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小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57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中小学教育
分类号: G61;G62;G63
页数: 23
页码: 1024-10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中小学教育的情况。其中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等。
关键词: 永嘉县 中小学教育

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
  概况
  民国8年(1919)9月,夏国英筹资于县城首创蒙养园,后改为永嘉县立幼稚园。16年(1927),有幼稚园2所,在园幼儿58人。抗日战争期间,受日本侵略军骚扰停办。38年(1949)上半年,有中央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附设幼稚园1所。园内设有种养活动场所,供幼儿观察实践,陶冶心灵。
  1956年,碧莲区中心小学创办附设幼儿班2个,招收幼儿58人,有教养员2人。1959年,全县一举创办幼儿园475个班,入园幼儿14466人,4~7岁幼儿入园率达63%。1960年,社办托幼组织直线回落。至1962年,全县常年性幼儿园仅存6所,其中教育部门办3所,民办1所,其他部门办2所,计10个班237人,教养员6人。幼儿教育增拼音、识字,大班增生产劳动(次年取消)。“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园停办。1978年,永临区桥下村李月娥率先创办个体幼儿园。1979年,成立县幼教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81年,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新局面。是年,全县有幼儿园69所93个班,幼儿2046人。永临区红星公社(今白云乡)16个大队就办14个班。此后,城乡个体幼儿园纷纷创办,且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不断优化,教育内容日臻完善。教养课程分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八个方面,按小(3~4岁)、中(4~5岁)、大(5~6岁)三类班分别提出要求,不进行考试,不留家庭作业,重视音、体、美、智力等娱乐游戏活动。1984年起,每年“六一”节均举办幼儿体育晚会。七年来,参赛幼儿达2441人次。限于师资设备,许多幼儿园(班)的教育仍存在小学化倾向。幼儿园供应午餐和点心。绝大多数建立午睡和卫生保健等制度,进行一年一次定期体检和各种预防接种工作,有的还建立卫生档案。1986年6月,开展师生平安保险。1990年,农村幼儿园(含个体)发展至148所,162个班,8032人,教养员193人;城乡个体幼儿园169所,197个班,9759人,为1985年的2倍左右,教养员271人,为1985年2.4倍。1985年,各区中心小学设立学前班。次年,七都乡实现校校设班;永临、罗浮、沙头等区各乡纷纷仿效。1990年,全县有学前班162个班,入学幼儿5713人。
  幼儿园选介
  永嘉县机关幼儿园 前身为永嘉县托儿所,1954年县妇联创设于鹿城蛟翔巷。1958年,随县治迁至上塘,租用民房,有4个班90人,教养员14人。1960年改今名。1962年,址迁育婴巷新园舍。1967年,被“武斗队”占领。1978年复园。此后规模逐步扩大。1986年,划归教育局管理。1990年,发展到11个班378人,教职员35人,其中幼师毕业生14人。近11年来,多渠道集资30多万元用于扩建园舍增添设备,园舍占地面积达2209.2平方米,建筑面积3307.2平方米。园有卫生保健室、大型游乐园;班有活动室和寝室。教学设施较齐全。1980~1989年,先后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23次,单项先进11次,先进个人48人次。为全县幼儿教育中心。
  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1959年,县实验小学开始附设幼儿班,招幼儿2个班70人,有教养员2人。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停办。1973年9月复班。次年定今名。1984年秋,幼儿园单独建制,有8个教室的二层教学楼一幢,室外活动场地180平方米。1986年,发展到11个班559名幼儿,23名教职员。1989~1990年,实施生源分流,减至8个班,幼儿337人,教职员17人。近七年来,连续被评为市、县幼儿教育先进集体,获省、市、县幼儿教育先进称号的教师17人次,其中省级优秀教养员1名。教学设备基本达县级示范标准。还向全县幼儿教师开示范课,或下乡借班上公开课。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幼师班实习园地之一。
  桥下镇桥下村幼儿园 前身是李月娥创办于1978年的个体幼儿园。招2个学前班,幼儿50人,教养员2人。次年,被接收为村办幼儿园,投资4万元新建2间二层楼园舍和60平方米活动场地。至1990年底,有3个中班,入园幼儿250人。3名高中毕业的教养员,经县培训和选送上海等地学习,李月娥已获幼师专业培训合格证书,不时对外开课。教学设施近县级水平,重视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成为永临区示范性幼儿园。
  六龙乡吴宅村李和平幼儿园 1984年初,李和平为解除劳务输出人员后顾之忧,一手投资3000元存入信用社为办园基金,取息支付1名教养员月薪,租用村校宿舍,免费招收27名幼儿,办起个体幼儿园。至1987年,先后投资近万元,修理园舍,添置简易教具。翌年,增至40名幼儿,并实行人身保险。至1990年,带动全乡发展7所村办幼儿园。
  第二节 小学教育
