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载
向着高质量发展奋力奔跑
一一在全区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杜兴林
一、回眸2017,我们激情奋斗,收获多多回眸,是为了更好地前进。2017年,是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过去了,这个局“开”得怎么样?我们为莲都人民做了些什么?我想从可以为之自豪的十大收获谈起,晒一晒我们的成绩和不足,让大家来评一评、议一议。
收获一:十九大宣讲零距离,春风吹遍莲都大地。党的十九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要事、喜事。我们第一时间抓传达,第一标准抓学习,第一力度抓贯彻,推出学习宣传贯彻的10项举措,把坚定的政治站位亮出来。区领导带头宣讲,近5万人次通过直播平台“莲连看”,收看了“不忘初心跟党走、砥砺建功新时代”演讲比赛决赛直播。十九大精神在讲台上传扬,在笔墨里飘香,在指尖上跃动,在舞台上绽放,在校园中播撒,春风化雨润心田,全区上下跟党走的步伐更加坚定,干事创业的劲头更加激扬。
收获二:“一市一区”精准把握,区域发展总体思路基本成型。“一市一区”,既区别于市县体制,又区别于一市多区,准确定位至关重要。面对“一市一区”这个特殊体制,面对生态发达、经济后发的客观实际,面对莲都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莲都未来的路在哪里?我们准确理解省委、市委对莲都工作的要求和期待,清醒认识莲都的历史方位、工作定位和价值地位,在比较中寻找差距,在反思中更新观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到现在,莲都的发展蓝图逐步清晰,我们的五年总目标是“一个率先、两个提升、三个迈进”,工作总要求是“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总任务是“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路径是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这将引领莲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收获三:高溪区块成功破题,招商引资呈现多年未有喜人态势。莲都内生性动力不足,亟须借力发展。去年9月,世界丽水人大会莲都分会场,我们成功签约总投资135亿元的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为丽水史上最大的产业类招商项目,高溪区块“断臂求生”,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这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去年首次区委常委会首个议题安排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召开历史上首次浙商恳谈会,首次在一季度开展招商推介,全年实际利用内资、实际利用外资、浙商回归到位资金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79.2%、111.1%、132.5%,为莲都实体经济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今年1月底,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正式开工,“经济航母”正开足马力,驶向新蓝海。事实证明,只要敢想敢拼,一切皆有可能!收获四:“腾笼换鸟”取得实效,生态工业走出低谷。去年最后一天,丽水工业园区最后一宗闲置厂房通过司法拍卖成功拍出827万元,溢价率38.5%0全年成功处置全部8宗闲置土地厂房,引入企业8家,当年3家已投产,其中还有行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没有生态制造业就没有莲都未来”掷地有声,我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一年来,始终坚持生态工业“第一经济”,出台《关于提振生态工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落实企业奖补资金1400余万元,扶工、强工、兴工的合力明显增强。2017年,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增速较上半年转负为正,经历了低走、企稳、探头的过程。同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浙江制造”团体标准《闭门器》正式发布、实现零突破,莲都被列入省知识产权示范工作创建县。通过努力,莲都生态工业的寒冬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收获五:获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农旅融合成为生态经济新引擎。去年4月11日,莲都作为全国十个特推县之一亮相“首届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11月15日,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名单。国家级荣誉的获得,在于我们坚持把农旅融合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生态经济新引擎的突破口,打出山耕、山居、山庄、山味、山玩“五山”组合拳,让“好生态”卖出“好价钱”。去年共培育农产品旅游地商品57个,销售额4.8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77.18亿元,同比增长29.9%。在农旅融合的带动下,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古堰画乡创AAAAA、东西岩景区提档升级等扎实推进,农家乐民宿健康发展,“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产业互动、优势互补”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逐步显现。
收获六:“小荷”舞动全城,全国文明城市一举创成。去年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决胜年。“小荷”志愿者以文明为信仰,以奉献为旗帜,穿梭大街小巷,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队伍迅速发展至122支分队15000余人。我们更精心谋划,以6次“我为丽水”万人系列活动为抓手,城乡联动,勒力同心抓创建。去年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即组织开展“我为丽水洗把脸”万人大清扫活动,向“六乱”宣战。我们还持续打好区领导网格认领、街道交叉互查、社区(城中村)擂台赛等组合拳,打造美丽楼道、文明小巷、示范社区特色品牌。在市区共同奋斗下,丽水以全国第四、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夺得城市综合评比最高荣誉的全国文明城市奖牌。而丽水获评“全国综治优秀市”,也与莲都息息相关,我区夺取“平安金鼎”基本在望。这是对我们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最好肯定。
收获七:政策处理圆满收官,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去年是政策处理任务相当繁重的一年。5月份,我们启动了百日攻坚行动;10月份,又开展持续攻坚行动;今年1月底,成功拿下“硬骨头”丽水二中项目,标志着我们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征收任务。据统计,全年共完成攻坚项目114个,完成率95%,征收土地4000余亩、房屋14.5万平方米。累累战果的背后,凝聚着全体参战单位、广大党员干部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也为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质提供了保障。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批批市政公共设施投入使用,一片片老旧城区旧貌换新颜,一栋栋现代化楼宇拔地而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变成可知可感的生动现实。
收获八:“双增”为“富民”托底,拉开乡村振兴大幕。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如何破解?我们从低收入农户增收和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做起,一村一策、多村联建、区级统筹。2017一2018年,我们每年都安排3000万元专项“消薄”资金,并认真实施省“光伏小康工程”、物业项目、多元化资本运作机制、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等,力促村富与民富相得益彰。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1%,增幅全市第2,其中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16.3%;“消薄”101个,完成率85.5%。“双增”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个小目标,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1月份,我区又在全市率先成立乡村振兴学堂,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一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继续努力,奋勇争先。
收获九: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全省第一,民生福祉持续增进。2017年,莲都区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得分89.69,在全省89个县(市、区)中位居第一。这是我区首次获此殊荣,是群众对我们的鼓励和肯定,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褒奖。以此为引领,我们去年在全省率先剿灭劣V类水,“养猪上楼”被农业部列为“五大治污模式”之一,夺取“大禹鼎”基本在望。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其他民生事业全面进步,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十方面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第三方满意度评估调查中名列全省第九,“大搬快治”提前完成三年搬迁任务,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做法被副省长成岳冲批示肯定,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些背后,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将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的责任和信心。
收获十:重大项目揭榜领办,首善担当创一流化为座右铭。我们坚持把“首善担当创一流”作为精神坐标,把“自觉快乐高效”作为工作追求,以上率下,带头示范。去年2月4日,我区召开全区干部大会,除了常规动作外,新增区领导领办重大项目议程,包括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在内的38位区领导,逐一上台领办重大项目。“认领成功”四个字,体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彰显的是首善担当的追求。随后,组织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首善担当创一流”大讨论,推进考核体系改革、干部实绩比拼等,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干部上前一步,带来的是抓项目、拼作风的好风尚。全年区领导现场调研领办项目360多次,项目执行率历年最高;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63.18亿元,同比增长28.9%。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莲都的党员干部已经把首善担当创一流融入了血液,不等不靠,发奋图强,自觉快乐高效工作。
以上十大收获,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莲都一年来的工作和变化。我们以求实务实的干劲,在一点一滴中进步,在一步一步中追赶,把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在丽水市2017年度县(市、区)综合考核中,我区勇夺全市第一,连续7年获得优秀等次。至目前,在2017年度全市各系统综合考核中,9家单位斩获全市第一,4家单位进步明显,还有许多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个人受到上级的表彰,在此不一一列举。实践证明,莲都可以争先进,莲都能够争先进,莲都也能够争得全面先进。在此,我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打Call!
在肯定付出、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两山”转换通道没有充分打开,改革红利还没有充分释放,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干部能力和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全区上下一定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善于抓住机遇,勇于直面困难,推动发展行稳致远。
二、展望2018,“高质量发展转型年”牵引全局,扬帆启航正当时展望,是为了找准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跑道。年前召开的区委务虚会,确定2018年为“高质量发展转型年”。何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取其势,明其道,精其术,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第一,路在何方?抬头看路是前提。一个人走路,如果只顾埋头赶路,则极有可能走偏方向,甚至南辕北辙。区域发展亦如是。我们必须“抬头看路”,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要求,讲政治、真看齐,坚定站位、做好答卷。
在历史方位上,要围绕区党代会确定的总体思路,保持定力,深处着力,努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省委“两个高水平”、市委“两大历史使命”在莲都的生动实践。
在区域方位上,要认识到莲都在浙江是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在丽水是“长子”,必须更加主动地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发展大局,努力在全省争先进位,在全市首善担当。
在发展方位上,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对丽水提出的“打好五张牌、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新定位新要求,实业强区、实干富民,努力为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容不得迟疑、经不起折腾。务必坚定方向,坚定步伐,走实高质量发展每一步。
第二,信心几何?蓄势待发是必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的信心,既来自大环境的诸多利好,也源于自身过去一年打下的坚实基础。
从发展阶段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新风”扑面而来,我们要同心共进。
从发展机遇看,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浙江要在高质量发展上成为全国的排头兵;省“两会”明确提出,要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支持丽水等市打造“两山”理念示范区,启动浙西南景区化高速公路规划,以及构建大通道建设大花园、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利好多多、机遇多多。
从发展路径看,生态是主基调,发展是主旋律,必须坚持生态第一责任、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照着“两山”之路走下去。市委、市政府即将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各县(市、区)委书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上台表态,围绕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5个指标,回答26县排名、赶超谁、如何赶超三个问题。今天上午,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今年莲都争先进位问题。这是一个浓浓的发展信号。生态是底色,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但如果没有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民生福祉优势,就跟不上现代化步伐。生态发达经济后发地区,既有保护生态的义务,也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生态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发展第一要务必须坚定不移。
从发展态势看,通过一年努力,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这艘“经济航母”雏形初现,乡村振兴即将全面启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逐渐补强了发展动能,干事创业激情显著激发,困扰莲都发展的土地、产业、资金等要素制约正逐个破解,区域发展跨上新台阶。
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发展自信和奋斗自强,就一定能开创莲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三,如何前行?学懂做实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如何准确理解并深入践行?要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终要靠高质量发展。所以,高质量发展与主要矛盾的转化一脉相承,逻辑严密,是历史选择、发展必然。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宏观定性,高质量发展是微观定向,体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要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主要从五个方面来把握,即“五个转换”。
(1)理念转换是基础前提。坚决摒弃唯GDP论英雄的理念,更加关注速度背后的质量效益,更加关注增长背后的生态环境。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树立正确政绩观、资源观、生态观,通过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确保经济发展不出现大的起落。从高增长转为高质量,并不代表不要速度了,要的是有质量的速度。省委省政府确定了GDP7%的增长速度。去年莲都GDP增速为5.2%,全省靠后,因此今年7%是底线,这点必须坚定不移。
(2)动能转换是根本路径。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共同发力,坚决摆脱依赖低成本竞争、依赖资源大量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重点要梳理新优势、找准新引擎、研究新平台,特别是利用好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农业现代园区、古堰画乡小镇等新平台,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等文章,进一步增强和拓展经济发展新动能。
(3)结构转换是主攻方向。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瞄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领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以需求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以供给变革不断催生新的需求。重点要推进产业协调均衡发展,全面振兴实体经济。
(4)效率转换是关键所在。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资源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居民、企业、财政“三大收入”同步提高。重点要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5)环境转换是重要保障。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着力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和舆论环境。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重点要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倒逼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营造最佳营商环境。
要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要处理好“五对关系”:(1)稳和进的关系。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进是方向,是目的,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该稳的要稳,该进的要进,把握好工作的节奏和力度。
(2)破和立的关系。破不易,立更难。要抓住形势向好的有利时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坚决打破“坛坛罐罐”,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又坚决打赢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硬仗,大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动能,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3)实体和虚拟的关系。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同时促进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4)即期和长远的关系。既要抓好即期的投资、消费、出口,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同时要把重大改革、重大项目谋划好,打牢长远发展基础。
(5)发展和惠民的关系。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底线是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精准脱贫方面,坚决完成低收入农户集中增收、消除经济薄弱村攻坚任务,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污染防治方面,要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第四,何种姿态?求实务实是根本。只有坚持求实务实,我们的事业和工作才能取得不断进步。反之,就不是多走路、走弯路的问题,而是会造成走错路的严重后果。
要遵循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违背规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要理性担当。担当,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在担当面前,拒绝胡干蛮干,拒绝政绩工程,拒绝政绩冲动。要切实把心思放在谋发展上,把精力用在干事业上,学好知识、增强本领、积累经验,不图虚名、不走偏锋、不谋捷径,埋头苦干、少说多做、力戒空谈,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要注重实绩。坚持结果导向,“成绩单”要漂漂亮亮、实实在在,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既要重“显山露水”的显绩,又要重“后人乘凉”的潜绩;既要重视客观指标,又要重视群众评价。当下,莲都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但现在只是找到了跑道,见到了曙光,还没有真正跑起来。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找准发展中的症结和工作中的薄弱点,拿出最大的气势,使出最大的力量,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百姓的“幸福指数”。
三、奔跑新一年,务必首善担当,再创佳绩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如何干好这一年?我们要以市委十九大精神贯彻年、创新区建设推进年、重点工作攻坚年“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认真做好“高质量发展转型年” 各项工作,奋力奔跑,再创佳绩,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一)谋好“一整年”。关于今年工作,区委务虚会已作了总体谋划,主要为“ 一”“二”“三” “五“ “十”。
“一”:坚持“一条主线”。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精心实施“十百千”活动(组建十支宣讲团、百名宣讲员、开展千场宣讲),当好学懂弄通做实笃行的排头兵。重点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初心”是什么?市委书记张兵大年初二走访景宁坪坑村时说:“初心是党员干部的定盘星、动力源、清醒剂,不忘初心才能永保恒心,才能降低重心立稳脚跟。”我们务必站稳政治立场、群众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富民惠民乐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更多贡献。
“二”:把握“两个关键”。一是改革创新。这是内在优化孕动力。浙江是靠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要高度重视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牛鼻子的系列改革创新,全面完成省定任务。对标“创新区”“1+1+10+30”行动计划,抓好“中心园”建设。争创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争取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验收。二是扩大有效投资。这是外力输入促发展。对标省委省政府“4+1”投资新政,重点围绕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保护投资、民间投资,梳理细化项目清单,并继续完善项目领办机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考核办法,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关键性作用。古堰画乡要形成建设场面,东西岩要有重大进展,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要有产能释放。
