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672
颗粒名称: 政府工作报告
其他题名: -----在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上
分类号: D624.55
页数: 8
页码: 14-21
摘要: 过去一年,是我区全面深化改革、谋划推进“两美”莲都建设、确立并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32亿元,增长4.6%。实现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10.82亿元,增长10.4%,服务业增加值138.50亿元,增长6.3%,农业总产值25.42亿元,增长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92亿元,增长19.0%;出口总额1.26亿美元,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08亿元,增长13.0%;旅游总收入32.98亿元,增长3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6亿元,增长12.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杨秀清入3232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1元,分别增长8.0%、12.0%;城镇登记失业率3.01%;节能减排、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等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年度综合考核名列全市第一。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莲都区政府 工作报告

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
  在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主要工作
  过去一年,是我区全面深化改革、谋划推进“两美”莲都建设、确立并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32亿元,增长4.6%。实现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10.82亿元,增长10.4%,服务业增加值138.50亿元,增长6.3%,农业总产值25.42亿元,增长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92亿元,增长19.0%;出口总额1.26亿美元,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08亿元,增长13.0%;旅游总收入32.98亿元,增长3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6亿元,增长12.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杨秀清入3232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1元,分别增长8.0%、12.0%;城镇登记失业率3.01%;节能减排、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等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年度综合考核名列全市第一。
  ——稳增长,夯实了绿色发展新基础。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绿色生态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有效投资持续增长。完善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考核办法,推动投资和招商结构调整,超额完成省“411”重大项目、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招商引资获全市综合考核一等奖。50省道全面通车,瓯江大溪防洪堤、南山水厂扩容、碧湖新水厂等项目扎实推进。配合做好市区征迁政策调整完善工作,完成怡福家园、瓯江大溪治理等58个项目征迁任务,征收土地3970.9亩,拆迁房屋16万平方米。生态农业稳步提升。成功争取到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创建试点项目,扎实推进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铁皮石斛、高山蔬菜、皇菊等特色农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海亮生态农业丽水基
  地项目落户碧湖平原。梅峰茶叶、本润覆盆子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称号,新增“三品”认证农产品17个、省级森林食品基地2个、家庭农场130家。我区被评为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区。生态工业加快发展。推进莲都一义乌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新引进项目13个。高溪低丘缓坡区块完成投资8.09亿元。积极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完成以“机器换人”为核心的技术改造投入5.43亿元。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4.32亿元,增长154%0新盘活闲置低效用地62亩。碧湖绿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等3个项目列入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科技型企业6家、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各1个。成立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提供转贷资金8330万元。帮助2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4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生态旅游扎实推进。通济堰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古堰画乡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开工建设文化产业基地项目,成功引入浙江隐居集团建设
  高端民宿。“诗画利山”农家乐综合体被评为第二届长三角“十佳”乡村旅游景区,通济堰养生文化园、“廊桥遗梦”温泉汽车旅馆试营业,“梦里水乡•欢乐谷”项目成功签约。与中国保健协会联合举办高峰论坛,并就健康产业发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旅游云短信平台。
  ——靓城乡,增添了美丽宜居新景致。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建设美丽莲都、创造美好生活。“双创”工作难中求胜。市区合力,全民参与,工程措施与文明教育同步,环卫保洁与城管执法联动,拆违治乱与绿化美化并举,窝棚区拆除、马路市场整治等工作有效开展,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示范文明城区。“五水共治”成效明显。治污先行,统筹推进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各项工作,全区73.3%的断面监测点达到II类以上水质,同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基本消灭垃圾河、黑臭河。建成丽阳坑、好溪堰水系36个临时截污纳管工程。完成4个建制镇临时截污工程,新建城镇污水管网49公里。基本完成141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被评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优胜区。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关停畜禽养殖场321家,建成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完成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四大行业污染整治任务。“三改一拆”纵深推进。完成老小区改造项目8个、旧厂区改造项目10个,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4个,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5.49万平方米。稳步推进“无违建”创建工作,127个村通过“无违建村”考核验收,8个乡镇完成“无违建乡镇”申报。完成高速公路沿线广告牌整治任务。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成立莲都区城乡规划委员会,统筹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继续实施区级和碧湖镇“六个一”工程,灯塔公园改造项目被评为全市“六个一”优秀工程。加快碧湖一大港头组团融合发展,碧湖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古堰画乡风情小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初选名单。规划打造“一带四线”美丽乡村风景线,里河村通过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验收,西溪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平原绿化工作经验被省领导批示全省推广。
