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58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教学
分类号: G42
页数: 7
页码: 1040-10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02年到1990年永嘉县教学情况。其中包括学制、课程、思想教育、教研活动、招生、考评等。
关键词: 永嘉县 教育 教学

内容

学制 课程
  学制 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1902),小学分蒙学堂、寻常小学堂(次年改称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三级,学制分别为四年、三年、三年。中学堂学制四年(次年改为五年)。光绪三十年(1904),初小、高小学制分别为五年、四年。民国元年(1912)9月,实行壬子学制:初、高等小学为“四三制”,中学四年制。12年(1923),实行壬戌学制:初、高等小学为“四二制”;中学分初级和高级两部,实行“三三制”。建国后继续沿袭之。1952年,重点小学试招五年一贯制班,1954年停试。1960年,在上塘小学(即实验小学)再度进行五年一贯制试点;罗浮中学试行五年一贯制,初三直升高中,次年并入永嘉中学。1973年,初、高中推行“二二”分段制。1975年,全县实施小学五年制教育。1979年,11所完全中学实行初高中“三二”分段制。1983年,永嘉中学高中部改为三年制。1985年,全部高中改三年制,同年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例,县人大根据永嘉实际情况,决定小学5年,初中3年。1988年,全县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89年,全县初中改为三年制;试行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乡镇,从1987年的3个扩展到1990年的8个。
  课程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学校教材没有统一规范。宣统元年(1909),中学分设文科与实科。民国元年(1912)9月,小学废除经学课,删改不合共和精神的内容,格致改称理科,增设珠算、英语、缝纫、农业;中学设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唱歌、体操,废止文实分科。6年(1917),谢文锦在岩头小学首教生理课。12年(1923),小学国文改国语,修身改公民,增卫生课;中学增国语、生理卫生课。17年(1928),小学废英语,高、初中增军训、童子军训练。21年(1932),初中设劳作课。25年(1936),小学设唱游课;初中自然分科为动物、植物、物理、化学与生理卫生;高中增设伦理、图画、音乐课。济时中学于抗日战争时期添设战争教育、家事、应用文、救护、农业等课,29年(1940)秋,劳作课改为农业劳作课,二、三年级增设社会建设、小学教育常识课,遵部令实行英语选科制。37年(1948),初小设公民训练、音乐、体育、国语、算术、常识、美术、劳作8科;高小把常识分为社会、自然2科。
  建国初,济时初级中学设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小学设语文、算术(含珠算)、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8科。1953年,中学自然改生物,增卫生常识。1956年,中学减卫生常识、音乐,增制图;小学增手工劳动。翌年,又增政治、农业、乡土教材。1958年秋,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1960年,中学增设俄语课(次年,仅重点中学续设)。1961年,全县除l0所公社中心学校实行全日制教学外,其余小学改为半日制,实行4个月劳动,7个月学习。抽样调查表明,平均每个学生每周劳动时数:初小9时,高小17时,初中13时,高中24时。1963年7月,全年教学时间调整为9.5个月。“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学习《毛主席语录》、《毛泽东著作选读》,革命文艺、军体、劳动,大多数学校以“大批判”代替上课。1975年,统一采用省编教材,中学添农基、农机课。1983年起,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历史、地理、体育、美术、劳动等课程,并开辟第二课堂,学生选修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中学普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体育、美术、音乐和劳动技术课,非重点中学增设农知和其他选修课。以后,各小学也开设卫生课。部分中学增开职业技术课。1986年,县教研室在上塘城北小学一年级开口语训练课,邀省特级教师吴梦菊执教。1987年,县实验小学率全市之先,各班添设书法课。1989年后,自编国防教材80万字,开全省中、小学国防课之先河。
  思想教育
