入城,屠杀居民无数。杨部残兵由淮河上下数百里间溃退,死亡者甚众。
宿州失守,无为、和州一带便成危地,金军随时将渡淮犯境。祝永之为无为父母官,担忧金军侵犯,向朝廷请求将无为军官署移至长江以南。但朝廷下诏“不得越境”(江南为繁昌、铜陵二县)。不久,祝永之以书函送交朝廷,说两淮百姓,才回乡恢复生产,如果不移治管理,民众惶惶不安,不知所向。枢密院认为祝永之所言是蛊惑众听,就将他“贬秩三等”。
绍兴十一年(1141),在淮河以南地区进行了宋金历史上著名的柘皋之战,宋军先胜后败,无为、和州以及淮东地方的百姓生灵涂炭,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绍兴十三年(1143),祝永之复职,以朝议大夫出任滁州(今安徽滁州)知州,在任三年。
(唐乐平)
注释
①“军”为州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无为军,领巢县、庐江二县。
周格父子死于兵变
道光《丽水县志•人物》:“周格,处州人,直秘阁浙西提刑,建炎元年 (1127)讨叛卒陈通,与子肇丕俱遇害。高宗嘉其节,赠官敕葬。”建炎元年至四年(1127-1130),南宋偏安政权初建,兵变屡屡发生,四年间发生兵变不下五十余起。究其原因,大多与军政日益废弛、将帅欺压士兵有关。
北宋靖康元年(1126),各道组织勤王军开赴汴京,南宋建炎元年(1127),康王赵构即位后,下诏遣各地勤王兵回原籍。杭州的勤王兵回杭州时,宦官童贯部残兵约300名也随同回防杭州(童贯拥握重兵,骄恣失恃,于靖康元年下旨斩处)。南宋建炎元年(1127)八月,胜捷军校陈通等因当局不供给衣粮,在杭州发动兵变,在城内纵火,将士曹参军及副将白均等12人杀死。囚禁守臣龙图阁直学士叶梦得,杀死两浙转运判官吴昉。一时间,聚众万人,史称“杭州陈通兵变”。
是时,周格于两个月前刚升任直秘阁两浙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朝廷派遣浙东安抚使翟汝文和两浙提点公事周格等前往杭州平定兵变。但是陈通出奇不意夜袭了周格的营寨,周格与子肇丕俱遇害。
十月,镇压失利的朝廷不得不降榜招谕,派秀州(今浙江嘉兴)知州兼权浙西提点刑狱赵叔近前往招安,陈通等率众投降。两个月后,此一时彼一时的朝廷即派御营使司都统制王渊率军入杭州,诱杀陈通等180余人,镇压了这次兵变。
宋高宗嘉奖周格死于忠节,敕葬杭州麦岭独角门步司前军寨旁。其子肇丕祔葬。
(唐乐平)
章云就保境被错杀
建炎元年(1127),南宋偏安小朝廷初建,政局混乱。时金军大兵压境,长江、淮河流域地方驻军的兵变及“盗”、“贼”攻城略地此起彼伏。建炎三年(1129)二月,被金军逼得惶惶不安的赵构仓皇逃出扬州,退过长江,到达临安(今浙江杭州)。十月,金军大举南下,攻破临安。十二月,逃到了明州(今浙江宁波)的高宗被迫入海避敌。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各地方政权唯有自保。建炎四年(1130),山东济南知府宫仪被朝廷缢死①,其裨将、御营前军将官杨勍率兵再次叛乱。同年,杨勍率兵攻破婺州(今浙江金华),逼至处州郡境,百姓人心惶惶。处州守臣梁颐吉招募能说之者,希望通过谈判解决。有布衣章云就应命挺身而出,毅然前往。在丽水桃花岭古道荆坑与杨勍部相遇,章云就凭着机敏,晓以利害,喻以祸福。杨勍权衡之后,愿与处州府妥协,便随章直奔处州府城而来。但知州梁颐吉并不知其意,以为叛兵来犯,便布置官军于城下埋伏袭击。杨勅以为被章云就出卖,就把他杀了。杨勍打败官军攻入城内,梁颐吉逃遁。
章云就,丽水人。他的事迹原未记载,绍兴六年(1136)经过梁颐吉的奏请补修入史。子驹,登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
清雍正五年(1727),丽水知县郭朝端奉朝廷之命修建忠义祠,与祝公明一同列忠节祠。章云就列忠臣位,刻姓名于碑。
(唐乐平)
注释
① 建炎元年(1127)8月,山东博州(今聊城)兵卒宫仪拥军叛乱,后声势甚盛,至建炎三年(1129),先后犯山东莱州(今掖县)、即墨、密州(今诸城)、安邱等州县。时山东大饥荒,金军乘势尽取山东地,宫仪又为朝廷所用,封济南知府,与金军数战于密州,兵败后被朝廷缢死。
② 梁颐吉系显宦子孙,祖父为尚书左丞梁焘
,《宋史》有传。
两袖清风闾邱昕
“闾邱”是复姓,不大常见,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据《尚友录》记载“邾国闾邱氏食邑于此”,闾邱,原来是春秋时邾国的一个地名。在周天子统治的分封制度下,有人被封食采邑,这一家族的后代,就“以邑为氏”。闾邱氏得姓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古代的邾国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望族居顿邱郡(今河北省清丰县西南)。闾邱姓宗祠六言通用联是:“逢辰政绩卓著; 宾用廉直不污。”其中上联里面的“逢辰”就是宋代吏部侍郎闾邱昕的字。闾邱昕(?-1156),字逢辰,宋代丽水县人。受业于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胡文定(即胡安国,字康侯,宋代著名经学家)门下。北宋宣和六年 (1124),赴京会试,考中甲辰科沈晦榜进士。绍兴(1131-1162)初年授义乌县令。因为耿直敬业,宦绩卓著,经举荐,升授监察御史,后任给事中。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五月,授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事、吏部侍郎、代理吏部尚书。
绍兴十年(1140)二月,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出任建州知州。
绍兴十二年(1142)四月,仍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出任温州知州。当时温州有个姓薛的郡丞,是秦桧的亲党。他按照秦桧的旨意要温州为他制作漆器,闾邱昕不听从,薛郡丞十分恼怒,劝说秦桧罢免他。
闾邱昕一贯痛恨权臣专政,因而与侍郎胡寅合撰了一篇《周易二五君臣论》以排解内心的不满情绪。《周易二五君臣论》是六十四卦各为之说。其大旨谓:以阳居阴而为九二,则臣有时而失之强;以阴居阳而为六五,则君有时而失之弱,故名《周易二五君臣论》。汉州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市)人张宣公(即张栻),字敬夫,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是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张宣公高度评价《周易二五君臣论》,并为之作序。
能仁禅院位于浙江雁荡山之西内谷丹芳岭下,原名芙蓉庵,至咸平二年(999)始建殿宇。咸平四年(1001),寺僧进百宝塔,宋真宗赐名“承天寺”。绍兴十二年(1142),温州知州闾邱昕向朝廷上奏,请旨将该寺改为“能仁禅院”。宋孝宗准奏,并命在全国寺林中选拔德行卓然的高僧来主持该禅院。福州鼓山寺的高僧士珪“奉敕”到此,该禅院遂成为雁荡山大道场。
后来,闾邱昕升敷文阁待制(宋代诸殿阁皆置待制,低于学士与直学士,为侍从官)。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二月,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知州。绍兴二十六年(1156)八月乙酉,卒于洪州任上。
人们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闾邱昕一生为官33年,曾任地方长官,也任过朝廷大员,但他从不积累财产,竟到了没有房舍居住的地步。闾邱昕去世后,处州知州马光祖在丽水县治南建“清风祠”祭祀他。
后来,缙云人赵崇洁任太常寺卿,为闾邱昕向朝廷陈词,奏请谥号。太常博士赵崇□提议说:孟子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闾邱昕不管是担任监察御史,担任给事中,担任知州,还是为吏部侍郎,都能“以奖廉靖,惜名器为先务,故不为权势所挠,真可无愧于孟子所谓大丈夫者矣”。根据朝廷给予大臣谥号的有关规定,“临官洁正曰清,一德不懈曰简”,请合二美以易昕名。考功郎官洪勋撰写批复文书,议请按太常少卿赵崇洁的奏请,赐闾邱昕谥号“清简”。乡人敬重闾邱昕的高贵气节和卓越政绩,将其入祀于乡贤祠,并奉旨建“清简”石牌坊以示纪念。
(吴志华)
代户部尚书林觉
林觉(?-1161),字大任,宋代丽水县人。宣和三年(1121),中辛丑科何涣榜进士。绍兴八年(1138),授福建连江知县。该县庙学修于嘉祐右三年(1058), 政和初扩建,有善养堂、笃信斋、好信斋。但年久失修。林觉来到该县,主持修建县学。邑人林日华率陈元礼、林芘、林=等捐万余缗钱相助。建门楼,修两廊,巍殿中峙,翻经阁,驾说堂,将原来的两斋更为富文、能信、移孝、怀忠四斋。时任户部侍郎的连江人李弥逊(1085-1153)作文记之。
林觉后来升任户部侍郎。
绍兴二十四年(1154),朝廷撤消各地铸钱司,将其所辖职能归并到各路漕司。绍兴二十七年(1157),林觉向朝廷建言:“本朝从庆历年间以来,每年铸钱180多万缗,其后也不少于100万缗,前年仅铸钱14万缗,去年仅铸钱12万缗。而掌管铸钱事务的官员,只是消耗朝廷的俸禄,朝廷给以裁撤,大快人心。但把铸钱事务归并转运使司,天长日久,也有不便,议事者认为,各路是否出产铸钱原料情况不同,转运使司对各路无法统一管理,就无法协调
绍兴通宝各方开炉铸钱。应该从户部拨出8万缗钱,作为饶、赣、韶三州铸钱的本钱,委任各州的通判主管铸钱事务,由转运使司的官员来往各地之间协调处置。今年暂且以23万缗为铸钱定额,并规定不许以旧钱代替新铸造的钱发行。” 宋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全国予以施行。
绍兴二十七年(1157),林贵主持新铸精美的流通钱币,将原先的“元宝” 改称“通宝”,并请宋高宗御书“绍兴通宝”字样。
在户部侍郎任上,林觉关注民生。绍兴二十七年(1157)六月,林觉向朝廷建言:“民间纳税钱丁盐釉绢,乞以第五等所输白一文以上,令折见(现)钱,仍其钞,庶以便民。”朝廷准奏。当月,林觉又向朝廷上奏:冬月赈济,务必平均发放给贫民。今由临安府两县在城兵官和公人、甲头办理,如有上报贫民姓名不实,以及冒名顶替领取官府放赈的钱米的现象,鼓励百姓向官府告发,每名赏钱十千到三百千不等。各路、州、府遇有类似情况,按照这一规定施行。宋高宗准奏。后来,诏令林觉代理户部尚书。
建炎初(1127-1130),林觉因病辞去户部侍郎,因铸钱精巧,授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太平兴国宫。
林觉有六个孙子,每人各通一经。其中四孙林复最有才识,乾道二年(1166)中进士,官至广东提举、惠州知州。林复胞弟林豫中,乾道五年(1169)已丑科郑侨榜进士。
(吴志华)
梁安世留墨桂林山水
800多年前,丽水梁村人梁安世在桂林山水留下珍贵的摩崖石刻。他在《乳床赋》中说,钟乳石10万年长1寸,从长度可知其千万年才能形成,这一见解与现今科学解释基本相符。这篇文章不仅文采斐然,赞美了桂林山水,也探讨了钟乳石的成因,是世界上最早研究钟乳石形成的珍贵文献。
梁安世(1136-1195),字次张,号远堂,南宋丽水渥川(今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梁村)人,他天资聪敏,人称“过目成诵”(道光《丽水县志》)。绍兴二十四年(1154),才18岁的梁安世踌躇满志,奔赴京城临安参加会试,荣登金榜,与著名诗人范成大等同举进士。初授湖南衡山知县。淳熙四年(1177),擢大农丞(掌管农桑、水利等事务),出任韶州(治所在今广东韶关)知州。淳熙五年, 趁赴韶州之机,回栝苍,刻刘安世(1048-1125,字器之,官至左谏议大夫,司马光的门生,北宋学者)《尽言集》13卷。
淳熙六年(1179),梁安世升任广南西路(治所在今广西桂林)转运使。在桂期间,他遍游桂林诸山,留下了不少摩崖石刻。从他的题刻中可以看出,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使他着迷,经常邀请友人游山览胜,在桂林山水间印满了足迹。如他在《西江月•七星岩》中写道:“南国秋光过二,宾鸿未带初寒。洞中驼褐已嫌单,洞口犹须挥扇。夕照千峰互见,晴空万象都还。羡它渔艇系澄湾,欹枕玻璃一片。淳熙庚子重九,梁次张拉韩廷玉、但能之、陈颖叔同游。”在另一处题记中写道:“淳熙辛丑立秋后一日,括苍梁次张拉清江徐商老、浚仪邢之美、延平张子真、柯山李伯寅来游。当暑而寒,剧饮不醉。”
梁安世还经常进入岩洞中探险。淳熙八年(1181)夏至日,梁安世邀请徐梦莘(即徐商老)等六人去探访七星岩洞,一行人带着干粮、绳索,举着火把,走进幽深黑暗的岩洞。在岩洞里,他们发现了深不可测的地下河和挂满洞壁的钟乳石,这些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令他们目不暇接,赞叹不已。梁安世心有所得,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乳床赋》(附后)。
梁安世在这篇赋文中,以极尽华丽、生动的辞藻,描绘了桂林的地理特点和钟乳石的奇姿异态,进而提出对钟乳石形成的独到见解,还抒发了对人生的深思和感悟,文采斐然,想象力丰富。然而,最难得的是他对钟乳石形成的见解:“石有脉其何来?泉春夏而渗流。积久而凝,附赘垂疣”,“抑尝以岁而计之,十万年而盈寸,度寻丈之积累,岁合逾于千万”。生活在800多年前的梁安世,对钟乳石的成因能有如此科学的认识,诚为难能可贵!
《乳床赋》刻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原摩崖于城东普陀山留春岩。“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修人防工事,大部分被毁坏,只剩下10余字。1985年由桂海碑林博物馆据原拓本重刻,现立于该馆碑阁中。
梁安世还有一篇著名的《弹子岩题记》。这篇题记以极为精炼的语言,描述了弹子岩周边环境及自己与友人游览的愉悦心情:“诸岩多奇观,独少宽平。纵步之适,惟弹子岩。岩前有地百余亩,水竹窈窕,环以远山。经略眉山刘公焞始买地为圃,隔桥筑亭。仰观岩石,如坐冷泉对飞来诸峰,遂为桂林胜游之最。淳熙庚子中秋日,会于灵隐亭登舟贯龙隐,得雨甚凉,溯流酌癸水亭上,醉,荷香而归。” 该石刻高53厘米、宽53厘米。现存桂林弹子岩。
据清雍正版《广西通志》卷五十一载:梁安世广西离任后改提点刑狱公事 (提点刑狱司的主官,掌管所辖地区司法,刑狱。正三品)。
梁安世诗文有声当时,周必大
留春岩《乳床赋》碑文
(吴志华)
(1126-1204,字子充,文学家,官至左丞相)称其“义高词古,深得欧、苏二文忠遗意”(《与韶州梁守安世书》)。俞文豹(宋代学者,丽水人)谓其“蕃马步衔青苜蓿,羌儿卧唱白铜鞮
”之句,“压倒少陵”(《吹剑录》)。《全宋词》录梁安世词1首,《全宋诗》录其诗8首。所著有《远堂集》。
梁安世辞世后葬老家渥川,墓园位于今莲都区老竹镇梁村西约500米的山坡上。坐北朝南,面积约42平方米,封堆用卵石垒成,高约1.2米,前有两级卵石踏垛。梁村自宋太平兴国(976-983)年间以来,是梁姓人繁衍定居之地。2004年3月25日,丽水市政府将梁安世的墓园公布为丽水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附:《乳床赋》全文
吴中以水为乡,岭南以石为州。厥惟桂林,岩空穴幽,玲珑嵯峨,磊落雕锼。虽縻绳而篝火,窘粮绝而道悠。石有脉其何来?泉春夏而渗流。积久而凝,附赘垂疣。或举斯钟,或振斯裘。或莲斯葩,或笋斯抽。或胡而龙,或脊而牛。或象之嗅,或鼋之浮。或麟其角,或马其驺。或跃而鱼,或攀而猴。或粲金星,或罗珍馐。或肺而支,或臂而瘤。或金之隆,或囊之投。或溜而塍,或叠而丘。或凿圭窦,或层岑楼。或贾犀贝,或农锄耰。或士冠缨,或兵兜鍪。或上下而相续,或中阙而未周。稽《本草》之乳床,特精粗之不侔耳。抑尝以岁而计之,十万年而盈寸,度寻丈之积累,岁合逾于千万。肇开辟而距今,邈春秋其几换。蜡屐之士,倏来亟散。讶泉乳之能坚,若朝菌之暮旦,孰知顽矿,天理密运。自立于岱,能言于晋。望夫而化,陨星而镇。生公谈妙而点头,初平叱羊而争进。凡如剑如佩,如绅如弁;如拱而侍,如坐而眄,既具人之形体,盖阅世而默见。吾将灰心槁质,孱颜畔岸。兀坐嵌岩之侧,观溶液之流转。自分及丈,十百而羡。高低联属,柱擎台建。小留侯济北之遇,玩蓬莱六鳌之抃。俾磨崖刻画之子孙,当语之以老人大父之贵贱。虽盖倾而舆穿,戴一姓之奄甸。倘谓瘴乡之不可久居,夫岂知处夷险而其志不变者耶?
耿直刚正的王信
丽水城里有一条囿山路,因路北有一座很有名的囿山而得名。囿山旧时有忠靖王庙(俗称太保庙),山麓有法海寺,北宋时秦观任处州监酒曾在寺里抄佛经,并因此被政敌陷害而削秩贬郴州,遗址在百年老校囿山小学内。囿山,顾名思义是四面受围的城中山,原来叫新意山,是南宋通议大夫王信改的名。
王信(1135-1194),字诚之,丽水城内人。20岁赴都城临安(今杭州)进太学。绍兴三十年(1160)登进士第,考取教官,授建康(今南京)府学教授,掌管儒学科考之事。不久父亲亡故,护送灵柩回乡守孝。服满回任,将所著《唐太宗论赞》、《负薪论》进于孝宗,孝宗阅后赞叹不已,特破格超两资授予太学博士。按当时定例需先派往外地任职,于是到温州任教授。
他到温州时,那里正遇灾荒,百姓饥馑,并发生瘟疫。州府商议遣官赈济,地方父老请求王信担任此事。州守不想以此事烦劳他,父老要求反而更强烈,王信知道后,欣然前往灾区。他遍至病家探视、救济,“全活不可胜记”。
朝廷向各地官员征询治国理政之策。王信上书建议改正不合理的法令,裁减冗员。对于金国,王信说“敌情不可测,和议不可恃,今日要当先为自备之策,以待可乘之机。”孝宗认为王信所言极是。王信认为“太学正、录掌规矩之官而员多,博士掌训导之官而员少,请以正、录两员升为博士”。孝宗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将他的奏章亲自交给宰相办理。
不久,王信调京任考功郎官,负责考核和荐拔官员。他秉公办事,清正严明。四川有一些考铨不合格的官员贿赂京中官吏,得以免予考铨,王信严格查办,“吏怖服”。工部尚书赵雄是四川人,为三名四川官员向王信说情,王信不畏强权,严辞拒绝。不久,赵雄转任吏部尚书,阅审案牍,抚掌感叹,惭愧不已,并上奏孝宗。有一天,孝宗对尚书蔡忱说:“考功得王信,铨曹遂清。”周围的人私下议论,称赞他严明。有一些武臣向朝廷申告时不写年龄,以骗取荫荐,王信将肆为欺奸者数事告知宰相,付大理狱处置。此事牵连到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殿帅王有直竭力抗争,孝宗“审知是非”,阻止王有直,说:考功郎官说的是公事,你想干什么?结案后罪犯都伏法。王信奏请将犯家移籍外地,以绝后患。
孝宗授王信军器少监,仍兼考功郎官。因母亲去世,王信回乡守孝,一些官吏见王信走了,便聚钱杀猪宰羊祷告神明,愿王信服满回朝后不再当考功郎官。王信回京后,改任永州知州。后入朝奏事,留京任将作少监,复任考功郎官,转任军器少监兼右司郎官,升员外郎。王信忠于职守,各地如有疑狱上报,常反复披览到深夜。
王信在殿上论士大夫“趋向之弊”:“居官者逃一时之责,而后之祸患有所不恤;献言者求一时之合,而行之可否有所不计;集事者以趣(趋)办为能,而不为根本之虑;谋利者以羡余为事,而不究源流之实。持论尚刻薄,而浸失祖宗忠厚之意;革敝预烦碎,而不明国家宽大之体。因循玩习,恬不为怪。愿酌古之道,当时之宜,示好恶于取舍之间,使天下靡然知乡,而无复为目前苟且之徇。”又说:朝廷有恤民之政,而州县不能行恤民之实。近年歉收,陛下体恤百姓,凡患水旱州郡的租赋,或蠲免,或命州县住催。但州县却借住催之名扰民,请明确实行减免。又建言“收逃亡之卒,选忠顺之官,严训练之职”,实行屯田等。孝宗“皆纳其说”。王信先后任左司员外郎兼玉牒所检讨官、中书门下检正诸房文字,升太常寺少卿兼权中书舍人。他曾以礼部尚书身份出使金国。在金国试射都亭,连连中的,金人非常钦佩。王信书法得米芾真谛,金人将它视为宝物。王信回京后在朝上分析金国必定衰亡的四个征兆,提出抗击的策略,均被认可。拜给事中。门下旨要员,侍郎之下,掌驳正政会的违失。
王信遇事刚果,论奏不避权要,因此招来不少人嫉恨。王信知殿堂险恶,力求退职养老。朝廷命他提举崇福宫,坐食俸禄,不问朝政。不久,朝廷下诏向他征询理政之策。王信献策十条:法律力戒轻易变更;法令宜果断执行;严禁私铸钱币;减轻州郡负担以养民力;安置归附之民;接纳逃亡士卒;整饬军务以待收复失地……
朝廷又起用王信任湖州知州,擢升集英殿修撰、出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他奏免绍兴府积欠官钱14万缗、绢7万匹、绵10.5万两、米2000万斛。山阴县(今绍兴县)境内有=搽湖,四面都是田,每年遭水涝。王信组织民力筑坝11条,创启斗门,开渠引水入海,化浸漫之地为上等肥田。百姓建祠绘像祭祀王信,并改湖名为王公湖。王信禁止百姓不生育孩子;置买学田,供养儒士;兴义田,以养民之无嗣者;立义冢,以资民之无以葬者。朝廷加王信焕章阁待制,知鄂州,改知池州。
早先,王信护送父亲灵柩从金陵回丽水时,按孝子规矩草履步行,虽疾风暴雨也不避,因此得了风湿病。当听到孝宗驾崩,悲伤过度,疾复发,于是上书请求辞官。
王信以通议大夫归老回到故乡丽水。绍熙五年(1194)卒。有《是斋集》行世,在鄂州,主修《武昌志》30卷。(《宋史•列传一百五十九》)故居在丽水城内宋衙基(今市图书馆附近),其东有新意山,王信建花园其上,改名囿山。王信墓在丽水大港头坪地村后堰山南麓,其妻郭氏合葬。墓地前半部为墓园,设祭坛,墓园内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等石雕。墓室在墓园之后高坎上,上方为石椁,分东西两室。
王信后裔也出过一些俊秀,比较有名的是元末的王锺、王锜两孪生兄弟。两人都勤奋好学,擅长文词。王锺,字彦中,至正十三年(1353)以《春秋经》夺乡贡魁。因学习过于刻苦患病,4年后去世。处州路元帅石抹宜孙作诗吊唁,刘基也撰文哀悼。
(吴克裘)
《孙子注》善本注家叶宏
《孙子注》是我国兵书注本中的善本,它是宋代丽水人叶宏于乾道年间 (1165-1173)奉旨编注的。叶宏,字梦祥,绍兴至庆元年间(1131-1200)前后在世,丽水县西乡高溪(今莲都区高溪乡高溪村)人。乾道八年(1172),中壬辰科黄定榜进士。他曾向朝廷上疏《论州县征赋及军官黜陟之弊》,宋孝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武学博士(掌兵书、弓马、武艺、教诲学生)。他深谋远虑,向朝廷奏请增加招收武学生员名额,以备他日战事急用。宋孝宗认为历代兵书经过传抄,其中有许多错误的地方。于是,他下旨取出大内珍藏的11种《孙子兵法》注本,召叶宏进宫,命他“撮其要,翦其繁”,编成全面准确完备的善本。书成之后,宋孝宗赐给他白银、绢帛,升国子监丞。后出任均州(今湖北省肖川县)知州,因得罪了上司,辞职回乡。
不久,朝廷诏叶宏回京任大理寺丞,后擢升太府少卿(太府寺的副长官,掌邦国财货,正四品),总领江东、淮西等地区的军马钱粮。淳熙七年(1180)十月,朝廷派使者北上与金国修好,宋孝宗特命叶宏为大使。当使团来到保定府安肃县(今河北省徐水县)时,因马蹶蹄,叶宏从马上摔下来,伤了臂膀。副使见他受了伤,唯恐示弱于金国。叶宏说:如果朝廷不是委任于草莽之臣,虽然是尸体也能成事。那折了臂的三公(指朝中大臣)是谁,我怎么会示弱于他们呢?邦交礼仪圆满完成,维护了国家尊严。他回朝以后,拿岀朝廷赐给他的礼物犒劳下属军队。他组织军队按时训练,军务管理井井有条。后来,他被流言蜚语中伤,于是请求辞官回归故里。
庆元元年(1195),因为叶宏熟悉军事,朝廷又命他赴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任知州。当时,楚州正闹饥荒,多饥民,有的流亡他乡,有的聚众为匪,掠夺财物。叶宏安民有方,经过他的整顿治理,淮河流域方圆千里,平安无警。朝廷认为他很有才干,任命他为敷文阁加直。后转任福建转运副使。然而,任职命令刚刚下来,他却因病辞世,葬大杉源山(在丽水县南70里,与云和交界处)。其曾孙是明代南阳侯叶琛,将另作介绍。
(吴志华)
卢彦德与辛弃疾忘年交
卢彦德(1124-?),字国华,浙江丽水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任广德军知军,所属建平县原来赋税中有“绝户物力钱”,要代那些绝户人家交纳租赋,百姓因不堪重负,纷纷逃亡。卢彦德到任后,大规模清查隐瞒、逃漏的赋税,所得超过原来的三倍。于是,用这些收入抵充绝户物力钱,削除虚户2000有余,逃亡在外的人纷纷回乡。他两次出任四川郡守,再历福建宪漕,在各任上均著声绩。后,朝廷召卢彦德回京,授户部郎中、朝请大夫(从五品)。后又转任福建转运判、湖南提刑、江东提刑等职。
南宋诗人楼钥(1137-1213),鄞县人。官至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作《分韵送卢国华福建提刑得华字》,赞颂卢彦德在四川任郡守时的德政:
卢侯场屋声,天马腾渥洼。残膏沾后人,奇芬吐天葩。来踏九陌尘,去种河阳花。向来再去国,盛山建高牙。平生长者誉,静笃语不哗。古井绝微波,璞玉无纤瑕。使星照蜀道,惠爱流三巴。吏奸赖刮磨,民瘓烦搔爬。田里诵卢公,儿童知国华。白首尚郎潜,坐曹事如麻。翩翩拥轺
车,去去向合沙。朝行惜君去,举酒相邀遮……绍熙四年(1193)春,著名词人、福建提点刑狱辛弃疾奉诏入京,升迁太府少卿,卢彦德继任其职。这年秋天,辛弃疾回闽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二人又一起共事。三个月后,卢彦德调任福建转运使,负责建宁漕运职事。任职期间,卢彦德为福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辛弃疾任福建安抚使时,传令在长溪等县推行鬻盐之法。著名学者、福建人朱熹在漳州任职期间罢去鬻盐,他认为鬻盐是最毒民的横赋。于是,他向转运使卢彦德上了一道《与漕司札子》,痛陈官府鬻盐与民争利。卢彦德马上将札子转交给辛弃疾,使辛弃疾及时收回成命,取消鬻盐之法。
卢彦德比辛弃疾(1140-1207)年长16岁,卢彦德考中进士时,辛弃疾只有15岁。但二人颇有缘机,结成忘年交,一起共事多年。早年二人同时做过广德军(宋置,今安徽广德县)的地方官。南宋绍熙四年(1193)冬天,卢彦德调任福建建宁漕运职事,时任福建安抚使的辛弃疾前来送行。临别之际,辛弃疾作《定风波•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里放灯时。
辛弃疾在福建历官多年,共作词只有35阕,而为卢彦德酬唱竟有5阕。除《定风波•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外,还有《菩萨蛮•和卢国华提刑韵》、《满江红•卢国华移漕建安陈端仁给事同诸公饯别》、《满江红•又和卢国华》等。
卢彦德转任湖南路提刑官期间,所属潭州曾经抓获一群强盗。其中为首分子却指认另一个在逃的人为首犯。那人被抓来后被拷讯追究,因熬不过酷刑,只好承认,结果被打入了死牢。潭洲官府把案件上报到湖南路。路法检官徐应龙仔细查阅了案卷,发现疑点不少。要求此案退回潭洲府重新审理。
提点刑狱卢彦德相信潭州府的判决,不想推翻这个案子,徐应龙只好一次次地与他争辩。最终,卢彦德同意再审。证实了徐应龙的质疑,真正的首犯终于处以极刑。
(吴志华)郭泰亨耿直失官
郭泰亨,字亨甫,丽水人,南宋淳熙八年(1181)进士。素与太府寺丞吕祖俭友善。吕祖俭兄吕祖谦是金华理学学派创始人。
庆元元年(1195),赵汝愚罢相,韩侂胄执事。韩为排除异己,把南宋兴起的理学诬作“伪学”,加以禁绝,史称“庆元党禁”,被迫害坐罪朝廷大臣和理学名儒多达59人。吕祖谦学派也在禁案之列。吕祖俭上疏谏留赵汝愚,及论不当黜朱熹、彭龟年等,得罪了韩侂胄,被贬韶州(今广东韶关)。未及成行, 改送吉州(今江西吉安)。郭泰亨相赠礼物并为之送行,因而“被劾入党籍”, 受到牵连。
嘉泰三年(1203),解除党禁,授郭泰亨为福建清流县令。在任时他兴建多所忠义士祠并立碑,以纪念爱国志士仁人。开禧元年(1205),擢升为临安府城南都厢①。后又就差福建宁化知县。当时,史弥远当朝,有上书违背他的,被拘禁入狱,派人拷问。郭泰亨为这些人申辨,说他们无罪,史弥远大怒。郭泰亨于是弃官回乡。
(唐乐平)
注释:
①南宋临安城内外分南、北、左、右四厢,各置厢官,处理民间诉讼,分使臣十人缉捕在城盗贼,后废城内两厢官,仅城外置两厢。
以儒传世的潘氏家族
宋时,潘钥家族在丽水太平里浯
溪(今太平乡吾古村)定居,以儒传家,代代相传。自南宋至元、明,人才辈出。
潘叔豹,字仲虎,南宋淳熙八年(1181)进士,任四川万州知州。潘叔豹与魏了翁为“道义交”。魏了翁是南宋后期著名的理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具有重民思想,关心民众的疾苦,提出改良社会方案,是一位热心实践儒家政治理想的思想家和社会改良者。潘叔豹是他的忠实追随者。叔豹在万州任上有过“僧窖地匿民妇,叔豹发其奸置诸法”的记载,或许是将理学“三纲”“五常”付诸实践的事例。其子杞,是南宋嘉定元年(1208)进士,官至太府寺丞(掌管钱谷金帛货币)。后来,潘叔豹一支渐无名湮没,其兄潘叔瑞一支接踵兴起。叔瑞之孙潘厚,南宋嘉熙二年(1238)太学奏名。“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他做过吴江县丞(县令之佐官),于宝祐三年(1255)去世。潘厚之子应发,字子是、嵛处,号菊巢,人称“大潘”,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为文援笔立就。努力争取功名,胸怀抱负,志在匡济天下。南宋咸淳三年(1267)乡试中举,著有《菊巢笔志》3卷。于咸淳八年(1272)英年早逝,卒年四十。
潘应发之子潘弼 (1259-1316),字良辅,号宜山,人称“小潘”。父亲去世之时潘弼尚年幼,母亲项氏是泰州教授之女,贤慧善良,含辛茹苦扶养潘叔豹画像子女成人。潘弼从小机敏过人,学习用功。起初,母亲让他跟从外兄林江读书,林江曾经跟从应发学习,就把从潘弼父亲那儿学来的知识还授给潘弼。潘弼也非常刻苦,三年业成,文章语出惊人。后来林江为了潘弼的深造,又把他送到朱先生处。当时那里已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潘弼虽是后来者却表现突出。潘弼做事有义举,有公心,乡邻失火,潘弼捐钱粮周济;夏秋青黄不接之时,百姓断粮,潘弼开仓赈济,众人无不交口称赞。元至元十五年(1278),潘弼以自身的博学出任婺州丽泽书院山长。整顿教规,严肃学风。潘弼讲课严谨,深入浅出,师生均心悦诚服。元代前期没有设科取士,用人实行铨选制度,高级职位中有相当部分被怯薛(大汗周围常备的护卫军组织)出身的世勋子孙所占据,一般汉人儒生入仕格例,无不阶县学官而升。潘弼“后游京师,授赣州教授(学官)”。一次机会潘弼由教官选广东廉访司管勾架阁兼照磨(管勾,其职为掌架阁库的档案典藏;照磨,肃政廉访司中负责监察的官员),“纠弹百官非违,刷磨诸司文案”(《元典章》)。元朝的监察制度及对监察官吏的管理比较完善,在言谏国家决策、纠察官吏善恶和安定社会生活秩序等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潘弼“廉律己,发奸摘伏如神,为势要所忌。”(清雍正《处州府志》)潘弼在任内做过最强硬的事,其中一件是调查广东副元帅案件。当时,侗、苗、黎、壮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盗寇作乱,广东副元帅纵容包庇他们,廉访司的官员均不敢过问。潘弼到任后,严格执法,将其狼狈为奸的事实全都揭露出来。潘弼还向御史台弹劾幕长(即副元帅)多件不法的事,请求立即罢免。监察司了解潘弼的为人,采纳了他的建言。潘弼还豁免了德庆路(今广东德庆县)农民拖欠的粮赋30000石。潘弼不讲情面,刚直无私,秉公办事,使副元帅记恨在心,便唆使一些无赖诬蔑陷害潘弼,于是潘弼被行省和御史台停职。大德十年(1306)潘弼起任赣州教授。皇庆二年(1313)任龙兴路司狱。当时龙兴有一些僧侣以非法手段谋利,朝廷派来的使者佟公,知悉潘弼是御史台的旧属,就命他惩治那些支持不法僧人谋利害民的官吏,共查出800余人,全都在罢除名单之内。就在这时,佟公被免官,此事因此作罢。龙兴路的官员就捏造事由诬陷潘弼,唆使那些关押的人联名上书弹劾他。潘弼非常气愤,不能进食,抑郁而死,终年58岁。(《潘氏族谱》)潘弼去世后的墓志铭是由他的女婿、进士林定老所写,著名书法家、翰林学士赵孟頫手书。
