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 街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620
颗粒名称: 乡镇 街道
分类号: C912.82;D267.7
页数: 57
页码: 313-369
摘要: 岩泉街道地处丽水市莲都城区的东北部,2012年,区政府撤销双黄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岩泉。调整后,岩泉街道辖区面积92.19平方千米,办公楼坐落在丽阳街1089号,辖25个村,5个社区,户籍人口35704人,常住人口72442人。共有工业企业345家,主要产品有水泥、家具、皮革、金笔等。共有耕地面积603.1公顷,山林面积5587.3公顷,农业以种植、养殖为主,特色农产品有余岭高山蔬菜、枫树湾杨梅等。2012年岩泉街道工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三大莲都”、实现“三个率先”的战略要求,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经过街道全体干部的努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079亿元,同比增长14.4%;税收收入1665万元;房产税收入263万元,完成率100%;超额完成企业招商引资任务,完成率500%。实现农业总产值8416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14114元,同比增长16.5%。
关键词: 乡镇 街道

内容

岩泉街道
  【概况】岩泉街道地处丽水市莲都城区的东北部,2012年,区政府撤销双黄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岩泉。调整后,岩泉街道辖区面积92.19平方千米,办公楼坐落在丽阳街1089号,辖25个村,5个社区,户籍人口35704人,常住人口72442人。共有工业企业345家,主要产品有水泥、家具、皮革、金笔等。共有耕地面积603.1公顷,山林面积5587.3公顷,农业以种植、养殖为主,特色农产品有余岭高山蔬菜、枫树湾杨梅等。2012年岩泉街道工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三大莲都”、实现“三个率先”的战略要求,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经过街道全体干部的努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079亿元,同比增长14.4%;税收收入1665万元;房产税收入263万元,完成率100%;超额完成企业招商引资任务,完成率500%。实现农业总产值8416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14114元,同比增长16.5%。
  【项目建设】全年在建项目3个,报批项目1个。其中,后甫村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总投资613万元,2012年2月底全面完成;岩泉街道文化站建设项目,总投资200.79万元,于2012年10月底全面完成;330复线吴山至大岭路段工程总投资766万元,全长12.06公里,2012年完成水泥路面浇筑,全线贯通。冷水村黄渡渡口项目进行了渡改平板桥的前期测量、预算,已上报审批,批准落实资金88万元,村里集资配套资金5万元,2013年初开工建设。
  【征地拆迁】2012年年初区里下达街道任务为16个项目,年度追加7个项目,合计23个。除区里决定待定和结转下年项目外(市区或业主单位项目前期未到位共计9个项目),全部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全年清场交地90.48公顷,农转用报批18.6公顷,拆除房屋93680平方米。
  【农业生产】2012年实现粮食生产184.7,产量903.5吨,完成指标的10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成老果园改造33.3公顷、新种杨梅13.3公顷、优质桃10公顷。完成生态公益林2319.2公顷。完成笋竹两用林建设13.3公顷,人工造林8.2公顷,幼林抚育面积200公顷。积极有效地开展松材线虫病的疫情调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认真做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实现来料加工费收入1332.5万元,累计从业人员达1448人。村级集体收入1370万元,比2011年增加5%。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面积达264.64公顷,直补资金3.03万元。积极开展动物疫病防疫,有效防止重大疫情的发生,免疫密度达98%以上。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林农小额循环贷款余额1279万元。
  【农村建设】积极引导山区村实行农民异地转移,2012年完成整体搬迁110人,零星搬迁100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危旧房改造168户。其中原拆建、新建报批56户,危房修缮112户。完成银场村上、下后坑整体搬迁续建工作,共58户、87间、122人。完成秋塘、冷水村庄整治工作,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全面贯彻落实《莲都区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暂行办法》,通过省级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验收。开展山塘水库检査,对陈寮、冷水的水渠进行了修复。加强农村饮用水的保护和检测,使非城市供水管网的群众也能用上安全放心水。推行村级工程大家建项目2件,预算资金80万元,实际投入建设资金65万元,节省资金15万元。
  【创卫工作】2012年是准备2014年创国家卫生城市的关键年。为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的复评和省级卫生区的考评,共计拆除汽车东站、花园路等路段违章广告380余处,清理违章接坡52处。道路破损修补、减速带修复、下水道疏通、无主建筑垃圾清理、路灯修复、绿地护栏修复,累计投入资金36万元。开展除四害和秋季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清除卫生死角。切实抓好“五乱”整治。协调市执法局市容支队、环卫局、丽阳社区,对天宁工业区马路临时菜市场、长岗背临时菜市场等进行了整治。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数字城管案件的及时结案率。街道数字城管办累计结案数2378件,结案率99.62%,及时结案数1974件,结案率83%,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
  【洁净村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日常保洁做到“一天一扫”“日扫日清”,做到全天不留死角保持洁净。实行村委会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常态化管理办法,各村、社区发动各企业单位、工商业主和村民等积极履行各自的保洁义务,将农村垃圾长效管理、日常保洁和村规民约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因地制宜创新各种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8个山区村共配备了20名保洁员、清运员和25名卫生监督员。
  【坟墓整治】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充分认识殡葬改革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扎实工作。利用禁坟牌、通告、宣传车、横幅、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分村分组对辖区范围内的坟墓进行查看,动员村民做好主动申报,对违规情况进行认真登记。街道共登记需整治坟墓311座,96.5%完成绿化覆盖。大力加强公益性墓地建设,完成了枫树湾等5个村的生态公墓选址、定穴工作。
  【社会稳定】坚持稳定是职责之首,强化班子“守土有责”意识,及时有效化解不安全、不安定因素。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要求,做好重点对象的稳控工作。出具28份信访事项意见书,为5个村共28名农嫁非妇女落实了村民待遇。重点做好天宁寺村社会稳定工作,成立天宁寺工作组,做好村民接访、诉求梳理,矛盾化解,取得明显成效。上访村民开始逐渐回归理性,总体形势正向好的方向转变。采取“一对一”的稳控措施,确保中共十八大期间辖区内的社会稳定。抓好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达到省级综治工作中心站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禁毒宣传和社区戒毒任务。2012年共立刑事案件1283件,破案186起,刑拘52人,逮捕45人,移送起诉63人,查处各类行政、治安案件574起,处罚32人,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治安。有效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査调解,2012年共调处各类纠纷113件,调处成功率99.51%,涉及金额1774.99万元。2012年街道收信访件67件,全部按要求完成答复。
  【安全生产】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限令整改安全隐患。2012年共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1897份,开展定期巡查30次,检查单位101家,查出隐患100件,下达整改通知书36份。协助区安委会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抓好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大型超市、酒店、社区、行政村的食品安全责任制签订和考核。举办消防知识培训和科普展览,增强全民消防防范意识。积极做好防台防汛防火工作。在台风大雨来临前,启动预案,实行由主要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制度,派出联系干部到村、社区,落实重点部位如山塘、水库、银场地质灾害点等巡査工作。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强化野外用火管理,保持森林消防队伍的稳定。
  【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街道、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投资8万元进行全面修缮,建成规范化开放式办事大厅,人员制度全部落实到位,并通过区纪委的验收。17个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8个村按照区纪委“十个一”要求建设为标准型,9个村按照区纪委“八个一”要求建设为简易型。
  【“进村入企”大走访】深入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召开动员会,明确走访任务和目标,要求全体联村干部利用一个月时间,下沉到各自联系村,重点走访低保户、贫困户、残疾户、上访户,认真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共计走访农户6830户,收集问题1444个,有效畅通民生诉求,及时落实问题整改。
  【计划生育】突出基层基础工作落实,在査环查孕、计划外怀孕管理、计划外生育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的处理上下功夫,狠抓计划生育工作。同时,倡导优生优育理念,健全村、社区计生民主管理机制,通过自我管理遏制计划外生育。2012年,街道共出生人口329人,计划外生育17人,计生率94.83%,四项手术共282例。长效节育率80.07%,综合节育率89.58%,查环查孕率在家100%,外出95.01%。
  【社会保障】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完善保障体系,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投入74.8872万元,解决了249名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投入26.05万元,用于特种病人的医疗救助,113人次得到及时补助;投入2.3万元,救灾救济196人次。此外,14843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成指标的101%;4717人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3301户参加了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87人参加了失地农民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4217人。劳动力转移就业155人,帮助解决就业46人,异地转移农民28人。
  【社会事业】开展生态文明村、春泥计划村创建活动,2012年申报创建生态文明村4个,春泥计划村4个,文明户18户。在岩泉村成功开展了城区大学生暑期支教计划春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邻里节、天天乐、化文送戏下乡。成功举办街道第四届乡村文化艺术节。积极组织参加莲都区机关运动会和庆祝全民健身四周年万人健步走活动。街道老体协举行了迎中共十八大体育健身展示表演。举办了岩泉街道门球邀请赛。天宁寺村和丽阳社区分别被评为省级体育达标村和省级体育俱乐部。
  【武装工作】按照基层人武部正规化建设标准,抓好街道人武部本级和村、社区民兵连建设。资料室要素齐全,器材室排放整齐划一,通过军分区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考核。2012年向部队输送优质兵员14人。全面完成年度民兵政治教育任务,重点抓好丽水二中等高级中学生的国防教育。完成民兵年度军事训练任务,带领民兵完成丽水市运动会开、闭幕式安全保卫任务。
  【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住村联心”活动,与驻村干部签订《驻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为驻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实效考核的主要标准,把“驻村联心”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建设,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方法,查找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中的风险。根据岗位类型梳理岗位风险点55个,一级12个,二级以上风险24个,三级以上风险19个,制定防控建设措施55条,并制作了廉政风险警示牌,时刻提醒干部。针对2012年项目建设比较多的情况,研究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环节,制定《关于规范党员干部在重点工程建设中行为的通知》,明确“六要六不要”,确保项目建设规范化。
  【干部队伍管理】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2012年17个村的书记、主任全部参加了区委“村书记、主任创业创新及管理技能提升”培训班。新招电大大专生5名,累计招大专生17名,中专36名。村监会、社监会主要负责人参加上级培训34人次,街道党校培训党员干部达1240人次。强化党员队伍入口管理,建立岩泉街道入党积极分子承诺制度,2012年共发展党员26名,转正党员41名,培训入党积极分子58名。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共评出好的党组织5个,较好的党组织7个,一般党组织43个,较差党组织3个,经过整改提高达到进位升级
  泉街道村情乡镇街道
  的目的。点面结合,全力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已建立两新党组织38个,党员220人,覆盖两新组织621家。完善网络内党员和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网格内的重点户,确保至少有一名党员或村民代表联系。积极开展群众服务诉求排摸工作,动态掌握群众服务诉求,各团队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02个,为群众做好事实事180件。在“七一”期间,隆重召开庆祝建党91周年大会,表彰了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10个和优秀党员70名。积极做好老党员、特困党员的关爱工作,2012年共发放党员关爱基金14000元。
  【社区服务】积极开展创精品特色工作,2012年各个社区都进行了努力地探索和实践。朝阳社区深入完善“朝阳党团之窗”QQ群的服务功能,落实党团组织“五卡”教育管理机制,建立“阳光讲台”,充分利用本地人才资源,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北苑路社区建立“8090”党员先锋队QQ群,开通社区党建红色微博,“党员阳光调解室”步入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建设,更好发挥作用。天宁社区为孤寡老人建立模拟家庭,取得良好成绩。正阳社区创办“七彩假日”学校,深受居民欢迎。丽阳社区也积极探索自己的党建创新项目,为自己社区的党建工作增光加彩。
  (武雯)
  紫金街道
  【概况】紫金街道成立于2001年8月30日,12月31日正式挂牌。紫金街道原属丽水市城关镇,撤镇建办后分4个街道办事处,紫金街道是其中之一。本街道地处莲都区城区东南部,占地面积60.04平方千米。西至大洋路,北至丽青路,南至瓯江(南明湖),东至青田县的石帆乡、舒桥乡,辖海潮、厦河、大众、新建等21个行政村,辖永晖、金苑、万丰、大洋河、西银苑、东银苑、东升7个社区,是一个城区和山区相结合的综合型街道。辖区内有居民32242户(农业为5568户,非农26674户),总人口为98858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356人,非农人口为50780人,流动人口为34722人);耕地面积为91.99公顷,山林总面积5045.6公顷,主要种植多年生经济作物。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洪涝、龙卷风和冰雹。辖区内有中学2所,小学6所(其中民办中学一所,民办小学4所)。全市有名的花园中学、梅山中学、外国语小学均在本辖区。社区总面积3.16平方千米,社区工作者42人;居民代表309人,楼道长736人,楼院长436人,居民小组长382人,文明单位43个(其中省级7个,市级22个,区级14个);企业交托管理人员2323人;社区共建单位76个(其中市级26个,区级30个,其他20个);义工队伍17支407人,志愿者队伍49支4064人。21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有9016个劳动力(比2011年减少300个)。行政村中有10个为城区村(海潮、厦河、大众、新建、城东、古城、水东、金东、芦埠、塔下)3151户、7064人;5个郊区村(开潭、湾岙、风化、黄泥墩、河村)1086户、2547人;6个山区村(瀑泉、下坑、杨梅岗、祝村、余庄、水岭根)1311户,3480人。水果面积846.7公顷,其中柑橘603公顷,水果总产3.01万多吨,农业总产值8110万元,比2011年的7525增幅7.8%,经济总收入23693.77万元,比2011年21903.2万元增长8.2%,农民人均收入9701元比2011年8435元增长15%。紫金街道农业经济有三宝:杨梅、椪柑与枇杷。街道有党总支部5个(永晖、金苑、大洋河、西银苑、东银苑),党支部85个(其中机关党支部3个,社区党支部27个,村党支部2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34个),共有党员1702人(其中机关党支部党员148人,社区支部在册党员743人,农村支部党员693人,非公企业118人,女党员413人,预备党员32人)社区登记的在职党员1964人。
  【新农村建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直是紫金街道不断推进小康生活建设,创建和谐社会重要工作,并取得长足的发展。据统计,农村经济总收入从2011年21903.2万元提升到2012年的23693.9万元,增长8.2%;农民人均收入9701元,比2011年的8435元增长15%。工业经济运营保持有效增长,工业总产值1.75亿,工业增加值3568万元,技术改造102万元,超额完成任务。商贸发展走向健康有序轨道,房产税征收到472万元,圆满完成地税下达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根据山区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强塔下瓯柑高接换种,白枇杷基地,开潭、风化、瀑泉等村的椪柑精品基地,黄泥墩优质杨梅基地,水岭根村笋竹两用林和油茶林等基地建设,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结构多元化发展;同时完成开潭土地开发项目26.6公顷,已通过验收;高章土地开发项目8公顷,正在加快进度。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改善交通条件,对9条通村公路进行保养,保持村公路畅通成为常规化、制度化;新建低收入集中村通基地道路3条,分别为水岭根、余庄、瀑泉,得到扶贫办扶贫资金2.5万元;机耕路获农业局补助3条,资金4万元;完成下坑、净水、牛头坟林道路4.2千米,获林业补助资金21万元;杨梅岗村白岭背、风化村的陈铺、高塘自然村、祝村大坑路面硬化共计投资181万元,通过一事一议项目政府补助108万元;修建堤坝、山塘、拦水坝等基础设施,共计补助资金68.5万元。2012年危旧房拆建、修缮,涉及6个村共130户4725平方;杨罗西下山脱贫项目顺利拆除并搬迁;牛头坟滑坡治理勘测已立项,进入设计、招投标阶段。扎实开展洁净村居工作,接受考核并被评为优秀,受到区领导的肯定。促进失地农民就业。辖区从事服务业达1942家,帮助失地农民参加各种技术培训近4000人次,使之成为从事服务业的行家里手。街道妇联对妇女开展的来料加工计划1800万元,实际完成2129万元,超额完成329万元,实现了妇女们家庭致富的价值。
  【项目建设】强化重点工程建设。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对重点工程和项目进行调研和协调,及时反馈问题,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2012年市区重点工程项目有14个,如城东村撤村建居、水东老村拆迁、旧机场项目、古城岛拆迁、内河改造、高铁项目等征地近40公顷,各类项目累积涉及征地多达17个村次。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不畏困难,通过村干部的努力、村民支持和透明有序的工作,全年已完成旧机场全部腾空搬迁26户、海潮变电所、中东路二期清场交地3公顷、丽水盆地易涝区防洪工作好溪堰整治一期水东段。全力以赴地完成市区赋予的项目征地任务。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大众、厦河村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建设总投资达1888万元,验收后已交付使用。永晖社区和东银苑社区的园丁楼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已完成设计招投标,施工设备已进场,配套工程设施(水发公司部分)已基本完成。同时,东银苑菜市场于12月上旬开始营业。该市场为小区菜场,共投资800余万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商铺、摊位约120个,惠及周边居民5万余人。
  【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确立长效管理机制,社区硬件设施、卫生面貌明显改善。环境卫生方面,完成第二轮环境清扫承包,同时,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投资140余万完成71个国卫标准垃圾房及老小区垃圾通道改造工作,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100%完成村级卫生室建设任务,完成农民健康体检全覆盖工作任务,农民医疗参乡镇街道
  保率、农民体检率走在全区前列。社区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硬件设施有了长足进步。永晖、大洋河、万丰、东升4个社区已迁入新办公楼;东银苑社区的办公用房已调剂完成,后续工作正在加快推进;西银苑社区和金苑社区的办公用房分别投资61.69和71.62万元,于10月开工建设。硬件设施的改善,优化社区办公条件,提升社区为民服务能力。社会保障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越来越适应民众需要。对普通成员社会低保对象206户280人,残疾人159户165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金分别支出62.2567万元、45.4644万元,临时社会困难群众救济2.14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医疗救助92户92人次,金额达32.9559万元,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71人,完成率84.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累计参保缴费人数14660人,完成率102.5%;政策性住房保险3410户,完成率99.8%;新增企业退休人员856人,依照浙人社发〔2011〕221号文件要求为集体企业职工补缴养老保险,累计2291人。提升计生服务质量,依法宣传落实生育政策。近年来,街道计生工作的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计划生育国策得到很好落实,综合指标考核名列全区前茅。按规范要求截至统计时间,2012年出生410人,其中计划内出生389人,计生率94.88%。“三查”应查7029人,已查6921人,査环查孕查病率达到98.5%0当年应征社会抚养费26人,征收金额125.5914万元,已征70.5894万元,征收率为70%。
  【党建工作】夯实党的基层基础,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组织分类定级,对各个党支部进行评定,分出“好”“较好”“一般”的等次,鼓励各党支部在工作中不断推进优化,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切实抓好农村、社
  紫金街道社情区党建工作,着力抓好党代表工作室,先后被市、区评为先进工作室,很好地发挥了党代表的协调作用,做到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据统计,发展积极分子62人,列为发展对象17人,发展预备党员23人,党员转正43人。活跃基层团组织在农村的作用,开展科技富农活动,提升精品农业竞争力。
  【党风廉政建设】2012年共查处了7名党员的违纪案件,其中开除党籍3人,党内严重警告2人,党内警告2人,维护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严肃性;办结区纪委转办纪检信访件8件、区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交办件11件,办结率都达到了100%;领导干部和全体街道干部设立廉政风险警示牌,每人的风险点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村监会建设,提升村监会规范化水平,按照“四化、六有”的要求,着重加强村监会基础设施、人员队伍、工作机制方面的建设;精心组织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全街道21个行政村都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其中标准型8个,简易型13个。
