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十二编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573
颗粒名称:
第二十二编 教育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52
页码:
1019-10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1088年到1990年永嘉县教育情况。其中包括县学、书院、私塾、中小学教育、专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行政等。
关键词:
永嘉县
教育
内容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永嘉建县学。宋、元、明、清四代,县学、书院、私塾为实施教育的基本场所。明清有社学、义学,县城书院渐向官办半官办转化,私塾遍布城乡。清德宗光绪二十二年(1896),县城出现第一所小学堂,随之新式学堂纷纷兴办。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学校,全县有小学校82所,在校学生4039人。20年(1931),推行义务教育,全县有小学校322所。29年(1940),实施国民教育,全县有乡镇中心学校和保国民学校740所。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先后创办了近200所短期小学、战时小学、流动小学和补习学校。民国时期,瓯海公学、私立济时中学、永嘉县立中学、私立建华中学、永嘉简易师范学校也相继创办。
建国初期,大办冬学、民校和速成识字班,工农学文化,一时形成热潮。1952年8月,县人民政府在梧埏区白象乡头陀寺创办永嘉中学。1956年,私立学校全部转为公办,全县有小学421所,在校学生36309人,私立济时中学改为永嘉县第二初级中学,另创办初级中学8所,全县招收初中新生28个班1400人;永嘉中学增设高中部,招收新生4个班200人。此后20年中,教育事业几经曲折,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学校一度处于混乱状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学秩序恢复正常,教育事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1981年,开始普及初等教育。1985年,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例》。1989年12月,普及初等教育达标,经省验收确认。沿江平原部分乡镇实现普及初中教育。此外,专(职)业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得以重视,并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有幼儿园169所,学前班162个,小学校786所,普通中学68所,中等专(职)业学校2所,共有小学在校学生92304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4071人,中等专(职)业在校学生91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08%,巩固率97.96%。自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至1990年止,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3890人。
第一章 县学 书院 私塾
第一节 县学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县令吴君平在县治华盖山西麓建永嘉县学。后数遭飓风毁坏,历经元延祐,明宣德、成化、宏治、正德、万历,清康熙、乾隆、道光、同治10余次重建、扩建、复修,成为浙南规模最大的学宫。宋,知县兼管学事而县学无专官。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诏天下州县皆立学官。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有青田人叶绍掌永嘉教事。景定三年(1262),始置主学一员。元始设教谕。明设教谕一员,训导二员。清设教谕、训导各一员。清文宗咸丰六年(1856)前,县学学额廪生20名,增广生20名,岁贡间岁1人,入学原额文生25名,武生15名。清穆宗同治七年(1868),文生增至37名,武生增至25名。县学重考课,二年一贡;岁考每年一次,科考隔岁举行。生员经岁科两试,列出等第名次。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停岁、科试。县学经费,由官府拨款,地方捐置学田补充。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有学田157.6亩。清宣宗道光以后,存民田44.67亩,涂田88.15亩。
第二节 书院
北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6),进士王开祖于县城东山〔今华盖山,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移建于积谷山西麓〕讲学授徒,从学者数百,世称东山书院。继之,周行己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罢官后在县城松台山下小雁池故宅创建浮沚书院,收徒讲学。此后,书院学塾逐增,文风渐盛。随着科举制度加强,永嘉书院不断发展,并以私办居多。南宋,书院盛极一时,多数为当地知州、县令、名儒、士绅倡导或捐资创办。明、清时,县城的书院多向官办转化,有的书院后经敕额、赐田等,成为半官半民性质的教育机构,多数成为读书人准备应举科试的场所。至清末,全县有书院20余所,以中山书院为最著名。主持书院义学者称山长,多由名儒担任。课程主要根据应举需要而设。生徒学经、史、古文、时文、试贴,每月按期授以时文诗赋。书院经费主要来自学田。学田由私人捐赠,或由政府拨给。
戴蒙书院
南宋戴龟年创设于合溪(今溪口),龟年子戴蒙继之。因成绩斐然,朝廷赐额“明文”。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所载的菰田塾即该书院前身。今旧址尚存。
芙蓉书院南宋时创建,位于岩头镇芙蓉村如意街南侧,延请宿儒名师主持。自此“家重师儒,人尚礼教,弦诵之声,遍于闾里”。南宋后期,该村有18人在京都临安做官,世称“十八金带”。
白岩书院
址设花坦朱垟村。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朱思宁(七任学正)告归创设,以训塾中子侄。
石马书院
址设豫章对岸凤凰山麓。明宣宗宣德四年(1429),中书舍人胡宗韫(豫章人)辞官回乡后所置。
凤南书院
址设廊下凤山之麓的凤南宫。明时山长朱墨癯授生徒王瓒(后为榜眼、礼部侍郎)、朱谏(后为进士、吉安知府)等在此。遗址至今犹存。朱墨癯又在花坦龙泉岩西幽办西园书院。
水亭书院
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岩头金永朴创办,是楠溪规模较大的一所书院,外墙东西长65米,南北宽25.4米。现尚存正堂一座。
朱彝尊书院
清圣祖康熙初年,爱国诗人朱彝尊避身永嘉廊下前山,筑墙为寨,盖茅为舍,设帐其中。遗址尚存。
广化书院
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港头李宅李国钿创设于广化寺(今港头乡境内。“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授生徒数十人。徐定超于咸丰九年(1859)15岁时曾在此受业。德宗光绪末年(1908),更名广化学堂,谢文锦曾从郑继恒就读于此。
志仁书院
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创设于枫林,后废。德宗光绪十八年(1892),知县邵朴堂修筑学舍,重兴文课,改办楠溪书院。
普安书院
址设岩头普安寺。清德宗光绪二十七年(1901),谢文锦从郑继恒入学于此。
潘山寮书院
创于清穆宗同治年间(1862~1874),址设白泉后山。每年入学童生三四十人。白泉廪贡生陈章民曾在此掌教10多年。每期考入县学生员均有三五人。清师范科举人陈应如幼时攻读于此。民国19年(1930),因红十三军战士驻此,为国民党军队焚毁。
水岸岩书院
创办时间无考。址设白泉山峭壁崖腰,遗址尚存。国民党军长陈素农幼时曾就读于此。
玉山武书院
清穆宗同治(1862~1874)初年,瓯渠例贡生吴玉山创设于新大房小宗祠(毁于50年代初,现信用社所在地)。德宗光绪七年(1881)后,其弟吴玉生与其长子武秀才吴承球继办至科举制度废除。凡登门求教者,均授以孙子兵法、吴起兵法等,坚持武术训练,文武并重,更以武德育人,因此武风远播,桃李成蹊,名满浙南。武举吴承玕、吴善卿,武进士吴廷元(今瓯北察桥村人)等先后在此习武成名。
与书院同时存在的还有社学、义学。社学全系官办。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诏天下立社学后,永嘉有官办社学97所,在城10所,在郊4所,余在各都。规定读四书五经,兼读《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规定,凡近乡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内,有志学文者都令入肄业。义学有官办,也有私办。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3),知县郑廷俊在县城四隅立义学4所。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各地义学收容16~20岁的贫寒子弟入学。县丞何森率里人徐元常在枫林创办楠溪义学,后废。
第三节 私塾
宋元明以来,永嘉城乡私塾与书院同时存在,是科举时期士、农子弟最普遍的读书学习场所。入学童生年龄无严格规定,无一定修学年限,无统一教材。蒙馆以识字教学为主,课程有《养正蒙求》(明时永嘉名儒梅颐所撰)、《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千家诗》和《幼学琼林》等;程度较高的授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有的增设“杂字”、“尺牍”。一般采用单个教授,重读、认、写。读,有点读、还书(正读或背诵)、温书等;毛笔写字有描红、影格和临贴。经馆教授《四书》、《五经》和《古文观止》等有关古文,还讲授对子、平仄和试贴诗,习作“八股文”。宋代以来,私塾中影响较大的,江南有10余所。其中首创永嘉事功学派的薛季宣,曾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在家设雅新学塾,其堂侄叔以及徐元德、王楠等先后来问学受业(据周梦江《叶适年谱》)。陈傅良、叶适等先后在温州城南茶院书塾、乐清白石北山书塾执教,其教学成绩均不在书院之下。明清时,楠溪较大的自然村都有私塾,茗岙、岩头、枫林等大村则一村数塾。他们大都延请宿儒名师主持或自己设馆教诲生徒。《族规》、《家训》规定,子孙们应以耕读为业,祠租、学田收入用以延师兴学,资助有志上进子弟读书应试。清德宗光绪(1895~1908)初年,五〓乡西下村胡璧生考取生员,终生享受族田租谷每年80担。永嘉陈遇春集资捐钱2800千(贯)存典生息,作为文士会试路费。继之岩头武举金振奎发起成立武成会,捐钱集资1000千(贯),对武生赴考进行补助。取得功名者一律载入宗谱。
茗屿塾
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陈顺辰设于茗岙,延请戴时雨执教。
东山书塾
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胡叔珪在茗岙村东置读书楼,聘师教诲子弟。至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胡乔西率众在东山建精舍,改此名。
启秀斋
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金守异设教于岩头六分祠堂左侧,后毁。
林占春私塾
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林占春设塾于罗浮家中,影响颇广,有“学子莘莘,桃李芬芳,瓯之名士,多出其门”之誉。
清末废科举后,私塾与书院逐步改办学堂。宣统二年(1910),留有私塾53所,童生1504人。民国元年(1912),学堂附近一里半以内的私塾一律停办。6年(1917),改良私塾。19年(1930)5月,举行私塾登记,劣者封闭取缔,优者改为私立小学,但山区仍有一些家塾。蒙馆一直延续至建国初才消失。
第二章 中小学教育
第一节 学前教育
概况
民国8年(1919)9月,夏国英筹资于县城首创蒙养园,后改为永嘉县立幼稚园。16年(1927),有幼稚园2所,在园幼儿58人。抗日战争期间,受日本侵略军骚扰停办。38年(1949)上半年,有中央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附设幼稚园1所。园内设有种养活动场所,供幼儿观察实践,陶冶心灵。
1956年,碧莲区中心小学创办附设幼儿班2个,招收幼儿58人,有教养员2人。1959年,全县一举创办幼儿园475个班,入园幼儿14466人,4~7岁幼儿入园率达63%。1960年,社办托幼组织直线回落。至1962年,全县常年性幼儿园仅存6所,其中教育部门办3所,民办1所,其他部门办2所,计10个班237人,教养员6人。幼儿教育增拼音、识字,大班增生产劳动(次年取消)。“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园停办。1978年,永临区桥下村李月娥率先创办个体幼儿园。1979年,成立县幼教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81年,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新局面。是年,全县有幼儿园69所93个班,幼儿2046人。永临区红星公社(今白云乡)16个大队就办14个班。此后,城乡个体幼儿园纷纷创办,且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不断优化,教育内容日臻完善。教养课程分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八个方面,按小(3~4岁)、中(4~5岁)、大(5~6岁)三类班分别提出要求,不进行考试,不留家庭作业,重视音、体、美、智力等娱乐游戏活动。1984年起,每年“六一”节均举办幼儿体育晚会。七年来,参赛幼儿达2441人次。限于师资设备,许多幼儿园(班)的教育仍存在小学化倾向。幼儿园供应午餐和点心。绝大多数建立午睡和卫生保健等制度,进行一年一次定期体检和各种预防接种工作,有的还建立卫生档案。1986年6月,开展师生平安保险。1990年,农村幼儿园(含个体)发展至148所,162个班,8032人,教养员193人;城乡个体幼儿园169所,197个班,9759人,为1985年的2倍左右,教养员271人,为1985年2.4倍。1985年,各区中心小学设立学前班。次年,七都乡实现校校设班;永临、罗浮、沙头等区各乡纷纷仿效。1990年,全县有学前班162个班,入学幼儿5713人。