  晚清,中小学设修身、读经课,教授“三纲五常”,施行忠君尊孔等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以服从为天职。民国初期,经课时废时立,后改公民课,设训育处、学生自治会,强调“孝悌、亲爱、信实、义勇、恭敬、勤俭、清洁”诸德教育,也注重人格教育、国耻教育,培养国民爱国精神。教员常用罚跪、关堂、打手心体罚学生。岩头高等小学校长谢文锦(浙南革命先驱),多方聘请进步教师,传播科学民主思想,进行反帝反封建教育,培养出金贯真、李得钊等革命志士。民国13年(1924),谢文锦得金嵘轩支持,在十中、女师作苏俄十月革命意义的演讲。16年(1927)“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国民党以“三民主义”为主旨对学校加强“党化教育”,高中配设军训教员实行军训,初中设童子军,更利用种种组织手段压制学生进步言论;中小学全面推行“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四维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准则。23年(1934)后,注重“总理遗嘱”、党旗、国旗、童子军史等教育。抗日战争期间,注重抗日救亡教育,各种教学渗透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强调尽忠报国。济时中学紧密配合抗战形势宣传,开展周会活动,安排战时讲座,介绍防空备战常识,还举办英雄报告会,公演抗日歌剧。进步教师掩护爱国学生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活动,动员学生踊跃报名参军,还组织为前线将士捐献寒衣活动,师生筹集资金3258元。32年(1943),推行校园运动,倡导儿童参加适度劳动,济时中学辟园15亩,用以种植各种蔬菜和其他农技实验。35年(1946)后,国民党令学校进行所谓“戡乱教育”,引发了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最终迎来了永嘉的解放。
  建国初,废除公民、童子军课,开设政治课。撤销训导处,设立生活指导(后称指导主任)。1952年,以班组、团队、学生会为主要阵地,配合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大运动,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和学习革命英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反帝反封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1954年起,开展以劳动教育为重点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鼓励中小学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一颗红心,两种打算”,听候祖国挑选。继之,实施《学生守则》,全面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1958年3月,团省委在永嘉中学(头陀寺)召开勤工俭学现场会,《浙江日报》还在一版发表《走永嘉中学道路》的社论。1958年后的“大跃进”期间,全县中、小学学生大量时间耗费在“大炼钢铁”和秋收冬种活动上。茗岙农中被树为全县勤工俭学的一面红旗,校长潘桂香上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不少小学高年级学生,到公社中心小学实行四同(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1960年开始,先后开展学习刘文学、张高谦活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舍己为公精神,并结合政治课进行勤俭建国、艰苦奋斗、扎根农村、建设农村教育。1963年起,中小学全面开展“学雷锋”、“创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活动,许多教室设立“光荣角”,宣扬好人好事,同时狠抓阶级教育,主要形式有参观阶级教育展览会、访贫问苦、写村史家史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小学组织红小兵取代少先队;中学组织红卫兵,连续几年“停课闹革命”。学生走上街头,走向社会,先是大破所谓“四旧”,继而造所谓“走资派”的反,最后发展到少数人参与“打砸抢”,学业基本荒废,贻误了一代人的青春。1976年后,进行拨乱反正,恢复少先队,重建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始终围绕贯彻《学生守则》,开展思想教育。80年代初,一度掀起以“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为内容,以争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为目标的学习英雄模范事迹热潮。学校陆续开展治理“乱、脏、差”,倡导创文明学校、文明班和尊师敬老送温暖活动;清明节前后组织祭扫烈士墓,请老干部讲永嘉革命斗争史;始终坚持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升国旗、爱国徽、唱国歌活动。还先后组织举办“雷锋之歌”,“法律知识”、“理想之光”征文比赛等活动71次。1989年开始,13所区、镇中学和实验小学先后建立国防教育基地;县、区、镇各中心小学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贯彻《永嘉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试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城西小学、县实验小学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28所中小学聘请关心下一代协会的离退休老干部担任校外辅导员,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密切配合,教育成效显著。1982~1990年,先后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称号的7人,省级德育先进工作者5人,省级三好学生3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人,市县级三好学生377人,市县级优秀学生干部110人。昆阳乡中心小学学生潘文钮舍己救人光荣牺牲,获烈士称号;七都乡中心小学、永嘉中学高二(1)班获省级“五讲四美”先进集体称号;永嘉中学被评为省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罗浮中学获省最佳实践教育活动奖;沙头中学种植嫁接、养殖、缝纫劳动创成果,受到团中央、农业部和中国科协的表彰。
