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蓮都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760
颗粒名称: 特载
分类号: G254.3
页数: 96
页码: 1-96
摘要: 中国共产党丽水市莲都区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区决胜全面小康、加快转型跨越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凝心聚力推动发展。区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工作,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
关键词: 信息描述 特载

内容

特载
  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丽水市莲都区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杜兴林
  中国共产党丽水市莲都区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区决胜全面小康、加快转型跨越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重要嘱托,深入分析莲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今后五年的历史使命,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加快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区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连续4年获市对县 (市、区)年度综合考核优秀等次。
  预计到2016年底,实现市区生产总值298.16亿元,年均增长6.9%;农业总产值28亿元,年均增长6.5%;规上工业总产值63.18亿元,年均增长13.1%;旅游总收入59.37亿元,年均增长39.9%;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627.43亿元,年均增长1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亿元,年均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60元,年均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年均增长11.8%,较好完成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绿色发展更加自信。我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兴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始终牢记、深入践行“两山”重要思想,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实力莲都、效率莲都、养生莲都“三大莲都”总目标的提出,到美丽莲都、美好生活“两美莲都”建设的推进,以及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主客共享”工作主线的深化和“中国莲都”品牌形象的打造,全区上下对绿色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转化为生动现实,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为生态屏障地区实现跨越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转型跨越更加从容。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推动经济在转型升级、特色发展中平稳快速增长。坚定发展生态农业,我区被确定为2014年度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创建试点单位,创成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社会生态农业大会。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加快莲都一义乌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园区生态化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民宿(农家乐)初具规模,古堰画乡创成国家AAAA级景区,我区荣获全省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着力培育电子商务,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园运营,发展电商网店(企业)1600多家,涌现出“倪老腌”辣椒酱、润生苔藓等一批知名网络品牌。全面推进改革创新,“三大国家改革试点”、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区体制优化、行政区划调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等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区被农业部列入政府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入选全省首批异地搬迁扶贫改革试点。全力打好“拆治归”组合拳,实施老小区、城中村改造36个,顺利完成大港头木制品行业整治,基本完成郎奇违建专项处置,拆违总量居全市第一;“五水共治”形成声势,成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优胜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市“五水共治”先进区;内引外联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累计引进大项目57个,浙商回归到位资金65.39亿元。
  ——统筹协调更加深入。我们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统筹城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主动融入和服务市区建设,依法阳光推进市区重点项目政策处理,累计征地2.56万亩,拆迁107.9万平方米,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4.9平方公里。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推进古堰画乡“景镇融合”发展,古堰画乡小镇成为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镇、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大港头镇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成功举办“古堰新韵”小镇音乐节、中国写生大会。加快城镇化步伐,推进人口向中心镇集聚,碧湖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新建农民下山脱贫安置小区(点)10个,联城城郊农民新社区已安置农户1145户,城镇化率提高至73%。成片连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六边三化三美”,打造瓯江滨水景观带、生态峰源线、风情东西线、古道问今线、红色北乡线“一带四线”美丽乡村风景线,建成省美丽宜居示范村4个,9个村入选全国传统村落名录,我区连续10年获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成功承办2012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并获省美丽乡村先进区称号。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完成区中心粮库等一批重点项目,金丽温高铁、新50省道、丽武公路顺利通车,新开通农村公交线路19条,城乡路网、电网、水利网、信息网更趋完善。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平原绿化工作做法被全省推广,市区环境质量连续11年在全省设区市的市区中排名第一,公众环境满意度稳定在全省前10位。
  ——文明和谐更有底气。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民生事业增加群众幸福感,民生支出总量和占比全市最高,基本建成城乡统筹、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医疗服务达到全省中等水平,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双拥模范城区、省体育强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以“六城联创”增加群众获得感,市区合力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我区被评为省示范文明城区、全市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力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2016年省测成绩全省第一,“小荷”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116支、12456名志愿者,“打造一个捡不到烟头的城市”获评2016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佳典型案例,“96345”成为全市最亮服务品牌。以平安建设增加群众安全感,全力做好防恐防暴、安全生产、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安全、信访积案化解、矛盾纠纷排查、社会风险管控、网络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全国两会等重大维稳任务,市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平安区考核有望实现十一连贯。此外,关心下一代、老龄、慈善、红十字、史志、档案、移民、审计、普法、侨务、对台、外事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党的建设更富成效。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凝心聚力推动发展。强化政治定力,精心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归零翻篇开新局”主题大讨论活动,严肃抓好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始终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区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工作,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意识形态斗争卓有成效,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主党派、工商联、民族、宗教工作有力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发挥,党管武装工作不断加强。强化队伍建设,建立领导班子集中回访和定期分析制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一线锻炼和监督管理。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努力打造“狮子型”团队和干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强化基层基础,全面开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和“双先双创”活动,狠抓党员“能进能出”专项整治,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转化,深化“住村联心”“民情地图”等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建设,每年开展十佳住村干部、十佳村干部、十佳村干部搭档评选表彰活动。着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探索社区“大党委”制,党员“微服务”走在全省前列,党在基层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加强。强化反腐倡廉建设,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层层压实“两个责任”,项目化推进责任清单刚性落实。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作风巡査工作。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大正风肃纪力度,严查“酒局”“牌局”和纪律松弛等行为,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积极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满意度不短攀升。面对“8·20”洪灾、“11•13”里东特大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守土有责、画圆句号,检验了团队的战斗力,展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五年来的成就,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五年来的实践,为继续前进积累了宝贵财富。这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区委继往开来、接力奋斗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开拓进取、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丽水市莲都区委,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莲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回顾过去五年的奋斗和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坚持服务大局、开拓创新,走符合实际凸显特色的发展之路。我们始终把中央、省委、市委要求与莲都发展紧密结合,紧跟大势,认清形势,适时提出符合时代要求、莲都实际和群众愿望的奋斗目标、工作思路,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立足区情实际,注重与时俱进,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莲都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子。
  ——必须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虎口夺食的勇气破解发展难题。我们始终紧抓发展第一要务,强化在全市示范引领的使命定位,正视矛盾、沉着应对,从容不迫练内功,开足马力向前冲,破除一个又一个绊脚石,形成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之势。实践证明,只有干字为先、攻坚克难,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本清源,用法治思维的理念优化发展环境。我们始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培树公平正义的新风正气,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实践证明,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统筹处理好“促发展”与“惠民生”的关系,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
  ——必须坚持从严要求、向实发力,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增进发展合力。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大限度凝聚共识、调动力量,强化看齐意识,担当履职尽责,以上率下促实干,团队精神打硬仗,形成心齐、气顺、劲足、事成的生动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形成和衷共济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莲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建设方面,“两山”转化通道还未真正打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转型升级任重道远,重大项目偏少,生态红利、改革红利的释放不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潜力税源缺乏,资金缺口仍然较大。民生事业方面,民生保障仍需加强,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地质灾害防治和异地搬迁任务艰巨。社会治理方面,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社会治理亟需创新,突发事件处置、虚拟社会和公共安全管理、社会治安基层基础等有待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少数单位落实党建主体责任还不够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宣传群众、带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还不够高,部分党员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还比较淡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仍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带着责任、带着使命,破解难题、奋力前行。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我区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全球视野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从全国时局看,中国展现大国姿态、大国担当,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注入“中国暖流”。从全省格局看,浙江努力为“中国的明天”提供更多的浙江实践、浙江经验,积极领跑中国全面小康建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全市大局看,丽水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更高要求,勇当全国绿色发展的探路者和模范生。面对打开“两山”通道的伟大实践和“一市一区”的特殊体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莲都的历史方位、工作定位和价值地位,找准坐标,找对路径,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十年来,我们忠实践行、持续接力“两山”理论,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彰显了小康路上追梦“绿富美”的“莲都智慧”。省委高度重视26县加快发展,市委更是对莲都发展寄予厚望,明确指出,莲都的发展能力和速度、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层次和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全市的综合水平。准确理解和精准把握省委、市委对莲都工作的要求和期待,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既要埋头干活,更要抬头看路,认清规律,顺应趋势,乘势借势,增强方向感;既要深刻领会丽水在全省的历史方位,更要准确把握莲都在全市的历史方位,增强责任感;既要主动服从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更要积极谋深谋实莲都发展格局,增强使命感,精准定位,善作善成,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放眼未来,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在浙江打造全面小康标杆省份、丽水绿色发展后劲和趋势势不可挡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莲都理应在全国、全省发展格局中找到位置。要有自信心,莲都虽然在浙江处于相对后发,但是对比全国坐标,整体发展水平处于中位偏上,具备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具备在全国探索出一条山区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的条件;要有大局观,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发展、民生事业、生态保护、维护稳定、党建保障各项任务,打好“拆治归”转型升级组合拳,确保在全国领先实现、在全市率先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要有精准活,政府资源有限,市场潜力无限,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像巧媳妇一样精明持家,多点市场导向、多点效率意识、多点效益原则,唯实务实,精准施策,重视实体经济、创新体制机制、尊重基层创新,探索更多更靓符合莲都特点、推动发展的实实在在举措,全面小康建设在丽水9个县(市、区)中示范引领,“两山”实践举措和成效在全省、全国有地位有借鉴,以“理应如此”的担当,体现“尤为如此”的示范,为“丽水的今天”和 “浙江的明天”贡献更多莲都实践、莲都元素、莲都经验。
  基于以上分析,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发展主线和“三美融合、互促共进、主客共享”工作布局,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加快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奋斗目标是:“一个率先、两个提升、三个迈进。”“一个率先”,即到2019年,提前一年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番目标,总量在全市的占比显著提升,人均水平全市领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确保在10%以上,力争更好成绩,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为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两个提升”,即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大幅提升。提前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目标,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三个迈进”,即实现向城乡融合化迈进,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城市化率提高到75%左右,特色小镇建设卓有成效,美丽乡村内涵深化外延拓展,创成省美丽乡村示范区,基本破除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新型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实现向产业协调化迈进,“三二一”产业结构稳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城市经济乡村经济齐驱并进的现代产业体系,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实现向治理现代化迈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入推进,治安防控、基层治理、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建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和谐的基础更加牢固。
  提出上述目标,是基于对莲都历史方位、主要任务的客观清醒认识。实现上述目标,特别需要对莲都全省唯一的一市一区特殊体制有客观认识。市区体制区别于市县体制,市区是一家,财政一体,统计一地,一口锅吃饭;一市一区又区别于一市多区,不分你我,难分你我,忌分你我,从思想上树立“一家”意识、工作上围绕“一家”要求、成果上体现“一家”共献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莲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为此,我们必须秉持“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的总要求,奋发有为、示范引领,真正做到“尤为如此”。
  同心同向同力,就是要思想同心,牢固树立“莲都就是市区,服务市区就是发展莲都,发展市区就是惠泽莲都”理念,坚决摒弃区分你我思想,在市区“一家”上谋求更大共识;就是要目标同向,以市区重点为重点,以市区成效为成效,更加主动地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发展大局;就是要行动同力,强化工作的一线性和一致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服务市区中充分作为,在服务市区中赢得地位,在服务市区中形成特色。
  共建共融共享,就是要把“城市共建”作为最大亮点,主动担当、主动作为,既分工更合作,在中心城市大建设大发展中提升莲都形象;就是要把“经济共融”作为最强支点,把握生态富集、经济后发的阶段性特征,发挥中心城市龙头作用,构建既有特色、又有活力、更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体系;就是要把“福祉共享”作为最实落点,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躬身为民谋福祉,让莲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善谋善作善成,就是要谋在深处、谋在新处,认清发展阶段、发展任务、发展动力,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力求各项工作符合要求、顺应趋势、更有作为;就是要精准发力、实处着力,最大限度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保持定力抓落实,落细落小转作风,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干能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事情;就是要效率导向、结果导向,力戒形式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崇尚实干主义,效率与效益并重,敬业与尽力并举,既重过程,更重结果,凭实绩论英雄,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同心同向同力”是认识基础和工作理念,“共建共融共享”是工作载体和工作内容,“善谋善作善成”是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三者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全区上下必须深刻领悟这一总要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认真践行,务求实效,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在具体工作中,必须特别重视并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两山”第一指引。要始终坚持把“两山”理论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始终牢记“尤为如此”要求,植根莲都大地,融入群众血液。既要护美绿水青山,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涵养提升,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又要做大金山银山,以“生态+”拓宽发展路径,打开“两山”转化新通道,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争当全国县域绿色发展的模范生。
  ——发展第一要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莲都现阶段所有矛盾和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永远是莲都最强音、主旋律。要始终坚持“实业强区、实干富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全力争取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和全省平均水平,推动莲都发展步入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三个收入”同步提高的良性轨道。
  ——“首位”第一担当。这是莲都在全市必须有的定位和要求。唯一的市辖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首席”,意味着“第一",意味着窗口、龙头和形象。必须强化争先进位意识,不仅各单项工作要在全市有地位、有特色,一个都不能拉下,更要强调整体发展的协调、科学和可持续,体现水平、品位和高质量。要不断强化首位意识,始终坚持首善标准,充分尊重首创精神,各项工作都要按照全市最高标准去谋划、去运作,持续提升中心城市发展首位度,让示范引领成为常态。
  ——创新第一动力。谋科学发展,根本在改革创新。要始终坚持向创新要动力、要活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入实施现有改革试点,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试点项目,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既重生产环节,更重流通、消费环节,以市场导向、市场机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进“放管服”,扎实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动局面。
  ——干部第一关键。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严管就是厚爱”,对干部严人一等、严管一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正面引导、激励激发,让干部在推进事业发展、服务群众中体现人生价值,干净干事创新业,打造一支守纪律讲规矩、勇立绿色发展潮头的莲都铁军。基层工作很琐碎,基层干部很辛苦,对基层干部既要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更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的家庭付出更多,组织和领导对基层干部家庭要经常过问、时常关心,切实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促进干部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事业与家庭的关系,让干部始终保持身心健康,自觉快乐工作。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我们必须牢记使命、找准坐标,着重抓好“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三大任务的落实,努力把莲都发展推向新的水平。
  (一)服从服务市区中心工作,城市共建
  城市共建是莲都工作最鲜明的特色。丽水要科学赶超,市区是龙头,是主体,是关键。中心城市强,则莲都强;中心城市发展快,则莲都发展快。要从莲都地位特殊、作用特殊、责任特殊的实际出发,扎实做好服务市区、城市共建各项工作,以中心城市发展带动莲都更好更快发展。
  政策处理要开足马力。政策处理是莲都服从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最重要的任务。要深入研究项目征收共性和个性问题,健全完善征收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市区合力、区内合力,提高征收工作的计划性、协调性,推动政策处理从突击为主向常态为主、从点状征收向块状征收转变。坚持阳光征收,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过程透明、结果公正。坚持和谐征收,统筹考虑并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坚持依法征收,树正气、压邪气,不让老实人吃亏。通过政策处理和项目建设,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群众生活,实现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多赢”和最大化。
  城市创建要深处着力。“六城联创”尤其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大平台,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变成可知可感生动现实的大抓手。全面加强城市管理与服务,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实现城市管理与执法无缝对接,常态化整治“六乱”现象;加强文明阵地建设,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市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力促城市整洁、规范、礼让、有序。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创新物业管理机制,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持续放大“小荷”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以提高知晓率、扩大参与面为重点,最大程度把市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让创建融入百姓生活,形成“共住一座城、共建一个家”的良好氛围。全力争取2017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社会治理要积极探索。就全市而言,我区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更多,承受的压力更大。要着眼加强系统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技术支撑、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着眼加强依法治理,推进法治莲都建设,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党委政府公信力。着眼加强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及各种分裂、渗透、颠覆、窃密等破坏活动,强化信访积案和涉法涉诉积案化解,做好特殊利益群体稳控工作。着眼加强源头治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防止发生极端事件。加强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强质监、消防工作,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全力保障2017年夺取平安金鼎。
  新型城镇化要推进有力。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老小区、城中村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妥善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依托中心城市的核心引领,加快碧湖一大港头副中心、老竹一丽新区块、雅溪一太平区块建设,推进“多规合一”,在更大空间上整合优化配置资源,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提高中心城市组团的首位度和集聚度。加快古堰画乡小镇“文态、生态、业态”融合发展,建成省级旅游类示范特色小镇,同步推进水墨田园、风情东西、红色文旅、高溪台地小镇建设。加快碧湖小城市培育,推进碧湖产城融合发展。全面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统筹谋划异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块的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创业,让搬迁群众生活有改善、发展有前景。
  (二)致力转型升级做强做大,经济共融
  我区尚属经济后发地区,借力市区资源,保护和利用好生态资源禀赋优势,不走老路,变道超车,加快绿色发展,推动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是今后五年经济工作的主线。
  力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区域发展的引擎,也是开放发展的抓手,必须作为一号工程抓紧抓牢。调整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发挥异地商会作用,创新方式精准招商,主动出击引进优质项目和资本。注重三次产业协调招商,制定招商“正面清单”,引进一批“高效、生态、集约、科技”的制造业项目。统筹经济社会项目招商,深入研究服务非公经济、拉动民间投资的举措,鼓励民间资本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强化招商效益导向,坚持“留商”“扶商”“招商”并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确保招商项目“引得进、落得下、留得住”。特别重视本土企业健康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切实为符合发展方向和要求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培养造就本土企业家队伍。
  力推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科学发展的“发动机”,是转型跨越的“助推器”。必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项目制胜”的理念,切实增强项目谋划、项目争取意识,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高溪低丘缓坡区块科学开发利用,抢抓中央、省市政策机遇,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省、市总盘子。加强项目要素保障,积极化解项目建设中的瓶颈制约,推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产。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强化重点项目“挂帅领战、挂图作战、挂牌督战”“三挂”机制,落实项目动态监管,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项目建设按时有序顺利推进。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突出综合交通、水利设施、能源保障、信息平台、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山互通至丽新公路、大大线莲都段改建、宣平溪流域综合治理和碧湖平原水系连通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力促产业培育。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区域经济的母体。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实体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围绕提振“绿色环保、高效低耗、高端低碳”的生态工业,全面梳理区属现有企业,积极推进“腾笼换鸟”,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加快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向存量要效益要空间。完善生态工业发展负面清单,推进莲都义乌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努力形成土地等商、集聚引商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推进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优质小微企业加速成长。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精准服务当好企业“店小二”,营造尊重企业、尊重财富、尊重市场的良好氛围。围绕发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生态精品农业,坚持市场为先,主动对接,以销促产,推动农业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升级版。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知名商标认证,努力为市场提供“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优质农产品。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参与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建设,抓好山区潜力旅游资源开发,推进东西岩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民宿(农家乐)发展,古堰画乡创成AAAAA景区,努力把生态旅游培育成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理顺旅游发展体制机制,依托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编织旅游交通网络,促进智慧旅游发展,推进旅游线路整合、产品组合、服务融合,建设全市旅游集散中心。围绕激活农村发展活力,推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让电子商务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力行跨界融合。主动顺应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借力“互联网+”,推动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以农旅融合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农业与市场、品牌、电子商务的有效链接和效益叠加,让优质农产品转化成旅游地商品,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新型电子商务业态,引导“工业+旅游”新业态发展。加快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积极引进文化旅游产业、新型金融业态,激活城市夜间消费,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发挥国有资产最大效益。以发展绿色建筑为方向,做大做强城市建筑产业。以城市建设带动城市经济,统筹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和地方重塑工作,探索城市开发建设成片拆除、有机更新。
  (三)奋力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福祉共享
  全面小康,全民共享,小康的成色理应用民生标准加以检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共享发展的价值取向,躬身为民谋福祉,让莲都人民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让居民口袋鼓起来。百姓富,是全面小康的直接体现。致力于增加工资性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城乡居民素质提升工程,鼓励全民创业创新,不断增强居民自我增收能力。致力于增加财产性收入,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作用,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致力于增加经营性收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突岀抓好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老三宝”和来料加工、民宿(农家乐)、农村电子商务“新三宝”,让老百姓更好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致力于增加转移性收入,强化精准扶贫,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发挥低保兜底作用,确保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通过努力,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快于农民收入平均增幅。