幼儿园选介
永嘉县机关幼儿园 前身为永嘉县托儿所,1954年县妇联创设于鹿城蛟翔巷。1958年,随县治迁至上塘,租用民房,有4个班90人,教养员14人。1960年改今名。1962年,址迁育婴巷新园舍。1967年,被“武斗队”占领。1978年复园。此后规模逐步扩大。1986年,划归教育局管理。1990年,发展到11个班378人,教职员35人,其中幼师毕业生14人。近11年来,多渠道集资30多万元用于扩建园舍增添设备,园舍占地面积达2209.2平方米,建筑面积3307.2平方米。园有卫生保健室、大型游乐园;班有活动室和寝室。教学设施较齐全。1980~1989年,先后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23次,单项先进11次,先进个人48人次。为全县幼儿教育中心。
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1959年,县实验小学开始附设幼儿班,招幼儿2个班70人,有教养员2人。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停办。1973年9月复班。次年定今名。1984年秋,幼儿园单独建制,有8个教室的二层教学楼一幢,室外活动场地180平方米。1986年,发展到11个班559名幼儿,23名教职员。1989~1990年,实施生源分流,减至8个班,幼儿337人,教职员17人。近七年来,连续被评为市、县幼儿教育先进集体,获省、市、县幼儿教育先进称号的教师17人次,其中省级优秀教养员1名。教学设备基本达县级示范标准。还向全县幼儿教师开示范课,或下乡借班上公开课。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幼师班实习园地之一。
桥下镇桥下村幼儿园 前身是李月娥创办于1978年的个体幼儿园。招2个学前班,幼儿50人,教养员2人。次年,被接收为村办幼儿园,投资4万元新建2间二层楼园舍和60平方米活动场地。至1990年底,有3个中班,入园幼儿250人。3名高中毕业的教养员,经县培训和选送上海等地学习,李月娥已获幼师专业培训合格证书,不时对外开课。教学设施近县级水平,重视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成为永临区示范性幼儿园。
六龙乡吴宅村李和平幼儿园 1984年初,李和平为解除劳务输出人员后顾之忧,一手投资3000元存入信用社为办园基金,取息支付1名教养员月薪,租用村校宿舍,免费招收27名幼儿,办起个体幼儿园。至1987年,先后投资近万元,修理园舍,添置简易教具。翌年,增至40名幼儿,并实行人身保险。至1990年,带动全乡发展7所村办幼儿园。
第二节 小学教育
概况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德宗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城区九柏园头创办第一所小学堂,翌年定名为永嘉县小学堂,后迁至三官殿巷卫署。三十二年(1906),改为永嘉县高等小学堂。三十三年(1907),全县有小学堂20所,其中高等1所,两等5所,初等14所,在校学生853人,另有女学堂2所。二十九年(1903),京畿道监察御史徐定超捐俸倡嘱其侄象严率里人在枫林创办学校,宣统元年(1909)校舍落成,名楠溪高等小学校,推动永嘉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同年,广化书院改办广化学堂,次年迁至岩头。白泉、渠口等地相继创办私立乐育、鼎新等高等小学堂。
民国元年(1912),小学堂改称小学校。县高等小学堂改名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今广场路小学),并在府前创办县立模范小学。胡德淑(徐定超夫人)发起创办女子学馆(今瓦市小学)。当时全县有小学校82所,在校生4039人。10年(1921),胡识因在县城候衙巷创办新民小学(民国13年,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在该校建立)。12年(1923),高等小学校相继改为完全小学校。城区、永强、梧埏、三溪、永临、江北、碧莲、岩头8个学区各设县立完全小学校1~3所,并按顺序编号,作为校名。17年(1928),城区瓦士殿巷设县立九小,实行男女同校。20年(1931),实施义务教育,巽宅设立双溪小学。22年(1933),全县小学有县立14所,区立301所,镇立3所,私立13所,白泉、枫林分别为县立十小、十一小。为给失学儿童创造更多就学机会,还创办县立葡萄棚短期小学1所,至28年(1939),发展到96所,附设短期小学班49个。29年(1940),实施国民教育,全县有乡镇中心学校125所,保国民学校615所,设战时完全小学29所,招收失学儿童9178人。现境有永临、六龙、罗浮、承化4所,学生941人。抗日战争期间,一度创办流动小学12所,收容避居乡间的难童入学,沿江推行水上国民教育。其间谢用卿、徐寿考等大批中共党员到偏僻山村,边办学,边从事革命活动。31年(1942),创办岩坦三乡联合中心小学。32年(1943),推行两保一校运动,以普及国民教育。至此,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124所,保国民学校650所。翌年,入学率从16年(1927)的25.6%提高到83%,县长被记功2次。34年(1945),以每保设一校为原则,设保国民学校672所,其中城区35所,中心国民学校11所。37年(1948),物价狂涨,学费激增,小学生减少十分之二三。革命老区,由当地共产党组织支持办学。1949年,现境永嘉有小学403所,572个班,15233名学生;学龄儿童入学13133人,入学率为38%。
建国后,政府大兴教育,学校向工农开门。1952年下半年,农村小学转公办,小学猛增到559所,在校生18083人,师生比例1∶16.4。翌年,撤、并116所,而在枫林、溪口、鹤盛、碧莲等山区则增招12个班,师生比例调整为1∶25.2。1956年,学校全部公办,推行二部制,增设42所夜小学,招收1342名工农子女入学。次年,根据自愿原则,发展民办初小58所。1958年在“大跃进”浪潮中,学校盲目发展。1960年,动员5988名14足岁以上小学超龄生回村务农。1962年10月,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13所公办小学转为民办,完小普遍实行半日制。1964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创办半耕半读学校469所,耕读学生达20545人,与全日制学生合计6671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49年的38%上升到83%。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课“闹革命”。1970年,提倡“学校办到家门口”,再度盲目发展。1981年,县府全面规划普及初等教育。1982年,创办清水埠镇中心小学。翌年,将20人以下227所学校撤、并为62所,并试行普及小学教育承包责任制。1984年,白云乡、七都乡、清水埠镇普及初等教育。1985年10月,县府试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次年在校生达109007人,师生比例1:32.4,为县教育史上最高峰年。1987~1989年,逐步调整学校网点布局,先后撤、并村小115所,县城原上塘镇中心小学、三元堂小学分别改为城南小学、城北小学,增建城西小学,清水埠镇中心小学、罗浮小学、江北乡中心小学、礁华学校、礁头学校分别改为瓯北镇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罗浮区中心学校改为瓯北镇中心学校。1989年12月,全面完成普及初等教育达标任务,省府验收后予以确认。1990年,全县有小学786所,在校生92304人(其中农村64955人,占70.4%),是1949年的6倍;师生比例1∶24;学龄儿童入学率98.3%,普及率97.2%,年巩固率97.96%;全县每万人中,小学毕业生从1949年的61.4人增至232.5人。
学校选介
永嘉县实验小学前身是三浦小学。民国17年(1928),王梦华创办于上塘张宅祠堂(今校址),学生50人,教师3人。后几度易名更址,36年(1947)称上塘小学,1953年改为沙头区中心小学,1959年9月定名县实验小学,此后学校体制一度下放。1976年后,学校规模迅速扩展,1978年被列为市重点小学。1984年开始,拆祠堂,继续扩建教学大楼、实验室、健身房、教师宿舍。电化教学设施较齐全。1990年,学校占地825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289平方米。全校有29个班,1819名学生;86名教职员工中,专任教师6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7人。学校注重教改实验,1985年以来,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施德育大纲,优化德育措施”和“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等一系列教改试点和课题研究;开设18门选修课。1987年,自编四册《书法实验教材》,开设书法课。1990年,建立“开放周”听课制度和国防教育基地。1985~1990年,97名学生分获全国和省、市、县各学科竞赛奖。1990年,创办“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学校”,连续三届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17名学生获奖,其中1名获一等奖。1979~1990年,有128篇教学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其中全国4篇,省级19篇。被评为省级各类先进工作者9人;教坛新秀县级6人,市级9人,省级4人。三获全国先进荣誉称号的省特级教师吴梦菊被收入中国教育学会编的《优秀教师名录》,她与全国优秀教师潘月娟的肖像被先后刊登于1990年7~8、9期《小学语文教学》封面。1990年,创立“家长委员会基金会”,每年都给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颁发“红烛”、“雏鹰”奖。近11年来,升学率名冠全县,连续10年获县体育达标先进单位,12次获县文艺汇演一等奖,多次获省、市少先队、卫生、体育先进集体和文明班、文明学校等称号。近6年来,学校还多次组织教育扶贫讲师团,到各区巡回示范教学,同时举办讲座100多次;特级教师还常应邀到外市或县借班上示范课和讲座,并经常对来自县内外的教师,进行为期数天或数月的带徒培训,受训者共1000多人次。该校已成为县内外有影响的小学教育研究中心。
枫林镇中心小学 前身是志仁书院,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创办。德宗光绪十八年(1892)更名楠溪书院。二十九年(1903),知县程志良、秦乐平,里人记名御史国史馆协修徐定超带头捐银,徐定超又嘱侄象严发动邻里仁人志士捐资乐助,兴建校舍,于宣统元年(1909)落成,易名楠溪高等小学校。当年正月批准公立,扩大招生,置四、五、六等三个级段,学生150人,教员5人。为现县境最早的公立高等小学校。学校占地4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嗣后,学校规模逐年扩大,至民国末年,学校占地4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分5进7栋。民国12年(1923)开始,曾先后以县立第八小学、第十一小学、枫林小学命名,26年(1937)为第八学区中心辅导学校,29年(1940)秋定名枫林镇国民中心小学,建国初称县示范小学,1953年更名枫林区中心小学。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变,后又几易其名,1984年定今名。1990年,全校占地49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746平方米,有20个班,在校生1032人;34名专职教师中,中专毕业占75%,小学高级教师6人,小学一级教师18人。
学校创办100多年来,校风端正,教学认真,培育出大量人才。民国22年(1933)10月,高、中级段参加县小学作文竞赛均夺魁,高级段3人均获甲等奖,毕业会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抗日战争爆发后,立校歌和毕业歌,县战青团枫林分团谢用卿、徐顺荪等在此建立青年学社,以学习文化掩护革命活动,先后为平阳北港抗日救亡干部学校输送徐寿考、徐顺性等10余名革命学员。建国初,该校成为全县改造旧教育的示范学校。80年代,注重教改,提高质量,多次获县教学、征文、阅读、听说等学科比赛一、二、三等奖。近几年,多篇教学论文获奖,其中县级7篇,市级1篇;有3人被评为市级以上先进教师。学校多次获县、市文明学校和先进单位称号。
聋哑学校 民国36年(1947),蔡润祥、陈希聪夫妇(聋哑人)创办第一所聋哑学校,址设鹿城北大街87号家中,招收2个班12名学生,教师3人。建国后,归温州市管理。1990年2月,永嘉县教育局新建聋哑学校一所,址设上塘镇下堡村。翌年春,招2个班,学生30人,学校有教职员工10人,其中专职教师5人,采用全国通用的聋哑学校教材。学校占地5060平方米,建筑面积951平方米。
第三节 中学教育
概况
永嘉中学教育始于晚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孙诒让倡议并商禀温州知府王琛改中山书院为温州府学堂(今温州中学前身)。民国9年(1920),刘仲琳创永嘉私立女子初级中学,后旧温属女子初级学校并入,称温属女子初级中学。14年(1925)6月,英国教会创办的艺文学堂英文教员谷寅侯,为声援“五卅运动”,率300多名师生离校,在九山平水王庙另创瓯海公学,17年(1928),改称永嘉私立瓯海中山中学(简称瓯中,今温州四中前身)。20年(1931)2月,旧温属联合的县立中山商科职业学校、中山蚕桑科职业学校和旧温属女子初级中学合并成立旧温属六县共立初级中学(民国31年改称永嘉县立中学,简称永中,增设高中部)。抗日战争爆发后,城乡踵办私立战时中学生补习学校,城区有景贤、正中、建国等校。27年(1938)2月,胡荣铨、刘镜僧创办于碧莲的战时私立瓯北中学生补习学校(简称瓯北补校)为现县境第一所完全中学。是年8月,徐石麟、陈修仁等在枫林创办私立济时初级中学,30年(1941)2月,瓯北补校并入。33年(1944),建国补校改名永嘉县私立建华初级中学。日本侵略军侵犯温州时,建华中学、永中、瓯中一度分别迁至瓯渠、岩头、郭溪,坚持敌后办学。37年(1948),县内中学,有省立1所,县立1所,私立3所,在校学生3349人,教职员224人。
