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莲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各位代表结合提交大会的《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划执行情况及2005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全区人民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力山快发展,全面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推进“三区”建设,超额完成了 “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_)中心城市快速发展
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年的9.2平方公里快速扩展到23平方公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我们结合职能定位,从城市建设最基础、最关键、最复杂的彳哋拆迁
工作入手,始终把服从、月艮务中心城市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五年来共完成征地19961亩,有力地保障了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城防工程、紫金大桥、樹公路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完成,人民路、花园路等城市主干道路不断拓展,城市框架基本形成。纳爱斯健身广场、处州公园等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浙西南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初步显现。按照现代城市社区管理的要求,调整设置了22个社区,建立新型的社区干部管理体制,完善了社区组织内部运行和管理机制。落实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3060平方米。实施社区“洁美工程”,共投入160()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环境明显改善。丽东撤村建居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2002年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2004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区,城市品位逐步提高。
(二)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2()05年市区GDP达到79.85亿元,五年间年均增长14.7%,人均GDP达到2611美元,形成了10:45:45的三次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成效明显,先后有43个农产品分别通过有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森林食品等认证。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45家,入社农户3582户,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达15.22亿元。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技改投入6.76亿元,完成技改项目296个。规模工业产值在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19.9%上升到2005年的50.2%□推进对外开放,五年共实现自营出口4085万美元。力口强招商引资工作,五年实际引进区外资金4.4亿元。莲都(南山)工业园区基本建成,被确定为全省首家”山海协作工程”示范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4%。(三)城乡建设统筹推进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积极参与《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会同市建设局编制完成《丽水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莲都区区域村庄布局规划》,完成和修编村镇规划145个,交通、教育等25个专项规划基本完成,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金丽温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两龙”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区位条件迅速改善。县乡村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06亿元。在现有324.5公里县乡公路中,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从200()年的22%上升到1()0%, 等级公路通村率从2000年的46.4%上升到84.4%,准四级以上通村公路累计达40()多公里,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从20()0年的15.3%上升到77.4%,有效改变了城乡交通落后状况。三年来投入1.06亿元,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成8个示范村、61个整治村,村庄面貌明显改善。投入3.14亿元改进水利基础设施, 完成小流域治理和河道整治37公里,完成水库山塘保安和除险加固132座。完成了仙渡乡、高溪乡及部分饮水困难村等39处饮用水工程,缓解了3.3万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初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剂偿机制,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和投入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1166万元,建设国家和省级公益林52.5万亩,完成绿化造林6万亩,建立森林扌I、火队伍27支。实现广播信息与电视信号光缆传输,调频广播入户122个村。有线电视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66.4%,总用户数达到2万户。
(四)社会事业显著变化
筹措3.62亿元,完成了莲都小学等45个(含民办)教育建设项目,新建校舍面积13.14万平方米,基本完成破旧房改造,有效解决城区“入学难”问题。中小学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小学校均学生数从20()()年的139人提高到491人,初中校均学生数从429人提高到541人。利用公办教育资源,为714名流动人口子女解决了就学问题。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高,顺利通过了省“两高普九”评估验收。启动了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建立和完善科技网络服务平台,科技兴区意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依托市区医疗资源,构筑了区、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络体系,配备了木撷公共卫生信息员。碧湖医院被评为二^乙等医院。从2005年开始,政府按每年人均15元用于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按每人每年2()元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糊每人每两年20疋合参合农民免费体检。2005年起始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农民达18.12万人,参合率达到75.9%。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水平,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已连续四年获全市计生年度考核优胜奖。2005年通过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考核
验收。