  让民生保障强起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实施学前教育扩容提质和薄弱园改造工程,扶持民办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健康莲都”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强化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强区。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各类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新型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保护特殊人群权益。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养结合”。统筹抓好体育、关心下一代、档案、史志、红十字、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让精神家园美起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富裕,还包括精神上的富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好故事,唱响主旋律,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入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五年行动计划,推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深化“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持续打响古堰、摄影、油画、白莲等文化品牌,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传统文化活化更新。积极推进“好家风”建设,强化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乡土文化的自信与坚守,加强村规民约建设,释放正能量。
  让生态底色靓起来。绿水青山是幸福生活的底色,是永续发展的源泉。围绕“决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继续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等工作,力争治水“大禹鼎”,积极创建“无违建区”;全面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抓好城乡危旧房治理,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乡镇的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城乡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统筹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相改造、平原绿化工作,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完善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的考核体系。强化“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恶果严惩”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努力让绿水青山永不褪色、永不变色,为发展铺绘更多绿色。
  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一)增强执政意识。作为执政党的主体,党员干部执政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着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拥护核心、在政治上维护核心、在行动上紧跟核心,对党绝对忠诚。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向纵深发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定“四个自信”,补足精神之“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打好舆论斗争主动仗。充分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行使好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支持区政府依法充分履行职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支持区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切实履行党管武装的政治责任,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严把党委部门干部入口关,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根本在于加强各级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坚持“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和好干部20字标准,以选拔“狮子型”干部为重点配强好班长,以增强整体功能为重点建设好班子,以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重点培养好梯队,重视女干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专业型干部的选配,加强干部交流,努力打造一支勇立绿色发展潮头的莲都铁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优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常态化健全完善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制度,大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坚持在“赛马场”上遴选干部,注重选拔在攻坚克难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环境条件最艰苦的地方经过扎实磨练的干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落实好政治、生活两项待遇。关心关爱“三老”人员和离任村干部。突出党校学习的主阵地作用,继续大规模多形式宽领域培训干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会干事、干成事的能力。
  (三)夯实执政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认真抓好浙江农村基层党建20条经验的落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提高我区基层党建整体水平。深化 “住村联心”“组团夜访”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完善“堡垒指数”星级管理,定期分析研判村党组织战斗力,提高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公信度。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完善社区“大党委制”运行机制,增强社区党建工作合力。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特色小镇党建”“淘宝村党建”“楼宇党建”等做法,推进新型领域“两新”党建,引导“两新”组织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为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服务。坚持保证质量、慎重发展、均衡发展,完善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和党员“能进能岀”机制,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党员队伍。常态化整顿转化软弱后进基层党组织,促进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着力提高乡镇(街道)的调控力,加强对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健全完善村干部考核激励机制,解决少数村干部不同心、不在岗、不作为问题。
  (四)提升执政形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既是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带头履行“一岗双责”,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改进作风、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严守党章党规党纪,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纪律管住大多数。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让惩治腐败利剑始终高悬,达到“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认真执行新预算法,严格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达到“不能腐”的约束效应;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达到“不想腐”的自律效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党内互称同志。懂规矩守纪律,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继续推进农村作风巡察工作,坚决防止 “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围绕关键节点和重点对象,突出抓好“酒局”“牌局”整治。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团结,以严实作风攻坚克难,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生动局面。
  同志们,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美好愿景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争创新优势,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名词解释
  1.三大国家改革试点:是指我市开展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和扶贫改革试验区。
  2.四张清单一张网:即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对于消除权力寻租空间、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3.“拆治归”组合拳:即“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转型升级组合拳。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和“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发展举措的有机结合,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4.六边三化三美:是丽水市在落实省委“四边三化”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整治环境的重大举措,即加快推进公路边、铁路边、水边、山边、城边、村边等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实现城美、村美、房美。
  5.六城联创:是丽水市2008年提出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等六项工作。
  6.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重要论述。2015年4月底开始,中央政治局带头,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内设机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层以上领导人员中,开展以“三严三实”为主题的专题教育。
  7.两学一做:即“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党内教育从 “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是省委推进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一项重大决定。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以均衡理念补短板,以发展眼光促提升,促使党建工作实现由点及面、从盆景示范到遍地开花的“质量齐升”。
  9.双先双创:是指丽水市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的“岗位争先创业绩、服务领先创满意”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头办实事、带头创业绩,凝心聚力推动发展。
  10.社区“大党委”制:社区大党委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平等基础上,以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建立起的社区各单位党组织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的区域化党建组织实体。
  11.两个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要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
  12.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规定。
  13.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指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 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14.生态红利、改革红利:生态红利,是指通过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良好的生活品质、人居环境以及所推动的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产业发展等一系列的内容。改革红利,是指国家通过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给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全部有益成果的总和。
  15.“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17.八八战略: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八八战略”,即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具体内容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18.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这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
  19.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20.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按大口子综合管理原则,对乡镇(街道)和部门派驻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和协作密切的日常管理服务事务进行归类,完善相关机制,整合工作力量,形成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工作平台。
  21.海绵城市: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22•腾笼换鸟:指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现有的落后产能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目的。
  23.僵尸企业: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从产业来看,“僵尸企业”基本属于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小的制造业领域。这些产业由于技术含量低、转型升级困难,导致债务负担沉重,最终形成资不抵债局面。
  24•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
  25.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是指我省提议,皖闽赣三省积极响应,按照“多规合一、统筹规划、逐步推进”思路,四省联手打造的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旅游区涉及四省19市123个区县,面积约23.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80.7万人。
  26.智慧旅游: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
  27.绿色建筑: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28.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由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接受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管理。农合联组织体系的主体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核心是服务体系,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综合平台。
  29.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6年8月,我区印发 《莲都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明确力争用三年时间攻坚,完成一批教育项目建设,到2018年,基本解决城区教育资源紧缺问题,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同时,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积极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促进校际均衡,推动莲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0.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31.双下沉、两提升:由省委省政府主导启动,旨在以“人才下沉、资源下沉”为手段,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流向基层,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升”,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32.分级诊疗制度: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和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并按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及时便捷的双向转诊,从而建立科学有序的诊疗秩序,确保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政策措施可概括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由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组成。
  34.大禹鼎: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的最高荣誉。
  35.无违建区:为巩固“三改一拆”成果,建立健全违法建筑防控和治理的长效机制,我省决定开展“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活动。“无违建”的标准包括无既有违法建筑、无新增违法建筑、无规划盲区、无管理死角、无非法“一户多宅”等内容。
  36.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37.好干部20字标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首次指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画出了好干部的标准像,道出了群众对好干部的期盼。
  3&浙江农村基层党建20条经验:2015年,中央组织部调研组深入浙江农村基层一线调研,对浙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提炼出实行农村基层党建责任清单、选树“千名好支书”、落实“四个走遍”等可复制推广的二十条经验做法,建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标准。随后,中央组织部印发《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做法》,全面推行“浙江二十条”。
  39.“堡垒指数”星级管理:对村级党组织在党建责任落实、组织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努力激发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40.“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
  41.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把党员在学习提高、岗位履职、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弘扬正气等方面的带头示范行为进行量化设置为党员先锋指数,开展定期考评。党员先锋指数主要包括基本指数、正向加分指数和反向扣分指数。
  42.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三会一课”制度是党基层支部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
  43•“四风”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 “四风”问题。政府工作报告
  在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过去五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嘱托,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211.82亿元增至2016年的303.80亿元,年均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628.14亿元,年均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22.04亿元增至184.62亿元,年均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7.29亿元增至13.58亿元,年均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4402元增至38507元,年均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218元增至21260元,年均增长11.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1年的1.99:1缩小到2016年的1.81:1,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五年来,我们着力保护绿水青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扎实开展“五水共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城镇截污纳管、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治水重点项目投资18.9亿元,丽阳坑、好溪堰等黑臭河治理成效显著,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全区15个监测断面II类水质断面达到13个,比五年前增加了4个,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五水共治”先进县(区)。扎实推进“三改一拆”“无违建”创建,累计拆除违法建筑525万平方米,拆后利用土地面积110万平方米。大港头木制品行业整治全面完成。持续开展“六边三化三美”,推进“洁净村居”创建,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区,括苍古道被评为“浙江省最美森林古道”,市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2年在全省设区市的市区排名第一,公众环境满意度稳定在全省前十位。
  五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产业培育,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内资142.15亿元,浙商回归资金63.81亿元。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开展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完成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累计建成省级粮食功能区5万亩。蔬菜、水果、畜禽养殖等传统农业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特色小水果、高山蔬菜、养生中草药等生态特色产业加速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不断呈现。荣获“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等称号。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稳步推进莲都一义乌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五年累计出让工业用地1432.9亩,规上工业增加值由9.08亿元增加到12.63亿元,年均增长7.8%。协调发展生态服务业。古堰画乡景区创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堰画乡小镇被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加快农旅、文旅融合步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被评为全省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发展电商网店(企业)1700余家,培育出“倪老腌”“咕咕鲜”等一批知名电商。
  五年来,我们着力统筹区域发展,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积极融入市区发展,主动服务市区建设,依法阳光推进市区重点项目政策处理,累计征收土地25608.8亩,拆迁房屋107.9万平方米,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4.9平方公里。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开展“六城联创”工作,先后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示范文明城区,有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新50省道、丽武公路、金丽温高铁顺利建成通车,完成老小区、城中村改造34个,碧湖污水处理厂、大港头自来水厂等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先后建成。碧湖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统筹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六边三化三美”等一揽子工作,被评为2012年度全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连续10年获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利山村、沙溪村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新建农民下山脱贫安置小区(点)10个,累计完成农民异地搬迁4489户10585人。
  五年来,我们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稳步推进市区体制调整,平稳承接了环卫管理、安全生产监管、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事权和职能下放。先后成立城管处州分局、区卫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经合办,完成区质监局体制划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张清单一张网”“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取得实效。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208个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被列入全省整县制推进试点。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成莲都农商银行改制,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村级担保互助社等一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先后成立,实现“三权”抵押贷款余额13.2亿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古堰画乡旅投公司,古堰画乡小镇被评为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镇。
  五年来,我们着力提高民生福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五年累计民生支出96.36亿元,年均增长18.5%。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025人,全面消除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0年走在全市前列。全面推进“五保合一”大社保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成白云小学新建、南明小学迁建工程,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公共卫生保障能力不断加强,被评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小康体育村实现全覆盖。建成农村文化礼堂52个。通济堰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丽水鼓词”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创成省级双拥模范城区、省体育强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区。平稳做好“8•20”洪灾、“11•13”里东山体滑坡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区森林消防大队被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市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荣获省“平安银鼎”。
  五年来,我们着力加强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高。积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归零翻篇开新局”主题大讨论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办公用房清理,推进公车改革,“三公”经费支出累计下降57.9%,“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治。认真执行区委决定,抓好重大决策落实,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597件、政协委员提案932件。政府议事规则、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等制度不断健全,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政务公开等工作得到加强,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优秀单位。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事前和事后审核,五年累计财审核减资金6.41亿元,审计核减工程造价1.02亿元,招投标交易节约资金2.22亿元。
  同时,民族、宗教、慈善、老龄、妇女、儿童、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展,粮食、物价、统计、质监、档案、侨台、外事、史志、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民武装、国防教育、拥军优属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新加强。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发展主线,坚持区委“三美融合、主客共享”工作主线,全面启动“十三五”规划实施,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生态经济平稳增长。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培育农产品旅游地商品58个。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举办第八届中国社会生态农业大会。“处州蜂业”被评为全省首批美丽生态牧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深入开展精准帮扶企业补短板活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科技型企业20家、浙江名牌产品2家。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古堰画乡小镇完成投资10.52亿元,成功举办“古堰新韵”小镇音乐节、中国美术写生大会。东西岩景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沙溪、港口、堰头等民宿特色村实现整体开业。全年实现旅游收入59.42亿元,同比增长38.6%。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园,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27.09亿元,入选全省第三批电子商务示范县。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3.98亿元,对GDP贡献率达到59.6%。
  二是项目攻坚取得实效。开展市区重点项目政策处理大会战和攻坚战行动,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政策处理104个,清场交地5233亩,拆除房屋22.8万平方米,市行政中心北侧地块、长虹路等一批尾留多年的征迁项目画上圆满句号。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土地垦造2551亩。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先后开展5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南山互通至丽新公路建设工程、联城城郊农民新社区三期等一批项目先后开工,白云小学、天网工程三期等项目投入使用,古堰画乡游客接待中心、文化产业基地、瓯江大溪治理莲都段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92亿元,同比增长10.5%。全年实际利用内资35亿元,外资1470万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8.10亿元。
  三是环境整治强力推进。市区合力、全民参与,奋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环卫保洁与城管执法同时发力,拆违治乱与绿化美化联动推进,硬件设施与文明素养同步提升,“省测”成绩排名全省第一。扎实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工作,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年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59.3万平方米,完成老小区、城中村改造491万平方米,妥善解决郎奇村历史违建问题。“养猪上楼”模式在全省推广。洁净村居“流动红黄旗”工作机制成为全市典型。港周线入选“浙江十大最美绿化县道”,利山、堰头、港口3个村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9天。
  四是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施农民增收三年行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507元,21260元,同比分别增长9.9%、10.0%。启动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梅山中学二期、碧湖中学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连续第13年全市第一。开展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创建,被评为全省病媒生物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先进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9%和99.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开展社区规模调整,新增星湖、佳和、娄丰堰等3个社区。新增机构养老床位数502张,新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3个。区数字文化馆开工建设,碧湖镇古建筑群等6处重要文物被列为省文保单位。
  五是社会治理和谐有序。建成区应急指挥中心。圆满完成“护航G20”维稳安保工作,小荷志愿服务队被评为G20杭州峰会志愿服务全国先进集体。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化解省、市信访积案36件,全省行政调解工作试点项目通过验收。全面启动省级食品安全区创建,府前、东银苑等6个农贸市场创成省级放心农贸市场。全面推行“双随机”抽查监管工作,建成较为完善的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重点行业领域整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75%,有望连续11年获省 “平安区”称号。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有效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汗水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解放军、武警驻莲部队和省、市驻莲直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莲都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深切感受到:加快莲都发展,最核心的是强化“四个意识”,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抓落实;最根本的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最关键的是不断培育壮大生态产业,增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最重要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最可靠的是全区上下戮力同心,汇聚绿色发展的广泛共识、集体智慧和强大合力。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发展底子薄、经济总量小,产业“低小散”情况没有根本改变,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通道还未充分打开,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四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土地、资金、人才等制约仍然突出,要素保障长期面临短缺局面,特别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持一般公共预算平衡难度加大。区域统筹方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性制约依然突出,城镇与农村发展的投入不足,与周边县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城乡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仍然存在。社会和谐方面,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财产性、经营性收入占比偏低,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与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始终存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还一定程度存在越位、缺位现象。少数干部首位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不强,管人管事的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工作作风和效能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以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自觉担当、奋力前行。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拓宽“两山”通道、争做“尤为如此”探路者和模范生的攻坚时期,也是莲都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展望未来,我们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需要应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但总体而言,我区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区位条件和日渐坚实的发展基础,为我们实现率先发展积蓄了动能。作为全市唯一的市辖区,只要我们清醒认识莲都的历史方位、工作定位和价值地位,切实增强方向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追梦“绿富美”的全面小康路上,以“尤为如此”的首位担当,加快绿色发展,推动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就一定能在全国领先、在全市率先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发展主线和“三美融合、互促共进、主客共享”工作布局,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加快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5%和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节能减排等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未来五年,我们要围绕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的总要求,紧盯“一个率先、两个提升、三个迈进”总目标,推进“四大工程”,实施“四项计划”,构筑“四个体系”。
  (一)推进“四大工程”,在建设美丽莲都上实现新作为。
  1.推进美丽城区品质提升工程。探索建立市区共建共融共享的常态协调机制,进一步增进市区合力,提升服务市区、城市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效能。狠抓市区重点项目政策处理,确保市区重点项目建设无障碍推进。持续推进老小区、城中村改造和市区截污纳管,适时开展撤村并居工作。围绕2017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统筹抓好“六乱”整治、环卫保洁、城管执法、交通治堵、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城市绿化美化、幸福社区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计划,拓展