“三”:打好“三大战役”。一是政策处理攻坚战。按照要求,今年市区城中村改造的底线是75万方,中线是120万方,高线是180万方。目前,水东老村已经基本完成第一阶段改造任务,打响了城中村改造新年第一炮,值得肯定。接下去,要坚持依法、阳光、和谐征收,加强市区对接,精准务实高效地推进征收工作,确保完成市下达任务。二是城市管理提升战。强化创建为民理念,进一步拓宽文明创建的载体设置,两月一轮、城乡联动,开展六次“丽水我的城”系列万人大行动。进一步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完善网格认领机制,擦亮"小荷"、莲都好人等品牌,持续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防止不文明现象反弹。三是社会治理持久战。理顺街道、社区体制机制,全面加强村级治理、社会治安管理等。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要求,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城中村改造、乡村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实施,实现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别是农村涉黑涉恶问题得到根本遏制、黑恶势力“保护伞”得以铲除、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三大目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五”:做到“五个确保”。一是确保城乡居民、低收入农户的增收速度在省、市领先,力争两位数。具体是:农民收入增幅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高于农民收入平均增幅。二是确保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剩下的17个村都是“硬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三是确保“最多跑一次”改革、“四个平台”建设等取得全面成效。推进审批“无差别受理”,推进各类服务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全进驻。实现所有事项100%全覆盖,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常态化企业开办(从受理到领取税务发票)3个工作日内完成。四是确保地质灾害大搬快治、D级危房治理尽快安置,一时安置不了的确保平安过渡。五是确保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围绕“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全面决胜”,抓紧研究、抓紧实施,坚决打赢垃圾治理攻坚战。
“十”:抓好“十项重点”。一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全区各项重点工作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试金石,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我们要正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性和长期性,研究制定可行的规划和方案,走出莲都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三是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抓手。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社会建设、信息产业、新金融、数字经济、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招商引资,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总量。四是强势推进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整合管理经营处置。全面摸清家底,把部门资产变为区属国资,归拢到一个口子管理,通过变现、出租、经营多管齐下,实现市场化运作。对国企改制,按省里要求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改制。五是系统谋划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重点增加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养老产业等紧缺公共产品供给,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招引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产业。 对已经开工或定好的项目,如长岗背小学、城西小学等,要加快建设进度。六是高度重视产业融合和互促。注重旅游业、文化产业及农业产业的培育和融合,尤其做好带动服务居民增收的文章。七是坚持生态工业发展力度不变。一如既往做好企业服务和监管,推动项目落地建设,释放投资、释放产能、形成红利,实现企业和政府良性发展。八是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系统谋划乡镇中心村建设,积极培育体现发展趋势和要求的新亮点。九是以信访积案化解、初信初访责任落实为核心,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十是全力争创省美丽乡村示范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干出节奏感。体育比赛中,一旦被对手控制住节奏,就会自乱阵脚,输掉比赛。干工作也是如此。
一要统筹协调。形象地说,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怎么去统筹?从党委决策上统,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汇集集体智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从时间计划上统,区分轻重缓急,把握工作节奏,克服工作的随意性;从相互结合上统,尽量把内容相近的工作合并进行,把临时性任务纳入已经安排的工作之中,腾出精力抓落实;从人员力量上统,对中心工作、大项任务和一些重要活动,统一协调力量,集中人力资源,合力合拍完成好。
二要精准发力。要抓重点带一般、抓局部带全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力求“一子落、满盘活”。要务实开展调查研究,吃透实情,准确定位。要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攻破工作难点,打开局面。要顺民意聚民心,充分发动群众的积极性,争取群众最大支持。比如,城中村改造、“双增”、垃圾分类等,任务都很艰巨,要善于找准关键节点、关键环节,打赢关键战役,迅速形成声势。
三要适应变化。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年初定的工作,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的要求和新的变化。随着形势变化,上级又会部署新的任务。这个时候,必须要有适应变化的意识和能力,见招拆招,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
四要持之以恒。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也难在持之以恒。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了解情况要细致,分析问题要细心,工作责任要细分,评估考核要细化,以具体求深入、促落实、求实效。
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年抓几个重点,完成几项任务,点面结合、步步为营,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五要团队协作。工作需要合作。各级各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效率意识、“马上就办”意识,单位之间要主动配合、主动补位,干部之间要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真正发挥“1+1>2”的效果。
(三)夺取“开门红”。一年之计在于春。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接力跑,起跑影响全程,开局决定全局。
一要对照目标抓推进。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节能减排达到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数据的背后,蕴含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今天在会上晒出来,既是激励大家,也是接受大家监督,压力很大。因为“一市一区”,莲都主要经济指标涉及区本级、市本级、开发区,我们不能拖后腿,要通过不懈努力,提高莲都对市区经济体的贡献度份额。
二要聚焦重点强执行。工作最终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执行力强不强。当前正是谋划全年任务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央、省、市、区定下的决策部署,要吃透精神、领会实质、坚决执行;对于已经谋划清楚的发展思路、已经明确的具体项目,要争取早作部署、早抓落实、早日见效,决不能在等待观望、坐而论道、看摊守业中错失良机,最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市里初定3月份在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开展全市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也要选好一批项目在活动上开工。
三要压实责任再加油。强化以上率下,重点工作要有领导领办,一般工作要有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人人有担子、个个有事干。用好考核指挥棒,参照市对各县(市、区)考核,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激励和倒逼“双管齐下”,进一步浓厚自觉快乐高效的工作氛围。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拓展工作视野、提高工作能力,加强工作纪律督查、促进工作作风转变,以“好作风”拼出好局面。
同志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驰于空想、不鹫于虚声,抬头看路、埋头赶路、挑担领路,向着高质量发展奋力奔跑,谱写富民强区新篇章!政府工作报告
在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陈豪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莲都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主要工作
2017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善担当、争创一流,奋力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98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7:37.0:57.3;完成区属固定资产投资173.70亿元,增长11.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3亿元,增长1.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857元、23407元,分别同比增长8.7%、10.1%。年度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一,连续七年获得优秀等次。
(一)致力于绿色发展,产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增效生态农业亮点纷呈。农业“两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9417亩。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蔬菜、食用菌、茶叶、水果等传统产业实现产值21.74亿元,铁皮石斛、皇菊、白枇杷、三叶青、覆盆子等特色农业稳定发展。丽新茶叶精品园、老竹白莲精品园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中国柑橘产业发展领军人物邓秀新院士在我区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农旅融合步伐加快,新建美丽牧场6家,新增休闲农业观光园区6个、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新增“丽水山耕”合作基地145个,转化农产品旅游地商品33个,实现旅游地商品销售额4.82亿元,成功打造百兴菇业、夫人山养心谷等一批农旅融合基地,农事节庆活动基本实现“一乡一节”,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生态工业态势向好。制定出台提振生态工业发展实施意见,深入开展“精准服务企业、振兴实体经济”专项行动,生态工业走出多年困局,全年出让工业用地1303.19亩,总投资135亿元的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实现开工。“腾笼换鸟”取得实质性成效,全年盘活闲置厂房、土地9宗281亩,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51家,淘汰落后产能3家。产业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新产品产值分别增长16.1%,39.2%,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4个和20.5个百分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浙江制造”标准实现零的突破,万控电气、瓯宝安防、乾麟缝制等3家企业入选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名单。扶工兴工合力增强,全年兑现企业奖补资金1417万元,为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35笔,金额1.81亿元。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扎实推进,完成企业股改1家,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6家。成功入选省知识产权示范工作创建县(市、区)。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力.18亿元,同比增长29.9%。成功举办古堰画乡小镇艺术节暨“玩转画乡”旅游季系列活动,蝴蝶谷、雅溪漂流、欢庭•下南山、利山峡谷穿越等一批旅游项目顺利建成。莲都区获评长三角最具魅力私家旅游目的地,古堰画乡小镇获评长三角最具魅力旅游特色小镇。百兴菇业获评浙江省五星级旅游购物场所,全市唯一。融合发展“互联网+”产业,实现网络零售额37.50亿元,同比增长38.4%,成功入选浙江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试点县。集聚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引入台州银行等金融服务企业25家。完成中山街智慧商圈项目建设。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0.7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7.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二)致力于大干项目,发展后劲在强化投入中不断增强
项目推进有为有效。推行重大项目领导领办、季度点评等项目推进机制,大力开展“首善担当创一流”百日百项攻坚战,全年新开工项目比上年度增加了9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171.7%和156.3%,执行率历年最高;区本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18亿元,同比增长28.9%,增幅全市第一。城西小学、碧湖瓯碧园等新建项目顺利开工,联城城郊农民新社区三期、古堰画乡游客中心等续建项目扎实推进,碧湖镇环北路延伸段、丽水花街片区莲都安置小区等前期项目加快推进。积极融入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谋划项目142个,总投资达500亿元,为“中心园”建设积蓄了发展势能。
招商引资形势喜人。紧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坚持“五个通吃”,注重“五资并举”,组建产业招商组和招商小分队“走出去”招商,利用世界丽水人大会“请进来”招商。全年实际利用内资35.50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34万美元,引进大项目13个,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二。特别是全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产业类招商项目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的成功引进,必将为莲都实体经济的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市区合力开展重点项目政策处理“百日攻坚”和“持续攻坚”行动,累计销号项目114个,完成率95%,征收房屋14.52万平方米,清场交地4010亩,确保了桐岭路、丽水二中、丽阳溪综合整治等一大批市区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多渠道筹措基本建设项目资金9.02亿元。成功入选省“两山(二类)”建设财政专项激励资金扶持县,三年可获资金3亿元。创新项目投融资模式,谋划推出PPP项目10个。扎实推进土地开发,全年垦造水田1000亩、旱地1200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3万亩。加快推进土地出让,全年共出让土地1554.58亩,划拨土地207.07亩,收储土地2100亩。
(三)致力于全域统筹,城乡面貌在协调发展中展现新姿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标准完成中央、省委环保督察迎检工作,131件信访交办件全部办结。动真碰硬推进“三改一拆”,全年拆违198.43万平方米、“三改”316.16万平方米,“无违建创建先进区”通过初验。深入推进 “五水共治”,全面打赢全境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创成“清三河”达标县,“养猪上楼”入选农业部“五大治污”模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全省优秀,有望首次夺得“大禹鼎”。“六边三化三美”考核全市第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四边三化”行动优秀县(市、区)。成功举办首届“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莲都国际研讨会,全市首家海外院士专家工作站一一柯布生态文明院士工作站落户古堰画乡小镇。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试点建设,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优胜县(市、区)。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设立。碧湖镇被评为省级森林城镇。堰头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莲都区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首次排名全省第一。
城乡品质全面提升。首战当决战奋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6次“我为丽水”万人系列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全民创建活动,“小荷”志愿者发展到15079人;全面完成10类重点建设项目、10类重点整治项目和15个挂牌整治项目;成功打造“330条美丽楼道、43条文明小巷、4个示范社区”特色品牌;全面展示了“最整洁、最礼让、最有序、最有爱心、最平安”的丽水城市形象,助力丽水市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的优异成绩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黄村乡、大港头镇、丽新乡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大港头镇被评为省级样板乡镇。古堰画乡小镇连续两年在省级特色小镇考核中获得优秀。大力推进农村景区化,6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建设有序推进,新增A级景区村25个,其中AAA级景区村2个。老竹镇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新陶村等4个村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西坑村等7个村入选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下南山村入选全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典型案例,利山村入选浙江省少数民族十佳特色村寨示范单位培育名录。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成碧湖第一水厂,开工建设大港头至碧湖污水处理厂污水主管工程、大港头镇区给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谋划推进碧湖平原基础设施一体化项目。南山互通至丽新公路建设项目(一期)完成路基工程主体,“大大线”莲都段改建工程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提升改造31公里、大中修33公里。峰源乡实现通公交,农村客运“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新能源汽车租赁布点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水利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清理河湖库塘淤泥32.54万立方米,完成老竹溪后坑段、严溪黄村段综合治理,完成高溪水库、黄坛坑水库、枫树湾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完成农村饮用水提升改造1万户。
(四)致力于惠民利民,人民生活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改善
强村富民成效显著。启动实施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101个,完成省定三年任务的85.6%,132个村实现村财增收。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9348人,城镇新增就业2036人。扎实推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国家级试点,全年实现农家乐民宿营业总收入2.52亿元,发放来料加工费2.23亿元。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成立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孤困儿童救助1.3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250万元。创新开展商业保险助推扶贫工作。全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67元,同比增长16.3%。
民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年民生支出31.53亿元,占区本级财政总支出比重80.9%。十方面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全市率先试点“区管校聘”改革,全省首推“两代表一委员”督政督学评议制,梅山中学二期、碧湖中学二期项目完成扩建,城西小学、东港小学、碧湖镇中心幼儿园开工建设。我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市、区),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会上作典型发言。圆满完成城乡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年度任务。开展6家市区医联体建设试点,责任医生规范签约率达到31.3%,岩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老竹、太平、黄村、峰源等4个乡镇被评为省级卫生乡镇,创成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新建日间照料中心示范点5个,基本实现日间照料中心城乡社区全覆盖。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5个,创成省级放心农贸市场4个,入选省“放心粮油示范县”试点名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5.3%和99.0%,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人数达到12904人。建成区数字文化馆、区公共图书馆,新建农村文化礼堂9个,新增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个。老竹镇被评为省文化强镇,保定村被评为浙江传统戏剧特色村。
平安建设扎实推进。以砸锅卖铁的决心推进“大搬快治”和治危拆违行动,完成避让搬迁项目21个、搬迁1882人、已安置453人,完成工程治理项目12个,解危405人;D级危房和涉及公共安全的C级危房全部完成腾空,农村危房拆除修缮率达79.3%。深入开展信访积案“歼灭战”,化解信访积案102件。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建成省级全科网格示范区,实现99%以上的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群众咨询和投诉举报在基层解决。全面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20%。区科技局荣获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全面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全区银行不良贷款率从年初的2.6%下降到1.9%。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圆满完成护航十九大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莲都区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9.0%,创历史新高,夺取“平安金鼎”胜利在望!
