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编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621
颗粒名称: 第二十四编 文化
分类号: G127.55
页数: 44
页码: 1103-11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南朝到1990年文化的情况。其中包括群众文化、文物、文学艺术、报刊、广播、电视等。
关键词: 永嘉县 文化

内容

永嘉历史悠久,有“东南小邹鲁”之誉。南朝时,永嘉郡太守谢灵运首创中国山水诗派。宋室南渡,士林荟萃,文风蔚起,“永嘉四灵”以简约清新的诗风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永嘉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南戏的发祥地。宋至清,有藏书楼339家。“五四”运动前后,县人受新文化影响,民风逐渐开放。抗日战争开始后,各阶层纷起办报办刊,宣传抗日,鼓舞士气。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以“戡乱”为由严加限制,文化活动受禁锢。
  建国后,文化与政治紧密联系。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民翻身得解放,群众文化活动一度比较活跃。1957年“反右”运动以后,文艺创作受较多条条框框的束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十多年中,文化遭受一场空前的劫难。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得到解放,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至1990年底,广播网已遍及全县各乡镇,892个行政村通广播;有91个电影放映单位;有电视差转台30座,调频台2座,电视覆盖率达80%;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俱乐部;还出现许多个体经营的文化娱乐场所。县文联所属的部分文艺团体活动频繁,成绩卓著。
  第一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县文化馆
  民国17年(1928),永嘉县通俗演讲所和通俗图书馆合并,创设永嘉县民众教育馆,修葺城区鼓楼作为馆址。次年3月向社会开放。馆内设图书室,供大众阅读,并经常举办各种展览,开展棋类、歌咏和曲艺比赛等活动。
  1950年1月15日,在枫林镇创办永嘉县人民文化馆。1952年1月,址迁梧埏镇。是年10月,改称温州中心文化馆,址迁温州石坦巷12号,馆内设音乐、美术、戏剧等组。1958年8月,馆址随县治迁至上塘,改称县文化馆,租用上塘镇前村民房办公。1961年,在上塘镇永建路建成一座七间两层的馆舍。县文化馆常配合县委中心工作,开展各种宣传活动。1963年1月,在上塘举办规模较大的社会主义教育展览会。“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文化工作一度处于停顿状态。1988年,在原址建成8间4层楼房。设录像厅、歌舞厅、排练场,开展“以文养文”有偿服务活动。1990年,县文化馆设文物股、美术摄影股、文艺辅导股、少儿辅导股、创作编辑室等股室,共有职工24人,其中馆员4人,助理馆员5人,管理员6人。
  第二节 区乡(镇)文化站
  1952年,温州中心文化馆设梧埏区分馆和永强区文化站、三溪区文化站、岩头区文化站、永临区文化站。1960年初,沙头人民公社在渠口创办文化馆。开设图书室、广播站、曲艺场,发展7个村业余剧团,还创办《古庙文艺》油印刊物。1974年,全县7个区都建立文化站,各站置图书室、黑板报、宣传窗,开展各项工作,还辅导乡、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980年开始,乡(镇)陆续招聘文化员。到1985年,全县59个乡(镇),全部建立文化站并配备专职文化员。乡(镇)文化站均设图书室、黑板报、宣传窗(栏),除在辖区内开展正常活动外,还兼管农村业余剧团、文物、音像等项工作。
  第三节 群众文化娱乐场所
  1951年4月,东皋乡蓬溪村率先创办农村俱乐部。此后农村俱乐部一度比较活跃。1964年6月经普查得知,全县农村俱乐部共有605个。1966年3月,县文化馆在黄屿村红旗俱乐部召开俱乐部代表会议,推广红旗俱乐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经验。“文化大革命”期间,俱乐部主要组织演唱“革命样板戏”和“毛主席语录歌”。80年代后,俱乐部逐渐被青年民兵之家、老人活动室等替代。
  1985年开始,瓯北、桥头、上塘等集镇出现电子游戏、台球等的经营户,并迅速向乡村发展,项目也不断增多。至1989年1月,全县有歌舞厅、卡拉OK厅、游艺场等399家。
  第二章 文物
  第一节 历史文物
  史前文化遗址
  屿门山古文化遗址 在东岸乡屿门村屿门山上。1963年该地出土石〓、石镞及炊器印纹陶片。石器制作比较粗糙,留有明显砍砸痕迹,系新石器晚期器物。
  望钟岭古文化遗址 在桥下镇下村望钟岭。1983年当地农民造公路时,发现一把石矛,长18厘米,阔18厘米,双面刃,已经过精磨,尖端刃部锋利,背部丰满,后端手把扁长方体形,有捆扎痕迹,系新石器晚期器物。
  瓦窑坦文化遗址 在港头乡苍坡村车门前,面积约500亩。1972年当地村民挖瓦泥时,出土7件磨制的石器,器物装在一只方格纹印纹陶缸中,内有双面刃石矛、石斧,还有单面刃的石〓、石凿。系新石器晚期器物。
  正门山文化遗址 在上塘镇后村正门山北麓,分布面积约8000平方米,先后出土磨制双面钻孔石斧,双面刃石〓、石矛,单面刃石凿,石镞及捏拍制的夹砂红陶、印纹硬陶陶片。系商周前器物。
  屿山古文化遗址 位于上塘镇屿山西南坡,面积约4000平方米。1962年当地村民开山造田时,发现留有砍磨痕迹的单面刃石〓、石刀,双面刃石矛、石箭头及炊器类的方格纹印纹硬陶陶片。系商周前器物。
  坟园山古文化遗址 在桥下镇西岸村坟园山脚,面积约2000平方米。1963年8月,当地村民挖渠道时,出土一批青铜器,其中有铜盆2件,铜铲、铜锸、铜耨各一件,铜矛2件,残铜鼎2件,铜鐎数件(残片),残铜器盖1件,铁锸1件等。系周代器物。
  古寨遗址
  廊下村寨遗址 位于花坦乡廊下村。该寨建于宋端宗景炎年间(1276~1278),弹石和山块石砌筑,长1500米,高10米,墙脚宽2.5米,顶端面宽90厘米。墙内壁筑成三级梯形,上级每隔3米设一炮眼,寨墙绕村宅三面。当地《朱氏宗谱》载,幼主赵昺南逃,元兵进入温州时,朱猛善率族人建此寨墙防御。
  南崖寨遗址 在岩头镇里岙村南面南崖(芙蓉崖)崖顶。顶上平坡,四周峭壁,寨址西北面有用生铁液浇的条石踏跺通道。寨址北面留有三口火锅灶痕迹和许多宋代残缺的陶瓷器皿。
  凤凰山寨遗址 在渠口乡渠口村凤凰山上。三面悬崖陡壁,有一小径可上山寨。寨分内、外二道石墙。外墙长100米,分二级,高3.25米,南端头有一开三门;内墙长100米,高1.85米,结构和外城墙相似。寨内地广坡陡,至今尚可见到当时居住宅基。
  浦石青峰山寨遗址 在瓯北镇礁头村青峰山顶。清文宗咸丰四年(1854),一支太平军南下在此扎营立寨。山寨面积2000平方米,寨墙绕山顶一周,东向设一寨门通小径,西向依山势修建三道寨墙,每道寨墙呈圆形,中门置一狭险的进出口,寨内有瞭望台,至今尚留有残缺的器具。
  古窑址
  箬岙后背山窑址 在东岸乡箬岙村北后背山南面斜坡上。拱顶和窑壁用生坯砖砌成,内壁可见烧结面(窑汗)。采集标本主要为青瓷。器物有短颈环耳罐、敛口浅腹钵、直口半球形碗以及罍瓿等。标本烧制时间为东汉。
  殿岭山窑址 在东岸乡芦田村殿岭山北向山坡,面积约500平方米,现存堆积层厚1.2~1.5米。产品有青瓷和褐色瓷两种。器物有罍、罐、钵、碗、洗、瓿等。瓷化程度高,发音清脆。烧制时间为东汉。
  坦头窑址 在罗溪乡坦头村坦头坟山麓,坐西北朝东南,面积约2000平方米。产品有碗、罐、壶、钵、罇、盆、盂、盏等,以碗、壶为大宗。其胎质细密,厚薄均匀,呈色白中泛灰。烧制时间为唐至五代。
  启灶窑址 在罗溪乡启灶村坟山南麓,面积约800平方米。产品有碗、罐、壶、瓶、盘、盏等,以碗、盘为大宗。其胎质细密,胎面平整,呈色较白。烧制时间为唐至五代。
  下坟山窑址 在岩头镇下村下坟山山麓,面积约20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2米,内含丰富,以青釉及青釉褐彩为主,辅以少量黑褐色釉。器物有洗、碗、罐、钵、罇、壶、瓶等,胎质坚细,白中泛灰,釉色稳定,釉层较薄。烧制时间为宋代。
  瓦窑山窑址 在仁溪乡上三房村瓦窑山麓,坐西朝东,分布面积6000平方米,堆积层厚1米。产品有碗、盘、罐、盏等。胎质细密坚硬,呈灰白色。里外施釉,釉色淡青,匀净光亮。制作时间为宋代。
  渡头山窑址 在港头乡渡头村龟山南麓,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2米,未见窑床。产品有碗、盏、罐、瓶、碟。胎质细密坚硬,呈色灰白,釉色有青中泛绿和青中泛黄两种。烧制时间为南宋至元代。
  钟山窑址 在桥下镇下近村,坐北朝南,分布面积约3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1米。产品有碗、盘、罐、炉和高足杯等。器物胎质坚硬细腻,白中带灰。釉色有梅子青和豆青两种。该窑址为温州元代外销瓷窑址之一。
  眠牛山窑址 在桥下镇下近村,与钟山窑址隔溪相望,堆积层长50米,宽30米,厚3米。窑床高1.8米,宽2米,窑顶拱券用刀形土坯砖侧向横砌。产品有碗、盘、罐、炉、盂、盏、洗、水注、器盖及高足杯等。釉色有粉青、梅子青和豆青三种,外观晶莹如玉。器物胎质坚硬细腻,白中带灰。该窑属元代龙泉窑系。
  古墓葬
  屿塘山墓葬群 在瓯北镇清水埠屿塘山,分布面积约7000平方米。1982年、1992年,两次发掘清理东晋、南朝砖室墓7座。墓高1.9米,长1.2米,进深4米。出土器物有瓷器、铜镜、滑石猪等。瓷器分青瓷、黑瓷,青瓷有盘口壶、鸡首壶、砚台、罐、虎子、唾壶,黑瓷有鸡首壶。
  丁山古墓葬群 在瓯北镇礁下村,面积约1800平方米。系晋到南朝的古墓。1958年发现数座,后在开垦建设时屡有发现,墓室横截面呈拱形,墓砖上刻古币纹饰。出土随葬品有瓯窑生产的晋代瓷狮形烛台、水盂、杯、唾盂、盘口壶、鸡首壶、钵、碗、四系罐。
  白沙古墓葬群 在桥头镇白沙村西前山坡。1982年当地村民建房挖基时发现墓葬,以后多次发现类似墓葬。属土坑墓,口大底小,墓壁斜状。其中出土的铜镜、古币、瓷瓶、碗,属五代瓯窑产品。
  郑伯熊墓 在花坦乡东村证觉寺后山。占地1000平方米,平面为椅形,墓穴及墓一、二坛均用花岗岩块石砌成。