  概况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德宗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城区九柏园头创办第一所小学堂,翌年定名为永嘉县小学堂,后迁至三官殿巷卫署。三十二年(1906),改为永嘉县高等小学堂。三十三年(1907),全县有小学堂20所,其中高等1所,两等5所,初等14所,在校学生853人,另有女学堂2所。二十九年(1903),京畿道监察御史徐定超捐俸倡嘱其侄象严率里人在枫林创办学校,宣统元年(1909)校舍落成,名楠溪高等小学校,推动永嘉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同年,广化书院改办广化学堂,次年迁至岩头。白泉、渠口等地相继创办私立乐育、鼎新等高等小学堂。
  民国元年(1912),小学堂改称小学校。县高等小学堂改名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今广场路小学),并在府前创办县立模范小学。胡德淑(徐定超夫人)发起创办女子学馆(今瓦市小学)。当时全县有小学校82所,在校生4039人。10年(1921),胡识因在县城候衙巷创办新民小学(民国13年,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在该校建立)。12年(1923),高等小学校相继改为完全小学校。城区、永强、梧埏、三溪、永临、江北、碧莲、岩头8个学区各设县立完全小学校1~3所,并按顺序编号,作为校名。17年(1928),城区瓦士殿巷设县立九小,实行男女同校。20年(1931),实施义务教育,巽宅设立双溪小学。22年(1933),全县小学有县立14所,区立301所,镇立3所,私立13所,白泉、枫林分别为县立十小、十一小。为给失学儿童创造更多就学机会,还创办县立葡萄棚短期小学1所,至28年(1939),发展到96所,附设短期小学班49个。29年(1940),实施国民教育,全县有乡镇中心学校125所,保国民学校615所,设战时完全小学29所,招收失学儿童9178人。现境有永临、六龙、罗浮、承化4所,学生941人。抗日战争期间,一度创办流动小学12所,收容避居乡间的难童入学,沿江推行水上国民教育。其间谢用卿、徐寿考等大批中共党员到偏僻山村,边办学,边从事革命活动。31年(1942),创办岩坦三乡联合中心小学。32年(1943),推行两保一校运动,以普及国民教育。至此,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124所,保国民学校650所。翌年,入学率从16年(1927)的25.6%提高到83%,县长被记功2次。34年(1945),以每保设一校为原则,设保国民学校672所,其中城区35所,中心国民学校11所。37年(1948),物价狂涨,学费激增,小学生减少十分之二三。革命老区,由当地共产党组织支持办学。1949年,现境永嘉有小学403所,572个班,15233名学生;学龄儿童入学13133人,入学率为38%。
  建国后,政府大兴教育,学校向工农开门。1952年下半年,农村小学转公办,小学猛增到559所,在校生18083人,师生比例1∶16.4。翌年,撤、并116所,而在枫林、溪口、鹤盛、碧莲等山区则增招12个班,师生比例调整为1∶25.2。1956年,学校全部公办,推行二部制,增设42所夜小学,招收1342名工农子女入学。次年,根据自愿原则,发展民办初小58所。1958年在“大跃进”浪潮中,学校盲目发展。1960年,动员5988名14足岁以上小学超龄生回村务农。1962年10月,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13所公办小学转为民办,完小普遍实行半日制。1964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创办半耕半读学校469所,耕读学生达20545人,与全日制学生合计6671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49年的38%上升到83%。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课“闹革命”。1970年,提倡“学校办到家门口”,再度盲目发展。1981年,县府全面规划普及初等教育。1982年,创办清水埠镇中心小学。翌年,将20人以下227所学校撤、并为62所,并试行普及小学教育承包责任制。1984年,白云乡、七都乡、清水埠镇普及初等教育。1985年10月,县府试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次年在校生达109007人,师生比例1:32.4,为县教育史上最高峰年。1987~1989年,逐步调整学校网点布局,先后撤、并村小115所,县城原上塘镇中心小学、三元堂小学分别改为城南小学、城北小学,增建城西小学,清水埠镇中心小学、罗浮小学、江北乡中心小学、礁华学校、礁头学校分别改为瓯北镇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罗浮区中心学校改为瓯北镇中心学校。1989年12月,全面完成普及初等教育达标任务,省府验收后予以确认。1990年,全县有小学786所,在校生92304人(其中农村64955人,占70.4%),是1949年的6倍;师生比例1∶24;学龄儿童入学率98.3%,普及率97.2%,年巩固率97.96%;全县每万人中,小学毕业生从1949年的61.4人增至232.5人。
  学校选介
  永嘉县实验小学前身是三浦小学。民国17年(1928),王梦华创办于上塘张宅祠堂(今校址),学生50人,教师3人。后几度易名更址,36年(1947)称上塘小学,1953年改为沙头区中心小学,1959年9月定名县实验小学,此后学校体制一度下放。1976年后,学校规模迅速扩展,1978年被列为市重点小学。1984年开始,拆祠堂,继续扩建教学大楼、实验室、健身房、教师宿舍。电化教学设施较齐全。1990年,学校占地825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289平方米。全校有29个班,1819名学生;86名教职员工中,专任教师6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7人。学校注重教改实验,1985年以来,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施德育大纲,优化德育措施”和“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等一系列教改试点和课题研究;开设18门选修课。1987年,自编四册《书法实验教材》,开设书法课。1990年,建立“开放周”听课制度和国防教育基地。1985~1990年,97名学生分获全国和省、市、县各学科竞赛奖。