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十七编 民俗 宗教 人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695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七编 民俗 宗教 人民生活
分类号:
F832.61
页数:
36
页码:
1199-1234
摘要:
本编记述了永嘉县民俗、宗教、人民生活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岁时节令习俗、生产习俗、喜庆丧葬、道教、佛教、天主教、人民收入、消费等。
关键词:
民俗
宗教
人民生活
永嘉县
内容
永嘉民俗丰富多彩,在漫长的历史中,代代相沿。旧社会里,民俗夹杂着封建礼教和迷信色彩。建国后,提倡移风易俗,破旧立新,文明高尚的新民俗逐步形成。
宗教,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教。道教、佛教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基督教信徒较多,天主教信徒相对较少。据1990年调查,全县有寺庵200多座,宫观100多座,天主教堂29座,基督教堂290座。多数宗教团体和信徒,在爱国爱教的旗帜下,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
建国前,80%以上的农民少地或无地,靠租种地主土地和出卖劳动力维持生计,遇上灾荒,常忍饥挨冻。公职人员、教员、商店雇员、手工业者也收入低微,生活很不稳定。建国后,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生活得到了保障。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27%的农村劳动力走出家门,从事非农业劳动。1990年,二、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52.4%提高到76.0%,人均收入从1980年的48元增加到433元。广大职工经过工资制度改革和多次工资调整,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县人民衣食住行明显改观,从温饱型逐步走向小康型。
第一章 民俗
第一节 岁时节令习俗
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早起家家放爆竹,叫“开门炮”。然后设堂案,挂祖像,供果品,点香烛,拜祖祭天地。先向上辈拜新年,而后平辈互拜,互相祝贺。这天不扫地,不洗衣,更不倒马桶。忌讳争吵,不讲不吉祥的话,不做不吉利的事。晚上早就寝,不外出串门。建国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团拜,慰问烈军属、离退休人员及“五保”老人。初二起,亲友互访,祝贺新春,宴请春酒。新婚夫妇双双到岳父母家拜新年,俗称新婿“上门”。春节,家家贴春联、挂年画,村中演戏或放电影,鼓乐声喧,鞭炮竞放,人来客往,热闹非凡。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元宵节。历来有赏灯习俗。正月十二起灯,十八落灯,灯会一般为七天。一些老屋旧院、祠堂和庙宇悬挂各种彩灯。渠口珠岸与桥头双庙的珠灯(也称珠囤),用珠绣成“龙凤呈祥”、“麒麟赶龙”、“狮子戏球”等图案,并组构成“西施采莲”、“张生跳墙”等戏曲故事。灯彩时隐时现,忽明忽暗,酷似“明烛送来千树玉,彩云移下一片星”。龙灯样式有首饰龙、狮子龙、板凳龙、虾扣弹龙、大龙等。元宵各地滚龙灯,表演“龙抢珠”、“龙出海”、“龙腾空”、“十二盘”、“双龙斗”等舞蹈动作。瓯北黄田岙的首饰龙,形如船,两旁扎有亭台楼阁、戏曲人物。龙身转动时,几百个戏曲人物手舞足蹈,活灵活现。上塘等地的板凳龙,龙身共有19档,每档约4尺,上面装饰各色木刻古装人物或亭台楼阁。各色龙灯起舞时,伴随铜号、锣鼓、琴笛和唢呐。龙灯舞到邻村,俗称“接客龙”。如途中两龙相遇,互相见礼,逢庙宇、寺庵、佛堂都要参龙一会。所到之村,都要摆香案福礼,放爆竹接龙。龙舞罢,灯师参龙,每座屋主家须用红包敬酬。龙队远路而来,村中首事,还要安排食宿,热情款待。菇溪溪心、前下等村在元宵夕,有在山上大放坟灯祀祖的习俗,满山烛光摇曳,焰火耀目。县城上塘则举行迎春会,大街小巷,火树银花,光彩夺目,灯上写谜,供人猜解,观者甚众,尽情欢娱。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古称中和节。民间称春龙节、龙抬头。全县大部分地区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芥菜饭是在米饭中杂以切碎的猪肉与芥菜做成,有的拌以香菇、冬笋等佐料。民间传说吃了芥菜饭能明目,不会生疥疮。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称重五节。上塘、下塘、浦东、浦口、渭石等村有竞渡龙舟的习俗。每船划手36人,各披红、黄、蓝、白、黑衣衫。并有执旗、打鼓鸣锣者。划手们在击鼓声中劈浪前进,优胜者有奖。端午节家家吃重五粽,同时还吃鸡鸭蛋、大蒜,饮雄黄酒。粽子也作为馈送亲友、乡邻的礼品。女婿婚后第一次向岳父母家送重五粽,岳父母家把粽分给亲邻吃,需回礼。农家在庭院屋角及阴湿之处洒雄黄水、砺灰;在房间里焚苍术、燃稻杆熏屋子,以驱蛇蝎五毒;在孩子的额上涂抹雄黄。有人以菖蒲做剑,用红纸扎住插于门上,意在祛邪禳毒。小孩们佩香袋,用以驱毒、散浊、辟邪。农民到山上挖端午草,晒干作为茶饮。
六月六 家家曝晒衣服、书籍,俗称“晒霉”。楠溪宗族中首事还取出宗谱曝晒。寺院庵堂,也曝晒经卷,使经年不受虫蛀。村妇、村姑们采摘木槿花(刺绕莉)的叶与花,捣浆取汁,掺水濯洗发垢。有的用茶子饼、稻草灰汤冲洗头发,在鬓边插一枝白玉簪或黄栀,俗称洗头日。并将小猫、小狗赶下溪河洗澡,不生虱子。
七夕 也称女儿节、乞巧节,民间叫“七月七”。乡间农家磨粉做巧食或饼,互馈邻居。女孩们边吃边把巧食抛在瓦背上(有的缠以红线),供喜鹊衔去搭鹊桥时吃。昔日夜晚,妇女在中庭陈设瓜果祭拜双星,村姑三三两两聚在眉月下穿针,穿进者为乞得巧。现在此俗已废,大多在庭前笑看牵牛织女星渡银河鹊桥相会。一些妙龄姑娘,在七夕佳期还有结拜“盟姐妹”风俗。村姑常采凤仙花(指甲花)来染指甲。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亦称“盂兰盆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民间在七月半请道士做水陆道场(做普利),送“封筒”和金银纸锭、纸札,上书祖先姓名,盖上“三宝印”,祭祀后焚化。夜放河灯,分发纸钱,撒送馒头给孤魂野鬼吃。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家家宰鸡杀鸭,小摆家宴。晚上吃瓜果及月饼。也有以月饼馈送亲友,取人月双圆之意。中秋夜,银辉泻地,桂香浮动,民间有赏月吟诗、设灯猜谜的习俗。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有蒸九层糕吃的习俗。这九层糕,九层相重,即重九之意。糕,音高,寓“步步升高”的美好愿望。今称重阳为“敬老节”、“老人节”。古时年登百岁者,号称“熙朝人瑞”,地方官要为之建“百岁坊”。今各级领导及村老年人协会,备礼物,拜访寿翁寿婆,以示庆贺。
廿四夜 古历十二月廿四日夜祭灶神。传说这夜灶神上天庭,奏本玉皇大帝,故家家户户贴上灶君新神像,两旁贴对联。主妇端出糕点、饴糖、柑桔、花生、荸荠等摆满灶前,焚香点烛,燃纸马,放爆竹,以示祭祀送行。山区人家在祭灶时多一样糯米糖(俗称“镬灶佛糖”),因糯米糖甜而软,灶王爷吃了嘴软,心也慈了,且牙齿被糖粘住,便不会在玉帝面前说人间的坏话。菇溪、瓯北、上塘一带,廿四夜还有吃芋艿的习俗。芋谐音余,预兆年年财物“有余”。
除夕 农历年最后一天,民间叫“过年”。在外的人必回家团聚,喝“分岁酒”。同时须煮新年饭置锅中,曰“过年饭”,作为大年初一午炊,取有余粮之意。吃罢分岁酒,长辈要给晚辈分压岁钱,以表对晚辈的节日祝福。明清时的压岁钱,是以彩绳穿铜钱,置于床脚,待年过后方可花掉。民国时,则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寓“长命百岁”之意。今大多用红纸包人民币给晚辈压岁,叫“压岁包”。除夕之夜,家家户户要点“分岁烛”,也叫“照岁灯”。它用半爿芋头或红萝卜做盘,插以小蜡烛,放在屋里屋外,栏旁笼畔、果树下等处,宵永长燃,生花报喜。有的人家还在谷仓、钱柜、水缸、秤杆上,贴以红纸条,或写上“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字样,叫“封年”。除夕合家老少,守岁至凌晨子时新年第一声“开门炮”响。古代守岁,或谈心、或猜谜、或游戏、或赋诗,颇有情趣。今守岁,用些茶点、瓜果,边吃边谈,畅叙家常;或打扑克、搓麻将;或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欢度除夕之夜。除夕有清债过年之俗,借用的东西要物归原主。在旧社会里,穷人“过年难,难过年”,有的为避债,除夕躲起来。
农事节令
立春 也叫交春,是上年四季的终结,当年四季的开始。民间有“年大不如春”之说。古时立春日,鼓乐迎土牛(号称春牛)到府县前,行彩仗鞭牛的仪式,表示催耕迎春。相传立春日将土牛打碎,让农民拾去放在自家田中,可获丰收。妇女在这一天,用青绸剪成春燕、春蝶,饰于头上,还在红纸上书写“迎春接福,万事如意”字样,贴在窗户上,讨取欢彩。民间还将生菜、春饼盛于盘内,取迎新之意,且互相馈赠。今永嘉民间保存“〓春”与“吃春茶”风俗。家家户户在立春前砍折青樟树枝,当立春时辰到来时,在天井、阶沿和房内用干稻草将樟树叶点燃,以祈求消灭害虫,五谷丰登。人们还煮白豆、黑豆或红豆,拌红糖作茶饮,俗称“吃春茶”。
