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村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285
颗粒名称: 黄村乡
分类号: F291
页数: 5
页码: 361-365
摘要: 黄村乡位于丽水市区东偏北方向,乡境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东面和北面与缙云县相接,南临紫金街道和青田的舒桥乡,西连岩泉街道和双黄乡,乡政府驻地黄村村,北纬28°31',东经120°03',距市区20公里。
关键词: 莲都区 黄村乡

内容

【概况】黄村乡位于丽水市区东偏北方向,乡境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东面和北面与缙云县相接,南临紫金街道和青田的舒桥乡,西连岩泉街道和双黄乡,乡政府驻地黄村村,北纬28°31',东经120°03',距市区20公里。耕地面积369.6公顷,山林面积8079公顷,以林地为主。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等经济作物;林地上除栽培杨梅、枇杷、瓯柑、香柚等水果外,还有长势茂盛的毛竹、松、杉、茶树、板栗等林木。
  辖区内山溪性河流发育,植被覆盖率高。境内主要小流域有严溪、方溪。黄村乡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大。3~4月初春季节,南北气流交替加剧,低气压及锋面活动频繁,天气阴晴不定,多降连绵细雨。5〜7月春末夏初,由于北方冷空气与南来的暖湿气流相遇交绥,锋面常在流域上空停滞或摆动,造成连续降水,降水强度大且量多,俗称“梅雨”。7~9月盛夏季节,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晴热少雨,降水以雷阵雨为主,若遭遇热带风暴或台风的侵袭,形成较大暴雨。10〜11月秋季,天气以晴朗少雨为主;12~2月寒冬季节,地面盛行偏北风,气温低,会出现雨雪天气。本地区主要雨季为梅汛期(4月16日至7月150)和台汛期(7月16日至10月15日)。降水量相对集中于4现9月。
  【建制沿革】黄村乡以驻地为名。解放初,此境为信孝、池岭、戈剳三个乡。1956年合并称信孝乡,1958年属信孝公社称信孝管理区,1961年建立黄村人民公社,1965年严鸟公社并入黄村公社,1979年严鸟人民公社恢复,1981年改置黄村乡,2006年严鸟乡撤并入黄村乡。合并后的黄村乡辖行政村19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142个。全乡3728户,年末总人口10914人。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184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3241元,比上年增长11.5%。
  【经济发展状况】黄村乡山多地少,传统产业有油茶和笋竹两用林。全乡大力引进发展茶叶、杨梅、柑橘、桃、香柚等其他经济作物,并在高海拔山区的村庄推广种植高山蔬菜,建立多个绿色无公害基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黄村乡立足本地、接轨市场,增加收益。发展畜禽养殖业,引导农民养羊、养鸽、养猪等。乡党委、政府制定出“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力组织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工作。据统计,到上海、绍兴、温州等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2466人,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35.8%,外出人员为全乡创收1230万元,黄村乡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水电,目前全乡共建有小水电7座。同时,众多的山林也提供了充足的木材资源,抓住这一点,全乡小型木材加工厂共有4座。此外,还有皂坑的粉干厂、黄村的砖瓦厂、市劳武水泥预制场和小处沙场。全乡一共有企业15家,企业职工共有75人,2007年工业总产值400万元。劳务输出等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社会状况】黄村乡有2所小学,小学教师39名,小学生344名。中心幼儿园1所,幼儿教师6名,入托幼儿68名。2007年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全年结对扶持贫困学生70人,扶持资金11500元。
  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服务网络,开展重点人群卫生重点服务,加强免疫规划和妇女保健工作;成立健康教育学校,组织健康宣讲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和科普宣传活动15次;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医参保率逐年提高,全年全乡新农医参保人数10064人,参保率91.36%,新农医参保率超过区里要求的五个百分点,全面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
  乡政府始终把计生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开展了“计划生育活动月”、“社会抚养费征收专项行动”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增强查环查孕的力度,及时落实补救措施,加大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力度,抓好孕前管理和外出人口管理,强化计生基础队伍建设,实行联村干部月补贴、年终奖金与本村的计生工作挂钩制度,有效控制计划外生育和增强计划生育工作水平。2007年计划生育率94.6%,节育率90%,晚婚率70%,人口自然增长率5‰。
