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图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647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图书
分类号: G259.275.5
页数: 6
页码: 1139-11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19年到1990年永嘉县图书的情况。其中包括图书馆、图书发行等。
关键词: 永嘉县 文化 图书

内容

第一节 图书馆(室)
  籀园图书馆
  前身是民国8年(1919)5月9日成立的温属公立图书馆,当时藏书仅2000余册。14年(1925),藏书增至26192册,同年在鼓楼设立分馆。18年(1929)1月,因鼓楼让给永嘉民众教育馆,分馆停办。16年(1927),温属公立图书馆改名为温属联合县立图书馆。20年(1931)2月,更名为温属共立图书馆。21年(1932)5月,改称温属联立图书馆。24年(1935)3月,改称温属联立籀园图书馆,藏书49559册。38年(1949)5月7日,县城(今鹿城区)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温州市军管会派员接管了籀园图书馆。
  永嘉县图书馆
  1950年1月15日,在枫林镇天主堂建立永嘉县文化馆图书室,共有图书、报刊500册。1952年1月,搬至梧埏街四间庵堂内。翌年,图书增至8231册。1952年8月,迁到温州信河街石坦巷民房中。1958年8月23日,永嘉县治从温州九山迁到上塘,图书室跟着搬迁,设在县文化馆内,有图书5800册。1959年,建立永嘉县图书馆,归口县文化馆管理。1960年,有图书5500册。1962年,文化馆大楼竣工,图书馆搬到东头馆舍,占有二层楼房3间,计200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图书和图书设备损失殆尽。1970年开始重建,至1985年,共有图书40000册。1985年11月22日,图书馆从文化馆分出,单独建制,实行一级经济核算。1986年,因文化馆拆建,图书馆迁到原展览馆内。1988年10月,购置图书车一辆,开办汽车图书馆,对7个区和重点乡镇读者免费服务。
  学校图书馆(室)
  民国27年(1938),济时中学创办图书馆(现岩头中学图书馆前身),收藏有抗战图书2000余册。建国后,学校图书馆(室)逐步增加。到1966年,发展到11个,共有藏书56000多册,仅永嘉二中(现岩头中学)就达20000余册,师生课外借阅成风。“文化大革命”中,图书馆(室)遭受空前洗劫,图书资料损失殆尽。1978年以后,学校图书馆(室)迅速恢复和发展。县电大工作站创办4年中,就净增图书8000多册。到1990年,全县有学校图书馆(室)32个,其中中学图书馆(室)16个,小学图书室11个,教育局和其他学校图书室5个;共有藏书114680册,订阅报纸335种,期刊751种,其中永嘉中学图书馆藏书10200册,订阅报纸47种,期刊220种。学校图书馆(室)的建立和开放,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机关、企事业单位图书室
  建国后,永嘉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纷纷创办图书室,以满足职工业余文化需要。“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停办。1978年以后恢复正常,藏书量明显增多。至1990年,坚持正常开放的有县科委、县总工会、县委宣传部、县政协、农业局、二轻局、文化馆、人民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县减速机厂等单位的图书室。
  县科委图书室 创办于1979年冬,租借上塘后村民房作为借阅场所,以科技报刊为主。1980年夏,图书室派员轮流送书到工厂,并增加星期天为开放时间。1981年,县科委与计量所(现称质量监督局)在县前路合建一幢办公楼,腾出一楼60平方米作为图书室。至1990年,共有藏书5400册,其中科技书籍4100册;年订报刊200种;每周开放6天,全年出借图书约1万册次,阅览约3.5万人次。
  县总工会图书室 创办于1980年。1990年,有藏书2500册,报刊170种;设阅览桌20张,阅览席位40座。
  乡村图书室
  建国初期,试办乡村图书室。80年代,乡村图书室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乡村图书室60多个,总藏书3万多册。办得较好的有黄南乡图书室、瓯渠乡图书室、枫林镇图书室和西源乡岩舟村图书室、东皋乡蓬溪村图书室、五〓乡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图书室等。
  双塔图书馆
  建于1986年5月。由县图书馆牵头,联合县科委、罗浮区、清水埠镇、江北乡及县木材公司、减速机厂等共同组馆。该图书馆靠近罗浮双塔,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设有图书陈列室、报刊阅览室、科技咨询中心、录像放映室。供读者借阅的图书有一万多册。阅览室备有400余种报刊及多种科普书籍,开架供读者阅览。
  第二节 图书发行
  书店
  1956年3月,在温州西城区创办新华书店永嘉支店,负责全县农村图书发行工作。限于条件,课本仍由温州中心店发行。支店有职工9人,他们经常跋山涉水,送书供应乡村读者。因温州中心店和永嘉支店同设在温州市区,业务上“撞车”现象时有出现。1957年5月,永嘉支店并入温州中心店。
  1958年8月,永嘉县治从温州市区迁到上塘。温州中心店在上塘租用民房1间,设立直属门市部。1959年5月,建立永嘉县新华书店,有职工4人,属县文教局主管。同年秋,开始发行课本。1960年,在县城永建路建成一座五开间的二层营业楼房,建筑面积300平方米。1972年,折价一万元转给县政府作展览馆。同年,县新华书店另建六开间的门市部楼房一幢、仓库一座,建筑面积计653平方米。1984年,在清水埠镇(今瓯北镇)征地1.52亩,建门市部一幢,建筑面积506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新华书店遭受严重冲击。1974年7月10日的一场武斗中,图书损失41235册(张),价值5146.25元,1974年以前的各种历史资料,包括文件、帐册无一幸存,书店被迫停业33天。当时书店主要任务是发行革命领袖著作、“革命样板戏”剧本和政治书籍。仅在1971年一年里,就发行马列著作18500册,《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著作单行本、《毛主席语录》12425册,毛主席像28557张;发行“二报一刊”社论、有关工业学大庆和农业学大寨等学习资料142675册。书店大量订进政治书籍,使仓库无法容纳,造成资金周转困难,1976年竟亏损2062元。
  1988年,书店开始实行经理负责制,根据省店“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的承包原则,县新华书店于1988年12月13日与温州新华书店、县文化局签订为期3年的承包合同。承包后各项工作正常开展。1990年,图书发行码洋251.1万元,比承包前1987年的126万元增加近一倍;3年间,图书发行码洋平均每年递增22%以上;利润达13.2万元,比1987年的5.54万元增加1倍多。
  发行网
  1960年,在四川、碧莲、岩头、岩坦、鹤盛、沙头、桥下等7个公社驻地建立第一批农村图书发行网点。
  1962年3月开始,公社书店先后撤销,各网点所存图书全部退还给县新华书店。1963年下半年,根据文化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通知》精神,在全县17个独立核算的供销社设立图书销售网点,在27个分社设立兼营图书网点。在经营上采用“经销包退”的购销方式。“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经营亏损,基层供销社图书销售网点大都兼营文化用品。1978年秋,为了巩固供销社网点,解决山区学校买书难的问题,县新华书店将山区5个区的中小学课本转给10个基层供销社经营,以方便学校。
  随着农村供销社采用上交净利润的方式承包后,供销系统的图书发行网点逐步减少,随之个体书店(摊)应运而生,至1990年底,已发展到20个。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永嘉县志 下》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了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物等13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