  郑伯英墓 在花坦乡东村证觉寺后山。占地960平方米,平面为纵长方椅形,进深45米,面宽27米,分墓穴、墓坛、墓院。
  戴溪墓 在朱涂乡石马岙村。墓呈纵长方形,深37.5米,宽20.4米,占地765平方米。墓穴成半圆形,进深7.2米,前面宽14.4米,墓院成横长方形,对列石狮、石羊、石马、石俑,还建有石牌坊、石亭、石塔,“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破坏,仅留石马二匹。1987年重修。
  朱直清墓 在花坦乡廊下村吕公山西面山坪上。有“宋太师朱氏九世祖直清公墓”墓碑。离墓地60米处,建有石牌坊,两面对列石将军、石狮、石羊等。过牌坊,有墓道经“五凤楼”直达墓前。墓占地450平方米。祭台前左右对立石马、石俑。该墓石雕,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别具一格。
  戴蒙墓 又名进士坟,在溪口乡溪口村坪岭头山脚,戴氏宗祠右侧。墓地坐东北朝西南,占地683.5平方米,平面成横长方圆圜形,分墓院、墓坛、墓穴三部分。初建于南宋,1975年重修,并立有墓碑。
  陈虞之墓 在岩头镇里岙村西南鸡头垄山麓,岩下寺洞桥边。墓式简朴,墓门已毁。清圣祖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修,立“宋进士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公翁陈公暨殉节夫人赵氏之墓”墓碑。
  潘希圣墓 在路口乡柯斯湾村五雷山麓。建于南宋。墓坐南朝北,椅形,分上下二级墓坛。墓穴用青块石、条阶石垒砌,占地284平方米。墓穴后壁正中竖墓志碑。
  摩崖 碑刻
  兰玉台 在鹤盛乡鹤垟村东山一石壁上,阴刻篆书,碗口大小,左侧署刻楷体“至正乙巳闾人谢瑀书”。
  临流亭 在鹤盛乡鹤阳村“兰玉台”摩崖下水滨,当地画家谢庭循(1377~1452)题书。
  砚台岩 在瓯北镇罗浮村蛇山南麓。岩高5米,宽2米,自左至右刻“砚台岩”3字篆书,右侧直刻书“万历甲申孟夏潘司理过访华源林大夫游此巴东淇行卫承芳题”。
  虎踞岩 在乌牛镇山下村东蒙山天然道观前巨岩上。刻于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行书,每字高1.15米,宽2.85米,天台山桐柏宫方丈闻朴道人题。
  虎岩 在瓯北镇中村虎岩山麓。面幅高1.16米,宽2.85米。曾养甫书。
  云深处 在梅岙乡霞岙村水口头山攀岩上。民国元年(1912),徐岙生员胡庆熙书,行书,面幅高1.75米,宽0.35米。
  圣旨碑 原在梅岙乡岙底村竹望坦大枫树下,碑高1.75米,宽0.87米,厚0.12米,题盖面阴刻楷书“圣旨”二字,下刻“旌表永嘉徐浚常尚义君”。题盖背面下嵌碑文,记载朱元璋部将率兵攻打温州,兵困屿钟山数年,粮尽,当地徐浚常助粮等情况。该碑已由县文化馆收藏。
  吕斌墓志铭碑 在罗溪乡南岙村凤凰山。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立,坐北朝南。正面题盖凿刻“圣旨”楷书,碑文中有一幅线刻人像。背面题刻“明故承事郎吕斌君墓志铭”篆书,下刻“吕斌以纳谷而得义官,皇帝敕旨立碑”志铭文。题盖文字周围和碑文沿边刻有如意云头花纹。碑宽0.97米,高2.3米,厚0.15米,碑座宽0.46米,长1.05米,高0.44米。
  渠川宗祠碑记 位于渠口乡渠口村叶氏宗祠门口。文记渠川(渠口)始祖自宋代由闽徙入,后来宗祠毁于兵燹。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集资重建。碑高1.81米,宽0.74米,厚0.21米,质为青石,碑文周围刻如意云头纹饰图案。
  徐氏祠堂碑志 位于碧莲镇下村徐氏宗祠内。记述碧莲徐氏源出明伛王后,汉阳朔三年(前22)避乱江苏,居婺州东阳后徙此。祠中分立二碑,左碑题盖嵌《莲川徐氏重建祠堂记》篆书,碑身刻祠堂记文,背面刻田契,立于大明正德十二年(1517);右碑题盖面刻嵌《莲川徐氏祠堂碑记》,碑身刻记文,立于大明正德十三年(1518)孟春。碑高2.10米,宽0.80米,厚0.13米,碑身题盖均刻有如意云头纹饰图案。
  汪氏小宗祠堂书塾记碑 位于桥下镇西岸村汪氏小宗祠中。碑记:“汪氏原居丽水石牛街,始有参府君者,乐荆川山水之秀,乃徙居焉。到五世祖任斌,立祠设塾,以训子孙。嘉靖八年(1529)季春,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广东按察司副使、前翰林院国史修撰、经筵官人瑞峰叶式书而立此碑。”字为楷书体。碑长1.29米,宽0.75米,厚0.12米。题盖面刻《汪氏小宗祠堂记塾记》,篆书,字周围刻如意云头纹饰。
  陈迪墓志碑 位于枫林镇龚埠村。碑高1.5米,宽0.8米,厚0.12米,正面题刻《明故湖东陈先生墓志铭》篆书。碑文边沿细刻如意云头纹饰图案。
  肃正墓碑 位于罗溪乡坦头村坟山。碑高2.20米,宽0.99米,厚0.15米。碑座长0.14米,高0.27米,厚0.37米。正面镌刻“明义官政庵吕公墓”楷书。题盖背面刻《明故义官政庵罗溪吕君墓志铭》,篆书。双龙图案纹饰。
  林壶峰墓志碑 位于瓯北镇花岙永宁山水库后侧。碑高1.70米,宽0.97米,厚0.14米。碑题盖上刻“明寿官壶峰林公墓志铭”篆书,碑身刻楷书体铭文。
  第二节 古建筑
  古寺庙
  东蒙山天然道观 在乌牛镇山下村后山。初建于晋,重修于清。相传东晋葛洪曾在此修炼,今尚存炼丹台。三天门,四柱石仿木结构,风格和牌楼相似,平面呈横长方形,中柱镌刻一楹联:“岭行千步神仙府,门上三天羽士家。”明间上挂“三天门”匾额。
  普安禅寺 在岩头镇西北部十八垅南麓。建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重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明、清间相继修建,民国初大修。寺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占地1300平方米,前为山门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观音阁。纵轴线两侧前院设轩房,后院为藏经厢轩。寺前附建放生池,4座经幢。建筑气派雄伟,环境清幽。
  圣母宫 又名圣湖宫,位于渠口乡泰石村卢岙圣湖山麓。建于唐代,宋时遭特大洪水被冲毁后,重新修建。三进四合院木构建筑。占地约2000平方米。宫头门三开间,中门筑戏台,两厢廊楼各5间。廊楼前有天井、月台。二进大殿7间,六柱抬梁式。后宫(第三进)楼上楼下四围栏杆,有鼓楼、钟楼。
  孝佑宫 又名上塘殿,坐落于上塘镇浦东村龙山山脚。始建于唐,重修于清。三进四合院木构建筑。坐东北朝西南,有山门殿、大王殿、孝佑宫、戏台、月台及左右长廊,计41间,用地1994.5平方米,建筑为清宫营造式,梁架为抬梁式。
  苍峰宫位于苍山尖西南坡的小山湾中。初建于宋,重修于清文宗咸丰十年(1860)。木、砖、石混合结构。前后二殿均为五开间,组成一座四合院,前殿前建有照壁。占地1080平方米。前殿石柱上镌刻对联,穿斗式梁架,硬山屋顶。左右厢房为抬梁式。后殿石柱周身浮雕双龙抢珠和如意云头图案,抬梁式梁架,硬山屋顶。屋面铺小瓦。
  真诰寺 在大若岩景区陶公洞内,因南朝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在此撰《真诰》一书,故名“真诰寺”。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3)在洞内建“灵真官”,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建“三清宫”,元成帝赐名“广福灵真宫”。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在洞外建五楹前殿。前殿明间前檐下悬挂“天下第十二福地”匾额。后殿右侧有一条石梯通“天台”。“天台”上建有胡公殿,“天台”外建有文昌阁。1957年方丈楼失火殃及此阁。1985年重建。
  太平岩胡公殿 位于沙头镇渔田村岭上悬崖陡壁之间。始建于明熹宗天启年间(1621~1627),重建于清宣宗道光年间(1821~1850),占地300多平方米,内造三重檐的胡公殿及陈氏和吕氏娘娘宫。
  浮屠 牌楼
  罗浮双塔 在瓯北镇罗浮小东村东南蛇山、龟山上。始建于西晋惠帝元康五年(295),重建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现存塔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为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铺砌,塔身呈锥形。
  进士牌楼 在岩头镇上村,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金昭进士及第时建造。平面呈横长方形,三间四柱木构建筑,高7.63米,面宽9.90米,通进深2.35米。明间两柱为方石柱,次间两柱为木柱,用材粗壮,并在柱头抹成小斜面。柱脚前后置石抱鼓,柱础为覆盆式。牌楼两外侧立有四角柱,明次间均有阑额、由额、额枋等,各施雀替、丁头拱。正额前后悬匾。头拱粗壮规整,制作精致。屋脊用薄砖砌成清水花脊,脊面刻如意花草。明间屋脊两端饰龙头吻;次间脊端饰凤头吻,两垂脊脊端饰飞凤。属温州牌楼中上乘之作。
  宪台牌楼 在花坦乡花一村。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温州知府李端为担任过四川按察司佥事的朱良以而建。平面呈长方形,四柱三层木构建筑。牌楼高5.95米,通面宽6.28米,通进深5.05米。明间两柱和外侧四角柱均为方形木柱。龙门枋和额枋正中嵌有“宪台”匾额,额上“弘治乙丑腊月吉旦”题款。
  溪山第一牌楼 在花坦乡花三村。“溪山第一”是明皇赐给花坦名士朱道魁(字守慎,号墨癯)的匾额。牌楼系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朱氏后裔朱腆建造,六柱一开间木构建筑。攀间额枋上置匾额,上书“溪山第一”四字。
  苍坡车门 在港头乡苍坡村。系苍坡村九世祖李嵩建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三开间木构建筑,占地34平方米,六柱三架二步梁。屋面重檐悬山顶,铺小青瓦。
  节孝牌坊 在巽宅镇小溪村。青石仿木结构,四柱三开间,面宽3.2米,高4米。每柱前后均置抱鼓,柱间下设地栿,上设额枋2条,明间额枋间嵌匾额,南面刻“节孝”两字,字大尺许,款为“董围虑妻汤氏,道光丁亥年(1827)三春谷旦立”,北面刻“流芳百世”四字。
  贞义牌坊 在下嵊乡下嵊二村山下寮。青石仿木结构。二望柱一开间,望柱前后置抱鼓,柱头置石狮子,正面刻一联:“言行可为方表,精诚亦贯古今。”攀间置二额枋,中置一匾额,刻“贞义流芳”楷书。牌坊上置直石匾,正中阴刻“圣旨”二字,背面刻“大清光绪拾叁年岁次丁未春月谷旦立”。坊后有一贞节墓志铭牌。
