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溪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0276
颗粒名称: 高溪乡
分类号: F291
页数: 3
页码: 338-340
摘要: 高溪乡位于莲都区中西部,地处碧湖平原西北边缘,东南与碧湖镇相连,西邻松阳县板桥乡,北与丽新畲族自治乡、联城镇接壤,驻地高溪村,距城区24千米,乡以驻地取名。
关键词: 莲都区 高溪乡

内容

【概况】高溪乡位于莲都区中西部,地处碧湖平原西北边缘,东南与碧湖镇相连,西邻松阳县板桥乡,北与丽新畲族自治乡、联城镇接壤,驻地高溪村,距城区24千米,乡以驻地取名。
  全乡总面积7534公顷,耕地面积587公顷,山林面积6824公顷。全乡辖15个村委会123个村民小组;2145户,总人口9578人。
  全年完成工农业生产总值1242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8元,比上年增长12.25%。
  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水果、食用菌、蔬菜、淡水养殖等均有较好发展,2007年实现农业产值10157万元,比上年增长8%;工业主要以木制玩具、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共有工业企业19家,2007年工业总产值2267.8万元,比上年增长36.2%。
  有乡属中心小学1所,有学生330名,教师22名。中心幼儿园1所,入所幼儿92人,教师5人。
  2007年全乡共出生109人,计划生育率为97.25%,综合节育率90.15%,人口自然增长率8.9%。
  【坚持发展特色农业】在继续发展香菇、蔬菜种植这两项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采取基地化、规模化的办法,发展特色种植业,全面打响“竹笋、茶叶、香菇”三张名片。大力发展茶叶、瓯柑和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扩大老果园、老品种、老基地的更新改造工作。2007年新发展茶叶17.33公顷,瓯柑6.67公顷,改造老果园30公顷。努力培植淡水养殖业,充分利用高溪水库、水田等资源,鼓励发展淡水渔业。大力发展饲养业,积极引导以缸窑为重点的养殖户走生态养殖之路。
  【鼓励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鼓励和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到2007年年底,共培育了区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两家,各式专业合作社11家,建立各式干水果基地12个,老果园改造示范基地2个,茶叶基地6个,同时3个品牌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2007年,高溪乡对全乡6200多头猪、牛及19500羽家禽进行了疫苗接种,并对养殖规模户建立了免疫档案,对1.5万多株果树进行了疫病检查,有效地开展了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
  【农业普查工作】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及时上门登记和数据汇总,完成了数据采集工作,为摸清高溪农业底数、科学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切实做好各项农业优惠措施的落实,发放母猪养殖补贴款3.3万元,共计660头。认真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4位种粮大户参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面积26.67公顷。做好移民后期扶持经费发放工作,共发放经费148000多元,涉及移民1800多人。对全乡190户,376人低收入农户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核实,建立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采取增收帮扶、救济帮扶、督孝帮扶、转移帮扶等方式,帮助104户共计270人脱贫,脱贫率为71.8%;加大对农业技术科技培训力度,建立5个科技示范基地,以科技信箱、“农民信箱”为信息渠道,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增加低收入农户经营性收入。
  【“十百”工程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高溪乡苍坑、南坑二个村列入整治计划,两村共投入资金80万元,完成了外墙美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等一系列工程,两个村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的整治,便民设施全面得到加强,长效机制得到全面落实。村容村貌得到了彻底改变,苍坑村被评为区级村庄整治优秀村,南坑也取得了优良的不错成绩。【进一步完善农民饮用水工程】2007年高溪乡抓住水利部门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契机,积极争取财政、水利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多渠道、多形式筹资,投资22万元顺利实施了南坑、吴源、龙潭、白岩、苍坑等5个村的农民饮用水工程,全面启动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灌溉工程,加大对山塘水库的安全检查,及时开展台风罗莎造成的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修复山塘水库6处,修复各式水毁工程8处共计1200多米,全面做好防汛防台工作,确保汛期安全。
  【环卫设施建设得到基本落实】通过开展乡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环卫意识,2007年全乡6个村建成垃圾处理房5座,固定垃圾池54座,下发垃圾收集车26辆,全乡15个村全布聘请卫生保洁员,签订卫生保洁合同。通过建设部门和乡、村两级的共同努力,高溪乡村庄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明显地改观,从而为全面实行“户集村收,乡镇管理、市区处理”的运行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城建规划及土地管理得到规范】全面开展“两违”整治工作,现场制止"两违”行为20余起,共查出各种违章用地4800㎡。顺利完成建设复垦用地工作,对南坑、龙潭、白岩、吴源、竹溪等5个村的2.3公顷废弃宅基地进行全面登记、测量和复垦建设,取得了阶段性实效,并通过了竹溪73.3公顷土地整理的初验工作。
