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烽堠 炮台 碉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49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烽堠 炮台 碉堡
分类号: E145
页数: 2
页码: 934-9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修筑烽堠,炮台,碉堡等建筑及分布情况。
关键词: 碉堡 炮台 设施

内容

烽堠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县境有烽堠36处。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因倭寇扰沿海,烽堠、台寨增设到83处。清圣祖康熙二年(1663),为防御海上抗清义军,沿海墩堠台寨星罗棋布。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记载:杨府山、罗浮、江心寺、枫林、西洲、河田、乌牛、双溪、碧莲等地均置有烽火台。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为防御太平军,各地重修烽火台,现今遗迹尚存,如乌牛、罗溪交界长浃岭,距路亭约100米处有一烟墩,底宽8.5米、高6米,上端呈方形,边宽2米,顶部有镬形凹陷。
  炮台
  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始在县城制造火药炮。清圣祖康熙十五年(1676),温州城守营铸造火药大炮2座,炮重5000斤,置华盖山等处。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1684),在瓯江南北岸均设有炮台。文宗咸丰元年(1851),修杨府山炮台1座,安设红衣炮3位,同时修乌牛汛炮台1座,安发贡炮2座,以御由海路入侵之敌。至德宗光绪年间(1875~1908),温州镇标中左右三营共有炮349门,部分大炮配置在战舰上,城守营有炮157门。龙湾炮台,在县城东南35公里处(在龙湾村炮台山),北与乐清磐石山巅炮台隔江对峙,扼守瓯江口。炮台依山而筑,呈椭园形,由炮堡、弹药库、围墙及台门等组成。炮堡用三合土和粗壮木材构筑,台门用长形石块叠砌,门额刻“龙湾炮台”四字,占地2400平方米。东北面筑有炮孔6个,孔口成扇形。
  碉堡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和土豪劣绅为防御和镇压人民游击武装,在县境内建造许多碉堡。如陡门、花坦、孤山、枫林、岩头、岭头、岩坦、溪口、碧莲、大岙、溪下、潘坑等地都有碉堡建造。建国后,多被人民群众拆毁,现仅碧莲碉堡留有残迹。
  地堡 位于桥下镇垟塆村后背山,抗日战争时建造,共4座,钢筋混凝土结构,1号堡位于后背山顶,平面呈扇形,面向东南。南北长12米,东西宽5.6米,高2.5米,壁厚0.95米。南壁有一门,宽0.8米,高1.4米。地堡内有前后两室,墙壁东面有步枪口6眼,机枪口2眼,南面有步枪口2眼,机枪口1眼,步枪口为方形,边长约0.4米,机枪口呈长方形,高0.5米,宽1.2米,枪眼外口大于内口,以观察敌情和射击。2号地堡在1号地堡东北,平面呈圆形,直径3米,高1.65米,壁厚0.5米,北、东、南三面各有枪口1眼。宽0.75米,高0.4米。3号地堡在1号地堡南面的崖壁上,东、南面的壁上开有枪口4眼,形状、结构、大小与2号地堡基本相同,4号地堡在1号地堡西南,平面亦呈圆形,直径3米,高2米,东南面开枪口3眼,西面开一小门。在4座地堡的外围,尚有两个小堡(1堡在垟塆村至桥下公路旁,1堡在桥下镇八里村至韩埠渡口处)。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