潘弼的孙辈中有两位为地方志书所载,即尧心和尧夫。
潘尧心(1325—1374),字伯济,从小稳重,才思敏捷,一点即通,他的叔父喜欢他的聪明,出资让他进府学。在他的外兄林彬祖(后中了进士)门下学习《诗》、《书》二经。明洪武六年(1373),明太祖诏征天下儒才,尧心作为明经秀才被选入。太祖召见时,见他容貌魁伟俊杰,超凡脱俗,非常惊喜,赐坐命食。说,让百姓们都看看你吧!即授承事郎(文散阶)、王府录事(掌总录文簿),太祖还赐以银带衣帽一袭,穿戴起来更是英气逼人,皇帝称他为“美髯翁”。第二年春升为监察御史。四月,改任河南按察司佥事。尧心有才学,著有《巢云集》30卷。
潘尧夫,字季雍,尧心堂兄,他聪明博学,尤长书法。元末天下大乱,山寇抢掠,尧夫“出私财募丁壮,守御乡里多其功”。明初,镇帅授官予他,他以侍奉双亲为由推辞了。与尧心积极进取的态度相反,尧夫自号“无知老子”,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的生活,直至去世。
(唐乐平)
经学家林琦
南宋后期,内忧外患,国势愈加衰败。“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们为了改革弊政,达到国富民强,开始对《周礼》大加研究,“欲以《周礼》究古今之变,量宋代制度之得失”。丽水人林琦便是其中重要一员。
林琦,字奇卿,绍熙元年(1190)进士。初为绍兴府教授,淹贯经术,以《周礼》作为周公经世济民之书,分数逐条列析,编成《周礼纲目》,得到翰林学士楼钥、礼部尚书倪思的赏识,上表将此书进献给皇帝,升任刑、工二部架阁, 掌管藏籍档案。
由于林琦的学术思想与当时永嘉学派相近,主张“事功之学”,因此也有称其为永嘉人。如《通志堂本》就将林琦说成永嘉人。清代经学家、文字学家孙诒让也曾进行考证,“东岩籍隶乐清,其所著书不应误认他郡人为乡人,疑(林)椅或本贯永嘉,侨寓丽水,亦未可定。然今无可考证,旧志《人物传》及《进士题名》均无其名。”而清道光《丽水县志》人物卷中载有林琦,《直斋书录解题》以及何镗《栝苍汇纪》也有记载。《直斋书录解题》二:“《周礼纲目》八卷、《摭说》一卷,绍兴府教授,栝苍林琦奇卿撰。”何镗《栝苍汇纪》十二:“林琦字奇卿,丽水人,绍兴庚戌进士。”因此,“琦确系栝苍人”。
林琦一生倾注了大量精力,钻研《周礼》。《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儒家经典,位居“三礼”之首,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北宋时期,以李觏、王安石为代表的士大夫们将《周礼》奉为“兴致太平之书”,王安石甚至以《周礼》托古改制,即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到了南宋时期,山河面对破碎的安危局面,陈傅良、叶适等永嘉学者也纷纷开始钻研《周礼》,希望从中找到治国方案。林琦也“以《周礼》为周公经世之书,乃民极所由立,随类条列之,名曰《周礼纲目》。”《周礼纲目》是林琦针对南宋国弱民贫弊病而提出的全面改革南宋政治制度的“治理之道”。遗憾的是,《周礼纲目》全书现已亡佚,其所存的内容观点我们只能从宋王与之《周礼订义》中解读。根据《四库总目提要》,《周礼订义》“所采旧说凡五十一家,然唐以前仅杜子春、郑兴、郑众、郑玄、崔灵恩、贾公彦等六家,其余四十五家则皆宋人,凡文集、语录无不搜采。”而这四十五家宋人中就包括林琦。《周礼纲目》许多内容现仍保留在《周礼订义》中。
从《周礼订义》来看,《周礼纲目》通过分析周朝的国家典制,积极探索改革当时南宋政治制度弊端之路,其主要观点有:一是君臣“共治天下”。从北宋中期开始,宋代士大夫从帝王个人的智囊谋士向朝廷命臣角色转变,士大夫利用“天下公议”、“祖宗家法”来参政议政,主导国家事务的运行。但是到了南宋中后期,皇帝个人的“乾纲独断”不断冲击“共治”局面。在“共治”的博弈中,士大夫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因为,《周礼纲目》通过分析《周礼》中以冢宰为首的六官体系,主张内廷后宫以及财政大权和军事大权这些本来几乎是皇帝直接行使的权力必须都在士大夫主导的六官体系内运行。皇帝只能通过这个体系来行使自己的权力,而不能在这个体系之外增设新的、独立于六官体系的私人机构来行使皇权。《周礼纲目》主张的第二个观点是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针对南宋高度中央集权,分析了《周礼》的分级管理制度,提岀如何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与资源。《周礼纲目》主张的第三个观点是六官体系内部权利制约。六官之间需互相牵制、互相检束、互相监督,必免“权相”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周礼纲目》提出的这种理想与近代欧洲的“虚君共和”宪政体制极为接近,所以也有人说,宋朝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没有蒙古人的入侵,宋朝就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时的翰林学士楼钥、礼部尚书倪思看了林琦的《周礼纲目》后,给予了很高评价,共同为其上表举荐,楼钥《荐黄肤卿林琦札子》称:“(林琦)所著《周礼纲目》一书,专论成周法度官职,以类相从,皆撮精要,周公遗制,可举而行,既非泥古以违今, 直可据经而从事。”
范仲淹《岳阳楼记》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琦《周礼纲目》所主张的理想的国家典制最终并未被当时的“皇帝”采纳付诸实施,只留在了纸张之上与人们的言谈之中,但林琦批著《周礼纲目》的那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也正昭示了我国儒家学者积极有为的入世精神,展示了“以学治己”、“以学治人”、“以学治天下”的儒家人格风范和内心精神世界。
(蒋丽敏)
叶禔三徒皆进士
——叶禔、梁椅、朱天民、华登云
南宋迁都临安,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浙江成为人文渊薮。隶属两浙东路的处州,也因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文化教育事业非常发达,书院、乡学等遍布各地,讲学之风甚盛,出仕为官者达到了丽水史上的巅峰。
叶禔,字天祺。南宋时丽水人,生卒年无考。叶禔出仕之初为上饶县主簿。由于学问渊博,词理典赡,写得一手好文章,声名远扬。时任处州知州的马光祖得知,将叶禔召至门下,见叶禔果然才气过人,就将其招入幕府。马光祖为当时一代贤臣,他兴办学校,礼待贤才。出任建康(今南京)知府时曾以公用器皿钱20万缗支犒军民,并削减租税,收养鳏寡孤疾者,得到建康百姓的拥护与爱戴。叶禔在马光祖幕府时,多所赞划,颇得敬重与赏识。叶禔在革新文化教育、培养教育人才等方面也有不小成绩,根据《丽水县志》记载,丽水人华登云、梁椅、朱天民都出自叶禔门下,并都中了进士。
梁椅,字子奇,自小天资聪颖,才气过人,嘉熙二年(1238)进士,时甫弱冠。旧《丽水县志》载:梁椅曾担任太常寺丞权礼部郎官,但并未记载他曾出任处州知府。但《处州府志》记:“梁椅,恭宗时任。”《宋史•瀛国公纪》:“(德祐二年正月戊子)知处州梁椅降。”由此推断,梁椅曾出任处州知府,只是任期极短。1274年,恭帝即位时只有四岁,由太皇太后谢太后临朝。恭帝刚即位,度宗的尸体还没下葬,元丞相伯颜率领的大军就从湖北沿江而下了。“师臣”贾似道亲自出征,但由于战术错误和宋军士气低下,十几万宋军损失殆尽。谢太后请和被拒,开城投降,就在德祐二年(1276)。因此梁椅在恭宗时曾任过一年知府,只是时值兵荒马乱,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建树。梁椅晚年致力于程朱理学,编辑《论语翼》,全书已亡佚。
朱天民,字觉甫。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授婺州东阳尉。摄理金华、义乌、东阳三县,为官清廉,勤政爱民,颇多建树。后任浙西安抚司佥厅,一些豪强贵戚触犯律法,朱天民刚正不阿,秉公办事,绳之以法,风采凛然。升任平江府节度判官。朱天民留有诗《丽阳山神灯》,丽阳山每年六月间,有灯光若人往来迎送者,节判朱天民,令居民于岁之六月二十八夜,家家燃灯祀之, 并纪以诗。
华登云,字南伯,咸淳元年(1265)进士,任钱塘尉。正值奸臣贾似道当权,钱塘尉司离贾似道西湖府第很近,贾似道好苛察,许多人刚任钱塘尉不久就被谴去,只有华登云不畏权贵,独久于其职,以治声闻。
(蒋丽敏)
曳岭脚走出的状元蔡仲龙
曳岭,位于丽水城西北方向34公里处。据《处州府志》卷三载:“曳岭相传有仙曳履过此,故名”。曳岭脚村因在曳岭山脚而得名。该村700多人口中,有500多是蔡姓人,是莲都区最大的蔡姓村。曳岭脚村蔡氏,源于蔡侯叔度。蔡侯为周初三监之一,周武王之弟,封于蔡,以国为姓。五代吴越时,蔡抱迁居处州城。蔡抱生二子,长子蔡咸熙、次子蔡咸谑,兄弟二人因东西岩名胜,再迁曳岭脚村,在此繁衍生息,成为丽水一大望族。明洪武五年(1372),御史中丞、处州乡贤刘基曾为曳岭脚《蔡氏宗谱》作序:“吾栝(指处州)世族,名阅非一姓,而莫盛于蔡。”“独称龙门。世袭簪缨。”
蔡氏迁居曳岭脚后,非常重视教化,求学之风蔚然,英才辈出。尤其在宋代成为鼎盛时期,宋皇祐五年(1053)到咸淳元年(1265)212年间,出了14名进士,另外还有举人12人,征辟7人,因而有“进士村”的美誉。其中,淳熙十四年(1187),蔡浩登丁未科进士。嘉定十六年(1223),蔡仲龙登进士及第,第二名榜眼,后升状元。成为处州府唯一的文状元。咸淳元年(1265),蔡梦龙登乙丑科进士。蔡仲龙、蔡梦龙是兄弟,与蔡浩是叔侄关系,被誉为“一家双桂”、“一门三人同叩龙门”。在14名进士中,最为出名的当属蔡仲龙。
蔡仲龙,字子奇,丽水曳岭脚(今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曳岭脚村)人。历史上的曳岭蔡氏家族仅宋朝就有14人考中进士(其中北宋3人,南宋11人)。大多是父子、叔侄、兄弟相继登科。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蔡仲龙奔赴都城临安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高中榜眼(殿试第二)。时逢状元蒋重珍因病故去,宋宁宗下诏,颁发《赐升状元蔡仲龙敕》,擢升蔡仲龙为状元。宋宁宗御笔题诗:“联魁金玉龙头选,诏下今朝遇已知。上国风光初晓日,御阶恩渥暮春时。内廷考最称文异,胪唱宣名奖意奇。故里仙才若相问,一年攀折两重枝。”(《全宋诗》)。蔡仲龙兴奋之余,赋《仲龙谢恩诗》云:“圣朝兴运自天开,又值临轩策草来。廷对自惭无宿构,胪传何意冠群魁。幸瞻北阙承殊宠,忍负南山咏有台。稽首君恩难报称,誓殚忠赤赞规恢。”
蔡仲龙平时为人做事非常平实,不喜欢高谈阔论。郡守打算将州治迁移,蔡仲龙劝说郡守:“苟无大故,不必变置。”(道光版《丽水县志》)。郡守非常佩服他,认为他有见识。理宗端平二年(1235),授秘书丞,迁著作郎。曾以大理少卿的身份出知信州(今四川省万县东),后升授端明殿学士。理宗淳祐三年(1243)六月,庚戌,大理少卿蔡仲龙言:“创建小学,须早为权宜之计,以系天下之心。”又言:“本朝用刑平恕,而未享继嗣之庆,竞宦官太多。仁宗嘉祐中,诏内臣权罢进养子,宜取法行之。”
朝廷赐建“状元”石牌坊。蔡仲龙死后,葬官桥(今联城镇官桥村)。
(吴志华)参知政事章良能
宋代以“同平章事”为宰相的官称,参知政事是副宰相。神宗元丰时,改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孝宗时设左右宰相。宋代是处州出高官最多的,有多人出任宰相、副宰相,其中一位就是章良能。
章良能(?-1214)字达之,处州丽水县人,其父亲章驹,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上虞知事。其兄章良肱,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章良能久居吴兴。史书上也有说是浙江安吉人的(《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十)。究竟是哪里人呢?据《唐宋词人年谱》(周草窗年谱)载:“草窗(即周密,章良能的外孙)四世居湖,遂为湖人。元石岩志雅堂杂钞序,谓以’吴兴章文庄为其外王父,故占籍吴兴'。非是。章良能籍处州,非湖州也”。可以肯定的说,章良能是丽水人,后迁居湖州吴兴,但肯定不是安吉人。
章良能于宋淳熙五年(1178)中进士第。宋庆元元年(1195)二月,任枢密院编修官。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二月,以枢密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十月,迁拔著作佐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卷九,《宋会要辑稿•选举》)。著作郎是宋代著作局的主管,主要掌管撰拟文字,以著作郎汇编“日历”(每日时事),著作佐郎是著作郎的属下,负责具体工作。
第二年,宋宁宗改年号为嘉泰。嘉泰元年(1201)九月,章良能被提拔为起居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八)。起居舍人是皇帝侍从,主要是记录皇帝所发命令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主修《起居注》。这时的章良能已经是整天跟随皇帝左右的近臣。
章良能担任起居舍人期间,看到考场舞弊,特别是考官本身的弊端,对主司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录取考生时的偏见,“一曰沮抑词赋太甚,既暗削分数,又多置下陈。”二是考试命题的弊病,“二曰假借《春秋》太过,诸处解榜,多置首选。”三是现行考试内容,只为公卿子弟策问提供方便,“三日国史、实录等书禁民私藏,惟公卿子弟因父兄得以窃窥,冒禁传写,而有司乃取本朝故事,藏匿本末,发为策问,寒士无由尽知。”(《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当时,这些弊病在科举考试中相当突出,章良能的看法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命自今诗赋纯正者置之前例,《春秋》唯卓异者置高等,余当杂定,策题则必明白指问。四年,诏:“自今碍格、不碍格人试于漕司者,分院异题,永为定制。”由于宋代科举策题,往往取本朝故事命题,而朝廷又禁民间私刻国朝正史、会要、实录等书。于是一些坊间书商便大量刻印专备考场所用的类书。《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一》“源流至论”条称:“宋自神宗罢诗赋,用策论取士,以博综古今,参考典制相尚,而又苦其浩瀚,不可猝穷,于是类事之家,往往排比联贯,荟萃成书,以供场屋采缀之用。”这种“专供场屋采缀之用”的类书,不仅多出自乡塾鄙儒之手,“剿袭相因,多无足取”。当时,一些治学严谨的著名学者也不同程度地参予此事。诸如吕祖谦的《历代制度详谈》“盖釆辑事类以备答案”。这些专为科举而设的类书虽然弊端甚多,但也因此保存了大量的文献史料。宋代因此成为中国古代类书业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个中缘由恐怕主要是与科举相关联的。这是题外话。
章良能担任起居舍人期间,因被司谏宇文绍节指责为宰相谢深甫的同党,被外放泉州任知州(《八闽通志》卷之三十二秩官:叶适、章良能俱嘉泰间 (1201-1204)任。也有资料指被外放温州任太守,但无实据可考。也许是《周草窗年谱》为:知温陵被误为“温州”也,“温陵”是泉州。唐以后记录所谓温陵,统福建而言。)
开禧二年(1206),章良能任宗正少卿。五月被免职。外放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后又起用。三年(1207)八月,以权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同年十二月,迁礼部侍郎,兼侍讲和修玉牒官。
开禧年间,发生的一些事,使人们对章良能有了新的认识。当时,因韩侂胄“北伐”失败,朝廷加紧与金朝议和。割地、赔款等条件被多数大臣接受,唯独金人欲求韩侂胄函首,这在宋朝求和的历史上无此先例。当年李刚坚决抗金为敌人所恶,朝廷只是将他罢官免职。宋高宗、秦桧屈膝投降无所不至,也没有把岳飞的头颅献给金人。如今韩侂胄已被处死,盖棺入土,却还不能让金人满意。朝廷于是专门招集侍从台谏以上的高官讨论,朝议时大小官员都力主赉送,众官“皆以为和议重事,待此而决,奸凶已毙首,又何足惜?与其亡国,宁若辱国!”只有当时为兵侍直禁林的章良能认为此举有辱国体,抗词力争。(《中国政治通史•动荡与变迁的宋辽金政治》)这是根据章良能外孙周密《齐东野语》卷三所载的一个说法。但在龙泉人叶绍翁《四朝见闻录》乙集中有另一种记载:“先是,有旨百官,集议朝堂,枢密章良能建议,以为奸凶已毙之首,又何足惜?时王忠简公介抗疏言:韩首固不足惜,而国体更为可惜。章(良能)以语侵公,公奋然曰:今日敌要韩首,固不足惜。明日敌要吾辈首,亦不足惜耶?会倪文节公思,亦谓侂冑一臭头卢,何必诸公争议。王议遂不胜,章呼省吏,伸黄纸,揭于象魏曰:今据礼部侍郎倪思奏到:奸凶已毙之首,又何足惜。遂竟函韩首与金。谍者谓,金人既受韩首,谥之曰’忠缪侯'”。不知孰是。
嘉定元年(1208)五月章良能迁吏部侍郎,史职如故。不久擢升为御史中丞兼侍读。元丰改官制后,御史中丞已成为御史台的真正长官,称为台长。御史台是宋代的监察机关,它沿袭了唐制,在中央设御史台,下设三院,《宋史•职官志四》说:“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御史台设有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名义上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但宋初不任命正员,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真正长官。御史官的职掌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
章良能任御史中丞的确切时间尚不见记载,但嘉定元年(1208)五月始除吏部侍郎,六月八日即以中丞劾罢卫泾(状元,时任参知政事),其始任时间当在五、六月之间。同年八月十三日,章良能上奏两淮屯田之事宜:“窃惟今之经理两淮,独有屯田一事。若使行之,可以富国,可以强兵,可以宽裕民力。今胡骑蹂践,数郡之民死于锋镝、死于转徙者十居七八,不耕之田,处处弥望,若不乘此早加检核,则强有力者,必将广行包占,数月之后无复有在官者矣。乞责监司郡守专意检核,凡死亡逃移之田,毋令妄冒承认,各令供具管下见今实有户口若干,在官之田若干,结罪保明,备申朝廷。乞令制置使司及两淮监司郡守立限条具以闻。”同日,又进言:“今之急务莫如经理两淮。今守臣多出臣僚荐举,或朝廷遴选,事体至重,自合专以功名为念。若假此以为进身之计,到任未久,又求迁擢,则万事无可为者。乞两淮守臣并以三年为任,任未满间不得陈乞宫观。如有罪状显著,严行责降,不特放罢而已。若功效尤异,即用增秩赐金之规,或有加职名以示褒赏。其未满三年,别有移易,许给舍、台谏论奏。其荆、襄间亦乞一例施行。”宁宗皇帝皆从其请。
在御史中丞兼侍读任上,原来指责过章良能,并使其被外放的司谏宇文绍节,恰分配到其手下任佥书枢密院,因心存疑惧,不敢拜官上任。章良能开导说:“公论出一时之见,臣岂敢以报私憾。”从此,两人尽释前嫌。绍节就职不久,章良能也迁太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之后两人相处一直不错。虽然御史中丞的权力很大,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它的弹劾之列。但章良能却在新上任不久,向宋宁宗皇上提出请辞要求。宋宁宗不允,并在“不允召”中,“朕惟振朝廷之纪纲,当先重纪纲之地;新天下之耳目,必遴求耳目之官。卿鲠亮之资,渊深之学,自奋于韦布之日,有闻于缙绅之儒。虽遍历于清华,亦屡更于夷险。处身无玷,疾恶如风。欲坚塞于幸门,曾不辞于怨府,弹击之任,简求实宜。其力辨于官邪,以共扶于国论。发卿所蕴,助朕有为。勿腾避宠之章,益励敢言之气。”对章良能的德才给予高度评价,并且寄予厚望。
嘉定二年(1209)正月,章良能又从御史中丞迁为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宋代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枢密使为枢密院之长官,或称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或同签书枢密院事。宋代设立枢密院的原因,主要是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枢密使的设立可以削弱宰相的权力。所以,宋代的枢密使地位抬得很高,权力也很大。他的地位略低于宰相,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同知枢密院事相当于正二品的职务。委任章良能为同知枢密院事的诏书是这样写的。“制曰:朕登庸髦哲,务致隆平。虽甲兵之问不至庙堂,敢忘远略;而储副之友,必得英俊,讵废良规。爰擢贰于西枢,仍作宾于东禁。具官章良能:直方而刚大,肃括而宏深。代言之文有倚马之立成,应务之材无全牛之可见。获于上而有道,施于下而必随。忠鲠所形,樱逆鳞而弗忌;法守是执,愠群小而不移。周旋百为,孤立一意。持衡铨部,尽嘉水镜之清;执法宪台,共快鹰鹯之击。顾乃直而不讦,严而不苛,虽微狱市之容奸,亦靡弦弧之虚发。眷通材之有此,岂柄任之可稽。庸采佥言,晋升近辅。惟一贤足以制千里,而元良所以正万邦。允资筹幄之谋,更藉储闱之赞。既已成非常之宠,是宜膺不次之除。仍进崇阶,庸昭异渥。噫!观元结中兴之颂,朕宁忘祖武之绳,诵文王世子之书,尔其惟吾儿之辅。”
嘉定六年(1213)四月,章良能自同知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诏书为“制曰:朕图任哲辅,济治登功。西枢之赞本兵,茂著五年之绩;中书之参大政,遂隆四近之联。亶穆师言,肆敭涣号。具官章良能:学博而守约,才大而用周。内苑摛辞典诰,可追于三代;中司纠慝纪纲,肃正于一台。简知久廸于予衷,宥密聿先于汝命。声色不动,安强成道德之威;议论至公,建用会中和之极。汔底偃武修文之效,久赖协恭同寅之贤。维时=假之崇,实以弼谐之望。求诸试可,庶裨万务之几微;于以进升,丕动四方之观听。顾位之尊者责益重,而名之盛者实已孚。犹吾股肱,共罄九臣赞襄之美;为之羽翼,益恢元良辅导之规。时乃之休,惟朕以怿。”
嘉定七年(1214)正月丁丑(2月22日),章良能在任上卒亡,谥文庄。宋宁宗曾下诏,特转三官,除资政殿大学士、守参知政事致仕。(《两宋御史中丞考•章良能》)
章良能自少喜好清洁,他的外孙周密说:外大父(外公)自少好雅洁,性格滑稽,凡是他要居住的房间,必定是要用水泛洒扫一遍,彻底的打扫,除去圬饰,然后陈列琴书。一日,他在一素屏上写书法时说:“陈蕃不事一室而欲扫天下,吾知其无能为矣。”当时一些熟悉他的人就知道今后章良能一定有不凡的才能。
章良能在闲暇之余,经常会写些小词,颇有思致。外孙周密曾提到其母(章良能的女儿)能口诵许多首,有《嘉林集》百卷,可惜未有传世。仅存词牌名为《小重山》的一首行于世,收录于《绝妙好词》卷一。也见《全宋词》第二百八十卷收录。小重山
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馀风软碎鸣禽,
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
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这首词应是在春日里抒发情怀的词。上片写春光明媚。下片抒情,有及时行乐之意。“无寻处,惟有少年心”二句,表现了词人复杂的情绪:既有憾恨,又有追求和企盼。
(江永强)
不顾危祸的吴思齐
吴思齐,少聪颖,擅长诗律,善吟咏,尤以文章闻著。为人慷慨,特别是敢于和权贵较量,人们仰慕他的为人,纷纷尊他为良师。
吴思齐(1238-1301)字子善,祖籍处州丽水。祖父吴深,有奇才,要求永康名望陈亮之女为妻,后来就住在永康。父亲吴邃,是武学博士,官至知军。吴思齐从小聪明伶俐,悟性超常,像古文之类的,只要教他一二遍就能朗朗上口,他最小的叔父当时在国子监里做官,看到了吴思齐的天赋,特别器重他,将自己所学和专长,毫无保留地传授于他,还寻请当时有名望的老师教他学写辞章。
吴思齐按照父亲为知军子可入官的定制,走上仕途,初任临安府新城(治所,今富阳新登)监税。但他想以自己的实力,去获得新的职位,又去参加漕司考试(漕司是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初选入围后,上报礼部审批时却落选了。吴思齐调任嘉兴县丞,他积极肯干,按照县令的要求,处理县事。
当时在县狱里关押了许多疑犯,吴思齐亲自到监狱里办案,逐一审阅诉讼、审问案情,凡因株连入狱的,全部释放,使冤案疑狱得以昭雪,很多死刑犯也得到平反。对一些事实查核清楚,罪行确凿,却因有官员护着,致使案件不能审结的,吴思齐就将案子一并上报,使罪犯和庇护官员都得到应有惩处。郡中有盗杀其同党,狱案牵涉多方,长期拖延不能裁决。郡守将此案下交吴思齐议论。吴思齐说:“盗贼间抢掠财货与一般百姓的案件不同。狱案久拖不能决断,是由于胥吏指使囚犯以赃物拖累百姓罢了。如果判处其杀人罪,决赃物置之不问,就可早日结案。”当时任提点刑狱的洪起畏认为吴思齐是靠关系做的官,有些鄙视他,让吴思齐很不开心,吴思齐就说“我拿这点俸禄而召致你们怨恨,不值得”然后就辞职不干了,到户部找了个监犒赏酒库的工作。后来洪起畏守镇江,又请吴思齐复出进幕府参谋军机。为加强镇江的防卫,洪起畏商议筑城墙提高防御能力,吴思齐劝谏说:“镇江位于长江口,长江就是天然的壕沟,还筑城墙有什么意义?再修筑城墙,只是劳民伤财罢了。”因此,修筑城墙的事也就作罢了。
吴思齐嫉恶如仇,他最恨朝廷内那些以权谋私枉法误国的人。他多次上书揭露权相贾似道和贵戚谢堂的隐事,得罪了贾、谢等权贵,最后只能辞官隐居。贾似道权势极盛,封太师,当时许多朝廷大政,都是在位于西湖葛岭,贾似道的私宅中裁决的。吴思齐这样的小官也敢中其讳恶,不虞宣泄,旁人都为吴思齐担心,而吴思齐却毫不顾忌。咸淳八年(1272)十月,贾似道的母亲胡氏过世,贾似道利用职权,诏以天子的殡葬礼仪规格厚葬之,起的坟拟似皇帝的山陵,“百官奉襄事,立大雨中,终日无敢易位。”(《宋史》)礼部侍郎文及翁曾欲上疏阻止,但惧怕遭到贾似道祸害而中止。吴思齐对度宗用太常寺仪仗队为她出丧很不满,他引用了《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齐威王怒斥“叱嗟,而母,婢也”,觉得文及翁不可以沉黙不语。
不久,吴思齐被迁饶州节制司准备差遣。一次,吴思齐在与监察御史俞浙一起谈论到谢堂当太府少卿,留梦炎当宰相时,俞浙说谢堂对朝廷是有功勋的,责怪吴思齐过激,但吴思齐说:“公宅百揆,畏势家而屈台论,天下其谓何?”对于贾似道、谢堂等权贵势力,力能生杀人,吴思齐这种小官,却敢说敢言,不虞宣泄。吴思齐不愿为仕,请监南岳庙,流寓桐庐,过起了隐居生活。他的岳丈方登,当时正在饶州(今江西波阳)任知府,想叫吴思齐到他身边辅助他,发挥其才能,但吴思齐却不乐意以依赖妇家的权势,去谋取职位。
吴思齐平时乐于助人。“兄弟孤女无归者,嫁之;比邻免女欲杀者,食之;死无以敛手足者,棺之”。他虽为官宦游了十年,却清贫如故,家无增半亩之田。宋亡时,吴思齐身披麻衣,足穿芒鞋,仰天长啸,失声痛哭。改元后,家境更加艰难,甚至于家无石粮储存。有亲朋好友或熟悉他的人纷纷劝他重新为仕,去谋个一官半职,吴思齐都婉言谢绝了,说:“譬犹处子,业已嫁矣,虽冻饿者,不能更二夫也。”表明自己是宋朝的遗民,宁愿冻死饿死也不愿为元朝做事的决心。后来在一次游途中,遇上寒疾,大病了一场,致使两耳失聪,在交游交流中身受耳聋之苦。因为听不到别人讲话,无法交谈,别人常常是语未毕即走了。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吴思齐与谢翱同登严子陵钓台哭吊文天祥,皆作诗以纪其事。又与谢翱同到浦江,拜访故宋遗民方凤,后就长期流寓浦江。方凤是浦江人,也是南宋遗民。他自幼勤奋好学,青年时即以诗文为世所重。宋时曾任福建容州文学。入元后,因不愿做官,归隐仙华山,以教书为生。吴思齐与方凤、谢翱、方寿很谈得来,他们也不会因吴思齐耳聋,就不跟他交往。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纵谈国事,悲愤感慨,往往自昼至夜,略无倦意。有时结伴而行,放游名山大川,遍访故宋遗老。每过破军蹶将之处,总是俯仰徘徊,而不能自禁,常常即景吟诗,以寄黍离之悲,深于故园之思。还与方凤、谢翱等南宋遗民创建了 “月泉吟社”,开展赛诗活动,他们三人参与论评,判定名次,对当时的文坛有一定影响。
吴思齐的祖墓在丽水,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不能经常归扫,每逢年节,必遥望陨涕,因自号“全归子”,誓不失身以辱父母。思齐天性质朴诚实,“虽行人所难,坦然不见崖异”,心知有是非,不知有毁誉祸福。远近学者,仰慕他的为人,纷纷尊他为良师。方凤评思齐之为人,“如徐积陈思道,君子不以为过”。元大德五年(1301),吴思齐手编圣贤顺正考终之事,编写完成《俟命录》后,又赋诗别诸友,遂卒,享年六十四。他著有《左氏传阙疑》、《拟周公瑾平荆州碑》、《魏司马孚赞》、《跋杜诗集》、《陈亮叶适二家文选》,又仿真德秀《文章正宗》, 辑宋一代诗文卷帙,但多数未就。有子3人,翼之、拱之、成之,拱之早卒。
大学者宋濂因元末战乱在浦江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在一次游浦阳仙华山时,特意寻找吴思齐旧游处,见其石壁题名尚隐隐可辨,曾有感而发,云:“思齐与方凤、谢翱,无月不游,游辄连日夜,或酒酣气郁时,每扶携望天末恸哭,至失声而后返。夫以气节不群之士,相遇于残山剩水间,奈之何而弗悲。若思齐者,其知事君不以存亡贰其心者欤,士有哀思齐者,云’睨碣石其如卷兮,巨海簸而不移。’其言信矣哉!”
