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编 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307
颗粒名称: 第十二编 商业
分类号: F721
页数: 66
页码: 609-736
摘要: 本编记述永嘉县商业概况、商业体制、粮油购销、生产资料经营、生活资料经营、石油煤炭经营、土特产品经营、市场等。
关键词: 永嘉县 商业 商业体制

内容

唐代,县城(今鹿城区)商业已具规模,开始有商人往来于日本、新罗。宋时,县城已发展成为商埠。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辟为对外贸易口岸,置市舶务,设驿馆接待国内外客商,出口主要商品有瓷器、漆器、纸张、茶叶等。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或稍前,设立市舶司,兴修码头,供海船停泊,与国内外通商。明朝,受倭寇骚扰,世宗嘉靖二年(1523)罢浙江市舶司,实行海禁。清代出现行会、公所、会馆乃至成立商会。德宗光绪二年(1876)《烟台条约》后,外国资本不断侵入,县城变为外国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特别是鸦片大量输入,使民众深受其害。民国时期,民族商业有所发展。抗日战争期间,从民国30年4月19日至民国34年6月17日(1941.4.19~1945.6.17),县城遭3次沦陷,工商业损失巨大。抗日战争胜利后,商界重振家业,因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造成通货恶性膨胀,投机盛行,永嘉城厢商业气息奄奄,店家不断闭歇,职工失业。建国前,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县城和水陆交通较发达的集镇。广大农村一直以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主。38年(1949)5月,永嘉全境解放。8月,县城划出建立温州市,所有商业均归市属。
  建国后,1950年6月1日县府设立商业科,1956年10月成立商业局,管理全县商业工作。永嘉商业出现新气象,但也走了较长一段弯路。1953年起,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国营商业比重增大,到1956年基本完成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以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为主导多层商业流通体制。为保证市场稳定,对粮食、食用植物油料和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对农副产品实行统购、派购、订购、预购。工业品优先供应农村。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将国营商店、供销合作社、合作小组及个体商贩并入人民公社供销部,商品流通渠道单一,购销网点缩小,集市贸易萧条。1961年6月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市场形势好转。“文化大革命”期间,商品流通、经营方式又趋单一,商品匮乏,市场供应紧张。1978年后调整改革商业结构,逐步形成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并存的商业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到1990年,永嘉商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第一章 商业体制
  第一节 国营商业
  商业局系统
  1950年6月1日,县府设立工商科,1956年10月成立商业局。百货商品由商业局日用品采购批发站经营。1957年,日用品采购批发站同副食品采购供应站合并为生活资料采购供应站。同时,食品、水产等专业公司先后成立,形成包括商业行政部门、企业管理、经营机构的国营商业系统。1960年3月,成立中西药公司,后改为医药公司(1989年增挂医药管理局牌子)。1978年4月成立燃料五金公司,1980年分为燃料和五交化两大公司,1987年6月燃料公司划归物资局管理。糖业、烟、酒经营与供销社所属副食品公司几经分合之后,于1977年12月建立糖业烟酒公司。1990年底,县商业局辖百货、食品、烟糖、石油、五交化、医药、水产7大公司,有干部、职工1465人,年总销售额5722万元。
  粮食局系统
  建国初,永嘉县粮食供应由中国粮食公司温州分公司直接掌握。1952年10月,成立永嘉县粮食购销公司,从事粮食购销活动。1954年9月,粮食购销公司撤销,业务归县粮食局。1956年3~7月,先后成立粮食加工、供应、饲料、种子、油脂等6个公司。次年撤销,业务归县粮食局粮食购销股、油脂购销股和加工股。1973年,建立粮油转运站。1981年4月,设立粮油贸易公司,9月成立粮食汽车队,10月建立粮食批发站。1983年,设立饲料公司。1986年,县粮食局油脂股改名油脂公司。
  民国38年(1949)5月永嘉解放后,设立区级粮食经营机构,有永临、沙头、碧莲、枫溪(枫林区、溪口区)5个区粮库。1950年6月,永嘉县粮食局改为中央公粮库永嘉县分库,区粮库改称“支库”,职能不变。是年12月,永强、梧埏、三溪、藤桥4个区划归永嘉县,区支库由5个增至9个。1951年6月,恢复永嘉县粮食局,9个区支库同时恢复粮库名称。1953年,永嘉县行政区划变动,设永强、梧埏、三溪、藤桥、西岸、永临、罗浮、沙头、碧莲、四川、渠口、岩头、岩坦、枫林、鹤盛15个区粮库。1954年,区粮库改称区粮食管理所。1958年10月,撤区建立人民公社,设永临、江北、乌牛、黄田、上塘、古庙、鹤盛、岩头、岩坦、碧莲、四川11个人民公社粮管所。1961年10月,恢复区建制,设岩坦、岩头、沙头、碧莲、四川、罗浮、永临和上塘8个区、镇粮管所。
  1990年底,国营粮油企业有粮油贸易公司、饲料工业公司、粮油转运站、粮食汽车队、永嘉碾米厂、永嘉葡萄糖厂、永嘉粮油食品厂、永嘉面包厂、县粮食局接待所和8个区、镇粮管所、32个粮食购销站,共有干部、工人738人。1953~1990年,累计征购粮食56.91万吨,议购6.26万吨,销售49.86万吨,收购油料45598吨。
  物资局系统
  1960年,县计划经济委员会设物资科,重要生产建设材料由物资科进行计划分配,供应业务由商业部门办理。1961年1月,建立物资局,划商业部门在温州行前街的物资仓库归物资局。1963年7月,设物资综合公司,经营金属材料、化工原料、轻工原料、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燃料和农业机械等重要生产资料。1979年4月,增设生产物资服务公司。1985年5月,设金属材料、机电设备、化工轻工、建筑材料4个公司。1987年6月,燃料公司由商业系统划入。1990年底,国营物资企业有金属材料、机电设备、化工轻工、建筑材料、生产物资服务、汽车配件、燃料和再生利用8个公司,县煤制品厂和物资局温州商业部等10个单位,物资销售年总额达6263万元,居全省第一位。
  其他系统
  主要有对外贸易公司、工业供销公司、农业机械公司、种子公司、木材公司、林产品经营公司等,还有新华书店,分别归属外经委、工经委、农业局、林业局和文化局。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民国33年(1944),全县有县联合社1个,乡合作社33个,保合作社30个,专业合作社13个。基层合作社多为乡、保长操纵,社员无多实惠。建国前夕,各类合作社自行解体。
  1949年12月14日,县供销合作总社在岩头成立,各基层供销社相继成立,配合政府从事民众救荒和发展生产,成为农民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引导小农经济逐步向国家计划经济过渡。1957年,全县17个供销社下伸小商贩54户,设立51个收购点。1958年,商业体制进行调整,县供销社并入商业局,基层供销社、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合并,转为全民所有制,成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由于制度不健全和管理混乱,造成供销社集体经济严重损失,社员股金分红被停止,1961年恢复集体性质。1962年,全县有基层供销社46个,合作商店32个,合作小组30个。1966年7月,县供销社再度并入商业局,对外仍挂两块牌子。1977年12月重新分开,供销社恢复农民群众集体所有合作商业性质。
  1990年底,县供销合作联社辖农业生产资料、土产、副食品、储运、信托贸易、贸易总公司6个公司和2个工厂,以及四川、黄田、江北、枫林、鹤盛、花坦、沙头、乌牛、岩头、上塘、桥头、碧莲、岩坦、渠口、桥下15个基层社,98个分社。职工1368人,入社社员13.8万人,股金35万元。自有固定资产原值966万元。全年商品销售总额8510万元,利润43万元。
  第三节 集体商业
  1955年末,全县有私营商业3828户,4080人,资本22.4万元。1956年,有3653户私营商业纳入社会主义改造,组织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627个、798人。1958年商业体制调整时,全县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716人直接转为国营并入人民公社供销部。1961年,合作商业从国营商业中陆续退出,至年底,共有合作商店32家、284人,合作小组30个、246人。1965年,发展到合作商店33个、276人,合作小组41个、282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合作商业由农村贫下中农管理。1979年起,恢复合作商业集体性质,促进了农村集体商业发展。1990年,全县有网点532个,1039人。
  第四节 私营商业
  私营商业历史久远。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8),温州府实业调查,永嘉县城厢(今鹿城区)有工商业5260户,从业人员达13550人,94个行业,洋布、花纱、洋铁、洋油、西药房、照相、修钟表都是历史上未见的新行业。民国35年(1946),永嘉县城厢登记有4704家。1950年,全县有私营商业6625家,从业人员6783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粮食、油料、棉布、棉纱、木材等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规定一、二类物资不准上市交易,私营商业减为3125户,从业人员3182人,私营商业经济比重下降。1955年,烟、酒、食盐、煤油、西药等全部归口供销社管理,纳入代销、经销行列,许多私营商业户自行歇业,改商从农、从工,是年开业仅32户。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至1958年全部过渡到全民所有制。1961年,商业体制进行调整,恢复部分个体商业户。“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体私营商业又被当作“资本主义”受到批判打击。1978年后,各级政府对私营商业放宽政策,从此私营经济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90年末,全县有个体私营商业户28398户,从业人员37048人,有些个体商业能人跻身于全国各地大商场。
  第二章 粮油购销
  第一节 粮食征购
  征粮
  征募借征 民国38年(1949)5月7日,县城(今鹿城区)和平解放,当天接管永嘉县民食调节委员会,征募粮食100余吨。永临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军进军县城的交通要道,过境部队每天需大米10余吨、木柴20余吨以及马料马草等物资。当地党组织从5月20日起,全面发动群众,开展借征工作,组织百余户水碓、沙砻、石臼日夜加工,半个月时间共供应粮食200余吨、黄豆10余吨、木柴300余吨、稻草25吨、食盐25吨、蔬菜10吨以及其他物资。
  征收公粮 1949年9月,县府根据《浙江省第五区1949年早季预征公粮公草暂行办法》进行征收公粮。规定以户为单位计征,一亩起征,每亩征5公斤,6亩起累进,150亩以上一律每亩15公斤。到1950年1月进行两次征收公粮,共征集粮食1152吨。在征收公粮中发现田赋资料不实,为做到合理负担,开展查田工作。通过查田,掌握土地面积,全县耕地亩分数量普遍增加。1950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1950年农业税征收实施办法》,公粮改称农业税,实行“种多少田地,应产多少粮食,依率计征,依法减免,征多少是多少”政策。是年征收农业税粮食17804.91吨,次年24776.55吨。
  统购
  1953年11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简称统购统销),县府开始在农村统购余粮。粮食统购政策一直实行到1985年4月,历时32年,以后改为合同定购。
  统购余粮 1953年12月上旬,县委设立粮食办公室,把当年14739.7吨的粮食统购任务分配到各区、乡。各区、乡根据各农户实际粮食产量,减去应交公粮和免购数量以后多余部分,依照分级累进的统购比例,按户制订统购任务,经过民主评议,由乡政府公布应购数后统购余粮。分级累进统购比例为:农户实际余粮数25公斤以下免购,26公斤~125公斤购80%以下,126公斤~500公斤购80%~90%,501公斤~1000公斤购90%~94%,1001公斤~1500公斤购94%~96%,1500公斤以上购96%~98%。统购粮食品种为稻谷、小麦、大豆、玉米、大麦等。当年实购粮食17145吨,次年20295吨。余粮户完成征购任务后,还有粮食多余,可以自由储存使用,可以继续卖给国家或者在粮食市场上出售,也可以在农户之间互通有无,但禁止任何人以粮食进行投机。
  定产定购定销 1955年8月,国务院颁布《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县委、县人委分批召开区乡会议,贯彻决定在农村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工作,至11月底完成粮食“三定”工作任务,给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单干户”颁发粮食“三定证”。定产,按户为单位,以1954年实产量,加上1955年计划产量可靠增产部分,减去5%左右,作为定产产量,一定三年不变。留粮,一是口粮,农业人口每年人均留口粮240公斤,最高留255公斤;二是种子粮,每亩耕地6.5公斤;三是饲料粮,肉猪每头15公斤、母猪75公斤、耕牛8公斤。定购,按户为单位,依照定产产量,减去口粮、种子、饲料和应交公粮后,余粮交售80%~90%,单一购率不累进。1955年起,一定三年不变,增产不增购。1956年,实行以农业社为单位进行统购统销,当年定购粮食10895吨。1957年,贯彻中央批复“浙江省委1957年粮食购销任务安排的意见”,实行以丰补歉,坚持粮食“三定”留粮标准原则,余粮社增产时增购40%,缺粮社增产时相应核减统销指标,当年实购粮食24735吨。