(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1元居民家庭拥有电脑、空调、摩托车等数量和电话、手机通讯类人均支出翻了一番。城镇恩格尔系数从200()年的40.3%下降到2005年的29.6%。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1和劳务输出工作有长足发展,以莲都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载体,共为2500名下岗失业人员、18300名农民进行了免费培训。三年共表彰85名外出创业带头人。积极开拓就业门路,提供城镇就业岗位4000个,设立劳务输出服务办公室,有组织输出劳务15000人。建立了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与社会救助管理事务所,以职工S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投入1014万元,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投入1160万元,改扩建敬老院5所,面积1500()多平方米,床位69()张,“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2%。共有381户城镇职工享受到市区经济适用房,建立了住房困难户和生活困难户住房保障制度,85户困难户享受到政府出台的廉租房政策。配合市政府出台了农民建房政策,农民建房难问题得到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扶贫攻坚,认真组织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巨溪等4个欠发达重点乡农民人均收入由200()年的1656元增长到2005年的2999元增幅为81.1%。群众文化蓬勃发展,仓健了3个“东海明珠”乡镇和7个 "山花”乡镇。2003年通过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小康区验收,成为我市第一批小康县(区)。力口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在四个A级隐患点中,碧湖大坳和峰源木寮的隐患已消除,岩泉银场和紫金大呑的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已确定。2(X)4,年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生态区建设全面启动,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得到加强。
(六)各项改革全面深化
撤市设区以来,市区体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组建了莲都区建设(规划)分局、质量技术监督分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重新分设了农业局和林业局,微调了计划、国土的部分职能。财政体制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保障了莲都区财政收支平衡。完成碧湖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着手启动碧湖区块开发建设。组建了东西岩景区管委会,实行景镇合一的工作体制,推进东西岩景区开发建设。组织实施企业改革攻坚活动,完成了浙江安托公司等52家企业的改制工作,转换职工劳动关系或安置职工5365人、离退休人员和遗属2505人,实现了企业改革攻坚战的预期目标。完成区级机关机构改革,在区级机关和乡镇(街道)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在全市率先完成乡镇农技队伍改革,蚯健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成立了浙江莲都农村合作银行。全面完成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119项,设立政府行政审批中心,各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并推行了全程办事代理制。完善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推行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开始全面免征农业税,彻底消除农民税费负担。殡葬改革不断深化,建立村级生态墓地168个,火化率保持100%。
(七)平安莲都建设稳步推进
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规范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五年来共办理建议、提案1245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平均达到88%。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学法用法、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增强。各类工作预案不断完善,公共危机应急反应能力逐步提高。开展部门财政综合预算,实现了所有乡镇、街道会计集中核算。加大审计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刑事和经济犯罪,侦破大案、要案184件,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高度重视农民工I资清欠工作。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雅一电站原自供区欠缴电费,原瓯江电站、杭兰融建设工程患矽肺病人员落实政策,金温铁路工程款结算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加强了同”法轮功”等邪教的斗争,认真彳故好”法轮功”痴迷者的教育转化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三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安全生产考核连续四年名列全市前列。认真落实“双拥”政策,建立了200多个社区、村拥军服务组织,开展“在乡复员老军人免费体检”等活动,2005年成功创建了省级 “双拥”模范城。积极推进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组织开展民兵军事训练和国动委战时行动演练,发挥了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突击队作用。
回顾这五年来的历程,我们经历了撤市设区的重大体制调整,经受了防治非典、禽流感疫情的挑战,承受了高温干旱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应对了宏观调控的新形势,这是Y很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以大力支持和监督的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向为莲都建设和发展做出无私奉献的驻莲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莲都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后五年要实现市委提出的跨越发展、和谐融入的总体要求,我们仍然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期匕战:一是经济总量小,主导产业不明显,扩量提质任务艰巨;二是要素制约将进一步趋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重道远;三是农民转产转业渠道狭窄,增收增长点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压力大;四是市区在财政、规划建设、征地拆迁安置、综合执法擬域的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五是政府自身建设和职能转变尚不够到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这些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们面对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面对接踵而来的台风和禽流感形势的严峻考验,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
(_)全力以赴^务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政策处理呈现良好态势。妥善解决了丽华村的问题,组织开展了 ”两龙”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重点工程政策处理的集中攻坚战。城防工程南岸、五里亭水库、好溪堰加高工程顺利推进。结合“双创”工作,投入760万元建设社区基础设施。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其中灯塔社区居委会开展换届直选试点,并取得圆满成功。在白云街道开展暂住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试点,取得了治安好转、管理有序、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