《全宋诗》有诗一首:
拟古
吴思齐
平原一遗老,九重未知名。
临危观劲节,相视胆为惊。
折陊犹举手,吁天闵无成。
九陨期报国,万古犹光晶。
亦有布衣人,烈烈死弥贞。
回风惜往日,辉映岂独清。
滔滔肉食辈,沘颡徒吞声。
我闻同志士,野祭激高情。
配享遗斯人,忧心每如醒。
(江永强)
南宋末代吏部尚书陆志侃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力衰弱,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北方蒙古族皇帝御赐给陆志侃的海龙杯。现藏于陆氏后裔黄村乡下陆村陆积善家。
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元朝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打到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南宋王朝统治已摇摇欲坠。咸淳十年(1274),宋度宗病逝,年方4岁的赵㬎即位,史称恭帝,年号德祐,太皇太后谢道清垂帘听政。在这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朝廷破格提拔了一批如文天祥那样忠诚耿直的贤臣,充实到朝廷各个要害部门。时任崇政殿说书(负责为皇帝讲说书史,解释经义,并备顾问)的陆志侃也被破格提拔为吏部尚书。
陆志侃(?-1347),字学陶,处州李村牛栏坞(今莲都区黄村乡李村)人。陆志侃“少时正心力学,慨然以斯文,自任讲习而复行之。一日,读史至’晋陶侃朝运百甓(砖)于斋外,暮运于斋内,心思吾方致力中原,当惜分阴’之句,遂愀然曰:'吾父命名志侃者,欲我顾名思义耳。更勤勤劬劬以恢复为己任。”于是,陆志侃倍加珍惜光阴,研读史书儒学,并步入仕途,初授崇政殿说书。南宋德祐元年(1275),朝廷颁发诏书,称陆志侃“学贯古今,才优文武,虽古之仲山吉甫不一过焉”,所以特进吏部尚书。希望他一定要“尽心供职,以副所任。凡天下官员,清廉者尔得而拔擢之,贪污者尔得而贬斥之;即朕有不逮,尔劻勷而扶持之”。清正廉洁的陆志侃不敢有一丝懈怠,兢兢业业,整顿吏治,报效朝廷。
景炎二年(1278),宋端宗下旨旌表陆志侃,称其“刚明有守,耿介无私,抱果决之良才,蕴忠贞之硕德,功及我朝,夙夜匪懈,”升为观文殿大学士,特赠护国金紫光禄大夫。(胡章《河南郡陆氏宗谱》)
然而,尽管文天祥等一批坚贞不渝的忠臣力挽狂澜,志在复兴宋朝,但最终还是不能挽救南宋王朝惨遭亡国的结局。祥兴二年(1279),南宋王朝被忽必烈所灭亡。陆志侃怀着满腔的亡国之恨回归故乡。直到元至正七年(1347)因老辞世,与妻李氏合葬竹舍(今下陆村面前山)。目前,莲都区黄村乡下陆村及缙云县方溪乡胡章、上陆村等地陆姓人均是他的子孙。其墓园保存至今。
(吴志华)元朝
文章学家、书法家陈绎曾
2007年,《四川大学学报》(第1期)刊登了复旦大学慈波博士的《陈绎曾与元代文章学》。开头写道:“由于文献久晦,元代陈绎曾的文章学观点颇为学界忽视。其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近年重出的《古文谱》、《古文矜式》和《文说》当中,涉及文章本体论、修养论、创作论、文体论、风格论、鉴赏论等诸多方面,见解深刻,体现了鲜明的元代文化特征,堪称元代文章学的最高成就。”其实,这位从丽水走出去的陈绎曾,不仅是文学批评家,还是著名的书法理论家、书法大师。
陈绎曾(约1286-1345)字伯敷,号小拙,又号汶阳左客,元代处州人,后侨居苕水。所以他在一些书法作品中落款“吴兴陈绎曾”,《元诗选》则作归安(今湖州市)人。苕水,又名雪溪、龙溪,今称苕溪,在湖州市,为浙北最大的河流,属太湖流域重要干流。有东苕、西苕二源,均出自天目山。二流在湖州城外汇合注入太湖。陈绎曾早年从学于浙江奉化人戴表元(字帅初,元朝初年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诗人陈旅非常友好。“师友渊源,具有所自,故所学颇见根柢。”(《四库全书》卷一百九十六?集部四十九)。元元统(1260-1264)中考中进士,初授将仕佐郎(文散官,从八品)。至顺(1330-1332)中,官至国子监助教(国子监祭酒的助手,从八品)。
元至正三年(1343),陈绎曾任国史院编修(从六品),他与王沂、廉惠山海牙等三人分撰《辽史》,从至正三年(1343)四月开始,至正四年(1344)三月脱稿,仅仅用了11个月的时间。《辽史》全书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本书较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契丹族建立辽朝200多年的历史,并兼载辽立国以前契丹的状况,以及辽灭亡后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概况,是历代研究辽和契丹、西辽的重要史籍。300多个日夜的伏笔疾书,完成了《辽史》这部历史巨作,同时也耗尽了陈绎曾最后一滴心血。元至正五年(1345),陈绎曾逝世,享年59岁。
据《元史•列传第七十七•儒学二》载:陈绎曾天生患有口吃之疾,但却精明聪敏,异于常人,诸经注疏,多能成诵,学识优博。其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文辞汪洋浩博,其气烨如也。”陈绎曾一生著有多种文学批评论著,今存《文章欧冶》(原名《文筌》,后人什么时候改称《文章欧冶》,已无从考查)、《文说》(收入《永乐大典》)、《古文矜式》、《诗谱》四种。他的文学批评代表著作是《文章欧冶》。《文章欧冶》的诞生,使学者“知所向方,人争传录”。(《四库全书》卷一百九十六)。真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后来这本书在国内传本稀少,但在韩国、日本却颇为流行。早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已有朝鲜光州刊本,刊行者为全罗道监司南宫淑、大司谏尹春年等人。尹春年是“以声论诗”的学者,有《学音稿》行世。他在《文筌序》中,特别指出“欲求诗声,当从《文筌》而入”。到了日本元禄元年(1688),日本人伊藤长胤又将此朝鲜刊本重刻于京都,是为此书传入日本之始。他在《后序》中说:“《文章欧冶》者,作文之规矩准绳也。凡学为文者,不可不本之于《六经》,而参之于此书。”被称为“元代馆阁巨手”的许有壬有言:“江南陈绎曾,博学能文,怀才抱艺,挺身自拔乎流俗,立志尚友乎古人。”(《荐吴炳陈绎曾》,见《至正集》卷七五)。由此可见,陈绎曾确是“学”、“文”、“才”、“艺”兼擅的文学批评家。
在书法造诣上,陈绎曾真、草、篆、隶俱通习之,各得其法。尤善飞白,“飞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虚实相济的典型表现,如尘缕游丝,秋蝉春蝶。著有《书法本象》、《翰林要诀》等书法理论著作。
陈绎曾的书法理论代表作是《翰林要诀》。现存世的《翰林要诀》也是我国书法技法的代表著作。该书对执笔法、血法、骨法、筋法、直法、圆法等各种方法,俱立种种名目,并一一进行论说,论述翔实、生动而又独到。正因如此,人们对《翰林要诀》异常看重。如他在《血法》一则中写到:“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外貌鲁钝甚至还有口吃毛病的陈绎曾,在中国书法鉴赏史上却堪称是超一流的大人物。他精彩论述了书写者情绪同书法的关系。如:“情有重轻,即字之舒、险、敛、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他认为,人的喜怒哀乐思想情绪、向往追求都会从字的神采、风格上反映出来。
又如其题跋颜真卿《祭侄帖》云:“自'尔既'至'天泽'逾五行殊郁怒……自’移牧'乃改。’吾承’至'尚飨'五行沉痛切骨,天真灿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状之妙。”(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颜真卿《祭侄帖》是一篇忠义愤发、顿挫屈郁的盖世杰作。作品的文字是追悼在安史之乱中死亡的兄长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由于积聚着家仇国恨,在书法上也就感情显露、毫不掩饰,情绪的起伏波动很是明显,在古今被称为颜书第一。陈绎曾在拜读《祭侄帖》时,他不但从文字内容上领略了颜氏的沉痛心情,而且还从书法线条中窥出了这种包孕痛苦的巨大分量。陈绎曾独具慧眼,从《祭侄帖》的某五行之间看出“郁怒”,某五行之间看出“沉痛切骨”,对书法作品由形式因素入手分析创作心态,从情感流露上对书法作品进行审美鉴赏与节律析评,这种欣赏能力迥非凡俗之辈所可拟之,不仅在元代书家中,即便在整个书法批评史中也是不多见的。他对颜真卿《祭侄帖》的鉴赏, 石破天惊,开创了中国书法审美发展的新纪元。
陈绎曾在书法发展史上的贡献,还进一步发展了九宫结构。“九宫格”是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九宫格相传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创制。向来被学者赞誉为“正书第一”,历代仿习者甚多。他在《翰林要诀》中说,为适应临字时点画疏密、各有停分、界画匀布的要求,改横竖三宫为横竖九宫,成九九八十一宫,这样更便于精确临摹。
《静春先生诗集后序》陈绎曾摹拓技艺高明。重纪至元六年(1340),他摹拓宋碑毫不失真,时推一绝。
陈绎曾虽善于书法,但传世墨迹很少,他于元至治元年(1321)三月的作品《静春先生诗集后序》(纸本31.2X49.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其书法代表作。静春堂为元代文学家袁易所居斋堂的名称。《静春堂诗集》是袁易次子袁仲长裒辑其父遗稿编成,并请父亲的好友陈绎曾题序。陈绎曾的小楷取法魏晋,结体稳健,体态端庄质朴、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陈绎曾这件小楷作品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风格清秀俊雅。其笔画婉转,节奏缓和,自然有致,结字落落大方,笔到之处清雅飘逸,融合着一种“道和神明”的天性,点画顾盼生姿,笔断意连。作品全篇有萧远天然的雅致气息,绝无庸俗粗陋的野气,恰似一首清新和畅的田园诗,其中蕴涵着疏朗、儒雅、静穆的情调。
(吴志华)
绝处逢生林定老
林定老(1276-?),字君则,元代丽水人。他的父亲林江,苦读经书却未见功名,倒是林江的母亲周氏和妻子徐氏,大字不识,却为家族培养出两代进士,成为典范而流芳百世。清末民初湖州的蔡振绅先生编辑了一本《德育课本》,里面有一篇“周徐同德”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件事情。
宋末,林侑的妻子周氏侍奉婆婆非常孝顺,他所生的儿子叫林江。林江娶妻徐氏,徐氏事奉周氏,也像周氏侍奉婆婆一般的孝顺。徐氏生了个儿子,取名林定老。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元将阿剌罕、董文炳率军攻占处州,这时林定老才6个月,林江就背了定老逃难。因为元军追得紧,还在后面用箭射他,林江便丢了儿子顾自逃走,不知去向。周氏和徐氏去寻找林江,中途又碰到强盗,两人仓卒逃命,慌不择路,却找到了被林江丢弃的儿子,这仅有6个月的婴儿既不知道惊慌也不啼哭。后来又寻到了林江的尸首。回到家里,房子已经烧毁了,只得租借人家的屋子住着,婆媳俩带着孤儿相依为命。那时候徐氏还只有三十来岁,有人劝她再嫁,徐氏说:我要养婆婆、教孤儿,给林家留一线血脉呵。她们含辛茹苦把定老扶养成人。
林定老在祖母和母亲的教养下,勤奋读书,于延祐五年(1318)中了进士,授奉化州同知,分掌巡捕、粮务、屯田、水利。再调任江苏兴化路通判,为总管府助理,是握有裁可、连署州府公牍和监察官员的实权官,可直接向皇帝奏报州郡内官员情况。之后又升任新州(今河北涿鹿)知府,后又任浙东廉访司佥事。在各任期间,他“皆有政绩”。(道光《丽水县志》)
任兴化路判官期间,至治二年(1322),应清源何氏作《清源玉雪堂谱序》,对何氏宗族给予详尽记述。至顺元年(1330)为福建莆田协应庙作《木兰陂重建协应庙记》,以纪念木兰溪建陂先贤。
林定老长子林彬祖,至正五年(1345)进士,次子林似祖以诗闻名于时。孙,公庆,以诗经在浙江乡试中夺魁。
(唐乐平)
勤政爱民的项棣孙
项棣孙(1296-1366),字子华,宋代丽水县人。幼时肄业郡庠,终日闭门习读经书,从不串门闲聊,浪费光阴。走路时常常默默背诵经文。因精儒业荐为青田县教谕。元至顺元年(1330),中庚午科王文晔榜进士,初授同知奉化州事,封承事郎(文散官,正七品)。后调任福州路总管府推官(掌刑狱,正七品)。不久改兴化路莆田县尹,转知福清州事,因丁忧不能赴任。服满,提举泉州市舶司,掌管福建行省船舶出海公检、公凭,检查出海船舶及管理所辖口岸船只事宜。任满,调任处州总管副手,累阶奉直大夫、知福建延平路(今南平市)总管府事。朝廷重臣李国凤经略巡视江南道,承制提升项棣孙为处州路总管兼防御事。岁余辞官卸职,隐居青田万藏山。
项棣孙仕宦生涯大部分时间在与处州毗邻的福建。他不管在哪个位置上都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
项棣孙在奉化州任同知时,当地每年四月八日,州民数以千计群聚大伽蓝(寺庙),延请僧人吃斋饭,诵佛书,企求神灵保佑。男女同席,常发生有伤风化的事,项棣孙下令严禁此举。
在福州任总管府推官时,一姓林的大海贾从事海外贸易,常往来于各国海域之间。他在自家巨型船舶上排列旗帜、金鼓,伪装兵船,以防备海盗袭击,被仇家诬为叛乱造反,廉访使衙门抓捕其家属入狱。项棣孙为之平反,救活数百无辜群众。有个姓周的年轻人,以“点金术”迷惑群众,百姓称他为神仙,他任意出入官府,没有人敢查问他。项棣孙将其逮捕并治罪。还焚烧了他宣扬点金术的书。
在莆田任县尹时,当地习俗野蛮,缺少爱心,发生纠纷,往往把小孩掐死,诬陷对方,使之获罪。项棣孙到任后,召集当地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者,要他们耐心教育说服邻里,提倡仁爱眭
邻,莆田的乡风乡俗焕然一新。
在泉州提举市舶司事时,正值年成歉收,官府的吏卒到老百姓家里掠夺财物,甚至杀人,地方治安混乱。项棣孙向郡守分析原因,并带头捐出俸禄,带动大商人捐钱购买粮食,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泉州境内得以安宁。元至正十三年(1353),林君祥等人招集福安、罗源、古田诸县和江西等地数万之众包围福州。廉访使郭兴祖指派项棣孙带领泉州、兴化二郡官兵前往救援。项棣孙部署有法,行军不紊,帅兵渡江,与延平、建宁官兵会合。福州城中闻之, 士气百倍。敌寇腹背受敌,众心动摇,连夜遁逃。
项棣孙担任处州路同知时,青田农民吴德祥起兵反抗官府。官兵围剿多次失利。青田县尹叶琛、县尉薛彻秃被吴德祥劫持。项棣孙积极辅佐石抹宜孙元帅守城。项棣孙一边组织军民高筑城墙,深挖城壕;一边派女婿祝彦芳(丽水县官桥人,后任山东莱州通判)前往山寨劝说吴德祥。叶琛、薛彻秃,终于被放回。
项棣孙为政简易,一切以爱民为本,不求赫赫功名,但对于忠义大节则慎独慎微,全力坚守。元至正四年(1344),项棣孙撰《丽水县重修通济堰记》,录于《通济堰记》、《丽水志稿》。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十九日在家逝世,享年七十一。浦江宋濂为其作《元故延平路总管项君墓志铭》(收入《宋学士文集》)。丽水人将其奉祀于乡贤祠。
(吴志华)善论古今得失的黄许
黄许(1283-1362),字与可,号南岫,学者称他为南岫先生,元代处州丽水县人。黄许出生在书香门第。祖父黄国华,生卒年不详,字叔文,栝苍名士。为人方正严肃,尤其注重礼仪,终日衣冠危坐。每遇荒年,拿出粮食以平价粜给乡民。大雪天有不能举火炊饭者,常送粮接济。德祐年间(1275-1276), —些恶少群聚为盗,其中包氏家族最强,号“包家洞”;林某人能抓捕猛虎,号“林大将”。他们劫掠周边郡县百姓,当地官吏制服不了。唯独害怕黄国华,不去。黄国华追上去,将金帛赠送给他们。黄国华所居之地叫“弱溪”,元兵攻进处州,族人为避战乱,值钱财货堆积如山,听到元兵突然来到,委托村民看管而去。村里一些人想据为己有,黄国华命家仆将重货收贮一室。局势安定后, 召其货主悉数归还给他们。
父亲黄昶,生卒年不详,17岁考中举人,补太学上舍生。
黄许母亲早逝,黄许由继母抚养成人。黄许长大后,体貌敦硕,长髯垂胸,一表人才。但其性格刚严,“逢人不能卑词媚色,不慊其心者,遇诸途,不正视。”(宋濂《丽水黄府君墓铭》)但对继母却恭敬温和,极能顺应她的喜怒。
敢犯境。有一天,他们在里桥杀牛宰羊结盟,黄国华刚好经过这里。于是拿岀金帛,劝说他们不要因为贫穷而行不义之举,可用这些金帛去正当谋生。众人惭愧而散
《四书会要•中庸》继母过世后,建庐于墓壁下守孝,遂号“石壁山人”。
黄许少时刻苦攻读科举业,与江西玉山儒士郑元善(即郑复初)、同乡叶岘、林定老(字君则)相师友。其他三人都考中进士,唯独黄许屡试不中。林定老为浙东廉访司佥事,举黄许为丽水儒学教谕,不就职,潜心圣贤之学。“习五经,约知其说,尤深于易。旁通诸家言,目别汇分,咸得其统绪。”(宋濂《丽水黄府君墓铭》)
黄许洞察时事,善论古今事之得失。元至正年间(1341-1368),天下表面上无事,黄许却以为将乱,著书十篇谈政治阙失,曰:“亟用吾言庶可救,后将无及。”刚好朝廷派遣宣抚使到各地巡察,黄许以处士身份献十策,曰:“严选举,革贪污,除吏敝,抑兼并,省冗官,汰僧道,核田赋,兴武举,作士气,结人心。”(《新元史》卷二百三十八)磊落数千言,但没有被采纳。不久,果然发生动乱。后来中书省参政普颜帖木尔、内台治书侍御史李国凤奉诏经略江南,得黄许十策,如获至宝。可惜此时的黄许已因年迈卧病在床,征召他出仕,却已不能起来应召了。李国凤感叹地说:“世未尝无才,顾上无用才之人耳。”黄许怀才不遇,临死前,感叹道:“生而无愧,吾荣也;死而无亏,吾宁也!”(宋濂《丽水黄府君墓铭》)至正二十二年(1362)卒,享年八十,葬于丽水北乡叶弄 (今属仙渡乡大路边村)。
黄许著有《四书会要》、《读易大意》、《诗书类要》、《天文地志官制类编》、《书总断》及《古今人诗文骈俪类选》。还有《石壁晚稿》,“不为华靡无益之言。”又搜集编辑论述写作之道的文章,并为之作论,为《文通》若干卷。
黄许之孙黄梦池,字伯生,以能文辞名,文章器识,为时所重。师事青田刘伯温。官至龙江宣课大使、秦王府纪善(纪善为王府属员,正八品。掌讽导理法,开喻古谊,及国家恩义大节,以诏王善),封将仕郎。著有《石楼文集》。黄梦池胞弟黄梦庚,也载入道光版《丽水县志•人物》。
(吴志华)治学不倦的季仁寿
季仁寿(1302-1362),字山甫,元代学者。先人龙泉籍,后徙居州城丽水。季仁寿的十四世祖季棠是宋代殿中侍御史,“以骨骾著闻”。(宋濂《季公墓铭》)季仁寿的父亲以学行知名越郡,两次辟举均不去就任。家学渊源深厚,季仁寿自幼深受浸染。后经发奋努力,文章出类拔萃,可是却屡举进士不第。
重纪至元初(约1335年),他被荐为慈溪教谕,掌管文庙祭祀,教诲县学生员。他征收教租,重修礼殿祠,新建教谕厅,使儒学面貌为之一新。
至元五年(1339年),部使者畅公到慈溪查访,许多官员被问责,而对他很满意,命去黄岩铸祭器。祭器也称礼器,是儒学祭祀必备的器具。元朝中后期,作为“朝廷重典”的文庙祭祀逐步完善,其重要表现就是祭器的完备和大成乐的普及,元人对儒学文庙祭器很是重视。基于这种认识,各地儒学普遍铸造祭器,以完善文庙祭祀。慈溪祭器缺损,于是,“慈溪县学教谕季仁寿得补租钱_千二百余贯,以造祭器之未完者。”(申万里《元代文庙祭祀初探》)
慈溪先贤、宝章阁学士黄震是南宋时期的经学家,致力于程朱理学,著述颇多。季仁寿列状上报,祠奉于学,并设置研究学习课程。通过季仁寿的努力,有两位生员获得江浙文解(乡试中举,由地方官给予文解发解入京,参加考试),于是来学的人更多了。任职期满,迁任松阳。
时值元末,地方很不安定,州郡官吏辟举季仁寿为余杭双溪书院山长,季仁寿以双亲年事已高为由推辞。后又有江南经略使李国凤任用他为婺州教授,他叹道,任官是为了行志,若志不行,还不如隐居吧。于是他放情山水间,自号为“春谷处士”,在龙泉汤京的义庄开设义塾,教育乡中子弟。
季仁寿继承家学,专攻《易》与《春秋》,通晓其含义。江西名儒郑原善任处州录事,处城许多人包括刘基、刘演都跟他学《春秋》等,季仁寿向他学习 《书》、《诗》二经。学问日益精进,大家称他为“四经师”,跟从他学习的人很多。
季仁寿著有《春谷读书记》200卷、《易书诗春秋(四经)衍义》、《四书质疑》、《策枢通览》、《诗林钩玄》、《弓冶录》30卷,《季山甫文集》等。
刘基曾为《季山甫文集》作序,序中说季仁寿著述很多,诗文、铭记、论赞、序说等,“莫不彬彬济济,方驾古人”;他的文章“体格严正,文词典雅,真可以式后学”。刘基又作有《雨中寄季山甫》二首与之唱和:
山雨随风去复来,南明晚色动楼台。
犹怜仗节中郎在,不见乘槎使者回。
感兴诗成聊自遣,忘忧花好为谁开。
偏嫌近水多蝼蝈,永夜喧呼聒梦回。
长夜雨多泥没车,白日闭门人迹疏。
阶下水衣看上壁,庭前檐溜欲成渠。
闲花自发无劳种,蔓草从生不遣锄。
想见幽栖张仲蔚,蓬蒿如树塞园庐。
季仁寿61岁去世,葬于龙泉县安仁里麻丘湾。宋濂在《季公墓铭》中对他深表惋惜,说:“虽然治国有道,政与教尔,而教为尤重。公虽不及为政,而位为人师,横经讲道,沾丐(给予帮助)后学为多,其视怀银黄,垂三组,而无益于人者,贤不肖果何如也,尚奚悲?”
(唐乐平)
宋皇室后裔赵友桂
宋太宗赵匡义(939-997),在位22年。有九子,长子楚王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秦王赵廷美获罪,独元佐申救。廷美死,元佐遂得狂疾。雍熙年间,他纵火焚宫,被废为庶人。真宗即位,复封楚王。元佐先后封为楚王、齐王、潞王、魏王,谥号恭宪,有三子。到元代,其后人逐渐散至民间。
赵友桂,字诜仲,一字国芳,元末丽水人。为元佐十二世孙。“于学无所不究,尤精天宫律历,为词章温润尔雅。中山李桓少推许,顾称友桂典奥不群。”(道光《丽水县志》)是一位有着特别天赋的学者。但是,正与他的祖先赵元佐一般,也是个性情中人,其狂性神似先祖,“高自矜诩,不可一世”,目空一切,自我夸耀。只与临海人舒卓为好友,二人谈论常常通宵达旦。有时大哭大闹,头巾也掉在地上,人们都把他看成是狂生。参加科试,屡次被除名, 文章才华的发挥更是无从谈起。
友桂跟随父亲去南京上任,“遭乱警慑,得疾卒,年仅三十有三。”(道光《丽水县志》)赵友桂著有《夏小正(集)解》、《诗书易(易诗书)录辨》、《南客 (泉)稿》等。明初诗文大家宋濂很是惋惜他,为他写了墓志铭,赞曰“南明之西,有气吐霓。化为龙文,上贯少微。”
(唐乐平)
道学家王惟一
王惟一是元代道教神霄派的重要传人,也是五雷正法发展史上有重大理论建树的人物。直到上世纪,王惟一还曾经引起一些专家的注意,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和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史》第三卷都曾提到王惟一并作介绍和评论。
王惟一(?-1326),号景阳子,元代浙江丽水人。父亲任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县)县令,举家迁居于华亭。王惟一出身书香门第,父亲给他安排的是一般官宦子弟常走的业儒做官的旧路径。他在自述其生平时提到:“余少业儒,粗通六经,而知仁义礼乐教化之道。”后来进入官场谋了个闲职小吏。但是,在生活中却有一件困扰他很久的问题:“窃怪夫三才既同此道而立,何天地之运如是其久,而人之数如是其短耶?”后来读了《老子》,才彻底改变了他的思想和生活道路:“及观老子之言,怃然曰: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惟一既生人世,获处中华,可不念生死大事,以求万劫一传之方?于是遍游方外,求金丹之学,上乘之道”。(《道法心传》)
于是,王惟一“弃吏,从方外。”为的是追求人生的永恒,从此走上漫长的悟道之路。然而,他的求道生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在《道法心传》中说:“自幼酷好道法,不惜劳苦,拜师传授,不知其几人。是以用心三十余年,观风云聚散、气候之变通,默会其心,喜不自知,宿生多幸,又遇至人,一言之下,即证无疑。”他在《道法心传》还说,为求真谛,他曾经对“三教经书,行雷祈祷,医卜星数,无不备考,贤愚师友,莫不参求。但都未能够明白至道。以至于旦暮勤奉,积忧成疾。后来终于得遇至人,亲授无上至真妙道,一言之下,直指真诠,使他悟入金丹大道。”所谓“至人”,就是道教神霄派掌门人莫月鼎。神霄派为道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产生于北宋末,流传于南宋至元明。“神霄”之名,来源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该经根据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说,指认其中最高一重为“神霄”。可见神霄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神霄道士以此名其派,盖取其高远尊贵之义。王惟一似乎找到了人生的归宿。于是,倍加努力地苦心修炼,夜以继日,风雨兼程,不辞辛劳。同时,他博采众长,不仅取存道家真传,而且征引理学家周敦颐、邵雍等人的哲学理论。他在二首绝句中云:“学道须穷天地心,罕闻世上有知音。都缘此理难轻泄,尽向旁蹊曲径行。”“坤复之间理极微,鬼神虽妙也难窥。要知这个真消息,熟读尧夫《冬至》诗。”
工夫不负有心人。刻苦虔诚的王惟一终得“雷霆一窍”及性命真诠,并撰成雷法著作《道法心传》、丹法著作《明道篇》等,使其在道学发展史上占有了重要地位。
《道法心传》作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这本雷法理论是一个综括诸家、独有领悟的体系,其突出之处在于将传统的雷法思想,转变为以神为本并最终归于以心为本,是我国现存的一本比较系统的雷法理论论著。王惟一的《道法心传》中《体用两全》一诗:“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体用两全行,三界归一统。”这里的“体用两全”就是教义思想和法术行为的统一。修道人如果能做到“体用两全”,就达到了“三界归一统”,也是得道的最高境界。
丹法著作《明道篇》内含“诗81首,以按纯阳九九之数。七言四韵16首,以按二八之数;绝句64首,以按六十四卦;五言1首,以象太一之奇;《西江月》12阙,以周十二律吕。”他的内丹学融合时代和文化精华,在内丹理论上结合了宋代理学家的学说,而且在性命观上采纳了金丹北宗(即全真道)的若干思想。
王惟一晚年寓居樊泾岳祠(在今江苏太仓市)。元泰定三年(1326), “书遗事及偈毕,端坐而逝。”(《苏州府志》)
(吴志华)
陈镒和他的《午溪集》
《四库全书》编纂于清乾隆时期。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分经、史、子、集4部。丽水人陈镒所著《午溪集》10卷也收入其中。
陈镒,字伯铢,元代诗人,约公元1338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浙江丽水县人。曾授松阳教授,后筑室于午溪(即宣平溪)之上潜心写作。陈镒生平所著诗集10卷,遂以“午溪”命名,称《午溪集》,共10卷。卷首题“前进士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孔旸编选,前进士青田刘基(刘伯温)校正”。黄溍(文学家,浙江义乌人)、张翥(诗人,山西临汾人)、孙炎(时任处州总制)及孔旸、刘基等五人都为之作序。这五人都是陈镒的朋友。他们客观公正地评价这部诗集。序言前保留刘基、孔旸亲笔书信各一篇。刘基在信中称其"体制皆佳,而近日应酬之作去其一二则矣”。孔旸在信中称其“篇篇合律而中吕,字字铿金而锵玉"。
一些汉语工具书在解释词语时,有多个词语的出处均引自陈镒《午溪集》中的诗歌。如在解释“浪婆”(波浪之神)一词时,引用陈镒在《再次韵答王子愚》中:“云间后土来天女,风外清淮舞浪婆”。在解释“行经”(行进途中经过)一词时,引用陈镒在《和贾县尉日往山中诗韵》“山色苍茫翠欲流,行经
民国线装四库珍本初集《午溪纯集》(2册,10卷)熟路忆曾游”。在解释“日来”(近来)一词,引用陈镒在《和程渠翁见惠诗韵》中“若问日来新况味,饭牛聊复卧南山”。“琴室”(奏琴之室)一词,引用了陈镒在《挽周子符》诗中“香销琴室松风冷,灯灭书窗竹月凉”之句。
(吴志华)
翰林直学士包容德
包容德(1295-1369),字子成,元代丽水县人。初授翰林直学士,御史大夫铁穆尔识其才,荐任广东道肃政廉访使。时有豪门十姓,勾结权贵,为非作歹,荼毒百姓。包容德到任后,清正廉明,不畏豪强,将首恶者逮捕入狱,使坏人敛迹,百姓诚服。后任太医院判官、朝请大夫佥本院事,因国事动乱,民不聊生,在元明交替之际忧愤而死。生平擅长诗文,又善书法。明朝
南阳侯叶琛
叶琛(1314-1362),字景渊,别名伯颜,丽水碧湖高溪人,博学有才藻,为元末明初著名“浙东四先生”之一。他为官清廉,有治民之才,嘉靖工部尚书章拯在《三贤祠记》中说:“栝山将神,先生诚意伯刘公基,御史中丞章公溢, 缙云伯胡公深,南阳侯叶公琛,皆人杰也。”
元延祐元年(1314)年,叶琛出生于丽水县碧湖一个书香之家。曾祖叶宏,宋绍兴乾道八年(1172)壬辰科进士,任敷文阁待制、太府少卿。祖父叶一鸣在元朝任处州路美化书院院长。其父叶应咸精通史学,擅论治乱大事,尤善五言诗,有《楼间集》。叶琛从小天资聪颖,常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天历元年(1328),叶琛游学京都,因才能超群,不久就到通政院任职,开始了仕途生涯。
元至正三年(1343),叶琛被授浙江兼代宣抚使,至正四年(1344),任歙县(今安徽歙县)县丞。歙县产纸,每年有500万张之多。百姓要把纸张上交官府,而官府以其质差价贱为由向百姓加重赋税。叶琛明察其中弊端,改革赋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至正九年(1349)春天,叶琛升任处州路青田县尹。青田一向是难治之县,叶琛认为政务不好整治,主要是不重视教育,不能教化百姓。他一上任就建造了明亮、高大的明伦堂;聘请学问渊博的人,担任六经讲师;增加学田30多亩,供给学生伙食。每月朔望叶琛都穿戴官服,亲自参加祀拜先圣先师的活动,并申述五伦之教。
在青田县令任上,叶琛临事审慎,办案明了。有一位官员送呈官府文书,叶琛发现印章的角异样,诘问那官员说:“你怎么敢私刻假印呢?”那官员大惊失色,低头认罪。叶琛说“伪造假印的不止你一人,你如果能揭发检举一个人,可以赎罪”,并把这话同样告诉被检举人,一日之内便收缴了假官印18枚,税务假印12枚。叶琛信守诺言,全部赦免了他们,只鞭打最后被检举揭发的人。
青田县讼案多,叶琛曾两次任青田县令,他明断是非,保护百姓利益,境内社会安定,秩序井然有序。其间他一度被派到龙泉开垦田地,登记田亩,事毕,调到婺州路武义县垦田定赋。青田县百姓期盼叶琛回到青田,不停向省郡请求,叶琛回青田时.老百姓用彩船前去迎接,溪流中,船头与船尾相接, 长百余里。
至正十二年(1352),叶琛升任处州路总官府判官。至正十三年(1353)春,青田九都黄坛(今属文成县)人吴德祥组织受苦百姓揭竿反元,自署“吴王”。同年秋,起义军攻打青田县城,夺取府库钱物。至正十五年(1355),吴德祥把势力范围扩大到处、温、婺三州及福建建宁,“官兵捕逐辄失利”。六月,叶琛受浙东元帅府处州分府同知石抹宜孙所派,前往青田招安。十月,有人煽动吴德祥说“叶县令口头上供给你衣食,可官兵早晚要抓你的,你不如劫持叶县令求得自身安全”。项生与留由之听到消息后,告知叶琛,要他到东瓯(温州)避难。叶琛说“我如果离开,百姓哪里去安身?盗贼必定会屠杀无辜,草木不存,按仁义我岂能苟活?”不久,农民军将领张惟德、吴伯贤等“持旗帜刀槊直入县庭”。叶琛穿戴好官服,对张说“我跟你们走,千万不要迁怒我的百姓”,话未说完,就被劫持登舟赴黄坛。在被扣留的8个月中,他常常给农民军讲祸福逆顺的道理,并暗中了解他们出没的处所,掌握他们的行动规律,伺机平定。十六年(1356)四月,农民军将他放归。
此时,处州各地农民军风起云涌,丽水的砻崆、青田的庐茨(今景宁鸬鹚)气势极盛,“有众号数万”。石抹宜孙派参谋官胡深、章溢统兵讨伐砻崆农民军,叶琛恐这两股农民军与黄坛农民军联在一起“则势益大不可制”,便连忙领兵与他们会合,三面夹击,矢石俱下,农民军大败。有将官提议要乘势全歼寨内士卒,但叶琛说“作乱者此数酋耳,余皆良民困胁至此,彼何罪欲使之成齑粉耶?”于是下令撤退20里,让砻崆中人都能携妻带子逃走,再放火烧毁砦寨。
至正十七年(1357),叶琛升为浙东道宣尉副使兼同知处州路总管府事。四月领兵到沐鹤镇(今景宁县城),八月,派遣副将陈仲真平定了庐茨的农民军。十八年(1358)春,叶琛改任处州路总管府治中,统率官兵进讨黄坛吴德祥。叶琛采取宽严相济,恩威并用的策略,于九月平定吴德祥起义。叶琛因策划和平定农民起义有功,授行省元帅。
尽管处州路总管府石抹宜孙和叶琛、胡深、章溢、刘基等文官武将,镇压了处州各县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但元朝统治的气数已尽,谁也无法挽救它。至正十九年(1359)四月,朱元璋命枢密院判官、镇国上将军耿再成与参军胡大海领兵攻取处州,元处州守将石抹宜孙派遣元帅叶琛扼守栝苍古道之天险桃花岭(亦称冯公岭)。命参谋林祖彬屯兵葛渡(今属莲都区仙渡乡),命镇抚陈仲真等据守樊岭(在丽水宣慈乡,今属武义)。此时刘基已辞官回乡,处州兵将士气低落,毫无斗志。镇守龙泉的元帅胡深认为大势已去,抄小路赶到缙云黄龙寺,向耿再成投降。十月,耿再成出兵进击樊岭,与胡大海合兵,连拔桃花岭,葛渡二寨,石抹宜孙偕叶琛、章溢等数十骑弃城避走浙闽边境建宁一带。
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朱元璋进入婺州城后,改婺州路为宁越府,并在此设立中书浙江行省。朱元璋求贤若渴,广揽人才,先后召用了王宗显、范祖干、叶仪等一批儒士。胡大海告诉他,人称“浙东四先生”的宋濂、刘基、章溢、叶琛是当今取得天下和日后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人才,便命处州总制孙炎召见刘基等。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刘基、叶琛、章溢、宋濂应召结伴同赴金陵,下榻孔子庙,朱元璋高兴不已,接见他们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 ……”授叶琛为营田佥事,主持招徕农民回乡务农,垦荒种田事务。
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占洪都(今江西南昌),授叶琛为洪都知
叶琛画像(清•上官周铨绘)府。不久,元降将祝宗、康泰叛乱,镇守江西的武将邓愈逃跑,叶琛被俘。祝、康劝说叶琛投降,叶琛宁死不屈,大骂叛贼,被杀害。墓葬丽水县西南四十里高溪源黄坛岭。明洪武元年(1368),追封为南阳郡侯,塑像丽城耿再成祠,后被祀于功臣庙。明代,巡按御史王献之在处州府治南建造三贤祠,祀奉中丞章溢,南阳侯叶琛,缙云伯胡深。叶琛英年殒身,未能在历史舞台上像刘基一样施展其韬略,大展鸿图。但他作为“浙东四先生”之一,为明朝的建立作出贡献,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宋濂在《叶治中历官记》中叙述了叶琛的经历后说:“夫不知人之善,不知知善而不能扬不仁。余虽不敏,颇以文字为职业,不敢喑无一语,谨书一通,以俟他日传循史。”
