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防疫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68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防疫保健
分类号:
R199
页数:
6
页码:
1184-118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嘉县卫生防疫保健等情况。
关键词:
永嘉县
卫生
防疫保健
内容
传染病报告
1951年开始,实行疫情报告制度。规定各区、乡每旬书面报告一次。1956年以后,逐步健全县、区、乡(镇)三级疫情报告网。1984年以后,区、乡(镇)均配备专职防疫人员,疫情报告制度进一步得到加强。
建国以后,在25种法定传染病中,永嘉县未曾发生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黑热病和鼠疫;1952年后天花绝迹;回归热和狂犬病各报告1例;猩红热、出血热和斑疹伤寒仅少数年份有个别病例发生。其他15种传染病均曾形成全县性和局部性流行。
卫生防疫工作的持续开展,使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以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基准,80年代后期的年发病率下降92%以上。最显著的是呼吸道传染病,下降96.8%;其次是虫媒及动物源性传染病,下降94.7%,肠道传染病下降不明显。死亡率与发病率同步下降。最显著的是呼吸道传染病,下降至零;肠道传染病、虫媒及其他传染病,分别下降97.8%和95.1%。1990年的发病率又比80年代后期平均年发病率下降58.7%,全年无死亡病例。
50~80年代,传染病的发病例数居前五位的是麻疹、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疟疾和痢疾,死亡例数居前五位的是麻疹、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百日咳。
急性传染病
鼠疫 民国31年(1942)冬,有一龙泉来客患鼠疫死在县城(今鹿城区)太史码头船上。32年(1943)冬,在西郊大桥头附近检出疫鼠1只,不久在同一地点发现首例鼠疫病人。此后疫情在西郊一带迅速蔓延。同年8月,桥头殿前村祁某患鼠疫客死庆元,家属将其灵柩运归家乡安葬,同时带回死者衣服杂物。不久附近各村陆续发现死鼠。33年(1944)6月,桥头村叶某患鼠疫死亡。当年仅桥头一村即发病50人,死亡36人。除县城、桥头外,疫情扩散至白云、朱涂、黄田、东岸、上塘及孤山等地。32~38年(1943~1949),全县累计发病1854人,死亡944人,病死率50.9%,病型主要为腺鼠疫。建国后,省鼠疫防治所第一防治站常驻永嘉,在疫区开展综合性防治工作,及时遏制人间鼠疫及鼠间鼠疫的发生。县卫生防疫站结合灭鼠灭蚤工作,每年在疫区进行一次疫源检索,迄今未发现疫情。
霍乱与副霍乱 永嘉县霍乱的最早记录在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1819),当时曾持续流行4年。此后,在清代和民国各有7次记录。民国31年(1942)和35年(1946)大流行,主要在县城(今鹿城区),永临、枫林、碧莲、沙头、岩头等地亦有散发病例。31年(1942),发病404例,死亡99例;35年(1946),发病1379例,死亡152例。37年(1948)后无疫情。建国以后,永嘉县有9年发现副霍乱疫情,形成2次流行。第一次流行在1962~1963年7月下旬,共发病98例,死亡13例;发病率22.51/10万,病死率13.27%。流行高峰在1962年。第二次流行在1980~1987年,共发病283例,死亡5例;发病率20.04/10万,病死率1.77%。流行高峰在1980年。
天花 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载,仁宗嘉庆十年(1805)春曾大流行,俗称“大客”。民国33~37年(1944~1948),全县共发病175例,死亡40例,病死率22.28%。建国后仅1951年发病18例,死亡2例,病死率11.11%。1952年后该病绝迹。
白喉 建国后,全县年发病率在50/10万以上的共发生4次。第一次在1955~1957年,高峰在1956年;第二次在1959~1961年,高峰在1960年;第三次在1964年;第四次在1977年。80年代后无死亡病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建国后,全县年发病率在50/10万以上的共发生4次。第一次在1959年;第二次在1963~1965年,高峰在1963年;第三次在1967年;第四次在1980年。1985年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
百日咳 每年均有发生。有7年发病率在200/10万以上,其中1959年的发病率高达893.59/10万。80年代,发病率锐减。病死率一般在1%以下,1978年后无死亡病例。
麻疹 俗称“小客”。80年代前,在小儿传染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首位。先后出现6次发病率在1000/10万以上,其中1956年、1959年、1966年三次的发病率均超过3000/10万。80年代后,发病率锐减,除1983年外无死亡病例。