(二)着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实现农业产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5%。力□强动物疫病防治,全区家禽舷密竝100%,取得了禽流濒治工作的阶段I®利。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产值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9.2亿元,同比增长45.1%。南山园区建设、碧湖区块开发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东西岩景区建设全面启动,完成项目投资1000万元”古堰画乡”项目总体规划、项目策划方案基本完成,丽水油画院挂牌成立,工艺美术分校如期开办,美术展览馆改造项目完成。
(三)努力推进城乡建设。全年完成交通项目118个,总里程508公里,完成投资1.76亿元。完成丽雅公路一期,全面启动建设二期工程。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全年共创建了3个示范村、33个整治村。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小康村建设等顺利实施。滩坑水电站第一水平年移民工作基本完成,高溪乡7个移民安置点、650名移民全部搬迁入住,第二水平年滩坑移民安置工作进展顺利,完成22个移民安置点、1800名移民对接复核,并在2006年1月底前基本启动建房。完成了莲都区“山海协作工程”工业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东西岩区域城镇总体规划、大港头镇城镇总体规划以及太平等6个集镇建设规划和城市规划区内25个农居点的修编和编制工作。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34146A,转移农村劳动力3976人。
(四)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完成梅山中学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推进水东小学迁建、莲都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新建、碧湖中学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撤并中小学12所。政府出资30万元启动实施“学生周末接送班车工程”;筹资1396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筹资200万元实施浙江移动”信息树人”工程莲都区名师名校长培养项目。建立健全农村大型聚餐综合管理机制,全年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呈良性发展态势,全年有4977人得到772.7万元补偿,20.08万人参加了2006年度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1.4%o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市先进水平。积极开展”百场电影、百场文艺”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建成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暨宽带多媒体会议视频系统。黄村文化中心顺利通过省”东海明珠”工程验收。老年体育工作荣获全省体育先进单位称号,西溪乡获得“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称号。在市首届运动会中,我区荣获青少部、大众部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并获得优秀组织奖。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并荣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残疾人帮扶工作成效明显,新增就业121名,400()多名持证残疾人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
(五)稳步推进和谐莲都建设。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不断提高政府机关效能,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和教育监督,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推进“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建设,建立了4家连锁超市,全面完成了市里下达的创建任务;创建了161家放心店,超额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22%。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的困难群众综合帮扶救助体系,集中供养工作获得全省先进集体称号。继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信访总量比上年下降16.7%,被评为省、市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县(区)。扎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建设”平疑都”创建平安示范村(居)]20个、平安示范企业10()个、平安示范单
位100个。
二、“十一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综观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国民经济可以保持 Y较长的持续快速增长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为抓好“三农”工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把加快地区的发展作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出台了浙委〔2005]22号文件,及时研究部署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生态省建设和循环经济的深入推进,使我区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长三角经济一体化逐步形成和温台、金衢丽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为我区承接周地区产业转移、谋求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调整升级带来新的机遇。市委、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强化培育中心城市功能,强化统筹城乡发展,市区规模和功能将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为我区服务市区、融入市区、依托市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籾遇。“十一五”计划主要指标的顺利实现,为我区新一轮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体制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区将迈入人均GDP2500-4500美元的加速发展阶段。面对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既耽误不得,也失误不起,全区上下务必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仓U新务实,抢抓机遇,力争“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新的跨越。
“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跨越发展、和谐融入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三市并举”和“三区”发展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中心城市,培育主导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绿色莲都,促进社会和谐,实现跨越发展。到2010年率先在全市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到202()年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区“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展。“十一五”期末,市区生产总磁到1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左右,人均GDP达到40000元;经济结构升级,产业布局明显优化,重点、骨干行业初步显现,工^总产值达到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5:47:48;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累计投资达50亿元;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按现行体制实现区本级财政总收入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42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6650元。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合理,义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歳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统筹的“大社保”体系基本建成,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安^保障有力,公共危机应急机制较为健全,”平安莲都”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