(五)致力于深化改革,行政效能在作风转变中明显提升
改革创新取得实效。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多跑一次”事项实现率达到97.5%,27个行业推行证照联办,“百人体验”“千家回访”“万户推送”等创新做法得到社会高度认可,莲都“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第三方满意度评估调查中排名全省第九。农村金融改革持续深化,新增“三权”抵押贷款2.38亿元,农村担保体系、信用体系、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颁发全市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完成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4329宗,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组建成立农合联服务中心、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开展国资营运公司市场化改革、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新一轮乡镇(街道)财税体制。在全省率先开展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全年争取到省级以上改革试点项目11个。
破难攻坚能力增强。对照“莲都铁军”要求,完善制度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政府议事决策机制、工作推进机制、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更加健全。以不推诿迎难上的担当,大力开展攻坚破难画句号行动,成功化解历史遗留问题11个,括苍路专建区块危旧房腾空、郎奇一白桥区块坟墓搬迁等一大批难题难事得到妥善处置。实行“目标任务项目化、推进工作时序化、落实工作责任化、督查考核常态化”,行政效能不断提高,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时不到5个月,充分展现了精准服务企业的“莲都态度”和“莲都速度”。主动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388件,满意率98.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转作风。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刚性。全面加强和规范涉农、扶贫、医保等民生领域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严格实施公款竞争性存放。清理规范编外用工使用。严肃国资管理,收回约6500平方米闲置国有房屋,核销、收回财政出借资金3882.22万元。严格项目投资审查和结算审计,财审核减资金1.55亿元,审计核减工程造价4048万元。成立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审计发现问题基本整改到位。
同时,民族、宗教、慈善、老龄、妇女、儿童、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展,粮食、物价、统计、质监、档案、侨台、外事、史志、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民武装、国防教育、拥军优属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新加强!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得益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港澳台同胞以及广大侨胞、社会各界人士和驻莲部队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总量偏小、速度偏慢、质量偏低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重点指标增速低于年初预期目标,土地、资金、人才、体制等要素制约仍然存在。社会民生方面,交通等城乡基础设施存在明显短板;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超班额、师资紧张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医疗卫生人才匮乏,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比较薄弱,民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自身建设方面,少数干部首位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不强,能力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总体要求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年。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市委“十九大精神贯彻年”“创新区建设推进年”“重点工作攻坚年”各项工作要求,全力抓好区委“高质量发展转型年”各项重点工作,首善担当、争创一流,奋力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奋力开辟莲都区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进莲都区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根植于“秀山丽水、画乡莲都”的生态优势,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全区共识;必须始终聚力于加快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真正打开“两山”转换通道;必须始终立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形成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必须始终落脚于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享有更多的改革红利。
根据高质量发展要求,综合考虑我区实际,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以上,各项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具体工作中,要以开展“高质量发展转型年”活动为载体,全力抓好五方面重点工作:
(一)坚持项目第一抓手,全力扩大有效投资。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将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大抓项目、大干项目,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
以项目攻坚扩大有效投资。继续推行领导领办、季度点评、联合督査等项目推进机制,不断提高项目工作组织化水平。围绕“4+1”投资新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确保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确保县(市、区)长项目工程落地率达到50%。深入开展项目攻坚活动,围绕215个实施类基本建设项目,全面形成“盯人、盯事、
盯项目”全程攻坚机制,确保万洋低碳智造小镇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郎奇一白桥养生养老等新建项目顺利开工,青林小学等前期项目加快进度,全年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
以精准招商带动有效投资。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依托中心城区、现代农业园区、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古堰画乡小镇、环东西岩沿线、北部山区等六大发展平台和世界丽水人大会等重大招商载体,精准对接,全力招引生态制造、农旅融合、休闲旅游、康体养生、文化创意和信息经济等产业项目。积极整合专项招商组和招商小分队资源,强化专业招商;利用莲都商会、海外侨团和社会中介资源,开展以商招商;积极组团参加浙洽会、海洽会等经贸交流活动,注重会展招商。全年力争实际利用内资28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引进大项目8个。
以要素集聚保障有效投资。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扎实推进阳光征收、和谐征收、依法征收,确保市区重点项目无障碍施工。加大耕地垦造和土地出让力度,全年完成垦造水田1500亩、旱地1500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200亩,完成土地出让2400亩。加快与社会资本合作,推进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基础设施、碧湖第二污水处理厂等PPP项目落地建设。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成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拓宽国企融资渠道,发行企业债券6亿元以上。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做好项目资金整合管理,集中有限财力办大事,坚决打好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攻坚战。
以区域合作促进有效投资。坚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融入区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主动对接浙西南生态旅游大通道建设。切实加强与周边地区在重点项目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互联、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的合作。着力深化与义乌市的山海协作,全年力争新引进特色产业项目25个,到位资金17亿元,不断提升园区共建、产业合作水平。认真做好与四川省剑阁县的扶贫协作结对工作。积极引导优质民营企业、进出口企业开展对外贸易,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境内外专业展会,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坚持产业第一支撑,全力振兴实体经济。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绿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
坚持精品化定位,做优做强生态农业。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深入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启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新增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800亩,新培育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乡镇2个、生态精品农产品5个,全力推进小水果、生态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水平,创成省级“放心粮油示范县”。扎实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新建美丽牧场6家,争创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继续抓好“一区一镇”建设,打造碧湖农业产业集聚区和大港头、老竹等农业特色强镇。深入开展质量强农“八大行动”,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9个,市级以上农业主体质量安全追溯覆盖面达90%以上,标准化程度达63%以上。
坚持高质量要求,提质增效生态工业。深入实施莲都生态工业“32615”行动计划,全力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时尚轻工、健康制造、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按照“严守环保底线、严格产业规划、严把招商环节”三大要求,全力推进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建设,打造生态工业发展新高地。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推进低效产能、低效闲置用地、“低小散” 企业清理,突出项目投产、增加值率、亩均税收等方面考核,推动企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大力推动“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电商换市”“企业上云”,加快工业园区通用设备、电气机械、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持续开展“精准帮扶企业、振兴实体经济”行动,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招工难等实际困难。分类实施凤凰行动、小巨人培育行动和小微企业提质行动,全年力争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新培育亿元企业2家、规上企业5家。
坚持新经济引领,积极培育美丽业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发展总部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促进各类高端要素向莲都集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编制出台莲都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力度,培育以油画创作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产品,探索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积极发掘民间艺术,弘扬民俗文化,提高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加快金融服务、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休闲健康、养生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扎实推进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加快莲都电子商务创业创新综合体建设,加大互联网创业创新主体和品牌培育力度,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30%以上。
坚持全产业融合,大力推动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农业园区与旅游景区、农业主体与旅游主体、农业品牌与旅游品牌深度融合,积极谋划集生态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年内新建休闲观光农业区8个,新增农产品旅游地商品24个。高起点推进万洋融合发展,着力把万洋低碳智造小镇打造成工旅融合的样板小镇,争取列人省级创建类特色小镇。制定出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扶持政策,全年新创建省级产业融合示范点5个,打造康体养生游、农事体验游、传统民俗游等旅游精品线路10条。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大古堰画乡小镇建设和创AAAAA工作力度,提升东西岩景区建设管理运营水平,争取一批重大旅游招商项目尽快落地,推进碧湖平原、宣平溪流域、巨溪三岩寺、环东西岩沿线等旅游产业融合集聚区发展,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坚持统筹第一要求,全力促进城乡融合。全域统筹是促进城乡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将以超常规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处州韵味的美丽城乡。
以最高的标准,大力建设美丽城镇。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战。积极开展“丽水我的城”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推进“小荷”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公益广告宣传提升行动,推进公益广告提质增效;深化“美丽楼道、文明小巷、示范社区”创建行动,新增美丽楼道100条,文明小巷10条;大力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宜居品质。打好市区城中村改造大会战。全力推进丽水饭店区块、括苍路专建区块、水东老村等区块的拆迁改造,完成改造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5个旧住宅区、2个城中村、30个老旧社区截污纳管改造。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战。老竹、雅溪、太平、峰源、仙渡等5个乡镇完成综合整治任务,黄村、大港头、丽新等3个乡镇巩固提升综合整治成果,碧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完成碧湖一大港头分区规划和老竹畲族镇城镇总体规划修编。
以最靓的特色,精心打造美丽乡村。围绕创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区),深化“六边三化三美”行动,“秀丽宣平”港前线、“通济古堰”新50省道、“古道问今”330线等3条美丽乡村风景线争创省、市精品示范。实施“千村精品、万村景区”工程,加强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和农房设计,严格农村建房管理,建设具有莲都韵味的“处州民居”;充分挖掘生态、人文、产业特色,整合资源,连片分批推进美丽乡村重点村建设,全年力争创建A级景区村25个,其中AAA级景区村3个,创建市级花样村庄、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经济示范村各2个。扎实推进传统村落复兴工程,抓好西溪村、新陶村等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升咸宜村等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水平。完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河道生态治理、饮用水改造提升等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以最大的力度,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南山互通至丽新公路建设工程等一批综合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大大线”莲都段改建工程项目前期。加快建设农村“四好公路”,巩固建制村客运“村村通”成果,完成公路大中修34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9公里,提升改造21公里。全面开展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配合推进丽水机场、瓯江航道、衢丽铁路、水东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启动碧湖镇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大港头镇区给排水管网(二期)项目,加快谋划碧湖平原基础设施一体化项目和雅溪自来水厂、老竹一丽新自来水厂等重大民生项目。统筹抓好绿色能源、环保设施、安全水利、智慧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以最严的要求,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实施《莲都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稳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完善拆改结合、依法治违、源头管控的长效机制,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全年拆除违法建筑100万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达到75%以上,力争创成“基本无违建区”。实施五水共治“碧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剿灭劣V类水成果,全力争创“污水零直排区”。大力推进“五气共治”,加大工业废气、燃煤锅炉、建筑扬尘、餐饮油烟整治力度,确保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稳中有升。深入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切实加强有害固废、生活固废、污泥固废、建筑固废的处置监管。广泛开展厕所革命,新建、改扩建景区厕所12座。深入推进垃圾革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分别达到80%.50%以上。持续开展“811”美丽莲都建设行动,实施平原绿化250亩,建设彩色林、健康林8000亩,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区。
(四)坚持改革第一动力,全力集聚发展动能。改革创新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持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集聚绿色发展新动能。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进一步打破信息孤岛,打通数据通道,实现公共数据全面整合,年底前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实现“一次办结”,其中80%以上开通网上办理,50%以上的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加快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服务机制,持续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应用,全面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办件回传“三个100%”, 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依托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和政务服务网,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融入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建设,积极助力丽水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浙江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争取更多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改革事项、重要发展平台在莲都落地。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旅游产业基金,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国资营运公司市场化改革,整合资源重新组建区国资公司、区城投公司、区旅投公司,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稳妥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深入实施新一轮乡镇(街道)财政管理办法。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出一批促进乡村振兴的试点改革。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延长三十年不变为契机,统筹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力抓好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运行,培育公司经营实体和服务平台,提升农合联“三位一体”为农服务功能。深化农村金改革,实现“三权”抵押贷款余额增长5%以上。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挥村规民约作用,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持续推动创新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完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6%。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深入开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名品名牌培育,新增市级以上名牌产品2个、发明专利申请量1200个。扎实推进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全力争创丽水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深化与省旅职院、丽水学院、丽水职技院等高校的合作交流,积极构筑创业创新合作平台。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争取入选 “绿谷精英”或省“千人计划”1人。
(五)坚持民生第一追求,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我们将以十方面民生实事为抓手,认真做好就业、增收、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力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双增长。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保持全市领先。认真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1300人以上,完成农民就业创业培训2300人次。大力实施助农增收“十大工程”,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等富民增收产业,加快农民异地搬迁安置,碧湖瓯碧园主体完工,大港头金港小区二期、紫金水岭根安置小区、丽水花街片区莲都安置小区开工建设,积极谋划碧湖瓯碧园二期和老竹丽新安置小区项目,全年完成农民异地搬迁800人。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第三轮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计划”,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达到10%以上。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创新村集体经济增收方式,深入推进“光伏小康工程”等强村项目,年内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城西小学投入使用,东港小学、碧湖中心幼儿园迁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实施义务教育班额控制行动,消除起始年级超班额。积极推进第三轮学前教育发展计划。全面推行教师“区管校聘”,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编制“健康莲都2030”行动方案,开展全国健康促进县(区)试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市区医联体建设,加快丽云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料氏医院新建项目建设进度。优化计划生育和妇幼健康服务。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城乡社区建设管理水平,新创建“幸福社区”5个。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非遗展示馆建设项目,新建农村文化礼堂9个,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文化走亲等文化惠民活动,实施“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开展古堰画乡文化特色小镇“一带一路”走进法国交流活动,办好浙江省第五届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暨竹柳新桥第二十五届“三月三”畲族歌会、“莲都100”越野赛等文化体育活动。
全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全民医保。加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力度,着力解决因病返贫、孤老返贫、残疾致贫等特殊贫困问题。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开工建设老年服务中心,新建3个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中心,扎实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投入使用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完成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进家庭70户。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关心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深化优抚安置工作,推进优抚工作社会化服务。
全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扎实推进城乡危旧房治理,全面推进城区D级危房连片征收,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治理改造。实施地质灾害隐患“解危清零”行动,加快避让搬迁安置及隐患点核销进度,基本消除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城乡放心农贸市场3家,创成“省食品安全区”。加强企业“两链”和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切实维护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和金融生态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隐患整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大救灾减灾防灾力度, 新建、改建避灾安置场所10个。完善大调解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提高社会应急动员能力。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平安莲都”建设成果。
同时,要切实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积极促进军民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好统计、质监、档案、方志、移民、双拥、民族、宗教、侨台、外事、老龄、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政务环境,不断提升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法治思维,做到依法行政。围绕“法治莲都”建设,完善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推动政府部门依法依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监察、司法、审计、群众、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政府重大合同管理。进一步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立行政复议局,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坚持创新创业,做到高效施政。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提高行政效能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关键环节,推动政府部门善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机制、创新的手段,破解莲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性矛盾、结构性问题和政策性障碍。进一步创新工作推进机制,按照“可量化、可执行、可落地”的要求,每月对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式管理、跟踪式推动、销号式验收,确保指标一个一个落实,项目一个一个推进,难题一个一个破解,全力推动政府工作提速增效。
坚持首善担当,做到实干兴政。始终坚持实干第一导向,大力强化执行力建设,坚决做到群众有需求、党委有部署、政府有行动、落实有成效。按照区委锻造“莲都铁军”的要求,强化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重大难题攻坚,大力营造比学赶超、苦干实干的干事氛围。坚持以结果为导向,以成败论英雄,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确保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五大指标增速排名在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向前移位。
坚持深耕基层,做到务实勤政。坚持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起,更加注重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推动各项决策更加符合莲都实际。坚持高质量履行政府职责,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即期与长远、速度与质量等重大关系,多做标本兼治、量质并举、虚实相符的工作,着力在生态保护、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社会管理等重点工作上求突破、见实效,不断夯实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坚持干净干事,做到廉洁从政。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市委、区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办法,继续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切实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的全程管控和审计监督。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制度,强化公共财政管理和国有资产监管。严格规范编外用工的使用和管理。坚持厉行节约,注重开源节流,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真正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发展最需要、群众最受益的地方。