1990年,创办“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学校”,连续三届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17名学生获奖,其中1名获一等奖。1979~1990年,有128篇教学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其中全国4篇,省级19篇。被评为省级各类先进工作者9人;教坛新秀县级6人,市级9人,省级4人。三获全国先进荣誉称号的省特级教师吴梦菊被收入中国教育学会编的《优秀教师名录》,她与全国优秀教师潘月娟的肖像被先后刊登于1990年7~8、9期《小学语文教学》封面。1990年,创立“家长委员会基金会”,每年都给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颁发“红烛”、“雏鹰”奖。近11年来,升学率名冠全县,连续10年获县体育达标先进单位,12次获县文艺汇演一等奖,多次获省、市少先队、卫生、体育先进集体和文明班、文明学校等称号。近6年来,学校还多次组织教育扶贫讲师团,到各区巡回示范教学,同时举办讲座100多次;特级教师还常应邀到外市或县借班上示范课和讲座,并经常对来自县内外的教师,进行为期数天或数月的带徒培训,受训者共1000多人次。该校已成为县内外有影响的小学教育研究中心。
  枫林镇中心小学 前身是志仁书院,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创办。德宗光绪十八年(1892)更名楠溪书院。二十九年(1903),知县程志良、秦乐平,里人记名御史国史馆协修徐定超带头捐银,徐定超又嘱侄象严发动邻里仁人志士捐资乐助,兴建校舍,于宣统元年(1909)落成,易名楠溪高等小学校。当年正月批准公立,扩大招生,置四、五、六等三个级段,学生150人,教员5人。为现县境最早的公立高等小学校。学校占地4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嗣后,学校规模逐年扩大,至民国末年,学校占地4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分5进7栋。民国12年(1923)开始,曾先后以县立第八小学、第十一小学、枫林小学命名,26年(1937)为第八学区中心辅导学校,29年(1940)秋定名枫林镇国民中心小学,建国初称县示范小学,1953年更名枫林区中心小学。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变,后又几易其名,1984年定今名。1990年,全校占地49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746平方米,有20个班,在校生1032人;34名专职教师中,中专毕业占75%,小学高级教师6人,小学一级教师18人。
  学校创办100多年来,校风端正,教学认真,培育出大量人才。民国22年(1933)10月,高、中级段参加县小学作文竞赛均夺魁,高级段3人均获甲等奖,毕业会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抗日战争爆发后,立校歌和毕业歌,县战青团枫林分团谢用卿、徐顺荪等在此建立青年学社,以学习文化掩护革命活动,先后为平阳北港抗日救亡干部学校输送徐寿考、徐顺性等10余名革命学员。建国初,该校成为全县改造旧教育的示范学校。80年代,注重教改,提高质量,多次获县教学、征文、阅读、听说等学科比赛一、二、三等奖。近几年,多篇教学论文获奖,其中县级7篇,市级1篇;有3人被评为市级以上先进教师。学校多次获县、市文明学校和先进单位称号。
  聋哑学校 民国36年(1947),蔡润祥、陈希聪夫妇(聋哑人)创办第一所聋哑学校,址设鹿城北大街87号家中,招收2个班12名学生,教师3人。建国后,归温州市管理。1990年2月,永嘉县教育局新建聋哑学校一所,址设上塘镇下堡村。翌年春,招2个班,学生30人,学校有教职员工10人,其中专职教师5人,采用全国通用的聋哑学校教材。学校占地5060平方米,建筑面积951平方米。
  第三节 中学教育
  概况
  永嘉中学教育始于晚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孙诒让倡议并商禀温州知府王琛改中山书院为温州府学堂(今温州中学前身)。民国9年(1920),刘仲琳创永嘉私立女子初级中学,后旧温属女子初级学校并入,称温属女子初级中学。14年(1925)6月,英国教会创办的艺文学堂英文教员谷寅侯,为声援“五卅运动”,率300多名师生离校,在九山平水王庙另创瓯海公学,17年(1928),改称永嘉私立瓯海中山中学(简称瓯中,今温州四中前身)。20年(1931)2月,旧温属联合的县立中山商科职业学校、中山蚕桑科职业学校和旧温属女子初级中学合并成立旧温属六县共立初级中学(民国31年改称永嘉县立中学,简称永中,增设高中部)。抗日战争爆发后,城乡踵办私立战时中学生补习学校,城区有景贤、正中、建国等校。27年(1938)2月,胡荣铨、刘镜僧创办于碧莲的战时私立瓯北中学生补习学校(简称瓯北补校)为现县境第一所完全中学。是年8月,徐石麟、陈修仁等在枫林创办私立济时初级中学,30年(1941)2月,瓯北补校并入。33年(1944),建国补校改名永嘉县私立建华初级中学。日本侵略军侵犯温州时,建华中学、永中、瓯中一度分别迁至瓯渠、岩头、郭溪,坚持敌后办学。37年(1948),县内中学,有省立1所,县立1所,私立3所,在校学生3349人,教职员224人。
  建国初,永嘉仅有私立济时初级中学,2个班,95名学生。1952年8月,在梧埏白象头陀寺创办永嘉中学,设13个班(春季班3个,秋季班10个),学生727人。1956年8月,私立济时中学收归县立,改名永嘉县第二初级中学。同年,采取“小学戴帽”和“二部制”办法,瞿溪设一初,永中(镇)设三初,藤桥设四初,江北设五初,桥下设六初(今永临区中学),上塘设七初,枫林设八初,碧莲设九初。永嘉中学增设高中4个班,招生200人。1958年,永嘉中学更名勤俭中学,与一初、三初、四初一起划归温州市。是年,二初改名永嘉第二中学,9月改称永嘉中学,增设高中部,招生2个班87人,并发展区中心小学附设“戴帽”初中,新办乌牛、渠口、昆阳、六龙4所民办初中。至此,全县有初中12所50个班2599名学生,在校生比1949年增27倍。1960年,改上塘初级中学(原七初)为永嘉县第一中学,添办高中部;岩头的永嘉中学复名永嘉县第二中学。次年,撤并枫林初中和4所民办初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课“闹革命”。