  ——强改革,激发了内生发展新动力。坚持以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提升发展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施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政府部门权力事项精简率达51.9%。制定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推进工商、食药机构体制改革,区市场监管局挂牌成立,区质监局完成体制划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推行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局长代办制”,比法定审批时限提速96%。农民建房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设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管理服务中心。189个村完成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三权”抵押贷款余额8.22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年度任务。莲都区民间融资服务中心完成筹建。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代理试点。统筹各项配套改革。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6597家、企业1297家。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公路综合财产保险。完成农业“三场”改制,组建莲都区农场。
  ——惠民生,营造了和谐莲都新局面。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为重点,不断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连续28年走在全市前列,民生支岀占财政总支岀比例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积极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和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程。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连续16年获全省优胜。发放来料加工费2.31亿元。新增养老、医疗、失业保险6514人次。新建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69个。城镇和农村居民低保补助标准同比分别提高了12.5%、19.0%。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双拥模范区”。实施农村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中考成绩连续11年全市第一。推行社会抚养费征收“零陈述”定案工作机制。莲都文化中心建成使用。举办第三届处州白莲节。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4个。创建城区“天天乐”示范点27个。启动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丽水鼓词”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社会治理不断强化。干群携手,众志成城,夺取了抗击“8・20”特大洪灾全面胜利,制定落实灾毁农房重建、贷款贴息、农业政策性保险险种扩面等系列灾后扶持政策,实现人员零伤亡,灾后无大疫,社会面总体平稳。雅溪“跨村联合自治”经验入选浙江发展蓝皮书。全面完成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后庆社区获国家“暖侨敬老行动”示范点称号。白云社区获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称号。平安建设不断深入。完成29个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大调解”体系,开展“区领导包百案”活动,信访总量下降23.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有效开展,市区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进一步提高,达到98.83%,连续九年被评为省“平安区”,荣获平安银鼎。
  ——转作风,展现了政府建设新气象。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聚焦四风真查实改。对照查找出来的“四风”问题,认真落实整改,区政府班子整改事项完成率94.7%。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开展区领导担任“三员”“一联十”“一联七”和乡镇干部“十个一”各项工作。整治文山会海,区级会议同比精简15.4%、文件精简28.1%。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减少8.8%。“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1.2%。依法依规科学施政。及时办理人大议案2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21件。继续推行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稳步推进省级行政机关合同管理试点工作,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依法行政优秀区。提速增效狠抓落实。修订区政府工作规则、督查工作规则,继续实行动态监督落实机制和滚动排名通报机制。提升电视、网络问政实效,形成高压高频问政新常态。正风肃纪塑造形象。整合涉工、涉农专项资金8527万元。审计核减工程造价1644万元。强化纪律监察,组织开展公车私用、公款吃喝、违规购买收受节礼等专项督查48次,批评教育或做出党纪政纪处分186人次。深化“正风肃纪促发展”活动,加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同时,统计、粮食、物价、档案、残联、老龄、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老区、工会、慈善、红十字、民族、宗教、工商联、侨台、外事、移民、国防教育动员等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得益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海外华侨、社会各界人士和驻莲部队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受经济下行和市开发区工业增加值负增长影响,市区GDP增速低于年初目标,区属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略低于预期目标,微观层面企业经营困难、银行不良贷款等问题不容忽视,培育生态经济新增长点,实现经济成型与转型,还需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时,支撑我区生态经济发展的举措还不够有力,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战略任重道远;“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商回归”等转型升级“组合拳”的成效还不够明显,还需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城乡居民稳步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四风”问题在少数部门和干部身上仍然存在,“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2015年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
