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607
颗粒名称: 农村经济
分类号: F303
页数: 9
页码: 200-208
摘要: 2012年是莲都区全面推进市区共建、打造“三大莲都”、实现率先发展的起步之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全市统筹城乡先行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城乡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公共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城镇化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8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种植业产值15.86亿元,增长9.8%;林业产值2.01亿元,增长8.2%;畜牧业产值4.2亿元,增长10.4%;渔业产值0.57亿元,增长8.0%。农业生产呈现稳定发展态势。2012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841元,比上年增加1290元,增长13.5%,连续26年居全市首位,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成为增收新亮点,外出就业工资上涨和政策性收入提高是农村居民增收主因。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等工作成效显著,莲都区成功创建浙江省“美丽乡村”先进区,连续第七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2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内容

综述
  2012年是莲都区全面推进市区共建、打造“三大莲都”、实现率先发展的起步之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全市统筹城乡先行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城乡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公共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城镇化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8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种植业产值15.86亿元,增长9.8%;林业产值2.01亿元,增长8.2%;畜牧业产值4.2亿元,增长10.4%;渔业产值0.57亿元,增长8.0%。农业生产呈现稳定发展态势。2012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841元,比上年增加1290元,增长13.5%,连续26年居全市首位,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成为增收新亮点,外出就业工资上涨和政策性收入提高是农村居民增收主因。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等工作成效显著,莲都区成功创建浙江省“美丽乡村”先进区,连续第七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2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
  【农业产业发展】全年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完成投资4645万元,共累计完成投资1.77亿元。新建500公顷的粮食功能区,累计建成粮食功能区0.12万公顷。全区粮食播种面积0.95万公顷,产量4.86万吨,被省政府评为2012年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白枇杷新增67多公顷、累计167公顷,处州白莲新增73多公顷、累计233公顷,成功举办首届“处州白莲节”“白枇杷节”。投资10亿元的森宇集团铁皮石斛项目成功签约。建成占地9.3公顷的大鲵主导产业示范区。新增农业龙头企业7家、累计70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5家、累计300家。新认证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主要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56%。
  【农民创业增收】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深入开展,全年完成农民异地转移搬迁1122户2530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联城城郊农民新社区一期顺利结顶并已进入报名资格审查阶段。全年推进167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项目,落实结对帮扶资金943万元,帮扶项目221个。全区除低保人员外,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的低收入农户达81%,同比增长19.5%。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6650人,帮助解决农民就业岗位484个。建立农家乐综合体项目库,谋划推进“锦绣绿谷”等一批农家乐综合体项目。2012年农家乐直接营业收入3778万元,同比增长71.6%。来料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区来料加工从业人员20350人,实现年加工费1.49亿元,同比增长32.8%。
