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产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69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产习俗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4
页码: 1202-120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嘉县的生产习俗,其中包括了农作、山林、养殖、工匠等。
关键词: 习俗 永嘉县 生产习俗

内容

农作
  浸种 早、晚禾谷种浸在木桶里,要插一把镰刀和桃树枝,据说可驱邪早发芽。
  播谷种 楠溪江下游沿岸村庄根据瓯江潮候,多择平潮时刻播谷种。
  开秧门 一年中第一天插秧称“开秧门”。户主备办酒饭,招待插秧客。开始拔秧时,在秧田里双手泼一下水,叫声“匕扫”,随手拔秧苗,以示镇邪。
  关秧门 插完最后一丘田,俗称“关秧门”。富裕农家摆完工酒。
  做稻福 六月早稻拔节或抽穗时,民间合众筹资买猪头,做米塑,备香烛,摆祭礼,请道士画符念咒,抬着社神,巡绕田垟,在田头插小黄旗路标,祈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翌日“禁垟”一天,不许挑粪亵渎神明。此俗今已不行。
  求雨 逢天旱,县人有求雨的习俗。求雨要先择雨忌,一般以村为单位,也有联村进行。村民数十至数百聚合,不戴箬笠不带雨伞,抬着佛像到附近山中“龙潭”边摆开祭坛,师公手举铃刀龙角,口中念念有词,先用龙角画八卦,破煞后登上三台,求雨的人群全跪着呼天“降雨”。祭后向溪潭寻觅鱼、虾、蛇、蛙之类动物,被首先发现者,即认为是龙的化身,捉来置于方斗中,恭迎而归,沿途村庄都要立坛祭神迎龙。回到本村,把佛像露天摆在庙前,天天祭拜,直到下雨为止。旱情解除后,送龙还潭。另一种方式,择日在空旷地上,设三台祭坛,师公用龙角画八卦登上三台,摇铃刀吹龙角,呼天降雨,台下群众跪着齐喊“皇天佛,行云行雨啊佛”。此俗现已逐渐废除。
  尝新 早稻登场,农村家家户户备办酒肴,庆祝丰收,名曰“尝新”。新米饭先祭神明、祖先,随后邀亲朋聚餐。麦熟烙麦饼分给邻居亲友尝新。
  上仓 稻谷收后晒干,选择吉日和涨潮时刻,点燃三支香插于仓前,口念“仓满桶满”,谷倒入仓中,打上刻“有”字或“满”字的木印。
  山林
  禁山护林 村民公推办事公道者组成禁山护林小组,有“禁山林,断亲情”之说。制订山规民约后,如发生偷砍树木或柴草,犯者被护林员在山上抓住,夺柴刀或串担为证物。晚上,护林员或族公登门罚禁,一般罚酒席或罚款,也有罚放电影。农民上山斫犁冲、犁脚,对量材而取的不罚,如取犁冲、犁脚以外之材,照罚不误。
  保护风水树 风水树也称水口树,一般在村口栽植,以枫、樟、榕、松、苦槠等居多,它们与小桥流水、凉亭山道有机组合,构成特有的水口景观。对风水树,全村民众共同保护,任何人不得砍斫,违者从重处罚。
  开山 “禁山”满三年,放开采斫柴草一次,叫“开山”。一般先推代表上山划定界限,允许村民在界内自由采斫。柴草砍斫完毕,鸣锣封山。
  判山 分判树木和判柴草二种。客户经实地踏勘并与业主谈好价格后,自行上山采伐。判树有和山、选判之别。“和山”,除树干直径5、6厘米以下的小树外,全归客户砍伐。“选判”,即选定出判树木,用削皮或草绳缚树干为号,认准采伐;判柴草,不许伤树。如客户有违,予以罚款或令其赔偿。
  租柴火山 村庄之间,山有多寡,少山或无山村民交付刀租后,可以到山多柴余的村庄山上砍柴草,不交刀租,不准砍柴。菇溪还有卖田卖地不卖山的习俗,把山视为世代生存之本。