  产购销包干 1958年4月,宣布对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粮食产购销包干办法,包干任务5年不变,增产不增购,减产不减免。7月,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0月底,全面实行人民公社化。出现高估产、高征购,当年征购粮食35215吨,创历史最高纪录。1959年反右倾运动,浮夸风有增无减,粮食征购任务改为“一定一年”,定产、定购依然为高标准,使农业人口平均口粮降低到198公斤。1960年起开始纠正错误,调减征购任务,农业生产有所好转。1962年,实购粮食23845吨,比1958年减少32.28%。1965年,实际入库22695吨,占当年粮食总产量18.03%。
  一定三年和一定五年 1965年10月,中央批转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关于稳定农民粮食负担,下苦功夫进一步做好粮食工作的意见》,粮食征购实行“一定三年”办法。永嘉县在征购中做到该增购的增,该减购的减,应免的免,应退的退。共增购的生产队970个,减购的生产队3425个,把生产队征购任务稳定下来,三年内不变动。在丰收地方采取“超产超购超奖”办法,适当多购一些。但实施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粮食征购工作受到干扰,1967年,粮食征购只有310吨。1971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继续实行粮食征购一定五年的通知》,永嘉实行粮食征购“一定五年”。合理调整农民粮食负担,兼顾国家、集体和社员利益,规定社员口粮以基本核算单位计算,在正常年景下,杂粮地区口粮达不到200公斤,水稻地区余粮队口粮达不到255公斤,国家不予征购,也不给予补销。当年粮食征购6615吨,占年总粮食产量5.71%。根据年景,丰歉调剂,在留足口粮、种子和饲料,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和安排好储备粮食后,还有余粮的,加价收购,超购不超过余粮40%,加价不高于统购牌价30%。1973年,实购粮食14495吨,比1971年增购7880吨。以后逐年减少,1976年只购7900吨。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粮食征购工作转为正常。
  购销调拨包干 1982年1月13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实行粮食征购、销售、调拨包干一定三年的通知》,省定永嘉县包干征购14865吨任务,实行购、销、调三包政策,加强县级责任和权限。当年征购粮食19535吨,完成任务131.41%。
  合同定购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从1985年开始,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粮食可自由上市。3月18日,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农村粮油政策的实施意见》中规定磐安、文成、泰顺、永嘉、景宁五个贫困县和舟山地区,国家不分给合同定购任务。1987年,温州市下达给永嘉县粮食合同定购任务为7500吨,当年实购10936吨,成为全市第二个超额完成合同定购任务的县。1988年,实购粮食12379吨,列温州市第二位。种粮大户朱炳新,全年交售粮食4.6万公斤,超额完成合同定购任务2.67万公斤,被评为省级售粮先进个人。
  议购 生产队(户)在完成国家统购任务后,议价卖给国家,以弥补国家粮食库存。1965年开始议价收购粮食,当年收购粮食1500吨。1963~1990年,共议购粮食62599吨。
  第二节 粮食供应
  城镇居民供应
  建国前,城镇居民粮食供应主要渠道是私营粮店和粮贩。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开始对城镇居民实行凭户口簿发购粮证购买粮食,机关、部队、学校、团体凭单位介绍信购买粮食。1955年9月1日起,实行“以人定量,按户计算,凭票购粮”制度,对居民发粮票。1956年,定城镇人口每月定量标准。重体力劳动分五等:一等22.5公斤,二等21.5公斤,三等20公斤,四等18.5公斤,五等17.5公斤。轻体力劳动分三等:一等16公斤,二等15公斤,三等14公斤。其他劳动:渔民20公斤,船民22.5公斤,外港篷帆船船民20公斤;机关团体:县、区级机关干部16公斤,乡干部17.5公斤,中小学教员14公斤;在校学生:中学生14公斤~15公斤;居民:1周岁以下3.5公斤,2~3岁5公斤,4~5岁7.5公斤,6~8岁9公斤,9~10岁10公斤,10周岁以上12.5公斤。后来,每人每月增加熟食0.5公斤,豆制品0.5公斤。定量人口实行凭证交票供应粮食。1960~1967年,儿童每月加发糕点票0.5公斤。1980年,居民定量有所调整。1988年,又作了一些调整。调整后的月定量:特重体力劳动22.5公斤,重体力劳动17.5公斤~22公斤,轻体力劳动13公斤~16公斤;机关职员13.5公斤~16公斤;大中专学生14公斤~16公斤;居民:不满1周岁3.5公斤,1周岁不满2周岁4.5公斤,2周岁不满3周岁5.5公斤,3周岁不满4周岁6.5公斤,4周岁不满5周岁7.5公斤,5周岁不满6周岁8.5公斤,6周岁不满7周岁9.5公斤,7周岁不满9周岁10.5公斤,9周岁不满10周岁11.5公斤,10周岁以上为12公斤。
  农村定销
  农业合作化以前,以户为单位,通过群众民主评议,由乡、村政府审查确定缺粮户和缺粮数量,经区或县批准,发给购粮证,凭证购买粮食。农业合作化以后,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单位(后来以生产大队为单位),以相当于或略低于粮食自给社的口粮水平,核定定销指标包干使用。定销指标一年一评。1956年全县农村共核定统销社157个,定销粮食3050吨,1957年2811吨,1958年750吨。1960年为巩固缺粮地区公共食堂,定销3820吨,1961年2731吨。农村粮食定销直至1985年中央对粮食政策作重大调整,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为止。
  行业用粮
  行业用粮主要有食品业、副食品业、酿造业三类。粮食统销后,行业用粮全部由粮食部门实行计划供应。永嘉县行业用粮重点是酿造业,1963年以前每年计划用于酿酒的原粮是650吨,1964年减到400吨,之后13年未变动,1978年起黄酒计划原粮又增加到800吨。1980年4月1日起,改为议价供应。食品业的用粮,原是以既要按计划严格控制,又要满足市场需要的原则,凭填发的企业用粮供应证购买,粮站按回收粮票进行抵票联结算。从1987年起,各食品业辅底粮全数收回,熟食业以议价经营为主,平价为副。副食品业制作豆腐、豆制品、豆芽、粉皮、粉丝等用粮由粮食部门供给。城镇定量人口,每人每月发给0.5公斤菜豆票,春节每人增加0.5公斤,购买豆制品或大豆。1988年4月1日起,改为半平价半议价供应。
  自理口粮
  1985年3月3日,县府颁发了《关于农民自理口粮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规定》,进城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开始办理集镇口粮供应,发给《加价粮供应证》,当年办理3434户13243人。供应按当地工种定量供应,家属按居民定量供应,每百斤大米加价6元,面粉加价8元。1986年4月1日后,改为议价供应。
  第三节 油脂购销
  收购
  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当年收购油菜籽35吨、茶籽19吨、桐籽85吨、桕籽674吨。1957年6月,油脂公司并入粮食局,油脂归粮食部门经营,对民间油车油坊严格控制,未经粮食部门批准,不准私自开坊榨油。为广聚油源,鼓励农民投售,规定农民生产油料除留种外,全部由粮食部门统购,收购每50公斤油料,返还农民自留油票2.25公斤,凭票购油退饼。1959年,收购油菜籽349吨、茶籽162吨、桐籽243吨、桕籽1317吨,花生果13吨。1960年,收购50公斤油茶籽留给食油1.5公斤,桐籽、桕籽各返还油0.5公斤。1961年,对农村食油执行包干政策,实行先留后购政策,收购油料减少,仅收购油菜籽41吨,茶籽33吨,桐籽36吨,桕籽665吨。1972年,对食用油在统购价基础上实行加价收购,油菜籽加价15%,花生芝麻油加价30%,当年收花生果2吨、油菜籽128吨、茶籽167吨、桐籽20吨、桕籽1357吨。1977年,油菜籽收购每100公斤退油票10公斤,当年收购油菜籽159吨。1978~1981年,政府再对油料实行优惠奖售政策,每50公斤油菜籽奖成品粮票12.5公斤、化肥7.5公斤;每50公斤桐籽奖成品粮票25公斤、化肥票7.5公斤,退油票0.625公斤、桐饼票20公斤;每50公斤油茶籽奖成品粮票15公斤,退茶籽饼票25公斤。1981年,收购花生果80吨、油菜籽1313吨、茶籽238吨、桐籽59吨、桕籽741吨,为历史最高年份。1984年10月1日,桐籽退出统购。1985年4月,桕籽退出派购,实行自由购销,花生、芝麻、豆油全部改议购,油菜籽、油茶籽实行合同定购,该年收购油菜籽405吨、油茶籽225吨、桐籽85吨、桕籽590吨。1989年,定购油菜籽实行价外补贴政策和粮油挂钩,每收50公斤油菜籽交售户原粮票50公斤,在规定收购价和奖售标准外,每50公斤菜籽给予价外补贴20元,增奖化肥票10公斤。是年收油菜籽531吨,1990年收379吨。
  销售
  1956年,凭乡、村证明供应食油,销售量为155吨。1957年第一季度开始,食油实行“定量凭证登记供应”,每人每月定量150克,农业人口50克~100克,控制销量,当年销售104吨。1958年,食油统销政策放宽,只凭证登记,不限量供应,桐油、梓油、行业用油不足可适当增加,是年食用油销售量升到170吨。1959年第三季度恢复凭证限量供应,年销食油140吨。1962年,取消农村食油定量供应政策,实行食油只购不销,并压缩食油各种补贴,仅销售30吨。1965年10月1日起,城镇人口定量从每月150克提高到200克,国庆节、春节另有补贴,一直坚持到1990年不变,销售量从1965年的48吨增到296吨。
  第四节 饲料供应
  1953年前,农户饲养家畜,饲料自行解决,国家没有饲料供应。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饲料也列入计划供应。饲料计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两类,农业饲料包括换禽蛋饲料、上调生猪饲料、基地猪饲料、种禽种畜饲料等,非农业饲料包括奶牛饲料等。供应办法主要采用换购奖售,由食品公司根据收购数量按标准发放。饲料品种,20世纪50年代主要统糠,由粮食部门委托粮油厂加工,由供销社代销,1955年起归粮食部门经营。1958年后,粮食部门将瘪谷、玉米芯、玉米秆、花生果壳、甘蔗渣进行精加工做饲料外,还在各地建立饲料基地,种植大麦、马铃薯、蕉藕、南瓜、番薯等,还有酸酵饲料。广开饲料来源,支持发展畜牧业生产。
  1983年,县饲料公司成立,饲料由饲料公司专业经营,单独核算,实行产、供、销统一管理。1984年,县饲料厂建成,从此饲料品种从单一向按科学配方生产配合饲料发展。粮食局每年拨出一定数量稻谷及其他粗杂粮支持饲料生产。1990年配合、混合饲料销售2783吨。
  第五节 保管储运
  粮食仓库
  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县城(今鹿城区)县后巷永丰仓有廒房81间,储谷4.6万石。此后官仓、社会各有所建。储谷储米为供政府官员俸饷和救荒恤灾调剂民食之用。民国初年改积谷为积钱,废义仓。民国18年(1929)恢复义仓制,21年(1932)开始筹办第一期积谷,积谷对象为地主,以后扩大到商人。27年(1938),商人积谷捐比照营业税额派收十分之一。31年(1942),全县积谷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18.5%,次年积谷2021万石,积谷款1.29万元。
  民国38年(1949)5月永嘉全境解放后,从民国政府接管仓库7处8间,仓容212吨,当年新建仓库25处86间,仓容4363吨。新旧仓容共4575吨,可储当时征购粮食50.8%,不足部分借用祠堂庙宇和民房。1950年后,随着征购任务不断增加,各个时期有新建、扩大和旧仓翻新。到1990年(粮食年度),共有库点48个,仓库105幢,仓容46789吨,面积30241平方米。
  粮油保管
  建国后,每座国家粮食仓库都建立仓邻群众护粮组织,执行夜间巡逻护粮和粮油出入库、粮情检查、清洁卫生、安全保卫等制度。保粮措施主要以物理防治为主,用眼看、鼻嗅、牙咬、手摸等方法察看粮情。1951年9月后,空仓普遍用药剂消毒。1954年,开展创无虫害、无霉烂、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仓活动。当年,创“四无”粮仓35座,仓容6954吨,占总仓容34%。1956年,创“四无”粮仓293间,仓容17185吨、占47.68%。同时,永强区粮食部门帮助农业社建立粮食保管网,10月30日,浙江省粮食公司发文各县市,要求积极学习推广。1958年,全县103个乡镇、1044个农业社,普遍建立农村保粮网。各区粮管所建蒸谷灶共65个,普遍推广使用氯化苦熏蒸剂。1959年,开展创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无异味、无变色、无病疫的“七无”粮仓活动,得到浙江省粮食厅通报表彰。20世纪60年代初期,粮仓杀虫化学药剂扩大新品种,使用磷化铝和磷化锌药剂,提高防治效果。1961年,创“四无”粮仓234间,仓容30555吨,占总仓容78.7%。1965年,全县“四无”粮仓达99%。70年代后,采用密封方法存粮,1978年,全县“四无”粮仓达92.4%,达100%的“四无”粮管所有永临、劳武、沙头、碧莲4个。1979年,全县“四无”粮仓占95.58%,达到保粮“四无”县标准。80年代,普遍推广使用“防虫磷”药剂和低氧低药保粮技术。同时,全县基层粮管所和转运站都建立化验室,粮食局建立中心化验室,使用电烘箱和水分测定器等一批仪器设备检验粮质、测报粮情。1983年,全县熏蒸粮食18900吨,“四无”粮仓达99.2%。沙头粮管所被评为市级保粮先进单位。1988年,全县有电子测温仪粮仓31幢,计仓容5677.5吨,占总粮仓29.52%。全年“四无”粮仓达99.68%,至1990年,连续7年保持“四无”县称号。