叶琛弟叶现,字景龙。明洪武初年被举荐到南京,明太祖命他赋诗,受好评,授通州勾管,不久升府判,有惠政,擢升南雄(广东南雄)知府。主政期间筑堤储水,灌田万余顷,百姓称所筑堤为“叶公坡”。宋濂赞他“饬己廉介,操心仁恕”。祀于名宦祠。
(叶镇)
临济宗智度禅师
临济宗是中国佛教中五大禅宗(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之一,由于此宗的开创者义玄,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禅院举扬一家天的宗风,后世就称它为临济宗。此宗接引学人的方法,单刀直入,机锋峻烈,使学人豁然醒悟。它在五家宗派中流传最久。临济宗第二十世祖就是处州白云山福林寺智度禅师。现存的《南宋元明僧宝传》、《五灯会元续略》、《佛光大
台山华顶寺,智度曾到此参拜先睹无见禅师藏经•禅藏经文》、《释鉴稽古略续集》、《继灯录》等许多佛学著作为他立传,弘扬他高超的佛学造诣和德行。
智度禅师(1304—1370),号白云,元代处州丽水人。俗姓吴,世居丽水城内。智度为人沉默而旷达,15岁时剃发向佛,初受业于丽水城北白云山福林寺住白云山福林寺持空中以假禅师。空中以假暗中观察智度“根器”(根能植其基,器能受其福。谓人能学道者为有根器),欲将衣钵传授给智度。智度潜心习禅定,通宵达旦,三年不寐。
于是,空中以假安排智度南下云游八闽(福建),临行时对他说:“善财童子是菩萨中的行脚僧,赵州是祖师中的行脚僧,庞蕴是居士中的行脚僧。今人云游四方,不效仿此三老,则是枉费芒鞋(草鞋),徒自困劳罢了。”
智度辞别师父后,四处参拜当时的得道高僧。如温州雁荡山灵岩寺芝禅师、杭州天目山昭明寺断崖了义禅师,又拜谒了金陵(今南京市)报恩寺无方智普禅师、江西南康府(治所在今星子县)云居寺小隐师大禅师。经过近20年的苦练修行,深得禅宗奥旨。元至正四年(1344),众僧迎接智度回到福林寺。空中以假大喜道:“你回来了,我的使命可以完成了! ”有一天,空中以假诵偈道:“地水火风先佛记,掘地深埋第一义,一免檀那几片柴,二免人言无舍利。”端坐而逝。智度强忍悲痛,按照师父遗愿,将其埋葬于福林寺侧上佛塔。智度还筑庐于塔旁,为师父守灵超度。每天取《楞严》、《圆觉》研究,领会贯通。然而,在说法传道的时候,却又不能运用自如。于是,智度决定前往天台山参拜先睹无见禅师,求学佛法。在当时,先睹被称为宗门绣虎(绣:谓其词华俊美;虎:谓其才气雄杰),居天台山华顶寺,禅界各家流派都很敬畏他。在华顶寺,智度得到了先睹禅师真传。先睹圆寂后,智度为华顶寺住持。他躬行先师遗嘱,因时接物,随机开导,与天台山国清寺梦堂禅师、定海教隆寺愚庵禅师诸老齐名。
至正二十四年(1364),龙泉人章溢请智度入主龙泉普慈寺。一时间,80()多名僧侣慕名云集普慈寺。至正二十六年(1366),智度又被请入云和武岱峰武峰寺为主持。
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诏征召天下名僧。智度应诏赴京,上疏后便要辞还。门下为智度不留在京城而感到不可思议,智度怒责道:“你们没听说过古德的教诲吗?纵然弄到帝王家,也是一场干打哄(空闹)。将来佛门中滥竽窃符之辈,必然是你们这些人! ”明洪武三年(1370)二月,智度因有微疾辞朝,居于杭州虎跑,随后前往天台华顶寺,不久回到福林院。五日,他书偈语道:“无世可辞,有众可别,太虚空中,何必钉橛。”偈语书毕,掷笔而逝,年六十七。火化后,收得五色舍利,大如菽(即大豆),门人在寺西建塔置放舍利。
智度平时说法偈颂,不许听者记录。有禅者偷偷记他的话语,智度就把他们驱逐出门。浦江宋濂作《白云禅师塔铭》记智度事迹。
(吴志华)
金善家五代入仕
民间有“富贵不过三代”的说法,是说富贵之家最多只能维持三代,之后便会衰落下去,但丽水金善家却五代为官,志书说因他积德所致。
金善,字仲与,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丽水县人。洪武初,由人才科举步入仕途,为行军掾吏,执掌军法。他仁慈宽容,开释了不少轻嫌疑犯,救活了许多人,后累官至干州知州。金善生一子,取名金叔度,官至文林郎、监察御史。金叔度生一子名金恺。
金恺(?-1466),字舜臣,宣德四年(1429),乡试中举,初授山东沾化县儒学训导,任满升监察御史。历任江西、广东、云南等地按察司佥事,所到之地,均有能声。请求辞职回乡,进阶四品。金恺生三子,长子金文,次子金忠,三子金信。
金文(约1430-1483),字尚德,别号履素,晚号镜潭主人。少时聪颖异常,8岁就习书欧体,14岁能作诗文。后来随侍父亲游宦京师,投于学士刘文安(即刘定之,江西永新人。官至礼部左侍郎,文学家)门下攻习《周易》。他析疑辨理,群辈皆厌服。20岁时,回乡住丽水城。当时贼寇攻围处州城,御史李俊招募有勇有谋之士守卫。金文应募,多次向李俊建言献策,谋划战事。敌军以府城射出所得的箭反射城中,使守城兵众不敢发射。金文设铜函于弓弦射敌,敌军不知所措,只好退兵,众人都说首功应推金文,他固辞不受。
金文力奋于学,景泰元年(1450)乡试中举。景泰二年(1451),中辛未科柯潜榜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金文藻思颖拔,朝中公卿都叹服他的才能。景泰四年(1453),拜行人(即使者),出使四方,与各国交往,词翰语言,见者惊叹。景泰七年(1456),经考绩,进修职郎。景泰九年(1458),升刑部员外郎。不久,郎中缺员,司中政务久滞未决。金文剖决如流,一月之间,事务及案件全部处理完毕。刑部陆尚书对他奖誉有加。河北保定府有疑案,事关贵戚,久拖不决。众僚推荐金文处理此案。他将该案件办结后,无人异议。不久,进阶奉直大夫,后擢本司郎中。成化二年(1466),父母连丧,他回乡处理丧事。
成化六年(1470)秋,金文复任刑部贵州司郎中。成化八年(1472),奉旨审理南京刑狱,平反者270多人。有受诬得以昭雪的人,用沉香木刻成金文的肖像,建立生祠奉祀他。某地有人恶意上书,官员士民被诬者100余人。金文奉命审问此案,没几天便真相大白,结案上奏,发配诬告者充边。他在刑部前后任职13年,没办过一件徇私案件,众僚称赞他正直廉明,无异辞。成化十三年(1477),升河南开封知府。开封府政务拖滞,他从容处之,井井有条。由于开封府狱年久失修,府治卑湿逼隘,每年有六七十人在狱中病死。他将府治、府狱先后予以迁徙、重建,此患遂息。当时因连年淫雨涝害庄稼,黄河泛滥,山体崩裂,百姓纷纷背井离乡。金文终日忧惶,不能进食,亲自到灾区实地查看,视灾情轻重逐户登记,然后向朝廷奏免其赋税。同时又上奏便民七事,朝廷一一准奏。
金文平素刚直,不依附时要,当道忌恨排挤他。刚好朝廷到各道考核官员,有人暗地里把他的名字,也附在辞官回乡名单后面。于是,朝廷下诏准予他致仕,时年49岁。知道他要致仕,许多同僚为之叹息,而他却忻然收拾行装准备回归老家。他还作和陶靖节(即陶渊明)《归去来辞》以寄意。
金文对兄弟十分友爱。二弟金尚义丧偶,因为有子不想再娶,他暗中与三弟尚友商议,牵线致仕太守俞公之女,等到聘娶的时候,尚义才知道此事。尚义任御史,好直言。时值星象突变,他知尚义肯定又要进言,于是作《东瓯童子》告诫尚义。等到尚义被逮谪戍辽东时,他又不远万里到辽东探视。临别时,兄弟俩当道拥抱痛哭,围观者为之垂泪。尚义死后,他视尚义之子金祺如亲生。
金文天才纵逸,作诗文援笔立就,平生著作很多。在山西,有《晋阳稿》; 在南京,集审理奏稿3卷:《好生录》1卷,《道中题咏》2卷,分别是《谳
狱余兴》、《履素闲吟》,《东游稿》;与尚义唱咏2集《埙箎》、《和唐百咏》,此外还有《镜潭杂咏》。回乡后,在离城西30里处(今碧湖石牛附近)建了一幢别墅,扁舟往来,很是自得。他还写了一首《石牛镜潭》以寄情(现存):“一别山庄忽十年,归来风景只依然。入帘镜水晚逾碧,各岸琴山雨更妍。诗卷娱情忙亦展, 酒杯留客醉犹传。乡邻齐和升平曲,老子婆娑欲放颠。”
金文晚号镜潭主人,逝世时54岁。
金忠(1432-1479),字尚义。少年时跟随宦游的父亲到广东,刚刚就学又离开父亲,废弃学业流寓于苏松间。当他20岁时,见兄长金文登进士,而自己一事无成。于是,他决定发奋求学。先补云和县学,几年后应贡升入国子监。天顺六年(1462),乡试中举。天顺八年(1464),登甲申科进士。当时,朝廷编修《英宗实录》,金忠奉诏往应天(今南京)、太平(今黄山市)、宁国、徽州诸府采录事迹。回京后,简试御史事于南京。成化二年(1466),拜贵州道御史。还未上任,因父亲去世,回乡奔丧,不久,母亲也去世。守孝期满,即向朝廷上疏,陈三事皆人不敢言者,复任南京监察御史。时值星象异常突变,金忠具疏朝廷,将上次所言之事讲得更加恳切。金忠巡视上江抵达南康诸府,执法严肃,沿江各官府布置兵力,盗贼不敢肆扰。监察南京内帑诸卫仓及象马诸草场,吏卒互相转告说,“千万不要触犯金御史。”摄理云南、江西、山东三道政务,弹劾大臣不能任事者一人。后因得鼻疾常出血,回南京治病,不视事。御史台任命他巡按苏州、松江诸郡缉盗事,金忠推辞不赴任。成化九年(1473),被往日所检举弹劾的官员,诬造事实上奏朝廷。不久,朝廷下旨逮捕他。得知抓捕他的命令很快就到,他将妻儿嘱托给朋友御史陈直,临走时,他对陈御史说:“吾不免矣!”自己前往衙门,被逮入锦衣卫诏狱。定案后,发配辽东之辽阳(今属辽宁省)戍边。他谈笑风生,意气慨慷地上路。当他到辽阳后,便闭门谢客。有当地达官问他需要什么。他谢曰:“此正某平生所不敢为者。”成化十五年(1479)闰十月七日,在寒冷的北国戍边6年,因病去世。当时儿女都不在身边,跟随的家人拿出朝冠衣带准备给他穿上,他已不能言语,只是不停地摇头,直到换了深色的布衣时,他点头示意而绝气,仅48岁。祀丽水乡贤祠。
金忠性刚断,负才气,见义无所让。丽水进士吴荣,因家贫,死后不能入葬,他出钱为他治丧。又赠给吴荣家属粥田若干亩。御史贡壁道去世,金忠为他购买棺木入殓,归丧南京。辽阳有兄弟相仇,经金忠劝说兄弟和好,在他们贫急时又救济他们。他所著丰厚,有《瓮天稿》3卷,《东瓯童子吟稿》3卷,《广惠集方》1卷,还有与兄金文和唱的《埙箎和声》。
金忠弟金信,字尚友,生卒年不详,成化十六年(1480)乡试中举,官至福建运同,著有《溟蠡稿》。金信生二子:长子金祣,次子金禖。
金忠子金祺(1452-?),字崇厚。22岁时,新婚刚10日,得知父亲因获罪发配辽阳戍边,立即赶到辽阳,两次上疏当局,乞求代父戍边,当局不许,只好回到老家丽水。成化十五年(1479)闰十月七日,金忠在辽阳病逝。金祺徒步将父亲的灵柩运回故里。
成化二十年(1484),金祺中甲辰科进士,授合州(今四川合川)知州。当时有一个6人被杀害的案件,7年未能结案。金祺到任后,奉命审查此案。很快发现逞凶者,结了案,众官惊服。后任衡州(今湖南衡阳市)知府,进阶亚中大夫。
金祺著有《避名稿》、《茅斋集》。
金恺、金文、金忠、金祺均墓葬县东九里(今属岩泉街道),立有墓碑和神道门。
金祣,字崇吉,力学笃行,端敏谨厚,天顺间(1457-1464)岁贡生,官授云南永昌府判。兴利剔蠹,民歌其绩。奉命抚按陇川,土著酋长馈赠给他白金、骏马,拒不收受。后来,辞官回归故里,闭门谢客,吟咏自乐,卒时88岁。著有 《易意》、《白湖诗文集》。
金禖,字崇郊,经明行端,工诗善书,有晋魏风度。由举人授亳州知州,治政有方,盗寇敛迹。后擢升河间府同知转南京左军都督府经历,忻城伯(即赵彝,安徽虹县人,永乐间封爵)对待他如贵宾师长,后卒于任上。他清贫廉洁, 遗产只有图画书籍。著有《代搏集》。
(吴志华)
除弊兴利的刑部尚书薛希琏
薛希琏(1399-1458),字廷器,别号缶庵,丽水县城人。父亲薛道明,字宗水,早年擅长文赋艺制,后来认为这是无足轻重的“末业”,就放弃了。从此更加致力于德行的修养,尤其善待其兄长,无论大事小事都尊重其兄的意愿。后来,其兄因犯事被捕入狱,畏罪想自杀,薛道明到官府请求替代兄长坐牢, 不允。他就倾家中所有,费巨资营救,终于使其兄出狱。他当里长,收取赋税支派徭役,公平合理,不随意耗费乡亲一文钱0他长期接济贫穷,救助患难,对族人亲戚尤其关心照顾。永乐十八年(1420)逝世。后来因为儿子薛希琏当了刑部尚书,皇帝下旨封赠他为监察御史、刑部右侍郎。后又加赠刑部尚书。
薛希琏,颖异聪敏,12岁由地方官选补为县学生员。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领浙江乡试荐,宣德五年(1430)中进士。八年(1433)奉召赴兵部观政,任贵州道监察御史(正八品),他年轻气盛,敢于直言弹劾。正统五年(1440),按察河南,耿直敢言,声望很高。第二年,奉命巡察京城蹋坊,蹋坊就是南北百货集散市场,京城蹋坊豪强牙侩麋集,欺行霸市,商贾饱受其害。明英宗深知薛希琏办事干练,能负此重任,就命他察视整治。薛希琏打击蹋坊豪强,整治经营秩序,不到一个月,恶势力敛迹,蹋坊大治。赐晋文林郎。
这时,朝廷要选派大臣分赴各省,督办备荒事宜,薛希琏奉命巡按江西。所到之处铲除弊政,广储粮食,修筑堤塘以兴水利,开通利民增收之道,“变通有法,宽猛得宜,吏服而民惠”,能声益著。事竣,擢升刑部右侍郎。
正统八年(1443),京畿内广平(治所今河北永年)等府大旱并且发生蝗灾,朝廷命薛希琏前往巡视。他到灾区后,首先整顿吏治,罢黜贪官污吏。接着,蠲免欠赋,缓征租税,严令扑蝗。一月内蝗灾平息,大雨三天,枯苗复苏,百姓免于流亡。不久,奉命前往安徽凤阳等处清理屯田,革除驻军损害当地民众的积弊,百姓和驻军双方得利。十年(1445),巡抚直隶、保定、淮安等12府,凡是不便的章程制度,立即革除,一时被誉为理
政理财能臣。十三年(1148)夏,又赴凤阳赈薛希琏画像济饥民。当年,福建发生邓茂七起义,一年后平息,因战乱毁坏,闽中各府县残破不堪。朝廷命薛希琏镇守福建。不久,邓茂七余部罗丕又起兵反抗官府,薛希琏派遣使者劝降,实行宽大政策,数万人投降,逃到海里的也自动前来归顺,全都放归务农。薛希琏派兵追击其首领,擒斩殆尽,因此升刑部尚书,仍镇守福建。
景泰三年(1452),代宗皇帝命大臣分赴各省考察吏治,薛希琏到山东,罢黜贪官污吏250多人。正值大旱和蝗灾同时发生,薛希琏开仓赈济,救活
灾民180多万人,代宗下诏褒奖,进阶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天顺元年(1457),改任南京刑部尚书。薛希琏愈益感激,用法明审,存心仁恕,刑无冤滥。第二年七月在金陵去世。享年六十。敕葬丽水县城北七里桐木岗,后因薛氏墓葬于此,改称薛坟岗(今属莲都区丽光村)。
其祖父薛福,赠刑部尚书。
薛希琏镇守福建时,在福宁的烽火门、福州的小埕澳、兴化的南丘山、泉州的浯屿、漳州的西门澳5处建了5个水寨,以防备来自海上之敌,后来逐渐毁损了。嘉靖四十二年(1563),倭寇大举进犯东南沿海,福建巡抚谭纶以精于兵法闻名,修复5水寨,在抗倭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丽水城内中山街今市电影公司南首东西两边各有一条小巷,东边的叫高堂庙弄,西边的叫陇(冬)树脚。高堂庙弄有抗倭名将卢镗故居遗址,陇树脚有薛希琏故居薛衙基,薛衙基很大,几乎占了现在粮油批发市场的大部分。两个弄口分别是两人的牌坊。现今都圮毁不存。
(吴克裘)
河南名宦俞廷芳
元末明初,经过20多年的兵火战乱,河南境内白骨盈野,“多是无人之处”(顾炎武《日知录》卷十),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省内的土地还是因“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桂彦良《上太平治要十二疏》)因此,朝廷的政策是积极移民垦荒。至洪武中后期,平原地区的肥田沃土大多已得到开垦。
俞廷芳,丽水县水南人(今莲都区万象街道水南村),洪武初(1368)由儒士任河南洧州县知县。洧州地处豫东平原,是河南重要的粮食产区。俞廷芳在洧州组织垦复荒地成绩突出。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他招抚流民,使其复业。他还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劳役,民众很感激他的恩德。
加赠薛希琏祖父薛福为刑部尚书的圣旨(现存灯塔村薛家)
另外,俞廷芳还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迁建县治。洧州县治旧在县南十一里原来是唐废州址,这里水患不断,民众遭灾,俞廷芳选择地址重建县城,减灾安民,延续至今。二是新建学庙,并制定教授学业和祭祀的规章制度,振兴教化。
后擢升福建延平(治所今福建南平)知府。延平书院是一所知名学府,为南宋嘉定二年(1209)福建创办的第一所官办书院,曾在宋端平年间(1234-1236)获宋理宗赐额。书院内祀“延平四贤”(也称“闽学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等人,书院教学以“自为常程”即自学为主,以“聚会讲贯”即教师讲学为辅。元至正末(1368)书院毁于战乱。俞廷芳到任后,带领同僚恢复修建延平书院,建堂奉祀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老师李侗。
俞廷芳画像
(唐乐平)
针灸家祝定
祝定,字伯静,处州丽水人,以医术闻名。明洪武(1368-1398)初年,授本府医学提领转正科。注《窦太师标幽赋》(道家医经),为医家所推崇。
《窦太师标幽赋》,是一篇影响较大的针灸歌赋,全名《针经标幽赋》。金元间窦默(1196-1280)撰。学习针灸的人,鲜有不知道《标幽赋》的,短短的79句赋文,1318字,却先后有元代王开、王国瑞,明代祝定、徐凤、高武、杨继洲、吴昆等诸多针灸名家为此赋作注,为《针灸大成》等书所收载,足见此赋的学术价值和地位。而祝定为《窦太师标幽赋》所作的注解是各位名医家中的精品。
(吴志华)陕西布政使王廉
王廉,元末明初在世,字希阳(熙阳),号茭山先生,丽水县人。茭山在通惠门东,王廉故里在此。
洪武二年初,受历史学家、翰林学士危素(字太朴,江西金溪人。元朝曾官至参知政事)举荐,王廉以贤良入翰林院,授翰林编修。参与修撰《元史》。
洪武二年正月,安南(今越南北部)和占城(也叫占婆,今越南中南部)两国发生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命翰林编修罗复仁、兵部主事张福,分赴这两个属国谕旨罢兵,两国皆奉诏。不久,安南王去世,嗣君日熞复遣陪臣杜舜钦等到金陵(今南京)告哀。朱元璋素服亲自到西华门引见,命时任翰林院编修的王廉前往安南祭奠。并赠丧仪白金50两、帛50匹。另派吏部主事林唐臣封日熞为安南王,赐金印及织金文绮纱罗4()匹。王廉出使时,朱元璋以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交趾(今越南)立铜柱以表功,命王廉趁此行之便祀之。洪武三年(1370)四月,王廉完成使命,回归京都交旨。(《明史•安南传》)
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念其劳苦功高,擢升工部员外郎,而王廉认为越级提升,力辞不拜。于是,朱元璋改授其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县丞。王廉在渑池任职期间,撰写了一部解说经义的《四书详说》。后因升任陕西布政使,便将《四书详说》稿子留在县民曹端处。接着,曹端也出任山西霍州州学学正。后来,王廉死。苏州知府况钟得到了《四书详说》书稿,以府学名义刊刻发行。因明初开始以八股文科考,故此书非常走俏。曹端在霍州见到后,立即向况钟投牌申诉,说此书乃是自己所著。王廉已死,申辩无人,这成了曹端越位侵
王廉手迹权的单面官司。结果《四书详说》的著述权利最终落到了曹端手里。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场版权之争。
洪武十四年(1381),王廉擢陕西左布政使(省行政长官)、太子说书。王廉无子,卒后葬杭州西山。入祀丽水县乡贤祠。
王廉博通经史,尤其精于《周易》。生平所著丰厚,有《南征录》、《茭山集》、《迂论史纂》、《左氏钩元》、《三礼纂要》、《四书详说》等。《南征录》就是王廉出使安南沿途所作诗歌集,此书现已不传,仅存浦江宋濂作于洪武四年(1371)的《南征录序》。宋濂称其“学之有素,发于中而行诸外。以能文辞称。” 评价其诗作曰:“今观其措辞,和而弗流,激而弗怒,雅而不凡,可谓能专对者非耶!”王廉还精通琴艺,工于篆书和隶书。
(吴志华)
附:王廉《论寇准、李纲之非》
余尝读《宋史》,至真宗时,契丹寇河北,寇准为相,力主车驾幸澶州,以镇军心。夫天子外建诸侯,以守疆场,内置宰臣,以为辅弼,天子但垂拱而治。疆场有事,诸侯当致其力;朝廷不宁,宰臣斯任其责,此不易之论也。准则昧之,而必欲真宗亲征,则将焉用彼相矣?当是时天下方盛,祖宗将相犹有存者,准主议,牢不可破,幸而契丹请和,车驾坦道而南,苟或王师失利,车驾失驭,不惟河北沦于敌境,而天下之事去矣。准虽远迁,何补于国哉?王钦若虽曰奸邪,其以投琼为喻,岂虚语也?由百世之后,等准之议,莫能遁其非矣……宋徽钦时,金虏入寇,李纲力主固守京师,以卫社稷。夫死社稷,诸侯守土之职,非天子之事也。李纲不此之悟,而欲留二帝固守京师,以待勤王之师,与虏背城一战,以决胜负。若纲者,贤则远(远一作贤)矣,不几于知常而不知变者乎?昔者太王常避狄人之逼,孟子又尝以对滕君矣。夫太王、滕君皆侯国也,及其行权,圣贤尤许之,况于万乘之尊乎?故唐玄宗幸蜀以避禄山之祸,代宗幸陕以避吐蕃之难,德宗幸奉天以避朱泚
之乱,卒赖勤王之师,再造唐祚,使当是时三宗皆如李纲之议,则安禄山、吐蕃、朱□之惨,三宗能不震惊乎?纲力主其议,二帝从之,幸而斡离不寻以师退,京师赖以无虞。及纲罢,以是后朝臣不达行幸之议,至冬虏复入寇,何桌又执纲议,钦宗以足顿地,誓死社稷,朝臣乃不复言,遂至二帝北巡,贻宗庙之羞,遗人民之祸,实自纲、桌知常而不知变之罪。当时之计,莫若从太王避狄之谋,而袭三宗出幸之事,命康王为元帅,李纲为相,权之不挠,用之不疑,诏征天下勤王之师,以卫王室,斯善之善者也。即有不虞,亦无北迁之祸,顾乃为守土臣之计,致二帝身亡国削,哀哉,哀哉。
定一代之乐的郑孟纯
郑孟纯,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处州丽水人。他是一位精通多门艺术的才子,尤其精通音律。洪武初年,明太祖下诏各州县儒学要以《雅乐》作为释奠礼(祭奠孔圣先师的典礼)的乐曲。并将《雅乐》刊印成书在全国颁发。当时没有懂《雅乐》的人,只有郑孟纯能够按照音律教生员。明太祖知道后,非常赞许郑孟纯的才艺,下诏召郑孟纯到成均(即国子监、太学)。命他与钱塘(今杭州市)人冷谦(明初道士,道、释教中著名的音乐家)共定一代之乐(雅乐)。
(吴志华)
杨本死于忠节
杨本,生卒年不详,祖籍河南中牟县,明代处州卫人。年轻时入太学,精通擒拿逃遁之阵法。建文元年(1399),朱元璋的皇孙朱允炆即位,为明惠帝。朝廷向全国各地招募才略之士。杨本前去应募,经兵部考试,授锦衣卫镇抚使。当时,吴王朱橚视察军伍。有一天,杨本请吴王观兵,吴王登上将台,只见大水淼茫淹没台阶,不见一兵一卒。杨本说:“此即水遁法也。”
建文元年(1399)七月,诸王中势力最强的燕王朱棣起兵叛乱。史称“靖难之役”。杨本随朝廷大军北伐燕军,他常持一铁棒,重30斤,临阵驰突,燕军披靡不敢前,于是,挫败燕军。自南北交战以来,其他将领皆败,惟有杨本与平安有战功。曹国公李景隆(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忌妒杨本,不向朝廷上表奏报战功。后来,杨本约定日期与燕军出战,诸军为后援。李景隆对诸将说:“今日战事,譬如一园之瓜,我辈种成熟了,哪有让别人釆摘的道理?”李景隆竟然拥兵不救,朝廷大军兵败。杨本向朝廷上疏,说:“刑罚有3000余种,没有大于不孝的罪行;人伦有五常,德行莫大于尽忠。忘记事君,虐待百姓者,不可以不惩罚;丧师失律者,不可以不加罪。现在都督袁宇与耿炳文,丧失军士20万于燕地,皇上怜其为太祖老部下,不忍加刑于他们。还有曹国公李景隆,四月进兵,丧失兵马不计其数。皇上责问他们,他们都归罪给部下。我乞求皇上任命我为大总兵,用能官一员,召募义勇,招抚军伍。凡先锋、参谋、军政、稽考等官,我自当保举给朝廷,由朝廷委派亲王为监军,疾驰进击燕王之师,就可使百姓士民免于涂炭,胜利之日,就可祭奠祖宗社稷于泰山了。”朝廷未予采纳。
建文二年(1400)四月,燕王朱棣与李景隆率领的60万官军在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容城、定兴一带)展开了一场大规模野战。杨本请为阵首,于是率领孤军出战。李景隆表面上答应后续出兵,但暗地里却按兵不动。由于援兵不到,孤军覆灭,杨本也被俘虏,关进北平监狱里。后来,燕王朱棣攻打济南失利,赵王朱高燧赶回北平。恐杨本为内应,人心动摇,便将杨本杀害。朱棣得知后大怒,说:“杨本很有才略,我本想重用他,为什么要把他杀掉?”白沟河之战是“靖难之役”的决定性战役。此后,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杨本戎马生涯,力战有功,直到死于忠节,而得不到赏赐。
(吴志华)
为民造福的浦城县令周原庆
周原庆,字永新,明建文至正统年间(1399-1449)在世,浙江丽水县人。明永乐元年(1403),由人才科举步入仕途,初授程乡(今广东梅县)知县,后任江苏江宁县令,宣德五年(1430)调任福建浦城县令。在各地为官政绩卓著,口碑很好。尤其在浦城期间,做了许多惠及百姓的好事,载入方志。
修建桥梁。浦城是闽北小山城。县内水系较多,百姓通行不便。宣德五年(1430),周原庆刚到浦城就任,就组织民众在高泉里修建双庙桥。同年又兴建双美桥。澄湖桥年久失修,险象环生,正统四年(1439),周原庆组织民众予以重建。
修复义仓。浦城县在洪武十八年(1385),曾建造“秋储春放”的预备仓,由于“岁久法弛”,吏胥侵盗仓粮。周原庆到任后,重惩污吏。仓廩年久失修而废置,宣德六年(1431),周原庆在原址上重建4座仓廩,储粮备荒。
关注地方学校教育。宣德六年,周原庆主持修葺浦城县学两庑(正厅两边的廊屋)及东西斋。
立“儒学题名记”碑。杨禧巡按浦城,到县学瞻仰先圣,访问儒学生员。陪同前往的周原庆说:“办学兴教是地方官员首务。原来的学舍狭窄低洼,有的已经破旧倾斜,现经过修建,“敞而新之”。生员发奋勤学,多人取高第,掇巍科。这些取得高科的人,如不将其姓名勒刻于石碑,“似无以垂不朽”。现在准备了三块大石,可作为题名之用,请您为此碑写前言。于是,杨禧为题名碑写了前言,周原庆在县学立“儒学题名记”碑,以激励生员。
《闽书》称周原庆清廉耿介,重礼教、轻刑罚,使浦城“囹圄(监狱)空虚”。于是升任刑部郎中。由于周原庆与浦城百姓感情很深,“民德之”,卸任后举家定居浦城。卒后,浦城士民将其入祀于名宦祠。
周原庆在绘画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是一位画师,善画青山白云之趣,尤其善画松石。周原庆被收入《中国书画名人大辞典》。目前尚有作品存世。
(吴志华)
我国最早的巡抚吴政
巡抚是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刑狱、吏治和盐漕等事,地位仅次于总督,与总督一起成为地方的最高长官,可以说是封疆大吏。一个官职制度的设立往往要经过逐步形成的过程。巡抚发轫于明朝初年,为了调查或处置某地重要事情,皇帝就指派身边值得信任的京官下去巡抚,事情办好了,回京交旨,事毕即罢。宣德初年,因为关中(秦岭以北,包括陇西、陕北)、江南(泛指长江以南)等地域广阔而重要,朝廷开始向社会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选派巡抚,人选一般由三品以上的京官担任。到了清代才正式以巡抚为地方政府长官,从二品,加侍郎衔为正二品。吴政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巡抚。
吴政画像
吴政(1382-1463),先名善才,后改政,字正之,明代浙江丽水县北乡洪川人(今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洪渡村)。少时天资聪慧,勤奋笃学,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参加浙江乡试考中举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京参加会试、殿试,以治尚书考中乙未科陈循榜三甲第十一名进士,初授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明代中央六部实行分司办事制度,各司分别称为某部某某清吏司。礼部设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个清吏司。主事为最低一级的司官,正六品。礼部主客清吏司,掌管中央政府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因吴政处事谦谨自持,干练正直,克尽厥职,深得上司的赏识,不久擢升礼部主客清吏司员外郎(礼部主客清吏司的副长官,从五品)。
宣德五年(1430)九月丙午,先是,明宣宗谓行在户部曰:“各部税粮,多有逋慢。督运之人,少能尽心。奸民猾胥,为弊滋甚。百姓徒费,仓廩未充。宜得重臣往莅之。”(《明宣宗实录》)明宣宗认为,税粮收不上来,官仓空虚,事关国家命运,必须选派大臣下去督办。
“湖广熟,天下足”,自然条件优越的两湖大地自古就是中国的粮仓。因湖广地方政府官员弄虚作假,隐瞒遗漏朝廷税粮,地方豪强霸占田地,巧取豪夺,并转嫁田赋,使得当地老百姓不堪重负,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朝廷无法征缴税粮。宣德五年(1430)九月,明宣宗破格提拔时任礼部主客清吏司员外郎的吴政为礼部右侍郎(为礼部次长官,正三品),巡抚湖广,总督税粮。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各省专设巡抚之职,巡抚的设置开始成为经常性的措施。故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指出:“各省专设(巡抚),自宣德五年始。”(《明会要》职官六)宣宗在给他的敕谕中写道:“今命尔往总督税粮,务区画得宜,使人不劳困,输不后期。尤须抚恤人民,扶植良善,遇有诉讼,重则付布政司、按察司及巡按监察御史究治,轻则量情责罚或付郡县治之。若有包揽侵欺及盗卖者,审问明白,解迭京师。敢有沮挠粮事者,皆具实奏闻。但有便民事理,亦宜具奏。尔须公正廉洁,勤谨详明,夙夜无懈,毋暴毋刻,庶副朕委任之重。钦哉。”(《中国通史》第九卷)明宣宗给了吴政便宜行事、处理诉讼、审问奸猾的特权,使其成为皇帝特命的专职重臣,开始了长达9年的巡抚生涯。明宣宗希望依靠他使湖广之地出现祥和、宽松、安定、富裕的局面。
宣德六年(1431)八月,吴政上言:“湖广浏阳、广济等县,洪武中开堰塘积水以备干旱。近岁堤岸损坏,不能蓄水,凡遇亢旱,田稼损伤。乞敕工部移文诸县,于秋成后发民修筑。及天下堰塘损坏淤塞者,俱令以时修治。”明宣宗准奏,遂命“所在工部,今天下有司,悉遵洪武旧制,于农隙时,发军民协同修浚,惰慢者罪之”。《中国经济通史》
宣德七年(1432)二月,吴政奏请修筑湖广江陵、枝江二县沿江堤岸,以免民田军屯遭受洪水之患。朝廷诏令吴政派遣廉官、干官董其事。五月,朝廷下令依照洪武、永乐故事,发动组织民夫修筑四川眉州新津县通济渠为洪所毁坏的16处渠坝,使25000余亩的农田得以灌溉。
宣德八年(1433),明宣宗又给吴政下发敕谕:“兹命尔等巡抚郡县,务宣德意、抚民心,扶植良善。一切税粮,从尔设法区处,必使人不劳困、输不后期;卫所屯种,从尔比较,水田圩岸,亦从提督,使耕耘有时、水旱无患。应有便民之事,悉具奏闻。”(孙承泽《天府广记》)巡抚的职责从督收税粮拓展到宣扬朝廷恩德,安抚百姓,卫所屯田种粮,提督水利等多个方面。为了旌表吴政的不凡宦绩,宣德八年(1433)九月十六日,明宣宗下旨称:“故祖惟贤,乐善好义,晦迹丘园,善庆所钟,施及子孙,服劳于国,历有岁年,特赠为嘉议大夫。特赠其父吴道成为奉直大夫、礼部主客清吏司员外郎。”(光绪三十年延陵郡《吴氏宗谱》卷一)
宣德九年(1434)八月,巡抚侍郎吴政如实向宣宗皇帝急奏:“湖广黄州等府,麻城等县因上年荒歉,税粮逋负。又武昌、汉阳、黄州、德安、岳州、襄阳等府,沔阳、安陆等州,春夏不雨,田禾尽枯,民饥窘尤甚。湖广武昌府所属一州九县,荆州府、荆门州江陵等九县,长沙府所属十二县,岳州府所属一州七县,德安府应城、孝感二县,汉扬府所属二县,衡州府所属一州、八县春夏久旱,陂塘干涸,农田禾稻皆已焦枯,秋成无望。”(《中国自然灾害史与救灾史》)朝廷立即下旨抚恤灾民,并根据湖广灾区的灾情,减免征收秋粮十之四。
正统元年(1436),吴政向朝廷上奏,湖广与江西水陆相通,交界地区经常出没贼盗,百姓不得安宁。应设立湖广浏阳县瞿家寨巡检司。五月,朝廷准奏设立,以保境安民。
正统二年(1437)八月,湖广衡州府所属州县并桂阳守御千户所等地,都遭严重蝗灾,秋粮颗粒无收。吴政亲临各地核实,抚慰百姓,并照数予以蠲免税粮。
吴政秉承朝廷敕谕,安民求治,为国理财筹粮。他不为多收而横征暴敛,而是宽纾民力,抑强扶弱,解决当地赋税不均、赋税过重等问题,使湖广百姓过上了安宁、祥和、富足的日子。《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列传》记载了朝廷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吴政以干济称,巡抚湖广,锄强扶弱,民用以宁。”
正统三年(1438),吴政与湖广巡按陈祚向朝廷奏劾辽简王朱植庶子远安王贵燮、巴东王贵煊对兄弟不友好,虐待简王的小妾,捶死长史杜述,居藩国多过失。贵燮、贵煊于次年四月被朝廷废为庶人,守护简王陵园。但因奏章中未提及贵燮、贵煊的淫秽之事,吴政与陈祚二人先后被捕至京,下狱。英国公张辅即以“规避不奏,当斩,拟罪请决。”明英宗念及吴政对朝廷有功,到这时事情又已完结,因此下旨予以赦免,转任南京工部左侍郎。正统五年(1440)十月,吴政奉旨与太监刘宁组织民夫疏浚南京江中沙洲,杀水势,以便修筑冲塌的江岸。正统六年(1441)七月,主持修筑了南京浦子口、大胜关堤坝。后来,吴政因年老辞官归隐家乡洪川。天顺七年(1463)八月初三辞世,享年82岁。明英宗遣官谕祭,按制治丧,葬于洪川溪头山,此地因其墓有石砌门楼,故名石门楼。由于后裔世代祭奠和保护,墓园及石门、石书卷、墓道、望柱遗迹至今保存完好,实属难能可贵。吴政后裔除聚居洪川外,宣平吴上圩(今属武义县柳城镇)、老竹镇曳岭脚、联城镇官桥、太平乡朱弄、雅溪镇郑山等地吴氏均是他的子孙。
吴政的后代绳其祖武,以德传家,代有贤能。例如,他的孙子吴则 (1434-1499),字宗法,号雪轩。景泰元年(1450)以功授鲍村(今武义县柳城镇)巡检。当时兵部侍郎孙原贞带兵镇压宣慈矿工起义,知其智略,把他召为
吴政墓园幕僚。后陶德二等首领兵败遇难。起义队伍与避难群众万余人,被围温祥、三岩一带,孙原贞欲尽歼灭。吴则力请曰:“殄厥渠魁,胁从罔治,今既归服,何忍诛之?况滥及无辜耶?”经他请求,遂得罢兵。后因功升华亭县主簿,辅政仁慈,苏(州)松(江)巡抚滕昭闻其雅善,委以督粮道。天顺年间(1457-1464),以主簿署理上海知县。明察善断,清理欠税18000石。又谋划救济饥民8000余户,使很多濒于死亡的人得以生存。时值海水冲坏农田,奏请朝廷免除农民田租6000余石。上海民众感其恩德,作赞贤育民诗。晚年归隐家乡,教子读书。
他的曾孙(吴则之子)吴仕伟,字世美。成化十六年(1480),中举人。弘治三年(1490),中庚戌科钱福榜二甲第八十七名进士,初授礼科给事中(正七品),授征仕郎。吴仕伟任礼科给事中时,为刘基及其后代做了两件善事:
