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714
颗粒名称: 专辑
分类号: G254.3
页数: 5
页码: 83-87
摘要: 里东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始发于2012年6月24日,坡脚部分房屋后墙出现裂缝,地面鼓起,但未在坡体上发现裂缝。8月10日,受“海葵”台风降雨影响,滑坡体失稳下滑,两侧及后缘出现裂缝,坡脚3幢民房倒塌,多幢民房受损。市国土局当即委托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开展应急调查,根据调查报告,该滑坡隐患体积约42万立方米,为中型、中层顺坡向岩质滑坡,其中坡脚危险区涉及56户103人,需要实施避让搬迁,市国土局随即将该点列入地质灾害A类点进行管理。
关键词: 莲都区 专辑

内容

里东大救援
  一、里东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情况
  里东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始发于2012年6月24日,坡脚部分房屋后墙出现裂缝,地面鼓起,但未在坡体上发现裂缝。8月10日,受“海葵”台风降雨影响,滑坡体失稳下滑,两侧及后缘出现裂缝,坡脚3幢民房倒塌,多幢民房受损。市国土局当即委托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开展应急调查,根据调查报告,该滑坡隐患体积约42万立方米,为中型、中层顺坡向岩质滑坡,其中坡脚危险区涉及56户103人,需要实施避让搬迁,市国土局随即将该点列入地质灾害A类点进行管理。
  根据《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滑坡隐患应急调查报告》的结论与建议,为抓紧开展工程治理工作,2012年8月10日,雅溪镇委托省第七地质大队进行前期的勘査、设计工作。2012年11月10日,勘查设计报告通过专家评审。2013年9月23日,再次组织向国土资源部申报补
  助资金项目材料,并经专家审查后,上报国土资源部申请补助。2013年12月24日,获国土资源部立项及资金补助800万元。另外市、区两级财政安排矿产两权出让金700万元用于治理工程配套资金。
  2014年7月4日,项目在莲都区招投标中心重新公开招投标,按程序履行评审、公告无异议后确认由地质灾害治理甲级资质单位浙江华坤地质发展有限公司和浙江丽水恒业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项目施工合同造价14666687元。
  2014年9月16日,雅溪镇人民政府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甲级单位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签订监理合同。2014年8月11日,施工单位浙江华坤地质发展有限公司与雅溪镇人民政府签订施工合同。项目于2014年10月进场,受坡脚搬迁政策处理问题影响,项目未按期开工。
  2015年3月21日,项目正式进场施工。截至2015年11月初,基本完成工程削坡处理,开挖土石方量约7万立方米,基本完成上部锚索格构施工工序,完成项目总投资约800万元,累计拨付雅溪镇资金715.9127万元,雅溪镇拨付施工单位538万元。
  二、里东山体滑坡灾害受灾情况
  2015年11月13日22时50分左右,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雅溪镇东北方向7.5公里)发生山体滑坡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滑坡体长约220米、宽约100米、厚约15米,体积估算30余万方,堆积面积2万平方米。38人遇难、1人受伤、433人受灾,房屋、水利、农作物、道路、通信、电力设施等被冲毁,直接经济损失约2917万元。
  三、抢险救援情况
  从灾害发生的那一刻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部队官兵、社会各界的心就和灾区群众紧紧连在一起。
  第一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全力搜救失联群众,救治受伤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张高丽、杨晶、郭声琨、王勇等也分别作出批示。第一时间,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给丽水市委书记王永康打电话,作出批示,并在凌晨视频连线丽水,要求不惜一切力量尽最大努力迅速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的疏散和安置、安抚工作。11月14日,省长李强、副省长黄旭明、省军区司令员张明才、省武警总队司令员白海滨、第1集团军副军长王秀斌等赶赴现场,指导部署救灾工作,成立由副省长黄旭明担任现场总指挥的省一级联合救援指挥部。省领导王辉忠、葛慧君、刘力伟、袁家军等也分别多次给予指导和关心。
  市委书记王永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成立以王永康任总指挥长、朱晨任常务副指挥长的市级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社会维稳、物资生活保障、交通保障、通讯电力保障、信息宣传、调查评估、善后安抚等10个专项工作组。丽水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葛学斌,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秀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启动地质灾害特别重大I级响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现场救援指挥中心,下设17个专项工作组,全力抢险救灾。指挥部24小时坚守一线,实行每日会商、专家研判、善后安抚、现场值班等有效制度,并通过广泛宣传中央领导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抢险救援工作的指示,凝聚起“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强大社会动员力量。
