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680
颗粒名称: 总述
分类号: K925.5
页数: 21
页码: 100-120
摘要: 莲都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处在括苍山、洞宫山、仙霞岭3座山脉之间,境内河流皆属瓯江水系。2014年,全市气温略偏高、高温日数略偏少、低温日数偏多,降水略偏多、雨日偏少、暴雨日偏多,日照略偏多。莲都区自然资源较丰富,生态环境保持较好,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区总户数178284户,总人口399914人,分别比2013年增加3990户和3854人,上升2.29%和0.97%,平均每户2.25人。辖区内有老竹、丽新两个畲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乡镇(街道)8个,分别是老竹畲族镇、丽新畲族乡、碧湖镇、大港头镇、联城街道、白云街道、岩泉街道、南明山街道。
关键词: 莲都概况 莲都区

内容

总述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莲都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瓯江中游,区境介于北纬28°06'一28°44'和东经119°32'一120°08'之间。东与青田县毗邻,南与云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西与松阳县相连,西北与武义县交界,东北与缙云县连接。市人民政府驻地。
  【地形地貌】莲都区境处在括苍山、洞宫山、仙霞岭3座山脉之间。地形属浙南中山区,以丘陵山地为主,间有小块河谷平原。地势具有盆地格局,四周高山环抱,峰峦连绵高峻,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30余座。境内最高处为南部八面湖山峰,海拔1389米,最低处是下风化村河漫滩,海拔40米。地形大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境内地形可分为河谷平原、丘陵、山地3种。其中:河谷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面积192.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2.8%,主要有碧湖平原和城郊平原。碧湖平原面积80.3平方千米,地势平坦,海拔60米一70米,相对高差小于20米。城郊平原面积44.8平方千米,海拔50米一80米,相对高差小于30米。丘陵可分为低丘和高丘,低丘海拔100米一250米,面积364平方千米,25度以上陡坡面积占78.3%。高丘海拔250米一500米,面积493.1平方千米,相对高差100米一200米,25度以上陡坡面积占89.16%。低丘和高丘合计面积857.1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57%。山地可分为低山、中山。低山海拔500米一800米,面积319.3平方千米,相对高差200米一300米,25度以上陡坡面积占67.9%。低山、中山合计面积452.8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30.2%。
  境内山脉位于大溪以南的属洞宫山北支,位于大溪以北的属仙霞岭支脉,位于好溪以东的属括苍山西端。洞宫山北支主脉,自龙泉市黄茅尖(1929米)向东北延伸,经云和县的鸡头尖(1127.9米),至莲都云和界上有水览湾(1069米)、李山坟(1062米)、朝头湾(814米),入境经新扬山(1062米)、坳帅(1135米)至莲都、青田界上大路后(1071米)分为两支:一支续向东北,经石步尖、双尖炎、大山尖、大梁山至境内大溪边下端尖;一支向东南,经莲都、青田界上有葑垟湖(1059米),延伸境内水牛相筑(1325米),折往东北莲都、青田界上有草坳(1276米)、八面湖(1389米)。仙霞岭山脉呈西南一东北走向,西南接武义山,东北接大盘山脉、天台山脉。境内仙霞岭支脉有4支,千米以上山峰有千岗顶(1071米)、竹翠横栏尖(1082米)等。境内括苍山脉主要有2支,名山有天堂山(1010米)、连尖山(994米)等。
  【水系径流】莲都境内河流皆属瓯江水系。瓯江发源于庆元、龙泉两县市交界的锅帽尖北麓,上游段称龙泉溪,流经云和县进入莲都区大港头镇,与松阴溪会合后称大溪,再经碧湖、水阁、联城、富岭、万象、紫金等乡镇(街道)后入青田县境,与小溪会合后称瓯江,大溪干流在莲都境内长46千米,河道落差43米,流域面积1373.65平方千米。境内主要支流有好溪、小安溪、宣平溪、松阴溪4条。南部峰源一带溪流(流域面积128.45平方千米)汇入瓯江支流一一小溪。