处州乡贤刘基,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官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授弘文馆学士,封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由于为官清廉正直,遭到政敌的排斥和迫害。到了永乐年间(1403-1424),他的孙子刘法这一代,朝廷取消了他世袭爵位的资格。同时削勋的功臣还有鄂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信国公汤和。弘治十三年(1500)某日,明孝宗赐宴功臣,时任礼科给事中的吴仕伟向皇帝建言,应该恢复开国功臣之后世袭爵位,提出:“栝有伯温公者,爵尊功重,不觉永乐圣祖削勋,遂居首席,甚有不平于众僚,几殒其身。觅考碑铭,方拾其迹,得复爵于刘家之后裔,与国同休。”朝廷采纳了吴仕伟的奏报,诏访刘、常、李、汤、邓等五位开国功臣之后,行取赴京。七月,任命刘基九世孙刘瑜为处州卫指挥使,世袭诚意伯爵。常遇春曾孙常复、邓愈玄孙邓文炳、李文忠玄孙李浚、汤和玄孙汤绍宗,各授南京锦衣卫指挥,并各诏封侯爵。
弘治十五年(1502),吴仕伟又上疏朝廷,请建刘基祠堂于处州府城三皇岭。弘治十七年(1504)由知府潘润建成。正德八年(1513),明武宗加赠刘基为太师,谥文成。
《栝苍汇纪》称吴仕伟“功节凛然,义取庶吉士。”后累官至礼科都给事中,卒于任上。
(吴志华)
工部尚书俞俊
俞俊(1435-1510),字尚贤,丽水县水南村(今莲都区万象街道水南村)人。俞俊出身官宦世家。十世祖俞来,字舜咨,淳祐元年(1241)中辛丑科徐俨夫榜进士,官至国子监学录(掌管国子监执行学规,考校训导)。道光版《丽水县志》称其“太学词赋有声”。九世祖俞学古,宝佑四年(1256)进士出身,官至奉议大夫、国子监学正。六世祖俞寄,咸淳十年(1274)进士,官至国子监学录。高祖俞廷芳,由儒士知洧州(今河南尉氏县),后官至延平(今福建省南平俞俊画像
市)知府。俞俊祖父俞英,由举人授兵部主事,后升为兵部员外郎。道光版《丽水县志》称其“勤慎能举其职”。后以孙俞俊特赠工部尚书。父亲俞端,由父荫入太学,初授江苏镇江府同知,后升太平府(治所安徽当涂县)知府。俞端娶曹氏,生一子取名俞俊。
成化元年(1465),俞俊参加浙江乡试,中第六十九名举人。成化二年(1466),33岁时登丙戌科罗伦榜二甲第三十六名进士。初授湖广江陵(今湖北江陵县)知县。后擢监察御史。
弘治四年(1491)十月,贵州苗民7000余人聚众围攻杨安屯堡(今贵州都匀东部匀河西岸)。占领了杨安屯堡、清平(今贵州凯里市)一带山寨,与官军对抗。弘治五年(1492),俞俊出任贵州按察副使。在贵州任上。他一到任,就整饬威清兵备。弘治六年(1493)九月二十一日,俞俊奉命率官军分两路进兵,历时3个月,击败苗军。
弘治四年(1491)十二月,布依族包富架等11人揭竿起义,周围110寨的村民群起响应,聚众数万,包富架被拥戴为顺德王,先后攻打都匀卫、清平卫等黔南军事要地。镇守贵州的官兵会合湖广总兵官镇远侯顾博,统率官兵8万人征伐,但屡征屡败,朝廷为之震惊。弘治七年(1494)三月,俞俊与顾博等人,率贵州、湖广官军,兵分六路,向包富架军大举进攻,诱包富架出战,俘包富架及其二子,并押往北京处决,平息了这次战乱。
弘治七年(1494)三月,右副都御史邓廷朗向朝廷请旨旌表俞俊的战功。明孝宗下旨擢升俞俊为江西右参政。因丁忧回乡守孝。孝满回京,改授福建左参政。
弘治十一年(1498)十二月,南京兵科给事中杨廉、云南道监察御史李情等弹劾福建参政俞俊、谢文等24名官员不称职,报请吏部、要求都察院于朝勤考察时,降为副职,以示威严。吏部覆奏,孝宗日:“汝等仍会官从公考察, 不许枉人。”(《明孝宗实录》)
弘治十五年(1502)十月,先是,巡按福建监察御史陈玉弹劾巡抚南直隶御史彭礼,行事乖方,纵容子弟求骗财物;太仆寺卿吴洪及山东右布政使俞俊在福建任职时,都多支折俸禄钱钞,都应退还。明孝宗命吏部通行查勘,务见有无实迹,明白回奏,不得冤枉他们。俞俊未受罚。
东岳庙,遍于天下,但在泰山为专祀,因此,泰山东岳庙的规制全国最高。明初改制祀典,东岳行祠被正式纳入“会典”,并与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城隍庙、文庙等合成一整套官方祠祀系统。弘治十五年(1502)冬,明孝宗发官银8000余两,修葺泰山东岳庙,命右布政使俞俊专董其役。因“吏勤工善”,弘治十六年(1503)夏,修葺工程便完毕。“自三殿而下,若廊庑,若门垣等,凡倾者以易,圮者以完,漫漶者以鲜以洁,金碧辉映,庙貌深严。”(《泰山志》卷二)不久,俞俊改任山西左布政使。
弘治十八年(1505),明孝宗召俞俊回京都,任顺天府尹。正德三年(1508)改工部左侍郎。正德四年(1509)六月,升为南京工部尚书。正德五年(1510)三月,俞俊与南京内官监太监董文、永顺伯薛勋等3人奉命督修孝陵明楼及懿文灵殿。
正德五年六月,俞俊因老卸职离任,七月初五日谢世,享年七十五。朝廷赐祭葬如制。正德十二年(1517)十一月,明武宗派遣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胡镇,论祭俞俊,撰《尚书石碑记》,深表怀念。俞俊墓园在丽水县富岭小武溪(今富岭街道乌=背村后山,土名石马坟)。墓园面积100多平方米,周围原有石马、石将军、石羊、石虎、石龟等石构件。“文化大革命”期间,墓园被毁,石构件或遗失
俞英画像
或破坏、掩埋,墓地被改成自留地分给当地村民。2008年6月,丽水市文物普査队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对石虎和一只石龟。
俞俊墓园石虎
俞俊为官38年,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他“为人峭厉,居官亦有能声”,任上为各地均做了许多好事。但他急于进取,正值宦官刘瑾当权,俞俊巧于迎合,得到刘瑾赏识, 很快升至六卿,为士人所鄙视。
武义县俞源太极星象村,布局奇异,充满神奇。据考证,俞源村系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黄道十二宫二十八星宿”排列设计建造。自南宋杭州人俞义定居于此,逐渐繁衍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俞姓聚居地之一。一日,俞俊到俞源会友,为此地奇妙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所陶醉,遂赋《俞源八景歌》以赞之:
“双溪九陇环而抱,云可耕兮月可钓;
翠草凝香黄犊肥,银波弄影金鱼跳。
何以豁凝眸,暮雨西山早;
龙宫瀑挂玉虹寒,雪峰日射金鸡晓。
何以洗清平?秋岭孤猿啸……。”
此诗现被俞源村作为旅游产品对外宣传。
俞俊在山东任布政使时,曾登谒泰山,并在泰山留有诗刻七律一首。前缺8字,落款:“右青帝观古括俞俊明弘治癸亥孟春之吉也。”
俞俊之子俞宣南、俞莹均以父荫入太学。曾孙俞杰,字仁仲,官授将仕佐郎、处州儒学教授。曾经编写先儒遗论《论语训蒙》。
(吴志华)矿徒起义领袖陶得二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期的货币具有封建社会末期的特征,贵重金属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明英宗即位(1436)后,朝廷征收赋税改折白银,以两、钱、分等重量单位计算价值。农民耕种官田要用白银交租,每亩五至七分,重的二钱以上。由于“朝野率皆用银”,官府便经常改变银米折率,巧立名目成倍“增收”、“加派”白银,这就刺激了白银开采业的发展。浙江丽水、平阳,福建龙溪、浦城,陕西商县,云南大理是主要银场区。到了英宗时, 处州各县都开采白银,除缙云外现已发现古银矿洞100多处。
明王朝实行银场官办,严禁私采。朝廷向地方征收高额税银,《明通鉴》载:洪武时,福建、浙江“岁征其课二千八百余两”,永乐时,福建增至三万两,浙江竟高达八万余两。行省、府、县也要用银,于是监管银矿成为地方政府的大事,残酷压榨矿徒,矿徒日夜劳作,劳动条件极其恶劣。上世纪末,在遂昌下田村大弯山上发现的古银矿洞遗址有30多个,形式大致相同。洞口约高2.5米,宽1.5米。入洞便是洞室,宽约6米,深6至10米,有石头垒的灶、床、桌、凳和冶炼遗留,是矿工生活和矿石粗加工的地方。洞室两侧通向矿脉区,通道又深又狭,黑暗不通风。松阳、云和、庆元、丽水等地发现的矿洞也大多这样。
明英宗即位后封闭了一些银矿,为生活所逼,一些赤贫的农民冒险偷采银矿。朝廷下令:“择官典守,严加禁捕”,“若有聚众偷挖者,调军捕获,贼首枭首示众,为从及诱引有实迹者,连当房家小发云南边卫充军。”(《明会典•金银诸课》)
正统九年(1444)七月,几百名流亡在福建开矿的丽水农民在叶宗留 (1404-1448,庆元人),曾在处州府当隶役)领导下举行起义,与福建沙县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互相声援,屡败官兵于闽浙赣边境,威震东南。这时,陶得二在丽水宣慈乡(今分属莲都、武义)领导农民和矿工起义,连连打败前来镇压的官军,与福建义军相呼应。朝廷震惊,调动大军镇压这三支起义武装。正统十三年(1448)十月,叶宗留在江西黄柏铺牺牲,余部由丽水县宣慈乡人叶希八带领回到宣慈乡,与陶得二会合。
陶得二(?-1450),亦作陶得义,丽水县宣慈乡陶村(今属武义县)人。父亲是佃户,父亲死后母亲带着得二到曳岭脚村(今属莲都区老竹镇)给蔡家当用人。陶得二稍长也在蔡家当长工。20多岁时与在府里当差的叶宗留结识,因受不了东家的欺压,流浪到松阳受雇于财主家。因不堪忍受女东家欺凌,盛怒挥拳误将女东家打死,连夜逃回宣慈,官府行文并派捕快追缉。他与同乡陈鉴湖奔走丽水各地,联络农民和银矿工,于正统十三年(1448)五月,聚集2000余人在宣慈乡举行武装起义,大本营设在陶村延福寺,并在通往府城的险要隘口立寨设防,多次打败前来讨伐的官兵,队伍发展到数千人。处州知府向省城告急,都督陈诏奉命率军前来镇压,但被农民军击败,陈诏也死于阵中。为取得给养,陶得二率军转战处州、金华两府诸县。
叶宗留在江西黄铺牺牲后,叶希八继为首领,但为了以其威名号召群众和震慑官军,严守叶宗留已死的秘密,仍打着叶宗留的旗号。叶希八带领矿工起义队伍回到丽水,在浮云乡连云山(今属云和)结寨。陶得二、陈鉴湖率领宣慈农民军到浮云与叶希八会合,人多势众,声势大振。因感大寨设此不利取得给养和发展力量,决定转移到宣慈根据地。十二月,起义军离开浮云乡,经大港头、白岩,到达敏河。结集后袭击府城得手,打开官库缴获大量武器、粮食和其他财物,接着进入宣慈乡,攻下鲍村(今武义柳城镇)巡检所,建立大本营。
明代矿工宣慈根据地实行耕战结合,兵民合一的编制形式,以村落为单位,组织民众边生产边练武,平时务农,战时打仗。陶得二率军奔袭武义成功,明英宗诏令监守浙江银矿御史调集附近州府官兵进剿,台州卫指挥韩贵在周坦无功而返。
起义军发展至数万人,离鲍村,出破桥,下周坦,经敏河,直奔府城。处州知府张佑督兵死守,浙江监银御史盛琦派指挥沈辚、参议耿定、佥事王晟领兵4000火速奔援,在城外被义军击败,耿定被杀、王晟被俘,沈辚单骑逃进城。城被包围,“城中乏食,诸将相泣”。(《处州府志》)府官悬赏招募丁壮出城,杀死一名农民军赏银五两,有500余人应募,乘义军松懈不备从通惠门冲出,直接杀入营盘。义军阵容大乱,只好北撤,途中又与官兵相遇,损失惨重。
义军内部发生分裂,陈鉴湖投降官府,全家老小被骗往京城,关进锦衣卫大牢,后全被斩首。
正统十四年(1449)五月,以工部尚书石璞为督军,御史徐恭为总兵的2000名官军抵达处州。接着,都御史张楷率8000多官兵也从福建来到,在灵山寺扎营。加上处州卫所和原先调来的官兵,共有15000人。五月二十二日,陶得二、叶希八率几千义军在寺前开阔地与官军大战。官兵以脱纲(元丞相脱脱后代)带领的蒙古骑兵冲在前面,几千名弓弩手一齐发射。义军大败,退回宣慈。
六月二十九日,义军20000多人围攻府城,被官兵打败,撤退途中在破桥设伏,全歼脱纲的骑兵,脱纲也被杀死在阵中。
景泰元年(1450)兵部左侍郎孙原贞从温州领兵近万人到了处州,义军因屡遭挫折,处境险恶,徐浩八、王孟昭率部3500人投降官军,为了邀功,领明军从山后小路包抄义军。陶得二在转移途中被俘,杀于解押途中。
景泰二年(1451)七月,明代宗采纳孙原贞的建议,把宣慈乡从丽水县划出,置宣平县,取“剿平宣寇”之义;划出丽水县的浮云、元和二乡,各取其中后一字,建云和县;又析青田县柔远、沐鹤两乡,置景宁县,含“景泰辑宁”之意。
(吴克裘)莒州知州叶曾
叶曾,字一之,明丽水县人。年少时聪颖有名声。父亲生病,他祈求神明愿自身替代。安葬母亲,打开墓穴发现里面有紫色灵芝,人们认为非常奇异。到苏州一带游学,名声很大。任安徽宣城司训,受荐拔升为河北顺义县令,后擢升为山东莒州太守。辞官回到故里,饮酒赋诗,怡然自得。著有《梅下余言》8卷。死后葬岩泉门外五里,墓前有神道门。祀奉于丽水乡贤祠。
戴铨拒贿
戴铨,字文衡,明处州卫人,以岁贡授江苏盐城训导。江苏恰逢年成歉收,上司命他到兴化监督赈济事宜,查得县中有羡余白银九百多两,兴化县令请求内部私分,戴铨将这些银子发下救济灾民。县令怕他泄露自己先前说过的话,送银给戴铨,戴铨坚决拒绝。
河南淮阳结集了一伙强盗,为害地方,戴铨奉命前往招抚。戴铨亲入巢穴,晓以祸福,强人于是解散。转任益都教谕,后升为安徽宿迁知县,还没上任便去世了。盐城百姓将他祀于名宦祠。著有《会正录》12卷。
裘仁洁身自好
裘仁,字天爵,明处州卫人。弘治二年(1489)中乡试。在家收徒授业,态度严肃,不苟言笑,学生侍立身边,毕恭毕敬,栝苍名士大多出于他门下。
他侍奉父母恭敬顺从,有时母亲发怒,两夫妻就一起跪下请罪,等到母亲火气过了才起来。后到北京为官,任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的职责是巡按州县,考察、弹劾官吏,都事是都御史的佐官。裘仁正直不阿权贵,直言不讳,不曲意迎合官场。于是辞官回家,从此不再踏进官府一步。正直严峻的郑宣
郑宣,字士达,明丽水县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及第,先在行人司任行人,掌传旨、册封。后被选为御史,掌监察、执法,执行风纪法令严厉,不徇私情。当时,司礼监太监刘瑾专权,炙手可热,郑宣不趋炎附势,以平等的礼节相待,得罪了刘瑾,被贬谪到福建兴化(治所在莆田县)任推官,掌理刑狱。多善政,莆田立生祠祀奉他。不久升任江西佥事,因御寇有功,升为为参议。不久,请求辞官回乡。辞世后葬丽水城东望城岭,墓前立神道碑。著有《守元纲目》、《纲目愚管》、《郡志补遗》、《古栝遗芳》等。
张钦父子
张钦,字克让,明丽水县城南人。本性质朴耿直,能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对几个弟弟都很友爱,不计较产业。时常和城里的儒士汪瑛、吴荣等聚在一起谈论经典道义。汪瑛在正德三年(1508)中了进士,官至福建副使,吴荣于嘉靖二年(1523)中进 ±,授江西乐平知县。弘治年间 (1488-1505)张钦以贡生授江西九江训导,后升提湖南湘潭教谕。都能以清白自守,保持操守。士人若有贫乏,张钦按时接济他们。离职回乡,从不过问产业。
有二子:敦仁、敦复。
长子敦仁,字仲之,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低级司官),守山海关练兵清
张敦复、敦仁旧居戎,才5个月,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孝满,到武库任职。不久又逢父亲去世,回乡守孝。因连续两次奔丧,不能在父母身边送终,痛哭悲恸,至忘寝食。孝满回京,过了很久才起补为武选,任上,不接受一切请托。后出任江苏淮安知府。上奏陈条提出治河方略,抚恤贫民,惩治奸恶。在遵化备兵防守,在滇南屯田垦种,都有卓著治绩。升任陕西行太仆卿。解职回乡后,头戴角巾,身穿粗服,拄着拐杖行走,和邻里老人们真率相聚,夏天在寿元山中避暑,恬然自在,见到他的人都不知道他曾经是高官。张敦仁卒后葬三都五凤楼。
次子敦复,字一初,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请假回乡后就不再出仕为官。与家乡儒士研究经史之学,以私财办义塾,延请名师援业。不到50岁就去世了。葬小栝苍山麓,立有墓碑和神道门。
丽水城西南万象山下(现桂山路南端)靠近小水门处,昔日有张公桥,《名胜志》云:“旧传吕洞宾洗楮被于此,故桥下水不臭秽。”(其实是桥下有泉水)桥东今卢镇街口的张府就是张钦及其子敦仁、敦复的宅第。2008年10月,在旧城改造中被拆除了。
(吴克裘)
浙派宫廷画家吕文英
道光版《丽水县志》云:“吕文英,孝宗朝,以善画供奉。时,吕纪以翎毛,文英以人物,同以恩宠。人呼文英为'小吕’,以别于纪焉。”他是明朝中期重要的浙派宫廷画家。
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继续演变发展。明代前期绘画基本上有三种势力,一是宫廷院体画,二是江浙一带的浙派,三是继承元画的文人画。明中前期,那些以南宋遗风为宗旨的画家,在民间逐渐聚集在一起,因这些人大多来自浙江一带,故被称为“浙派”。“浙派”的形成,开创了中国绘画史上以地域为派的先例。浙派绘画继承宋代绘画的优良传统,注重题材的生活意义,侧重全局结构, 画风豪迈。而且浙派画家多兼擅山水、人物,所画题材广泛。从明初起,浙派便开始兴起并逐渐占据了明代画坛主流地位,直至明中期,这一画派势力仍很大。弘治年间 (1488-1505),著名的宫廷人物画家吕文英就是浙派名家中的杰出代表。(《中国绘画史》)
吕文英(1421-1505),字阔苍,丽水县人。擅画人物,亦写山水,为明代浙派名家之一。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供奉内廷,与画家吕纪(字廷振,号乐愚, 宁波鄞县人)一起以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的身份在武英殿(君臣讨论政事之所,也是朝廷储存书画之处)、仁智殿(在武英殿北,为明代皇后受朝贺及列帝列后棺梓未葬前停置之所,也是画家、艺匠创作活动的场所)供职。成化朝朱见深、弘治朝朱祐樘两位皇帝,均擅长绘画,“宪庙、孝庙御笔,皆神像,上识以年月及宝”。正因为有皇帝的积极参与和倡导,当时宫廷画院十分兴盛,名家也很多,主要有吕文英、吕纪、林良、殷善、郭诩、王谔等人。院画创作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并形成明“院体”的时代特色,宫廷绘画遂达到鼎盛时期。吕文英以擅长人物画、吕纪以擅长翎毛画,均受明孝宗恩宠。人们叫吕文英为“小吕”,吕纪为“大吕”。吕文英的一生可谓是“艺薄云天,寿比南山”。他不仅为中国绘画艺
春夏
秋冬
吕文英《货郎图》术留下一笔宝贵财富,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寿星。他于弘治十八年(1505)谢世,享年85岁。
作为明代宫廷人物画的代表画家,吕文英的人物画形象逼真,颇具肖像性质。其用线沉着简劲,设色浓重鲜艳,反映了他人物画的典型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浙派的面貌。除此之外,他还喜作山水画,常常别开画境,尽显造境之能事,发掘新的审美空间,呈现出独特的韵味,给人以丰富想象的美感。吕文英的传世作品有人物画《货郎图》、山水画《江村风雨图》等。以货郎为画题在宋代以后的风俗画中十分流行。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资料馆藏《货郎图》春夏秋冬4幅。《江村风雨图》现藏美国克利夫美术馆。此外,传世作品还有《嬉春》图轴2幅、《宫妆娃娃》图轴等。
吕文英还多次与吕纪合作创作,传世作品有《竹园寿集图》、《十同年图卷》、《龙女斩蛇图》等等。
吕文英嫡孙吕鸣珂,字声甫,号苍南。嘉靖己未科(1559)进士,工山水,少即擅名,官至工部侍郎。吕鸣珂本书另有介绍。吕文英曾孙(吕鸣珂嗣子)吕正,以父荫授通政司照磨,后升通政司经历。吕文英曾孙(吕鸣珂嗣子)吕相,以父荫入国子监,未仕。后吕相之子吕邦□授通政司照磨,后升詹事府主簿,累官至刑部广东司郎中。
(吴志华)
清白吏汪瑛
汪瑛,字子修,原籍安徽旌德,以处州府官籍参加考试,考中正德三年(1508)进士。被任命为主事,镇守山海关。任上禁收常税,抵御流寇,在当地很有声望。升任武选郎中,清理和裁减多余的官员,不怕别人记恨埋怨。升福建副使,征剿泉州盗贼有功,进京庆贺皇帝生日万寿节,在途中去世。死时行囊里没有多余的钱财,老百姓都称他为清白吏。所著有《抱关稿》、《西岩集》。汪瑛卒后葬丽水漕塘。椒山高士叶烓
叶烓,明正德至嘉靖(1506-1566)年间前后在世,字季鼎,丽水县人。年过二十才开始学习应试的诗文,但非常刻苦用功,他在自家的门壁上写满了许多治学修身的格言,“既而博通经史”。(道光《丽水县志》)明正德 (1506-1521)年间考取贡生,初任江苏淮安经历(知县的助手),升丰县(今江苏省丰县)知县。叶烓制服盗贼歹人很有办法,上司十分倚重他。
叶烓卸任后回老家丽水,在椒山筑了一处别墅,面对溪流,背倚青山,“逶迤如桃源,人谓不减辋川”(辋川,在陕西省,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建有别墅)。(《处州府志》)椒山在丽水县城西三十里,叶烓筑别业于此,随地为景,故有椒园之目。叶诗所云“壁削断崖开胜地,路随流水入深山。”(《丽水市地名志》)
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皇甫汸(1498-1583,字子循)任处州同知时, 与叶烓交情甚好,曾赋诗《赠叶烓》:“羡君辞邑赋归田,大有园林亚辋
川。松下分粮调瘦鹤,花间洗药候鸣泉。支离自愧犹耽禄,邂逅何期得问玄。更道圣朝容傲吏,赐骸聊复乐余年。”
明嘉靖十五年(1536),应福建沙县县令方三迟之邀,叶烓主纂《沙县志》12卷。此志采用表、志、传三种体例,设沿革、宦署、古今诸表;职官、学校、文翰、选举、星野、地域、食货、建置诸志;名宦、道学、儒林、文苑、名臣、良吏、仕绩、孝义、忠烈、隐逸、烈妇、节妇诸列传;另附加别志。此志现仅见叶烓和李邦光序文。这也是沙县历史上首次修纂《沙县志》(元以前无考)。
叶烓善于吟诗作画。所著有《遵制录》、《椒山文集》。他享年八十七。
(吴志华)
附:叶烓撰《沙县志》之嘉靖丙申志序
沙启域于晋寝,盛于唐,至于宋允臻其极矣。文献之征,宜有足观者。胜国一变于兵,正统再变于寇,灰于毒炽,袭闻私识,仅存线脉而已。三迟方君令沙之三年,政敷化染,始举修创之典。交币于烓,滥以文炳属焉。恳辞不获,乃六月七日启局于兴国寺。三迟君及判簿李君躬垂采摭,复广搜于陈乐游上舍,裁正于学谕李君、司训石君、张君,烓又考诸往牒而不谬,质诸清议而无疵,然后载笔于书。五越晦朔而志成。首三表,次八志,终列传,事有不经者, 别志附焉。
皆窃用己意,准裁于经史者也。表法于《春秋》,书正以冠世,书时以纪年,书事以著人。故沿革表世,宦署表年,古今表人,错文以见义也。志法于《周典》,典有六,曰治,曰教,曰礼,曰政,曰刑,曰事。职官则系治,学校、文翰则系教,选举、星野则系礼,地域、食货、建置则系事。地域有赋焉,以出兵则系政;建置有廩焉,以贮赎则系刑,贯言以示制也。传法于迁史,迁史易编年为列传,类分事核,昭实录也。志之类为名宦,政之优劣判矣;为道学,为儒林,为文苑,学之偏全别矣;为名臣,为良吏,为仕迹,业之崇卑辨矣;为孝义,为忠烈,为隐逸,为烈妇,为节妇,事之常变见矣。婉言以示戒也。夫《春秋》,赏罚之大权;《周典》,帝王之治法;迁史,是非之悬鉴。皆天下之事,邑之志孰与协焉。颜渊问为邦,夫子告以治天下之法,盖出而治民入而事君一道也,故汉拜辅相皆自守令。而迁我朝,杨文贞峻位孤卿,犹恨未尝为令。由是推之,斯志也虽典藉于沙,振纲通会,足以网络天下而不遗不□。乘事缀言,徒资啖瞩焉尔矣。三迟君政人之功,于斯为大。烓也肤学谫识,何足与焉。
明嘉靖丙申冬十月望日括苍椒山子叶烓识
冒死斥责严嵩的沈鍊
沈鍊(1507-1557),字纯甫,号青霞。丽水籍,后隶绍兴卫。(道光《丽水县志》云:“鍊以丽水人隶绍兴卫。《题名碑》尚书本贯。康熙中请祀乡贤,部议准行。”)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溧阳(今江苏溧阳)知县。因耿直傲慢得罪御史,调茌平县(山东茌平)。父亲去世,回家守孝,服满,补清丰(河南清丰)知县。入京任锦衣卫经历。沈鍊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个性疏狂豪放,每饮酒常倨坐轻慢,谈笑无度,旁若无人。锦衣卫副千户陆炳待他很好,陆炳与严嵩、严世藩父子交情甚深,所以沈鍊常跟随陆炳与严世藩同饮。席间,严世藩以酒作弄、伤害客人,沈鍊心中不平当场指责他,严世藩忌怕沈鍊几分也不敢计较,但已记恨在心。
嘉靖二十九年(1550)八月,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领兵侵犯北京,致书要求纳贡,用语轻慢傲倨,明世宗将国书下交朝臣议论。国子监司业赵贞吉主张拒绝无理要求,廷臣中没有人敢赞同,只有沈鍊出列说赵贞吉讲得对,应该这样。吏部尚书夏邦谟说:“你是什么官?”沈鍊说:“我乃锦衣卫经历沈鍊。大臣都不说,只好让小吏来说了。”于是罢议。
沈鍊痛恨朝廷没有人抗敌,致使敌寇越加猖狂,上疏建言:“用一万兵马保护皇陵,用一万兵马保护通州军粮储备,然后结集各路勤王兵马10多万人,袭击骄惰的敌军,就可大获全胜。”世宗不明白其意,没有接受。严嵩恃宠揽权,守边大臣争相行贿,一旦边防失事,惧怕获罪,便运载更多的金银贿赂严嵩,贿赂一天比一天多,沈鍊常常扼腕叹息。有一天,与尚宝丞张逊业一起饮酒,席间讲到严嵩,沈鍊激昂慷慨,泪流满面,痛骂不已,事后上疏说:去年俺答进犯京师,皇上奋扬神武想乘机北伐,这是文武群臣所企望的。但是制胜必先庙算(朝廷的策划),庙算必先为天下除奸邪,然后外寇才可平定。当今大学士严嵩贪婪之性已病入膏肓,愚鄙之心比铁石还顽固。当皇上忧虑,百官受辱的时候,没有见到他延请和访问贤豪咨询对策方略,只和他的儿子世藩商议怎样对自己有利。忠心的谋略则多方阻挠,奉承阿谀的主意则想尽办法荐举。索要贿赂卖官,以恩惠结交党羽。朝廷奖赏一人,严嵩就说,是由于我才赏他;惩罚一人,就说是由于我才罚他。人
沈鍊画像原载《越中三不朽图赞》们都窥探严氏的好恶而不知朝廷的恩威,这还忍得住不说吗?接着,列举了严嵩的十大罪状。因为奏疏中同时指责尚书夏邦谟媚谄严嵩和贪污渎职,请求罢了他们的官以谢天下,明世宗大怒,当堂打了沈鍊几十棒,罚他到保安 (今延安境内)当佃农。
沈鍊到了保安,没有房舍,某商人得知他获罪的原因,就自家搬出让他住。村里父老也每天送柴送米,并送子弟到沈鍊家就学。沈鍊向他们讲忠义大节,学生听得很高兴。塞外人素来敦厚耿直,又熟知严嵩的奸恶,都争相斥责严嵩,沈鍊也十分高兴,每天和他们聚在一起痛骂严嵩父子,习以为常。并且用草扎成李林甫、秦桧、严嵩人像,喝醉了就和学生一起用箭攒射。或骑马到居庸关口,向南戳指痛骂严嵩,然后痛哭而回。
这些情况传到京城,严嵩听了非常恼火,想找时机报复。早先,许论任宣府(河北宣化)、大同府总督时,常杀良民以冒功,沈鍊曾经写信谴责他。后来严嵩党羽杨顺任总督,正遇俺答入寇,攻破应州(治所今山西应县)40多座小城,杨惧怕获罪,为了上报斩获敌军首级战功,放纵官兵追杀逃避兵祸的百姓,杀死的平民超过许论。沈鍊写信痛切谴责,并且作文祭奠无辜死者,文中指责杨顺暴行。杨顺大怒,对严世藩说“沈鍊聚集一批以命相许同生同死的人,练习击剑弓射,用心叵测。”严世藩吩咐巡按御使李凤毛调查,李凤毛故意造谣说:“有这事。但党羽已经暗中散了。”接替李凤毛当巡按御史的是路楷,也是严嵩党羽,严世藩吩咐他和杨顺一起办此事,许诺办成后有厚报。两人日夜设法寻找陷害沈鍊的机会。
嘉靖三十六年(1557)九月,蔚州(河北蔚县)白莲教首领阎浩被官军捕获,牵连的人很多。杨顺高兴地对路楷说:“这足以报答严公子了。”就把沈鍊的名字加在招供里,诬陷沈鍊是阎浩的师父,阎浩是听其指挥的。狱案报奏朝廷,严嵩父子大喜。这时,前总督许论是兵部尚书,他一直记恨沈鍊,竟然复准奏章,将沈鍊斩于宣府大街上。并将其长子沈襄充军边疆。为了回报杨顺、路楷,严嵩奏请赏赐杨顺一子为锦衣卫千户,授路楷铨五品卿寺。杨顺说:“严公给我奖赏这么轻,是不是我做得不够,他还不满意?”于是捉拿沈鍊次子沈衮、三子沈褒用军棍打死。还发文到边疆,逮捕沈襄到京。正在酷刑审讯,杨顺、路楷因其他案件岀事被捕,沈襄才免于死。
严嵩案败露后,严世藩受诛。临刑时,太学里沈鍊在保安时的弟子,将沈錬的姓名、官爵写在帛上,举着进入刑场,看到严世藩人头落地,齐声高呼: “沈公可瞑目矣! ”然后大哭而去。
隆庆初年(1567),明穆宗下旨褒奖“言事者”,封赠沈鍊为光禄寺卿。任命一子为官。于是,沈襄上书揭露杨顺、路楷杀人、媚奸的罪行,给事中魏时亮、陈璜也相继揭发,穆宗下旨将杨顺、路楷处死。天启初(1621)谥沈鍊忠愍。沈鍊著有《青霞山人集》5卷、《剑鸣集》6卷。《明史》有传。
(吴克裘)
何镗总纂《栝苍汇纪》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至二十六年(1598),汤显祖在遂昌当了与年知县,与年间,常因公务到府城,并留下不少诗文。其中《归云亭怀何宾岩先师丽水》、《与丽阳何家昆仲》、《悠然堂栝苍宾岩师隐处》等诗都抒发了对何镗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归云亭、悠然堂在哪里?汤显祖为何称何镗为先师?
何镗在《悠然堂记》开首云:“余家梅山之阳,盖=山之东麓也。=山之巅故为郡校,唐李邺侯守栝劝学兴理,昌黎韩公为作《孔庙碑文》正在其上。自 =山而东为梅山,郡志云'士大夫多居之,有花木之胜,又曰花园’。”何镗故居就在孔庙之西的梅山,现今梅山弄梅山小学一带,当时这里除了悠然堂、归云亭外还有翠微阁等。那时,梅山和=山是冈阜相连的,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延伸和拉直中山街,将两山挖开,大街从中穿过,使中山街和原来的仓前街连接起来,两山便分离了。梅山弄旧时叫花园弄,与三坊口连接,何家花园一直保留至清代。
何镗为什么是汤显祖的“先师”呢?读了下面这首诗就明白了。与丽阳何家昆仲
汤显祖
吾师何公起家进贤令,视江右学,予年十四补县诸生。令平昌,怀旧作此。
归云亭望思悠然,一径梅花小洞天。
但值何郎随意饮,每逢陶令折腰怜。
星当处士莲花郡,岁在成童弟子员。并道江西旧桃李,投琼空有泪如泉。
诗的小序揭示了何镗“起家进贤令”以及汤显祖称其为“师”的来由。
何镗(1507-1585),字振卿,号宾岩,丽水县城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初授江西进贤县令。任上,以刚直严明闻著,严格执法,不阿谀奉承权贵,惩奸恶,恤孱弱。后调河南开封为府丞,改革弊政,治理社会秩序,平日为非作歹的豪强因此收敛缩手。以才能出众擢守潮阳。潮阳在广东东部沿海,与福建相邻,地势重要。倭寇常在这一带抢劫骚扰。
嘉靖三十九年(1560)十二月底,在海上作乱的刘伍等人,乘诏安县除夕夜城中没有戒备,偷袭诏安,攻占了县城。接着,在潮州被明军打败的倭寇也乘机进入诏安,守城将官纷纷弃印遁逃,诏安落入刘伍和倭寇之手。潮州知府何镗奉命督兵进剿诏安之敌,刘伍与倭寇败退。嘉靖四十年二月,刘伍等就擒,官军斩敌300余级。
广东与福建相邻的饶平县有个大盗名张琏,带领一伙强人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抢掠烧杀,势力很大,历时三年,称霸一方,官兵奈何他不得。嘉靖四十年(1561)九月初一日,张琏等袭击福建南靖,攻陷县城,烧毁县学、仓库,虏县丞金璧等去。接着抢掠广东、福建各县。何镗奉命进剿,他用计擒拿了山贼大头目,敌兵大败。张琏带领残部潜逃海外,夺据三佛齐岛,自立为国王。
何镗调任江西提学佥事,分掌学政,他勉励学生勤奋研习理学,临川县14岁的汤显祖受其赏识,荐补为县学生员,所以汤显祖称其为师。何镗升云南参政(布政使佐官),以侍养年老父母为由,请求辞官回家乡丽水,获准,退居悠然堂。浙江行省布政使、按察使曾数次以“异才”向朝廷举荐,先后擢升为广东按察使、河南布政使都不去赴任。闲居在家潜心著述数十年,著作甚丰。著有《翠微阁集》,集录名人游记,编成《古今游名山记》17卷,还有《修攘通考》、《高奇往事》、《历代舆图》(清代列为禁书)、《中州人物志》12卷等。何镗最有影响的著作是《栝苍汇纪》。
《栝苍汇纪》15卷,明万历七年(1579),处州知府新昌熊子臣修,何镗总纂,刊本,现藏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丽水市档案馆有影印本。《四库全书》据两淮盐政采进本存目。
何镗在《栝苍汇纪》自序中说:“自成化至今,殆百余年,人文治典盖缺如也。于是关中乔公视学往来浙东西,慨文献无征……乃以余郡十邑事见属,而郡守新昌熊君,偕诸邑令长协规盛美,开馆于夏四月,分汇为纪,邑以汇萃,统之以郡。以是经理凡八月已事,而以命梓人。明年春三月梓成。……勒成十五卷,总之为三十余万言,题曰《栝苍汇纪》。”
本志共分舆图、沿制、秩统、次舍、官师、选举、封爵、地理、食货、祉祀、保圉、治行、往哲、闺操、艺文、大事、杂事等17门。《明史》卷九十七艺文志,著录何镗《枯苍志》55卷当即是书,卷数有误。光绪《府州府志》作17卷,亦误。
《栝苍汇纪》虽然有不少疏误,但内容丰富,覆盖全面,保留了较多的文史资料,被誉为“简而文,核而实,详而有体”。尤其是古代处州许多志书佚失,《栝苍汇纪》就成了研究处州乡土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清《处州府志》、《丽水志稿》、《丽水县志》,于前事多引自当时见存之《栝苍汇纪》。总纂《栝苍汇纪》是何镗对家乡的可贵贡献。
何镗卒于万历十三年(1585),享年七十八,郡人祀于乡贤祠,墓葬县东
《栝苍汇纪序》影印40里喜康乡武山。
何镗长子应乾,字孟阳。天性颖悟,质素雅尚,与弟应春、应文以学问品行互相勉励。侍奉父亲端肃温顺,得父欢心。20岁入府学,考试常取第一。以贡生授浙江宁海县训导,关心后辈,常与生员相互切磋古人之道。寄情赤霞台胜景,即景赋诗。被荐拔为广西荔浦县令,到任后体恤百姓,看重士人。但生性厌烦为官之事,不到一个月就飘然辞官回到故里,在悠然堂与志趣相投的朋友饮酒吟诗自娱,不问一切世事。只是喜爱读书至老不倦。家中藏书颇多,人有别集,必借录之。尤其喜欢帮助和荐拔后生晚辈。年78去世。
何镗次子应春,字仲仁,身材魁梧,风度倜傥,博洽风雅。兄弟之间互为师友。精于书法,赋诗师法陶渊明、韦庄。以医药为业,潜心研究方药脉象,亲友有病,处一方即可痊愈。数次进科举考场,均告失败。待人坦诚,以道义和文章礼制相规谏,亲友都受其良善所熏染。
何镗幼子应文,字季明,淳朴笃实向学,待人恭谨谦逊坦诚。以高尚的文德被陆锺符、祝石林等名人所器重。
(吴克裘)
方存仁剿倭战死青田沙埠
方存仁,先世安徽合肥人,洪武初授处州卫,世袭百户。嘉靖三十四年(1555)四月,数百名倭寇从温州沿瓯江逆流而上,侵犯青田温溪。倭寇在瓯江南的小峙上岸(现属温溪镇),村民自发抵抗,阮斯恩等人战死。倭寇渡江进犯北岸的沙埠,村民李德、陈添、叶良和乡兵杨叙,组织群众奋起抗倭。战斗激烈,4人均牺牲。倭寇纵火焚烧民房,回到小峙,民众抵抗,被杀死、溺死2000余人。
倭寇再次进入沙埠,方存仁从丽水率兵赶来援战,奋勇杀入倭阵,激战多时,因援兵不能及时赶到,受了重伤战死。
朝廷下诏为他立祠,由当地官吏祭祀。
(吴克裘)处州卫指挥同知乐埙
乐埙,先祖是和州人,明洪武年间凭羽林卫指挥事一职调任处州卫,世代承袭指挥同知。嘉靖年间,徽州人汪五峰勾结倭寇攻陷沿海城镇,乐埙带兵围剿并平定杭州、嘉兴各路盗匪,论功行赏升任海宁把总。大土匪徐明山率领盗匪2万人攻打乍浦城很激烈,乐埙鼓励官军昼夜巡访,盗匪无计可施,解围离开。不久任浙西参将,调往广东征讨盗匪张琏,后又赴江西平定盗匪袁三,都立了战功。福建盗匪攻陷兴化,乐埙派出奇兵攻打,盗匪溃败离开。转任福建都司司事,平定尤溪各路山寨匪寇,捷报频奏,皇帝赐金银丝绸,支付都指挥同知的俸禄,被任命为都指挥司事,升迁为游击将军兼军门将。因病回乡,不久受召赴京,在路上病逝。