  【维稳工作】全面落实“治旧控新、疏堵结合、打防并举”工作举措,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本辖区派出所共破获刑事案件397起,破获治安案件121起,共移送起诉171人。查处黄赌毒团伙11个。抓获逃犯31人。同时发挥基层民兵组织作用,加强治安巡逻。进一步构建“大调解”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维稳绩效挂钩考核办法,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年”活动。全年共受理来访38件,其中省市区转来34件,到年底结案33件,结案率97.05%。另外,领导接访10批次,群众个访38批次152人。街道武装部2012年完成冬季征兵19名的工作任务。
  (朱松军)
  白云街道
  【概况】白云街道地处丽水市城区西北部。行政区域总面积37.7平方千米。东起大洋路,南至丽青路、丽阳路,西面与莲城街道接壤,北依风景秀丽的白云山森林公园。辖区内有6个社区,总人口37858人,常住户数15754户;4个村委会,农村总人口6570人,农村常住户数2878户。
  【经济发展】2012年街道实现工业总产值8336万元、工业增加值2138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2108万元,比2011年增长7.77%。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4元,同比增长16.78%。全年实现税收1343.8万元。签订引资项目3个,协议总投资14110万元,现实际到资11950万元。
  【党建工作】党的基层组织是领导和推进各项工作的战斗堡垒。街道党工委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把党的建设作为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根本,置于突出地位。强化组织建设。全年新发展党员30名,吸收预备党员9名,列为发展对象12名;处理党员2名。街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面推进,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创新党建载体。街道推出的“大学生爱心服务团”、“区域党建地图”、党员志愿者服务广场均为全市首创,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国家、省、市相关媒体都分别作了报道。近期又建成街道党群活动中心,成为基层党建的一个新亮点。丰富党建内涵。组织“创先争优”“进村入企”“两排查一促进”等活动,建立“社情民意晴雨表”,架起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街居便民服务中心建成运行,内部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不断完善;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评选出街道“十大党建创新品牌”和“十好党员”,进行隆重表彰,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上党课,举办党建知识竞赛,慰问辖区老党员和困难党员20人次,送去慰问金4000元。
  【开发建设】2012年街道共承担了市区11个建设项目的政策处理工作,其中市重点考核项目7个,征地47.94公顷,房屋拆迁面积102494平方米。街道强化工作责任、配强工作力量,面上推进与重点攻坚相结合,一批急、难、遗留问题被成功攻克。6月在短短10余天时间内,完成绿谷信息产业园南区块4000多平方米房屋的拆除任务,保障了市级重点工程的如期开工;7月下旬签下学院扩建安置地块最后2份征迁协议,为整个城西村安置户实施建房扫清了障碍;11月中旬组建工作组对城西区块政策处理进行集中攻坚,一个月内全面处理了该区块四条道路建设的遗留问题。至12月底,城北山地体育养生中心、大洋路与清远街交叉地块、五里亭水库东侧地块、丽阳街改造项目、金桥路、50省道、城北路延伸段、学院路(章建平园艺场)等9个项目征迁任务按期先后完成;绿谷信息产业园北区块和中波台地块征收工作(已完成征收协议签订53户,占总数的46%)有序推进。街道本级项目:白云街道和三岩寺社区服务用房(含白云文化站)、灯塔小区物业用房,全部完成前期工作,12月31日正式动工。接官亭社区服务用房建设项目已启动前期。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增量扩面。落实社保政策,做好居民养老医疗参保工作。辖区参加养老保险2445人,比2011年增加3人,指标完成率达90.3%,名列全区街道首位;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8071人,指标完成率达100.1%;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1439户,参保率100%。民政救助及时到位。落实扶困措施,确保弱势群体生活。给低保户、困难户、残疾人、优扶对象等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补助救济款共92.8万元,发放医疗救助款16万元,新增低保对象15户16人,对3名有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定点救助治疗。
  【计划生育】计生工作难中求进。从强化制度入手,制定推出较为完善的人口与计生工作考核办法,对社区、村分别设立1.5万和1万元的单项考核资金,将村级计生工作成效与奖惩挂钩,同时对四个行政村实行严格的村规民约管理,起到了积极效果。街道计生主要指标稳步上升,全年共出生307人,其中计划内出生289人,计生率94.14%;在家育龄妇女“三查”率97.46%、外出育龄妇女'三查”率91.36%,长效节育率是70%;征收社会抚养费69例,完成当年指标的85.26%,往年指标的45.78%。
  【文体发展】精神文化提升内涵。加大村级文化建设力度,实行文化创新项目评比奖励制度,全年有3个新创意好口碑项目获奖得到街道资金补助;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首届“文明在身边、温情暖白云”文明市民、文明群体评选活动,10名普通市民和1个群体光荣受表彰。创建了省级体育强街道,所辖6个社区、4个行政村都建立了体育辅导站,培养了一支由52人组成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步道、健身路径、游泳池、羽毛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1万平方米以上。各村、社区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网点均正常开放,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深化文化品牌创建,坚持“一街一特,一社一品”的文化发展思路,强调特色文化品牌的创建,重点开展以邻里亲情为主要内容的楼院文化活动。“楼院文化节”“社区邻里节”“重阳敬老爱老”“老年人运动会”“红歌会”等载体成为满足广大群众文化日常需求的拳头产品。灯塔社区“百家宴”活动,在创新中不断提升,成为街道楼院文化的一个标致性品牌。
  【农村发展】农业转型是丽水城市建设推进的客观要求。街道积极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鼓励效益生态农业发展。对辖区两个白枇杷水果基地(其中:潘宏伟0.66公顷,颜德友2.66公顷)进行项目申报,现已通过验收;继续抓好城西村无公害蔬菜基地和阔叶林建设。提高农家乐服务水平。辖区5家农家乐被新评为丽水市三星级农家乐,白云休闲鱼庄被定为省级农家乐精品项目培育,获得以奖代补资金。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开展黄龙病和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工作,处置面积40公顷;通过强化宣传、组织培训、免费注射等措施,落实四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好防火防汛工作。加强防火队伍、基础设施、人员装备建设,抓好护林防火,森林防火工作获全区先进;完成水利普查工作,申请补助4万多元修建水坝和山塘两处,抓好防汛各项措施落实。全年未发生火警和火灾和大的洪汛险情。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深化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三资”及财务管理各项制度,推进集体资产管理规范化。
  【综治维稳】社会稳定是发展进步、构建和谐的前提和基础。面对不稳定因素复杂、维稳压力较大的实际情况,街道从强化基层基础入手,源头防范,疏堵结合,有力维护了辖区平安稳定。在综治平安建设方面,摸清底数。深入开展“两排查一促进”,共排查刑释解教人员97人、社区服刑人员35人、吸毒人员119人、暴力倾向精神病人3人、重点上访人员2人、邪教“法轮功”人员3人,逐一登记建档,落实“三定一包”,即定责任单位、定人员、定时间、包调控。疏导化解。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落实区领导包案等有效措施,全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15件,调处成功率99.7%,化解信访案件5起。抓实基础。建立街道与村(社区)两级联动的工作责任机制,实行属地管理与联运防控相结合,重点时段重点对象重点管控;社会面上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维稳,在社区成立和事佬“老娘舅”调解队伍,现有成员21人。城西村被司法部和民政部联合授予全市唯一一个国家级“民主法制村” 称号。
  【安全生产】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完善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消防等监管机制,强化监管责任和业主主体责任,扩大宣传、加强巡查、督促整改。街道与区域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922份、消防责任书135份、食品安全责任书452分,张贴宣传画300多张,悬挂横幅20多条,组织培训、知识竞赛、文艺活动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500多份;切实抓好日常安全监管巡查督办,共发现安全隐患22处,全部督促整改到位。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是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主平台。街道立足优势,自我加压,提升定位、理顺机制,先试先行,全方位推进社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定位上,在“市区先行”的基础上提出 “全省有位”的目标;机制上,以“职能归位”为切入点,实行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和社会工作站 “三位一体”,让社会工作站成为承接行政管理职能的有效载体,
   白云街道村情
  白云街道社情
  社工实行交叉任职,每个社区设立党建群工、组宣文体、综治治理、民政残联、计生卫生、社会保障等6个综合岗位,明确人员职责。导向上,完善社区管理服务综合考核办法,强调在队伍培养、经费保障上给予合理倾斜;服务上,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总抓手,坚持“居民议事厅”“爱心银行”“邻里亲情”“爱心超市”等好做法,不断创新载体与方法,深化社区工作品牌创建,提升社区服务水平。2012年在全省食品安全百日专项整治中,街道承担全区试点任务,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摸索出了“一网一线一平台六项管理”的白云模式,得到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具体做法在全区全市推广,浙江卫视进行专题报道。白云、接官亭社区对志愿服务进行提升,分别推出“菜单式”和“养生主题”志愿者服务活动。灯塔社区扎实推进科普工作,获得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称号。
  【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是街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落实省级文明城区复评、省级卫生城市复核、省级卫生区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等多波次的工作任务,推进“洁净村居”创建,街道采取抓好日常工作机制与集中整改相结合、强化专业管理队伍与发动市民参与相结合、发挥自身职能与融合借力推进相结合的办法,投入经费20多万元,清理卫生死角70多处,突击清运垃圾80多吨,完成垃圾房改造15个,新建垃圾通道门260个,面上保洁力度得到加强,“洁净村居”每月考核成绩列全区前茅。组织实施白云小区和中山街北段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发动、设立专门引导员等措施,试点居民知晓率现达95%以上、分类垃圾袋使用率达80%、正确分类率达60%左右、正确投放率55%以上,试点工作效果良好。认真做好行政执法和数字城管工作,查处违法建设,抓好摊贩疏导管理,受理数字城管案件2075件,结案率100%,及时处置灯塔新村排污,白云小区楼道扶手,三岩寺新村路面浇筑和排污等工作。2012年白云街道申报创建了省级生态示范街道,2013年争取申报国家级生态示范街道。扎实开展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应整治坟墓132穴,已完成整治130穴,整治率达98.5%。
  万象街道
  【概况】万象街道位于丽水市区西南部。辖区总面积7.26平方公里,东起大洋路,西至水阁街道垟店村,北界丽阳街,南邻富岭街道,为莲都区政府所在地,是市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7个社区:丽阳门、府前、梅山、厦河门、左渠门、大水门、凤凰;4个行政村:城南、丽南、水南、丽华;28个村民小组。全街道23784户;总人口5811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981人。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38万元,农业总产值19950万元,房产税收入382万元。
  【招商引资】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引进全区目前最大的招商项目——浙江高乐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欧陆风情园项目,合同利用市外内资13.9亿元,当年实际到位资金3.5亿元,超额完成区里下达的任务指标。
  【征迁工作】如期圆满地完成了旧飞机场区块、丽华小区(三期)、花园公寓、大溪南路和南明小学迁建等项目24.9公顷村集体土地的清场交地任务,以及欧陆风情园项目的集体土地房屋征收任务。同时启动了“三南”改造一期项目的征迁工作,积极配合开展了江滨区块原毛巾厂职工宿舍楼90户和枇杷圩岛内原木材厂职工宿舍楼18户的拆迁工作。
  【“三农”工作】积极督促完成村监会、社监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的选举工作。抓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从源头上规范了集体资金的使用,减轻农民的负担。开展动植物防疫、防控工作,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开展柑橘黄龙病、加拿大一枝红花、梨梢病等植物疫病的排查清理工作。开展柑橘促销工作,发动联系部门机关干部和街道本级干部购买“爱心橘”6140公斤。做好森林防火、防汛抗灾工作,及时督促丽南村橘园山塘做好修复、验收等工作;对下排山山塘塘岸倒坝一事及时进行了空库处理。
  【党建工作】积极推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完成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晋位争先工作,67个党组织中,有2个定级为好,13个较好,1个定级较差的已完成整改。加快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党代表工作室等基层组织创新亮点工作,发挥党建品牌效应,2012年万象街道党代表工作室被评为区级示范点。深入开展“进村入企”活动,全街道干部30人已走访行政村4个,走访企业21家。收集各类问题8个,已解决问题2个;走访农户2189户,帮助解决问题47个。2012年10月中下旬,组织街道、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党员学习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召开一支部一座谈会,掀起学习热潮。
  【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2008—2012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狠抓党风廉政教育,对街道班子成员及村(居)干部共74人进行了培训,邀请区纪委同志上专题党课。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查找班子成员廉政风险点46个,重要职能科室廉政风险点11个。针对查找出的风险点,配套制定20条防范措施。进一步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完善制度,在用人用钱及大额资金使用、大项目建设等问题上坚持党工委集体领导、集体决策,严格操作规程。推进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4个行政村实现村级便民服务全覆盖,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涵盖12个部门的90余项服务事项,街道本级行政服务中心于2012年9月下旬投入使用。严厉查处党员违法乱纪现象,全年共查出党员违纪违法案件5件,开除党籍3人,警告处分2人。受理群众效能投诉6件,都按规定要求通过调查调处进行回复。
  【综治维稳】根据“属地管理” 原则,街道分别与4个村、7个社区和辖区内117个单位、企业、学校签订了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街道和各村(社区)均开通运行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开展了平安综治双月宣传、禁毒“流动课堂”、“两排查一促进”等活动。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74件,排摸各类不稳定因素18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全力抓好信访工作,全年辖区内没有出现集体异常访,进京赴省上访人次,与上年相比明显下降,重点对象除2012年3月初有2人进京上访外,从2012年4月份以后没有发生越级访。
  【安全生产】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各类责任书3716份,签订率100%。积极开展“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消防月”等活动,悬挂横幅25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组织安全生产应急演练13次。2012年年中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连续第8年实现了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数三项主要指标的“零增长”。完成市级挂牌安全隐患单位棉布市场的整改,处州商城安全生产隐患的整改的方案已制定。
  【环境整治】推进创建“洁净村居”“美丽乡村”和省级卫生区,省级卫生城市复核等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加快社区和城中村环卫基础设施的改造步伐,加大括苍新村等老小区改造工作的推进力度。共投入20余万元对辖区内的乱拉遮阳网、乱张贴、乱搭建、乱堆放和乱停车等“五乱”现象进行全面整治。在开展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及时圆满地完成了修建围墙4000多米,拆除临时搭建物20余处,整治窝棚10余处等工作任务。积极开展数字城管工作,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均位列城区4个街道前列。
  【计生工作】完善计生工作机制,切实将工作重心下移到村(居)、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新增了5个户外计生宣传阵地,完成了10个计生图书室(角)建设。积极探索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依法行政等手段,多管齐下,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开展了“走百村,进千户,问万人”计划生育大走访活动,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进行全面排摸,并开展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个案采集工作。在凤凰、大水门和厦河门三个社区启动了育龄妇女信息管理试点工作,力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升计生工作整体水平。
  【社区工作】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出发,积极推行 “463”工作模式,特色社区创建成效显著,以大水门社区残疾人工疗服务站——阳光家园为代表的“就业型”社区;以丽阳门社区“天天乐广场”为代表的“文化型”社区;以厦河门社区“民工之家”为代表的“帮教型”社区等。逐步形成了“一区一品”“一社区一特色”的良好局面。
  【文化体育】在第四届社区邻居节活动中,左渠门社区的“相约骑游”活动被市里评为第四届邻居节最佳创意奖。按照五有要求,在丽南村开展了“春泥计划”达标村的创建工作。同时,不断丰富社区、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欢乐莲城”品牌。2012年10月底组织开展了
  万象街道村情
  万象街道社情
  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共有11支代表队、8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和集体项目展示。
  【民政工作】完成了生活困难老人居家养老卷的发放和90岁以上高龄老人高龄补贴发放和慰问工作;完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征收工作;推进“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和生态墓地建设。辖区内所有应整治坟墓已分别采取迁移、绿化、覆土等措施全部完成整治。
  【人武工作】超额完成新兵的征集任务。民兵整组、民兵应急分队训练和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圆满完成上级安排的军事训练任务和演练工作。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双拥工作,认真做好慰问生活困难退伍军人和回访新兵,以及发放义务兵优待金等工作。
  【人大工作】切实做好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共选举产生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12名。2012年共向区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7件,向市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1件,新聘任3位同志为本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委员。
  富岭街道