流行性乙型脑炎 60年代中期连续4年流行,流行高峰在1966年、1967年,年发病率分别为44.86/10万和44.72/10万。病死率除1953年高于20%外,一般在5%~10%之间。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
痢疾 民国29年(1940)起,每年均有疫情发生。36~37年(1947~1948),患病数均在300例以上。建国后有3次年发病率在300/10万以上。第一次在1955~1956年,高峰在1956年;第二次在1978~1980年,高峰在1978年;第三次在1982~1986年,高峰在1983年。第三次流行几与第二次相接,时间长达5年。病死率除个别年份外,均在1%以下。
伤寒 建国后共发病690例,死亡10例。发病率10/10万以上的有6年。最高为1963年,发病率22.04/10万,流行于徐岙公社的樟岙及上湾大队,因及时防治,无一死亡。1962年后无死亡病例。
疟疾 民国29~37年(1940~1948)共发病4831例,死亡103例,病死率2.21%。建国后共发病19094例,死亡19例,病死率0.10%。50年代有7年发病率在100/10万以上,60年代发病率显著下降。1983年后,县卫生防疫站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现症病人治疗和抗复发治疗。1987年后,连续三年发病率在10/10万以下,经上级考核,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标准。死亡病例均在50年代。病原均为间日疟原虫。中华按蚊为唯一传播媒介。
流行性感冒 每年均有发生,发病例数仅次于麻疹。有7年发病率超过500/10万。其中1960年和1967年发病率超过1000/10万。除60年代初死亡3例外,其余年份均无死亡病例。
病毒性肝炎 1959年开始,实行疫情报告制度。30年来出现三次发病率超过100/10万,分别在1966年、1977年和1984年。在第3次流行后,发病例数一直居高不下。除1978年死亡1例外,其余年份均无死亡病例。
脊髓灰质炎 民国33年(1944)发病80例,死亡43例,病死率高达53.75%。建国
后有7年发病率超过10/10万,其中1978年和1982年发病率超过30/10万。由于普及计划免疫工作,近年来疫情明显下降,1982年后无死亡病例。
恙虫病 俗称“六月客”或“恶疮”,在永嘉有较长的历史。1958年开始,实行疫情报告制度。至1990年,共报告918例,发病数冠于全省各县。流行于花坦、枫林、溪垟、孤山、岩头、东皋、五〓、港头及岩坦9个乡的59个村。其中花坦乡最严重,发病数占全县总发病数1/3以上。特别是溪北村,据1962年调查,该村的历史累计发病率高达493.7‰,即近半数村民曾罹此病。其流行地区相当集中固定。每年流行季节,始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终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高峰在7月份,即夏历6月间。此病流行有“大年”、“小年”之分。患者年龄多数在10岁以下。70年代后,发病率有所下降,病死率的下降非常显著。1961年后无死亡者。
钩端螺旋体病 1965年7月,乌牛等公社发现钩端螺旋体病,8月初,发病人数骤增,共发病86例。。1965~1966年,在七都、乌牛、三江3乡局部流行。至1990年,共发病389例,死亡2例,主要保虫宿主为鼠类(沟鼠)。病原均为爪哇型。
炭疽病 50年代报告7例。60年代报告30例。70年代报告1例。共死亡5例。其中1961年发病18例,死亡4例,地点在田垟公社的垟坑及寺前生产队,经突击防治及时扑灭了疫情。
慢性传染病
麻风病 建国前,无可考查。首例病人发现于1962年,发病于1954年。经多次普查,全县先后发现麻风病人32例,分布于15个乡(镇)的19个村,呈点状簇集分布。病人最多的乡(镇)为瓯北镇,计8例;最多的村为茗岙村,计6例。近年来经反复防治,取得显著成效。1990年,全县仅有现症病人1例,年发病率由1970年的2.34/10万下降至0.12/10万,达到部颁基本消灭标准。
梅毒 建国前,城区及一些偏远山区有较多梅毒病人。民国24年(1935),城区5家药房销售“六〇六”针17216支。50年代初,县卫生院在偏远山区巡回医疗中,发现性病(包括梅毒、淋病)占总病例数3.7%。80年代初,县卫生防疫站在茗岙、西坑、张溪和岩坦4个公社进行调查,血检5098人,其中康氏反应阳性者83人,阳性率分别为3.82%、1.5%、0.23%和0.18%,但均无现症病人发现。
地方病和寄生虫病
丝虫病 俗称“流火”、“大脚疯”。建国后曾多次调查。1956年,在24个乡(镇)调查17961人,平均微丝蚴感染率4.36%;1959年、1960年,在全县普查278918人,平
省、市基本消灭丝虫病考核验收团来永嘉考核验收
均微丝蚴感染率2.86%;1978~1985年,再次在全县普查553563人,平均微丝蚴感染率1.20%。全县除黄南、潘坑、张溪、三江4个乡外,其余乡(镇)均有不同程度流行。抽样推算,全县约有丝虫病体征病人1600人。虫种为班氏丝虫。主要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对以上三次调查中查出的感染者,均予以海群生免费治疗。1987年,对感染率在0.8%以上的352个村开展0.35%海群生药盐防治,共拌盐1034.28吨(含海群生3.72吨),药盐覆盖面279040人,人均服药盐3.71公斤(含海群生12.33克)。永嘉酿造厂和碧莲酿造厂并生产海群生酱油52.6吨(海群生含量0.25%)。1987年10月,经省市考核验收,平均微丝蚴感染率0.1%,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标准。1989年5月,又经卫生部抽查复核合格。从此,永嘉县进入巩固防治成果和监测的新时期。