建国初,永嘉仅有私立济时初级中学,2个班,95名学生。1952年8月,在梧埏白象头陀寺创办永嘉中学,设13个班(春季班3个,秋季班10个),学生727人。1956年8月,私立济时中学收归县立,改名永嘉县第二初级中学。同年,采取“小学戴帽”和“二部制”办法,瞿溪设一初,永中(镇)设三初,藤桥设四初,江北设五初,桥下设六初(今永临区中学),上塘设七初,枫林设八初,碧莲设九初。永嘉中学增设高中4个班,招生200人。1958年,永嘉中学更名勤俭中学,与一初、三初、四初一起划归温州市。是年,二初改名永嘉第二中学,9月改称永嘉中学,增设高中部,招生2个班87人,并发展区中心小学附设“戴帽”初中,新办乌牛、渠口、昆阳、六龙4所民办初中。至此,全县有初中12所50个班2599名学生,在校生比1949年增27倍。1960年,改上塘初级中学(原七初)为永嘉县第一中学,添办高中部;岩头的永嘉中学复名永嘉县第二中学。次年,撤并枫林初中和4所民办初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课“闹革命”。1970年,根据“五·七”指示,全县中学先后“复课闹革命”,不少骨干教师“下派”到公社初中。是年,仅江北、溪垟两公社就各办中学3所,曾出现社均1.2所中学的繁荣假象。1974年“批林批孔”期间,出现盲目发展高中的势头,至1976年达到高峰。与1965年相比,初中从6所增至58所,招生数扩大11倍;高中从2所增至13所,招生数扩大16倍,班数增397个,在校生增20221人。学校规模空前扩展,造成师资青黄不接,只得层层“挖潜”,由高初中毕业生和小学教师补充,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77年开始,调整学校布局,陆续撤销鹤盛、枫林、桥头、六龙、岩坦、四川、岭头、渠口、乌牛9所中学的高中部和部分“戴帽”初中班,到1980年,完全中学减至6所,中学班数减至352个。1985年,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例》,调动地方、部门和个人办学积极性。此后,抱岙、山徐、金村等地陆续创设民办初中。1986年,清水埠镇创办江北中学(1989年随政制改革改名瓯北镇二中);永嘉县政协和农工民主党永嘉县支部委员会在江北龙桥联合创办楠江中学。次年,以七都乡、三江乡、清水埠镇为首批实施普及初中教育试点。至1990年,三江、七都、朱涂、黄田、白云5乡和上塘、桥头、瓯北3镇已实现普及初中教育。全县共有普通中学68所,其中完全中学6所,民办高中1所,初中61所,在校生34071人(初中31514人,高中2557人),是1965年的12.5倍。初中流生率从1989年的16.46%下降到10.3%。全县每万人中的在校中学生,从1949年的27.5人增至1990年的415人。
学校选介
永嘉中学 前身为1956年8月创建于上塘后村盛宅祠堂的永嘉县第七初级中学,始招2个班112人。为建造7间校舍,师生自烧印有“七中”的砖块。其间曾几易名址,1960年迁入上塘大塘角,增设高中部,更名永嘉县第一中学。1963年秋,迁至上塘北郊上山头原永嘉中等师范学校校址。1965年,高、初中发展到10个班,学生700人,教职工60多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遭受破坏,一度下放给上塘公社管理,改为上塘“五七”中学。1972年,复为永嘉县第一中学。1978年定今名,为浙江省第二批81所重点中学之一。至1990年,全校有初中13个班,学生770人;高中15个班,学生868人;教职员工131人,90名专任教师中被评聘为高级中教8人,一级中教31人,二级中教3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90%。学校占地2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943平方米,运动场7920平方米,设有医务室,配备专职医务人员;理、化、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共11个,计算机6台;图书室藏书10200册。为全县中学教育中心。
学校教学“从严、求是、务实”,教研活动、科技实验、劳动建校成绩斐然,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1965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60%以上。1979年,获省、市电化教学质量一等奖。
1984年,高二(1)班被团省委、省教育厅命名为先进集体,班主任和班长分获省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次年,全校考取北京、清华等大专院校的147人中,该班有51人,占全班学生的96%。1980~1985年,学校连续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和市级文明学校。1988年,被评为省中小学实验室和仪器工作先进集体。1989年,又先后获省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和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称号,并率全省之先开设国防教育课;蒋雨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84年创办的《摇篮》成为全国中学文学社团联谊会单位之一。1982~1990年,被评为省级“五讲四美”优秀教师3人,在省级以上数、理、化、语、英等学科竞赛中有10名学生获奖,其中在全国获奖5人,李丽芬获1985年全国少年全能比赛第二名,周群获1987年全国象棋比赛第四名,张彩华获第十一届亚运会4×100米接力跑金牌,被誉为“亚洲女飞人”。
岩头区中学 前身为永嘉县私立济时初级中学。民国27年(1938)秋,徐石麟、陈修仁、徐象严、李仲芳等创设于枫林小学,为永嘉现境历史最长的一所中学。始招1个班50名学生。徐石麟任校长。翌年4月,徐石麟让贤辞职,改聘金嵘轩。29年(1940),董事长陈修仁在渠口集资建新舍,9月迁入上课。30年(1941)春,战时私立瓯北补校191名初中学生并入。是年,日本侵略军侵犯楠溪,学校被迫停课。5月中旬复课后,扩招学生2个班104人。34年(1945)9月,增设高中部,次年2月,高中班并入乐清县乐成中学。36年(1947),永嘉简师二、三年级3个班并入,添设简易师范部。1949年秋,全校有95名学生,14名教职工。1950年春,址迁岩头小学校舍(今校址)。1956年8月改为县立,更名永嘉县第二初级中学,学生数是1949年的5倍多。1958年秋,增设高中部,改为永嘉中学,1960年易名永嘉县第二中学,次年永嘉县第八初级中学并入,1977年始改今名。1990年,校舍建筑面积扩大到7500平方米,学校占地13000多平方米,体育运动场5760平方米,建有实验楼,设医疗、音乐、图书等室,藏书15000余册。全校共有16个班,994名学生,76名教职员工中高级中教1人,一级中教14人,二级中教17人。为县重点中学。
学校治学严谨,成绩显著。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聘任谢循贯、胡荣铨等专家、教授来校执教。以“整、齐、勤、朴”为校训,制订治校实施细则,实行级任导师制,和谐发展智、德、群、体、职五育。至解放前夕,共培养初中毕业生622人,有100多名学生参加革命,10人壮烈牺牲。
建国后,学校贯彻“向工农开门”方针,1952年从枫林冬学招来的剃头老司徐龙胜,今为温州二医妇产科主任医师。1955年,升学率为50.9%,名列全省前茅。1965年,高考升学率达75%,夺温州地区之魁。近10年来,先后5次被评为省级体育卫生先进集体,2次获省级中学生体育达标先进集体称号。1985年,获省“班班有歌声”录音比赛二等奖。近3年来,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者13人,其中8名分别获全国性各类作文和数学竞赛奖。教师谢立新的论文《振兴教育要抓住“牛鼻子”》获全国一等奖,并被收录于《中国当代小学教师优秀论文选》等书。学校创办52年来,共培养初中毕业生4869人,高中毕业生3003人。
罗浮中学 前身是永嘉县第五初级中学,1956年8月建于江北乡。始招2个班,120名学生。1958年9月,改为罗浮初级中学。1960年,试行五年一贯制,初三毕业直升高中,次年停试。1962年,黄田、乌牛初中并入。1969年11月,更名劳武中学。次年3月,改为江北公社中学,复招高中班,全校共有6个班,310名学生。1979年定今名。1984年,为全区中学辅导中心。1990年,全校有15个班,学生893人,其中高中7个班,学生390人;教职工64人。省会考总成绩、高考成绩均居全县普高第一。戴加妙获全国中学钢笔书法大奖赛一等奖。学校为温州市24所完全中学校长协作会的会员。学校校舍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占地20000平方米。运动场、实验室、医务室、图书室设施齐全。60年代初的农职班、80年代的职高班,一度引人注目。勤工俭学曾为学校创造财富10万多元。1985~1989年,先后被评为县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市先进团支部,并获省最佳实践教育活动奖。
私立楠江中学 1986年9月,县政协、农工民主党永嘉县支部委员会联合创办,址设江北乡龙桥村,招收普通高中1个班,52人。1987年9月,在县城上塘设分部,招收高一新生3个班,180人。1989年,本部、分部合并租用县农科所为校舍。1990年,全校有高一2个班,高二2个班,高三1个班,学生277人。专职教职工15人,其中教师10人;兼职教师14人。1989年、1990年两届毕业学生共163人。此后,集资58万元在县城下堡建新舍,占地5000平方米,由县政协单独主办。1991年5月,温州市教委批准为永嘉县私立楠江高级中学。
第四节 教学
学制 课程
学制 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1902),小学分蒙学堂、寻常小学堂(次年改称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三级,学制分别为四年、三年、三年。中学堂学制四年(次年改为五年)。光绪三十年(1904),初小、高小学制分别为五年、四年。民国元年(1912)9月,实行壬子学制:初、高等小学为“四三制”,中学四年制。12年(1923),实行壬戌学制:初、高等小学为“四二制”;中学分初级和高级两部,实行“三三制”。建国后继续沿袭之。1952年,重点小学试招五年一贯制班,1954年停试。1960年,在上塘小学(即实验小学)再度进行五年一贯制试点;罗浮中学试行五年一贯制,初三直升高中,次年并入永嘉中学。1973年,初、高中推行“二二”分段制。1975年,全县实施小学五年制教育。1979年,11所完全中学实行初高中“三二”分段制。1983年,永嘉中学高中部改为三年制。1985年,全部高中改三年制,同年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例,县人大根据永嘉实际情况,决定小学5年,初中3年。1988年,全县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89年,全县初中改为三年制;试行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乡镇,从1987年的3个扩展到1990年的8个。
课程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学校教材没有统一规范。宣统元年(1909),中学分设文科与实科。民国元年(1912)9月,小学废除经学课,删改不合共和精神的内容,格致改称理科,增设珠算、英语、缝纫、农业;中学设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唱歌、体操,废止文实分科。6年(1917),谢文锦在岩头小学首教生理课。12年(1923),小学国文改国语,修身改公民,增卫生课;中学增国语、生理卫生课。17年(1928),小学废英语,高、初中增军训、童子军训练。21年(1932),初中设劳作课。25年(1936),小学设唱游课;初中自然分科为动物、植物、物理、化学与生理卫生;高中增设伦理、图画、音乐课。济时中学于抗日战争时期添设战争教育、家事、应用文、救护、农业等课,29年(1940)秋,劳作课改为农业劳作课,二、三年级增设社会建设、小学教育常识课,遵部令实行英语选科制。37年(1948),初小设公民训练、音乐、体育、国语、算术、常识、美术、劳作8科;高小把常识分为社会、自然2科。
建国初,济时初级中学设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小学设语文、算术(含珠算)、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8科。1953年,中学自然改生物,增卫生常识。1956年,中学减卫生常识、音乐,增制图;小学增手工劳动。翌年,又增政治、农业、乡土教材。1958年秋,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1960年,中学增设俄语课(次年,仅重点中学续设)。1961年,全县除l0所公社中心学校实行全日制教学外,其余小学改为半日制,实行4个月劳动,7个月学习。抽样调查表明,平均每个学生每周劳动时数:初小9时,高小17时,初中13时,高中24时。1963年7月,全年教学时间调整为9.5个月。“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学习《毛主席语录》、《毛泽东著作选读》,革命文艺、军体、劳动,大多数学校以“大批判”代替上课。1975年,统一采用省编教材,中学添农基、农机课。1983年起,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历史、地理、体育、美术、劳动等课程,并开辟第二课堂,学生选修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中学普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体育、美术、音乐和劳动技术课,非重点中学增设农知和其他选修课。以后,各小学也开设卫生课。部分中学增开职业技术课。1986年,县教研室在上塘城北小学一年级开口语训练课,邀省特级教师吴梦菊执教。1987年,县实验小学率全市之先,各班添设书法课。1989年后,自编国防教材80万字,开全省中、小学国防课之先河。
思想教育
