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林业基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25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林业基地
分类号:
F326.2
页数:
6
页码:
530-53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嘉县营林、林业基地等情况。
关键词:
永嘉县
营林
林业基地
内容
1972~1990年,先后被省、市、县列为基地建设的有杉木、油茶、油桐、乌桕、黑荆树、食用笋竹、柿树7种。
杉木(含其他用材林)基地永嘉植杉历史久、分布广。1972年,被省列为杉木基地县,造林每亩补助6元(含三年抚育费3元)。至1977年,全县基地造林20877亩。1978年1月7日,省农林局批准永嘉列入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县,经林业部门验收合格的基地,每亩补助7元(其中1元为基地实施费),是年验收合格26262亩,兑付补助费157572元。1980年,省确定溪下、大岙、石染、界坑、黄南、潘坑为省用材林基地重点公社,每亩基地补助15元(松类块状整地每亩5元)。1983年,温州市政府确定四海山林场以及岩坦、四川两区所辖15个乡镇为永(嘉)文(成)泰(顺)三大片用材林基地之一。经验收合格者,补助造林费每亩6~25元(全垦整地25元,水平带状整地20元,大块状整地15元,松类块状整地6元)。为鼓励大力发展林业基地建设,各级政府分别采取优惠政策。1972~1990年,营造用材林基地13.7万亩。
油茶基地民国31年(1942),油茶产量3000担。1951年,油茶1000余亩,产籽仅10000公斤。1955年,主管部门对油茶生产现状进行调查,下达油茶铲山抚育任务,并对山区贫困农民予以经济扶持。同年12月,县人委发出《关于迅速发动群众保证超额完成冬播油茶任务的紧急通知》,山区掀起以油茶生产为重点的造林高潮,翌年营造油茶2万亩,垦复油茶0.8万亩。1957年12月,县调拨13500公斤油茶籽供各地播种,是年又营造油茶1万亩。1961年10月,省粮食厅对油茶生产实行奖励政策,交售50公斤茶油奖原粮票12.5公斤,50公斤茶籽奖6.25公斤。
1972年,温州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关于建立杉木、油茶、毛竹基地的通知”中规定:以生产大队或社办林场为单位集中连片在500亩以上,水平带整地,高质量造林,常年抚育,山界清楚,一年建成,每亩补助2.5元。翌年,全县油茶基地造林1032亩。1977年,溪口公社油茶面积1100亩,产茶籽27.5吨,符合省定标准,被列为省油茶重点公社。1978~1980年是永嘉油茶基地建设鼎盛时期,三年共营造油茶14026亩。1980年后,停止油茶造林,基地荒芜,产量下降。茶籽收购量从1981年的238吨降到1990年的65吨。
油桐基地境内油桐有千年桐(又称福建桐、皱桐)、三年桐、对岁桐、百岁桐等。民国24年(1935),为提倡植桐,县政府拨款500元,向泰顺购买油桐种籽,在县立农场辟圃播种,育成桐苗10万余株,贷放给农村合作社栽种。次年,择护国寺后山地建立油桐育苗场,培育桐苗,低价售予农民种植。28年(1939),全县有油桐1235亩,产桐油4.75吨。29年(1940),县农林场调进三年桐种子10石和桐苗2万株,分发各地农户种植。是年,境内有桐油零售店10家。36年(1947),种植光桐1029亩,计27783株;千年桐441亩,计11907株。
建国初,油桐生产处于荒芜状态。1951年,桐白产量仅30吨。据此,县府大力提倡植桐,宣传“家有千株桐,吃穿不用愁”,油桐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到1960年,油桐面积增至33200亩,桐白产量达到203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文化大革命”期间,油桐普遍失管,产量锐减,1975~1979年,桐籽年均收购量不足5吨。1978年,永嘉列入全省油桐基地重点县。尔后3年中,全县营造油桐36291亩,按照省定“三籽”基地造林补助标准,共兑付21.8万元,成品粮票和化肥票各181.5吨。1981年,碧莲、白泉、桐州、表山、渠口、徐岙、中塘、路口被列为省重点油桐基地公社,1984年又增列花坦公社。重点基地公社营造油桐每亩补助12元,原粮票50公斤,化肥票15公斤。至1984年,上述9个公社,共建成油桐基地15645亩(其中千年桐嫁接苗70万株),兑付造林补助款187740元,奖励原粮票78.2吨,化肥票234.7吨。1983年,桐籽产量达212吨,收购量110吨。1984年9月2~9日,全国油桐主栽品种丰产技术学术交流会在永嘉县城召开。1985年,省停止油桐造林补助和粮肥票证奖励,加之收购价格偏低,经济效益下降,以及杉、桐混栽杉木成林等原因,油桐生产转入低潮,基地逐年荒芜,到1990年桐籽产量降至74吨。