  【农村人居环境】开展以“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为要求的美丽乡村建设。圆满承办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成功创建“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区”。完成首批启动的15个中心村建设任务。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5568户。实施整乡整镇整治项目2个、整治村项目31个,实现全区行政村整治工作全覆盖。强力推进“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坟墓整治面达98.5%,开工建设市区公益性公墓,建成288个村级生态墓地。全面实施“洁净村居”创建活动,实现全区各村环卫整治全覆盖,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国家中小河流治理试点县两个项目获批,争取到国家和省级补助资金1.67亿元。丽武公路莲都段建成通车,建设农村联网公路9.5千米,协调开通农村公交线路11条。
  【农村社会事业】全年共安排1700多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到城区公办学校就读,录取率达81.5%,并取消“择校费”。雅溪中学等6所农村中小学成功创建省标准化学校。加快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全年送文艺演出到农村163场,送讲座展览下乡14次,开展文化走亲活动16次,举行全区范围的群众性文体活动19次,放映农村公益性电影3750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76.3元,实现统筹区域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70.52%。农村低保标准提咼到277元每月。
  【农村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2012年丽新乡被评为省级信用乡,双黄乡黄畈村被评为省级信用村。莲都建信村镇银行和万兴小额贷款公司挂牌营业。全年各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近25亿元,提供三农担保4.2亿元。林贷金融机构增至5家46个网点,新增林权抵押贷款3.24亿元,林贷余额达4.41亿元。推进区乡两级土地规模流转服务体系建设,莲都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获批,完成农用地规模流转317公顷。推进20个标准型农村社区建设,49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挂牌。
  新农村和全面小康建设
  【概况】2012年,莲都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打造“全市城乡统筹先行区”的目标要求,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等工作为载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区几大班子领导到村到点调研,检查进度和指导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年财政预算内用于“三农”的资金达10.64亿元,同比增长20.1%。深化金融支农,全年涉农贷款25.6亿元,同比增长28.9%。同时,抓住实施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的机遇,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农村发展建设提供规划空间保障。
  【“三沿”整治】为迎接全省“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千万工程”现场会,重点围绕50和53省道、金丽温高速、“两龙”高速沿线等区域,开展以“三清三治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工作。莲都区及时制定《2012年全省“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千万工程”现场会考察点及沿线整治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并成立4个工作组开展相应考察点及沿线的整治提升工作。新配置垃圾箱、新建垃圾池1313只,拆除破旧棚舍2415处、违法违章建筑287处,清理乱搭乱建建筑物12477平方米。新搬迁坟墓1431穴,新启动建设生态公墓园309处。疏浚主河道2815米,荒芜低效经济林等改造187.3公顷。新围建花坛2404个14393平方米。沿线新种绿化乔木1.5万株,沿线新增绿化灌溉4.9万平方米。新增硬化道路9.7万米,新建或整治围墙1.3万平方米。改造或新建广告牌517个,新建村庄标志牌48座,沿线房屋立面改造804栋24.5万平方米。
  【村庄整治工程】2012年以来,莲都区积极抓好全省第二轮村庄整治工程最后31个环境综合整治村创建工作,实施2个整乡整镇整治项目。有序开展以村道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等“五项工程”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实施村庄亮化、河沟池塘治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工程。2个整乡整镇整治项目在完成待整治村创建的同时,对历年已整治村进行完善提升。新增村内各类道路硬化62.9千米,积极引导各村采用水泥、石板、石头等多种材料硬化路面;建成固定垃圾收集房103座,配置垃圾箱736个,配备环卫保洁车40辆;因地制宜地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治理模式,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治理池9个145立方米,分散式净化池771个2505立方米,铺设排污管道25270米,受益农户数4893户;消除露天粪坑617个,新增公共厕所34座,新增农户改厕数5701户;新增绿化面积41000株;同时安装路灯703盏;整治河沟池塘35900平方米。