  教研活动
  辅导 民国元年(1912),永嘉县已有教育会,因有功于发展永嘉教育事业,6年(1917),受到省长公署的嘉奖。7~22年(1918~1933),先后成立小学教育研究会、永嘉城区教育研究会、永嘉县教育会、乡村教育研究会;创办《教育通讯》、《永嘉教育通讯》、《永嘉教育》等刊物。17年(1928)后,组织参观优良小学,召开辅导会议。24年(1935),在永临召开第六届辅导会议,讨论儿童错别字纠正、组织算术比赛及编写乡土教材。34年(1945)7月,永嘉各中学首次参加温州中学区中学教育研究会。37年(1948),举行理科表演比赛,瓯海中学获初中物理组冠军。
  建国后,先后在枫林、溪南、三溪、浦西、塘头、上塘设立县示范小学、实验小学,作为教学研究基地和信息窗口,通过教研员辅导各区、乡中心小学教研组织,开展各科教研活动。1956年,建立中学教研组。永嘉中学和永嘉二中分片辅导各中学,陆续编发文学课和时事政策教材。1960年,县教研员从1953年的3人增至13人,还聘任一批骨干教师为兼职特约教研员。1963年,教育局建立教学研究室,在全县开展多层次的观摩教学、听课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活动停止。1977年恢复教研室。1979年后,中小学形成县、区、乡(校)三级教研网络;区中学、区中心小学建立电教领导小组,普遍推广电化教学。同时,经常开展中小学教学对口检查、质量评估,召开各类型质量分析会、研讨会;组织特级、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到山区巡回讲课366次。永嘉中学、县实验小学实行“开放周”听课制度,各校到县实验小学随堂听课最多的一周达1500余人次。县教研室先后印发《校长学习资料》5辑,《教育通讯》56期,编印《教学动态》、乡土教材《永嘉地理》(入选《浙江各县简志》)、《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调查》,后者获1987年省科研鼓励奖,还陆续建立数学、生物、物理、英语、化学五个学科教学研究会与学会,组织学科竞赛活动。1988年11月,温州市部分乡镇中学教学研究会在乌牛镇中学举行。县教育局先后制订了《永嘉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要求》和《永嘉县中小学分类质量指标》,对全县四类学校分类指导,分层次提高,学校教学进入规范化建设。
  专题教学 清末的教学,注重讲解、诵读和记忆。民国时期,有识之士提倡启发式、自学辅导法和设计、直观等教学法,传播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民国17年(1928)开始,试验研究各种教学,但多数仍沿用注入式教学。
  建国初,一度开展复式教学专题研究,教学中努力防止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劳动。1954年后,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批判杜威的实用主义,推广“五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当堂巩固、布置作业)课堂教学法。1956年,推广普通话教学,按音、形、义次序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推行“讲读法”,主张朗读、复述、课内外阅读并重。1962年,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文道结合和课堂教学原则的研究;算术教学重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教法强调启发诱导,形象直观。1978年以来,围绕“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一研究重点,开展“三类课文的教学”、“作文系列训练”、“口算和应用题的基本训练”、“电化教学”、“三段论教学法”、“自学指导法”等20多个专题教研活动。1985年以来,县实验小学二年级开设“马芯兰教材教法”实验班,一年级开设“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力求摆脱过重的课外负担,活跃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调查表明,与普通班相比,数学能力高10.05分,阅读能力高11.45分,写作能力高4.23分,一年级实验班,开学两个月后,学生就能用拼音写出词句。1979~1990年,全县中小学教师写专题论文830篇,获市级以上奖的76篇,其中7篇获省级奖。胡锡银、邵美勋、吴梦菊、王恒晓等39名教师和教研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60篇。叶松藩等以“小学作文‘三化’(序列化、计划化、工序化)训练”为题,连续四年在县实验小学、罗浮区中心小学、枫林镇中心小学跟踪研究,于1990年编写成《小学作文指导》一书,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
  招生 考评