  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域和范围,强化文明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市民文明素质与城市建设水平同步提升,着力将中心城区打造成最整洁、最规范、最礼让、最有序的品质之城。
  2.推进美丽城镇特色提升工程。借力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碧湖一大港头、老竹一丽新、雅溪一太平等区块建设,碧湖镇深入实施三产融合发展战略,建设中心城市特色旅游副中心。古堰画乡小镇按照文化艺术小镇的定位,着力打造省级旅游类示范特色小镇。老竹镇以建设畲族风情小镇为抓手,发展畲乡体验、山地旅游、创意农业等特色产业。雅溪一太平整合岱后县委旧址、巨溪三岩寺等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文旅小镇”。完善城镇建设规划体系,统筹推进城镇道路、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信息网络、能源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小城镇“6+X”项目建设,完善执法、环卫等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投入,加快联城、碧湖等安置小区建设,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
  3.推进美丽乡村内涵提升工程。巩固提升全省美丽乡村先进县创建成果,持续深化“六边三化三美”“洁净村居”“美丽田园”等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等惠民工程,加快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实现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从“一处美”迈向“全域美”,争创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强化市场对接和氛围营造,提升民宿主题村落的市场吸引力,发挥富民示范效应。大力实施“万人异地搬迁计划”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空心村整村搬迁、地质灾害点避让搬迁和高山远山农民异地搬迁。加快实施农村公路、饮用水、电网等改造提升工程,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实现美丽乡村由“外在美” 向“内涵美”蜕变。
  4•推进美丽生态成色提升工程。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面贯彻落实“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方案。加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和天然林保护区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加强生态公益林和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大力推进美丽林相改造和平原绿化工作。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瓯江大溪治理工程莲都段、中小河流重点县建设,推进宣平溪流域综合治理和碧湖平原水系连通工程等项目。围绕“决不把违法建筑、不把污泥浊水、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持续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确保如期完成“无违建区”创建,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III类以上。落实环境监管网格化责任,完善生态保护预警监管机制、生态环境执法联动机制,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90%以上,市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公众环境满意度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二)实施“四项计划”,在振兴实体经济上实现新作为。
  1.实施产业提振计划。围绕加快发展生态精品农业,持续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生态精品农产品产值占比达到60%以上。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信息深度融合,实施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三年行动计划”,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围绕做强生态工业,以丽水工业园区为主平台,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制造等产业,力争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0%。全力推进“腾笼换鸟”,加快低小散企业重组整合。实施“三强一制造”战略,推进“四换三名”“互联网+”“标准化+”,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围绕把生态旅游业培育成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扎实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古堰画乡创成AAAAA级景区,东西岩景区实现提档升级。完善全域旅游布局,打造若干精品线路,推动碧湖发展农事体验游和城郊休闲游,大港头发展艺术体验游和休闲养生游,老竹发展民族风情游和户外野趣游,抓好峰源、黄村、仙渡等山区潜力旅游资源开发,形成龙头景区带动、全域旅游推动的产业格局。
  2.实施业态培育计划。发挥生态人文优势,创新制度、政策和要素供给方式,积极招引、培育总部经济。繁荣中心城区商业文化,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和夜间经济,着力打造特色商务楼宇和服务业街区。大力发展城市酒店、现代金融、建筑房地产、文化教育、家政服务、物流信息等服务业。统筹推进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和地方重塑等工作。以互联网技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体经济+互联网”步伐,培育一批互联网创业创新主体,完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依托古堰画乡产业发展基础,围绕文化创意和艺术创作,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地方文化、民间工艺、民俗传统与实体经济跨界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旅游、文化创意农业。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继续发展特色小水果、养生中草药等特色产业,积极开拓健康检测、康复保健、养老服务、生物医药、体育健身等大健康产业。
  3.实施项目驱动计划。找准定位谋项目。紧抓国家“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契机,有效对接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发展规划,主动融入“浙闽赣皖生态旅游协作区”,不断完善莲都一义乌山海协作机制,积极参与瓯江生态经济带联动发展,在深化对外交流协作中找准定位、谋好项目。把握政策跑项目。强化宏观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研究,做好与重大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抓住机场建设、高铁通车等机遇红利,在找准地方优势与政策环境的切入点上生成项目。优化服务引项目。继续推进“浙商回归”工程和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强化招商效益导向,制定招商“正面清单”,着力引进一批高效、生态、集约、科技的产业发展项目。高度重视本土企业健康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切实为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把“留商”和“招商”视为同等重要的工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确保招商项目引得进、落得下、留得住、强得起。
  4•实施创新聚能计划。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聚的政策体系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工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建设以“三权”抵押贷款为重点的农村产权融资体系。深化“三位一体”改革,着力打造农合联为农服务的莲都样板。加强科技创新。落实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60%左右。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深入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加快组织实施科技富民强区、科技惠民等重大科技专项和项目,推动校企、校地合作,加速先进科技成果的创新应用和转化。创新制度供给。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丽水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小镇、电子商务产业园,积极构筑创业创新合作平台。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PPP等形式参与支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高层次、高技能、紧缺急需和地方特色人才队伍建设。
  (三)构筑“四个体系”,在创造美好生活上实现新作为。
  1.构筑精准高效的富民增收体系。坚持把群众增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来抓,综合施策,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就业促增收。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创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培训的实用性和精准度。产业培育促增收。积极发展能提供更高收入的产业,突出抓好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老三宝”和来料加工、农家乐民宿、农村电子商务“新三宝”,让老百姓更好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政策保障促增收。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工程,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力度,着力解决因病返贫、孤老返贫、残疾致贫等特殊贫困问题。深化改革促增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位一体”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发展活力,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2.构筑普惠共享的社会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师队伍管理,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健康莲都”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区人民医院改扩建、丽云中心卫生院迁建等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创成国家慢性病防治示范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图书馆、博物馆、非遗展示馆、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等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构建环城文化休闲健身带和市区“10分钟文体圈”、乡村“30分钟文体圈”。
  3.构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健全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到2020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和90%以上。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推进各类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及时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全面落实残疾人基本福利补贴制度。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努力通过货币安置、配建安置、公寓安置等方式逐步解决拆迁安置问题。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强化托底型养老,扩大普惠型养老,支持社会化养老,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推进“医养结合”。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4.构筑安全有序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推进“法治莲都”和“平安莲都”建设。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强化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推广雅溪镇“居民自治联合会”社会治理模式,提升“96345”市民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牢牢把握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的主动权,打好反邪教、反渗透、反恐怖的主动战。推动军地合作,加强国防动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争创“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加大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有效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应急动员能力,着力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三、2017年政府工作重点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必须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效率落实。我们将立足莲都实际,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和当前经济发展基础,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5%。同时,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约束性指标,重点打好“十场战役”:
  (一)打好文明创建决胜战。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和信心,一鼓作气、决战决胜,坚决打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决胜战。狠抓项目推进。加快实施西银苑小区、南贸小区等8个旧住宅区和青林村、长岗背村等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灯塔新村东侧等7个区块的雨污分流改造,统筹推进消防设施修补、农贸市场设施改造、环卫设施提升等工作,开工建设丽水市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项目。加大城管执法力度,常态长效整治“六乱”问题。新增城市人行道及小区停车泊位300个。推进城区垃圾分类,探索环卫保洁的“丽水模式”,提升城市环卫保洁水平。完成梅山、厦河门、东银苑、娄丰堰等4个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创建15个星级幸福社区。推进全民共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支持引导“小荷”志愿者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二)打好有效投资攻坚战。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确保投资增速不低于12%。聚力项目提速。持续推进依法征收、阳光征收、和谐征收,全面完成江滨城市综合体、教工路北延伸段、绕城西线提升改造等项目政策处理任务,确保市区重点建设项目无障碍推进。加快推进联城城郊农民新社区三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中山小学城西校区等项目,配合推进丽水机场、衢丽铁路、瓯江航道等重大交通工程。落实项目动态管理,实行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领导领办、部门会办等推进机制,确保全面完成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年度任务。发力精准招商。完善招商运行机制和项目库建设,设立城市经济、生态工业、旅游文创、外资等7个专项招商组。利用异地商会、海外侨团和社会中介资源,拓展招商渠道,促进丽商回归。完善招商引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招商项目绩效评价。全年力争引进大项目9个,实际利用内资28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00万美元。合力保障投资。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完成垦造水田1400亩、旱地1200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00亩。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盘活国有闲置资产,多渠道筹措基本建设项目资金。优化项目审批服务,按照“谁招商谁代办”原则,深入实施项目代办制度,为项目招引提供“保姆式”服务。严厉整治工程建设和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
  (三)打好生态农业升级战。深入实施生态精品农业“912”工程,深化农业三区建设,推动产业提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全面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加快农业园区景区化改造,新建农业景观带、休闲农业观光园区、休闲家庭农场8个。大力推广“养猪上楼”模式,新增美丽牧场4个。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水果、蔬菜、畜禽养殖、食用菌等传统农业提质发展,支持特色小水果、花卉、中草药等农旅融合项目发展,新增旅游农业示范基地3个。借势“丽水山耕”区域品牌,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旅游地商品转化,优化农产品包装设计,构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上行体系,全年新培育农产品旅游地商品和经营主体各25个,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市级以上主体农产品电商普及率80%,实现农产品旅游地商品年销售收入1.5亿元。
  (四)打好生态工业强身战。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以提高亩产效益为核心,强化低效产能、低效闲置用地、“低小散”企业清理,整治淘汰一批低端项目。认真开展“精准帮扶企业、振兴实体经济”行动,扎实抓好龙头骨干企业、名品名牌企业、高精特新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助力成长型企业做大做强,优质小微企业快速成长。深入推进“四换三名”工程,鼓励企业零土地技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以上。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新型电子商务业态,引导“工业+旅游”新业态发展。推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建设莲都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园。强化金融帮扶实体经济力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小微企业融资帮扶基金等帮扶作用,政银企互动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全年力争完成企业股改1家、新三板挂牌1家、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4家。创新外贸发展方式,加强出口主体和品牌培育,支持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技术和管理。积极引进跨境电
  商,助推外贸出口提升。
  (五)打好全域旅游扩面战。以全域旅游引领生态旅游业品质与效益双提升。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围绕古堰画乡创AAAAA,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古堰画乡游客接待中心、文化产业基地、隐居画乡二期等一批项目争取完工。提升东西岩景区建设管理运营水平。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制定全域旅游产业融合行动计划,推出百兴菇业、鱼跃酿造、括苍古道等一批工旅、文旅、体旅精品旅游产品。推进旅游线路整合、产品组合、服务融合,着力建设全市旅游集散中心。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为抓手,加快“欢庭•下南山”古民居精品酒店、官桥乡宿等精品民宿建设,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民宿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完成智慧旅游数据中心建设,鼓励农家乐民宿依托互联网开展营销,全年实现民宿业态上线率90%以上。加快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推动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激活城市夜间消费,提升经济活力。
  (六)打好城乡统筹联动战。主动融入中心城市发展大局和功能布局,以城乡联动促经济共融。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南山互通至丽新公路、瓯江大溪治理工程莲都段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碧湖第一水厂、大港头镇区强弱电改造等项目,积极推进大大线莲都段改建等项目前期,年内实现峰源乡通公交,所有行政村通班车。注重经营城镇,有序开展国有土地出让工作,加快碧湖西生活区块、桥头农贸市场区块等地块开发,加快碧湖万人下山脱贫安置小区项目前期。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推进环境卫生、城镇秩序和镇容镇貌整治,年内完成大港头、丽新、黄村三个乡镇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完成城镇危房治理和农村危房安全隐患消除工作。抢抓丽水机场、瓯江航道开工建设的机遇,主动谋划对接空港经济、航运经济。
  (七)打好环境整治立体战。深入实施“五水共治”,以河长制为抓手,全面推进城镇截污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河湖库塘清淤、农业面源治理、入河排污口整治、防洪排涝项目建设等工作,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管控,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效,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深化“三改一拆”,保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加快既有违建的处置,全面清理缓拆的违法建筑,稳步实施城区住房“平改坡”工程,推进“蓝色屋面”整治、治危拆违专项工作,全年拆除违法建筑150万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达到60%,争创“无违建先进区”。扎实开展“六边三化三美”,深化洁净村居“流动红黄旗”等机制,不断提升全域洁净水平。推进美丽村庄、美丽民居、美丽公路等“十美工程”建设,改造提升丽武公路、新50省道和330复线莲都段沿线风貌,重点建设老竹、沙溪、新陶、梁村等4个连片精品村,打造风情东西线。改造美丽林相,建设彩色林20000亩、健康林10000亩、平原绿化500亩。完成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创建。全面开展省级垃圾资源化减量化试点县各项工作。完成高污染燃料“五炉”改造工作,确保全年空气优良率达到90%以上。
  (八)打好深化改革持久战。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健全“四张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拓展政务服务网功能。继续推行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和项目审批代办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深化“1+3”旅游综合执法模式改革。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作用,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培育村级担保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大金融支农支小力度,实现“三权”抵押贷款余额增长10%以上。完善市场准入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办医、办学、办文化、办体育、办养老等社会事业。实施新一轮乡镇财税体制。统筹推进旅游统计、医药卫生、户籍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全力保障监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九)打好民生改善协同战。坚持人民至上、共享发展的价值取向,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就业和居民增收。落实促就业各项政策,重点解决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新增城镇就业1300人。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产业帮扶增收一批、落实政策帮扶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不低于15%。深入开展“无欠薪”行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成梅山中学二期、碧湖中学扩建项目主体建设,开工新建中山小学城西校区、囿山小学长岗背校区,深入实施幼儿园扩容工程和薄弱幼儿园改造工程,争创省教育现代化强区。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年内实现规范签约率30%以上。加快区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前期,完成白云街道、岩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力争创成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完成区公共图书馆、区数字文化馆建设。继续推进文化礼堂、乡村戏苑、乡村舞台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养老金标准。启动智慧养老社区试点工作,建设示范性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5个,新增养老床位数150张。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户。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医疗救助、社会帮扶、优抚福利等救助机制,关心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十)打好平安莲都阵地战。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担当,深化“平安莲都”建设,全力夺取“平安金鼎”。继续推行领导约访接访、包案化解机制,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工作,源头预防、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开展“餐桌安全治理行动”三年计划。深入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三年行动,全年完成搬迁项目7个896人,完成治理项目4个,解危346人。加强企业“两链”和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维护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和金融生态环境。加大法律服务和援助力度,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平稳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
  同时,进一步做好国防教育、老龄、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统计、质监、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新期待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本着对47万莲都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忠诚干事政治过硬,担当干事本领过硬,干净干事作风过硬,奋发干事实绩过硬”的“莲都铁军”。
  坚持依法行政,阳光运行,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健全决策机制,实现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确保政府决策依法、民主、科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职责。进一步深化政务信息公开,深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依托政务微信、网上信箱等载体,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度。
  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职能,建设服务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耕基层、深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调控的重要作用。健全完善奖优罚劣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目标任务项目化、推进工作时序化、落实工作责任化、督查考核常态化”,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求真务实,担当尽责,建设实干政府。坚持围绕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抓好落实,坚决维护区委权威,精准高效地把区委的主张变为行动,指标一个一落实、项目一个一个推进、难题一个一个破解,坚决做到党委有要求、政府有行动、落实有成效。注重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各项决策更加符合莲都实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崇尚实干,力戒空谈,重调研、讲真话、说实情、求实效。始终保持一线攻坚的干劲、一往无前的闯劲和一抓到底的韧劲,着力化解矛盾、破解难题。
  坚持立说立行,高效办事,建设效能政府。认真开展“首善担当创一流”主题大讨论活动,不断强化广大干部的首位意识。全面落实岗位责任、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绩效管理等制度,着力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大力整治“庸懒散疲拖”等影响政府形象和办事效率的问题,倡导立说立行、雷厉风行,努力做到一般事快办、急事急办,能办的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钉钉子”的精神锻造政府执行力,确保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严守纪律,干净干事,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办法”“六项禁令”,持之以恒转作风,着力营造“干净干事创新业”的良好氛围,让干部保持身心健康,自觉高效快乐工作。强化公共财政管理,注重发挥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的作用,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和国资监管,依法规范招投标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新的起点,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的征程,需要我们奋力拼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拼命干,俯下身子务实干,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名词解释
  1.五水共治:指省委提出的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和抓节水活动。
  2.三改一拆:指省委提出的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活动。
  3.“无违建”创建:2014年,浙江省在深化“三改一拆”行动基础上,开展“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活动。“无违建”标准包括无既有违法建筑、无新增违法建筑、无规划盲区、无管理死角、无非法“一户多宅”等内容。
  4.六边三化三美:即加快推进公路边、铁路边、水边、山边、城边、村边等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实现城美、村美、房美,是我市在落实省委“四边三化”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整治环境的重大举措。
  5.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2013年,我区成功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建设期限为2014年—2017年,以碧湖平原为主要建设区域,规划总面积4万亩,总投资3.25亿元。园区按照“六区一点”进行规划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钢架大棚建设项目以及整合项目。
  6.特色小镇:指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打造特色小镇,有利于集聚创新要素、扩大有效投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7.六城联创:2008年,我市正式提出全面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 “六城联创”目标。
  &四张清单一张网:即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对于消除权力寻租空间、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9.两集中两到位:指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推进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10.“三权”抵押贷款:指农村金融改革中的林权、土地流转经营权、农房抵押贷款。
  11.“五保合一”大社保体系:指集城乡养老、城乡医疗、征地保障、民政低保和社会救助等为一体的大社保体系。
  12.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3.两学一做:即“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
  14.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2016年9月,省委提出在全省开展以“一加强三整治”(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乡容镇貌)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省所有乡镇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乡容镇貌大为改观、乡风民风更加文明、社会公认度不断提升,使小城镇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
  13.“养猪上楼”模式:又指“非接触式发酵床养猪”模式。采用双层楼式结构,上层铺以漏缝板养猪,下层用锯末、砻糠、废弃菌棒加酵素混合成发酵槽消纳排泄物。不仅可以节省劳动投入、提高饲料利用率、缩短饲养周期、降低发病率,还能提供优质的有机肥。
  14.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2016年8月,莲都区印发《莲都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明确力争用三年时间攻坚,完成一批教育项目建设,到2018年,基本解决城区教育资源紧缺问题,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同时,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积极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促进校际均衡,推动莲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5.“双随机”抽查: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规范事后监管,强化社会监督,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共竞争的发展环境。
  16.四个意识: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2016年1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公开提出。
  17.“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19•五大发展理念: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八八战略: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八八战略”,即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具体内容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21.“一个率先、两个提升、三个迈进”总目标: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奋斗目标。“一个率先”,即到2019年提前一年在全市率先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提升”,即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大幅提升;“三个迈进”即实现向城乡融合化迈进、实现向产业协调化迈进、实现向治理现代化迈进。
  22.小城镇“6+X”项目建设:“6”即打造6个基本项目:一个景观出入口、一条示范道路、一个休闲公园、一个文化礼堂、一个示范村居、一套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系统,“X”是指根据乡镇自身情况,选择性建设一批以基础设施为主的自选项目,如农贸市场、地下管网系统、停车系统、便民服务中心等。
  23.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按照“避让搬迁为主,搬迁和治理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利用三年时间,实施全区2个A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和34个C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避让搬迁和治理排险工作,计划避让搬迁1122人,完成排险治理项目17个,解危人口1800人,实现已纳入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消除的目标。
  24.“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方案:我省深化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8”指实现生态经济、节能减排、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8方面目标;“11”指开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城镇、美丽乡村、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森林浙江、蓝色屏障、防灾减灾、绿色创建等11个专项行动。
  25.三强一制造:指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战略,打造“浙江制造”品牌,是省委、省政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而出台的一项重要举措。
  26.四换三名: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及培育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推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
  27.—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8.浙闽赣皖生态旅游协作区:指由我省提议,皖闽赣三省积极响应,按照“多规合一、统筹规划、逐步推进”思路,四省联手打造的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旅游区涉及四省19市123个区县,面积约23.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80.7万人。
  29.“最多跑一次”改革:指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只跑一次。通过简政放权,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査、按标检查、一次到位”的监管机制,形成各项便民服务 “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零上门”机制。
  30.“三位一体”改革:指开展以生产、供销和信用合作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式农民合作经济体制改革。
  31.PP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32.分级诊疗制度: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和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并按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及时便捷的双向转诊,从而建立科学有序的诊疗秩序,确保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政策措施可概括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33.双下沉、两提升:由省委省政府主导启动,旨在以“人才下沉、资源下沉”为手段,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流向基层,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升”,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34.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产品生产档案化管理,将农产品生产等信息录入到二维码标签中,实现二维码溯源,为每个农产品建立“身份证”,达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目的。
