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财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38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财政
分类号:
F812.755
页数:
15
页码:
711-725
摘要:
本章记述永嘉县财政体制管理改革、收入、支出情况、财政管理。
关键词:
永嘉县
财政
税务
内容
第一节 体制
县级
清代,实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由户部统管全国收支,根据每年收入,确定上解中央和存留地方数额,春秋两季报拨。德宗光绪年间(1875~1908),永嘉县每年起运上解中央银37139.81两,米10065.3石;府县存留银4468.91两、米3664.71石。民国初期,划分中央和地方收支范围,建立以分税制为主,分成制为辅的财政管理体制。由于主要税收概归中央,因而遭到地方军阀反对,财政管理体制虽有国地(中央与地方)之分,实际上是地方各自为政。民国17年(1928),国民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财政会议,决定划分国地财政收支暂行标准。所谓地方财政,系以省级为主,县级则附庸于省。县级财政靠各种附加和临时加捐维持。24年(1935)7月,《财政收支系统法》公布,分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归县财政收入有遗产税30%,土地税50%,营业税50%,土地改良物税、屠宰税、营业牌照税、使用牌照税、筵席及娱乐捐8项。30年(1941),改订财政系统法,省财政并入国家财政,田赋暂归中央直接管理。35年(1946),又恢复中央、省、县三级财政管理体制,田赋收入重新划分,中央占30%,省级占20%,县级占50%。
建国后,财政管理体制变动较多。1949~1952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县级财政收入全部上缴,一切支出凭据向温州专员公署财政科报销。1953年,永嘉县级财政建立,全县除工商业税和农业税全部上缴外,其他税收及地方企业收入均为县级财政收入。当年财政收入145万元,支出81万元,结余64万元。1954年,实行“分类分成,一年一定”体制。县级固定收入有印花税、屠宰税等7种和地方企业税收入。工商营业税和工商所得税以30%比例分成。货物税和商品流通税以20%调剂分成,农业税全部上交。当年财政收入为183万元,支出87万元,结余96万元。1955年,农业税实行15%比例分成,其他各税分成不变。1956年,商业流通税和货物税以10%调剂分成,工商营业税和工商所得税以60%固定分成,农业税分成比例调整为25%。当年财政收入为196万元,支出187万元,结余9万元。1957年,商业流通税、货物税、工商营业税、工商所得税分成比例均调整为20%,农业税分成比例调升为50%。当年财政收入232万元,支出184万元,结余48万元。1958年,实行“以收定支、五年不变”制,规定县级地方收支以1957年预算为基数。全县全额固定收入有印花税、利息所得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税、车船牌照税以及地方事业收入,按50%分成有工业、交通、粮食、商业等地方企业收入;按20%调剂分成有工商统一税、所得税、农业税等。当年财政收入379万元,支出498万元。1959年,改为“总额分成、一年一定”制,是年省核定财政预算总收入540万元,支出313万元,总额分成比例为57.97%。财政总收入545万元,分成收入315.94万元。1960年,总额分成比例调整为46.86%,全额收入535万元,分成收入250.70万元,出现财政赤字。1961、1962、1963、1964、1965年财政总额分成分别调整为71.96%、52.64%、54.85%、63%、60%。
1966~1972年,总额分成制不变。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年总额分成比例分别为71%、71%、71%、89%、73%、100%、100%。超收分成1966年比例为10%,分成金额1.8万元,1971、1972年超收分成比例均为30%,分成金额分别为9.1万元和0.2万元。因“文化大革命”影响,县财政增长缓慢。
1973年,实行“以收定支,保证上交,超额分成,节余留用”制,县财政收入留成比例100%,超额分成比例为30%。当年分成收入343.6万元,超收分成3.7万元。1974~1977年,实行“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分成,支出包干,结余留给地方”制,1974、1975、1976年固定分成收入分别为10万元、10万元、15万元。1977年,温州地区核定超收比例分成为28.03%,全年收入548万元。1978~1979年,实行“定收定支,收支挂钩,增收分成,下年使用”制,两年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610万元、600万元。