杭嘉湖参将卢锜
卢锜,先世安徽人,明洪武年间由羽林卫调任处州卫。世袭指挥同知。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侵犯内地,奉命赴余姚、台州、温州及江西等地征剿,杀死及俘虏倭寇、缴获军械马匹无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平定浙东倭寇,论功行赏被任命为江西都司佥事,受举荐升任游击将军,统兵前往广东、福建交界处围剿贼寇曾一本。在江西铅山等地剿捕袁三余党,以功升任广东都司。嘉靖四十四年(1565)调征广东从化百石湖等地山寇,救回被虏男女300余人,升任杭、嘉、湖参将。隆庆四年(1570)调往福建古田征讨盗寇韦银豹。功劳上报却没有封赏。以年老多病请求退休回乡,在城中锦山南面建房,和士大夫们赋诗聚会终老。
正千户朱燔乐清抗倭殉难
朱燔,祖上江苏句容人。洪武年间由绍兴卫调处州卫,世袭正千户。嘉靖年间,浙江巡抚因防御倭寇寻访将才,朱燔受荐带领义军奔赴嘉兴、海盐、乍浦等地,战守有功,不久调守温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寇侵犯乐清,朱燔与参将张铁前往救援,奋力作战,身死沙场。
刘纲瑞安抗倭阵亡
刘纲,祖上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永乐年间从绍兴卫调任处州卫,世袭副干户。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侵犯温州,刘纲带兵设防守卫,在瑞安三港与倭寇遭遇,从早上一直战到傍晚,他奋勇非凡,斩杀倭寇首级20余。倭寇假扮成官兵从小路绕到山后,前后夹击明军。刘纲兵少,寡不敌众,和守备刘隆、百户张澄等30多人一起阵亡。张澄也是处州卫人(先世山东章丘人)。朝廷下诏在他们阵亡的地方立祠,每年按时祭祀。
胡凤御倭殉国
胡凤,先世山东郯城人,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由山东莱州卫调处州卫。胡凤出生于丽水,凤眉修长,髯须浓伟,相貌堂堂,望之威武凛然,但知书守礼,雅类儒生,人们都很喜欢他。世袭正千户。嘉靖年间,倭寇大肆侵扰中国沿海各省,胡凤跟随卢镗等抗倭将领,在海盐、乍浦、台州、磐安等战役中屡立战功。
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500多人,攻陷温州临山卫,乘势西犯,经青田、丽水境,转掠松阳。处州卫官兵奋力抗击,倭寇战败,从水路逃跑。三十四年(1555)四月,几百名倭寇从温州沿瓯江进犯青田小峙、沙埠(均属温溪),村民、乡兵抵抗,战死4人,民众被害2000余人。三十五年,倭寇犯青田,三十六年从台州进逼缙云被打退,三十七年四月再犯青田,五月犯丽水,因防守严密退去。
三十八年(1559)倭寇侵入乐清,大肆焚烧抢掠,并将取道进犯温州城。胡凤奉命御倭,兵备道员凌云翼为他饯行,凌高举酒杯嘱咐胡凤说:“一方生灵全都托付给你了 ! ”胡凤感激兵备的信任,带领士兵前趋,直抵倭寇营垒,亲手杀死数人,相持很久,因援兵不能及时赶到,受重伤亡于阵中。
此事上奏朝廷,赠武德将军。
胡凤子,胡大经,以御倭屡建战功,升山东都指挥使司佥事(都指使佐官)。
(吴克裘)
抗倭将领李承勋
李承勋,字锡庸,生卒年不详。先世江西安远人,于永乐(1403-1424)中,由锦衣卫调处州卫。李承勋的父亲李一山,官封都督佥事,五十余岁生李承勋。李承勋刚满五岁,李一山便去世。李承勋与庶母陈氏相依为命。成人后袭职处州卫指挥同知。
16世纪期间,倭寇在中国及朝鲜沿海一带活动猖獗。李承勋以誓灭倭寇为己任,他曾上《勘处倭寇事情以伸国威疏》,发表自己的抗倭之策。万历元年(1573),因东南沿海受倭寇侵扰,奉命前往浙江行省抚标练兵,法令严
李承勋修筑的炮台明,倭寇不敢进犯。万历九年(1581),改任军门总务。万历十年(1582),±兵因减少军饷闹事,要挟巡抚,一些民众想乘机作乱,气势汹汹。李承勋以权宜之计予以安抚,稳定了局势。第二年春天,设计擒拿为首的9名军人枭首示众军门,当局认为他有才能,多次举荐他,累官升至游击将军。万历十六年 (1588),李承勋将戚继光所撰的《纪效新书》14卷刻本发行。
二十三年(1595),李承勋升授蓟辽参将调往山东防备倭寇,刚好遇到登州、蓬莱等镇士兵聚众闹事,当权者束手无策,李承勋单骑入营,以诚意安抚开导,闹事者立即散去。不久,李承勋被举荐为镇守山东总兵官署都督佥事,以荐赐一品服提督南北水陆官兵,防备倭寇侵犯朝鲜。李承勋治军严明,严禁部下索取民间一物。
蓬莱水城在唐代以前是一处较大的海湾,至唐为登州港。北宋庆历二年(1042),建“刀鱼寨”,置刀鱼巡检所。明洪武九年(1376),立帅府于此。万历二十四年(1596),李承勋组织军民在水城土墙外包砌砖石加固围墙,并在水城东、西、北三面增筑敌台三处,使登州港成为我国当时北方最主要的海防要塞。(见插图)蓬莱水城于1982年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历二十七年(1599)三月神宗命征倭总兵麻贵、陈璘、董一元等从朝鲜撤兵回国,任命李承勋以原官提督水路官军,充任防海御倭总兵官,入驻朝鲜。倭寇驻扎对马岛,与朝鲜仅一洋相隔,闻李承勋日夜操演,炮声殷地,不敢再来侵犯。万历二十八年,李承勋率军班师回朝。朝鲜君臣赋诗赞扬他,大臣尹根寿诗曰“昭代须名将,求忠孝亦俱。每怀酬顾复,何暇惜肌肤。”诗中所说的“求忠孝亦俱”“何暇惜肌肤”,指的是李承勋在朝鲜期间,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但按军纪,不得回乡奔丧。于是,李承勋面朝南方,割股肉遥祭先母, 以寄托哀思的感人壮举。
李承勋还朝回京,朝廷赐以帑金文绮,派遣他镇守贵州。不久改镇浙江,万历三十一年(1603)五月,李承勋陪同浙江督抚都御史尹应元视师海上,登陆普陀山,并在普济寺左建“渡海纪事碑亭”,遗存至今。李承勋卒于任上。李承勋著有《名剑记》。李承勋修筑的蓬莱水城
李承勋的儿子李大生,跟随李承勋在山东时,抚按了解他的才能,命他训练标兵,大约有4000人,全是青州、齐鲁的土著士兵,素来骄悍难制。李大生申明号令,威望甚著。擢升为胶(州)即(墨)营守备。该营仅有军士900人,大多是老弱。经李大生多方训练,遇到战事缓急可恃。过了三年,升山东都司佥书,离开时军民驰送数百里不忍离别,为他立祠奉祀。李大生擢升守备时,当局在举荐书中说“令严刁斗,操励秋霜,涉猎出自儒林,韬钤娴于将种”。论者以为当之无愧。
(吴志华)
抗倭名将卢镗
卢镗(1505-1577),字子鸣,丽水县城人,祖籍汝宁卫(河南罗山县)。五世祖卢宝在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归附朱元璋,授平阳卫千户。卢宝孙卢英,永乐九年(1411)调处州卫,世袭千户。卢镗,弘治十八年(1505)出生于丽水,于嘉靖年间世袭福建都指挥佥事,隶提督浙闽海防军务浙江巡抚朱纨。其时,浙闽豪强勾结倭盗,暴掠沿海,扰民为害,朱纨派都指挥卢镗攻下倭寇巢穴——双屿港(舟山群岛),擒拿贼首李光头,并乘胜追击,直入福建沿海, 斩杀贼首许栋。嘉靖二十九年(1550),都御史朱纨遭诬陷在狱中服毒自杀, 卢镗也受株连削职入狱,从此“中外摇手,不敢言海禁事”,守备尽撤,海禁松弛,倭寇到处掳掠。卢镗塑像
鉴于倭患猖獗,朝廷上下抗倭呼声日高,都御史王忬巡视浙江海防时,谙知卢镗才华出众,遂奏请朝廷开释,卢镗获赦,委为副将。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大举入侵浙东、浙西及江南、江北,海滨千里频频告急,卢镗率军苦战于杭、嘉、湖,因兵力悬殊,战事失利,受御史赵炳然弹劾, 卢镗带罪军中。嘉靖三十四年(1555)5月,倭寇2000多人屯集淞江卫柘林,柘林倭寇4000余人突然侵犯嘉兴。卢镗与俞大猷、汤克宽合兵大破倭寇于嘉兴五江泾,斩贼首1980多人,溺水及走死者甚众,余倭不到数百,逃奔柘林。自抗击倭寇以来,此为第一功。
通倭头目林碧川出没台州夕卜海。卢镗率兵出击,在大陈山(大陈岛)生擒林碧川,升浙江协守副总兵。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攻陷仙居,进犯台州。卢镗在彭溪将倭寇打败,其子卢相生擒敌酋第辛五郎。继而,卢镗协助总督胡宗宪,俘歼通倭头目陈东、徐海,诱诛通倭首领汪真,两浙倭患稍平。嘉靖三十六年(1557),卢镗升任都督同知。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寇又流窜长江口以北一带沿海州县,屡屡偷袭驻军,劫掠烧杀。卢镗得到可靠情报,侦悉倭寇在刘家庄抢掠,便与协守浙江总兵刘显领兵前去,包围倭寇,一举将其歼灭。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再次侵犯浙东沿海,卢镗与戚继光协同作战,戚继光在台州打败倭寇,卢镗与参将牛天赐在宁波、温州打败倭寇,接着连续水陆十余战,歼敌1400多,平定了浙东倭患。嘉靖三十九年(1560)5月,朝廷加胡宗宪为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军沿海军务,沿海巡抚诸官,均听其节制。次年,胡宗宪向朝廷奏报卢镗平定浙江倭乱的功绩,为其请赏,卢镗加俸受赐。《明史》评论卢镗:“……有将略,倭难初兴,诸将悉望风溃败,独镗与汤克宽敢战,名亚俞(大猷)、戚(继光)。”
嘉清四十一年(1562),福建倭患又起,御史及沿海官员弹劾胡宗宪邀功致寇,胡宗宪入狱。卢镗是胡宗宪提拔重用的,给事中邱舜弹劾卢镗8条罪状,卢镗被逮入狱治罪。后被赦免,回到故乡丽水。万历五年(1577)病逝,享年73岁。其墓在处州府北郊白云山脚。抗日战争时期,丽水人民为纪念卢镗、激发爱国热情,把濠头街经天后宫前到丽水中学门前的一条街命名为卢镗街。
卢镗子卢相,跟随父亲在军中数十年,为先锋。卢镗总是将“劳险之事”交付给他。事凡艰险,卢相奋勇争先,“闻命即行,蛟窟鲸波,无少疑惮”。在嘉兴王江泾大捷中,战功第一。卢镗统领鸟尾船在仙居剿灭倭寇时,卢相一马当先攻下仙居城。卢镗打败徐海,大隅岛倭寇首领第辛五郎逃到烈港海中,卢相奉命追击,生擒第辛五郎,押送京师,以功升任处州卫指挥佥事。卢镗在九山洋擒获倭酋哈眉须、满咖赖、稽歌等,缴获他们的枪支,命卢相研究其技术。于是。卢相组织“神机营”。进行教练,掌握了使用技术。升浙江都指挥佥事。在石浦战役中,击沉敌舰,敌众焚溺者无算。授浙江都指挥以终。
卢镗故宅在府城北隅澄西铺高堂庙弄(现市电影公司附近)。清道光处州府学训导、诗人、金石家、《栝苍金石志》作者李遇孙《海氛不靖过卢镗故居有感》诗:“楚国巫臣敝,匈奴卫律谋。天原高北极,海自沸西头。一笑长鲸剪,多年狡兔休。经过仰华屋,太息想殊猷。”为纪念卢镗,曾在高堂庙弄口与今中山街连接处建有牌坊,现不存。
(叶剑平)
戴镗戴濂父子
戴镗,明丽水县人,生卒年不详。本姓高,后为戴家收养改姓戴。以贡举授湖南华容县训导。华容县有个名叫蔡系周的少年,是个孤儿,家境很贫穷。戴镗说:“这孩子是非凡之才。”于是就收养了他,并教以儒学。不久果然考中进士,蔡系周为官清正,很有政声。世人都非常佩服戴镗鉴知人才的眼力。
戴镗很有才学,举止严肃端正,知人善任,处事得体干练,周围的人都喜欢他,也受到上司信任。升湖北大冶县教谕,再迁福建漳州府教授。后荐升福建松溪县知县。松溪县衙里有个管理银库的胥吏,因为丢失了库银被捕入狱。戴镗到任后,到现场察看,见到银库旁边地面陷进去一个洞,他就沿着洞迹往前勘查,发现这洞通向轿夫的住处。于是他传讯轿夫,经审讯,轿夫供出偷盗官银的罪行。人们都认为戴镗办案如神。
何镗撰文、戴濂书丹、樊献科篆额《郡侯江公留恩置田记》
戴镗的长子戴濂,小时丧母,赖继母抚育,少时异常聪颖,20岁入国子监。嘉靖三十七年(1558)中举人,四十一年(1562)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明代“行人”,以进士为之,掌管捧节奉使之事,传旨、册封,在京官中地位虽然较低,但声望高,便于升转,刚中进士的人,都以能任此职为荣。戴濂以行人身份到陕西巡察狱案囚犯,经审查“多所平反”。擢升饶州(今江西波阳)知府。莅任,严惩不法豪强猾吏,使社会安定。万历元年(1573),调江西考察官员,被誉为用得其人。可是因为与当时的社会风气相悖,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被调到浔州(今广西桂平)任知州。任上,他惠泽于民,实行休养生息,如取消牛捐、减轻盐税,严禁盗墓、勒索钱财等恶行。浔州的社会风气发生很大改变。因母亲去世辞官回家守孝,期满,补袁州(今江西宜春)知州。他清正廉洁,杜绝宴请拜谒,以经书教授生员。50岁时以生病为由告老还乡。
其父戴镗生性严峻刚毅,戴濂总是“婉曲承顺,务得欢心。”戴镗因子封中顺大夫。
戴镗父子卒后均葬丽阳之原。
(任迎春)工部侍郎吕鸣珂
吕鸣珂(1528-1598),字声甫,号苍南。明丽水县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他在朝廷和地方都做过官,所到之处都以廉洁和能干称著。隆庆五年(1571),在洮岷道(治所今甘肃岷县)任副使,有善政。万历八年(1580),任江西布政使期间因“违例驰驿案”受山东抚按何起鸣、钱岱弹劾受罚。该案涉及多人,起因是明神宗为了祈嗣,下诏官员经驿馆不得用一夫一马,俱由派遣者给予路费,以体恤朝廷德意。但有的地方没有执行,“玩法殃民”。因此降三级的是吕鸣珂和浙江按察使李承式。降六级调用的有严州知府杨守仁、淮安知府宋伯华。宁州知州陆宗龙革职为民。
明代创立通政使司,掌管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的文件。万历二十二年(1594),吕鸣珂任通政使。后升兵部右侍郎,正三品,兼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当时鞑靼火落赤部长期“借用”莽剌、捏工二川放牧,“久假不归,遂成巢穴”。并攻占城堡,抢掠居民。卜失兔等30个部落,5万多骑兵深入延安。吉囊部落数万兵马进入西安州及白马城等地。形势严峻,万历二十三年(1595)四月,时任陕西巡抚的吕鸣珂将协守洮岷的副总兵从洮州卫城迁到临洮府城,而移临洮参将到洮州卫城,由临洮副总兵统一管辖周边四参将,加强了边防。同年五月,吕鸣珂改任工部右侍郎,回到京城。“以尽瘁卒于官, 赠尚书”,按尚书礼祭葬。
吕鸣珂对故乡的感情很深,虽然已经入了顺天(现北京)籍,但只要遇到丽水人和家乡的亲朋,都非常有情谊。
吕鸣珂“以丹青擅名”,是当时有名的画家。著有《太常记》。
(任迎春)
巴东好知县叶尧祯
叶尧祯,字瑞卿,明中期丽水县人。由举人授江西宜黄县知县。因为人刚直耿介顶撞了上司,离职而去。后又起用,任四川巴东知县,以爱民节用为务,深得百姓爱戴。不久,升广西梧州通判,未赴任。巴东士民立祠祀奉他。著有《石川稿》、《家札便览》等。
单槐父子
单槐,明中期处州卫人。天性笃厚诚挚,以贡生资格被选入太学,因母亲年老不忍离去,放弃赴京进太学深造的机会。母亲生病,亲自侍奉汤药,日夜守护不能睡眠,致使左眼失明。有一次冒着大雾摆渡过河去延请医生,失足坠入水中,恰逢渔人在河上捕鱼,救之得不死。其子单熙载,以恩贡授河南陈州同知,为人谆谨有其父风范。
何焘以圣贤事业自期
何焘字思仁,明丽水县人。年少时潜心儒学,立志以传扬圣贤学说为终生事业。督学万公将他选入省城万松书院,后以乡荐授新喻(今江西新余)县教谕。任上,他教人求学务必有扎实的功底,并讲求实用。被聘主持湖广乡试,人称选得其人。擢升江西信丰县令,以宽厚仁爱理政,离任后民众常常思念他。回家定居后,从不找地方官员。所著有《四书集义》、《春秋诛意》、《效颦记》、《沧螺录》、《青桂轩集》。
张榜领兵秋毫无犯
张榜,字汝元,明处州卫人。因祖父为国捐躯,荫袭千户。他从小习读儒家经书,精通理义。开始,袭职委管团操,在瑞安(今属温州)抵御倭寇中立了军功,升任松海北总。历任江西都司(四品)、广西浔梧参将(三品)。因征剿平狼寇和上林、三畔等地瑶民作乱有功升为狼山副总兵。
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日本大举侵略朝鲜,窥伺明帝国,发生援朝逐倭战争。张榜领兵应援朝鲜。万历二十六年(1598)战事平息,张榜留守朝鲜,严格管束士兵,从不骚扰百姓。纪律严明,撤兵回国时,秋毫无犯,深得朝鲜民众称赞。
张榜自年轻时从军,以功升擢,直至做到守边将领,从不经营个人财产, 去世时囊橐如洗。
针灸名医聂莹
《明史》称:“海内称针法者,曰归安凌氏”。“凌氏”,就是归安(今湖州市)人凌云(字汉章,号卧岩),擅针灸术,于明成化至弘治间,闻名九州。凌氏针灸,世代相传。同时,除家传承继外,授业者不乏其人。《浙江通志》载:“聂莹得湖州凌汉章针法,针至病起”。
聂莹,生卒年不详,明代丽水县人。自小跟随凌云学习针灸医术,得凌云真传。同时,凌云还时常教育他,“医者,既能奋勉读书,谨慎临证,则心地不患不沉静,气度不患不安详,步趋不患不端正,视听不患不专一,品端则学粹,学后则品高……须知医为仁术,当存济世之心,孳孳为利,是跖之徒也。'‘ (凌云《示弟庸言》)出师之后,聂莹回丽水县城开诊行医。从此,聂莹有了更多的机会将从师父那里所学针灸医术理论与行医实践相结合。经过几年的精心揣摩,总结提高,聂莹取穴准确,下针无虚发,可以说是百发百中,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虽厚衣可按穴定针,针至病起,未尝责报,时称神医”。聂莹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可嘉”(道光《丽水县志》)贫苦不济的乡亲前来求医,他从不接受报酬,丽水城的百姓都非常敬重他,传颂他的美德。
(吴志华)
广东照磨王三接
王三接,字汝晋,明处州卫人。天性孝友,父亲患怔忡病,亲自侍奉汤药,事亲先意承志。后为广东按察使司照磨(主管文书),以母亲年老为由请求辞官归里。有一次路经石牛(今属碧湖镇)乘渡船,在船上拾到一包遗落的银子,验看后发现是县署衙吏收取赋税交给官库的财物。王三接带回后代为交纳,只将字条贴在柜旁,不使人知道是他做的。在家闲居30年,80多岁而终。
鲍知仲河中救父
鲍知仲,字缔权,明丽水县人。年幼时跟随父亲进京候选,乘船渡黄河时,父亲掉入河中。知仲跃身跳入水中去救,在河中挣扎搏斗,沉浮数里,最后两人都上了岸。母亲生病,割股入药治疗。其妻叶氏也孝养备至,府县以“两贤济美”的牌匾旌表。子坤顺,副榜贡生,也非常孝顺父母,督学知道后对他予以嘉奖。
刘廷胤五子六孙皆入庠
刘廷胤,字永光,明丽水县人。县学生员,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品行端正。治丧不延请和尚念忏,资助无财力办婚事或丧葬的亲族。年79岁卒。5个儿子、6个孙子都入乡学为秀才。
高冈赈贫济困
高冈,字子升,明丽水县人。其父高文昶以贡生任泸州(属四川)训导,后升潼关(属陕西)教授。高冈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人。初授金溪(属江西)县令,后升临江府(属江西)通判,转任南康府(属江西)通判。俱有政绩。以侍奉父母请求辞官回家。恰逢他的弟弟因为拖欠官府的税赋而被关进监狱,他立即拿出自家的钱财为其弟补交税赋,使弟出狱。他赈贫济困,亲友族人有丧,必赠予钱财帮助他们办理丧事。遇到灾荒,拿出自家的粮食赈济那些贫穷的灾民。他的侄子因家中贫穷娶不起媳妇,他就出钱为他娶亲。知县樊良枢送“世德'牌匾,悬挂他家门,褒奖其德行。他96岁高龄去世,死后被奉祀于乡贤祠。常州教授陈懋俭
陈懋俭,字舜嘉,明丽水人。自幼丧父,母死,守庐墓3年。平时居家以谨慎自持,一举一动都中规中矩。先任江苏兴化县训导,后任江苏常州教授。生员中有的家庭贫困,父母去世不能举丧,陈懋俭捐金相助。不久辞官回家,儒学提举司令常州府备礼仪、行鼓乐,以壮行色。回到家乡,其兄去世,他全力营葬。当时称赞孝友者,必推陈懋俭。
南康教授刘大烈
刘大烈,字思武,明丽水人。以孝顺继母闻名。由安徽合肥训导升江西南康教授,与生员情意款洽,周济急需,从来不要求偿还。写信给子弟,要求他们戒不义之利。晋升周府纪善,辞官回乡。其子刘世用,忠厚谨慎有其父遗风,也能孝顺其继母。
抚州训导吴文荣
吴文荣,字汝仁,明代丽水人。潜心研究学问,很有名声。以岁贡入国子监,中北闱乙榜,任江西抚州训导。又中江西乙榜,以才能出众受举荐,不久去世。
叶璠出私粟赈荒
叶璠,字龙渊,明丽水县人。隆庆二年(1568)丽水大旱、三年(1569)大水、六年(1572)又大旱。连续的灾害造成严重粮荒,许多百姓采挖野草野果充饥。知府吴善富、知县吴观周向省布政使司报告,开启常平仓发放粮食赈济,可是储备有限,不能满足需要。叶璠就拿出自家的粮食帮助官府赈灾,救活了许多饥民。布政使司奏报朝廷,皇帝下旨旌表其门。吴应期昆仲
吴应期,字世昌,明丽水人。笃志潜心研究学问,与其弟应斗自相为师友,互相切磋。有登门求教的,热心解答,向他求教的人,后来大多有所成就。操守行为纯洁坚定,从不无原则的附和,也从未有所违逆抵触。以贡生授浙江淳安训导,升广西容县教谕,未赴任而卒。
叶志淑诗文留名山
叶志淑,明万历年间(1573-1620)前后在世,字子善,浙江丽水县人。叶志淑少时家境贫寒,但学习刻苦,钻研儒术,尤其精通《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他汲水灌园,种植蔬菜瓜果自养。他清高自守,不妄交友。在静海(今天津市静海县)任教谕。万历十年(1582),参加顺天乡试,考中举人,遂升安徽虹县(今安徽泗县)知县。当了一年多知县,因持守正直,得罪了当权者,辞官归隐,逍遥林下,到各地游山玩水,怡情吟咏,在各处留下了不少诗篇。目前,有多处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将他当年吟咏的诗作引入导游词。例如:
阴陵山,在泗州(今江苏泗洪东南)35华里,鹿鸣山西。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汉军追赶,逃到此处,迷了路。此地山径迂回,夜深人静,明月高悬时,尤为幽静而迷人。叶志淑在诗中咏道:
阴陵山北小村东,旧说重瞳向此迷。
今日偶经征战地,残阳古木任鸦栖。
虞姬墓,坐落安徽省灵璧县城东15里,当年楚汉相争,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今灵璧县城东南,沱河北岸),夜闻四面楚歌,知大势已去。虞姬在绝望中又带着让霸王重生的一丝希望,挥剑起舞,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肝肠寸断,忽地寒光闪烁,美人已翩然倒下。在兵败途中,项羽匆忙将决然自刎身亡的虞姬安葬于此。
某日,叶志淑瞻仰虞姬墓,为虞姬美丽而大义的精神所感动,赋诗《虞姬墓》_首以抒缅怀之情:
散楚歌残霸业空,虞兮无计转江东。可怜秋染荒原草,犹带当年剑血红。
叶志淑游览缙云仙都时,也留下了一些赞美仙都景色的诗篇。
群玉山位于好溪之东,初阳山北,有一山奇石低昂,立于潭滨。山前曾有群玉台,相传为明御史樊献科所建。叶志淑有诗云:
台迥环群玉,烟光凝紫蓉。登临动襟袂,香袭木樨风。
红白相间的小赤壁上,留有许许多多的摩崖石刻,有的清晰可辨,有的斑驳脱落。许多字迹如蝌蚪,难以读通。人们一直以为是仙人写的天书;也有的人说这是仙人发布榜文之地,故称仙人榜,岩称仙人岩。叶志淑也有诗云:
虞姬墓
何代仙榜悬,丹书小篆文。
拂云看石刻,衫袖染余芬。
叶志淑应处州知府许国忠之聘,主纂《续处州府志》8卷。该志书成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记事起于万历七年(1579),共6万多字,分次舍、官师、选举、地理、祠祀、治行、往哲、武功8门。现存世有万历三十三年(1605)刻本,藏于上海等图书馆。
(吴志华)
诗人吕邦耀
吕邦耀,明万历(1573-1620)前后在世,字元韬,一作玄韬,丽水县人。因入锦衣卫,故有人说他是顺天(今北京市)人,也有人说他是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区)人。吕邦耀的母亲公氏,山东蒙阴人,出身“五世进士,父子翰林”的“馆阁世家”。家传渊源,使吕邦耀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吕邦耀平生精研宋史,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刻录宋代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20卷,著《续宋宰辅编年录》6卷、《国语髓析》。
吕邦耀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中举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中辛丑科二甲第三十七名进士,选庶吉士。不久,升任兵科右给事中。吕邦耀在任兵科右给事中时,耿介无私,不畏强权。
太监高淮,原来是市井无赖,后来自阉入宫,任尚膳监监丞(掌管皇帝及宫廷膳食及筵宴等事)。万历三十一年(1603),明神宗向全国矿区派遣矿监税使,高淮看到这是发财的好机会,便重贿宫中权臣,出任辽东矿税使。高淮竟以矿税使身份插手辽东军权,招募死士,出塞射猎,发黄票龙旗,走朝鲜,勒索冠珠貂马,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兵科右给事中吕邦耀上《敬因奸铛专权略陈辽左情形疏》,谴责高淮在辽东越权,“擅行文将领,加谨提防,擅会同登城催督各路,擅差千总指挥,擅传烽火,沿边虏寨踏看,以逞其威…….任意猖狂,蔑法欺君,莫此为甚”。
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二月,因吏部尚书已缺3年,各地官员大多认为皇帝会任命兵部尚书萧大亨为吏部尚书。吕邦耀与一些官员联名上奏,讥弹萧大亨,敷陈计事,竭力反对点用萧大亨。
安疆臣,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人,彝族土司,为贵州宣慰使安国亨之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世袭贵州宣慰使。万历三十四年(1606)十月,安疆臣派人入京行贿,公报私仇,加害五司官员。吕邦耀弹劾贵州巡抚郭子章私下收受安疆臣贿赂,纵容安疆臣奸恶之事。
万历三十五年(1607),西朝房失火。吕邦耀向明神宗上疏言道:“朝房臣子退居之地,听钥之所,一旦煨烬,盖因用人重事,所用不必贤,贤者不必用,内外睽隔,人情蕴崇所致。”
吕邦耀后升任河南副使,万历四十一年(1613),改河南儒学提举。吕邦耀非常注重选拔人才,使得河南一大批博学能干之士步入仕途。他还是一位很有
嵩山少林寺才华的诗人。在河南期间,许多名胜,留下他的诗作。
七圣迷处,位于河南省襄城县境。《庄子》云:“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适遇牧马童子问途焉……”万历四十六年(1618),吕邦耀游览到此,赋诗《七圣迷处》(载于《襄城县志》):
东从填山谷,谁知道者棲。
若非逢牧童,七圣至今迷。
嵩山少林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一日,吕邦耀到此拜谒,题咏《少林寺》(收入《少林寺志》)。诗云:
阁在层峦第几重,夕阳沉翠落西峰。
' 半空烟雾风嘶马,满壑松涛谷应钟。
正印已从初祖渡,闲云不恋汉家封。
晓来信看山僧步,指点碑铭数旧踪。
鉴于吕邦耀在河南宦绩卓著,明神宗将其召回京师,擢通政司右参议、封奉政大夫(正五品),转奉常卿(掌宗庙礼仪)。又转大理寺卿(掌全国刑狱)。
吕邦耀卸职离任后,留连诗酒。勺园,京城西郊一处小巧幽雅的著名园林。明代书法家米万钟修建。取“海淀一勺”之意,取名为勺园。吕邦耀与米氏是文友。每逢元宵节,米万钟、米仲诏在勺园邀请文人骚客赏灯赋诗。吕邦耀赋律诗100首,顷刻而就,在京都传为美谈。在此,特录吕邦耀在米氏元宵节赋诗会即席口占二首:
“玉绡叠出上元村,双炬悬来景物繁。
恍惚重游丘壑里,米家园是米家灯。”
“轻舟寒夜渡无冰,波入银绡讶月升。
宛似梦中曾一照,米家园是米家灯。”
吕邦耀卒后归葬丽水县苏宅园。
(吴志华)杨瑞六年县令拂袖而归
杨瑞,字汝贤,明处州卫人。博通经史,以岁贡授福建罗源县知县。当年发生严重灾害,杨瑞开仓发放粮食赈济饥民,救活的人不计其数。在任6年, 贤声茂著。因廉直得罪当权者,被贬迁浔州任通判,杨瑞拂袖而归故里。在茭山建凌云楼,读书,授子课业而终。
铁骨御史王一中
明崇祯版《处州府志》为丽水县城人王一中编纂,他还为通济堰写过堰记。他是一位刚正不阿,耿直执着的谏官。明朝后期司礼秉笔太监魏忠贤,可谓妇孺皆知。这个阉党首领与明熹宗的乳母客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权倾朝野,自封为“上公”,宦官称之为“九千岁”,无耻大臣更有称他为“九千九百岁”者。他在民间养了不少“义子”,如什么“五虎”、“五狗”、“十孩儿”、“四十孙”等等。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生祠。他残酷镇压反对派东林党人,直至彻底消灭。当时,有一位从丽水县走出去的铁骨御史,曾经先后两次弹劾魏忠贤和客氏,与阉党作坚决的斗争。这人,就是王一中。
王一中(1568-1639),字元枢,号石门。他的曾祖父王巽从青田迁居到处州府城收徒讲学。王巽,字德制,是宋代理学家、青田浮弋人王梦松的后裔。学者称其“松园先生”。王巽因应贡卒于武林旅邸。王一中的祖父王顺度,字鸿范,选入太学,不营仕进,开设义塾,教训宗族生徒。王一中的父亲王敦仁,字寿崖,以明经授平阳县训导,后历官福建邵武教谕、沂州学正等职。又任常州府判,署无锡篆。后因中伤高攀龙被排斥回乡,90高龄而卒。王一中出生在丽水县城,王家故宅在三坊口(今大众街与新囿山路交接之地),1958年毁于火灾。他早年读书于白云山。万历三十四年(1606),参加浙江乡试考中第三十一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以民籍、治礼记,进京考中丁未科黄士俊榜三甲第七十七名进士。初授福建古田县令,“出罪人陈宏德于狱,旋登贤书,闽人尤乐道之,祀于名宦焉”。(道光《丽水县志》)后历任河南新蔡、杞县知县,皆以廉著。因此升为广西道监察御史,成为一名谏官。
明代以监察御史分道监察,数量较多。其主要职责一是推按狱讼。包括推问皇帝下达的案件,审理普通百姓的案件,参与三司推事等。二是弹劾犯罪。对违法犯罪的官员进行纠举,弹劾其罪,提请司法机关审判。三是巡察内外,分察六部的具体行政行为,使之合法而有效率,遇有非法行为,便予以纠查。四是监督决囚,如发现司法机关违法及犯人有冤者,予以纠举平冤。王一中任广西道监察御史时,上书朝廷,建议罢除宫廷内市,遣散内宫宦官,法办官库坐奸等。
天启二年(1622),移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当时,因魏忠贤、客氏结成阉党,暴戾专权,无恶不作,大肆掠夺天下财富,百姓已无法生活。五月,山东郓城、邹县一带爆发了徐鸿儒等人利用白莲教组织农民起义,众至数万。王一中上疏朝廷,直言明熹宗乳母客氏与魏忠贤阉党相互勾结,“民乱”由此而起。
在山东期间,公务之余,王一中还畅游齐鲁名胜,并留下多墨宝,至今尤存。如:游莱芜望夫山鹰窝崖时,在山顶悬崖绝壁上留下“鹰窝崖”三个阴刻楷书大字。圣水庵,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境内。在一个深秋之季,王一中偕恩师黄元忠畅游到此,在圣水庵东侧一面北的巨石上,留下题刻七绝诗一首:“开尊正对晚烟霏,石罅流泉绕翠微。黄叶满山秋叶净,万松深处一僧归。”
不久,王一中升迁太仆寺少卿(掌管皇帝车马的官员,正四品),封中宪大夫。他再次与京官联名上疏弹劾魏忠贤阉党。因数次与魏忠贤相忤,魏忠贤对王一中恨之入骨,积怨甚深。天启五年(1625),东林党人、副左都御史杨涟、左光斗等先后被阉党酷刑至死,朝廷并向天下公布东林党的名单。因王一中与杨涟、左光斗等人是同年(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被阉党以“依附门户”的罪名削夺他的官职,回归故里。
天启七年(1627),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客氏、魏忠贤均被诛灭。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王一中官复原职,改任光禄卿(掌管宫殿门户、皇室膳食、帐幕器物的官员,从三品)。后来因为王一中养性自恃,不投靠当时得势的大臣,调任南京光禄卿0崇祯十二年(1639)辞世,享年七十二,葬丽水寿元山下三公路。丽水人把他奉祀于乡贤祠,并奉旨建“清朝侍御,盛世联魁”石牌坊于县治北丽阳门外。
王一中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对乡亲富有深厚的感情。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夏秋之季,松阴溪爆发洪水,通济堰堤倒塌。郡守陈见龙(号在明)主持并带领百姓重修通王一中作《延陵郡宗谱序》济堰。王一中深受感动,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写了《重修通济堰记》。
丽水北乡洪川(今莲都区雅溪镇洪渡村)是当时通京大道稽勾古道必经之路。天启二年(1622),王一中奉旨北上巡按山东道,途经洪川时,借宿吴姓老者吴仰峰家。吴家杀鸡煮饭热情款待,使他十分感动。“恍睹三代之遗风,复见虞夏淳懿之天矣。”后来他得知此家是礼部右侍郎吴政的苗裔,更是钦佩吴氏承传祖辈之德。当时吴姓家族在重修宗谱。吴仰峰请王一中为宗谱作序。因时间紧迫,没有来得及写。崇祯元年(1628)七月初三,“宦志顿冷,解授还乡”的王一中再次借宿吴仰峰家。问起重修宗谱的进展情况。吴仰峰告诉他宗谱早已修好,就等他作序,因此还没有付印。王一中非常感动,当即撰写了《赠延陵郡宗谱序》。
丽水城北的白云山是栝苍名胜,古迹风景甚多,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道。王一中少年时曾在白云山上筑借闲堂读书。一日,王一中到白云山中休闲散心。置身于苍茫林海之中,凉风拂面,鸟语涧鸣。才华横溢、仕途失意的王一中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本来无一物,白云犹较多。浮游皆幻相,真趣在岩阿。日暮忘归路,春游是处窝。呼垆浮大白,酩酊欲如何”。“挟策耽幽胜, 群峰入望明。雾深玄豹隐,雷动蛰龙惊。羡尔探禅乘,偏余涉世情。白云如有意,去路几回萦”。王一中曾在白云山筑借闲堂读书。图为白云山卷。刊本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图书馆。
王一中广泛涉猎经史、裨官野史等,学识渊博,尤其对道德性命之学很有研究。他一生著作丰厚,有《瑞芝堂集》、《经书疏解》、《东巡疏草》、《禄勋疏草》、《灯下焚余》、《靖匪录》等。崇祯八年(1635),他还编纂了《处州府志》18王一中有两个儿子。长子王胤昌,字长文,有孝声,工诗文。以恩贡授推官。推官在明朝为各府的佐贰官,一般为正七品,掌理刑名、赞计典。
次子王胤升,字仲方,幼年时就非常聪明勇敢。有一次,他母亲潘淑人身患疟疾,卧病在床,洪水涌向他的家,王胤升背着母亲从深水中往外挣扎。刚刚跑出,房屋倾间倒塌。王胤升长大后为副榜贡生,考授通判(知府、知州副手。从六品),卒时享年八十四。王胤昌、王胤升均祀丽水忠义祠。