  35.三去一降一补: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36.“四个平台”建设:指对乡镇(街道)和部门派驻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和协作密切的日常管理服务事务进行归类,完善相关机制,整合工作力量,形成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工作平台。
  37.“1+3”旅游综合执法模式改革:“1”是指设立综合性旅游管理机构;“3”是指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机构。
  3&餐桌安全治理行动三年计划:2015年3月,省政府提出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管控体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重点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莲都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在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
  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五年,是我区全面改革深入推进、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民生事业稳步提升的五年,也是我区人大工作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丽水市莲都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人大的有力指导下,区人大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揽,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引,以“三美融合、互促共进、主客共享”为工作主线,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共组织召开人代会会议5次,常委会会议49次;组织开展执法检查3次,调研视察78次,市、区代表专题视察27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44个,作出决议决定43个,充分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为推进全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跨越发展中主动作为常委会坚持把落实区委决策作为工作着力点,认真履职、积极作为,为尽早打通“两山”通道提供有力支持。
  聚焦科学发展,推动市区共建。审查批准《莲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将“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到莲都发展的具体任务和指标中。审议通过《关于丽水市莲都区(丽水市区)环境功能区划的议案》,推动政府守牢生态底线、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生态惠民。听取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年度执行情况的汇报,督促政府如期完成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在人代会上作出《关于加快养生农业发展的决定》,确定全区养生农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首次行使“授予荣誉称号”的法定职权,吸引高层次人才服务市区经济发展。借助市人代会平台,就审批权限、执法分工等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市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常委会还先后调研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视察城区地下管线建设、老小区改造、浙西南农贸城建设等项目,为推进市区共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两白”(处州白莲、白枇杷)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并跟踪督查审议意见的落实;审议“洁净村居”创建和民宿经济发展情况专项报告,推动政府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促进我区农业和农村健康发展。先后调研山区科学发展、乡镇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城乡规划建设、乡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管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农家乐综合体建设、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农产品安全生产、科技富民强区等工作,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聚焦“拆治归”,力促转型升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全区防洪排涝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专项报告,推动政府规范工程程序、强化质量管理,促进“五水共治”深入开展。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专题视察政策处理、“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等重点工作。专题审议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实施情况,充分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推动政府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吸引“丽商、莲商”回归。常委会还与省、市人大联动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检查,并跟踪督查意见落实情况。组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恪尽代表职责,保护母亲河溪,査找水污染源”“査找可游泳的河”“监督已治理的河”等专项督查。常委会领导担任区级“河长”“路段长”,助推美丽环境建设。这些监督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了打好全区“拆治归”组合拳的强大合力。
  二、严格程序、规范行权,在依法履行职责中强化保障
  常委会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与党委同心,与政府同向,强监督、重实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全面保障。
  关注社会热点,助力民生改善。教育和卫生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常委会先后听取和审议城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和我区学前教育发展情况专项工作报告,推动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新建续建项目实施,提升学前教育保教水平。区政府积极争取多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新建扩建一批校舍,强化师资培训和管理考核,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常委会审议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情况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专项工作报告,推动政府加大监管工作力度、优化基层医疗机构和设施配置,稳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了全区基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关注社会事业,助力协调发展。常委会专题视察民族乡镇和民族村,审议《关于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推动政府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畲族研究会发挥作用,支持举办“竹柳新桥三月三”畲族传统歌会。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专项报告,推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特色村寨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大港头镇利山村通过做靓畲族元素,创成了AAA景区。此外,常委会视察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双创工程”落实情况,调研全区残疾人就业现状、养生养老事业发展、二孩政策实施等工作,推动了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注重队伍建设,加强任后监督。坚持拟任人员任前公示、法律知识考试、表态发言、颁发任命书等规定,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五年来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20人次。组织新任区政府组成部门的局长,在《莲都播报》和处州晚报上向全区人民作履职公开承诺,拓展了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平台。实行主任会议听取部门工作汇报制度,分年度听取政府22个组成部门的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建议并督促落实,促进部门更好依法行政。每年年末,组织区政府组成部门局长、区法院副院长和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向人大常委会进行书面述职,不断提高被任命干部的依法履职和廉洁从政意识。
  三、突出重点、依法办事,在推进依法治区中增强实效
  常委会坚持法治导向,持续改进监督方式,不断拓宽监督渠道,致力于为全区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不断推动依法行政。积极落实《预算法》,将部门预决算纳入监督,听取和审查了民政、科技等5个政府部门预决算,推动53个区直部门网上公开年度预决算。做好财政决算批准和预算调整审査工作,调研全区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每年听取财政预算执行和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重视运用审计成果,提升政府资金的使用绩效。与省市人大联动,开展食品安全“一法两规”执法检查,推动政府履行法定职责,保障了我区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共对99份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常委会还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和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规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调研“四张清单一张网”、行政执法、政府合同管理及执法部门宗卷检查等工作,推动政府依法规范行权。
  不断强化司法监督。与上级人大联动开展深化司法监督活动,查找我区司法和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常委会专题听取公、检、法、司四家单位的整改情况报告。开展法官、检察官的履职评议,当场进行满意度测评,推动“两官”队伍建设。对区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进行专项监督,推动法院整改存在的问题,有效促进了区法院民事执行案件实际执行率和标的清偿率的提升。认真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听取和审议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工作专项报告。出台《监督司法机关工作办法(试行)》,共报备司法机关报送的重要文件17件、特定案件658件。常委会还听取和审议了职务犯罪类刑事案件审判和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侦查等专项报告,对刑事案件办理、人民调解等工作进行监督,组织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工作,推动全区司法工作更加公正透明。
  不断夯实法治基础。常委会把深入推进普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开展“六五”普法中期评估,听取和审议“六五”普法工作总结,调研“七五”普法规划情况,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推动全区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乡镇创建,进一步夯实了依法治区的基础。支持区法院落实好人民陪审员“双倍增计划”,依法任命人民陪审员88人次,联合法院开展陪审员培训工作,推动基层司法民主。主动参与《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立法活动,反映群众诉求,推动市人大将“建筑物外立面脱落、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纳入条例的调整范围。做好人大信访工作,五年来共受理信访1129件,其中,来信427件,来访702批次、959人次。
  四、创新平台、优化服务,在健全机制中发挥代表作用
  常委会围绕“两联系一发挥”创新活动平台,激发代表活力,加大督办力度,推动代表主体作用的较好发挥。
  健全活动机制。全区15个乡镇(街道)的实体及网上联络站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各代表联络站围绕社会热点,确定代表活动主题,邀请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开展活动,促成城区丽光弄照明系统建设、碧湖石牛桥头交通信号灯投入使用、南明山濒危千年古樟树保护等民生事项的解决。《莲都做实代表联络站》在我省人大机关刊物上发表。常委会共组织代表专题培训4次,还开展了“推动'四换三名’'创新驱动'等十大组合拳落实”“查找基层群众办理审批难事项”等代表活动,提升了代表履职的热情和成效。
  健全激励机制。坚持开展区人大代表履职积极分子年度评选活动,在全区人代会上进行表彰。编印《代表风采》《砥砺中奋进》和《履职风采》等画册,宣传代表履职事迹,大力弘扬正能量。出台《区人大代表辞职暂行办法》,畅通代表队伍“出口”,从制度层面解决部分代表工作岗位变动后与原选区选民联系不多、履职意愿弱化等问题。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共有46名区人大代表资格终止或辞去代表职务,依法补选代表42名,保持了代表队伍的整体活力。
  健全办理机制。五年来,区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597件,其中被大会确定为议案的10件。常委会和区政府联合召开交办会,明确每件建议办理的责任主体,重点代表建议实行政府负责人领办、常委会领导督办制度。运用建议办理系统实时通报办理进度,对代表不满意的建议督促承办单位重新办理。常委会每年听取区政府办理大会议案、代表建议情况的工作报告,提出具体意见。把建议办理工作纳入部门年度考核指标,开展建议承办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推进了严鸟、郑地等偏远乡村班车开通、大港头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化肥农药监管力度加大等一批群众关注问题的落实。
  健全选人机制。在区委的领导下,常委会认真贯彻上级换届选举工作部署以及《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严肃抓好省委巡视组“关于把好代表素质关”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共同把好代表“入口关”,推荐出素质高、履职强的连任人选。强化对区、乡两级选举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严格依法履职,与组织、纪检等部门密切配合,抓好换届纪律教育,做好信息研判,开展换届风气巡查,加大业务指导力度,保证了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风清气正。选举产生区十六届人大代表198名,新一届乡镇人大代表464名,为加强区、乡两级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提升素质、夯实基础,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增添活力
  常委会主动适应政治文明建设和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了整体履职水平。
  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始终与省委、市委、区委保持高度一致,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协助区委召开全区人大工作会议,区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作用的意见》,为人大工作指明方向。深入贯彻省市加强人大工作的要求,认真筹备新设法制(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将农业资源环境工委分设为农业与农村工委、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工委,单独设立备案审查科,进一步健全了人大工作机构。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题读书会、举办法律讲座以及赴全国人大培训基地学习等,提升常委会整体履职能力。召开人大制度建立60周年座谈会,认真总结我区人大工作取得的经验。加强许可工作流程、建议办理规定等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常委会行权议事规则。
  加强基层人大建设。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落实“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乡镇人大主席依法推荐为正式代表候选人”的规定,推动乡镇(街道)设立人大工作办公室,提高基层人大干部专职化水平。以贯彻《浙江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为抓手,分解工作要点,修订考核办法,完善《乡镇人代会会务工作指导手册》,落实常委会专职人员分片联系制度,加强对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指导。2016年底,全区9个乡(镇)级政权的换届选举工作全部顺利完成。
  加强人大机关建设。强化政治定力,精心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归零翻篇开新局”主题大讨论活动,把党建理论学习和廉政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支持派驻纪检组工作,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各项规定,持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升人大机关战斗力。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环境整治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做好人大宣传工作,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人大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勤勉工作,开拓创新,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宪法、法律在我区的施行,推动了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区政府、区政协和区法院、区检察院的积极配合,也离不开全区人民、乡镇街道人大及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区人大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看到,对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照党和人民的期望,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一些法定监督手段运用不够充分,监督的刚性、实效性还有待提升,监督力度还需加大,监督的理念和方式要改进创新;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尚未实现常态化规范化,有关制度和办法需加快建立;代表闭会期间活动深度还不够,内容需要不断丰富,对代表履职的服务、保障、管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常委会履职能力还需更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将努力补上这些“短板”,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莲都得到更好的实践,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
  各位代表,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的任期已满。五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地方人大工作,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和体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本届常委会之所以能较好地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各项工作能取得长足进步,首先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常委会主动围绕区委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保证了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
  ——必须始终坚持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担负着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遵守执行的神圣职责。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作为根本任务,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稳步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紧密联系群众,发挥代表作用,不仅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性质所决定的,而且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职权的力量源泉和重要基础。只有紧紧依靠人大代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代表人民,自觉接受代表和人民的监督,才能使人大工作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才能使人大工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激发人大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人大工作得以不断推进的强大动力。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遵守宪法原则、把握人大工作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实际,通过探索与创新,不断推进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创造更多更好的做法和经验,推动人大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2017年工作总体安排
  各位代表,2017年是落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现在,新一届区人民代表大会已经组成,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也即将选举产生。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建议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发展主线和“三美融合、互促共进、主客共享”工作布局,围绕“一个率先、两个提升、三个迈进”奋斗目标和“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总要求,着眼发展大局,践行忠诚担当,依法规范履职,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作用,为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我们建议2017年区人大常委会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党的领导,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自觉维护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接受区委的统一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积极通过人大法定程序与履职实践,保证党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在人事任免工作中积极贯彻好组织意图。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循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不断强化党内监督,营造人大系统良好政治生态。坚决落实区委“干净干事创新业”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首善担当创一流”主题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加强作风和队伍建设,提升常委会履职能力与机关服务水平。
  着力提升履职实效。要按照“选准角度、掌握尺度、把握力度”的原则,围绕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进人大监督、决定、任免、代表各项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人大的功能与作用,贡献人大的智慧与力量。
  二、充分发扬民主,努力在推动依法治区上有新作为、新进展
  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制定出台《莲都区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办法》,推动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迈出实质性步伐。有重点地听取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跟踪监督。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并适时作出决议决定。
  深入推动依法行政。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全面审查机制,深化有重点的主动审查工作,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坚持主任会议听取部门工作汇报制度,将派驻莲都的市级直属机构纳入监督范围,听取3~5个政府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推动部门依法行政。
  推进监察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决定精神,有序推进我区监察体制改革。
  扎实推进司法监督。关注司法体制改革,发挥好法制(内务司法)委员会的作用,与省市人大联动开展《行政诉讼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跟踪监督2016年区法院关于职务犯罪审判工作审议意见的落实,继续关注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推动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继续开展“两官”履职评议,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巩固监督工作成果。加强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保障《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我区的正确施行。
  三、突出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开展经济运行专项监督。听取区政府关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专题审议计划执行、预算执行、决算以及审计等专项工作报告,跟踪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视察全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情况,开展农旅融合发展情况专项督查,增强人大监督的刚性。
  深化财政预决算审査监督。推动政府落实好《预算法》的规定,重点是要将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和债务列入2017年度财政预算,编制好一般公共预算等四本帐。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查,推动政府量力而行搞建设。发挥财政经济委员会作用,听取和审查3~5个政府部门的预算情况,继续推动政府部门预算审查和决算公开。
  加强民生领域工作监督。
  关注《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施行,适时跟进,推动该法在促进和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听取和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配合省市人大开展公益林管理立法,以及全面剿灭劣V类水体工作调研。听取和审议基层“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关注地质灾害“大搬快治”、农民下山脱贫安置、全区危旧房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进展,调研教育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情况、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情况等。推行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
  四、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提升履职水平
  深化代表联络站建设。围绕“两联系一发挥”,继续完善实体和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推进代表履职“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不断完善人大代表进联络站听取群众意见、向选民述职等机制,推动领导干部代表进联络站常态化、长效化,将联络站建成听取民意、汇聚民智的主渠道,推进群众关切的民生热点问题得到解决。
  增强代表活动实效。围绕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小城镇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精心组织代表开展主题活动,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活动实际效果。主动参与省、市人大立法活动,及时反映我区群众的呼声与愿望。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加强代表培训工作,提升代表履职水平。认真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制度,增强联系群众实效。坚持和完善代表工作的各项制度,健全代表履职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代表履职登记及其结果运用,增强代表履职意识。
  改进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加大大会议案、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开展建议办理“回头看”,完善网络预提交、日常督办、重点督办、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畅通社情民意的收集反馈渠道。运用好代表建议办理系统和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提高建议办理的面商率和解决率,推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各位代表,今年是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第一年。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扎实做好区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始终保持“一线”状态,按照“一线”标准,发挥“一线”作用。继续坚持和传承人大工作实践中创造的好做法、积累的好经验、形成的好作风,不断推动人大事业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各位代表,当前莲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赋予我们新的使命责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我们不断开拓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丽水市莲都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 总要求,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政协第十五届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五年工作回顾
  2012年以来,我区经济转型升级、民生明显改善、事业全面进步。中共莲都区委高度重视支持政协工作,为政协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在区委正确领导下,十四届区政协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把握团结民主主题,自觉融入大局,密切关注民生,努力发挥优势,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先后组织全体会议5次、常委会议21次、主席会议42次,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和其他集体调研视察活动65次,递交《政协建议》42期,交办政协提案932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735期,被国家和省、市、区党委、政府采纳或部分采纳意见建议1057件。至2016年,已连续第17次获评“全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一)融入发展大局,协商献计精准发力
  常委会贯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有关部署,抓住事关我区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协商献计。
  1.围绕党政部署参与决策。逐年听取区委工作通报、“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其他有关报告,整理递交意见建议5批456条,“制定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等被纳入工作日程并得到有效落实。先后召开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区“十三五”规划专题协商会和举办“提升文化软实力”政协论坛,汇编意见材料23份,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全面参与碧湖、高溪,岩泉、双黄,水阁、富岭行政区划调整,以及城区社区设置和全区村规模调整协商活动,以《协商纪要》形式提出意见建议。深入调研跨县域畲族经济协作情况,建议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竹柳新桥”绿色协同发展,被省、市、区党委、政府重视和肯定。
  2.紧扣转型跨越调研视察。常委会组织工业发展环境、困难企业帮扶等课题调研,主席会议组织农技农业、华侨文化、处州白莲、乡愁旅游等课题调研,各专委会先后组织委员视察我区新农村建设、古堰画乡开发、养生农业产业、居家养老服务、小区物业管理和民族经济发展等情况。优化我区工业发展环境、强化农技推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弘扬养生文化培育养生产业、挖掘华侨文化建设侨乡莲都、保护和发展“老字号”品牌、做大做强处州白莲产业、打造“中国•莲之都”、打造乡愁旅游目的地等一批视察调研成果被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交办,部分建议已转化为促进我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3.深入建设一线献计献策。参与全区首个PPP项目《丽龙公路南山互通至丽新公路建设工程(南山至高溪段)实施方案》的协商,跟进农村文化礼堂、便民服务中心、民宿、主题村落和特色小镇建设,提出“赢利捆绑”降低风险、丰富文化礼堂内涵、拓展便民服务事项、加强古树和珍稀树木保护、延伸民宿经济“链条”、建设大港头村“画乡亲水步道”等建议,为有关工作提供积极参考。先后调研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民族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建议理念市场化、指标科学化、强化项目监管、健全激励问责机制,促进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支持政协领导联系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处州白莲节”活动策划、“11•13”特大山体滑坡抢险善后和创全国文明城市等重点项目或重点工作, 参与协调解决问题。
  (二)关注民生福祉,监督建言果敢较真
  常委会聚焦民生问题,较真监督、坦诚建言,持续助力民生改善,把履职为民宗旨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
  1.助力收入增长。视察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建设美丽富饶乡村”对口协商会,呼吁扶持特色农业产业,经营山水、村庄和农家闲置房,加大“富民”投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参与叶平头村改造建设,引入皇菊种植加工产业,完善文化长廊、“归零”书院等基础设施,促生农家乐3家、民宿5家,促进村民就地就业增收,打造了“政府引导、企业村民双赢、可借鉴复制”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确定来料加工、农产品电商、特色民宿和全域旅游等提案为年度重点提案,助力农民创业创新。安排政协机关领导干部帮扶低收入农户44户,组织委员核查全区结对帮扶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助推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2.促进环境改善。开展“洁净村居”“五水共治”“两路两侧”“六边三化三美”等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先后调研城乡环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企业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垃圾河清理等工作,整理形成6份民主监督报告73条意见建议。组织委员和机关干部参与市区环卫体制机制改革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发起并推动“车让行人”行动,助推市区卫生文明面貌改善。敦促“三改一拆”、垃圾分类、水源地保护、病死猪处理等提案所提意见建议的办理,建设“随手拍、快捷报”监督平台,监督处置“六乱”点位问题1500多个。
  3.畅通信息渠道。重视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报送和反馈,《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管理》等6期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完善土地政策,保障'低小散'行业整治》等34期信息被省、市领导批示交办,《建设劳模(职工)休养站》等20期信息被区领导批示交办,共有27家(次)参加单位、69人(次)委员(信息员)获信息工作表彰。持续关注并指导相关乡镇(街道)居民自治联合会建设,先后通过调研报告、大会发言、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民情民愿并提出建议,我区“联合自治、跨村理事”模式引起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关注,被媒体广泛报道和浙江省蓝皮书 (2015版政治卷)作为典型案例收录。
  (三)发挥独特优势,参政议事干在实处
  常委会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发挥位置特殊、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汇集各界能人志士,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发挥位置优势,客观评议工作。先后听取纪委、政法、发改、经商、农办、农业、民政等部门工作通报,调研计划生育“双创工程”、医改对群众就医的影响、行政执法、社区矫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瓯江船帮历史和教育强区等情况,视察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旁听法院庭审,为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进落实工作出谋划策。每年选择2家单位开展民主评议提案办理工作,向教育、农业、旅委、经商、建设、文广新体、农办和人力社保等8个部门提出评议意见并督促整改反馈,有效提高提案办理水平。
  2.发挥智力优势,推动解决问题。发动委员结合工作岗位建言献策、建功立业,《关于设立企业应急周转金的建议》《跟进公用自行车安全管理》《保护谭宅迫在眉睫》等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作用彰显。支持政协各参加单位开展结对共建、免费诊疗、教学示范、农技指导、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组织文史工作者征编出版《处州古城》《历程追忆》《灯舞莲都》和《亲历丽水撤地设市建区》等文史专辑,协助完成交通、水利、家训家风、“非遗”传承人口述等征集任务,在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3.发挥联谊优势,促进凝心聚力。安排常委联系委员72人、群众108人,委员联系群众647人,以调研视察、慰问帮扶、意见反映和特色服务为载体加强团结联络。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常委会、主席会议调研视察活动,安排有关单位大会发言97篇,向区委、区政府交办集体提案200件。协助各级各地政协来莲调研工作,支持政协书画会、摄影之友社和女委员联谊会以义务送春联、摄影采风和“靓丽女委员”等方式联系服务群众。组织区政协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编画册、办书画展、开座谈会,回顾光辉历程,再谱时代新篇,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四)构筑“四型一家”,自身建设扎实推进
