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38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体制
分类号:
F812.755
页数:
4
页码:
711-714
摘要:
本节记述永嘉县清代至1990年县级、乡镇级财政体制改革的历程及其》,对乡镇财政预算外资金收支范围、科目设置以及管理办法作明确规定。
关键词:
永嘉县
财政
体制
内容
县级
清代,实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由户部统管全国收支,根据每年收入,确定上解中央和存留地方数额,春秋两季报拨。德宗光绪年间(1875~1908),永嘉县每年起运上解中央银37139.81两,米10065.3石;府县存留银4468.91两、米3664.71石。民国初期,划分中央和地方收支范围,建立以分税制为主,分成制为辅的财政管理体制。由于主要税收概归中央,因而遭到地方军阀反对,财政管理体制虽有国地(中央与地方)之分,实际上是地方各自为政。民国17年(1928),国民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财政会议,决定划分国地财政收支暂行标准。所谓地方财政,系以省级为主,县级则附庸于省。县级财政靠各种附加和临时加捐维持。24年(1935)7月,《财政收支系统法》公布,分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归县财政收入有遗产税30%,土地税50%,营业税50%,土地改良物税、屠宰税、营业牌照税、使用牌照税、筵席及娱乐捐8项。30年(1941),改订财政系统法,省财政并入国家财政,田赋暂归中央直接管理。35年(1946),又恢复中央、省、县三级财政管理体制,田赋收入重新划分,中央占30%,省级占20%,县级占50%。
建国后,财政管理体制变动较多。1949~1952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县级财政收入全部上缴,一切支出凭据向温州专员公署财政科报销。1953年,永嘉县级财政建立,全县除工商业税和农业税全部上缴外,其他税收及地方企业收入均为县级财政收入。当年财政收入145万元,支出81万元,结余64万元。1954年,实行“分类分成,一年一定”体制。县级固定收入有印花税、屠宰税等7种和地方企业税收入。工商营业税和工商所得税以30%比例分成。货物税和商品流通税以20%调剂分成,农业税全部上交。当年财政收入为183万元,支出87万元,结余96万元。1955年,农业税实行15%比例分成,其他各税分成不变。1956年,商业流通税和货物税以10%调剂分成,工商营业税和工商所得税以60%固定分成,农业税分成比例调整为25%。当年财政收入为196万元,支出187万元,结余9万元。1957年,商业流通税、货物税、工商营业税、工商所得税分成比例均调整为20%,农业税分成比例调升为50%。当年财政收入232万元,支出184万元,结余48万元。1958年,实行“以收定支、五年不变”制,规定县级地方收支以1957年预算为基数。全县全额固定收入有印花税、利息所得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税、车船牌照税以及地方事业收入,按50%分成有工业、交通、粮食、商业等地方企业收入;按20%调剂分成有工商统一税、所得税、农业税等。当年财政收入379万元,支出498万元。1959年,改为“总额分成、一年一定”制,是年省核定财政预算总收入540万元,支出313万元,总额分成比例为57.97%。财政总收入545万元,分成收入315.94万元。1960年,总额分成比例调整为46.86%,全额收入535万元,分成收入250.70万元,出现财政赤字。1961、1962、1963、1964、1965年财政总额分成分别调整为71.96%、52.64%、54.85%、63%、60%。
1966~1972年,总额分成制不变。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年总额分成比例分别为71%、71%、71%、89%、73%、100%、100%。超收分成1966年比例为10%,分成金额1.8万元,1971、1972年超收分成比例均为30%,分成金额分别为9.1万元和0.2万元。因“文化大革命”影响,县财政增长缓慢。
1973年,实行“以收定支,保证上交,超额分成,节余留用”制,县财政收入留成比例100%,超额分成比例为30%。当年分成收入343.6万元,超收分成3.7万元。1974~1977年,实行“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分成,支出包干,结余留给地方”制,1974、1975、1976年固定分成收入分别为10万元、10万元、15万元。1977年,温州地区核定超收比例分成为28.03%,全年收入548万元。1978~1979年,实行“定收定支,收支挂钩,增收分成,下年使用”制,两年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610万元、600万元。