王继祖(王胤升之子),字尔志。康熙七年(1668)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康熙十二年(1673),洪水爆发,丽水许多百姓无家可归,王继祖施粥给受灾百姓,并出资带领百姓浚通通济堰。康熙十三年(1674),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叛乱,战火殃及丽水。王继祖与王运乾被叛军捕获,“不屈,贼壮而释之”。王继祖应知府刘廷玑的邀请,参加编修《处州府志》。后经考试官授内阁中书。著有《芝山文集》。
王学祖(王胤昌之子),字而敏。幼年时父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王学祖从小酷爱读书,考入县学。一次,他和母亲在逃避耿精忠战乱时,中途碰到耿精忠的部队。王学祖背起母亲就跑。
(吴志华)名医陈应元父子
陈应元,字菊庭,明丽水县人,善医术。当时丽水瘟疫流行,百姓为疫病所苦,陈应元救活了很多人,常不收药费,百姓很感念他的恩德。他的两个儿子陈启慧、陈启秀也是名医,传其医术,著医经,验良方,为医家所推崇。
张率孝为父申冤
张率孝,字立爱,明处州卫人。家庭贫穷,刻苦力学,在庠序中有名声。父亲被仇家诬陷将判死罪,张率孝冒险藏匿父亲,不让他受审,他受尽摧残屈辱,徒步赶到省城,去找布政使申辩,脚底结满厚茧,冤屈终于得到洗刷。在乡学为《易学》教授。
陈守高洁自持
陈守,字子约,明丽水县人。任安徽贵池县丞,廉洁自持,爱民礼士,深受士民爱戴。任满回乡后,隐居林间10年,不谒访公庭,不走进闹市。万历年间知府任可容举行宴会,礼请缙云李参知作客。李说:“如果陈子约能作陪我当赴会。”陈守当时被人看重由此可见。年九十余卒。
县学官许成义
许成义,明处州卫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以贡生出任浙江开化县训导,后转任安徽望江县教谕。与生员讲课孜孜不倦,开化、望江都立碑,以志其恩德。余姚教谕李鹤
李鹤,明丽水县人。以贡举授钱塘(今杭州)县学训导,转任浙江余姚县学教谕。所到之处与人和乐相处,士人都喜欢和他在一起。精通星象推算之术,推步析及极细微之处。家居栽兰种菊,自由自在,超然物外。年八十余卒。
安庆知县蔡隆远
蔡隆远,字思泉,明丽水人。任安徽安庆知事,有政绩。辞官回乡家居俭素自安,不问外事。年八十而终。
叶荣勇于助人
叶荣,字本仁,明丽水县学生员。勇于助人,借给别人钱财,不能偿还的就烧毁其借据;友人死亡,则抚恤其遗孤;亲族因贫不能娶亲的,助之以资财。督学、郡守先后旌表其家。
张鹤翼抢救客商财物
张鹤翼,字鸣皋,明丽水人。父亲早死,以孝顺母亲闻名乡里。与堂兄张凤翼互相砥砺学问品行。家住河埠,有位徽州商人将钱物寄存在他家里,而去了温州,恰逢火灾,鹤翼先把客商所寄财物抢救出来,而不顾自己的资财。徽商听说他家失火,连忙赶来,所寄财物一无所失,张家的财物却化为灰烬了。张鹤翼生平以礼义自守,与世无争,人们都与他和睦相处。抗倭名将续蒙勋及其子
续蒙勋的祖先是山西闻喜县人,洪武年间由绍兴卫调处州卫。蒙勋字世阶,出生于丽水,世袭指挥佥事。他膂力绝群,马上挥舞长矛如飞。在温州御寇,经水陆20余战,斩获370多,俘虏100余人。得到母亲病危的消息,急忙赶回丽水,母亲去世,在家守孝3年。服满,升广东白鸽门总兵。倭寇侵犯东南沿海,续蒙勋率军抗击,擒倭寇130多名,斩首200级,升都阃,防守郭门。在与其他坐营合力征剿琼崖(海南岛)黎族起义中,他的功劳最大,因此擢升西山参将。在任上安抚土司有恩泽,兼摄东山4年。转任湖广镇筸(今湖南凤凰县南),并兼节制九、永、荆、湖等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一带)。
土司率众进犯防区,续蒙勋领兵进击,斩首500,生擒250余。按惯例,俘虏应押解辕门请功。续蒙勋说:“为请功将俘虏送去,必遭斩杀,只是白白沾污了砍头的刀斧和腰斩的垫座罢了。”于是送信给土司,命他放回虏去的百姓,以交换战俘,使双方人员均免于遭难。
两年后,回到家里,由儿子续孔教袭位。20多年后去世。享年八十。墓葬丽水城岩泉门(虎啸门)外黑桥庄(俗称海潮村)。
续孔教,字庭授,万历四十六年(1618)中副榜,不久袭父职,改任温州区营总兵。待士有恩,升浙西漕运都司(最高长官),管理水路运输粮食。到任后革除过去漕运中的弊政,漕运管理出现清新的局面。后来,以侍奉老父为由回家。父亲去世,悲伤过度,身体衰弱,向行省分守道和分巡道递缴印符,请求辞官。不允,勉强起身管理事务。
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是为南明。南京陷落,张明振、张煌言在绍兴拥戴鲁王为监国。明勋戚方国安借拥戴鲁王为名,向浙江各郡索要军饷。清顺治三年(1646)六月,方国安兵败,溃军散入处州。续孔教营中缺粮已久,无法应付,逃到青田海溪山中。清兵占领浙中,续孔教装成好像要投降的样子,来接收的人来了,续孔教持刀杀了若干人,只身被捕,被押解到杭州处死。受刑前夕,写绝命书曰:“生既尽伦,死亦完节。缅百代之仪型,俟千秋之衮钺。呜呼!取义成仁,庶几乎圣贤之事业。”将尸体托付李孟韬葬于父墓侧,当局应允他的请求。
续蒙勋故宅在府城东隅仓后铺,今囿山小学附近,已废。李遇孙有诗《续蒙勋故宅》赞颂其父子:
武略遐陬著,丹心故国长。阖门存正气,九死报先皇。劲草孤忠在,荒苔碧血凉。幽潜谁与阐,霜露荐膻芗。
(吴克裘)
张学甲以死护乡亲
张学甲,字思过,明末清初丽水人。在生员中有名声。清初顺治三年(1646)明朝勋戚方国安被清军打败,溃兵散入丽水,大掠各乡,男女皆逃匿。张学甲与城中乡亲避乱于凤山(今联城镇凤鸣村)后寨中,偶然出来,被败兵擒获,败兵威胁他说:“带我们到村寨,当免你死。否则就杀了你! ”张学甲厉声痛骂败兵,乘其不备跳入深渊而死。清朝
名医汪昂
汪昂(1615-1695),初名垣,字讱庵,晚年人尊“浒湾老人”。祖籍安徽休宁,明朝末年,因避战祸,随家人移居处州丽水县。他出身于较富裕的家庭,早年苦读经书,考入县学。“经史百家,靡不殚究”,且爱好诗文,著有《讱庵诗文集》。他本欲通过科举步入仕途,曾多次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每每名落孙山。
明亡清兴,社会动荡,汪昂越来越看清科举考试的弊端,厌恶科举制度,决心另辟人生道路,而平民百姓饱尝动乱之苦,患病者甚多,通医者少。于是,他认为“诸艺之中,医为尤重”。清顺治初年,他已30多岁,毅然弃儒从医。由于缺乏明师指导,主要借助医书,勤苦自励,探索医学门径。在治学过程中,他泛览博取,上自岐黄、仲景等医学典籍,下迄后世诸家,探研学术义理,吸取其精粹内涵。特别对《黄帝内经》及历代医方、本草著作,致意尤深。他在博览苦读医书同时,结合行医实践,深入钻研病理药医学界有“学医之始,先明药性”之说。《雷公药性赋》是一部在民间流传至今且具一定影响的中医药学入门读物。该图为民国重刊本。
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终成一代名医。在此基础上,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医学理论研究和著书立说,著有多种医学科学普及书籍,盛行于世,为祖国医药知识的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汪昂68岁时写成了《医方集解》。全书6卷,分21门,共收入正方370多个,附方490多个,刊行之后,迅速流行全国。1935年被曹炳章先生编入《中国医学大成》,1959至197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曾先
汪昂编《雷公药性赋》图
汪昂编《本草医方合编》
后7次刊印发行,全国中医高校奉为参考教材,1999年国家中医药出版社再次将汪昂医学全书编入《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
《黄帝内经》是我国早期的医学理论典籍。宋代开始,《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汪昂注释的《素问灵枢》,乃遵王冰等4位前人之注的十分之七,增入本人见解十分之三,经过删繁、辨误、畅文、释意,务求言简义明,故名“约注”(也称《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中国医学大辞典》认为汪氏之作,在《素问灵枢》节注中,可称善本。
汪昂不仅擅长临证,研究医学理论,而且十分重视医药的相互作用,常说“用药如用兵”。认为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虽为完善、周明,然而过于浩繁,于是他“特裒诸家本草,由博返约,取适用者,凡四百品,汇成小帙”,取名为《本草备要》(四卷)。《本草备要》刊行十年后,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汪氏80高龄时补充再版。《本草备要》后经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太医院判吴谦审定,在国内外广为刊行,总有70余种版本。1729年(日本享保14年)植村藤治郎将该书在日本刊行。
《汤头歌诀》是在中医中广泛流传的方剂典籍,是汪昂80岁时刊行的。选录常用方剂300多个,编成七言歌诀200首,每首均有方名冠之,并附有简要注释而便于初学者习诵,在普及方剂学知识和民间医治中产生巨大影响。
汪昂一生诊务繁冗,然其著书立说至老不倦。他著书立足于基础,着眼于普及,并讲究实用,文字流畅,通俗易懂。汪昂一生著作丰硕,除《医方集解》、《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合称“汪氏四书”)外,还著有《经络歌诀》、《痘科宝镜全书》、《本草易读》等书。这些著作与前人相比“皆另为体载,别开径路,以发前贤未竟之旨,启后人便易之门”。《中国医学史》称汪昂“其书浅显易明,近人多宗之”,称他为我国清代著名医学科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医方集解》、《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汤头歌诀》,300多年来一直是中医入门必读书。
汪昂不仅是卓有成就的医学科普家,而且自幼坚持练功,讲求养生之道,强身防病。他年过八旬,身体仍健壮,精力充沛。所著《勿药元诠》一书,为《医方集解》之附录,全书1卷,介绍养生修炼方法,主要记述导引、气功、摄养等防病健身方法,某些常见病的预防,以及饮食起居诸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载有《养生颂》、《金丹秘诀》、《保健十六宜》等功法十余种。《勿药元诠》论述精辟,至今仍被医学家和养生家沿袭应用。现存清乾隆二十六年和清咸丰年间两种刻本及多种附刊本。
(吴志华)
白鹤拳祖师方七娘“谁号东亚病夫此耻宜雪,且看中华国术威武维扬;勿忘黄帝儿孙任人鱼肉,相率中原豪杰为国干城。”这是陈嘉庚先生于1929年,送给由白鹤拳师组成“闽南国术团”应邀到星马表演,载誉归来时写的一副对联。拳术,又称国术。白鹤拳是南拳的一种,与太祖、罗汉、达尊、行者诸拳一并称为少林五祖拳。白鹤拳是清康熙(1662-1722)年间,丽水人方七娘首创。后来,其弟子郑礼、林榷等人在“白鹤拳”的基础上,创编出宿鹤拳、食鹤拳、飞鹤拳、鸣鹤拳四个支派。至今广泛传播于东南沿海各地。
方七娘,生卒年不详,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女子。据福建省永春县文史资料《闽南古镇五里街》(陈诗忠编著)等文献记载,方七娘生于明末,原籍浙江处州丽水县城,是拳师方种的独生女。方种早年丧妻,方七娘聪慧灵巧, 深得方种疼爱,从小练得一身好拳艺。方七娘俏丽多姿,远近青年纷纷登门求婚。方种年逾花甲,七娘为赡养父亲,发誓不嫁。不料有豪门大户子弟窜入方家似权势相逼,要娶七娘。为反抗财主逼婚,七娘进了城内庵堂为尼。一天,方七娘正在庵中埋头飞梭织布。突然,一只白鹤翩翩飞舞,在屋顶盘旋俯视,最后飞下来,伫立织机旁边,仰头朝七娘凝视,许久不肯飞走。七娘十分惊异,顺手抓起梭盒向白鹤掷去。但见白鹤轻轻展翅,把梭盒子反弹了回来。七娘又举起织布用的那枝竹砚策,朝白鹤身上打去。白鹤一脚轻轻抖动,那竹砚策反弹到堂外。这一天,那羽毛白洁如雪的鹤鸟终不飞走,表演了引喙理毛、伸颈觅食、缠膝憩息等姿态。入夜,便栖息梁间。
黑沉沉的夜,万籁俱寂。方七娘在床上细想白鹤展翅和扬腿的动作,渐渐进入了梦乡。天一亮,父女俩就在厅堂上,模仿那只白鹤动作揣摩新的拳术拳路。通过不断钻研,把白鹤舞姿揉入少林拳法之中,衍化出别具一格的拳法,称为“白鹤拳”。方七娘在庵中传授白鹤拳法,不久声名大噪,名闻遐迩。
某日,天上黑云密布,狂风呼啸,霎时暴雨倾盆。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七娘开门,但见一青年卖艺打扮,肩扛棍棒,身背行囊站在檐下,看来是来避雨的,七娘就让他进门借歇。那青年说我是福建永春人,名曾四,家境贫寒,到处耍拳棒卖艺糊口。前些日子来到贵地,因慕方七娘之名,想拜师学练白鹤拳。还说同来的有他的师父颜起诞(又名颜上观,精棍法)。方种见此人忠厚便将他带到家中,并让他把师父也叫来。二人便在方家住下。颜起诞恳请七娘把曾四收留门下,传授白鹤拳功夫。七娘遂收其为徒,传予拳法,后经方种与颜起诞撮合,七娘与曾四结为夫妇,生有二子。曾四潜修十余年,其艺已臻至精微之境界。方种去世后,曾四带着方七娘及两子回归故里福建永春。据《永春县志•方技传》载:''康熙年间,方七娘与其夫曾四以罪谪永春。” 住在“永春西门外后庙辜厝”,是何罪被谪,不详。他俩在那里开馆授徒,后人称为“曾武馆”。从此,白鹤拳就在永春蓬勃发展,广为传播。后人尊曾四为 “前永春名师”,传有郑、王、吴、林、李、蔡、颜、乐、潘等姓“二十八英俊”。
自康熙至光绪两百年间,白鹤拳在福建、台湾、浙南、粤东传播极广,并方七娘观鹤
传入东南亚和日本。清康熙年间,永春白鹤拳流传到福州地区,衍化成纵鹤、飞鹤、鸣鹤、宿鹤、食鹤等五种,风格各异,套路纷繁,形成拳理和技法自成体系的福州鹤拳。当时,琉球进贡船只经常停泊福州,日本人东思纳宽量开始把永春白鹤拳和福州鹤拳一起介绍到冲绳,发展成为现在风靡日本及欧美的空手道刚柔流。溯本求源,空手道的渊源竟是方七娘始创的白鹤拳。康熙二十二年(1683)夏历六月,康熙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兵台湾,八月与郑克塽讲和,台湾终与大陆统一,隶属福建省。两岸民众自由往来,其时施琅从台湾带来名师白戒,到永春学习白鹤拳,使白鹤技法更加完善。郑宠、林添等多人随其学艺,后人称白戒为“后永春名师”,传人中以郑宠、林添、郑畔、辜初、辜荣5人最杰出,世称“后五虎”。嘉庆年间(1796-1820),浙江平阳鳌江雷渎村(今平阳县麻步镇鳌峰)温大九从福建漳州学得白鹤拳,该拳始传入平阳县。
白鹤拳共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法,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弹抖劲力足,变化技艺多,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具有独特风格,尤其是以气推力,内练脏腑,肌肉收缩能随对方之击;外练肌体,内壮外强为典型代表,是当代开展散打基本功的有效训练方法。永春白鹤拳还有传统的舞狮, 模仿雄狮的各种动作,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并与白鹤拳套路对练,武韵别具一格,深受广大群众喜欢,为各种喜庆活动锦上添花。白鹤拳还有按经络、穴位、时辰不同,用“鹤技”点断筋脉的方法,还包括一套推拿、按摩、接骨、治伤的方法、药方以及制作丹膏丸散的知识。因而,在白鹤拳发展史上也不乏对祖国医学,尤其是对骨伤科有专门研修的白鹤拳名师。
解放后,白鹤掌得到进一步发展,受到国家体委的重视,我国香港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都出版了白鹤拳的《拳谱》、《秘要》等书籍。
(吴志华)
汪起球救人不图报
汪起球,字震先,明末清初丽水人。父亲早亡,与兄起绅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乡里。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叛乱反清,遣部将徐尚朝进犯处州。六月十三日,丽水城陷,王起球和城中父老乡亲逃到陈寮山中避难。府同知赵瑾也在一起,有人对汪起球说:赵同知是叛军指名要捉拿的人,如今在这里,恐怕要连累我们,遭受祸害,还是将他绑了献给叛军。汪起球说:赵同知坚守气节,义不降贼,是正人君子,应该保护他安全离开这里!于是,汪起球兄弟二人从小路将他送到另一座山中躲藏。第二年初,赵瑾随清总兵李荣、陈世凯带领大军收复了处州府城,在外避难半年多的居民,陆续回城。赵同知召见汪起球兄弟,要授予他俩官职,他俩坚决推辞不接受。赵瑾后来调到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为官,送来金银为礼致谢,汪又不肯收。于是官府旌表其母 “苦节”以报答。
白鹿先生及其后裔
钱金生,字秋水,明末清初丽水人。幼时丧父,家道贫穷。母亲杨氏靠纺纱织布赚点钱供他读书。崇祯十二年(1639)以《春秋》登乡荐。清初顺治年间,授浙江嘉善县学教谕,他知识渊博,德行高尚,生员弟子称他为“白鹿先生”。历迁陵水(今属海南省)、会宁(属甘肃省)县令,为官廉洁、多善政,卒于官。去世时囊橐萧然,身无分文,士民泣涕相告,自动捐钱为其料理丧事,将其灵柩护送回家乡。
其子钱湛,字公露,秉性端庄谨慎,沉静镇定,从无疾言遽色。读书勤奋,日夜不辍。对六经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康熙三十二年(1693)乡试中举人,任浙江兰溪县学教谕,出其门下者大多都能师承效法。
钱金生曾孙钱元炆,字苕夫,以拔贡任教习,历任陇西、甘肃各县知县。在陇西任县令时,组织民众疏浚小西河十余里,在险要的地方用巨石砌堤,使田园房舍免于水淹,百姓感恩,称此堤为“钱公堤”。乡民王凤翔诬陷某人打死了他的儿子,狱案已定,但尸体却未找到。钱元炆到任后,张榜于通衢大道,宣示:查获到王凤翔儿子或其尸体者重赏。过了不久,果然在隐匿的地方找到了王凤翔的儿子。平反了冤案,惩办了王凤翔,众以为神。升固原(今属宁夏)知州,以丁忧回乡。丧服满,起任甘肃岷州知州,将州庙学修建一新,民众雀跃,竣工时有4只白鹤前来筑巢栖息,士民以为祥瑞。
甘肃过去每年丰收或歉收都以夏季收成来定,按此征收赋税,如果秋季遇到灾害,不得申报,赋额不减,百姓怨怼。钱元炆向省巡抚申告实情,请求分夏、秋两季如实申报收成,合理确定税额。获准。此后沿用为定例,百姓从中享其利泽。改任甘肃泾州知州。后以患病辞官回故里。
(吴克裘)
不畏强权的县令张翀
张翀,字体乾,号南溟,顺治康熙年间(1644-1722)前后在世,浙江丽水县人。少孤而贫,能自立,以拔贡入仕途,初授国子教习。康熙七年(1668年)授福建罗源知县。当时海禁森严,被迫内迁的沿海居民,流离失所,饿殍惨目,常常有人越界捕鱼。这些人一旦被官兵擒获,就置之于死地。张□对这些渔民深表同情,如遇越界捕获者,就把他们唤进内衙加以劝诫,临堂断案,不予究罪,予以开脱。
割据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纵容家丁倚仗权势欺压百姓,地方官员不敢过问。张翀将寻衅滋事的家丁抓来笞责后驱逐出境。耿精忠闻讯后勃然大怒,召来知府王之仪,要他参奏张翀。幸好王知府正直不阿,没有听从耿精忠。于是,耿精忠自发令牌吊问张翀。张翀见到令牌,当即佩带县印单骑上省城。罗源百姓挡道劝阻不回,数百人追随张翀同往。当他们来到省城郊区,藩兵见百姓纷纷相从,不敢轻举妄动。耿精忠听到下属报告只好作罢。张翀不屈而归,在福建传为美谈,民间流传“鱼头参政王知府,强项董宣张罗源”的民谣。康熙十一年(1672),张翀调任,卒于任上。
(吴志华)
豪爽慷慨的王栋
王栋,字殿臣,清丽水县人。幼年丧父,尽心侍奉母亲。长大后为人豪爽慷慨,能济人之急。松阳县令朱肇端因公事犯错丢了官,生活无以为继,带着眷属来投靠王栋,前后在他家生活了5年。最后王栋为他准备厚资送他回乡。邻人龚甲租赁王栋房舍居住,龚甲死亡无钱办丧事,王栋一时也拿不出钱来资助他,就对龚的家人说:将他住的房子卖掉就可以了。有个靠种菜卖菜为生的人,因家境贫穷,生病无钱医治,只好卖掉妻子。王栋得知此事,卖菜人的妻子已经走了多日,王栋出钱将她赎回来。王栋晚年,回忆往事,读书自娱,曾对人说:“我的同学诸君,都能身份通显,但他们都走了。只有我不成材却还活着,真是万幸! ”因而自号“半痴叟”,年八十二而卒。
黄绳先父子
黄绳先,字绍庭,清丽水县人。以副贡授泗州(今安徽泗县)通判,多次捕获巨盗,经保举擢升知县,因受惯例限制没有立即授官0后历任大县知县,有政声。嘉庆十四年(1809),授蒙城(今属山东)县令。蒙城刚遭战乱,许多人口逃亡在外,县邑萧条。黄绳先多方招彳来,流亡者渐渐回乡。不久,省巡抚下令变卖叛乱者的田产,用来补充军需。黄绳先建议说:叛产荒芜没有开垦,无人会买,应该暂缓出卖。没有被上司接受。于是他写信给故乡家人,将自家田产变卖,用来补充军需。还为邻县捕获盗贼,荣膺“卓荐”。不久去世。
长子黄中,字通理,以县丞官职赴任福建。道光六年(1826)夏,随总督孙文靖剿办台湾匪乱和疏浚鹿港、开通五条港皆有功,补崇安县丞、将乐知县, 卒于官。
黄绳先次子黄裳,字体元,嘉庆年间以县丞身份试用山东曹州府。嘉庆十六年(1811),大兴县(今属北京市)人、八卦教主林清领导河北、河南、山东农民起义,嘉靖十八年九月十四日攻入皇宫,不久失败,惨遭镇压。黄裳到山东曹州时正值林清乱后,尸骸遍野,惨不忍睹,黄裳捐金掩埋尸骸,日夜监督巡视,终因劳累过度,心力交瘁,死于任上。
叶秉礼为官四十年宦囊萧然
叶秉礼,字耕之,清乾隆间丽水县人。拔贡生,以四库馆誊录出任福建省海澄县(今属福建龙海县)县丞。乾隆五十一年(1786)秋,台湾彰化天地会在林爽文(?-1788)领导下举行起义,攻克彰化,建立政权,年号顺天。接着攻取诸罗(今台南佳里镇)、凤山(今高雄),围攻台湾府城(今台南)。五十二年,清廷派兵镇压。海澄地处福建南部,为要冲之地,军队、使者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叶秉礼不辞劳苦,事至立办,毫不拖延,直至第二年正月台湾局势平息。
不久,同安县(今属厦门市)苏叶起兵,占领周边地区,漳州府(今漳州市)告急,各县戒严,叶秉礼昼夜登城巡哨,废寝忘食。一个多月,局势才得以安定。
乾隆五十九年(1794)福建南部发生洪水,漳州府的长泰、南靖等县受灾尤其严重。府粮道拨粮赈灾,委派叶秉礼与道员同往,负责赈济救灾各项事务。所到之处,处置得宜,百姓满意,称其公平。第二年又发生大饥荒,省抚委派叶秉礼从厦门漕运粮食救济灾区,叶秉礼每天泛舟往来河道,接连几月不得休息。
嘉庆二十年(1815),擢升惠安县(今福建惠安)知县。惠安是福建东部海防大县,以难于治理著称。叶秉礼“抚绥得宜,有慈君之目”,以慈父般的态度,采取安抚、安定的方略,治理好惠安。俸满,加通判衔。
叶秉礼生性耿介,不迎合上司意旨,所以当了40年官,尽管政绩不凡, 但只能按照惯例授职,升迁缓慢,到去世时,不仅职位低微,而且宦橐空空, 身无余物。
(吴克裘)
湖北鹤峰州知州王惟球
王惟球,字序东。清丽水县人。以拔贡授州判,需次甘肃。清代官制,授职后需按资历依次补缺,叫“需次”。嘉庆初,白莲教起义,清廷在湖北征剿,巡抚下令调王惟球随营左右,甚有劳绩。调湖北黄梅县任知县,修建潘兴口江堤400余丈,卫护农田数百顷,当地百姓勒石树碑颂扬其恩德。不久,补湖北鹤峰州州判。有个叫张有本的,坐杀人罪关在牢狱中20年,因案情不清,不能定案。王惟球奉命前去审理,很快得其凶手,释放了张有本,众人都赞叹他是神人。
白莲教平息后,以功题名升东湖知县。因与例不符没有赴任,调回任州判。当地河中有滩极险,每年春天水涨时翻船覆舟溺死者甚多。王惟球增设救生船,选择年长经验丰富的船工管理,被拯救的人不计其数。州同知张某从云南运铜到河滩遇险,船被撞坏,怕交不了差,想自杀。王惟球全力营救, 出钱资助他回去。
调兴山县任知县,改任随州唐县镇判,有巨盗戴幺等人抢掠钱财无数,多年来有名的捕快抓不到他们。王惟球到任不久立即捕获30余人,地方得以安宁,百姓建生祠奉祀他。一年多后,调鹤峰州任知州。卒于任上。
王惟球工于书法,能篆刻。虽公务繁剧,但执笔操刀不辍。平生尤其喜欢菊花,故所著印谱、诗集,都以“冷香”命名。容阳①杂咏
王惟球
紫雾天高敞四关,
地雄原许压群蛮。
世传十八时方泰,
蠢乐无端欲作奸。
注释:①湖北鹤峰古称柏溪,又名容米,容阳。
为畲民科举考试权抗争的雷起龙
处州各县都有畲民,但在封建社会里,对于畲民,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之门是关闭的。《处州府志》载:“畲民皆为舆台,为人身役,身家未为清白, 不准与考。”舆台就是奴隶,被别人役使,身份是“不清白”的,所以不能走进科举考试之门。
这种歧视少数民族的政策遭到丽水畲民的反对。领导这场抗争的是雷起龙。
雷起龙(1782-1871),谱名祚余,字南田。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活到90岁。丽水县十四都惠明寺(今属莲都区高溪乡苍坑村)人。惠明寺是个只有10多户人家的偏僻穷村,雷起龙身处穷乡僻壤但幼怀大志,学文练武,决意改变命运。他长大后识文能武,常往来于丽水、松阳、宣平、云和、青田等县畲民聚居的村落。他行侠仗义,深受畲胞爱戴,有很高的声誉。
畲民对处州府不准畲民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十分不满,希望雷起龙领头伸张正义,向官府争取考试权。嘉庆八年(1803),雷起龙和青田畲民钟正芳,联络丽水、松阳、青田、云和、宣平5县畲民,具呈文递送处州府,要求准予畲民参加科考。经过多次力争,处州知府时敏只得将呈文报送省抚台。当时的浙江巡抚阮元,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大臣,审阅了畲民的呈文,认为他们的请求合理,便会同提学使文宁上书礼部,请准畲民“一体考试”。获准。畲民终于争来了与汉人一样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丽水县学教谕桐乡人屠本仁(字道甫)也为畲民高兴,写了《畲客十二韵》,称颂此事:“……即此十县间,畲客县千百。子弟秀而良,亦足备选择。字或识九千,弓可挽五石。以之充学童,汉法不相供。大吏请于朝,准敕转恩光。令下郡县庠,五姓咸欢怿。”(《处州府志》)“五姓”指畲族,应是四姓:盘、蓝、雷、钟。
嘉庆十一年(1806),雷起龙参加处州府武科童试。他马出箭飞,连中三的,考取武庠生,成了武秀才,惠明寺小山村终于有了第一个秀才。此后,畲民在府里童试中不断有人考中秀才、武秀才。
雷起龙因贫穷要养家小,无力再深造,居家纂修族谱,和睦乡邻,劝善息讼,成为畲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闲暇时亦不忘练武,至今,其家尚存320多斤重的练武石墩。
(吴克裘)
书画家王尚赓
王尚赓(1791-1848),字云舫,浙江丽水县人,县学生员。他性情孤高,品行纯真笃实,尤其珍重朋友之间的情谊。他平时以研读图册史籍自娱,善于书法、绘画,现有多幅作品存世。他癖好古文物,凡断碣残碑, 一旦找到,必剔除苔藓芜草,把它临摹、抄录下来。
王尚赓还专
汪昂编《雷公药性赋》图
王尚赓绘画作品注编史著书。丽水历代地方志书奇缺。道光十三年(1833),处州府训导嘉兴人李金澜编纂《栝苍金石志》12卷,王尚處与乡人王尚忠(字芝庭)参与共成之。后来,王尚赓编纂了《续木舌苍金石志》4卷,丽水见存古刻,尽在其中。他留心采访、钞录了许多有关丽水的各类史料。道光十七年(1837)王尚赓手钞顾炎武撰《日知录》4卷,现藏于厦门大学图书馆。道光二十六年(1846),他倾力参与修纂《丽水县志》。著有《淳化阁帖释文辨正》10卷、《云凫诗钞》1卷。
道光二十六年(1846),王尚赓因病辞世,年五十八。
(吴志华)
王正灿笃诚行善
王正灿,字懋昭,清代丽水县人。年少时,以品行端正严谨、学习刻苦努力闻名于乡里。嘉庆初年,以县学生员举孝廉方正。其弟早年去世,留下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弟媳以身殉节。正灿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其弟为后,并悉心抚养其弟留下的两个孤女。两个孤女长大出嫁时,正灿为她俩备办了丰厚的嫁奁。
嘉庆十六年(1811),从夏五月至秋七月,丽水未下一滴雨,秋粮几乎绝收,稻谷1石值3000文,饥民吃麻蕨及白土。处州知府涂以辀开放常平仓平价粜粮,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很快便仓空粮尽,购者排成长龙。涂知府决定到温州运粮解除燃眉之急,但苦于没有合适人选能担此重任。王正灿自告奋勇,全力负责水上运粮,官船不足,他用自己的钱雇用民船帮助。终于渡过荒年。为了解决来年粮荒,他倡议在城内建立义仓,并首先捐谷1000斛,带动各殷实有钱粮可捐之家,建起了以赈济饥民为目的的义仓。
“王正灿修好溪堰,浚东、北二水道,皆不辞劳费”,出钱出力,为东郊大片农田灌溉作出贡献。
王正灿在民间有很高威望,但他“遇人抑然自下”,谦逊虚心,姿态卑微, “未尝多行其能焉”。董迪智擒巨盗
董迪,字维本,清代丽水县人。以优贡生授浙江镇海训导。镇海县学里有些品行恶劣的生员,专门打听别人的隐私,不断以此要挟、勒索当事人,从中谋利。董迪到任后,暗中侦察其中最坏的,予以严惩,多年的坏风气从此衰灭。因此,董迪被举荐,授以都匀(属贵州)经历。这本是掌管文书出纳的官员,但都匀从来是盗贼聚集的地方,县令听说董迪有才能,就将缉盗之事交给他。董迪到任几个月,带领兵民严厉缉防,盗贼敛迹。不久,董迪接丧报,回家守孝, 盗贼又猖獗如故。县令对人叹息道:“天下能力健者,确实只有董公!”
孝服满,补大名(属河北)经历。前后两任总督蒋攸=、那彦成治理弊政都很严厉,巡抚认为董迪能干,留省任用。因辛劳升知县,署昌黎县(属河北)事。
昌黎县巨盗郭凭,暗中与衙吏勾结,称霸一方,百姓不堪其苦,连续更换了几任县令都不能捕获他。董迪刚到任,投送文牒的人很多,都诉说郭凭为害地方,请求董迪缉捕。董迪说:“郭凭是个狡诈的大盗,不是我的能力所及,而且我也不是真正被任命在这里任职,很快就会离开的。此事姑且等待有能力的人来办吧。”投送文牒的人对董迪很不满,话讲得更加强硬,董迪好言好语对他们说:“我实在没有能力剿捕郭凭这样的大盗,给父老们带来忧虑了, 希望父老能谅解我。”说完后竟把文牒退还给他们。众人哗闹着离开县衙,讥笑董迪无能。
董迪到任一个多月,从不提及盗贼的事。有一天,他叫营弁(武官)密谈,问他:“你知道郭凭的踪迹吗?”回答说:“知道。”董迪说:“以前都没有听你说知道,这是为什么?”武弁说:“过去,县令把我当作无足轻重的草芥,因此我也漠视他。今天你看重我,诚恳垂询,我当尽力回报你!”于是,董迪和武弁连夜带领精壮士卒,前往郭凭驻扎的地方,乘其毫无防备,立即擒获了他。那些曾经哗闹的人非常佩服。不久,董迪病逝。董迪著有《菊轩诗草》等。
(吴克裘)从二品副将阎秉义
阎秉义,字中和,清中期丽水县人。自幼跟随父亲在浙江台州都司任所。都司是绿营军官,职位次于游击,四品。秉义因长期在军营生活,便逐渐熟悉了军事。由外委千总荐举,任浙江宁波守营守备(五品),分领营兵。任期满,以晓畅营伍军务被举荐到别处任都司(正四品)。宁波有个富商见到练武的教场边上有块空地很大,知道阎秉义即将卸任离开,便上门送去千两白银,请他在档案册籍里注销这块空地,以便占为己有。阎秉义严辞拒绝。恰逢府衙前来勘查,他就趁此树立界碑确定界线。
不久,调任广西左江(今南宁)都司。左江过去设有巡逻海船以防海盗,年代久了,便成了摆设,有名无实。阎秉义到职后,命令下属招募水手,轮流巡逻、侦察、缉捕海盗,以捕获多少给予记功或记过。在阎秉义监督下,一年下来,左江捕盗数百,为全省之最。在其管辖的海域中行船,可以安枕无忧。
阎秉义被调到右江(今广西柳州),擢升为隆林(今广西隆林)游击(从三品),驻扎在八达。八达距离州城200多里,逼近交趾(今越南),当地土人与瑶、倮等少数民族杂居,民风粗犷剽悍,“不知诵读,又信巫鬼,病不服药,死则以火化”。阎秉义为他们建立义塾,延请老师讲课,劝说他们设立药局,造棺椁,八达民族地区的民风习俗逐渐革新。
道光十二年(1832),阎秉义代理郁林(今广西玉林)参将。恰逢广东瑶民聚众起义,官兵在两广接壤的丁堂卡、上黎、鞭子冲等地设防剿伐。阎秉义刚到,瑶兵侦察到清军只有一条船,便连夜抢渡,企图偷袭。阎秉义在下游埋伏重兵,突然掩杀瑶兵,斩获甚多。第二天,提督苏绍荣率领大队人马赶到,瑶兵已经撤走,苏绍荣为了请功,命令士兵搜捕丁堂卡、上黎、鞭子冲等地瑶民。阎秉义说:“这些都是顺服老实的瑶民,不宜骚扰他们。”苏绍荣厉声说: “有说顺瑶不宜加兵者,以失误军事论处! ”阎秉义立即交出关防印信,不骚扰瑶民,等待罚罪,同时向左江总兵文哲辉密报此事。文哲辉也竭力主张不可搜捕顺瑶,苏绍荣受阻,只好停止搜捕。统领军务的两广总督李鸿宾听到此事,下命谴责苏绍荣而褒奖阎秉义,委任他代理浔州(今广西桂平)副将。
道光十四年(1834),阎秉义擢升山东济南参将,以疏浚护城河有功,兵部议加一级。十八年(1848),受道光皇帝召见记名,升为副将(从二品)。第二年,以母亲年老请求辞官回乡,从此不出,75岁时去世。其母两月后卒,已经98岁了。(吴克裘)
叶攀鳞应事如转环
叶攀鳞,原名攀龙,字振飞,清丽水县人。以优贡生授知县,代理湖南郴州兴宁县知县。精力强果,不怕事务繁冗辛劳。到乡间勘验巡视,都自己携带炊具,自烧饭菜;随从人员根据里程远近给以补贴,从不让地方因接待铺设、供应饮食打扰百姓。在田间阡陌中巡行,见到努力耕作者就当场奖励,民众在他的劝勉下,力耕之风大盛,粮食大增。郴州府发生严重饥荒,知州下令兴宁县调运粮食赈济,兴宁百姓认为兴宁粮食才够自给,害怕调粮给郴州自己要挨饿,于是群起而喧哗。叶攀鳞对知州说:“取兴宁的粮食济郴州之不足,而兴宁的百姓挨饿,结果是两处都不安宁,这又何苦呢?”郴州知府权衡利弊,此事才作罢。
兴宁县有个地方叫牛子凹,几十年都是盗贼聚集的巢穴。叶攀鳞亲自带兵前往搜捕,盗贼终于散去。
后来,叶攀鳞调湘潭任知县,也像在兴宁时一样治理政务,最后卒于任上。人们评论他“应事如转环,故所至得民”,离开后,当地士民都为他树碑记载政绩。离开兴宁时,百姓攀着他的马车辕木,涕泣不已,依依不舍,撰写歌谣称颂他:“刁徒蠹役皆知畏,清似水兮肃似霜……”
金钊定海抗英殉国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清政府查禁鸦片,英国鸦片贸易受挫,英国政府竟发动鸦片战争,以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二十一年(1841)—月,中英签订《穿鼻条约》,清政府答应割让香港、赔偿白银600万两,英国交还定海。国人知道英国背信弃义不会轻易放弃定海。
二月,为保卫定海,处州总兵郑国鸿率处州兵1200人增援定海。时任外委千总的金钊随军同往。
金钊(?-1841),字勉斋,丽水县人,长期在行伍中,授外委千总。他外表文质彬彬,像个儒士,但胆力果决。道光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处
州总兵郑国鸿与定海总兵葛云飞、安徽寿昌总兵王锡鹏率三镇清军共3000人进入定海,共同防守海上英军。定海兵守卫土城,寿昌兵守卫晓峰岭,处州兵守卫竹山门入港要道。全体官兵宣誓:“城亡与亡,决不离定海半步!”