晚清,中小学设修身、读经课,教授“三纲五常”,施行忠君尊孔等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以服从为天职。民国初期,经课时废时立,后改公民课,设训育处、学生自治会,强调“孝悌、亲爱、信实、义勇、恭敬、勤俭、清洁”诸德教育,也注重人格教育、国耻教育,培养国民爱国精神。教员常用罚跪、关堂、打手心体罚学生。岩头高等小学校长谢文锦(浙南革命先驱),多方聘请进步教师,传播科学民主思想,进行反帝反封建教育,培养出金贯真、李得钊等革命志士。民国13年(1924),谢文锦得金嵘轩支持,在十中、女师作苏俄十月革命意义的演讲。16年(1927)“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国民党以“三民主义”为主旨对学校加强“党化教育”,高中配设军训教员实行军训,初中设童子军,更利用种种组织手段压制学生进步言论;中小学全面推行“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四维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准则。23年(1934)后,注重“总理遗嘱”、党旗、国旗、童子军史等教育。抗日战争期间,注重抗日救亡教育,各种教学渗透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强调尽忠报国。济时中学紧密配合抗战形势宣传,开展周会活动,安排战时讲座,介绍防空备战常识,还举办英雄报告会,公演抗日歌剧。进步教师掩护爱国学生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活动,动员学生踊跃报名参军,还组织为前线将士捐献寒衣活动,师生筹集资金3258元。32年(1943),推行校园运动,倡导儿童参加适度劳动,济时中学辟园15亩,用以种植各种蔬菜和其他农技实验。35年(1946)后,国民党令学校进行所谓“戡乱教育”,引发了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最终迎来了永嘉的解放。
建国初,废除公民、童子军课,开设政治课。撤销训导处,设立生活指导(后称指导主任)。1952年,以班组、团队、学生会为主要阵地,配合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大运动,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和学习革命英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反帝反封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1954年起,开展以劳动教育为重点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鼓励中小学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一颗红心,两种打算”,听候祖国挑选。继之,实施《学生守则》,全面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1958年3月,团省委在永嘉中学(头陀寺)召开勤工俭学现场会,《浙江日报》还在一版发表《走永嘉中学道路》的社论。1958年后的“大跃进”期间,全县中、小学学生大量时间耗费在“大炼钢铁”和秋收冬种活动上。茗岙农中被树为全县勤工俭学的一面红旗,校长潘桂香上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不少小学高年级学生,到公社中心小学实行四同(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1960年开始,先后开展学习刘文学、张高谦活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舍己为公精神,并结合政治课进行勤俭建国、艰苦奋斗、扎根农村、建设农村教育。1963年起,中小学全面开展“学雷锋”、“创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活动,许多教室设立“光荣角”,宣扬好人好事,同时狠抓阶级教育,主要形式有参观阶级教育展览会、访贫问苦、写村史家史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小学组织红小兵取代少先队;中学组织红卫兵,连续几年“停课闹革命”。学生走上街头,走向社会,先是大破所谓“四旧”,继而造所谓“走资派”的反,最后发展到少数人参与“打砸抢”,学业基本荒废,贻误了一代人的青春。1976年后,进行拨乱反正,恢复少先队,重建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始终围绕贯彻《学生守则》,开展思想教育。80年代初,一度掀起以“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为内容,以争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为目标的学习英雄模范事迹热潮。学校陆续开展治理“乱、脏、差”,倡导创文明学校、文明班和尊师敬老送温暖活动;清明节前后组织祭扫烈士墓,请老干部讲永嘉革命斗争史;始终坚持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升国旗、爱国徽、唱国歌活动。还先后组织举办“雷锋之歌”,“法律知识”、“理想之光”征文比赛等活动71次。1989年开始,13所区、镇中学和实验小学先后建立国防教育基地;县、区、镇各中心小学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贯彻《永嘉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试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城西小学、县实验小学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28所中小学聘请关心下一代协会的离退休老干部担任校外辅导员,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密切配合,教育成效显著。1982~1990年,先后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称号的7人,省级德育先进工作者5人,省级三好学生3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人,市县级三好学生377人,市县级优秀学生干部110人。昆阳乡中心小学学生潘文钮舍己救人光荣牺牲,获烈士称号;七都乡中心小学、永嘉中学高二(1)班获省级“五讲四美”先进集体称号;永嘉中学被评为省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罗浮中学获省最佳实践教育活动奖;沙头中学种植嫁接、养殖、缝纫劳动创成果,受到团中央、农业部和中国科协的表彰。
教研活动
辅导 民国元年(1912),永嘉县已有教育会,因有功于发展永嘉教育事业,6年(1917),受到省长公署的嘉奖。7~22年(1918~1933),先后成立小学教育研究会、永嘉城区教育研究会、永嘉县教育会、乡村教育研究会;创办《教育通讯》、《永嘉教育通讯》、《永嘉教育》等刊物。17年(1928)后,组织参观优良小学,召开辅导会议。24年(1935),在永临召开第六届辅导会议,讨论儿童错别字纠正、组织算术比赛及编写乡土教材。34年(1945)7月,永嘉各中学首次参加温州中学区中学教育研究会。37年(1948),举行理科表演比赛,瓯海中学获初中物理组冠军。
建国后,先后在枫林、溪南、三溪、浦西、塘头、上塘设立县示范小学、实验小学,作为教学研究基地和信息窗口,通过教研员辅导各区、乡中心小学教研组织,开展各科教研活动。1956年,建立中学教研组。永嘉中学和永嘉二中分片辅导各中学,陆续编发文学课和时事政策教材。1960年,县教研员从1953年的3人增至13人,还聘任一批骨干教师为兼职特约教研员。1963年,教育局建立教学研究室,在全县开展多层次的观摩教学、听课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活动停止。1977年恢复教研室。1979年后,中小学形成县、区、乡(校)三级教研网络;区中学、区中心小学建立电教领导小组,普遍推广电化教学。同时,经常开展中小学教学对口检查、质量评估,召开各类型质量分析会、研讨会;组织特级、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到山区巡回讲课366次。永嘉中学、县实验小学实行“开放周”听课制度,各校到县实验小学随堂听课最多的一周达1500余人次。县教研室先后印发《校长学习资料》5辑,《教育通讯》56期,编印《教学动态》、乡土教材《永嘉地理》(入选《浙江各县简志》)、《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调查》,后者获1987年省科研鼓励奖,还陆续建立数学、生物、物理、英语、化学五个学科教学研究会与学会,组织学科竞赛活动。1988年11月,温州市部分乡镇中学教学研究会在乌牛镇中学举行。县教育局先后制订了《永嘉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要求》和《永嘉县中小学分类质量指标》,对全县四类学校分类指导,分层次提高,学校教学进入规范化建设。
专题教学 清末的教学,注重讲解、诵读和记忆。民国时期,有识之士提倡启发式、自学辅导法和设计、直观等教学法,传播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民国17年(1928)开始,试验研究各种教学,但多数仍沿用注入式教学。
建国初,一度开展复式教学专题研究,教学中努力防止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劳动。1954年后,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批判杜威的实用主义,推广“五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当堂巩固、布置作业)课堂教学法。1956年,推广普通话教学,按音、形、义次序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推行“讲读法”,主张朗读、复述、课内外阅读并重。1962年,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文道结合和课堂教学原则的研究;算术教学重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教法强调启发诱导,形象直观。1978年以来,围绕“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一研究重点,开展“三类课文的教学”、“作文系列训练”、“口算和应用题的基本训练”、“电化教学”、“三段论教学法”、“自学指导法”等20多个专题教研活动。1985年以来,县实验小学二年级开设“马芯兰教材教法”实验班,一年级开设“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力求摆脱过重的课外负担,活跃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调查表明,与普通班相比,数学能力高10.05分,阅读能力高11.45分,写作能力高4.23分,一年级实验班,开学两个月后,学生就能用拼音写出词句。1979~1990年,全县中小学教师写专题论文830篇,获市级以上奖的76篇,其中7篇获省级奖。胡锡银、邵美勋、吴梦菊、王恒晓等39名教师和教研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60篇。叶松藩等以“小学作文‘三化’(序列化、计划化、工序化)训练”为题,连续四年在县实验小学、罗浮区中心小学、枫林镇中心小学跟踪研究,于1990年编写成《小学作文指导》一书,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
招生 考评
招生 清末,入学儿童年龄无严格限制。德宗光绪二十八年(1902),6周岁入小学堂,13周岁入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规定6~14周岁为小学学龄期,4年(1915)改为6~13周岁。17年(1928),高等小学开始兼收男女学生。次年,小学女生所占比例,第一学区(今鹿城)34%,第二学区8%,第三学区4%,第四学区6%,第五学区6%,第六学区4%,第七学区4%,第八学区11%,全县为14.2%,永嘉现境为6.8%。24年(1935),短期小学招收9~12周岁儿童入学,试行强迫入学制。29年(1940),学龄为6~12周岁。32年(1943)春,全县中学女生1093人,占中学生总数的15.5%。民国时期,一般小学春季招生,中学春秋两季招生。
建国初,贯彻“学校向工农开门”方针,招生时间沿袭旧制,工农子弟入学年龄放宽。1952年,小学五年制试点班首招秋季生,次年秋,一律改为秋季招生。1955年,济时中学162名新生中,工农成分占96.3%。全县小学生中工农成分占93%以上。1956年,实行选送与考试相结合,全县高小、初中优秀毕业生,分别选送到初中300人,高中45人。1960年,规定6周岁入学。1962年,停招超龄生,动员14周岁以上的5988名超龄生回村支农。1967年起,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全县9所中学连续三年没招生。1970年,实行春季招生,以7~13周岁为学龄儿童。初、高中招生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政审注重阶级成分。1973、1974年,小学、初中和高中先后改秋季招生。1977年秋,恢复高考。翌年,全面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并建立健全学生档案。次年,以7~12周岁为学龄儿童,但6周岁已入学22.67%。1984年,规定小学留级率控制在2%以内,初三重读生不准报考中专(技校)。翌年10月,全县试行义务教育,强制7~15周岁儿童入学,并制订教育和处罚措施。1986年后,中学和重点小学降低分数线,限额录取资助生。1989年9月,全县实行初、高中新生学号制,省下达指令性计划招生名额,限制计划外招生。1990年,学龄期为7~11周岁,小学招生数为18702人,其中6周岁已入学7.6%。全县小学女生数,从1953年的9376人(含江南)增加到43953人,入学率从24.6%(含江南)提高到47.6%;中学女生数从1953年的97人增加到13758人,入学率从19%提高到40.4%。
考评 清末,考试有临时、学期、学年、毕业、升学五种,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民国时期分平时、学月、学期、毕业、升学五种,副科于学期结束前考查一次,沿用百分制。体育成绩,童子军占1/3,体育占2/3。品德评定则记甲、乙、丙、丁;甲、乙、丙又各分为上、中、下三级,评丁者为不及格,不得升学。民国21年(1932),对全县17所小学的223名毕业生实施会考。次年8月,全省在杭州举行中学毕业生会考,瓯中爆发罢课,抗议毕业会考制度,省教育厅下令解散学校开除全体学生,学校被迫停办一个学期。抗日战争爆发,会考暂停。29年(1940)恢复,但不正常。34年(1945)12月,中学毕业会考奉令暂停。