1978年后,以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对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全面改革。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制,1983年县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0万元。但仍入不敷出,省对永嘉实行定额补助,1980~1984年定额补助为1850.1万元。
1984年,永嘉被列为浙江省五个贫困县之一。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制,永嘉县为省定额补助县。1985、1986、1987年,省定额补助分别为656.2万元、695.6万元、737.3万元。1988~1990年,实行“递增上交,超收分成”办法,一定三年,以1987年财政收支为基数,参照近几年收入增长情况,确定地方收入递增率、留成比例和上解比例。省核定对永嘉定额补助,1988、1989、1990年省定额补助分别为435.2万元、489万元、518.3万元。
乡镇级
民国32年(1943),省政府规定以乡镇户捐、乡镇劳役捐、乡镇荒地取缔捐等三种捐税为乡镇收入,成立乡镇经费征收处,负责征收乡镇经费。开征以后,苛捐杂税,扰民更甚,第二年即予废止。此外,为使各乡镇经费能够自给,普遍提倡乡镇造产,主要项目有公有农场、公有市场、公有屠宰场、公有鱼塘、公有畜牧场等等。造产收益规定以百分之五十充作国民教育,其余作为乡镇收入。但大多有名无实,收益甚微。36年度(1947年度)原列预算可靠部分,仍列入预算由县款负担外,其余不敷数,以田赋为富力标准,另据代收,不以粮食年度为起迄,田赋较少县份,比照其他正课,另据酌收,乡镇经费问题始粗告解决。当时永嘉县征收乡镇教育经费标准是比照田亩每亩收谷2公斤,又比照营业税收百分之十。由于政局不稳,捐税时有变更。
建国后,也曾建立乡镇财政体制。1952年,乡镇财政收入有工商税附加收入、房地产税附加收入、公用事业附加收入、契税、规费收入、事业收入、公学产收入、罚款收入、其他收入等项目。支出有地方企业投资、交通、农业、林业、水利、文化、教育、训练、新闻、卫生、社会、行政管理、政治业务、民兵和其他等项目。是年收入84.6万元,支出62.8万元。1953年建立县级财政预算后,乡镇财政陆续合并入县财政,各项事业经费,由县预算统一安排,各主管部门切块下达,分级管理。行政经费由县财政直接掌握,逐月拨款,各乡镇按月向县财政局结报。70年代开始,县财税局决定,将乡镇行政费(包括区公所)改由各区财税所管理。财税局按月将各区乡镇行政经费拨给各区财税所,再由区财税所分别拨给区乡镇,月终区乡镇分别向区财税所报销,由财税所汇总向县结报。有一段时间,原来切块由主管部门掌握的事业经费如农业、林业、水利事业费,也由主管部门比照行政经费办法委托财税所代管。后来,区公所成为一级预算单位,乡镇行政经费拨款、结报等管理工作,从区财税所转到区公所财务会计室,并一直持续到乡镇财政建立。1986年,通过试点首先在上塘镇、中塘乡、路口乡恢复乡镇财政预决算制度。1987年4月22日,永嘉县人民政府颁发《关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全面恢复乡镇财政预决算制度,实行“划分税种,核实收支,收支挂钩,定额补助或定额上解,一年一定”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在执行过程中,县政府又于1988年、1990年两次发文作部分调整和修改,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沙头、岩头、岩坦、碧莲、四川五个区38个乡镇及中塘、路口、徐岙、六龙、荆源、瓯渠、仁溪7个乡收入不够支出,县财政给予补助;上塘、清水埠、江北、桥头、梅岙、桥下、白云、黄田、东岸、罗溪、乌牛、七都、三江13个乡镇收支有余,定额上解县财政。乡镇财政收入有农业、乡村企业、联户企业、个体工商业户工商所得税,车船使用税,屠宰税,畜牧交易、集市交易税,滞纳金罚没及其他收入和蛎灰、砖瓦窑,个体商贩,集市贸易营业零花3税。支出项目有农业、农业机械、水利、文化、教育、广播、卫生、计划生育、抚恤和退职退休事业费等10多项。
为加强预算资金管理,县政府于1988年9月8日颁发《关于加强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10月,县财税局又制发《永嘉县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乡镇财政预算外资金收支范围、科目设置以及管理办法作明确规定。
第二节 收入
民国时期财政收入
民国元年至18年(1912~1929),收入以银元为单位,合计3247118元。民国22年(1933),开始编制预算,当年收入259389.89元,24年(1935)收入299053元。25年(1936)开始,收入以法币为单位,当年收入389105元,29年(1940)收入1030928.27元,30年(1941)收入2734741元,31年(1942)收入6668022元,32年(1943)收入18437513元。35年(1946),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军费浩繁,物价飞涨,法币贬值。次年,永嘉县财政收入高达356289万元,而且还在不断追加,纸币急剧贬值,公教人员薪金采用实物支付,财政预算成为一纸空文。