半年多过去了,九月二十六日,英方背信弃义,派出两艘军舰侵入西南港湾,清军发炮轰击,舰上旗杆被击中,英军退回海上。二十八日,英军在强烈的炮火掩护下,从西侧螺头门登陆,又被定海兵赶回军舰。英军频频来犯,三总兵带领士兵激战5昼夜,击退敌人多次进攻。粮食、弹药日益紧张。英舰从29艘增至40艘,而驻守在镇海的余步云却不发一兵一卒支援。十月初一拂晓,英军趁大雾弥漫,分东西两路发动总攻。清军打退敌人9次冲锋,王锡鹏中弹牺牲,阵地失守。英军冲向处州兵阵地,65岁高龄的郑国鸿殊死抵抗, 血染阵前,千户金钊被炮击阵亡,1200名处州兵全部为国捐躯。定海陷落。
战后,朝廷赐金钊世袭云骑尉。
光绪十年(1884)清政府在定海和昌路建祠(即三忠祠),永远祭祀三总兵和所率全体士兵的英灵。
(吴克裘)
三忠(葛云飞、郑国鸿、王锡鹏)祠
抗英阵亡将士墓群谭学镕度量宽洪
谭学镕,字范金,生活在清嘉庆、咸丰间,丽水县城人o从小聪颖灵敏,工于诗。为生员时游学于杭城。回乡后更加勤奋学习,购书数万卷,慷慨借人阅读;对旧交笃诚,乐于帮助朋友,救急解困。有个向他借了许多钱外出的人,过了好几年,在外地发了财,带着丰厚的资产回家,但闭口不提以前向学镕借钱的事。学镕遇到他,还是和过去一样,人们都说他有雅量。
兰坡先生钱银
钱锟,清丽水县人,岁贡生。学问渊博,清孤高洁有隐逸之操行。父亲是户部郎官,钱锟随父相侍,父亲病故,扶灵柩回乡。杜门谢客,不问世事。三年孝服满,观察某公以钱相赠,劝其秋闱赴考,钱锟婉言辞谢,退还银钱,不去省城赶考。
钱锟母亲的娘家钱塘(今杭州)许氏,是当地的贵显人家。外祖家曾多次来信请钱锟赴杭,他都不肯去。在家乡教授弟子,曾说:“经义八股虽然是科考的技艺小道,但是如果不熟读经史,则胸襟浅陋,哪能代圣贤立言?”总兵梁胜灏听说他贤能,慕名前去拜访他,不肯接见;送财物给他,也不收,只好叹息而去。72岁去世。学者称他为兰坡先生。
徐望璋主讲莲城书院十余年
徐望璋(1776-1885),字达珍,清丽水县西坑(今属莲都区峰源乡)人。自幼颖敏,每天读书千言。长大后更加喜欢读书,但家贫无钱买书。在碧湖汤家设馆授课,汤家藏书很多,徐望璋每天抄写,不论大雪大雾不让时光虚度,对诗、古文、词都能深刻领会古人的境界。
嘉庆六年(1801)举拔贡,二十一年(1816)乡试考中举人。主讲莲城书院徐望璋画像
徐望璋墨迹
十余年,出其门下的学生都有他的风范。后被授武义县教谕,洁己爱士,武义人至今还称颂他。70多岁时,以足疾辞职回家。卒年82,著有《芸亭书抄》。
朱有章任四川知县十三年
朱有章(1806-1864),字文焕,号荇舫,乳名联璧,丽水县西溪村(今属雅溪镇)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生,朝考一等,初授四川奉节知县。后改任丰都、新繁(今属新都县)、大邑、梁山(今梁平县)等地知县共13年,“所至有惠政,百姓共爱戴之”。
在丰都,他带头捐俸并组织县民建培元塔。保存至今的“鬼城”丰都培元塔又称“上白塔”,在距丰都县城7.5公里的长江南岸大沙溪畔,塔有9级, 内楼9层,拔江耸立,绮丽壮观。
在新繁,他出资捐修龙神庙、养济院、卫公祠,组织民夫整治卫河。平时, 他还时常接济当地一些生活困难的孤儿寡母。
在大邑,他组织增修顺平侯祠。顺平侯,即蜀国大将赵云。赵云墓在大邑县东二里许的银屏山下,有碑竖大道前,上刻“前汉将军赵子龙墓”。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县朱有章在墓前增修顺平侯祠。
朱有章任职的地方均是四川的山区小县,穷山恶水,盗贼出没频繁,骚扰百姓。朱有章一边对有投诚意向的散匪士卒进行招安,一边对顽固不化的贼寇进行清剿,力保一方百姓平安。朱有章每调离一县时,百姓结伴送他20朱有章画像
西溪村廊桥
里外仍不舍。百姓赠他万民伞,他力辞道: “尔民多贫苦,此乃虚文徒费,如果爱戴, 口即是碑,何用斯! ”
咸丰元年(1851)冬,朱有章在四川大邑知县任上引病卸任回乡。朱有章自幼好读书,回故里后,修造房舍,设“怀古山房”为读书处,“积书数万卷,口不绝吟。” 该幢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在读书之余,朱有章还纵情于山水之间。一日,他登上西溪村后的九盘山(山上有古寨“棋盘寨”),天高云淡,凉风拂面,他诗兴大发,口占一首《九盘山》:“抛却家园上九盘,逦迤步入白云端。山依北斗心期远,地尽东瓯眼界宽。陡觉置身高处险,从知行路古来难。昂头且倚崖边坐,一阵天风五月寒。” 朱有章倾力关注家乡建设,修宗祠、建凉亭、修桥铺路,他还时常捐钱捐物资助贫苦乡邻,或者购买义地赠给他们耕种。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初二日,朱有章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九,葬雅溪镇洪渡村东山后毛公桥,墓园于2008年3月被盗。
(吴志华)丽水百年老校创始人谭献
丽水酱园弄谭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丽水谭家第一代太祖原籍江西南丰,南丰毗邻著名的夏布产地宜黄县。清朝乾隆年间,谭氏来丽水贩卖夏布,后便定居丽水。传至第四代谭家由商而儒,多人考取秀才。到第五代自谭献起,从经商改为教学,对近代丽水教育作出重要贡献。
谭献(1847-1912),字文卿,自幼好学,清末岁贡生,文名藉甚,讲学丽水城中圭山书院,教授生徒十数年。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爆发前后,正是在中华民族灾难日益深重、饱尝西方列强肆无忌惮的侵略之危难时刻,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中国之所以积贫积弱,屡遭列强的欺辱,主要原因是民众没有受到科学技术的教育,民族文化素质低,只有发展新式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最终走向强国之路。谭献就是认同应走教育强国之路的知识分子。戊戌变法(1898)始,在宅中举办私塾,集本族亲友及闾邻之女弟,教授文学、算术,开府城女子就学之风。由于学识渊博,授业有方,名声远播处州,十县均有学生慕名来读,他们就寄宿在谭宅楼上。
处州南明书院创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后改名莲城书院。光绪年间,谭献曾任教于莲城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莲城书院改为崇正学堂。三十一年(1905)处州知府将崇正学堂改为府立处州中学堂,经费从府库支付,聘任谭献为中学堂总理(即校长),他便是“百年老校”丽水中学的第一任校长。光绪三十三年(1907),中学堂总理改称监督,聘任制改为公推制,处州十县劝学所公推谭献长子谭云黼为处州中学堂监督,其为丽水中学的第二任校长,至宣统元年(1909)因病辞职。
丽水城最早的小学囿山小学也是谭献创办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谭献任处州中学堂总理前,提请拨出圭山书院田租和颜氏宾兴田租,在圭山书院创办崇实初等高等小学堂,自任校长,崇实两等小学堂就是囿山小学的前身。宣统元年(1909)谭献与毛管封、刘廷煊等又创办了“处州第一女子学堂”,就设在谭宅楼上,这是处州最早的女校。谭献办新学、兴民智,生平树育桑梓,桃李盈庭,宣统二年被推举为浙江省咨议局议员。谭献拥护辛亥革命, 在他即将谢世的1912年11月25日,仍与中学堂教员项华黻、陈子俊等亲率学生队伍到岩泉迎接光复军。
谭献长子谭云黼是贡生,曾留学日本。谭献次子谭云黻是优贡生,曾在处州中学堂任教,后到北京财政学堂求学;在杭州与秋瑾等留日志士相识, 民国初年任国会议员,大总统题匾“儒林模范”褒奖。谭献第五子谭云陶、六子谭云陔都曾在处州中学堂任教。谭家对处州近代教育是有贡献的。
(陈秀珍)民国
教读终世的高鹏
清末民初,碧湖保定村有个知名人士,名叫高鹏。他博览经书,才学兼优,不慕名禄,甘作布衣,创办教育,热心公益;关注民艰,乐善好施,是一位受人尊重的乡绅。
高鹏(1874-1931),乳名荣才,又名蓬仙,号拙园,清同治十三年(1874)出生于保定村。父亲是个皮匠,靠替人制作皮靴为生,母亲叶氏常年累月患病服药,加上弟妹又多,因之家境贫寒。但他天资聪慧,且刻苦寒窗,好读诗书。12岁那年,他郡试秀才,一举夺魁,为优贡廩生。因父亲病丧丁忧,未进
省赶考。
清末废科举后,高鹏为浙江省法政专门学堂校外毕业生。光绪三十三年(1907),与吕调阳等目睹保定人多村大,经济贫困,村民子弟无力外出求学,便筹措学田,在悟空寺创办了“植基两等小学堂”。他亲兼教席,主讲文史,与校教师谆谆善导,每届毕业生参加县里会考都名列前茅,并创连续5年全县毕业会考第一的记录。因此,处属10县人士纷纷送子弟来这乡校学习。他还创作了《处州地理歌》、《保定高等小学校校歌》等,教学生们唱。高鹏自任校长兼教席,培育高小毕业生24届,民国13年至20年,在家办中学复习班7期。高鹏毕生从教,学生达3000余人,桃李满处州。
清末,松阳象溪有位进士叫高焕然,曾出任广东长宁、灵山知县,后来又担任钦州、直隶州知州。他对高鹏的才学人品甚为赞赏,常与以其诗文相切
高鹏像磋。有一次高焕然亲临保定高小,邀请高鹏到广东任事,可是高鹏不愿入仕为官,并作诗婉谢,其中两句是:
“平生不慕朱门贵,耕种自还读我书。”
高焕然见他无意官场,又愿引为同宗,邀请高家入象溪高氏宗祠,并赠族租51亩,以作族祭,高鹏也淡然谢绝。
民国初期,松阳籍北大毕业生何联奎和进士老乡高焕然为栝苍的“精”字争议,高焕然说“栝”应从“木”,当为“栝苍”:何联奎则力争从“扌”,当为“括苍”。二人争议不一,打了很久的笔墨官司,请高鹏作仲裁。高鹏远引博证,以令人信服的历史依据和雄辩阐述,论证了“括苍”之“括”不应从“扌” 而应从“木”为“精”字,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栝括商榷书》的文章。
高鹏好学,不但工于文史诗书,且谙熟法律,他常在教课余暇替人书写诉状,以补贴家用。由于他文思缜密,笔锋犀利,肯为人解忧排难,故名声鹊起,近邻乡邑的人都愿找他写诉状。各县一些读书人来到他家里,向他学习法律和诗文。民国初年,全国征文比赛,他撰写《虞美人传》,荣登奖榜。
高鹏对地方利病、民生疾苦极为关注。孙中山领导国民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后,开展解放缠足、剪除发辫运动,他皆积极响应,以身作则带头剪去长辫,让女儿带头解足,并对学生极力宣传。
他非常识赏孙中山“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率先对自己的出租田亩执行“二五减租”规约,并积极为佃户争取权益,倡导保定村收租的秤斗统一改成标准的秤斗,还动员全村财主对佃农进行“二五减租”。因而,被推为西乡佃业理事会理事长。是年,丽水县署陈绍寿和随从来保定村收官租,高鹏对其门生谢泽良说:“你到五显庙看看陈绍寿来村收官租有否执行'二五减租',如果还未执行的话,你把他的租簿拿来”。谢泽良照着高的嘱托,走到五显庙向陈绍寿借来一看,果然仍照原额收租。谢泽良就拿了这租簿交给高鹏。翌日,高鹏来到县署据理力争:“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民国,实行三民主义,拯救农民于水深火热,推行'二五减租'旨在减轻农民的重租剥削,官署应先实施,为何不遵令减租呢?”经高的交涉后,县署也实行了“二五减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民国初期,保定一带林光山秃,植被破坏严重,村民缺柴引炊,甚至连笼衣、松毛都要往十多里路外的=头嘴、岭下、大林等山区采砍。高鹏积极组织集体造林活动,还集资发展蚕桑和果园,恢复了生态。
高鹏乐善好施,他筹集资金在大港头、保定、石牛等渡口添设日夜渡、修建凉亭,为过往的村民提供便利。他还对孤独无依者倡建施舍、对无力求学者倡建助学金,资助他们入学,以及提出禁溺婴等,皆有德于乡里。为此,丽水知事李钟岳赠以“望重儒林”匾额一方,悬其堂中。
高鹏颇具文才,工书法、善楹联。一年,堰后村在云和、松阳、丽水三县交通要隘的村口建造了一座凉亭,村绅请了高鹏和玉田、小岗的文人秀才、贡生,要求结合堰后的地理环境为这亭作楹联。秀才、贡生个个抓耳挠腮,无人下笔,高鹏略思片刻,便欣然命笔:
树中云接云中树,山外溪连溪外山。
此联不但吻合情景,还可倒读,大家连声叫绝。不久大港头渡船埠建亭,也请高鹏书写亭联,高鹏环顾四周,只见对岸保定六和圩树木苍翠可爱,瓯江上游的龙泉港和松阳港两股溪水汇合于大港头,见景生情,提笔挥就:
六和树色千重翠,两港溪流一径通。
书罢,大港头满街人士拍手叫好。后来保定下保村口建造凉亭供人憩息,也请高鹏书写亭联。保定是个大村,村落方圆辽阔,人口众多(1500左右),但经济并不富裕。当时流落来村里乞讨的乞丐甚多,村民给之,乞丐往往嫌少要多,难于应付,而村中又有赌博之风。高鹏结合村情,便在亭的门口撰写楹联:
虽是大村却无富户,欲成善俗须少闲人。
高鹏学识丰富,教绩卓著,生平不慕名禄,教读终世。著作有:《虞美人集》、《拙园文集》、《拙园偶存》、《哭佛》等。还曾参与编纂《丽水县志》和《通济堰志》。此外,他曾有寿序、墓志、楹联、婚启、祭文等小楷手稿数卷遗世。惜在“文化大革命”中毁失。现今堰头村口文昌阁前高鹏撰并书的一块碑尚存。
(李蒙惠)辛亥革命先驱阙麟书
阙麟书(1879-1915),字玉麟,乳名志仁,丽水县碧湖镇人。1879年出生在一个小商贩家庭。祖父阙含章,字温如,世居碧湖镇。父亲阙沾霖,字雨生,以行医为生。阙麟书共有兄妹3人,麟书居长。
阙麟书少年英俊,天资慧敏。7岁读私塾,童年喜听太平天国故事。13岁曾因家中讼事牵涉,代父出堂申诉。16岁入丽水圭山书院,跟随名儒读经史,时值甲午战败,人心多有愤激,阙麟书常寓深意于诗词歌赋,以示感慨。19岁参加处州府试,题目为《安上定下策论》,阙麟书援笔立就,忧外患,图存亡,府学夸其文,名列第一。鉴于当时国势日危,阙麟书深感清廷不足以依靠,遂抛弃仕途,走上革命道路。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屈从于帝国主义势力,为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大批知识分子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走上了反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道路。1903年,阙麟书加入处州双龙会,被举为丽水分会会首。1904年初,革命党人陶成章、魏兰赴处州,联络金华、衢州、严州会党,策划协同起义,阙麟书与双龙会会首王金宝商议,改双龙会宗旨仇洋为反清灭洋。5月,阙麟书亲赴金华会见龙华会会首沈荣卿,策议双龙会与龙华会协约同起,响应湖南华兴会的长沙起义。由于双龙会骨干程象明叛变,王金宝不幸死难,义举失败。阙麟书遂化名吴应龙,代王金宝统率双龙会众。1905年,阙麟书赴杭州,入浙江武备学堂。
1905年夏天,全国弥漫反美风潮,阙麟书联络青田孙靖夫、丽水何子华等组织处州拒约会,在丽水城内遍贴函电传单,发表街头演说,反对美国虐待华工,主张抵制美货,阙麟书声泪俱下,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1906年初,为探索救国救民之真理,阙麟书东渡扶桑,进日本宏文学院学习日语,1907年初转明治大学攻读政法。在离家去国的船上,阙麟书思绪万千,曾作《雁歌》一首,以抒发对故国的怀念:“晴天高,远树低,西风紧,雁群飞。高空飞成一行行,飞来飞去不分离,俨如我哥哥弟弟,相亲相爱手相携。”1907年3月,应秋瑾之约,阙麟书怀着满腔热情从日本归国,途中赋诗一首:“东归志士胆气豪,拔剑除凶胜宝刀。众志成城大业立,欢声响过浙江潮。”回国后,与徐锡麟、秋瑾多次密谋浙皖起义。7月,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捕,秋瑾在绍兴殉难,阙麟书被迫出走,先后在上海会见陶成章、王金发共同策划浙江起义,因叛徒告密,阙麟书在杭州被捕入狱,经多方营救,1910年冬被保释出狱。
阙麟书出狱后回到丽水,革命意志未曾稍减,积极兴办学堂、从事著作、聚集青年,抨击时政、宣扬革命、伺机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阙麟书加紧联络会党同志,各处收集兵器,准备响应起义。杭州光复的消息传到丽水后,阙麟书不辞劳瘁,积极奔走于松阳、缙云、丽水等地,共谋光复处州事宜。1911年12月25日,吕逢樵率光复军光复处州城。1912年春,阙麟书由上海至南京,受宋教仁推荐为同盟会浙江支部代表。5月成立同盟会浙江支部,8月改为国民党浙江支部,阙麟书任参议,遂与徐杰、张伟文捐款2400元,在杭州创办《平民时报》,作为同盟会浙江支部的机关报。1913年3月,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阙麟书遂积极投入反袁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1915年4月2日,阙麟书在上海霞飞路遭袁世凯党徒伏击,身中数弹,经送日本人开设的佐佐木医院抢救无效,当晚与世长辞,时年三十七。
阙麟书牺牲后,孙中山闻讯电唁:“劬劳未报,松柏先摧”。上海同盟会员专门召开追悼大会,议葬杭州西湖,后根据阙麟书祖父意见,由上海革命党人购买红木柏香棺木,将灵柩由杭州迎回,葬于碧湖三峰村旁。
(叶剑平)
辛亥革命志士许绍南
许绍南(?-1913),丽水城关镇人。光复会会员。清光绪三十年(1904)初就读云和先志中学堂,追随革命党人陶成章、魏兰从事反清活动。三十一年在嘉兴“温台处会馆”任执事。负责联络浙江会党事务。三十三年应魏兰邀约,去南洋爪哇、柬地里等地联络华侨,筹措革命经费。三十四年在也班中华学堂任教。宣统二年(1910)光复会在日本东京重新组立,许参与筹立南洋分会,奔走爪哇、泗水、也班一带,发展会员,扩大影响。武昌起义后返国。民国2年(1913)在杭州参加反对袁世凯专制活动。是年暴卒寓所。
麦秆贴画家阙伊
阙伊(1868-1921),字十原,丽水县城人。从小工书画篆刻。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赴日本东京工业学校学工艺设计。并加入中国同盟会,积极救国。
阙伊作于1918年的麦秆画《菊花》时值20世纪初,没落的清王朝企图通过“西学”、“宪政”挽救风雨飘摇的腐朽政权,仿效西方进行产业大竞赛,以激励国人实业兴国的信心。宣统元年(1909)7月,下谕开办南洋劝业会,并拨白银70万两为办会经费,征集各省参展物品启运江宁(今南京)。宣统二年 (1910)正月,位于江宁城北三牌楼的南洋劝业会会场竣工,该会场占地近1000亩,周长约7华里,共有馆区34个。
阙伊于这年回国,被聘为南洋劝业会美术主任,参与会场布展。各省均设有陈列馆,东道主的两江馆最大,设有工艺、农业、机械、通运、教育、卫生、美术、武备等分馆。专门馆则有湖南的瓷业、博山的玻璃、南京的江宁缎业3个实业馆,以及上海的江南制造局兰锜馆、广东的教育出品馆、江浙渔业公司水产馆等特别馆,华侨参展的暨南馆, 外国商品陈列的参考馆。展品有轻工、农副、工艺、美术等近百万件。宣统二
年四月二十八日(1910年6月5日),南洋劝业会在南京市鼓楼区三牌楼隆重揭幕,场面空前壮观。大会历时半年,吸引了近30万观摩者,总成交额数千万银元,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使当时追求近代文明的中国人大开眼界。
此后阙伊悉心创作麦秆工艺画。麦秆工艺画作品是以小麦秸秆为原料,经数道工艺加工绘制而成的装饰画。这种画在继承传统国画表现手法的基础上,采用了西洋画的明暗透视,并将现代摄影、雕刻、烫烙,刺绣等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具有色彩鲜艳、图案清晰、光泽明亮、立体感强等特点。1915年,阙伊的麦秆剪贴画“美国总统威尔逊像”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
阙伊回乡后设“涤古斋画室”,其山水、人物、麦秆剪贴画及金石篆刻,纯朴自然,独具一格。
(唐乐平)
沈广隆以剑扬威
2005年8月11日四川《华西都市报》载《龙泉宝剑见证当年淞沪会战》: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昨日,家住宜宾市江安县城的向华先生将家中一把见证了淞沪会战的龙泉宝剑交到当地有关部门展示,这把宝剑虽历经60余年沧桑岁月,仍完好无损。剑体上部镶嵌有七颗错金五角星,剑体中下部镶刻错金诗文,字迹清晰可见,见证了抗战历史,诗文内容为:“军人文武全,持剑保中原,倭奴剑下死,抗战八一三”。字体为隶书,落款为龙泉沈广隆造,为垂针篆字体。读罢诗文不禁使人产生一种军人持剑上战场的悲壮情感,一种为国捐躯的情怀油然而生。剑的另一面刻有“甫君队长惠存留念,中央伤兵管理处第十残疾院第七队全体官佐赠于闽浦,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一日”字样。
此剑铸造者为丽水籍人、龙泉的铸剑高手沈庭璋。
沈庭璋(1867-1925),原名廷泉,字进仁,丽水碧湖镇人。清咸丰年间 (1851-1861),先祖沈朝庆开的沈家铁铺在碧湖很有名气。清光绪十八年(1892),庭璋及兄弟庭崇、庭满迁居龙泉。二十年(1894),在龙泉城镇西街开设“壬字号”(沈广隆)铁铺,沈庭璋为第一代掌门人。
龙泉是铸剑之乡。沈庭璋迁到龙泉后攻研制剑技艺,制作宝剑。民国3年(1914)秋,龙泉知县杨毓琦主持龙泉铸剑精英大比武,“壬字号”沈庭璋所铸之剑,以一剑击穿三枚铜板,并将对手所铸之剑斩为二截,夺得第一名,被举为“剑魁”。杨毓琦挥毫“沈广隆剑铺”横匾相赠,乡绅李观养亦赠联一幅:“论剑杨知县,夺魁沈庭璋”。“沈广隆剑铺”因之得名。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沈广隆壬字号”所铸的龙泉宝剑获得奖章,蜚声于世。
沈广隆第二代传人有其长子焕文、次子焕武、三子焕周、四子焕清、五子焕全,均自幼随父铸剑,技艺益精,时称“铸剑之家沈氏文武周清全"。1927年,沈氏兄弟潜心试验用纯钢“养光”,使剑寒光逼人。从此沈广隆剑铺所制之剑,逐步形成了“锋利”、“坚韧”、“青光”三大特点。造型方面,剑身“一样宽窄”改为“菖蒲叶”型,宜于翩跹起舞。后焕文、焕武、焕周曾于1942年为蒋介石铸剑一柄,1955年为毛泽东铸剑一柄,均被传为佳话。
(唐乐平)
反袁勇士黄桂芬
黄桂芬(1874-1930),又名传标,字香斋,乳名雷声,丽水曳岭横岗村(今属太平乡)人。他为人耿直,待人至诚,性侠义刚烈,无畏暴强。幼年就学于宣平县城,后在丽水谭献先生处读书,于1891年考取文科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黄桂芬常以“国家多难,士不诿责”自勉,受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影响,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加入处州会党双龙会,并为骨干,后加入光复会。他与革命党人碧湖阙麟书、青田夏次岩交往甚密,积极投入革命活动。1911年10月5日处州宣布光复,任军政分府哨官(排长)。
民国2年(1913),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失败,处州的重要革命党人均遭逮捕或杀害,形势严峻。黄桂芬奔波沪、杭等地,谋求挽救革命。次年,革命党人密聚杭州,商议发动各地武装反袁,黄桂芬应约参加会议,承担回丽水组织武装的任务。回丽后以曳岭为据点,联络浅田村陈春、梁村梁全青、巨溪村林云岳、双溪村舒春玉等人,秘密发展组织,筹措武器。又与碧湖李春贤等发展的大港头、碧湖反袁武装力量取得联系,相约伺机联合起事。
1915年12月,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首举义旗反袁,斗争迅速遍及全国。黄桂芬、李春贤在丽水的活动也渐趋公开,黄桂芬在曳岭、雅溪招集的义勇已达千余人,李春贤在碧湖、大港头一带也招集了义勇800余人,他们以鸟枪、大刀、梭标、土炮为武器,积极准备反袁。
1916年初,夏次岩在杭积极准备反袁倒朱(朱瑞,浙江都督),密函黄桂芬,待杭州宣布独立后,丽水迅速行动。并商定进攻丽水城的具体日期。桂芬即联络李春贤所率武装力量,届时同时进攻丽水城。
3月15日,黄桂芬以讨袁军总司令名义,召集义勇千余人,在曳岭佛堂聚众集会,举义旗反袁。并任命黄传芳(桂芬堂弟,《黄氏族谱》记为黄传厚)为总指挥,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中书一大“黄”字为旗帜。攻城义勇均系白布条,上书姓名,并盖有红色双龙方印作为标记。会上,黄桂芬说明进攻丽水县城是杭州革命党人的主张,进攻县城的时机已经成熟,接着宣布起义事项,并鼓励大家奋勇向前,不要后退。当晚黄桂芬率领千余义勇,扛着兵器向处州城进发。李春贤等也率领大港头、碧湖等地800余反袁武装垵约向府城进发。
16日晨,黄桂芬所率义勇到达府城通惠门外,声势浩大,准备攻城,城内官员异常恐慌,紧闭城门死守。知事李赞唐慌忙委派代表出城与义军协商,事未成。义军在西山背架土炮攻城,首发击中耶稣堂屋顶,接着破城冲入大街,占领天妃宫,杀入仓前街。守城巡防队在梅山上结集,管带吕建标居高临下,见义军枪械落后,队伍不整,便以密集炮火发起反击。因义勇缺乏正规训练,且多徒手,队伍遂乱,旋即败退。李春贤所率义勇到达城郊时,见桂芬之师已溃,亦不战而退,丽水一场反袁武装斗争至此告终。
事后,官府以“明目张胆,聚谋叛乱”罪名四乡缉拿义勇,黄桂芬只得遣散队伍,逃亡他乡。官兵追到横岗,烧毁房屋十余间,黄桂芬全部财产化为灰烬,全村黄氏族人外出逃难,田地荒尽。官兵将黄桂芬的父亲黄光水抓捕入狱。黄光水受尽酷刑。后经族人黄传涛(清蓝翎五品衔,时任浙江省法政学校及财政科科员),多方营救,才得出狱。
黄桂芬避走他乡长达十余年之久,直至袁世凯死后才回故里。于1930年病逝,终年五十七。
(陈秀珍)
郑和斋为革命献身
郑和斋(1891-1930)又名郑士俊、郑跃明,曳岭新屋村人。本梁村梁姓子,自幼为新屋村郑姓殷户领作养子。性豪爽,结交“青帮”兄弟,仗义疏财。不久,家赀倾荡无存后,被拥为头目,恤贫抑富,好为受欺凌者打不平。民国16年(1927)10月,中共宣平县委成立,经曾志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曳岭一带发展组织。17年5月在新屋村成立中共南乡区委,任书记,开展抗税、抗粮斗争,组织武装暴动。11月携款潜去杭州购买武器。年底,中共宣平县委联络站负责人陶溶被捕,供出县委、区委负责人名单,郑在杭州遭国民党军警逮捕,直供不讳,被判无期徒刑,囚于陆军监狱,参加绝食斗争,组织越狱,未成。19年8月27日,与关在一起的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徐英,省委代书记、中央特派员罗学赞,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裘古环等19人,被秘密杀害于狱中。南营红军副指挥朱生民
巨溪三岩寺
朱生民(1906-1930)太平乡长乐村人。民国19年(1930)夏,在雅溪长乐、莲房、周村等地发动农民抗租闹荒斗争,组织武装暴动。是年8月,朱带领武装农民百余,投奔宣平高水,与中国工农红军十三军浙西三纵队(称南营红军)潘成波部会合,被任为副指挥。队伍驻巨溪三岩寺,活动于武(义)、宣(平)边界横岗、梁村、徐庄、赤坑、黄弄、高潘等村,公开提出“打倒土豪劣绅,实行土地革命”口号,队伍扩展到300余人。9月3日,南营红军袭击曳岭区公所,焚毁全部文件,使国民党地方当局极度惊惶。同月,驻丽水浙江保安第四团士兵60余名,纠集警察、密探,在当地土豪、国民党党棍参与策谋下,在19日凌晨,对三岩寺胡公洞红军指挥部。发动突然袭击。自指挥潘成波以下红军30余人,当场死难。朱生民负伤突围,隐蔽于西溪上陈村。保安团连日于曳岭、雅溪逐村挨户搜捕失散红军,在城内府前行基展挂人头20多首。不久,朱亦遭捕,于狱中备受酷刑,12月被枪杀于大水门外。
军政分府民政部部长孙寿芝
孙寿芝(1856-1930),字兰友,丽水县城人。青少年时即以文名冠乡里,博览群书,诗文下笔立成,才气横溢。清光绪十九年(1893)恩科举人,征荐历任仁和(今杭州)、瑞安、新昌等县教谕。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孙寿芝于二十六年(1900)卸职回乡。三十三年(1907)襄赞地方创办处州初级师范学堂,时学堂分完全、简易两科,有学生116人。三十四年孙寿芝委为处州师范学堂学监。
宣统三年(1911)10月武昌起义,12月,处州革命党人策应缙云吕逢樵率光复军进占府城,推孙为首,集士绅十余人,说服驻城管带李茂青放弃抵抗。孙寿芝与教员陈子俊等人,带领学生配合光复军的行动,积极在处州城开展革命宣传。处州光复后成立军政分府,孙被推任民政部部长。
孙寿芝手迹《重修丽水县志序》民国元年(1912)2月军政分府撤销,孙寿芝自此专志于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原处州初级师范学堂)讲授国文、经史达十余年。这一时期,他服务桑梓,热心公益,为人所敬仰,获大总统黎元洪褒题“无言人间”匾额,举城为之庆贺。
孙寿芝道德学问为乡里所尊重,民国13年(1924)夏,经县议会推聘总纂《丽水县志》,就清同治十三年(1874)旧志增修,民国15年(1926)春成稿付梓。
(唐乐平)
民初林业公会会长叶天籁
叶天籁(1885-1932),字逸响,丽水县河川人(今大港头镇河边村)。出生于书香门第,童年时读四书五经,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寻求新知识、新思想,与碧湖阙麟书约伴弃旧读赴上海高等预备学校东方专修科学习,毕业后去日本东京正则学校数科攻读,并加入同盟会。
三十四年(1908)回上海,参加反清活动。宣统元年(1909)冬,同盟会骨干分子阙麟书在杭州被清政府逮捕,叶多方联络,营救出狱。光复后,叶天籁任职浙江都督府。后回乡。民国11年(1922)委为县参事会参事。同年担任林业公会会长,集股组织厚生公会林场,在大港头铺下五里牌置地150亩,土湾河140亩,种植松、柏、槐树20万株。1924年,主持工赈款修建云和、景宁、庆元等县通衢=头嘴桥,竣工后改此桥为“义赈桥”。由于他尽心竭力为公益事业,县知事李郁芬赠以“急公好义”匾额。1932年丽水郑宝琳在大港头筹设普昌火柴梗盒片分厂,叶天籁积极协助,担任经理。
(唐乐平)
端木彧编辑《处州丛书》
端木彧(1871-1940)字梅璘,丽水县城人。清末廩贡生,笃学好古,工书翰,辛亥光复,任处州军政分府秘书。历在杭州、嘉兴、温州、龙泉等地任职。民国13年(1924)与在杭同乡学友徐允中、章叔言等,以处州虽僻,但自宋、元以来,不乏硕学深思之士闭户耕读,编著立说而名不彰,慨其遗著多将湮没,引以为忧。于是出赀共谋十邑文献,集自唐、宋以及清季,厘定全目40种,数百卷,编为《处州丛书》。其中亦收旧志,如刘宣《成化处州府志》、潜说友《咸淳临安志》。有原刊本者,购之,如叶梦得《石林燕语》。无刊本,钞录四库所收者,凡11种,如姜特立《梅山续稿》等44卷。书成而印刊乏资。嗣后同人星散,所编书稿,半归散佚。民国19年(1930)以老解职,携其副本稿回乡,名其故居曰“退补庐”。墨耕又数年。后由处州各县分认印费,甫付梓,则抗战军兴,仅印就序目。书稿存放于丽水县民众教育馆,民国31年(1942)日军侵占县城,劫焚无存。
黄景之律师保护省委机关
黄景之(1886-1940)名希宪,丽水县水阁乡吴山坳村人。清末秀才,民国初,毕业于私立浙江政法专门学校。民国11年(1922)选为县议会议员,执律师业务近20年。抗日战争初参加由丽水各界联合组成的抗敌后援会。民国浙江省委机关旧址——黄景之律师事务所
27年(1938)春丽水新知书店公开架售马克思、列宁著作,黄出入书店,浏览书刊,始与中共党员周源、蒋治等经常接触,逐渐加深对国家、民族前途的认识,拥护团结抗日主张,接受工人阶级革命思想。是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中共浙江省委由温州移至丽水,黄以其住所花园弄2号作为省委机关联络点之一。以律师身份,利用社会关系和业务上的便利,为掩护中共党组织活动,保存机要文件,起重要作用。并为同志安排生活、联系通讯做过不少工作。民国29年(1940)初,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中共丽水党组织处境日益严峻,部分同志先后转移到新四军工作。5月,黄景之在将去皖南之前,住松坑口浙江省卫生所割治痔疮,手术后,发炎不治,17日逝于病所。
民族企业家郑宝琳
郑宝琳(1882-1941)字楚臣,原籍浙江瑞安金岙村。少年丧父,与母帮佣度日,稍长,撑船拉纤为生。17岁随船户来丽水,进陈益美南货号当学徒,三年满师后自开源康南货号。稍有积资,承销上海洋行煤油,不数年,渐成大户。
民国8年(1919)首倡集资创办普明电灯公司,开丽水电力工业之端。11年(1922)推为县商会会长,联蝉十年。民国13年(1924),集资4万元,利用本地松木资源,开办普昌梗盒片厂。民国15年(1926)联名招股4.5万元,开设燧昌火柴股份有限公司,三年后招股增资16万元,扩厂区近50亩,有职工800余,最高年销火柴16万件。“普明”,“普昌”、“燧昌”构成处属地区最大的企业集团。
民国16年(1927)春,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一部由闽入浙,经丽水北上,郑为商会会长主持北伐军过境招待,负责统筹军需夫力供应,穿草鞋亲自与民夫一起挑运物资到缙云。是年2月成立丽水县临时县党部,郑任监察委员。抗日战争初,经时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褚辅成介绍,为以中共党员为核心的浙江青年回乡服务团的百余来自沪杭学生、青年提供膳宿达数月之久。
当时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中国半殖民地经济深化,民族工业面临崩溃。燧昌火柴厂举步艰难。厂董之间有停业转资市场牟利的议论,郑以“火柴利虽薄,但系民生所需,数百职工生计以赖,现在国难烽烟,祖茔尚且不保,发财又有何用?”坚排众议。民国27年(1938)后京、沪、杭相继沦陷,丽水成为浙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意竟给燧昌带来生机,成为浙赣闽边区日用火柴生产基地。1938年厂房遭敌机轰炸,工厂疏散到丽水官桥、苏埠坚持生产,对维持民需日用,起了很大作用。
民国27年(1938),因战时丽水经济和社会的迫切需要,浙江省建设厅筹建浙东电力厂,郑宝琳即将原普明电灯公司全部电线、电杆等设备作为民股投入,分担建厂困难,加速了浙东电厂顺利建成。同年,郑与几位乡贤组织“振兴垦业社”,拟规划筹建造纸厂,因时局不稳未果,但建成了丽阳门至林宅口的乡村公路。
民国28年(1939)在苏埠开设南明茶叶公司,采用新法制茶,为丽水茶叶出销境外打开销路。同年于张村街、下林、高坑一带,创办萤石矿采开场。这些企业均毁于民国31年(1942)日军流窜战祸。
郑宝琳先后担任县商会会长,丽青、丽龙、丽缙、丽松公路筹建委员会常委,丽水县抗敌后援会副主委,县岀征军人优属委员会副主委,浙江省战时
郑宝琳像赈济委员会委员,省难民工厂常务董事,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等职。民国30年(1941)夏病逝。
(唐乐平)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官端木彰
端木彰(1880-1948),字善夫,丽水县城人。清末维新时期(1898)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成绩优异,旋被送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归国后,任湖北陆军预备学堂教官,与鲁涤平有师生之谊。民国初年(1911),被北洋政府选派再次东渡日本,进陆军大学。毕业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官、陆军部编练处督练官等职。1925年在陆军大学(即前陆军预备大学堂)任步兵科科长,并授衔少将。后在北洋军阀曹锟、吴佩孚、胡景翼部从事军事训练,有军事著作印行。
民国15年(1926)北伐战争开始,脱离北洋军阀集团南下。次年,参与南京国民政府筹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民国17年(1928)春与广州黄埔革命军军官学校同时开训第六期生。在南京本校历任第六期教授部副主任、第七期编译科科长,负责教材、资料、操典整理编译。为《军事月刊》撰写军事教育理论文章,介绍各种现代武器的结构、性能,阐述武器的战略意义和在实战上的应用, 颇受重视。在中央军校工作历时五年, 其间,蒋介石下野时曾一度主持校务。
民国20年(1931)鲁涤平主浙,邀为宁波县政督察专员,辞不受。民国22年(1933)自荐出任余姚县县长,后调汤
尚武堂溪县。民国26年(1937)辞归,闲隐乡里十余年。
(唐乐平)
国民政府驻美芝加哥总领事沈作乾
沈作乾(1901-1951)字连三,碧湖镇人。沈作乾出身于书香之家,曾祖父兄弟三人均为清贡生,祖父沈馥斋善诗文,是碧湖屈指可数的富商。沈作乾稍长入碧湖小学,后入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适值五四运动爆发,沈组织丽水学生联合会,举行罢课、游行。积极投入运动,到处演说鼓动,锋芒直指当局而为学校所不容,被勒令退学。后在上海澄衷中学修完课程。
民国11年(1922)考取北京大学政法系。时家道中落,无力负担其昂贵学费,乃辛勤笔耕,换取稿酬维持至毕业。民国13年(1924)撰写《畲民调查记》1万余字,发表于《东方杂志》,为研究处州畲民生活风情提供较完整资料。
民国17年(1928)毕业,其毕业论文《论中国之不平等条约》颇具见解,历数清政府、北洋军阀时期丧权辱国的屈膝外交,蔡元培
沈作乾手迹为之作序和题字。由学校推荐外交部工作,次年派任驻美国公使馆随习领事并入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
民国25年(1936)后,任驻芝加哥总领事馆领事。其间,针对美国政府长期执行“排华政策”,发表英文《排斥中国人究竟为了什么》长篇论述,阐述近百年华人开发美洲事实,及美国政府排斥华人政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文章列举1880年、1894年《限制华工赴美条约》、《十年内禁止华工赴美条约》,呼吁“国际形势要求中美以高度政治家风度,促进世界向美好方向真正发展”,谴责仍在民主阵营里用罪恶武器一一种族歧视来威胁爱好自由人民的破坏势力,指出现在继续存在的“排斥中国人的法规,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文章在美国社会中产生影响,为争取保障华侨利益,作了努力。
民国35年(1946)调驻菲律宾大使馆二等秘书,任内以中国代表团顾问身份,参加了几次重大的国际会议。同年在马尼拉碧瑶举行的国际粮食会议,有很出色的表现,当时报端均有介绍。
1951年病逝于美国檀香山。
(唐乐平)
名中医庄虞卿
庄虞卿(1883-1955)名熊,字以行,丽水城关镇人。清末秀才。父擅医,故得自幼涉览中医诸典籍,毕生行医。民国初,任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校医,诊问慎审,勤于攻研,于《内经》、《难经》无不深究,旁博诸家之学说,每起沉疴危疾。以学识广博,医理深湛,蜚声一县。民国19年(1930)行医上海,邀为全浙公会、宁波同乡会常年医师,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校医,受聘私立上海中国医学院,讲授中医病理学,颇受浙籍乡人戴崇。民国25年(1936)年回乡,遭丧子之痛,自后淡于酬世,婉谢出诊。但凡登门求医者则不分贵贱老稚,不计诊金,悉心医之,病甚不治之症,则辞不处方,恪守不渝。1954年,参加丽水中医联合诊所。次年病逝,有《感证崇源》、《虞卿诊籍》遗稿。何廉臣《全国名医医案类编》亦收录其验方。民国中将李祖白
李祖白像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莲都北乡至今还传诵着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文盲出生,曾先后当过清朝和民国两个朝代的兵,并由普通士兵一直升至民国中将军长。他就是李祖白。
李祖白(1787-1960),字健中,号生成,丽水县雅溪里东村人。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种为生的农民家庭。小时因家贫无力入学塾,他靠自学,获得一些文化知识。光绪三十一年(1906),他只身前往杭州投到清军二标营当兵。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任浙江水陆军二标营排长。1914年升为浙江都督步兵98团中尉副连长,后入浙江省陆军讲武堂,1916年5月毕业,升为上尉连长。历任营长、团长等职,1933年任国民军79师副旅长,在江西参加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围剿"。1936年抗战前夕,升任79师副师长。1937年5月任师长,授少将军衔。同年任29军副军长,率部参加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松沪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封锁长江战役、鄱阳湖南浔铁路截击战、长沙大会战、南昌攻防战等多次战役。
1938年冬至1939年春,29军奉命进攻南昌,李祖白与黄岩人、29军军长陈安宝临阵督战。因军部被日军包围,陈安宝在突围时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李祖白悲痛欲绝,一边指挥部队继续战斗,一边派兵将陈安宝的尸体从敌营中抢回并设法运回黄岩安葬。这一战役不仅使李祖白失去了多年共事的挚友陈安宝,所属部队损失也极为惨重,精神受严重刺激。于是,他向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呈请辞职。1939年8月,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他辞去部队实职,改任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由于当时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他未赴重庆任职,直接从江西返回老家里东。国民政府每月寄给他工资,直至1948年。
在家期间,李祖白为北乡群众以及中共地下党做了许多好事,北乡群众至今还在口耳相传。
1942年春,县国民政府盐务局在太平乡设有盐仓。当地群众在乡长潘明远的发动下,先后两次到盐仓抢盐。伪县政府得知后,派警察逮捕了潘明远。受群众之托,李祖白到伪县政府与县长交涉,救出潘明远。
1942年4月,国民政府陆军31师驻防丽水县北乡至缙云一带。有一次,15名伪士兵到金竹村(今属雅溪镇)购买物品,与群众发生口角,伪军开枪打死共产党员李宗乾。群众义愤填膺,打死13名伪士兵。两天后,该部要到该村烧杀。李祖白挺身而出,与31师师部交涉,使该村免遭灾难。
1948年7月,雅溪区地下党员张宝才等10人被伪县保安团逮捕。李祖白出面与伪县保安团交涉,将被捕的张宝才等人保释出来。
1949年,李祖白迁到丽水县城西河沿顾家租住。解放后,他曾因历史问题受到打击。他在江西时部队驻地群众以及雅溪的群众联名到县委县政府为他证明、作保,使其免予关押。1960年,因重病医治无效,在里东病逝,享年七十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丽水县人民法院经审理,对李祖白的历史问题予以平反,撤消原判。
(吴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