  常委会以创新型、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政协建设和“委员之家”建设为载体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1.强化学习和研究。坚持主席读书会、机关例会和新委员培训制度,增加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专项学习安排,先后组织十八大报告解读、“诚信守法”、“归零翻篇”、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等学习讨论活动30多次。重视政协理论的研究和普及,与省、市政协互联互动,向广大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征集政协理论研究文章45篇,其中获全省二等奖3篇、三等奖1篇、优秀奖23篇,一批“研究型”委员和工作人员茁壮成长。创刊《莲都政协》, 汇编领导讲话、工作报告、理论研究、履职动态和政协文史等内容,已连续出版至第6期。
  2.重视创新和智慧。改进全会日程议程安排,合并开幕会和大会发言会,改革提案报告形式,有效拓宽全会协商平台。新增委员工作委员会、女委员联谊会和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新建政协网站、邮箱、QQ群、微信群和网上提案系统、委员管理服务系统,新搭“即拍即报”秋'信息沙龙”监督协商新平台,服务履职更切实际。推进提案串并打包、网上办理、民主评议、领办督办,将政协所提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纳入全区工作责任制考核,成果转化更加明显。制定或修订提案工作条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评选表彰办法和委员履职评价、参加单位履职评价等20多项制度,履职“三化”更进一步。
  3.建设“委员之家”。于十四届一次会议作出开展“强基础、优服务,努力创建委员之家”活动的决定。安排政协领导参加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在政协机关开展“创先争优”示范行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走访约谈委员活动,每年组织书画笔会、摄影采风,参加全市政协文体联谊活动,持续加强服务履职,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有力促进政协工作。有序组织政协宣传工作,以门户网站为根本,联系各级各类媒
  体,组织委员足迹、委员风采系列宣传和日常履职宣传,发布政协要闻511条、党派团体信息775条,30多位委员荣获“道德模范”“莲都好人”等荣誉称号。
  各位委员,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凝聚着区委和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单位)、乡镇(街道)鼎力支持帮助的心血,是全体委员、参加单位和各界人士勠力同心、群策群力、砥砺奋进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区的生动实践。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光荣和自豪。在此,我代表十四届区政协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莲都政协工作的各界人士、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区政协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改进和完善。主要是:委员主体作用有待凸显,协商民主实践有待丰富,履职成果转化有待加强,履职“三化”需要继续推进等。回顾十四届区政协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坚定不移与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一起画好改革发展“同心圆”。五年来,区政协贯彻区委决策部署,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认真围绕中心工作履职。区委对政协履职充满期待,连续制定2014、2015,2016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届内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出台政协民主监督有关意见,为政协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区委领导下,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与区政协互通工作,对政协履职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履职为民是政协工作的根本宗旨,必须站稳人民立场,与全区群众做到“同呼吸”。五年来,区政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调研视察、宣传服务、反映意见,奔着群众呼声需求去,奔着群众高兴受益去,助推经济建设,增强了改善民生的实力和底气,推动乡镇农村客运公交化和减免小额电费管理费等,助力提升了莲都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只有倾情为民,切实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群众才会欢迎和支持政协工作。
  (三)团结和民主是政协工作两大主题,必须求同存异、民主协商,与时俱进巩固建设发展 “同盟军”。五年来,区政协坚持团结民主主题,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主席会议成员走访委员和群众,发动广大委员、参加单位联系界别群众,把行动统一在区委的决策部署上,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只有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让各种智慧声音得到充分表达,以民主的作风团结人,以良好的形象影响人,才能为建设发展凝聚更多的人心、增添更多的力量。
  (四)发展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的重要使命,必须深入探索实践,合力奏好职能履行与事业发展“同步曲”。五年来,区政协坚决贯彻中央和各级党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战略部署,落实年度协商计划,实践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开展委员履职评价,推进委员届中调整,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只有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办公厅和省、市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有关意见,积极探索实践,着力创新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议
  今后五年,是我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区政协工作大有可为的重要时期。十五届区政协常委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政协工作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秉持“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助推改革发展,助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有效履行职能,为我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坚定看齐笃行,保持同心同向同力
  向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与中央和省、市、区委保持思想行动一致,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1.增进广泛共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区委决策部署,推助区政府工作落实,为人民利益担当负责。认识莲都在全市区位、责任和作用的特殊性,引导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树立市区“一家”的理念,强化首位意识,力争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委员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性和影响力,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区委决策,讲好莲都故事,为我区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增进最大共识度。
  2.形成一致方向。坚决维护核心,紧紧围绕中心,与区委保持目标方向一致,以市区重点为重点,以市区成效为成效,引领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更加主动地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发展大局。牢记“尤为如此”要求,朝着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个率先、两个提升、三个迈进”奋斗目标前进,朝着“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夺取平安金鼎、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等具体方向努力。
  3.汇集各界力量。把协调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作为基本任务,重实际、具体化,为莲都发展汇集最大正能量。增进联系沟通,深化多党合作共事,发挥人民团体作用,助推“竹柳新桥”区域发展,支持宗教慈善事业,服务异地“莲商”回归,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的生动局面。继续发动委员和机关干部参加“小荷”志愿服务等活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文明创建和社会治理,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中发挥作用。(二)坚决贯彻落实,助力共建共融共享
  按照“三美融合、互促互进、主客共享”工作布局,积极履行职能,全力助推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
  1.围绕城市共建谋良策。围绕政策处理、城市创建、社会治理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组织委员调研项目征集、智慧城市、人才工作、小区物业管理、特色小镇建设等内容,视察文明创建、老小区(城中村)改造、综合行政执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工作,服从服务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落实区领导联系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有关制度,参与协调解决问题。加强联系省、市政协,在中心城市建设上形成更多履职互动。
  2.紧扣经济共融出实招。紧扣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跨界融合,选择项目招商、工旅融合、农旅融合、新生代留学生工作、农业供给侧改革、本土企业发展等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要课题,献计区委、区政府工作。适时听取我区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和专业队伍建设、高溪低丘缓坡区块开发利用和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等情况通报,积极助推有关工作落实。关心关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情况,选择1至2个企业在建项目开展跟踪调查,协助完善项目推进落实机制。
  3.突出福祉共享建诤言。
  突出收入增加、保障增强、精神富有、环境优化,使政协履职过程成为推动民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关注集体经济、就业创业、教育文化、养生养老、健康卫生等民生事业,努力助推问题解决,让群众感受实实在在的变化。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把精力聚焦到“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等重点工作上,为推进落实工作献计出力。继续支持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参与各种形式的惠民帮扶和社会公益活动,助力解民忧、暖民心。
  (三)坚持虚功实做,聚焦善谋善作善成
  发挥委员善言善议善聚的优势,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求真务实,虚功实做,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1.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围绕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广泛征求意见,每年选择1至2个常委会议课题,4至5个主席会议课题,由专委会牵头落实,开展重点调研。鼓励和服务委员、参加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发挥委员特长和集体力量,加强调研准备工作,专攻专业领域。如,企业家委员调研“腾笼换鸟”、总部经济等内容。掌握第一手资料,把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收集起来,把民间的创造和经验总结上来。
  2.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继续制订年度协商工作计划,规范协商程序,经常性开展协商活动。较真监督,敢于碰硬,直面问题,直至推动解决问题。更加重视提案办理“三沟通”,增设提案办理日常提示环节,提高提案办理面商率。再选试点,推广叶平头村建设发展经验,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根据履职选题和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各类履职载体,力争履职活动小而精、大而实、活而优、行而效。
  3.努力促进成果转化。跟进政协所提意见建议的办理,通过座谈协商、民主评议、回头看等方式,让更多符合实际、惠及民生的意见建议进入党政决策。坚持区政府领导督办领办提案制度,每年选择2家单位开展民主评议提案办理工作。继续关注雅溪镇居民自治联合会建设发展情况。体现政协文史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坚持亲历、亲见、亲闻原则,征编莲都改革发展文史资料,更好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加大履职成果的宣传力度,更好地展示履职风采。
  (四)坚守团结民主,谋求新貌新局新篇
  发挥团结联谊功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巩固“四型一家”,发挥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1.展示学习研究新面貌。以“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为目标,运用培训班、读书会、专题讲座、理论研讨等形式,经常组织重要会议精神和政协理论知识学习,引导委员提高履职能力。重新修订队伍建设有关文件,健全委员学习培训制度,加快学习培训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将委员参加学习培训作为履职考核内容,纳入委员履职档案,实现履职培训全覆盖。围绕履职重点内容和履职能力建设开展调查研究,多出政协理论研究成果,发现和培养“研究型” 委员和工作人员。
  2.开创智慧履职新局面。搭建多方聚智平台,拓展多样聚智渠道,进一步发挥专委会、界别活动组、女委员联谊会、理论与实践研究会、书画会和摄影之友社,在团结联谊、服务履职中的作用。适应履职能力现代化需要,用好政协网站、微信群、公众号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加快传统履职+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步伐,实现线上线下互促共进,扩大政协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完善履职评价体系,充分运用和发挥政协各参加单位的组织优势,形成“比着干”的履职态势。
  3.续写创新发展新篇章。学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有关制度,适时参与我区政协协商民主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健全民主监督员制度,落实民主监督员监督。创新履职服务,进一步规范协商讨论、走访约谈、联络联谊等工作,促进会议活动更充分、更富实效。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干净干事创新业”作风建设活动,加强机关党支部、工会、妇委会建设,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委员履职提供更好的服务。
  各位委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幕已经拉开,加快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的任务有我们的一份。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起点,实现新作为,为我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莲都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在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五年,也是我区检察工作同步推进、不断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院在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积极践行绿色司法,切实提升检察工作水平,努力为我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先后多次被评为省级、市级“先进基层检察院”。
  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全力服务发展保障民生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正风肃纪打霸拔钉”等专项行动,对故意杀人、强奸、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电信诈骗、涉网络等新型犯罪依法快捕快诉,强力打击震慑,全力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增强群众安全感。五年来,共依法批准或决定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2074件3011人,提起公诉3579件5156人。特别在护航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各级“两会”等重要时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面开展各项维稳工作,并深入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对办案中发现的涉枪涉爆、宾馆安全管理等领域或环节存在的安防漏洞,及时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消除安全隐患,促进了社会治理的完善;在里东山体滑坡灾害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程参与有关善后服务工作,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获得了区委区政府以及上级院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全力服务经济发展。认真开展金融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专项整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形成打击合力,切实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和转型升级。五年来,共依法批捕各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嫌疑人125人,起诉309人。特别是2016年,积极推行“绿色司法”,紧贴莲都实际,先后出台服务和保障养生农业、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意见,获得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按照“轻拿轻放”的要求,慎重办理涉企相关案件,加强案后跟踪回访。其中办理的一放火、职务侵占案,在案后回访中为受害企业送去量身定制的检察建议和法治宣教,切实服务和保障非公企业健康发展,赢得了涉案当事人的一致点赞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办理的一重点企业负责人涉嫌行贿案获得了省检察院检察长汪瀚、丽水市委书记史济锡等多位领导的批示肯定。
  全力保障民生民利。围绕全区关于绿色生态发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关于推进改革升级、产业升级等重点工作,以开展各类专项工作为抓手,充分利用批捕、起诉、査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行政执法监督等检察职能,扎实开展环保、金融、知识产权“三项检察”和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全力做好法律服务和保障
  王小刚工作。五年来,共依法办理涉环保、金融、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案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案件171件246人。坚持以人民群众平安需求为导向,特别关注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同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开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集中整治活动,依法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72件120人,其中办理的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和监督环保部门依法取缔一批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加工点案分别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三个效果”有机统一优秀案例。2016年,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打击,依法批捕90人,起诉24人。
  二、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积极构建法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严格把握逮捕起诉标准,做到不枉不纵宽严适度。严格落实客观性证据审查标准,确保案件质量,严防冤假错案。五年来,共依法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011人,起诉5156人,无错捕错诉案件发生;对不构成犯罪或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捕134人,不起诉57人。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建立健全刑事和解等“检调对接”机制,践行绿色司法,传递司法温暖,对罪行较轻且没有社会危险性的依法不批捕276人,对犯罪情节轻微、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依法不起诉233人。积极开展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工作,对19名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一方发放救助金30余万元。强化保护性司法理念,2015年5月起推行涉罪未成年人专业化办理,建立健全检察环节“合适成年人”参与、犯罪记录封存等涉罪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制度,在全市率先开展引入社会公益力量参与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联合多部门开展法治进校园公益巡讲。先后依法对106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不捕不诉或建议法院从宽处理,开展预防宣讲23场次,受教育15000余人,有效促进了涉罪未成年人和在校青少年健康成长。
  全面强化诉讼监督职能,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强化对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等问题的监督,依法监督侦査机关立案81人,追捕18人,追诉60人。严格落实人权保障机制,依法监督撤案18人,书面纠正违法侦査行为50起。强化审判监督,对认为存在定罪量刑不当等案件提起刑事抗诉17件,已审结的15件案件中获得改判10件,其中1件获评全省刑事抗诉优秀案例;对裁量不当已生效的民事案件提起民事抗诉14件,全部获得法院改判,其中8件获评全省典型民行抗诉案件。加强对虚假诉讼行为的检察监督,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办理民事虚假诉讼案件3件7人,纠正错误民事裁判2件,7名伪造证据者因涉罪被依法追责,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其中1件获评全省精品民行监督案件。强化刑事执行活动监督,就刑事执行监管中存在的违法问题或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提出书面检察建议138件次,开展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71人,有关变更逮捕强制措施的建议均被采纳。
  深入贯彻惩防并举方针,保障政务环境清正廉洁。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关于深入反腐败的决策部署,围绕当前职务犯罪多发易发领域和环节,严肃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五年来,共依法立案査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01件112人,其中贪污贿赂10万元以上、私分国有资产100万元以上或因渎职行为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大案41件45人,科级干部20人,处级干部8人。依法查办的教育、医疗、农业、国土、环保、经贸系统以及工程建设领域一批贪污贿赂、渎职犯罪窝窜案,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坚持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同步推进,加强预防宣讲和警示教育、预防调查和预防建议等工作,先后开展预防宣教70余场次,发放预防职务犯罪宣传资料7000余份,受教育6000余人。关于涉农专项资金领域、教育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调查报告分别获得了市、区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同时被省检察院发文推广或被评为全省预防职务犯罪优秀年度报告。积极发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行业准入把关作用,主动向社会提供查询567次。
  三、扎实推进绿色阳光司法,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和透明度
  加强自身规范司法。以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保障律师会见权和文明办案两个专项整改等活动为抓手,切实查找和解决影响自身规范司法的突出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办理的案件情况开展全面自查,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征求律师意见座谈会,深入纪委、法院、公安、司法、律师事务所等相关单位走访调研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针对汇总梳理出的办案程序存在瑕疵、律师会见权保障不够到位等问题,以及诉讼阶段充分听取律师意见、加强检律之间合作与互动交流等意见、建议,开展专题研讨并集中整改,先后建立健全关于依法落实和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规范文明办案等相关工作规定,有效推动了自身规范司法长效机制建设。
  推进办案转型升级。围绕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强化以“以证据为中心”的办案理念,加强客观性证据的收集与应用,着力改进办案方式方法,推进办案模式转型升级。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支持和保障律师依法执业,注重办案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慎重办理社会反响大、涉及面广的职务犯罪、涉企犯罪,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重大复杂敏感案件,最大限度地降低执法办案带来的负面产出。严格执行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执法办案工作规范等各项规定,强化检务督察和案件质量评查,加强办案工作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了规范、理性、文明、安全的办案氛围进一步形成。
  深化检务公开透明。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强化“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积极打造“阳光检察”。建成集案件管理、控申接待、阳光检务网络平台等于一体的检察服务大厅,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和集约化管理。通过检察门户网站、案件信息公开、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强检察信息宣传工作,获评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全省检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案件管理中心运行以来,共向社会发布重大案件信息18条,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2561条、终结性法律文书1687份,接待律师咨询593人次。作为全市唯一审查逮捕公开审查试点单位,积极探索推动审查逮捕程序向诉讼化转变,实行公开审查和公开听证,主动将案件办理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四、大力加强检察自身建设,着力夯实检察工作发展根基
  狠抓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从严治检方针,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两学一做”等各类主题学教活动,加强正面典型引路、反面警示教育,不断增强干警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性修养和法治信仰,引导干警忠诚干净担当,被评为“丽水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狠抓党组、纪检组“两个责任”的落实,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从严管理检察队伍,有效推进自身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后获评全市、全区先进。强化思想引导和激励,健全考核评价体系,营造争先创优、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集体34次、干警59人次荣获市级以上表彰。
  强化队伍素能建设。以建设髙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为核心,大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参加各类业务竞赛和评选中,荣获省、市级“十佳”“优秀”“能手”等称号36人次,以绝对优势名列全市第一。加强检察理论专业化研究,完成省、市级课题6个,有关论文在高检院、省法学会、省检察院等单位组织的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奖15篇。推进文化育检工程,以加强检校合作等为依托,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并通过鼓励在职学习、招录、选调等方式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培养专业人才。现有本科以上学历干警占85%,其中硕士研究生9名,在读研究生7名。
  推进基础保障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高检院关于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狠抓工作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基础建设,检务保障不断加强。坚持科技强检方针,以实施电子检务工程为抓手,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迈上新台阶,为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保障各项检察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提供科技支撑。以履行“三项职能”为重点,加强碧湖检察室规范化建设,积极发挥其服务基层一线阵地作用。按照中央、省委和省检察院的部署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检察改革,完成了首批员额检察官的入额推荐等工作;坚决拥护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认真抓好有关部门人员转隶等准备工作,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党的领导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做好检察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把检察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主动报告检察工作并坚决执行其决议,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开展深化司法监督暨“两官”履职评议等工作,认真落实有关意见和建议,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健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的日常联络机制,通过走访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并听取意见,邀请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发布检察信息等方式,通报检察工作情况,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委员建议和提案并及时反馈,主动邀请人民监督员对我院办理的19件职务犯罪案件开展监督。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区检察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和上级检察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区政府、政协、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 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检察事业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检察职能在服务保障大局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有效,一些司法实践问题还需深入破解;二是法律监督职能履行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还不够完善,监督的刚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队伍专业化素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专业人才缺乏;四是机关内部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基础保障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并认真予以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各位代表,区“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已经进入关键期,区十四次党代会绘就了我区要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此,检察机关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秉持“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的总要求,深化检察体制改革,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深入践行绿色司法,全面落实从严治检,推进莲都检察工作高水平发展,为加快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实现我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更加主动融入中心,服务保障绿色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紧紧围绕区委新部署新要求,以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加主动地把检察工作摆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始终做到检察工作和大局需求同频共振,努力为我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要突出服务重点,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紧跟区委中心工作,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改进服务方式方法,注重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切实履行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在有力、有效服务大局中彰显检察工作价值。
  二是更加深化绿色司法,提升执法办案质效。要坚持以绿色司法理念为引领,把绿色司法作为高水平推进莲都检察工作发展的新的驱动力,落实到检察工作各个方面和司法办案全过程。在践行绿色司法过程中,着力做到“五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谦抑司法,更加注重突出办案重点,更加注重办案方式方法,更加注重宽严相济,更加注重延伸检察服务,切实促进高水平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领社会走向善治。要深入研究检察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突出法律监督主业问题,围绕强化检察职能发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制度,不断完善检察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规范司法长效机制建设,把规范作为优位价值,以规范倒逼自身能力素质提升,以检察办案的“文明规范”换取人民群众的 “幸福满意”。
  三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打造莲检铁军队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五个过硬”政法队伍的总要求,着眼破解制约检察队伍建设的“瓶颈”和“短板”问题,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业务,以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为方向,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期过硬检察铁军队伍。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政治轮训制度,探索建立政治督察制度,铸造忠诚政治品格。加强检察职业精神培育,大力推进检察文化建设,为检察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面开展专业化实战化教育培训,不断提升队伍法律监督本领。坚持以人为本、从优待检,提升干警从业幸福感。持续狠抓正风肃纪,健全自我监督制约体系,坚决惩治自身司法腐败,营造全面从严治检的浓厚氛围。
  四是更加体现现代开放,强化检察基础保障。要加快科技强检步伐,借助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应用系统和“互联网+”智慧检务体系,不断提高司法效率。坚持以制度为基础,以统筹为方法,以创新为动力,构建机构合理、权责明确、协作紧密、运行高效的检察管理体系,实现管理集约化现代化。积极争取党委、人大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主动加强沟通协调,着力构建绿色司法社会化大格局,共同营造绿色司法良好生态。切实打好“开放牌”,深化阳光司法,强化接受监督的意识,建立健全民意收集和公民有序参与机制,拓宽群众参与、监督检察工作的渠道,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和监督,确保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加强检察公共关系建设,推动检察工作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唱响检察好声音,传播检察正能量,不断提升莲都检察新形象。
  2017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7年是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之年,也是换届后的开局之年,事关我区“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示范引领、勇立潮头”的首位意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积极应对各项改革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聚焦法律监督职责主业,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发挥,着力在转变执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办案方式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检察工作转型升级,增强法律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权威性。围绕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强化审査批捕、审查起诉工作中的法律监督属性,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切实提升刑事检察工作品质。围绕强化对公权力的监督,综合运用抗诉、督促起诉、检察建议等手段,积极推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强化法律监督刚性的机制制度,不断提升刑事诉讼监督、民事诉讼监督、行政检察监督以及各类专项法律监督的质效。着力发挥控告申诉检察窗口作用和内部监督制约作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
  二是深入践行绿色司法。自觉将绿色司法融入到执法办案和法律监督的全过程,以检察司法的生动实践构建法治生态的“绿水青山”。继续把保护生态底色、服务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民利作为护航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合力打击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企业健康发展的各类犯罪,促进生态修复性司法制度化、规范化。围绕社会稳定和民生安全需求,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危害食品药品安全、“逃废债”等当前突出犯罪以及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和“黄赌毒”犯罪,深入研究涉金融、互联网等犯罪的法律政策界限,切实提高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强化司法能动性,注重司法谦抑性,提升司法严密性,着力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犯罪,促进社会治理完善。