建国后县财政收入
预算内收入 建国后,每年遵照量入为出、收入平衡、略有结余原则编制县财政收支预算。除1966~1982年受“文化大革命”干扰影响外,每年度财政预算决算执行情况都向县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监督。
1951~1957年(含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县财政预算内总收入从126万增加到232万元,每年递增12%。1958年升到379万元,1961年开始下降,1964年开始回升,但是不久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县财政收入急剧下降,1966~1976年,年平均收入266万元,其中1968年只收入75万元。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财政体制进行重大改革,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财政收入稳步上升,到1983年收入达1130万元,首次超千万。1990年收入5878万元。1979~1990年,12年间总收入30155万元,年平均收入2513万元,比前28年平均增加7倍。
预算外收入 建国初期,乡镇一级财政收支主要依靠地方附加及自筹资金。1952年,全县乡镇财政收入84.6万元,支出62.8万元。1956年起,县财政建立预算外资金核算。1956~1968年12年间,包括农业税附加、工商税附加、渔业税及其他收入等4项,全县预算外资金收入合计208万元。1969年,增加县财政集中的国营企业折旧基金,到1978年扩大企业自主权止,10年时间全县预算外资金收入合计262.5万元。1979年,又增加县办工业利润留存,1979~1984年预算外资金收入合计169.6万元。1985年,建设银行拨款改为贷款,增加建设银行贷款利息收入,1986年停止征收工商业税附加,1989年,开征粮食补偿金和生猪发展稳定基金,至1990年6年间,县财政预算外资金收入合计为264.5万元。1956~1990年,全县预算外资金收入共904.6万元。
第三节 支出
民国时期财政支出
民国初期,军阀割据,各自为政,各地财政自收自支。民国22年(1933),开始编制财政预算,当年支出数以银元计算,全县为259389.89元。24年(1935)支出数以法币计算,当年支出345049元,25年(1936)389105元,26年(1937)622852.71元,27年(1938)320186.25元,28年(1939)620142.29元,29年(1940)1037206.54元,31年(1942)6668022元,32年(1943)18437513元。35年(1946),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支出激增,通货膨胀,支出预算不断追加。支出主要项目有党务费、行政费、自治费、警察费、保安费、财务费、教育费、卫生费、建设费等。26年(1937)财政支出项目中自治费、警察费、保安费3项占总支出26.17%,27年(1938)财政支出项目中警察费、保安费两项占总支出40.40%,28年(1939)自治费、公安费、保卫费3项占总支出49.03%。
建国后财政支出
预算内支出 1951~1990年,县财政预算内支出54014万元。1951~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111万元;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643万元;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为2216万元;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为999万元;1966~197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为1748万元;1971~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为2870万元;1976~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为4535万元;1981~1985年,第六个五年制计划时期为9882万元;1986~1990年,第七个五年制计划时期为31010万元。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迅速发展,财政支出也随着迅速增加。1979~1990年,12年间共支出43182万元,占建国后40年总支出79.95%。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教育、科技、卫生、文化、行政管理等费用和抚恤福利救济。