  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深化之年,是收官“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承接之年。从我区来看,还是新常态下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进一步“落地”、打造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双示范区”、加快建设“两美”莲都的重要一年。综观形势,我们既要看到中央、省、市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生态经济发展的机遇,看到“高铁时代”来临及立体交通网络构架,带来区位条件改善的机遇;又要看到经济新常态及宏观经济“三期叠加”大背景下,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看到我区正处于生态产业培育期,产业成型与转型的压力并存。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保持定力,集中精力,精准发力,努力变生态潜力为生态生产力,完成“两消除”、实现“绿富美”!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改革驱动、生态驱
  动、特色驱动、法治驱动,推进 “两美”莲都新发展。
  建议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区属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出口总额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5%以上。
  做好今年工作,还必须把生态良好、百姓增收、社会平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条底线”,尤其要把生态良好作为第一“底线”,确保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地表水 I-III类水比例等相关约束性目标任务;确保城乡居民可持续增收,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名义增长8%和10%以上;确保实现平安区创建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生态导向,着力提升绿色发展保障力。
  抓好绿色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使之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战略的路线图、任务书、项目库。积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海自贸区等重大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主动谋划提升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健全规划决策程序和执行机制,提高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水平。按照“丽水为省域中心城市、莲都区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域”的功能
  定位,依托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碧湖、大港头、老竹丽新、雅溪太平融合发展。以“自然、淳朴、田园”为要求,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城镇和村庄规划。
  推动绿色项目建设。深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谋划研究,支撑生态经济做大做强。完善项目建设督查考核办法,健全项目推进和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提升项目建设效率。坚持浙商、外资、央企、民资、侨资“五资”齐抓,实施精准招商,努力在全省重点培育的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招商上取得突破。完善招商引资规划,研究社会化招商机制,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健全区领导联系重要客商、异地商会制度,全力营造有利于招商项目落地的良好投资环境,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内资24亿元、外资1200万美元、浙商回归资金11亿元,引进大项目8个。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零容忍”。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准入、土壤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保前置审批等制度,健全属地管理的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探索建立环境问题约谈制度。巩固提升生态乡镇、绿色系列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国家级生态区创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城区为重点推进燃煤锅炉
  淘汰、餐饮油烟治理。深化企业污染和违法企业厂房专项整治。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突出抓好阀门、屠宰、畜禽养殖、石材加工、砖瓦厂等经营单位环境问题整治。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耕作土剥离再利用工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垦造水田等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
  (二)坚持量质并重,着力提升生态产业支撑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创建试点项目为龙头,加快农业“三区” 建设,确保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通过验收,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8000亩。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特色产业培育,新增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乡镇2个。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企业和合作社6个,生态精品示范家庭农场20个。加快“丽水山耕”区域生态农业品牌推广,进一步打响处州白莲、梅峰有机茶、轩德皇菊等农业特色品牌,新增农产品“三品”认证7个。推进农超对接,构建新型生态精品农业营销网络。推动农旅融合,加快“七巧田园”、农业观光等项目建设,促进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监管体系。
  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加快莲都一义乌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出让工业用地300亩,建设标准厂房1万平方米,着力引进一批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生态工业企业,抓好入园项目促开工、促建设、促投产工作,实现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落实工业企业“负面清单”和绩效综合评价办法,强化低效产业、低效闲置用地、低质招商项目“三低”治理。狠抓战略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健康保健、新能源、互联网、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落实企业 “一对一”服务机制,完善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运作机制,政银企联动化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完成莲都区产业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古堰画乡风情小镇业态布局规划等重要规划编制,研究完善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25%以上。加快“梦里水乡•欢乐谷”、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隐居民宿等项目建设,谋划引进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加快“诗画利山”“在水一方”等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加强标准引导和管控,推动乡村休闲旅游规范发展,建成乡村休闲旅游景区化示范村2个。加快郎奇一白桥区块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深化养生文化挖掘、养生产品研发、养生乡村打造等工作。扶持“丽水巴比松油画”产业做大做强,与法国巴比松艺术小镇缔结友好城市,深度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三)坚持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经济增长原动力。