1970年,根据“五·七”指示,全县中学先后“复课闹革命”,不少骨干教师“下派”到公社初中。是年,仅江北、溪垟两公社就各办中学3所,曾出现社均1.2所中学的繁荣假象。1974年“批林批孔”期间,出现盲目发展高中的势头,至1976年达到高峰。与1965年相比,初中从6所增至58所,招生数扩大11倍;高中从2所增至13所,招生数扩大16倍,班数增397个,在校生增20221人。学校规模空前扩展,造成师资青黄不接,只得层层“挖潜”,由高初中毕业生和小学教师补充,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77年开始,调整学校布局,陆续撤销鹤盛、枫林、桥头、六龙、岩坦、四川、岭头、渠口、乌牛9所中学的高中部和部分“戴帽”初中班,到1980年,完全中学减至6所,中学班数减至352个。1985年,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例》,调动地方、部门和个人办学积极性。此后,抱岙、山徐、金村等地陆续创设民办初中。1986年,清水埠镇创办江北中学(1989年随政制改革改名瓯北镇二中);永嘉县政协和农工民主党永嘉县支部委员会在江北龙桥联合创办楠江中学。次年,以七都乡、三江乡、清水埠镇为首批实施普及初中教育试点。至1990年,三江、七都、朱涂、黄田、白云5乡和上塘、桥头、瓯北3镇已实现普及初中教育。全县共有普通中学68所,其中完全中学6所,民办高中1所,初中61所,在校生34071人(初中31514人,高中2557人),是1965年的12.5倍。初中流生率从1989年的16.46%下降到10.3%。全县每万人中的在校中学生,从1949年的27.5人增至1990年的415人。
  学校选介
  永嘉中学 前身为1956年8月创建于上塘后村盛宅祠堂的永嘉县第七初级中学,始招2个班112人。为建造7间校舍,师生自烧印有“七中”的砖块。其间曾几易名址,1960年迁入上塘大塘角,增设高中部,更名永嘉县第一中学。1963年秋,迁至上塘北郊上山头原永嘉中等师范学校校址。1965年,高、初中发展到10个班,学生700人,教职工60多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遭受破坏,一度下放给上塘公社管理,改为上塘“五七”中学。1972年,复为永嘉县第一中学。1978年定今名,为浙江省第二批81所重点中学之一。至1990年,全校有初中13个班,学生770人;高中15个班,学生868人;教职员工131人,90名专任教师中被评聘为高级中教8人,一级中教31人,二级中教3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90%。学校占地2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943平方米,运动场7920平方米,设有医务室,配备专职医务人员;理、化、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共11个,计算机6台;图书室藏书10200册。为全县中学教育中心。
  学校教学“从严、求是、务实”,教研活动、科技实验、劳动建校成绩斐然,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1965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60%以上。1979年,获省、市电化教学质量一等奖。
  1984年,高二(1)班被团省委、省教育厅命名为先进集体,班主任和班长分获省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次年,全校考取北京、清华等大专院校的147人中,该班有51人,占全班学生的96%。1980~1985年,学校连续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和市级文明学校。1988年,被评为省中小学实验室和仪器工作先进集体。1989年,又先后获省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和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称号,并率全省之先开设国防教育课;蒋雨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84年创办的《摇篮》成为全国中学文学社团联谊会单位之一。1982~1990年,被评为省级“五讲四美”优秀教师3人,在省级以上数、理、化、语、英等学科竞赛中有10名学生获奖,其中在全国获奖5人,李丽芬获1985年全国少年全能比赛第二名,周群获1987年全国象棋比赛第四名,张彩华获第十一届亚运会4×100米接力跑金牌,被誉为“亚洲女飞人”。
  岩头区中学 前身为永嘉县私立济时初级中学。民国27年(1938)秋,徐石麟、陈修仁、徐象严、李仲芳等创设于枫林小学,为永嘉现境历史最长的一所中学。始招1个班50名学生。徐石麟任校长。翌年4月,徐石麟让贤辞职,改聘金嵘轩。29年(1940),董事长陈修仁在渠口集资建新舍,9月迁入上课。30年(1941)春,战时私立瓯北补校191名初中学生并入。是年,日本侵略军侵犯楠溪,学校被迫停课。5月中旬复课后,扩招学生2个班104人。34年(1945)9月,增设高中部,次年2月,高中班并入乐清县乐成中学。36年(1947),永嘉简师二、三年级3个班并入,添设简易师范部。1949年秋,全校有95名学生,14名教职工。1950年春,址迁岩头小学校舍(今校址)。1956年8月改为县立,更名永嘉县第二初级中学,学生数是1949年的5倍多。1958年秋,增设高中部,改为永嘉中学,1960年易名永嘉县第二中学,次年永嘉县第八初级中学并入,1977年始改今名。1990年,校舍建筑面积扩大到7500平方米,学校占地13000多平方米,体育运动场5760平方米,建有实验楼,设医疗、音乐、图书等室,藏书15000余册。全校共有16个班,994名学生,76名教职员工中高级中教1人,一级中教14人,二级中教17人。为县重点中学。
  学校治学严谨,成绩显著。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聘任谢循贯、胡荣铨等专家、教授来校执教。以“整、齐、勤、朴”为校训,制订治校实施细则,实行级任导师制,和谐发展智、德、群、体、职五育。至解放前夕,共培养初中毕业生622人,有100多名学生参加革命,10人壮烈牺牲。