清明 清明扫墓祭祖,在祖先坟头挂柳钱,焚纸钱,清除墓边杂草,加土。上坟毕,分“馍糍”或“清明饼”给拜坟的人。昔日由宗族各房轮流摆众酒,轮到之家,给以“众田”耕种或收租。土改后已废“众田”。建国后,为缅怀革命先烈,干部与学校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圈。扫墓归来,折松枝和红杜鹃花回家,作吉瑞之兆。清明节,古人有到郊外游春踏青的习俗。民间还有插柳、戴柳枝的习俗。少妇村姑们结杨柳球系鬓畔;儿童戴柳圈,一是说柳枝辟邪祛毒,二是表示青春永驻。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民谚。
立夏 为夏季开始,是农家的大忙季节,有“立夏三朝遍地锄”农谚。立夏有做“立夏饼”、吃豆腐的风俗。说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螯。山区家家吃笋、槐豆。说吃了竹笋脚骨硬,好爬山。吃青梅,烧青茶,以防“疰夏”。立夏日,让牛也过节,不用竹枝鞭牛,要给牛吃鲜嫩的草料,喝蛋酒,吃牛人参——珍珠莲(一种可治劳伤的草药)。立夏日也有用大秤给人掂轻重,别肥瘦之趣俗。说过秤后人不会疰夏。山区人家此日忌坐门槛,说坐后双脚会时常发酸。
冬至 俗称“冬节”。民谚有“冬至长于岁”、“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节有做节祭祖,合家吃汤圆、馍糍的习俗,有“吃了冬节汤圆长一岁”之说。山区人家都盛馔设宴,表示合家团圆、喜庆丰收。昔日宗族中还办“冬节酒”,今一些村庄仍沿袭。山区还有冬节护林的俗规,吃过冬节酒,大家上山整树枝,割荆棘,培山土,并且修订森林禁约,立禁牌。
新节日
建国后,法定节日主要有元旦、“三八”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等。庆祝形式有召开纪念会、座谈会,举办文艺晚会和展览等。
第二节 生产习俗
农作
浸种 早、晚禾谷种浸在木桶里,要插一把镰刀和桃树枝,据说可驱邪早发芽。
播谷种 楠溪江下游沿岸村庄根据瓯江潮候,多择平潮时刻播谷种。
开秧门 一年中第一天插秧称“开秧门”。户主备办酒饭,招待插秧客。开始拔秧时,在秧田里双手泼一下水,叫声“匕扫”,随手拔秧苗,以示镇邪。
关秧门 插完最后一丘田,俗称“关秧门”。富裕农家摆完工酒。
做稻福 六月早稻拔节或抽穗时,民间合众筹资买猪头,做米塑,备香烛,摆祭礼,请道士画符念咒,抬着社神,巡绕田垟,在田头插小黄旗路标,祈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翌日“禁垟”一天,不许挑粪亵渎神明。此俗今已不行。
求雨 逢天旱,县人有求雨的习俗。求雨要先择雨忌,一般以村为单位,也有联村进行。村民数十至数百聚合,不戴箬笠不带雨伞,抬着佛像到附近山中“龙潭”边摆开祭坛,师公手举铃刀龙角,口中念念有词,先用龙角画八卦,破煞后登上三台,求雨的人群全跪着呼天“降雨”。祭后向溪潭寻觅鱼、虾、蛇、蛙之类动物,被首先发现者,即认为是龙的化身,捉来置于方斗中,恭迎而归,沿途村庄都要立坛祭神迎龙。回到本村,把佛像露天摆在庙前,天天祭拜,直到下雨为止。旱情解除后,送龙还潭。另一种方式,择日在空旷地上,设三台祭坛,师公用龙角画八卦登上三台,摇铃刀吹龙角,呼天降雨,台下群众跪着齐喊“皇天佛,行云行雨啊佛”。此俗现已逐渐废除。
尝新 早稻登场,农村家家户户备办酒肴,庆祝丰收,名曰“尝新”。新米饭先祭神明、祖先,随后邀亲朋聚餐。麦熟烙麦饼分给邻居亲友尝新。
上仓 稻谷收后晒干,选择吉日和涨潮时刻,点燃三支香插于仓前,口念“仓满桶满”,谷倒入仓中,打上刻“有”字或“满”字的木印。
山林
禁山护林 村民公推办事公道者组成禁山护林小组,有“禁山林,断亲情”之说。制订山规民约后,如发生偷砍树木或柴草,犯者被护林员在山上抓住,夺柴刀或串担为证物。晚上,护林员或族公登门罚禁,一般罚酒席或罚款,也有罚放电影。农民上山斫犁冲、犁脚,对量材而取的不罚,如取犁冲、犁脚以外之材,照罚不误。
保护风水树 风水树也称水口树,一般在村口栽植,以枫、樟、榕、松、苦槠等居多,它们与小桥流水、凉亭山道有机组合,构成特有的水口景观。对风水树,全村民众共同保护,任何人不得砍斫,违者从重处罚。
开山 “禁山”满三年,放开采斫柴草一次,叫“开山”。一般先推代表上山划定界限,允许村民在界内自由采斫。柴草砍斫完毕,鸣锣封山。
判山 分判树木和判柴草二种。客户经实地踏勘并与业主谈好价格后,自行上山采伐。判树有和山、选判之别。“和山”,除树干直径5、6厘米以下的小树外,全归客户砍伐。“选判”,即选定出判树木,用削皮或草绳缚树干为号,认准采伐;判柴草,不许伤树。如客户有违,予以罚款或令其赔偿。
租柴火山 村庄之间,山有多寡,少山或无山村民交付刀租后,可以到山多柴余的村庄山上砍柴草,不交刀租,不准砍柴。菇溪还有卖田卖地不卖山的习俗,把山视为世代生存之本。
猎兽 山民狩猎,有一祭二择三鼓四忌的习俗。一祭,打猎前要杀鸡买肉祭拜祖师爷。二择,狩猎一要择红沙日或大破日,二要择雪天或晴天。三鼓,一是在场人都能分得一份兽肉,二是打中第一枪者得二份,三是猎犬与人有相同的一份。四忌,一忌出猎与妇女碰头,二忌说笑话,三忌放空枪,四忌说打来的猎物小。如果寻觅半天不见野兽踪迹,就高喊“戚五大神”,祈求祖师爷保佑猎获野兽。
养殖
陪猪生 母猪产仔时,主妇点着灯,坐在猪栏头陪生,及时拿掉胎盘,以免母猪食而缺乳。
解厌 仔猪下地,准备酒肉香烛,摆在米筛中,端到猪栏头祭猪神,谓“解厌”。口念“保佑母猪平安,仔猪快大”。然后给母猪喂蛋酒。
分窝 仔猪出卖给养户,叫分窝。分窝忌刀砧、红沙日。养母猪的人家还备肉饭,先拜财神爷,后请买猪的客人吃,谓人代仔猪吃上轿饭。吃后用湿丝棉带,缚仔猪充重量,直接装入仔猪篰。开秤前,客户抓一把猪栏沙塞进仔猪篰中,说仔猪看到母猪的猪栏沙,好像母猪在身边,不孤单,不寻娘。在计算仔猪价钱时,雄猪一头增一斤,雌猪一头减一斤。买仔猪的客户,在仔猪篰上插桃树枝和镰刀,示意“桃花女”破煞。
接栏猪 大肥猪出栏前,一般先买好仔猪,谓接栏猪。俗语说:“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一锅猪血汤,抵得一斗大麦一袋糠”。买接栏猪,目的是不让猪栏空着,增加家庭收入。
栏头忌语 在猪栏头,要讲吉祥话,不讲“死人大”,不讲“老鼠”,更不讲“死”、“遭瘟”。
端肉汤 农家养猪,历来有“端肉汤”的习俗。肥猪宰杀后第一条肉先供财神爷,接着切成大肉片,杂以猪肠、猪血,做成大碗汤,端给邻居吃。猪头拜神后,也给邻居亲友“端肉汤”。此一开销约需30斤至50斤肉,故有“猪好杀,场难拆”之说。这种习俗今已淡化,乃至废除。
养牛 楠溪养牛有独养、合养二种形式,劳力充裕的农户,一户养一头牛,家庭困难的,几户合养一头牛。养牛户爱牛如命,母牛生仔牛,给母牛喂蛋酒,役后喂珍珠莲。牛老淘汰时,人见杀牛,把手交叉在后身,意谓无力相救。
捕鱼 沿江一带,渔民出海捕鱼,先做“鱼福”,也称“顺风酒”。以三牲(鸡、鹅、猪头)及金银纸箔祭拜海神或大若岩“胡公爷”。出海时,插顺风旗,求神保平安。渔民在渔船丰收归来或年冬时节,买祭品还愿。
工匠
拜师 手工业学艺,有“拜师”的习俗,签订合同后,学徒挑红烛和礼物登门拜师,第一、二年,学徒要交若干谷米给师傅,第三年吃“白饭”。期满出师,学徒挑“四样”谢师,师傅则回赠一套工具,从此各行其业。
木匠 分大木、方木、圆木三类。大木匠以造屋为主;方木匠主要做床、桌、柜及犁、耙等农具;圆木匠专做脚盆、水桶、锅盖等圆形器皿。完工时,用户给工匠摆完工酒、赏红包。
裁缝 俗称做衣裳老司,农村裁缝一般上门干活。为新娘做嫁衣,兼为新娘装点陪嫁器皿,同时享受较高礼遇。主家不仅当日付足工资,还请吃出嫁酒,升利市钱。
理发 俗称剃头。乡村各地,剃头老司提着剃头篮定期上门服务。一般给一个已婚成年剃一年头(包括其小孩)收一斗谷。为新婚男子剃头,主人赏给红包,婴儿满月剃去胎发,俗称“打光光”,主人送给红蛋红包。
第三节 喜庆丧葬
建房
俗称“响榔锨”,庄户人家视为大喜事,择地、开工、上梁、落成,都有仪式。先请风水先生看地盘,定方向。然后择吉日,请道士在桃树制的木桩上画符,行过祭礼,敲木桩入土,叫起土奠基。动工后,三亲六眷要助工、助料、助资(拔厨)。屋架搭成,择定吉日良辰上梁,主人身上缠红,抬着栋梁,登上云梯,谓“步步登高”。两个木匠站在屋背,接过正栋梁,放在正柱上,挂好“金鸡”松柏,用“榔锨槌”击实榫头。接过准备好的木盘,口中念念有词,手抓钉和钱,问屋中抬着被单的主家:“丁财要否?”主家齐应:“丁、财都要。”就在鞭炮锣鼓声中,老司高叫“丁财兴旺”,铁钉和铜钱齐齐抛下来。再将米塑的馒头抛向四方,在新屋外围观的男女老少争相抢接。说谁得到馒头谁有造新屋的兆头。上梁毕,当家的牵牛挑谷,主妇提鸡抱兔,小孩身背红书包,在新屋中走一圈,叫“过屋”或“过大门”。过屋毕,摆开桌子吃“接风酒”,先由大木老司把壶给当家人斟酒,接着辈最大、年最高的人给子孙斟酒,称“把风水传给下代”。房屋落成后,摆完工酒,酬谢工匠和亲友。
婚嫁
合婚 旧俗先由女家出庚帖,帖上写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男方接到庚帖,写出男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请卜者合婚。若五行相克,即不合,用肚兜布(红布)包好退回女方;五行无相克,即合。女方也算命求签,以偕琴瑟。有的男家把庚帖放在灶君前过六日,男女双方家中都平安无恙,乃大吉之兆,则合;若家中发生吵架、人命、重疾、失窃及其他意料不到的事故,乃不祥之兆,则分。建国后此俗基本废除,实行男女自由恋爱。
定亲 议聘后,男家行“小定”。菇溪“小定”,男方送四格“重盛”礼品;楠溪“小定”又称访帖,要做访帖饼,也叫“纱衔饼”,有纱帽和官衔之意。小定后,择日大定。西溪、菇溪男方给女方聘礼有糖糕、猪肉与荔枝、桂圆、红柑、鱼鲞之类,放在六格“重盛”中,并送聘金与金戒子、毛绒衣衫若干套;楠溪男方做大饼和八合(参、蹄、胶、刺、鸡、鱼等摆八格)或六合担到女方。女方将饼、肉分给亲戚,叫“送嫁饼”。吃到“大定”饼的人在女方出嫁时要送棉胎、被面、被单等。