  【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坚持“集中安置、分散安置”两手抓,引导农民从高山远山搬迁到平原地区,从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到安全地区,从自然村搬迁到中心村。完成搬迁1122户2530人,其中整村搬迁8个自然村355户725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加快农民异地转移小区(点)建设,联城城郊农民新社区一期结顶进入预售;二期完成项建书批复、可研批复、方案设计;老竹学铺小区主体全面完工;大港头金港小区一期搬迁入住,二期结顶; 丽新畎安置小区、黄村乡磨石坑小区、丽新乡白岸口安置点、紫金街道下坑脱贫点等安置小区 (点)稳步推进。
  【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继续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推进167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项目实施。共落实结对帮扶资金943万元,帮扶项目221个。开展“进农家访农户活动”,全区领导干部共896人走访333个行政村,走访农户72804人,帮助解决问题6546个。拓宽低收入群众增收渠道,把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作为来料加工业重点区域,全区累计发展低收入农户集中村107个,全年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发放加工费达到5200万元;共计发展农家乐140户,从业人数1157人,直接营业收入4300万元。村级互助组织进展顺利,全区14个省村级资金互助组织试点村有11个已全面启动,累计参加资金互助组织373户。通过有效结对帮扶,除低保人员外,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的低收入农户高达80.3%。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莲都区针对农村劳动力特点、当地产业发展特点、市场用工特点,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最大程度整合农业、林业、教育、组织、商务、人事、妇联等相关部门的培训资源,调动山海、华夏、南粤等转移基地积极性,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新型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开展设施蔬菜栽培实用人才培训班;开办7期680人村“两长”实用人才培训班、妇联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班以及外出西安超市培训班等。全区共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6685人,其中“两创”实用人才培训1300人;新型农民培训270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24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2000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131人。
  【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邀请省级专家规划打造集餐饮、住宿、会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综合体(老竹一丽新“锦绣绿谷”、里河一蒲塘、诗画利山等),其中“锦绣绿谷”、里河一蒲塘农家乐综合体已开展规划编制工作,“诗画利山”完成招商引资工作,开始项目建设。同时对24个农家乐特色村、点创建类项目安排以奖代补资金100多万元,完善其基础和服务设施;举办马村春节风俗体验、仙渡桃花节、太平白枇杷节等丰富多彩的农事体验活动,营造良好乡村旅游氛围;分别组织碧湖和大港头精品区块、峰源乡等拟办经营户等4批次共250多人开展培训及赴外考察工作,提升业主经营理念和水平。2012年接待游客73万人次,同比增长25%;直接营业收入3778万元,同比增长71.6%。
  【中心村培育建设】根据“产业集中、人口集聚、土地集约、设施配套”的要求,通过高山远山下山搬迁和生态移民安置小区建设等途径,引导自然村及周边行政村的农村人口到中心村集中居住,已建和在建新村住宅建筑面积约15.8万平方米,新增集聚人口1052人,缩减自然村10个。通过全面分析中心村产业发展及农民就业现状,结合各村区位条件与资源禀赋等,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要求,有效提出发展来料加工、农家乐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办法,强化中心村产业支撑,壮大村域经济。如畎岸村块状经济集聚、里河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北埠村的茶叶发展以及黄村村、徐庄村的水果产业等成效都非常明显。加快公共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建中心村累计新增村内主干道硬化里程47.92千米,整治河沟池塘近2.6万平方米,种植绿化苗木3万平方米。有13个村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完成首批启动的15个中心村建设任务。
  (池永清)
  现代农业
  【概况】2012年,莲都农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打造“三大莲都”的总目标,以打造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为方向,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农业“两区”建设为突破口,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全年农业总产值达22.84亿元,同比增长9.7%;农民人均收入1084]元,同比增长13.5%。