建国后,考试分平时、阶段(或单元)、学期、毕业、升学五种,沿用百分制。品行成绩加评语。1956年,全县中、小学普遍实行优秀毕业生免试升入上一级中学和师范学校的办法,中学选送60人,小学选送300人。翌年,全面采用5分制。1959年上半年,全县小学六年级实行期中统考;期末,初中、高小、初小的统考、毕业考、升学考合并为一次举行,分别由专区、县、公社主持。1963年,考试分平时、学期两种,恢复百分制。1970年后,一度实行开卷考试,或不考。学生成绩主要看所谓的政治表现,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大中专招生,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1974年,被预选向上推荐的有全民单位在编职工和集体单位职工21名,下乡知识青年40名,农村青年119名。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全县被录取的有大专38人,中专147人。次年,学校招生恢复考试制度。1979年,重新建立考试、升留级等规章制度。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考试一次,其他学科期末考试一次。学期总评兼顾平时考查,采用百分制。德、智、体符合要求者升级,成绩优异者跳级,学业期满发给毕业证书,经补考仍有三科或语文、数学两科不及格者留级,毕业班学生发给肄业证书。60年代初和80年代,为追求升学率,一度出现统考、模拟考过多,加重学生负担。1986年,规定小学五年级不举行县、区统一毕业考试,农村由乡中心小学组织,城镇以校为单位实施,不及格者不留级、不重读。1988年9月,实行高一学生毕业证书会考制度,翌年实行初中毕业会考制度,统考科目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9科。1990年,小学毕业率88.22%,其中城镇毕业率91.8%,农村87%。小学升学考合格率从1981年22%上升到33.53%,初中升学考合格率从1981年的28%上升到46%。建国以后至1990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07123人,高中毕业生17477人。1977~1990年,全县为大中专(技)院校输送3890人,其中高校1619人,高中专912人,初中专1040人,技校319人。
第三章 专(职)业教育
晚清,有识之士提倡实业教育救国,开办实业学堂。德宗光绪二十三年(1897)、三十二年(1906),孙诒让在县城(今鹿城区)先后创办蚕学馆(全国最早的三所蚕桑职业学堂之一)和温州师范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徐伯麟在县城创办永嘉织锦学堂(枫林徐氏宗谱《徐伯麟行状》,作于光绪三十二年)。光绪三十年(1904),有职业学校6所。民国时期,先后创办各类师范、讲习所、职业学校10余所。建国前夕,永嘉有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县立师范学校、私立白累德高级护士学校和白累德高级助产士职业学校、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和超凡初级农业水产科职业学校。
1952年春,温州专员公署在白象头陀寺创设浙江省永嘉县农业学校,两年半后并入黄岩农业学校。1958年4月初,茗岙首办农业中学。是年4月9日,《浙南大众》报表彰昆阳乡兴办农业中学事迹后,各乡镇竞相仿效,昆阳乡多达7所。9月,在“大跃进”浪潮中创办3所大专、4所中专和4所初级专(职)业学校,在校生多达7587人。翌年,大专均停办。1960年,全县有各类专(职)业学校10所,在校生3124人,其中中等专(职)业学校6所,学生2000人,与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为1∶0.18;全县有农业中学32所,42个班,1725名学生,田地657亩,山林11200亩,工厂8个,畜牧场和果林场各1个。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后,专(职)业学校相继停办,农业中学改为业余学校。至1963年,全县仅有季节性农业中学5所,学生147人。1964年,推行“两种教育制度”。次年,农业中学发展到66所,学生2724人,形成高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部停顿。1970年,在永嘉中学设“五七”工农兵学校。1977年开始,专(职)业学校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1980年后,重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至1990年,全县有中等职业学校2所,附设职业高中2个部3个班,在校生915人。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之比:1981年为1∶13.6,1984年为1∶6.5,1990年为1∶3。初步形成农科教相结合的教育网。
第一节 师范学校
永嘉县简易师范学校
民国32年(1943)秋创立于枫林,为现县境最早的一所师范学校。始招四年制2个班,翌年,春秋季均有招生。34年(1945)春,改为三年制。同年秋,校部迁到县城应道观巷,枫林分部二、三年级3个班于36年(1947)春迁入济时中学,成为永嘉简易师范分部。次年上半年,毕业班并入本部,在校本部310人,简师部91人。38年(1949)春,本部称县立师范学校,师范部1个班,学生42人,其余28名学生并入温州市立中学随班补读半年毕业;渠口的简师部并入济时中学。该校创办以来,有毕业生320人,肄业生747人。
浙江省永嘉幼儿师范学校
1958年秋,创设于上塘三元堂,招小学毕业生4个班240人。次年,并入永嘉师范学校。
浙江省永嘉师范学校
1958年9月创办于上塘三元堂,始称浙江省永嘉师范专科学校,招文史科1个班,学生33人。次年秋,永嘉幼儿师范学校并入,改为永嘉师范学校。设中师1个班,初师2个班。1960年冬,发展到14个班,在校生666人。1961年,毕业1个班,分配任小教。1962年,学校停办,1961年增设的函授部作为独立机构保存下来。
永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前身为永嘉县五七工农兵大学,1970年创设于永嘉中学,1973年址迁下塘山后称此名。1979年8月撤销,改办永嘉师范学校(筹),作为瑞安师范教学点,招普师班2个,民办教师进修班2个,学生190人,均为二年制。1981年市人民政府批准定今名。1983年9月,县函授站并入,分进修、函授两部,承担全县小学教师、学校领导的短训、轮训、脱产进修和小学教师的函授工作。1984年11月,省厅立案,同时,成为乐清师范学校教学点。至1990年,先后招收进修班、普师班、民办教师师范班、幼师班等16个,1172人,毕业1059人;举办各种培训班19期,结业879人次;339人获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函授部有中师学员603人,毕业516人;初师学员187人,毕业144人。
茗岙农业中学
第二节 农业学校
创办于1958年4月,址设碧莲区茗岙村,始招2个班,学生102人,为全县勤工俭学的一面红旗。1959年冬,学校领导赴北京出席全国农业中学先进代表大会,受中央嘉奖。办学20年,毕业学生900多名。1977年改为茗岙中学。
浙江省永嘉中等农业技术学校
1958年9月创设于罗浮中学,始称浙江省永嘉农业专科学校,招1个班,学生40人。次年秋改此名,设4个班,学制二年、五年不等。1960年秋,增至8个班,学生473人。拥有农田60亩,果林20亩,畜牧场和农机厂各1个。1961年春进行整顿,动员部分学生回农村,林业特产技术学校和水电学校部分学员并入,址迁中塘。1962年停办。
浙江省永嘉云山林牧学校
原为云山农业中学,1958年4月,中共永嘉鹤盛区委创设于西坑(今西源乡)云山寺,招收1个班60人。8月转县办,更此名,面向全县招生。全校有2个班,95名学生,设有小工厂、林场、畜牧场和60亩的农场。1959年并入永嘉林业特产学校。
浙江省永嘉初级蚕桑学校
1958年9月创办,附设于永嘉县第八初级中学内,招收1个班,60人。1959年并入永嘉林业特产学校。
浙江省永嘉林业特产学校
1959年7月,永嘉云山林牧学校和永嘉初级蚕桑学校合并迁入黄田京渡定此名。全校2个班,学生130人。1960年2月12名优秀学生提前毕业参加林业工作后址迁廊下村,改名永嘉林业特产技术学校,招5个班,学生233人,粮食国家供应,享受助学金待遇。1961年4月停办,部分学生并入中塘的永嘉中等农业技术学校。
浙江省永嘉中等水利电力学校
1958年9月创办于沙头渔田,招2个班,91名学生,均系高小文化程度。1960年5月,提前毕业40人,输送到水电系统工作。是年秋,在校生6个班239人。1961年秋整顿,1960年前招收的4个班学生下放农村,其余并入中塘的永嘉中等农业技术学校。
永嘉县初级农业学校
1964年永嘉县农场主办,址设永嘉一中,招生20名,学制三年。开设文化课和农业专业知识课,县农场划出60亩种子试验田和1个果林场供学生实习。每周劳动2天,学习4天,农忙全日劳动。1966年停办。
永嘉苗圃林业中学
1964年永嘉县苗圃主办,址设黄田京渡县苗圃,招生20名,学制三年,实行半工半读。1966年停办。
永嘉县罗浮农职业学校
1964年创办,址设江北农场,招生62名,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农技知识和农村珠算会计知识,学校有畜牧场和农场(16亩)各1个,实行半耕半读,农忙时组织学生到生产队劳动。1965年停办。
第三节 工业学校
浙江省永嘉工业专科学校
1958年9月创办,址设上塘三元堂叶氏祠堂,招生34人。翌年撤销,学生转学于浙江省机械专科学校3人,浙江省水利电力专科学校3人,温州工学院15人,其余分配到县机关部门和学校工作。
浙江省永嘉初级化工学校
1959年9月创设于永临桥头,招收高小毕业生81人,学制三年。1959年秋,并入永嘉工业学校。
浙江省永嘉中等机械工业学校
1958年9月创办,址设下塘永嘉铁工厂内,招高小毕业生43人,学制三年。1959年秋,纳入初级化工学校,改名永嘉工业学校。1960年底,学校有6个班,学生285人。1962年停办。
永嘉技工学校
1980年4月创办,校址在江北乡龙桥村玻璃厂内,开设水电、陶瓷、农机三个专业班,其中水电为二年制,招城镇户口高中毕业生52名;陶瓷、农机为三年制,分别招城镇户口初中毕业生29名和24名。学校配教职工9人,其中专职5人。课程为高中基础课和技工专业课。学生毕业后由县劳动人事局统一分配。1983年8月停办。
第四节 卫生学校
永嘉卫生学校
1958年9月创办,址设上塘镇岩上村,招医士、助产士两个专业班共93人,其中高小文化程度67人,学制三年。1959年8月均作初级班处理。1960年8月,续招中级班33人,初级班54人。1961年8月停办。首届招收的两个班学生毕业分配工作,余者动员回乡支农。
永嘉县卫生进修学校
1984年县卫生局创办,租借上塘民房作校舍。1986年2月,址迁清水埠罗浮区卫生院门诊楼,以短期培训为主。1987年2月,开设护士职业高中班,招收新生64人,其中在职职工3人,学制三年。凡参加省中等医学护士专业自学考试成绩合格,获取毕业证书者,承认其中专学历。该校有教职工27人,兼职教师10余人。创办以来,先后举办医药、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卫生防疫等专职职工参加的短训班7期,受训300余人次。
第五节 职业培训学校
永嘉县职业中学
初名永嘉县农业中学,1985年9月,县教育局和农业局联合创办,址设上塘镇戈田。1989年改称今名,由教育局单独主办。学校占地5.19亩,建筑面积1515平方米,有教职工25人。至1990年,先后招收财会、园艺、家用电器、民用建筑、美术、摄影、文秘、旅游8个专业,29个班,853名学生,学制均为二年。已有473名学生毕业,按照“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原则,他们自谋职业,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
1987年9月,县人武部和教育局联合创办,址设县人武部后院,占地10亩,建筑面积4344平方米。初为县职业中学分部,次年单独建制,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校名。学校有教职工36名,其中专任教师18人,首招汽配2个班,学生112人,继招汽配、卫生、财会、文秘四个专业11个班。课程设置,文化课占58%,专业课占26%,军事课(不包括平时训练)占16%。每班配班主任和军事教员各1名。学生(女生占10%)统一穿军装,全部住校,行为规范按军人标准要求,实行军事化管理。二年学习期满,达一年兵军事素质,二级工以上操作水平,高中毕业文化程度。1988、1989年两年,高一语文、数学统考成绩均名列全市职业学校前茅。首届45名毕业生应征入伍后,有35名任班长,95%以上立功受奖。至1990年,毕业2届,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89人,为地方提供建设人才143人,他们凭一技之长,或受聘于企事业单位,或个体自立门户,以不同方式服务于社会。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专程来校摄制《未来军人的摇篮》纪录片。1990年,省委书记李泽民、南京军区副政委张明中将先后来校视察,充分肯定了该校的办学成绩。
普通学校附设职业班(部)
1963年秋,罗浮中学附设半农半读职业班。1988年开始,该校连续二年招机械制图职业高中班,学制二年,首届毕业26人。1978年2月,永嘉中学设文艺班、少体班,各招60人,翌年6月结业。1987、1988年又连续二届招收三年制少体班24人,1990年7月停办。1983年,七都乡中学设农职班,招初中毕业生36人,学制一年;1989年,又创初中二年半学文化知识、半年学裁缝技术的“2.5+0.5”学制初中分流班。1988年,沙头中学、岩头中学设二年制职业高中班,首届毕业分别为25人、36人。是年,永嘉电大附设职业高中部,开电工基础、电器维修、机械制图等专业课,到1990年,共招生203人。1989年,四川中学设二年制职业高中部,开农技、卫生、种养、会计等专业。1990年,五弆西岙小学增设农技初中班,招生62人,学制三年。
永嘉县星怀服装学校
1984年4月服装个体户叶星怀创办,初名星怀裁缝学馆,同年10月更此名,址设环城西路359号。第一期招收学员80名,期限一个月。学习内容有车工与裁剪,教学注重实际。建校近7年,共办培训班100多期,参训学员约8000人。
就业培训中心
1989年6月,县劳动人事局在县城上塘创办。先是进行适应性岗位培训,继而扩大
永嘉县预备军人职业学校技术培训规模。两年中先后培训电工、会计、家电修理、钟表修理、协税等初级业务知识209人次;电业技术107人次;机电行业的钳工、车工、电工高级技术78人次。42人获技师合格证书,被厂矿企业单位聘任。
第四章 成人教育
第一节 识字扫盲
简易识字学塾
清宣统元年(1909)开始创办,招收“年长失学及贫寒子弟无力就学者”入学,学完《简易识字课本》(分三种)与《国民必读课本》即准毕业。修业期限分三年(识字3200个)、二年(识字2400个)、一年(识字1600个),并使“人人皆知人伦道德”。次年,发展到61所,有学生1663人,县劝学所总董陈祖伦受到省提学使司通报赞扬。民国初期,改称简易识字学堂。民众学校