  粮油调拨
  建国前,永强、梧埏、三溪和罗浮等平原地区一般粮食自给有余,城区从平阳、瑞安、乐清输入接济,灾荒年月须到金华、杭州、上海、江西、香港等地采购。建国后,大力发展粮食生产。1953~1965年,粮食自给有余,略有调出。“文化大革命”期间成为缺粮县,从外地调入粮食接济。1978~1984年,粮食自给有余。1985~1990年,由于粮食征购数量减少和城乡粮食需求量增加,粮食调入均大于调出;食用油长期以来自给自足,1982年后开始调入;工业用油以调出为主,1977年后桐油以调入为主。粮食品种调出以早籼谷和番薯丝为主,近些年番薯丝数量下降,主要作为饲料,没有调出;调入以面粉、大豆为主。近几年,从江苏、湖南、安徽等地调入优质杂交米和泰国米供应市场。运输工具20世纪50年代前主要靠船运,山区则是肩挑背驮。自从公路开通后,即以汽车为主,县外运输则以铁路、水运为主。1980年,粮食汽车队成立,汽车成为粮油运输主要工具。
  第三章 生产资料经营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
  肥料
  化学肥料 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外国商人在县城温州推销化学氮素肥料。民国14~18年(1925~~1929),温州港累计进口硫酸铵11.1万吨,永嘉农民喜购德国产“司马牌”肥田粉。建国后,化学肥料销售量逐年增加,1950年达65吨。1954年,化学肥料开始分配供应。1961年,列入农副产品收购奖售品种。1970年销售5113吨,1980年27946吨。1980年以后,计划内供应化学肥料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国家允许计划外议价销售。
  氮肥。20世纪50年代前,销售以进口的硫酸铵为主。1963年开始推广硝酸铵、石灰氮和尿素,当年销售量分别为328吨、1006吨和6077吨。1964年、1966年开始销售氨水和碳酸氢铵,当年销售量为1642吨和8吨。70年代后期,推广氯化铵,1980年销售量达1178吨。1971年、1985年和1986年先后停止石灰氮、硫酸铵、氨水供应。80年代后期,氮肥主要品种为尿素、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三者在氮肥中占90%以上。县内销售的氮肥大多数从日本进口,也有从苏联、美国、意大利、丹麦等国进口。
  磷肥。建国前已有销售,20世纪50年代以过磷酸钙为主,1959年供应32吨。1961年,从摩纳哥进口磷矿粉。1965年,永嘉化工厂开始大量生产钙镁磷肥,改变供应以过磷酸钙为主的局面。1972年,推广云南磷矿粉。80年代,停止磷矿粉销售,以供应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为主。1980年,供应过磷酸钙823.3吨、钙镁磷肥6030.4吨。1982年以后,过磷酸钙销售量超过钙镁磷肥。
  钾肥。1959年,开始使用化学钾肥,销售量168吨。嗣后,或销或停。1976年引进杂交稻后,钾肥使用量逐年增加,1978年销售178吨,1990年达到1764吨。主要品种为氯化钾和硫酸钾,从温州化工厂或意大利等国购进。
  复合肥。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销售磷酸铵、磷酸二氢钾等二元复合肥。1977年,增销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当年销售34吨。1980年起,销售量呈直线上升,1990年达2388吨。
  商品杂肥 建国初,商品肥料紧俏,供销合作社组织蛎灰、酱渣、酒渣、沙鱼骨、鱼卤、腊肠水等杂肥供应农民。1952年,全县销售杂肥559.7吨。1954年,供销社与有关厂家签订协议书45份,从外省调入豆饼、花生饼、石膏等37个品种共723吨杂肥销售,1956年增加到2039吨。1958年,全县饼肥销售量752.1吨。随着化肥产量的增加,70年代后期,国家逐渐停止销售商品杂肥。
  绿肥 50年代,草籽种子主要靠上海、嘉兴、黄岩等地调入。1978年,调入紫云英、苜蓿种子193吨。次年,在七都、陡门2乡建立苜蓿种子基地,在岭头、张溪、巽宅3乡建立紫云英种子基地,当年收购紫云英种子225吨。1981年,收购紫云英种子200吨、苜蓿种子65吨。经过5年努力,做到种子自给。绿萍是永嘉县特种肥源。建国初期,三江萍种在温州地区放养面积5万亩,占温州地区绿萍总面积的10%~15%。
  菌肥 1959年开始,从温州、杭州等地调入根瘤菌拌种剂销售,当年销售227吨,1960年256吨,1963年达1000吨。70年代开始用5406抗生菌肥拌种,80年代后期停止供应。
  农药 农药械
  农药 民国时期,从新昌、嵊县、松阳等地购入烟茎用于防治水稻病虫害。1958年,群众利用除虫菊、菜虫药、辣椒等制造土农药,有一定效果,一段时期内供销社曾予供应。50年代,供应农药主要有六六六粉、西力生、鱼藤精、二二三乳剂和石灰硫磺合剂。60年代后,增加乐果、敌敌畏、敌百虫、杀虫灵、马拉松、稻瘟净、甲胺磷、井岗霉素等数十种。70年代后,六六六粉、二二三乳剂等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农药被停止使用。1980年销售农药1921.35吨,1985年388.6吨,1990年供应各种农药641.3吨。
  农药械 1954年开始推广手摇喷雾器、喷雾器两种农药械,1955年销售40架。1960年销售背负式工农12型、16型喷雾器343架,1970年为2069架。80年代起,从由生产队购买转为由农户自家购买,基层供销社开始供应喷雾器的零部件。1979~1990年,供应喷雾器44126架。
  第二节 工业生产资料
  金属材料
  1953年起,金属材料实行计划调拨分配制度,由县物资综合公司经营,经营品种有生铁、钢材、有色金属和硬质金属。60~70年代,共经营计划钢材1200吨,生铁2200吨,有色金属200吨。1984年,建立县金属材料公司,除经营计划内商品外,积极经营计划外金属商品,当年经营计划外钢材945吨,1986年2660吨。同时拓展县外市场,1990年,县内经营额2795万元,县外经营额4062万元。
  机电设备
  经营商品有汽车、机床及附件、变压器、阀门、台钻、电机、电线、电瓶、仪器仪表、轴承及量具、刃具、磨具等。1953年起,实行计划调拨分配制度,由县物资局供应,1964年起划归物资综合公司经营。1978年,贯彻“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百货商品货源逐步充裕,主要工业消费品先后敞开供应。1979年,物资综合公司配备力量与省外建立产销关系,填补长期以来的产品空白。1984年,从综合公司中析出单独建立机电设备公司,专业经营机电设备,并扩大经营范围,在继续经营计划调拨物资外,还经营计划外机电商品和配套机电商品,全年销售总额188.9万元。当年销售载重汽车10辆,1985~1988年,从年销15辆增至67辆。1988年,机电设备公司下设汽车贸易经营部。1989年销售汽车83辆,1990年物资部门销售50辆,协作销售47辆。1990年,机电设备销售额实现703.7万元。
  化工商品
  建国前,化工原料和染料油漆等,由私商经营。1960年起,部分由县百货公司经营。经营主要商品有化工原料三酸二碱、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炸药、雷管、导火线和油漆染料等。1962年起,对硫磺块、石腊、纯碱、小苏打、明矾、染料、油漆等主要化工商品实行计划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制造“红海洋”、“绿军装”,油漆染料供求十分紧张。1983年后,各地掀起“建房热”,建筑装饰和家具装潢日趋讲究,染料、涂料供求量大增。1985年,县五交化公司化工类商品经营额超过100万元。1987年后,化工类计划商品放开,实行多渠道经营,1988年县五交化公司商品销售额达264.5万元,化工轻工公司商品销售额达805.4万元。
  第三节 建筑材料
  木材建国前,木材购销以私营木客为主。民国28~29年(1939~1940),出运销售松木65000余立方米、杉木近2万立方米,县外运入销售2.67米木段123万根,12米木段104.2万根。1950年,销售3000立方米。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对私商木行限制经营,次年由县森工站统一收购。1953~1957年,调出木材73168立方米。1958年,收购19126立方米,调出7123立方米,其余供应境内。1961~1965年,木材收购牌价作了多次调整,并实行价外补贴,奖售粮食、化肥、棉布、日用品等票券,五年共收购木材26726立方米。1968年起,永嘉县由木材调出县变成缺木材县。次年,开始从外县调入木材。1969~1990年,年平均调入3000立方米。1981年1月起,省府取消永嘉县木材派购上调任务。经过造林、育林、护林,木材产量逐年回升。1981~1990年,年平均收购销售12300立方米。1990年,全县有个体木材购销户745户,木材生产与购销日益兴旺。
  毛竹
  民国28~29年(1939~1940),出运销售毛竹79万株。建国初,毛竹交易自由,绝大多数由私商经营。1952~1955年,基层供销社收购销售11.6万株。1957年起,竹类一律由供销社统一收购。是年,收购销售22.07万株。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年均收购23.86万株,调出9.47万株。1958年,毛竹作为钢铁生产和工业、水利建设重要建设的原料,收购37.98万株,1959年56.6万株,1960年43.32万株,1965年13.19万株,1970年5万株。1972年,毛竹供应出现缺口,从外地调入0.5万株。80年代,毛竹产量大幅度回升,年平均收购销售9.5万株。1952~1990年,收购销售422.73万株。
  蛎灰
  蛎灰为传统建筑材料,窑户在沿江各地,向乐清、洞头等邻县采运贝壳烧制后,销往全县。80年代末,随着水泥用量增加,蛎灰销售量逐渐减少。
  砖瓦
  窑户烧制就地销售。1955年,有砖瓦窑163只,烧制瓦片、路砖、刀口砖、平槽砖、大小方棱砖等产品,销售县内县外各占一半,产值40806元。1958年9月,地方国营永嘉砖瓦水泥厂建成,有4只砖瓦窑,每只一次出窑砖13万块,销售县内外,1962年停办。20世纪70年代,建材工业复苏,砖瓦销量逐年增加。1972年,永嘉县东岸机械制砖厂建成,使用350型制砖机,年产红砖800万块,销往县内各地。1980年,销售砖1029万块,瓦365万片。
  水泥
  民国时由私商经营。1955年,纳入计划分配。1963年,由县物资综合公司经营,当年销售73吨。1973年,销售747吨。20世纪80年代,因计划分配减少,组织计划外货源以补县内建筑需要。1986年,划归县建筑材料公司经营,当年经营水泥9155吨,其中计划外4900吨。1989年,推广散装水泥1900吨。
  玻璃
  70年代,玻璃多从大连、秦皇岛、上海进货,1979年供应224标箱。后需要量逐年增加,1985年供应5122标箱。由于调拨数量有限,1986年下降到2763标箱,1990年仅供应286标箱。
  油毡1979年供应3557卷,1983年增至6600卷,1987年降至1785卷,1990年为3468卷。
  元钉 铁丝
  1950年后,供销社开始供应元钉和铁丝。1960年,国家钢材短缺,实行计划供应。1962年,市场供应好转,元钉和铁丝主要供应民用和农村维修,不安排基建。1963年,主要安排为治山、治水工具材料,共销售21吨。1980年,从省外组织到计划外元钉、镀锌铁丝货源,共销161.6吨,1981年销售209.7吨。1986年后,沙发企业大规模崛起,元钉、镀锌铁丝材料紧缺,于是采取横向联系进货,1987年供应219吨。1989年基建规模缩小,1990年销售量降为27吨。
  其他
  永嘉陶瓷材料自给有余,主要由县建筑材料公司经营,私人和个体商业户也有经营。石砂、耐火材料,分别由县建筑材料公司、乡镇集体、私营商业户经营。
  第四章 生活资料经营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
  日用百货
  鞋类 建国前,群众穿鞋主要靠妇女手工制作,自制自用,胶鞋、皮鞋等商品鞋甚少。1953年开始销售胶鞋,当年销量4000双,1959年销售5.52万双,1961年起销量减少。1962年起,塑料鞋投放市场。1966年,胶鞋销量为5.65万双,布鞋1600双,塑料鞋15520双。“文化大革命”期间,鞋类经营情况不稳定。1980年,国营商业鞋类销售达历史最高水平,销售量38.17万双,其中胶鞋27.75万双,布鞋3.27万双,皮鞋1.48万双,塑料鞋5.67万双。20世纪80年代后期,高档童鞋、胶鞋、牛皮鞋、旅游鞋、运动鞋、工艺鞋投放市场。
  洗涤类 建国前,农村洗涤衣物多用茶籽饼、草木灰、皂荚,很少用肥皂,香皂被视为高贵用品。建国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肥皂需求量增加,1956年销售3200箱。1959年6月起,肥皂实行凭证凭票计划供应。1964年,随着肥皂货源增加,曾一度敞开供应,1967年销售11000箱,不久又恢复限量供应。1978年,合成洗衣粉投放市场,肥皂供应紧张状况开始好转,1979年销售22400箱。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洗涤用品种类增加。各类高档香皂不断进入普通家庭,1986年销售肥皂112800箱,洗衣粉63.5吨。此后经营渠道增加,国营商业和供销社销售量逐年下降,1990年社会消费零售肥皂12700箱,香(药)皂316000块,洗衣粉27000公斤。
  照明类 取火照明类用品,过去民间多用燧石取火,用松明、竹篾、植物油照明。清穆宗同治四年(1865),从外国输入火柴,群众称为“洋火”。民国13年(1924),县城创办光明火柴有限公司。建国后,火柴属于国家计划管理商品,1950年销售100件(每件1000小合)。由于木材紧张,市场供应不稳定,1961年10月起实行凭证供应,当年销售6500件,1967年销售7300件,1982年上升到16700件。80年代中期,打火机大批量投放市场,火柴销售量逐年下降。
  器皿类 建国前,家庭多用木制脸盘洗脸。搪瓷制品、铝制品和保温瓶等家用器皿较为罕见。家具器皿,1950年起由供销社经营,1960年国营商业开始经营面盆、口杯等搪瓷制品,20世纪60年代货源紧张,实行凭工分券供应,以后随着货源增加而逐步敞开供应。1966年商业批发面盆7120个、口杯7750个;1976年,批发面盆12030个,口杯15740个。80年代中期,塑料制品大量上市,搪瓷制品趋向疲软。1963年起,各类钢精锅、奶锅、浅底锅、双耳锅、菊花锅、柿型锅、双篾锅、高锅、压力锅(分洗白和砂光两类),逐步进入市场。1966年批发销售1610个,1967年起实行凭证凭票供应,直到1978年才敞开供应。1982年,百货公司批发销售铝锅8490只、压力锅220只、铝茶壶2389只,1988年县百货公司批发销售铝锅14810只,其中压力锅5470只,铝茶壶2540只。