完婚 男家择定结婚吉日,让媒人告知女家,叫送日。征得女家同意后的日子叫佳期,不能更变。佳期前夕,新郎剃头,新娘开额。男家掸扫,布置洞房,剪双喜,挂彩球,贴婚联,安床被;女家整理嫁妆。出嫁那天,女家摆出嫁酒(中餐),男家备转头、坐筵、出间三筵。男家按议定的尿盆脚盂、三杠红、间底面、上间(中堂)面不同等级安排人员,到女家迎亲。楠溪男家搬嫁妆的行堂吃女家的出嫁酒,西溪不参加吃出嫁酒,只吃米食“结圆”,即结缘之兆。给“六局”分红包毕,催新娘上花轿。新娘戴珠冠穿蟒袍盖头红,带茶叶米上轿。轿灯引路,过桥、过殿、过寺宇前卸冠蟒,撒茶叶米,意为请神佛免见。轿至男家,燃杉针称〓红,利市人卷轿帘,新郎到轿前向新娘作揖,新娘纳纳还礼,伴娘扶新娘出轿,用米筛遮新娘额,踏传席入洞房,坐床杠,饮“交杯酒”,吃“和同饭”。当晚在中堂摆坐筵酒,新娘坐头桌头位,利市娘坐上横头,伴姑陪酌,二席则是娘舅贵宾依次就座。喜筵结束,众表亲,堂、盟兄弟都来闹洞房。此时,男女老少、长幼尊卑不讲礼让,不避嫌疑,有洞房三日无大小之说。第二天上午出间(出堂),中堂摆祖宗供案,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祖宗。婆婆给新媳妇交钥匙。至此,新娘成为本家主人,娘舅贵宾依次坐头桌二桌,新娘最小,坐下桌下横把壶给长辈、贵宾敬酒。第三日后谢媒。建国后,废花轿,改抬轿为步行,或车接,喜酒删繁为简,只新娘过门晚一筵。
会亲 三日喜事完毕,新娘的父亲或兄弟挑“纱衔”,到女婿家看望,叫“会亲”。女婿家摆酒宴,请亲人相陪,女婿坐“下横”执壶斟酒,岳父(或舅)坐头位。
回门 菇溪叫“回花”,楠溪叫“回娘家”。婚后3~7日,新婿伴新娘去岳父母家认亲,并送去礼品,岳父母家设宴款待。但新婿、新娘必须当天回家。
入赘 也称招女婿或“进婿”,即女子不出嫁,招男子入门。大多是家中无子继嗣或不愿让爱女远离。招婿入门,所生子女为女家传宗接代,瞻养女家双亲,可继承家业。
童养媳 贫家有男,怕娶媳不易,先从养育艰难的人家抱女孩到家里抚养,叫“童养媳”。长大举行婚礼叫“还亲”或“圆房”。童养媳往往被虐待,逃婚、抗婚时常发生。解放后,该习俗被禁止。
生育
怀胎 妇女怀胎后,受到家人的格外照顾,不但增加营养,而且不做粗重活。房内忌搬东西、修补墙壁、打钉,忌动剪刀、针线。忌吃姜、蟹,忌看怪戏、怪画、怪电影,说是能免给胎儿带来各种各样的生理缺陷,如兔唇、跛足、瞎眼、六指及痴呆等。
坐月 也叫“做月里”。妇女产后一个月(或四十天)内,饮食起居特别谨慎。少开窗,用皱纱包额,腹部缠布,以免伤风。亲戚要送“月里羹”。坐月中,产妇多吃米粥、红糖、老姜(姜汁拌红糖作姜茶)、老酒、鱼鲞、猪肚、鸡蛋、菜干肉、红枣、索面等。
生头胎 妇女生头胎时,到娘家报生,请母亲来照顾产后生活和帮助料理家务。娘家要送给婴儿穿的衣服、鞋帽(有些是孕妇自己先置,如尿布、肚兜),还有红寿桃、红蛋、红花生、福寿糕等。婴儿一出生,主家就烧索面汤分给邻居吃,以示幼儿长寿。吃过索面汤的人家要回送“长寿面”、鸡蛋。
定时辰 小孩出生不久,请算命先生定其生辰八字,指示小孩带多少“官”、多少“印”、多少“财”、多少“寿”,特别是带几道“关”。犯“关”者,要请法师“过关退煞”。建国后废除。
满月酒 第一胎孩子满月,富裕人家摆满月酒,请亲友共宴,亲友吃了满月酒要送礼。
送〓周 孩子满周岁,叫“对对”,也叫“〓周”。外婆家要送四季衣服、长命彩绒、银圈、银铃、银奶吮、手镯、足镯与银锁、银牌(刻有“长命富贵”等吉语)。主家摆对对酒。富裕人家还请戏班演戏或请艺人唱词,与村人同乐,以示庆贺。今时兴送高级玩具、童车与华丽服饰、金项链等物。
认亲爷 认人为父,叫认亲爷。认亲爷要选吉日,摆酒席,亲爷也给孩子送衣帽和长命锁。认过亲爷后,每逢佳节要送礼品给亲爷。
寿诞
生日 人逢生日,历来只吃索面(或粉干)加肉蛋的“长寿面”,30岁始,亲戚送礼庆贺。
做寿 60岁起逢十皆“做寿”。昔日大户人家设寿堂、贴寿联、燃寿烛、挂寿幛,张灯结彩。寿翁坐正位,接受亲友、晚辈祝贺、叩拜,平辈一揖,子侄幼童四拜。有的寿翁不上坐,客人只往寿堂礼拜,儿孙辈齐集堂前还礼。亲戚送寿礼,寿翁分寿桃,相沿成俗。
钉匾 80、90或单百寿(百岁寿诞可提前一年即99岁时做),庆寿仪式隆重。寿翁钉匾时,寿堂摆香案祭祖,鼓乐齐奏,寿匾郑重地挂于厅堂,后摆寿宴。
丧葬
打寿枋 也叫打百岁枋。择吉日吉时锯木,交利市钱。打寿枋可防“临渴掘井”,还可压寿。老寿枋,涂红漆,男棺写福字,女棺写寿字。寿枋放在祠堂里或楼阁上。
小殓 人死后,长子先去水井投钱买水,烧热给死者沐浴。理好干净衣服,由长子拿着跪在露天下一条板凳上,叫一声“上衣×件、下衣×条、百两六斤四、皇天作证”,踢倒板凳后,衣服交女眷给死者换上。然后,将碎银放入死者口中,叫“含口银”,梳头后,移尸板上,盖上寿被,脚后点“照冥灯”(白烛)。家人来焚纸钱、哭哀。亲戚来吊丧。把死者睡的床铺拆掉搬到院里待洗晒,草席、枕头烧掉。把一双筷子缠以棉花直插盛满饭的碗中装入红小袋,挂在路旁树枝上,称“满饭”。此俗今少见。
大殓 即送死者入棺。棺中放木炭、灯草等物。旧时死者脚下放“脚踏”,手执凉扇、手巾,捏“灰粽”,说送往“鬼门关”给狗吃。道士收殓,孝子戴三梁冠,披麻,执哭丧棒,跪地默哀。
出殡 由道士择定吉时(大多在未时或申时)后,先移尸入棺,再将棺盖盖在棺木上,四端各打一枚长钉。道士收殓时,亲友若生肖相冲者不见。收殓后,将棺木移至门庭外,同辈人及子孙围棺逆、顺转三圈,即出丧。出丧时,“魂亭”(也叫香亭)中挂死者遗像。彩旗、铜锣开道,放爆竹与“三步历”,吹班乐队一路演奏。子辈戴三梁冠,女眷披苎巾。送丧者均穿素衣,戴白布帽。一素服少年提香篮分“路头纸”。抬棺通常为四人。有的还摆“路头祭”。建国后,民间丧仪简化,送丧扎白花或带黑纱。送花圈、绸缎被面者渐增。各地仍行摆丧酒之俗。有的主家给送丧者分发一把雨伞或毛巾、肥皂,作为谢礼。
入墓 棺木上山进墓。墓内放“风水瓶”,由泥水匠封“龙门”。安葬毕,吹班、乐队奏乐,孝子身绕红,背二株青松树回家,称“回山转”。媳妇在祠堂门前或家门前接香炉。
念过亡经 人亡后,请道士、和尚念过亡经,也叫“念佛”。厅堂挂“十殿阎王”画像,点燃灯山,唱“阴司曲”,鼓钹齐鸣,热闹非常。建国后此俗已除,近年又有所抬头。
设灵堂 灵堂两旁挂素帏帐,厅堂、门台贴蓝纸白字的挽联与横批。上设灵位,置香炉白烛,立纸扎金童玉女,扬魂幡。下置灵桌,桌上放油灯。桌前放竹椅或板凳,凳上置死者衣服鞋袜。戴孝守灵,妇人不穿彩衣,不事装饰;男子不着华服,用麻布条扎腕,穿孝服孝鞋。居丧期间,孝子禁理发,夫妇不能同房,禁晤宾友、赴宴等。亲人每日早晚哭灵,在灵前晨夕供膳祭之,称“孝饭”。逢“头七”、“二七”小祭,“三七”开祭,亲戚朋友齐来吊丧。灵堂摆至“三七”或“七七”解除。然后把牌位、香炉送放宗祠内。建国后,此俗渐废。
家祭 逢死者生日、卒期,或四季八节,家人都要到中堂或宗祠里,上供祭奠祖宗之灵。
第四节 其他习俗
信仰
庙会 也称会市,原为神佛寿诞的节庆活动。岩头正月半,芙蓉二月二,上塘二月十五,枫林二月二十一均有庙会。是日,各地迎神演戏相庆,家家户户摆酒肴,相邀亲朋看戏。三教九流,红男绿女齐集,热闹非凡。上塘庙会一般三天,上塘殿(孝佑宫)演戏,庙宇里摆大馒头上供,灯彩辉煌。当地童谣云:“月光光,佛上堂,上塘殿,大灯光……”。庙会期间,摊贩云集。今演化成一年一度的集市贸易。
开光 新建庙宇,塑造佛像,或旧庙重新修塑完毕,须择日“开光”。开光要摆祭供,乐队吹打,还演开光戏。此俗农村今仍流行。
关公洗台 农村祠宇连台戏最后一场演毕,一位演员扮作关羽,执青龙偃月刀在戏台四周舞弄一番,称“洗台”,示全村吉庆太平之意。此俗今渐废。
迎佛 民间庙会,有迎佛活动。扮元帅或七星者,身穿神佛的服装,手执钢叉或刀枪,脸上涂金,骑在马上,在本村和邻村的主要路道上招摇一番,意在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口安泰,六畜兴旺。此俗在六七十年代已少见,近年部分乡村又重新出现。
拣日 桥头、桥下、岩头、碧莲等地,旧时设有“拣日馆”。凡婚娶、丧葬、造屋、远行、拜师及筑灶、分家等,大多请“命馆先生”择宜,逢吉方行。今专此道的已为数不多,且门庭冷落。
看风水 昔日,凡建房选址、人死殡葬、入土“点穴”,都得请“看风水”的阴阳先生来相度地理,占卜吉凶。谓好的龙脉与吉穴,将荫庇子孙后代兴旺昌盛。今此俗已不流行。
求梦 旧时,求梦者夜晚到庙宇神像前睡觉,点香祈祷神佛托梦。翌晨,将所梦之事析疑。有求嗣、求财、求点“花会”名等等。此陋俗今已除。
吉兆 灵芝草:古人以为神木所生之仙草,服之长生不老,故兆祥瑞。龙、凤:龙为神异动物,能兴云作雨;凤凰为百鸟之王。二物降临为国家盛世之兆,民间视为祥瑞,以龙凤为美饰者甚众。麒麟:古代传说中一种动物,为吉祥之象征。妇人多年不育者,要虔诚礼拜,意谓麒麟送子。龟鹤:为长寿之物。灯花:灯烛余烬结成,状如花,谚有“灯花爆,喜事到”之谓,亦有“画烛生辉,读书郎笑步青云”之说。火笑:烛中火苗有时出现呼啦声,为客将至之兆。喜鹊:喜鹊叫,客必到。因喜鹊的叫声及毛色能使人愉悦,又以“喜”为名,故视为吉祥。看见蟢(也称壁蟹),谓喜事临门。“要得发,不离八”,以八为家道隆昌之兆。故酒席一桌八人,抬轿八人,结盟兄弟八人。商店店号也有称“888”(即发发发),以图吉利。路上遇抬棺材,谓有官有财。逢农历三、六、九出门经商,财运亨通。
凶兆 夜闻猫头鹰鸣叫,为死人之凶兆。因猫头鹰相貌顽凶,眼睛异于其他鸟类,鸣声凄厉,专在夜间出没捕食,故视为“报丧”、“勾魂”之鸟。乌鸦叫祸。行人闻乌鸦鸣叫,快步避走,连连念:“乌鸦白头颈,叫叫勿要紧。”因乌鸦颈项处有一圈白毛,余皆漆黑,与丧服类似,又喜食腐尸,故视为不祥之鸟。母鸡啼更,家有不宁。鸡上屋兆凶:鸡飞上屋顶,为火灾将至之兆。狗哭兆灾:俗称狗夜间凄凉长嚎为哭,当作死人、火灾、被盗、争讼等祸事将临之兆。竹子开花兆灾,有“竹子开花,人要搬家”之谚。吉凶之谓,虽属无稽,但长期相沿成习,一时难以根除。
禁忌 昔日,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往往迷信无形的神灵,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禁忌:正月初一不扫地,不吃稀饭,不挑人粪,否则钱财会外流,出门会遭雨淋,会亵渎神灵。逢年过节,忌打碎器物。忌拾溪边鱼、路中鸟,鱼不在水、鸟不飞天被认为是反常,拾了恐招灾。孕妇忌吃蟹,否则婴儿长六指或“横生”。小孩忌吃饭焦、鱼卵和玩米、数米,否则会变懒惰,变痴呆,日后不会计算。男人忌从妇女衣裤下走过,以免招来晦气。忌拔脚毛,说“一条脚毛一担谷”。吃饭时不能撒米粒和碗底留剩饭,否则遭雷击。不能用筷子敲饭碗和将筷子插在饭碗中央。宴请客人时,不能中途将空碗碟收起,否则被认为是“逐客”,也忌把盘碗反扣在桌面上,否则有咒人生病之嫌。开店铺的忌人坐在柜台上。做生产的忌早上第一个顾客不成交而去,否则全天倒运。走江湖的逢七不出门,逢八不进门,民间有“七折八扣”、“七煞八败”之谚。忌夜间把衣服晾在外边,以免冲犯夜游神。忌把衣服穿在身上缝补,否则将来会做贼。忌入殓啼哭时,眼泪滴在死尸上,否则死者不忍离去,且不得超生。亲人亡故忌说“死”,一般称“走去了”、“去世了”、“过辈了”,或用“百年”、“作古”、“仙逝”、“归天”等语。舍宅遇蛇不能打,连声念“那里来,那里去!”忌摘野外的“白碗碗花”,摘了会打碎碗碟。扁担放在地上,忌妇女跨过,否则不吉利。上列诸多禁忌,今已逐渐淡化。