民国初期有平民夜校。民国14年(1925),胡识因等在县城新民小学创办暑期女工夜校。16年(1927),各类成人学校统称民众学校,有28所小学附设民众学校,学生约1600人(城区未计)。18年(1929),创办县立民众教育馆,始行识字运动宣传周。次年,民众学校发展到60所,12~50岁的男女学员2373人,毕业1798人,校数居全省第二位,同时设民众识字牌32处,问字处256处。24年(1935),各学区均设立1所中心民众学校,以带动一般民校。是年入学民众2572人,为八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但真正脱盲的不到文盲总数的1%。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利用各抗日团体,组织群众宣传抗日学文化。27年(1938)4月,妇女救亡工作队在城郊、碧莲等地兴办妇女识字班,学习《送君出征歌》等教材。此后,一些共产党员在瓯江北岸的蓬溪、岩头、龙桥、罗浮、中塘、沙岗、鲤溪、上泛、大岙、潘坑等地办民校,革命志士谢用卿在实践中编成简便易行的《因音求字反切法》,同时创办流动国字讲习所,向劳苦大众普及文化知识。金家麟、金城、戴寿春、周纯钟、周华、孙存耀等在苍坡、霞美、方岙、西炉、蓬溪等地组织青年自学互教团,灌输革命道理,提高文化素质。29年(1940),全县有中心民校10所,县立战时民校10所;273名中学生暑期回乡办民校38所,入学民众2828人。是年,民众夜校停办,国民学校设民教部担负扫盲任务。抗战胜利后,一度对12~35岁(妇女30岁)的失学民众施行强制入学扫盲。34年(1945)10月,共办524个班,学员20201人,但大半有名无实。至建国前夕,永嘉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80%以上。
冬学 民校
建国初,人民迫切要求文化翻身。1949年底,全县有妇女5000多人参加冬学学习。1951年冬,村村办冬学,全县有冬学3294所,学员2万名左右,其中30所3200名学员转入常年民校。1952年底县、乡(镇)建立扫除文盲委员会后,有57个乡(镇)的冬学转为农民业余初等学校,分设高、初级班;全县1338所冬学中,有263所转为业余常年学校(班)。1955年12月5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副县长谢岩寿《扫盲工作要迎头赶上》的文章。翌年,各级建立扫盲协会,春耕前入学数高达92000人,夫妻同上学,婆媳共民校的现象屡见不鲜。11月上旬,吴思寿等9人参加省第一次扫盲积极分子大会,受团省委嘉奖,吴被评为全国扫盲积极分子,获团中央奖章,上日川民校被评为省扫盲先进单位。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期间,大搞所谓“万人教全民学”的突击扫盲运动,缺乏科学态度,实际效果并不好。1960年春,机关行政干部中有88人参加扫盲班学习。1964年,全县有扫盲班726个,业余初小班290个,业余高小班276个,业余初中班103个。翌年,夜初中发展到197所,学员3705人。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民校严重受挫,文盲回升。1979年4月普查表明,全县文盲、半文盲有136683人,占12~40周岁总人数的51.2%。是年冬,县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公社均配设专职工农业余教育干部,并发展各类农民夜校,全县文盲、半文盲数显著减少。
速成识字班
1952年6月,永嘉率全区各县之先,在温州花柳塘举办为期一个月的速成识字教学法培训班,参训409人,期满后,选留63人作为速成识字教师。紧接着在梧埏、永强、枫林、沙头等地进行速成识字试点,先后办了10个班,参训632人,主要对象是乡村干部,分脱产和业余两种。脱产速成识字班学一个月能识近2000字,会看报、写信,但教学急于求成,经费负担过重,同年下半年转入夜校学习。
包教包学
1964年随着业余教育的迅速发展,出现了送字上门,包教包学的教学形式,全县参加学员2011人。1984年,农民扫盲实行有偿包教包学责任制,共落实合同学员7082人。次年4月,7063人参加全县统一脱盲考试,及格率为77.99%。
扫盲达标验收
80年代,扫盲工作扎实开展。1987年5月,市府组织农村扫盲验收组来永嘉检查考核,确认全县59个乡镇中,已有53个基本扫除文盲,达标率89.83%。青少壮年非文盲327712人,非文盲率为88.38%,达到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标准,为基本无文盲县。1989年1~4月,对12~40周岁的青少壮年农民的文化状况,重新进行调查和登记造册,并组织2650人参加扫盲学习,当年脱盲1735人,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经检查验收,全县58个乡镇全部达到基本无盲标准,非文盲率达91.79%。1990年是世界扫盲年,县府制定了县乡两级扫盲规划,提出到1995年,使15~40周岁的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5%以上。是年,组织3612人参加各类文化学习,其中扫盲班114个,3104人,当年脱盲2770人。
第二节 文化技术补习
农技培训学校
1950年2月24日,县文化馆在枫林首办青年补习夜校,课程分政治、文化、应用技术及文娱活动,学员45人。至1964年,全县先后办业余农中班164个,学员2803人;干部《毛泽东选集》学习小组138个。1979年11月,农业局创办永嘉县农业科技培训学校。1984年,改名永嘉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教师由农业局农技干部兼任,至1990年,共办了60期,参训农民7200人次。随着农村改革逐步深入,各乡镇十分重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987年,又办农技学校8所,学员从453人发展到9799人。1988年,有30个乡镇实行党校、文化中心、青年民兵之家与农技班四合一,形成多位一体成人教育中心。东皋、鲤溪、碧莲、桥下创办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至1990年,共有31所成人教育中心,4所文化技术学校,占全县乡(镇)办学面的60.34%,农技培训22300人次。
职工补习学校
民国9年(1920),伍梅荃首办梅屿学社。至30年(1941),县城先后办私人学社10多所。还有几所英语补习班,进行初中程度文化教育。建国后,职工教育迅速发展。1952年,在县治所在地(今鹿城)创办永嘉县机关学校,开设初、高级3个班,学员61人。1956年,设高小、初中、高中6个班,学员200人。全县(含江南政区)有1200多名职工参加业余文化学校学习,区乡干部普遍参加。1952~1956年,全县共选送334名干部到华东军政大学、浙江革命大学和温州地委干校、工农文化补习学校培训学习。1958年,县机关学校随县治迁上塘,面授转为函授。各厂矿普遍创设政治、技术、文化三结合的高小班、初中班,青壮年职工入学率达63.5%,干部业余教育向高层次发展。1960年春,机关行政干部入学1274人,占应入学干部的百分比,从1957年的56.9%提高到95%,其中高中班166人,大专班88人。1965年,学习班普遍学习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诗词。“文化大革命”期间,业余教育受挫。1982年,县委批准恢复县机关学校,组织1968~1980年高、初中毕业而底子较差的干部职工进行文化补课。不少部门建立教育机构和教育基地,配备兼职教育干部,举办职工文化、技术学习班。同时组织未经专业技术培训的三级工以下的职工参加补课学习。1986年,文化考试合格者1464人,合格率为65.5%,达国家低限要求;技术补课合格者500人,合格率为35.6%。是年,送省技校培训52人。1987年7月,经检查验收,银行、化工厂等15个厂矿企事业单位,全部达标,均发给合格证书。1984~1990年,有623名职工先后12次参加全市职工高中毕(结)业文化统一考试。成绩及格者有:语文236人,数学195人,物理16人,历史170人,地理139人,政治189人。县机关学校于1988年秋招的二年制文科高中班28人,到期毕业14人;三年制初中班46人,到期毕业36人。1990年,参加高、中等成人教育学校学习的干部有252人,毕业59人(其中大专毕业36人)。
浙南文化补习学校
1989年2月,戴浩旭创办,址设清水埠镇花岙小学。始招文科、理科各1班,学生101人,兼职老师9人,是年考取大中专33人。1990年,又考取114名,占考生数的46%,是年秋扩招至6个班(文、理各3班),370名学生,有行政人员2人,兼职教师14人。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永嘉县分校
1982年9月,县农业局主办,址设农业局内,初称广播学校领导小组,1987年定此名。开设农学、财会专业课,学制三年。毕业后承认中专学历,不包分配。学员主要对象为乡镇农经员、农科员。至1987年6月,共招3期,学员66人,毕业16人。1990年续招30人。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永嘉工作站
1983年秋创办,址设县城嘉宁街123号,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至1990年,先后开设商业企业管理、工业企业管理、电器、机械、土建、财会、金融、法律、外贸、政史、档案、英语和中文等13个专业,共招生625人,其中1987年招的政史专业19人,1988年招的机械专业22人属普通专科班,毕业后由县劳动人事局分配。同时招收全脱产自学视听生28人,业余半脱产学员488人,已毕业192人,单科结业51人;培训厂长40人,工程师继续教育7人。现有教工18人,在校学员133人。
第四节 函授刊授
浙江省银行学校永嘉工商银行中专函授班
1981年9月创设于县工商银行内,学制三年,学员均为行内职工。至1990年,先后招3期105人,前2期有20名获中专毕业证书。
永嘉县委党校大(中)专班
1985年5月起,开设刊授中专班,学制二年。至1989年7月,共办3届,毕业475人,肄业6人,其中县内64名干部全部毕业。1987~1989年,连续承办中央党校函授学院三年制大专班3期,共招学员82人。第一期招18人,已毕业15人。
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简称中国农函大)永嘉县分校
1987年秋,县科协建辅导站招学员107人,由各乡成人教育干部负责招生管理。四年共招学员493人,其中有49名被评为农民技术员。1988年辅导站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1990年又被中国农函大总校评为先进集体。1990年12月,正式批准命名为中国农函大永嘉分校。
第五节 自学考试
1984年8月,在县教育局内建立永嘉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站,设6个专业。是年,78名职工参加考试,单科合格53人次。此后,又陆续增设15个专业,每年考二次。至1990年,先后参加考试2752人(其中教师201人),单科合格1533科次,毕业45人(内有教师6人),其中大专44人,中专1人。1989年,荣获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集体先进奖。
第五章 教师
第一节 师资
任用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堂长由知县委任,堂长聘任塾师或师范讲习所毕业生为教员。宣统三年(1911),经省检定合格的教员有20人。民国时期,公立中、小学校长分别由省、县行政长官或教育机关委任。私立中学校长由董事会聘任,中小学教员由校长聘任,报县审批。乡村初小校长由地方士绅或保长兼任。民国17年(1928),区立初级小学校长由县教育局委任。国民学校教员须经国民教员检定委员会检定,不合格者为代用教员。各类师范毕业的教员很少,向社会招聘、短期培训的较多,不少以私人关系聘任。24年(1935),短期小学教员登记100人,合格者48人。33年(1944),全县小学教员登记,合格者189人,占登记总数的7.1%;中学教员98人,被检定合格者47人,占47.9%。翌年,甲种教员登记经审查合格者150人,代用教员经试验合格者727人。抗日战争爆发至解放前夕,许多革命老区的小学教师,都由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担任。建国初,沿用聘任制,旧教职员一般继续留用。1951年开始,校长和教师由县统一调配,民办教师则由乡、村文教委员会自聘。1960年7月,从民办教师、社会青年和中学优秀生中选拔264人,充实小学教师队伍,同时选拔部分小学教师进初中,以补初中教师的不足。1962年10月,公职人员大精简,181名公办教师转为民办,831名教师回农村。1964年,聘用合同教师33人。1970年春,76%的公办教师“回队”任教,1972年予以纠正,是年,397名代课教师转为公办。1978年开始,重视民办教师的整顿提高,通过考核,辞退不合格者68人,对2356名合格者发给任用证书,并择优转为公办。同时允许连续任教二年以上者,报考二年制中师班进修,毕业后转为公办。1978~1990年的13年中,择优转为公办的1001人,通过中师进修转为公办的410人。1982年起停聘民办教师,试用合同制教职工。1978年、1986年接收“归队”教师,共56人。1987年起,合同教师连续任教满三年者也可报考二年制中师班,进修后转公。1987~1990年,还定向招中师生90人,毕业后回当地,以稳定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1988年以后的三年中,有613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中小学任教。1990年,停聘合同制教职工,中学代课教师开始在各类不包分配的中专毕业生中聘用。是年,全县各类教学人员5437人,民办教师所占的百分比,从1979年的59.3%下降到19.9%。
学历
小学教师中,中师、高中毕业以上的:民国22年(1933)217人,占27.5%;1952年364人,占27.2%;1981年1505人,占46.8%;1990年1757人,占60.6%。初中教师中,高校毕业或肄业二年以上的:1953年17人,占39.5%;1981年126人,占16.2%;1990年533人,占53.6%。高中教师中,高校毕业或肄业二年以上的:民国33年(1944)75人,占76.5%;1981年86人,占81.9%;1990年162人,占97%。1990年,全县各类教学人员5437人中,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760人,占14%;中专、高中3110人,占57.2%;初中1526人,占28.07%;初中以下41人,占0.02%。
职称