  江溪径流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850毫米,最大年径流深1585.5毫米,最小年径流深411.5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2.76亿立方米,其中从大溪出境水量11.30亿立方米,从峰源乡汇入瓯江支流一一小溪的水量1.46亿立方米。外县(市)流入莲都境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9.37亿立方米,其中龙泉溪入境水量34.5亿立方米,松阴溪入境水量18.41亿立方米。全区年均出境总水量82.13亿立方米。径流在年内分配不均,5一9月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2/3。大溪河底坡度较小。4条主要支流河床切割深度较大,均属山区性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汛期保持一段时间中高水位,每年10月至次年2月,长期保持在低水位状态。
  (莲都区史志办)
  气象
  【概况】2014年,全市气温略偏高、高温日数略偏少、低温日数偏多,降水略偏多、雨日偏少、暴雨日偏多,日照略偏多。其中,1月全市的平均降水量为历年同期第二少,全市的月平均降水日数和龙泉、庆元的月降水日数为历年同期最少,莲都、云和的月降水日数平历年同期最少记录,全市的月平均日照时数和庆元的月日照时数为历年同期最多;4月上旬,莲都、青田和遂昌的旬雨量为历年同期最少;5月中旬,庆元、缙云的旬雨量为历年同期最多;6月下旬,莲都、缙云、青田、遂昌的旬雨量为历年同期最多;8月全市的平均降水量和莲都、遂昌、缙云的月雨量为历年同期最多,全市的月平均降水日数和缙云的月降水日数平历年同期最多纪录,缙云的月日照时数为历年同期最少,8月中旬全市的平均降水量和除青田外其他各地的旬雨量均为历年同期最多;11月下旬,全市及各县(市、区)的旬平均气温均为历年同期最高。
  【气温】2014年,全市平均气温为18.2°C,比常年偏高0.3°C,比2013年低0.1°C。各县(市、区)的年平均气温分布在17.6°C一19.0°C之间,遂昌最低,莲都和青田最高。与常年相比,庆元持平,其他各地偏高0.6°C,龙泉偏高最少,莲都和缙云偏高最多。1月全市平均气温为7.2°C,比常年偏高0.5°C;2月全市平均气温为8.4°C,比常年偏低0.3°C;3月全市平均气温为13.°C,比常年偏高0.8°C;4月全市平均气温为18.9°C,比常年偏高1.2°C;5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1.6°C,比常年偏低0.4°C;6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5.5°C,比常年偏高0.4°C;7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8.4°C,与常年持平;8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7.1°C,比常年偏低0.6°C;9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5.8°C,比常年偏高1.5°C;10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0.1°C,比常年偏高0.7°C;11月全市平均气温为15.5°C,比常年偏高1.6°C,其中下旬全市及各县(市、区)的旬平均气温均为历年同期最高;12月全市平均气温7.3°C,比常年偏低1.0°C。
  【降水】2014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864.6毫米,比常年偏多16.6%,比2013年多323.9毫米。各县(市、区)的年降水量分布在1626.7一2004.7毫米之间,莲都最少,景宁最多。与常年相比,偏多5.9一23.6%,龙泉偏多最少,遂昌偏多最多。1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3.1毫米,比常年偏少80.8%,为历年同期第2少;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07.4毫米,比常年偏多21.3%;3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94.5毫米,比常年偏多17.5%;4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81.8毫米,比常年偏少54.6%,其中上旬莲都、青田和遂昌的旬雨量为历年同期最少;5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00.5毫米,比常年偏多57.7%,其中中旬庆元、缙云的旬雨量为历年同期最多;6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64.9毫米,比常年偏多24.1%,其中下旬莲都、缙云、青田、遂昌的旬雨量为历年同期最多;7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18.2毫米,比常年偏多39.9%;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43.0毫米,比常年偏多108.1%,全市及莲都、遂昌和缙云的月雨量为历年同期最多。中旬全市的平均雨量和除青田外其他各地的旬雨量均为历年同期最多;9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60.4毫米,比常年偏多30.1%;10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2.2毫米,比常年偏少79.3%;11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1。毫米, 比常年偏少19.5%;1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7.9毫米,比常年偏少59.6%。