  建国后,学校贯彻“向工农开门”方针,1952年从枫林冬学招来的剃头老司徐龙胜,今为温州二医妇产科主任医师。1955年,升学率为50.9%,名列全省前茅。1965年,高考升学率达75%,夺温州地区之魁。近10年来,先后5次被评为省级体育卫生先进集体,2次获省级中学生体育达标先进集体称号。1985年,获省“班班有歌声”录音比赛二等奖。近3年来,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者13人,其中8名分别获全国性各类作文和数学竞赛奖。教师谢立新的论文《振兴教育要抓住“牛鼻子”》获全国一等奖,并被收录于《中国当代小学教师优秀论文选》等书。学校创办52年来,共培养初中毕业生4869人,高中毕业生3003人。
  罗浮中学 前身是永嘉县第五初级中学,1956年8月建于江北乡。始招2个班,120名学生。1958年9月,改为罗浮初级中学。1960年,试行五年一贯制,初三毕业直升高中,次年停试。1962年,黄田、乌牛初中并入。1969年11月,更名劳武中学。次年3月,改为江北公社中学,复招高中班,全校共有6个班,310名学生。1979年定今名。1984年,为全区中学辅导中心。1990年,全校有15个班,学生893人,其中高中7个班,学生390人;教职工64人。省会考总成绩、高考成绩均居全县普高第一。戴加妙获全国中学钢笔书法大奖赛一等奖。学校为温州市24所完全中学校长协作会的会员。学校校舍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占地20000平方米。运动场、实验室、医务室、图书室设施齐全。60年代初的农职班、80年代的职高班,一度引人注目。勤工俭学曾为学校创造财富10万多元。1985~1989年,先后被评为县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市先进团支部,并获省最佳实践教育活动奖。
  私立楠江中学 1986年9月,县政协、农工民主党永嘉县支部委员会联合创办,址设江北乡龙桥村,招收普通高中1个班,52人。1987年9月,在县城上塘设分部,招收高一新生3个班,180人。1989年,本部、分部合并租用县农科所为校舍。1990年,全校有高一2个班,高二2个班,高三1个班,学生277人。专职教职工15人,其中教师10人;兼职教师14人。1989年、1990年两届毕业学生共163人。此后,集资58万元在县城下堡建新舍,占地5000平方米,由县政协单独主办。1991年5月,温州市教委批准为永嘉县私立楠江高级中学。
  第四节 教学
  学制 课程
  学制 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1902),小学分蒙学堂、寻常小学堂(次年改称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三级,学制分别为四年、三年、三年。中学堂学制四年(次年改为五年)。光绪三十年(1904),初小、高小学制分别为五年、四年。民国元年(1912)9月,实行壬子学制:初、高等小学为“四三制”,中学四年制。12年(1923),实行壬戌学制:初、高等小学为“四二制”;中学分初级和高级两部,实行“三三制”。建国后继续沿袭之。1952年,重点小学试招五年一贯制班,1954年停试。1960年,在上塘小学(即实验小学)再度进行五年一贯制试点;罗浮中学试行五年一贯制,初三直升高中,次年并入永嘉中学。1973年,初、高中推行“二二”分段制。1975年,全县实施小学五年制教育。1979年,11所完全中学实行初高中“三二”分段制。1983年,永嘉中学高中部改为三年制。1985年,全部高中改三年制,同年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例,县人大根据永嘉实际情况,决定小学5年,初中3年。1988年,全县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89年,全县初中改为三年制;试行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乡镇,从1987年的3个扩展到1990年的8个。
  课程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学校教材没有统一规范。宣统元年(1909),中学分设文科与实科。民国元年(1912)9月,小学废除经学课,删改不合共和精神的内容,格致改称理科,增设珠算、英语、缝纫、农业;中学设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唱歌、体操,废止文实分科。6年(1917),谢文锦在岩头小学首教生理课。12年(1923),小学国文改国语,修身改公民,增卫生课;中学增国语、生理卫生课。17年(1928),小学废英语,高、初中增军训、童子军训练。21年(1932),初中设劳作课。25年(1936),小学设唱游课;初中自然分科为动物、植物、物理、化学与生理卫生;高中增设伦理、图画、音乐课。济时中学于抗日战争时期添设战争教育、家事、应用文、救护、农业等课,29年(1940)秋,劳作课改为农业劳作课,二、三年级增设社会建设、小学教育常识课,遵部令实行英语选科制。37年(1948),初小设公民训练、音乐、体育、国语、算术、常识、美术、劳作8科;高小把常识分为社会、自然2科。
  建国初,济时初级中学设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小学设语文、算术(含珠算)、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8科。1953年,中学自然改生物,增卫生常识。1956年,中学减卫生常识、音乐,增制图;小学增手工劳动。翌年,又增政治、农业、乡土教材。1958年秋,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1960年,中学增设俄语课(次年,仅重点中学续设)。1961年,全县除l0所公社中心学校实行全日制教学外,其余小学改为半日制,实行4个月劳动,7个月学习。抽样调查表明,平均每个学生每周劳动时数:初小9时,高小17时,初中13时,高中24时。1963年7月,全年教学时间调整为9.5个月。“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学习《毛主席语录》、《毛泽东著作选读》,革命文艺、军体、劳动,大多数学校以“大批判”代替上课。1975年,统一采用省编教材,中学添农基、农机课。1983年起,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历史、地理、体育、美术、劳动等课程,并开辟第二课堂,学生选修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中学普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体育、美术、音乐和劳动技术课,非重点中学增设农知和其他选修课。以后,各小学也开设卫生课。部分中学增开职业技术课。1986年,县教研室在上塘城北小学一年级开口语训练课,邀省特级教师吴梦菊执教。1987年,县实验小学率全市之先,各班添设书法课。1989年后,自编国防教材80万字,开全省中、小学国防课之先河。