  三是全面落实从严治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深入抓好“干净干事创新业”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大力加强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作风建设,强化队伍担当和作为意识。全面落实从严治检要求,真抓严管,敢字为先,切实打造莲都检察铁军队伍。以提升司法能力为核心,大力加强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载体和平台,认真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业务研讨与交流等活动,着力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培养专业领域领军人才。大力弘扬检察职业精神,引导干警在严格规范、公平公正司法的同时,注重强化文明习惯的养成,始终坚守法治信仰和司法良知。积极推进司法责任制的落实,完善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创业氛围。
  四是深化改革夯实基础。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策部署,重点抓好相关部门人员转隶、工作衔接,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完成人员分类定岗、内设机构整合、司法责任制落实等关键性改革任务。重点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着力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探索建立审查逮捕诉讼式审查、刑事速裁、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等制度,切实通过改革提升打击犯罪、严防冤错、促进和谐的办案质效。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督”新模式,以信息化提升检察工作现代化水平。继续深化检务公开,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检察大宣传工作格局,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监督与支持,确保检察权的正确有效行使。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忠实践行职责使命,为服务和保障我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区检察院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绿色司法:是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汪瀚检察长提出的新型司法理念,是推动浙江检察高水平发展的新驱动力。它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遵循司法规律为导向,以规范、理性、文明司法为核心,以司法公开、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为本质要求。通过绿色司法,实现公平正义所要求的司法动机、方式方法和质量效果的统一,最大限度减少司法办案的负面产出,推进社会善治进程,构建文明健康的法治生态,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有更多的获得感。
  2.检调对接:是指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依托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以和谐司法的理念和调解的方式,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有效化解检察环节各类矛盾纠纷。检调对接工作机制是以促成轻微刑事案件和解、民行申诉息诉和解和涉检信访息诉和解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
  3.“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司法机关在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调查时,应当有包括其法定代理人或其他成年人在场,以保证未成年人在合法、公正、舒适的情况下理性对待调查,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条确立了这一制度。
  4.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指对轻罪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予以密封保存,除法律特别规定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确立了这一制度。
  5.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确立了这一制度,旨在强化人民检察院对羁押措施的监督,防止超期羁押和不必要的关押。
  6.行贿犯罪档案:指检察机关为预防贿赂犯罪,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运用计算机对行贿犯罪信息进行分类录入、存储和管理而形成的档案。2012年1月26日,全国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正式在全国联网开通。201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出台相关规定、办法,进一步推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管理系统化、规范化。
  7.审查逮捕公开审查:是指在审查逮捕阶段,由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主持,公开听取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或其辩护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当事人意见的一种案件审査方式,旨在进一步深化“阳光检察”“阳光警务”新形势新要求。2015年,浙江省检察院和浙江省公安厅联合决定在我省检察、公安系统14家单位开展审査逮捕公开审查试点工作。2016年,浙江省公、检两家又决定进一步扩大试点单位数量,确定了包括莲都区检察院在内的48家单位进一步深入开展审查逮捕公开审査试点工作。
  &基层检察室“三项职能”:根据多年的实践探索,浙江省检察院确定了基层检察室应当履行三项基本职能:一是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二是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化解社会矛盾;三是开展基层执法监督。检察机关职能简介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与政府和法院并称“一府两院”,均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检察权主要包含7个方面: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权、批准和决定逮捕权、公诉权、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权、刑事审判监督权、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权。
  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检察院行使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权,具体负责侦査以下四大类职务犯罪:(一)贪污贿赂犯罪,包括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二)渎职犯罪,包括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等;(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包括非法拘禁罪、刑讯逼供罪、报复陷害罪、非法搜查罪、破坏选举罪等;(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批准和决定逮捕权。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刑事案件后,认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提请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检察机关认为符合条件有必要逮捕的,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不符合逮捕条件或无逮捕必要的,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此侦查机关应当立即释放,改变强制措施。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认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上一级检察机关行使决定逮捕权。
  公诉权。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将案件侦査终结以后,对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将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审查以后,认为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向法院提起公诉并派员出庭支持公诉;依法不认为是犯罪的,或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权。对刑事犯罪案件,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而没有立案的,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检察机关有权进行监督。对于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检察机关有权进行监督予以纠正。
  刑事审判监督权。检察机关认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时,依法提起抗诉,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刑事执行监督权。检察机关依法对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等执行强制措施以及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情况是否合法进行监督。主要包括刑罚交付执行和变更执行监督、羁押必要性审查、社区矫正执行监督、强制医疗执行监督、刑事被执行人合法权益保障等五项具体职能。
  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权。检察机关自行发现或由当事人申诉发现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确有错误的,检察机关依法提起抗诉或提出检察建议,由法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对民事、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再审。
  检察机关设有举报中心、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人民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枉法、刑讯逼供等渎职、侵权犯罪行为,可以向检察机关举报、控告。人民群众不服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刑事、民事判决或裁定,可以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莲都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在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过去五年,是我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赶超的五年,也是法院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五年。我院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市中院的监督指导下,在区政府、区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工作大局,切实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五年来,我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8254件,办结56849件,同比分别上升了89.13%和87.5%,解决诉讼争议标的金额162.42亿元。其中,2016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7460件,结案16339件,同比分别上升25.09%和29.12%,同期结案率为93.58%。
  一、忠实履行司法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宽严相济惩治刑事犯罪。积极参与“平安莲都”建设,狠抓刑事审判工作。五年来,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4026件,同比上升了35.97%,判处罪犯5560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81人。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审结故意伤害、“两抢一盗”、危险驾驶、“黄赌毒”等案件3009件,判处罪犯4091人。审结社会关切的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案件13件,判处罪犯29人。关注民生健康,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62件,判处罪犯94人。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贪污、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45件,判处罪犯70人。在从严惩处犯罪的同时,积极落实人权保障制度。对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罪犯,依法从宽处理,共判处缓刑、单处罚金和免予刑事处罚2075人。充分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积极落实被告人不穿囚服出庭制度。在全市率先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简化办案流程,提高办案效率。
  调判结合化解民商纠纷。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我院各类民商事案件数量大幅上升。五年来,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2985件,同比上升了113.04%,解决争议标的金额153.69亿元。其中,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2372件,妥善处理家庭矛盾。审结道路交通事故、医疗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纠纷1263件,为受害者追索赔偿金2.63亿元。审结买卖、承揽、物业等合同纠纷2696件,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审结房屋买卖、租赁、建设工程纠纷1550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审结涉外商事案件29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加强诉调衔接工作,推动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共调解撤诉结案16638件,调撤率为50.44%。
  良性互动促进依法行政。五年来,共审结行政诉讼案件324件,同比上升了30.12%。积极推进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出庭应诉率达92.9%。强化依法行政监督职能,行政机关败诉率为13.82%。 支持依法行政,共审查非诉行政案件338件,准予强制执行283件。积极推进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试点工作,多年试点经验被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吸收借鉴。定期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并通过邀请行政执法人员旁听庭审、集中专题授课等形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指导,规范行政行为。
  多措并举破解执行难题。五年来,共执结各类案件19152件,同比上升了70.85%,执结标的金额76.84亿元。充分发挥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机制作用,拓展“点对点”查控体系,积极推进执行“一性两化”建设。加大反规避执行力度,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执行活动,切实提升了执行效果。特别是2016年,执行案件收案总量为7986件,执结6850件,同比分别上升了117.4%和79.93%。实际执行率为65.14%,同比上升了43.62个百分点,从上年度的全省基层法院排名末三位上升至全省第三。在全市率先开展“零点行动”和“涉公职人员”专项执行行动,全年共集中开展专项行动8次,共传唤被执行人238人,执行到位标的金额4050.13万元,有效打击震慑规避执行行为;通过网上“点对点”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存款35389人次,成功冻结账户8740个;通过网上布控机制查获被执行人138人;坚持24小时执行备勤,全天候开展执行工作。完善执行威慑机制,强化失信曝光,将356名失信被执行人通过户外电子屏、楼宇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曝光。同时,依托微信、微博网站等,打造“指尖上的曝光台”,切实提升曝光覆盖率。强化对抗拒执行、规避执行的惩治力度,穷尽各项执行强制措施,不断挤压“老赖”活动空间。其中,被执行人袁某某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案,被选入浙江法院依法惩处拒执罪十大典型案例。
  二、围绕中心能动司法,服务区域发展大局
  主动服务市区重点工作。围绕市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以及“双创”活动等重点工作,积极发挥司法职能,保障各项工作依法推进。五年来,共处理涉拆迁、拆违纠纷案件188件,努力实现既支持项目落地,又保障民生权益。充分延伸审判职能,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研,并加强成果转化,我院环境审判工作获环保部、中国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事例”评比优秀事例奖,系全省唯一获奖法院。在全市率先设立旅游巡回法庭,积极助推我区全域旅游发展。
  助力营造良好经济环境。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及时了解中小企业司法需求,完善对涉困企业差异化处置。积极帮扶有市场、有前景的企业脱困解难、转型升级,对“僵尸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盘活资产。五年来,共审结破产清算案件8件,处理债权债务金额4.1亿元,并在全市率先成功实现企业破产重整(浙江力帆革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加强涉金融债权审执力度,充分运用调解、和解等方式,争取银行合理回应涉案中小企业延期还贷要求。加大对网络金融犯罪的惩处力度,依法审结全市首例P2P金融网贷集资诈骗案件。积极争取涉外商事和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为促进我区经济创新与合理竞争提供司法保障。
  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加强对当前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有效对策。其中,针对以“假离婚”、“假析产”等方式谋取额外征迁利益等问题的调研,被《浙江日报(内部参考)》编发。积极落实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被判处非监禁刑和刑满释放人员,做好帮教管理,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高度重视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共化解信访老案9件,甄别终结21件,其中,成功化解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央政法委交办的信访案件4件。特别是2016年G20峰会期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肩负起维稳工作,对矛盾纠纷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共排查梳理涉诉信访维稳案件108件,积极稳妥处置舆情,竭尽全力落实稳控责任,确保了峰会期间重大敏感案件零炒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零死角、赴省进京零非访,我院维稳安保工作获得省高院陈国猛院长的充分肯定,并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1名干警荣获省级先进个人称号。积极投身抗险救灾,第一时间参与里东山体滑坡灾害救援,积极做好遇难家属及受灾村民的善后服务工作。
  三、全力保障民生权益,积极践行司法为民
  积极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提升窗口职能,服务司法公开。建立健全“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三大机制,全面推进新型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运用大数据创新诉讼服务,开通网上立案、网上信访、律师服务平台、视频接访等跨区域诉讼事务,最高法院周强院长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远程连线我院体验网上立案服务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真落实跨区域(市内)远程电子诉讼档案查阅系统,方便当事人、律师就近查阅案卷。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和人民调解室,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不断完善便民利民功能举措。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申请,有案必立,有诉必理。2015年5月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共受理各类案件2.7万余件,同比增长20%,当场立案率为96%,需补齐材料的一次性告知率达100%。优化案款管理系统功能,与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让当事人在家即能退收诉讼费。在全市率先引入责任保险制度,方便当事人诉讼保全。坚持“公开网拍优先”,积极搭建网拍房产按揭贷款平台,为短期资金不足的竞买人提供缓冲空间。五年来,共网拍成交496件,总成交额累计达10.8亿元,平均溢价率44.16%,为竞买人节省佣金2590.2万元。强化巡回审判功能,共开展巡回审判和调解400余次。加大司法保护和救助力度,完善欠薪案件“绿色通道”,做到及时快速处理;对符合条件的164名当事人办理司法救助合计199.13万元,共为112位困难群众和涉困企业办理缓交诉讼费95.73万元。2016年,碧湖法庭新审判大楼全面落成并已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法庭诉讼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阳光司法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大数据时代下司法公开新模式,全力推进三大公开平台建设。打造“指尖上的阳光司法”,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定期推送司法资讯,方便当事人即时查询案件办理进度。全面落实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庭审录音录像率达99.96%,实现法官办案全程留痕。加大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力度,文书上网率达63.53%。五年来,共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134次,邀请1320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零距离”接触法院。加强信息公开,共在各类媒体上发表新闻宣传稿件1568篇次,建立司法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提高社会公众对司法活动的认可度。我院两次被省高院评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四、努力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不断强化审判管理。据统计,我院干警人数占全市干警总人数的12%,五年来,办结案件数占全市法院总结案数23.46%,人均办案量居全市第一,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尤为重要。坚持以数字化、规范化、制度化“三化建设”为抓手,制定各项审判管理办法。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完善办案节点动态实时监控。明确和细化办案责任,健全错案追责机制,努力避免案件瑕疵。改善审判绩效管理,建立法官个人绩效档案,科学调整考评指标,充分发挥考评规范引导作用。强化信息化技术在审判管理中的运用,推广运用裁判文书电子签章系统,提高办案效率。
  稳妥推进司法改革。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市法院的统一部署,在区委的领导下,积极稳妥推进司改工作。广泛调研,制定出台莲都区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首批法官入额工作实施方案》和《首批法官入额业绩考核实施办法》等司改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完成55名法官入额考核工作。在首批入额工作中,院主要领导带头自愿放弃入额,并带头做好干警思想工作,全院干警思想状况平稳。在首批入额的38名法官中,助理审判员1人,35周岁及以下年轻法官10人。针对法官办案机制、办案责任制、审判委员会运行机制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审判团队建立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调研准备和试点工作,逐步推进改革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扎实提升业务能力。积极组织干警参加上级法院的各类业务培训,并与高校建立干警素质提升培训机制,不断拓宽、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推行院领导驻庭办案机制,院领导深入办案一线,主动承办疑难复杂、重大群体性、矛盾激化等类型案件。完善青年法官导师制,实行“一对一”教学,做好“传帮带”。积极开展庭审观摩、岗位练兵、裁判文书评比、卷宗评查等活动,提升干警司法业务素质,我院干警在全市法院优秀裁判文书、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均获得一等奖。加强理论调研工作,注重审判实务调研和成果转化,五年来,参与、承担省级重点调研课题5个,共有90余篇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及获奖,我院被省高院确定为全省法院调研基地。
  努力改进司法作风。狠抓思想政治建设不动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归零翻篇开新局”主题大讨论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不严不实”和“六难三案”问题。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出台“两个责任清单”,明确责任追究办法,配套建立月报告制度。层层签订廉政责任承诺书,真正落实一岗双责。深化“廉政套餐”教育,扎实开展“廉洁司法教育日”活动,定期发送廉政短信,及时组织学习违法违纪通报、警示教育读本等,开展院班子成员“家访”干警活动,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促进筑牢廉政“防火墙”。
  五、诚恳接受各界监督,不断改进法院工作
  接受监督是促进法院科学发展的“助推器”,我们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五年来,共办理人大批转交办案件9件,办结代表建议、委员提案7件,虚心听取意见建议,积极改进工作。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联络,完善法官联络人大代表制度,定期汇总代表意见、建议,专题研究落实并及时反馈。编发《代表委员联络专刊》,主动通报法院工作情况,争取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对庭审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评分。支持、配合检察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五年内,共新增陪审员39人,普通程序案件陪审率达97.04%。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法院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和人大监督,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不断强化能动司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必须聚焦破难补短,勇于直面问题,敢于迎难而上,切实解决工作难题,回应群众期盼;必须严格公正司法、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深化司法改革,为法院工作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院,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队伍。
  各位代表,法院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是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的结果,是区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长期关心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莲都区人民法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官的思想观念、审判能力离司法改革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个别干警言行不够规范、工作不够细致,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还需加强。二是“案多人少”矛盾更加突出。受立案登记制改革、新行政诉讼法实施等因素影响,案件数量高位激增,审理难度不断加大,一线法官办案压力不断增强。三是执行工作面临更大困难。因经济下行,被执行人履行能力普遍下降,执行效果不理想,执行成果离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对此,我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予以研究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我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即将召开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为指导,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践行新使命新要求,稳妥推进司法改革,积极推进“三大机制”建设,切实抓好审判执行工作,打造法院战线上勇立绿色发展潮头的铁军,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为促进我区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实现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一个率先、两个提升、三个迈进”的奋斗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服务大局上有新建树。严格按照区委新的工作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切实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努力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妥善处理因“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等工作而引发的纠纷,促进征收、拆违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助力城市有机更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积极推进“腾笼换鸟”,做好“执破衔接”新文章,加快“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促进存量释放。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维护全区社会稳定。坚持通过法治途径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纠纷,完善申诉来信来访办理机制,同时,做好信访甄别和终结工作,依法打击非法信访。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司法建议工作,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二是在执法办案上有新提升。以司法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强质效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全面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积极推进以刑事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制度改革,强化证据裁判规则,依法落实人权保障制度。妥善处理各类民商事纠纷,加强涉民生案件的调处力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足感。积极应对新行政诉讼法实施要求,严格履行司法审查职责,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加大综合治理“执行难”力度,深挖内部潜力,紧紧依靠党政支持,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提高执行效率,依法保障胜诉人权益。
  三是在司法改革上有新进展。坚决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积极争取党委重视、政府支持,遵循司法规律,结合本地实际,稳妥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健全人员分类管理,建立以法官为中心、以服务审判为重心的人员配置管理模式,让优秀法官资源集中到审判一线。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行主审法官权力责任清单、院庭长办案等制度,真正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改革审判执行流程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立案、统一送达、统一排期、随机分案”的审判权运行模式,科学划分部门职能,合理分配审判资源。切实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各项改革举措有效落实。
  四是在为民司法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关注群众获得感,不断健全民意沟通机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呼声,回应关切。加快推进“三大机制”建设,进一步优化诉讼服务,推进诉讼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积极落实市中院部署,做好简案速裁、繁简分流的先行先试工作,探索延伸立案职能,加强案件甄别,加大诉前、审前矛盾纠纷化解力度。拓展诉讼服务网各项功能,开展并深化网上阅卷、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缴退费等智能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通,为律师和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妥善审理劳资纠纷、社会保险、教育医疗、住房消费等涉民生案件,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深化司法为民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巡回审判、司法救助以及诉讼便捷机制建设等工作,回应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
  五是在自身建设上有新提高。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四大意识”,努力打造“狮子型”团队。注重法官业务能力提升,主动适应司法改革要求,不断增强法官驾驭庭审、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化解矛盾的能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警示教育,坚持“抓早抓小”,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不放松,严守“浙江法院五条纪律”和“三大窗口”纪律作风守则,突出抓好“酒局”、“牌局”整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达到“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达到“不想腐” 的自律效应,确保队伍忠诚、干净、担当。
  2017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7年,是我区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将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争创新优势,按照“服务和保障全区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以护航G20峰会的决心、担当和标准,全面压实责任,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切实做到服务更加有力。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加大马力助推“平安莲都”建设。依法严惩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拐卖妇女儿童、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诈骗等犯罪。加强维稳安保,对各类重大敏感案件进行拉网式排查,加强化解、稳控和舆论引导,为党的十九大等重要会议顺利召开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妥善审理好涉项目投资、农旅融合、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等相关案件,依法保障打好“拆治归”组合拳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保障我区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旅游巡回法庭调处功能,助推我区全域旅游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加强法庭建设,进一步提升碧湖法庭规范化管理水平,争创“省级模范五好法庭”。积极统筹谋划,努力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协调,推进南城人民法庭审判用房建设。
  二是切实做到办案更加高效。强化第一要务意识,狠抓执法办案,突出重点、聚焦难点、精准发力。继续把执行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围绕最高院公布的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积极开展自评,查漏补缺,边查边改,努力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针对“案多人少”难题,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推进和完善诉调对接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从源头上缓解法院收案压力。进一步做好案件繁简分流,用足用好小额诉讼程序和刑事速裁,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在法律法规检索、远程视频庭审、简易案件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等方面,为一线办案人员提供智能化服务,最大限度减轻法官事务性负担。加强办案流程和节点管控,引导、督促审判人员进一步严格司法,不断提升办案质量。
  三是切实做到改革更加深化。今年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决胜之年,我们要在如何深入推进、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必须紧紧抓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逐步推进其他各项配套改革。推进院庭长办案,入额的院庭领导必须到一线办案,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补足审判辅助人员缺口,一方面加大司法雇员制度的推进力度;另一方面注重内部挖潜,将部分未入额法官、符合条件的事业编制书记员任命为法官助理。推进审判团队组建,按照改革精神尝试组建一定数量的审判团队。运用大数据,不断完善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确保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按照市中院“三大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和年前会议精神,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三大机制”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司法便民利民举措,努力打造司法服务“金名片”。
  四是切实做到队伍更加过硬。大力开展“干净干事创新业”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和“首善担当创一流”主题大讨论活动,紧紧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努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修养、纪律规矩、担当干事等方面的不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选人用人上,严把资格关、条件关、程序关、纪律关,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针对干警的“本领恐慌”,重点工作的“人才瓶颈”,千方百计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加强教育培训、岗位锻炼,不断提升干警司法专业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增强法官社会责任感,提高法律文书说理水平,既注重个案的定分止争,又注重发挥裁判的价值引领作用。坚持严管厚爱,既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又在政治、工作、生活上真诚关爱干警,鼓励干事创业,大胆作为。
  各位代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牢记使命、找准坐标,以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绘就的宏伟蓝图为指引,在区委的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脚踏实地,忠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促进我区早日实现“一个率先、两个提升、三个迈进”奋斗目标而不断努力!