城乡互动初显成效。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市、区城市管理建设体制更趋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和城乡T*化框架初步形成,碧湖中心镇和大港头、老竹、双溪三个重点镇初具规模,较好地发挥在人口、产业方面的集聚功能,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
生态环境稳中向好。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体系和循环经济促进体系,城乡生态环境在稳定的基础上,重要指號到进一步改善率稳定在80%左右,2010年实现欠发达地区生态区目标。
围绕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战略重点和主要工作。
(一)围绕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提高参与建设和服务市区的水平
撤市设区以来,中心城市一直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在”十一五”时期,中心城市建设仍然是市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服务中心城市仍然是莲都重要的任务。
积极参与和推进城市建设。进一步改进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从项目前期入手,主动介入,积极参与涉及莲都区工作的政策制定过程;从营造氛围入手,增强群众对政策的感性认识和主动性;从完善机制入手,力U强同市直部门的联系沟通,不断完善工作程序;从优化管理入手,强化重点项目政策处理动态管理,落实街道(乡镇)“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合力抓的责任制;从改进工作方法入手,加强调研反馈,强化督查督办,整合力量,力求操作到位。同时,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精神主动承担部分城市建设项目,同心协力建好中心城市。
完善社区管理服务。社区管理是莲都区的基本工作职责和参与中心城市管理的重要工作平台。按资源配置合理、功能齐全、规模适度的原则,科学修订社区建设规划和调整社区区划。积极推进社区自治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代表(成员)会议、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等社区组织,按照省定现代新社区建设要求
配足配强社区工作者。继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区信息化网络。规范社区管理和服务,加快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和建设,完善社区功能体系。认真总结“丽东村”试点经验,加快撤村建(并)居步伐。到2008年,达到省级示范文明城区标准,“十一五”期末,90%以上社区达到新型现代社区标准。
(二)围绕实现跨越发展,努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发展是硬道理”,莲都区作为一级跡,既要全力以赴服务好中心城市建设大局,又要高度重视提升自我发展能九“十一五”期间,必须坚持扩大经济总量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并举,力[1快培育主导产业,切实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
加快臟创新,建设咖隍生态高效农业。充分利用良好的立地生态条件,发挥地处中心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生态高效农业。继续加大投入,
“十一五”期末,基本建成基础设施良好的农业生产保障系统,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特色基地建设,以特®K果、绿豳菜、花卉苗木、名优有机茶、食用菌、畜禽业为重点,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建成8万~10万亩标准规范、相对稳定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力11强品牌建设,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市场份额。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使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率达60%以上,特色优势农产品重点产区的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5%,主要农产品斟实嘶准化生产。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品种在40个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大力扶持龙头企业,至201()年,争取有5家骨干农业企业被列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以上农业合作社达到市重点要求,农产品加工率达20%以上。同时,发挥近郊优势,依托山水风光,借助村庄整治效果,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乡村旅游,实现农业效益的多元化。
加决发展制造业,努力提升:Dlk化水平。莲都的欠发达,关键在于工业化的滞后。“十一五”期间,必须坚持市区产业T本化发展,主动参与金、衢、丽和温、台地区产业带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发展特色制造业,力争实现工^项目投资18亿元。全面启动并基本建成碧湖1.98平方公里工业功能区块,争取参与建设水阁东扩区块。到2010年,工ilk园区工Jk总产值占全部工)lk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以上。加强和优化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引进和培育技术水平较高、专业配套与互补性高、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税收贡献较大的符合莲都实际的资源节约和环保型的新兴产业。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引导,优化服务,大力推进企业体制创新,力[1强企业家和职工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积极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以休闲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按照打造“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 的目标要求,结合莲都工作定位,以“风情东西”和 “古堰画乡”项目为重点,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古堰画乡”要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行画生产基地和生态休闲度假中心。按照“精品精致、情景结合”的要求,把东西岩建成具有浓厚畲族风情特色的国家AAA级旅游区。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培育商贸流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为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商贸服务业。推进农村 “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木撇心店”工程建设,到2007年,“千镇连锁超市”覆盖千人以上的乡镇所在地,
”万村放心店”覆盖每个村。