  祠堂
  永嘉郡祠 原名刘氏宗祠,在碧莲镇上村。始建于元惠宗至正二十七年(1367),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敕封刘基上三代为永嘉郡公后,取名永嘉郡公祠。明中期重建,坐北朝南,占地2000平方米。祠为二进二厢四合院式木构建筑。前为门厅,通面宽20.40米,通进深20.80米。后为正殿,通面宽22.80米,通进深18.86米。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悬山屋顶。中有戏台,平面呈方形,四柱,歇山顶,施八角重拱复斗式藻井。祠内悬有名人楹联多帧。明洪武三年(1370)御史宋濂题:“为帝者师,为王者令,亘古中山第一;如日之光,如月之明,于今碧水无双。”诚意伯刘基题:“青田与碧莲,分支通脉络,后汉承前汉,吾宗即彼宗;礼乐光兄德,诗书迈古风,参商居两地,谱牒万年同。”还藏有刘基注诸葛《水陆攻守战略秘书七种》13卷,颇具文物价值。全祠布局典范,用材粗壮,是明代典型的木构祠宇建筑。
  孝思祠 在花坦乡廊下村,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坐西朝东,占地1200平方米,由山门、西厢、戏台、正厅及影壁组成合院,通面宽27.82米,进深37.4米。山门开三组双扇大门,由基座开槽作为通道。戏台居中,单间亭阁式,顶棚设藻井,井口八角,施五重斗拱。正厅大殿梁柱用材粗壮,柱础多为木质,明、次间12根金柱柱头齐平,俗称“十二平”,为其他建筑所罕见。该祠规模宏大,制作精细,为当地明代典型建筑。
  亭阁
  花亭 又名接官亭、评理亭,位于岩头镇下村,建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花亭因建于荷花池畔而得名。为一座平面呈方形的重檐攒顶木构建筑。柱分内四柱,外四柱。中用五层斗拱叠成八角藻井,隐喻五行八卦。重檐屋面八条脊背,分别立有“张果老骑白驴”塑像,脊端雕塑“刘海献钱”图案,结构严密,外观朴实。
  赤水亭 在白泉乡水云村,建于清德宗光绪十八年(1892),以陶公洞的赤水井而得名。平面呈凸形,分前后二台。前台正方形,面为一开间,后台长方形,面为五开间,四周围以朱栏,中隔天壁。后台梁架结构为抬梁式,屋面铺阴阳瓦,作歇山顶式。前台与后台结构大致相似。亭中有柱24根,柱上书写“观鱼槛外桃花浪,系马阶前柳叶风”、“洞天隔绝三千界,涧水清涵十二峰”等楹联。
  白云亭 在白泉乡水云村,建于民国14年(1925),因陶弘景诗中“岭上多白云”而得名。平面呈方形,抬梁式梁架,左右两侧设朱栏,供人憩息。桥梁碇步
  永庆桥 在岩头镇长蛇坑十八垅山麓(普安禅寺前),建于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桥为梁式石桥,全长12.65米,宽3.6米,高4米。桥底两端用块石垒砌成码头,中间两桥墩各由四根石柱组成,上横条石,承托桥面。桥面分三段,每段由8根条石并排铺设而成。中段左右两侧刻有题记,左为“大宋庆元三年丁巳四月十七日庚申”,右为“雪庵施长财建此永庆桥,僧即则于置”。永庆桥简朴稳固,未见修缮痕迹,对于研究桥梁建筑,颇具借鉴价值。
  丽水桥 在岩头镇下村,建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三孔拱券式石板桥,由48根条石构成,暗含地属“四十八都”。桥长12.3米,宽3.8米,桥面分三段,每段9条石板,下由石柱磴支撑,凡条石14根。两侧石条上分别刻有“丽水桥”、“明嘉靖戊午仲秋吉旦建”等字。
  东皋碇步桥 在东皋乡东皋村前溪中,建于清文宗咸丰三年(1853),宣统三年(1911)毁于洪水,后由村民集资重建。石碇216步,每隔8~9步,旁边另设一石碇,以便行人交会。桥为南北走向,全长126.8米,每碇两侧用抱石斜撑,周围河滩用块石和木桩平筑加固。
  名人纪念处
  乌府 在花坦乡花二村。原名永思堂,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朱良暹建,世宗嘉靖元年(1522)裔孙朱腆重修,改其额为“敦睦”,称敦睦祠。平面成纵长方形,前为五朝门,左右侧为厢房。五朝门成横长方形三重檐,面为五开间,明间有一甬道直通府内。两厢为纵长方形,面为三开间加外厢头。永思堂面为七开间,屋顶硬山顶。五朝门内侧天井中建一座歇山顶戏台。
  御史祠 位于枫林镇大门台村。民国24年(1935),为纪念京畿道监察御史徐定超(1845~1918)而建。祠坐北朝南,占地2000多平方米,平面成横长方形,立面成“纱帽冠”形,面为五开间,二层。明间4间10柱,次间、梢间各为3间8柱。祠前方开一阙洞门,祠后建有三间餐房,现已毁。
  第三节 革命纪念地
  双尖宫 在溪口乡横路村,建于清末。砖石木混合结构,占地800平方米,坐落于深山密林中。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曾在此召开第一次会议。
  黄皮寺 原名广福禅寺,在溪下乡黄一村,始建于北宋年间(960~1127),现存建筑属晚清。民国19年(1930)3月9日,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在此成立。
  胡氏四分宗祠 在五〓乡五〓村隔岸〓山头东麓,初建于清世宗雍正六年(1728),占地面积1467平方米。为口字形的木构建筑,二进两廊,中央天井是一方形水池,两廊外侧又各有一个长14米、宽7米的水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建立后军部设于此处。
  地堡 位于桥下镇垟塆村后背山,地势险要。山上建有碉堡四座,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抵抗日本侵略军侵略的军事设施。
  沙头烈士墓 在沙头镇高浦村岩龙头山。墓建于1955年12月,后经多次重修。占地约2600平方米,分墓区、墓院两部分。有纪念碑、纪念馆等建筑。为县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
  金贯真烈士墓 在岩头镇屿山背,1973年初建,1985年重修。墓坐北朝南,长15.8米,宽12.7米。墓前山麓北侧有74级石阶通往墓陵。
  第四节 馆藏文物
  县文化馆文物仓库收藏有文物1097件,其中一级品16件,二级品2件,三级品16件,其他1063件。
  历史文物
  石器 31件。渠口乡石头岸村梅山脚、上塘正门山、屿山遗址等出土的石石奔、石矛,属新石器中、晚期;其他地方出土的石矛、石〓、石凿、石箭、石磨、石斧属商、周时期;砚台、碑、碣、石香炉,属宋、明、清时期。
  铜器 466件。有铜佛像、铜镜、铜马、铜香炉、铜盏、铜印、铜钟、铜剑及古钱币,属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其中含金的铜印为三级文物。
  银器 下嵊乡山霞村出土。有兽面纹银碗1件,高4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9厘米,重74.5克;鎏金银钗,十式28件,均由钗杆和横枝组成,横枝上嵌置花纹精致的镂空银饰件,有的顶端镶葵花、秋菊等花形;鎏金银簪,八式16件;双箍面银钏2件;麒麟形鎏金银饰1件;蝴蝶形鎏金银饰3件,蝶的双翼阴刻短线纹和细珠纹,作飞舞状,长2厘米、宽3.5厘米;花形鎏金银饰1件,横枝上排列6朵葵花,长8.5厘米。
  古字画 33件。系清代的山水、花鸟、水墨画、书贴。
  古书籍 有明初大臣刘基(字伯温)的兵书、药书,计144册。
  革命文物
  有红十三军战士用过的枪、土炮以及红军挺进师标语、农会标语(书于1925年)和烈士手稿等,共143件。
  第五节 文物保护
  1976年11月18日,建立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配备文物专职干部1名(编制属文化馆)。1984年,文化馆设文物管理组,专职干部6名。1989年,建立县文物指导委员会,在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东蒙山天然道观、大若岩陶公洞、陈虞之陈列馆相继设立文物保护管理所,同时在有关乡村建立业余文物保护管理员。1985~1994年,先后对省、县级文保单位——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岩头进士牌楼、东蒙山天然道观、岩头普安禅寺观音阁、金贯真烈士墓、苍峰宫、浙南游击纵队指挥部旧址、戴溪墓、朱直清墓、花坦乌府、宪台牌楼、大若岩陶公洞、娘娘宫、白云亭、赤水亭、萧王殿、罗浮双塔、林梦龙纪念亭进行维修或复建,并兴建红十三军纪念碑、红十三军斗争史纪念馆,总投资96.3万元,其中省拨18万元,县拨33万元,地方群众集资45.3万元。
  第三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文学
  民间文学
  永嘉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歌谣、谚语,以口头形式在民间流传。民国32年(1943),白泉小学教员潘穷明采集出版《永嘉童谣》。建国后,民间文学爱好者也相继搜集整理故事、歌谣陆续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1981年,县文化馆编印《永嘉民间故事》1册。1987年,县文化馆编印《楠溪江民间传说》1册。同年,县文化部门依照国家文化部抢救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文件精神,成立县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民间故事、歌谣、谚语进行普查采集,共收采到民间故事2000多篇、歌谣5000多首、谚语3000多条,同时搜集到50余册手抄本。1989年,编纂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永嘉县卷》(一)(故事402篇),《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永嘉县卷》(二)(歌谣265首和谚语1130条)。
  文学创作