  【移民工作进入新阶段】在全面完成移民安置任务的基础上,高溪乡移民工作的重点向发展生产、和谐融入方向转移。对此,高溪乡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移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带领移民一道赴青田帮助联系来料加工业务,并建成投产,吸纳近10名移民就业。
  【文化建设有了新亮点】2007年高溪乡共投入35万元资金用于文化示范村建设。在市文化部门、相关共建部门捐助了一批图书及体育设施的基础上,7个文化示范村都做到了村村有活动场地、有健身器材,有文化队伍、有娱乐设施,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投入24万元在乡文化站的原有基础上,进行重新装修并新添了多功能综合厅,圆满完成了高溪乡东海明珠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与管理,积极做好转星调整工作,对全乡282台地面卫星电视接收器进行逐一登记,进行拆除或调整。
  【卫生服务有了新突破】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服务网络,开展重点人群卫生重点服务,加强免疫规划和妇女保健工作。成立健康教育学校,组织健康宣讲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和科普宣传活动15次。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乡新农医参保人数8689人,参保率达90.2%。全面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全乡参检人数6589人,参检率为77.49%。
  【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2007年高溪乡以建设“生态高溪”为目标,围绕“五整治一提高”中心要求,以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为载体,抓好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生活污水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等工作,并顺利通过了省级生态乡镇验收。
  【人武工作有了新发展】扎实做好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乡人武部规范化建设达到标准要求。积极开展征兵工作,2007年高溪乡共有8名新兵应征入伍,圆满完成征兵任务,被评为省级征兵先进单位。
  [努力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工作】2007年在缸窑村二轮土地承包过程中出现了村民赴省进京上访的事件,被省信访维稳领导小组列为挂牌督办案件。在全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整合力量,选派精兵强将,用最强的力量,最周密的部署,最坚定的决心,打了一场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的攻坚战,截至到2007年底为止,缸窑村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基本完成,竹溪村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一批困扰该乡多时的信访重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彻底根除, 维护了高溪乡的社会稳定。
  【法制建设】以平安乡村为建设载体,积极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通过张贴标语、出黑板报、悬挂横幅等形式切实做好农村的普法工作,加强农村学法、用法的教育宣传力度,干部群众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普遍增强。充分发挥村级治保、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
  【社会保障工作】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生产和生活,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核实上报符合大病医疗救助条件的19人,及时发放春荒、冬令补助款34500元,316户830人得到了救济。12名残疾人和8户低保对象分别得到安居工程、个体经营、种植养、未列低保等项目上给予扶持帮助,共发放扶持资金16400元。开展了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全乡各村建立起残疾人协会,圆满完成了髙溪乡第五届残疾人代表大会选举工作,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了领导干部“蹲点调研”、“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以“五严禁、五建设”为要求,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以《行政许可法》为准则,政府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深化“住村联心”活动,把住村联心工作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将住村联心活动与当前主要工作有机结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平安莲都”,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制订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立安全生产台账,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组织专职巡山队,做好火情监测和巡查护山工作。
  高溪乡村情表
  表38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莲都年鉴 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莲都年鉴2008》记述时限从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设中国共产党丽水市莲都区委员会、莲都区人民政府、政协莲都区委员会、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等30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高溪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