  【农业龙头企业】坚持“扶强、扶大、扶优”的原则,积极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和法人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2012年,全区新发展龙头企业7家。截至2012年年底,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70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25家,区级39家。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2012年新认证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累计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产品74个。全区已有5只省名牌农产品,10只省、市著名商标(其中5只省著名商标),9只省、市名牌产品(其中2只省名牌产品)。
  【农民合作经济】2012年,全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5家,至年底,全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8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区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7家。合作社总资产24416.68万元,成员1.23万人。全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43个合作社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有57个合作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有33个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合作社经营服务也进一步提升,有95个合作社提供统一组织购买农业投入品服务,有158个合作社提供统一销售成员产品服务。
  【现代农业园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大力推进“三区五园”建设,即绿色蔬菜、食用菌、稻菜轮作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水果、中药材、水生蔬菜、蛋鸡、生猪5个特色精品园。2012年,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完成投资4645万元,共累计完成投资1.77亿元。绿色蔬菜主导产业区新建蔬菜钢架大棚26.67公顷,钢管大棚蔬菜基地总面积达162.67公顷;食用菌主导产业区建成省级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和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基地各1个;特色水果精品园已建设基地23.33公顷;水生蔬菜精品园新建钢管大棚6.67公顷,正着力做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中药材精品园重点以建设铁皮石斛中药材基地为主,目前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4家企业大户种植。蛋鸡精品园因咼溪乡低丘缓坡改造项目已经整体搬迁,正待重建;生猪生态养殖园已新建猪舍1200平方米,配套用房350平方米,仓库100平方米。同时,经过省考核小组验收,碧湖平原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已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2012年在丽新乡建立5个总面积500公顷的粮食功能区区块,全区累计已建成粮食功能区1200公顷,并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地力提升、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高产创建和“三新”技术推广等工作。【粮食作物】2012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9533.33公顷,产量4.86万吨,圆满完成粮食生产目标。据统计,水稻播种面积4000公顷,蚕(豌)豆播种面积1400公顷,甜玉米种植面积1000公顷,大豆种植面积为1680公顷,与2011年基本持平。粮食全年平均亩产333.6公斤,比前三年平均增产3.16%。油料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油菜种植面积达840公顷,花生种植面积533.33公顷,与2011年基本持平。
  【蔬菜】2012年,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内蔬菜钢管大棚建设的示范带动下,全区蔬菜产业的发展格局逐步从零散、粗放走向集约、规模、特色化,形成番茄、苦瓜、黄瓜等特色集约基地和专业村等,蔬菜的种植效益稳步提升。2012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1.27万公顷,产量35.5万吨,产值4.6亿元。其中:长缸豆面积3000公顷。同时,由于2012年蔬菜价格相对较高,蔬菜总产值比2011年有所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菜农在种植蔬菜上的收入比2011年增加8%左右,为推进莲都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显著贡献。