  南朝宋永嘉郡太守谢灵运写了《登绿嶂山》等26首山水诗,流传于世。南宋诗人赵师秀著有《清苑斋集》1卷,诗142首;徐照著有《芳兰轩集》3卷,诗258首;徐玑著有《二薇亭集》2卷,诗164首;翁卷著有《苇碧轩集》1卷,诗138首。时人称为“永嘉四灵”。他们皆以晚唐诗风相标榜,反对江西诗派,着意学习唐贾岛、姚合诗风,形成一个创作流派。此外还有著名诗人卢祖皋、林景熙等。从北宋末到南宋亡150多年中,仅《东瓯诗存》所辑录保存的永嘉诗歌作者就有187人。元末,余尧臣(字唐卿)青年时以诗文闻名于世,著有《莱遇集》。明初,鹤垟谢庭循著有《梦吟堂集》,时人称他诗、书、画三绝。清代梅调元通经史,与同里陈邦屏等并称“城南七子”,后又与林占春、李元发、王尔椒、林健弱并称“永嘉五子”。清宣统元年(1909),陈仲陶参加柳亚子、陈去病建立的南社。民国初,冒广生任瓯海关监督,建立永嘉诗人祠堂,李雁睛、夏瞿禅、宋墨庵、李孟楚、李仲骞、薛钟斗、陈仲陶从其游,称“永嘉七子”。民国9年(1920),陈仲陶、梅冷生、夏瞿禅等人组成“慎社”,有社员87人,出版《慎社》诗刊。他们又获瓯海道尹林鹍翔支持,在积谷山麓建立永嘉词人祠堂,诗词吟咏蔚然成风。辛亥革命后,张光著有《忘忧山馆诗抄》、《红薇吟馆诗集》。17年(1928),刘景晨在上海为黄群编校《敬乡楼丛书》。马孟容作有《月朦胧鸟朦胧》散文。陈仲楼出版《慎社月刊》;陈仲陶有遗作《剑庐诗抄》1卷,《防风簃遗诗》2卷。
  此期间,永嘉文坛上还出现一批进步的文人学士,刊出《野火壁报》、《文联》等等。马骅等人创办“海燕诗歌社”,相继出版《暴风雨诗刊》及《海燕诗歌集》、《叛乱的法西斯》等。谢文锦有译作《光明赞》,金贯真著有《追忆去年七月的大风水》、《跑吧》等。李得钊有诗《灯蛾》、《萤火虫》等。民国28年(1939)11月,省作家协会永嘉分会、剧人协会永嘉分会成立。抗日战争时期,永嘉县内众多民众团体、学校,创办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油印刊物,师生以笔为武器,写诗著文。创办的文艺刊物有《老百姓》、《永嘉民众》、《抗敌季刊》、《文化月刊》、《新路》、《新学报》、《先锋》、《游击丛书》、《前进》、《前哨》等,影响较大。
  建国后,县内一些村庄成立文艺创作组。古庙创作组陈斌创作的小说《偷谷贼》发表于《东海》杂志1959年第3期,朱文浩写有长诗《钢铁战士潘林根》,于同年12月在东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56~1957年,黄正潞的中篇纪实文学《老交通员》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渔乡散记》、《初访南麂》在《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上发表。县文化馆从建馆起就设有文艺创作室,创办《永嘉文艺》,编印了大批文艺宣传资料。“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坛沉寂,少见高质量的作品问世。1979年以后,恢复正常活动。陈康瑾写的报告文学《他没有在漩涡中沉沦》发表在《江南》杂志1984年第2期上,《走向莽莽的林海》发表在《十月》杂志上。1987年7月成立楠江诗社,创办《楠江诗词》,创作活跃,诗社社员的许多作品入选《环球诗选》、《中华诗词》、《中国百县春联楹联集》等书中。1990年8月,县文联成立,创办《楠溪江》季刊,文学创作日益繁荣。
  第二节 音乐 舞蹈
  音乐
  宋浙派古琴家郭沔作《潇湘水云》、《泛沧浪》、《飞鸣吟》等琴曲流行于世。元、明以降,民间音乐兴起,逐渐形成粗犷、优美、朴实的小调、山歌、船歌等民间音乐。
  民国期间,昆阳潘怀素发掘和整理中国纯正音乐——二十三不等分正律。抗日战争开始,陈田鹤作《八·一三战歌》、《保卫上海》、《八百战士守土歌》等不少抗战歌曲,其《巷战歌》流传广泛,还为上海抗日战士募寒衣,为阿英歌剧《桃花扇》谱曲及作钢琴曲《血债》。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组织演剧歌咏队,县民众教育馆设娱乐部演唱抗日救亡歌曲,抗战歌声响遍城镇乡村。民国29年(1940),渠口“抗战小学”创作人叶祥普带领教师学生在沙头滩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工农商学兵一起来救亡》、《黄水谣》等19首抗日歌曲,台下人山人海,场面非常热烈。33年(1944)春,济时中学毕业生叶岩伦、郑光勋组织麻庄抗日宣传队,在碧莲区、四川区各村巡回演唱,尤其在巽宅村演出,当小学生章春香演唱《松花江上》时,台下观众无不伤心流泪,当场为战区难民捐赠钱物。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领导的武工队25人,先后在下塘山、中塘、浦东、黄屿、罗浮、三江等地20多个祠堂殿宇和学校演唱《反动派屿北敲竹杠》、《长工叹》、《送夫参军》,上塘小学女教师柯训言教唱《你是灯塔》等革命歌曲,流行社会。
  1950年,万众齐唱《解放区的天》。此后10多年,《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好》、《学习雷锋好榜样》等革命歌曲响彻城乡。1965年,周星善演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获省文艺调演三等奖。“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语录歌风靡一时。80年代开始,港台歌曲纷纷传入,通俗唱法渐兴。1980年,县教育局举办首届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班,全县中小学开展班班有歌声活动。随之,县文化馆先后8次举办民族乐器、声乐和创作培训班。1984年4月,举行县首届歌咏比赛,200余人参与,节目60多个。1985年,县文化馆组织民间器乐普查,采集民间器乐曲、宗教乐曲、打击器乐曲104首,编印《永嘉民间器乐曲》1册。1986年,县文化馆组织采集曲艺音乐,采到16个曲种,歌谣200余支,编成《永嘉曲艺集成》。潘伯东、金崇柳获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联合颁发的编纂贡献奖。1990年5月19日,永嘉县音乐工作者协会成立,会员84人,10人为温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8月,面向社会举办为期20天的以声乐、乐理、视唱、钢琴、电子琴、指挥等为主要课程的培训班。此后,创作“行业之歌”23首,编印《楠溪江歌声》1辑。
  舞蹈
  宋代,由巫而生的舞蹈在民间已十分流行。南戏崛起后,舞蹈与戏剧互相影响,民间舞蹈进一步发展。元、明、清三代,受军事、宗教等影响和各地民间艺术的渗透,舞蹈内容更加丰富。民国以降,民间舞蹈渐趋衰落。建国初期,群众舞蹈兴起,以“扭秧歌”、“打腰鼓”为最盛。机关学校普遍教跳集体舞,偶尔也跳交谊舞。“文化大革命”初期,配合政治宣传,一度大跳“忠”字舞。80年代开始,一些外来舞蹈伴随港台歌曲相继传入,在青年中迅速流行起来,先是“迪斯科”,继而是“慢三步”、“慢四步”的交谊舞。1988年,在县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庆文艺晚会上出现太空舞、霹雳舞,经营性的歌舞厅也应运而生。1990年,上塘镇有歌厅1家。文化部门根据舞蹈爱好者的要求,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舞蹈培训班,至1990年底,共举办了7期。参加省文艺调演获奖的节目有群舞《挣脱》、《洗土布》、《楠溪江之夜》、《浙南游击之春》、《楠溪江风情》、《大地流金》。同时文化部门注意民间舞蹈的挖掘整理,定位舞、八卦舞、七组妹敬酒舞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省温州卷》一书。
  定位舞楠溪江畔的婚礼舞蹈。在娶亲酒宴坐筵酒和出堂酒开宴前的宴厅内进行。新娘站在筵前,面对屏幛,二位伴姑自左而右,表演见礼、开门、掀帘、掸尘、打壁钉、挂画、缚丝、盖椅披、分筷、敬酒、关门与新娘见礼等舞蹈动作。伴姑跳定位舞时,吹班演奏《小鼓场》或《小开门》等欢乐轻快的管弦器乐曲伴舞。舞毕开筵。第二天中餐开筵前,新娘出堂以主人身份给宾朋定位,定位舞蹈动作与伴姑跳的相同。定位舞中,伴姑舞姿轻盈活泼,新娘则稳重、端庄。
  八卦舞 表演时道教法师身穿道袍,头戴道巾,手执铃刀、龙角,先吹三声龙角,鼓师擂鼓,一人打锣,有节拍地配合法师踩入原用谷子画好的八卦图中,从“乾”字上起步,口念:“乾元亨利贞,兑泽英雄兵,艮山封鬼户,离九驾焰轮。坎水荡波涛,坤地留人们,震雷霹雳声,巽木镇山岳,吾在中官位,诸将护吾身。”至“兑”、“艮”、“离”、“坎”、“坤”、“震”、“巽”,舞止。
  七姐妹敬酒舞 农历七月七日在戏台上进行,是“叠罗汉”中的一个舞蹈项目。七姐妹(又称七星),执拂手,一人扮装观音,坐椅上,另由6人搭成2匹马,站两边,马上各有一执拂罗汉。六姐妹分站在男罗汉手肩上,先舞动拂手,边走动边作打扫状,以后端酒壶、酒杯为观音做斟酒状,共斟酒3次(左、中、右)。敬酒时,舞者微躬身,背者后脚后退一步成“踏步”,人微俯做敬礼状,以示答谢。
  龙灯舞 多在农历正月初进行,一队中青年背“龙头”、“龙月”和“龙档”。背龙档的9位龙脚手擎“滚龙桶”,摆“龙门阵”,先打个“双龙底”、“双龙出”,接舞“顺棋底”、“顺棋外”、“张壁篱”、“双顺棋”、“双跳档”、“抬档”、“折档”、“龙泛肚”、“撑伞”、“五梅花”等72套,“插月”24套,加“龙头”14套,共110套。表演时有民间乐器伴奏,曲调粗犷、豪放。
  马灯舞 以一村为单位的灯会。15岁左右的儿童组成1队,每人腰系纸马的前身与后身,成骑马状。领队手举大旗,头戴金光箍,顶上插上丛缨,边舞边唱《马灯歌》,民间乐队伴奏,在群众聚集的场所进行表演或村中的每个庭院内表演。节目有《昭君和番》等。
  此外还有藤牌舞、板凳龙、双剑舞、鱼灯龙、花棍舞、大八仙等民间舞蹈。
  第三节 美术 书法
  美术