1978年后,以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对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全面改革。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制,1983年县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0万元。但仍入不敷出,省对永嘉实行定额补助,1980~1984年定额补助为1850.1万元。
1984年,永嘉被列为浙江省五个贫困县之一。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制,永嘉县为省定额补助县。1985、1986、1987年,省定额补助分别为656.2万元、695.6万元、737.3万元。1988~1990年,实行“递增上交,超收分成”办法,一定三年,以1987年财政收支为基数,参照近几年收入增长情况,确定地方收入递增率、留成比例和上解比例。省核定对永嘉定额补助,1988、1989、1990年省定额补助分别为435.2万元、489万元、518.3万元。
乡镇级
民国32年(1943),省政府规定以乡镇户捐、乡镇劳役捐、乡镇荒地取缔捐等三种捐税为乡镇收入,成立乡镇经费征收处,负责征收乡镇经费。开征以后,苛捐杂税,扰民更甚,第二年即予废止。此外,为使各乡镇经费能够自给,普遍提倡乡镇造产,主要项目有公有农场、公有市场、公有屠宰场、公有鱼塘、公有畜牧场等等。造产收益规定以百分之五十充作国民教育,其余作为乡镇收入。但大多有名无实,收益甚微。36年度(1947年度)原列预算可靠部分,仍列入预算由县款负担外,其余不敷数,以田赋为富力标准,另据代收,不以粮食年度为起迄,田赋较少县份,比照其他正课,另据酌收,乡镇经费问题始粗告解决。当时永嘉县征收乡镇教育经费标准是比照田亩每亩收谷2公斤,又比照营业税收百分之十。由于政局不稳,捐税时有变更。
建国后,也曾建立乡镇财政体制。1952年,乡镇财政收入有工商税附加收入、房地产税附加收入、公用事业附加收入、契税、规费收入、事业收入、公学产收入、罚款收入、其他收入等项目。支出有地方企业投资、交通、农业、林业、水利、文化、教育、训练、新闻、卫生、社会、行政管理、政治业务、民兵和其他等项目。是年收入84.6万元,支出62.8万元。1953年建立县级财政预算后,乡镇财政陆续合并入县财政,各项事业经费,由县预算统一安排,各主管部门切块下达,分级管理。行政经费由县财政直接掌握,逐月拨款,各乡镇按月向县财政局结报。70年代开始,县财税局决定,将乡镇行政费(包括区公所)改由各区财税所管理。财税局按月将各区乡镇行政经费拨给各区财税所,再由区财税所分别拨给区乡镇,月终区乡镇分别向区财税所报销,由财税所汇总向县结报。有一段时间,原来切块由主管部门掌握的事业经费如农业、林业、水利事业费,也由主管部门比照行政经费办法委托财税所代管。后来,区公所成为一级预算单位,乡镇行政经费拨款、结报等管理工作,从区财税所转到区公所财务会计室,并一直持续到乡镇财政建立。1986年,通过试点首先在上塘镇、中塘乡、路口乡恢复乡镇财政预决算制度。1987年4月22日,永嘉县人民政府颁发《关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全面恢复乡镇财政预决算制度,实行“划分税种,核实收支,收支挂钩,定额补助或定额上解,一年一定”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在执行过程中,县政府又于1988年、1990年两次发文作部分调整和修改,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沙头、岩头、岩坦、碧莲、四川五个区38个乡镇及中塘、路口、徐岙、六龙、荆源、瓯渠、仁溪7个乡收入不够支出,县财政给予补助;上塘、清水埠、江北、桥头、梅岙、桥下、白云、黄田、东岸、罗溪、乌牛、七都、三江13个乡镇收支有余,定额上解县财政。乡镇财政收入有农业、乡村企业、联户企业、个体工商业户工商所得税,车船使用税,屠宰税,畜牧交易、集市交易税,滞纳金罚没及其他收入和蛎灰、砖瓦窑,个体商贩,集市贸易营业零花3税。支出项目有农业、农业机械、水利、文化、教育、广播、卫生、计划生育、抚恤和退职退休事业费等10多项。
为加强预算资金管理,县政府于1988年9月8日颁发《关于加强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10月,县财税局又制发《永嘉县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乡镇财政预算外资金收支范围、科目设置以及管理办法作明确规定。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