(三)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紧紧依托中心城市平台,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力II快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率先取得突破,成为全市构建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在重点领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窗口和先行之地。
扎实賊社会主靖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遵循全面谋划、重点嵌入、创新机制、统筹推进”的思路,处理好规划先行与有序推进、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整合资源与优化配置、因地制宜与突出特色、实事求是与量力而行五大关系,以”四新一好”(即拓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创建好班子)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首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力11快发展城郊型高效生态农业,努力拓宽农民”非农”收入渠道,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做好”十百工程”巩固、提升、拓面三篇文章,探索建设农村新社区,在2006年提前基本完成”十百工程”创建任务的基础上,力争”十一五”后四年实现”十百工程”翻番的目标;以培养新农民为目标,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U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养,促进农民就业和转移转业,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长效管理为突破口,创建和谐乡(镇)村,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大农村干部素质和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到”十一五”期末,使全区60%以上的村容村貌得到整体改善,70%以上的农村人口从中受益。
着力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根据丽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莲都实际,纲要(草案)提出
了“一心、三区块、25个点”的空间布局。“一心”即坚持以做大中心城区为重中之重,形成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核心。“三区块”即南部碧湖大港头区块、西部曳岭区块、东北部雅溪黄村区块,分别从自身条件岀发,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发展优势产业,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岀、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经济结构。“25个点”即以25个中心村为重点,结合下山脱贫和村庄布局调整,努力按照“大(村)聚小 (村)迁”思路,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配套、文化生活丰富、特色鲜明的农村新社区。
切实加强农木寸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着重在交通、供排水、环卫、供电、信息化建设等重大领域推进城乡T本化。到”十一五”期末,按照”接轨主干线,拓展县乡道,提升乡村网,连接边际线”的总体思路,形成“一网五路一连”的城乡公路网络。乡镇所在地和较大的中心村建成村镇供水设施,安全供水普及率达1(K)%,并基本普及乡村安全供水。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区乡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继续完善110千伏网络,加速22()千伏主网架建设和城网、农网建设与改造步伐。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通信、广播电视高速宽带信息网,全部乡镇实现通信和广播电视数字网络化,有线电视通村率达80%。继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河道整治、千库保安工程、重点堤防加固工程。
(四)围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社会事业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优先发展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有序推进城乡教育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教育布局。到2007年撤并学校37所,新建学校1所,续建学校3所,迁建学校1所,扩建学校11所,改造学校6所,形成“中学15所、小学31所,乡镇一所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初中向城区和中心镇集中”的格局。精心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力学水平。切实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校和教师工作评价考核机制,继续推行“校区式”管理,加大城乡学校结对帮扶、骨干教师交流以及教研员定点联系薄弱学校力度,扩大城乡之间、公民办学校之间的校际交流、师资交流,努力推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规模发展。2010年实现省“教育强区”目标,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均衡化和优质化。提高医疗卫生7K平。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建立统筹城乡卫生发展机制,深化农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参合率稳定在80%以上。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建设,加强村公共卫生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区、乡、村三级预防医疗保健服务工作网络。全面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卫生执法工作。全面推行农民健康体检。加快乡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档次。到”十一五”期末,乡镇所在地的医疗机构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社区卫生^务覆盖面逐步扩大,城乡卫生保健达到全省同步水准。
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依托丰富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全面推进”风情东西”和”古堰画乡”建设,挖掘和弘扬千年畲乡文化、摄影、巴比松油画、民族民间艺术和通济古堰农耕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力U强“双百结对共建文明工程”、“百村千户文化示范工程”、“东海明珠乡镇”、“山花乡镇”及“文化下乡”活动等载体建设,广泛开展主题鲜明、体现时代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族。
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力U强技术创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201()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以上。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达90%以上,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居省内领先水平。巩固创建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成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在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开发利用,做好老龄工作,支持残疾人事业,促进统计档案地方志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新发展。
(五)围绕建设绿色莲都,着力培育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励子型社会
”十一五”时期我们仍鹤fcDlk化和城镇化趣发展的阶段,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要围绕建设绿色莲都,推进增长方式转变。