  【风景名胜、民间古迹】黄村乡境内天堂山,山高景秀,山下有天堂水库,景色优美,浙西南最大的湿地就坐落在水库附近,青田至丽水的括苍古道也从水库边经过。天堂山上还有相传是宋代“于”或“俞” 姓宰相的宰相祠堂,周围古柏苍天,咼大挺拔。
  黄村水库建于1999年,库区风景秀丽,水清山秀、空气清新,黄村水库是市区最大的饮用水源。
  孔明灯在黄村乡严溪村一带流传已有100多年历史,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都会举行孔明灯大会。孔明灯俗称“祥灯”,人们在放飞孔明灯时,都对新的一年充满了美好的期盼,期望新的一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传说孔明灯飞的越高,来年的收成就越好。
  700多年前,金氏祖先庭集公从仙居来到此处,发现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于是在此建家立业。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家丁兴旺,许多子孙在外任官或在外做生意,财源广进,就开始建造楼院,盖了一座八字大门的官厅,内设"六门六井一池塘”。以后陆续建了许多住宅楼房,并创建了“金氏祠堂”一幢,成了远近闻名的好地方,也形成了有前街后路的完整地方。这里是温州、永嘉、青田等地到丽水的必经之路,村里开了许多客栈、宿店,做生意的人不断在此交易。因此在山村邻近有这么一句话:“金鸟毛竹园,吴处草鞋店,皂坑开宿店。”
  在宋朝末年,下陆村陆志侃任职京中吏部尚书。相传其与人笑说自己“人坐金山,脚踏银山”,话传入皇帝耳中而被斩杀,后查清所谓金山、银山原来是其家中的山名,赔偿陆家后人金头、银头。【农业综合开发】黄村乡有丰富的毛竹、油茶资源,但由于管理粗放,科技应用水平低,增收潜力大。为了把这两大支柱产业扶优做大,乡党委、政府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进行扶持,狠抓了笋竹两用林基地和油茶基地的抚育管理。引导村民进行毛竹低产林改造,推广了 “毛竹一竹三笋丰产栽培技术”。重点是抓了岭根村、金鸟村、上郑村、下郑村等村的笋竹两用林基地,通过示范和推广,对竹园全面采用施肥、培土、覆盖等技术措施,使原来亩产200元提高到600元,全乡增加收入300多万元。有机笋被授予省级森林食品。2007年,下郑、金鸟村被确定为市级“兴林富民”示范村,黄村乡被评为市级“兴林富民”示范乡。引导村民开发种植茶叶、瓯柑等潜力产业。2007年,全乡新开发茶园&4公顷,全乡的茶园面积超过了83.3公顷,新增瓯柑10公顷,改造老果园13.3公顷。三是发展特色养殖业。继续鼓励和支持养殖业的发展。2007年全乡增加了5个白鸽养殖场,新增种鸽1.5万对,总投资100万元,目前全乡白鸽存栏50万羽,07年销售肉鸽30万羽,总产值约500万元,是全市最大的白羽皇鸽生产基地,已基本占领了全市和周边市的市场。全乡还建立了山羊养殖基地,全年新增山羊800只,目前全乡山羊存栏2000只,产品供不应求,山羊销售收入约20万元。
  【动植物检验检疫改造】黄村乡有猪、牛450多头,羊1500多头,鸽子26000多羽。2007年,对所有的禽畜进行了疫苗接种,并对养殖规模户建立了免疫档案。全乡的1万多株果树也进行了疫病检查。在做好动植物防疫的同时,切实做好各项农业优惠措施的落实。
  【加工业向特色化发展】竹制品加工业在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岭根、池岭等村加工竹制脚手架年产65万张,产值650万元,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大力发展来料加工,重点培育了13名经济人,带动了全乡400多名群众从事来料加工,2007年全乡实现来料加工产值230万元,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并形成了“乡政府推动、经纪人带动、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势头。2007年黄村乡被评为莲都区来料加工先进单位。
  【科技培训】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把农民的科技培训列为扶持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2007年共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13期,参加人员达1924人次。同时我们还组织了140人参加区举办就业技能培训。
  【下山脱贫工作】根据各村的实际,制定了五年下山脱贫规划,引导农民从偏僻高山搬下来,到本乡的沿路村庄和城市去建设家园,改变贫困的生存环境,2007年按计划完成搬迁了9户29人。
  【增收工程】对低收入农户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核实,建立落实了“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据统计,全乡低收入农户数为863户2260人,采取产业帮扶、救济帮扶、督孝帮扶、转移帮扶等方式,帮助630户共计1591人脱贫,脱贫率为70.1%。
  【康庄工程建设】2007年,黄村乡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把加快推进黄村乡康庄工程建设作为交通工作第一要务。2007年共投入318万元,实施岭根至池岭、黄村至和垟两条康庄公路建设,改造通村公路里程14公里。同时,完成黄李公路路面路肩、水沟改造工程。
  【"十百”工程】2007年上郑、磨石坑两个村列入整治计划,两村共投入资金90万元,完成了外墙美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等一系列工程,村容村貌得到了彻底改变,极大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上郑、磨石坑村整治工作取得了全区第一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