乌桕基地农民在溪旁、路边、田坎地角、房前屋后广为栽种。品种有长穗桕、大粒桕、多叉桕。民国28年(1939)产皮油69.4吨。1950年、1951年、1952年,桕籽产量分别为606.4吨、559吨、893吨。1961年,省人民政府对收购乌桕实行奖售政策,是年收购桕籽665吨,1972年收购135.7吨,为建国后最高纪录。1977年,县林业部门为使乌桕造林良种化,在全县乌桕树中筛选出6个优良品种36株,并委托当地保护。其中西坑公社垟京大队一株乌桕树,树龄100年,树高16米,围径3.8米,冠幅192平方米,1979年产籽134公斤,全籽含油率50.99%,其籽上大下尖,如洁白象牙,号称乌桕王。
1978年,永嘉被列入全省8个乌桕基地县之一,溪垟、岩头、枫林、岩坦、鲤溪、田垟、溪口、白泉8个公社为重点公社。省人民政府对乌桕基地实行奖励政策,规定以大队为单位,在一年内建成乌桕基地50亩或四旁栽植2000株,经验收合格,每亩补助6元,成品粮票5公斤,化肥票5公斤。1979年改为奖励原粮票17.5公斤,1980年增至25公斤。一年抚育乌桕基地100亩以上,每亩奖励原粮票2.5公斤。1978~1984年,建成乌桕基地21903亩。尔后因省定补助取消,桕籽价格偏低等原因,导致产品无人收获,桕树任其滥伐,基地荒芜,产量锐减,至1990年桕籽总产203吨。
黑荆树基地
1971年,桥下公社韩埠大队林场试种黑荆树首获成功。1980年,省林业厅下达永嘉建立黑荆树基地指标2000亩,至1983年末,验收合格727亩,每亩补助6元,原粮票17.5公斤,共兑付补助费3402元,原粮票9923公斤。1984年,全县种植黑荆树扩展到19个乡67个村,碧莲、白泉、中塘、路口、黄田、东岸、五〓、梅岙、峙口被列为省重点基地乡。9月,根据林业部要求,省林业化工公司与温州市林业局签订合资建设黑荆树基地协议,规定新建基地全垦整地连片3亩以上,成活率达到85%,造林后第八年向国家交售黑荆树干皮600公斤,林业部、省、市,分别每亩投资25元、15元、10元。1984~1988年,累计造林4249亩,共兑付扶持款212450元。后因计划在温州建立配套栲胶生产项目未能上马,黑荆树皮无处投售,1989年终止基地造林,楠溪江流域黑荆树大部分遭冻害及失管而毁林改种,仅在桥下、黄田、瓯北、沙头等乡镇残留部分黑荆树。
笋竹基地
1984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境内有毛竹59093亩,占14种竹类总面积62804亩94.1%。集中分布在岩坦、四川两区。黄南乡拥有20773亩,立竹369万株。依次是溪下乡6104亩,106万株;张溪乡5446亩,77.7万株;潘坑乡3592亩,42.6万株;溪口乡2468亩,43.2万株;界坑乡2000亩,27.8万株。
毛竹园除采用毛竹外,并生产竹笋作蔬菜。1985年,全县毛竹园62804亩,共生产食用笋干(含鲜笋折干)50吨。
1986年起,利用不同竹种出笋期和食用性差异,选择毛竹、雷竹、绿竹、角竹、吊丝单竹实行配置造林,建立周年供笋基地。1993年,县府颁布笋竹基地造林补助政策,规定连片营造20亩以上每亩补助80元,50亩以上每亩补助100元,100亩以上每亩补助150元。1986~1993年,在沙头、上塘、瓯北、桥头、桥下、岩头等镇共造林4030亩,改造毛竹为笋竹二用林2500亩。
红柿基地永嘉柿种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常见地方品种有东皋无核柿、水扁柿、无核水扁柿、西山八月红。此外,尚有柿黄南乡张家坦毛竹枣、野柿、油柿、老鸦柿、浙江柿、南方无核柿等。1986~1989年间,陆续引进台州长奶柿、玉环长潭柿、水浸柿、朱红柿、施甸柿、保山水柿、南瓜柿、大红柿、杭州大柿、铜盆柿、扁花柿、河南盆柿、冰盆盆柿、灰尖柿、牛心柿、漤柿、胡栾头柿、文成公阳柿,以及日本和国内18个甜柿品种。东皋乡拥有成年结果柿树3640株,1990年红柿产量200吨,占全县总产量250吨的80%。其主产品种——东皋无核柿,树势强健,丰产稳产,果大美观,味甜多汁,品质特佳,可加工成红皮软柿或柿饼,作商品上市和馈赠亲友。山区村民在婚嫁喜庆之日泡“柿饼茶”待客,以示尊重。1987年,东皋无核柿被省林业厅评为浙江名优柿品种,并确定该乡为省名特优经济林试点乡。1990年,又被县府命名为红柿专业乡。从1988年开始,县府及其农林主管部门,大力发展红柿生产,进行基地建设,县黄田苗圃芦田分圃建立柿采穗圃5亩。至1990年,3年营造红柿基地林1000亩。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