发展集约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加快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发展节能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强化招商”选”资意识,完善考核办法,把项目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提供税收等指标挂钩,鼓励使用小型、轻型和再生材料,大力推进
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型转变。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原则,合理划分生态功能区。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继续鮭生态区建设,深入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鼓励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帧灾害的防范和治理,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到2010年,实现80%以上乡镇达到或基本达到生态乡镇的目标,实现60%的村达到生态村或整治村的要求,全区达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区建设目标。
(六)围绕构建和i皆社会,全面实践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十一五”期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更加关注民生。抓好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13500人。以扩面为重点,以提高保障能力为核卜进一步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生育保险等的髓面。严格执彳阖氐工资制度和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完善被碗农民斟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集中供养等制度。到“十一五”期末,最低生活保障率保持“应保尽保”,城镇 “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保持在90%以上,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就学救助面达到95%以上,困难家庭住房救助和司法救助覆盖全区。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輸对象和社会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建设“平罐都” o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加快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形成统一^导、分级负责、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以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建筑施工及事故易发多发领域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以 ”农村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建设为重点,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加强职岷危害专项整治和食物中毒防治工作。切实加强暂住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强化基层基础创安,深化矛盾纠纷排査调处,构建 “大信访”、“大治安”、“大稳定”格局。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暴力犯罪、经济犯罪,重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严防”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和决策程序,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建立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力U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高度重视乡镇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规范村级组织财务管理。进一步巩固“双拥”成果,积极推进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创造条件创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工作,做好民族、宗教、侨台工作。
三、关于2006年的工作安排
各位际,/是颗”十一五”臧的头一年,側子辱的各项工作,为“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全区国民经济主要预期目标是:市区生产总值增长13.5%,工业总产值增长25%,农业总产值增长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自营出口总值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6%。以下,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00()个。
为实现血目标,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高度市建设和社区管理工作。进一步抓好拆迁安置工作,确保开潭电站蓄水等一批重点工删利实施。完《®工程南岸、五里亭水库、好溪堰加高三大工程。紧密配合”双创”工作,全面启动省级示范文明城区创建。全面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以新一届社区组织建立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社区事务,强化服务居民,推进民主自治。积极稳妥推进撤村建 (并)居工作。积极探索暂口管理新机制,在城区稳步推开暂ttA口管硼务工作。积极配合删市区十件实事。
(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 “四新一好”目标,起好步,开好局。出台《莲都区新农册庄建设试制揩理暂行办法》,编制新农村憩村建设规划,启动碧湖镇新亭村、郎奇村等农村新社区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研究农木办寸内集体土地调剂特别是宅基地整理政策,努力破解农民“建房难”问题。深入实施”十百工程”,计划创建省级示范村1个,市级示范村3个,启动整治村33个,提前一年完成“十百”工程创建任务。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在碧湖、大港头等9个乡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8月底前完成滩坑水电
站第二水平年移民的搬迁入住工作,同时做好第三水平年移民对接复核工作,争取在10月底前启动建房。推进 ,农民信箱工程”,引导全区农民、农技人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申请注册和使用免费信箱,争取发展注册用户达到500()户以上,60%的行政村建成电子信箱。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完成培训6000人有组织输出劳动加7()()人。围绕农村稳定做好延长山林承包期工作。巩固和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卫生院医疗条件,确保农民健康工程的实施。