  思想教育
  晚清,中小学设修身、读经课,教授“三纲五常”,施行忠君尊孔等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以服从为天职。民国初期,经课时废时立,后改公民课,设训育处、学生自治会,强调“孝悌、亲爱、信实、义勇、恭敬、勤俭、清洁”诸德教育,也注重人格教育、国耻教育,培养国民爱国精神。教员常用罚跪、关堂、打手心体罚学生。岩头高等小学校长谢文锦(浙南革命先驱),多方聘请进步教师,传播科学民主思想,进行反帝反封建教育,培养出金贯真、李得钊等革命志士。民国13年(1924),谢文锦得金嵘轩支持,在十中、女师作苏俄十月革命意义的演讲。16年(1927)“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国民党以“三民主义”为主旨对学校加强“党化教育”,高中配设军训教员实行军训,初中设童子军,更利用种种组织手段压制学生进步言论;中小学全面推行“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四维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准则。23年(1934)后,注重“总理遗嘱”、党旗、国旗、童子军史等教育。抗日战争期间,注重抗日救亡教育,各种教学渗透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强调尽忠报国。济时中学紧密配合抗战形势宣传,开展周会活动,安排战时讲座,介绍防空备战常识,还举办英雄报告会,公演抗日歌剧。进步教师掩护爱国学生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活动,动员学生踊跃报名参军,还组织为前线将士捐献寒衣活动,师生筹集资金3258元。32年(1943),推行校园运动,倡导儿童参加适度劳动,济时中学辟园15亩,用以种植各种蔬菜和其他农技实验。35年(1946)后,国民党令学校进行所谓“戡乱教育”,引发了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最终迎来了永嘉的解放。
  建国初,废除公民、童子军课,开设政治课。撤销训导处,设立生活指导(后称指导主任)。1952年,以班组、团队、学生会为主要阵地,配合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大运动,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和学习革命英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反帝反封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1954年起,开展以劳动教育为重点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鼓励中小学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一颗红心,两种打算”,听候祖国挑选。继之,实施《学生守则》,全面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1958年3月,团省委在永嘉中学(头陀寺)召开勤工俭学现场会,《浙江日报》还在一版发表《走永嘉中学道路》的社论。1958年后的“大跃进”期间,全县中、小学学生大量时间耗费在“大炼钢铁”和秋收冬种活动上。茗岙农中被树为全县勤工俭学的一面红旗,校长潘桂香上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不少小学高年级学生,到公社中心小学实行四同(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1960年开始,先后开展学习刘文学、张高谦活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舍己为公精神,并结合政治课进行勤俭建国、艰苦奋斗、扎根农村、建设农村教育。1963年起,中小学全面开展“学雷锋”、“创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活动,许多教室设立“光荣角”,宣扬好人好事,同时狠抓阶级教育,主要形式有参观阶级教育展览会、访贫问苦、写村史家史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小学组织红小兵取代少先队;中学组织红卫兵,连续几年“停课闹革命”。学生走上街头,走向社会,先是大破所谓“四旧”,继而造所谓“走资派”的反,最后发展到少数人参与“打砸抢”,学业基本荒废,贻误了一代人的青春。1976年后,进行拨乱反正,恢复少先队,重建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始终围绕贯彻《学生守则》,开展思想教育。80年代初,一度掀起以“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为内容,以争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为目标的学习英雄模范事迹热潮。学校陆续开展治理“乱、脏、差”,倡导创文明学校、文明班和尊师敬老送温暖活动;清明节前后组织祭扫烈士墓,请老干部讲永嘉革命斗争史;始终坚持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升国旗、爱国徽、唱国歌活动。还先后组织举办“雷锋之歌”,“法律知识”、“理想之光”征文比赛等活动71次。