各位代表,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目标引领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莲都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在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陈元龙
各位代表:
我受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一年主要工作
2017年是本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丽水市莲都区委的领导和省、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区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忠诚担当、勤勉尽职,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共召开常委会9次,主任会议19次,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4项,作出决议决定6个,作出审议意见7个。
(一)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推进区委重点工作
区人大常委会与区委同频共振,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奋力推进全区各项中心工作。
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常委会连续三年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列为监督重点,调研《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在我区的贯彻实施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推动该条例有效实施。常委会领导担任“网格长”,常态化督促检查网格的文明创建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市、区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会议期间上街开展文明劝导;闭会期间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代表率先示范”主题活动,助推文明城市创建。组建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小荷”志愿服务队,到岩泉街道九里村、联城街道武村等责任区块(路段)开展巡查,以实际行动推进创建工作不断深入,为我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应有贡献。
开展剿灭劣V类水行动,推动美丽莲都建设。以开展“剿灭劣V类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抓手,紧盯剿劣目标,组织代表广泛参与全区“激浊扬清,碧水莲都”全民剿劣清淤大行动;常委会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多个督查组深入治水一线,围绕截、清、治、修等环节,查找存在问题,制作曝光短片,督促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认真落实《浙江省河长制规定》,常委会领导率先垂范,全区有270多名代表担任“河长”,扛起治水监督重任。着眼长效机制建设,运用手机APP平台,为代表们就近、就便监督治水工作提供信息化服务和保障,有力地推进了劣V类水剿灭工作。
督査“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省“放管服”改革的再深化,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组织基层调研、部门督查、专题研讨等形式,寓支持于监督中,推动全区“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深化。常委会专门组织6个督查组分赴区行政审批中心和各乡镇街道,听取相关单位工作汇报,与一线工作人员座谈,督查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组织代表以普通群众身份到各办事窗口“体验”办事过程,对存在的办事流程设置不合理、告知程序不到位等情况及时向办事窗口反映,督促立即整改;听取和审议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工作报告,推动政府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优化工作程序、共享信息资源。
(二)规范程序、认真履职,依法行使任免权和决定权
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干部任免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在强化组织保障,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上持续发力。
行使好人事任免权。常委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的统一,严格执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任职表态发言、颁发任命书、向宪法宣誓、履职承诺和年终述职等规定,增强被任命干部的宪法意识、公仆意识和受监督意识。一次会议以来,常委会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0人次,其中决定任免区政府副区长4人、组成部门局长(主任)26人次,保证了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组织新一届区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通过《莲都新闻》电视栏目和处州晚报,公开向全区人民作履职承诺;年终开展区政府组成部门局长(主任)、法院副院长和检察院副检察长向区人大常委会书面述职活动。
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一是深入开展区级层面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区人代会票决2017年十件民生实事后,常委会及时成立了五个监督小组,负责跟踪监督工作,采取现场察看、听取汇报、提出意见等方式,实时掌握和跟进项目办理进度和成效,常委会年中和年末两次听取政府专题汇报,推动政府把民生实事办实。截至目前,民生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二是配合区委出台《关于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意见(试行)》,常委会三次召开相关会议,就乡镇街道开展该项工作进行部署和推进,确保2018年全区各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工作全覆盖。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要求,加强了对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专题听取区政府高溪低丘缓坡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并提出审议意见交由政府落实。
(三)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加强对经济发展和民生重点领域的监督
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人大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全区的产业振兴和民生改善。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监督。组织开展了农旅融合专题调研,听取政府部门和业界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和剖析我区养生农业、旅游农业、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的发展现状,以及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情况。常委会审议后,提出“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目标、拓宽营销渠道”等意见,交由政府研究落实,促进了农业农村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着力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相继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动物防疫执法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移民工作等调研;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相继开展民族村经济发展情况、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大搬快治、下山脱贫安置工作、危旧房改造、城区老小区和城中村改造等调研;配合市人大开展通景联景公路建设调研、市区征收安置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情况专题询问等,提出对策和建议,有力推动了政府相关工作。
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发力。以推进莲都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项目建设为抓手,常委会领导在领办重点项目中,认真负责,落细落小抓落实,有力推动东港小学、碧湖中心幼儿园、城西小学等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常委会通过综合运用调研视察、审议专项报告,以及主任会议听取区教育局工作汇报等监督手段,推动政府加快解决部分教育项目进度缓慢的问题。有关工委开展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情况、宗教工作等调研,助力社会事业更好发展;开展了民族文化与生态良性互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情况等调研,探寻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和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促进民族区域加快发展。
围绕强化预算管理,多管齐下。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决算、审计等工作报告。常委会按照上级关于严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文件精神,作出了撤回有关政府债务担保型决议。专题审议并批准了上年度区级财政决算和本年度全区预算调整方案;扩大政府部门预算监督工作,督查农业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听取区经商局与文广新体局2017年财政决算和审计情况报告,将区林业局、卫计局、安监局等部门2018年预算提交本次会议审查;常委会首次听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进一步强化审计成果运用。
(四)强化法治、推进改革,不断夯实依法治区基础
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以推进依法行政为重点,加大宪法法律实施的监督力度,进一步推进了“法治莲都”建设。
推动依法行政。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区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项工作报告,督促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进一步端正执法(司法)理念,处理好实体与程序、依法行政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职权与责任的关系,切实提高执法和司法水平。认真落实政府向人代会报告上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规定。首次将上级垂直管理部门和非政府组成部门列入主任会议听取工作汇报范围,通过听汇报、点问题潛整改,加强对部门监督。今年,主任会议先后听取了区交通运输局、统计局、建设分局、农业局等部门汇报,并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统计成果转化运用、提高城市物业行业管理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等意见。开展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全年共审查区政府规范性文件43个。
推进监察和司法体制改革。依法支持监察体制改革和人员转隶工作,及时任命区监察委副主任、委员,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我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调研,调研组成员深入我区公、检、法、司等单位实地走访,听取案件当事人、承办人、部门负责人意见,深入了解我区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要求公、检、法、司等单位继续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常委会出台了《关于推动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意见》,就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完善联动机制、强化工作保障等作出规定,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法院的执行工作。
关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密切关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我区的实施情况,认真做好全区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指导。常委会领导分组跟进7个选情复杂村的换届选举工作,及时掌握动态、协调解决问题,保障村民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权力的行使,依法推进村民自治。支持市人大紫金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组织市、区、乡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丽水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立法活动,深入水源保护核心区,听取库区群众意见建议。支持法院加强人民陪审员培训,组织代表观摩法院庭审,扩大公众参与司法工作。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做好群众来信来
访工作,一年来共受理来信67件,来访36批次,53人次(其中省、市人大常委会交办3件,集体来访5批次,27人次)。
(五)加强培训、建好平台,扎实做好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区人大常委会通过抓学习培训、强化平台建设、健全管理机制、深化建议督办等,着力提升代表履职意识和能力,激发代表活力。
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健全代表活动网络,组建12个区人大代表中心组、6个代表专业小组;完善了市代表联系区代表、区代表联系乡镇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区代表等制度,进一步密切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区代表之间,市、区、乡三级代表之间,以及代表和群众之间的联系。加大培训力度,通过任前履职知识培训、实务操作培训和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等,实现区、乡(镇)人大代表培训全覆盖。完成新一届代表履职系统数据更新,建议办理系统与代表履职平台、治水App等相继投入使用,全区代表履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有4名区人大代表因工作岗位变动辞去代表职务,常委会依法主持选举(补选)产生了7名区人大代表。
活动开展富有成效。各代表中心组和代表联络站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热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了十九大精神宣讲、“五率先五示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查找劣V类水体等活动,有力推动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文明城市创建、“五水共治”等工作。推进省、市、区、乡四级人大代表进联络站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与选区选民的联系,推动了雅溪小箸坑张氏宗祠涉及百余人的产权分割和资产分配、全区无公害灭蚊灯修复、碧湖主要交通线安全隐患系统排查等问题的解决,联络站已成为代表贴近群众、倾听民声、收集民意的重要渠道。继续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和监督,一年来共邀请代表130余人次列席常委会、参加调研视察等活动。常委会支持雅溪、大港头等代表联络站完成硬件设施改造、软件提升,为开展代表活动创造了更好条件。
督办力度持续加强。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共确定大会议案2件,会后交由政府部门办理建议194件。从代表反馈情况看,对办理工作满意的占98.5%;基本满意的占1.5%o对办理结果满意的占95.4%;基本满意的占4.6%o 一年来,常委会持续改进议案建议的督办工作,坚持区政府领导领办、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重点建议制度,通过完善建议督办、优化考核评估、强化办理责任等措施,促成省道碧湖段天网工程安装、岩头村公交站点增设等建议得到落实,代表建议已成为推进政府部门工作、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重要抓手。
(六)完善机制、加强指导,提升人大工作能力和水平
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中共中央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把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讲政治、强作风、浓学风,不断提高依法履职、服务大局的能力。
注重思想作风建设。常委会党组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摆在首位,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相关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常委会党组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书记和党组成员带头为机关和联系单位的党员上党课,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举办两期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意识,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宪法法律课程纳入全区干部主体班次,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区的实践。
提升机关服务保障能力。认真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党日、“首善担当创一流”等活动,严格执行责任清单、廉政谈话等制度,不断加强人大机关党的建设。通过强化人员培训、完善机关制度、优化工作方法、组织志愿活动等,进一步提升人大机关团队精神,增强服务能力。整合
人大宣传平台,开通莲都人大微信公众号,复刊莲都人大纸质信息,改版莲都人大网站,积极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有关工作,传播正能量,进一步扩大了公众对人大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常委会注重制度建设,建立了主任、副主任联系代表中心组制度和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例会制度,完善了乡镇(街道)人大主要负责人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修订了《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把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通过这些举措,推进基层人大工作做深做实。依照《浙江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指导乡镇开好每年两次人代会。
各位代表,区人大常委会一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是区委坚强领导、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体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区人民政府、区监察委员会、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密切配合的结果,也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大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监督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增强;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还不充分,人大机关服务代表的能力有待提高;审议意见和代表建议跟踪督办有待加强;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工作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对于存在的问题,常委会将虚心听取各位代表和各方面的意见, 认真加以改进。
二、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区委“一个率先、两个提升、三个迈进”总目标,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在推进我区高质量发展转型和“两个高水平”建设中,凝心聚力、首善担当、奋发有为,为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切实加强思想武装
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维护和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进一步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把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十九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强化党组政治领导责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接受区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保证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落实到依法履职的各方面。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区委决策,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通过区人大常委会适时作出决议决定,推动莲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认真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行使任免权的统一,落实好党组织意图,执行好人事任免相关制度,加强对任命干部的监督。
做好机关党建工作。加强区人大机关党支部建设,认真落实责任清单、岗位风险排查与防控、“三会一课”等制度,继续推进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支持派驻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的工作。
(二)以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己任,切实推动党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高质量发展转型年”活动,把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举措落实情况,以及各项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作为今年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重点;开展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情况监督;视察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推进情况,并听取相关工作汇报;组织开展“十三五”中期评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调研。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听取和审议全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情况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农民异地安置工作情况;跟踪监督农旅融合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调研全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工作,加快推进我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要持续跟踪“最多跑一次”改革进展情况,适时组织代表以视察调研等方式,关注和跟进我区“四个平台”重点领域改革情况。听取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和国资公司改革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
聚焦民生持续改善。围绕治水治气拆违,对全域创成“清三河”达标县、全面消除中度以上污染天气、工业危废物无害化处理、“河长制”落实等热点问题开展监督;深化代表治水监督平台手机客户端的推广和应用;与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监督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跟踪监督城区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教育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审议意见的落实,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调研。密切跟踪督查2018年全区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进展,努力促成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更多地得到解决。
(三)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为重点,切实加强依法监督工作
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加强督促检查,推动职能部门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法治政府(依法行政)专项工作报告,跟踪监督2017年司法监督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组织代表视察宗教工作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主任会议拟专题听取区旅委、环保分局、市场监管局、安监局、文广新体局等部门工作汇报;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将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项监督与综合监督、自行整改与依法纠正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监督实效。
强化法律法规实施。开展《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和《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推进全区学前教育和少数民族权益保护工作。开展宪法宣誓制度执行情况专项督査,提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宪法法律意识。配合市人大开展《丽水市物业管理规定》《丽水市南明湖管理条例》等立法调研。继续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情况调研,加强和改进人大信访工作。
重视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深化部门预算审查和决算公开工作;监督审查和批准2017年度区财政决算;听取和审议区政府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以及2017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2017年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督促整改到位。
(四)以提升履职成效为导向,切实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区、乡(镇)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要认真落实代表联系选民相关制度,开展区、乡(镇)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代表责任意识。支持和鼓励代表积极参与专业小组活动、中心组活动、列席常委会会议等,不断拓宽履职渠道、丰富履职内容;加大大会议案、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运用好代表建议办理系统和履职服务平台,启用建议办理督办系统,推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使代表履职活动更具实效。
提升代表联络站工作。进一步推动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深化代表主题活动,鼓励各级代表积极参加联络站活动,使联络站成为听取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积极推进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引导代表用好网上联络站,促进代表履职常态化。继续开展优秀代表联络站和先进个人、代表履职积极分子的评选。
加大对基层人大工作指导力度。坚持常委会领导和工委分片联系乡镇(街道)人大制度、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例会制度、乡镇(街道)人大主要负责人列席常委会制度;完善乡镇人代会操作流程,依法开好乡镇人代会。推进《人大街道工委工作规则》深入落实。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工作,确保这项工作有序、全面开展,并取得成效。鼓励乡镇(街道)人大探索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人大的好做法、好经验,使基层人大工作更具活力。
(五)以首善担当创一流为标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深入抓好中央和省委、市委加强县乡人大工作意见的落实,对2017年省人大常委会督查反馈意见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继续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题培训。进一步完善常委会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区委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加大公开力度,自觉接受代表和人民群众对常委会工作的监督。
加强机关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切实增强人大机关的大局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完善人大机关内部制度建设,优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专(工)委的作用,不断提升服务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和人代会的能力。
加强宣传与理论研究。要围绕履职行权和代表作用发挥,运用好各种媒体平台,宣传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我区人大工作,进一步讲好人大故事、展现代表风采,弘扬正能量。要注重人大工作的理论研究,及时发现总结基层创新经验,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贡献莲都智慧。
各位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时代更要有新作为!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丽水市莲都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莲都的生动实践,为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五届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一一在政协第十五届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谷江南
各位委员:
我受政协第十五届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会议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工作回顾
2017年是十五届区政协履职的开局之年。常委会在中共莲都区委的领导下,秉持“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要求,认真开展“同心圆”建设年活动,把协商民主贯穿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全过程,把民主监督融入调研、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各方面,先后召开常委会议5次、主席会议12次,完成常委会议、主席会议课题6个,组织集中调研视察73次,交办集体和个人提案194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59期,意见建议被有关党政领导批示59人次,连续18年获评“全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连续5年荣获全市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第1名,我区政协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首善担当,广泛开展协商议政
认真落实年度协商计划,开展重大决策、重点改革、重要问题协商,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1.围绕重大决策部署献良策。围绕区委年度工作思路、全区年度建设投资计划,组织召开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参与重大建设项目协商,了解党政中心工作,明确履职具体事项。围绕“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梳理并反馈委员、列席人员讨论意见215条,多数意见得到落实。在区委、区政府抢抓机遇、攻坚破难的关键时期,就高溪低丘缓坡区块招商引资项目,召开专题议政性主席会议,充分听取经济界委员的意见建议,形成重要共识,并提出完善工作方案建议,为助推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落地贡献智慧。
2.紧扣重点领域改革谋良方。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组织委员视察审批中心,学习衢州等地工作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在了解掌握我区改革痛点、难点、堵点的基础上,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与相关部门协商打通部门信息数据壁垒,提出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等11项工作建议,并以建议案形式监督办理。通过常委会议,先后两次发动常委、委员民主评议20个部门和14个乡镇街道“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作风建设相关情况,评议意见被区委主要领导批示交办。常委会关注莲都区监察体制改革情况,听取区纪委(监委)工作情况通报,全面了解改革的进展及成效,并提出建议。
3.关注重要建设事项建良言。围绕全区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特色小镇建设情况,组织委员开展调查研究、对口协商、提出建议。主席会议课题组调研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文化保护情况,建议保用兼顾、“物”“文”互促、点面结合,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等,被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交办。委员工委调研建设“美丽田园”,建议在宣平溪流域老竹区块创建“风情畲乡”田园综合体;港澳台侨民宗委组织委员开展古堰画乡创AAAAA建设视察活动;文史委参与“故事小镇”建设,助力挖掘、整理传统文化;社法委组织委员视察区域消防工作,对区政府出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新发违建责任追究等规范性文件进行论证,提出修改建议。
(二)提质增效,持续推进民主监督
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灵活运用民主监督形式,完善“随手拍、快捷报”监督平台,在关键处监督,在关键处发力,努力促进问题解决和工作改进。
1.专项监督助力“五水共治”。连续4年主题不变、力度不减、一以贯之地开展“五水共治”系列专项集体民主监督,一督到底。与省、市政协同步启动“五水共治”民主监督“干、査、督”大行动,安排100多位委员到10个乡镇街道察小微水体、看生活污水治理点、访防洪排涝工程(山塘水库),助力剿灭劣V类水。组织主席会议课题组,调研剿灭劣V类水、防洪排涝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地质灾害点治理等情况,走访14个乡镇街道、135个村(社区)、42条河道142公里、183个小微水体、62个生活污水治理点、32个地质灾害点,形成4个民主监督报告,其中提出的制订排污计分标准、落实具体运维职能、村民自治管好“小微水体"、持续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排查和现有隐患点的工程治理等意见建议,已转化为“五水共治”的有效举措。创建“治水剿劣”监督员队伍,设立 “河道监督长”,强化全区河道网格化监督,被省政协领导批示 肯定。
2.视察监督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委会组织委员集中视察天宁寺村、东银苑社区和仙渡乡葛皈村文明创建工作,针对路面保洁、墙皮补植、公益广告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经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11次点评会交办,有效助推创建问题整改。安排7个专委会26个界别活动组,以“每周1组”的形式轮流视察全区文明创建工作,编报《随手拍、快捷报》专报26期,经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交办,反映的217个问题全部解决。落实政协领导联系村(社区)工作,组织委员视察厦河、天宁、永晖、大洋河、北苑路、大水门等片区文明创建工作,建议解决各种困难,助推这6个“网格”实现创建目标。
3.提案监督助攻热点难点问题。着重对提案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促进提案成果转化。开展提案工作专题调研,督办9件重点提案,民主评议区市场监管局和瓯度委提案办理工作,落实提案办理“三见面”370多人次,实现提案年内采纳、问题短期内解决或列入工作计划178件,占交办提案总量的91.75%, 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被缓解化解。
事关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监管、乡村建设、农民增收、旅游资源开发等意见建议被财政、农业、农办、旅游等部门承办落实,事关“大搬快治”、危房治理、网络外卖食品安全、计生特殊家庭扶助、乡村卫生院建设、乡村公路拓宽等意见建议被国土、建设、市场监管、卫计、交通等部门承办落实。参照提案办理的29篇大会发言,全部得到交办落实。 其中弘扬好家风、考核瘦身、成立莲都留联会等建议,经相关部门办理,取得成效。
4.反映社情民意监督汇集民众意见呼声。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工作,健全信息网络,完善工作机制,被上级政协采用信息65期,得到省、市、区领导批示14人次。建议尽快下架宣扬消极思想的 “官场文化”类游戏被全国政协办公厅转送有关部委局落实;建议规制二手房交易委托代理公证、建立亲企服务机制、整改征兵宣传海报、纠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材料不规范用字等11期信息被省政协采纳;“呼吁更换中山街行道树的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已召集专家再论证;“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发挥世界丽水人大会后续效应的建议”得到区领导批示,正纳入部门决策参考。
(三)凝心聚力,不断深化团结联谊
常委会以“同心圆”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深化合作共事,加强文史工作,扩大履职宣传,促进大联谊大团结。
1.合作共事再谱新篇。支持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责,调研团区委、区妇联、区侨联年度履职情况,重点安排各党派、团体大会发言27人次,交办集体提案55件,编报相关社情民意信息116期,分别占总数的92%、98%、66%。主席会议成员走访委员76名,常委联系委员72名,委员联系群众637名,相互间的交往和联系更加密切。科教文卫体委协助省政协来莲“送文化下乡”,社法委协助市政协“送法下乡”,直接惠及干部群众3000多人次,其中承办省政协“送文化下乡”的雅溪学校受邀参加省政协“民生论坛”发言。港澳台侨民宗委走访民族村、侨(台)资企业、宗教场所,经济委走访11个莲都异地商会,积极助推莲商回归。女委员联谊会组织“鲜花送文明”和“喜庆十九大、共赴新征程”等主题活动,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征文获得省理论研究会奖项8个,区政协书画会、摄影之友社参与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展览比赛等活动。
2.文史工作再结硕果。不断加大文史资料征集力度,注重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独特作用。文史委与经济商务局联合征编的《莲都老工业纪实》文史专辑顺利出版。该专辑汇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丽水县、原县级丽水市工业发展史料,为留住莲都工业发展记忆、丰富莲都工业发展史料作出了贡献。完成了省政协古村落楹联和市政协对外援建文史资料征集协作任务。建立了一支既热心文史工作、又有较高写作水平的文史征集编审员队伍,为做好文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履职宣传再上台阶。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积极营造良好履职环境。媒体宣传方面,《莲都政协委员履职有压力有活力有动力》《莲都政协助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16篇信息在人民政协报、联谊报、丽水日报和处州晚报发表,《莲都政协开展地质灾害民主监督活动》《莲都政协推进随手拍工作》等71篇信息在《莲都新闻》播出,宣传总数较往年大幅增长。自身宣传方面,出版《莲都政协》第7期、第8期,通过网站发布全会信息82条、政协要闻196条、专委工作信息92条、党派团体信息187条,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履职信息263条,宣传内容更加丰富,宣传渠道更加通畅。
(四)固本强基,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注重在实践中加强自身建设,持续鼓励学习、研究和创新,积极探索智慧履职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推进政协履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着力夯实政协工作基础。
1.组织学习有突破。秉持政协组织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通过召开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方式,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大、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和各级党委、政协重要会议精神。首次组织全体委员赴省委党校轮训,安排十九大报告解读、提案撰写、社情民意反映和全域旅游发展等课程,邀请高校教授和省直部门领导授课。以“请进来、走出去”形式组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培训,邀请省政协专家来莲辅导,组织委员、信息员赴温州学习交流,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整体能力水平。
2.制度建设有进展。我们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局之年的工作重点来抓,继续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结合近年协商民主实践,参与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协商内容、规范协商形式、完善协商程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出台发挥常委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明确委员退出 (暂停履职)机制等5项制度,修订常委会工作规则、委员履职情况评价办法、优秀调研视察课题评选办法等6项制度,推动履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激发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的履职热情。经委员管理服务系统综合统计,农工党区委会、民革区委会、民建区委会、民进区委会等参加单位的年度履职居前,委员年度履职超过100分的有13名。
3.实干“一线”有作为。政协各位主席深入“一线”,主动作为,积极领办重点项目、联系重点企业、参与重点工作。领办的万丰医院、古堰画乡景区停车场、2017年配电网建设、碧湖镇环北路延伸段道路工程等按期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大坑村避让搬迁项目等4个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治理,水岭根村等6个选情复杂村顺利换届,4件重点信访积案得以化解。联系浙江非王泵阀、丽水天宇建筑等12家重点企业,结对6个扶贫重点村和18户困难群众,兼任丽和线、外靖线等6个路段长,蹲点大港头镇大港头村等6个村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助推叶平头村建设,该村“归零书院”揭牌成立。
4.机关服务有提升。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首善担当创一流”活动,以主题党日、创新履职等举措锤炼工作作风,《“快广实”助推“五水共治”》在全区“首善担当创一流”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落实机关结对厦河村、大港头村有关工作,参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和“文明交通、礼让丽水”等活动235人次,参与创成全国文明城市被区委区政府集体嘉奖。完善应用建议提案系统、委员管理服务系统,加强委员微信群管理,推出手机微网站,发挥新媒体新技术服务履职的积极作用。
各位委员!常委会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奋斗来的,是中共莲都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常委会、区人民政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履职的结果,也是区政协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和老委员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协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委员!对照新时代新要求,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二是提案建议质量偏低,三是履职成果督促转化不够有力等等。我们真诚希望各位委员和会议列席人员对常委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常委会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改进。
二、工作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区“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区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断发展人民政协事业,为助推我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贡献。
(一)聚焦十九大精神和政协章程,继续画好“同心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组织委员开展各类型的专题学习会,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注重发挥常委示范引领作用、参加单位履职骨干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召开参加单位工作交流会,组织常务委员、信息员专题培训,团结引领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一个率先、两个提升、三个迈进”的目标和任务上。继续加强常委与委员、委员与群众的联系,深化走访委员、民族村、侨(台)资企业、宗教场所、异地商会,丰富女委员联谊会、书画会、摄影之友社活动,组建政协理论研究专题组,同时,把学习贯彻政协章程同服务大局、推进政协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二)聚焦党政中心任务,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扣区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决定,加强议题征集工作,与区委、区政府商定2018年度协商工作计划。 全会协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常委会议开展“超常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议政,组织课题组深入调研,开展“走近集体经济薄弱村”界别月活动,助推我区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各界别活动组围绕区委部署的创建“古堰画乡”AAAAA景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等工作,安排视察,为各项创建工作助智聚力。
(三)聚焦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主席会议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垃圾分类等专项民主监督,组织生态工业绩效评估、养生养老和教育资源配置等课题调研。开展莲都教育发展、老竹记忆文史专辑征编工作。提前征集提案线索,加强撰写指导,实现提案控量提质,争取每个提案都是一个金点子;继续完善提案督办机制,促进提案成果转化。探索“一月一主题”集中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模式,力争保持全市领先。继续开展“随手拍、快捷报”“河道监督长”、民主评议政府部门和乡镇街道等工作。
(四)聚焦政协自身建设,开创务实创新的工作新局面。落实政协协商民主、民主监督工作制度,完善党政领导领办督办提案机制,规范调査研究工作程序,评选履职先进个人,发挥专委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委员队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政协机关干部队伍。进一步发挥好政协网站、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网站的作用,做好《莲都政协》组稿工作, 营造良好氛围。
各位委员,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一年展现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莲都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斗志、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严谨的履职态度,群策群力,履职尽责,为莲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莲都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在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王小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区奋力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努力谱写“首善担当创一流”新篇章的一年,也是我区检察工作适应改革新常态、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一年。我院在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在区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莲都地位特殊、作用特殊、责任特殊的实际,坚持“示范引领、勇立潮头”的首位意识,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依法办案中体现司法为民,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充分履行捕诉职能。坚决打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严重刑事犯罪,始终将案件质量作为办案生命线,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所办案件优质髙效。全年共受理各类提请批捕案件391件548人,依法批准或决定逮捕334件442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797件1364人,提起公诉656件1098人。依法从重从快打击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盗窃、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毒品犯罪,批捕282人、起诉358人;依法提前介入、批捕起诉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的“7・5”网络买卖彩票案、“6・15”网络诈骗案等重大案件,切实助力“平安莲都”建设。
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贯穿于办案始终,对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险性不大的犯罪嫌疑人不批捕117人,同比上升1.3%,捕后判轻缓刑61人,同比下降42%;依法决定不起诉107人,同比上升3.2%。积极搭建平台,努力在检察环节做好社会矛盾化解,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共促成17件轻微刑事案件达成和解。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4件。推进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尽最大努力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提供救助,体现司法人文关怀。
促进完善社会治理。结合办理的生态环保、食品药品监管、金融信贷等领域犯罪,提出加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3份。对符合“轻案快办”条件的轻微刑事案件,探索建议公安机关“刑拘直诉”6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诉讼程序,节约了司法资源。践行未成年人“保护性司法”,对涉轻罪未成年人不批捕5人,相对不起诉37人,附条件不起诉16人,依法封存犯罪记录71人。开展涉罪未成年人人格甄别试点工作,出台和完善心理干预和人格甄别工作制度。全市率先将专业社工引入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逐步形成多元化社会帮教格局,对30名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帮教。开展“法治进校园”公益巡讲16场,覆盖人数10000余人。
二、在服务大局中体现担当,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依法从快从重办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阻碍“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犯罪案件,从严把握不捕不诉尺度,批捕5人,起诉13人。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司法修复机制,与区林业局、森林公安局联合制发《破坏森林资源刑事犯罪案件“补植复绿”工作制度》,建立全省首个“补植复绿”基地,共督促8名犯罪嫌疑人补植树木,并按照修复成果对其依法酌情从宽处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在峰源乡挂牌成立全省首家派驻自然保护区检察联络室,增强监督实效。依托报刊、电视、“两微一端”等媒体平台,曝光典型案例、推送环保法律知识20余次,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法治意识。
服务保障非公经济发展。努力营造市场经济秩序平稳发展良好环境,批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虚开增值税发票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嫌疑人33人,起诉167人。严厉打击职务侵占,侵犯知识产权等侵害企业权益犯罪,起诉12人。慎重办理非公企业涉嫌犯罪案件,做好风险评估、案件回访等工作。办理的丽水某知名企业被诈骗案,被评为丽水市检察机关“服务非公好故事”。依托市检察院“百名检察官联百企”活动,与碧湖工业园区的六家企业联系结对,走访纳爱斯、丽水二建等知名企业,主动问计问需,上门提供法律服务。依托办案,向企业和有关部门发出强化内部管理、注重风险防控检察建议3份,促进企业善治。
切实回应群众需求。把守护人民健康作为司法为民的重
要内容,深入开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共对制售假药劣药、“口水油”等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起诉43人。坚决打击群众关注度高的网络诈骗、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等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批捕25人,起诉27人。办理的全省首例淘宝“代运营”新型网络诈骗案,在2017年“互联网法律大会检察论坛”上作了经验交流,我院被确定为“互联网法治研究联盟检察实践基地”。积极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互联网+”思维完善便民措施,通过完善先行预约机制,实现律师阅卷、约见承办检察官、査询程序性信息、非公企业查询档案文书等事宜 “最多跑一次”。
三、在法律监督中促进公平正义,全力深耕主责主业
强化刑事诉讼监督。强化对侦査机关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不该立案而立案以及侦査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的监督。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3人,其中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3人;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撤案2人。对侦查活动中遗漏犯罪嫌疑人的,追捕3人,追诉8人。对刑事侦查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4件次,均被采纳。及时纠正错误裁判,对适用法律错误、定罪量刑不当、显失公平公正等问题,提出刑事抗诉5件6人均获法院改判,抗诉成效位居全省前列。
强化民行检察监督。依法开展民事行政审判监督,切实维护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统一、公正。提请抗诉一起民间借贷虚假诉讼案,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监督执行的“朱某某等人与浙江某公司劳动争议仲裁纠纷”案,为民工追回工资63万余元,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民行监督精品案件”。强化对行政执法的检察监督,督促行政机关依法依规行使职权,开展环境资源保护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行政执法监督6件。积极稳妥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充分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资产保护领域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3件,相关行政机关均做出回复整改落实。
强化刑事执行监督。积极开展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督促对关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27人。办理的刘某某等6人羁押必要性审査案获评“全国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优秀案件”;办理的一起盗伐、非法收购林木案,被评为“浙江省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优秀案件”。积极开展监外执行检察监督,依法监督收监执行12人。主动开展财产刑执行监督,发出建议34件均被采纳,有效维护刑事判决的权威性。与区司法局联合开展“社区矫正监外执行专项检查工作”,先后到全区13个乡镇、街道司法所进行检察督导。四、在改革创新中激发活力,全力落实检察改革
积极支持配合监察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监察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力配合做好转隶工作。原反贪局、反渎局、预防科在编干警共17人,转隶到监察委员会9人,其中员额检察官4人;对未转隶8名人员因才施用,妥善安排至各个岗位。做好改革背景下全体干警思想政治工作,统筹抓好改革与业务协调推进,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认真梳理近年来收集的案件线索,共向区纪委、区监委移送问题线索66条。依法起诉监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1件1人。
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根据上级院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完成员额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和行政人员分类管理、员额检察官基本工资套改、办案组织构建、员额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改革、内设机构改革等5大类21项任务。遴选的24名员额检察官全部配置到司法办案一线,相比改革前一线办案力量增加18%。 院内设机构由12个整合为8个,进一步优化了检力资源。新型办案模式成效初显,院领导、检委会专职委员检察官带头办案逐步常态化。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防案件'带病”进入审判程序。强化诉前主导、审前过滤
和证据审查,对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电信网络诈骗等涉及面广、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提前介入9件次,排除非法证据27份。作为全省首批开展诉前会议制度试点工作单位,积极就符合条件的案件主持召开诉前会议,针对案件定性、犯罪数额认定等问题与侦查人员、辩护人开展平等交流,对诉前会议制度在全市的推开发挥了示范效应,相关文章被《检察日报》刊发。推进刑事案件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3件,有效促进庭审实质化。
五、在从严治检中增强素能,全力打造过硬检察队伍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时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关于政法、检察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增强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狠抓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干净干事创新业”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全力整治“庸、懒、散、慢、推”等作风问题,着力增强干警创新精神、担当精神和工匠精神。抓实机关党建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执行廉政谈话、函询、诫勉谈话和述职述廉等制度,做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理,确保队伍“零违纪”。
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坚持把学习培训作为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载体,开展各类培训150余人次。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组织干警积极参加各类业务竞赛,6个案事例入选省、市检察机关精品案事例,2名干警获评全市检察机关青年干警优秀辩手,1人获“丽水市杰出青年提名奖”、4人被市院授予个人三等功,检察调研文章在市级以上平台发表或获奖20余篇次。注重年轻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全院现有本科以上学历干警53人,占82.8%,其中硕士17人(含在读6人),35岁以下年轻干警占全院的近40%,人才总量列居全市检察机关首位。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主动适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新时代,加快“智慧检务”建设,“智慧公诉辅助系统”“智慧语音识别系统”“电子卷宗系统”等部署完成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基层检察室创新发展,以“服务生态旅游、非公经济、社会矛盾化解”为履职主线,做好服务大局、服务基层群众、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完善检察监督服务生态旅游机制,与大港头镇政府签订《服务大港头镇生态旅游框架协议》,积极参与辖区生态环境保护,精准服务当地生态旅游经济。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监督者更应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坚持把接受各方监督作为检察机关依法履职、公正司法的重要保证。一年来,我们主动向人大汇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定期走访联络人大代表,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视察检察工作,高度重视听取人大代表意见;我们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邀请政协委员座谈调研,虚心听取意见建议;我们自觉接受以人民监督员为主体的社会第三方监督,为监督检察、支持检察凝聚社会力量,努力在接受监督中提升公信,树牢莲都检察良好形象;我们努力推进“阳光司法”,主动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1600余条、生效法律文书700余份,借助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讲好检察故事、传播检察好声音,努力让莲都检察“朋友圈”越来越大,被评为“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浙江省政法微信排行榜检察系统百期十强”。