宗族
房族 同族男女不准结婚。房族内某家房屋出卖、出让,近支者享有优先权。逢婚丧红白喜事,房族内的人自动来帮忙料理。庙会演戏、迎佛、元宵舞龙灯,一般由各房轮流出资操办。
宗谱 一般每隔二三十年重修一次。宗族中推出德高望重者数人至十数人组成谱局,其中辈份最高、二老双全、子孙满堂的长者为首事。聘请具学识、懂业务的老先生任主修。择吉日(一般在立春之后)举行开谱仪式。为汇集资料,参与修谱的人员要走家串户,细细查访。凡旧谱上无名的人丁均要收入,不可遗漏。每户要交丁口银给谱局,作为支付修谱先生报酬与诸项费用。谱牒内容包括:先祖遗像、族规家训、序言、祠祀众产、人物传赞、行状、著作;各房族人丁谱名(有的加乳名、字号)、生卒年月、婚配及葬地等。谱牒修缮完毕,要拜祭宗祠与祖墓,同时摆完谱酒,演完谱戏。外村同姓宗族派人送全副猪羊彩礼、匾额,以示庆贺。谱牒由族长或各房保管。除一年一度的六月六晒谱外,不许别人妄动。如须查谱,经宗族讨论并用福礼祭祖后方可。
众田 又叫义学田,是宗族中培养与鼓励子孙上进入仕的田产。昔日不管谁家子弟考取科举功名均披红拜祖,享受众田产业。近年有的村对考取大专院校者发给奖学金。
家规 旧社会家规颇森严,家政一般由祖父或父亲主持,内务由祖母或母亲管理。下不得犯上,晚辈须敬重上辈。孩子逃学、偷窃,要责打。开饭入席,长辈坐上首,晚辈坐下首。男人(家长)上山下田,妻子儿女要等他回来后才能开饭。客至设宴,多由家长作陪,子女不许上桌,否则为失礼。人家赠送的果品糕点,除分赏给孩子外,同时要奉敬长辈老人。此俗部分地区今仍流行。
称谓 宗族、家庭、亲友中对人各有称谓。对长者不得直呼其名。旧时夫妻间不唤名字,多叫某某(孩子名)爸或某某(孩子名)妈。男人对人家称自己的妻子为“我屋里”;妻子则称丈夫为“我男子客”。村里同族人之间,依辈份称呼,如男性高二辈的呼阿公、阿爷,高一辈的呼叔、伯,同辈年纪比自己大的呼阿哥;女性高二辈的呼阿婆,高一辈的呼阿妈、阿婶或阿姑,同辈年纪比自己大的呼阿嫂或阿姐,对亲戚长者也各有称谓,如称舅舅、舅母、姑父、姨妈等;同辈的族人或亲戚,则呼其名。妇女随孩子辈份称呼人家。今沿袭。
分家 儿子平分上辈的财产,包括房屋、田地及生产资料。女儿分浮财,如生活用具、首饰等。长辈所需的住房及用具,分家时预先提留。同胞兄弟间出现争执,由舅父与亲房长辈秉公而断。分家时须请先生写“分书”,经父亲画押确认,亲房见中(即中间人)才成。分家后下辈有赡养上辈的义务。
赡养 儿子分家后,自立门户,但必须赡养长辈。老人失去劳力,自己开灶,儿子要按月或按季供给谷米、柴薪和买菜钱。老人自己不起火,由儿子轮流供膳,称“吃轮供”。此俗至今乡间仍沿袭。
第二章 宗教
第一节 道教
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记载,华盖山下“有容成太玉洞,道书谓天下第十八洞天”。相传太古黄帝时容成子修炼于此。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傅隐遥道人在大若岩石室修炼。三国时,道士王玄贞在大若岩石室修炼,其徒朱孺子,传说饮服枸杞,羽化飞升成仙。东晋著名道士葛洪到东蒙山炼丹,丹台至今尚在。南朝梁陶弘景,在大若岩石室著《真诰》一书,传播道学修炼之术。魏晋时期的张薦,宋代夏元鼎、李少和、林守真,元代周颐真,明代叶昌龄等道士在永嘉传播道教,名播东瓯。清代“黄教”传入,道教衰落。民国时期,农村尚行道场法事。建国后,全真派道士响应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号召,大多还俗归农,少数道士孤守宫观,躬耕自给。“文化大革命”期间,多数宫观神像被毁,部分道士蒙受不白之冤。1978年后,宫观逐步修葺。1987年10月,成立永嘉县道教协会。1990年,东蒙山天然道观开放。
永嘉道教有全真和正乙两个派别。全真派教徒需出家,蓄发、茹素,衣着方袍大袖,今有龙门派第27代教徒10余名。正乙派道士,有的出家,有的不出家。他们大多分散在乡村,一边生产劳动,一边为人念经、做道场。1985年,道士吕信足移居美国纽约,创美东道教会,并把针灸、气功疗法传到侨居地。
清以前,有道士100多名。民国初期,有宫观32座,道士300多名。1990年,有宫观100余座,道士600余名。
天然道观
位于乌牛镇西湾村北的东蒙山上,初建于晋代。东晋道学家葛洪修炼于此,丹台遗址尚存。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息足餐霞洞。清代于观下方辟“小方岩”,建胡公殿。1979年,重整天然道观,修“三天门”、建紫云亭、中兴亭,辟长生洞,筑蓄水池,造招待所,从乌牛码道至山下村,铺1500米长水泥路,从山脚至天然道观筑1224级石磴。1988年在观旁塑“青牛”、“龙头”。1990年4月对外开放。
广福灵真宫
位于水云村南陶公洞内,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3),建“灵真宫”,道书称之为“天下第十二福地”。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在洞内建“三清宫”。元成宗赐名“广福灵真宫”,并由奎章阁侍读学士虞集撰写《大若岩广福灵真宫铭》。此殿历经沧桑,几度被毁坏。清乾隆年间(1736~1795),在洞外建五楹前殿。中殿筑在洞内,此殿仅有椽檐而无瓦片覆盖。殿前有一长方形“讲经坛”,可纳数百人听经。1983年失火。1985年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孝佑宫
又名上塘殿,位于上塘镇浦东村头,初建于唐。殿坐北朝南,三进两廊五楹,并建有戏台,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载:“唐卢氏居卢岙,尝与母出樵,遇虎将噬其母,女急投虎喙,以代其母。后有人见女跨虎而行,遂立祠祀之。南宋理宗赐号“孝佑夫人”。殿中匾额有“跨虎成神”、“孝感动天”、“孝德流芳”、“至孝鸿仁”等。
苍峰宫
坐落于苍峰西南坡,建于宋朝。清文宗咸丰十年(1860)重修。宫碑载:“……后汉三年八月十四日,偶与妹井边汲水,见有石卵,五色红斑,光彩莫口,浮摇水面,波浪层起,收而纳之口,误吞而得孕。及汉亡周兴,即于后周元年(951)五月二十日辰时,到苍峰顶上,月满产龙,身亦从而化神焉。”
陶姑洞
位于西源乡梅坦村东,洞中有五楹三层殿宇,初建于明代,顶不施瓦而雨雪莫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玉环县楚门镇筠岗村李岳松募捐钱物,于1986年9月重建。洞顶石掣中渗出丝丝清泉,水质洁净如玉,人称“仙水”、“神泉”。水池虽只农家石水缸那么大,但“百人拜佛百人饮,千人烧香饮有余。”
太阴宫
坐落七都乡上沙村。始建于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民国9年(1920)重建。建国后改办小学。1964年址迁西侧,建三间小殿。1985年扩建为三间二进,并在左侧建一座观音堂。
第二节 佛教
西晋惠帝元康五年(295),罗浮蛇山、龟山上立佛塔。东晋元帝太宁三年(325),李整于习礼坊(今鹿城公园路)建崇安寺(唐改称开元寺),开东瓯佛教之先河。唐代著名僧人玄觉(665~713)、倡天台、禅宗融合之说,学者辐辏,永嘉佛教名播海内。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建普安寺。懿宗咸通五年(864),上塘绿嶂建宝胜寺。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瓯北白水建罗汉寺。大中祥符二年(1009),东岸箬岙底建寿昌寺。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岩头里岙建广福寺,黄田白岩建隆平寺。明清以来,永嘉佛教更加深入到民间,宗教活动频繁开展,以诵经念佛为主,提倡吃素、戒杀、放生,多做善事,求生净土。建国前寺庵都有寺田或寺山。土地改革中,寺田分给贫雇农,寺山划归当地乡村集体所有,绝大多数僧尼返俗务农。“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刮“捣佛拆寺”之风,寺庙中的菩萨塑像大部被毁,有的僧尼遭游斗,宗教活动停顿。1978年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佛教活动逐步恢复。部分寺庵得以修葺复原或重建、扩建。到1990年,全县有寺庵200余座,经批准登记的77座,僧19名,尼9名。
云居寺
又名云车寺、苍基寺。位于张溪乡深固坑村。东晋建庵,名为苍基庵。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一说天宝年间(742~756)〕改为“苍基堂”。后再改为“云车禅寺”。寺三进,有大雄宝殿、藏经楼、诵经楼、钟鼓楼及左右厢共48间。宋末元兵南下,寺被毁坏。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重建,恢复原貌,改为“云居禅寺”(古“居”与“车”同音)。神宗万历三年(1575)重修。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铸一大钟,重200公斤,作为镇寺之物。乾隆三十二年(1767)、文宗咸丰九年(1859)又加以修葺。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和红军挺进师的部分队伍曾驻扎此寺。
云山寺
位于西源乡云山顶,建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五楹四进两厢,共26间。第二进前桥道两边各有放生池,第三进曾因战乱三次被烧毁三次重建。第二进30年代初期被毁后重建。第四进曾置蒙馆,由和尚设教至民国初期。后与第一进相继崩塌。寺水口建有“更衣亭”,亭已毁,留有亭础、石鼓、石像。
普安寺