  唐朝的张,元朝的黄公望、王振鹏善画。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前段焦残,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完整,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鹤阳谢庭循(1377~1452)有《明画录》、《画史会要》等,传世精品《杏园雅集》图现藏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清项维仁有《雁荡山全图》,泰顺董子扬称其画为“本朝永嘉第一”。民国画师朱子常(1889~1934)善木雕、泥塑,其黄杨木雕《捉迷藏》参加国际巴拿马赛会,获二等奖;《捉迷藏》、《渔翁》、《苏武牧羊》、《东坡观砚》被温州博物馆收藏。徐石麟有《天遨画集》,张光(女)有代表作《鸡冠花》、《田蔬》等,郑曼青有《郑曼青书画集》。民国24年(1935)以后,木刻艺术兴起,以现实题材为主。抗日战争期间,木刻专集《春野木刻集》、《老子军》、《阿生和阿福》、《前哨木刻集》、《仇》、《点缀集》、《五月纪念木刻集》相继出版。30年(1941)1月,杨涵创办《木刻通讯》。34年(1945),葛克俭完成鲁迅小说《药》的木刻插图。35年(1946),永嘉的木刻版画作品《湖的早晨》、《消息》、《浙南民兵》、《渡》、《秋》、《激流》等分别入选《抗战八年木刻选集》、《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等书。解放战争期间,夏子颐创作的《闻一多像》、《武装的渔民》、《胜利的曙光》等,参加全国木刻版画展览。杨涵创作《黄友根》木刻连环画34幅,《保卫胶东》幻灯片30多幅,以洪林短篇小说《瞎老妈》为脚本制作幻灯片70余幅。建国后,仁溪林曦明多次在温州、上海、香港举办个人画展,部分作品在美、英、法、日及东南亚展出、获奖,出版物有《林曦明国画集》、《林曦明画选》、《林曦明剪纸集》。1981年,桥下镇西岸任宏武精心创作的《鸟谱》在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88年,瓯北叶伟珉的《九龙璧》等黄杨木雕作品,在深圳举办的全国工艺品展销会上展出。他的《井岗山》系列作品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武松打虎》等作品被摄入《黄杨木雕世家》专题电视片。同年,罗溪芦田金可兴创作的一座大型樟香木工艺品《佛国灵山》,在省展览馆展出,中央电视台、浙江省电视台均做专门介绍。芦田金福荣创作的黄杨木雕盆景《单刀赴会》、《断桥》、《西厢记》、《红楼梦》和竹丝盆景《拜月亭》、《虎丘山》、《网师园》等,分别在全国工艺品展销会、浙江省旅游工艺品展销会上获一等奖、二等奖。以花卉、禽兽、龙凤、麒麟、戏曲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剪纸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新民晚报》、《中国青年》、《东海》等报刊上发表。
  书法
  唐张,善草书、隶书,饮誉大江南北;释䛒光,主明州国宁寺,工草隶,受拨镫法于陆希声,自后书法益进,唐昭宗诏对御榻前书,赐紫方袍。宋薛浩专攻字画;薛师石,工小楷,深得晋人用笔之意。元孙华精攻书法;薛汉书楷严缜有法。明林希逊工书,仿二王笔法,年逾八旬,尚精蝇头楷书,求书者履满户外,得其片楷矜为拱璧。万历年间(1573~1619),县人包容擅长书法,善篆刻图章,时首辅张居正甚器重之,一日以玉章相属,已飨就食,使者促之急,容乃磨而还之,遂拂衣归。谢庭循有“诗、书、画三绝”之誉。林应龙大小篆俱佳。包厥初精书画篆刻。还有洪孝先、方日升、黄灿、虞光、刘希翰、林朝斗、蔡宏勋等,书法均颇有造诣。清朝以降,书法家徐清来、徐定超、徐象严、郑冠生、胡次骞、柯逢春、徐石麟、曾耕西、马公愚、叶鸿翰、谢磊明一度活跃温州书坛,影响永嘉书风。
  1972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书法创作、展赛、交流、理论研究等系列活动,开展9次大型书法比赛活动,多次举办作品加工会、书法培训班和名家专题讲座,普及群众书法。至1990年底,全县有203幅作品在市级以上的书法展览和书法比赛中入选获奖。1986年,戴家妙的硬笔书法获全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1987年,陈忠康的书法作品获全国“峨嵋杯”书法大赛一等奖和“课堂内外”书法大赛一等奖。1988年7月,杨国琛的书法作品获“华夏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二等奖。1989年春,高远等4人的临书习作参加日本交流展览。陈忠康的书法作品入选首届国际青年书展,并被编入专集出版。1990年6月,陈忠康的书法作品获全国“书圣杯”三等奖。12月,徐显锦的作品获全国“文明杯”硬笔书法大赛三等奖。1986年,县书法协会成立。至1990年底,全县有省书法协会会员1人,市书法协会会员8人。此外,潘锦夫(现居台湾)曾先后在南韩、日本、东欧和美国举办个人书展,1988年出版《潘锦夫书法专集》。
  第四节 摄影
  永嘉摄影,始于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归侨夏炳南在城区(今鹿城区)铁井栏开设的同昌摄影社。民国13年(1924),在府前街有美术照相馆。22年(1933),在公园路有真面目照相馆,因全在露天拍照,后就更名露天照相馆。36年(1947),城区照相馆发展到22家,形成公园路、府前街两条“照相街”。
  瓯江北岸的永嘉现境内,最先以照相为业的有白泉的陈光格、桥头的叶有岩,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职业摄影生涯。40年代,又有瓯渠的吴昭佳、乌牛的叶可枢(在乐清柳市开设胜吾照相馆)加入。当时摄影设备比较落后,人像、景物都在室外自然光下拍摄,多数相机没有快门装置,拍摄时用镜头盖控制曝光,底片基本上用玻璃干片。没有固定的拍摄场所,摄影人员扛着笨重的器材,在较大的范围内流动。主要业务有学生毕业团体照、各类纪念照、全家福、证件照等。
  1951年下半年,陈光格父子迁往城区百里坊开设光格照相馆,但也时常应约到江北照相。此后县内摄影事业逐步发展。到60年代中期,有桥头、瓯渠、岩头、枫林、碧莲、岩坦、巽宅、上塘、乌牛共9个摄影点,从业10余人,但仍以流动为主。60年代初,国产海鸥120双反相机问世,随之报道摄影悄然兴起,当时的《永嘉报》就已刊登新闻照片。但直至70年代初期,经常使用相机的仍局限于文化新闻部门的兼职摄影干部及少数业余爱好者。主要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及工程建设的一些场景常在镜头中出现。1974年,朱陈恩等5人组成创作小组,除把政治宣传效果放在首位外,要求在艺术上提高一步。一些作品送往省、市展出,有的还得了奖,但因受极“左”思潮的干扰,作品难以摆脱形式主义的倾向。1983年6月9日,成立县科普创作协会,摄影组织是其成员之一。此后业余作者逐渐增多,拍摄内容不断丰富。1984年8月,为普查永嘉风景资源,县计经委环保办组织摄影人员深入各景区,先后费时一年多,摄取上百幅照片,再现永嘉溪山的秀美景色,引起专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促进了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开发。1985年,温州市引进第一套日本彩照冲扩设备,正式对外服务,从此彩色照相迅速兴起,人们争相购买135相机,形成了一股摄影热流。1986年7月25日,成立永嘉摄影协会,有108人参加。这时拥有照相机的人越来越多,业余作者视野大为扩展,除新闻报道外,社会生活、风光、小品等门类均有涉猎,尤以表现楠溪江山水田园、乡土风情的作品居多。1989年1月19日,县摄影协会在温州市工人文化宫举办《楠溪江风情》影展,展出作品100余幅,获得社会各界舆论的好评。到1990年底,县摄影协会会员中有70多幅作品在市级以上影展中入选获奖,有300多幅作品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代表作品有《秋牧》(徐道浙摄)、《老伴》(叶新仁摄)、《小秋收》(徐光摄)、《楠溪江初醒》(李昌贤摄)、《支柱》(虞若飞摄)、《春晓》(徐于飞摄)、《春耕忙》(金建宙摄)等。1987年秋,县职业中学根据社会需要,开设摄影专业班,学制二年,1989年毕业学生38人。1990年,全县有“国营”、“楠溪江”、“海燕”、“笑笑”、“虹光”等照相馆18家,其中上塘镇7家,以固定影室拍摄为主,外拍业务有团体照、产品照等。
  第五节 戏剧
  永嘉昆剧
  永嘉昆剧源于南戏,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在温州一带产生一种民间歌舞小戏,这就是在南宋被称为“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的南戏的萌芽。宋室南渡后,南戏获得了适宜的气候,随之迅速繁荣起来。至元末明初,南戏这种形式已成为当时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被奉为“曲圣”的昆山戏剧音乐家魏良辅吸收了海盐、弋阳诸腔,以及江南民间曲调的某些特点,对流行在昆山一带的南曲声腔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一种舒徐婉转、细腻流畅的新腔称“水磨腔”,也即“昆腔”。明末清初,昆腔传到温州。永嘉艺人吸收昆腔的优点,融入本地的音乐和语言,逐渐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永昆”。主要剧目有《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绣襦记》、《八义记》等。清文宗咸丰七年(1857),昆剧艺人叶良金(艺名蒲门生)、杨盛桃组建“同福”昆班社,演出剧目有《孽随身》、《醉菩提》、《连环记》、《奈何天》、《摘桂记》等。清穆宗同治至民国初年,为永嘉昆剧鼎盛时期,出现的昆剧班社除“同福”、“品玉”外,尚有锦福、日秀、三星、金玉、新同福、新品玉、品福、锦花春、祝共和、江南春、一品春等,总数不下20余班。抗日战争爆发后,民间戏曲班社陷入绝境,大批昆剧艺人另谋生路。1951年,集合新同福、新品玉、一品香、江南春的零散艺人,组建了“温州巨轮昆剧团”。1954年,正式被政府接受登记。1957年,剧团划归永嘉县,易名“永嘉昆剧团”。一时间,剧团演出阵容强大,角色行当齐备,充满藏龙卧虎之势。1957年8月,《荆钗记》中《见娘》一折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戏曲观摩大会演,杨银友、章兴娒获演员一等奖。1976年,永嘉昆剧团吸收原永嘉京剧团部分人员并和永嘉文宣队合并,改称永嘉京昆剧团。1979年,恢复永嘉昆剧团建制,同年招收学员30名,随团培养。1984年,因艺人青黄不接,演出不景气,剧团析置永嘉越剧团,保留永嘉昆剧团名称,但已是名存实亡。
  京剧
  约在清德宗光绪二十年(1894)以后,京剧传入永嘉,当时称“新戏”,大都由外地戏班来永演出。清宣统元年(1909),邑人洪可闻集资在城区(今鹿城区)天妃宫创办“尚武台”(一名翔舞台),民国元年(1912)正式开台演出。30年代,京沪各地京剧演员相继应邀来永献艺,其数不下二三百人,影响颇大。永嘉京剧班社亦活跃一时,较知名的班社有金福连、大三庆、大高升等。抗日战争期间,京沪沦陷,外地京剧演员纷来永嘉县城演出,一时城内三个剧场均演京剧。38年(1949)5月7日,永嘉县城解放。8月,城区划出建立温州市。1951年,剧团整顿,新民剧团划归永嘉县,后改名大众京剧团。1956年,大众京剧团改名永嘉京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永嘉京剧团并入温州市京剧团。
  越剧