  【日照】2014年,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644.5小时,比常年偏多9.4小时,比2013年少115.1小时。各县(市、区)的年日照时数分布在1497.1一1806.5小时之间,松阳最少,庆元最多。与常年相比,缙云和莲都分别偏少18.9和91.5小时,其他各地偏多4.2一136.4小时,青田偏多最少,遂昌偏多最多。1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68.0小时,比常年偏多71.9小时,其中全市的月平均日照时数和庆元的月日照时数为历年同期最多;2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82.4小时,比常年偏少0.5小时;3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05.3小时,比常年偏多10.7小时;4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09.8小时,比常年偏少9.0小时;5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96.1小时,比常年偏少42.6小时;6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21.5小时,比常年偏少7.4小时;7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217.3小时,比常年偏多1.7小时;8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42.0小时,比常年偏少57.8小时,其中缙云的月日照时数为历年同期最少;9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44.0小时,比常年偏少8.0小时;10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215.8小时,比常年偏多67.6小时;11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01.7小时,比常年偏少23.5小时;12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48.1小时,比常年偏多16.0小时。
  【初、终霜】春季终霜日出现2月21日;秋、冬季初霜日出现最早在12月5日;无霜期在286天。
  【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11月降水异常偏少,日照明显偏多,并出现长时间连晴天气1月全市平均降水量只有13.1毫米,比常年偏少80.8%,仅次于1986年,为历年同期第2少;全市平均降水日数只有5.7天,比常年偏少7.0天,全市的平均降水日数和龙泉、庆元的月雨日为历年同期最少,莲都、云和的月雨日平历年同期最少纪录;全市平均日照时数多达168.0小时,比常年偏多71.9小时,全市的平均日照时数和庆元的月日照时数为历年同期最多。1月15日开始到2月6日各地均出现长达20一23天的连晴天气。降水偏少、日照偏多,加上长时间的连晴天气,致使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走高,森林防火形势较为严峻。
  2.二月中旬前后出现连续降雪和持续低温天气2月中旬前后,受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影响,丽水市气温持续走低,同时降水明显增多,出现持续的低温雨雪天气。期间共有3次降雪过程,分别出现在9日、12一13日和18一19日。其中9日各地均出现降雪,遂昌城区积雪3厘米,丽水市区、松阳、缙云城区有微量积雪,山区积雪3一5厘米,高山地区积雪超过5厘米;12日傍晚到13日中北部和山区出现降雪,城区积雪遂昌6.5厘米、缙云5.3厘米、云和2.0厘米、丽水和松阳1.0厘米,高山地区积雪普遍达10厘米以上;18日下午到19日早晨缙云和部分山区出现中到大雪,局部暴雪,缙云城区积雪5.3厘米。9一15日全市连续出现低温天气,高山地区持续冰冻。其中11日全市各地最低气温均在0°C以下,山区一5°C一10°C,城区缙云最低为一3.0°C;15日除景宁城区夕卜,各地的最低气温均低于城区遂昌和庆元最低均为一2.6°C,山区一5°C一一10°C。另外,21日除青田城区外,各地的最低气温均低于0°C,城区缙云最低为 一2.0°C,山区一3°C一一6°C。
  3.三月下半月先后出现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寒潮天气
  3月12日西部的庆元、龙泉、遂昌等地普降大雨暴雨,有33站日雨量超过50毫米,庆元贤良镇最大为90.7毫米;19日下午到夜里缙云、莲都、松阳及青田北部有20个站出现短时8级以上雷雨大风;28日北部地区普降大雨,龙泉西北部、遂昌西北