各位代表,检察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有力监督和区政府、区政协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检察院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检察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面临多重改革叠加的新常态下,检察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面对莲都全心融入“创新区”、奋力建设“中心园”的新形势,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大局、参与社会治理的举措有待进一步实化深化;面对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新
要求,检察办案的质量保障和责任落实有待进一步强化;面对司法体制改革初步完成的新挑战,检察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有待不断提升;面对信息化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的时代潮流,检察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亟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区全心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的全面推进之年。莲都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区委和上级院的坚强领导下,以改革为驱动力,以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为抓手,强化法律监督,深化司法改革,创一流业务、建一流队伍,推进莲都检察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为莲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服务绿色发展有新举措。围绕莲都当前绿色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切实担当起莲都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努力打造更加鲜明的生态检察莲都特色。依法严格办理涉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水资源等犯罪案件,积极督促损害环境资源的行为人赔偿损失、负有管理职责的行政执法单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着力探索更多元化的生态修复模式,在2017年尝试开展投放鱼苗、补植复绿等方式进行修复补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多样化、规范化、常态化生态修复制度。强化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严防“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现象发生。着力深化“两法衔接”,推动环境资源案件执法标准和司法尺度的统一,积极促进行政执法和司法力量的整合,形成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整体合力。
二是强化法律监督有新提升。强化检察职能主业,构建检察监督更大格局。强化重点领域法治保障,根据上级院关于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统一部署,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突出打击重点,全面履行检察职责,确保依法、准确、有力惩处黑恶势力犯罪;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传销、非法集资、贩毒、赌博等犯罪案件,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密切关注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犯罪,妥善处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进一步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要。加强对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推进派驻公安机关检察监督等工作,促进执法司法更加规范文明。把释法说理融入检察办案,健全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保护机制,实现良法善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检察官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重要论断,加大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力度,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
三是践行绿色司法"有新作为。进一步树立谦抑、审慎、善意司法理念,以规范、理性、文明司法为核心,在对司法公正的不懈追求中践行绿色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着重降低审前羁押率,加强逮捕必要性、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减少轻刑案件羁押。降低轻微刑事案件起诉率,准确把握不起诉的适用条件,依法及时办理不起诉案件。深入推进规范司法行为整改,降低检察办案不规范投诉率。讲好检察故事,更好地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加强与社会互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四是深化检察改革有新突破。坚定不移深化检察改革,把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作为贯穿全年的重点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扎实推进“正规化建设、专业化队伍、规范化运行、多元化监督、职业化保障”五大综合配套工程,确保检察环节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地见效。积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进一步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完善公诉机制、对侦査活动和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机制,推动构建新型检警、检法、检律关系。切实把提升检察工作信息化、科技化水平放在战略位置来抓,着力加快“智慧检务”建设,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司法改革的深度融合,深度应用并不断完善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促进科学决策,提升办案质效。
五是加强自身建设有新成效。严抓思想政治,将讲政治作为“为检之魂”放在首位,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红船”精神武装头脑、推动工作。严抓业务能力,以素能提升为核心,健全符合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职业特点的素能培训体系,重点加强对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能力的精准化培训和专业化训练,不断提升干警的司法能力水平。严抓党风廉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健全以党建带队建促业务机制,坚持从严治检,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保护干警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努力打造绝对忠诚、干事担当、干净自律、充满活力的莲检铁军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各项决议,以首善担当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勇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和模范生,为莲都更好地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奋力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奉献更多检察元素!《区检察院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① 轻微刑事案件刑拘直诉: 是指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符合逮捕条件的轻微刑事案件,遵循法定程序和期限,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案期限,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对刑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移送审查起诉、审查起诉、审判的工作机制。
②涉罪未成年人人格甄别:是指通过引入专业心理专家、依托人格测评量表、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涉罪未成年人人格进行测评,结合社会调查对涉罪未成年人作出科学、精准的人身危险性、教育挽救可能性评估,为司法处遇措施、帮教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参考。莲都检察院是省检察院确定的开展涉罪未成年人人格甄别制度试点单位之一。
③补植复绿: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措施。检察机关在依法办案的同时,要求破坏环境案件犯罪嫌疑人对破坏的林地重新播种、植树,让受损的森林生态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检察机关可以检查当事人或其亲属是否按照要求对林地进行修复,并按照修复的成果对其依法酌情从宽处理。这样,受损的生态有了修复的资金和人力,比仅仅让犯罪行为人入狱服刑更有效果,还能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实现了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的统一。
④“互联网法律大会•检察论坛”:2017年11月18日在杭州举行,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公安厅、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支持,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主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联合协办。浙江三级检察机关派出强大阵容参加,与理论界、司法实务界和互联网企业共同研讨互联网法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⑤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公益诉讼从广义上理解,就是对侵犯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不特定多数人利益的违法行为,个人、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向法院起诉。2017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开始实施,确立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人”的身份提起诉讼,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公益”的保护。
⑥羁押必要性审查: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⑦员额检察官:是指从现具有助检员以上法律职务的人员中,经过统一遴选标准和程序择优选择,依法行使检察权的检察
人员,占政法专项编制数的39%O员额检察官按照法律规定和检察长授权,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法独立对案件提出处理意见或作出处理决定,并对案件终身负责。
⑧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就是以庭审作为整个诉讼的中心环节,侦查、起诉等审前程序都是开启审判程序的准备阶段,都是围绕审判中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的标准和要求而展开,法官直接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依据证据裁判规则作出裁判。简而言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就是要求庭审实质化,提高审判质量,其对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⑨诉前会议:是指检察机关在对刑事案件审查起诉过程中在决定提起公诉之前,针对证据合法性、全面性等特定事项,召集侦查人员、当事人以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平等地进行交流沟通、解惑释疑,就相关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达成意见的一种审查起诉机制。这是改进审查起诉方式的新尝试,其目的是确保起诉的案件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⑩智慧检务:是指检察机关进一步引进“互联网+”理念、强化“大数据思维”,把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检察改革、司法办案、检务管理、检务公开等多个层面,逐步实现“智慧办案、智慧服务、智慧管理”,进一步提升办案效率和司法公信力。⑪绿色司法:指的是司法办案必须坚持以规范、理性、文明为核心,以司法公开、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为本质要求,实现公平正义所要求的司法动机、方式和效果统一。其中,“规范”要求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有机统一;“理性”要求正确把握各种辩证关系,在严守法律底线的前提下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最大化;“文明”要求用现代文明方式司法,既树立法律权威,又体现司法温度和人文情怀。莲都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一一在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我院在区委的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狠抓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7209件,办结18131件 (含旧存,下同),同比分别下降1.4%和上升11%,同期结案率为105.4%。收、结案数持续高位运行,常年位列全市首位。一年来,全院干警勇于奉献,常态加班,竭尽全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办案质效指标保持正向运行态势。
李美顺
一、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全面加大司法保障力度
依法助力全区中心工作。紧紧围绕维稳重心,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力护航全国两会、厦门金砖会议、党的十九大等重要会议,实现零进京上访,为全区平安夺金鼎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围绕市区“文明城市创建”“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积极履行司法职能,保障重点工作依法推进。审慎审理城西区块、江滨区块等一批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纠纷,积极促进协调和解。严厉打击环境资源犯罪,加强舆论宣传,助推市区生态文明建设。紧扣“大花园”建设目标,积极推进旅游巡回法庭工作,有力保障古堰画乡、东西岩等景区的发展升级。
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围绕中心工作,将绿色司法理念融入审判执行工作中,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案制宜做好涉困企业审执工作,帮扶企业维持生产、渡过难关。完善并加快“僵尸企业”退出机制,稳妥推进破产案件审理,成功实现德众等四家关联汽车销售服务有
限公司的破产重整,加强“执转破”衔接,促进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通过实现担保物权程序快速审结金融债权案件19件,结案标的3372.4万元,共执结金融案件1561件,执行到位标的5.9亿元, 有力保障全区金融稳定。
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充分延伸司法职能,分别就农村土地流转、劳动争议、未成年女性欺凌等领域展开调研,全年共形成调研成果5项,加强成果转化,有力指导审判实践。健全未成年人案件审理机制,注重教育、感化。积极落实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共对12名未成年被告人的犯罪记录进行封存。加强与社区矫正机构对接,配合做好帮教工作,就罪犯户籍地、居住地、工作地三分离情形下社区矫正机构难以确定的情况,向市司法局发送司法建议,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高度重视信访积案化解,院领导全年共包案化解积案2件。
二、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以审判为中心,宽严相济惩治犯罪。全年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662件,审结662件,同比分别下降20.2%和23.6%,判处罪犯972人,其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47人,重刑率为4.8%。依法惩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61件79人,审结盗窃、诈骗等侵财型犯罪案件219件285人,审结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7件13人,审结涉“黄赌毒”犯罪案件106件235人。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7件8人,其中处级1人,村干部2人。坚持“宽严相济”,对527名具有从轻、减轻情节的未成年被告人、初犯、偶犯、从犯依法判处非监禁刑。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落实相关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强化诉辩对抗。会同公安、检察机关完善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探索案件信息网上流转、集中诉审、远程开庭等,有效节约审判资源。
贯彻调判结合原则,妥善化解民商纠纷。全年共受理民商事案件8497件,审结8672件,同比分别上升12.4%和27.2%。 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共调解撤诉3859件,民事调撤率为44.5%。审结道路交通事故、医疗损害赔偿等各类侵权纠纷343件,为受害者追偿9200万元。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等家事纠纷658件,更加关注亲情修复。审结买卖、承揽、租赁合同纠纷等案件703件,保护市场交易秩序。 审结商品房买卖、房屋质量及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案件362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审结民间借贷、金融借款、担保追偿纠纷等案件4234件,规范借贷融资行为。审结军产租赁合同纠纷10件,妥善处理涉军案件。审结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25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
及时应对新法实施,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全年共受理各类行政案件361件,审结352件,同比分别上升19.5%和24.4%。收案中,市级行政机关涉诉57件,景宁36件,青田18件,云和4件。监督依法行政,共审查非诉行政案件241件,裁定准予执行222件,其中,国土非诉执行历史积案基本清理完毕。坚持试点工作,积极推进跨行政区域管辖变革发展。沉着应对新行政诉讼法实施所带来的新变化,妥善处理涉征迁、“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案件,努力做好敏感案件、涉中心工作案件的协调工作。积极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77.5%。推进审判公开,邀请行政执法人员旁听庭审,并通过专题授课、提出司法建议等形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强力推进执行攻坚,全面提升执行工作公信力
探索执行新机制,提高执行效率。全年共收各类执行案件7252件,结案7966件,同比分别上升9.6%和16.3%,未结案789件,同比下降47.5%。同期执结率为109.8%,同比上升24%,位列全省基层法院第二。实际执行率为59.8%,执行质效年度考核位列全市法院前列,为确保与全省同步基本解决执行难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建立联动协同机制,争取党政支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办、多方联动”的执行工作格局。创新组建“综合、实施、裁决”三大执行团队,推进集约化管理。在全市法院率先打造“辅助事务集约平台”,设置执行事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试行辅助事务外包化,首次引入公证机构、检察机关参与强制腾房案件执行,试点网拍线下辅助事务外包机制,加强社会服务购买,实现提质增效。
加大执行力度,增强执行效果。积极开展“春雷”“风暴”“秋风”等执行专项活动,共集中传唤被执行人320人,执行到位标的1.7亿元,其中涉公职被执行人45人,执行到位标的100余万元。借助中院派驻协同机制,多次开展“清理积案”专项活动,完善执限督办制度,大幅提高办案效率。加大对涉执行房产“腾退难”问题的解决,联合供水、供电、供气公司建立停水、停电、停气执行协作机制,全年重点攻坚“腾房难”案件58件,敦促主动腾退房屋19处,腾房面积5.1万平方米,变现金额1亿元。2名被执行人因拒不腾房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其中1名已被追究刑事责任。坚持24小时值班备勤,依托公安布控,夜间出警执行常态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5226人次,司法拘留151人次。首创体验式普法威慑教育, 让失信被执行人旁听拒执“老赖”案件庭审,以案释法,起到警示威慑作用。在全省率先推行闹市区显示屏曝光“公职老赖”, 社会评价良好。
强化内部管理,优化执行作风。制定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方案和责任清单任务分解表,逐项分工落实责任。首创执行专业法官会议制度,总结执行经验,统一办案标准,破解执行难题。推行案件质量双评查制度,实现案件质量全程跟踪管理。设立执行指挥中心,配置执法记录仪,对重大执行行动全过程指挥监督。开展执行队伍建设专项行动,积极组织业务培训,加强实务交流。每周对执行疑难案件集中研讨,交流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干警法律适用能力。增设执行申诉信访专员,耐心接待来访,详细登记反映事项,并逐一核实督办整改反馈。执行局1名干警荣获全省“最美执行干警”称号。
四、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全力推进“三大机制”建设
建立“大立案”机制,有效提升诉讼服务供给。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依法保障当事人诉权。
加强立案管理,确保立案规范、准确。进一步落实民事诉讼立案调查令制度,共签发立案调查令9份、协助调查函346份。通过一次性告知、信件沟通、电子送达等机制,增强立案便利性和快捷性,努力实现当事人“最多跑一次”。积极推广网上立案、网上信访、律师服务平台、视频接访等跨区域诉讼事务。全年共网上立案4635件,立案率56.7%,跨域立案76件,位居全市前列。在全市率先开展延伸立案工作,联合区司法局在全区14个司法所设立诉讼服务网点,为群众就近提供调解、立案等诉讼服务。
完善“大服务”机制,切实满足群众司法需求。在现有条件下,积极改造,构建一站式、立体化、综合性的新型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律师服务中心、调解速裁中心、档案查询阅卷室、心理咨询室以及母婴室等,为群众提供多元化诉讼服务。完善财产保全机制,实行财产查控前移,引进浙商银行当场出具保函业务,大力推进诉前财产保全。落实中层干部值班制度,加强诉讼服务指导。优化案款管理系统,确保诉讼费退款安全、便捷、高效。强化巡回审判功能,开展乡镇巡回审判、调解50余次。健全司法救助体系,设立司法救助委员会办公室,对符合条件的45名案件当事人办理缓交诉讼费合计82.6万元,申报司法救助14件,办理司法救助金合计39万元。
强化“大调解”机制,整合资源全力助推解纷。构建大调解平台体系,设立诉前引调、立案调解、简案速裁平台,与区司法局、区妇联、市保险行业协会等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实现“一条龙”式的案件辅导分流、诉前委派调解、司法确认。引进特邀调解员、保险行业调解员以及律师调解员等入驻我院并开展调解工作。联合区妇联成立家事纠纷调解中心,形成联动化解机制,聘请心理咨询师4名,助力家事审判。设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加强调解、速裁工作,提高行政争议化解率。积极探索案件繁简分流,优化程序衔接机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此外,我院大胆尝试在线纠纷解决平台应用,促进矛盾纠纷网上化解。
五、始终坚持“抓早抓小”,全面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以深化司改促进法官精英化。认真落实省、市法院统一部署,针对法官入额压力大、未入额比例居全市最高的现状,进一步细化标准、严格程序,顺利完成第二批法官入额共14名,其中35周岁及以下年轻法官9人。积极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全院共设30个审判团队,启动新型审判团队运行模式。不断推进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精简整合原有内设机构,提高运行效率。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严格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入额的院庭领导全年办案共计3997件,占全院员额法官办案数的51.4%,同时,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试行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落实法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明确裁判文书签发权,促进法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以创新管理增强办案质效。不断强化质效意识,实施常态化每月定期通报、每周重点数据通报和即时个案情况整改通知。加强案件流程节点、超审限案件实时监控,强化结案情况监督力度,及时分析研判质效数据。深化法院门户网站建设,积极推送智慧法院手机软件应用,及时公布工作动态、诉讼流程等信息,方便当事人即时了解案件流程节点。深化案件质量和裁判文书评查工作,全年共评查案件3552件,评查裁判文书18131份。积极推进庭审记录改革,全年庭审录音录像率达100%,庭审直播案件数688件,其中1名法官直播案件数位列全国前40名,入选全国优秀直播法官。建立严格考评机制,强化院、庭领导的主体责任,完善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及时引导、督促审判团队进一步严格司法。
以匠心钻研提高业务能力。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锤炼法官队伍。以民法总则、新行政诉讼法等新法实施为契机,深入抓好业务培训。重视青年干警培养,开展中层干部择优选任工作,18名新晋中层中“80后”占比61.1%。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强化培养机制,通过导师传帮带、培训进修、岗位练兵等,不断提升干警司法实务技能。加强理论调研,建立案例报送常态机制。全年共参与省高院重点调研课题2个,承担市级调研课题2个、区级调研课题1个,发送司法建议3个,报送学术论文11篇。其中3篇论文获市级奖项,1名干警撰写的案例分析被中国法院2016年年度案例录用。
以改进作风提升司法公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纪检督察和院风院纪巡査力度,将“两个责任”“两个规定”落到实处。落实“抓早抓小”,以全面绩效考核为抓手,开展“三比一争”主题实践活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加强“八小时”以外监督,坚决杜绝严重影响司法形象的行为。加强职业风险培训,增强法官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基层法庭建设,不断推进法庭创新管理,突出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功能。目前,碧湖法庭审判大楼已全面投入使用,南城法庭审判用房建设正在推进,同时,积极开展星级法庭评定工作,争创 “省级模范五好法庭”。
六、主动接受各界监督,全面规范司法权力运行
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的理念,不断强化监督意识。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全年办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会提案5件。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及时向区人大专题汇报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司法改革推进情况等。积极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以法官联系人大代表、定期邀请旁听庭审等方式,向代表和委员通报法院工作,听取意见建议,加强整改落实。主动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积极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共同促进公正司法。加强陪审员队伍建设,注重陪审员司法能力提升,组织我院陪审员参加业务提升培训。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监督,建立健全新媒体时代法院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全年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54次,推送微信文章32篇次;协助央视一套《今日说法》栏目制作普法节目《三上法庭》和《速成的“微整形”大师》并播出;制作《情怀下的担当》执行纪录片,网络点播达上万次;在丽水广播电台《百姓热线》栏目中就法院工作近况与听众互动交流,引导公众对"破解执行难”“三大机制建设”以及“司法体制改革”予以正确认识。深化阳光司法,坚持“公开网拍优先”原则,全年网拍成交211件,总成交额7.2亿元,平均溢价率48%,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668.4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院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的领导、区人大的监督和区政府、区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区法院,向长期支持法院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办案效率、结案均衡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办案节点流程管理、运用创新方法破解“案多人少”矛盾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二是司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上讲利不讲理、信访不信法的现象依然存在,执行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破解,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各项保障机制仍需强化。三是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法官思想观念、审判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司法改革新要求,司法责任制背景下,对主审法官独立判断案件事实、适用法律的水平要求更高,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强化。虽然我院在提升队伍精气神、整治工作作风方面作了积极改进,但仍有个别干警缺乏担当意识和攻坚克难的精神,存在慵懒散现象,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高质量发展转型年”。今年,我院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区委的领导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面落实省、市、区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尤为如此”的担当和追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切实抓好审判执行工作,为全区打好五张牌、培育新引擎、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凝心聚力,为奋力开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新境界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勇于担当,进一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首善担当,争创一流,全面服务保障全区高质量发展转型。一是全力做好各级“两会”、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点时期、敏感时期的涉诉信访维稳工作,着力加强源头预防,抓好信访积案化解。依法严惩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诈骗等犯罪,助推“全国最平安城市”建设。二是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结合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新要求,妥善审理各类涉中心工作案件,依法保障大搬快治、治危拆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五水共治”等工作顺利进行。加强调研,及时了解中小微企业司法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完善破产审判机制,依法化解过剩产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坚决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进一步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紧扣“大花园”建设目标,推进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归口审理。积极推进旅游巡回法庭工作,力推古堰画乡创5A工作开展,实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二、忠实履职,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有序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刑事案件速裁等试点工作,宽严相济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进一步促进民商事繁简分流,树立繁案精品意识和简案效率意识,深化家事审判改革,提高破产案件审判效率。积极应对新行政诉讼法实施要求,妥善审理各类行政案件,充分发挥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功能,促进纠纷实质性化解。继续把执行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清理未结案和恢复执行案件力度,严格控制执限天数,不断提高执行效率,确保一次性通过第三方评估。在完善民事、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基础上,全力推进行政、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强化办案流程和节点管控,完善并落实审判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办案质效。加快“智慧法院”建设,进一步拓宽智能化服务,最大限度减轻法官事务性负担。