  钟表类 20世纪50年代,农村双铃闹钟销路较好。1959年县百货公司试销国产手表5只,1960年销售49只,主要由干部、工人购买。1961年,手表销售分高价、平价两种价格,平价手表实行计划供应,当年平价“上海”牌17钻全钢男式手表每只85元,半钢60元;进口瑞士“英纳格”17钻男式手表,全钢每只151元,半钢140元;高价“上海”牌17钻,全钢每只130元,半钢100元,“英纳格”350元,1963年停止高价供应。1964年百货公司销售手表100只,1966年销售手表200只,钟113只。1971年手表销售增长,当年销售600只,1977年增至手表1600只,钟2546只。1978年,基层供销社开始经营手表业务,当年销售手表1700只,1980年销售手表2600只,闹钟2227只。80年代,钟表处于更新换代时期,老式机械钟表逐渐退出市场,部分老式钟表降价销售,代之以石英钟表、全自动电子钟表,1981~1990年,全县销售手表73700只,钟10901只。
  缝纫机 保温瓶
  家用缝纫机,1959年起,由百货公司经销,列为计划管理商品,当年全县销售80架。20世纪60年代需要量上升,1966年销售112架。70年代,部分商品计划列为农副产品收购的奖励物资,1976年销售821架,缝纫机进入农家。80年代,缝纫机货源逐步充足,1985年敞开供应,次年全县销售6100架,城乡销售达到饱和。保温瓶,长期以来市场供应紧张,实行凭票供应,1959年销售12800只,1967年销售11800只。70年代起,竹壳保温瓶逐步转为铁壳、塑料壳、金属壳保温瓶,市场供应趋向缓和,1980年,销售35000只。80年代中期,又增加气压式、广口式保温瓶,1985年销售71500只。
  五金交电
  20世纪50年代,交电器材由供销社经营,数量很少。60年代,国营商业开始经营批发业务。1966年,全县自行车销售32辆,并逐步增加手推车、轮胎、灯泡、灯管、电线、电料等商品经营。1973年,销售自行车279辆,灯泡58200只,电线1470卷。1978年,销售自行车1306辆,灯炮121700只,电线1543卷。80年代初期,自行车供不应求。80年代中期,交电商品开始多渠道经营,价格放开,1986年销售自行车10264辆,摩托车开始销售,是年销出49辆。随后由于经营渠道增多,国营商业经营量下降,1990年自行车销售3720辆,灯泡324700只,电线835卷。
  家用电器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经营,60年代销出收音机87架,1972年晶体管收音机投放市场,并逐渐代替电子管收音机而占领市场,1980年销售1149架,1985年销售852架,1985年后,晶体管收音机又逐步为收录机代替,1987年收录机销售1630架,1990年销售1190架。电视机于1980年开始经营,当年销售黑白电视机318架,试销彩色电视机3架。1982年,销售黑白电视机227架。1986年,销售电视机1767架,其中彩色电视机865架。1987年起,多渠道经营电视机,名牌电视机畅销,黑白电视机和杂牌电视机滞销,进口名牌彩色电视机供需紧张。1989年起,对彩色电视机实行专营,由县五交化公司批发部及19个专营零售点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电风扇于1980年开始销售,次年销售259台,1984年增到1976台,1986年13496台,1988年增加到19405台。1984年起,电冰箱、洗衣机进入百姓家,当年销售电冰箱29台,洗衣机23台,次年实行多渠道、跨行业经营,1986年销售电冰箱101台,洗衣机111台。80年代后期,销售量激增。1990年,销售电冰箱958台,洗衣机1713台。80年代后期,男女青年婚嫁品由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新“三大件”代替了60年代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老三件”。
  文化用品
  建国前,文化用品由私商经营,20世纪50年代供销社开始经营,1960年县百货公司建立后,扩大对文化用品批发经营,品种由纸张、文教用具、印刷材料扩大到文娱用品、体育用品及大型运动器具,经营量不断上升,1963年主要商品有机制薄纸、铅笔、印相纸、胶片、胶卷、圆珠笔及芯、口琴、乒乓球、钢板、篮球、排球、足球、钢笔、金笔、复写纸、蜡纸等,当年销售额23.8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纸张销量大增,1966年批发销售各类纸张80吨。1979年,国营商业批发销售71.8万元,主要商品销售:机制薄纸252吨,机制板纸30吨,钢笔2560支,铅笔721400支,圆珠笔146690支,蜡纸780筒,复写纸2788盒,乒乓球10700只。80年代后文化用品经营增长缓慢,1985年国营商品批发销售66.8万元。
  第二节 针棉纺织品
  针棉织品
  针织内衣、毛巾、纱袜、毛线等,建国初期被列为高档商品,销售甚少。1954年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后,针棉织品销售量激增,当年汗衫背心、棉毛衫裤、卫生衫裤3种针织内衣销售11100件,毛巾21550条,纱线袜61060双,毛线1100公斤;1959年,销售三种针织内衣99400件,毛巾124250条,纱线袜117420双,毛线3吨。1960年起,对卫生衫裤、棉毛衫裤、绒衣睡衣、床单、毛巾被、毛巾布、浴巾、线毯、绒毯等9种商品实行凭布票供应,对毛巾、袜子、汗衫、背心、棉毯、民用线等6种商品实行凭证供应。次年,又扩大凭布票、凭证供应商品范围,并且对部分针棉织品实行高价敞开供应。1965年,针棉织品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针棉织品经营不正常。20世纪70年代,化学纤维针棉织品陆续投放市场,针棉织品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原来凭票证供应范围逐步缩小,1979年三种针织内衣销售1050700件。80年代起,针织涤纶织物增多,工艺水平提高,价格有所降低,逐步取消布票,由原来的以天然纤维为主转向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各种羊毛、兔毛、马海毛、毛绒等销售量激增,款式和档次不断提高,内衣型向外衣型转变,低档次向中高档发展,“高精新”针织品销量大增,城乡消费差距逐步缩小。1986年,全县三种针织内衣销售649500件,床单31600条,毛线106300公斤,各种绵纶袜子122240双。
  纺织品
  建国前,农村以自纺、自织、自染、自用的土布为主,棉纱、棉布、绸缎、呢绒销售很少。1951年,全县私营棉布商24家,棉布摊贩101户,从业人员149人。1952年,国营商业开始经营针纺织品,当年国营合作商业棉布经营所占比重达到40%。1953年12月,成立供销批发站,开展对基层供销社和棉布商贩批发业务。1954年,国家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棉布批发业务由国营商业统一经营,私商只能为国营商业经销、代销。国家对棉布实行定量凭票供应,每人定量布票6.17米,坚固耐穿的中高档纯棉布、线卡其、线华达呢、高档士林兰及龙头细布供不应求,绸缎、呢绒不收布票,格外畅销,当年销售101万米。1955年,按职工、城镇居民、农民发布票,每人分别为9.3米、8.3米、6.3米,全年棉布销售118.9万米,其中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销售比重占76.88%、私商占23.12%。1959年,全县棉布销售253.31万米。1961年起连续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只发少量补助布票,当年全县只销售棉布61.94万米。1965年起,国民经济情况好转,但不久又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纺织品经营不正常。20世纪70年代,化纤织品逐步进入市场,棉布供求矛盾开始缓和。1978年后,纺织品货源增多,质量提高,各种涤棉布价格降低,收取布票逐步减少以至免收布票,敞开供应。1984年起,停止布票使用,当年销售棉布83.75万米、纯化纤42.84万米、绸缎1.07万米。1985年起,纺织品花色、品种、款式不断更新,呢绒绸缎等高档次商品销售激增,1987年,全县纺织品批发441.3万元。经过商业体制改革,实行多渠道、少环节经营,经营网点增加,国营、供销社销售比重有所下降,1990年批发销售只有204万元。
  第三节 食品 副食品
  猪牛羊
  猪 建国初期,国营商业、供销社和私营商贩随行就市,自由收购。1956年,县食品公司成立,实行生猪派购和计划供应,当年收购生猪20300头,供应5457头。1958年,收购39700头,供应20232头,调出县外19380头。1960年,粮食减产,生猪仅收购17200头,保证上调11751头外,供应只有5449头。1962年,农村政策放宽,生猪生产回升。1966年,生猪收购达81400头,上调13276头,县内供应68124头,猪肉价每公斤从1964年1.36元降为1.28元。“文化大革命”期间,购销不正常。1978年以后,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生猪收购回升,1979年收购59000头,上调17830头,县内供应41170头。1985年起,取消派购,放开价格,市场购销几乎全由个体屠工包揽。
  牛 养牛主要用于耕田。菜牛的经营是在保护耕牛、“先耕后菜”前提下收购销售,规定黄牛13岁以上,水牛15岁以上,或丧失劳役能力的老牛残牛转为菜牛,凭当地政府检验证明,由食品公司统一收购。1956年,全县收购菜牛7800头。1984年起,对菜牛实行市场调节,放开经营,牛肉价格大幅度上涨。
  羊 山羊经营历来以外销为主,大部分销往平阳、福建,县内市场销量不大。1956~1985年,全县收购菜羊累计32900头,外调20623头。嗣后,放开经营,主要由羊贩收购运销。
  禽蛋
  家禽 为三类农副产品,以自由购销为主。1956年,县食品公司开始挂牌收购,当年收购鸡、鸭、鹅1.58万只,1960年收购量6.16万只。“文化大革命”期间,经营不正常,其中连续7年没有收购。家禽供应主要是通过集市和商贩进行,县食品公司主要供应军需、特需和安排城镇节日供应。
  蛋品 鲜蛋是出口产品之一。1956~1958年,3年收购242吨,社会零售125吨。1960~1969年,共收购1050吨,社会零售414吨。20世纪80年代后,购销放开,实行多渠道自由经营。
  水产品
  建国前,水产品以私商经营为主。1956年,水产公司建立,经营田鱼、鲢鱼、青鱼、草鱼、鲤鱼、鲫鱼、香鱼、鳗鱼、甲鱼、黄鱼、带鱼、鲳鱼、海虾、目鱼、鱼叩及各种咸鱼等,同时经营水产品加工业务。当年推广黄鱼敲〓作业,全年收购水产品8537.2吨,其中敲〓黄鱼1445吨。1957年,收购量增加到17379.4吨,其中黄鱼11685吨,水产公司销售1364吨,加工3654吨,黄鱼价格降到100公斤18元。但敲〓作业使海洋渔业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水产品收购量急剧下降。1976年,政府扶持淡水养殖业,当年淡水鱼产量超过海水鱼产量。1982年,水产品社会零售1517吨。1990年后,水产公司除节日供应少量鲜鱼外,其余都在市场上购销和自产自食。
  烟酒糖盐
  烟 烟草在明末清初传入后,全县各地普遍种植,自制烟丝,自制自用,很少出售。建国初期,私人商店有少量烟丝出售。1958年,供销社收购12.35吨,1962年收购93.75吨,1965年后种植减少,供销社停止收购。卷烟,清德宗光绪年间(1875~1908)开始少量进入永嘉市场,由私商经营。1953年起,由国营商业经营,当时进入市场的卷烟档次低、数量少,大部分是浙江省宁波、金华、建德等地出产的丙、丁级烟。由于货源少,对吸烟的干部、工人实行计划供应。1959年三季度分配永嘉的只有1059箱,吸烟者只好论支分配供应。70年代,改为凭票定量供应。到80年代,卷烟货源逐步增加,经营渠道增多,市场活跃,档次提高,从“大前门”、“牡丹”到“中华”等甲、乙级高档烟占据市场,低档烟大量库存积压。1988年放开经营,1990年成立县烟草专卖管理局,对卷烟实行专卖和统一管理。
  酒 永嘉酿酒历史悠久,酒业经营,集中在老县城(今鹿城区),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县城清心堂的“半和春”酒,为温州名酒,出口海外。明朝,酒是温州主要出口产品之一。主要生产黄酒、白酒及酱油、醋、腐乳、饮料等,由厂商自由经营。清穆宗同治年间(1862~1874),桥头、坦头郑泰和酒坊开张。嗣后,枫林、碧莲、渭石等地酒坊相继出现。建国后,在整顿酒坊基础上,1956年成立县酿造厂,生产黄酒、白酒、酒汗及酱油、醋等产品,由商业部门统一经营。1957年,销黄酒、白酒259吨。20世纪60~70年代,供应紧张,由商业部门实行凭证、凭票定量供应。80年代中期,货源增加,经营渠道增多,价格放开,市场上白酒档次提高。1986年,县啤酒厂建成投产。80年代后期,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国营商业酒类经营量下降,并停止酒类批发。
  食糖 建国前,由南北货店、烟酒杂货店自由经营。建国初期由供销社经营,1952年起由国营商业统一经营。国营商业在重点产糖区设收购点,其他地方委托供销社收购。永嘉是食糖调入县,货源紧缺,长期以来采取凭证、凭票或限量供应。1979年1月,货源充足,红糖敞开供应,当年红糖销量猛增至1741吨。1987年9月1日,又恢复红糖定量凭证供应,对工业生产用糖实行计划供应。1988年,向县外购入缓解市场供求矛盾。1988年以后,食糖敞开供应,国营公司食糖经营量逐渐减少,基本上由市场经营。
  食盐 建国前,国民政府对食盐进行统一经营和管理,设立食盐公店,规定乡镇合作社社员每年计划供应9公斤,每月供应0.5公斤,其余3公斤机动。事实上,食盐大部分由私商把持,走私严重。建国后,食盐由供销社经营,供销社社员优待,群众保证供应,杜绝私商对食盐的垄断和投机经营。“文化大革命”期间,放松食盐市场管理,盐商投机活动抬头。20世纪80年代,逐步趋向多渠道经营,供销社批发经营量有所下降,但食盐市场供应正常。80年代后期,加碘食盐开始投放市场。
  蔬菜 果品
  蔬菜 建国初期,蔬菜以私商经营为主。1959年,县府在上塘镇建立蔬菜基地,由县副食品公司统一收购,投放市场,解决县城干部、工人蔬菜问题,并对蔬菜价格进行统一管理。后来清水埠及其他集镇相继建立蔬菜基地。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人口增长,蔬菜需求量日益增加。1969年,供应白菜等蔬菜20多种。1983年,县内供应不足,从县外调入补充,全年供应441.8吨。1984年供应量增加到748.85吨,1989年达1096.7吨。同时,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起至1985年,对城镇居民每月发豆制品票0.5公斤,凭票购买豆制品。80年代后期,蔬菜价格放开,进行自由经营。