  【水果】2012年,全区水果总面积维持在1.37万公顷,产量11.8万吨,产值3.12亿元。在品种上,加快发展白枇杷、特早熟温州蜜柑、早熟桃等优质潜力水果,更新、改造、淘汰低产低效品种,形成以柑橘为主,桃、杨梅、枇杷、葡萄等为辅的合理栽培格局。在区域布局上,优势水果向优势产区集中,紫金、太平以柑橘为主,仙渡、联城、巨溪片以九坑桃为主,碧湖南山片和岩泉枫树湾片以杨梅为主,太平枇杷、联城及双黄葡萄特色明显。2012年全区柑橘种植面积为9506.67公顷,比2011年减少2%,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产量8.46万吨,比2011年减产26%o其中椪柑减幅最大,减幅达37.5%;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产量为13000吨,中晚熟温州蜜柑产量为8000吨,比2011年略增;瓯柑产量达到12000吨,比2011年增长26%。同时,在仙渡梅田开展的高山早熟桔避雨完熟设施栽培技术试验成功,高山早熟橘甜度从13度提高到16度,售价每公斤10~20元,高出露地早熟橘价格的5倍以上。
  【茶叶】2012年,全区新发展茶叶66.67公顷,至年底,全区茶园总面积达到3066.67公顷,其中良种茶园基地面积达2666.67公顷,茶树良种覆盖率达87%。新发展茶园主要分布在大港头、黄村、丽新、老竹等乡镇。2012年全区茶叶总产量1250吨,总产值1.38亿元,分别同比2011年增长
  11.6%和19%。春茶产量776吨,比2011年增加6.9%;产值9900万元,比2011年提高11.9%。受市场供求影响,春茶茶叶价格基本较上年持平。茶叶机剪机采得到迅速推广,使得夏秋茶生产明显增长,夏秋茶474吨,总产值达3900万元。其中:夏茶246吨,比2011年增加40吨,秋茶228吨,比2011年增加40吨。目前全区已建设3座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茶厂。通过QS认证的3家。全区2012年有5家新建和改造茶厂,茶厂布局逐步趋向合理,厂区和茶厂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加工设施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食用菌】2012年,莲都区食用菌产业品种结构调整加快,生产模式进一步提升。全区食用菌产业以香菇生产为主,占70%,其他菌类如黑木耳、白木耳、平菇、金针菇、蘑菇、滑菇、杏鲍菇、茶薪菇、灵芝等珍稀品种有少量种植。香菇生产主要分布在雅溪、仙渡、老竹、丽新、碧湖、大港头、峰源、太平8个乡(镇),珍稀品种生产主要集中在碧湖镇、峰源乡、大港头镇及城郊的4个办事处。2012年本地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民约1500户,种植3000万袋;赴外开发食用菌生产的农民约为1000户,种植3000万袋,食用菌生产总规模为6000万支菌棒,产值2.7亿元,其中外运排场和异地制菇分布于全国30个省市100多个县(市、区),重点地区有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北京、天津、青岛、南京、苏州、上海、广州、昆明、贵阳、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郑州、西藏等城市。2012年丽水百兴菇业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基地建成投产,年产杏鲍菇“日本小雪茸”2000吨;全区共建成香菇集约化生产基地5个,代菇农生产菌棒500万袋,有效促进莲都区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
  【特色产业】2012年,莲都区把发展处州白莲、白枇杷“两白”产业作为培育地方特色的高效农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区财政共安排8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发展“两白”产业,全年引进规模种植业主12家,完成处州白莲种植面积74.53公顷,全区累计面积达166.67公顷。白枇杷新栽植苗木5万多株,落实种植面积70公顷,全区累计面积达233.33公顷。成功举办首届“处州白莲节”和2012莲都太平首届白枇杷节,处州白莲、白枇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同时,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重点抓好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以处州白莲为原料的系列产品不断得到开发。铁皮石斛共引进4家种植业主,总种植面积近6.67公顷。
  畜牧业
  【概况】2012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达3.14亿元,比2011年增长7.16%0生猪年饲养量为29.4万头,比2011年增长6.13%。年出栏肉猪为17.2万头,比2011年增长6.17%。生猪规模养殖场有356家比上年增长4.7%,规模化养殖量占生猪总养殖量的82.25%。家禽年饲养量为536万羽,比2011年减少2.01%。牛全年出栏0.22万头,比2011年减少
  9.5%;羊全年出栏0.67万只,比2011年增长1.52%。
  【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实施“畜牧进山,养殖上山”发展战略,推进生态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建成投产年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9家,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家,建成省级“猪一沼一作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场1家,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1家,有11家畜禽生态养殖场获得市级奖励。南江黄羊在老竹等周边乡镇得到进一步推广,肉鸽、野鸭、野兔、梅花鹿、香猪等特色畜牧业在莲都区持续发展。