1987年6月,全县首次开展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是年,有3628名教师获得不同等级的专业技术职称。1990年在职教师职称状况:中学高级25人(其中小学任教1人);中学一级286人(其中在中专任教8人),小学高级270人(其中幼儿教师4人);中学二级630人(其中中专任教8人,电大任教4人),小学一级1747人(其中幼儿教师18人);中学三级166人(其中中专任教1人),小学二级968人(其中幼儿教师8人)。
第二节 待遇
社会地位
清末和民国初期,教师尚受人尊敬,地方当局常邀教师商议有关乡邦大事。民国时期,教师社会地位日益降低。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又特制“保甘结”控制小学教师政治思想。进步教师屡遭迫害,尊师重教传统遭受破坏,加上国民党地方派别互相倾轧,校长频繁撤换,教师工作难有保障,备尝辛酸。
建国后,人民教师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国家干部享有同等待遇。1952年,成立教育工会,教师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历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委员会均有教师代表参加。一至七届党代会教师代表就达105人次,一至十届(第二届缺资料)人代会,有教师代表284名。一至四届政协委员会,有教师委员67名。1985年7月,县成立尊师活动领导小组。是年,国务院定9月10日为教师节,县委、县府、人大、政协召开大会隆重庆祝,并给285名教龄在25年以上的教育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开展各种慰问活动,并积极为教师办实事。对在1957~1959年因肃反、反右斗争扩大化被错误处理和“文化大革命”冤假错案中被伤害的教师逐一给予甄别平反。对在历史旧案中受株连或误伤的教师也都给予纠正,恢复其名誉。1987年,严肃处理了35起殴打教师案件。1990年,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努力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是年,教师中党员发展到1220人,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从1955年的1.2%提高到24%,成为振兴永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生活待遇
清末,小学教员收入一般较低,塾师更清苦。民国时期,教员薪俸则少得可怜。民国29年(1940),县立小学教员月薪为15~30元,区(乡)立小学教员月薪为10~15元,另加米贴8元;私立小学视筹资多少而定,每月最高45元,最低不足10元。关榕(烈士)在郑庄小学任教,一天的薪俸仅1升米。教员薪俸还常被克扣拖欠。34年(1945)1~6月,永嘉县立中学教员未曾领到分毫。35年(1946)11月,小学教员福利会向县议会请愿,索三个月的欠薪。翌年,小学教师工资实值不及抗日战争前五分之一。县立中学和许多小学纷起罢教,请愿索薪。
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教师工资不断提高。1951年,月薪最低75公斤大米,区辅导小学校长为120公斤大米。翌年9月,实行工资分制,乡村公立小学教师月均工资22元,为1950年的2倍多;乡村民办小学21元(城镇民办24元);私立6元。1954年,全县教师工资调整,人均增加47%左右。1956年,实行货币工资标准制,月均工资34.38元,最高63元,最低18.7元。1958年,对担任巡回教学的山区教师补助月工资的10%左右。此后,进行四次低工资调整,至1981年,普遍升调一次。1983年,民办教师工资,每月人均由国家支18.75元,农民负担18.80元。1985年,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人均增资21元多。民办教师的工资也随之相应提高。1987年起,受聘教师的工资与职称挂钩。1990年,中学教师月均工资:全民96.71元,集体75.57元,民办68.80元(公助部分);小学教师月均工资:全民90.03元,集体74.47元,民办54.84元(公助部分);民办教师的民办部分工资,由原来以乡镇为单位统筹,改为全县统筹,从此与公办教师一样如期领到工资。山区教师按地区类别分别给予每月6元、9元、12元的补贴。
教师的福利条件也逐步改善。1952年9月起,与国家干部享受同等福利待遇。1980年后,陆续增加班主任、教研组长、特级教师津贴和教龄津贴。为了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1984年后,将1028名户粮在农村的教师家属转为非农业户口。对大中专毕业、志愿在山区工作满10以上、配偶户粮在农村的教师,允许其一名子女转为非农业户口,陆续共解决了393名。1986年6月,开展师生平安保险。1989年起,满30年教龄的退休教师可领取100%原工资,农村的老、病、残民办教师可领本人基本工资60~75%的补助费。县教育工会建立互助储金会,先后二次发补助金11025元,解决了285人次的生活困难。1990年,临时补助59人,计人民币5470元。1986年以后,连续五年共安排178名优秀教师利用暑假到县外风景名胜地观光休养。
第三节 培训
短期培训
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孙诒让在县城创办暑期唱歌讲习会。民国时期,举办各种暑期教育研讨会、讲习会、训练班12期,参训714人次。民国4年(1915),县署举办单级教授研究所,聘请外地学者曹祖参、顾旭侯、武亭兰等讲学50天,参训学员95人。27年(1938),举办战时教育人员训练团,从中选拔部分学员任校长、教员,发展了抗日救亡教育。1949~1965年,先后举办16期暑期校长、教师培训班和各种形式的政治、业务学习会。1978年以来,连续六个寒暑假组织全县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和中学英语教师进行新教材、新教学大纲过关辅导;先后组织学校领导、教师赴省内外重点中学听课30次;邀请教育专家、特级教师钱梦龙、邱学华等95人来永,组织了53场专题讲座和示范教学;嘉兴市教委扶贫讲师团来永讲学3天,另有7位教师在永嘉任教一年;全县先后举办法律、英语、口语训练、地理制图、音乐、体育等各种暑期培训班21次,受训1850人次;县教育局与妇联联合举办10期幼儿教师培训班,受训586人次,其中农村508人次。1985~1988年,先后两次组织教材过关统一考试,合格者计1225人;有1420人参加《专业合格证书》考试,发证509人。
函授
民国18年(1929),永嘉54人参加省教师函授进修。建国后,函授逐步成为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途径。1953年,永嘉设于温州师范学校的教师函授辅导站,在梧埏(现属瓯海县)试办1个班,学员50人。此后,逐步向各区扩散。1956年,全县分61组,配设辅导员61人,辅导组长1人,共有初师函授班5个,560人。课程有语文、算术、自然。此后参加北师大、温师院等校函授的中小学教师不断增多。1961年,永嘉增设函授部。1963年,采用多科并设,单科选学,分科结业的办法函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办。1974年,在中学教师中开办中文、数学函授,后因受“批林批孔”冲击而中止。1978年,县函授站恢复,招高师函授文、数两班,各64人。1979年,全县参加中师函授教师1390人。至1983年,高师毕业68名,其中文科48名,数科20名,享受和全日制大专毕业同等待遇。1983年秋,函授站并入县教师进修学校,建立函授部。至1990年,中师函授毕业516人;初师函授毕业144人。
在职自学
1984~1990年,参加高等自学考试的教师201人,已毕业6人。1987年开始,组织中师自学考试,翌年实行奖学,报考人数增至126人,成绩合格的有64人131科次。1990年,有学员858人,全科考合格毕业3人。
离职进修
20世纪50年代,先后10次选送政治条件好的校长或教师,到省、市干校和省教育学院、省师范专科学校、乐清师范、平阳师范学习、培训,期限少则半年,多则二年。1960年后,陆续选送小学教师到温州师范学院进修一年后任中学教师,其中1962年选送108人。1979年以后,教师进修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主要基地。至1990年,共办中师脱产进修班6期,毕业464人;校长、书记培训班5期,结业195人;各学科共进修14期,结业684人。1986~1990年,县教育局还选送174名教师到高师或中师委托代培深造。
附 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教师名单
吴思寿(1956年团中央扫盲积极分子奖章)
吴梦菊(1960年省教育界先进工作者,1979年全国“三八”红旗手,1981年省特级教师,1983年全国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1989年全国劳模)
缪彦林、金家庄、林定榜、钱松青、章学明、王启汉(1960年省教育界先进工作者)
郑国恢(1981年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奖)
黄宝胜(1982年省“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8年省“报晖”基金会奖,1989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祝华明、王国明(1982年省“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
徐德松(1984年全国优秀班主任)
叶希根、周崇来、朱朝国、瞿理英(1984年省“为人师表”优秀教师)
徐秋玲(1984年省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
夏银龄(1984年省中学生暨业余体校运动会精神文明奖、优秀裁判员,1984年度省级优秀体育工作者)
范锐(1987年省推广普通话积极分子)
潘月娟(1987年省推广普通话积极分子,1988年省德育先进工作者,1989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李永钦、王玉莲、郑建国(1988年省教坛新秀)
卢承光(1988年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周福利(1988年省“报晖”基金会奖)
周良东、麻德荣(1988年省“春蚕”奖)
胡送友(1988年省体育教学优秀奖,1989年省体育卫生先进工作者,1990年“全国千名农村优秀体育教师”奖)
郑继永、蒋雨华、唐洪象、郑九玄(1989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朱宝珍、杨守尧、胡明权、谷球妹、应必龙、廖大华、麻传升(1989年省“春蚕”奖)
李永钮、吴佩芳、胡恩顺、何文裕、高元林、张庆生、戴德送、周福欣、董志平、陈顺亲(1990年省“春蚕”奖)
李长江(1990年省思想政治先进工作者)
卢国华、朱宝禄、吕玉鸣(1990年省后勤先进工作者)
徐定虎(1990年省教学仪器管理先进个人)
陈岩锡(1990年省成人教育先进个人)。
第六章 教育行政
第一节 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
宋,县令兼管教育事宜。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青田人叶绍掌永嘉教事。景定三年(1262),始置主学一员,掌永嘉教事。元始设教谕,明增配训导。清德宗光绪三十三年(1907),始设劝学所,置视学兼充学务总董,综核各学区事务。各学区配一劝学员,负学区内劝学之责。民国元年(1912),劝学所改称教育科,3年(1914),增设视学1人,检查督导基层教育,5年(1916),复原名,12年(1923),易名教育局,设董事会为其审议机关,由县公署监督执行,各学区设学务委员(后称教育委员)。16年(1927),局内分设总务、小教、社教(亦称扩充教育)三个股,并设教育款产委员会。翌年,视学改称督学,将全县17个学区合并为8个学区,实行中心小学辅导制,学区中心小学代负行政管理职责。19年(1930),分设城区、永强、梧埏、郭溪、永临、罗浮、沙头、枫林、岩头、碧莲10个学区。26年(1937),全县划分为8个辅导区,分别受8所中心小学辅导。
民国29年(1940)1月,添设县立罗浮、岩头2所代用中心小学,调整为10个学区。此后,则以乡镇为学区,由11所中心国民学校分别负责,辅导全县672所保国民学校。
建国初,县设立文教科,配视导员2人。区、乡成立文教委员会。区设文教助理员,实行区、乡中心小学辅导制。1953年开始,文教科设视导组。1956年,县撤文教科,置教育局,次年改称文教局。1960年,体制下放,由106所完全小学分片辅导397所村小。翌年恢复区中心辅导。1963年,局置教研室。1969年后,废局为教育革命办公室;区中心小学管理职能由区革命领导小组教育办公室取代;公社、大队建立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小组),管理中小学。1977年,拨乱反正,恢复文教局、教研室,区、公社中心学校管理辖区内中小学。1984年,文教局更名教育局,中心学校改中心小学,仅管小学;建立区中学辅导制,乡(镇)中学受县教育局和区中学双重管理。1985年,区、乡均建立教育委员会,实行分级管理。1990年,县人民政府设教育、成人职业教育、招生三个委员会和中国少先队永嘉县委员会,县教育局下设办公室、人事保卫股、普通教育股、计划财务股、成人职业教育股、督导室等行政机构,另设职务评审、招生、自学考试、监察、勤工俭学(含校办工业公司、教学仪器管理供应站)、教研室等事业性办公室。
学校管理
清末废科举后,监督(后称堂长)主持学堂,设监学协助监督。民国元年(1912),堂长称校长。次年,中学始设教务处、舍务处。9年(1920),改舍务处为训育处。14年(1925)创办的瓯海中学,学校行政机构为总务处,总务主任协助校长管理校务,下设教务、训育、体育、美育和事务五系,系下分股,后期废而改设教务、训育、体育和事务四处。18年(1929),城镇中心小学增设训育处,乡村初级小学校长为义务职,由地方士绅或保长兼任。20年(1931)后,中学设董事会或校务委员会,校长下有教务、训育、事务和各类特种委员会。23年(1934)起,小学陆续配设总务主任、教导主任,另设经济稽核委员会。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的最高领导机构为董事会。