  果品 建国前,市场上干鲜果品由私商经营。建国初期,供销社经营少量桂圆、荔枝、红枣等名贵干果。土地改革以后,农村发展果品生产,主要品种有:柑橘,1955年全县收购148吨,1965年收购264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柑橘生产进入大发展阶段,1986年全县收购1200吨,1987年收购2550吨。此后,产大于销,柑橘放开经营,除满足县内需要,其余销往外地。此外,还有桃、梨、梅、杨梅、枇杷、板栗、红柿和西瓜等。桃以农民自产自销为主;1979年,供销社收购鲜梨23.70吨,收购青梅12.26吨;杨梅以鲜销为主,1979年供销社收购128.25吨,1983年收购159.5吨,此后杨梅以农民自销为主。枇杷以农民自销为主,1979年供销社收购489.15吨;板栗以农民自产自销为主,1976年供销社收购24.35吨,1978年80.65吨,此后由于收购价和市场价差距逐年拉大,虽然板栗产量年年增加,而收购量却逐年下降,1983年只收3.5吨,1984年后停止统一收购;红柿以农民自产自销为主,1960年供销社曾收购5吨;西瓜原系农民自种自销,产量不多,1979年起商业部门和供销社对西瓜生产予以扶持,帮助农民推销,当年供销社收购379.1吨,1984年后,西瓜产量年年增加,收购量逐年减少,供销社退出收购,完全由农民自行经营。
  第五章 石油煤炭经营
  第一节 石油
  煤油
  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温州被辟为通商口岸,英、美煤油(俗称洋油)开始在县城销售。嗣后,英、美商人相继设立“亚细亚”(英)、“美孚”(美)石油公司办事处,向县城(今鹿城区)和县境内主要城镇推销煤油。销路打开后,两公司先后在县城建造4座石油堆栈。民国6年(1917),“美孚”公司在瓯江北岸建梅园石油堆栈,历时3年建成。民国25年(1936),英商也在清水埠购买土地建成一坐大储油池。此后,经营煤油的座商越来越多,32年(1943),城区已有39家。
  建国初期,现县境内人民还是很少使用煤民国25年(1936)英商亚油。1950年销售3吨,1952年12吨,1956年142吨。1957年起,实行凭票定量供应,保证人民生活用油不低于煤油分配总额80%,年销售量152吨。1965年3月1日开始,煤油供应分批发和零售两种价格。1982年起,照明煤油严格凭证(票)供应,严禁代煤作生产燃料,代柴油作内燃机燃料。1983年,煤油计划分配实行平价、高价两种价格供应,年销售1123吨。1984年联入华东电网后,实行“先农村,后城镇,先照明,后其他,区别有电区和无电区”的供应原则,年销量一直稳定在1100吨左右。1987年,计划外自营成品油经营政策放宽,平价油计划供应减少。1990年年销量917吨。
  柴油
  民国13年(1924)始有柴油进口。20年(1931),普华电灯公司安装500马力柴油发电机组,年耗油130吨,26年(1937)改用1500马力柴油发电机组,年耗油360吨,为当时县内用油大户。28年(1939)7月10日,永嘉县政府采取强制收买柴油措施,保证电厂发电用油。34年(1945),永嘉县碾米、火柴、布厂、铁厂等18家工厂中,用柴油作燃料进行生产的仅7户,用木炭代油作业的有11户。
  20世纪50年代,柴油由温州市石油公司直接供应。1959年,县商业局开始销售柴油,第一季度销售30吨。1964年第一季度起,推行合同制供货办法。70年代初,石油产品实行降价供应。1971年9月,柴油零售价格每吨降低33元,次年省分配指标大于县建议数,满足柴油机具的用油需要。1979年,对全县农机具进行普查登记,建立档案,实行按机定量供应,是年底有农业耕作、收获、植保、排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347台,其他柴油机具202台,年销售柴油4762吨。1981年,柴油供应保证春耕、排灌及氨水运输用油,11月1日起,取消农业生产用柴油价格补贴。1983年,实行计划包干和定量凭证供应制度。同年5月11日起,高价柴油敞开供应,1984年7月起,允许农机部门经销、代销农用柴油和自行采购高价柴油。1987年后,自营柴油放开经营。1990年,全县柴油经营主要依靠计划外自营油。
  汽油
  民国5年(1916)始有汽油进口,年销量9.85吨。
  20世纪50年代,汽油由温州市石油公司直接供应用户。1959年,县百货公司开始供应汽油,当年第一季度供应2吨,1963年为11.5吨。1966年初,按照节约用油原则,保证供应重点工程建设、抗旱排涝、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用油,是年第四季度销售汽油20吨。1974年,实行凭票定量供应。1978年,实行统一分配定量供应,全年销售汽油52吨,1981年为462吨。1983年,开始经营高价汽油,当年销售98吨。1984年5月,高价汽油敞开供应。次年,清水埠到花岩头104国道和330国道线两侧个体加油站(点)有100多家。1980年,对高价油价格做出规定。1988年1月,放宽自采油范围、对象、价格,并同意每吨计划外自采油可提取劳务费2元,用于必要开支和奖励有关人员。同年,省石油公司让利调拨给永嘉县计划外高价汽油800吨,调拨价(上海交货价)每吨640元。县石油公司派出采购员40多人次,分赴南京、上海、宁波、杭州、舟山、台州等地组织调进高价油3584吨。1990年,贯彻“保证重点,控制消费,合理使用,节约用油”的供油方针,市场汽油供应稳定。
  润滑油
  民国5年(1916)始进口润滑油,年销量1.9吨。
  20世纪50年代,由温州市石油公司直接供应用户。1959年县百货公司开始经营。60年代润滑油经营量很少,1965年,润滑油供应保证重点工程、农业生产用油。1968年,实行按动力用油供应原则安排供应,加强回收利用、节约代用。1974年起,认真执行“收回供新”办法,回收废弃润滑油送炼油厂。1983年开始经营高价润滑油。1985年5月起,高价油敞开供应。
  第二节 煤炭
  供应
  民国期间用煤量很少,工矿企业多用木柴、木炭作燃料,生活用燃料主要是柴薪、秸秆。
  建国后,煤炭由温州市燃料站从外省采购后直接供应。1959年起,由县百货公司供应,年销售7544吨,全部用于工矿企业,并实行按购买数量多少定价格档次。1963年开始,要求用煤单位节约用煤,当年节约煤炭840吨。1965年5月始,改为按供应对象定价格档次,即工业用煤按调拨价,农业、手工业和集体生活用煤按批发价,城乡居民生活用煤按零售价。1966年,采取节煤措施,上半年全县较大的用煤单位节煤166.75吨,陶瓷厂每窑从8.5吨降到7吨。1970年,销售煤炭11139吨,比上年增长61.69%。1971年煤价上升,清水埠销售淮南统煤批发价每吨45元,阳泉混煤每吨50元。1972年,发动改炉、改窑、改灶,降低煤耗,并要求用煤渣作燃料,由县百货公司统一调拨。1973年开始,对集体食堂、城乡居民生活用煤实行凭证、凭票定量供应。1978年,县燃料五金公司从百货公司析出,煤炭业务划归燃料五金公司经营。严格执行生产用煤“交渣供煤制”,凭交渣数供煤,拒交者,停止供应。1979年,实行定额管理,凭证定量供应,并实行财政补贴。1980年,燃料五金公司分为燃料公司和五交化公司,煤炭由燃料公司经营,继续实行凭证、定量供应。是年,开始供应协作煤,价格按实际成本作价。1985年,组织调进计划外煤炭8155吨,缓和市场供需矛盾。1987年,燃料公司划归物资局领导。1979~1988年,各年分别供应煤炭22258、21757、21933、20287、20735、23005、32258、36664、41255、45483吨。
  储运
  建国初期,煤炭运输由木帆船从温州直运厂矿所在地港口码头。1958年后,部分煤炭由“永机1号”从上海运入清水埠港,部分在温州直接提货。
  1962年,在千石村岩宕垟江边建煤炭储存场,用地3亩。20世纪70年代起,煤炭直接从上海调运,储岩宕垟煤场,无烟煤大部分预拨给清水埠、上塘煤球厂。80年代中期,煤炭经营量增加较快,县内运输船只不能满足煤炭调运需要,雇用乐清、瓯海、苍南、平阳等县副业船运输。大部分无烟煤继续预拨给各煤球厂,对用煤大户实行整船直拨,减轻仓储压力。1987年4月1日,尾岩头煤场建成使用,占地6000平方米,堆放量1万多吨,提高了存储能力。县燃料公司从乐清、瑞安、青田、瓯海、泰顺和舟山海军基地争取到运输能力万余吨,当年调进煤炭38963吨。1988年,取消运输用油补贴,按市场运价同营运方签订协议,进行运输。
  第六章 土特产品经营
  1953年起,国家对粮食、棉花实行统购,同时对其他重要农副产品分为三类,实行有计划收购。1965年,县供销社列入计划收购的农副产品,包括土产、特产、畜产品、干鲜果品、日用杂品、中药材及废旧物品等共7大类231种。1978年后,逐步放宽收购政策。1984年取消粮食、棉花统购后,其他农副产品亦逐步退出计划收购,实行自由购销。
  第一节 特产
  茶叶
  永嘉种茶历史悠久。民国28年(1939),茶叶总产量222.5吨,有茶行15家。1952年,供销社开始收购,当年购得192吨,1956年收购279吨。1958年,实行奖售收购,购得316吨,1959年367吨,1960年325吨。此后,收购量下降。1979年,茶叶收购放宽政策,当年购得324吨,1980年收购327吨,以茗岙最多,占全县收购量21.8%。此后,至1990年全县茶叶收购量一直稳定在300吨左右。1985年,开始开发名茶“永嘉乌牛早”茶,主要产地在乌牛、仁溪、罗溪三个乡镇,其主要特点是“早”,要比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早1个月上市。1987年,在浙江省首届茶叶评比会议上,以“色、香、味俱佳”评为全省优质名茶。1985年的收购量为3吨,1990年产量为17.5吨,少量由供销社收购。
  黄麻
  黄麻主要产区在沙头,种植历史悠久,民国32年(1943)产量15吨,农民自种自销。1951年,供销社列入计划收购,当年收购54吨。1961年起,黄麻列为派购物资,进行奖售收购,当年收购483吨,1965年收购1119吨。以后数年收购量有所下降,没有完成收购计划。20世纪70年代后期收购量回升,1979年收购1417吨,1980年1878吨。此后,由于黄麻价格起变化,种植量逐年减少,收购量连年下降,1985年只收购501吨,1990年停止收购。
  棉花
  建国前,永嘉棉花自种自用,以枫林为多,少量自由出售。民国28年(1939),全县产棉60.35吨。抗日战争时期,棉花生产受到破坏,33年(1944)全县产棉仅5.05吨。抗日战争胜利后,35年(1946)棉产量达224.8吨,除农民自用外,由私商经营。1954年,国家对棉花实行统购,由供销社统一收购,禁止私商采购,对农民交售棉花实行奖励政策和凭票供应,1959年收购25.6吨。1960年后,棉花种植量下降,收购计划难以完成。“文化大革命”期间,棉花种植基本停止,全县城乡工业用棉和生活用棉靠外地调入维持。
  蚕茧
  史籍南朝有“永嘉八辈蚕”的记载。以楠溪江沿岸最多。1956年起,政府对养蚕业采取扶持政策,1958年收购蚕茧43吨,60年代蚕茧生产有较大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桑园受到破坏,1976年蚕茧收购量19吨。1978年后,蚕茧生产有所恢复,1981年收购65吨,1984年收购115吨,但此后蚕茧收购逐年下降。
  剑麻
  剑麻1964年由县供销社从福建引进,是制造白棕绳的好材料,具有经济价值,1971年收购157.25吨,1978年白棕绳产量3000吨,产值600万元。1984年起,白棕绳为尼龙绳代替,剑麻身价回落。1988年收购30.85吨,1990年后不再收购。
  咸草 龙须草
  生长在楠溪江下游江边和瓯江沿岸的咸草及深山悬崖上的龙须草,是制作出口商品折席、蒲鞋、草帽、绳索、草袋、茶包、蒲片、糖果盒、枕巾席等用品的材料。建国前,农民自采、自制、自销。建国后,人民政府采取扶持政策,1954年收购咸草473.885吨,1957年收购龙须草220.5吨,1959年收购咸草53.5吨,1966年收购龙须草329.85吨,1977年收购龙须草247.5吨,常年收购量250吨。1979年后,因咸草和龙须草经济效益不高,收购量逐年减少,1988年后,只有沿江少数妇女编制少量编织品出口,山区龙须草无人问津。
  芦笋
  在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扶持下,1986年,从美国引进芦笋种子,在楠溪江沿岸种植,由县罐头厂制作罐头,供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收购出口,1990年出口芦笋罐头822吨。
  此外,列入计划收购还有土糖、烟叶、卫生纸等,分别由当地供销社和土产公司收购经营。
  第二节 土产
  箬叶
  永嘉箬叶资源丰富,质量颇佳。1982年,县土产公司和外贸公司收购箬叶82.8吨,大部分出口东南亚国家。
  山苍子
  永嘉山苍子资源丰富,1965年供销社收购产值38万元,加工山苍子油出口,因经济价值不高,1984年后逐年退出计划收购。
  生姜
  永嘉生姜资源多,1958年开始收购鲜姜100多吨,干片35多吨。干片加工生姜油出口,1980年出产生姜油40.8吨。1988年后,生姜油出口形势不佳,生姜收购量逐步减少。
  萝卜
  各地都有出产,以东岸出产的质量最佳。1962年供销社收购推销180吨,1965年加工萝卜干销往河北邯郸。
  中药材
  金刚刺片,1966年收购271.7吨,1971年收购155吨,1979年收购1169.5吨,1980年停止收购。勾藤,常年收购量为50吨。金银花,1979年收购45.7吨。黄柏,常年收购量为50吨。麦冬,1965年桥下供销社收购0.85吨。
  此外五倍子、黄栀、元参、天门冬、米仁、首乌、前胡、牛膝、白术、茯苓、龙胆草、地骨皮等均有收购。
  第三节 畜产品
  山羊皮,1956年收购334张,1959年收购617张,1956~1979年共收购222667张,1980~1982共收购92724张,1984年后收购量下降,1985年收购6400张,1988年收购12000张,1990年停止收购。牛皮,1956年收购766张,1957年收购8788张,1972年收购10216张,1988年收购1900张,后停止收购。黄鼠狼皮,1959~1990年共收购10509张。1963年收购水獭皮150张。收购的畜产品还有麂皮、兔皮、猫皮、松鼠皮、猬子皮、狸子皮、香狸皮、猪鬃、猪肠衣、狍子角、羽毛、兔毛等。1957年,引进长毛兔,政府对长毛兔养殖采取奖励政策,发展养殖基地,当年收购兔毛0.29吨,1980年全县长毛兔存栏数达到25万头,兔毛收购14.15吨。1983年起兔毛销路不畅,长毛兔养殖回落,1984年收购量降为2.94吨,1987年只收购0.37吨,1990年停止收购。
  附:废旧物资收购