  环境整治倒逼转型升级。完善河长制、河道市场化保洁机制,持续推进“清三河”工作。完成城镇截污纳管19.5公里,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78个村,深化畜禽污染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持续推进丽阳坑、好溪堰治理。确保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通过验收,基本完成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瓯江大溪治理项目建设。深化基层防汛“五化”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启动节水型城镇创建工作。疏堵结合推进 “三改一拆”,力争80%以上的村 (居)完成既有违建处置,积极创建“无违建村(居)”“无违建乡镇 (街道)",进一步完善控制新发违建的机制,确保完成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启动同心商城、囿山新村、万丰小区、东银苑小区、金苑新村等9个旧住宅区改造项目,完成园丁新村、金田小区、大洋河北区、丽光小区等4个续建项目,加快城中村改造工程进度。
  “四换三名”助推转型升级。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严格投资强度准入标准,全面实施差别化要素配置政策,保障有限的用地指标用于好项目、大项目。鼓励企业“零地”技改、“机器换人”,力争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积极做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实施标准、质量、品牌三大战略,争取新增省著名商标和省
  名牌产品各1个。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入选“绿谷精英”对象1个,申报省“千人计划”1个。
  两化融合引领转型升级。将互联网思维融入“3+3”生态产业体系。实施“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谋划建设莲都电子商务产业园,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举办第二届青年网商创业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实现全区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50%以上。支持大数据和云服务产业发展。建设莲都智慧旅游营销平台,提升对旅游资源和市场的整合引导能力。
  (四)坚持全面改革,着力提升跨越发展推动力。
  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工作,建立健全“四张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拓展政务服务网功能。落实企业“零用地”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制度。巩固“两集中两到位”、审批代办等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推行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力促碧湖镇、工业园区管委会、山海协作产业园管委会协调高效运转,推进东西岩景区与老竹镇、古堰画乡与大港头镇景镇融合发展。加快教育、卫生、社保、文化、综合执法等各领域改革,完成卫生、计生机构合并。加快公务用车改革。全面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推进“三大国家改革试点”。深化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完成场地平整工程,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探索股权、水利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新模式,加快构建农村“六权”抵押贷款体系。培育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村级惠民担保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深化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点,基本消除家庭人均收入低于4600元以下的贫困现象。
  深化各项综合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产权信息化管理,建立产权流转合同公证制度、登记备案制度、金融担保收储变现一条龙服务体系。创建一批省农业信息化示范项目。推进省级“林改模范区”创建,新增林地经营权流转1万亩。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5500亩。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和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推进居住证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和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项目。
  (五)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提升美丽莲都竞争力。
  推动市区共建共享。深化“市区是一家、市区不分家、工作靠大家”的理念,进一步理顺市区共建共享体制机制,推动优化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权责关系。加强与丽水经济开发区的工作衔接,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巩固“双创”成果,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统筹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城管执法、环境卫生整治、交通治堵、幸福社区建设等工作,探索开展旧住宅区、城中村立体绿化,提升社区文明楼道创建水平。合力推进瓯江流域莲都段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
  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围绕把碧湖打造成“中心城区的后花园”和“富有山水田园特色的副城区”的目标,扎实推进碧湖“六个一”项目建设,加快实施碧湖新水厂、瓯江大溪防洪堤、城镇道路网等工程,完善城镇功能,拉开城镇框架,推动碧湖由中心镇向小城市转型发展。全力推进“古堰画乡风情小镇”建设,以“山水唯美、艺术精美、人文纯美”为特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打造全国知名的文化艺术品集成地。推进“竹柳新桥”畲族乡镇绿色发展协同创新,谋划建设“风情东西特色小镇”项目,统筹雅溪、峰源等生态区片发展。有序开展国有土地出让工作,谋划建设城镇农民安置小区项目,培育城镇房地产市场。加快镇区、园区、景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序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坚持“点、线、面”统筹推进,整合乡村景区资源、农业产业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努力打造一批可看、可游、可玩、可住的美丽乡村
  精品村和美丽宜居示范村,年内争取北埠村、梁村村通过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验收。以“1359”工程为重点,积极实施“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全面开展村庄整治、外立面改造、违建拆除等工作。健全“洁净村居”长效管理机制,合理布设环卫设施,以清理乱堆乱放、拆除乱搭乱建、落实日常保洁、搞好村庄绿化为重点,推进洁净乡村扩面提质。积极对接,深度谋划全省“浙派民居”改造工程、1000个古村落保护工程、古建筑保护工程和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饮用水提升、邮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丽龙高速南山互通至丽新公路项目开工建设。重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偏远山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实施县乡道、通景公路改造提升工程。
  (六)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和谐莲都凝聚力。
  富民为先,提升幸福指数。积极发展农家乐、异地超市经营、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等农民增收四大特色产业。致力于“经营乡村”,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融合互促的新路径。积极发展民宿经济,编制民宿建设规划,加强标准引导和政策扶持,培育一批特色民宿。落实促就业各项政策,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000人。推动社会保障扩面提质,确保社保基金运行安全、高效。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规范城乡低保、五保管理服务。统筹推进农民下山转移脱贫、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三农”政策性保险扩面增量等工作。