坐落岩头镇西北部十八垄南麓。建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5)修建,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再修,民国年间又修。寺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前为山门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观音阁,有大小禅房100余间。寺内有两个大鱼池。寺前有东西两亭,今已毁。寺内尚留石鼓一对,石狮一对。表山郑氏宗谱记载:北宋时,该寺系天台宗分派,清代和尚最多有128人,为浙南天台宗重要道场。寺旁有大德禅师和还庵恩和尚坟两座。
罗汉寺
坐落于瓯北镇白水村,建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民国20年(1931)重修,1984年再修。寺五楹,有山门、天井。
寿昌寺
坐落东岸乡箬岙底村。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寺二进两厢,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占地2160平方米。建国前有寺田60多亩,和尚5人。大殿前天井有两座古塔,“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时被毁。山门外有两株古枫,横截面周长3.3米。
净心禅寺
位于中塘乡栗一村,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四月,重修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六月。寺七间二进。
广福寺
位于岩头镇西南部南崖山脚,建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五楹二进。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八月重修,德宗光绪十四年(1888)再修,1986年又修。寺前有古柏。
正门寺
位于上塘镇正门山脚,建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1980~1983年,南明道住持募捐修葺、扩建。寺后有清泉、水池。宋末广王府记室参军、国史院编修陈虞之率兵勤王抗击元军,驻该寺。
九峰寺
位于东岸乡冷水观山上。明朝始建道观,观下置隧道通山园,今已塌圮。清宣统元年(1909)由头陀寺方丈能明募化重建,时有僧人10多名,寺田40余亩。寺西百余步,有能明大师墓,今已塌损,仅留石碑石鼓。1979年乐清南明道来寺,募资重塑佛像,修僧房。1982年,重建山门,书“九峰禅寺”匾额。寺前涧水呈丫字形,旁有一圆形凹岩,酷似石臼,又名朝天锅。
兴国寺
位于仁溪乡西坦马垄,建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清德宗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月重建后进,民国23年(1934)修建大殿,有寺田80多亩,1988年建前进。寺五楹三进。原寺东厅已毁。寺前有梭罗树(赤松)一棵,干粗叶翠,似一彩旗。四周山林缀翠,绿茶铺地。
大乘寺
位于瓯北镇龟山塔旁。建于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清圣祖康熙十五年(1676)重修。原七间,前有山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2年重建五间大殿和山门,扩建东边两间僧房。
卧云寺
又名卧云庵,位于仁溪乡杨家山炉峰山顶。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修,德宗光绪二十七年(1901)又修,民国35年(1946)再修。寺掩映在青松翠竹之中,雾海云涛时笼寺宇。寺前有半亩方塘。寺左近处有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1841)和尚墓一座。
芙蓉庵
位于枫林村东,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建,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1982年又修。庵三进,壁画南游传。
玉泉寺
位于黄田乡黄岩洞下村,建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5),民国15年(1926)冬重修,1986年再修。寺五间三层木构建筑。依壁向阳而筑,高檐翼然欲飞。一楼至二楼的石径内侧石壁中有一清泉,常年不枯,甘洌可口,玉泉因此得名。寺左数十步外的陡壁间,有一石洞,高约5米,宽约10米,深约6米。此洞底面平整,内有龙井一口,水色浅绿,明洁如镜。洞外绝壁,洞顶山溜纷飞,若跳珠洒玉,堪称人间奇观。
屏山寺
位于桥头镇谷宅店(谷联),建于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1773),德宗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二进两廊。
第三节 天主教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宁波教区(黄岩珊桥本堂区)马宗良神甫来永,在县城(今鹿城区)花柳塘巷建立临时活动点。德宗光绪三年(1877),宁波教区派意籍传教士董增德驻温,活动点(堂址)迁周宅祠巷。六年(1880),堂区成立。十年(1884)十月四日夜间,永嘉城区民众焚毁周宅祠巷天主教堂。十三年(1887),徐定雨传天主教入枫林。民国17年(1928),枫林成立本堂区,辖楠溪北片教务。25年(1936),全县有神甫2人,教徒3316人。1949年,教徒发展到4021人。1958年,全县天主教堂(除中塘乡朱家山外)基本被关闭。“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少教堂被大队占用。1978年后,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1980年,溪垟乡烘头天主教堂恢复。1981年后,相继开放枫林、岩头、碧莲、张堡等22个教堂。至1990年,全县有天主教堂29座,信徒6000多人。枫林天主堂,位于枫林镇枫二村。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堂,民国9年(1920)改建。20年(1941)翻建,教堂呈十字形,有神甫楼4间,厢房40余间。钟楼21.7米高,楼顶悬有150多公斤重的大铜钟一口。堂内有花坛。教堂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是民国时期永嘉县瓯江北岸最大的天主教堂。
第四节 基督教
清穆宗同治五年(1866),英籍传教士曹雅直从宁波来永嘉县城区(今鹿城区)传教。次年,在花园巷建立温州基督教内地会,后外国传教士相继而来造教堂,办神学院、医院,至民国9年(1920),永嘉有基督教徒6413人。基督教会的管理、宣传、经济三权均掌握在外国人手里。1951年1月13日,温州市建立基督教三自革新委员会,贯彻自治、自养、自传“三自”方针,与外国基督教断绝一切联系,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永嘉县基督教有6个不同的宗派,1958年走向大联合。“大跃进”中,教牧人员都参加劳动,教堂关门,活动停止。“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极“左”思潮冲击,不少教牧人员被打成“牛鬼蛇神”,教堂被关,《圣经》被焚,出现无教堂、无教牧、无经传的“三无”状况。1978年后,冤假错案得到纠正,教堂相继开放,有的重建或维修。1981年8月23日,在江北张堡老教堂成立永嘉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筹备小组。翌年4月中旬,在上塘召开筹备会议,协商推选11人,组成筹备小组,下设自治、自传、自养三个组。据同年11月统计,全县11个片,有基督教堂(点)414处,信徒14862户,47073人。经批准开放教堂4座,自行开放45座,老教堂重建8座,新建教堂16座,聚会点323处。义务传教士692名,其中男性627名,女性65名。文化程度,高中27人,初中101人,高小349人,初小215人。年龄60岁以上157人,31~59岁401人,30岁以下134人。1986年12月18~19日,在上塘召开永嘉县基督教第一次代表大会,同时成立永嘉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与永嘉县基督教协会。1990年,全县有基督教堂290座,教徒60000多人。
中国耶稣教内地会
清穆宗同治五年(1866)10月传入。德宗光绪三年(1877)在县城(今鹿城区)建堂。二十一年(1895)成立黄田分会,为现境最早的基督教会。民国14年(1925),内地会分成总会、分会、支会三级。总会在城区花园巷。建国初有信徒10210人,教会53处,教牧师18人。
中华基督教循道公会
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10月,英籍传教士李华庆来永嘉县城区(今鹿城区)城西街传道。翌年3月购房设堂于城西嘉会里巷,称“偕我会”。十年(1884)中法战争时被毁,二十四年(1898)重建,二十九年(1903)与同宗派教会合并,改名为“圣道公会”。民国23年(1934)改为“循道公会”。设教区、联区、牧区、堂区四级。总会下有6个联区,128个分堂,教牧师12名,义务传道士326名,信徒10406人。
中国耶稣教自立会
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8),永嘉县内地会部分信徒在县城(今鹿城区)府前街施水寮成立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后将会址迁到乘凉桥。民国10年(1921),在县城(今鹿城区)建堂。30年(1941),在松台山麓建永光堂,设总会。后向瑞安、平阳等地发展。
中华基督教自立会