  猎兽 山民狩猎,有一祭二择三鼓四忌的习俗。一祭,打猎前要杀鸡买肉祭拜祖师爷。二择,狩猎一要择红沙日或大破日,二要择雪天或晴天。三鼓,一是在场人都能分得一份兽肉,二是打中第一枪者得二份,三是猎犬与人有相同的一份。四忌,一忌出猎与妇女碰头,二忌说笑话,三忌放空枪,四忌说打来的猎物小。如果寻觅半天不见野兽踪迹,就高喊“戚五大神”,祈求祖师爷保佑猎获野兽。
  养殖
  陪猪生 母猪产仔时,主妇点着灯,坐在猪栏头陪生,及时拿掉胎盘,以免母猪食而缺乳。
  解厌 仔猪下地,准备酒肉香烛,摆在米筛中,端到猪栏头祭猪神,谓“解厌”。口念“保佑母猪平安,仔猪快大”。然后给母猪喂蛋酒。
  分窝 仔猪出卖给养户,叫分窝。分窝忌刀砧、红沙日。养母猪的人家还备肉饭,先拜财神爷,后请买猪的客人吃,谓人代仔猪吃上轿饭。吃后用湿丝棉带,缚仔猪充重量,直接装入仔猪篰。开秤前,客户抓一把猪栏沙塞进仔猪篰中,说仔猪看到母猪的猪栏沙,好像母猪在身边,不孤单,不寻娘。在计算仔猪价钱时,雄猪一头增一斤,雌猪一头减一斤。买仔猪的客户,在仔猪篰上插桃树枝和镰刀,示意“桃花女”破煞。
  接栏猪 大肥猪出栏前,一般先买好仔猪,谓接栏猪。俗语说:“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一锅猪血汤,抵得一斗大麦一袋糠”。买接栏猪,目的是不让猪栏空着,增加家庭收入。
  栏头忌语 在猪栏头,要讲吉祥话,不讲“死人大”,不讲“老鼠”,更不讲“死”、“遭瘟”。
  端肉汤 农家养猪,历来有“端肉汤”的习俗。肥猪宰杀后第一条肉先供财神爷,接着切成大肉片,杂以猪肠、猪血,做成大碗汤,端给邻居吃。猪头拜神后,也给邻居亲友“端肉汤”。此一开销约需30斤至50斤肉,故有“猪好杀,场难拆”之说。这种习俗今已淡化,乃至废除。
  养牛 楠溪养牛有独养、合养二种形式,劳力充裕的农户,一户养一头牛,家庭困难的,几户合养一头牛。养牛户爱牛如命,母牛生仔牛,给母牛喂蛋酒,役后喂珍珠莲。牛老淘汰时,人见杀牛,把手交叉在后身,意谓无力相救。
  捕鱼 沿江一带,渔民出海捕鱼,先做“鱼福”,也称“顺风酒”。以三牲(鸡、鹅、猪头)及金银纸箔祭拜海神或大若岩“胡公爷”。出海时,插顺风旗,求神保平安。渔民在渔船丰收归来或年冬时节,买祭品还愿。
  工匠
  拜师 手工业学艺,有“拜师”的习俗,签订合同后,学徒挑红烛和礼物登门拜师,第一、二年,学徒要交若干谷米给师傅,第三年吃“白饭”。期满出师,学徒挑“四样”谢师,师傅则回赠一套工具,从此各行其业。
  木匠 分大木、方木、圆木三类。大木匠以造屋为主;方木匠主要做床、桌、柜及犁、耙等农具;圆木匠专做脚盆、水桶、锅盖等圆形器皿。完工时,用户给工匠摆完工酒、赏红包。
  裁缝 俗称做衣裳老司,农村裁缝一般上门干活。为新娘做嫁衣,兼为新娘装点陪嫁器皿,同时享受较高礼遇。主家不仅当日付足工资,还请吃出嫁酒,升利市钱。
  理发 俗称剃头。乡村各地,剃头老司提着剃头篮定期上门服务。一般给一个已婚成年剃一年头(包括其小孩)收一斗谷。为新婚男子剃头,主人赏给红包,婴儿满月剃去胎发,俗称“打光光”,主人送给红蛋红包。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永嘉县志 下》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了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物等13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