  建国后,伴随着《梁祝》等剧目在永嘉上映上演,越剧渐为城乡群众所喜爱。1984年,从永嘉昆剧团析置永嘉越剧团。建团以来,剧团坚持上山下乡,为农民送戏和到邻县各地巡回演出,在全国性“戏曲危机”的不利形势下,努力站稳脚根。其创作剧目《温州知府》、《宁国公主》、《济世奇缘》先后参加1985年、1987年、1989年举办的温州市一、二、三届戏剧节演出,均获创作奖、演出奖。
  乱弹
  乱弹是瓯江流域地方剧种,因此也称“瓯剧”。民国初年,有李存玉、金玉麒、李岩朋和以后的新品玉、胜福连、李凤台、新天星、新胜春等乱弹戏班。建国后,乱弹戏班仍活跃在农村舞台上,但均是自由组合的民间业余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遭查禁,艺人受迫害。1979年后,永嘉县乱弹剧团又破土而出,岩头、岩坦、沙头、碧莲、四川等区相继创办乱弹剧团,其中四川区9个乡就有33个剧团。近年,因受多种因素影响,乱弹渐趋衰落,只有少数艺人凑合班社,苦撑门庭,坚持演出。
  木偶戏
  木偶戏又称“木头戏”,有提线与背式二种。背式木偶仅有短暂的历史,提线木偶却流传至今。1950年,永嘉创办幸福、新新、胜利、同乐4个木偶剧团。1960年,4个木偶剧团合而为一,称永嘉木偶剧团。剧团除上演大量传统剧目外,还将《红灯记》、《杨立贝告状》、《审椅子》、《金沙江畔》、《半夜鸡叫》等现代剧目搬上舞台。“文化大革命”期间,永嘉木偶剧团被迫解散。1979年,原永嘉木偶剧团演员麻岩蒙率先兴办四川区木偶剧团,接着该区的东庄、炉山、岭东、下谢、石染、和平、白岩、墨印、茅山、雷付、坭坑、信岙等村也相继办起木偶剧团,足迹遍及仙居、缙云、丽水、青田、瑞安、平阳、洞头、乐清各地,有的剧团还远赴杭州和安徽、湖北等省演出。近年来,木偶戏逐渐失去观众,在一些庙宇及山村尚偶尔演出还愿戏和迷信戏。
  第六节 曲艺
  永嘉曲艺种类繁多,主要有道情莲花、鼓词、弹词、七姐妹、三跳(即排街)、花鼓、双槌(即唱龙船儿)、三条槌、参龙、背元宝等。道情莲花
  道情莲花源于道教,原是道教讲唱的一种表演形式,明、清时期,艺人穿道袍,戴道巾,登台演唱。演唱的形式有“坐台”和“排街”。道情莲花词文没有版本,是艺人一代一代口传下来,约有300本,大都是根据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改写的七言韵文。主要曲目有《双仙斗》、《双港渡》、《双颗印》、《高机和吴三春》、《黄三袅与林定郎》等。
  鼓词
  鼓词起源于唐代,宋代传到永嘉。明、清时,鼓词在城乡十分流行。清末,形成“南板”与“北板”两派,北板的唱腔使用永嘉方言。曲目大多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民间故事、传说。鼓词分大词、平词等种类。大词(即灵经)首推《南游》;平词主要词目有《十二红》、《绿牡丹》、《白蛇传》,次为《粉妆楼》、《龙凤再生缘》和《十八本头》。弹词
  弹词始于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盛行于晚清。清德宗光绪年间(1875~1908),永嘉有惠风曲社,演唱者多为文人学士。辛亥革命后,弹词在民间一度流行。但不久即趋衰落。
  1963年10月,永嘉弹词组成立。1965年,弹词组两次赴杭州献演,并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萧华之邀,为《雄鹰之歌》、《海上练兵》两歌词谱曲并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间,永嘉弹词组被解散,演员改行,曲谱散失。1978年,重组弹词班。
  第四章 报刊 广播 电视
  第一节 报刊
  报刊要目
  《新学报》 民国9年(1920)1月创刊,永嘉新学会主办,16开本,每年出2期,共出3期,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次年停刊。当时,瞿秋白和郑振铎在北京编发的《新社会》旬刊,对“永嘉新学会”及《新学报》作了宣传介绍。
  《暮鼓晨钟》 民国13年(1924)12月创办,不定期,胡识因主编,址设永嘉新民小学。
  《永嘉周报》 民国15年(1926)3月创刊,周刊,郑恻尘主办。
  《教育通讯》 民国17年(1928)10月创刊,月刊,永嘉县教育局主办。
  《飞报》 民国21年(1932)1月创刊,永嘉县民众教育馆主办,黄一萍主编,址设温州鼓楼街。日出八开两版,报道淞沪十九路军抗战战况,群众争购。
  《葱笼晨报》 民国21年(1932)2月,方恭敏、陶正耀、汪远涵、王书之、梅祖薰、吴秉经、陈枢等出资创办,四开日报,梅祖薰为社长,言论较大胆。7月间,社论批驳《温区民国日报》发表的“党内无派,党外无党”的反动论调,被查封。汪远涵被捕,后被保释。
  《铁铲》 民国22年(1933)创刊,32开,半年刊,永嘉动荡文艺社主办,胡今虚、胡民大主编,址设温州县前头。
  《社会教育》 民国22年(1933)10月15日创刊,16开,月刊,永嘉民众教育馆主办,址设温州鼓楼街。
  《铁血》 民国22年(1933)10月20日创刊,月刊,永嘉县各界反日救国联合会主办,第二期起改名《救国》。
  《永嘉县政月刊》 民国24年(1935)4月12日创刊,16开,月刊,永嘉县政府秘书处主办。
  《中医杂志》 民国24年(1935)7月创刊,月刊,永嘉中医学社主办,主编潘澄濂。
  《救国导报》 民国26年(1937)9月创刊,半月刊,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主办,赵瑞蕻主编,址设温州五马街抗敌后援会内。
  《老百姓》 民国27年(1938)3月15日创刊,永嘉抗日自卫委员会、永嘉教育救亡协会、浙江文化界抗敌协会温州分会、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温州学生抗日联合会、永嘉县妇女会等团体联合主办。32开本,初为旬刊,王晓梅主编;后改为半月刊,郑之纲主编;第21期后,王敏主编。前后共出71期,每期印刷4500份。民国29年(1940)2月停刊。
  《先锋》 民国27年(1938)5月创刊,永嘉抗日自卫委员会主办,夏野士主编,第7期起改由郑之光、夏巨珍主编。时事政治性的半月刊,共出8期,每期发行1000份,次年3月停刊。
  《温州学馆半月刊》 民国27年(1938)5月创刊,永嘉县敬业、景贤、海坦等10多个学社联合主办,孙延钊主编,址设温州石坦巷。
  《画兵》 民国27年(1938)10月创刊,月刊,永嘉美术界抗敌协会主办,张明曹主编。
  《妇女阵地》 民国27年(1938)10月18日创刊,周刊,永嘉妇女救亡工作队主办。
  《时代儿童》 民国27年(1938)11月6日创刊,16开,旬刊,永嘉游击文化社主办,王晓梅、张明曹主编,址设温州府学巷。
  《动员》 民国27年(1938)10月创刊,月刊,永嘉县动员委员会、教育文化事业委员会主办,董梦痕主编,每月15日出版,共出16期。
  《永嘉政情》 民国29年(1940)4月创刊,月刊,永嘉县政府主办。
  《永嘉妇女》 民国29年(1940)10月创刊,月刊,永嘉妇女会主办。
  《青年阵地》 民国29年(1940)12月创刊,旬刊,三青团永嘉青年服务队主办。
  《木刻画讯》 民国30年(1941)1月创刊,永嘉战时木刻通讯社主办,陈沙兵主编。
  《平报》 民国35年(1946)3月25日出版发行,每日四开四版。其前身为一张16开油印小报,由青年学生单寿年于抗战胜利后在城区仓后街土地庙编印出刊,后向社会筹资办铅印。社长陈权兼发行人。办报三年,三易馆址。
  《民意》 民国36年(1947)3月创刊,16开,月刊,每期20页,永嘉县参议会主办。
  《工商新报》 民国36年(1947)创办。永嘉县商会主办,四开四版,址设仓后工商联内,民国38年(1949)初停刊。
  《时事简报》 民国36年(1947)10月创刊,中共括苍中心县委主办,负责人杨光、马龄。至民国38年(1949)8月,共出刊36期。民国37年(1948)8月,曾改名《时事周报》瓯北版,只出一期即停办。
  《永嘉报》 1956年5月1日创刊,中共永嘉县委机关报,八开二版三日刊,周端庆主编,编辑人员共3人。编辑部设在县府机关大院内(现鹿城区蛟翔巷)。1957年3月4日停刊,共出101期。1958年3月1日复刊,并改版为八开四版二日刊,7月1日改为四开四版二日刊,9月1日再改为四开四版日刊(星期日休刊),并改名为《永嘉日报》,编辑部设在县府机关大院内(在上塘镇)。报社人员增加到9人(报社附属印刷厂职工不计在内)。1961年2月13日再次停刊,共刊出852期,连同复刊前的101期,共计953期。每期发行量7000多份,最高达1万多份。
  《快报》 1961年11月18日创刊,中共永嘉县委主办,八开二版,系不定期内部刊物。全部赠送,发至各村。内容、形式均与《永嘉日报》相近,可视为《永嘉日报》的续报。1962年4月12日停刊,共出29期。
  《永嘉文艺报》 1980年创刊,永嘉县文化馆主办,刊载文艺宣传演唱材料,四开四版,不定期,铅印。负责人谷尚宝、黄正潞。每期1200份,全部赠阅。1990年停刊。
  《乡镇实用科技》 1987年6月创刊,永嘉县科协主办,八开二版,不定期,一般每期印刷1100份,最多达4000份。发至县属各部门和全县各乡、村,及兄弟县科协,全部赠阅。共出31期,1990年1月停刊。
  《楠江诗词》 1987年7月创刊,永嘉县楠江诗社主办。刊出5集,32开本,主编夏奇。发表传统的诗、词、曲及对联作品。
  通讯报道
  民国33年(1934),《浙瓯日报》社长李国栋发起组织永嘉县新闻记者公会,李自任公会主席。抗日战争开始后,该组织改名为浙江战时新闻学会永嘉分会,隶属于浙江省新闻学会。抗战胜利后,永嘉新闻记者公会恢复活动,徐世康任理事长。34年(1945)11月7日,与永嘉县律师公会、医师公会、中医师公会及渔会城区分会等五团体联名呈报永嘉县政府要求给予合法的“法团”地位。36年(1947)春举行换届选举,改名为永嘉县记者协会,公推陈则之为协会主席。
  1955年,县委宣传部开始配备通讯干事。1960年4月,成立报道组,人员3人,隶属县委办公室。1970年2月中共永嘉县核心小组成立后,隶属核心小组办公室领导。1973年,报道组归口县委宣传部。1977年,报道组又隶属于县委办公室。1984年10月,《温州日报》在永嘉建立记者站,与报道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人员3人。1985年3月,永嘉县新闻学会成立,会员有《温州日报》驻永嘉记者、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骨干通讯员等52人。每年举行一次年会,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学会创办《新闻业务》季刊,后改名《广播通讯》,1990年10月更名为《永嘉广播》。1987年,各区镇相继建立通讯员队伍,通讯员发展到30余人。