  部、缙云东北部有14个站日雨量超过50毫米,龙泉建明最大达64.2毫米,庆元斋郎出现短时8级雷雨大风;29日西南部普降大雨,庆元贤良、黄田和龙泉屏南出现暴雨,庆元贤良最大为58.7毫米,另外,还有13个站出现短时8一9级雷雨大风;19一2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48小时日平均气温降幅全市平均达10.5°C,全市各地除庆元和青田外,均达到寒潮天气标准,21一22日早晨前后大部分山区出现霜冻,高山地区有薄冰。
  4.四月上中旬降水异常偏少,下旬出现连阴雨和强对流天气
  4月上中旬无明显冷空气影响,多晴暖天气,降水异常偏少,其中上旬莲都、青田和遂昌的旬雨量为历年同期最少。下旬降水明显增多,19一27日各地出现8一9天的连阴雨天气。其中22日南部的庆元、景宁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庆元有8个站的日雨量超过50毫米,贤良最大达79.1毫米;25日西南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庆元、景宁和龙泉等地共有15个站的日雨量超过50毫米,庆元於上最大达85.2毫米;26日莲都水东、云和安溪、松阳石仓、青田武埠、白云山雷达站、缙云大集等6个站出现短时8一9级雷雨大风,莲都水东最大达9级(21.6米/秒)。
  5.五月中下旬降水异常偏多,并多次出现暴雨天气过程
  5月中下旬降水异常偏多,尤其是中旬全市平均雨量为常年同期的3倍多,其中庆元、缙云的旬雨量为历年同期最多。9一26日各县(市、区)出现明显的连阴雨天气,各地最长连阴雨天数分别为:云和16天,庆元、松阳12天,莲都10天,景宁9天,龙泉、遂昌、缙云、青田7天。其中12日、14日、19日、22日和30日分别出现较大范围的暴雨天气:12日中南部地区普降暴雨,全市有110个站点日雨量超过50毫米,云和城区最大达98.2毫米;14日遂昌、松阳、缙云的北部,龙泉中北部,庆元中南部有暴雨,全市有68个站点日雨量超过50毫米,庆元屏都最大达92.7毫米;19日庆元大部、龙泉局部有18个站达到暴雨,庆元黄田最大达87.7毫米;22日西部的庆元、龙泉、遂昌、景宁、云和、松阳普降大到暴雨,庆元西南部出现大暴雨,全市共有51个站日雨量超过50毫米,庆元龙溪最大达129.3毫米;30日缙云南部和莲都北部出现暴雨,全市共有16个站日雨量超过50毫米,缙云大源最大达108.4毫米。
  6.“降水集中期”降水异常偏多,暴雨及洪涝灾害明显
  2014年梅汛期降水集中期(6月17一30日)降水集中,雨量异常偏多,岀现较明显的暴雨和洪涝灾害。全市因暴雨洪涝灾害造成4死1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6月17一30日,全市平均降水量达300.0毫米,14天的累计降水量超过常年6月的月雨量,其中莲都、缙云、青田、遂昌6月下旬的旬雨量为历年同期最多。期间有3次大范围的暴雨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17一20日、21一24日和27一29日。其中:18日西南部的庆元、景宁、龙泉、云和等地有暴雨,全市共有80个自动站的日雨量超过50毫米,庆元荷地镇最大达141.3毫米;22日中北部的大部分区地区有暴雨,全市共有105个自动站的日雨量超过50毫米,青田汤垟最大达127.1毫米;23日普降暴雨,全市共有221个自动站的日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49个站超过100毫米,龙泉均溪最大达189.5毫米;24日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全市共有59个自动站的日雨量超过50毫米,青田北山最大达97.5毫米;27日西北部的遂昌大部和松阳局部出现暴雨,全市共有29个自动站的日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8站超过100毫米,遂昌九龙山最大达167.5毫米;28日缙云、莲都、遂昌、松阳以及龙泉局地、云和局地有暴雨,全市共有89个自动站的日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32站超过100毫米,缙云双溪口最大达204.6毫米。6月28日17至20时左右,龙泉市区出现短时强降水。17:20一20:20,龙泉站的3小时、2小时、90分钟、1小时最大雨量分别达119.7毫米、107.1毫米、98.1毫米和73.1毫米。均为历年最大值,并超过龙泉站之前百年一遇的标准值。
  7.“麦德姆”台风对丽水市大部分地区造成明显的风雨影响