  举全省之力,驰援丽水。在夏宝龙、李强等省领导的指示下,公安、武警、消防、通讯、电力、水利、卫生、交通、建设、民政、人武部、乡镇、村等单位,省红十字会,以及民安、蓝天、户外、公羊会等26个社会专业救援组织,迅速奔赴一线,全力投入到抢险搜救中。先后有24个省级部门单位的340多名领导、专家前来参加救援抢险。
  举驻浙部队和武警部队之力,救助里东。灾害发生后,省军区第一时间协调部队参与救援,南京军区第1集团军、二炮部队某基地、武警浙江总队、武警交通部队、浙江消防总队、丽水军分区、杭州疗养院、118医院、102医院等部队风驰电掣,汇聚里东,1450名官兵,日夜坚守在救援一线,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力量和装备。部队先后有8名将军参与指挥救援。
  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抢险救援硬仗。灾害发生后,王永康、朱晨等市领导每天坐镇灾区一线指挥部,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先后召开军地联合指挥部协调会、抢险救援指挥部会21次。市、区两级全力为灾区提供物资生活保障,大米、油、矿泉水、方便面、饼干等供应充分,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莲都区及时从各部门、乡镇(街道)抽调520余名干部,组建14个善后服务组,及时做好受灾群众及其亲属的接待、联络、安抚、安置工作。
  从灾害发生当夜救出的第一人,到19日12时39分,39名失联人员全部搜救出来,取得了抢险救援的重要成果,夺取了我国类似地质灾害失联人员搜救的完胜,画上了“第一个句号”。
  四、灾后安抚情况
  灾害发生后当天,莲都区委、区政府成立了14个受灾群众善后服务组,具体负责善后处理、安置帮扶、灾情统计、政策解读、后续安置等相关工作,共转移325人,临时安置107人,确保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地方住、有人帮,受灾群众情绪稳定。按照“责任明确、包干到底、服务到位”的原则,14个受灾群众善后服务组与12户受灾户建立起“一对一”结对帮扶。另外,由综合组承担综合协调职能,外地民工组专项负责外地民工安抚善后工作。
  莲都区委、区政府及时研究出台善后安抚政策。11月21日,莲都区委召开区委书记专题会议、区委常委会、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区委常委 (扩大)会议,研究制定了《莲都区“11・13”里东村山体滑坡灾害遇难者善后处置意见》《莲都区 “11•13”里东村山体滑坡灾害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办法》等文件,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莲都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市区殡仪工作协调组,及时开展家属DNA采集工作,核查失联人员及其家属的身份信息,专项抽调86人,驻守殡仪馆,陪护家属、辨认遗体、同悲共哀,为逝者守灵。600多名帮扶干部走访受灾户及其亲属437户(次)1147人(次),收集受灾群众及亲属诉求196个,及时解决120个,取得了遇难者家属的信任。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在事发后的两周内 (11月27日前),38位遇难者遗体全部火化完毕。
  根据“里东村山体滑坡灾害遇难者善后处置意见”,最终由民政部门按每位遇难者15万元发放救济金,由政府发动社会捐助等筹集的资金救助每位遇难者40万元,共计2090万元。
  五、灾后重建情况
  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葛学斌先后10次主持召开区委书记专题会议听取灾后重建工作政策研究汇报并提出要求,区长杨秀清多次听取政策研究工作进展汇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胡献如牵头负责灾后重建工作政策研究,政策研究组先后10余次深入灾区走访受灾群众,了解群众诉求,对受灾信息进行全面的摸底统计,做到户内人员、户口变迁、房屋结构、房屋面积等基础信息翔实准确,共核实确认房屋受损占地面积10701.54平方米,建设面积20969.15平方米;先后召开20多次讨论会,6次召开会议征求结对帮扶小组意见建议,不断修改完善相关政
  策。《莲都区“11•13”里东村山体滑坡灾后住房重建实施方案》等四个政策,经过区委书记专题会议、区长办公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反复讨论审议后再组织实施。12月31日上午,举行专题培训会,确保各结对帮扶小组对政策理解掌握到位。
  2016年1月1日一4日,受灾信息在里东村委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1月5日下午,受灾户救助协议等文书签订工作正式开始,100户受灾户根据前期的结对安排,由19个小组分别负责做工作。各结对帮扶小组坚持“白+黑”“5+2”精神,耐心工作,用情用心,甚至赶赴江苏、郑州、贵州、新昌等地做群众思想工作。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1月17日24时,完成全部102户受灾群众灾后救助协议等文书签订工作。经核对无误后,陆续将721万元救助资金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其中,发放房屋重建救助441万元,危险区房屋拆除补助32万元,临时生活救助91万元,第一年过渡房租救助21万元,按时签约增加的救助87万元,房屋进水浸泡救助49万元。