  【畜牧用地规划】2012年,莲都区抓住被列为全国低丘缓坡土地利用开发试点县(区)的契机,编制完成《莲都区畜牧用地规划 (2012—2020年)》,规划新增畜牧用地21块、面积81.33公顷,规划后全区畜牧用地总面积为143.27公顷。此次莲都区畜牧用地规划为全省首个真正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畜牧用地规划,具有规范性、政策性、科学性、适切性等特点,为破解畜牧用地“瓶颈”、持续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动物疫病防控】程序化免疫、集中免疫和免疫督查三措并举,强化动物疫病防御屏障。实行规模场程序化免疫、散养畜禽集中免疫为主的工作机制。全年共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258.2万羽次、猪口蹄疫24.8万头次、牛羊口蹄疫1.3万头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2.0万头次、猪瘟21.4万头次、鸡新城疫196.7万羽次,乡镇(街道)完成率、畜禽规模养殖场免疫率均达100%,散养家畜总体免疫率达97.1%,散养家禽总体免疫率达96.5%。通过集中免疫行动,有效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的防御屏障,确保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动物卫生监督】严厉打击动物卫生违法行为,切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全年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9次,累计出动检查人员486人次,检查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点)82个次、屠宰场23个次、兽药和饲料经营店254个次、养殖场(户)285个次,与养殖场、集贸市场等相关监管场所签订《动物防疫法律责任告知承诺书》500多份,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查处案件16起,纠正不规范经营行为26起。开展畜产品安全检测。对屠宰场从县境外调入的生猪进行“瘦肉精”每批抽检,对全区养猪场进行“瘦肉精”定期抽检,全年定点屠宰场抽检生猪7620头, 规模猪场抽检生猪750头。并对全区9个奶牛养殖场(户)的38头奶牛进行结核杆菌病、布氏杆菌病监测。生猪“瘦肉精”和奶牛“两病”检测合格率均为100%。
  农业机械
  【概况】围绕农业“两区”建设,加强农机农艺(畜艺)融合,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32万千瓦。主要农业机械中:农用小型拖拉机1543台、1.35万千瓦,配套农具1144台,耕整机896台,运输型拖拉机788台、1.59万千瓦,联合收割机25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动力9270千瓦,茶叶机械1452台,食用菌机械2780台,设施农业设备温室185万立方米。农业机械原值1.45亿元。机耕作业面积8966.67公顷,植保机械作业面积2.02万公顷,机械收获作业面积1426.67公顷,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5.95%o国家继续对购置农业机械实行财政补贴,一般补贴额为购机款30%,农民共购置补贴农机具1199台,享受财政补贴资金92.46万元;12家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补贴建设单体标准钢架大棚13.8万平方米,连栋钢架大棚1.9万平方米,获中央补贴资金138万元,市区配套补贴资金185万元。加强机耕路建设,突出农机化主推技术,全区建设市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8个,提高农机装备农业主导产业关键生产环节上的应用水平,推广温室大棚、冷藏保鲜、茶叶机械、食用菌机械、畜禽机械、喷滴灌等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
  【农机服务体系】农机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全区有农村维修网点2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农机专业户983户,农机户6213户,乡村农机从业人员5703人。碧湖和老竹、丽新农机专业合作社新购置手扶步进式高性能水稻插秧机4台,半喂入收割机2台,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机耕、机插、机收和统防统治等“五统一”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共实施水稻机插133.07公顷,病虫统防统治958.8公顷。全区农机经营总收入0.96亿元。继续强化农民信箱农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推进农机信息化建设。
  【农机安全监理】2012年,实现农机事故三项指标“零”增长的目标。市、区、乡三级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率达100%。新建“平安农机”示范镇1个(大港头镇)、示范村5个。组织开展农机行业“安全生产年”活动、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农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乡镇警农协作机制建设,强化以上道路拖拉机为重点的农机安全动态监管,重点开展以“春运”“五一”等节假日和“春耕”等农忙季节的农机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农机安全隐患。积极开展拖拉机报废补偿工作,共报废补偿拖拉机94台,补偿总金额14.1万元。通过实施省农机化促进工程为载体,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建设,购置电子桩考仪和拖拉机安全检测线等装备,试行插秧机实地免费检验。加强和完善办证大厅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年共受理承办农机监理行政审批业务929件,其中拖拉机业务781件、驾驶证业务148件。
  (厉日红)
  水利