1989年开始,13所区、镇中学和实验小学先后建立国防教育基地;县、区、镇各中心小学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贯彻《永嘉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试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城西小学、县实验小学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28所中小学聘请关心下一代协会的离退休老干部担任校外辅导员,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密切配合,教育成效显著。1982~1990年,先后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称号的7人,省级德育先进工作者5人,省级三好学生3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人,市县级三好学生377人,市县级优秀学生干部110人。昆阳乡中心小学学生潘文钮舍己救人光荣牺牲,获烈士称号;七都乡中心小学、永嘉中学高二(1)班获省级“五讲四美”先进集体称号;永嘉中学被评为省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罗浮中学获省最佳实践教育活动奖;沙头中学种植嫁接、养殖、缝纫劳动创成果,受到团中央、农业部和中国科协的表彰。
  教研活动
  辅导 民国元年(1912),永嘉县已有教育会,因有功于发展永嘉教育事业,6年(1917),受到省长公署的嘉奖。7~22年(1918~1933),先后成立小学教育研究会、永嘉城区教育研究会、永嘉县教育会、乡村教育研究会;创办《教育通讯》、《永嘉教育通讯》、《永嘉教育》等刊物。17年(1928)后,组织参观优良小学,召开辅导会议。24年(1935),在永临召开第六届辅导会议,讨论儿童错别字纠正、组织算术比赛及编写乡土教材。34年(1945)7月,永嘉各中学首次参加温州中学区中学教育研究会。37年(1948),举行理科表演比赛,瓯海中学获初中物理组冠军。
  建国后,先后在枫林、溪南、三溪、浦西、塘头、上塘设立县示范小学、实验小学,作为教学研究基地和信息窗口,通过教研员辅导各区、乡中心小学教研组织,开展各科教研活动。1956年,建立中学教研组。永嘉中学和永嘉二中分片辅导各中学,陆续编发文学课和时事政策教材。1960年,县教研员从1953年的3人增至13人,还聘任一批骨干教师为兼职特约教研员。1963年,教育局建立教学研究室,在全县开展多层次的观摩教学、听课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活动停止。1977年恢复教研室。1979年后,中小学形成县、区、乡(校)三级教研网络;区中学、区中心小学建立电教领导小组,普遍推广电化教学。同时,经常开展中小学教学对口检查、质量评估,召开各类型质量分析会、研讨会;组织特级、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到山区巡回讲课366次。永嘉中学、县实验小学实行“开放周”听课制度,各校到县实验小学随堂听课最多的一周达1500余人次。县教研室先后印发《校长学习资料》5辑,《教育通讯》56期,编印《教学动态》、乡土教材《永嘉地理》(入选《浙江各县简志》)、《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调查》,后者获1987年省科研鼓励奖,还陆续建立数学、生物、物理、英语、化学五个学科教学研究会与学会,组织学科竞赛活动。1988年11月,温州市部分乡镇中学教学研究会在乌牛镇中学举行。县教育局先后制订了《永嘉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要求》和《永嘉县中小学分类质量指标》,对全县四类学校分类指导,分层次提高,学校教学进入规范化建设。
  专题教学 清末的教学,注重讲解、诵读和记忆。民国时期,有识之士提倡启发式、自学辅导法和设计、直观等教学法,传播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民国17年(1928)开始,试验研究各种教学,但多数仍沿用注入式教学。
  建国初,一度开展复式教学专题研究,教学中努力防止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劳动。1954年后,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批判杜威的实用主义,推广“五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当堂巩固、布置作业)课堂教学法。1956年,推广普通话教学,按音、形、义次序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推行“讲读法”,主张朗读、复述、课内外阅读并重。1962年,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文道结合和课堂教学原则的研究;算术教学重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教法强调启发诱导,形象直观。1978年以来,围绕“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一研究重点,开展“三类课文的教学”、“作文系列训练”、“口算和应用题的基本训练”、“电化教学”、“三段论教学法”、“自学指导法”等20多个专题教研活动。1985年以来,县实验小学二年级开设“马芯兰教材教法”实验班,一年级开设“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力求摆脱过重的课外负担,活跃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调查表明,与普通班相比,数学能力高10.05分,阅读能力高11.45分,写作能力高4.23分,一年级实验班,开学两个月后,学生就能用拼音写出词句。1979~1990年,全县中小学教师写专题论文830篇,获市级以上奖的76篇,其中7篇获省级奖。胡锡银、邵美勋、吴梦菊、王恒晓等39名教师和教研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60篇。叶松藩等以“小学作文‘三化’(序列化、计划化、工序化)训练”为题,连续四年在县实验小学、罗浮区中心小学、枫林镇中心小学跟踪研究,于1990年编写成《小学作文指导》一书,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