  服务为重,发展民生事业。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省级教育现代化区创建,落实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工建设白云小学、水东小学二期等教育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钭氏伤科等项目建设,开展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省级“卫生强区”创建。理顺市场监管和食品安全管理体制,落实“餐桌安全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继续创建一批“天天乐”文体广场示范点,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小康体育村全覆盖。建成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加快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和农村敬老院改造升级,新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0个。落实全市十件大事、市区十件实事中涉及莲都区的各项工作。
  平安为要,完善社会治理。构建党政主导的群众权益维护体系,建立健全矛盾预警、利益表达、协商沟通、救济救助等机制。加强法律援助和服务工作。全面开展制定和修订《村规民约》《社会公约》活动,探索“三社联动”,逐步实现社区服务多元化,完成社区居委会第五届换届选举。深化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机制和“三色预警”机制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大调解”工作机制。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健全社会应急联动机制,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深化平安莲都建设,争创“平安区”十连冠。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加强民主协商,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提高行政复议水平,落实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开制度,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纠错问责制。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建设创新政府。善用改革和创新思维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提高应对各类复杂问题的能
  力。深入研究促进民间资本进人公共设施领域的体制机制,抓好引进民间资本办教育改革试点。探索PPP等项目建设新模式。完善项目推进的相关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项目代建制。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将基本公共服务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交给有资质、有条件的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承担。继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代理试点。
  建设务实政府。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区领导、区直部门结对联系基层制度常态化,走实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提不切实际的虚目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集中精力、务实进取,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到群众最期盼、最需要、最急迫的民生工程上。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努力做到力量向一线倾斜、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融合、干部在一线检验、形象在一线树立、政绩在一线创造。
  建设高效政府。持之以恒抓“四风”问题整改,继续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大力整治“庸懒散疲拖”“吃拿卡要”等影响政府形象和办事效率的问题。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严禁各行其是、推诿扯皮,确保政令畅通。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钉钉子”的精神锻造政府执行力,以“有激情、有办法、敢担当”为导向、以“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为标准,完善抓落实督查考核机制。发挥“莲都零距离”、“网络问政直通车”等平台作用,推进媒体问政监督常态化。
  建设廉洁政府。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组织原则,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完善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支持纪检机关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和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加强公务人员教育管理,让“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成为干部从政的基本操守。
  各位代表,引领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实现新梦想,是全区人民的强烈愿望和热切期盼。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群策群力谋发展,同心同德干事业,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不断开创“两美”莲都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莲都年鉴》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莲都年鉴2015》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客观、真实、准确地记述丽水市莲都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充分发挥资政、咨询、教化、媒介、存史的作用。 本年鉴分类编辑,框架结构由卷首、百科、卷尾三个部分组成。除特载、文件选编为综合性文献外,其他栏目均采用条目体。百科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条目是记述信息的基本形式,标题反映条目的内容实质。 共设29个类目,依次是:特载、大事记、总述、中国共产党莲都区委员会、莲都区人民代表大会、莲都区人民政府、政协莲都区委员会、中共莲都区纪委•莲都区监察局、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侨务•台务、编制•人事•劳动•社保、法治、武装、农村经济、林业、工业•经济• 商贸、旅游、交通•信息、财政•税务•金融、城建•城管•征迁•环保、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化• 体育•广播•电视、卫生、社会生活、乡镇•街道、文件选编。 本年鉴记述时限从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特载类目收录区委十三届七次暨区政府十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政府工作报告、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第十四届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发改局关于莲都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莲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财政局关于莲都区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秀清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莲都区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莲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