  有关用语说明
  同期结案率:报告期总结案数占总收案数的比例。
  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的轻微刑事案件,在依照法定程序、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案期限的工作机制。
  涉外商事案件:2013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复指定莲都法院为审理涉外商事纠纷案件第一审法院,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受理辖区内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
  “点对点”查控体系:利用法院与协助单位的办公网络,相关协助单位根据法院的协助查询通知,査询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网络反馈查询信息,以便执行部门及时采取执行措施。
  执行“一性两化”建设:2013年11月18日,全国法院执行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广东省高院举行。最高院院长周强提出要“依法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全力推进执行工作信息化,大力加强执行工作规范化”,这一重要论述简单的概况即为执行“一性两化”建设。
  实际执行率:指年度内以强制执行、自动履行、和解方式实际执行的案件数占执行收案数的比例。
  “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三大机制建设:2016年11月4日至5日,浙江省高院在台州召开全省法院“三大机制”建设推进会,部署推进“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三大机制建设。三者既是一个有机整体,也各自有独自内涵:“大立案”是前提,即要让案件立得进来;“大服务”是价值目标,要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大调解”是核心功能,要充分发挥诉前调解等机制的解纷功能。
  律师服务平台:指省高院在我院试点开发的网上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服务律师、当事人为导向,律师无须到法院即可完成立案、缴费、提交证据材料,以及申请诉讼保全、证人出庭、延长举证期限等诉讼业务,还可与案件承办法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线沟通,对司法行为提出投诉与建议等。该平台现已在全省推广应用。
  责任保险制度:为规范诉讼保全财产担保工作,简化担保程序,方便当事人诉讼,降低当事人诉讼保全财产担保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为其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财产保全提供担保。
  图12012—2016年结案数对比表
  图22012—2016年审、执结案件类型结构图关于莲都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在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全区上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凝心聚力、创新实干,各项工作在困难中前行,全区经济发展缓中趋稳,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计划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一)经济总量稳步提升
  初步核算,市区生产总值303.80亿元左右,增长5.6%。财政收入稳步提高。财政总收入23.22亿元,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亿元,增长10.6%;农业平稳增长。农业增加值18.23亿元,增长2.6%。工业稳中有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3亿元,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81亿元,增长5.9%。服务业持续增长。服务业增加值173.98亿元,增长5.9%,三产对GDP贡献率为57.3%,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引擎。投资保持增长。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92亿元,增长10.5%。区重点建设项目投资19.9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3%。消费平稳向好。实现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费184.62亿元,增长7.2%。出口形势不乐观。实现出口总额7.57亿元,下降17.5%。
  (二)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科技创新继续提升。新申报成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科技型企业通过认定的达到20家。平台建设不断拓展。开展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38亿元。完成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累计建成省级粮食功能区5万亩。特色小镇建设亮点纷呈,古堰画乡小镇发展尤为突出,该镇获浙江省首批3家服务业特色小镇创新试点、中国首批20家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浙江省优秀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已成为莲都旅游特色化发展的新引擎。经济新业态加快发展。网络零售额27.09亿元,增长5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4.8%。全区共有农家乐民宿经营户441家,营业收入1.89亿元,增长42.5%o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市场均呈现较快上升态势。A级景区(东西岩+古堰画乡)全年门票总收入2010.46万元,同比增长87.2%。
  (三)项目推进成效明显
  有效投资总体平稳。全年完成区属固定资产投资161.92亿元,同比增长10.5%,超额完成全年增长10%的目标。其中基础设施投资58.36亿元,同比增长19.2%;民间投资78.21亿元,同比增长2.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48.3%。省“411”项目进展顺利。我区3个省“411”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5.7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43.8%。其中:莲都古堰画乡AAAAA景区创建工程全年共完成4.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68%;莲都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00%。市重点项目进展良好。市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4.0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22.6%。其中计划开工项目4个,开工建设4个,开工率达100%;计划完工项目3个,全部顺利完工投产,完工率达100%。
  (四)改革创新加快推进
  成功获批返乡创业试点。成立莲都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创建领导小组,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车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完成全区70家单位车改方案的批复工作;公务用车服务管理平台建成并投人使用。完成全区所有涉改车辆的封车工作。成功拍卖88辆。司勤人员安置工作全面完成。小镇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重新组建古堰画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共5亿元,其中省金控公司注资2亿元。古堰画乡成功获批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镇,首批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3000万元。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根据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总体要求,在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再造的基础上,首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等7个行政许可类审批事项实现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同步运行的在线互动系统使审批行为更加规范、公正、公开透明。
  (五)社会事业更加强化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投资300多万将大港头老电影院改造成丽水巴比松美术馆。区文化馆展厅280平方米作为非遗展示场所,并计划维修古堰画乡景区中的“懋德勤学”等3幢古民居改建成区非遗展示馆。区文化馆2016年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丽云、曳岭两家中心卫生院列入区中心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添置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设备,选派临床业务骨干赴上级医院进修4人。床位使用率达56.2%。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建设,完成20分钟医疗服务圈全覆盖。教育资源短板不断破解。出台《莲都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完成政府投资项目12个,进一步解决了城区教育资源紧缺问题。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推广顺利。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后续项目落实3个子项目,项目建设7000多平方米单体大棚,2500多平方米连栋大棚,900立方米冷库。
  (六)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07元,增长9.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增长10.0%。就业服务更加充分。共提供招聘企业230余家,招聘岗位1400余个,用工需求6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800余人,服务农村待转移劳动力12000余人。同时,通过基层平台LED屏,服务9个村镇社区,受众达10余万人。全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4%以内。社会保障工作持续加强。启用社保卡作为身份凭证,实现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系统联网。社保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服务站覆盖率100%。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有效衔接低收入农户脱贫工作,不断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年度新增低保对象3990人,低保占比达到了3.1,超额完成了26县及市对区考核任务。实现了城乡低保统一标准,达到了680元/月•人。扶贫开发不断巩固。建立消除“4600元”低收入农户动态管理工作机制,结对帮扶649户1023人。建立扶贫资金互助联合会,发放贴息贷款总额3651万元。全区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平均水平,低收入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率15%以上。
  (七)生态环境更加优化
  环境质量更加优良。通过大力开展“治水清污”“治气除霾”等系列专项行动,以水、空气等为主要标志的区域水、气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区15个监测断面中二类以上水质达13个。市区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2%;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9天,优良率为95.6%,同比上升5.6%。节能减排顺利推进。淘汰改造燃煤锅炉40台。预计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等指标均能顺利实现年度目标任务。开展“亮剑一号”、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百日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汽修行业专项整治、空气环境质量保障专项行动等各类环保专项行动,共检查企业536家次,立案查处86起。农村污染治理不断推进。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工作,完成6个试点的垃圾站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工作。4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已全部完工,新增受益农户8014户(省下达计划数6832户),受益率85.9%。青山白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落实生态安葬政策,推行骨灰跟踪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了乱埋乱葬,青山白化现象基本消除。
  从计划执行情况看,环境保护和民生事业类指标执行进度基本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类指标执行进度稳中向好。但在27项指标中有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出口总额、民间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6项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与预期值存在差距(见表1)。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我区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存在持续趋缓的压力;产业转型、新增长点培育、大项目招引等难度增大,带来发展后劲不足的压力;社会保障和民生需求不断提高,与财政收支平衡矛盾更加突出的压力。对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要加以深入研究,精准施策,着力加以解决。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工作措施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总体看,今年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可能大于去年。对此我们要保持定力,增强信心,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内、外需求均不容乐观,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必须客观把握当前经济发展规律和运行趋势,坚持积极有为和掌握主动相结合,在充分对接市年度增长目标并结合莲都实际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主要经济指标安排(见表2):
  1.市区生产总值:增长7.5%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
  3.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
  4.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长10%
  5.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6.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7.出口总额:保持适度增长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
  9.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
  10.节能减排等指标按省定任务下达。
  主要理由:
  1.市区生产总值(增长7.5%)
  主要理由:一是“十二五”中后期以来,市区GDP一直处于低位增长(2014年4.6%,2015年6.5%,2016年5.6%,均未完成年度目标),并均低于全市平均增速。二是2017年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多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振兴实体经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力发展工业,但占比市区GDP近五分之一的丽水经济开发区的工业振兴短期成效不会太明显,GDP中占比较大的服务业发展也难有亮点。三是考虑到与“十三五”规划目标及2017年全市GDP预期目标的衔接。基于上述考虑,提出2017年市区GDP增长7.5%。
  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主要理由:一是从指标的匹配性来考虑,要实现市区GDP7.5%的增长,需要规上工业增加值中高速增长来支撑。二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L型态势来看,经济仍处于筑底阶段,企业家信心指数走低,投资扩张意愿微弱,工业产值要实现高速增长的动力不足。三是初步预测明年工业投资下降76%,其中企业技改投资下降61%。基于上述考虑,提出明年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3.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
  主要理由:一是从指标的匹配性来考虑,2017年市区GDP增长目标为7.5%,而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服务业是市区GDP增长的主要拉力,要实现市区GDP的预期目标,服务业增加值速需要较高增长。二是从2017年市区服务业发展形势来看,寿元湖东侧地块、宝马4S店北侧、寿元路北侧等地块将于2017年陆续开盘,服务业中占比较大的房地产业发展依然较为乐观;同时市委市政府发力农旅大融合,全域旅游与民宿经济的发展,以及古堰画乡和主题村落的辐射引领,为市区服务业发展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三是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基于上述考虑,提出2017年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9%左右。
  4.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长10%)
  主要考虑:一是目前全区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旅游形象日益鲜明,旅游发展形势喜人,旅游市场繁荣稳定,已基本实现了“健康、安全、秩序、质量”统一发展的目标。二是我区休闲旅游产品竞争力将不断增强,旅游经济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5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长9.2%,预计2016年旅游产业
  增加值将增长9.6%,明年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基于上述考虑,提出2017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长10%。
  5.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主要理由:今年随着交通、水利、市政设施、社会事业、旅游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推进,如水东枢纽工程(总投资12亿元)、桐岭路工程(总投资10亿元)、滩坑引水项目(总投资7.9亿元)、华东药用植物园(总投资9.8亿元)等大项目的实施,为投资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寿元路北侧地块、寿元湖东侧地块等新开工项目的带动下,将实现一定的增长。但是由于受宏观环境和企业家投资意愿不强等因素影响,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劲不足,再加上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的加大,投资要实现快速增长难度非常大,因此预计今年全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2%。
  6.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主要理由:一是201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62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较前三季度回升3个百分点,消费持续回暖。二是当前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强农旅融合,乡村旅游将保持较快增长,也将带动住宿餐饮业的发展。三是消费中占比较大的石油价格开始回升。四是由于受经济持续增长内在动力放缓、居民收入增速难以大幅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及购买力下降等因素影响,传统消费热点也逐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消费持续增长压力较大。近两年来,消费增长整体呈下滑态势,再加上市区基数较大,总量占全市1/3左右。因此,消费要达到两位数的增长难度非常大。基于上述考虑,提出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7.出口总量(适度增长)
  主要理由:在全球经济脆弱复苏,国际贸易总体向好尚不明朗的背景下,省、市对2017年外贸形势抱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提出了出口总量占比不变的情况下适度增长。而我区提出的适度增长,是基于考虑全区出口总量小,基数小可调整余地较大的因素。基于上述考虑,提出2017年外贸出口保持适度增长。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
  主要理由:2017年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我区正处于生态产业培育期,财政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营改增”的全面推进、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扶持小微企业等税收政策的实施,短期内都是减收因素,重点税源企业收入增长放缓,新的收入增长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培育壮大,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预计2017年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预期为7%。
  9.市区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名义增长8%和9.5%)
  主要理由:随着促进农民增收主题活动方案的深入实施,农村居民收入仍会保持平稳增长。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大、股市震荡等因素影响,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速放缓可能较大。同时,在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下,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阶段,实现农村居民纯收入持续高位增长压力更大。整体看,居民收入增长潜力仍显不足,支撑点不多,再加上莲都区居民收入本身基数较大,要实现持续较快增长难度较大。基于上述考虑,提出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和9.5%。
  为完成上述计划目标,要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加快推进城市共建、经济共融、福祉共享,2017年计划执行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项目建设,不断推动有效投资
  一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项目制胜”的工作理念,锁定目标导向,切实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坚持“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发展主线,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抓紧谋划一批可行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二要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大力推广PPP模式,鼓励和促进民间资本进入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有效激活民间资本。三要积极争取省、市级重点项目计划,认真梳理和研究国家、省、市各项投资政策和资金投向,根据省重点建设项目申报要求,认真筛选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和省重点预安排项目,为项目落实争取要素保障。四要继续通过“集中开工月”、“百日攻坚”、定期督査等推进机制,实行动态监管,力促项目按时序顺利推进,确保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二)加强产业融合,不断推进结构转型
  一是加快工业转型发展。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持续做好20家成长型企业精准帮扶工作,助力有潜力的企业三年翻番倍增。加快一批企业发展上台阶,推动重点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更加关注微小企业发展。二是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突出“旅游业+”业态的培育抓好山区潜力旅游资源开发。重点推进古堰画乡小镇“景镇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搭建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推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三是着力提升招商质量。牢固树立“亩产论英雄”理念,依托工业园区和高溪区块,重点围绕电气、机械装备、健康食品、生物科技、医疗
  器械与保健用品制造等健康制造产业进行招商,争取早日在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上实现突破。四是积极推进能源工作。围绕打造“华东绿色能源基地”目标,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全面实施“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三期建设。
  (三)加强民生改善,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致力于增加财产性收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等产业。完善结对帮扶机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不断增强消费能力。积极落实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大力发展养生养老休闲旅游、文化体育等新的消费市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组织实体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三是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妥善应对和处置各类金融风险隐患,加快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四是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狠抓安全生产,加强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扎实推进“平安莲都”建设,全力夺取平安金鼎。(四)加快推进改革,不断推动试点先行
  一是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加快法治政府、信用政府建设,继续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突出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行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和项目审批代办制度,提高审批效率。二是深化小城市和中心镇发展改革。致力将碧湖打造成丽水副中心城市,争取列入全省第三轮小城市培育试点。着力推进大港头、老竹中心镇改革发展,建设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的新城。完善小城市和中心镇发展机制。三是加快推进综合改革。贯彻落实中央、省级重大改革举措,开展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并结合莲都实际,积极谋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促进意义的国家或省级改革试点项目,做好各类分析报告、课题调研工作。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工作。
  (五)加大环境保护,不断提升生态文明
  一是严格环境执法。续加大环境执法查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好新《环保法》和新修订的“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持续开展各项环保专项行动,加强与各职能部门以及属地乡镇街道的联合执法机制,深化环保与公检法执法联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二是持续深化“五水共治”(河长制)。以“治污水”为重点,层层落实河长责任制、河长巡查制和河道警长制,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构建江河生态廊道;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抓好农业和农村污染治理,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地表水I~III类水比例保持在93%以上。三是深化“六边三化三美”工作。加快六边区域整治、农村公厕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古村落保护等一批项目,对31个垃圾分类村进行再部署。
  (六)加大社会保障,不断改善民生福祉
  一是大力促进就业。加大就业创业新政策宣传力度,努力挖掘及宣传一批创业典型,以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办好人力资源招聘会,规范管理劳动力培训机构,强化培训质量。继续依托“就业在莲都”微信公众平台,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二是推进社会保障。继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推进各类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强化城乡“两保”征收和被征地参保工作。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5%。持续推进失业保险扩面工作。三是加强公共服务普惠性。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县级医疗资源下沉覆盖率达75%以上,建立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100家。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享受补贴人数占老年人总数3%以上。新增养老机构床位
  数150张,每百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8张。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春晚”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四是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深化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国家、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科学防控病媒生物;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努力创造促进健康的良好环境。
  三.2017年投资计划及重点领域
  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加快民生改善、实现持续发展的核心抓手,优化推进机制,狠抓项目建设,着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撑性作用,为建设“三美”莲都提供强劲动力。因此,初步计划2017年区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181亿元以上,确保增长12%以上。区本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6亿元以上,确保增长12%以上。
  投资(区本级)重点领域主要有:
  1.以特色小镇建设为重点,加快古堰画乡特色小镇建设步伐。重点是积极推进画乡接待中心、镇区给水、雨、污水管网提升、玩摄影基地项目等项目建设。(年度投资12.6亿元)
  2.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城区和中心镇服务能力。重点是继续完善碧湖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市区老小区、城中村改造和主城区生活区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提升城区品味。突出交通网、能源网完善,加强城镇防洪能力,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年度投资16.75亿元)
  3.以全域旅游、休闲养生养老为重点,加大休闲养生旅游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快民宿经济、碧湖郎奇-白桥区块等项目建设。(年度投资5.7亿元)
  4.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重点是加快推进莲都区中山小学城西校区工程新建项目、莲都区大洋路小学长岗背校区工程新建项目、莲都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莲都区图书馆改建工程等教育、医疗、文化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联城坑口苏埠于安置小区、城郊农民新社区三期、万人下山脱贫安置小区、里东安置小区等项目建设。(年度投资8.77亿元)。莲都区204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表1
  说明:①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按可比价格计算;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名义增长速度;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标市里尚未核定莲都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初步建议
  表2
  说明:①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按可比价格计算;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名义增长速度;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标市里尚未下达关于莲都区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莲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莲都区财政局
  一、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区上下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战略,秉承“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牢牢把握“服务市区、发展莲都、促进和谐”的基本定位,认真落实预算法,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03万元,增长10.6%,完成预算的101.3%,其中:税收收入114303万元,增长5.0%,完成预算的98.4%;非税收入21500万元,增长53.9%,完成预算的120.9%(见表3)。
  2016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6355万元,增长19.3%,完成预算的117.6%,其中当年省专项支出30207万元,上年结转支出6789万元。剔除省专项和上年结转后支出269359万元,增长16.9%,完成预算的103.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的支岀执行数为12531万元(见表4)。
  按照现行的分税制和市区财政体制测算,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收入、上年结转收入、省市财政转移性收入以及调入资金,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由于2016年省与市、市与区之间的财力结算有一个过程,最后的平衡结果待全省决算汇审后,依照法律的规定程序,再专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2.重点收支科目执行情况
  (1)主要收入科目执行情况增值税37884万元(其中营改增增值税11084万元),比上年调整后决算数增长26.7%,完成预算的167.6%;营业税18237万元,比上年调整后决算数增长-26.7%,完成预算的48.4%;企业所得税23657万元,增长18.0%,完成预算的108.3%;个人所得税6218万元,增长47.2%,完成预算的138.2%;城建税4482万元,增长-11.3%,完成预算的83.6%;车船税2092万元,增长11.8%,完成预算的100.6%;非税收入21500万元,增长53.9%,完成预算的120.9%。
  (2)重点支出科目执行情况重点支出科目执行情况如下:
  教育支出57015万元,增长3.3%,完成预算的135.7%,其中:教育基本建设支出13436万元,教育教学设备660万元,落实民办中小学扶持政策支出361万元,教育教学质量奖590万元,学前教育扶持支出624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7276万元,增长16.3%,完成预算的108.4%, 其中:科学研究经费支出270万元,扶持重点企业技改6500万元,科技创新券30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932万元,增长13.8%,完成预算的152.6%,其中:群众文化支出1686万元、文物保护支出711万元、新闻出版广播电影视支出854万元、其他文化与体育支出2917万元。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6212万元,增长21.3%,完成预算的100.1%,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20282万元、医疗救助支出2199万元、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补助支出33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1633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444万元,增长34.6%,完成预算的103.1%,其中: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支出6965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支出1858万元、财政补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支出7369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694万元。
  农林水支出48139万元,增长2.2%,完成预算的237.9%。其中:生态公益林补偿支出2723万元、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出4400万元,村两委干部报酬支出1156.6万元,村监会主任报酬支出353.9万元,村级组织运转支出535万元,便民服务中心运转经费支出29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年初收入预期34040万元,年度执行过程,经区人大常委会批准,政府性基金预算作了调整,调增调入资金收入25000万元,调增支出25000万元,调整后,收入预算为59040万元,支出预算为33292万元(不含政府性基金转移性支出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6500万元)。调整后的收入预算,加上调入资金及上年结余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可用财力为61933万元(其中上年结余2893万元)。全年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6572万元,增长807.5%,完成调整预算的61.9%,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4005万元(含省转移支付资金和上年结余资金支出),增长347.0%,完成调整预算的102.1%。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的支出4605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结余结转下年使用(见表7、表8)。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6年,全区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5万元,增长25.0%,完成预算的100.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8万元,增长40.0%,完成预算的100.0%, 另7万元作转移性支出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见表11、表12)。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区实现社会保险