  1954年开始,供销社开始回收废旧物资,进行再利用,包括废钢铁、废纸、废棉、杂骨、破玻璃等,当年收购废钢铁336.3吨,废铜29.2吨,废锡30.5吨。1965年,由县土产公司委托小商贩代收。以后建立县废品回收利用公司从事专业收购。1976年,收购废钢铁452.7吨,清理盐水瓶2万只,纸板箱1.5吨,破玻璃0.5吨,被评为省废品回收先进县。1985年回收废钢铁1529.45吨,1987年3413.6吨,1988年达4785.9吨。
  第七章 市场
  第一节 发展概况
  永嘉,历史上是手工业和商业较发达地区。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永嘉城乡已出现定期集市,上市商品为谷帛等生活必需品。南朝时,永嘉养蚕缫丝技术已有一定水平,家庭手工业除育蚕缫丝外,绩麻、纺织技术也相应提高。丝织布和麻布,都是当时重要实物赋税。西晋时,东瓯窑生产的缥瓷驰名海内外。隋、唐时期,盛产土布,已有土布市场,丝麻织品交易频繁。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永嘉被朝廷辟为对外贸易口岸,柑橘、蚕桑、茶叶、桐油、木材都颇有声誉,陶瓷、造纸、造船、雕刻、漆器、制伞、皮革、绫缎、绢绸等产品,通过市场交易,销往全国。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促进了永嘉经济、文化更快发展。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或稍前,永嘉城厢设有市舶务,专管海外贸易。永嘉同高丽(今朝鲜)、真腊(今柬埔寨)、日本等国都有商船往来。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或稍前,永嘉县城(今温州鹿城区)设市舶司,鼓励对海外贸易,民间海外贸易有更大规模发展,永嘉成为全国对外通商七大港口之一。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永嘉县城设有织染局,监造宫廷所用丝织品;民间手工业更趋繁盛,产品名目繁多,主要有丝织业、棉纺织业、矿冶业、制瓷业、造纸业、制革业等,“缂丝”、“瓯绸”、“双棱布”驰名国内,棉纺织业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由于市场扩大,社会出现包办商人。明代倭寇长期侵扰,清初实行闭关政策,永嘉对外贸易受到严重挫折。但在康熙、乾隆后,城乡贸易又向前发展。乾隆年间城乡庙会得以延续与扩大,如瞿溪(今属瓯海县)二月初一、上塘二月十三日到十五日都是远近闻名的庙会,赶集者数万,乃至10多万人。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8),永嘉城厢有商业5260户,已有大量“洋货”倾入永嘉市场,出现“市半洋商”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永嘉工商业有过短暂发展,先后创办起织布厂、火柴厂、制革厂、炼乳厂等,五马街成为县城商业最繁荣街。抗日战争前期,沿海大城市相继陷落,县城成为东南惟一口岸。江西、湖南、广西、重庆等地商人及采办军需物资人员汇集县城,市场交易一度繁荣。民国31年(1942),城区有商店3503家,资本总额计8549.66万元。嗣后,永嘉县城三遭日本侵略军侵占,工商业损失巨大,商业贸易也随之衰落。民国后期,美货倾销市场,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金圆券贬值,物价飞涨,金融市场混乱,永嘉城厢商业市场处于风雨飘摇、凋零萧条之中。
  建国初期,永嘉县治几经迁移。原永嘉城区建制为温州市,永嘉县商业市场范围大为缩小,仅以传统庙会、牛市等农贸市场为主。1951年4月28日,永嘉县首届土特产会议召开。1952年4月,永嘉县派各区代表参加温州专区土特产交流会议,同温州市及兄弟县签订土特产购销协议书,合计金额111.79万元。8月,永嘉县动员10万多农民参加温州物资交流大会,成交总额达125.88万元。10月5日,全县首次初级市场物资交流大会在岩头镇举行,参市人数45000多人次,成交额4.44万元。10月26日,永嘉县城乡物资交流指导委员会成立。1953年1月27日至2月5日,岩头、桥头、永中(今属瓯海县)3镇相继举行物资交流大会,全县12万多人参加物资交流活动,销售额20.94万元,收购额15.69万元。1954年,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国营和合作社商业迅速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和城乡物资交流活动一度被取消。1957年,全县又开放岩头、枫林、碧莲、梧埏(今属瓯海县)、永中(今属瓯海县)、瞿溪(今属瓯海县)等13个初级交易市场。“人民公社”化时期,关闭开放不久的初级交易市场。1959年,全县在岩头镇进行举办综合性交易市场试点。同年,又开放16个不定期的集贸市场。1961年,全县除11个公社级初级市场外,还建立13个管理区级市场,先后开办36次集市活动,上市人数20.25万人次,上市商品248种,成交额23.81万元。1962年,全县集市成交额200万元,同时恢复九丈、桥下等牛市场,城乡集市贸易日趋繁荣。“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所有初级市场关闭,集市贸易受到严格控制。随着社会上动乱不停,武斗升级,无政府状态蔓延,由老百姓自发组织形成的市场,在全县各地都可见。岭窟市场最具代表性,市场地处永嘉、乐清两县交界处,在花坦乡张田庵村的小山坳里。1961年5月形成,“文化大革命”期间不断扩大。逢农历二、七日设市,来自乐清、洞头、玉环、温岭、仙居、缙云等县及江苏、福建等地的商贩云集岭窟,主要进行木材交易,也销售鱼货、肉类、粮食、农副产品、衣饰、布匹等,参市人数多时一天逾万人。县、公社多次组织力量,欲取缔市场,均未成功。岭窟市场成为浙南最大的“黑市”之一。至1977年,商业供应网点远不能适应人口增加和商品流通量增长的需要,买东西难、吃饭难、住宿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1978年后,各级政府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发展城乡商业。允许社员从事个人劳动生产的鲜活商品和三类农副产品贩卖活动,农村中大量劳动力投入商品生产,进入商品流通领域。1979年10月,永嘉县先后在上塘、江北、乌牛、黄田、永临等地重建综合性市场6处,在岩头、岩坦、碧莲、界坑、沙头等地开放农副产品交易所9处,粮油交易所1处。1980年,全县耕牛市场增到16个。1982年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大批农民进城经商,相继建立小商品市场,个体商贩比比皆是,继中国第一个小商品专业市场桥头钮扣市场在桥头诞生以后,永嘉县相继出现以“一村一业”的专业市场,如桥下教玩具市场、黄田小商品市场、瓯北阀门市场等,各集镇都开辟商业街或商业区。至1990年,全县有专业市场27个,年成交额3.0016亿元。其中工业品市场3个,小商品市场3个,综合性农贸市场9个,生产资料市场4个,竹木市场6个,耕牛市场2个。从而形成以上塘为中心,通过各集镇向四面八方辐射的商业网络。上市商品品种日益增多,钮扣、拉链、教玩具、阀门等产品已成为永嘉县市场优势产品,初步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市场体系。
  第二节 主要集镇
  上塘镇
  民国时期,这里交通闭塞,人员进出,靠楠溪江中小船往返,陆路以古道为主连接各村。建国初期,有一条不到200米长的上塘街,只有1家供销社和几十家小店小摊,工商业不发达。1958年8月,永嘉县从温州迁治上塘后,商业发展较快。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上塘镇工商业获得飞速发展,城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市场更显活跃。相继建成城关菜市场、城关商场、浦口小商品市场、城关农贸综合市场、城关生产资料市场、城关水果市场等。1990年,全镇有国营商业公司、粮油公司、供销合作社及集体、个体批零商业、服务行业3000多家,其中永建路是上塘镇最繁华商业街。
  桥头镇
  明、清以降,桥头一直是菇溪流域的物资集散中心,木炭、竹木、菇溪缸、山货等经桥头运往温州,外销各地,又把温州的海鲜、食盐、南北货、生产资料、生活用品运回桥头销售。民国时,桥头已有50多家店铺,较著名的有“同一”、“协大”、“一大”、“恒大”、“联大”。民国19年(1930)创办的温州咸康总公司桥头分公司是本地最早经营法国狮子牌肥田粉的店铺。建国初期,桥头有商店82户,行商5户,经营小百货、海鲜、食盐、索面(又称挂面、纱面、素面)、粉干等货物。1976年,塑料编制业首先在这里兴起,继之以尼龙钥匙链、皮革表带、手套等小商品摆摊出售。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桥头钮扣市场崛起,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起到“建一处市场、兴一门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民众”的作用。1990年,桥头钮扣市场经营钮扣品种达万种以上,年成交额达1.5亿元。
  岩头镇
  岩头镇于民国24年(1935)建镇,是温州到杭州的古道枢纽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有盐行10多家,每日有3000余人肩挑食盐经岩头丽水街到缙云、金华等地。建国初期,岩头有私营商店54家,各种服务业店摊23个,手工业店铺5个,有棉布、鱼咸、食盐、百货、南货、文具等业。1978年后,岩头镇成为农工商综合发展型集镇,是永嘉北部山区交通枢纽和商品贸易集散地。1990年,有岩头农贸综合市场,振兴街五金、电器、烟糖、南北货、果品中心市场,丽水街干鲜水产、食品、蔬菜市场,学前路鞋革服务市场。其中振兴街是岩头镇最繁荣的商业中心。
  瓯北镇
  瓯北镇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水陆交通便利,日客容量达5万多人次,80年代始吸引周围及山区农民建房办企业。镇区有阀门、木材、鞋帽、服装等8个专业市场和6处蔬菜市场。楠江路和振兴大街为最繁荣的商业区,有集体商店50余间,个体商店671间。1988年,集贸成交额3500万元,出口创汇81万元。
  碧莲镇
  民国时期,碧莲镇为永嘉县十大集镇之一,是小源的物资集散地,渡头街有商业店铺数十间,苏同德、徐同仁、王同昌、金大生、徐大东等店铺较有名气,设有盐行、油行、屠行等。1990年,镇区街市店面350余间,碧莲农贸市场年成交额75万元。渡头街与双桥路相交叉成十字街面,是镇区最繁荣的商业中心。
  桥下镇
  民国时期,有富华、永兴、永济、伟兴4家山货行,桥下街有8家商店,集市贸易兴盛,名闻遐迩。1978年后,以教玩具为主的商品贸易发展很快。1990年,有桥下农贸市场、小商品商场,共有各类商店300余间,是西溪经济文化中心。
  沙头镇
  民国时期,沙头镇仅有一家李聚兴鱼咸行。1990年,沙头镇成为远近闻名的鞋业市场,沙头街设有各类商店111间。水陆交通方便,是楠溪江风景名胜区门户。
  巽宅镇
  民国时期,巽宅镇是永嘉西北山区物资集散地之一,抗日战争时,乐清一带食盐水运至此登岸,由担盐客肩运至界坑,销往缙云、金华等地,每日担盐客达100余人,有胡通大、张大生、胡协记、刘进斗等商店。1990年有商业经营户367户,巽宅街是该镇的商业贸易中心。
  枫林镇
  民国时期,枫林镇是全县十大集镇之一,商业网点密布,店铺林立,市场交易兴盛,有乾寿堂、养生堂、庆余堂、仁寿堂、济仁堂等国药店。全镇有大小店摊100余间,较有名气的店号有徐同昌、洪源、回源等20余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街市更加繁荣,市场贸易有新发展。1990年有各类商店135间,各类商品玲琅满目,行业齐全,市场繁荣。圣旨门街是镇闹市区。
  第三节 专业市场
  1990年,永嘉县有各类市场27个,大致可分为经营钮扣、拉链、化妆品、服装、鞋革、阀门、泵为主的工业日用品和机电产品市场,经营钢材、水泥、石子砂、木材为主的生产资料市场,经营西瓜、柑桔、蔬菜、肉类、鱼类为主的农副产品市场。
  桥头钮扣市场
  桥头钮扣市场是浙江省十大工业品市场之一,是温州改革初期“十大专业市场”之一。中华企业》和香港《文汇报》称之为“天下钮扣第一家”、“东方第一大钮扣市场”,《中国青年》杂志誉之为“东方的布鲁塞尔”。是全国闻名的钮扣交易中心和集散地。桥头钮扣市场,除经营钮扣外还兼营拉链、表带、皮带、装饰品、打火机等小商品。其中钮扣占全国市场销售量85%以上,拉链占30%以上。1994年,市场成交额10.5亿元。山沟小镇,地少人多,历来有从事小商小贩与手工业传统。1979年8月,桥一村叶克春、叶克林兄弟俩自筹资金400元,从黄岩县路桥镇购回一些钮扣在桥头试销,赚了钱,一批人跟着做起贩运钮扣生意,因而自发形成以桥西街为中心的桥头钮扣批发市场。1981年,有沿街钮扣摊店100多家。1983年2月县府批准开放桥头小商品市场,到年底已拥有钮扣摊店500个。600多名采购员从全国530家钮扣工厂采购不同花色规格的钮扣,汇集桥头市场,再通过3000多名推销员批发销往全国各商店、服装厂。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每天数千名顾客,上百辆过往车辆,使一条长约500米,宽仅8米的桥西街,车水马龙,拥挤不堪。不久,市场又占据桥头镇中心小学操场。1984年3月,县府率有关职能部门就桥头钮扣市场的发展规划进行专题研究,决定把镇中心小学校舍和操场改为市场,向298个个体钮扣商贩筹集资金5.96万元。同年,建成一个有983平方米、298个摊位、钢架玻璃瓦棚的集中营业场地。随着市场迅速发展。1985年9月至1990年底,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两幢交易大楼,共有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摊位1664个,日均上市客流量达5000人次。
  桥头钮扣市场建立初期,80%钮扣来自外地厂家。1985年后,桥头镇陆续办起774家钮扣生产企业,从国外引进160套生产钮扣流水线,并聘请高级工程师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提高产品档次。20世纪90年代初,桥头钮扣市场销售的钮扣,地产品率达89%以上。1990年以来,随着钮扣销售势头趋缓,桥头又办起120多家拉链厂。1994年,拉链总产值3亿多元,占桥头钮扣市场销售总额1/30
  钮扣市场以桥头为生产和批发基地,积极向外拓展,使桥头钮扣市场营销网络延伸到全国。1986年以后,有1万多名桥头人在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的百货商场中,租赁、承包7000余个柜台经营钮扣等商品,年营业额约15亿元。桥头产品还打入国际市场,1994年向国外销售钮扣等商品1亿多元。
