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乡(镇)卫生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67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乡(镇)卫生院
分类号: R199
页数: 3
页码: 1177-117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嘉县卫生乡(镇)卫生院等情况。
关键词: 永嘉县 卫生 区卫生院

内容

乡(镇)卫生院为集体所有制医疗事业单位。建国以后40年间,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巩固发展,在改革实践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1950年10月,梧埏区白象乡率先创办南湖中西医联合诊所。1951年,相继创办枫林、外垟、浦西3个联合诊所。1952年,全县有联合医院3个,联合诊所16个。由于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缺乏管理经验,联合诊所难以维持,纷纷解散。1955年,贯彻“巩固提高,稳步前进”的方针,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安排。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联合诊所迅速发展。1957年,全县联合诊所73个,分所43个,达到乡乡有联合诊所和分所。这些诊所多数设在祠堂、庙宇、教堂内,少数租用民房。职工人数一般4至6人,均为当地或附近的医务人员。联合诊所资金由职工自筹,也有以药品、器械、用具折价充代,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工资按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进行民主评定,如入不敷出,则按比例递减。多数诊所没有病床,设备简陋。医生看病,出诊占较大比例。
  1958年农村实现公社化后,联合诊所改称保健院,公社所在地为公社中心保健院,管理区所在地为管理区保健院。尚未建立区卫生所的,由区所在地中心保健院代行其职能。部分保健院一度实行公社社员医疗保健制度,规定每人每月收取0.03元保健费,由生产大队统一支付,保健院只向社员收取药费,免收门诊、出诊及一切手续费。陡门管理区保健院于辖区内设若干医疗点,医生分片包干,定人、定时进行巡回医疗。遇有临时急诊,可通过有线广播传呼。这样做得到医务人员和广大社员的拥护,一直坚持到1966年。其他保健院实行数月便停止了。在公社保健院办院的五、六年中,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的逐步提高,工作效能得以较好发挥,经济收入也相对稳定。不少保健院用集体积累资金建造院舍,并实行固定工资制。除医疗外,保健院还承担辖区内的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任务,在“除害灭病”运动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1963年,管理区保健院改称公社卫生所。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正常工作受到冲击,规章制度遭到破坏,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下降,一些医疗单位甚至处于瘫痪状态。1971年,县革委会将公社卫生所的政治、经济及人事管理权限,下放给公社革委会。不到两年有120名不懂医务的人被安排到各公社卫生所,挫伤了老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一些单位经济陷于困境。1973年,县革委会重新决定,将公社卫生所的“三权”收归县卫生
  农村医疗(昆阳乡卫生院)
  局。在此期间,县卫生局对一些经济特别困难的医疗单位实行适当经济补助,包括基建及修缮费。70年代后期,大部分公社卫生所以国家拨款补助为主,逐年兴建新房,告别破旧的祠堂庙宇。国家还无偿拨给显微镜、电冰箱等医疗、防疫设备。
  1981年7月,公社卫生所改称公社卫生院,分所改称分院。1984年6月,又改称乡(镇)卫生院及分院。改革开放以后,个体行医人员猛增,直接影响了卫生院的经济收入,也冲击着卫生院中一些医务人员的思想。在新形势下,卫生院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县卫生局对卫生院按医院管理、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三项指标进行经济补助。部分单位集体经济巩固,效益良好,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江北(今瓯北)、上塘、大舂、昆阳、界坑、张溪、陡门7个乡(镇)卫生院,1986年以来省卫生厅先后授予“文明卫生院”称号。但亦有部分单位处于解体或半解体状态。为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1988年5月,将乡(镇)卫生院下放给乡(镇)人民政府管理。1990年6月至12月,县卫生局在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下,对处于解体、半解体的卫生院进行整顿,全县53个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渐趋正常。1990年,共接受门诊538046人次,住院22171人次。
  注:医师包括护师、药剂师、检验师、其他技师;西医士包括药剂士、检验士、其他技士等。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永嘉县志 下》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了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物等13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