  【概况】富岭街道于2006年9月撤富岭乡建制,2009年3月委托丽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富岭街道位于丽水经济开发区(南城新区),与北城隔南明湖相望。东北邻紫金、万象街道,西接水阁街道,东南与青田县腊口镇相邻,辖区总面积37.26平方千米。富岭境内为典型的丘陵地形,四周群山环绕,最高山峰大梁山海拔868.6米。辖区内山塘水库众多,共计290处,其中万方以上水库38处,占全区的1/3。街道现辖11个村民委员会,62个自然村(其中14个畲族自然村),100个村民小组,5429户,2012年年末总人口11601人。2012年,富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强能提质”为行动目标,结合“四大转变”要求,紧紧抓住东扩开发这一主线,理清思路,攻坚破难,善作善成,乘势而进,各项事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重点工程建设】街道围绕“以征迁工作为中心,工程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三结合”的工作思路,确保了东扩征迁、政策处理和各项重点工程任务顺利推进。征迁方面,2012年完成东扩BT二期51、52、53、54、61、63号地块200余公顷征地分户测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完成周前村87户3.9万平方米和小叶村52户2.8万平方米的房屋拆迁和陶庄、章庵、乌里凸、下双坑等村房屋拆迁确权工作。同时,为加强对土地征用款的分配管理,确保重点工程无障碍施工,街道进一步加强对分配过程的指导、监督,明确“村、组”为分配主体,村双委、村组长为分配负责人,要求在充分听取民意后,结合实际、权衡利弊、依法依规、公平合理的开展分配工作,目前富岭行政村西弄、周前自然村和下张行政村已顺利解决土地款分配问题。针对陶庄村问题,街道又整合全体干部力量专门成立三个工作组加班加点分别深入陶庄村、组、户,做好分配指导工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矛盾。并结合村、组意见,经班子会多次讨论研究,初步形成《富岭街道土地征用款分配、使用、监管指导意见》,规范指导陶庄村及今后的土地征用款分配、使用。政策处理方面,做好东扩BT二期征地范围内的附着物搬迁和政策处理尾留处置,涉及前垟、下张、陶庄、下仓、富岭、张垵6个行政村。已完成坟墓迁移4800多穴;苗木迁移14户5.97公顷;渔业养殖户清塘迁移10户,水面面积3公顷;农田水利设施测量评估123处,累计金额420多万元,其他地上附属设施20多处。此外,街道还统筹做好其他项目建设,抓进度、保质量,以项目带动城镇有机更新。完成了市重点项目电力生产基地红线范围内的政策处理前期对接和征地的测量工作;完成了东引洪渠陶庄段施工便道红线分户测量和胡村水库灌溉水渠评估;完成了投资300多万元的高速富岭出入口景观改造项目(含地下排水工程、土石方工程、五线迁移项目,绿化工程、土建工程等)、三沿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新农村建设】作为涉农街道,在做好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街道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突出重点,项目带动,统筹发展,努力提升整体品位,为群众打造“富裕、美丽、生态、便民、平安”的宜居家园。建设富裕乡村。以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抓手,因地制宜的处理好“城市南进、产业东扩”与农村产业发展关系。一方面深化优势农业发展。提升蔬菜、椪柑、白莲等传统产业,扩大种植面积,抓好老果园改造。完成2012年度新种植白枇杷6.8公顷;新种植莲子11.4公顷,超额完成开发区考核任务。同时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农民走专业化、品牌化、精品化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另一方面,积极扩宽群众增收致富新渠道。发展生态休闲旅游,2012年黄田农家乐和南寨农家乐评为三星级农家乐;扶持来料加工,集中来料加工点12个,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20人,工人700余人,年加工费达300多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9690元,约增长15%。建设美丽乡村。积极争取开发区“三沿整治”、一事一议、农村公益项目、山区经济发展项目等建设,通过村庄整治、绿化、亮化、洁化,提升家园整体形象。完成收费站出入口建设景观改造工程;开展中堂村、小木溪村、陶庄村、大门楼村等8个村的村内道路硬化、绿化、农民健身场所、避灾中心、饮用水、亮化等28个项目建设,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完成陶庄村、大坑口村、小木溪村、中堂村的电力改造工程;实施前垟移民点的河道整治、道路硬化等项目;完成迎宾大道两沿整治;开展三沿坟墓清理专项整治工作,规划落实村级生态公墓。建设生态乡村。利用申报“国家级生态示范街道”契机,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优化村民居住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新建张垵村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池。进一步健全卫生保洁网络机制和长效保洁机制,对各村保洁范围进行重新核定,划定了包干平面图区域,实现了村庄保洁物业化管理的目标。完成9个村市级生态村创建,开展富岭村市级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建设便民乡村。全面开展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街道于5月底完成全部11个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其中3个示范型,5个标准型,3个简易型,6月全部开业。在硬件上,各便民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整合现有的村级办公场所,把文化俱乐部、远程教育点、党员服务中心、村邮站等站所纳入村便民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实现资源共享,配齐配全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施。在软件上,各中心代办员招聘村中年轻、懂电脑、在村时间多、责任心强人员担任,并先后对全部工作人员进行了8次培训,提升服务技能。服务范围除代办、社保等外,有些村还结合实际,延伸了特色项目服务,包括党员服务,招工信息、老中医生联系等。并通过建立全程代办制、公开办事制、村干部轮流坐班制、服务承诺制、工作人员淘汰轮换制度等明确中心人员工作职责,进一步提高便民服务质量和水平。建设平安乡村。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将服务与管理有机结合。实行“以村为主,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推进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村级综治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信访工作与人民调解联合调处机制,挖掘民间调解人才,2012年街道对司法调解人员进行了充实,聘任了2位有经验的村干部任调解员,建立健全街道、村、组三级调解网络。抓好抓实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除每月定期排查外,为确保中央、省市等重要会议顺利召开,在中共十八大,省、市党代会,人代会召开前期集中组织人员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并切实做到“一个矛盾纠纷有一个调处责任人、一个调处班子、一个调处方案、一个调处期限”,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到位。一年来,街道共接待来访群众430多人次,收到信访件58件,及时报结58件。受理纠纷66起,成功调处66起。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同时以“网格化”为载体,完善综治、防火防汛、食品安全、消防、两违等管理网络,辐射管理,确保社会总体安全稳定。街道全年无重大社会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社会事业发展】街道坚持以“惠民利民”为目标,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街道群众更多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民政、残联工作扎实推进。对各类优抚对象、低保户、弱势群体、特困户进行了核准,坚持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做好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和抚恤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其中低保核准177户301人,发放低保金51万元;精减退职老职工6名,发放定期生活困难补助金7.26万元;发放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和临时救助资金31.19万元。开展残疾人奔小康工程。2012年召开街道残疾人代表大会,顺利完成残联换届;新建叶村村残疾人康复站,强化扶残助残阵地建设;为7名残疾人危旧房改造和24位重度残疾人参加社保进行补助;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提供免费白内障检查、免费复明手术,赠送助听器、假肢等,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同时街道还积极组织残疾人开展文体活动,2012年街道残疾人参加莲都区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取得了3人获4项第一、3人5项第二、集体项目1项第一和2项第二的好成绩。惠民工程落到实处。截至12月中旬,2013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8359人,任务完成率95%;2012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3360人,任务完成率98%;2013年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2740户,参保率为92%。完成农村困难群众住房修缮20户,落实补助6万元。全年办理家电下乡3件,发放家电补贴1950元。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免费为40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脑卒中筛查和干预治疗。计划生育常抓不懈。街道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在征迁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坚持计划生育工作不松懈,认真做好计生服务工作,严格控制低生育水平。计生工作各项指标完成较好,1-11月出生人数167人,其中计划外生育为7人,计划生育率95.8%,当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61.3%,综合避孕率89.34%,长效节育率为80.23%,上半年査环查孕率99.51%,下半年查环查孕率99.35%。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基层文化工作网络不断健全,各村分别安排1~2名文化联络员。辖区内建有美术书法、摄影、演出、健身、排舞等业务骨干团队5支,队员200余人,开展了广播操、健身球、排舞等培训。村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12年争取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在中堂村、大坑口村和张垵村分别启动村民健身场所、老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休闲场所建设。目前11个村全部建有农家书屋、健身路径或篮球场,7个村建有天天乐广场。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文化会亲”“文艺演出”“卡拉OK舞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下仓村、中堂村被评为市级文化示范村。同时以“市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载体,挖掘典型、弘扬先进,不断提高群众文明水平,2012年申报市级文化文明户和致富文明户各1户。
  【干部队伍建设】街道围绕“强教育、建机制、转作风”的工作思路和“强能提质”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提高效能。抓教育强队伍。通过学习、培训、总结、党课、远教等平台,采取分级负责、分层施教的办法,有的放矢,灵活多样,突出实效,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尤其是“一把手”队伍建设,以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不断提高干部的创新应变能力。2012年开设两长培训班1次;“七一”期间邀请市委党校教授来为500多名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党课;每月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1次;采用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形式,开展省、市党代会、人代会和中共十八大精神学习活动。建机制严管理。通过制度约束,努力营造心齐气顺、风
  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完善干部考核制度、考勤制度、住村联心责任制;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发挥好村监会的作用,抓好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建立健全激励考核机制,建立村“两委”班子成员任期目标责任制,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严格党员发展机制,按照党员发展公推、培训、考核、公示、党员发展票决制等程序和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2012年有4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吸收了4名预备党员,确定了6名入党积极分子;建立项目监管制度,成立了项目建设监督领导小组,对农村所有公益项目通过领导小组会议实行招标、落实责任人、建设监管、结算审核。同时落实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干部的廉政意识。围绕“人、财、物、权、钱、事”六个环节,认真查找干部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共排查出风险点28个,并实行分类监控。搭平台转作风。通过一系列活动平台,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提高效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3月起,组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15个党支部通过分类定级、整改提高等阶段,认真查找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不足,并明确升级目标,提高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4月份始,组织开展了“联村联项目解难题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走访倾听、完成专题调研、破解发展难题、办好实事好事、培育后备队伍、联系发展项目等活动,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使决策在一线形成、活动在一线展开、作风在一线转变。7月起认真组织开展“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服务月活动。通过自查、分片区座谈等形式,深入剖析干部作风及各村需解决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72个,并提出具体且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落实牵头领导和责任人,全力以赴,限期解决。
  【发展愿景】新的一年,富岭街道将着眼长远,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推动新的发展,着力建成活力提升、环境秀美、人民幸福的创新、精致、幸福街道。总体工作目标和思路是:“在发展机遇的把握上,要以东扩开发为契机,引领带动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特色的体现上,要凸显优势和个性,努力寻求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在发展成果的共享上,要进一步关注民生,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在发展动力的整合上,要更加注重上下联动,形成'街道扶持村、村引导户、户支持街道’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主体的落实上,要提升干部综合素质,以改革创新精神为街道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李紫颖)
  水阁街道
  【概况】水阁街道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西郊,距市区6千米。辖区面积71.55平方千米,有24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街道农户数8996户、人口1.9万人、农村劳动力1.25万人。土地总面积4379公顷(不包括防护林面积),其中耕地面积404公顷、园地面积430公顷、山地面积3545公顷。2012年,水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热情指导和帮助下,紧紧围绕开发区中心工作,沉着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工作卓有成效,街道获得省级荣誉1项、市级荣誉3项、开发区(莲都区)级荣誉1项、干部个人获得省级荣誉1人/次、开发区(莲都区)荣誉20人/次。
  【征地拆迁】征地拆迁、项目推进、施工保障是街道工作的主线。2012年,街道承担着省、市、区、丽景园等4个大类30多个建设项目的政策处理任务。土地测量全面推进。全年完成东扩BT项目三标七百秧区块(除水阁村部分之外)、四都防洪堤、电镀园区补征、丽景园三期、南城福利院、白岩飞雨路、吴垵商住地块、垟店村高速公路出口地块、七百秧水库林木场、里坑宅基地、制氧厂补征等项目的土地测量工作,总计面积333余公顷。附属物清点及时跟进。按照项目进展的时序要求,及时跟进上述十多个地块的附属物清点,共发放补偿款500余万元,迁移坟墓1500余座。拆迁安置同步推进。努力克服新老政策难衔接、拆迁户心理补偿预期难达到等问题,全年共签订拆迁协议245大户、500多小户,完成里坑村、七百秧村、叶岙村尾留拆迁、水阁中二路项目、南城一幼等项目房屋拆迁11万平方米。安置工作同步开展,上桥、汤垵等村拆迁户安置房基本建成,安排建房95户,丽沙13户抽签工作已完成;开发区职工宿舍一期房建部分工程已经竣工,二期(450户)完成房建工程招投标。杨梅山KK地块水阁等5个村拆迁安置房基础工程动工建设,全面启动龙石、岑山、丽沙三村的整村搬迁工作。各类补偿款分配基本稳定。街道全年共指导村级分配征地等补偿款近2亿元,按照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全面介入、高度负责的工作原则基本上实现了平稳有序,确保利益分配的公平和社会秩序的和谐。
  【产业发展】按照“主攻茶叶、巩固油茶、补充蔬果”的产业发展思路,继续抓好茶叶产业5年发展规划,松坑圩、丽周新增茶园面积20公顷,并完成相关配套设施。随着67公顷茶叶基地的陆续投产,茶叶效益逐年提高,产业优势开始凸显,代表开发区品牌的“垟山功夫”茶叶进入市区各大茶叶专卖店,名声也在悄然传开;加强松坑圩、白岩的蔬菜基地建设,投入80万元,完成松坑圩高山蔬菜基地建设2公顷,新培育高山单季和优质米基地2公顷;加快油茶林的改造步伐,提高油茶产业规模,近133公顷低产油茶林改造已初显成效,茶油产量比上年增加1倍,效益实现翻番。
  【民生服务】高度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狠抓农民增收,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力抓好农村工作。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525元,增长15%。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发展。倾斜项目,重点帮扶,扎实推进大源村危旧房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二期工程基本完成结顶,三期土地平整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共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筹措资金90多万元,加大农民饮用水改造工程,陈店、叶岙、龙石3个村通过验收;投入360万元抓好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实施下章、白岩、垟店3个村“一事一议”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全年投入400多万元,落实了水利项目10个。投入200余万元的潘田至大源村的道路拓宽改造项目推进有序。
  【社会保障】在推进各项社会保障事业方面,街道切实做到“真情办事不疏漏,稳中求进促提升”。全年城乡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14219人,参保率91.7%;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3774人,参保率75.4%;政策性房屋保险4686户,参保率75.4%;失地保险应保尽保;开展城乡低保对象核査工作,街道共有低保户352户560人,五保户34户;建成8个市级慈善村,全年共慰问困难人员856人次,发放慰问金21万余元;医疗救助126人、46万余元;发放家电下乡补贴568户、40.8万元,发放汽车下乡补贴334辆、51.7万元。召开街道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组队参加莲都区残疾人运动会,新建残疾人示范康复点和济困救贫爱心超市各1个。加大对学校的财政帮扶,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学生营养餐工程全面落实,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校容校貌全面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24个村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覆盖,数字电视整转实现全覆盖,完成平移改造6000余户,创建11个市级体育小康村,举办街道职工庆“三八”登山比赛;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新建丽沙和旭光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查,完成张村农贸市场全面改造提升工程,扎实推进三沿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有了极大改善,出台街道红线外村卫生保洁工作考核。
  【基层党建】街道扎实开展“访企进村促工解难题”“夯实基础、强能提质”为主题的基层组织建设年、“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服务月等活动。开展分类定级,认真组织整改。按照“五个一”和“五个好”的要求,对街道所辖24个村党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摸清了底数、掌握了情况、找准了问题。对24个村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其中先进2个,较好12个,一般8个,后进2个,并针对性地工作中分类指导,全面加强。强化基层党建,提升队伍活力。围绕重点项目推进,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适时充实部分村的村双委班子,增强了活力,促进了工作。抓好党员发展,优化基层党员结构。2012年,共转正党员16名,发展党员11名,入党积极分子13名。结合时势任务,全面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全面落实了开发区“读书活动”的要求,对党员干部发放了资料,明确了要求;针对“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开展了形势宣讲,分析讨论,问题查找,大部分干部都按要求写出了剖析和体会文章;围绕“八个一”,有声有色地开展“为党旗添彩、为南城增辉”活动;有计划、有载体、有任务、有要求深入开展了中共十八大精神宣传,最近结合年度工作考核,在街道和村级两个层面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宣讲宣传,效果和反响都很好;突出重点在村级层面开展了村级建设项目包装、监管、实施等相关知识,村级财务管理知识,征地、拆迁安置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班三
  水阁街道村情期。针对便民利民,高质量建起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按照“便民利民、实用实效、美观节俭、一步到位”的工作要求。8月中旬实现24个村全覆盖。建立示范型中心6个,标准型10个,简易型8个。制定出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代办员考核办法。全年总共为村民代办事项15591件。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科学谋划,快速推进,规范运作得到了市委、市纪委、开发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社会管理】水阁是丽水市经济要素最密集,外来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随着开发建设的推进,涉农信访,涉村矛盾,涉土纠纷频发,街道在工作基本面上呈现了“征地拆迁多、资金分配多、建设项目多、外来人口多、矛盾纠纷多、遗留问题多”这“六多”的特点。基于这种实际背景,打造稳定和谐的创业环境对街道乃至开发区都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力求标本兼治,抓综治信访治标,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强化社会保障功能,提升城乡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治本。综治信访确保稳定。全力抓好各级两会、国庆、中共十八大、“美丽乡村”现场会等重点时段的和谐稳定,成功化解了一批影响农村发展、农民利益和开发区项目推进的老大难问题,如上沙溪村民因污染问题群体性上路阻拦垃圾车事件、丽沙村民因邻村偷挖沙问题与执法部门冲突的群体性扣车事件、七百秧唐某因拆迁引发的重复访、纠缠访、白岩村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余庄前村民因砖瓦厂租用地纠纷。全年共调解涉各类纠纷案件499起,成功490起,成功率98.19%;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40多起,共办结各类信访问题80多件。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隐患排查治理年”和“喜迎十八大安全专项行动"等活动,突出责任落实,加强基础建设,街道与24个行政村和有关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全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确保了辖区安全形势平稳有序。计生工作富有成效。全年共出生260人,其中计划外出生23人,计育率91.15%;上半年“三查”率99.5%;下半年“三查”率96%;落实四项手术278例;长效节育率80.6%,综合节育率88.5%;征收社会抚养费27人(其中当年13人),共计89.58万元;独生子女家庭意外保险参与家庭1484户,参保率100%;共计奖扶对象85人、特扶对象4人。
  (办公室)
  碧湖镇
  【概况】碧湖镇史称“西乡”,位于莲都区西南部,北纬28。20',东经119。47',距市区20千米,处于瓯江中游,“两龙”高速在镇区南部设有出入口,南通福建,北上衢州,东与水阁街道、青田县章村乡交界,南与大港头镇毗邻,西与松阳县裕溪乡相连,北与联城街道、丽新乡相接,丽龙与龙(游)丽两条公路交会处,庆元、龙泉、云和、景宁、松阳、遂昌6个县市至丽水市区的必经之路。碧湖镇平原山区分布明显,地势东南、东北两处较高,为丘陵低山,中间为莲都市三大平原之一的碧湖平原。瓯江大溪贯穿碧湖平原,水利发达,土地肥沃,是丽水的产粮基地,素有“处州粮仓”之称。镇内有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充满民风民俗韵味的古街区、古村落、古民居等,是丽水市委市政府“古堰画乡”建设重点镇。现碧湖镇由原新合乡、石牛乡、平原乡、联合乡撤并入碧湖镇,2012年年底,碧湖镇和高溪乡撤合并,合并后镇域总面积219.57平方千米,辖6个办事处,7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593个村民小组,是莲都区第一大镇。2012年度镇主要领导:区委常委、镇党委书记李见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军。碧湖镇1998年被列入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确定为浙江省136个省级中心镇之一,2007年又被省政府列为浙江省“十一五”中心镇培育工程省级中心镇,是“丽水市十大魅力乡镇”“中国活力乡镇•浙江二十强”。2012年,《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壶镇镇、温溪镇等小城市培育的若干意见》(丽委〔2012〕4号)将碧湖镇列入丽水市小城市培育名单。
  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更是全面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碧湖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府“三区”战略,以打造“三大莲都”总目标为指引,紧紧围绕把碧湖建设成为集商贸、工业、旅游并举的山水生态宜居城镇这一奋斗目标,致力打造“正气碧湖、大气碧湖和气碧湖”,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实现了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全镇耕地面积2146.27公顷,户籍总人口5.78万人。2012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7272元,同比增长16%;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47亿元,同比增长23.04%。(其中工业园区22.24亿元,镇属企业10.23亿元);农业总产值4.6303亿元,同比增长9.7%;完成财政总收入2482.50万元。