民国14年(1925)7月25日,牧师尤树勋等在县城(今鹿城区)沧河巷成立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至38年(1949)9月,发展到47处,其中城厢8处,上戌17处,楠溪17处,共有信徒2350人。
第三章 人民生活
第一节 收入
农民
建国前,多数农民少地或无地,主要靠租种地主土地和出卖劳动力养家糊口,生活非常贫困。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记载:“宋嘉祐三年(1058),永邑上户盘剥,贫农死50人。”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衙门堂院向佃农派租有岁进、岁派、岁殓、岁徭、岁造等6类73种地租。“清道光十四年(1834),上户盘剥,贫农死于饥疫,尸塞道路,以一棺殓二三尸,尽以橐草裹捲。”清文宗咸丰三年(1853)7月,遭大水灾,早稻收入未及平常年景的一半,农民四处逃荒要饭。民国22年(1933),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对朱涂、澄田、徐家塆、霞碧、沙村、葡萄棚作了调查,六村共有292户,1311人,田918.35亩。地主占总户数1.38%,占田28.42%,户均65.25亩;富农占总户数1.04%,占田10.96%,户均33.55亩;中农占总户数6.12%,占田17.37%,户均8.86亩;贫农占总户数76.38%,占田仅43.14%,户均1.78亩,人均0.41亩。租种田地负担地租的农民占90%,无需租种的农户仅33家。佃租租额,谷租一般在田地收获量一半以上,永佃田租额一般为收获量的30~40%。早稻登场,农民交租还债纳赋后,剩余已不多。每到年底,还不起债的农民通常以当地价50%的押款和70~80%的典价,将土地抵押、典当或出卖。民国17~22年(1928~1933)的五年中,地价下跌40%左右,但负债农民借贷无门,还是忍痛出卖田地,其中霞碧一村就出卖田地17亩。不少贫困农民迫于生计,给地主家当长工。永临、新桥一带有167人分散在158户地主家,他们终年劳作,除了残羹剩饭,所得工钱少得可怜。农忙时节受雇的短工工钱略高于长工,但除了吃饭,干一天活仅得一升米。
建国后,经过1951年土地改革,农民获得生产资料主权,极大地激发了生产热情。1950~1952年,农业总产值达1.2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8.54%,年递增5.72%;农业人口年递增11.87%,人均耕地年递增2.85%。1952年虽遭水灾,全社会粮豆总产量却从1949年的8.31万吨增加到9.25万吨,年递增3.6%。据桥下乡三类典型户调查,1952年与1948年各项收入相比,贫农增97.4%,中农减8.2%,富农减22.9%。1950~1957年,全社会粮豆总产量每年平均递增5.4%。1957年,全社会粮豆总产量12.64万吨,为1949年的1.5倍,人均口粮240公斤;生猪饲养量从1949年6.66万头增加到13.76万头,户均从0.75头增至1.37头。农村经济总收入1843万元,人均纯收入29元。1958年以后,一连几年粮食生产遭受挫折,农民生活遇到困难。1966年开始的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口增长34.25%,人均耕地从0.86亩减至0.61亩。全社会粮豆总产量从13.19万吨减至11.91万吨,下降9.7%.农业总产值从6849万元减至549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年均递减2.17%,人均口粮从196公斤减至149公斤,人均纯收入从36元降至27元。至1978年,粮食部门还供应农村定销粮235万公斤,超支欠款大队有324个,占大队总数36%,农民温饱问题仍未获得解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工业、家庭工业迅猛发展,各类专业村、重点户应运而生。1982年,江北和二大队朱炳新一家5人2.5个劳动力承包耕地30.2亩,年净收入6000余元,成为全县第一个规模种粮大户。是年,全县全社会粮豆总产量达21.35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比1949年1978年分别增长1.6倍、0.22倍。次年,各类专业大户发展到41393户,占总农户数25.7%。1980年人均收入仅28.31元的桥头公社,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迅速崛起,成为拥有“东方第一大钮扣市场”的繁华集镇。不仅消化了全镇70%以上农业剩余劳动力,还引来大批外地劳动力,或经商、办厂,或受雇于私营企业、个体工业。昔日难以维持生计的艺工、商贩、弹棉郎都成为企业主或购销员。1984年全镇工商两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86%。1987年人均纯收入达826元。地处北部边远山区的黄南村70年代建成扶贫公路,开发了竹木资源,人均收入从1980年前几十元提高到1985年325元,1989年508元,最低收入户人均341元。1990年连续遭受五次台风袭击,全县几万亩农田颗粒无收,全县全社会粮豆总产量减至17.16万吨,人均口粮减至197公斤,农业总产值还高达17359万元(以1980年不变价计算),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4.83倍、2.21倍。农、林、牧、副、渔产值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到1990年,全县有46.2%农民走出世代厮守的黑土地,或从事工商经贸活动,或进入乡镇企业做工,或创办家庭工业。全县外出劳动力9.95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26.63%,净收入达12160万元,为1978年900万元的13.5倍,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1202万元,其中二、三产业比重从1980年的52.4%、1985年的65.1%提高到76.0%,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48元,1985年183元增加到1990年433元,有1400余人被列入乡镇统筹“五保”名单,其吃、穿、住、医、葬均得到基本保障。
永嘉各地自然条件差别迥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收入上较大的差别,近几年愈益明显。突出表现在罗浮、永临两区和瓯北、桥头、上塘直属三镇的沿江平原同沙头、岩头、碧莲、岩坦、四川五区和中塘、路口直属二乡的山区半山区这两大地区的差别。前者面积占全县20.9%,人口占全县42%。1980年以后,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的48元提高到1990年618.79元,增12.9倍,其中瓯北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970元,居全县区、乡、镇首位,几乎全部摆脱贫困。后者面积占全县79.1%,人口占全县58%,由于受交通、能源等条件的制约,工业难以发展,经济收入中,农业始终占最大比重。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比前者少3.6个百分点。1990年,人均纯收入最高的碧莲区也只有356元,仍处在全县平均线以下。人均纯收入300元以下25个乡镇中,该地区占了24个。
职工
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至嘉庆七年(1802),永嘉县普通公职人员、斋夫年薪银12两,监捕、门斗年薪银各7.2两,皂隶、禁卒、斗级、民壮、库子等年薪银6两左右,最少的更夫仅3.5两,很难维持一家人的温饱。民国时期(1912~1949),公职人员实行月薪制,因时局不稳,收入波动很大。民国36年(1947),城镇市场中熟大米平均每市斤2916元,公职人员月薪折合大米:县长128公斤,科员28~46公斤,事务员40.5公斤,收入最低的书记员仅9公斤。教员的平均收入略高于一般公职人员,月薪折合大米约45公斤。由于货币信誉丧失,37年(1948)11月起,每月发公务人员糙米8市斗,以稻谷折发。农村小学教职员工薪米年300公斤到450公斤不等。受雇于工商业主的职工,工资低微,且随时可能被解雇,学徒三年仅供膳宿无工资。手工业工人以上门服务居多。25年(1936),泥水匠、木匠、石匠不包饭每工工钱0.2银元(时3元兑一担谷)。40年代,成衣匠每工2.5升米,铁匠按件计酬,打一把锄头2.5公斤谷。因战乱频仍,百业萧条,不少手工业者找不到雇主,迫于生计,转而去做烧炭、卖柴、担盐等苦力活。解放前夕,县城温州中学教员月薪金圆券仅值大米5公斤多,以致全校总请假。
建国初期,对行政干部(包括在革命队伍中婚生的子女)实行供给制,对接收录用的民国公职人员实行工资制,工资额高于供给制。1952年改为包干制,以工资分作计算单位。是年,机关工作人员人年均工资316元,比1949年提高7.9%。国营企业职工工资比1949年提高60%以上。全县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2600人,年平均工资283元。随着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和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城镇居民多数有固定职业,收入相对稳定。1956年工资改革后,公职人员普遍增加工资,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均工资396元,比1952年增加113元,增长40%。1959年,县劳动科对27个工矿企业进行重点调查,企业职工月均工资23.75元。其中管理人员58.56元,最高88.50元,最低18.50元;生产工人24.42元,最高106.50元,最低9元。此后工资多次调整,1978年,全民职工年均工资提高到560元,比1956年增长41.4%;城镇集体职工年均工资提高到469元;乡办集体单位职工年均工资368元。