  1410号台风“麦德姆”7月23日15时30分在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沿海登陆后,穿过福建、江西东部、安徽、江苏北部进入黄海。受“麦德姆”影响,7月22日夜里到25日,丽水市除缙云外,其他各地均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风雨天气过程。全市过程平均雨量110.7毫米,各县(市、区)的平均雨量分别为庆元157.4毫米、景宁147.9毫米、云和125.6毫米、松阳120.0毫米、遂昌115.9毫米、龙泉102.7毫米、青田100.8毫米、莲都62.9毫米、缙云37.6毫米。全市共有148个站过程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超过150毫米的有58个站、超过200毫米的有23个站、超过250毫米的有5个站,景宁东垟最大达298.5毫米。另外,全市共有35个站出现8级以上大风,庆元荷地最大达11级(29.1米/秒)。影响最明显的7月24日,除缙云外,各地普降暴雨,庆元、景宁、云和、松阳、龙泉部分地区和青田、遂昌个另地方出现大暴雨,遂昌、松阳、青田、庆元、景宁城区日雨量超过50毫米,分别为90.1毫米、78.3毫米、78.0毫米、75.2毫米、66.2毫米。
  8.八月降水异常偏多,出现同期罕见的多雨寡照和凉夏天气
  8月降水异常偏多,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43.0毫米,比常年偏多108.1%,全市的月平均降水量和莲都、遂昌、缙云的月雨量均为历年同期最多。全市平均降水日数为23.0天,比常年偏多7.4天,全市的平均降水日数和缙云的月降水日数均平历年同期最多纪录;日照明显偏少,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42。小时,比常年偏少57.8小时,其中缙云的月日照时数为历年同期最少;气温偏低,全市平均气温为27.1°C,比常年偏低0.6°C,为2003年以后首次低于常年均值。同时高温(日最高气温≥35°C)日数少而且强度弱,全市平均高温日数只有6.7天,月极端最高气温也只有37.4°C。岀现近60年来同期罕见的多雨寡照和凉夏天气。
  9.八月中旬出现罕见区域性暴雨,并引发瓯江全流域洪水
  8月中旬(11一20日),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弱,冷空气活跃,丽水市降水异常偏多。全市平均雨量多达240.7毫米,是常年的4.56倍,全市的平均降水量和除青田外其他各地的旬雨量均为历年同期最多。其中8月18日夜里到19日夜里,全市出现一次8月份罕见的非台风造成的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天气。18日20时至20日08时,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为114.6毫米,共有185个站累计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有53个站超过150毫米,松阳象溪、三都、樟溪和龙泉竹洋、莲都彰口塘等5个站超过200毫米,松阳象溪最大达243.0毫米。长时间的持续降水和19日前后大范围的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致使20日出现五十年一遇的瓯江全流域洪水。
  10.入冬后持续多晴少雨天气,气象干旱突显
  12月初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气温急剧下降,11月30日一12月2日48小时全市日平均气温平均降幅达10.1°C,莲都、龙泉、遂昌、云和、缙云、景宁达到寒潮天气标准。冷空气影响后,2一4日全市各地先后进入冬。此后丽水市持续长时间的多晴少雨天气。1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7.9毫米,只有常年的40%,而且中下旬出现长时间的连晴天气,各地的连晴天数达11一21天,最多的缙云中下旬21天均无降水。持续的多晴少雨天气,致使各地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居高不下,到月底部分地区出现较明显的气象干旱。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莲都区自然资源较丰富,生态环境保持较好,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土地资源:全区土地面积15.02万公顷,合1502.10平方千米。其中山区占28.52%,丘陵占45.18%,平原占26.3%。人均土地面积0.40公顷,全区耕地11150.8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3公顷(0.45亩)。2012年,垦造耕地100.73公顷。
  森林资源:1976年全区林木总蓄积量135.01万立方米,1989年201.42万立方米。2002年开始,实施生态公益林、绿色长廊、退耕还林建设。2005年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2.034万公顷,林木总蓄积量227.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9%,森林资源特点以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树最多。樟树、枫香、柏林、苦楮等散生各处,无成片林。1990年前油茶林分布较广,莲都区为全省3个油茶重点基地县(区)之一。1994年消灭宜林荒山,1999年实现绿化达标。2012年完成迹地更新876.53公顷;“四边”山体绿化77.3公顷;阔叶林发展工程286.67公顷;建设景观林42公顷;抚育中幼林4739.07公顷。