  【产业区块建设】碧湖镇紧临市区,是丽水中心城市的重要组团部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让碧湖成为了一方投资兴业的热土。2005年碧湖镇入选了丽水市工业强镇。2012年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推进郎奇工业区块建设进度。2012年三大园区完成投资额71930万元,同比增长42.36%,其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45805万元。新开工企业1家,新投产企业8家,逐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羽绒服装制品、农林产品加工、制鞋及革制品、文教体育用品、非金属矿业六大主导产业。镇属工业企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53亿元,同比增长18.53%。企业增加值1.58亿元,比去年增长21.77%。工业技改投入3854多万元。同时加快规模企业、微小企业培育,规模企业增加1家(浙江非王泵阀有限公司),规模以下企业数量增加3家。高溪低丘缓坡开发有力推进,已完成湾竹村、红株山村、黄畈村、大吴村及50省道连接线征地范围内的103公顷土地的清场交地工作,全面完成了2012年区块清场交地工作。
  【中心镇规划编制】科学编制规划,完成了《碧湖镇一大港头分区规划》报审稿并报市政府审批。《碧湖镇生活区块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稿也已报区政府审批。镇综合服务中心概念性方案、碧一新村修建性详规编制均已完成。高溪乡撤并工作顺利完成并实现平稳过渡。并在继承既定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碧湖一大港头区块总体规划》和《碧湖“十二五”总体规划》,提出未来碧湖小城市培育通过“三个中心”的打造,发展形成老镇区商贸区块、新镇区行政商贸区块、高溪低丘缓坡工业区块“三足鼎立”的区域格局。“把碧湖打造成丽水市区的副城中心,丽水市区重要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制造业拓展区,集商贸、工业、旅游并举的山水生态宜居城镇”的发展定位得到进一步明确。
  【中心镇建设】大力加强镇域建设,完成了人民路和环北路西段一期道路工程主体建设。文二路和江滨路(三峰段)道路工程、望江路东头连接线路面改造及路灯亮化工程等在建项目均平稳推进。碧湖镇综合服务中心、环北路延伸段、文二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各项前期有序进行。落实莲都区行政审批分中心暨碧湖镇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前期工作。2012年碧湖镇镇域常住人口48568人,其中建成区常住人口19040人,人口集聚水平达到39.2%,比上年增加4个百分点。新建碧湖产业区块拆迁安置小区南苑小区,首批37户拆迁安置户已基本完成主体建设。深化探索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成一大批供水、排水、电力、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碧湖镇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168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区绿地面积341166平方米,绿地率达13.33%;通碧湖镇公路登记已达到省一级;信息光纤线路通达率实现100%。8月,开展了大众街、环北路街道整治活动,设立镇区管理办公室,招聘执法、交警协管员24人,推进镇区常态化管理,极大改善了镇区面貌,提升了城市品位。碧湖镇财政所挂牌成立,实行“镇财镇管”,扩大了财政自主权。丽水工商银行、莲都村镇建信银行先继落户碧湖,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嘉兴佳源集团到我镇考察城镇综合体项目,碧湖镇小城市发展潜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显现。
  【重点项目推进】2012年碧湖镇一共计划安排建设的项目12个,总的来说征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全镇干部上下一心,克服重重困难,及时完成上级的任务,并顺利开展了碧湖镇“重点项目百日大会战”,很好地做到了群众意见最小化,项目移交施工顺利化,后续服务跟踪化。截至2012年年底,丽水市公路管理局战略储备仓库、石牛温泉二期均完成了清场交地。莲都区中心粮库、瓯江堤防碧湖段防洪堤工程完成清场。碧湖镇产业北区快33.3公顷地块于9月14日完成了外围清场。50省道莲都区碧湖段建设工程签订了全部81户拆迁户中的80户协议,共计签订拆除面积22000平方米。九龙湿地次园路工程和文化创作园工程已完成测量和协议签订工作。万人脱贫小区、三峰出让地块都已经完成了测量工作,为今后的土地清场计划能按时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农业技术服务】继续推进深化农业“两区”建设,稳粮增效,充分发挥粮食功能区独特优势,在原有364公顷粮食功能区的基础上,落实粮食功能区专项资金120万元,用于粮食功能区范围内10个的水利设施基础建设,区内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率达到100%。2012年完成粮食播种总面积2133.3公顷。围绕“千斤粮万元钱”目标,开展耕作制度创新模式,一年来,创建省级千亩水稻示范片一个,市级百亩水稻高产示范方1个,区级水稻高产示范方7个,旱粮示范方1个。做好蔬菜产业提升,单栋钢架大棚搭建完成面积15.63万平方米,截至2012年年底,碧湖镇农业现代园区钢架大棚搭建总面积已经达到240公顷。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初建行口村、下季村、任村白枇杷基地3个,面积6.6公顷。积极稳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规范化发展,2012年未农民专业合作社84家,其中当年发展20家,获得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市级示范性3家,区级示范性27家。高度重视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春秋两季免疫率达到100%(“四不打”除外)。认真做好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全年共检生猪8492头,家禽2964700羽,碧湖家禽市场免费检疫131083羽。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具200多台套。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全镇共农民培训560人次,组织示范基地现场观摩480多人次。切实抓好农民信箱的应用,新增农民信箱用户1520户,累计注册农民信箱15000户。开展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创建工作,2012年共创建村级网站59个村。
  【水利工程建设】碧湖镇以“严”字当头,狠抓各项防汛抗灾措施的落实,制定防汛责任制,做到早动手、早准备、早预防。对所辖山塘、水库进行了多次检查,并全部了签订责任书。干旱期间,实行用水轮灌制度,全力做好抗旱工作。汛期期间,加强值班,坚守岗位,镇领导多次对所辖山塘、水库、塘坝、河堤段进行多次检查,组织人员经常下乡检查,督促相关责任人按要求进行整改,保证汛期的安全。2012年区水利补助各村水利项目15个,补助资金总计71.60万元,其中8个已建成完工,5个正在建设,2个因故未开工。积极配合推进小型水利重点县创建工作,完成2012年碧湖镇灌区改造26.3公里渠道及联坪村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将于2013年开工建设。
  【林业生产】2012年全面落实森林管护承包责任制,建设国家级生态公益林2093.1公顷,建设省级生态公益林1045.6公顷,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31万多元,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盗滥林木、非法征占用、毁林开垦等情况。完成“两迹”更新人工造林面积64公顷。推广油茶新品种种植30公顷,推广油茶新技术培育油茶58.7公顷,创建示范基地2个,组织油茶栽培技术培训100多人次。完成森林抚育任务74.7公顷。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发现枯死松木982株,对枯死松木统一送指定地点处理,确保了本辖区的生态安全。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严格控制采伐量,共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121份,审批采伐林木1852.8立方米,毛竹2700株。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和管护工作,做到“打”“防”相结合,全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碧湖镇被评为莲都区2012年度森林防火考核优胜奖。为迎接2012年浙江省美丽乡村深化千万工程现场会的顺利召开,组织完成保定一堰头的山体绿化工作,实施了山体绿化工程41.9公顷,该绿化项目被评为丽水市2012年景观林建设一等奖。
  【旅游项目开发】碧湖镇依托瓯江流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稳步推进古堰画乡、九龙湿地公园、石牛城市温泉等景区建设。推进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休闲业发展,提升接待规模和档次,2012年年底碧湖镇共有农家乐25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9家,2012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实现营业额800余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碧湖镇共有8个行政村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整治内容面广量大,主要包括垃圾收集处理、污水集中治理、卫生改厕、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池塘整治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内容,全年累计完成投资额336万多元。共计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1.5千米,村庄绿化苗木1500平方米,清理池塘、排水沟7800平方米,安装路灯235盏,购置垃圾筒181只,拆除简易房7处;新建污水处理池21座;新增加铺设污水管道750多米;新增卫生厕所农户235户;消灭露天粪坑308个;新建垃圾池56座;建村标志牌8座;公共厕所8座。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380户,其中批建新房179户,修缮加固201户。农村低保标准150%以下困难群众家庭危旧房改造131户,续建旧村改造行政村6个。完成2012年度扶贫办下达180人的零星搬迁任务。全面完成了全镇13个村6个单位的全面整治和提升工作,其中:堰头、下南山村参观点的建设非常出色,省“美丽乡村”现场会圆满成功召开。低收入农户(“低保”农户除外)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的农户比例达到75.17%。实现年来料加工费收入3278万元,发展来料加工1600人,集中加工点达到22个。净村居工作有序推进,以治理整顿各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采取集中大清理治理和引导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整治镇域各村的环境卫生,彻底清除卫生死角,以监督、检查为手段,提高村级管理水平,着力解决脏乱差问题。认真开展实施“春泥计划”,申报上南山、下南山、行口、下街4个春泥计划达标村,推荐上报区级农村文明户13户。
  【安全生产】严格履行安全审查领导和监管职责,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安全生产责任状签订率达到100%。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结合 “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及“査证验证”专项监察行动,累计共检查93次,出动人员279人次,查出隐患数45条,发出整改通知书8份, 整改隐患45条,整改率达到100%。全面宣传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管理条例、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有关知识,悬挂横幅14条、张贴宣传画320张,向企业、群众发放宣传资料400多份,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每年组织一次安全事故演练,12月6日,在郎奇蓝光气体公司进行了消防安全演练,取得了良好效果。累计组织94家企业,企业主和安管员112余人参加培训、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2012年全镇未发生一般及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和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实现“零” 指标。
  【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政治、经济、责任”捆绑奖惩兑现的绩效管理制度,专门出台“三査”专项考核奖励文件,支付出将近53万元的奖励经费。1—12月份,碧湖镇当年共出生上报586人,其中计划外34人,计生率为94.2%。当年社会抚养费应征1898851.5元,已征1353743元,当年兑现率71.29%;往年社会抚养费应征2588930.5元,已征1248577.5元,往年兑现率48.23%。“三査”情况,在家应查
  5603人,已查5039人,在家三査率99.53%,外出应査1902人,已査1776人,外出三查率93.38%,合计三査率97.85%。重点对象1624人,联系到位人数1543人,联系率95%。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当年应放环465人,已放381人,当年长效率81.79%。
  【社会事业发展】2012年全镇民生保障工作不断改善,累计发放各类民政事业资金248.684万元(其中:大病救助408户,1205592元;自然灾害救助50000元;困难群众临时救助80000元;城乡困难居民一次性临时救助15户10560元;银泰借资户61户42000元;义务兵优待金105人845200元;现役军人立功受奖16人5800元;退役士兵自主就业补助29人81250元;老游击,老交通生活补助11人52622元;优扶对象医疗补助12人23816元;全镇救灾,救济款90000元)。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全面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大力推进“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和生态墓地建设工作,全镇“三沿五区”坟墓上报2416穴,已整治坟墓2339穴,整治率96.4%。全镇59个村有55个村申建生态公墓,审批通过22处,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已有17处生态公墓基本建设完工。2012年度全镇已有360户残疾人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有52位残疾人居家安养。全面完成冬季征兵工作,通过复检和政审走访等工作,超额完成新兵的目标。加大科技教育投入,积极开展第二批科技示范试点村建设工作,上南山村杨梅基地、里河村和郎奇村大棚蔬菜通过验收。积极推动辖区学前教育发展,义务教育全面实施。贫困学生帮扶、“爱心营养餐”等有效落实。文体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开展送戏下乡10场,成功配合举办全市龙舞大赛,每个行政村都建成农家书屋。丰富机关干部文体生活,碧湖代表队在2012年区机关运动会获得团队总分一等奖。全面完成数字电视模转数的停模工作。积极落实新医改政策,完成村卫生室改建任务,宣传发动组织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妇女病普查,协助医疗机构在村卫生室推行基本药物制度,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
  【综治维稳工作】扎实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在萌芽,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影响基层安定的不利因素,维护基层稳定。一年来,共开展集中排查2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45多起,帮助协调解决信访问题7件,牢牢掌握了局势,及时平息了事态,维护了一方稳定。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以“保护重点工程顺利推进”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平安综治宣传专项活动,有效预防、压制了邪恶力量气焰,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加大禁毒工作力度,“6・26”禁毒日、“12・4”法制宣传日,分发了禁毒宣传材料1000多份,出标语20多条,努力提高群众的防拒毒意识,并通过有效打击涉毒犯罪行为,有效遏制了毒害漫延。对在册的138人进行全面调查、建档,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扎实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205名的调查摸底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2012年对碧湖镇68名在册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2次集中帮教;深入开展反邪教工作,在镇范围开展了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的警示教育宣传活动,并对碧湖镇境内邪教组织进行了排査摸底,没有发现邪教组织和邪教人员活动;全面开展“六五”普法活动,扎实推进依法治镇进程;深化平安莲都创建活动,结合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村居、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平安校园活动,点面结合,典型带动,平安建设不断推进。
  【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住村联心工作,镇与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镇与驻村干部签订住村责任壮,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人的岗位使命。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对119个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并进行晋位升级,其中好的达到54个,较好45个,提升整顿了8个较差党支部。根据“两新”党组织分布和运行情况,整合、撤并了一批“两新”组织,整合后,全镇有6个党总支,113个基层党支部。继续开展创先争优各项活动,全镇119个支部2410名党员普遍开展了新一轮“一句话”承诺,在网上承诺平台进行同步更新,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在全区率先开展了党员照片拍摄、上传党员数据库工作,完成率达到93%以上。为6个村落实村级活动场所,争取上级补助资金5万余元;建立了6个党代表工作室。绘制党建地图,制作了组织工作公开栏和一批印有公开内容的小册子,接受监督,便于服务。及时有效在“两新”单位中开展“两覆盖”工作,全镇345家“两新”组织、20多个行业实现了“多形式、大领域、全覆盖”,成立35个“两新”组织党支部(新建12个,行业联建16个,地域联建2个,村企联
  建4个,协企联建1个)。继续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活动,做到村村有网格、每个干部有管理服务网格,有联系帮扶对象。结合年度考核,积极落实 “四评议三承诺”工作。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利用远教系统,积极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严把党员发展关,坚持计
  碧湖镇村情划、指标和实际相结合的量化发展原则,全年研究通过确定入党积极分子81名,确定发展对象83名,吸收预备党员45名,转为正式党员47名。坚持定期、足额收缴党费,向社会公开,全年收缴党费4.5万余元。及时发放党员关爱基金1.8万余元,关心关爱农村老党员,及时发放各类慰问和补助金。扎实展开老龄工作,建设“爱心洗衣房”1个,补助8个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资金7万余元;建立党员干部与老、弱、病、残、困老人结对帮扶制度,2012年,已有81名入党积极分子与上述对象建立了帮扶关系,利用平时和节假日,采取上门送药、送医、帮带种养殖、送慰问金和慰问品等方式,关心爱护帮扶对象。加强镇人大主席团的自身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履行各项职责,强化民主监督。依法完成了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召开了镇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人大和政府领导班子。
  【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行风险警示制度,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干部腐败行为的发生。做好镇村、村级二级党务事务公开的规范化工作,推行“目录化”管理机制和“公开日”制度。深化村级财务“双代理”制度,切实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加强干部转变作风和素质提升工作。努力提升班子成员谋事能力,每月安排一次班子成员谋划月度(季度)工作,倒逼班子成员深入思考、认真谋划。注重班子协调和抓落实能力,明确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划定联系片区,由班子成员统筹协调、负总责。对分管领导职责和联系片内的事务,要求限期办理,期满后对办理结果进行检查,以成绩论英雄。提升镇干部服务能力,开展村情考试,促使驻村干部真正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掌握实情。实行“政治、经济、责任”捆绑奖惩兑现的绩效管理制度,提高镇干部的责任意识。探索党员退出机制,每年度每个村评出1名“末位”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升村级党员干部“双带”能力。提升工作效能优化服务效能。提升村级便民网络建设水平,全镇59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其中示范型4个,标准型40个,简易型15个。精心组织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实现了“走访农村、农户、企业的全覆盖”。推行“住夜攻坚小分队”,每个月由各村、办事处及镇科室上报需要解决的问题,制成“住夜攻坚小分队”任务单,利用住村夜访机会,分管领导和驻村干部组成针对解决某一项问题的工作小分队,进村入户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考核成绩作为干部年终评优评先依据,与津补贴发放相挂钩,切实提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能力。强化措施营造风清气正环境。镇党委、政府把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摆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转变作风的首位,提出打造“正气碧湖、大气碧湖、和气碧湖”的奋斗目标。一方面加大违纪案件的査处力度,一年来共查处了15名党员的违纪案件,其中开除党籍6人,党内严重警告2人,党内警告7人。党员的处理力度、信访件和效能投诉件的办结数都处在全区前列。2012年审定上报省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1个,上报区纪委五星级廉政村3、四星级4个、三星级47个、二星级1个、一星级2个,无星级2个。
  大港头镇
  【概况】大港头镇位于丽水市西南部,距市区23千米,是国家级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镇,浙江省旅游强镇,全市20个中心镇之一。瓯江干流龙泉溪与主要支溪松荫溪汇合于此,53省道一级公路及“两龙”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系丽水市区与云和、景宁、龙泉、庆元、松阳、遂昌、龙游、衢州和福建、江西等地联系的交通咽喉,亦称丽水市区的西大门。全镇总面积94.22平方千米,镇辖1个居委会,22个村,140个村民小组。镇区位于镇境北部,濒临瓯江中游大溪,属河谷平原,辖区面积16.7平方千米,下设4个村。镇人民政府驻大港头镇港和路。全镇4948户,年末总人口11890。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工业总产值2.48亿元,财政总收入424.0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349元。有耕地总面积523.47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2.2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0.89万公顷,蔬菜面积0.67万公顷,瓜果花卉类0.25万公顷,其他作物0.19万公顷。果园面积0.388万公顷,年总产量6194吨;茶叶面积13714.9公顷,年总产量达844.65吨。有工业企业143家,从业人员1330人,其中规模企业2家,微小企业3家,主要生产经营西餐椅、西餐桌、竹胶板、小水电、精铸阀门、红砖等。初步形成竹木制品、精铸阀门、小水电、制砖等系列。竹木制品企业有115家,其中成品生产厂家53家,年产西餐椅250万把,西餐桌2万张,产品主要销往江苏、上海及本省义乌、温州、台州等地,部分出口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地区。木材加工企业62家,年加工木材半成品3万立方米,主要提供本镇木制品厂生产外销往青田家具生产基地。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8亿元,占年度计划100%。完成工业增加值4466万元,占年度计划100%,实现销售产值2.4885亿元,产销率达100.13%。全年投入技改资金320万元。有1所中小学,23个教学班,其中中学9个,小学14个。镇中心幼儿园1所。卫生院1所。2012年全镇共出生人口152人,计划生育率94.74%;总三查率95.75%,其中在家三查率为100%;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当年75.19%,往年62%;当年长效节育率80.03%。