1977年以后,职工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其中经过一次大的工资制度改革和八次部分工资调整。1990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年均工资2153元;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人均工资1890元;全县超100万元的村办企业从1988年的41个增至75个,职工年均收入从2204元提高到2956元;手工业“五匠”日工资,从70年代的1.4~1.8元,提高到1990年的20~25元(包饭)。
第二节 消费
食衣住行用
主食与副食 历史上沿江居民以大米为主食,山区贫困农民多以番薯、玉米等粗粮为主食,荒歉之年也有以野菜、树皮充饥。民国18年(1929)8月18日~11月15日大旱,县维持粮食委员会通过商会在芜湖办米50万石到县平粜,但由于豪绅富户乘机囤积居奇,高利借贷,仍有很多贫民吃树皮,典妻卖子,四处逃荒。沙头等6个区卖掉小孩2100人,饿死在上塘浦口祠堂有51人。公务员食物类生活指数从民国30年(1941)11月的107.05提高到32年(1943)8月的975.02。37年(1948),币值狂跌,每斤大米数十万元。6月,城区(今鹿城区)一老妇手持30万元无处购米,绝粮断炊,投河自尽。
建国初,人民政府供给农村返销粮、救济粮,及时解决部分缺粮户的困难。1952年遇大水灾,县府拨救济款170万元(折新币),救济粮6万公斤,供销合作社供应农民优待粮3486700公斤,11岁以上月供应大米22.5公斤,10岁以下月供应11公斤,供给制干部按大灶1分、中灶1.43分、小灶1.8分供给大米。每分计中等米0.19公斤。此后城镇居民生活用品逐步实行计划供应。1957年城镇居民1487人,月人均定量成品粮15.5公斤。1958年11月,公社食堂化,农民吃“大锅饭”。是年城乡不产粮人口1万人,全年供应粮食262万公斤,薯类搭配30%,其中4个月以40%搭配,供应鲜薯55万公斤。次年不少食堂以菜代粮,粗粮细做。1960年,每人每天不足0.5公斤原粮的食堂有1127个,占食堂总数的45.7%,部分食堂一天三稀。入夏后全县出现浮肿病人13218人。10月后,有80%以上食堂拿番薯藤、叶作饭菜。至1961年1月中旬,全县301个大队,1250个食堂采集箸竹籽、葛藤、乌糯、稻秆、黄豆秆、玉米心共300万余公斤加工代食。是年1月份平均每天每人食用原粮:0,625公斤以上有3个大队,5个食堂;0.5公斤以上不满0.625公斤有72个大队,321个食堂;0.5公斤有130个大队,465个食堂;0.375公斤以上不满0.5公斤有217个大队,874个食堂;0.25公斤以上不满0.375公斤有195个大队,595个食堂;0.25公斤以下有60个大队,205个食堂。不久,食堂解散。困难时期,粮食国家供应的城镇居民,每人每月降低定量1公斤左右,并实行“低标准、瓜菜代”。其中相当部分被精简下放农村。1962年开始好转,“黑市”粮价比上年下降58%。1963年,早谷每百斤降至12.5~13.5元。1982年,稻谷等主粮占粮食的比重上升到80%,结束山区农民“番薯丝吃到老”的历史。80年代,玉米、薯类逐步成为家禽家畜主要饲料或用来粗粮精做以调换口味。主食人均年消费106.5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比重,从1980年34.1%下降到1990年19.8%,富裕的梨村占10.7%,贫困的大岙村高达46%。1990年实行乡镇统筹的五保户有293户、671人,占五保户总数63%,口粮标准为191公斤。非农业人口增至50104人,按定量供应大米,但不少人喜欢购买市场上的优质粮。1990年,社会销售原粮30566吨,比1980年,1985年分别增长86.91%,26.60%。
昔日,肉、鱼、蛋一般人家很少吃,饲养家禽家畜主要为补给家用和积肥。抗日战争时期副食品奇缺。民国33年(1944),肉、蛋、菜油等价格比26年(1937)上涨100倍以上。建国后,供销部门定量供应油、盐、酒、糖等主要副食品,居民凭票购买。1953年开始,实行油价财政补贴。1957年,每人月供应油31.25~62.5克。1959年国庆节和中秋节,供应猪肉,农村每人62.5克,城镇居民125克。困难时期,凭票定量供应副食品扩大到熟食、豆制品、糕饼、水产等。1960年夏,商业部门拨出红糖2250公斤、桔饼300公斤、菜油750公斤、猪油500公斤及一些咸鱼等照顾病人。1960~1967年,儿童加发糕点票0.5公斤。1962年5月1日起,城乡居民食盐供应定量调整为每人每月0.55公斤。1963年经济复苏后,副食品敞开供应。议价猪肉从上年6月的每公斤7.30元下降到1.88元,每公斤鸡蛋从4.60元降到1.80元。70年代,通过奖售化肥收购蔬菜,以保证居民供应,糖果、奶制品、罐头等副食品居民并不常吃。80年代,集镇农贸市场日趋活跃,副食品种类增多,鱼、肉、禽、蛋等成为大部分城乡居民家常菜,副食品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居民,副食品消费喜标新立异,以至出现超前消费的攀比风。请客送礼名目繁多,红白喜事一次摆酒20席、30席已非鲜见,菜谱花样不断翻新,从全鸡、全鸭、全蹄到蝤蠓、河鳗、甲鱼,还有名牌香烟、高档啤酒。“人情”礼金步步升高,从几元、几十元到几百元。据10个乡100户农户抽样调查,1984~1988年送礼金额人均从10.92元增至40.59元,增长2.86倍,年均递增40%;户均从57.88元增至218.51元,增长2.72倍,年均递增38.9%,其增长幅度大大超过收入增长幅度。1988年,送礼总支出21551元,占生活费总支出的6%,占生产总支出的27.8%。据调查,农村住户副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费总支出的比重,从1980年的22.2%提高到1990年的30%,人均消费160.8元,比主食消费多54.3元。
1962年,为缓解暂时困难,合理分配有限的物资,按职工工资6%~8%的比例发放商品购货券38万分,居民凭工分券购买南北货、罐头、蜜饯、酒类、面食、菜点。如红枣罐头每听1.74元,收工分券10分;纸包代乳粉每包1.41元,收7分;酱油鸭每市斤2.86元,收28分。1964年,实行副食品差价补贴,居民凭票购买。1979年,实行每月补贴。
1985~1990年,共补贴1342.2万元,其中1990年粮油补贴101.3万元,肉食补贴33.1万元,平抑蔬菜市价补贴136.6万元。
衣饰 民国时期,豪绅富商多穿绫罗绸缎衣服;中等收入者穿自产土染的丝织烤褂和斜纹、士林蓝布衣;一般农村居民穿自织的芒麻、棉等土布衣,常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或是“老大穿了给老二,老二穿了给老三”;不少穷人则缺衣少被,每遇寒冬,便以“柴头当棉袄”。鞋以布鞋、蒲鞋、草鞋、木屐为多见。如山村西炉,抗日战争期间只有两件半绒衫和一双球鞋,建国前两年,寒冬时破絮加蓑衣、以蓑衣代被者占三分之一。民国32年(1943)8月,公务员的衣着类生活费指数,从30(1941)年11月的115.80提高到1513.04;翌年1月比抗日战争前夕的26年(1937)6月上涨277倍。
建国后,居民衣着条件逐步改善。50年代,汗衫、卫生衫裤、解放鞋开始流行,机制的人民蓝、司光蓝、自由布、东方绸渐进农家。1956年,只有90多户的偏僻山村表山乡溪龙坑,也有卫生衫150多件。60年代,卡叽、灯芯绒、华达呢和化纤布逐渐增多,毛线衣也较常见。1961年冬,西炉村农民几乎户户有绒衫。1979年冬,据主要商品零售量统计,棉布为2282000米,是1951年的118.9倍;卫生衫裤165300件,棉毛衫裤712500件,绸缎3940。米,分别为1959年的5.3倍、48.1倍、8.8倍;呢绒、混纺分别为19100米和526300米。80年代,自纺自织的土布服装消失,化纤、涤棉、涤纶、混纺、尼龙、呢绒、毛料服装逐渐普及,真皮、裘皮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男装流行西服、茄克衫、运动衫、羊毛衫、风雪衫、羽绒服、牛仔服、皮茄克、呢大衣等;女装的款式色彩更是千姿百态,层出不穷,还注意金银首饰配搭。桥头镇建成区内16岁以上妇女人均首饰1.5件。80年代后期,服装样式更新速度加快,衣料质地向高档次发展,上百元一套(件)已司空见惯,购上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也非个别富豪。鞋类人均消费量从1962年的0.1双提高到1990年1.06双,以胶鞋、塑料鞋、牛皮鞋、真皮旅游鞋见多。据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90年人均衣着消费38.7元,比1980年的17.8元增长1倍多,占生活消费总支出7.2%。1990年棉花人均消费量从1964年的0.5公斤下降至0.03公斤,棉布从5.7米降至0.26米。是年县财政取消棉花供应的差价补贴。对山区少衣缺被的贫困户,自1950年起政府一直给以救济。
居住 历代居民都住木结构的瓦房,楠溪江中上游以凹字形或一字形的二层楼房居多。少数贫民长期栖身祠庙或草房。楠溪江下游则以平房为主。水灾频繁的七都乡居民,普遍住草房,且屡遭弃迁之苦。城镇公务员的房租类指数从民国30年(1941)11月的100.00提高到32年(1943)8月的500.00。1951年土地改革时,永嘉县将没收来的5400间房屋分给贫雇农,居住情况有所改善。六七十年代,农村陆续修建一些新房,样式多为砖木结构二层楼,但由于人口迅速增长,住房问题仍非常紧张。1983年,全县住祠庙和租借他人房屋的还有9800户。80年代,建房速度加快,档次不断提高,一般为2~4层(也有5层以上)的钢筋水泥结构楼房。1980~1990年,全县新建农村住房387万平方米,相当于建国后30年新建农村住房总和的1.22倍。到1990年底,农村拥有住房1570万平方米,占全县居民用房总数的88.23%,人均住房面积20.76平方米。据农村住户调查,1984、1986、1988年三年建房最多,户均建房间数分别为0.28间、0.2间、0.25间,建筑面积分别为6.8平方米、4.6平方米、9.3平方米,人均年末居住面积分别为13.6平方米、15.6平方米、19.9平方米。1990年,人均使用房屋价值从1985年689.4元提高到1990年2364.5元。1990年,全县人均住房消费42.5元,比1980年增长9倍,占生活消费总支出7.9%。1985年,桥头镇建成区内人均房屋使用面积12.75平方米,到1987年底有80%居民建成新房,大多三层以上,钢混结构,每幢造价一般在3万元以上,最高达16万元。