  招生 考评
  招生 清末,入学儿童年龄无严格限制。德宗光绪二十八年(1902),6周岁入小学堂,13周岁入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规定6~14周岁为小学学龄期,4年(1915)改为6~13周岁。17年(1928),高等小学开始兼收男女学生。次年,小学女生所占比例,第一学区(今鹿城)34%,第二学区8%,第三学区4%,第四学区6%,第五学区6%,第六学区4%,第七学区4%,第八学区11%,全县为14.2%,永嘉现境为6.8%。24年(1935),短期小学招收9~12周岁儿童入学,试行强迫入学制。29年(1940),学龄为6~12周岁。32年(1943)春,全县中学女生1093人,占中学生总数的15.5%。民国时期,一般小学春季招生,中学春秋两季招生。
  建国初,贯彻“学校向工农开门”方针,招生时间沿袭旧制,工农子弟入学年龄放宽。1952年,小学五年制试点班首招秋季生,次年秋,一律改为秋季招生。1955年,济时中学162名新生中,工农成分占96.3%。全县小学生中工农成分占93%以上。1956年,实行选送与考试相结合,全县高小、初中优秀毕业生,分别选送到初中300人,高中45人。1960年,规定6周岁入学。1962年,停招超龄生,动员14周岁以上的5988名超龄生回村支农。1967年起,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全县9所中学连续三年没招生。1970年,实行春季招生,以7~13周岁为学龄儿童。初、高中招生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政审注重阶级成分。1973、1974年,小学、初中和高中先后改秋季招生。1977年秋,恢复高考。翌年,全面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并建立健全学生档案。次年,以7~12周岁为学龄儿童,但6周岁已入学22.67%。1984年,规定小学留级率控制在2%以内,初三重读生不准报考中专(技校)。翌年10月,全县试行义务教育,强制7~15周岁儿童入学,并制订教育和处罚措施。1986年后,中学和重点小学降低分数线,限额录取资助生。1989年9月,全县实行初、高中新生学号制,省下达指令性计划招生名额,限制计划外招生。1990年,学龄期为7~11周岁,小学招生数为18702人,其中6周岁已入学7.6%。全县小学女生数,从1953年的9376人(含江南)增加到43953人,入学率从24.6%(含江南)提高到47.6%;中学女生数从1953年的97人增加到13758人,入学率从19%提高到40.4%。
  考评 清末,考试有临时、学期、学年、毕业、升学五种,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民国时期分平时、学月、学期、毕业、升学五种,副科于学期结束前考查一次,沿用百分制。体育成绩,童子军占1/3,体育占2/3。品德评定则记甲、乙、丙、丁;甲、乙、丙又各分为上、中、下三级,评丁者为不及格,不得升学。民国21年(1932),对全县17所小学的223名毕业生实施会考。次年8月,全省在杭州举行中学毕业生会考,瓯中爆发罢课,抗议毕业会考制度,省教育厅下令解散学校开除全体学生,学校被迫停办一个学期。抗日战争爆发,会考暂停。29年(1940)恢复,但不正常。34年(1945)12月,中学毕业会考奉令暂停。
  建国后,考试分平时、阶段(或单元)、学期、毕业、升学五种,沿用百分制。品行成绩加评语。1956年,全县中、小学普遍实行优秀毕业生免试升入上一级中学和师范学校的办法,中学选送60人,小学选送300人。翌年,全面采用5分制。1959年上半年,全县小学六年级实行期中统考;期末,初中、高小、初小的统考、毕业考、升学考合并为一次举行,分别由专区、县、公社主持。1963年,考试分平时、学期两种,恢复百分制。1970年后,一度实行开卷考试,或不考。学生成绩主要看所谓的政治表现,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大中专招生,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1974年,被预选向上推荐的有全民单位在编职工和集体单位职工21名,下乡知识青年40名,农村青年119名。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全县被录取的有大专38人,中专147人。次年,学校招生恢复考试制度。1979年,重新建立考试、升留级等规章制度。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考试一次,其他学科期末考试一次。学期总评兼顾平时考查,采用百分制。德、智、体符合要求者升级,成绩优异者跳级,学业期满发给毕业证书,经补考仍有三科或语文、数学两科不及格者留级,毕业班学生发给肄业证书。60年代初和80年代,为追求升学率,一度出现统考、模拟考过多,加重学生负担。1986年,规定小学五年级不举行县、区统一毕业考试,农村由乡中心小学组织,城镇以校为单位实施,不及格者不留级、不重读。1988年9月,实行高一学生毕业证书会考制度,翌年实行初中毕业会考制度,统考科目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9科。1990年,小学毕业率88.22%,其中城镇毕业率91.8%,农村87%。小学升学考合格率从1981年22%上升到33.53%,初中升学考合格率从1981年的28%上升到46%。建国以后至1990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07123人,高中毕业生17477人。1977~1990年,全县为大中专(技)院校输送3890人,其中高校1619人,高中专912人,初中专1040人,技校319人。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永嘉县志 下》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了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物等13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