  【中心镇培育】继续推进中心镇培育工作,建立更加有效地中心镇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理顺全镇各科室条块,设置党政综合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五大科室和一个财政所。建成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从各科室部门抽调人员在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下放事项。完成规划编制,《中心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碧湖一大港头分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均获上级政府审批。打造集聚平台,金港小区云雾坑村和半岭村26幢131户农民建房已全部结顶,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完成工程量65%。古堰画乡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内涵逐步提升、旅游人气显著增加,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古堰画乡建设】古堰画乡景区通过实施改造提升和扩容工程等项目,开发建设取得新成效。景区整体功能布局、设备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景区形象逐步深入人心。完成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木制品搬迁协议签订,土地的分村分户测量,地上附属物清点等工作,为顺利打款到村奠定基础。完成大花蕙兰基地项目土地征收协议村民代表签字工作,并报国土厅审批。组织开展“五一”“十一”旅游节及油画展、相亲大会、双龙庙会、全国知名作家丽水采风、全国知名画家写生行等活动,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生态茶基地】2012年全镇新发展茶叶面积737公顷。开展黄金芽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在北埠村建设18.76公顷黄金芽示范基地。
  【农业技术服务】2012年全镇机耕路争取财政补助资金4万元,新建或改善机耕路5条。累计购置农机具233台,总台数达2419台,农业机械总动力12312千瓦。全年共免疫猪瘟、口蹄疫8359头,牛119头,防疫家禽34.4万羽,免疫率在99%以上。全年发放口蹄疫疫苗25750毫升,猪瘟疫苗25750头份,禽流感疫苗108500毫升,抽查规模场免疫率达到100%。对柑橘黄龙病、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柑橘小实蝇进行检测和防控。完成农业科技培训434人次,其中新型农民培训219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6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20人。安排农技干部到浙江农大深造学习,增强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重点培育全镇60户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带动农户20户以上。农业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农户3827户,53.4万多元。油菜直补资金7940元。农机购置补贴机具179台,财政补助购机补贴18.26万元。
  【林业生产】
  2012年已完成公益林造林250公顷,人工促进更新134公顷,山地补植造林335公顷,封山育林93.8公顷,生物防火林带6公里,低产林改造871公顷,整治绿化坟墓23座,义务植树5000株,新建林道路15.5公里,主要种植树种湿地松和木荷。规划中幼林抚育871公顷,油茶良种推广示范基地536公顷,笋竹两用林基地2130.6公顷,规划新建林道路10公里。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661.5万360户,超额完成2561.5万。
  【项目建设】金港小区2012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云雾坑村和半岭村26幢131户农民建房已全部结顶,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完成工程量65%;瓯江大溪大港头段防洪堤一期加固工程已完成工程量65%;防洪堤景观绿化设计方案已通过会审;丽云西路改造工程、玉河路二期工程已完工;大港头文化站迁建项目已进入基础浇筑和回填阶段;大港头镇污水处理提升项目完成建设;大港头自来水厂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大港头公交客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方案已
  会审并批复;大港头镇防洪排污景观河道项目,规划方案已通过水利部门审查。
  【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10月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在莲都隆重召开,大港头村和利山村是考察点。在利山村,实施了防洪堤、廊桥、广场、畲族舞台、村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对通村道路、外墙、渠道、小房子等进行改造,建设了白莲精品园等,整个村庄建设充分展现了优美环境和民族风
  大港头镇村情情。现场会上安排了山歌迎客、民族歌舞、公主敬酒,以及展示草鞋编织、畲族彩带编制等传统手工艺,充分发扬畲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在大港头区块实施了一系列修缮和提升工程,上码头、古樟广场的改造工程,古街整体提升项目、镇区环境改造工程、河边区块改造工程及入口标志处的整治等,景区的整体环境和面貌有所提升。开展“洁净村居”工作,落实长效保洁制度,确保各村庄花坛、河道、路面、墙面、门前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展示村庄整洁的良好形象。2012年,利山村和西坑口村被评为丽水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社会保障】2012年大港头镇已享受领取养老金人员2031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960人,完成指标率为99.2%,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502人,完成指标率100.02%。
  【民政工作】全年共发放低保金58余万元,医疗救助款20余万元,安排救灾救济金4万元,发放扶贫资金7.5万元,安排13位老人进入丽水、碧湖敬老院,年共享受供养资金2.1万元,发放现役军人在部队立功受奖奖励金额4400元,义务兵及家属优待金19.3万余元。2012年“三沿五区”应整治的坟墓是897座,完成整治879座,整治率98%,完成22个行政村生态墓地选址,其中10个村生态墓地完成建设。
  【来料加工】2012年累计发放来料加工费805万元,年发放加工费150万元以上经纪人1人,年发放加工费80万元以上经纪人2人。参与人数达802人,新培育二手经纪人6人。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妇女90人,发放来料加工费达到805万,发展加工者队伍达到802人。2012年新培育了二手经纪人6名,通过增强成熟经纪人和新经纪人之间的学习和帮扶,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来料加工产业圈。
  【文体活动】不断壮大具有大港头特色的欢乐竹鼓队,2012年共举办乡镇级排舞培训、竹鼓培训等5期,开展健身操、腰鼓、竹鼓、器乐等各种培训17次,“送戏下乡”10场,新建“天天乐”活动点11个,获得莲都区“天天乐”排舞比赛一等奖。元宵节举行猜灯谜活动;“六一”节、“三八”节举行文艺汇演;8月8日全民健身节开展健身走活动;举办玉溪古村落文物展览,玉溪村关公文化艺术节踩街等大型文化活动;推广中老年各类保健操;镇机关干部参加莲都区机关职工运动会; 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并在北埠村成立丽水市首个“少儿之家”。
  (徐绿嫔)
  峰源乡
  【概况】峰源乡位于莲都区西南,距市区58公里,与青田、景宁、云和、大港头接壤。总面积为18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8517人,2940户107个村民小组。劳动力5913个,其中外出人口4450人。峰源乡耕地面积486.3公顷,林业用地12681.9公顷,水果面积216.46公顷,高山蔬菜种植面积400余公顷。峰源乡平均海拔735米,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年降雨量比市区多200毫米,具有独特的高山气候、资源、环境,为此峰源乡党委、政府立足当地优势,大胆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有乡属小学1所,在职教师14名,小学生66名,幼儿园儿童20名。学校建有学生食堂、师生宿舍楼、厕所和篮球场,学校还配备和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电脑房和图书室,是一所硬件设施较为先进的学校,校园环境整洁、优雅,学生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立能力,已建成寄宿制学校。2012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398万元,比2011年增长9.5%,其中实现工业总产值2835万元,比上年增长7%,农业总产值12563万元,比上年度增长10.1%,农民纯收入7296元,比上年度增长15%。全乡引进市外资金1200万元;引进项目1个,总投资金额达1200万元。
  【现代农业初见成效】经过几年的扶持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的组织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2012年10月,莲都区政府和丽水市农科院共建峰源乡高山放心菜基地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全乡已建成高山茭白、高山茄子、高山四季豆三大核心基地66.6余公顷,在库坑村建成莲都区首座高山蔬菜育苗中心,实现了蔬菜苗的统一采购、统一栽培、统一供苗。同时峰源乡按照“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模式,积极探索适合峰源农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打响生态品牌,开拓农产品中高档市场。10.3公顷依靠现代的科技手段、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严格管理,按照标准化、无害化种植的高山生态稻米已经收获,可以上市。
  【乡村面貌持续改善】峰源乡把“洁净村居”创建、“三沿五区”坟墓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有机结合,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打响峰源特色的“美丽乡村”品牌。2012年峰源乡“洁净村居”工作在全区考核排名中位居第一。通过“中国最美小镇”初选,其中赛坑村被评为市级首批“美丽乡村”。大力推进毛山、郑张山村庄整治工程和新砀、孙畲整治提升工程。郑张山村和毛山村的村庄整治工作在全区名列前茅,新砀村和孙畲村的村庄整治提升工作也取得较好的成绩,均已顺利通过区政府的验收。至此,峰源乡20个行政村的村庄环境已全部得到整治,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强力推进“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及生态墓地建设,按照区政府下发的标准完成153座坟墓整治和15个生态墓地建设。
  【旅游产业蓬勃兴旺】依托高山小气候及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推动峰源高山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峰源乡打造成丽水城区休闲养生的“高山花园”。2012年5月,邀请丽水学院专家对峰源乡生态旅游进行前期调研规划。举办农家乐经营人才管理培训班,两次组织各村主要干部、农家乐经营者到遂昌、磐安、安吉等实地考察、学习农家乐培育。现在庞山村和郑地村已建成30个客房,60多个床位,库坑村还有50多个客房正在建设中,2013年上半年可形成接待能力。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2年完成峰源溪小流域治理工程和乡便民服务办公大楼的立项工作;完善了庞山中心村旅游规划的编制;完成了大大线(庞山路段)的改造;完成河道清淤及拦水坝的修复;完成了农贸市场的土地征用及土地平整;完成了跨河大桥建设;拆除近1000多平方米的危旧房;修建全民健身广场1个;建成老年活动中心2处;修建水泥路6.8公里;完成了西坑、库坑、横山后3个村共200多户的危旧房修缮改造;完成全乡改厕508户;全乡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提升。
  【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峰源乡坚持“属地管理、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强化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村民主任负有直接责任的维稳责任制,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全面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012年全年共排查出不稳定因素92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5件。扎实做好17名吸毒人员、23名归正人员和4名社区矫正人员的安置帮教管理工作。着力做好信访工作,2012年化解了4起省、市督办的挂牌信访案件,化解各类信访问题10余起。
  【民生工程高效实施】峰源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集中开展6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重点抓好峰源小学、20个电站和2个竹木加工厂等人口集聚场所和重点生产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积极做好森林防火、防汛防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刘坑、夏庄、东营坑、横山后4个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治理,加强对金坑、新砀、周坑3个未治理的地质灾害点日常巡查监测,全力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庞山村进行1次防汛演练,提高了广大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完成20个村的“便民服务中心”和“村邮站”建设,配备专职代办员。完成16个村790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在全乡20个村设立了“农家书屋”,配置了23250册书籍。实施横坑、毛山、孙畲、新砀4个村的自来水工程,使1500余名群众受益。176户困难群众的危旧房得到修缮加固。落实农机具、良种、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惠农补贴。2012年及时发放各类支农惠农补贴32.4万元。
  【社会保障日臻完善】 峰源乡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的缴费工作。
  2012年全乡有6275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436人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619户参加了农村住房保险,三项保险的收缴工作位于全区前列。全年新批低保14户,续保28户,新增重度残疾人居家安养5人。及时足额发放三老补助款、医疗救助款、役军人及重点优抚对象优待金共计58万余元,90岁以上高龄补贴4.8万元。广泛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计生工作】针对峰源乡地广人多、育龄妇女外出频繁的特点,计划生育工作的形势较为严峻.一年中乡政府大力开展信息排摸、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和“示范村”创建活动。2012年,全乡共出生人口91人,计划外9人,计生率90.32%,上半年查环查孕:98.6%,下半年查环査孕:97.14%。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峰源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质量为
  峰源乡村情
  本,安全第一,不断提高师生整体素质。连续2年峰源小学被区教委评为校园安全优秀单位,教学质量在全区农村小学中名列前茅。积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加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预防工作和动物防疫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集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査,顺利完成市级卫生乡镇创建、医疗器械安全乡镇创建、市级药品示范乡镇和省级小康老年体育乡镇创建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着眼于日常性工作,不断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服务水平,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着重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打击违法生育对象,加大对违法生育的查处力度,提高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坚持党管武装原则,顺利完成民兵整组、兵役登记等工作,圆满完成新兵的征集任务。
  【廉政制度严格落实】峰源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若干规定》,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和干部勤廉承诺制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开展工程领域、公务用车等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2012年,我乡办理各类案件4起,处理党员4名,其中开除党籍1人。
  【森林工作稳步推进】峰源乡是全区重点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区的33%以上。2012年完成笋竹两用林复垦抚育73.3公顷,更新造林60公顷,人工造林6.6公顷;建设林道路12.7公里,全乡竹林效益明显提高,竹农收入明显增加。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与各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建立应急队伍,完善应急装备,制定应急制度,并为每位应急队员提交保险。一年来,通过广泛的消防知识宣传,扎实的工作措施,全乡未发生一起重大森林消防事件,有力地保护了生态安全,并在年度考核中获得优胜。
  (吴昊)
  联城街道
  【概况】联城街道成立于2012年1月11日,2月19日正式挂牌,街道办事处驻地武村,距市区6千米。东与丽水市市区相邻,南与水阁街道办事处隔江相望,西与丽新乡、老竹镇等毗邻,北接太平乡。金丽温高速公路、50省道交叉横穿腹地,瓯江、太平溪、宣平溪穿境而过。全街道总面积108平方千米,辖27个村委会,1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377人,共6822户。2012年,联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领导的大力关心下,在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发展战略,立足“大气联城、务实联城、和谐联城”的建设目标,秉承“善沟通、勇担当、共作为”的工作理念,主攻“政策攻坚、项目提速、城管提质、信访稳定”四大战役,以“三抓三促”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联城“三大优势”,创新机制、乘势而上、强化落实,谋划长远发展规划,全面推动联城街道转型跨越发展,全面融入“和谐秀美、富裕安康”的新莲都建设热潮。全街道工业总产值3.0837亿元,较上年增长23.35%,企业税收增长150%,农民人均收入达7797元,连续三年增幅超过15%。
  【重点工程政策处理工作】2012年联城街道承担的市区重点工程政策处理有10项,其中市以上重点6项,全部项目拟征地约91公顷,街道统筹运用多种方法,灵活采取各种手段,破解重点工程政策处理工作难题,已顺利完成8个项目的征迁工作,征迁面积达47公顷,有力保障了市、区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
  【经济发展工作】初步打响路湾葡萄、九坑桃、敏河梨等水果品牌,开展水果基地建设,3项农科项目获得区级立项扶持,特色农业升级盎然;全年工业总产值达3.0837亿元,较上年增长23.35%,企业技改投入200万元,企业税收增长150%,工业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借助联城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观光农业,吸引投资打造星级农家乐,现有农家乐20家,其中3星级6家,4星级1家,农家乐特色村2个,第三产业活力显现。【计划生育工作】为改变联城计生工作的落后局面,一年来街道先后举行了计划生育半年回头看活动、计生工作攻坚克难动员会、重点村计生督查会等,加大对计划生育优秀村的奖励力度,及时兑现奖金,两次开展“有奖三查活动,对拒不配合计生工作的重点村加大督査和通报力度。2012年联城街道计生率为92.27%,三查率为97.51%,长效节育率81.68%,共征收社会抚养费近145.6万元,当年应征率76%,往年征收率55.96%。顺利从计生警戒红线下跃到了线上,计生工作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战”。
  【“两违”整治工作】针对联城辖区严峻的“两违”形势,街道按照治旧控新的原则,切实加大整治力度,顶住压力,全年共査获土地违法案件99起,组织拆除行动72次,拆除违法占地面积19877平方米、违法建筑面积2498.8平方米,有效遏制了“两违”势头。
  【信访维稳工作】联城在大开发、大建设的同时,信访案件急剧上升,维稳工作压力很大,为维护街道和谐稳定,街道加大了信访排查力度和干部走访力度,全面落实信访责任制,积极化解信访积案,遗留长达6年的滩坑移民夏正宏一案得到顺利化解,成功处理民间纠纷调解78件,受理书面信访件57件,在矛盾凸显期和中共十八大、省市区重大会议期间,全街道没有发生一起赴省进京上访案件。
  【公共服务工作】公共服务突出“便民”。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及下属27个村便民服务中心均按期完工,开始运行服务,值班代办人员到位,工作责任制度上墙,服务项目内容丰富,全面实现了为民、便民、务实的工作作风,并通过考核,评选出了优秀服务中心6个、良好8个、合格13个,对优秀、良好的服务中心给予了部分资金奖励。
  【社会治安工作】街道高度重视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充实社会服务中心人员。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按照上级部署开展反邪教等专项行动。重视开展安全工作。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签订了166份安全生产责任书,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认真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强民兵队伍建设。开展了“我身边的优秀军人”事例演讲,超额完成征兵任务,13名优秀青年走上保卫祖国的岗位。认真做好防火防汛工作。全年无此类事故发生,实现平安林区各项指标任务。
  【基础建设工作】全面推行“村集体工程大家建”模式。对涉及村庄整治、危旧房改造、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村一律采取该模式建设。3个整治村项目已经完成,通过验收。两个一事一议村项目完工已验收,还有部分村庄项目在建设中;修建基础设施。全年对12个村的电网进行了改造,迁移电杆107杆,启动了后弄村、青岗村的3条通水果基地道路建设项目,全年小农水建设项目24个,累计投资71.4万元,均全部通过验收。农民饮用水工程进展顺利。圆满完成70户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工程。下林村中心村建设全面推进,6个村整治项目全部完成并过半顺利通过验收,其中瑶畈村作为莲都区的先进典型接受了省里的检查,得到了省、市、区高度评价。旧村改造基本完工并富有特色,其中竹道村(道圩点)拆除旧房约4500平方米,新建住房35幢统一江南民居建筑风格。
  【街道环境工作】积极推进“洁净村居”工作。先后投入80余万元整治经费,清理河道85千米,购置垃圾车35辆,发放垃圾箱280只,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在区环保局抽查中,共获得优秀2次,做到了督査常态化、整改长期化和通报公开化。认真开展坟墓整治工作。重点对苏埠、敏河、路湾、瑶畈、高速公路、50省道、环城路、丽武公路“四村四线”的坟墓进行了整治,共整治坟墓1010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青岗村。
  【社会保障工作】做好社会养老保险费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费征收工作。征收养老保险资金175.7万元,养老保险52.9万元;走访慰问弱势群体。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雷萍联系两名华侨对街道生活困难群众进行了走访慰问,送上了生活补助金。积极帮助农民就业。农民转移就业人数达130人,解决农民就业岗位39个,提前完成了农民异地转移任务。认真做好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到2012年年底,除低保户、五保户以外所有人员都已经脱贫,脱贫率达到100%,其中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脱贫农户人数占到低收入农户总人口72%。关爱留守儿童,在青岗、下圩、林宅口3个村实施春泥计划。
  【教、文、体工作】加大基础教育投入。联城小学新校舍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除本学区学生外,还接收了11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举办各类健康讲座26次,参加人数达1800余人次,认真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参检
  联城街道村情人数达4224人。广泛推动文化工作。完成省级体育强镇创建工作,为17个行政村配备了篮球场和健身路径等运动场所和设施,举办了街道第二届农民文化体育节,组织了25期文体培训班,组建了23支农村业余文化队伍,修建了27个农家书屋,图书杂志总价值41万余元。