部分山区农民到集镇或温州市区建房定居。1990年,迁入农村集镇1810人。农村集镇从1980年前的1个发展到11个,集镇人口相应增长8.13倍。1982~1990年,全县人口增长9.30%,而县直属三镇人口增长30.16%,县城上塘镇增长48.30%。其中自理户口8352人,占镇总人口19.8%。1986年开始建设城镇居民小区。到1990年,上塘、瓯北分别建成4~6层上宅下店式楼房1179间、397间。1990年末,城镇私人建房竣工13.6万平方米,单位面积每平方米造价160元;职工家属和集体宿舍竣工35184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160~271元;行政、事业单位共有公房134.2万平方米,其中建国后投资兴建116.8万平方米,占87.0%;县城有公、私居民住宅58万余平方米,比建国前扩大17倍,人均11.13平方米。住公房职工月支房租每平方米0.24元,租住民房职工由单位月支15~20元,超额自负,每平方米1.5元上下。清水埠居委会建公园式康乐山庄一座共108个套间(1993年竣工),以每平方米600元优惠价专供离退休干部购买居住。
1990年,全县有90%以上住房安装电灯。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380万千瓦时,其中乡村1442万千瓦时,为1985年196.95万千瓦时的7.3倍,城镇938万千瓦时,用户7399家,户均年支电费379.51元。
昔日住房无自来水设施,居民大多饮用挑来的露天井水、塘水、溪水、湖水。1980年,永临朱涂大队建成县内第一家农村自来水厂,户户装上自来水管道,此后集资办自来水厂的村庄越来越多。1981~1990年,全县农村改水投资923.95万元,其中群众集资822.45万元,建农村自来水厂246座,农村供水普及率达50%,直接受益303800多人,受益率40%。
农村烧饭做菜历来用薪柴、茅草和农作物秸秆作燃料,城镇居民多用木柴、锯末,后发展到煤炭。民国32年(1943)8月,公务员的燃料生活费指数比30年(1941)11月增长11.84倍。80年代,农村推广使用省柴灶达97.7%。县财政对居民生活用煤实行差价补贴。1986~1990年,共补贴328.5万元。80年代中后期,瓶罐液化石油气进入居民家庭,迅速取代用煤作燃料。城乡少数住户也有用电能烧水煮饭。1990年,人均年消耗柴草量0.615吨,比60年代减少0.356吨;农民生活用消耗为26.17万吨标煤,占生活、生产总消耗量的78%。据100户农户调查,1990年农民人均消耗煤炭133公斤,人均燃料支出22.65元,占人均生活费总支出的比重,从1962年的9.2%降至4.2%。
交通 民国时期,县内没有公路,民间往来全凭双腿,沿溪村民则利用竹筏、舴艋舟运送货物。建国后,交通事业迅速发展,1988年实现乡乡通公路。1966~1990年,通过民办公助,共修建机耕路131条306公里,全县69%村庄的居民,出门时免除了徒步之劳。1978年后,自行车、摩托车迅猛增加。自行车社会零售量从1959年49辆、1977年534辆激增到1986年10264辆。1990年,全县有自行车12万余辆,摩托车1914辆;少数家庭还有小汽车,345户的朱涂村就有轿车15辆。据抽样调查,1990年每百户农民有自行车88辆,摩托车2辆。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交通旅行费用也相应增加。据百户农民调查,1989年人均交通费支出10.3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1.6%。
日用 建国前,农村居民的床、柜、桌、箱、椅和缸、钵、、盆、碗等日常生活用具多为竹木陶瓷所制。以拥有金漆木器和皮革、白藤、艺雕等类用具者为尊贵。公务员杂项类生活费指数从民国30年(1941)11月的100.00上升到32年(1943)8月的946.44。
建国后,居民生活用品不断更新。50年代,保温瓶、搪瓷脸盆、铝制用具、手电筒等渐进农家。1959年6月开始,每人每月凭票购买肥皂半条。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主要日常生活必需品均凭购货券限量购买。70年代,以拥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所谓“三转一唱”为时髦。80年代,家用电器迅速增多,沿江乡镇青年结婚流行四件(收录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配一套(组合柜、板壁床、写字台),共需3万多元。先富起来的专业户、个体企业户、商贸经营户拥有卡拉OK机、录像机、煤气热水器等高档用具。不少居民家庭置有电话机。1990年末,农话到达2858户,人均话费3.16元,分别是1966年的10倍、15.8倍。市话到达1559户;私人住宅电话从1983年的1户发展到876户,占市话用户数的52.6%,城镇人口人均话费85.52元。据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90年人均日常生活用品消费62.24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11.6%,分别比1980年、1985年增长7.5倍、44.4%。
文化生活
晚清以来,按宗族聚居的各村庄都建有宗祠,祠中搭戏台,村民在传统节日或庙会期间,通过集资酬神活动看戏、听鼓词,或观龙灯、龙船。市民喜看“拦街福”、听鼓词。富贵人家常在喜庆日子请吹打班奏乐唱戏;贫困农民则以山歌、小调自娱。民国26年(1937),山区巽宅农民首次看到县民众流动施教团放映的美国无声电影。农民平日生活十分贫乏单调,以奕棋玩麻将为多见。公务员文化教育卫生及其他生活费指数30年(1941)11月为104.81,32年(1943)8月上升到1085.38。
建国后,人民群众随着政治、经济的翻身,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在参加冬学、民校学文化的同时,纷纷组织秧歌队、文工团、曲艺协会,演出《土地还家》、《三世仇》、《小二黑结婚》等配合政治中心任务的现代戏曲,还有快板、表演唱等。过去“千年不闻锣鼓响”的偏僻山村,这时也欢腾起来。1952年2月15日至16日,屿北农民首次看到省革命老区慰问团放映的《钢铁战士》等影片。1956年,农村中安装了3000只广播喇叭,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文娱节目,了解国家大事。1963~1966年,全县871个大队中有600多个建立俱乐部,开展各种文娱宣传活动,万众歌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城乡广阔阵地。但“文化大革命”期间,聚众赌博、封建迷信活动又死灰复燃,一度盛行。70年代后期,群众文化生活逐渐恢复,许多乡村集镇拥有影剧院、电影放映队、录像场、台球室、卡拉OK厅。城乡各系统多层次的音乐、体育、书画、摄影等比赛活动和联欢晚会频繁开展。居民普遍购置收录机、电视机,拥有高级音像设备的也不乏其人。自愿筹资兴办文化事业的人越来越多。永临区农民自筹资金81.3万元,建了影剧院、放映场、老人亭,还购置各种乐器,建立铜管乐队。桥头镇桥一村村民叶克森,脱身商海,服务公益。1989年2月,叶为首组织发起,先后共集资180多万元,在镇西南田垄山塆中,兴建了一座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占地15余亩的“农民公园”田垄山庄,成为浙南著名文化休闲场所之一。一些农民在操办寿宴、婚宴的同时请电影队为村民放映电影。1990年,全县拥有600多个农村文化中心、俱乐部、图书室、青年民兵之家和274家文化娱乐经营户、农民文艺团体。全年举办群众性书法、歌咏、象棋、演讲等大型活动50多场。地处西北的四川区有各类业余剧团23个,常在全县各地巡回演出。1990年,报纸期发数每百人2.4份,杂志期发数每百人3.1份,分别比1951年增11倍、17倍,比1978年增67.8%、1.38倍。据农村住户调查,人均文化、生活服务费支出,从1980年的5.2元增至1990年的57.25元,其中文化服务费人均支出从1985年的4.4元提高到1990年的26.8元。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从1980年的3.7%提高到10.7%。
第三节 储蓄
建国前夕,货币狂跌,几乎没人拿钱储蓄。建国后,人民政府贯彻多种保护和鼓励储蓄政策,城乡居民银行储蓄迅速增加,1952年达3万元,1978年141万元,1990年猛增到18208万元。其中农村占49.1%,比1978年增长129.4倍。全县人均储蓄从1952年0.08元、1978年2.06元提高到1990年227.23元。1987年桥头镇银行和信用社居民储蓄额高达1574万元,为1979年9.2万元的171倍。1990年末农村居民银行存款金额9027万元,比1980年增长33倍,比1985年增长4.5倍,人均银行存款117元;城镇居民银行存款金额达9181万元,分别比1952年、1975年、1980年、1985年增长3059倍、254倍、47倍、6.5倍,人均银行存款2486元。
80年代,城镇中一些亲朋好友自愿结合,组织“呈会”,形成互助互利的民间信贷活动,并一度比较活跃,但也被某些不法分子所利用。1985年,全县在“抬会”中被诈骗600多万元,直接受害者400多人,尤以妇女居多。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了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物等13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