  过渡安置方面:迅速启动位于里东村东弄坑口的过渡安置房项目的谋划实施,该过渡安置房项目箱体由浙江惠明集团牵头援建,可安置28户59人。从2015年11月25日开始施工以来,施工团队克服了连日下雨的不利条件以及电力、水利、污水管网、土建等力量多方施工的协调难题,全力推进过渡房项目建设。2016年1月17日,项目通过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1月18日交付使用,首批23户群众入住。从春节前农历腊月廿四日开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情暖里东”系列活动开始,区、镇、村三级共走访慰问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211户。除夕,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葛学斌带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赶往里东看望村民,给他们送上新年的祝福。
  长期安置方面:丽水市国土资源局于2015年12月28日就联城城郊农民新社区三期项目所需的2.87公顷土地上报省里进行农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2016年1月底获省批复。同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计划5年内完成全区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户安置工作。
  六、里东大救援精神
  中共浙江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对“里东大救援”精神给予高度肯定和评价,认为里东大救援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情系人民的高度负责精神,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体现了部队官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斗精神,体现了浙江军民心手相连、鱼水情深的团结精神,体现了社会各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最美精神。
  一是这次大救援,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情系人民的高度负责精神。里东滑坡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张高丽等中央领导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确定了正确的救援方向。
  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省委书记夏宝龙第一次与市委书记王永康通电话,就明确提出要科学施救,举全省之力支持救援。凌晨,省委书记夏宝龙和省长李强赶到省委、省政府值班应急指挥中心,连线受灾现场,指挥抢险救援行动,并委派副省长黄旭明赶赴现场,统一指挥现场抢险救援。14日下午,省长李强也到现场指导。丽水市委王永康书记、朱晨代市长和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葛学斌,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秀清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启动地质灾害特别重大I级响应。
  国土资源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和省地质、安监、水利、气象等23个省直部门迅速派出专家,火速驰援灾区,统筹开展救援工作。
  着眼于“黄金72小时”,不惜一切力量、不放弃一丝希望、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争分夺秒地抢夺救援进度,努力让逝者有尊严地安息,令生者坚强并获得宽慰。整个救援过程中,没有发生次生灾害、没有出现一名救援人员伤亡,实现受灾群众有地方住、有东西吃、有病得到及时医治。在22日上午送别救援部队时,许多村民含着热泪高呼:共产党万岁!这些朴实的话语,真正喊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二是这次大救援,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天灾就是命令,大灾面前见素质、见作风。在里东大救援现场,党旗始终在高高飘扬,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凸显。
  王永康、朱晨、葛学斌等市领导连续6个昼夜坚守在现场、奋战在最前线,直到被埋人员全部找到。灾情发生后,里东村党支部迅速成立了指挥部,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冲到救灾一线;雅溪镇其他18个党支部收到消息后,立即组织了176名党员干部赶到现场;临近的金竹村党支部14日零时许召集16名党员组成救援队带着铁锹、畚斗连续开展救援。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的考验中,在大家与小家的抉择中,喊响“看我的、跟我上”,用朴实的行动践行着对人民的忠诚。
  17日,武警丽水支队在救援现场举行一场火线入党仪式,3位战士成为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抢险救援关键时刻,“共产党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风雨里最有温度的群体。