  矿产资源:20世纪90年代前,境内发现矿产20多种,分布在170个点,其中金属矿有钛磁铁矿、铅锌矿、银矿等,非金属矿有萤石、花岗岩、泥煤、高岭土等。2012年具有开采证的金属矿有钼矿,非金属矿有砖瓦用页岩、建筑石料。
  水力资源:全区水力资源比较丰富,理论储藏量为28.5万千瓦,可开发26.5万千瓦,(其中瓯江干流为19.5万千瓦,属市管辖),莲都区实际可开发量为7.4万千瓦。至2012年底已开发6.8万千瓦。
  生物资源:境内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木本植物有93科278属655种,主要分布在山间、山脚坡地、溪坎路旁多被野草覆盖。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1科12种,属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伯乐树(钟萼木)、香果树、银杏、鹅掌楸、华东黄杉、长叶榧等6种。属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银钟树、凹叶厚朴、黄山木兰、短萼黄连、短穗竹、中华水韭等6种。境内自然散生的古、珍、稀树种有南方红豆杉、樟、枫楮、漆、榕、罗汉松、槐等56个树种。动物种类较多,其中脊椎动物有5纲,37目,76科,400多种。哺乳纲有8目,19科,36属,44种,主要有山兔、松鼠、黄鼬、蝙蝠等。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黑鹿;属国家二类保护的有穿山甲、大灵猫、水獭、猕猴、九江狸、野山羊等。爬行纲有3目,9科,25属,40种,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为鼋。两栖纲有2目,7科,13属,35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大鲸。鸟纲有14目,22科,68属,200种,属国家二类保护的鸟类有鸳鸯、勺鸡、白鹏。鱼纲有10目,19科,61属,66种。节肢动物有多足、甲壳、蛛形、昆虫4纲,昆虫纲中天敌昆虫36种。
  旅游资源:以“生态•休闲•养生”为主题,以瓯江流域和自然山水为主线,着力打造“绿色莲都”旅游品牌。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风情东西距市区28千米,景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东、西两岩对峙,险峰绝壁、穹隆崛起,宏奇壮观,并以民族风情为特色。省级风景名胜区南明山多象形怪石、石梁、飞瀑,寺阁古迹掩映于远眺如螃蟹形的山崖之中,景区有摩崖石刻58处,自然、人文景观独特。古堰画乡包括碧湖镇和大港头镇,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镇区、坪地、堰头、保定,有建于南朝梁天监(公元505)年间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保定青瓷古窑址;有省内外著名的摄影、巴比松画派和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具有独特优势。全区有省级森林公园白云山森林公园、大山峰森林公园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南明山摩崖石刻、灵鹫寺石塔、谭宅古民居、沈家邸、花门楼、河桥、西溪村乡土建筑7处;国家级湿地公园有丽水九龙湿地公园1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有碧湖镇堰头村、老竹镇沙溪村2个。生态自然景观保持完好,正在组织开发或列入开发计划的旅游区有峰源猕猴峡、葑垟湖、西溪古民居、雅一电站库区、天堂山、石牛城市温泉度假中心、瓯江风情旅游度假中心等。2012年,全区有重要革命遗址、纪念地40多处,红色旅游点主要有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巨溪三岩寺红军洞、峰源小岭根村红军挺进师驻地、仙渡葛阪村北乡革命纪念馆、雅溪岱后村中共丽水县委旧址等。
  (莲都区史志办)
  历史沿革
  【概况】 置县(市、区)1400余年,莲都区名的由来是因丽水城依山傍溪,在环山之中,形如莲瓣,宋代以后别名莲城,丽水又特产“处州白莲”,定“莲都”为市辖区区名,意欲将美丽的莲都建成繁华的都市。此一区名系从全丽水地区2000多名参与区名征集者中精选所得。
  隋开皇九年(589年),分松阳东乡置括苍县,置处州,治设括苍。开皇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括州。大业三年(607),括州改称永嘉郡(隋代括苍县境包括今莲都区、云和县、景宁县、青田县大部,文成县、缙云县及武义县南部)。
  唐武德四年(621),复为括州,括苍、丽水二县属括州。武德八年(625)省丽水人括苍。万岁登封元年(696)分括苍、永康两县地置缙云县。景云二年(711),析括苍置青田县。天宝元年(742),改括州为缙云郡。乾元元年(758)复改郡为州,括苍属括州。大历十四年(779), 避德宗讳,改括州为处州,改括苍县为丽水县。《元和郡县志》:“丽水本名恶溪,以其湍流阻险,九十里间五十六濑,名为大恶,隋开皇中,改为丽水,皇朝因之,以为县名。”《名胜志》:“以县北七里有丽阳山,故以丽水为名。” 《括苍汇记》:“县北七里有丽阳山,下环清溪,县名丽水以此。”