  【概况】2012年,是莲都区有史以来水利项目数,投资金额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投资2.22亿元,开展瓯江大溪治理、小流域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水库除险加固、山塘综合整治、小型农田水利、水土保持、防山洪非工程措施和小水电增效扩能等9类18个项目建设和1个前期项目 (宣平溪周坦至瑶畈段治理工程)。立足莲都发展,争取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中央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和瓯江大溪莲都段治理工程三大水利工程,争取省级以上补助资金1.67亿元。
  【农民饮用水工程】2012年,投资117万元开展大港头镇西黄村、黄村乡金鸟村等13个村的饮用水提升工程,投资738万元开展雅溪镇洪渡村、大港头镇区等28个村饮水安全工程,总受益人口1.72万人。
  【万里清水河道工程】2012年共投入640万元,在老竹溪、泄川、坛头嘴坑等流域实施河道整治建设28公里(亩),极大改善了以上河道的水质及水系面貌,初步实现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
  【瓯江堤防建设】2012年,投资7594万元,开展瓯江大溪大港头段和碧湖段防洪堤一期加固工程,加固防洪堤4.5公里。瓯江大溪大港头段防洪堤Ⅰ期加固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64%;瓯江大溪碧湖段防洪堤Ⅰ期加固工程201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160万元。
  【水库保安及山塘除险加固】完成郎奇、新塘岙、和垟坑、黄塘等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工作,被评为浙江省竣工验收考核先进集体;丽新乡流坑、联城街道朱坑、雅溪镇里东3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完成投资1036万元;联城街道青岗、黄村乡天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50万元。如山、阳力垵、大塘、黄场4座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已完工验收,完成投资305万元;雅溪大门底等20座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142万元。
  【中小流域治理】投资3882万元,开展太平港太平流域太平集镇段治理工程和老竹溪小流域堤防加固工程,新建或加固堤防6.98公里。2012年,老竹溪小流域堤防加固一期工程完成总投资80.17%,太平港小流域太平集镇段治理工程2012年11月份开工建设。投资207万元,开展仙渡港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
  【小水电开发建设】积极推进老电站更新改造工作,因地制宜,加大对老电站改造力度,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保证电站安全运行。完成了杉树坑、红旗两座电站的报废重建工程,雅溪一级电站5号机组技术改造,并通过启动验收重新并网发电,完成小水电建设投资541万元。争取到农村水电增效扩容项目省级以上补助资金62万元和省级补助资金21万元。2012年,全区电站累计发电量达到了2.47亿千瓦时,电费收入1.1亿元,上缴税金1061万元。
  【水利水电质量监督】以中央和省级资金投入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为工作重点,通过完善质监制度、质监程序、质量核定和强化行为监督、现场监督、队伍建设,确保莲都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管。2012年,共新受理了14处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加上续建的13处工程,共计27处,受监工程总投资约2.18亿元,完成质量评定和验收10处。组织制定《莲都区水利局落实安全生产领导和监管责任的规定》,落实一岗双职,全年共组织了4次大规模安全生产检查和打非治违、汛期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活动,有效地遏制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莲都区水利系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防汛防台
  【汛情】全年累计平均降雨量2033.2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为1991毫米,最小降雨量为1328.5毫米。莲都区主要遭受了“3.3”早春汛、“4•29”、“5•14”、“6•10”、“6•22”端午水等5次梅雨、暴雨和第9号台风“苏拉”、11号台风“海葵”的影响。2012年6月22—25日,莲都区进入梅雨高峰,发生持续强降雨,并引发大溪、松阴溪、宣平溪、小安溪、好溪等五年一遇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6月22日8时一6月25018时,全区平均降雨量186.3毫米;上显滩、高溪、碧湖、白岸口等地雨量在200毫米以上;靖居口遥测站6月23日22:40时岀现洪峰水位91.56米,超警戒水位2.88米,超警戒历时37小时;小白岩水文站在24日23时出现最高水位52.23米,超警戒水位2.23米,是2000年以来最大一次洪水。8月7—8日受第11号台风“海葵”影响给我区造成较严重经济损失。