建国初,县示范小学校长由县文教科视导员兼任。中小学建立校务委员会,校长为主任,下设教导、总务二处。1952年,实行校长责任制。永嘉中学校长由管教育的副县长兼任,副校长主持学校教学工作。1954年,岩头区委副书记兼任济时中学副校长,加强党对学校领导。1956年后,各区中心小学陆续建立党支部,一度配设政治辅导员。1956年后,各区中心小学陆续建立党支部,一度配设政治辅导员。1957年,中学推行校务会制度,集体领导,分工负责。1958年9月后,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主要几所学校均由县委常委兼任校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被取消。1969年11月,上塘、罗浮、岩头等9所完全中学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翌年春,全县32所初中和各小学都建立革命领导小组,由公社和大队贫管会(小组)领导,贫管会副主任(副组长)主持学校工作,下设政工、教育革命、后勤三组。1978年后,中小学逐步恢复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撤销三大组,恢复教导、总务二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办公室。1982年,永嘉、岩头、罗浮3所重点中学撤教导处,分设教务、政教二处,1987年推广到其他完全中学。1986年,中学和区中心小学相继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校长接受学校党支部、教代会、工会监督。1987年,城西小学实行聘任制和浮动工资,责、权、利挂钩。1988年,县教育局颁发《永嘉县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试行条例》。岩头区中学校长由教工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学校中层干部均由校长任免。1989年后,县、区、镇13所中学和县实验小学率全省之先设立人武部。1990年,区中心小学设教导处、总务处和成人教育机构。
第二节 经费
来源
清德宗光绪末年(1908),全县学堂岁入9911元,来自官款拨给、公款提充、学生缴纳、派捐、杂入等项。私立学校由董事会筹措,另报省教育厅补助。白泉乐育高等小学堂校产源于庙产。民国7年(1918),永嘉教育经费拮据,全年共1400银元,平均每校仅13元。20年(1931),县人均教育费0.11元。翌年,设特捐、附捐、串捐、杂捐、拨补等,有32种之多,实收20557.69元,占预算的34.5%。22年(1933)8月统计表明,永嘉县教育经费岁入191833元,其中县税占75.8%,租息占5.6%,学杂费占8.9%,拨补占9.7%。30年(1941),龙沙(今廊下)初小有祀产捐、户捐、田亩捐和大宗众田租、山租、世美众、龙众等,收入共计295.5元。次年上学期,私立济时中学实施学米制,规定每生缴米15斤;冬,学校农场收白菜3571斤。32年(1943),推行校田、校林运动,以确立学校基金,永临区募田1668.75亩,输谷83030斤,造林2912.30亩,还筹款50100元。翌年,全县乡镇中心学校筹集的学田有10020亩。35年(1946),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不少学校以稻谷代替学杂费。
私人捐资助学,历代成风。楠溪高等小学堂的创办经费,就大多来自邑尊、县署的捐廉和士庶的乐输。民国12年(1923),任岩清资助3000银圆,先后出卖20余亩地,在桥下西岸宝台寺创办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刘镜僧捐资1540元,支持胡荣铨创办瓯北补校。
建国后,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其次有各种渠道集资和各项费用的收取,作为教育经费的重要补充。
国家拨款1952年,县财政拨款34万元,用于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事业,占县财政总支出50.7%。1959年,贯彻公、民办“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教育投资59万元,占县财政总支出的13.7%,为建国以来最低点。1963年开始稳步回升。1978年后重视智力投资,1979~1990年,省、市财政及其他部门先后补助校舍改造等经费243.28万元(其中减免费专款30万元)。1990年,县教育经费1857.4万元,是1952年的46倍多,占县财政总支出的23%,人均教育费从1978年的3.74元提高到22.96元。建国以来,教育投资共计1.3亿元,约占县财政总支出的四分之一。
教育基金筹集 建国初,各区建立整产小组,全面开展整产助学活动。1951年10月,县成立小学教育事业经费劝募委员会,筹民办费大米316145.5斤。1952年2月,爱国华侨余心畴、林秀明为首发动旅居新加坡侨胞捐资修建罗浮小学(今罗浮区校)。1958年,社队献工献料,为国家节约建校费5.7余万元。1978年后,社会捐资办学蔚然成风。近10年来,全县捐资助学达3000多万元,捐资万元以上者24人,其中捐15万元以上者2人(华侨叶克清、余兴国)。1988年,成立永嘉县人民教育基金会。1989年6月,县府颁发《永嘉县人民教育基金会章程》,对基金来源和筹集办法作了九条规定,县地方机动财力的20%以上,乡镇财政超收分成的30%以上,分别由各地财政划入专项,以保证基金来源。还根据“谁读书谁负担”原则,每个学生的民办费,从1988年的1~6元提高到10元,并加收教育基金:小学5~10元,初中8~15元,高中10~20元。1988~1990年的教育基金累计达509.1万元,1990年捐献工料折金额24.9万元。80年代,有的村、厂、校分别建立“读书奖”、“家长委员会”等基金,用于奖学奖教。
教育费附加 1985年,县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征收教育费附加具体实施意见》,同年12月,在三个直属镇和沿江9个乡率先以8%~10%计征教育费附加。1986年7月起全面实施,是年征收29万元。1987年1月,全县首次开展义务教育宣传月活动,共征收95.48万元,全年征收126.75万元。1988年征收122.69万元,1990年征收243.3万元。
学费 1950年,学生家长常用粮、菜或柴充学费。1952年,小学按地区类别和高中低级段制定收费标准。每人每学期缴大米15~40斤,对家庭困难的工农子弟,酌情减免,全县共收大米192038.5斤。1966年每学期收费标准:小学1.7~3元,初中5.5元,高中6.6元。“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学校不收学费,造成社队负担过重。8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逐步提高收费标准。1988年每人每学期学费,三类地区分别为:小学10~8元,初中18~14元,高中、职业高中30~20元;跨学区学生每年收寄读费:小学100~150元,初中150~200元;自理户粮进城者一次性收取教育集资费600元以上。高中、职高自费生(限于招生人数的10%)每年收费标准:普通高中500~600元,职业高中400~500元。幼儿园大、中、小三班,走读幼儿每人每月保育费标准:县属7~9元,一般5~7元;日托中餐用膳者加收三分之一,全托加倍收费,伙食费、糖果费另加。1984~1987年,县财政拨款641万元,为81户贫困子弟提供30元的学费。1986~1989年,省财政给永嘉贫困学生减免费96万元。1991年起,全县有888名青少年学生享受全国各地企业集体或个人资助的“希望工程”助学金,每人每学期得以减免学费20元,还有文具用品费、零用钱。
勤工俭学
1952年,永嘉中学(设头陀寺)创办后就开展种田、养猪等勤工俭学活动。1954年,沙头区中心小学种养劳动收入3300余元。1956年,永嘉中学收粮43900余斤,还饲养牛、猪、鸡,用以改善师生生活。1958年,全县炼钢、种养等收入100300元。1974年,22个校办工厂车间获利润144512元,校办农场、果园收粮7768斤,农副业收入14048元。1978年后,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1986年收18.5万元。1990年,学校工场总产值18.76万元,农副产品纯收入5.26万元,分别是1985年的8.5倍、20.2倍;校办工厂25个,纯收入30.15万元,比1980年增1倍;第三产业纯收入4.7万元,比1982年增26.6倍。近11年中,勤工俭学总收入247.27万元。补助教育经费、改善师生福利57.08万元。
使用
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县儒学经费银64两,内支俸银31.52两,廪粮银64两。光绪三十四年(1908),岁出14071元,超支4160元。民国17年(1928)后,连年亏负,学校经费拖欠三个月至三年者不少。据22年(1933)8月统计,岁出121581.04元,其中学校教育占47.5%,社会教育占8.2%,行政费占8.2%,各项教育费占1.6%,各项临时费占34.1%,总预备费占0.4%,债款达41696元。后经极力整顿,至24年(1935),收支平衡。33年(1944)后,因战争频繁,国库空虚,各地学田、租谷往往被侵占、中饱或挪用,常入不敷出,拖欠教师薪金,教师罢教请愿活动迭起。36年(1947),永嘉教育经费分配情况:126所504个班的中心国民学校2519966080元;531所639个班的国民学校2301217920元;成人教育430个班,584851600元。建国初,教师薪给以地方自筹为主。1949年11月至次年8月的10个月里,政府补助完小教师大米399689.1斤。1950年起,完小教师薪给全由政府支付。1952~1959年,逐步建立和完善县、区、乡(公社)三级财务管理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县革委会和县教办先后两度,拨教育经费到区革领小组、公社革委会和区教办、公社贫管会,一度管理混乱,使用不当。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中学和区、公社(乡)小学均设立专职会计、出纳,独立建帐、财务组织渐趋完善,教育经费实行“定额包干,节余留用”制度。1985年,实行“定额编制,包干使用”的分级管理办法。1990年,教育经费实支1855万元,比1978年增加6.3倍。其中个人部分:工资(含补助费、主要副食品补贴)增加4.4倍,为1031.2万元;福利增加11倍,为92.5万元;离退休人员费用从零到117.8万元;人民助学金增加3.14倍,为9.9万元。公用部分:公务费增加3倍,为67.3万元;设备购置费增6.7倍,为46万元;修缮费增至329.2万元,业务费增4.3倍,为50.8万元;其他费用增2.6倍,为110.4万元。按教育事业分类,支职业教育经费46.7万元,占2.5%;中学经费560.7万元,占30.2%;小学经费1036.3万元,占55.8%;幼儿教育经费8.4万元,占0.45%;普通业余教育经费6.3万元,占0.34%(个人部分费用不计在内);进修及干部培训20.5万元,占1.1%;民办教师补助费72.1万元,占3.9%;特殊教育经费10.6万元,占0.6%;广播电视教育经费18.1万元,占0.97%;其他教育经费75.3万元,占4.1%。
第三节 设施
校舍
清末,中小学堂的校舍基本上为庙宇、祠堂和租借的民房。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于枫林的楠溪高等小学堂,为近代永嘉(现境)最早最大的校舍,学校占地4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民国29年(1940)8月,筹建于渠口的私立济时中学新校舍落成。33年(1944),全县中小学1930多所,校舍新造约200所,利用祠、庙扩建540所,还有1190多所均办在祠、庙内或租用民房。至建国前夕,全县有校舍190幢,建筑面积共52600多平方米,大多破旧不堪。建国初,依靠民办公助,社会献工献料,师生勤工俭学,中、小学校舍逐步得到改善。1953~1960年,先后扩建、新建12所中学校舍。1961年,全县拥有88个正规教室,租借民房2540多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校舍被侵占,成为厂房或作他用,岩坦区中心小学变为派性武斗指挥部。1979年,被占用的校舍陆续归还,首次追加教育费10.5万元,其中用于修补危房5.1万元。此后,市、县不断拨款维修危房。1987年,全县有750所学校受强台风袭击,损失严重。1984~1988年校舍修建费中,省市补助141.28万元,县财政拨款361.3万元,教育事业经费调剂360.2万元,乡镇集体和个人集资910万元。乡村学校修建校舍,由地方分级负责解决,县教育局酌情给予补助。1988年,基本达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凳桌”。
1985~1990年,新建、改造校舍17.11万平方米,总投资3349.1万元,其中群众集资2050万元。1989~1990年,校舍基建投资1778.1万元,其中预算外投入1058.4万元,占59.5%。1990年,全县905所学校,有校舍1370幢,建筑面积43.51万平方米,分别是50年代93幢、2.59万平方米的14.7倍、16.8倍,其中四层教学楼12幢,三层教学楼55幢。尚有危房53幢,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危房率从1983年的22.4%降到3.2%;借用祠庙212座,建筑面积69.7万平方米,占15%。
设备
清末,小学堂设备非常简陋。民国时期,规模较大的小学有少量图书、仪器、标本。民国30年(1941),私立济时中学设医疗室、实验室、图书室等,配有显微镜10余架和其他仪器标本,购置图书6328册。33年(1944),全县各级学校设备达部定标准者约250所,简陋者约100所。建国初,各乡村发动群众捐献,积极筹集资金,置办课桌凳和教具,有的教师自己动手制作,以解决教学之需。县文教科向地区教学仪器供应社购买仪器,供应中小学。1960年9月,省拨2.47万元,供各类学校购置仪器设备。1962年,永嘉一中的各类教学仪器、模型、设备有522件,价值1.05万元。此后,中小学陆续购置图书、文体、卫生等设备。“文化大革命”期间,各校设备被严重糟蹋,永嘉二中(前身为济时中学)的贵重仪器毁坏殆尽。1978年后,设备不断充实更新。1979~1983年,重点中学先后配置放映机等电教设备。1984年,县教育局设立教学仪器供应站,创设16所达Ⅱ类标准的农村初中实验中心,上塘镇中学配Ⅰ类,价值24万元。1985年,增溪垟乡中学为Ⅱ类。1984~1987年,共为中小学配备教学仪器34.8万元,电教设备14.91万元。1988年,县拨款115万元,为全县62所中学、74所完全小学配备教学仪器和电教设备。翌年,对实行普及义务教育的七都等7个乡、镇所属中、小学的教学仪器进行奖配。至1990年,永嘉中学、岩头区中学、上塘中学均有实验大楼;全县有实验室的学校31所(其中符合标准的18所),共有实验室55个,仪器室148个,合计面积6640平方米。仪器配备标准,符合Ⅰ类的6所,符合Ⅱ类的83所,符合Ⅲ类的99所。还有计算机房1个,电教用房5个和各种音体美装备。1990年,仪器装备总金额106.49万元。永嘉中学和县教学仪器管理站于1988年、1990年先后被评为省先进集体。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了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物等13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