三、深化司改,进一步提升法院司法公信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严格按照上级法院部署,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一是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不断完善内设机构改革,推进审判权力科学运行。二是严格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充分发挥审判、执行专业法官会议的咨询作用,促进审判质效提升,统一裁判尺度。同时,注重法官责任制的落实,压实责任。三是加强对新型审判团队运行模式的调研,从当前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各类司法人员职责、权限、业绩考核等方面进行调研,制定细则,确保分工明确、权责清晰,有效提升办案质效。四是针对审判辅助人员短缺现状,大力推进司法雇员招录,注重内部挖潜,将部分未入额法官安排到简案调解岗位,将符合条件的事业编制书记员任命为法官助理。五是运用大数据,进一步完善司法公开平台建设,加大审务公开、信息公开范围。
四、以民为本,进一步满足群众司法新需求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的新需求、新变化。强化诉前引导、诉中释明、判后答疑等告知解释工作,努力使诉讼活动的专业性、规范化与群众的诉讼能力相适应。积极响应省委“最多跑一次”改革和省高院“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的诉讼服务理念,继续深入推进“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三大机制建设。大力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延伸立案,实现群众诉讼便捷高效。完善诉讼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窗口服务水平,提升诉讼服务软实力。全面完善“大调解”机制,实现“诉前化解一立案调解一简案速裁一繁案精审”的“四步”解纷法,充分发挥“三道过滤网”作用,实现纠纷分层递进解决。配强诉讼服务团队,强化中层干部值班轮岗制。加强引导宣传,让更多民众了解法院信息化建设,让大数据、信息化红利真正惠及当事人。
五、固本强基,进一步提高队伍司法能力
加强组织领导,将学习红船精神、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同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从思想上引导干警坚守政治信仰、法治信仰,不断改进司法作风。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落实“抓早抓小”,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杜绝慵懒散现象。继续开展“三比一争”主题实践活动,营造你争我赶的向上氛围。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法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建设,完善员额法官遴选、培养工作机制,提升干警职业素养和司法能力。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等各界监督,严格公正司法,不断提升干警司法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法院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区委的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克难攻坚,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力保障区委中心工作,为推进我区高质量发展转型,奋力开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新境界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有关用语说明
同期结案率:报告期内总结案数占总收案数的比例。
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的轻微刑事案件,在依照法定程序、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案期限的工作机制。
涉外商事案件:2013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复指定莲都法院为审理涉外商事纠纷案件第一审法院,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受理辖区内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
实际执行率:报告期内以强制执行、自动履行、和解方式实际执行完毕结案数量占执行收案数的比例。
“三大机制”建设:是浙江法院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破解“案多人少”矛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创新之举和经验摸索,即通过“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涵盖所有司法辅助服务功能的体系,旨在提供一站式、立体化、综合性的诉讼服务。
律师服务平台:指省高院在我院试点开发的网上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服务律师、当事人为导向,律师无需到法院即可完成立案、缴费、提交证据材料,以及申请诉讼保全、证人出庭、延长举证期限等诉讼业务,还可与案件承办法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线沟通,对司法行为提出投诉与建议等。该平台已在全省推广应用。
行政争议调解:为及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在行政诉讼中深入推进“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三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浙高法52号)文件要求,区法院设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在登记立案阶段对相关行政案件引导先行协调和调解,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
“两个规定”:指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和中央政法委印发的《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
“三道过滤网”:第一道过滤网,是指与检察、公安、司法行政、工青妇组织联手,积极构建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合力共济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体系,力争将家事纠纷、相邻纠纷等可以调解前置的民商事案件消化在诉前;第二道过滤网,是指除了当事人缺席、破产案件等法律规定不适用调解的情形外,在登记立案之后、开庭审理之前先行调解;第三道过滤网,是指经过诉前调解和立案调解两道过滤程序后还调解不成的,根据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社会影响等因素实行繁简分流,简案由速裁组、简案组速裁速判。实现简案快办,繁案精审。关于莲都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审议稿)
莲都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莲都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莲都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以书面报告形式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紧紧围绕“一个率先、两个提升、三个迈进”的奋斗目标,秉持“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享共融、善谋善作善成”的总要求,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各种挑战,加快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全区经济总体平稳运行。
年初计划报告提出的26项指标中,除去2项数据未公布,有16项指标总体符合或好于预期,8项指标较预期有差距(见附件l)。从指标类别看,结构优化、
环境保护和民生事业类指标均基本完成或好于预期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一)从经济基本面看,运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98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25.7%;增幅为5.2%,分别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回升0.1个、1.1个、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实现农业增加值19.13亿元,增长3.5%;实现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8亿元,增长1.5%;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0.73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7:37.0:57.3,三产比例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三二一”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三大需求协同拉动。投资稳中有升, 完成173.70亿元,增长11.5%。 消费平稳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98亿元,增长6.2%□出口有所回落,实现出口总额7.12亿元,增长-3.3%。
(二)从结构调整层面看,增长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产业融合不断加快。农旅融合加快发展,培育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33个,建设旅游地商品购物网点23个,累计实现旅游地商品营销额4.82亿元。推出了百兴菇业、夫人山养心谷等一批产业融合项目。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实现网络零售额37.50亿元,同比增长38.4%;实现农村电商销售额25.40亿元,同比增长45.3%0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8589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浙江制造”标准实现零突破。全域旅游加快推进。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7.18亿元,同比增长29.9%。蝴蝶谷、雅溪漂流、欢庭下南山、利山峡谷穿越等一批项目顺利建成。古堰画乡小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7亿元,连续两年在省级特色小镇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全市唯一。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速。深入落实区领导领办重点项目制度,38位领办领导共调研领办项目365次,完成投资19.19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93%,为历年执行率最高。其中工业园区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等一批项目提前完工。项目谋划招引不断强化。全区完成实际利用内资35.50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20亿元,引进大项目13个,实际利用外资1334万美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世界丽水人大会期间签约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等10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59亿元。
(三)从生态保护层面看,环境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质保持长期优良。扎实推进“五水共治”,顺利完成全境剿灭劣V类水任务。全区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o空气质量居全省前列。市区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持平,排名全省第2;空气环境优良天数340天,优良率为93.2%,排名全省第2。节能减排顺利推进。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等指标均能顺利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美丽城乡加快建设。成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扎实推进“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
(四)从改革创新层面看,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认真落实降成本各项政策。完成“低小散”企业整治提升51家,淘汰落后产能3家,淘汰燃煤锅炉31台,完成闲置厂房土地处置9宗。不良贷款处置工作有效推进,不良贷款余额12.34亿元,不良率1.9%, 比年初下降0.7个百分点。高效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证照联办”、数据共享等工作,“最多跑一次”事项实现率达到97.5%0重点突破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应用提前实现省里要求的“四个100%”。积极谋划推动重大改革试点。争取到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等省级以上试点11个,为持续深化改革夯实了基础。
(五)从社会和谐层面看,民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强化。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全年完成民生类支出31.53亿元,同比增长17.9%,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0.9%o社会保险更加惠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8.9%o积极稳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535人,完成率118%;城镇登记失业率2.7%,控制在3.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57元,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7元,增长10.1%。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开展6家市区医联体试点,责任医生签约规范签约率达31.34%,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完善养老设施,新建18个城乡日间照料中心。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新建农村文化礼堂9个,新建“天天乐”活动点42个。推进一批社会发展类项目,东港小学、城西小学等项目开工建设,岩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社会平安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大搬快治”和治危拆违行动,完成避让搬迁项目21个,搬迁1882人,已安置453人,完成工程治理项目12个,解危405人。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推行“双随机”抽查监管,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有望夺取“平安金鼎”。
总体来看,2017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同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与中心城区首位度不相符,生态农业层次较低,生态工业基础薄弱,生态服务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不强;大项目偏少,投资可持续增长面临困难;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居民消费比例偏低;财政收支平衡矛盾更加突出。对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要加以深入研究,精准施策,着力加以解决。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区高质量发展转型年。从外部看,发展环境有望继续改善,但仍然复杂多变。从国际层面看,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积极因素在增加,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利好政策,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势头延续。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从内部看,区域经济总体平稳,但是下行压力依旧较大。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五年“一个率先、两个提升、三个迈进”奋斗目标。全区上下紧抓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建设机遇,全力建设丽水大花园的“中心园”,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随着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等重大举措的落实,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市区一家的体制更加理顺,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不断突出。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对此我们要保持定力,增强信心,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在充分对接市年度增长目标并结合莲都实际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主要经济指标安排 (见附件2):
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增长7.0%左右;
2.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长7.0%左右;
3.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增长7.5%左右;
4.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增长10.0%;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增长10.0%;
6.出口总额增速:保持适度增长;
7.—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增长7.0%;
8.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以上;
9.节能减排等指标按省定任务下达。
为完成上述计划目标,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深入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大花园”“中心园”建设为新引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主要任务,以扩大有效投资为第一抓手,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坚持项目驱动,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固化“项目为王、项目制胜”理念,持续深入打好扩大有效投资攻坚战,围绕“4+1”投资新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一是完善项目库建设。谋深谋细“大花园”项目库,突出全域旅游、生态制造、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筛选、论证一批效益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好项目、大项目。二是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立重大项目推进机制,落实县市(区)长项目工程。加快推进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郎奇一白桥养生养老项目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和大大线莲都段改建工程、碧湖三小新建工程等一批重大前期项目。深入开展“领导领办、联合督査、集中开工、百日攻坚”等活动,加快项目落地投产。三要强化项目招引。坚持“五个通吃”、注重“五资并举”,强化专业招商、注重会展招商、拓展零地招商、开展以商招商,借助“世界丽水人大会”等平台,不断拓宽招商渠道。四要破解要素体制制约。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旅游产业基金。继续完善PPP项目推介库,重点推进碧湖第二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宣平溪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PPP项目。
(二)突出先进制造业,着力提振实体经济
牢固树立“没有生态制造业就没有莲都的未来”的理念,做强平台、做实产业、做优环境,全面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聚力优化发展平台。进一步完善丽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服务效能,千方百计促成新入园的企业早投产、早产能。抓住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契机,加快小镇产业谋划、项目包装和落地,打造现代智造业企业集聚区。二是聚力发展主导产业。围绕莲都区生态工业“32615”五年行动计划,全力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时尚轻工、健康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积极谋划培育信息经济。大力推动“腾笼换鸟”“机器换人”“企业上云”,推动工业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三是聚力优化实体环境。加大金融风险排查防控,积极践行“凤凰行动计划”,努力创造金融支持实体的良好环境。继续深入开展“精准服务企业、振兴实体经济”专项行动,真正形成领导、部门走访联系企业的常态化帮扶机制。
(三)培育新兴业态,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业
集中精力做好“生态+”“文化+”文章,精益求精做好“旅游+”文章,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以建设环瓯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抓手,完善要素配给、人才引进、龙头企业培育、重点产业发展奖励等扶持政策体系,努力将我区打造成省服务业强区。高标准推进古堰画乡等特色小镇建设,协同推进中心城区大花园打造,促进中闲区块服务业业态集聚开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发展金融服务、健康产业、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分享经济。二是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以全域旅游引领生态旅游业品质与效益双提升。强化景区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古堰画乡创5A,打造丽水“大花园”的金名片。推动东西岩景区提档升级。丰富旅游产品,推进旅游线路整合、产品组合、服务融合。三是积极促进消费增长。促进旅游消费、节庆消费,拓展消费市场。加快发展餐饮、物流、文化娱乐,教育、医疗、健身、养老等服务性消费。引导中山街商圈、万地商圈品质升级,打造现代商贸综合体。推进电子商务创业创新综合体建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刺激消费增长。
(四)注重统筹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振兴农村产业。促进农旅结合,积极融入并稳步提升“丽水山耕”“丽水山居”影响力、美誉度和品牌溢价,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转化成旅游地商品。着力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打造引领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加大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化合作社、生态精品家庭农场等多层次、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培育力度。二是推动农民增收。全面抓好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和低收入农户奔全面小康行动计划,年内完成全部集体经济薄弱村脱困任务。扎实推进光伏小康工程建设,继续提升民宿农家乐、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等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懂营销、善管理、有内涵、讲诚信的“莲都管家”,不断提高农村经济产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打造宜居环境。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品位,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创成美丽乡村示范县。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六边三化三美”工作,推进百村景区化工程。做好莲都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常态化运维管理,争取完成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试点工作。
(五)推动试点先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顺应改革趋势、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真正把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推动改革试点落地成效。加快推进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批国家和省市试点建设。做好先行先试改革事项评估、总结和推广,同时,围绕补齐短板、转换动能,争取更多与上级要求、与地方实际同步合拍的改革试点。二是推动区域开放发展。深化与长三角、海西区域合作。借助“义新欧”等对外通道,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莲都一义乌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深化莲都一义乌在产业转移、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旅游及民生事业等领域的推广合作,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三是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一网集成、数据共享”公共服务数据平台。年底前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实现“一次办结”,其中80%以上开通网上办理,50%以上的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重点推进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全流程审批“最多100天”。
(六)加大社会保障,不断改善民生福祉。
不遗余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参保扩面、内控机制建设、基金平稳运营等内容为重点,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加快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在返乡创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创业担保贷款、企业减负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二是加强公共服务普惠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水平建设健康莲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市区医联体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全面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探索形成“基层点菜、按需送菜”的“菜单式”文化服务新模式。三是加强综合治理。着眼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助推“雪亮工程”国家级示范城市建设和平安浙江示范区创建,打造全国最平安城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美丽莲都”建设,落实最顶格的生态标准、最严格的生态治理、最科学的生态制度,积极助力丽水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三、018年投资计划及重点领域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力优化结构,切实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加快民生改善、实现绿色发展的核心抓手,为建设“纯美、实力、宜业、活力、安康”莲都提供强劲动力。初定2018年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为10.0%,计划完成投资19"乙元。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为15.0%以上,完成投资73亿元以上;重点突出“4+1”指标,“4”即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保护投资、民间投资增速目标均为10.0%以上。“1”即做好县市(区)长项目工程落地,确保郎奇一白桥养生养老建设项目等开工建设。