  桥头钮扣市场曾连续3届6年被评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1994年又被评为“全国百强集贸市场”,被省工商局命名为“浙江省规范化市场”,并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从1984年3月开始,中央、浙江省、温州市等新闻单位陆续对钮扣市场做报道,中央和各地区、各部门党政领导及许多专家、学者和外国驻华使节、专家、新闻记者纷纷到桥头参观考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和田纪云、国务委员宋平、陈慕华、谷牧、中央书记处书记郝建秀、全国政协常委李雪峰、中央宣传部部长王忍之、民政部部长崔乃夫、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和胡绳、国务院秘书长陈俊生、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李铁映等先后到桥头考察。至1990年底,共有1970批、7万多人次到桥头考察,其中国务院各部、地方各省主要领导人有100多人。
  瓯北机电阀门市场
  瓯北镇在1963年就已开始生产阀门。20世纪70年代出现家庭阀门企业,到80年代初,形成江北街前店后厂式机电泵阀市场。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一批上规模的股份制阀门和泵类企业,产品也从原来截止阀、球阀、闸阀、止回阀等通用阀门,发展到安全阀、液化气阀、减压阀、电动阀、气动调节阀等特种阀门。泵类产品则从管道泵、排污泵发展到技术含量较高的液压泵、力泵、真空泵等20多个品种。起初,由于企业设备简陋,技术管理水平低,质量意识差,产品质量问题较为严重。少数人利用虚假广告欺骗客户,更败坏了瓯北阀门和泵类市场声誉。1990年,永嘉县组织力量进行市场整顿,没收7吨伪劣产品,注销263家企业;并投资80多万元,创办测试中心。1990年以来,许多企业筹措资金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并高薪聘请技术人才,或与大专院校挂钩,进行协作开发,产品质量不断改善,从而使瓯北机电阀门市场再趋兴旺。1994年,全镇有泵类、阀门成型企业325家。全国百余家阀门制造厂及大油田都到瓯北采购阀门泵类产品。瓯北泵阀产品除在本地市场销售外,还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1000多个销售点,仅上海就有300多家联营经销店。1994年,全镇阀门泵类产品销售额近5亿元。
  城关菜市场
  1958年永嘉县人民政府迁治上塘后开始形成。1985年,县财政拨款12万元,工商行政部门投资14万元,个体商业户集资3.6万元,在鹅浦建成一个钢架玻璃瓦棚顶封闭式市场,市场占地3000平方米,集市场地由镇前街迁移到前村鹅浦。1990年,集资70万元,建成一条综合性店廊,长300余米,设店面128间,占地3400平方米。市场有室内摊位183个,室外摊位80个,拥有个体商业户225户,国营企业2家,场内有活鱼池36个。有防蝇防尘设施28处,停车场380平方米,服务设施齐全,经营商品分十大类,满足城关5万多居民消费需要。1991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市场。
  梅岙教玩具市场
  梅岙教玩具市场为全国规模较大教玩具市场之一。坐落于桥下镇埠头村,市场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有营业店面110间、223家,是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教玩具专业市场。20世纪70年代初,埠头村吴元西和西岙村吴玉夫两人印刷饭菜票、小图片,制作小玩具,赚了钱,尔后迅速发展到四邻几个村庄家庭作坊,初步形成市场。80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983年有生产、经营教玩具厂家11家,年产值55万元,至1991年,有集体股份制企业105家,个体、私营企业66家。经营品种有塑料彩色挂图、磁性配套活动玩具、幼儿桌面、智力积算、教学幻灯、投影片等7大类500多种高档教玩具,年产值5000万元。1991年6月1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市场正式亮牌营业。
  黄田小商品市场
  位于黄田镇中心公路东侧。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3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二层楼面为小商品营业场。设店面44间,营业柜台800个。经营商品有:五金交电、鞋帽服装、棉布、针织、日用百货、建筑装潢、塑料制品、工业原料、首饰品、儿童玩具等。黄田小商品市场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7年,黄田有人开始制造黄铜铁路扣进行销售。进入80年代,这里家家户户竞相仿制铁路扣获利。至1988年,黄田家庭工业发展到1000余家,其中有654家取得营业执照,注册资金171万元。同年12月,开始筹办永嘉县黄田小商品市场。至1990年,全镇6000多户家庭中有4000多户办起大大小小的家庭工厂,从业人员2万多人。黄田镇家庭工业出现“一村一品”局面,如雅林的建筑五金,外窑的五金冲件,黄田岙的四合扣,夹里的装饰品,珠岙的瓶盖,三岙的铜包扣,池头的玩具,东占岙的塑料制品等,产品销往安徽、福建、江苏、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1992年,产品总销售额达1.5亿元。
  城关生产资料市场
  于1988年9月建立,原设在城关沿江路,以街道设市。1990年,搬迁至环城路口,市场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780平方米,拥有摊位63个,从业人员77人。市场主要经营钢材、水泥两大生产资料,1990年成交额达1830万元,成为全县钢材、水泥销售量最大专业市场。
  第四节 庙会
  庙会,是起自迷信活动的节日,旧时凡有庙会,必进行商品买卖活动,俗称“会市”,至今除个别庙会外,已没有迷信色彩,而成为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盛会。每逢庙会,商贸云集,商品满目琳琅;且有各种富有民间特色文娱活动,热闹非凡,是重要的集市形式。
  上塘庙会
  上塘庙会于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举行,相传二月十四日为上塘孝佑宫卢氏娘娘生日,附近农民于此日聚集孝佑宫(俗称上塘殿)祭拜“上塘娘娘”,自然形成会市。建国后,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引导,逐步将祭拜活动演变为物资交流活动,地点从上塘殿逐步转移到上塘街再转移到永建路、县前路、环城西路,成交商品也从迷信品逐步转变为农业生产资料再发展到鞋服电器等工业品,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不断增多。80年代后期,每年参加会市人数100多万人次,商品种类3000多种,成交额2亿元左右。
  瞿溪会市
  瞿溪(今属瓯海县)农历二月初一会市闻名浙南,在清宣宗朝道光以前,商业活动集中在后屿街,穆宗同治元年(1862)太平天国义军进入县城(今温州鹿城区)与清兵交战,后屿街付之一炬,从此商业集中在瞿溪街。到同治中期,每年定农历二月初一为会市期,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会市期间,三溪各地、温州城区及永嘉、瑞安、平阳、青田诸县商贩、购物者、探亲访友者、游览观光者纷至沓来,热闹非凡。
  茗岙牛市
  相传,农历八月十三日为胡公大帝生日,每年这一天乡民都隆重举行迎神仪式,居住在外地的亲戚朋友也赶来观看热闹。各地牛贩则借机来此进行耕牛交易,慢慢地形成了一年一度具有一定规模的牛市。据宗谱载,清末,茗岙牛市日交易耕牛达千余头。参加牛市的除永嘉外,还有乐清、瓯海、瑞安、青田、丽水等地的商贩。
  第八章 对外贸易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永嘉同日本已有民间贸易。宋代,又与高丽、东南亚诸国互通贸易。明代,沿海受倭寇骚扰,实行海禁。清代,圣祖康熙二十四年(1685)设立浙海关温州分关,进出口贸易逐步扩大,至德宗光绪十一年(1885),出口总值2818海关两,进口总值105531海关两。民国期间,永嘉设立瓯海关,日本、英国、美国在县城(今鹿城区)设有商行7家,进出口贸易发展较快。《永嘉要览》载,本县进口货物大多系洋货,出口货物系本地所产土货。民国26年(1937),出口总值法币540657元,进口总值法币842050元;27年(1939),出口总值法币6239912元,进口总值法币1923513元;28年(1939),出口总值法币11779153元,进口总值法币2764834元。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海运受阻,进出口贸易中断。建国后,对外贸易逐步恢复和发展。出口总值:1950年5万元,1960年418万元,1970年729万元,1980年1834万元,1990年4330万元。出口商品,50~60年代主要为特产和工艺品。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迅速,出口商品有七大类35个品种,到80年代发展成工艺品、土特产、畜产品、轻工业品、五金矿产、化工产品、医药保健品、粮油食品、针纺织品、电子机械等九大类110个品种。出口商品结构比例,80年代后期,工艺品18.2%,土特产、畜产品19.7%,轻工业品7.8%,五金矿产5.3%,化工产品9.4%,医药保健品4.4%,粮油食品21.8%,针纺织品5.4%,电子机械8%。进口商品,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进口有生产资料、建筑材料、机器设备、办公用具、生活用品、家用电器、汽车等。1990年永嘉进口总值531万元,与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贸易和友好往来。
  第一节 出口
  茶叶
  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已有茶叶销往欧洲国家,至德宗光绪三年(1877)出口量达14.85吨。民国期间,茶叶为主要出口商品之一,销往欧美各国,民国28年(1939),收购量222.5吨。建国后,对茶叶实行统一收购,县土产公司和17个基层供销合作社都专设茶站,收购后调拨温州茶厂加工精制成品茶,由省口岸公司统一出口。收购调拨量:1950年15吨,1960年324.7吨,1970年226.15吨,1980年326.85吨,1990年106.5吨,最高峰的1959年达366.9吨。1984~1988年永嘉县外贸易公司出口茶叶梗220吨。
  丝及纺织品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已有纺织品销往高丽和东南亚。清代,白丝成为主要出口商品。建国后,对蚕茧实行统一收购。由国家统一缫丝及加工成品出口。县土产公司及上塘、沙头、渠口、枫林、岩头、碧莲、四川、桥下等供销合作社设茧站,收购后调拨温州丝厂。蚕茧收购调拨量:1957年3.5吨,1960年49.9吨,1970年30.85吨,1980年48.5吨,最高峰的1984年达114.5吨。丝织品出口有纱巾、地毯,纱巾销售东南亚,1988年出口总值达63万元。丝织地毯出口从1979年开始,销往西欧、北美、东南亚各国,1988年出口2655平方米,创汇60万美元。
  药材
  永嘉县的药材出口国外始于清代。建国后,出口药材有丝瓜络、前胡、桔皮、薄荷叶和维生素B6等。出口量最大为1986年,有前胡10吨、丝瓜络20吨、橘皮2吨、薄荷叶22吨.1989年出口维生素B63吨。
  瓷器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青瓷已出口高丽及东南亚诸国。清代,永嘉瓷器仍盛销不衰。建国后,建有国营瓷厂2家,20世纪80年代开办民营瓷厂9家。1981年开始出口釉面砖,销往朝鲜、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及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90年生产釉面砖23万平方米,销售总值304万元。
  书画及文体用品
  宋代,有书画、文具出口高丽、东南亚。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有纸张、笔墨出口。民国时期,出口的有屏纸。建国后,出口的有国画、画帘、塑挂图、算盘、印章、武术器械,销往东南亚各国,1987年出口量最高,总值达20万元。
  雕刻工艺品
  出口的有石刻、木雕、竹雕、根雕、骨雕、彩石镶嵌等六类,以黄杨木雕为主,有佛像、神像、佛龛、佛珠、人物、动物、景物、玩具、泥塑刀、圣诞礼品、日用品及用于装饰园林、屋宇、厅堂的雕栏、雕屏等200多个品种,销往日本、朝鲜、美国和西欧、东南亚各国。1963年开始出口,1968年出口值10万元,1990年出口值达273万元。
  编织工艺品
  民国6~9年(1917~1920),以草帽、草席为主销往南洋、欧美国家。建国后,编织工艺品出口品种为草果盒、草垫席、草枕席、软折席、纱纶席、草椅垫、茶杯垫、草拖鞋、草制玩具、出口茶叶包片、竹纺画帘、竹串门帘等,销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各国。1954年开始出口,至20世纪80年代为出口盛期,1986年出口值达111万元,1990年出口值70万元。
  十字花台布
  俗称“挑花”,民国17年(1928)开始出口意大利、比利时等西欧国家。20世纪50年代,组建了上塘、中塘、黄田、乌牛、桥头5个花边生产合作社,1964年,合并建立永嘉花边厂。70年代,产销达到盛期,1979年,出口值达到800余万元,产品通过温州花边厂转上海口岸外销。1987年由厂家直接通过辽宁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出口,1989年开始由县对外贸易公司收购转口外销,1990年出口值102万元。台布主销日本和欧美各国。
  工艺品