  五代十国,丽水县为吴越国地,属处州。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归宋,州县沿前代。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州为路,丽水县属处州路。
  明代改路为府,丽水县属处州府。景泰三年(1452),分丽水浮云乡、元和乡之半置云和县;析宣慈乡、应和乡及懿德乡之半置宣平县。
  清代丽水县属处州府,直至宣统三年(1911)七月,除丽水县,划归府兼理。自隋建州设县以来,丽水县历为州、郡、路、府治所。
  1911年(清宣统三年)11月25日,光复军光复丽水,立处州军政分府,兼理丽水县政事,上隶浙江军政府。
  中华民国3年(1914)行省、道、县三级制,丽水县属瓯海道。民国16年废道,行省、县二级制,丽水县直属省。民国19年省分设县政督察区,属第十一区,后改第二特区。民国24年,改设行政督察区,丽水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4月,改第六区,7月改第七区。丽水县均为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1949年5月10日,丽水解放,属浙江省第七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丽水县属丽水专区。1950年4月,县府迁驻碧湖镇。1952年1月,撤丽水专区,丽水县属温州专区。5月13日,县府迁返城关镇。1958年7月、1960年2月,云和、景宁两县先后并入。1961年6月1日,县府迁驻云和镇。1962年4月份县(国务院6月1日发文),县府迁返城关镇。1963年5月,复设丽水专区,丽水县属丽水专区,仍为专署驻地。1968年11月专区改称地区,丽水县属丽水地区。
  1986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丽水县置丽水市,仍属丽水地区。2000年5月,撤丽水地区设地级丽水市,撤县级丽水市设市辖莲都区。7月18日莲都挂牌授印。
  行政区划
  【概况】2000年6月6日,省政府下发《关于撤销丽水地区设立地级丽水市的通知》,决定丽水撤市(县级)设区,莲都区的区划范围与县级丽水市相同。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丽水市莲都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06〕90号)和《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莲都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复函》(丽政函〔2006〕62号)精神,莲都区对部分行政区划做出调整:撤销郑地乡建制,与峰源乡合并;撤销严鸟乡建制,与黄村乡合并;撤销巨溪乡建制,与太平乡合并;撤销西溪乡、泄川乡、双溪镇建制,合并设立雅溪镇;撤销富岭乡建制,设立富岭街道办事处。2011年12月22日撤销联城镇建制,改设联城街道。2012年12月11日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丽水市莲都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12〕209号)和《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莲都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丽政函〔2012〕101号)精神,撤销高溪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碧湖镇。撤销双黄乡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莲都区政府直辖,并入岩泉街道。2014
  年6月20日,根据《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莲都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丽政函〔2014〕53号)精神,撤销水阁街道、富岭街道,合并设立南明山街道。2014年,莲都区辖峰源、太平、仙渡、丽新、黄村5个乡;碧湖、大港头、雅溪、老竹4个镇及岩泉、紫金、白云、万象、联城、南明山6个街道(其中南明山街道委托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2014年,莲都区共有243个行政村(包括南明山街道),25个社区。人口与民族
  【人口变迁】2014年,全区总户数178284户,总人口399914人,分别比2013年增加3990户和3854人,上升2.29%和0.97%,平均每户2.25人。全区总人口中:男性201675人,占总人口数50.43%;女性为198239人,占总人口数49.57%。性别比为102:100(女性人口为100)。全区非农业人口128967人,占总人口数32.25%,比2013年增加1783人,农业人口数270947,占总人口数67.75%;未落实常住户口人员927人,占总人口数2.32%。。全区出生人数5968人,出生率14.92%。,死亡人数2294人,死亡率5.74%。。全区迁入人数3003人,迁出人数2032人。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9.23%。。