  三是这次大救援,体现了部队官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斗精神。得知里东受灾后,南京军区司令员上将蔡英挺、副政委王平立即给省委书记夏宝龙打电话,表示要派出工兵等部队,支持救援工作。解放军、消防、武警等10支部队、7位将军(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王新海,省军区司令员张明才,武警交通部队司令员傅凌,省军区副司令员姚淮宁,第1集团军副军长王秀斌,二炮52基地司令员李洪军,省武警总队司令员白海滨)、浙江消防总队长陈子浩等19位大校、1800多名官兵参战,发挥了排头兵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广大官兵冒着二次塌方的危险,不怕苦、不怕累,以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与时间赛跑,“人员轮流上,机械不停歇”,全力以赴、昼夜作战,充分体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的优良作风。武警交通部队司令员傅凌,身为正军级的将军,在救援期间始终与战士们同吃同住,睡在隧道内的简易帐篷中,直到撤离。他还亲自上山侦察地形、亲自找村民了解情况、亲自判定挖掘点位。
  最早赶到现场的丽水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张小军,徒手作业,硬是用自己的双手挖出数位被埋者,双手都挖破了,也不停歇,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被后续增援部队替换下来。
  武警丽水支队官兵为了争取救援时间,就在现场附近的高速公路隧道里席地而睡。目睹这些感人场景,里东村村民们都说:“人民子弟兵又回来了! ”“人民军队好!地方有难时,部队永远是靠山!”救援结束当天,省委、省政府就给每一支救援部队写感谢信,要向中央军委为参加救援的部队请功。
  四是这次大救援,体现了浙江军民心手相连、鱼水情深的团结精神。军爱民,百姓安危记心头;民拥军,点滴之间见真情。武警交通部队准备撤离时,坚持要把伙食费交给当地政府,被再三谢绝后,将两万多元餐费捐赠给莲都区红十字会;二炮某部离开时,不仅细心地填好被重型装备压坏的道路,还把停放车辆的学校操场打扫得干干净净;省武警总队后勤部部长毛明横,在现场全程参与了38名遇难者的搜救,在灾后重建时听说村里一名高三女孩在灾难中不幸成为孤儿,主动与她结对助学;许多官兵还自发在现场捐出津补贴。
  群众听说部队要撤离,争先恐后涌上高速公路,拎着自家的鸡鸭、蜜橘和莲子等土特产,放起了送别的鞭炮。群众难忍送别的泪水,握着战士们的手,依依不舍。送别时,死难者家属李建英拉着一位部队干部的手说:
  “战士们这么用心地搜救,真正把老百姓当成了亲人,我真想叫你一声哥哥。”让这位救险中不怕流血流汗的铮铮汉子,流下了眼泪。这样的动人事例和感人画面,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已经通过各种媒体、通过网络,传遍四面八方,感动了无数的人。
  五是这次大救援,体现了社会各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最美精神。在这次灾害面前,无数普通人用朴素的行动充分证明了我们浙江就是一个爱心涌动、团结温暖的大家庭。有的义务救援,先后有26支民间救援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了救援,每天都有数千人,最多时近5000人。义乌民间救援协会自带挖掘机等设备,全副武装赶往里东,没有片刻休整就投入救援。一旦发现被埋群众,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或破坏,队员们就纷纷徒手扒开乱石、刨开泥土进行搜寻。有的送水送饭,杭州魂之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蒋玮霖,组织“豪斯先生移动餐车”员工25人赶到里东,连续6天6夜、24小时不间断工作,免费为救援部队和受灾群众供应热水和热食。有的参与心理疏导,来自全省各地的心理救助志愿者轮番在里东村现场陪护,为受灾群众排解心理压力。截至2016年9月30日,社会各界共向里东捐款3535.69万元。新闻媒体全方位、全天候报道救援进展,报道现场救援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正能量,为救援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执政为民、情系人民,身先士卒、舍我其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心手相连、鱼水情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里东大救援精神,与源远流长的浙江精神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体现,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财富,必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两富”“两美”浙江的道路上砥砺奋进、勇往直前。
  (莲都区史志办)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2016

《莲都年鉴201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莲都年鉴2016》共设30个类目,依次是:特载、专辑、大事记、总述、中国共产党莲都区委员会、莲都区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莲都区人民政府、政协莲都区委员会、中共莲都区纪委、区监察局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克强
相关人物
李强
相关人物
张高丽
相关人物
杨晶
相关人物
郭声琨
相关人物
王勇
相关人物
张明才
相关人物
白海滨
相关人物
黄旭明
相关人物
王永康
相关人物
王辉忠
相关人物
葛慧君
相关人物
刘力伟
相关人物
袁家军
相关人物
蒋玮霖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