  招生 清末,入学儿童年龄无严格限制。德宗光绪二十八年(1902),6周岁入小学堂,13周岁入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规定6~14周岁为小学学龄期,4年(1915)改为6~13周岁。17年(1928),高等小学开始兼收男女学生。次年,小学女生所占比例,第一学区(今鹿城)34%,第二学区8%,第三学区4%,第四学区6%,第五学区6%,第六学区4%,第七学区4%,第八学区11%,全县为14.2%,永嘉现境为6.8%。24年(1935),短期小学招收9~12周岁儿童入学,试行强迫入学制。29年(1940),学龄为6~12周岁。32年(1943)春,全县中学女生1093人,占中学生总数的15.5%。民国时期,一般小学春季招生,中学春秋两季招生。
  建国初,贯彻“学校向工农开门”方针,招生时间沿袭旧制,工农子弟入学年龄放宽。1952年,小学五年制试点班首招秋季生,次年秋,一律改为秋季招生。1955年,济时中学162名新生中,工农成分占96.3%。全县小学生中工农成分占93%以上。1956年,实行选送与考试相结合,全县高小、初中优秀毕业生,分别选送到初中300人,高中45人。1960年,规定6周岁入学。1962年,停招超龄生,动员14周岁以上的5988名超龄生回村支农。1967年起,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全县9所中学连续三年没招生。1970年,实行春季招生,以7~13周岁为学龄儿童。初、高中招生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政审注重阶级成分。1973、1974年,小学、初中和高中先后改秋季招生。1977年秋,恢复高考。翌年,全面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并建立健全学生档案。次年,以7~12周岁为学龄儿童,但6周岁已入学22.67%。1984年,规定小学留级率控制在2%以内,初三重读生不准报考中专(技校)。翌年10月,全县试行义务教育,强制7~15周岁儿童入学,并制订教育和处罚措施。1986年后,中学和重点小学降低分数线,限额录取资助生。1989年9月,全县实行初、高中新生学号制,省下达指令性计划招生名额,限制计划外招生。1990年,学龄期为7~11周岁,小学招生数为18702人,其中6周岁已入学7.6%。全县小学女生数,从1953年的9376人(含江南)增加到43953人,入学率从24.6%(含江南)提高到47.6%;中学女生数从1953年的97人增加到13758人,入学率从19%提高到40.4%。
  考评 清末,考试有临时、学期、学年、毕业、升学五种,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民国时期分平时、学月、学期、毕业、升学五种,副科于学期结束前考查一次,沿用百分制。体育成绩,童子军占1/3,体育占2/3。品德评定则记甲、乙、丙、丁;甲、乙、丙又各分为上、中、下三级,评丁者为不及格,不得升学。民国21年(1932),对全县17所小学的223名毕业生实施会考。次年8月,全省在杭州举行中学毕业生会考,瓯中爆发罢课,抗议毕业会考制度,省教育厅下令解散学校开除全体学生,学校被迫停办一个学期。抗日战争爆发,会考暂停。29年(1940)恢复,但不正常。34年(1945)12月,中学毕业会考奉令暂停。
  建国后,考试分平时、阶段(或单元)、学期、毕业、升学五种,沿用百分制。品行成绩加评语。1956年,全县中、小学普遍实行优秀毕业生免试升入上一级中学和师范学校的办法,中学选送60人,小学选送300人。翌年,全面采用5分制。1959年上半年,全县小学六年级实行期中统考;期末,初中、高小、初小的统考、毕业考、升学考合并为一次举行,分别由专区、县、公社主持。1963年,考试分平时、学期两种,恢复百分制。1970年后,一度实行开卷考试,或不考。学生成绩主要看所谓的政治表现,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大中专招生,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1974年,被预选向上推荐的有全民单位在编职工和集体单位职工21名,下乡知识青年40名,农村青年119名。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全县被录取的有大专38人,中专147人。次年,学校招生恢复考试制度。1979年,重新建立考试、升留级等规章制度。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考试一次,其他学科期末考试一次。学期总评兼顾平时考查,采用百分制。德、智、体符合要求者升级,成绩优异者跳级,学业期满发给毕业证书,经补考仍有三科或语文、数学两科不及格者留级,毕业班学生发给肄业证书。60年代初和80年代,为追求升学率,一度出现统考、模拟考过多,加重学生负担。1986年,规定小学五年级不举行县、区统一毕业考试,农村由乡中心小学组织,城镇以校为单位实施,不及格者不留级、不重读。1988年9月,实行高一学生毕业证书会考制度,翌年实行初中毕业会考制度,统考科目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9科。1990年,小学毕业率88.22%,其中城镇毕业率91.8%,农村87%。小学升学考合格率从1981年22%上升到33.53%,初中升学考合格率从1981年的28%上升到46%。建国以后至1990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07123人,高中毕业生17477人。1977~1990年,全县为大中专(技)院校输送3890人,其中高校1619人,高中专912人,初中专1040人,技校319人。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永嘉县志 下》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了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物等13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