  【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加强班子建设。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制度,每周一召开班子例会,加强班子间的沟通交流,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明确阶段工作目标,强化领导班子责任,涉及重大项目、主要工作明确指定一名领导班子牵头负责,发挥班子表率作用。加强村两长队伍建设。每季度召开街道干部大会,指定部分村干部分重点进行述职发言,以进一步摸清村两委干部和村实际情况,推进重点工作有效落实,该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落实党员承诺、先进评选、分类定级等工作,严把党员发展关,从源头上提升基层党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张艾佳)
  太平乡
  【概况】太平乡地处莲都区西北部,乡政府驻地太平村距市区14千米,东与市林场、仙渡乡交界,南与联城街道相连,西邻老竹畲族镇,北接雅溪镇。全乡总面积105.34平方千米,共有33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38个党支部,801名党员,共有人口22755人,8371户。2012年太平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构建和谐太平、打造“水果之乡”为突破口,秉持“高效务实、奋勇争先、创新求变”的工作思路,紧抓机遇,攻坚克难,认真执行“提速度、调结构、争效益”的经济发展策略,以水果产业为特色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全乡经济呈现效益凸显、特点突出、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工业总产值2129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600万元的133%;农业总产值12011万元,同比增长9.7%;农民人均年收入7562元,同比增长15%。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52.3公顷,粮食总产量4030吨。大力发展笋竹两用林、山油茶和生态林业,盘活山林经济。全年完成更新造林任务40余公顷,幼林抚育200余公顷,全面完成松线虫病防治工作。
  【水果产业迎来新发展】利用 “水果之乡”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水果产业,实行积极的扶持政策。2012年全乡共发展瓯柑面积5.3公顷,特早熟蜜橘10公顷,完成老果园改造4公顷,超额完成了区里下达的年度任务。长濑村新建成20公顷的无子瓯柑种植基地,牛头山橘园、长濑村和下土夭村的优质柑橘生产示范核心区扩大到5.78公顷,初步形成基地示范、合作互助,以点带面的柑橘种植新格局。目前全乡共有水果面积1666.7公顷,其中优势水果瓯柑面积73.3公顷,白枇杷面积80余公顷,桃子面积420公顷,优势水果种植面积比例大幅度提升。其中白枇杷产业的发展尤为明显,基本实现白枇杷种植规模化、精品化、优质化。下土夭村丽白枇杷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全区首个钢结构连体大棚,面积达到2036平方米。通过成功举办首届莲都区太平乡白枇杷节,进一步挖掘白枇杷产业潜力,提升白枇杷知名度,丰富白枇杷营销模式,使白枇杷成为太平乡水果新名片。
  【招商引资带来新动力】太平乡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了程翔矿业有限公司、万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合同利用市外内资3.1亿元,实际利用市外内资1.86亿元,超额完成2012年的招商引资任务。特别是程翔矿业有限公司的“年产300万吨新型干法人工制砂项目”是莲都区最大的浙商回归项目,该项目投资1.7亿元,建成投产后,将为全乡的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茶叶基地成新增长点】以龙门坑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发的平天岗茶场为示范,以上规模、创品牌、出效益为发展指导,大力发展茶叶种植。2012年共发展验收茶叶面积26.7公顷,目前全乡共有茶园86.7多公顷,形成了新的茶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太平乡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突破口。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自区政府开展“洁净村居”活动以来,在全乡33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聘用保洁员125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保洁队伍。通过实施奖惩制度、驻村干部带动、村干部参与等形式,提高了各村的参与积极性,加大了清洁力度,全力打造生态良好、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全年“洁净村居”活动我乡排名位于全区前列。根据“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工作精神,确立各村殡葬管理专职人员,部署落实坟墓整治工作。太平乡应整治坟墓共723座,已整治709座,整治率为98%o全乡33个行政村全部完成生态墓地建设,其中10个村建设骨灰存放室,23个村建生态墓地。2012年共投入资金230多万元,完成11个村的中央农村改厕工程,3个整治村的整治工作,1个中心村建设有序推进。截至2012年年底,全乡已完成32个村的整治工作。康庄工程建设顺利。2012年,全乡康庄公路总里程达75公里,率先在全区成立标准化公路管理站。对康庄公路进行统一管理、规范养护。积极争取水毁资金,抢修每条公路的水毁工程,做到康庄公路安全畅通。全乡积极组织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 工程。目前顺利完成33个村的饮用水工程,解决了全乡2.3万人的吃水问题,同时,全乡8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了水费收缴工作。
  【校园建设】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012年暑期对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投资200多万元分别对竹舟和太平校区进行改造。学校顺利通过丽水市“校园文化”和“书香校园”示范校的创建和省三级幼儿园的创建。教师的课题、论文相继在市级、区级获奖,学生的演讲比赛、作文、手抄报比赛等也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便民服务】太平乡以建设现代服务型乡政府为目标,以依法行政为前提,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政务公开为原则,着手建设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太平乡乡级便民服务中心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面积40多平方米,总投资10万多元。共设卫生、计生、人力社保、民政、农业技术等服务窗口,极大的方便群众的办事需求。33个行政村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也已全部建设完成,其中5个示范性便民服务中心,24个标准型,4个简易型。实行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全覆盖,真正、系统的便民服务。
  【信访综治】太平乡老上访户多、民师、军退人员多、个人利益驱动无理上访多,维稳形势比较严峻。乡党委政府始终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首要任务,把综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年共召开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专题会议11次。组织乡干部到村进行走访排摸,及时了解访情,积极开展纠纷调处工作,有针对性进行防控和劝息访。
  【计划生育】太平乡地域宽广、人口众多、育龄妇女外出多,计生形式十分严峻。乡党委政府团结一心,以“走百村、进千户、访万人”计划生育大走访活动为契机,以计生“双创”工程为目标,重点抓好全员人口、育龄妇女以及外出对象的信息排摸,社会抚养费征收,长效措施落实等工作,积极扭转常年以来计生工作的落后局面。全年共召开计生专题会议4次,计生服务员培训12次,悬挂计生横幅90多幅,下发宣传品900多份。截至2012年12月底,全乡计划生育率87.36%,共落实四项节育措施232例,长效节育率80.53%,综合节育率89.8%。共组织2740人参加查环查孕,三查率92.16%。共征收社会抚养费290多万元,当年征收率达到80%以上,全面完成了各项计划生育考核目标。
  【安全生产】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结合“安全生产月”“打非治违”“打非治违回头看”等专项行动活动,按照“四个一律”要求进行集中整治。对辖区内各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大排査,对非煤矿山、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集中专项整治执法检查活动,集中消除和解决一批影响较大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和问题。建立消防安全工作常态化工作机制。举行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演示消防器材使用,实际指导灭火方法,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了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了消防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药品安全示范乡镇】通过完善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加强药品安全监督员培训、强化药品安全责任落实、加大药品安全检査力度,全乡药品安全水平切实提高,顺利通过了药品示范乡镇的验收工作。
  【重点工程政策处理】2012年太平乡共有市委党校迁建、第五中学、太平港防洪堤和竹舟商住地块开发等4个市、区重点工程项目。在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乡党委政府积极与项目业主单位和征迁单位沟通,妥善处理征迁过程中带来的矛盾和纠纷。截至2012年年底,第五中学项目已签订征迁协议,后续工作正有序推进。其余项目均已按照要求完成了实施进度,有效确保了市区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文化阵地建设】切实做好主题宣传与中心工作宣传,重点开展了中共十八大及省、市、区党代会精神主题宣传活动。围绕乡政府的重点工作,开展了“洁净村居”、坟墓整治、森林防火、“进村入企”、综治普法等宣传工作。全年共粘贴各类标语及宣传图片2000多张,悬挂横幅20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0多张。全乡共建成天天乐活动中心5个,农家书屋33个。全年共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三下乡”活动10余次。在各村开展“乡风评议”活动,激励每个社会成员争做“五好”公民。此外,全乡成功举办了2012年莲都太平首届白枇杷节、2012年太平乡第二届农民文化体育节、太平庙会等活动,其中太平庙会被列入省非遗项目。
  【社会保障事业】认真做好2013年新农医、养老保险、房屋保险的政策宣传,资料发放入户率达100%。2013年农医保参保率达到了98.2%、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了97%、房屋保险参率97.49%。城乡居民各种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投入32.5万元,用于特种病人的医疗救助,108人次得到及时补助。投入3.1万元,救灾救济198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252人,帮助解决就业73人,异地转移农民90人,建设了全区首家残疾人“阳光庇护中心”。
  【低收入农户增收】继续加大对“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帮扶力度,2012年争取结对帮扶资金70多万元,用于“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低收入农户增收明显,2012年低收入农户实现100%脱贫,约80%的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超过了4000元。共完成零星搬迁188人,超额完成了2012年农民异地搬迁任务。
  【人大工作】围绕发展大局,服务代表依法履职。邀请区代表现场监督区政府重点工程“阳光”清场,开展“助推大项目,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围绕支柱产业做好调研视察工作,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发挥代表解难题作用。经过精心组织,胜利召开了太平乡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地完成区、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认真抓好代表建议意见的督办工作,将代表建议意见归类转送给了乡政府有关部门办理落实,严肃督促各承办单位认真研究处理。
  【干部队伍建设】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全乡广泛发动宣传,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大讨论活动。全乡对38个支部进行分类定级。督促级别一般的和较差的支部,撰写分类定级整改方案,集中整改,力争加大好和较好的基层党组织比例。在“七一”建党91周年来临之际,太平乡党委开展了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活动,让困难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按照年初区委下发的学习培训计划,认真组织乡村干部进行学习培训,配合区委组织部抓好干部的轮训工作,有效提高广大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
  太平乡村情要求,制定太平乡党员发展规划,全年共发展预备党员25名,转为正式党员24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5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66名,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结合区委组织部活动要求,组织区、乡党代表于每月15日开展“党代表接待日”活动,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网络,认真听取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扩大代表知情权,及时收集处理反馈相关建设的落实情况。一年来共接待群众71人次,走访党员群众53人次,解决问题20多个。
  【惩防体系建设】 大力开展基层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配齐配强乡纪检干部,实现“四个一”目标。配强一个乡纪检领导班子,在全乡33个行政村党支部中配备纪检委员,在各行政村开展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把乡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信访办、计生办等相关职能部门纳入“乡大纪检”格局,统一协调,进一步形成纪检工作合力。
  (吴毅强)
  雅溪镇
  【概况】雅溪镇位于莲都区北偏西方向(北纬28。35,,东经119。52′),金丽温高速公路洪渡互通出口处,东与仙都乡毗邻,南与太平乡接壤,西与武义县新宅镇交界,北与缙云县新建镇相连,金丽温高速公路、丽雅公路、双滴公路穿境而过,由原泄川乡、西溪乡和双溪镇撤并而
  成,撤并后雅溪镇总面积156.6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541.8公顷,园地223公顷,林地12667.2公顷,其他448.5公顷。全镇共辖34个行政村,200个村民小组,2012年底全镇共有7969户,总人口21111人,总劳动力12312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数为2753人。镇政府驻地双溪村海拔120米左右;西北的岱后村海拔最高,海拔800米左右。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雅溪镇已经发展成为莲都区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2012年,全镇上下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化解难题中提升实效,在奋力攻坚中形成合力,在操作到位中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打造“莲都区重要的北部中心镇”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230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96万元,比2011年的28.42万元增长8.94%;农民人均纯收入7130元,比2012年增加15%。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39万元,完成区政府下达任务的102.78%,实现工业增加值248万元,实现利润116万元。
  【做优农业产业】稳定粮食生产,全镇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25公顷,粮食总产量3324吨,在金竹村建立粮食高产示范基地,为区域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发展香榧33.3公顷、桃59.7公顷、柑橘284.3公顷、梨23.6公顷、杨梅36.1公顷、中药材12公顷、油茶33.3公顷;全镇香菇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4/5。全镇实现农业总收入16479万元,比2012年增长5.3%。
  【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招大商、引强商,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合同引资6200万元,实际利用市外内资8700万元。引进浙江睿洋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畜禽养殖),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2012年投资500万元;引进丽水庆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600万元,其中2012年投资300万元;浙江永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原丽水永强大鲵有限公司)2012年投入7900万元,扩建养殖基地,扩大大鲵培育养殖规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优化全镇产业结构。新发展农家乐1家,总量达4家,实现产值49万元,同比增收30%。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来料加工队伍人数1850,年加工费500.5万元。农村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达350万元。
  【完善基础设施】完成马弄村土地开发项目前期,新增林区道路建设8千米,五石弄、小桃开展完成宅基地复垦1.3公顷。北郑山黄场山塘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里东水库整治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85%。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基本完成。雅庄1.67千米和板染2.7千米的农村公路大中修项目基本完成,等待验收。完成农村电网改造28.9千米,新增6千米。完成农村电气化村改造11个。大鲵养殖基地二期、雅溪派出所道路项目顺利完成征迁,双桥路项目完成初步设计。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367户,其中新建16户,修缮351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95户。
  【建设美丽乡村】2012年,泄下村通过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验收;莲房村完成省级中心村培育目标并顺利通过省里验收;章山村完成村庄整治工作并通过省里验收,实现整乡整镇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做好三沿整治工作,对高速公路两侧5个村的部分房屋墙体进行整治。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编制雅溪镇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对镇辖区内集中饮用水源的保护,积极开展环境执法,配合做好全镇范围内污染物减排、污染治理和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洁净村居创建活动,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治理,群众生活环境得到较大大改善。镇辖区内的环境质量、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要求,并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文化建设】以转变人的思想观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深入开展价值观大讨论、区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生态文明村创建、农村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提高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扎实推进生态文化阵地建设,组建农村文艺团队,34个村全部建有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八石坑、泄下2个村成功创建小康体育村。组织开展乡村文化艺术节、元宵灯会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宣传生态文化。
  【双拥创建工作】2012年年初就制定整年度双拥工作计划,开展烈士墓和烈士子女调查,对需要修缮或迁入烈士陵园的烈士墓都一一进行办理,对还在世的烈士子女发放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年底发放义务兵优待金213400元,做好退伍军人年画和春联发放工作。年终安排区领导慰问困难退伍军人6户,每户慰问金600元,乡镇慰问50户,每户慰问金300元。另全年共为22位“二老”人员发放生活定期补助109580元。
  【民生保障事业】201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16520人,参保率97.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6479人,参保率98%;农村住房保险参保人员6296户,参保率为96.5%o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共有564人,全年共发放救灾救济款&58万元,为87名精神残疾人发放每月100元的生活补助,为100余户群众发放医疗救助经费50万元。
  【便民服务建设】建成镇行政便民服务中心,34个村全部建成村级便民服务中心,6个1000人口以上的村全部建成村级社区服务中心,为农村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一站式”服务, 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形势稳定,2012年共出生245人,其中计划外27人,计生率88.29%,当年长效节育率82.46%,综合长效节育率88.29%,优生两免工作完成区里考核指标。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31人次,开展4个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建立5个科技示范基地。
  【坟墓整治工作】2012年三季度,雅溪镇还组织各村灾害信息员参加区民政局组织的灾害信息员培训。深入开展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工作,年初就按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制订整治方案,根据全镇实际情况,实行责任分工,初期经调查,全镇共需要整治坟墓1048座,目前已全部整治完毕。另建设生态公墓31处,且都已通过区民政局的验收。
  【“两违”整治工作】依法开展农村“两违”整治工作,全年共查处案件29件,面积共计3213平方米,做到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准确。
  【信访综治工作】把信访案件雅溪镇村情的排查化解工作作为维护雅溪镇安定、稳定的有力抓手,严格落实信访首问、信访领办、领导包案、矛盾纠纷排查等多项信访工作制度,对所有信访案件实行“挂牌销号”,明确办理科室、牵头领导、办理时限,形成各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一年来,全镇共接待群众来访47人次,现已办结47件,办结率为100%。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全镇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解案件11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其中涉及死亡人数5人,涉案金额约200万元。
  【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切实增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坚定性。全镇31个岗位、5个内设机构共排查出廉政风险点143个,做到警钟长鸣。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全年共通报批评6人次;村两委干部廉政谈话15人次;效能告诫谈话1人次。认真开展村干部述职评议工作,全镇34个村全部召开村民代表及党员会议,村干部在会上进行述职,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党建工作】推行镇党员代表大会常任制,建成具有雅溪特色的党代表工作室,并成功创建为省、市、区三级示范点。开展绿色行动、爱心行动、技术行动、组团行动、生动党课、试点调研等活动,为党代表发挥作用提供平台。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对各村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针对4个较差党支部,采取“立体促和法”“同步推进法”“网格管理法”“解题求和法”等方法,在泄下村下派党支部第一书记,如期实现整改目标。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2个企业中单独建立党支部,10家企业建立企业联合党支部,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党支部建立联合支部,实现“两新”党建工作全覆盖。做好党费收缴工作,2012年全镇党员共交纳党费19233.1元,全部上交区委组织部。加大对困难党员的帮扶,2012年雅溪镇党员关爱基金共支出10400元,慰问帮扶困难党员65人。