  孙振山、李盛仙、黄方波《永嘉山沟里冒出一所小军校》一文获1987年省好新闻二等奖;黄方波的《拓荒者的胸怀——记桥头个体工商户邹永芳事迹》和戴锡宝、蒋省三的《福光拉链厂亮明私营性质》分别获1988年省好新闻二等奖和三等奖。
  第二节 广播
  县广播站
  1952年,设收音站,配收音员1名,收听记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重要新闻,刻字油印成《快讯》转发各机关部门、区乡政府及学校。1955年冬,筹办永嘉县广播站,次年2月开始播音。有275瓦扩大机和旧钢丝录音机各一台,址设城区(今鹿城区)九山放生池。1958年下半年,广播站随县治迁移,搬到上塘汪氏旧祠堂(今县实验小学旁边)。有4个小房间,70平方米,晴天常到25平方米的小天井里办公,设施非常简陋。站内有2台2×250W扩大机。1959年夏,迁到县府招待所。1966年,又迁往原县人武部的弹药库(县机关西首)。1971年10月,搬到县机关宿舍(县人民医院旁边)。1973年,更名为永嘉县人民广播站。1979年1月,成立永嘉县广播事业管理局,1984年更名县广播电视局,局、站合署办公。1983、1984年连续二年被评为温州市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单位。1989年12月,搬至上塘镇环城西路广播电视大楼办公,大楼建筑面积2113平方米,占地2000平方米。1990年,局、站在编人员89人。
  基层广播站
  1957年下半年,创办岩头区转播站。1959年秋至1961年上半年,相继创办碧莲、永临、四川、岩坦4个区转播站。1970~1971年,创办沙头、罗浮2个区转播站。1969年,创办黄田乡广播站。至1990年底,全县创办58个乡(镇)广播站,有职工156人。1970年,黄田乡千石村创办全县第一个村级广播室。至1990年底,全县有181个村广播室,占村总数约20%。
  广播网路
  1956年2月开始播音时,利用电话线通广播,没有专用信号线,经常出现矛盾。1958年前,广播网路建设重点放在城区(今鹿城区)和永强、梧埏、三溪(今属瓯海县)等地,全县5000多只喇叭,江南占4000余只。1964年,开始筹建独立的广播网路。1965年下半年,架通从县站到沙头、岩头2区的广播专用信号线,次年相继架通罗浮、永临2区广播专用线,计45.97公里。1967年下半年,永嘉“两派”武斗,农村广播网遭破坏,广播停歇。1969年修复网路,架通岩坦、碧莲、四川区专线,计71.6公里。1970年2月,峙口公社实现座座房屋有喇叭,县站在该公社召开广播网路现场会,接着全县掀起农村广播大普及热潮。至1971年,完成区到58个公社的广播专线,计402公里,实现独立网路。1973年下半年,在溪垟公社架通全县第一条飞山线。在黄田公社下岭角架设成功高24米、宽500米的水泥杆跨江线。1975年部分广播网路遭破坏,至1978年全县的广播网路才得到恢复。1979年开始,在网路整顿提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飞山线,至1984年全县有飞山线310条,计340公里。1983年,县局在瓯渠、中塘两乡搞广播网路达标试点,1989年,全县58个乡镇广播站的网路全部达标。至1990年底,全县有51317只喇叭,893个行政村通广播,喇叭入户率达27.6%,广播音响率达98.6%。
  广播节目
  1956~1965年,广播遵循“转播为主,精办节目”的方针,早晚播音两次,每次1小时。主要转播中央台及省、地台新闻和文艺节目。自办的综合性新闻节目《永嘉各地》,宣传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好人好事等。“文化大革命”期间,自办节目不正常。1969年,自办节目改名为《对工农兵广播》,每次10分钟。1985~1987年,自办《永嘉快讯》、《本县新闻》节目,专题节目有《永嘉各地》、《信息之窗》、《学习节目》、《温州九县新闻联播》。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重视广播宣传工作,编辑增至4人,除办《本县新闻》外,还增办《科学种田》等专题节目。1979~1984年,自办节目有《本县新闻》和《对农村广播》,各10分钟。1988~1989年,自办节目有《本县新闻》和《综合节目》、《青春年华》及文艺节目,每天播音7小时。
  1980~1990年,共收到来稿63230篇,平均每年来稿5748篇;共用稿30384篇,平均每年用稿2762篇,用稿率48%。其中1980年来稿3628篇,用稿1714篇;1990年来稿7796篇,用稿3765篇。
  1981~1990年,获市级广播优秀作品8篇,省级广播好新闻二等奖4篇,省广播电台联办节目二等奖1篇,三等奖1篇,优秀奖1篇;李盛仙写的《两户与千家万户》获全国广播好新闻奖。
  第三节 电视 录像
  电视
  1981年元旦,在海拔742米高的浦东山上建成一座50W电视差转台,上塘、路口、中塘和沙头区部分村庄能看到清晰的电视图像。
  1984年6月,建立电视调频转播台。1985年12月5日,在屿山建成一座卫星地面接收站。1987年,屿山电视转播台播出县台摄制的第一部电视专题片《瓯北金三角》。1989~1990年,摄制《楠溪江畔是故乡》(与温州电视台合作)、《人口普查》、《访贫纪实》、《旱情》、《台风袭击灾情》等专题片,以及摄制交通、工商市场等有关资料片。至1990年底,被上级电视台录用电视新闻300条。1987~1990年,获市级电视好新闻奖5篇(件)。
  1990年9月,瓯北镇开始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试点。
  1981~1990年,全县建成小功率电视转播台30座,调频台2座,电视覆盖率达80%。
  录像
  1986年,县广播站创办2个录像场。同年,全县广播系统有录像队56支,文化系统有录像队10支。1989年,成立永嘉县广播电视局音像制品发行站,并在上塘、瓯北、乌牛、七都、岩头、桥下、沙头等地设立录像带出租点。同年,成立文化系统音像制品发行站。1990年底,文化系统办的录像放映队有35支,录像带出租点7处。
  第五章 电影放映
  第一节 发展概况
  民国7年(1918)2月,在县城(今鹿城)城隍路翔舞台旧址首次放映无声电光影片《欧洲战争》。同年7月,郑恻尘筹资向上海法商百代唱片公司买得旧式电影放映机,在东公廨县政府花园放映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片《天女散花》。25年(1936)秋,永嘉县民众教育馆电影队在碧莲上村祠堂坛放映无声影片。33年(1944)5月,温州天主教总堂电影队在枫林天主教堂放映《耶稣受难》、《卓别林》、《摩西诞生》三部无声影片。1952年10月,省电影教育工作队第四小队在岩头村济时中学操场放映国产影片《白毛女》。1956年3月,省电影总队派513、518两支16毫米电影队分别在永嘉县江南、江北农村巡回放映。1958年,先后创办岩坦区、四川区、鹤盛区3支16毫米民办电影队。1959年,在县城上塘建立国办35毫米电影队。1960年8月,建立县电影事业管理站。1962年,岩坦、鹤盛、四川三区民办电影队转为国办电影队。1980年8月,永嘉电影事业管理站改称永嘉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下设发行、放管、财务、技修、宣传、行政等股。到1990年底,全县共有91个放映单位,其中35毫米7个,16毫米79个,8.75毫米5个,从业人员173人。1987年8月,在全国农村科教影片汇映月活动中,永嘉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受到农牧渔业部、文化部、国家科委等6个单位表彰。
  第二节 电影院
  永嘉电影院
  前身是1959年建立的35毫米电影队,全队3人,夜间在县机关食堂内放映,每场票价0.05元。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电影队常到岩头、枫林、桥头一带巡回放映。因流动性大,开支随之增多,全年入不敷出,需从县财政补贴不足部分。1960年,搬进人民大会堂,观众逐渐增加,收入随之上升。1982年1月,永嘉县电影院落成,坐落在县城上塘镇中心,占地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795.51平方米,造价45万元。电影院门厅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观众厅为单层砖柱轮型钢屋架自然通风结构,有1273个座位,其中楼座449个。放映室设在三楼,使用松花江5501型座机,603A扩音机。1985年下半年,放映机改换为氙灯光源。1990年,完成工作日350个,放映1235场,观众864004人次,放映收入304932.86元,上缴片租127397.77元。
  清水埠电影院
  1983年2月建造,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991个座位,其中楼座437个,使用松花江5502型座机,并配有发电机组,总投资25万元。
  桥头电影院
  1986年2月建造,建筑面积1252平方米,815个座位,使用松花江5501型座机,并配有发电机组,总造价25万元。
  第三节 电影宣传
  1976年开始,全县91支电影放映队先后配上幻灯机、电唱机和部分录音机,放映前利用电唱机播放革命歌曲和影片中的主题歌,利用幻灯片介绍影片内容。放映后常组织观众座谈,努力提高影片宣传效果。1979年11月,七都公社电影队被评为温州市电影、幻灯宣传先进单位。1987年8月,全县各放映单位积极投入全国农村教育影片宣传月活动,永嘉县电影公司及黄田、中塘、白沙、溪垟、东皋、鹤盛六个社(村)办的放映单位,获文化部、农牧渔业部、国家科委等六个部委颁发的奖状、奖金。1990年2月,在全市举办的“人口和健康”科教电影宣传月活动中,黄田电影队被评为全省、全国先进单位。
  第六章 图书
  第一节 图书馆(室)
  籀园图书馆
  前身是民国8年(1919)5月9日成立的温属公立图书馆,当时藏书仅2000余册。14年(1925),藏书增至26192册,同年在鼓楼设立分馆。18年(1929)1月,因鼓楼让给永嘉民众教育馆,分馆停办。16年(1927),温属公立图书馆改名为温属联合县立图书馆。20年(1931)2月,更名为温属共立图书馆。21年(1932)5月,改称温属联立图书馆。24年(1935)3月,改称温属联立籀园图书馆,藏书49559册。38年(1949)5月7日,县城(今鹿城区)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温州市军管会派员接管了籀园图书馆。
  永嘉县图书馆