  【民族】丽水市莲都区是浙江省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之一,有汉族和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傑傑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毛南族、仡佬族、普米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京族等39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第一位,2014年底全区少数民族人口26791人,其中以畲族居多,约有2.5万。辖区
  内有老竹、丽新两个畲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乡镇(街道)8个,分别是老竹畲族镇、丽新畲族乡、碧湖镇、大港头镇、联城街道、白云街道、岩泉街道、南明山街道(水阁街道和富岭街道合并)。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莲都年鉴》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莲都年鉴2015》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客观、真实、准确地记述丽水市莲都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充分发挥资政、咨询、教化、媒介、存史的作用。 本年鉴分类编辑,框架结构由卷首、百科、卷尾三个部分组成。除特载、文件选编为综合性文献外,其他栏目均采用条目体。百科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条目是记述信息的基本形式,标题反映条目的内容实质。 共设29个类目,依次是:特载、大事记、总述、中国共产党莲都区委员会、莲都区人民代表大会、莲都区人民政府、政协莲都区委员会、中共莲都区纪委•莲都区监察局、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侨务•台务、编制•人事•劳动•社保、法治、武装、农村经济、林业、工业•经济• 商贸、旅游、交通•信息、财政•税务•金融、城建•城管•征迁•环保、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化• 体育•广播•电视、卫生、社会生活、乡镇•街道、文件选编。 本年鉴记述时限从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特载类目收录区委十三届七次暨区政府十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政府工作报告、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第十四届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发改局关于莲都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财政局关于莲都区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阅读

相关地名

莲都区
相关地名
老竹畲族镇
相关地名
丽新畲族乡
相关地名
碧湖镇
相关地名
大港头镇
相关地名
联城街道
相关地名
白云街道
相关地名
岩泉街道
相关地名
南明山街道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钛磁铁矿
相关专题
铅锌矿
相关专题
银矿萤石
相关专题
花岗岩
相关专题
泥煤
相关专题
高岭土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南明山摩崖石刻
相关作品
灵鹫寺石塔
相关作品
谭宅古民居
相关作品
沈家邸
相关作品
花门楼
相关作品
河桥
相关作品
西溪村乡土建筑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苍山
相关实物
洞宫山
相关实物
仙霞岭
相关实物
八面湖
相关实物
小安溪
相关实物
宣平溪
相关实物
松阴溪
相关实物
中龙泉溪
相关实物
樟树
相关实物
枫香
相关实物
柏林
相关实物
苦楮
相关实物
香果树
相关实物
银杏
相关实物
鹅掌楸
相关实物
华东黄杉
相关实物
长叶榧银钟树
相关实物
凹叶厚朴
相关实物
黄山木兰
相关实物
短萼黄连
相关实物
短穗竹
相关实物
中华水韭兔
相关实物
松鼠
相关实物
黄鼬
相关实物
蝙蝠穿山甲
相关实物
大灵猫
相关实物
水獭
相关实物
猕猴
相关实物
九江狸
相关实物
野山羊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