预算外支出 1957~1990年,全县共支出预算外资金857.1万元,其中用于工交商业部门及科技三项费用423.6万元,占49.42%;用于农林水部门83.3万元,占9.72%;用于城市维修费85.5万元,占9.97%;用于文教卫生事业费99.1万元,占11.56%;用于行政事业单位78.4万元,占9.15%。此外,还有上交能源交通基金4万元,其他经济建设支出4.2万元,其他支出79万元。
第四节 管理
行政事业财务
永嘉县人民政府成立后,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由单位编制预算,经财政部门审核,定期拨款,按月报结。1952年,乡镇干部每人每月工资13.74元,乡公杂费每月6元,镇公杂费每月7元。县、区行政经费由县统一按月向温州专署实报实销。1953年,永嘉县开始建立财政预算,县、区、乡(镇)三级行政经费均由县财政统一安排。1978年起,各级行政经费预算指标,由县分配给预算单位,试行预算包干。1981年10月开始,对全额拨款预算单位,预算由国家核定,实行包干使用、结余留用办法;对差额拨款管理单位,实行定收入、定支出、定补助、结余留用办法。制订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并进行多次补充、完善。
企业财务
1957年以前,国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实行奖励基金和超计划利润分成制度。1958~1961年,实行利润分成制度。1962~1968年,取消利润分成,恢复奖励基金制度。1969~1977年,企业奖励基金制度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改行职工福利基金制度。1978年11月起,实行企业基金制度,企业在完成产量、质量、品种、原材料、动力消耗、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8项计划指标后,按职工工资总额5%,从利润中提取企业基金。1979年,商业企业和商办工业试行利润留成制度。留成比例:百货和燃料为8.5%;烟酒糖业为10%;医药为16.5%;食品为20%;饮食服务业净利润65%留给企业,35%上交县财政。1980年1月起,商业系统企业实行全额利润留成。企业留成可在上年实际实现利润增长部分再提留10%。1980~1982年,共实现利润344.7万元,企业留成73.8万元。1983年1月起,国营企业实行第一步利改税。企业以1982年财务决算为依据,按实现利润55%税率交纳所得税,小型企业按实现利润8级超额累进税率交纳所得税,交税后全部留给企业。企业交税后留利60%作为生产发展基金,20%作为职工福利基金,20%作为职工奖励基金。1985年1月起,实行第二步利改税,重新核定企业交税后留利5项基金比例。1987年起,全县工商企业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1988~1990年,全县11户国营工业累计实现利润1600.70万元,年均利润为533.57万元。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1961年3月,县财政部门开始负责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审核工作,凡属控制购买商品均要经县财政部门审批。控购商品有22种,1973年增为30种,1980年底为32种,1984年减为小汽车等12种,1986年为18种。1987年,省控购办分配永嘉控购指标30万元,实际购买控购商品52.5万元;1988年,控购指标250万元,其中专控商品50万元,实际购买控购商品187万元,其中专控商品76万元;1989年,控购指标376.4万元,其中专控商品68.4万元,实际购买510.7万元,其中专控商品94.9万元;1990年,控购指标624.06万元,其中专控商品144.06万元,实际购买949.9万元,其中专控商品169.8万元。
控制货币投放
为稳定市场,1960年底开始,县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节余资金和企业节余资金存款先后5次采取冻结清理措施。其中:1967年共冻结资金29万元、财政集中数为12.2万元、50%上交中央、50%留地方财政。1981年,商业、供销、粮食三部门受冻结控制节余存款43.56万元,其基层企业受冻结的银行节余存款65.63万元。通过处理,可参与流动周转专项基金12.52万元,实际控制资金14.99万元。
清理财务
1963~1964年,对24个行政事业单位“小家当”进行清理(“小家当”指的是有关部门单位非法收入、非法筹募和摊派的资金和物资),共清理出“小家当”金额27.81万元。1969年10月至1970年5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经费和物资进行清理,共收缴现金67.79万元,粮票28.025万公斤,粮食8.5万公斤,棉布617.7米,布票500米,实物4630件、药物一批,折价2000元。1990年5~9月,开展清理“小金库”活动,全县115户重点检查户,共查出“小金库”109个,查处违纪金额303.67万元。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