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286
颗粒名称: 双黄乡
分类号: F291
页数: 3
页码: 365-367
摘要: 双黄乡位于丽水莲都区东北部,距城区约16公里。东与缙云东渡镇交界,西依岩泉街道;南临金丽温铁路;北与革命老区仙渡乡相邻。
关键词: 莲都区 双黄乡

内容

【概况】双黄乡位于丽水莲都区东北部,距城区约16公里。东与缙云东渡镇交界,西依岩泉街道;南临金丽温铁路;北与革命老区仙渡乡相邻。330国道线和53省道穿境而过,交通方便。全乡国土面积3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9.73公顷,林地255&27公顷,管辖8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2309户6750人。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四面群山环抱。山清水秀。是典型的城效型农业特色乡。
  2007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35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866万元、工业总产值485万元),比上年增长5.8%;财政总收入246.42万元;农民人均收3810元,比上年增长%;高山蔬菜、水果、食用笋是双黄乡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全乡共有各类干水果508公顷,毛竹280.87公顷,高山蔬菜429.3公顷。特别是桃的种植,农民积极性极高,2007年全乡桃种植248公顷,比2006年增加了53.4公顷。产量达到2800吨,产值450多万元。比2006年多增收91万元,农民人均仅桃一项增收135元。目前,桃种植已成为双黄乡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是高山蔬菜,为农户增收的另一途径。三是劳动力输出收入占总产值的26%,同比增长13%。
  双黄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全乡村村通康庄路。“十百”工程成绩显著,2007年实施的贾坑村,被评为区级村庄整洁优秀村。农民饮用水工程进一步完善,全乡一半以上村,计3000多人口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环卫施设建设得到加强,村村建有垃圾处理点,聘有卫生保洁员,达到洁化、绿化、美化的要求。
  境内不仅花香四溢,景色宜人,更有千年古道一一苍古道, 廉政教育的典范——何公却金,孝子文化——孝子牌坊,古色、古韵,让人流连忘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双黄人更加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切实抓好创建省级生态乡这一契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乡属小学1所,小学教师24名,小学生268名,幼儿园2所,教师2名,入托幼儿142名。
  2007年全乡计划生育率90.87%,节育率81.7%%,晚婚率56.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百村整治】2007年又黄乡的贾坑村列入整治计划,共投入资金69万元,完成了外墙美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等一系列工程,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的整治,便民设施全面得到加强,长效机制得到全面落实,村容村貌得到了彻底改变。贾坑村被评为区级村庄整治优秀村。投资97万元的杉黄线到高山村2.8公里的康庄路建设主体工程完工,实现了全乡8个村村村通上康庄路。
  【农民饮用水工程】以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契机,积极争取财政、水利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多渠道、多形式筹资,投资92万元顺利实施了黄畈、贾坑、后弄、官头等村的农民饮用水工程。使全乡3000多人受益;全面启动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灌溉工程,加大对山塘水库的安全检查,及时开展台风罗莎造成的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投资4.7万元,修复各水毁工程11处共计1000多米,全面做好防汛防台工作,确保汛期安全。
  【社会保障】着力解决弱势群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核实上报符合大病医疗救助条件的35人,得到救济补助资金107579元。及时发放春荒、冬令补助款5.5万元,424户763人得到了救济;8名残疾人和5户低保对象分别得到安居工程、个体经营、种植养、未列低保等项目上给予扶持帮助,共发放扶持资金28200元。开展了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 全乡各村都已建立起了残疾人协会,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
  【大力发展文化广播事业】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分别沈村、贾坑、高山、琯头等村开展有线电视安装工程,在里佳源、雨伞岗村开展文化活动场所修缮工作,完善了群众文化活动阵地。
  【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化工作】重点锁定在制度的疏理和契约文本的制定上,在结合村级事务开展的各项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区政府中心工作,如把计划生育、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纳入制度建设范围,使村各项制度建设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结合村工作实际,对议事流程进行重新安排,对流程中实际操作性不强的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保障村民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活动的开展,全乡8个行政村均针对本村实际,制定并印发了村民主管理手册。
  【低收入农户增收】全乡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678户,1035人。户数占总户数的29%,人口占总人口的15%,60岁以上人口有527人,占低收入人口的51%;劳动力211人,小学及小学以下教育程度的785人,占低收入人口的76%;初中235人,占低收入人口的22.7%;高中以上的15人,占低收入人口的1.4%;有在读大学生的8户,占低收入人口的0.8%:残疾人57人,占低收入人口的5.5%;五保户21户,占3.1%,低保户93户,占13.7%。双黄乡以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作为“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积极推广领导班子蹲点经验,同时结合住村联心工作,采取召开民情恳谈会、走访农户、慰问贫困农户和致富带头人等形式,积极帮助所住村挖穷根,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增收计划;同时为全乡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243户贫困户建立了台帐,对增收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深入分析低收入农户的贫困原因,认真实行“一类一政策”扶持和“一户一办法”的增收帮扶措施。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采取增收、保障、救济、督孝、引导等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增收工作。至年底,全乡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己有60%脱贫或达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农业综合开发】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三大潜力”产业,发展瓯柑26.31公顷,茶叶7.13公顷,改造老果园24.06公顷,笋、竹两用林20公顷,完成并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三大潜力”产力发展任务,同时开发桃面积59.89公顷。
  【农业增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蔬菜、水果示范基地6个,解决基地生产用水,使农民增收三层以上,带动农户180户。雨伞岗村高青金丝黄桃基地和黄畈村桃、李基地分别被评为区级绿色无公害基地二等奖和三等奖。创建科技示范村1个,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提升葡萄品质,全村葡萄产值达200多万元,比2006年增收25.6%。推广两项新技术,即桃、鸡种养结合新模式和黄瓜嫁接技术,这两项新技术分别使桃、黄瓜产量比2006年增产20%。
  【乡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于2007年1月26日召开,会议由乡党委书记俞丽威主持,乡长叶玲娣作政府工作报告,乡人大主席兰献土作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梅巧美作财政工作报告,听取了吴建荣的代表议案办理情况报告,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乡人大代表共名。
  【乡第五届残疾人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29日召开,乡人武部部长吴友平作乡残联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双黄乡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委员5名,并推选产生参加区残联第五届代表大会代表2名。18名残疾人代表参加了会议。
  【乡第九次妇女代表大会】于2007年7月25日召开,乡妇联主席梅巧美代表乡妇联八届执委作工作报告,并提名产生乡妇联第十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双黄乡村情
  表47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莲都年鉴 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莲都年鉴2008》记述时限从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设中国共产党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莲都区人民政府、政协莲都区委员会、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等30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双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