  1950年1月15日,在枫林镇天主堂建立永嘉县文化馆图书室,共有图书、报刊500册。1952年1月,搬至梧埏街四间庵堂内。翌年,图书增至8231册。1952年8月,迁到温州信河街石坦巷民房中。1958年8月23日,永嘉县治从温州九山迁到上塘,图书室跟着搬迁,设在县文化馆内,有图书5800册。1959年,建立永嘉县图书馆,归口县文化馆管理。1960年,有图书5500册。1962年,文化馆大楼竣工,图书馆搬到东头馆舍,占有二层楼房3间,计200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图书和图书设备损失殆尽。1970年开始重建,至1985年,共有图书40000册。1985年11月22日,图书馆从文化馆分出,单独建制,实行一级经济核算。1986年,因文化馆拆建,图书馆迁到原展览馆内。1988年10月,购置图书车一辆,开办汽车图书馆,对7个区和重点乡镇读者免费服务。
  学校图书馆(室)
  民国27年(1938),济时中学创办图书馆(现岩头中学图书馆前身),收藏有抗战图书2000余册。建国后,学校图书馆(室)逐步增加。到1966年,发展到11个,共有藏书56000多册,仅永嘉二中(现岩头中学)就达20000余册,师生课外借阅成风。“文化大革命”中,图书馆(室)遭受空前洗劫,图书资料损失殆尽。1978年以后,学校图书馆(室)迅速恢复和发展。县电大工作站创办4年中,就净增图书8000多册。到1990年,全县有学校图书馆(室)32个,其中中学图书馆(室)16个,小学图书室11个,教育局和其他学校图书室5个;共有藏书114680册,订阅报纸335种,期刊751种,其中永嘉中学图书馆藏书10200册,订阅报纸47种,期刊220种。学校图书馆(室)的建立和开放,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机关、企事业单位图书室
  建国后,永嘉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纷纷创办图书室,以满足职工业余文化需要。“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停办。1978年以后恢复正常,藏书量明显增多。至1990年,坚持正常开放的有县科委、县总工会、县委宣传部、县政协、农业局、二轻局、文化馆、人民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县减速机厂等单位的图书室。
  县科委图书室 创办于1979年冬,租借上塘后村民房作为借阅场所,以科技报刊为主。1980年夏,图书室派员轮流送书到工厂,并增加星期天为开放时间。1981年,县科委与计量所(现称质量监督局)在县前路合建一幢办公楼,腾出一楼60平方米作为图书室。至1990年,共有藏书5400册,其中科技书籍4100册;年订报刊200种;每周开放6天,全年出借图书约1万册次,阅览约3.5万人次。
  县总工会图书室 创办于1980年。1990年,有藏书2500册,报刊170种;设阅览桌20张,阅览席位40座。
  乡村图书室
  建国初期,试办乡村图书室。80年代,乡村图书室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乡村图书室60多个,总藏书3万多册。办得较好的有黄南乡图书室、瓯渠乡图书室、枫林镇图书室和西源乡岩舟村图书室、东皋乡蓬溪村图书室、五〓乡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图书室等。
  双塔图书馆
  建于1986年5月。由县图书馆牵头,联合县科委、罗浮区、清水埠镇、江北乡及县木材公司、减速机厂等共同组馆。该图书馆靠近罗浮双塔,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设有图书陈列室、报刊阅览室、科技咨询中心、录像放映室。供读者借阅的图书有一万多册。阅览室备有400余种报刊及多种科普书籍,开架供读者阅览。
  第二节 图书发行
  书店
  1956年3月,在温州西城区创办新华书店永嘉支店,负责全县农村图书发行工作。限于条件,课本仍由温州中心店发行。支店有职工9人,他们经常跋山涉水,送书供应乡村读者。因温州中心店和永嘉支店同设在温州市区,业务上“撞车”现象时有出现。1957年5月,永嘉支店并入温州中心店。
  1958年8月,永嘉县治从温州市区迁到上塘。温州中心店在上塘租用民房1间,设立直属门市部。1959年5月,建立永嘉县新华书店,有职工4人,属县文教局主管。同年秋,开始发行课本。1960年,在县城永建路建成一座五开间的二层营业楼房,建筑面积300平方米。1972年,折价一万元转给县政府作展览馆。同年,县新华书店另建六开间的门市部楼房一幢、仓库一座,建筑面积计653平方米。1984年,在清水埠镇(今瓯北镇)征地1.52亩,建门市部一幢,建筑面积506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新华书店遭受严重冲击。1974年7月10日的一场武斗中,图书损失41235册(张),价值5146.25元,1974年以前的各种历史资料,包括文件、帐册无一幸存,书店被迫停业33天。当时书店主要任务是发行革命领袖著作、“革命样板戏”剧本和政治书籍。仅在1971年一年里,就发行马列著作18500册,《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著作单行本、《毛主席语录》12425册,毛主席像28557张;发行“二报一刊”社论、有关工业学大庆和农业学大寨等学习资料142675册。书店大量订进政治书籍,使仓库无法容纳,造成资金周转困难,1976年竟亏损2062元。
  1988年,书店开始实行经理负责制,根据省店“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的承包原则,县新华书店于1988年12月13日与温州新华书店、县文化局签订为期3年的承包合同。承包后各项工作正常开展。1990年,图书发行码洋251.1万元,比承包前1987年的126万元增加近一倍;3年间,图书发行码洋平均每年递增22%以上;利润达13.2万元,比1987年的5.54万元增加1倍多。
  发行网
  1960年,在四川、碧莲、岩头、岩坦、鹤盛、沙头、桥下等7个公社驻地建立第一批农村图书发行网点。
  1962年3月开始,公社书店先后撤销,各网点所存图书全部退还给县新华书店。1963年下半年,根据文化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通知》精神,在全县17个独立核算的供销社设立图书销售网点,在27个分社设立兼营图书网点。在经营上采用“经销包退”的购销方式。“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经营亏损,基层供销社图书销售网点大都兼营文化用品。1978年秋,为了巩固供销社网点,解决山区学校买书难的问题,县新华书店将山区5个区的中小学课本转给10个基层供销社经营,以方便学校。
  随着农村供销社采用上交净利润的方式承包后,供销系统的图书发行网点逐步减少,随之个体书店(摊)应运而生,至1990年底,已发展到20个。
  第七章 档案
  第一节 档案管理
  1954年12月30日,县府制订文书处理制度,开始建立机关文书档案。1956年6月,制订永嘉县档案工作五年规划和档案工作暂行办法,档案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10月22日,县委向各级党组织发出“关于征集革命历史档案通知”,广泛开展档案征集工作。1958年11月11日,县委办公室、县人委办公室发布《永嘉县人民公社机关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试行办法》。1959年3月,集中力量整理永嘉解放以来积存的零散文件资料,共组卷10803卷,其中县级机关7118卷,人民公社3685卷。同年9月,各公社相继建立档案室。12月,部分厂矿企业开始建立技术档案。
  1967年11月,永嘉县在罗浮区江北公社龙桥生产大队开展大队建档试点工作,完成了1954年至1961年的文件资料立卷归档任务,共组卷216卷。嗣后向全县推广,40%的生产大队相继开展档案整理工作,共组卷9000余卷。“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工作机构被撤销。1978年以后,档案工作重上轨道,至1981年底,基本上完成了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的恢复整顿任务。1982年,企业档案工作起步。1985年,全县一、二、三级核算单位完成了会计档案清理任务,共组卷15万余卷。1987年,机关各科局和乡镇共136个单位完成了统计档案清理工作,共组卷4520卷。同年,县机关64个部、委、办、局单位基本完成历年积存零散文件资料整理归档工作。1988年,全县66个区、乡(镇)完成这项工作,并通过检查验收,县档案馆发给《合格证》。1989年,全县128所中小学完成清档建档工作,共整理档案20155卷,建立档案室57个。1989年8月,开始行政村档案试点工作,瓯北镇罗浮村率先完成清档建档任务,建立了村综合档案室。1990年,全县有137个单位完成机关综合档案室建设。已达标单位的档案计155265卷,档案室面积计2083平方米,有档案箱、柜777只,灭火器34个。
  至1990年底,县档案馆馆藏档案145全宗,累计27185卷,均系解放后档案,其中专业档案3226卷,照片2686张,录像带2盒,电影拷贝2卷,桥头钮扣市场钮扣样品档案300类计1586种,旧印章档案1326枚。馆藏资料1585种计7157册。
  第二节 档案利用
  建国以前,永嘉档案均存温州市档案馆。县档案馆现存档案包括建国以来永嘉县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工农业生产、文教卫生等方面内容。县档案馆编制索引、目录,开辟阅览室,于1988年7月1日向社会开放首批档案,共2个全宗计981卷,在解决山界纠纷、户粮、民转公、工龄、伍龄,落实政策及编史修志等方面发挥了档案的凭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81~1990年间,县档案馆共接待利用者7423人次,利用档案20642卷次,提供历史凭证26386件。
  县档案馆利用档案资料,先后编写成《永嘉县合作化概况》、《建国以来永嘉县人口、耕地、粮食变化情况》、《姓氏笔划汇编》等21种资料,共计22万余字,其中《建国以来永嘉县人口、耕地、粮食变化情况》获省档案局编研成果二等奖。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永嘉县志 下》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了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物等13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