投资(区本级)重点领域主要有:
1.抓好生态工业,重点推进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等制造业项目建设。以万洋低碳智造小镇为市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莲都工业腾飞的突破口,推进制造业企业集聚区建设,同时,积极推进碧湖产业北区块一批新出让土地项目。(年度投资29.44亿元)
2.抓好生态服务业,重点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以古堰画乡创AAAAA、风情东西特色小镇建设为引擎,积极推进休闲养生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公寓配置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民宿经济,大力推进碧湖郎奇一白桥区块等项目建设。(年度投资24.03亿元)
3.抓好生态农业,重点推进乡村振兴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六边三化三美”项目、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项目、古民居建设项目、土地整治、大搬快治安置工程等乡村振兴工程,充分利用农村空闲农房和农地资源,着力促进农村发展。(年度投资6.85亿元)
4.抓好生态治理,重点推进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是继续完善碧湖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市区老小区、城中村改造和主城区生活区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提升城区品味。突出交通网、能源网完善,加强城镇防洪能力,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年度投资19.45亿元)
5.抓好民生工程,重点推进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西小学新建项目、东港小学新建工程、长岗背小学新建工程、碧湖镇中心幼儿园迁建工程、莲都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年度投资15.52亿元)关于莲都区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莲都区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谋大事、想远事、干实事,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政策,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全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30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4.1%,增长1.7%。其中:税收收入10499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1%,下降5.9%;非税收入3031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20.8%,增长41.0%(见表1)。
2017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964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9.1%,增长27.2%,其中:当年省专项支出25920万元,莲都区财政局上年结转支出8997万元(见表2)。剔除省专项和上年结转后支出354728万元,增长3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支出的执行数为20798万元。
按照现行的分税制和市区财政体制测算,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收入、上年结转收入、省市财政转移性收入、债务转贷收入以及调入资金,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由于2017年省与市、市与区之间的财力结算有一个过程,最后的平衡结果待全省决算会审后,依照法律的规定程序,再专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2.收支具体执行情况
(1)收入主要科目完成情况增值税55214万元(其中营改增增值税3094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2.5%,比上年增长27.4%;企业所得税1590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2.2%,下降32.8%;个人所得税701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8.0%,增长12.9%;城建税331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3.7%,下降26.0%;车船税245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8.5%,增长17.2%;非税收入3031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20.8%,增长41.0%。
(2)支出主要科目完成情况教育支出5717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22.0%,增长0.3%。教育基本建设、教育教学设备、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落实民办中小学扶持政策、教育教学质量奖、学前教育扶持、学生安全交通车、扶困助学等得到优先保障。
科学技术支出825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6%,增长13.4%。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扶持重点企业技改、科技创新扶持等方面支出。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80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49.2%,增长23.6%。群众文化支出、文物保护、外宣平台建设等得到优先保障。
社会保险和就业支出5834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0%,增长25.6%。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残疾人“两项补贴”、财政补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困难居民临时救助等方面支出。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262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6.5%,增长13.9%。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设备采购等方面支出。
城乡社区支出3220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8.7%,增长76.1%。主要用于垃圾场处置、社区城中村保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主街道保洁、下山脱贫安置等方面支出。
农林水支出5681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29.7%,增长18.0%。生态公益林补偿、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两委村监会报酬、村级组织运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得到优先保障。
3.债务情况
2017年省财政厅核定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1075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6705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3700万元。截至2017年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1069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66995万元,占79.3%;专项债务余额43700万元,占20.7%,均控制在省财政厅核定的我区债务限额以内。2017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比2016年末增加29955万元,其中:2017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0000万元,归还国债资金减少债务余额4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143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8%,增长373.9%,其中: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47471万元,增长215.7%。加上转移性收入31609万元,收入合计103041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09.1%(见表5)。
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053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1%,增长78.0%,其中:其他政府性基金安排支出45166万元,增长42.5%。加上转移性支出42503万元,支出合计103041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09.1%(见表6)。收支相抵,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3.1%,增长171.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0.6%,增长92.9%。加上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资金3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1万元,支出合计95万元。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见表9、表10)。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区实现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3784万元,完成预算的98.6%,下降1.5%,实现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3945万元,完成预算的101.9%,下降
2.2%,当年收支结余一161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6826万元(见表13、表14)。
(五)落实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预算决议情况
按照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议要求,以及区人大财经工委的审查意见,财政部门认真组织研究,积极采取措施贯彻落实人大决议。
1.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密切配合国地税部门加强税收征管,建立税收协同管理机制,深入开展税源分析和监控,依法应收尽收,门征收入同比增加1亿多元。二是深入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加强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监管,努力实现国有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三是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健全动态管理和定期清理机制,全年共清理整合盘活存量资金14800多万元。四是吃透上级政策,积极争取省市财政的支持,争取到省财政“两山”(二类)建设专项资金3亿元(三年,每年1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亿元,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745万元,农业综合改革试点补助资金2000万元。五是联合国税部门抓好“短、平、快”项目招商,全年落户古堰画乡小镇基金和服务类公司34家,实现税收收入3500多万元。
2.强化财政资金统筹监管,持续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一般性支出,2017年“三公”经费执行数为1734万元,下降0.2%,其中:公务出国经费67万元,增长15.5%,公务接待经费556万元,下降3.1%,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111万元,下降0.5%。一般公共预算一般性支出比上年压减5.1%。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全年累计兑现技改等政策支出2.78亿元。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地质灾害大搬快治、五水共治、“村村通”班车等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得到有效保障。规范PPP 模式,推动PPP项目落地实施,南山互通至丽新公路一期已完成投资1.77亿元,推进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及丽云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丽水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基础设施项目、宣平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PPP项目的各项工作。引入市生态产业基金投资2亿元,已全部到位,有力推动了古堰画乡创AAAAA建设。
3.坚持优化支出结构,着力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坚持公共财政导向,把保障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加大投入与完善机制并重,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31.53亿元,增长17.9%,占80.9%,继续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推进中小学校改扩建工程,逐步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标准,最高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学年1200元调整为3600元。支持中小学校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支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和体育场馆免费开放经费。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年人均760元、50元。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各项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深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运用,全区财政投入3150万元,带动社会力量共同建成村级公益事业项目77个。助力“双增”攻坚,试水农发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入股到各农业企业,每年按股金8%固定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落实资金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4.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实现财政管理水平新提升。深入贯彻落实《预算法》和省政府 《关于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意见》,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抓好财政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按照“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要求,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加快项目库建设,推动专项资金监管系统全覆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文件,规范财政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深化预决算公开,全区62个部门在规定时限公开了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率达100%。制定出台《莲都区2017一2019年乡镇(街道)财政管理办法》,按照乡镇街道)类别合理确定财政收支范围和分成补助比例,增强各乡镇(街道)发展经济和增收节支的意识。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主动到预算单位“上门服务至少一次”,为部门提供优质、精准的预算编制服务。推进“一卡通”涉农补贴发放,创建“一个门进、一个平台办事、一卡通使用”的乡镇公共财政服务新模式,依托社保卡推行“一卡通”发放,提高发放效率和透明度。根据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定隐性债务逐年化解计划。统一口径,规范操作,做好新增债券的支出管理工作。
积极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持续深化公款竞争性存放,全区超过5.1亿元资金相继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强化国资监管,完成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厘清家底,夯实管理基础。立足重点项目支出,积极开展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共涉及5个重点项目2.78亿元资金。推进财政投资评审改革,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动态监管,全年净核减财政性资金1.55亿元,净核减率为8.73%。积极构建“内控、内审”和“外控、外审”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建立“1+8+X”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内部运行体系,有效防控行政风险和廉政风险。
在肯定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财政收支矛盾仍非常突出,预算平衡压力很大,收入结构问题突显,财政增收后劲不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还存在预算编制还不够细化,预算执行约束力度不够,财政支出绩效有待提升,财政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将通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完善财政制度,严格规范管理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8年预算草案
(—)2018年财政经济形势
2018年,财政运行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从收入上看,我区经济基础偏弱,总量偏小,结构不优,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不稳固等问题依然存在。从支出上看,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特别是各项民生提标等刚性支出日益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厉行节约,雪中送炭,集中财力办大事是今后财政工作的主基调。
(二)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遵循“划清边界、厘清事权、做好'蛋糕’、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财思路和“保基本、守底线、促均衡、提质量” 的理财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民生可持续改善、生态可持续优化。
(三)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按照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及上述指导思想,参考2018年市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以及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预期,根据莲都区收入结构实际,2018年莲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为144800万元, 比上年增长7%,其中:税收收入108100万元,增长3.0%,占74.7%;非税收入36700万元,增长21.1%,占25.3%(见表3)。加上转移性收入270881万元(其中:税收入返还收入8361万元、省市财政结算补助收入134230万元、省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8845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843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00万元、调人资金88015万元),减去上解支出26681万元,收入合计389000万元。
2.支出预算。拟安排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岀389000万元(见表4),比上年支出预算315000万元增加74000万元,增长23.5%,比2017年调整预算执行数389645万元下降0.2%,剔除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亿元后同口径支出执行数为359645万元,增长&2%。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2018年安排预备费4000万元,占支出预算的1.03%,符合预算法的规定。
3.重点科目支出预算情况教育支出48242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15.6%。免费义务教科书、民办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教育教学质量奖、民办学前教育、中小学校教学设备、扶困助学营养餐等得到优先保障。
科学技术支出9339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3.2%。主要用于企业技改扶持、科技创新扶持、科普经费等方面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597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4.1%。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财政补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城乡低保、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农村五保供养等方面支出。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9497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3.1%0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支出。
农林水支出47932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15.6%。生态公益林补偿、村集体公益项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两委村监会报酬等得到优先保障。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2018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177294万元,增长148.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08720万元,增长387.9%;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60606万元,增长27.7%o加上转移性收入18179万元,收入合计195473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89.7%(见表7)。
2.支出预算。2018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拟安排135415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23.7%,加上转移性支出60058万元,支出合计195473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89.7%,其中:安排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62853万元,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19567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31369万元,调出资金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000万元,收支结余2058万元(见表8)。收支相抵,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按照“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的原则编制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24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74.7%,使用上年结转资金11万元,收入合计35万元(见表11)。
2.支出预算。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拟安排20万元,下降63.0%,调出资金15万元,支出合计35万元(见表12)。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8年,莲都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三项。
1.收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76997万元,增长20.7%(见表15)。
2.支出预算。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拟安排75278万元,增长17.7%(见表16)。收支相抵,当年收支结余171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8545万兀。
(七 )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
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按照省财政厅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控制,2018年我区地方政府债券没有还本支出。新增债券待省财政厅下达后,依法编制调整预算(草案)并提交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2018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利息支出分别列入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
三、完成2018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18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区委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区人大有关决议,坚持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更加精准把握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把依法理财、深化改革、提高效能贯穿始终,努力完成全年各项预算目标任务。
(一)加强收支管理,保平衡。财政收入是党委政府履职行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前提,要将组织收入工作和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放在“第一要紧”的位置,科学谋划、抓紧抓实。着力扩大财力规模,联合国地税部门定期走访重点税源企业,加强协调、服务和动态监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及时足额缴库。健全财政收入考核办法,充分调动乡镇(街道)和部门争取资金、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密切关注绿色发展奖补、生态补偿等政策,争取更多省市转移支付资金。继续抓好“短、平、快”项目招商工作。
加强支出管理,提高支出绩效。明确部门预算主体责任,定期通报支出进度,对支出进度慢的部门进行函告,做到进度与绩效并重。严控预算追加,执行中原则上不再追加一般性支出。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对超过两年的或项目已实施完毕的,一律收回,收回资金优先保障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岀。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行政经费,继续实行“三公”经费零增长控制。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和区政协的建议,认真落实审计整改意见,严肃维护财经纪律。
(二)聚焦实体经济,助转型。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充分认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放水养鱼意识,按照中央、省市统一部署,进一步清理规范基金和收费,切实把企业负担再降低。聚焦创新扶持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以事后奖励替代事前补贴,充分调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积极性。聚焦金融政策联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带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举全力以最优的服务助推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建设。
(三)深化财政改革,促发展。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合理确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方式。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整编制全口径预算,同步编制政府购买服务预算、政府采购预算、专项资金预算,提高资金统筹能力;同步公开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确保公开范围全面覆盖,公开内容不断细化,公开质量不断提高。切实防范财政风险,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好隐性债务化解,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积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改革,理顺各方管理职能,严把“进人关、薪酬关、考核关”。推进信息化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广“政采云”平台上线运行,稳步推进授权支付改革。推进投融资改革,大力推广PPP模式,健全完善PPP管理机制,借力社会资本支持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惠农政策,运用一事一议等财政政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规划。
(四)加强财政管理,提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持续开展对各类闲置国有资产的梳理交办和非行政事业单位无偿占用国有资产的清理工作。规范临时机构资产管理,有效使用区级“公务仓”调剂各临时机构间的资产使用。严肃单位财经纪律,根据新形势、新问题及时出台相关规定。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出台或联合主管部门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公务支出管理,继续与纪检部门配合,开展全区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使用情况等系列检查。把好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核关,出台中介机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考核办法。防范利益输送,继续有效推进公款竞争性存放工作。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安排相挂钩。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培训,分类清理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务,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各位代表,2018年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虚心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前行,以过硬的作风、过硬的业绩,圆满完成财政的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