  (叶厅)
  仙渡乡
  【概况】仙渡乡位于莲都区东北部。北靠缙云县,西接雅溪镇,南连太平乡,东与岩泉街道接壤,330国道丽缙复线穿乡境而过,双(溪)滴(水岩)公路贯穿全乡6个村,乡政府驻村地葛畈村,距市区28千米。距金丽温高速公路洪渡出口处仅10千米,交通便捷。全乡总面积65.8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130个村民小组,2012年年末全乡4298户,总人口11655人。全乡有党委1个,党支部18个、党员495人,其中农村党支部15个,党员463人、有老党员16人,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6人。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88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14265万元,比2011年增长10.3%;工业总产值达到620万元,比2011年增长15.2%,农民人均收入7724元。现有耕地面积504公顷。山林面积4685.66公顷。全乡有工业企业主要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小水电、竹木加工等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20万元。全乡经济在水果、茶叶和食用菌种植三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发展蔬菜,使仙渡乡成为市区重要的蔬菜基地。先后获得了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五好乡镇党委”、浙江省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乡镇、浙江省小康型老年体育乡、丽水市桃花拍摄基地等10多项省、市级荣誉,并连续七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优胜单位。
  【主导产业】桃产业是仙渡乡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推动,正进入鼎盛发展阶段。桃产业发展迅猛,全乡现有水果总面积867多公顷,桃园面积667多公顷。以岭头为核心的规模化桃产业重点区域农村人均收入已突破万元。针对许多桃园已有10多年桃龄,已经开始衰退和不能连作的问题,争取农业、科技等部门支持,引进新品种,分片分批次进行桃产业结构调整,确保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依托桃产业,创新桃文化,以岭头为核心,3月份成功策划“桃花为媒,结缘仙渡”为主题的2012•丽水市仙渡桃花节,以万亩桃花、梅田古道、红色之旅和农家厨艺为卖点,展示仙渡特色乡村魅力,不断提升仙渡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7月份启动了“仙渡仙桃自助采摘游”活动,整个活动从2012年7月到9月底,旨在打响仙渡仙桃品牌,提高仙渡仙果知名度,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搭建一个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相得益彰的新平台。通过举办桃花节、采摘游等活动带动了一大批农家乐的发展,开辟桃花游精品线路,设立游客接待中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创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同省里验收。
  【特色农业】目前全乡共有22个农村专业合作社,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社,食用菌设施农业、小径竹基地、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充满活力。全乡种有食用菌1300万椴,其中在本乡种植的有600万椴,外出到全国各地的有700万椴。仙渡芷萱专业合作社投资100多万余元,创立了精品园区,实现了食用菌产业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仙渡村水稻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区,对273户农户的48公顷田地实施水稻规范化病虫害防治示范工作,增强水稻病虫害防治能力,提高水稻亩产量。畜牧业蓬勃发展,全乡有牛规模养殖场1个,饲养量658头;山羊规模养殖场7个,饲养量978头;生猪规模养殖场2个,饲养量1434头,禽规模养殖场2个,饲养量30818羽。
  【潜力产业】结合乡情,根据市场规律,做好潜力产业的开发。扶持做强本土企业。充分利用毛竹资源丰富的优势,扶持做强本土企业。仙渡乡竹缘竹木竹制品厂选用中国独有的大楠竹,尝试用竹制品替代木材和塑料金属制品,采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生产出各种化妆镜等20多种竹制工艺品,产品色彩天然纯朴,造型别具一格,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古典文化气息,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并在国内各旅游景点销售。农家乐蓬勃发展。岭头村作为历届桃花节的主会场,于2011年被评为市级农家乐特色村,为争创省级农家乐特色村,根据要求,岭头村于2012年全年新建了农家乐接待中心,建立了完善的旅游标识系统,改进了旅游线路,新建公共厕所、游步道、游客座椅等基础设施,并在桃花节期间对各农家乐经营业主进行提升培训,在桃花节期间开展了服务技能大比拼,大大调动了农户发展农家乐产业的积极性,节日期间岭头农家乐营业火爆。大力实施富民强县项目。增加科技投入,做好项目申报,检査督促工作,全年共上报项目10个,有8个已经列入富民强县水果提质增效后续实施项目。妇女来料加工发展迅速。全年累计来料加工费910万元,完成区妇联下达任务的100%。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一年来,投资1100万元在芦村、董弄、鲍店全面完成了山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项目区通过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和桥、涵、池等设施的综合配套,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危旧房改造工程】重点是进一步加快旧村改造村续建工程进度,岭头村新区块后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半岭村农民建房完工,大部分农户已经搬进新房居住;葛畈村防洪堤建设、农户建房地基分配已经完成,着手做好了农民建房的准备工作,中心村培育项目任务完成60%。
  【一事一议项目】投资了300多万元,先后完成滴水岩、张山后、何金富3个村的道路硬化、及村民活动场所等一事一议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自然村的交通状况,促进自然村的社会经济事业协调发展。
  【水利工程】先后全年完成了半岭山塘修复及防洪堤工程,滴水岩、何金富、董弄、仙里4个村的防洪堤工程建设及河道清理任务。2012年度皂树、张山后等5个村的小农水项目和芦村、南源2个村的水毁修复项目及葛畈等10个村的农民饮用水提升项目正处于建设之中。切实做好防汛工作。2012年5月11日,在葛畈村举行了仙渡乡防御山洪灾害现场演练。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参加全市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会议的工作人员均观摩了本次演练。全乡的防汛基层体系建设和防山洪演练得到与会人员一致好评。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水利普查任务。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时间节点,完成了数据录入、复核、上报。配合区水利局完成仙渡港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梅田村、岭头村被列为2012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岭头村结合创省级农家乐特色村项目建设,以及产业背景,已经达到了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标准。梅田村在2011年区级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传承深厚的历史积淀,以“探幽梅田古道,重温红色记忆,避暑休闲仙渡”为目标,打造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康庄路修缮工程】2012年,完成葛畈至学坑口康庄路大中修工程,并已完成验收工作;同时,对董弄一鲍店段康庄路上的水毁工程进行了抢修。
  【学前教育】仙渡乡中心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一所学校,2012年该校已扩建面积792平方米,增加3个班级数量,园舍建设增加投入40万元,设施设备教育玩具增加投入20万元,并已全面完成装修。
  【便民服务中心】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按照“广覆盖、促规范、强基础”的要求,积极推进建设进度。在区纪委、区行政审批中心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累计投入20多万元,按照“通透式办公、便捷式服务”的原则和“七个有”的要求,建成乡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实行“柜台式、一站式”服务。以乡级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为龙头,全乡15个行政村,以点带面,按照示范型、标准型、简易型的标准全力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乡的便民服务中心的总体框架和总体形象已经显现。2012年8月23日,莲都区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村邮站)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仙渡乡顺利召开。乡、村便民服务中心运行进入常态化,全乡共有156人在基层一线从事便民服务工作,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2662件,初步实现了“便民服务零距离、村民办事不出村”的社会管理服务理念。
  【计划生育】2012年,乡政府相继组织开展了“529计生协会日宣传活动”、千人承诺签名宣传服务活动等一系列计生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全乡累计共发放计生宣传资料上万份,营造了遵守计划生育国策的浓厚氛围。为切实提高全乡广大育龄妇女参加“三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开展育龄妇女的“三査”工作。一年来,仙渡乡开展了以“一年两次来三查,开心大奖抱回家”为主题的“三查”服务活动。抽奖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三查”工作的趣味性,让育龄妇女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参与、快乐参与,极大地促进了“三查”工作的开展。“双创”工作落到实处,村级管理进一步规范,计划生育率、当年社会抚养费、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三查率各项指标均略超考核目标,计划生育合格村超过80%。
  【环境整治】仙渡乡洁净村居工作创新以“每月考核、每季评先”“村级流动红旗”为主的督查、考核、奖惩长效机制,实行常态化管理,实现了干群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全乡洁净村居工作连续获得莲都区每月考核优秀。全面开展了“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及生态墓地建设工作。通过召开动员会、推进会,领导班子分片包干、驻村干部负责到村、村干部包干到户的方式,对全乡819座“三沿五区”沿线范围内需整治坟墓开展整治,并稳步推进生态墓地建。截至2012年年底,已有11个村的生态墓通过了区民政局的验收。
  【扶贫帮困】社保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成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成100%,农户住房保险,参保率达到97.7%。扶贫工作。一年来全乡共脱贫837户、1357人,已完成区农办下达仙渡乡的2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任务。关注民生,扎实做好各项民政工作。2012年累计发放优待金11.64万元,惠及农户12户;发放各类医疗救助款163281元,惠及农户81户;发放困难群众救助款5万元,惠及农户100余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共完成申报住户72户,其中新建53户、修缮19户。
  【维稳工作】以“平安仙渡”创建为抓手,完善落实组织排查、调处化解等工作程序,健全定期排查、领导信访接访日、领导包案等制度,特别是区联系领导(区人武部政委许卫东、区法院舒维云院长)集中下访接访,有效整合政法、维稳、综治、信访工作力量,提高了全乡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成功化解了多起信访积案,也使仙渡乡近年来的矛盾纠纷得以缓和,一年来,村乡共调解了各类纠纷38起,有效地缓解群众内部矛盾,打开了维稳工作新局面。
  【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监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按要求建立了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从源头上抓安全,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与各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规范护林员巡查机制,将森林防火工作落实到村,责任到人。严格落实了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责任制,对半岭等正在进行旧村改造建设村的施工现场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进村入企活动】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本乡实际,以“谈心、解惑、理思路”为活动主题,把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凝聚起来,确保“进村入企”大走访和乡重点项目攻坚活动顺利开展。自开展大走访活动以来,区联系领导、区联系部门、全乡干部共走访企业11家,农户2608户,走访党员273人,村民代表185人,特困户家庭132户。总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34条。其中,关于农民建房、环境治理、村级经济发展、子女就学就业等问题的反映较为集中,群众普遍关注。为更好地落实大走访过程关于项目推进的建议,仙渡乡及时召开了项目推进会,明确了2012年仙渡将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旅游”两大项目建设主题,加强扶持力度,全力推进实施进度。目前,各个重点项目按照预定目标正在顺利推进。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按照“强素质、破难题,重落实,争先进位迎十八大”这一主题,立足仙渡乡实际,开展“五个一”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在党支部层面按照领域行业进行分类统计,并按照不同的参考标准进行分类定级。目前,辖区内18个基层党支部,评出“好”等级1个,评定为“较好”等级1个,评定为“一般”等级14个,评定为“较差”等级2个,通过整改,其中“较差”等级的两个党支部已实现转化。在“七一”期间开展庆祝建党91周年活动,评选出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党员自愿服务,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按照党员发展规划,一年来共发展党员10名,35岁以下的党员7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5名。在全乡实施“喜迎十八大”、党员干部素质提升等五大工程,把此项工程作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夯实团组织基层基础,把增强基层活力和战斗力,努力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加强为重点工程来抓,全年新组建团组织17个。
  【党风廉政建设】一年来,乡政府在区纪委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党务公开,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等活动,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狠抓深化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落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风险点查找,结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落实了防控举措,进一步完善党委会议议事规则、车辆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乡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等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开展评星晋级创廉政村工作,整个评星工作,采用分级评比的方式进行,上下联动申报审核相结合,2012年8月底完成了全乡15个村的自评申报工作,10月底完成乡级考核评定、上报工作。全面推行村级工程大家建模式,共有滴水岩、梅田等7个村采用干部带班,农民帮工的村集体工程大家建模式,项目资金结余率达到了15%。坚持以村级财务代理制为依托,理清村级资产,收入往来,按时公示,杜绝村干部经济违规行为。严查案件,认真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全乡共立案查处违纪案件2件,结案2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 党内警告处分1人;区纪委信访室、乡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转来群众信件7件,纪委直接办理7件, 已办结6件。
  (党政办)
  老竹畲族镇
  【概况】老竹畲族镇位于丽水市区西北部,距市区19公里,区域面积83.9平方公里,地处丽水、武义、松阳三县市交界地带。全镇有耕地面积1018.5公顷,林地面积6488公顷。全镇下辖25个村,共有户数6747户,人口15984人,其中黄桂、下桥、沙溪、后坑、郑坑、高丰、章记、赤坑
  八个村为民族村,畲族人口3359人,占总人口的21%。畲族历史源远流长、璀璨多姿,畲族文化底蕴深厚,风情民俗异彩纷呈,民族服饰色彩鲜明,民歌舞蹈风情万种,是一个有着淳朴文化内涵、极具风格特色的民族,是民族风情旅游开发颇具特色的一个亮点。2012年老竹畲族镇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紧围绕“文化名镇、旅游强镇、宜居大镇”的总体目标,以“大气老竹、正气老竹、活力老竹”为工作方式和途径,通过社会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方面一系列项目实施建设,镇区功能日趋完善,农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全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2012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1196万元,比2011年增长9.8%;工业总产值达到2550万元,比2011年增长5.1%;农民人均收入8217元,比2011年增长14.86%;全年完成税收收入414万元,其中国税收入39万元,地税收入375万元,税收综合增幅15.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比2011年增长20.7%;旅游收入达到3.14亿元,比2011年增长30.3%。
  【农业】培育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粮食播种总面积达到675公顷,粮食功能区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进入扫尾阶段。发展种植处州白莲69.6公顷,建成六个处州白莲精品园并完成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陶村片优质富硒米生产基地,丁公片吊瓜基地,徐庄小黄弄的优质桃李精品果园基地,黄桂食用菌生产基地。完成迹地更新造林20公顷,油茶示范基地15.2公顷,油茶提升基地21.2公顷。完成基本农田划区界定全区试点工作,并顺利通过省里验收。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4家,其中市级3家,区级11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家,其中市级示范性合作社3家。
  【金融】全面推行林权抵押贷款、农村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等金融改革措施。2012年,农合行发放发展贷款2亿元,发放林权抵押贷款金额2507万元,有力地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畲乡旅游】2012年成功举办“正月乐农家,龙腾畲山寨”乐农家活动,东西岩丽水首届千顶帐篷节暨户外驴友露营大会,首届“处州白莲节”,成功创建丽水市市级农家乐特色镇。老竹正逐渐形成畲族民俗旅游、东西岩风景旅游与赏荷花特色游交相辉映的良好局面。全年旅游人数突破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4亿元。
  【中心镇建设】老竹畲族镇是丽水20个中心镇之一。随着中心镇的建设,镇区功能逐渐完善。风情养生园、下山脱贫小区、综合农贸市场商基本完成建设,区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搭建人口集聚平台。学普下山脱贫小区,建房面积约7000平方米,可安置45户81人。风情养生园项目已出让80宗,70宗住宅已入住,最后25宗土地即将实施拍卖。老竹综合市场商住用房,用地面积4296平方米,主体工程已经完成,37套商品房已预售一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投资190万元完成风情养生园内的道路硬化、给排水、路灯、小区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并通过验收。基本完成老竹畲族镇生活污水处理提升工程。农村居民饮用水提升工程成果显著,20个村安装了饮用水消毒设备,5个村建设消毒设备管理房, 并完成老竹自来水厂水质提升工程。整合资源强化管理。依法开展打击违章建筑。治理以路为市、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倒垃圾、破坏公共基础设施等行为。建立临时菜市场和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为商户和农民提高交易场所。
  【新农村建设】梁村中心示范村完成村内道路硬化、桥梁修建、生态公墓建设,投资100多万元完成3000平方米危旧房改造。总投资121.9万元的陶村、小黄弄村的道路硬化工程已通过验收。投资223.5万元的红桥、新屋、后坑村道路硬化工程已基本完工。全镇共拆除危旧房15254.24平方米,新建房屋47户。农民异地转移整村搬迁19人,零星搬迁165人。结合村庄整治、危旧房改造、“三沿”整治等新农村建设工程,积极推进 “洁净村居”创建,农村环境面貌得以较大的改观和提升。
  【社会事业】民生工程惠群众。2012年,老竹畲族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210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5074人,农村政策性保险参保3918户,基本实现保险全覆盖。全年报销医疗费用542.9万元,发放养老金301.6万元。全年发放各类救助金104万元,全镇249名残疾人享受低保,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46.2万元。同时,开展“三沿五区”坟墓专项治理,建成23个生态公墓点,使殡葬改革工作步入规范化。计划生育促和谐。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计划生育率91.9%。四项手术194例,当年应征收社会抚养费78.4万元,已征69.2万元,兑
  现率88.26%;往年应征124.3万元,已征63.1万元。兑现率50.79%。工作进步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科教文卫有亮点。处州白莲标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梁村徐庄特早温州蜜橘大分精品示范基地被列入莲都区科技富民强县蔬菜提质增效第一批子项目。2012年共有14名学生考上丽水中学公费线。
  成功创建市级学前教育示范乡镇,老竹民族学校成功创建现代教育示范学校,老竹畲族镇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建省二级幼儿园。全镇25个村均开展了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落实13个医疗巡回点,通过市级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成功创建黄桂、麻铺两个市级生态文明村。成功创建省级体育强镇,全镇20个村开设文化活动室并配备文体管理员,25个村全部建成农家书屋。从省、市区各部门争取资金60多万元,用于各少数民族村的村庄整治、路桥建设、自来水建设、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获得了区民族团结进步奖。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双拥活动,为人民解放军输送合格新兵7名。组建基干民兵应急分队,多次参与森林防火,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信访维稳严防控。认真抓好各类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维稳工作,对民办教师、退伍军人、非法传教等重点人员进行稳控,对重点人员监控划分领导责任、行政责任和直接责任。2012年,共收到各类信访案件23件,镇有关部门及时组织人员对这些案件进行调查了解,并给予明确地答复,信访件答复率达100%。