  【防汛防旱抢险救灾】针对乡镇换届和村人员变动及时更新情况,及时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全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考核被评为优秀单位。在汛前,全面部署和开展以山塘水库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的全区防汛度汛安全大检查,为安全度汛做好准备;组织仙渡、峰源和黄村3个乡镇开展防御山洪灾害现场演练,仙渡乡举行的防御山洪灾害现场演练,各县(区)分管县(区)长参加,丽水市政府副市长、市防指总指挥任淑女给予 “准备精心、工作扎实、演练逼真,堪称精彩完美”的高度评价。2012年11月,组织全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专业培训。全年共防御了五次强降雨和9号“苏拉”、11号“海葵”强台风,在武警、公安、消防等部门的联合救援下,成功转移受困群众10580人次,实现了全区“不死人、少伤人”的防汛工作目标。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该项目于2012年9月初通过专项验收和初步验收,并投入试运行。
  资源管理
  【水资源】2012年全区年降雨2033.2毫米(折合降水量30.538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增加27.3%,比2011年减少72.8%,属丰水年。
  全区水资源总量为20.6361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4.6724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增加51.3%,比2011年增加182.6%。产水系数为0.68,产水模数为137.4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人均拥有水资源量4500.79立方米。全区水力资源丰富,理论储藏量为28.5万千瓦,可开发25.13万千瓦(其中瓯江干流为19.5万千瓦,属市局管辖),莲都区实际可开发量为7.4万千瓦,至2012年底实际已开发6.73万千瓦。地表水源供水量为1.6126亿立方米(其中蓄水0.9844亿立方米,弓冰0.2318亿立方米,提水0.3964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为0.044亿立方米,总共1.6566亿立方米。全区用水量,农业灌溉为0.6795亿立方米,林牧渔畜为0.1452亿立方米,工业为0.04亿立方米,城镇公共为0.2183亿立方米,居民生活为0.2266亿立方米,生态环境为0.0165立方米,地下水为0.044亿立方米,总共用水量1.6566亿立方米。2012年共征收水资源费377.3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42.1万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17.2平方公里,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
  【水行政执法】开展了“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4・15”全省防汛、“禁渔期”、“安全生产宣传月”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大力开展水政、渔政执法大巡查工作,全年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5件,制止涉河违法事件7件,查处渔事违法案件6件,全年各类案件查处率100%;联合南明湖管理处一同对收缴的各类网具、电瓶、海杆在南明湖湖边进行公开销毁,并在老白谈天栏目宣传报道。投入资金35万元,在瓯江流域投放了鳖苗、彩鲤、花白联、唇鱼骨、草鱼等数百万尾鱼苗来恢复渔业生态,改善瓯江生态环境,有效的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省级水政监察队伍建设“三百、六保障”达标验收和省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验收。
  【行政审批】2012年,对全局实施的26项行政许可和20项非行政许可项目重新进行梳理,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期限,规范办事指南。26项行政许可和20项非行政许可从原来950天承诺期限压缩到92天,提速90%以上。全年共受理行政许可18件,准予许可18件,非行政许可受理118件,全部承诺期限内办结。2012年,水利局被列为创建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培育对象。
  【水利普查】率先完成水利普查取用水平衡分析汇总工作,全面完成正式表填表上报及数据录入、处理和审核等各项工作,率先以以全市最高分通过水利普查档案验收,被评为全市水利普查工作先进单位。
  【渔业产业】积极开展渔业养殖新技术推广,推广巩固原有名优品种养殖,继续抓好湘鲫、青鱼、瓯江本地溪鱼的推广养殖,开展繁养殖泥鳅试验,取得了成功经验。随着莲都区大鲵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实施,已有浙江永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丽水铭成大鲵养殖场,丽水福娃娃大鲵有限公司三家企业落户莲都区雅溪潘百大鲵养殖园区,引进大鲵种鱼5500多条,繁殖苗种30万多尾。认真开展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有力保证初级水产品安全生产。2012年渔业总产量4085吨,渔业总产值达到6150万元(包括苗种产值),较好地实现了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黄秀红)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2013

《莲都年鉴2013》

《莲都年鉴2013》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客观、真实、准确地记述丽水市莲都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充分发挥资政、咨询、教化、媒介、存史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事件

莲都区委
相关事件
莲都区政府
相关事件
浙江省委
相关事件
浙江省政府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莲都区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