  出口有工艺伞、竹丝盆景、纺绸盆景、黄杨盆景、骨雕盆景、木珠门帘、木珠坐垫、木框椅垫、工艺玩具、首饰盒、工艺套衫、工艺拖鞋、手杖等,产品畅销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东南亚等20个国家及港澳地区。盆景产品在1984年获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中国旅游工艺品总公司名产品奖,1984年和1986年分别在日本东京和美国德克萨斯博览会展出,饮誉全球。小手工艺品出口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出口最高年份,工艺伞1989年出口值21万元,盆景1985年出口值29万元,门帘1985年出口值28万元,坐垫1988年出口值17万元,首饰盒1979年出口值6万元,工艺拖鞋1985年出口值8万元,手杖1988年出口值11万元。1985年出口总值达83万元。
  土产品
  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出口木炭1515担。民国时期出口桐油、木板、木炭,销往日本。建国后,出口生姜油、干姜片、箬叶、山苍子油、木炭、竹签、卫生筷、麻袋等,销往日本和欧美、东南亚各国。外销最高年份:生姜油1985年10吨,出口值180万元;箬叶1988年93吨,出口值37万元;生姜片1984年出口4吨;山苍子油1983年出口1吨;卫生筷1988年出口720箱;竹签1983年出口3万元;白炭1990年出口38吨。60年代起开始土产品外销,1980年出口值95万元,1989年达355万元。1990年151万元。
  畜产品
  出口有山羊皮、兔毛、蛇皮、水貂皮、狍子角、狗虎牙、羊皮匙包、皮票夹、牛角钮扣、动物标本等,销往日本和欧美、东南亚国家。山羊皮1986年出口值48万元。蛇皮1986年出口值37万元。羊皮匙包1989年出口值12万元。皮票夹1988年出口值5万元。狗虎牙1983年出口值1万元。动物标本1982年出口值3万元。兔毛由县供销合作社收购,省畜产公司统一安排出口。从1957年开始出口,1960年出口1.57公斤,1970年1.89吨,1988年14.15吨,1982年为最高峰年达20.37吨。
  水产品
  水产品出口有鲜活的河鳗苗、河鳗、泥鳅,1974年开始捕捞河鳗苗出口。1990年出口541公斤,出口值350万元,为最高峰年份。河鳗、泥鳅是中外合资永港鳗鱼养殖有限公司的养殖水产品,1987年出口河鳗158吨,出口值1100万元。主销日本。
  罐头食品
  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出口柑橘2452担。民国时期,出口有禽蛋、猪油、菜籽,销往日本、美国、英国。建国后,出口有蜂蜜、香菇、咸荞头、蕨菜、水煮笋、盐水蘑菇、蘑菇罐头、芦笋罐头、黄桃罐头、橘子罐头、青刀豆罐头、玉米笋罐头等,销往日本、美国、加拿大和中东各国。1988年出口罐头300吨,1990年增到838吨,出口值532万元。
  轻工业品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永嘉漆器已出口高丽和东南亚国家。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出口纸伞1200把。民国期间,仍有纸伞销往海外。建国后,出口有皮帆布箱、旅游鞋、注塑鞋、胶鞋、皮鞋、防臭鞋垫、钮扣、鱼具夹、木衣夹、脚轮、工具袋、钟表等,销往日本、美国、苏联、蒙古、德国和东欧、东南亚国家。轻工业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口,1985年后钮扣和鞋类相继进入国际市场。1990年出口鱼具夹19万元、木衣夹17万元、工具袋14万元、鞋类127万元、钮扣184万元。
  针纺织品
  出口针纺织品有棉纱、童衫、童裙、童套装、晴纶衫、茄克衫、手套等,销往中东和东欧地区。1981年开始出口,1988年出口值达93万元,1990年出口值64万元。
  五金制品
  出口有开听刀、螺帽、钢颌、铰链、组合工具、螺丝批、日用刀、钳子、铁包锁、弹子门锁、小刀、餐具等,销往中东和东南亚地区。1979年开始出口,各种产品出口最高年份:开听刀1987年出口值34万元,螺帽1988年出口值50万元,组合工具1990年出口值154万元,螺丝批1987年出口值5万元,小刀1988年出口值3万元,餐具1990年31万元。
  矿产品
  民国25年(1936)出口叶腊石。建国后,1983~1984年花岗岩出口日本70立方米,1989年叶腊石出口加拿大1200吨,1990年锌精砂出口日本,出口值154万元。
  电子产品
  出口有压电蜂鸣片、测电笔、接线端子排、闭门器、电冰箱配件等,销往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口,1986年出口总值53万元,1990年出口总值351万元。
  机械产品
  出口有减速机摆线轮、加油枪、轴承、阀门、整齿钳等,销往东南亚、中东各国及港澳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口,1987年出口总值35万元,1990年出口总值413万元。
  化工产品
  出口有焦亚硫酸钠、无水亚硫酸钠、氧化铁黄、氧化铁红、柠檬酸钙和橡胶促进剂系列(M、NOBS、ODN、CBS、TMTG、DP等6个品种)等,销往北美、西欧、东欧、中东、东南亚及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等20多个国家。1971年开始出口,销售高峰年是:1985年出口橡胶促进剂29吨,1985年出口焦亚硫酸钠1183吨,1983年出口无水亚硫酸钠500吨,1988年出口氧化铁黄72吨,1986年出口柠檬酸钙80吨。1990年出口总值254万元。
  第二节 进口
  清代,进口有棉纱、棉布、煤油、金属制品、糖类、火柴、鸦片等。民国时期,进口有白糖、石蜡、煤油、柴油、颜料、汽车等。
  生活用品
  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进口凯洛夫手表和花细布,从瑞士进口手表。60年代,从古巴进口红糖,从伊拉克进口蜜枣。70年代,从阿尔巴尼亚进口毛毯。80年代,从欧美进口照相机。
  家用电器
  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口有彩色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音响、电冰箱、洗衣机、油汀、空调、剃须刀等,主要从日本和欧美国家进口。
  农业生产资料
  1963~1978年进口尿素417吨,1988~1990年进口尿素698吨,1989~1990年进口托布津8吨,呋喃丹17吨。
  建筑材料
  20世纪70年代从朝鲜进口水泥1000多吨,80年代从苏联、日本、新加坡等国进口钢材50吨、木材350立方米、水泥500吨。
  机器设备
  1983年,永嘉县橡胶塑料厂从法国进口塑料自动吹瓶机。1984年,县人民医院从澳大利亚进口B超检测设备。1985年,县仪表厂从美国进口菱型阿拉伯智能流量计,永嘉葡萄糖厂从意大利进口面包机。1987年,桥头福光拉链厂从香港进口注塑机、插口机、织带机。县纺织厂从英国进口花式纺纱机,从德国进口马尔波尔缝编机,县无线电器材厂从香港进口电子陶瓷设备。1988年,县卫生筷厂从香港进口竹筷生产线。1990年,县胶鞋一厂从日本进口电脑绣机。
  汽车
  1985~1990年,县机关和工厂单位从日本、苏联和欧洲国家进口小汽车16辆。
  办公自动化设备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口,有电子计算机、计算器、复印机、传真机、电脑打印机。
  第三节 经营方式
  唐、宋时期,民间自主进行易货贸易,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1685)后,通过浙海关温州分关进行。民国期间,通过瓯海关办理进出口业务。
  收购调拨
  20世纪50~70年代,出口商品除工艺品由温州专业工厂收购转上海口岸公司出口外,其他均由基层供销合作社收购后,经上海和省口岸公司出口。1978年,永嘉县对外贸易公司建立,组织生产和收购出口物资,收购后调拨省和上海口岸公司出口。80年代初,出口货源调拨关系又扩展到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吉林、青岛、江苏、湖北、湖南、福州、厦门、广州、汕头、深圳、珠海、海南、呼和浩特、宁波、温州等口岸公司。
  来料来样加工
  1979年,县无线电器材厂承接香港会群电子公司来样加工陶瓷电容器配件,合同金额计5700美元。1987年,永嘉泥塑刀厂承接日本商人北铃芳点、完井吉安来料檀香木6吨,来样加工佛珠,合同计工缴费40万元。同年,永嘉艺雕厂承接日本商人深田满稚来样加工龙和佛像等50多个品种,合同金额计115万元。1988年,该厂承接法国商人来样加工小木人和小动物,合同金额计76万元,1989年,承接香港客商来料檀香木2吨加工仿古人物像,合同计工缴费44万元。1990年承接日本客商来料黄杨木加工印章模型,合同计工缴费38万元。
  自营
  1987年,中外合资永港鳗鱼养殖有限公司开始自营进口养殖鳗鱼设备、饲料等,出口河鳗、泥鳅。1989年开始,县对外贸易公司直接收购物资自营出口。
  第九章 饮食服务
  唐宋以来,永嘉城厢市场繁荣,饮食服务业兴盛。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设有“待贤驿”、“来远驿”等。清德宗光绪年间(1875~1908),县城(今温州鹿城区)设有驿站6个、铺舍13铺、偏铺9铺,还有私人开设的宿舍。民国时期,私人开设旅馆、客栈有所发展。建国后,随着经济发展,饮食服务业逐步兴旺起来。1977年,县饮食服务公司成立。1990年,全县饮食服务业发展到1047家,人员1757人。
  第一节 饮食业
  建国初期,饮食业由私人经营,城乡饮食店50多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组成合作饮食店22家,私营饮食店14家。1958年,县治迁上塘后,饮食业过渡进入供销部29家,合作商店5家。1960年,饮食业划归商业部门管理,其中以粮食为原料的饮食、糕点、冷饮等由粮食部门管理。当时由于国民经济遇到困难,全县除了交通要道、区和公社所在地保留饮食店外,其他地方一律暂时停止营业,直到1963年后才逐步恢复。1966年在县城建立国营永嘉县工农兵饭店。“文化大革命”期间,饮食业非常混乱,服务质量差。1979年后,饮食业进入发展时期,国营、集体、个体饮食业同时发展,县饮食服务公司所属的工农兵饭店和车站饭店1979年营业额合计13.3万元。1981年清水埠饭店开业,1984年后,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县人武部招待所和各行业招待所餐厅相继对外开放,一些个体餐馆以其环境舒适、服务周到、花色齐全参与激烈竞争。1988年,县工农兵饭店改名永嘉酒家,实行招标出租经营。1990年,全县饮食业发展到501家(其中全民3家,集体4家,有证个体494家)从业人员939人,营业额1077万元。随着饮食市场的繁荣,城乡各地豪华型、音乐型、两人雅座、十人包厢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饮食业相继派生,风味小吃星罗棋布,夜宵摊点城乡都有。经营档次由低档转向中高档,南北风味,冷热饮料,冬夏火锅等各类饮食相继上市。传统地方风味如沙岗粉干、楠溪麦饼、菇溪素面、糯米糖等以其独特风味而长销不衰。
  第二节 服务业
  建国前,服务业多集中在城镇,私人经营,有坐商、连家店、前店后家、前店后场。农村山区有流动货郎担穿乡走巷。行业建立同业公会,如旅馆业、理发业、盆汤浴池业、照相业、染色业等,实行行业管理。建国后,旅馆、照相为特营行业,由公安部门管理,其他行业分别归属相关部门管理。建国初期,有服务业400多家,从业人员600多人。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组成合作商店16家,个体389家。1958年转为公社供销部9家,合作商店35家,个体341家。“文化大革命”期间,服务业被诬为“资本主义前沿阵地”,网点减少,质量下降,服务业减为37家。1979年后,服务业迅速发展,1984年达1331家,经过整顿清理,1990年有服务业546家(其中全民5家、集体8家、有证个体533家),从业人员818人,营业额达427万元。
  旅馆
  建国初期,在县城(温州鹿城区石坦巷)设永嘉县机关招待所。县治迁上塘后,1959年县机关招待所(后改名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在上塘镇县前路建成开业,同时开设上塘供销社旅馆,旅馆业开始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旅馆业受到严重干扰,服务质量下降。1969年国营永嘉旅馆开业,1974年车站饭店旅馆部开业,1979年清水埠国营旅馆开业。1980年后,社会流动人口增加,旅馆住宿紧张,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县人武部招待所相继对外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腾房开设招待所,个体旅馆陆续开办,1984年3家国营旅馆实行租赁经营。1990年全县各种招待所、旅馆、客栈105家,从业人员206人,县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3家国营旅馆营业额27.3万元。同时,随着旅馆数量增加,进行设备更新,提高档次和服务质量,部分客房配置卫生间、彩色电视机、席梦思床以及餐厅会议室等,旅馆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浴室
  建国前,永嘉县现境内无专业浴室。1961年,县食品公司开设国营永嘉浴室对外营业,每年冬季营业4个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停业。1977年,为县饮食服务公司接收,1988年扩建开业。随后许多企事业单位自办浴室对社会开放。一些个体经营浴室也陆续开业。1990年县饮食服务公司浴室营业额2.2万元。
  理发
  建国前至建国初期,县城和集镇都有理发店,私人经营,设备简陋,乡村以理发匠流动理发为主。1960年,县食品公司组成上塘理发店开业,1978年划归县饮食服务公司管理,改名为东风理发店,从业人员10人,按县规定标准收费。1984年起,理发业迅速发展,设备改进,从手剪、剃刀、火烫发展到电剪、电吹风、电烫、化学烫,发型从单一的理发、洗发发展到各种现代新潮发型,理发店装潢美观、舒适。1990年,全县有理发店112家,从业人员267人。
  洗染 修理
  洗染业和修理业原来都为个体经营,设摊服务。1978年,组成永嘉县印染修理服务小组,为独立核算的集体单位,归属县饮食服务公司管理,从事印染被单、修理雨伞、自行车等服务工作。1980年,扩大业务,增加服装加工,更名为永嘉县生活日用服务社,下设印染、修理、服装3个小组,从业人员36人。1983年自动解散,洗染修理仍由个体经营。
  商品调剂
  1978年,永嘉县零售商店开业。归属县饮食服务公司管理,处理销售县内罚没物资,1985年改名为调剂商店。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