  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图基金预算收入64724万元,增长120.0%,完成预算的195.9%。实现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5354万元,增长111.5%,完成预算的196.0%,当年收支结余-63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6987万元(见表15、表16)。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16年省财政厅核定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97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480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9000万元。
  截至2016年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074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37040万元,占75.8%;专项债务余额43700万元,占24.2%,均控制在省财政厅核定的我区债务限额以内。2016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比2015年末减少2800万元。2016年无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收支。2016年省财政厅核定我区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130099万元,按规定已全部置换完毕。
  (六)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有关情况
  按照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有关决议,以及区人大财经工委审查意见,财政部门认真研究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预算管理,努力做好财政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1.围绕收支目标,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密切关注收支执行动态,定时召开国地税、财政收入分析联席会议,深入开展税源分析和
  监控,依法应收尽收。二是深入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加强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监管,实现了非税收入的较大增长。三是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健全动态管理和定期清理机制,全年共盘活存量资金10900多万元,统筹用于重点支出和预算平衡。四是努力完善体制,积极争取省市财政的支持,争取到省财政重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00万元,“一事一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000万元。
  2.围绕经济发展,推进稳增长促转型。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围绕全区经济发展目标,积极落实财政改革政策。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全年累计兑现技改支出22891万元。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确保民宿经济、古堰画乡5A景区创建、五水共治、“六三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推动“南山互通至丽新公路建设一期工程”等PPP项目签约实施。与市生态产业基金签订古堰画乡旅游投资协议,引入市生态产业基金投资20000万元,到位5000万元,有力推动了古堰画乡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旅游项目开发。
  3.围绕民生福祉,着力保障民生支出。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着力保障民生支出。坚持公共财政导向,
  把保障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加大投入与完善机制并重,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267438万元,增长19.7%,占87.3%,继续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推进中小学校改扩建工程,逐步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寄宿制学校寄宿生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政策,小学补助标准1000元/年•人,初中补助标准1250元/年・人。支持中小学校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支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和体育场馆免费开放经费。调整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标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城乡低保动态调整机制,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由原城市612元、农村459元统一调整为680元。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累计支出1858.2万元,有效解决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与护理难题。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试点,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实施,支持实施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建立“建设发展靠政府,运行补偿靠服务”的莲都区人民医院运行补偿新机制。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年人均540元、45元。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各项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完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安排89万元资金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深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运用,全区财政投入4400万元,带动社会力量共同建成村级公益事业项目59个。支持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落实资金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4.围绕加强监管,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深入贯彻落实《预算法》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意见》,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加强预算管理,建立预算编制项目库。强化加快预算执行监管,加大财政资金的整合和统筹力度,出台“增收节支”考核制度,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深化预决算公开,全区62个部门在规定时限公开了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率达100%。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全区政府购买服务支出8148万元。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制定5年政府债务化解方案,有计划的逐年化解债务风险。做好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优化债务结构和减少债务利息支出,2016年已全部完成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任务,年节约利息支出7000多万元。
  积极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持续深化公款竞争性存放改革,出台相关制度,全区超过50000万元资金相继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增强了财政资金保值增值能力。健全国资监管机构,完成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厘清家底,夯实管理基础。立足重点项目支出,积极开展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共涉及8个重点项目19756万元资金。推进财政投资评审改革,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动态监管,全年净核减财政性资金2.07亿元,净核减率为ll.l%。积极构建“内控、内审”和“外控、外审”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建立“1+8”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强化监管,严控一般性支出,经汇总,2016年“三公”经费执行数为2110万元,下降6.2%,其中:公务出国经费57万元,增长37.7%,公务接待经费620万元,下降3.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433万元,下降8.5%。
  5•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在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共提出财政预算相关建议6件,根据会议决议精神,区财政局认真落实办理责任,主动及时与代表沟通,所有的建议全部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办理结果均采取网上办理、纸质回复的 “双轨制”,办理及答复率100%。
  在肯定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财政收支矛盾仍非常突出,预算平衡压力很大,收入结构问题逐步突显,财政增收后劲不足,收入质量有待提高;减税降费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压力很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财政收入增速回落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预算编制还不够细化,预算执行约束力度不够,财政支出绩效有待提升,财政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依然突出。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将通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植财源,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严格管理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7年预算草案
  (—)2017年财政经济形势
  2017年,财政运行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从收入上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减税、减负力度将持续加大,“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政策的减收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我区经济基础偏弱,总量偏小,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不稳固,在房地产住宅功能回归以及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相关税收存较大不确定性,收入结构性问题显现,实现收入增收存不确定性。从支出上看,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各项民生提标等刚性支出日益增长,财政收支盾进一步加剧,紧平衡依然是财政收支运行的常态。(二)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2017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区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遵循“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依法有为组织收入,做大做优财政“蛋糕”;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强化风险意识,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三)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按照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及上述指导思想,参考2017年市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以及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预期,根据莲都区收入结构实际,2017年莲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为141900万元,比调整后上年执行数增长7.0%,其中:税收收入104900万元,增长-6.0%,占73.9%;非税收入37000万元,增长76.0%,占26.1%(见表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收入4773万元,预计省市财政体制结算补助收入76411万元,省财政一般转移支付收入3652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311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转移性支出收入25000万元,调入土地出让金收入42000万元,调入其他资金63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性支出收入1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00万元,减去上解支出26865万元,累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315000万元。
  2.支出预算:2017年,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目标,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5000万元,比上年支出预算260500万元增加54500万元,增长20.9%,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8%,收支相抵,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2017年安排预备费3500万元,占支出预算的1.1%,符合预算法的规定(见表6)。
  3.重点科目支出预算情况
  教育支出44452万元,其中: 免费义务教科书经费1550万元、民办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830万元、教育教学质量奖590万元、民办学前教育700万元、中小学校教学设备600万元、扶困助学营养餐380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8095万元,其中:企业技改扶持6500万元、科技创新扶持510万元、科普经费55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395万元,其中:群众文化支出1707万元,群众体育支出278万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支出775万元,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550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8870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补助6890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9430万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费784万元、农村低保金3564万元、城市低保金657万元、农村五保供养450万元。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865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3880万元、城乡医疗救助250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658万元、村及社区计生服务员报酬和培训费300万元、村卫生室运行经费补助352万元。
  农林水支出30978万元,其中:生态公益林补偿3073万元、山区经济发展2840万元、村集体公益项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2450万元、村两委干部报酬1570万元、村监会主任补贴448万元、农产品旅游地转化及生态精品农业项目400万元、林道路建设项目补助300万元。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52176万元,其中: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43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52133万元(其中:耕地占补平指标调剂收入48000万元、各单位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4133万元),调入资金收入20000万元,收入合计72176万元,增长97.4%(见表9)。加上上年结余2893万元加上省转移支付资金2480万元,全年可用资金77529万元。
  2.支出预算:拟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0797万元,增长49.4%。另调出25000万元到一般公共预算(见表10)。
  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结余结转下年使用。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根据“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的预算编制原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84万元,增长140.0%(见表13)。
  2.支出预算:支出预算67万元(用于企业发展67万元),增长139.3%,按20%收入调出资金到一般公共预算17万元(见表14),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7年莲都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三项。
  1.收入预算: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64685万元,增长-0.1%(见表17)。
  2.支出预算: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拟安排62782万元,增长-5.4%(见表18)。收支相抵,当年收支结余190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9502万元。
  三、扎实做好2017年财政工作
  2017年,我们将坚持依法理财,全面深化财政改革,切实加强财政管理,确保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增收节支,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围绕预算目标,深化财政、国税、地税三方合作,加强收入分析、预测和管控,提高收入执行的计划性、均衡性和稳定性。稳步推广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深化政府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改革。做好收入任务分解,形成合力,压实责任,努力完成非税收入的征收任务。积极落实好中央和省市的各项财政改革和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向上争取体制和资金支持,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支出。努力优化市区财政体制,切实增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增强预算约束,规范政府收支行为。严格落实预算公开各项规定,扎实推进预算公开。强化节支措施,保障重点支岀,压缩一般性支出,继续实行“三公”经费零增长控制。全区“三公”经费预算数为209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下降6.3%,其中出国(境)费64万元,下降0.8%,公务接待费630万元,下降1.6%,公务用车购置与运行维护费1401万元,下降8.4%。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和区政协的建议,认真落实审计整改意见,严肃维护财经纪律。
  (二)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实体经济振兴
  全面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利用好企业扶持资金,引导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激发企业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大力支持开展“精准帮扶企业、振兴实体经济”行动,促进成长型企业做强做大,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助推PPP项目落实,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快交通、水利、城镇基础设施等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作用,加快古堰画乡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省市政府产业基金的支持,助推转型升级。
  (三)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继续做好各项民生重点支出的保障,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事业。一是继续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制度实施,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和政府对各种社会保险补贴投入,支持就业困难群体创业就业。二是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强化教育经费保障,促进教育优质和均衡发展。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加大对医疗卫生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覆盖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补贴发放方式,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是着力保障重点支出。积极筹措资金,着力保障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文明城市创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危旧房改造、地质灾害治理等资金需求。注重城乡环卫保洁投入,提升城乡环卫保洁水平。
  (四)强化财政预算监管,提升财政支出绩效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紧扣支出预算管理实际需求,完善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和预算项目库建设,着力精编细编财政支出预算,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构建规范透明的预算执行管理机制,力求将所有财政资金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三是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强政府采购内控建设,健全审批流程,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管理改革。四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50万元以上项目预算支出目标绩效管理制度,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提高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比例。进一步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五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理顺国资监管机制。六是加强财政监督。认真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民生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评审职能,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七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大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清理回收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2017年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虚心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同心同向同力,共建共融共享,善谋善作善成,加强财政管理,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为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莲都区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说明:2016年5月起国家全面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取消营业税,增值税实行中央和地方5:5分成,为使2016年预算执行可比性,2015年决算数按“营改增”口径作了调整。预算数仍为原口径莲都区2016年一般公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说明:2016年执行与预算数比增加较大的科目,主要原因当年省专项支出增加较多莲都区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表(草案)
  说明:1.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安排7%,税收收入预计增长-6%。主要考虑是:一是受重点企业所得税减少影响,以及在房地产住宅功能回归和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相关税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二是因振兴实体经济,国家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政策性减税对莲都区税收收入影响;三是莲都区的税收收入结构情况。据此,预计2017年税收收入与2016年比下降较大。2.2017年非税收入中罚没收入19460万元,增幅较大,主要考虑是区公安部门加大重大案件侦破力度,预计2017年罚没收入大幅度增加
  莲都区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草案)
  说明:1.教育支出增长-22.0%,下降的原因是2016年执行数中含10000万的省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我区基础教育条件的改善,而2017年省里还未下达,支出预算中未包括此项支出
  2.科学技术支出预算同比增长11.3%,主要是企业技改扶持支出预算增加了1000万元
  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同比增长-19.4%,主要原因是2016年执行数中包含省转移支付资金有1800多万元,但2016年列入支出预算数同比下降,年度执行过程中会相应有所增加,实现正增长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6.8%,主要是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补助增加4760万元、2016年工资调整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养老金缴费和职业年缴费增加近700万元、最低生活保障经费增加2169万
  5.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增长5.3%,主要是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助提标,增加支出预算3600万元
  6.城乡社区支出增长-22.4%,主要是2016年支出数包括省转移支付的山海协作产业发展资金、城市垃圾处理、发展与改革专项等资金5655万元,而2017年支出预算中未包括
  7.农林水支出增长-35.6%,主要原因是2016年支出执行数包括了省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4亿,而今年列入支出预算的提前下达省转移支付资金为6500万元,与执行数比降幅较大,年度执行过程中会相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实现正增长
  8.其他支出7116万元,主要包括了人员工资增支预留、乡镇财政分成、企业政策兑现预留等,在年度执行过程中发生支出时均相应列支到对应的功能科目
  9.预备费3500万元,占预算支出的1.1%,符合《预算法》按预算支出的1%〜3%比例安排预备费的规定莲都区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说明: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年初收入预期34040万元,年度执行过程,经区人大常委会批准,政府性基金预算作了调整,调增调入资金收入25000万元,调增支出25000万元。在年度执行过程中,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收入只实现收入1亿元,短收2亿元,未达到收入预期。按照省市财政的统一口径,原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的水资源费收入转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时支出也列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结合调增的支出项目支出需求,实际调入资金21500万元,全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36572万元
  莲都区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说明:2016年执行数含省专项和上年结转支出数,增幅为同口径增幅。因地方政府证券付息数和时间以省财政核定数为准,付息期限与原预计的也有出入,故预算数与执行数差距较大
  莲都区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草案)
  说明: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中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收入预计4.8亿元,其中2.5亿元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调入资金2亿元为市财政补助收入,作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莲都区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草案)
  说明: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中含省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补助支出2480万元,债务付息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利息1320万元
  莲都区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莲都区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莲都区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草案)
  说明:2017年预计7家国有企业有利润上缴,暂按净利润的20%上交入库,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纳入预算,其中预算收入的20%作转移性支出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莲都区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草案)
  说明:2017年预计7家国有企业有利润上缴,暂按净利润的20%上交入库,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纳入预算,其中预算收入的20%作转移性支出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莲都区2046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说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根据政策从2014年10月开始实行,在2016年1月开始征收并进行清算,故2015年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和执行情况,2016年年初无预算情况,年终有执行数。从2017年开始根据当年收支情况列入预算
  莲都区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说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根据政策从2014年10月开始实行,在2016年1月开始征收并进行清算,故2015年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和执行情况,2016年年初无预算情况,年终有执行数。从2017年开始根据当年收支情况列入预算莲都区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表(草案)
  说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根据政策从2014年10月开始实行,在2016年1月开始征收并进行清算,故2015年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和执行情况,2016年年初无预算情况,年终有执行数。从2017年开始根据当年收支情况列入预算。2017年预算收入负增长的原因是2016年收入执行数为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数据,而2017年为当年数,收入执行与预算时间有所区别
  莲都区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表(草案)
  说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根据政策从2014年10月开始实行,在2016年1月开始征收并进行清算,故2015年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和执行情况,2016年年初无预算情况,年终有执行数。从2017年开始根据当年收支情况列入预算财政预算报告名词解释
  预算:指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地方各级预算一般不列赤字。
  预算绩效管理:指在预算管理中融入绩效理念,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以提高预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的管理活动。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资金使用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成为实施行政问责制和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指财政通过超收收入和支出预算结余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下年度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或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
  预备费:在编制预算中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预备费的动用方案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提出,报本级政府决定。莲都区2017年预备费3500万元,占预算支出的1.1%。
  政府预算体系: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共同组成。四本预算保持完整、独立并相衔接,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
  一般公共预算: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修订后的《预算法》将传统的一般预算、公共财政预算等概念统一为_般公共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资本收益作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
  财政管理体制:指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财政管理根本制度。广义的财政体制是规定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国家同企事业单位之间在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职权方面的制度;狭义的财政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预算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限的制度。
  分税制: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的实质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力,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收入体系。
  财政转移支付:指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目标,以规范、公平、公开为要求,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一般性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根据下级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能力、必要支出需求、各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差异等因素,按照基本标准和计算方法测算,将其无偿转作下级政府收入来源,并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对承担委托事务、共同事务的下级政府,给予的用于办理特定事项的转移支付。
  上解支出:指下级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财政体制规定, 按照一定标准和计算方法测算, 上交上级政府,并由上级政府统筹安排的资金。
  部门预算:指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履行职能的需要编制的本部门年度收支计划。
  国库集中收付:指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在支付行为发生时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以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的实施有利于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制度上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
  政府采购: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和强化预算约束的有效措施。
  财政投资评审:指财政部门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运用技术手段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预算进行评价审查和专项检查的行为。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其中,绩效目标的设立是开展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的工具和手段,财政支岀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是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财政监督:指财政部门在财政分配过程中,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或个人涉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国有权益以及其他有关财政管理事项进行监督,对其合法性进行监控、检査、稽核、督促和反映。
  “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政府购买服务: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等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

知识出处

蓮都年鉴2017

《蓮都年鉴201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真实、准确地记述丽水市莲都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充分发挥资政、咨 询、教化、媒介、存史的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莲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