(三)努力培育主导产业。全面完成莲都工)Ik区南山园的开发建设工作,力争在2(X)6年年底所有入园企业全部建成投产,确保完成工业产值5.5亿元,力争完成6亿元。全力做好碧湖区块的开发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一期启动地块开发。做好开发区扩区方案的报批工作,争取进入省级开发区行列。加强招商引资,力争全区实际利用市外内资2.6亿元。积极破解要素制约,优化融资环境。高度重视现有企业的扶持培育工作,着力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内涵扩张。以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有机茶、家禽等产业为重点,扩大绿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规模,力争新发展无公害生产基地3(X)0亩。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积极申报品牌,争取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2个。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争取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家,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2家。依托景区、乡村自然风光和地方特色资源,鼓励推动城炯寸和特色村群众发展农家乐乡木撇游服务。继续重视东西岩景区建设,举办浙江东西岩“三月三”畲乡风情节活动,扩大“风情东西”景区品牌宣传,积极开展景区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古堰画乡”建设,继续加强行画产业招商工作,开工建设画廊一条街,完成玉溪路二期工程以及丽云路等五条路的改造,做好艺术会展中心、休闲度假中心等项目前期,成立古堰画乡管委会,组建”古堰画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宣传,打响品牌。
(四)保持合理投资规模。要认真研究中发 〔2006〕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浙委〔2(X)5]22号文件《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主动策划、包装项目,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加强项目库建设,更加努力向上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积极从区外吸引项目、吸引投资,积极从加强区域协作中寻找合作空间、挖掘项目潜力。在项目中表现事业心和责任心,在项目中表达工作水平和能力,在项目中体现工作效果和成绩。在认真做好招商引资、激活民间投资的同时,高度重视政府性投资项目的推进工作,重点建设碑公路二期皱等骨干公路,乡村康庄工程通村公路路基工程项目27个141.4公里,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35个123.7公里。努力推进水东小学迁建、莲都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新建,联城中学、碧湖中学、大港头学校、老竹学校改扩建等教育项目建设。实施河道整治15公里,开展碧湖镇山塘水库、老竹镇黄塘弄水库、丽新三十九水库保安工程,继续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完成重点堤防加固工程4公里。
(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继续推进教育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力口强教育教学管理,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高预防保健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推广和创新科技水平。力H强特色文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基层文化阵地,年内确保建成2个“东海明珠”工程、5个
“山花工程”、1()个木檄文化活动室,继续做好有线电视“木井寸通”和”入户工程”。继续抓好“心系民族发展、共创美好明天”活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抓好计生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巩固和提高创建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成果。关心困难群众,抓好集中供养、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等工作,争取启动老年公寓项目建设,城区敬老院建成并投入使用。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和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加强生态区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力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建设”平安莲都”为目标,广泛开展平安创砂舌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信访基层基础工作,健全矛盾纠纷预警预防机制,加大对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调处力度,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努力保持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力争有所下降。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jffiA ”十一五”,莲都经济社会发展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这是对政府行政能力的新考验,也是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要创新机制。跡是机制创新的责任主体,要树立向机制创新喊能的观念。要广泛开展“学习年”活动,推动”学习型机关”创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强解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溜亍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扩大集中审批范围,实行“集中力、理、统一办理、联合办理” o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建设,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提高政务工作透明度。深化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合理设置内部机构,优化人员结构。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积极主动配合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理顺市、区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政府职能部门的牵头负责和操作到位的工作机制,完善目标责任管理考核体系和办法,积极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双向选择,在有条件的单位和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任制和末位淘汰制。加强对重大工作事项的督办检查,提高政府工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二要转变作风。大力提倡树立,八荣/由止’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和弘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发展 “开放、融合、大气’的莲都人文精神,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锹,深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大讨论和“跨磁展、和谐趣教育,大兴调査研究之风,坚持学以致用,在工作实践中转变作风,在项目推进中切实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实施“一线工作法”和乡镇干部”住村联心”制度。完善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机关作风整顿,强化行政效翹察,健全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确保政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营造干事共事的良好氛围。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事,坚决制止铺张浪费现象。加强廉政建设,构建惩防体系,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工作力度,推进权力制衡工作,从机制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各位代表!跨入”十一五”崭新的征程,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对”十一五”美好蓝图,我们更觉信心百倍,豪情满怀。新的起点,新的事业;新的耕耘,新的收获。让我巾'J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群策群力,奋发进取,为莲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