  【农民饮用水工程】抓住水利部门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契机,积极争取财政、水利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多渠道、多形式筹资,投资170万元顺利实施了黄村、岭根、黄泥墩、下郑、严溪、黄坑、上郑、刘西堂等8个村的农民饮用水工程。加大对山塘水库的安全检查,及时开展台风罗莎造成的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重建了下陆村水毁栏水坝,全面做好防汛防台工作,确保汛期安全。
  【环卫设施投入,实现垃圾集中收集与无害化处置】积极开展乡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大力宣传,切实提高群众的环卫意识。2007年,全乡新建15座垃圾处理点工程,固定垃圾房35座,下发垃圾车20辆。各村均配备了1〜2名卫生保洁员,制定了村庄保洁和长效管理机制,黄村乡村庄卫生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实现了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管理、市区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与无害化处置处置体系。在各次区级卫生整治活动中,均名列全区第一。
  【城建规划及土地管理】全面开展“两违”整治工作,积极宣传“两违”清理的重要意义,使之做到家喻户晓。会同土管、建设、执法等综合部门,现场制止“两违”行为30余起,同时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共查出各种违法占地、违法建筑101户,为“两违”清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会同市土地局开展了12个下山脱贫自然村30亩宅基地平整复垦测量设计工作。
  【农民建房工作】解决农民住房困难有利于消逝农民多年积淀在心里的重负,腾出更多精力与时间放开手脚寻求致幅门路。07年集中精力解决农民住房难问题,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全年累计审批农民建房85户,是06年同期的两倍。
  【信息工程】多方筹集资金,争取省里优惠政策,先后开通了池岭、上郑、下郑、和垟、天堂5个村的有线电视,目前全乡17个行政村安装了有限电视,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2007年新增远程教育点5个村,全乡14个村纳入远程教育网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巩固治安成果,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信访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乡党委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及时做好上访户和“民师”的思想工作,重视热点难点问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加强综合治理,加大农村纠纷调节力度。广泛开展普法教育,落实社会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掌握动态,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事故隐患以及重大节庆活动的管理和监控;认真做好森林防火、防台抗台等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消防安全工作被评为区级先进。
  【文化建设】2007年共投入6万元资金用于文化示范村建设,区民政部门捐助了一批图书及体育设施。建成1个市级文化示范村,3个村有文化活动室。在第三批浙江省“东海明珠”乡镇文化站业务试点工作,结合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2007年以创建“省级生态乡”为目标,围绕“五整治一提高”中心要求,以省级生态乡创建为载体,抓好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生活污水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等工作,通过了省级生态乡验收。
  【人武工作】扎实做好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乡人武部规划化建设达到标准要求。积极开展征兵工作,广泛宣传发动,严把征兵关口,共有7名新兵应征入伍, 圆满完成征兵任务。
  【社会民政工作】民政救济款发放规范,对全乡低保户实行了红绿卡制度,实现了应保尽保。着力解决弱势群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帮助6名低保、残疾人,得到安居工程资金补助,组织乡干部捐款13800元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开展了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了乡第五届残疾人代表大会选举工作,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
  表46
  黄村乡村情表续:表46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莲都年鉴 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莲都年鉴2008》记述时限从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设中国共产党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莲都区人民政府、政协莲都区委员会、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等30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黄村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