  【党的建设】全镇划分为35个网格。由联村干部、责任医生、民警、大学生村官以及村党员干部等组成管理服务团队,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强化党员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干部“一句话承诺”活动。全年预备期满转正31人,发展党员24人,对老竹村支部人员进行调整,充实后的村班子战斗力更强,工作进展更有效。着力晋位升级。全镇35个党支部根据量化评分,通过领导包干、干部结对等措施,帮助后进党支部整改提高。3个后进党支部已经全部成功转化。“两新”党建全覆盖。全镇共建立15个村企联合支部。实现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廉政风险再排查,共查找风险岗位44个,风险点96个,制定防控措施123条;加强对涉农资金、工程项目招标、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党员违法违纪案件,共处理违纪党员6人;巩固深化“评星晋级”廉政村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村级便民服务机构建设,全镇共成立示范型便民服务中心3个,标准型12个,简易型11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钟彬彬)
  丽新畲族乡
  【概况】丽新畲族乡地处丽水西部、距市区35千米。是莲都、松阳、武义三县区交界部,也是老竹、柳城、丽新、板桥4个畲族乡镇的中心。宣平溪自吾赤口赤圩入境,经白岸口、马村、畎岸,至黄岭上村出境,汇入瓯江,将乡境分为南北两半。全乡总面积83.22平方千米,境内东西宽11.2千米,南北长14.6千米。乡辖10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100个村民小组,上塘畈、山村、咸宜3个村为畲族村。全乡共有人口4087户,总人口10279人,其中畲族人口2100余人,畲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上塘畈、山村、咸宜、黄岭上、白岸口等6个行政村的18个自然村,其中上塘畈村共有畲族人口90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5%,被誉为浙江少数民族第一村。共有农村劳动力6419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4303人。2012年,全乡农业产值达11056万元,同比增长10.5%;工业产值3043万元,同比增长87.7%;农民人均收入9425元,同比增长17%。
  全乡共有耕地面积500公顷,山林面积6280公顷。主要产业有柑橘、茶叶、板栗、笋竹两用林。共有茶叶面积250公顷,大豆238公顷,花生100公顷,柑橘产量2205吨。2012年粮食播种面积666公顷。
  【农业产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投资1589万元,在黄弄等4村启动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实施粮食功能区建设,全年新建粮食功能区500公顷,建成以“山村一上塘畈一咸宜一黄弄”为区域集成的千亩粮食示范方和以“山村、上塘畈、咸宜”为区域的千亩统防统治示范区。大力发展处州白莲,在黄弄、马村、黄岭上等村成片发展处州白莲11公顷。推进合作社建设,“成利竹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业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产品市场建设,在咸宜村兴建了畲乡果蔬交易市场,弥补了丽新乡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空白。同时,该项目还被成功列入莲都区第一批村集体物业经济建设项目。强化农机安全管理,山村、咸宜、黄弄3个村被评为市级农机安全示范村。
  【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农家乐旅游开发,"马村一畎岸一黄岭上”被市政府成功列为“锦绣绿谷农家乐综合体”建设开发项目。注重农家乐的培育,全年新增农家乐经营户3户,新创三星级农家乐2家。成功举办马村春
  节风俗体验活动,有效扩大丽新乡村旅游知名度。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完成马村省级旅游特色村创建申报工作。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壮大来料加工队伍,较好地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加工任务。
  【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引进浙江丽水秀山生态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吾赤口陈后山自然村建设珍贵树种培育项目,项目用地总面积为387公顷,合同资金为1.2亿元,2012年已实际到位1500万元,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500万元的目标任务。加强与森宇集团、省少数民族企业家协会的对接,谋划在黄弄、上塘畈发展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项目。
  【促农增收工作】开展林区道路建设,全年在畎岸等村新建林区道路5条共计10千米。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全年完成贷款额2861万元,超出区政府指标的43%。关注低收入集中村的发展,加强与省、市帮扶单位、领导的联系,积极帮助落实项目资金,发展增收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重视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建设,搭建农民增收平台,建成了双坑村村级资金互助组织。推进信用乡创建,群众信用意识、存贷意识进一步增强,成功创建省级信用乡。
  【新农村建设】实施了山村东坑和吾赤口陈后山2个异地转移安置小区的建设,28户山村东坑异地安置移民全面完成江南民居特色小区的建设任务;吾赤口陈后山安置小区29户农户建房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新启动了白岸口大重坑、白坛下2个村93户202人的农民异地转移工程,目前已完成了前期规划和平面设计工作。成功拍卖畎岸村上湖田国有土地二期出让地块,共出让土地11宗、面积2314平方米。依托中心村建设项目和爱心企业帮扶,畎岸村总投资500余万元,分别完成了旧村改造老区遗留区块和农民异地转移安置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徽派建筑等项目;黄弄村完成了旧村改造区块农户建房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省级重点培育中心村的验收;山村村投资80余万元,完成了河道整治、农户改厕和外墙的立面建设,并完成了山村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
  【基础设施网络】启动乡镇邮政所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项目的选址、初设方案的制订和项目批复。注重电力项目建设,黄弄、白岸口和咸宜占湾等村被列入莲都区2012年电力新农村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一事一议项目,畎岸渠道护栏工程等7个一事一议项目成功立项并有序实施,共争取到上级财政资金241万余元。强化农村交通管理,创新农村公路管理举措,成功创建区级示范交通管理站。推进耕地垦造,吾赤口上山头垦造耕地项目顺利通过市、区两级验收,咸宜坟垵垦造项目工程过半,畎岸、山村、双坑等4个垦造项目和山村、咸宜2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进入立项阶段。重视病险水库的整治,投资589万元,对流坑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已完成工程量的80%。注重水毁项目建设,畎岸、上塘畈两村水毁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山村水毁项目成功立项。
  【生态屏障建设】强化林木采伐管理,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狠抓“两迹更新”和林木抚育工作,全年共完成迹地更新造林163公顷、油茶提升39公顷、森林抚育面积267公顷、四旁植树5000株。做好松材线虫的普查和防控工作,及时清理枯死木,全年共清理零星枯死木1101株,总面积35公顷。开展“丽水大森林”建设活动,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加强森林消防工作,全年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被评为区森林消防考核优胜单位。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切实落实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地控制了“两违”现象。
  【社会事业】增加教育投入,完成了学校食堂、幼儿园、音乐教室及学生安全防护设施的改造;推进幼儿教育,开展乡属幼儿园建设选址工作。2012年,丽新小学先后获得浙江省标准化学校、丽水市校园文化示范学校、莲都区书香校园达标学校、莲都区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完成咸宜等3个村的春泥计划示范村的创建,全乡春泥计划示范村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文艺下乡演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畲族文化交流,成功举办第十九届“新桥竹柳”三月三畲族歌会。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成功创建省级规范化卫生社区、市级卫生乡镇、市级药品示范乡镇、市级规范化医疗废物暂存点。计划生育村自管理进一步加强,乡村干部齐抓共管的责任意识有了进一步提升。关注残疾人事业,积极开展残疾人结对扶贫工作;圆满完成乡残联换届工作。
  【社会保障】全力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工作,2013年全乡参保医疗保险8210人;参保养老保险3265人,享受养老金待遇人员1662人;参保住房保险2344户,参保率为99.1%。认真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加强低保人员动态管理,及时落实帮扶资金。及时、准确发放村干部报酬和离任村干部定补款、慰问款、医疗补助款。积极开展银龄互助计划和助老济困活动,向困难老人发放慰问款3.85万元。加强建房审批,全年共新批农民建房109户,超出区政府下达任务的55.7%。开展困难农户住房救助工作,救助住房困难户70户。
  【社会管理】关心移民生活,投资250多万元完成了畎岸、咸宜2个滩坑水库移民安置点的路面硬化和排水工程建设。做好双拥工作,全年慰问复退军人40名,为6名生活困难的复退军人办理带病回乡手续。加强人武工作,2012年共有6名青年应征入伍,超额完成区人武部下达的征兵任务。强化信访工作,做好月度和重大政治活动期间信访信息排查和重点人员稳控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落实班子成员接访制度,全年累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30余次。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开展消防演练,提升群众消防意识。认真做好食品安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应急处置。加强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全年乡镇所在地屠宰检疫率达100%。落实安全生产党政问责制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等工作。投入资金10万元,整治畎岸到黄岭上康庄公路路面断裂路段。
  【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共走访农户4007户,帮助解决问题197个,走访企业8个,帮助解决问题3个。严格机关内部管理,进一步巩固完善政府集中采购、公务接待、食堂管理、公车管理、值班管理
  丽新乡村情等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建立健全办案机制,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全年共查处党员违纪案件3例,均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村级财务“双代理”实现常态化管理。
  【党建工作】合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通过分类定级和整改提高,整改后进支部1个,增强了组织活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争先进位的意识。加强“两新”党建工作,建立了两新党建信息库和党务工作者人才库;不断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指派两新党建指导员10人,实现了全乡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工作全覆盖。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新发展党员13名;加强党员教育、服务工作,全年共选送20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区委组织的积极分子培训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助农作用,畎岸村远程教育站点被评为市级示范站点,2名远程教育管理员被评为区级优秀管理员。
  【民主政治建设】圆满完成了区十五届、乡第十三届代表选举工作;召开了乡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乡十三届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凸显。加强统战工作,重视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申报,完成上塘畈、咸宜、山村3个民族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共计5千米,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
  (朱云鸯)
  黄村乡
  【概况】黄村乡位于丽水市区东偏北方向,乡境总面积100.8平方千米。东北面与缙云县交界,南邻紫金街道和青田县舒桥乡,西靠岩泉街道,乡政府驻地黄村村,北纬28。31,、东经120。03,,距市区21千米。黄村乡辖区内河流成山溪性,植被覆盖率高。境内主要小流域有严溪、方溪。黄村乡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大。黄村乡耕地面积369.6公顷,山林面积8079公顷,以林地为主。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等经济作物;林地上除栽培杨梅、枇杷、瓯柑、桃等水果外,还有长势茂盛的毛竹、松、杉、茶树、板栗等林木。黄村乡以驻地为名。解放初,此境为信孝、池岭、戈剳3个乡。1956年合并称信孝乡,1958年属信孝公社称信孝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村人民公社,1965年严鸟公社并入黄村公社,1979年严鸟人民公社恢复,1981年改置黄村乡,2006年撤严鸟乡并入黄村乡。黄村乡辖行政村19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142个。全乡4472户,年末总人口11269人。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289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为5698万元,比2011年增长8.7%。财政总收入为407.8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48.86万元,比2011年增长49.55%,农民人均收入5781元,比2011年增长15.36%。黄村乡山多地少,传统产业有油茶和笋竹两用林。根据实际情况,全乡大力引进发展茶叶、杨梅、桃、食用百合、金银花等经济作物,并在高海拔山区的村庄推广种植高山蔬菜,同时建立多个绿色无公害基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黄村乡立足本地、接轨市场,增加收益。黄村乡有工业企业共有14家,其中大部分为小水电。企业职工共有79人,工业总产值580万元,比2011年增长18.36%。黄村乡有2所小学,小学教师35名;小学生170名;乡中心幼儿园1所,幼儿教师、工作人员共有10名,入托幼儿54名。全乡有党委1个、党支部24个,党员483人,其中农村党支部19个,农民党员426名。
  【农业经济稳定增长】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生态农业稳步发展,笋竹两用林、茶叶、瓯柑逐渐成为黄村乡三大支柱产业,全年共抚育笋竹两用林133.3多公顷,发展高山玉米92.7公顷,新发展金银花20公顷,新引进食用百合种子2850余公斤,推广试验田1.5公顷。下陆、金鸟、上郑、池岭等村茶产业初具规模,已成为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狠抓笋竹两用林基地和油茶基地的抚育管理,推广了“毛竹一竹笋”丰产栽培技术和油茶抚育管理技术,积极引导村民进行毛竹低产林改造,重点抓好了岭根、金鸟、上郑、下郑、黄村等村的笋竹两用林基地,累计形成基地超过666.7公顷,建成“千亩省级兴林富民”示范基地、166.7公顷油茶提升示范基地;扶持群众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引进中草药产业金银花23.3公顷,发展杨梅、桃、李、石榴、板栗等干水果基地,建成“五月红桃”李村基地;继续扶持特色养殖业。全乡共有13个白鸽养殖场、存栏45万羽,成为全市最大的白羽皇鸽生产基地,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体,农民合作社13家,入社社员405户,带动2000多户农民致富。
  【劳务经济提速发展】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发挥致富能手示范带头作用,大力组织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工作,将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初步统计,到上海、绍兴、温州等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2473人,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36%,创收5800余万元;劳务输出已成为黄村乡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紧紧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旅游品牌发展战略,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在保护市区居民饮水水源地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自然生态优势、休闲旅游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通过项目到人、全程服务等措施,通过乡、村两级的共同努力,成功引进温州盛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黄泥墩旅游开发项目,引进资金5亿元,该项目已进入规划阶段。另外,皂坑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也已获得区发改局初步认证。
  【来料加工走上正轨】近年来,不断丰富来料加工品种、扩展规模、提升档次,使来料加工成为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竹制品加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竹制手脚架年产达85万张,产值600万元;现有来料加工企业9家,来料加工经纪人13名,从业人员达700多人,实现来料加工产值达1000余万元,使整个行业呈现出了项目多元化、加工企业规范化、加工人员正常化的蓬勃现象,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为黄村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断完善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天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总投入为107万元的李村防洪堤有序开展;继续实施戈剳村康庄道路建设,已进入路面浇筑阶段;启动吴坑口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同时,向上争取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4个,共投入230多万元对金鸟到黄李公路、黄泥墩到横山村、上黄公路到郎奇村、上郑等道路硬化,有效改善了群众的出行。高标准抓好库区污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完成预算编制,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投资约为400万元,涉及李村、皂坑等7个行政村。
  【村庄布局优化工程】以“135”工程为主要抓手,通过中心村建设、下山脱贫、村庄整治等工程,大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优化现有发展布局。一是稳步推进黄村村中心村建设。共拆除房屋41户89人,面积达4500平方米,31户房屋已全部结顶。磨石坑安置小区建设稳步推进,在完成土地平整、地基科学规划,共有17户已开工建设。二是加快推进下山脱贫工程。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有序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开展下山脱贫项目。全乡涉及3个村,92户,其中磨石坑村拆除71户,新建房屋68户;黄村蛤蟆山自然村拆除17户;岭根村五雷山村,拆除4户。
  【“洁净村居”工程】紧紧围绕“洁净村居”创建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三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通过采取班子联村、保洁员包干、村民参与、交叉巡査四大机制,强化日常检查,严格考核。开展定期督查和不定期督査,以百分制量化了“洁净村居” 创建工作,有效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环境卫生问题。实现环卫一体化,加大资金投入,全乡配备了60多名保洁员,20多名监督员,新购置流动垃圾箱500余只,拆除露天粪坑60多座,清理垃圾30余吨,在区洁净办10个月的督查考核中,5次获得优秀,5次合格,并全面完成市级卫生乡镇创建任务。【“三沿五区”坟墓整治】从4月初开始,全体乡干部分组进村宣传“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工作,并以班子成员带队分片负责与分村负责的方式相结合,确立以乡村公路沿线、水库保护区为重点,对辖区内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结合实际,制订了以“绿化为主、迁移为辅”的整治方案。共排查出“三沿五区”坟墓共有166穴,已全面整治到位,上报建设乡村生态公墓7个,也已有效开展。
  【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以创建平安黄村为抓手,以乡、村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进一步加强社会综合管理。实现了乡、村级便民中心建设全覆盖,并通过区级相关部门验收,2012年全乡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各项服务事项共167项、2675件,95%以上得到办结。基本实现了“常住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外出村民不回村,也能办成事”目标。加强矛盾纠纷的化解力度,构建大调解格局;开展主动接访,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加快遗留问题攻坚,有效维护了社会的有序、稳定,使黄村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好转。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12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分别为3647人和8773人,完成预定目标。关注弱势群体。完善“五助一帮扶”社会帮扶救助体系,优抚对象39人,共发放抚恤金及优待金26.14万元,全乡低保户共298户363人,五保户6人,发放低保金及五保金72.78万元。文化事业逐步完善。举办了首届农民文化体育运动会,共有400多人次参加,村级体育文化设施逐步健全,设有运动器材、篮球场等。重视老龄工作。发放90
  黄村乡村情周岁以上人员一次奖励金3.2万元。变“输血”为“造血”。通过异地转移、产业帮扶、就业扶持、与海宁扶贫结对等多种方式,共落实扶贫资金300多万元,帮助了3000余人脱贫,脱贫率约为80%;
  【计生工作】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国策已深入人心,农民的生育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黄村乡高度重视计生工作,面对基础弱,任务重,压力大的严峻形势,不断加大计划生育工作投入力度,顺利通过各项年度考核,进一步转变了群众的生育观念,稳定低生育水平,创造和谐的生育环境,计生工作水平逐步提高。全年出生116人,计划内出生107人,计划生育率93%,当年长效节育率80.61%,累计长效节育率86.78%,最低当年应征社会抚养费438198,已征收298882元,社会抚养费当年征收率68.2%。
  【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改进自身建设,增强干事创业能力。广泛组织乡村干部学习农村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增强干部自身素质,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实行政务、村务公开,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列入黄村乡年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乡、村、乡属部门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廉洁自律能力。2012年共查处党员违纪案件3件,涉及赌博、职务侵占等。深入开展机关作风评议活动,不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党员干部在思想、学风、作风等方面有新的改进,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明显加强,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2013

《莲都年鉴2013》

《莲都年鉴2013》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客观、真实、准确地记述丽水市莲都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充分发挥资政、咨询、教化、媒介、存史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莲都区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丽水市
相关地名
莲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