钩虫病 俗称“黄肿病”,在全县广泛流行,对劳动力影响甚大,病死率高,旧社会有“一年黄,二年肿,三年背去葬”的民谣。1956年在39个乡50个村粪检36821人,平均感染率19.9%。1957年,在全县普查198558人,平均感染率27.3%,以岩头、碧莲、岩坦3区为最严重,感染率分别为74.7%、46.6%和40.8%。1961年,在四川公社粪检4685人,平均感染率约50%,其中应坑管理区感染率高达80%。60年代前,对查出的病人均予四氯乙烯等驱虫药免费治疗。近年来,虽然钩虫感染率尚高,但感染度已明显下降,对人体不复造成重大危害。虫种经鉴定为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肺吸虫病 永嘉县为浙南较早发现肺吸虫病的县。首例患者于1959年被确诊。1961年、1962年,县人民医院在全县范围内普查,证实永嘉县为卫氏肺吸虫病流行区。在全县59个乡(镇)中,发现36个乡(镇)存在感染肺吸虫囊蚴的溪蟹,占全县乡(镇)数的62.2%。通过皮内试验,发现山区、半山区人群中肺吸虫的感染甚高,但确诊病人甚少。1979年后,县肺吸虫病防治研究小组多次深入山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流行区约占全县面积四分之三;北部山区最为严重,东部山区次之,西部山区较轻。疫区除卫氏肺吸虫外还有斯氏肺吸虫。第一中间宿主为浙江华溪蟹,第二中间宿主为川卷螺。主要感染方式为煨吃溪蟹。感染者多为小孩。对近万名临床上疑似的肺吸虫病人数百例,分别给予治疗。在疫区自开展以不生吃溪蟹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以来,溪蟹的肺吸虫囊蚴感染率和感染度均有明显下降。
地方性甲状腺肿 为永嘉县山区的主要地方病。1984年5月,首次在全县开展病情线索调查,在85109人中查出1205人。1985年6月,对线索调查结果患病率在1%~3%的22个乡,复查7~14岁在校儿童12113人,查出病人242人。7~9月,又对线索调查结果患病率超过3%和7~14岁在校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超过20%的11个乡进行普查,在94201人中查出2382人。以表山乡为最严重,其次为西源、五〓、黄南3乡。患者年龄组以10~15岁为最高,性别女多于男。主要为弥漫型,占98.1%。流行因素主要由于缺碘。1985年7月,给查出的患者及病区14岁以下儿童普遍投服碘油胶丸,共投服12561人。1988年9月,给防治对象再次投服碘油胶丸,共投服20677人。1989年9月,经省市抽查考核,平均感染率由防治前的6.15%下降至1.26%,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防治前的49.67%下降至21.67%。
恶性肿瘤
1977年8月,遵照上级统一部署,对1974~1976年恶性肿瘤死亡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三年中全县癌亡1750人,死亡率93.81/10万,占各种疾病死亡总数14.5%。在各类死因中,恶性肿瘤居第二位,仅次于呼吸系统(25.2%)而高于各种急慢性传染病之和(12.13%)。在各种恶性肿瘤中,男性居前三位的是胃癌、肝癌和食道癌,分别占37.74%、18.49%和14.48%;女性居前三位的是宫颈癌、胃癌和肝癌,分别占29.86%、20.43%和11.74%。男性高于女性,约1.5比1。年龄自40岁开始上升,60岁臻于高峰。据1977年岩头区统计,平均死亡年龄为60.1岁。1974~1976年的癌亡人数逐年递增,以1974年为100,1975年为109.7,1976年为117.4。平原沿江地区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半山区和山区。
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1950~1984年,永嘉县预防接种工作采取年度接种或突击接种方式。在此期间,接种各类疫(菌)苗在1000万人次以上。1982年,在全县编造防疫户口册及15岁以下儿童年龄分组卡。1983年,在上塘镇进行计划免疫个人承包试点。1984年,将全县防疫户口册由一户一卡改为一人一卡。1985年,通过试点对全县0~3岁婴儿发放接种证。1986年,继续在全县推广计划免疫定期接种制度,39个乡(镇)按月接种,14个乡(镇)按季接种。0~14岁的儿童接种数188878人,占同龄儿童总数89%。1987年,经温州市检查验收,建卡率99.52%,四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及麻疹疫苗)覆盖率86.19%,提前达到卫生部规定标准。尔后计划免疫工作进一步普及。1988年8月,由县府发文在全县推广计划免疫保偿制,至1990年底,经温州市卫生防疫站抽样考核结果,建卡率94.23%,四苗单苗接种率97.14%,四苗全程合格率92.38%。共有23个乡(镇)开展计划免疫保偿工作,入保儿童2353人,占应接种儿童数的26.6%。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了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物等13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